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和党内法规工作讲义

2024-06-03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和党内法规工作讲义(通用5篇)

篇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和党内法规工作讲义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和党内法规工作

一、关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一)党政机关公文的定义

党政机关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特点有:

1.权威性和政策性。公文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制定者和内容上。党政机关公文是各级党政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限和职责制作和发布的,表达的内容是党政机关对特定问题的权威意见、看法和要求。同时,党政机关通过制发公文来传达政策、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在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阐明事理、启发觉悟和提高认识的作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思想,丝毫不能偏离党和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政策轨道,不能有悖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要求。

2.针对性和指导性。党政机关公文总是根据现实需要,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和指导某项工作而制发的,不仅要体现上级机关的精神,而且要结合本区域本部门单位实际,针对全局或局部工作,对布置的任务、安排的工作、规定的事项、提出的要求都要交代得比较具体、明确,有鲜明的、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3.规范性和约束性。从内容看,党政机关制发公文语言运用极其规范,其传达的意志不以受文者是否同意为转移,公文一旦发布实施,其法定效力将对受文者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影响和约束,必须被严格遵守或执行,具有极强的约束力。从生成过程看,公文

同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实用文体的性质不同,公文必须严肃庄重,制发单位要严格遵循共同的规范格式,种类名称、体式结构、用纸幅面等都必须执行具体规定,不得随意更改;行文规则、办理程序、整理归档、清退销毁等也有统一、明确的要求,不得擅自行事。

4.程序性和严密性。公文制发和处理必须履行规定的程序,从起草、审核、签发、校印、发出,到拟办、批办、承办、归档、清退、销毁,环环相扣,程序性和严密性极强。公文处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无论在哪个环节上违背了程序都将影响公文的效果。

5.对应性和定向性。党政机关行文必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什么样的公文由什么单位制发、哪一级单位制发,都有具体、明确的对应关系。同时,大部分党政机关公文都是写给特定对象阅读的,公文发送到什么单位必须明确指定。而党政机关制发的部分公文,一段时期内因其内容涉及党和国家机密和暂时不得公开的重要事项,有保密的要求,其传达范围更加严格。对此类公文,必须严格保密管理,一旦疏忽大意出现泄密情况,会给党和国家的工作带来不良后果甚至严重损失。

(二)党政机关公文的作用

党政机关公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指导工作,传达意图。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指令的有效形式,是上级机关或部门实施领导或指导的重要工具。党政机关运用公文的形式作出决定决议、发布政令,对经济社会和各个方面的工作实施领导或指导,并以此为依据,监督检查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指示精神的贯彻执行情况。

2.联系工作,交流情况。由于社会活动的实际需要,上下级和同级机关之间,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需要进行日常性的公务联系。公文是机关与机关之间常用的联系手段,通过这一载体,能够使上情得以下达、下情得以上报,充分发挥交流思想、沟通情况、接洽工作的作用,确保机关之间联系2

畅通、运转有序。

3.请示工作,答复问题。下级机关工作中的有关事项需经上级机关批准方可办理时,多以公文形式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也多以公文形式报告上级机关。上级机关在掌握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后,可以进行及时指导,也可以通过公文的形式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4.总结工作,推广经验。党政机关公文不仅是传达政策意图的重要工具,还是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有效载体。对某些区域和部门单位工作中创造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通过公文形式转发给其他区域和部门单位学习借鉴,举一反三,有利于推动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

5.记载工作,积累史料。公文是党政机关从事公务活动的真实记录,记载着许多重要决策、法规和重要公务活动事项等的产生过程。任何公文在其形成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单位的档案材料,既是见证历史的权威凭证,也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参考。

(三)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

《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文种主要有15个:

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1.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数量不多)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常用文种)

3.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4.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中央全会,全国党代会,省党代会)

5.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6.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7.(实施)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常用文种)8.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最普遍、最常见文种,适用不是文种的法规性文件)

9.(情况)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10.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不能用汇报来简单代替。

11.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12.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3.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14.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5.(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四)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

公文格式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格式标准、用纸及数据表现形式等内容,使党政机关公文表现形式趋于统一和规范,对有效发挥党政机关公文的特定效力、提高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二维条码等组成”,从19个方面规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

按各要素所在的位置,可分为版头部分、主体部分、版记部分。

版头部分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6个要素,位于公文首页上部,一般占整个页面的1/3左右。党政机关公文版头部分与主体部分用一条红包横线隔开,其中党的机关公文红色横线中间加2号实体红色五角星。

主体部分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9个要素,位于版头部分以下、版记部分以上。

版记部分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二维条码4个要素,位于公文最后一页下端。

(五)公文的行文规则

学习、领会并熟练运用行文规则,有利于党政机关规范行文,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办事效率。党政机关行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向上级机关行文,一种是向下级机关行文;也有向平行机关行文的。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行文或是平行行文都有明确规则,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1.行文总规则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这是行文的总规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优良作风在行文规则中的具体体现。这一行文规则主要针对党政机关文牍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文风而确立,对整治党政机关作风尤其是文风、充分发挥公文效用具有重要意义。

(2)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条例》强调,确定行文关系应当以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作为依据。隶属关系是指一个机关隶属于另一个机关;职权范围是法律法规确定的职责任务、管辖范围和行使权力的界限。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决定行文关系,行文关系决定行文的依据、公文的内容、文种的使用、语言的组织等。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越级行文,主要是指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一般不得越级行文,是由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决定的。越级向上级行文,一方面,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增加了上级机关的负担;另一方面,不利于发挥各级机关应有的职能作用,甚至造成机关与机关之间的矛盾。当然,特殊情况是可以越级行文的。可以越级行文的特殊情况主要有:一是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包括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治安事件等,按照逐级行文的方式不利于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从有利于工作出发,可采取越级上行文的方式行文。二是直接的上级机关乱作为,或者违法违纪的,可以越级行文举报上级机关。

