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2024-06-07

202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精选10篇)

篇1:202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2022机关工会工作计划

2022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市直机关工会的工作要求,从委机关实际出发,切实履行职责,持续提升工作水平。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升干部职工素养。

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结合市纪委机关党建中心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配合机关党委不断提升文稿点评、案例剖析、演讲征文竞赛等活动质量,组织工会职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联系工会工作实际学,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新思想新模式新途径,组织参加“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学习二十大大精神演讲比赛”,全面展示机关干部良好形象。

二、加大关爱帮扶力度,汇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一是加大心理健康建设力度。

以严管厚爱关爱干部职工身心健康为重点,推动职工带薪休假、定期体检等制度落实。配合机关党委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状况分析,适时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推动谈心日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满足干部职工的健康需求,及时为职工减压解忧,使广大干部职工保持乐观的工作热情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二是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做实工会帮扶工作,更新和完善机关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积极实施帮扶行动。强化困难干部职工帮扶实施方案跟踪督办力度,配合机关着力推动解决一批住房、看病、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三是对照《××市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逐项检查,规范、改进工作,积极争取、用足用活政策,维护工会会员合法权益,体现组织关爱,做好春秋游、节日慰问、生日慰问、住院慰问、电影票和书籍采购发放等工作,体现组织温暖,增强干部职工向心力凝聚力。四是继续做好市直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和女职工“安康险”参保工作,对“两癌”复查出的患病女职工加大关爱和救助力度。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维护好女职工的特殊权益,落实“三八”妇女节放假休息的工作,让女性的获得感幸福感更足。

三、强化文体阵地建设,调动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一是鼓励引导机关业余兴趣小组规范活跃地开展活动,支持兴趣小组结合实际对口承办上级工会组织的比赛活动,对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和使用经费情况进行督查,保证活动频次,提升活动质量和效果,培养干部职工业余爱好。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采取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经常化、小型化、多样化、普及化的特色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组织参加市直机关开展的“崇尚人人体育、共创美好生活”、“万步有约”健步走等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活动,增强干部职工体魄。三是密切跟踪市直机关“职工书屋”申报工作,深化“全民阅读书香机关”活动,力争为干部职工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引导干部职工热爱阅读、享受阅读。

四、加强工会基础,强化自身建设。

一是及时做好工作汇报。

加强与市总工会、市直工委的协调沟通,继续争取支持,进一步为机关工会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充分发挥工会委员、经审委员、工会小组、兴趣小组作用,互相支持、协调配合,实行机关工会联系服务基层工作制度。培养壮大工会活动积极分子队伍,开展好工会各项活,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活。三是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工作程序和工作台账,加强工会基础,推进精细化管理,为争创“模范职工之家”夯实基础,当好职工的“娘家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篇2:202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升干部职工素养。

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届X中X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结合市纪委机关党建中心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配合机关党委不断提升文稿点评、案例剖析、演讲征文竞赛等活动质量,组织工会职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联系工会工作实际学,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新思想新模式新途径,组织参加“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学习二十大大精神演讲比赛”,全面展示机关干部良好形象。

二、加大关爱帮扶力度,汇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一是加大心理健康建设力度。

以严管厚爱关爱干部职工身心健康为重点,推动职工带薪休假、定期体检等制度落实。配合机关党委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状况分析,适时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推动谈心日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满足干部职工的健康需求,及时为职工减压解忧,使广大干部职工保持乐观的工作热情和健康向上的生活

情趣。二是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做实工会帮扶工作,更新和完善机关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积极实施帮扶行动。强化困难干部职工帮扶实施方案跟踪督办力度,配合机关着力推动解决一批住房、看病、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三是对照《XX市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逐项检查,规范、改进工作,积极争取、用足用活政策,维护工会会员合法权益,体现组织关爱,做好春秋游、节日慰问、生日慰问、住院慰问、电影票和书籍采购发放等工作,体现组织温暖,增强干部职工向心力凝聚力。四是继续做好市直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和女职工“安康险”参保工作,对“两癌”复查出的患病女职工加大关爱和救助力度。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维护好女职工的特殊权益,落实“三八”妇女节放假休息的工作,让女性的获得感幸福感更足。

三、强化文体阵地建设,调动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一是鼓励引导机关业余兴趣小组规范活跃地开展活动,支持兴趣小组结合实际对口承办上级工会组织的比赛活动,对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和使用经费情况进行督查,保证活动频次,提升活动质量和效果,培养干部职工业余爱好。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采取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经常化、小型化、多样化、普及化的特色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组织参加市直机关开展的“崇尚人人体育、共创美好生活”、“万

