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2024-06-27

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共9篇)

篇1: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指导下从学习者的角度对英语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对现代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学习者;英语教学;信息化

学习和教授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因此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师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促进者,是得道在先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还是学习者的学习,学习的结果产生在学习者身上,学习者的真正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的获取途径不断增多,也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而信息化条件下的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垒新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一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方法有以下观点:学生要用探索法、发现法来构建知识,强调学习中的互助合作;要求学生主动收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建构;强调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的内容相联系,联系和思考才是建构的关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所以建构主义的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学习需要交流合作,强调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二 信息化教学的含义

信息化教学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也就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比较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再现。信息化教学能够提供充分的交互性,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能使抽象的观念或事物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它可以把外面的世界带进教室,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电视、录像、图片等能打破文字的限制,使学习者学习的事物更具体、更深刻从而保持更长久。信息化教学生动、活泼、有趣,能够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空间不再受限制,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三 信息化的英语教学

信息化英语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能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教学方法及模式等层面赋予英语教学新的含义,从而也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一)信息化条件下的英语学习者

计算机和网络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知识和信息来源多样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既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补充课堂所学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网络的开放性增加了学习机会,使优秀的英语教学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网络及多媒体资源声图并茂,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静态的文字图片设计成动态的图片视频,可以使学生们的想象、理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某些过程情景的设计,让学习者有如亲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直观印象的增强,可以使他们更有效的掌握知识。

交流是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英语课堂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交流的机会较少,从而导致了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而在现代信息条件下,学生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聊天室或聊天工具进行网上交流。尤其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他们在现实面对面的交流中不敢张嘴,从而导致英语口语的能力较差。有了现代化交流工具以后,交流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可以不用忌讳面子问题,这样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就可以大胆使用英语,从而提高了他们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英语教师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知识的组织者。英语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等资源,把知识进行整合、加工,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知识储备能力、表达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信息化英语教学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给教师在专业知识上、信息化素养上、知识范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学生创造思维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可以从学生活跃的思维浪花中体会到非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而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三)信息化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信息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信息化英语教学中的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这种师生角色的转换是建立在信息资源建构基础之上的。在现代信息化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往关系。

四 信息化英语教学中学习者面临的挑战

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学习者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从而使信息化学习变成一种实践型、社会型及创造型学习。这就要求学习者:

(一)学会学习,成为信息的主人

教学是使人成为信息社会主体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信息化教学在学习者发展中所承担的任务是使其学会学习,这种学习应该重点掌握学习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

(二)理解作为主动学习者的责任

现代信息化英语教学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动学习者.他们的责任在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方案解决问题。当然,学生对问题的研究离不开教师的帮助,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而学生必须明确在这种学习环境中自己的职责。

(三)学习者应该加强自我管理

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改变后,怎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而不至于放任自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必须加强自律,加强自我管理,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主动探索,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五 结语

信息化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垒新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它使英语的课程安排、知识结构、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英语教学,使信息化教学为英语学习者创造自由、宽松、有效的学习环境,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能够不断探索创新并发掘其优势克服其弊端,使信息化英语教学真正成为一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

篇2: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一、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我国的英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英语类人才。但同时我国的英语教学发展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因此英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英语教学政策不断调整并付诸实施,英语教学大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修改,不仅促进了英语学科的建设,培养了大批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而且还为我国的教育制度和体系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同时各国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这为我国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新的挑战,为此我国的英语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改革和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将英语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采用的依然是纯粹的获取间接知识为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获得知识并进行储备[2]。然而英语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不断应用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中去,而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英语语言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在英语语言学的指导下可以使得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更加新颖,同时促进课堂内容的不断丰富,在这样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就更加有可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和更有价值的教学活动。此外我国目前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将英语语言学应用到英语教学中,能够使英语教学更加科学和系统,为我国培养成更多高精尖的英语人才。