2.向上级机关行文的规则

(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指向上级机关请示工作、报告情况、提出意见时,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需要周知和支持的,抄送该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

(2)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这是对党委、政府的部门向具有业务指导关系的上级部门行文作出的规定。一方面,如事项重大(例如涉及全局性的工作部署、重要政策的制定、重要人事安排、特殊敏感事项等),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授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党委、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本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另一方面,为避免行文升级、升格,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不再经过本级党委、政府行文,这里体现了党委、政府与其部门的职权划分和责任范围。

(3)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这一行文规则体现了责权相适应的原则,有助于约束中间部门的行文行为,强化和落实行文责6

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办文质量,发挥各级机关的职能作用,避免机关不作为。处理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是本级机关的职责;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具体事项的办理,本级机关比上级机关更了解情况,应充分发挥本级机关的作用;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提出办理的倾向性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有利于提高上级机关的办理质量与效率。

(4)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一文一事,即一件请示公文只请示反映一个问题,反映了请示公文专一性,有利于上级机关审阅、批示和答复。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应当附有背景材料、情况说明等,以利于请示公文的办理。

(5)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公文是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既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行文,也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行文。除上级机关负责人明确交办的个别事项要求报送他本人和确需直接报送审批的敏感绝密事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部分涉外事项之外,上行公文应当以行文机关的名义报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的办公厅(室)按程序办理。落实上级机关负责人批示办理情况的报告,不属于直接交办的范畴。

(6)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是为有利于开展工作或者同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设立的。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的目的是为了沟通情况和互通情况,提高相关机关的决策水平和领导管理水平。

3.向下级机关行文的规则

(1)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有指挥性、知照性公文等,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主送受理机关,即需要贯彻执行、办理公文和应当知晓公文内容的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抄送应当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

容的相关机关。

(2)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要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这是规范党委、政府的办事机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及其他单位如何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的规则。

(3)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这是党委、政府的部门如何向下级机关相关部门行文的规则。上级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在行文关系中属指导关系,可以下发业务工作规划、计划、工作规范、工作部署、工作任务、批复等。凡超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报请本级党委、政府行文。

(4)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这是向下级机关行文,部门之间协商规则与未协商一致、违规行文的处理规则。党委、政府及其办公厅(室)行文,党委、政府的部门行文,包括下发工作部署、政策性规定、规范性文件和规章等,公文内容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必须进行协商,意见一致后才能写进公文;经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的不得写进公文,更不得擅自向下行文。否则,有可能造成工作混乱,让人无所适从,也无法贯彻执行。未达成一致意见就擅自行文,是对工作、对事业、对上下级和人民群众不负责任的表现,上级机关发现后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及时纠正。如果行文机关不按上级机关要求落实的,上级机关可以撤销或废止该文,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8

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这一项规则对应了向上级机关行文规则的第六项,都是为了领导机关之间、上下级机关之间及时了解情况,以便于工作,防止决策和指挥失误。

4.其他行文规则

(1)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这是联合行文的规则。联合行文的目的是什么?哪些机关可以联合行文?如何联合行文?这是党政机关应当正确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一是联合行文的目的。推动共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推动共同管理的工作或与联署机关有关的工作。二是联合行文的机关。即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三是各联署机关行政层级相当。

(2)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这是部门之间相互行文的规则。过去,只有政府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现在,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都可以相互行文。

部门之间相互行文的条件:一是同级党委、政府的部门。二是依据各自的职权,有行文的必要性,不得超越职权范围。三是部门之间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相互发布、传达要求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一般用“函”行文,也可以用“通知”行文。部门之间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相互联系工作和答复审批事项,应当用“函”行文。

党委、政府的部门应当准确理解和正确贯彻执行这一行文规则,凡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应报请同级党委、政府行文。

(3)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这是规范部门内设机构行文的规则,是从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出发作出的规定,确保部门的领导管理政令统一。规则中“正式”二字,可以理解为代表本部门行使职权、履行职能活动、发布政策性规范性文件的行为。部门内设机构,只有办公厅(室)是部门的办事机构,其他内设机构是业务工作机构。因

工作需要,经部门同意或者授权,办公厅(室)可以代表本部门对外正式行文,答复应当由部门审批的事项。部门其他内设机构没有这个职权。部门其他内设机构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与相应机关的内设机构以“函”等形式联系工作。在县市一级都是以单位名义行文。

(六)党政机关公文的拟制

公文拟制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公文效用的发挥。

1.公文的起草。公文起草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基础和源头。做好公文起草工作,对保证公文质量、提高党政机关公务效能,进而促进党的事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条例》规定,起草公文应做到:(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2)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3)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4)文种正确,格式规范。(5)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6)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7)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起草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公文起草质量和效率。一是公文起草部门要按照出台公文的有关要求和时间节点,安排熟悉业务、具有较高文字综合能力的同志负责,单位相关科室参与,优质高效做好公文的起草工作。

二是公文形成后,起草部门应当认真征求意见,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在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1)根据公文稿具体内容确定征求意见的对象。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包括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有关专家学者,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应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2)征求意见形式主要有书面形式、座谈会10

形式、论证会形式、网上征询形式以及其他形式。(3)起草部门应当充分研究吸收有关方面反馈的意见,制作意见采纳情况汇总表,详细说明采纳或者不采纳的理由。意见存在分歧需进一步协调的,应当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力求达成一致。对经协调仍难以取得一致意见的,可报请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出面协调。(4)明确会签回复时间。各会签部门要及时完成公文会签,原则上在收到普通公文两个工作日内、紧急公文半个工作日内完成会签;对不能在要求时间内完成会签的,视为无意见,由起草部门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审核机构作出书面说明;凡涉及机构编制、干部人事、财政等事项的,必须要有相关部门的书面意见。