步有约”健步走等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活动,增强干部职工体魄。三是密切跟踪市直机关“职工书屋”申报工作,深化“全民阅读书香机关”活动,力争为干部职工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引导干部职工热爱阅读、享受阅读。

四、加强工会基础,强化自身建设。

篇3:试析党政机关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的特点

一是标准化。《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的法规性文件, 也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中需要共同遵守的制度。在制发公文时, 一定要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有关规定, 做到标准化, 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二是规范化。规范化就是制定公文的全面系统的规格标准, 使人们的工作行动合乎这些规格标准。公文写作规范化包括格式、文字、数字、图示等公文涉及的方面均应突出规范化这一特点。三是实用化。公文是为了指导实践, 因此在公文写作时要突出实用化、可操作性的特点, 力求用具体明了的语言表达准确的意思, 使公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能够很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二、公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文格式使用不规范。现在党政机关的公文写作队伍素质已经有明显提升, 但仍有一部分人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 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学习不够, 对公文文种掌握不清, 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二是公文内容不规范。有人只注重公文写作格式, 却忽略了对公文内容的重视, 对公文语言词语的选择与锤炼不重视, 没有认识到公文语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要求, 因此, 对公文的语法、逻辑、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三是公文写作逻辑不规范。一篇好的公文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逻辑, 但实际在公文写作中会经常出现种属混淆、等逻辑混乱的现象。

三、解决的办法

针对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从公文内容、公文要素及应处理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 按照“三个三”策略, 即需要突出的“三个重点”, 需要把握的“三个要素”和需要处理的“三个关系”, 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一) 公文写作要做到“三个突出”

一要做到主题突出。一篇公文要有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要能涵盖住整篇公文。主题下面可以有次主题, 但次主题必须能为主题服务, 才能烘托住这个主题。二要做到重点突出。一篇公文要有一个重点, 这个重点应该是公文的核心。如果是经验交流材料, 那么这个重点就应该是“为什么让你交流发言的缘由”, 也就是工作中所取得经验的升华。三要做到结构突出。一篇公文要有一个结构。公文结构必须是层次清晰的, 有逻辑顺序的, 这个顺序可以是时间顺序、先后顺序, 也可以按照重要程度区分。

(二) 公文写作要把握“三个要素”

首先, 义理是公文的观点。观点正确, 论据充分, 公文就有了灵魂, 就可以说明问题、解决问题。读者也可以清晰地知道作者的态度。过于注重形式, 过于追求华丽的词藻, 观点则难以准确展现。其次, 考据是公文的载体。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是写好公文的关键。材料一要真实, 二要恰当。“真实”就是实事求是;“恰当”就是材料与观点能够相呼应、有联系、有必要的分析。最后, 辞章是公文的形式。正确地使用语言应该是写作公文的一个基本要求, 不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 纵使有再好的构思和谋篇, 也不能写出来很好的公文。

(三) 公文写作要处理“三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公文首先内容要好, 但形式也很重要, 好的内容需要有好的表现形式。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既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不讲究内容, 又不能不讲究形式。二要处理好深入与浅出的关系。文章有四种境界:深入浅出, 深入深出, 浅入浅出, 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是最高境界, 也最难达到。公文应该去追求深入浅出这一境界。三要处理好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公文写作有出招者, 有接招者。出招者有自己的想法, 接招者也有自己的想法, 这就需要接招者主动与出招者沟通, 统一思想, 理清思路, 从而写出一篇两者均能满意的公文。

摘要:公文写作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公文写作具有一定的要求与技巧, 其语言特点也与其他文体的所不同, 具有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的特点。本文针对目前公文写作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解决公文写作存在问题应采取的“三个三”策略, 即需要突出的“三个重点”, 需要把握的“三个要素”和需要处理的“三个关系”, 从而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重点,要素,关系

参考文献

[1]曾昭乐.现代公文写作[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梦奎.怎样写文章[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9.

[3]范广群.浅析公文写作创新[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1 (02) .