二、英语语言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音系学和音位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音系学是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是对语音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的一门学科,音系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式以及它们的发音部位。音位学也是语言学的重要领域,它的主要研究范围是声音的组合关系,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音素、音节和音重和语调等,音位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发音时实现音素、音节、音重和语调等的完美组合。音系学和音位学对于综合英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很多高校的综合英语教学过分偏重于书写和做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口语练习则有所忽略,导致很多学生的口语水平比较差。因此我们应当把音系学和音位学应用到综合英语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英语语音进行纠正并督促他们练习,为此我们要让学生首先学会元辅音的区别和正确发音,然后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地读出中音,此时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词汇来进行练习,比如sepulchral一词的重音就难以读准,我们可以选择此类的.词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学生改变生硬的语调,长此以往,就能帮助学生重新重视英语的发音,实现英语发音的准确和纯正。

(二)词形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词形学是英语语言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是词的内部结构和词的构成方法,因此词形学对于综合英语的教学有着巨大的实际帮助。比如在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对单词进行熟练的掌握是一项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工作,然而英语单词浩如烟海,因此学生往往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没有兴趣。而词形学中的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和拼缀法等对于学生进行英语单词的学习大有帮助。例如,词形学的合成法有利于学生对单词进行记忆,“long”的语义是“长的”,“hair”的语义是“头发”,“long-hair”的语义便是“长发”;“snow”的语义是“雪”,“white”的语义是“白色的”,“snow-white”的语义则是“雪白的”。由此可见,通过词形学可以对大量英语单词的构成规律进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对英语单词的牢固记忆,提高综合英语的教学质量。

(三)句法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句法学是针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结构主义句子观、生成语法句子观、功能语法句子观和认知语法句子观。在综合英语的教学中有大量的复杂长句,如何对这些复杂长句进行透彻的分析一直是教学的难点问题,通过句法学的引入和应用,可以使得综合英语中的复杂长句得到更加有效的分析,比如这样一个英语复杂长句,“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句法学中的结构主义句子观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该长句中的主语为“behaviorists”,谓语为“suggest”,宾语为一个“that”从句,因此整个句子的基本机构是:“Behaviorist suggest that…”这样一来整个长句就变得主次分明,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记忆。英语是一种注重衔接和连贯的语言,句法学可以使得学生在综合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意句子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衔接关系,找出其中内在的连贯性和关联性,进而从根本上对英语的复杂长句进行把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四)语义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语义学是对语言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学科,一般情况下,语义可以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和搭配意义等[3]。在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语义复杂的英语单词,如果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各种语义没有从根本上把握,那么就很难对英语单词的多种语义进行理解和记忆,因此将语义学引入到综合英语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语义的掌握。例如在讲到“operation”时,它的基本语义是“操作、运转、手术和运算”,此时我们可以给出“go in operation”(实施、生效),“to perform an operation on sb”(给某某做手术),“the four operation”(四则运算),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了对“operation”的深入理解,同时还掌握了大量的词组。再如,在对生疏的单词的语义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单词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搭配来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barbed”一词的语义是“带钩的,带刺的”,它的联系意义还可以表示“刺耳的”或者“讽刺的言论”,由此可见,这样的联想可以使学生对“barbed”一词的语义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五)语用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是语言行为和会话含义,在综合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语用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综合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境,由于汉语和英语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往往会使得同一种表达方式有不同的具体含义,语用学的学习就可以使学生减少在语用语言、社会语用和跨文化语用方面的错误。比如,我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常用“吃了吗?”来进行问候,但是如果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用“Have you had yourmeal?”来问候外国人,一定会使他们茫茫然不知所云。又比如,我们国家把尊卑秩序看得很重要,对上级说话时一定加上级别称谓,“赵董事长”、“孙总监”等这样的称谓在我们国内的商务活动中司空见惯,但是在崇尚自由独立的西方国家,这样的称谓方式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将语用学深入应用到综合英语的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的实际应用技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它需要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面配合,因此通过综合英语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为此我们要将英语语言学深入应用到综合英语的教学中去,只有通过各种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然而英语语言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这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立非,陈香兰,葛海玲。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J].当代外语研究,2013,(05):25-31,77.

[2]田艳萍。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提高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24-127.