三是公文牵头起草部门要对公文逐级严格审核把关,由牵头起草部门办公室(综合室)初审,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把关并签署意见;重要公文须经单位集体讨论研究。在报送前置审核或者正式发文请示前,文件稿应当报分管或联系的市领导审批(但不得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签,不能出现“倒行文”现象);需会议审议的,应当按程序提请会议审议。

四是对重要紧急公文,起草部门可视情邀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审核机构提前介入、给予指导。

2.公文的审核。公文审核的重点是:(1)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2)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3)涉及有关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4)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5)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总结起来就是在审核公文时要把好发文关、把好政治政策关、把好法律关、把好内容关、把好体式关、把好文字关。

公文文稿审核的主要程序包括接收文稿、初步审核、补充完善、呈请

报批。现以市委、市委办文件审核为例向大家讲解公文文稿审核过程。

一是接收文稿。公文正式发文前,起草部门应向市委或市政府报送发文请示:拟市委单独发文的,向市委报送发文请示,由市委办文件审核机构具体办理;拟市委、市政府联合发文的,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发文请示,由市政府办文秘室先行办理,再由起草部门派人将相关材料送至市委办文秘室办文。起草部门报送发文请示,应当给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文秘室留有足够的审核办理时间;一般不为某个会议而匆忙印发党内规范性文件作为会议资料,会议上可以送审稿作为会议资料。报送发文材料要齐全,一般包括:(1)发文请示,包括发文依据、发文形式和印发范围的建议、及时清理意见等;(2)文件代拟稿及其电子档,属秘密以上文件的应当规范标注密级、保密期限等;(3)制定说明,包括制定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征求意见情况、同有关部门协商情况等;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还应当说明根据会议精神进行修改的情况;(4)相关背景材料;(5)部门意见反馈函和意见采纳情况汇总表;(6)审议审批情况、相关会议纪要和批示等;(7)其他需要报送的有关材料。只有手续完整、材料齐全,市委办、市政府办文秘室才会接收并进入审核程序。

二是初步审核。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文秘室在收到办文资料时当场进行初核,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不符合办文要求的、要素不齐全的,当即告知文件代拟稿起草部门,并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如果确定发文,则开始正式审核。对于较复杂的文稿,审核和集体讨论的过程也可能反复多次。公文审核过程中,严格实行退文制度。凡发现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公文退回有关部门:(1)不宜以市委或市委办文件形式发文的;(2)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退回起草部门按照审核意见修改完善后重新报送,重新报送时应当一并报送修改情况说明;(3)被征求意见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把关不严,所反馈意见不准确或者前后反馈的意见发生颠覆性改变的,退回相关部门重新提出意见并作出书面说明;12

(4)前期审核部门把关不严、文件存在重大问题的,退回前期审核部门重新把关,并就重新审核把关的情况作出说明;(5)存在办理程序不规范、报送材料不齐全、定密不准确不规范,以及其他需退文的情形的,退回有关部门重新研究办理。

三是补充完善。初步审核后,应当将“花脸稿”送印清样,并认真点校。同时根据文件稿形成过程中有关情况,对文件稿作进一步的补充完善。比如文件稿起草过程中曾经征求过哪些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如果认为起草部门征求意见不够全面,或者考虑到文件稿内容比较重要,还有必要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对于一些事项重要、涉及面大的文件稿,征求意见的部门范围可以适当扩宽一些。这些部门在涉及本部门工作领域方面有充分的发言权,征求他们意见的目的,一方面为了使文件稿中的政策、规定更加符合实际;另一方面是对制发这份文件进行预先告知,使他们提前掌握有关情况,便于考虑贯彻落实等问题。征求意见一般采取发函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主动登门当面听取意见,或者召开部门座谈会进行讨论等方式。有些党内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公文和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文件稿,还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网上征询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各级党政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反馈后,先区分这些意见中的文字性修改和实质性修改意见。对于文字性修改意见,可以斟酌吸收;对于实质性修改意见,则需要退回起草部门,请他们与相关部门协商一致,或者对相关政策措施再作论证。如果起草部门与相关部门经多次沟通协商,仍不能就文件稿内容达成一致意见,经请示市委领导同志同意,办公室可以介入协调工作,努力使部门的意见协商一致。

四是呈请报批。文件稿经过反复修改、协商一致后,就可以报批了。办公室需要向机关负责同志报送请示,说明文稿的由来、领导同志的意见、会议审核情况、主要问题处理意见、协调情况、审核情况、对签发人的建

议等,报批的请示连同文件稿清样一并报请发文机关负责同志审批。负责同志在审批过程中还有可能对文件稿作出修改,或者提出询问,办公室要及时落实负责同志的指示、要求。

二、关于党内法规工作

(一)党内法规工作概要 1.什么是党内法规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2.党内法规的层级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基本规定。条例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出具体规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3.什么是党内法规工作

党内法规工作内涵丰富,从顶层设计上看,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简称“三大体系”建设),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从实际工作上看,主要包括公文审核、备案审查、文件清理、中省部署的新的党内法规工作任务等工作。

(二)党内法规工作核心业务

党内法规工作的核心业务:一是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把关;二是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三是党内规范性文件清理;四是中省部署的新的党内法规工作任务。这里只简要介绍前面两项业务。

1.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把关

根据党内法规规定,市县一级党委及其党委各部门可依据党内法规制定规范性文件,这就要求市县党委及其党委各部门的党内法规工作机构,要对党委及其党委部门下发的党内规范性文件进行逐条审核,除了对文件文字、格式进行严格把关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好文件的政治关、政策关、法律关。

(1)审核文稿是否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抵触”主要指制定的党内规范性文件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及精神背道而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在党内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大约束力。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的集中反映,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循。

(2)审核文稿是否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合宪性和合法性是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内在要求,对宪法和法律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党内规范性文件必须坚持和遵循;对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党内规范性文件必须贯彻和维护;对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党内规范性文件不得限制和剥夺;对宪法和法律设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党内规范性文件不得变通和免除。