篇4:202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关键词:党政公文;工作条例;公文格式;规则衔接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是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本政策和原则;作为《条例》的配套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下文简称《格式》),是推进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标准化的具体实施细则。《条例》与《格式》衔接的严密程度直接影响《条例》与《格式》的实施成效。

《条例》与《格式》发布实施以来,学界同仁对《条例》和《格式》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一些研究文章中提及并探讨了《格式》与《条例》衔接的严密性问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并就教于学界同仁。

1 《格式》与《条例》衔接(配套实施)的合规性和适宜性问题

毋庸置疑,《格式》与《条例》能否严密衔接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的合规性和适宜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出,“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角度考虑,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一个部门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直接规范党组织公文格式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不合适”。[1]但笔者认为,《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具有高度合规性和充分适宜性。

在笔者看来,前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直接规范党组织公文格式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这一说法不准确,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为配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接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指令任务(笔者提出“接受指令任务”这一说法的具体理由见下文“《条例》《格式》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及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中的有关分析论证),制定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基于这一准确表述,《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是完全合乎规则的,是适宜的。

再者,虽然《格式》“是行政机关的单独行文”而不是党政联合行文,[2]但按照《条例》的规定:“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3]而制定发布《格式》国家标准正是政府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因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单独行文”发布《格式》合乎《条例》规定,这里“行政机关的单独行文”并不影响《格式》标准对党组织公文的适宜性。

另外,尽管此前实施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下文简称“原条例”)规定的党的机关公文格式不同于同期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但原条例规定“公文中汉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4]而汉字和标点符号用法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规定都是由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这就是说,在党政公文采用不同格式期间,按原条例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规则适宜于原条例和党的机关公文格式。而现行《条例》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而且仍明确规定“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5]显然,按现行《条例》的规定,与“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规范一样,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格式》标准适宜于“规范党组织公文格式”。

综上所论,《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合乎规定,是适宜的。

2 《条例》《格式》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及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尽管《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合乎规定、是适宜的,但《格式》与《条例》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存在缺乏严密性的问题。为了便于探讨解决《格式》与《条例》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问题的途径,我们就从“公文的送印机关”的释义说起。

《条例》中明确界定“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6]而作为《条例》的配套规定,《格式》中却未提及“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7]尽管《格式》起草成员徐成华等人对“印发机关”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下文简称“徐说”):“这里的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一般应是各机关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有的发文机关没有专门的文秘部门,发文机关就是印发机关”,[8]但这样的解释在《格式》中并未出现,因此,徐说缺乏足够的权威性。

从语法语义角度来看,《条例》中的“公文的送印机关”既可理解为“公文的承印机关”,也可理解为“把公文文稿送交承印机关的机关”。正是基于这一语法歧义,徐说并未得到学界同仁的一致认同,有些专家就认为这里的“送印”是“谁送印”,送印者应该是公文的起草、承办部门,而公文的起草、承办部门不限于文秘部门,因此发文上不宜把“送印机关”标注为文秘部门。[9]

学界对“公文的送印机关”的不同解读是这一歧义表述本身导致的必然结果。虽然《条例》与《格式》发布实施以来,党政机关在其制发的公文正本上“印发机关”标注的正是“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即发文机关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也就是说,党政机关的文秘人员对“印发机关”的理解与徐说是一致的,徐说是切实可行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条例》与《格式》在这一环节的衔接上不够严密这一事实。

既然徐说的含义明确而单一并且切实可行,那么《格式》中为何没有采用徐说?采用徐说又能否解决《条例》与《格式》在这一环节的衔接上不够严密的问题呢?解决《条例》与《格式》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问题的途径又是什么?

笔者认为,《格式》中之所以没有采用徐说,主要是由于如下两个原因:其一,《条例》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10]按照这两条规定,在省部级党政机关发布的所有公文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公文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是最强的,而《条例》在各级党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中则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与《条例》配套实施的《格式》必须遵守《条例》的约束。虽然《条例》只规定“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11]而未明确指令由哪些机关制定发布《格式》国家标准,但由于《格式》的发文机关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所以,从法理上说,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那里承接制定发布《格式》国家标准这一指令性任务并最终制定发布与《条例》配套实施的《格式》国家标准的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不论是从承接指令性任务这一层面来说,还是从制定与《条例》配套的《格式》规定这一角度来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发的《格式》都必须遵守《条例》的约束。换而言之,《格式》中不宜针对《条例》中的某一概念、表述作出与《条例》不能形成高度一致的解释或说明。由于《条例》中“公文的送印机关”这一表述本身包含歧义,所以《格式》不可能对《条例》中的这一表述作出与《条例》形成高度一致的解释或说明,因此,这里应有的解释或说明也就只能付之阙如了。