篇3: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一、弱势群体在信息时代的缺位

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 从而使得弱势群体引起国内的广泛关注。而信息弱势群体起初是作为信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被提出, 通常是指在信息社会发展中, 由于经济、技术、社会地位等主客观条件限制和能力局限而无法及时获取、理解和有效利用信息, 被排斥在现代信息资源以外, 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外, 日益相对落后、边缘化的那部分人群。一般情况下, 信息弱势群体主要成因有二:个体经济原因和社会制度原因。由于个体经济基础薄弱往往导致个体通过互联网获取网络信息机会少, 个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能力等也相对较低, 对新知识、新技术敏感度较低, 进而导致个体无法享受产业化信息服务。而不完善的信息保障制度通常导致信息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信息利用成本高于实际可支付能力、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高效配置, 信息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个体经济基础薄弱已是不可短期解决的问题, 但信息保障制度进一步缺位, 就会加剧“经济贫困——信息贫困”的恶性循环。

我国政府及其相关机构从法律政策及其实施上逐渐给予弱势群体倾斜性特殊保护, 这表明政府开始从实践层面提升弱势群体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能力。同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图书馆近年来在开展公共服务中逐渐将信息弱势群体纳入服务体系, 并通过开展一系列服务实践将弱势群体纳入知识援助计划以维护弱势群体的信息权利, 尤其是普遍均等服务思想的引入体现公共图书馆界对弱势群体图书馆权利的支持, 这为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关注弱势群体提供了政策保证和实践借鉴。

二、将信息弱势群体纳入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 将信息弱势群体纳入公共档案馆建设是档案馆公共之路的发展方向, 是档案馆“公共化”的最佳体现。目前, 国内虽没有一个档案馆在现实中冠以“XX公共档案馆”之名, 但学界普遍认为国家档案馆和各省市综合档案馆就是公共档案馆, 只是二者划分角度不同。但无论称作综合档案馆还是公共档案馆, 都属于公共部门, 承担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是社会长期发展赋予它的神圣职责;公共档案馆提供的档案信息和档案服务属公共物品, 不能因利用者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存在差异而差别对待。因此, 信息弱势群体势必在公共档案馆服务范围内。

第二, 将信息弱势群体纳入公共档案馆建设是有效实现信息民主权利的途径。在全社会范围内, 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 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 大部分人群尤其是信息弱势群体并不将档案馆作为信息获取途径之一, 即使有明确信息需求而想到了档案馆, 但往往不知道馆藏信息内容有哪些、信息获取利用是否经济便捷、需求表达能否被理解、信息需求能否最终得到有效满足, 况且在没有明确信息需求情况下, 本着休闲娱乐目的的随入型用户更不会将档案馆作为首选之地, 加之上述几个“不知道”, 严重削弱了公众对档案信息的获取。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过:“各个高技术国家政府所面临的一种潜在可怕的威胁来自于国民分裂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部分, 这种分化最终会威胁民主。”因此, 有效实现信息民主, 有必要将信息弱势群体纳入公共档案馆受众范围内, 而不只为信息精英服务。

第三, 将信息弱势群体纳入公共档案馆建设利于档案事业和档案学发展。实践层面上, 无论档案事业发展理念、档案馆服务方式与服务手段、档案馆藏建设、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等方面都需一定程度的转变, 尤其是档案馆之前那种“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的神秘、庄重形象的重新塑造;而其理论研究的深入, 将进一步提升档案学的学科自觉与学科规范, 重塑档案学的学科形象, 从而获得学界认可, 回归档案学的“学科尊严”。

三、档案馆“公共”之路的突破口

事实上, 公共档案馆不仅有能力更有责任改善信息弱势群体状况。笔者认为目前形势下针对信息弱势群体, 公共档案馆应找准突破口, 主打“亲民牌”“文化牌”“服务牌”, 着力推进以下服务, 加快其公共进程。

(一) 根据需求开展小众化服务, 提供有用信息

全社会范围内, 信息弱势群体虽并非小众, 但根据其分类及成因, 提供具有针对性、特色化的小众服务不失为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突破口。不同类型弱势群体信息需求不尽相同, 如老年人已脱离工作岗位, 对精神文化诉求更多;农民对土地承包档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名册等直接关系切身权益的档案更加关注;下岗职工、转业人员对其工龄、再就业情况等档案信息更感兴趣, 因此档案馆应首先加强对不同用户群体不同需求调研, 根据需求特点提供档案服务。其次档案馆还应加强专门档案专题研究, 有重点地开展推送服务, 更能将信息弱势群体吸纳进档案馆公共化建设中来。如山东省档案馆对南下档案进行专题研究, 更能唤起南下干部对时代的追忆, 使其无形中与档案资源紧密相连。再次加强档案网站的品牌建设, 将“为资源找用户”理念用于档案网站建设中, 注重对受众人群的细分, 目标用户定位向信息弱势群体倾斜, 注重弱势群体情感诉求, 网站模块设计简洁明朗, 信息内容丰富多样, 信息检索方式高效便捷, 使信息弱势群体可根据身份特征更便利地获取相关档案信息。