(3)审核文稿是否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是有位阶之分,不同位阶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效力不同。党内规范性文件不得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已就特定事项作出明确规定的,党内规范性文件不得与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相矛盾或者

不一致;二是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就特定事项只明确了原则但未作具体规定的,党内规范性文件不得违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确立的原则和精神。

(4)审核文件规定的内容是否明显不当。“明显不当”是指党内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虽然没有明显和直接违反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宪法和法律以及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显不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或者可能在群众中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等等。

制发党内规范性文件时,应当注意和避免以下九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政策。如m市某文件规定受益财政根据企业缴纳税收给予一定年限的先征后返政策,不符合财政收支管理的相关规定,违反了《国务院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等规定。

二是违反财政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政策。如m市某文件稿起草中提出“各级人员经费……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的政策,违反了中央关于今后文件中不得有经费与财政收入增长挂钩的规定。

三是违反评比达标表彰的有关规定。如不少乡镇、单位的文件里都有习惯规定开展评比表彰达标的内容,违反了上级关于“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委(工委)、政府(办事处)及其部门不得开展评比表彰达标活动”的要求。

四是违反津补贴发放和奖金发放的有关规定。如有些乡镇、街道以党委、政府(办事处)名义下发的规范性文件里都有规定津补贴发放和加班补助的内容,违反了有关规定,或者其中规定的奖励政策与中、省现行政策不符。

五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及其相关政策。如某县某文件关于国有土地定向出让的政策,违反了“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16

以及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的规定。

六是违反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定。如前几年m市某文件规定被问责的市管干部就地免职,不符合党内法规规定。

七是违反编制管理相关规定。如某县某文件中提出关于机构编制设置的要求,违反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关于“为党委、政府代拟文件及制定规范性文件时,不得就机构编制设置和编制数量提出具体意见”的要求。

八是违反党员培训相关规定。如m市某文件稿在起草过程中提出对干部个人在职教育和深造给予经费等相应政策支持,违反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干部个人参加社会化培训,费用一律由本人承担,不得由财政经费和单位经费报销,不得接受任何机构和他人的资助或变相资助”的要求。

九是违反制定权限规定。如m市mou年某文件提出免收白蚁防治费,违反了国家关于税收减免权限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法定规定(比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减免相关税费文件提前了半年时间)。

2.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

备案审查是中央为确保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严肃性、权威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党内规范性文件实行备案审查,有利于消除“红头文件”违法违规现象,维护党的形象和公信力。

开展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有件必备。凡属于报送备案范围的党内规范性文件,都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报送m市委备案,杜绝不报、迟报、漏报和选择性报备的现象。按照省委、m市委关于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报送的有关规定,党内规范性文件印发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必须将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制定说明一式三份,连同电子文本报m市委办公室文电(法规)科。备案资料准备

齐全后,要进行密封并标注密级,交机要邮局或派专人送达,信封上应标明“备案”字样。二是坚持有备必审。m市委办文电(法规)科对各县市区委、市纪委、市委各部委报送的党内规范性文件,按照审核市委规范性文件要求,从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入手严格审核。从报送m市委备案审查的文件反馈的情况来看,全市党内规范性文件整体制定质量在提升,但也存在违反领导干部问责规定、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违反编制管理有关规定、违反评比表彰达标有关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等七大类问题。三是坚持有错必纠。发现问题最终还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备案审查发现的问题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坚决纠正一起,确保“有错必纠”真正落实到位,切实维护党委决策的权威性,维护党委的形象。

篇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和党内法规工作讲义

姓名:

得分:

2018年济南市市直机关党内法规制度

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一、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关键

B.重要

C.历史

D.紧要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十一章 “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A.警告 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B.警告 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开除党籍 C.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开除党籍 D.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撤销党内职务

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3、()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A.思想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党的基本路线

D.新发展观

4、“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

例明显提高”。这是十九大报告中对本世纪现代化发展第()个阶段的描绘。

A.一

B.二

5、《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五十二条规定,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或者通过搞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A.警告或严重警告 B.严重警告或留党察看 C.留党察看或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6、违反公务用车使用或者管理规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

A.警告

B.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7、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A.学习型

B.服务型

C.创新型 D.责任

8、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歪曲党史、军史的,属于违反()的行为。

A.政治纪律

B.组织纪律 C.廉洁纪律

D.工作纪律

E.生活纪律

9、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 C.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 D.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

10、()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1、十九大修订的《党章》内容框架包括总纲和()章,共()条。

A.11 55

B.10

C.11 50

D.12 55

12、我国经济已由()阶段转向()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高速增长 高水平发展 B.高速发展 高水平发展 C.高速增长 高质量发展 D.高速发展 高质量发展

1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为主线。

A.转变发展方式

B.优化经济结构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转换增长动力

14、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A.“金砖机制” B.自贸区 C.“一带一路” D.区域合作 15、2016年公务用车改革后,河北省某市信访局副局长李妍慧等人在已领取公务交通补贴的情况下,使用单位公务加油卡为自己的私家车加油。2018年3月,李妍慧等3人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依据是他们违反了党的()纪律。

A.政治纪律 B.工作纪律 C.群众纪律 D.廉洁纪律

16、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

A.重预防、强高压、长震慑 B.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 C.重遏制、不减压、长震慑 D.重遏制、强高压、长威慑

1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区分了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这类干部是指:()

A.直接责任者

B.主要领导责任者 C.重要领导责任者 D.次要领导责任者

18、十九大报告指出,()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A.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政治本色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D.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9、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改革开放 B.改革创新 C.改革发展

D.发展创新 20、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的(),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A.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B.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C.政治纪律和群众纪律 D.政治纪律和生活纪律

二、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A.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B.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C.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D.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处分的,党组织应当终止其代表资格。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E.开除党籍。