其二,从纠正语法歧义角度来说,即使《格式》中采用了徐说,也不能消除《条例》中“公文的送印机关”这一表述的语法歧义。笔者推测,很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格式》起草组对这一问题作出了一种灵活处理:《格式》中未对“公文的送印机关”作出明确的解释或说明,但《格式》起草成员徐成华等人以个人身份在其著作中对“印发机关”作出了的他们解释,这也可看作是对《格式》中省略相关解释或说明的一种补救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既然《条例》中“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这一表述确实有歧义,而与《条例》配套实施的《格式》的发文机关又无法消除这一问题,那么,旨在“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12]的《条例》的发文机关就应对这一包含语法歧义的表述予以修改。由此推论,既然《格式》的发文机关不宜对《条例》中存在的歧义表述等个别问题作出与《条例》不能形成高度一致的解释或说明,那就理应由《条例》的发文机关对现行《条例》中存在的歧义表述等个别问题作出必要的修改,以使《条例》与《格式》的衔接更加严密。在笔者看来,这也正是解决《条例》与《格式》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问题的恰当而正确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2]郑彦离.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应改称通用公文格式标准[J].档案管理,2012(6):76~77.

[3] [5] [6] [10] [11] [1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4-16).

[4]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5-3).

[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2012-6-29).

[8] 徐成华,等.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57.

[9] 郑彦离.格式中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应该取消[J].档案管理,2013(1):84~85.

篇5:2022机关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二、认真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使教育月与市纪委开展的纪律教育月活动紧密结合,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教育月与新《保密法》学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全民的保密意识;教育月与宣传先进典型和重大泄密事件警示教育紧密结合,推进保密教育的深化与创新。

三、落实各级党校在主体班、初任(提任)公务员班等班次开设保密教育课程,确保保密教育计划、师资、课时、质量四落实。

四、要充分利用市保密局网站开展保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专题交流讨论、业务办理和保密业务知识学习。

五、抓好领导干部保密法制讲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保密法律知识学习、领导干部保密研讨等工作。

六、加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和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等各类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技能培训和考核,使其明确保密要求,遵守保密规定,履行保密责任。

七、进一步规范全市经管国家秘密人员上岗培训教育和再教育培训,统一教材,规范课程、课时、试题等内容,提高授课水平。切实加强对涉密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的保密培训教育,实行持证上岗、规范管理。

八、各保密部门要加强与纪检、组织、人事、教育等部门协调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将保密法律法规知识纳入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考核的范围。

篇6: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第三条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八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九条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 4 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第十条 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第十二条 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型。特殊形式的公文用纸幅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三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四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第十五条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 5 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十六条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三)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四)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五)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十七条 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第五章 公文拟制

第十八条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第十九条 公文起草应当做到:

(一)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三)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

(四)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六)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

(七)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第二十条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

(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二)内容是否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

(五)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核。

第二十一条 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

第二十二条 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

第六章 公文办理

第二十三条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第二十四条 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

(二)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

(三)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 9 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四)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五)传阅。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六)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七)答复。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

第二十五条 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

(二)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三)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

(四)核发。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第二十六条 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机要收发人员进行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

第二十七条 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根据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归档。

第七章 公文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严格规范,充分发挥公文效用。

第二十九条 党政机关公文由文秘部门或者专人统一管理。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照有关保密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

第三十条 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严格管理。绝密级公文应当由专人管理。

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第三十一条 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需要变更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批准。

涉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解密程序。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

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二条 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

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名称、日期。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

第三十三条 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

第三十四条 涉密公文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和有关规 12 定进行清退或者销毁。

第三十五条 不具备归档和保存价值的公文,经批准后可以销毁。销毁涉密公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确保不丢失、不漏销。个人不得私自销毁、留存涉密公文。

第三十六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经整理后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管理部门。

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时,所在机关应当督促其将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三十七条 新设立的机关应当向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提出发文立户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列为发文单位,机关合并或者撤销时,相应进行调整。

第八章 附

第三十八条 党政机关公文含电子公文。电子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条 法规、规章方面的公文,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外事方面的公文,依照外事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公文处理工作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省属各大型企业: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以下简称《条例》)自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积极开展培训,全面贯彻实施,较好完成了新旧版公文格式转换和行文程序、行文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做好全省政府系统公文处理工作,推动公文处理工作全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条例》

各地、各部门办公厅(室)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条例》,14 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厘清本单位、本系统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时予以改进。继续搞好业务培训,《条例》施行以来未进行过培训的单位要做出培训计划,精心组织安排。已进行过公文格式、文种使用等过渡性培训的,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深层次课题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公文处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规范公文处理工作程序,严格行文规则

(一)省直各部门向国家对口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的,要按程序事先报经省政府同意。未经省政府同意的,不得擅自上报。

(二)请示公文一文一事,不得多头主送,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除省政府领导同志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将请示、报告类公文报送省政府领导同志个人。

(三)部门请示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向下级机关行文,内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的,主办部门必须事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将征求意见的采纳情况列表附后,未采纳的要说明依据和理由。征求意见原文随请示报送。

(四)省直各部门因工作需要,依照职权向各市政府安排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及进行督促检查等内容的行文,要事先按程序报送省政府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向各市政府下发指令性文件。需市、县报送有关情况或征求意见的,可向市、县对口部门行文,15 一般不得直接向市、县政府行文。确实需要征求市、县政府意见的,原则上由市、县对口部门负责请示同级政府后报送。

(五)省直各部门向市、县对口部门印发文件安排工作事项,不得随意列入对各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确需列入的,要事先报经省考核办批准。

(六)省直各部门的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其他处室不得对外正式行文。部门管理机构向同级政府请示报告工作,原则上由其主管部门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主管部门。

(七)未公开发布的上级文件未经发文机关批准,各地、各部门不得擅自转发、复制或翻印。省政府领导同志涉及全局性工作的重要讲话,确需印发的由省政府办公厅统一印发。未印发的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部门因工作需要向市、县对口部门印发的,要按程序报请省政府领导审定同意。

三、强化公文审核把关,提高公文质量

各地、各部门办公厅(室)要进一步加强公文审核把关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提高公文审核把关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公文质量。对所发公文要从全局出发认真研判,要审核公文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目标及工作意图;是否符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是否与现行公文 16 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公文内容是否体现了发文机关工作意图。要审核重要政策性文件、重大决策部署是否经过特定的会议议定;涉及多项工作内容的公文,相关负责人是否都已审阅,批示及意见是否一致;涉及相关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是否征求意见,是否会签;规范性文件是否经过法制部门审核;各个审核环节的工作是否到位。审核公文要做到:文种使用准确,格式规范,结构、层次严谨清晰,文字精练,表述准确,标点、数字、序数、计量单位等符合规范,人名、地名、引文等准确无误,附件与正文相对应,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和公开属性等使用及标注准确规范。

四、进一步做好精简文件的工作

严格执行《条例》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简文件的一系列规定、要求,扎实做好精简文件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包括收文制度、发文制度、审核把关制度、签发制度等,从制度层面强化约束和管理。

(二)依照职权范围可由部门发文的事项,不以政府名义发文;可以政府办公厅(室)名义发文的事项,不以政府名义发文;上级文件已公开发布、本级无新的政策、措施的事项不得重复发文。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

(三)国家部委征求意见来文,部门提出反馈意见报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后,一般由部门直接行文反馈,可在文中加注“已经 17 省人民政府同意”。

(四)从严控制印发各类检查考核、整治方案、总结评估、表彰奖励等方面的事务性文件。

(五)部门召开的全省性会议报经省政府批准后由部门制发会议通知,可在会议通知中注明“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六)严格控制成立和调整各类议事协调机构的发文。可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会商、联合行文等方式处理问题的,不发文成立领导组。已有的领导组调整,原则上一届政府只集中调整一次,由省政府办公厅发文。

(七)严格控制公文篇幅和字数。努力做到篇幅简短、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一般文件内容不超过3000字,内容涉及范围广、事项多的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

(八)充分运用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等载体发布公文,减少文件印数。

五、加快公文办理时效

各地、各部门办公厅(室)对急件的办理要根据紧急程度统筹安排,明确各个环节办理时限,加强催办、督办工作。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急件,牵头部门要负总责,统筹安排办理工作,有关协办及配合部门要积极予以协助。

在急件办理工作中,除来文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外,原则上按照“特提”随到随办,“特急”2日内办结,“加急”4日内办 18 结,“平急”6日内办结。

六、进一步加强涉密文件管理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及其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公文处理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确保公文运转等各个环节安全保密。无论公文内容是否涉密、是否公开,均要在涉密计算机或内网计算机上处理,严禁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处理或传输。对涉密文件要按规定范围阅知,按规定程序办理,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杜绝发生失泄密问题。需要定密的公文,制发机关要认真研究,准确定密,并要明确公文的保密期限。