3、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有下列哪些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经商办企业的

B.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的 C.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

D.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的

4、党员干部如果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依法处以行政处罚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视情节给予相应的()或()。

A.党纪处分

B.诫勉谈话

C.批评教育

D.组织处理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A.全民行动

B.干部带头 C.从家庭做起

D.从娃娃抓起

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的民主。A.最广泛

B.最真实

C.最管用

D.最全面

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

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或者()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8、《党章》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的方向发展。

A.开放

B.包容

C.普惠

D.平衡

E.共赢

10、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新时代要完成的三大历史任务包括:()

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三、填空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党组织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对于上级党组织交办以及巡视等移交的违纪问题线索,应当及时处理,并在()个月内反馈办理情况。

3、我国倡导构建(),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6、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现代化。

7、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8、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9、()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10、党的()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11、()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12、要以提升()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

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1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巡视意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发挥从严治党利剑作用。

14、十九大报告提出,()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15、《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求,党的纪律处分工作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

16、《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三会一课”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

17、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为根本遵循。

18、“四风”是指:()、()、()、()。

19、四个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自信、()自信、()自信。

20、《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21、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坚持()、()。

22、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2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指出:对于全体或者多数党员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应当予以解散。对于受到解散处理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应当逐个审查。其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应当(),并参加新的组织过党的生活。

24、发展党员,必须把()放在首位,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25、《党章》规定,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

()有权作出决定,各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26、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自我()、自我()、自我()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7、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8、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

29、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把维护党的()和()放在首位。

30、《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

象是()。

四、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2、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新时代党组织需要不断增强的执政本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4、简述新时代领导干部“五个过硬”?

5、简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

篇3: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和党内法规工作讲义

[关键词]机关;党内政治生活;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34-0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鲜活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机关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现状和机关党建的着力点,旨在改进机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严肃机关党内政治生活,2015年7—8月,上海市黄浦区机关党工委针对52个机关直属党组织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主要调查机关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设路径。从调查结果看,问题突出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主集中制有待进一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党最大的制度优势。问卷调查显示,有24%的受访者表示“民主集中制只是形式,民主监督不到位”,没有充分的民主,集中就没有效率,没有科学的决策,民主就失去内涵。有36%的受访者认为,“党的组织生活比较健康、活跃”最能体现民主集中制;34%认为是“党内风气比较正派”;16%认为是“党内关系比较和谐”;此外还有12%认为是“党内民主比较充分”。开展规范有序而又生动活泼的组织生活是广大党员干部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基本要求,保持党内和谐、改善党内作风、发扬党内民主等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

(二)党的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它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问卷调查显示,当问及“当前党内政治生活过于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的主要表现”,75%的受访者表示“主要是开开会,没有什么新颖的形式”;14%认为“主要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质内容”;7%认为“主要是听领导讲话,没有什么发言权”。当前,党的作风建设中,党员干部对丰富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新要求,敷衍了事走走过场已经没有吸引力。

(三)党内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善的党内监督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增强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认为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存在“假大空”现象的只有48%的受访者认同,52%的受访者不认同此现象。但是有25%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个比例与“没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持平的;16.7%认为是“没有正确看待名利观”,这一比例与“没有改进作风建设”是持平的;此外还有12.5%认为是“没有增强党性修养”。党内民主监督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主要途径,既需要开展丰富生动的党内政治生活增添活力,又需要加强党内民主监督保障效力。

近年来,上海市黄浦区机关党工委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做法,从党要管党视角出发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探讨民主集中与科学决策、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等之间关系,增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黄浦区机关党工委坚持商量、商议、商讨的工作方式,提高民主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坚持系统性学习,每季度根据机关建设的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组织常态化的学习。督促机关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对所属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题组织生活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计划、系统安排、确保成效,坚持以“三会一课”为载体,落实好党内政治生活的每一次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学习中找思路,从实践中找差距,聚焦工作重难点,开拓工作新思路,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加快黄浦发展的具体举措,建设成组织生活严格、组织程序科学、组织形式多样、组织内容完善的学习型党组织。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以机制创新推动党建创新,展现黄浦的新气象。“五带头”机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带头参与学习讨论、带头提高思想认识、带头开展对照检查、带头明确努力方向、带头践行黄浦精神,努力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榜样和表率。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社区(基层)联系点制度,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走访居民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开展问政、问计、问需于民,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展现黄浦机关为民服务的新作风和新气象,形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风尚。

(二)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一方面要狠抓作风建设,另一方面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黄浦区机关党工委一是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无规矩不成方圆。党章意识与党的组织意识、规矩意识、程序意识、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将党章学习作为党员干部常态学习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提升党员干部遵守党章的意识,对照查找自身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及时加以改正,弥补自身的不足。只有严格遵守党章,才能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植入到思想和行动中,才能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是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充分发挥新时期机关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上的重要作用,黄浦区机关党工委坚持从严抓纪律、从严抓作风、从严抓教育、从严抓制度、从严抓惩处“五个从严”,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惩处。结合“三严三实”教育,更加注重把握方向,严格引导教育;更加注重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问题整改,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机关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危难险重任务面前做到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落实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法律常态化、各部门业务法治化、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标准化,加强违法违纪的警示教育、普法宣传教育、依法治理的形势教育。将“重法治、促和谐、强党建、转作风”作为黄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依法履行职责,落实重大行政政策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党员干部依法治理和依法治区的水平。

(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挥党内民主的监督作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发扬党内民主的优良传统,是党除尘去垢的有力武器。黄浦区机关党工委一是敢于碰硬,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当前,黄浦城区的旧区改造、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形势依然严峻,区机关党工委号召党员弘扬敢抓敢管敢碰硬的精神,敢于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顽疾,敢于挑战攻坚克难中难题,敢于直面来自基层群众的问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包括认真开展谈心谈话,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干部面对广大党员敢于自我反省,普通党员面对领导干部敢于交心,党员之间敢于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开门见山地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让民主生活会不流于形式,保障民主生活会的严肃性和原则性。善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生活风气,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困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抵制,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坦诚相待的精神展开批评,以虚怀若谷的胸襟接受批评,形成领导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交流。