要结合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有关规定,加强文件保密与公开属性的审查。省直各部门提请省政府发文的请示和各地、各部门印发的文件,要对文件进行保密审查后明确标注公开属性。

篇7: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1、相关概念:旧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相关联、衔

接有序的工作。新条例规定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想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其中,公文拟制包括草拟、审核、签发,三个环节。

2、公文文种变化:

(1)数量的变化:新条例文种共计15种,旧办法13种,旧条例14种。文种定义的措辞

上,起始全部是“适应于„„”的表达方式。A.新条例比旧条例多了命令、公告、通告三种文种,删除了指示、规定、条例。B新条例比旧办法多了决议和公报。C.新条例把会议纪要改为纪要,为了避免公文标题在拟制中的重复。

(2)适用范围的变化:新条例15种公文中,请示、意见、批复在旧条例和旧办法中除了

使用机关不同,适用范围和新条例是一致的;议案由于只用于行政机关行文,适用范围和旧办法相同。比如说:a.决定的定义更加准确:“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部署而非安排,准确程度增加。b.如通知和旧条例相比较:新的通知适用范围变小了,删除了“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的指示。”和旧办法相比:新条例删除了“任免人员”的作用。

3、格式的变化:a.和旧条例相比:删除了版头、主题词、印发传达范文、印制版记。增加

了:保密期限、发文机关标志、附件说明、附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B.与旧办法相比:删除了主题词、发文机关标示,增加了份号、发文机关标志、发文机关署名、页码。

4、行文规范:

(1)与旧条例相比:

A增加了必要条款:对行文关系增加了一个总的原则,即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关系。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对上行文和下行文做了详细的表述。增加第十七条,指出不得联合行文的条件。

B删除多余的部分:如对于请示的越级行文问题,关于“函”的使用。

C调整表述的顺序:将上行文规则全部归纳整理到“向上级机关行文”的条目下。

D改换其他词语:对行文规则做到细化处理,在表述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比如“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旧条例是“行文应当确有需要”。

(2)与旧办法相比:

A. 增加必要的条款:对向上级机关行文和向下级机关行文的原则都是新加的。

B. 删除了多余的内容

C. 调整顺序:新条例对旧办法进行改变和调整的地方比较多

D. 该换词语:如“一般不得越级行文”是对“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的改动。

5、公文拟制

起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审核: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初审。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发文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

6、简化的公文办理的环节

在收文办理中,将审核改为初审,将分办、批办并入承办,并增加了传阅、答复两个环节。发文办理中,起草、审核、签发三个环节列入公文拟制,用印并入印制。

7、公文管理更加注重安全保密

篇8:202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关键词:通用公文;格式;标准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该条例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为配合该条例的执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6月29日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笔者认为,从公文作为全国各类组织通用办事工具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项事业中的领导地位的国家政治体制等角度考虑,该标准以改称“通用公文格式标准”为宜。

首先,从公文作为全国各类各级组织通用的办事工具角度考虑,全国应有统一的公文格式标准。公文作为书面的办事工具,不仅在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各级组织内部使用,而且,在不同类别的组织间流转,用以传递信息、沟通意图、指挥协调等。公文具有统一的格式标准,便于人们对之的识别、使用、处理、管理等,当然,也便于人们对之的学习、掌握,同时,便于保证公文的效能发挥等。因此,中国自建立国家制度以来的各朝代,都十分重视公文格式问题,并且,随着国家制度的完善和人们对公文认识的加深而对公文格式作日益合理、完备的规定。如,殷商时,甲骨文书初步形成了“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的结构形式,汉朝时,对公文的载体尺寸、不同类型的公文格式等作出规定;明朝时,对公文的书面排版作出详细规定等[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也十分重视公文格式问题,历次党政部门的公文处理规定,都把公文格式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1988年9月5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正式确立了国家统一的公文格式,并且,明确“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级党、政、军机关正式发布的公文”。但是,由于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关于党的公文格式的某些规定与这个标准的某些相关内容不一致,且由于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问题,使这个标准经修订在1999年12月27日由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时,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从而使国家又无全国统一的公文格式标准,由此,造成使用公文时的一些问题。如党政联合行文时,发文日期党的系统要求用阿拉伯数字[2],行政系统要求用汉字[3];保密等级和紧急程度,党的系统要求标于公文首页的左上角[2],行政系统要求标于公文首页的右上角[3]。这种要求的不一致,使制作公文者无所适从。现在,国家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统一了党政公文格式,解决了前述原党政公文格式不一致出现的问题。但是,这只是统一了党政公文格式,军队和人大公文格式还是执行其本系统的规定,还存在着与现党政公文格式不一致的情况。如,现党政公文格式规定公文密级标于公文首页左上角[4],现人大公文格式规定公文密级标于公文首页右上角[5],现军队公文格式规定也是公文密级标于公文首页右上角[6]。再如,现党政公文格式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的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的距离是35mm[4],现军队公文格式规定“报告”、“请示”的发文机关标志的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80mm,其他种类公文的发文机关标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25mm[6]。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党或行政机关和人大或军队机关联合行文时,制作公文格式不好确定。还有其他性质单位的公文格式现在无统一规定,虽然,党政公文格式标准规定“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4],然而,这里说的是“可以参照执行”,是否真“参照执行”,取决于制发公文者自己,由此,还有可能出现不同单位使用通用公文形成的实际格式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国家应颁布统一的通用公文格式标准。

其次,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角度考虑,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一个部门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直接规范党组织公文格式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不合适。尽管《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7],但党章的规定,是说党组织应像社会其他组织一样尊重和遵守法律,支持和接受行政机关等的社会事务管理。不意味着行政机关等可直接针对党的组织出台管理规定,对党组织的有关活动直接进行管理。虽然,笔者清楚,《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发布,是由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前者是后者的配套文件,但由于前者不像后者那样是党政联合行文,而是行政机关的单独行文,所以,无论是按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党政分开原则[8]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根据隶属关系行文原则[9],党政任一方不应向对方的下属组织下命令、作规定,还是考虑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都不适宜发布直接针对党组织公文格式问题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而应发布面向社会各种组织其中包括党组织的通用公文格式标准。

其实,发布通用公文格式标准不仅是现实公文处理工作的需要,也有良好的现实基础。这个现实基础不仅是指各种组织的公文处理工作遵循大体相同的运行规律,形成了各方认可的基本相同的格式,而且,更重要的是,指社会上的大多数企事业组织党政行文过去长期分别按国家党和行政机关的公文格式办理。现在作为国家一级的党政公文格式标准统一了,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事业组织的党政公文格式也统一了。社会上的其他组织公文格式虽然可能与现行党政公文格式标准存在一些差异,但这些差异不是现实公文处理工作的客观需要造成的,而是不同公文格式制订者的认识差异造成的。统一全国的通用公文格式,不会束缚不同性质组织的实际公文处理工作,恰恰相反,它有利于不同性质组织的公文使用、运行和效能发挥。将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改称“通用公文格式标准”,不仅可使该标准的运行更名正言顺,而且促进全国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郑彦离.通用公文简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31~33.

[2]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Z].1996-5-3.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Z].1999-12-27.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Z].2012-6-29.

[5]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Z].2000-11-15.

[6]总装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 军队机关公文格式[Z].2005-10-2.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章程[Z].2007-10-21.

[8]田济民,宋琼.党员手册[M]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 370.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Z].2012-4-16.

篇9: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篇10:2022年机关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2022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大事之年,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良好政治生态将面临更多挑战、更重任务、更高标准。2022年机关纪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2022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三新一高”新发展思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用好“四种形态”,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加强机关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全面提升纪检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推动市直机关纪检工作取得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焦政治监督,强化政治建设,确保党中央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1.围绕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准监督。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学习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强化对“十四五”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机关落地落实、事事见效。

2.围绕贯彻重点任务跟进监督。督促、推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中贯彻落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贯彻落实情况跟进监督、全程监督,以纪律执行力强化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认识,确保省委决策部署在市直机关执行中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3.围绕贯彻市委远景规划强化重点监督。紧盯落实市委六个“必须坚定不移”工作要求、致力打造“七个强市”和聚焦聚力”十项任务”等部署进行全面监督。监督各级机关党组织着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搞好服务保障,强化过程监督,防范化解风险。及时纠治盲目举债、盲目开发上项目、违规拆迁、违规用地等行为。以政治监督保障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重点监督检查“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执行情况,督促落实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精准用好廉政提醒谈话。强化政治生态整肃,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加强换届监督,监督配合做好党代表等代表委员推荐选举工作。对维护民生问题持续发力,监督到位、执纪到位。机关纪委书记要列席党组(党委)涉及机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工作的会议。