二是敢于担当,发挥民主监督作用。黄浦区大力倡导和践行“六讲”精神,讲大局、讲作为、讲担当、讲创新、讲协同、讲卓越,鼓励广大党员干部面对各种困难、矛盾、风险敢于担当,勇敢担负起党和人民交付的各项任务。以严格的政治标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发扬民主协商的精神,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纠错功能,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总结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统一思想认识并付诸行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形成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对党员干部的民主评议,注重政治性和事务性、原则性和民主性、战斗性和思想性的统一,领导干部做好表率,接受来自各层级的监督和批评,对自身存在的思想性问题及时改正,对下属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严肃处理。

机关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反映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一扇窗口,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当前要针对机关党内政治生活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自由散漫、缺乏约束力、“好好先生”等现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发挥功能性作用、提高制度化水平、提升民主化水平,主动克服和坚决抵制这些现象,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

(一)发挥机关党内政治生活的功能性作用,克服形式主义。机关党内政治生活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方面,基层党组织对广大党员具有组织和管理功能,对领导干部具有决策和监督功能,对党组织具有团结和凝聚功能,对全党具有统一意志和统一步骤的功能,因此,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功能性作用。深入了解什么是机关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和机关特色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真正统一。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功能,不受限于会议形式,既要纪律严明发人深省,又要生动活泼触动灵魂,定期将思想上的灰尘掸一掸,将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统一到行动中来。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功能,使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深刻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改进,做新时期讲政治、讲原则、讲担当的领导者。

(二)提高机关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化水平,避免庸俗化倾向。机关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建设是一项标本兼治的党建工程,可以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非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的实施机关党内政治生活,可以帮助和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可以在机关内形成相互促进和相互学习的民主氛围。同时,在当前社会娱乐化的倾向下,保持机关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党内政治生活,在组织生活中建立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防火墙”,坚持严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原则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自身的学习要求、思想动态、价值观念、行为标准等真实地反映出来,并且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要求相适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正本清源,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的公权力是建立在为民服务的基础上,任何损公肥私、假公济私、公私不分等都要坚决反对,避免庸俗化倾向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蔓延。

(三)提升机关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水平,抵制“好人主义”。机关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严肃性与否,如果在思想建党的基础上民主化水平高,那么党内政治生活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态就良好。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敢讲真话,不敢讲触动灵魂的话,不敢对领导进行合理的批评和建议,唯恐让自己被动或陷于不利境地。提升机关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水平,关键就在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敢于和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制度建设和机制运行的作用,形成有利于谏言和有利于团结的民主氛围,抵制“好人主义”在党组织生活中的危害作用。健全重大事项和决策意见征集和反馈制度,拓宽民主意见表达渠道,扩大基层党员党内政治的参与面,形成党员互相监督、互相提高的民主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

篇4: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和党内法规工作讲义

性文件备案规定(全文)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第三条 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中央党内法规。下列事项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党的各级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

(三)党员义务和权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党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事项;

(六)其他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事项。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第四条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基本规定。

条例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第五条 党内法规的内容应当用条款形式表述,不同于一般不用条款形式表述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第六条 制定党内法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制定党内法规的日常工作由中央书记处负责。

中央办公厅承担党内法规制定的统筹协调工作,其所属法规工作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负责职权范围内的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其所属负责法规工作的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第七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建设实际出发;

(二)以党章为根本依据,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三)遵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规定;

(四)符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

(五)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六)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七)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八)注重简明实用,防止繁琐重复。

第二章 规划与计划

第八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统筹进行,科学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和计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逐步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第九条 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由中央办公厅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提出的制定建议进行汇总,并广泛征求意见后拟订,经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讨论,报中央审定。

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计划,由中央办公厅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每年年底前提出的下一制定建议进行汇总后拟订,报中央审批。

第十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提出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建议,应当包括党内法规名称、制定必要性、报送时间、起草单位等。

第十一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根据职权和实际需要,编制本系统、本地区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

第十二条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章 起草

第十三条 中央党内法规按其内容一般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起草,综合性党内法规由中央办公厅协调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有关部门起草或者成立专门起草小组起草。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由其自行组织起草。

第十四条 党内法规草案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名称;

(二)制定目的和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具体规范;

(五)解释机关;

(六)施行日期。

第十五条 党内法规应当方向正确,内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准确、规范、简洁,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六条 起草党内法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充分了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调查研究可以吸收相关专家学者参加或者委托专门机构开展。

第十七条 起草党内法规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就涉及其他部门和单位工作范围的事项,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一致。经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在报送党内法规草案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第十八条 起草党内法规,应当与现行党内法规相衔接。对同一事项,如果需要作出与现行党内法规不一致的规定,应当在草案中作出废止或者如何适用现行党内法规的规定,并在报送草案时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十九条 党内法规草案形成后,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范围根据党内法规草案的具体内容确定,必要时在全党范围内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应当注意听取党代表大会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党内法规草案,应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征求意见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网上征询等形式。

第二十条 起草部门和单位向审议批准机关报送党内法规草案,应当同时报送草案制定说明。制定说明应当包括制定党内法规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征求意见情况、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情况等。

第四章 审批与发布

第二十一条 审议批准机关收到党内法规草案后,交由所属负责法规工作的机构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内容:

(一)是否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

(二)是否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

(三)是否同上位党内法规相抵触;

(四)是否与其他同位党内法规对同一事项的规定相冲突;

(五)是否就涉及的重大政策措施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商;

(六)是否符合制定权限和程序。

对存在问题的党内法规草案,审核机构经批准可以向起草部门和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如起草部门和单位不采纳修改意见,审核机构可以向审议批准机关提出修改、缓办或者退回的建议。

第二十二条 党内法规的审议批准,按照下列职权进行:

(一)涉及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产生、组成和职权的党内法规,以及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党内法规,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二)涉及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产生、组成和职权的党内法规,涉及党员义务和权利方面基本制度的党内法规,以及涉及党的各方面工作基本制度的党内法规,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或者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批准;

(三)应当由中央发布的其他党内法规,根据情况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批准,或者按规定程序报送批准;

(四)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发布的党内法规,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审议批准;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发布的党内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审议批准。

第二十三条 经审议批准的党内法规草案,由负责法规工作的机构核文后按规定程序报请发布。

党内法规一般采用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文件、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文件、中央各部门文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文件、党委办公厅文件的形式发布。

党内法规经批准后一般应当公开发布。

第二十四条 实际工作迫切需要但还不够成熟的党内法规,可先试行,在实践中完善后重新发布。

第五章 适用与解释

第二十五条 党章在党内法规中具有最高效力,其他任何党内法规都不得同党章相抵触。

中央党内法规的效力高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的效力。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不得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制定的党内法规相抵触。

第二十六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旧的规定与新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第二十七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制定的党内法规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提请中央处理。

第二十八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发布的党内法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央责令改正或者予以撤销:

(一)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的;

(二)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的;

(三)同中央党内法规相抵触的。

第二十九条 中央党内法规解释工作,由其规定的解释机关负责。本条例施行前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未明确规定解释机关的,由中央办公厅请示中央后承办。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由其自行解释。

党内法规的解释同党内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章 备案、清理与评估

第三十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应当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报送中央备案,备案工作由中央办公厅承办。具体备案办法由中央办公厅另行规定。

第三十一条 党内法规制定机关应当适时对党内法规进行清理,并根据清理情况及时对相关党内法规作出修改、废止等相应处理。

第三十二条 党内法规制定机关、起草部门和单位可以根据职权对党内法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开展评估。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党内法规的修改、废止,适用本条例。

党章的修改适用党章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中央军事委员会及其总政治部依照本条例的基本精神制定军队党内法规。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由中央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同时废止。(完)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保证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同宪法和法律相一致,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

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文件,包括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文件。

下列文件不属于备案范围:

(一)人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表彰决定方面的文件;

(二)请示、报告、会议活动通知、会议纪要、领导讲话、情况通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

(三)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

(四)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反复适用的文件。

第三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第四条依照本规定应当备案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由制定机关报送中央备案,联合发布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由主办机关报送中央备案。具体工作由制定机关或者主办机关所属负责法规工作的机构承担。

第五条中央办公厅承办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具体事务由中央办公厅法规工作机构办理。

依照本规定应当备案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直接送中央办公厅法规工作机构。

第六条报送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制定说明,并装订成册,一式3份,同时通过党内法规专网报送电子文本。

对于不报送或者不按时报送应当备案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由中央办公厅责令其限期补报。

第七条中央办公厅对报送中央备案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是否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

(二)是否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

(三)是否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四)是否与其他同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同一事项的规定相冲突;

(五)规定的内容是否明显不当;

(六)是否符合制定权限和程序。

第八条中央办公厅法规工作机构在办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事宜时,需要报送机构说明有关情况的,报送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予以说明。

第九条中央办公厅法规工作机构应当在收到报送备案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后30日内完成备案审查。

第十条审查中发现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存在第七条所列问题的,中央办公厅法规工作机构经批准可以建议制定机关自行纠正,制定机关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处理并反馈处理情况,逾期不作出处理的,中央办公厅提出予以纠正或者撤销的建议,报请中央决定。

第十一条经审查符合备案条件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由中央办公厅法规工作机构存档备查,并及时将备案情况通报报送机构,同时公布已备案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第十二条建立备案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对备案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

对备案审查中发现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十三条每年1月31日前,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当将上一发布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目录,送中央办公厅法规工作机构备查。

第十四条建立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与国家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

第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当依照本规定精神建立相应的备案制度,按照下备一级原则开展备案工作。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依照本规定精神建立本系统备案制度。

第十六条中央军事委员会及其总政治部依照本规定精神开展军队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中央办公厅负责解释。

篇5: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和党内法规工作讲义

讲义

2017年6月

目录

第一部分

2017年半年报报表总体情况介绍......................2 第二部分报表具体内容讲解...................................................3

I 第一部分

2017年报表总体情况介绍

2017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年报表共7张报表。统计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党员队伍和党员管理(4张,第一表至第四表)、发展党员(2张,第五表至第六表)、党组织(1张,第七表)。

1.党内统计以党的正式组织关系和隶属关系为依据。党员的正式组织关系在哪一个党组织,就由哪一个党组织进行统计;党的基层组织隶属于哪一个党组织,就由哪一个党组织进行统计或汇总。

发展党员情况,由负责发展党员的党组织,依据上级党组织审批情况进行统计。2.凡在6月15日至6月30日转出党的组织关系的党员,仍由转出单位党组织进行统计。

3.《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年报表》存量数字的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30日,动态数字的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

第二部分报表具体内容讲解

—— 党员队伍和党员管理部分(4张)

第一表党员数量变化情况

一、需要注意的指标解释

“重新入党”和“恢复党籍”的区别。“重新入党”系指本年办理重新入党手续的党员,包括开除党籍后的重新入党、劝退或除名后的重新入党、停止党籍后的重新入党。“恢复党籍”系指本年办理恢复党籍手续的党员,包括对停止党籍的恢复党籍和错误开除党籍的恢复党籍。

《关于做好留学回国人员党员恢复组织生活工作的意见》规定,“取得外国长期居住权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曾有党员身份的留学回国人员,本人要求恢复党籍和恢复组 织生活的,按照出国期间未能与党组织保持联系的留学回国人员党员恢复组织生活的工作程序,由党的基层委员会审查,报县或相当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批准,可以恢复党籍和恢复组织生活。加入过外国国籍、经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曾有党员身份的留学回国人员,原则上不能恢复党籍,回国后表现好、符合党员条件的,可以重新入党。”