二、聚焦纠治“四风”,强化正风肃纪,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4.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行业监管,坚持刀刃向内,严肃查处政绩工程、应景项目、空心造势等形式主义问题,深挖背后的官僚主义思想,严肃纠治高高在上、空泛表态、出工不出力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坚持结果导向,引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工作要实、基础要牢,功在长远、管住根本。要及时发现、严肃纠治、彻底整改,下决心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5.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查处节日期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大办婚丧喜庆等”旧病”复发的享乐奢靡问题,深查不吃公款吃老板、收受私企老板礼品礼金、私车公养等变色隐匿问题。严肃整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公务接待中”吃公函”、虚列开支项目违规报销费用问题。紧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表现新动向,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精准查处电子礼品卡、快递送礼等翻新送礼送物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

6.持续查纠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社保基金、义务教育”双减”、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楼盘化解处置等领域开展监督检查,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围绕助推创造高品质生活,严肃查处在就业创业、优抚补助、减税降费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动”打伞破网”常态化。机关党组织、纪检组织要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建立信访问题受理处置机制,切实关注关心民声民意,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三、聚焦拒腐防变,强化反腐信心,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不动摇

7.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强化“不敢腐”。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紧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紧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方面,紧盯金融、国企、政法、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零容忍、出重拳,强高压、长震慑。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坚决防范和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对在党内搞政治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坚决打击、绝不手软。坚持苍蝇蚊子一起打,在职退休一样严,行贿受贿一起查,形成源头震慑,不断强化“不敢腐”。

8.织密扎牢制度笼子,不断强化“不能腐”。积极推进公权力运行法治化、公开化,不断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坚持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及时查纠舆情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对年轻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年轻干部正确对待权力,提高拒腐免疫力。统筹做好查办案件“前半篇”和”后半篇”文章,用好纪律监督。积极协助党组织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化“四种形态”科学运用,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9.深化党性廉洁教育,不断强化“不想腐”。深化党风教育、廉洁教育、警示教育,不断提高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质量,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拒腐防贪的廉洁文化、干净清新的社会文化。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自我革命,带头廉洁修身齐家,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守牢纪律底线。切实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强化正面典型教育、反面警示教育和家庭家教家风教育,不断巩固知廉敬廉崇尚廉洁的思想基础,做到“不想腐”。年内将部署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推进开展系列廉政教育活动。

四、聚焦健全组织,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发挥机关纪检组织职能作用

10.建立健全纪检组织,配强人员建强队伍。依据《党章》《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机关纪委建设的意见》以及市委将要出台的《关于加强市直机关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机关基层纪检组织,配齐配强纪检干部。市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将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11.准确把握职责定位,主动担当履职尽责。在市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和机关党组织领导下,机关纪检组织要切实履行监督执纪专责,协助同级机关党组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强化对党组(党委)部署的中心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提出监督工作意见和建议,经常对党员进行纪律教育,保障党员权利。准确把握协助的内容和方式,坚持在协助中强化监督,做深做细做实职责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12.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协调推进监督执纪实施。纪检监察工委加强对机关纪检组织处置问题线索、查办违纪案件等工作的领导,定期开展机关纪检组织执纪审查工作专项检查和评估考核。主动为机关纪检组织开展日常监督、执纪审查等工作提供指导帮助和支持。推动机关纪检组织协同联合办案,破解办案力量不足等难题。今年将试行组织机关纪检组织联合办案新模式,在实践中锻炼人员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办案质量和成效。

五、聚焦建强队伍,强化培养锻炼,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纪铁军

13.注重业务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办案能力。着重学习党章、纪委工作条例、宪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等党内外有关法律法规,达到熟知精通、熟练运用。加强经济、法律、财会和现代科技等知识的学习,锤炼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综合素质。要勤于实践、善于实践、勇于实践,发现违纪问题线索要积极处置,把握程序要求,确保办案质量。深化检举举报平台应用,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水平。纪检监察工委着力抓好纪检干部培训工作,计划年内组织两次集中培训。

14.深化审查审理培训,打造两支过硬队伍。根据市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2022-2026工作规划,在市直机关纪检干部中,逐步推进审查、审理两支队伍培训,通过两至三年的专业及综合培训,使基层纪检干部能够达到审查处理党员一般违纪问题的能力。计划建立市直机关审查、审理人才库,审查人才库人员不少于50人,审理人才库人员不少于30人,统筹使用人才库管理人员,有序推进基层纪检工作顺利开展。

上一篇:六年级毕业班奖励制度下一篇:第八章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