二、常见错误

1、漏统省级汇总单位内部的整建制转入转出。整建制转入转出统计的不只是省级汇总单位间的整建制转入转出,还包括单位内部,如市级、县级之间的整建制转入转出。

2、整建制转入转出说明填写不规范。说明表内仅填省级汇总单位之间的整建制转入转出,省级汇总单位内部的整建制转入转出只在表头填具体数字。另外,说明表内整建制转入、转出单位,所属省级统计单位均填单位全称,不能填下属市县党组织。

3、“死亡”党员数量与第二表按年龄减少数、第三表按入党时间减少数的相应栏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4、为避免出现“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而人为平表。

三、手工填报

“上年底总数”“重新入党”“停止党籍后恢复党籍”

第二表党员基本情况

一、需要注意的指标解释

1、“农民工”系指户籍在农村,主要在非农业生产领域,采取受雇或自营的形式,并以生产、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群。其中,工勤技能人员中的“农民工”系指在工勤技能人员岗位工作,并与用工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

农牧渔民中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系指到非户籍所在地务工或经商的农牧渔民,不含在工勤技能人员岗位工作,并与用工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

2、“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机关的工勤技能人员。

3、“管理人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肩挑的统计在“管理人员”中。

4、“农牧渔民”系指农村中从事农牧渔业生产、务工经商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或不再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员,民办教师、乡村医生,以及农村中的广播员、信贷员、放映员、联防员、计划生育信息员等乡镇中非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职工人员。不包括乡镇企业劳动者、乡镇个体劳动者和正式组织关系在建制村的离退休人员。

5、“其他”统计大学生村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中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复员(转业)待安置、学生毕业未就业的人员;公派或因私出国、出境逾期未归的人员;机关改革后不再保留原机关干部身份,党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企业破产后,领取保险金或被辞退的职工中未重新就业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不包括内部退养职工);党组织关系在人才(劳动)服务中心,不明职业的人员;其他无业人员等。

二、常见问题

1、将离退休返聘人员误统计在“在岗职工”中。

2、补充资料漏填或将党员总数照抄。

三、手工填报 1、10栏、17栏、19栏关于“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各项统计内容;

2、补充资料

1、补充资料2。

第三表党员入党时间情况

一、常见问题

1、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数据出错。原则上应逐年递减,请按照老党员名单核实。调往其他省级汇总单位的党员相关情况,要与接收单位进行沟通。

2、部分数据不符合逻辑。1949年以前入党的党员一般不应该是在岗职工,更不应该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再如,1976年以前入党的党员一般不应该是学生。

二、手工填报

10栏、17栏、19栏关于“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各项统计内容。

第四表党员学历情况

一、需要注意的指标解释

学历:已取得,并非在读。取得两个及以上学历的,按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统计。取得两个及以上同等学历的,学历仍统计在对应的同等学历栏。

仅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证书,但未取得学历证书的,仍按原学历统计。1970年至1976年入学的大学普通班毕业生,统计在“大学专科”栏。

二、常见问题

1、在岗职工党员中,特别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出现学历是初中及以下的应注意审核。

2、出现学历层次高学历比例大幅减少,低学历比例大幅增加的情况,应注意审核。

三、手工填报

10栏、17栏、19栏关于“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各项统计内容。

——发展党员部分(2张)

第五表发展党员情况

(一)一、需要注意的指标解释

“劳务派遣工”系指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中被派遣的劳动者。劳务派遣系指用人单位以经营方式将招用的劳动者派遣至其他用人单位使用,由后者直接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用工形式。

二、常见问题 本表所统计的职业情况、基本情况均是发展时的情况。发展党员情况各项与党员基本情况、党员职业的相应项是不完全对应的。

三、手工填报 1、10栏、17栏、19栏关于“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各项统计内容;

2、补充资料各项统计内容。

第六表发展党员情况

(二)一、需要注意的指标解释

1、“农村生产第一线”人员系指在农村中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和务工经商人员,以及农村中的广播员、信贷员、放映员、联防员、计划生育信息员等乡镇中非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

2、“机关第一线”人员系指机关法人单位中层以下(不含中层)的工作人员。

3、“特殊情况下”发展党员系指在抗洪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过程中发展入党的党员。

二、手工填报

补充资料“由省级党委审批追认的共产党员”。

——党组织部分(1张)

第七表党的基层组织数量情况和换届情况

一、需要注意的指标解释

1、机关中“中央一级”、“省(区、市)一级”、“市(地、州、盟)一级”、“县(市、区、旗)一级”仅包含本级机关,不包含本级派驻的分支机构。如省国税局仅统计在“机关”一栏中,不统计在“省(区、市)一级”栏中。

2、补充资料3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中有基层党组织个”包含组织关系在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所有基层党组织。如组织关系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所有基 层党组织,包括企业中的基层党组织均统计在此栏中。

二、常见问题

1、党组存在漏统情况,一些经济组织和非党组织的机关中成立的党组容易统漏。

2、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解不明确,把握不到位。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3、“其他”项具体归类出现错误。注意报表主表中“城市街道”、“乡镇”与报表说明其他项具体分类中“乡镇党组织”和“街道党组织”的区别。前者是区域概念,统计组织关系在城市街道、乡镇的所有党组织,不管党组织的性质是机关、事业、企业或是其他;而后者则是特指乡镇、街道这一级单位组成的党组织(注意是乡镇党委,而不是乡镇机关党委)。报表说明中的“乡镇党组织”、“街道党组织”即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乡镇、街道个数。

三、手工填报

补充资料

上一篇:云南大理英文导游词下一篇:俄罗斯中国俗文化研究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