(二) 加强档案文化产品开发, 提供有趣信息

信息弱势群体往往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信息素养的局限, 仅对特定信息感兴趣, 档案馆内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和公文档案形式过于刻板, 不利于档案馆的“公共”进程。如何将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原材料开发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产品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档案馆紧密关注时事热点、敏感探求各方需要、加大档案编研出版力度, 对馆藏内珍贵档案和特色资源进行开发, 以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打造高品质的档案文化产品, 展现档案中蕴含的史地文化魅力, 增强民众认同感和融入感。另外, 档案馆可以考虑设立档案图书馆, 将编辑成型的出版物免费开放给公众查看, 并形成与其他档案馆交流交换出版物机制, 以“社区图书馆”模式向公众提供优秀的档案编研成果。积极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其他文化服务机构及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合作, 引智借脑、优势互补, 吸收借鉴社会中已有成熟的文化产品开发思路, 做好档案信息的挖掘, 并以社会大众感兴趣的方式提供利用。山东省档案馆就与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了大型纪实类日播栏目《山东往事》, 依托权威而丰富的档案资料, 揭示辛亥革命后山东历史上从未公诸于众的秘密, 使档案通过电视这一普及的大众媒体走进寻常百姓家。这对我国其他省市公共档案馆建设可资借鉴, 也不失为将信息弱势群体纳入档案信息服务的有效尝试。

(三) 加大信息化数字化进程, 提供高效信息

现代化程度高低以及能否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先进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是衡量一个优秀公共档案馆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弱势群体排斥在网络信息资源外, 但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信息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共享。如果没有基础设施障碍和信息技术利用障碍, 弱势群体同样可以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因此, 公共档案馆在做好馆藏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上还应辅助弱势群体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包括如何上网、如何检索、如何利用数字化档案信息。北京市大兴区档案馆目前已完成4.6万卷450万页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 利用率较高的涉及民生的婚姻档案、招工档案、知青档案、退伍军人安置档案优先数字化以方便利用;余姚市档案馆与市残联积极联系, 制定《余姚市档案馆残疾人查档服务便民办法》, 针对全市范围内持有残疾证的18000余名残疾人, 为其提供优先服务和特殊服务, 对行动不便不能亲自来档案馆查阅档案的残疾人除提供上门服务和委托服务外, 还通过网络传递其所需档案信息或提供档案证明服务。这些信息化数字化举措无疑提高了档案服务利用的效率, 使信息弱势群体逐渐实现档案馆权利。

随着2013年国家正式取消利用档案收费项目, 档案利用进入免费时代, 客观上扩大了档案服务的受众范围, 这对于以往因费用而对档案馆望而却步的弱势群体来说清除了一定障碍。当然, 从信息弱势群体角度出发, 公共档案馆提供有用、有趣、高效信息的前提是其本身的正确定位及自身社会意识的提升。公共档案馆在自身公众性、文化性、服务性的价值取向中, 注重各项措施的体系化开展及相互衔接, 并与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合作, 才能真正将信息弱势群体纳入公共档案馆的服务范围, 使公共档案馆“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周林兴.公共档案馆与制度公正——关于公共档案馆的制度视角研究[J].北京档案, 2005 (8) :24-26.

[2]张俊玲.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J].图书馆, 2007 (6) :68-69.

[3]李灵风.公共档案馆与公民权利保障研究综述[J].山西档案, 2011 (3) :34-36.

[4]傅荣校, 叶鹰.在图书馆领域, 随入型用户指非持证用户, 希望能够自由进入图书馆大门, 随意翻阅报刊新闻, 寻求日常生活所需信息或仅仅感受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 :257.

[5]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31.

[6]王广宇.中国档案学尊严的解读与实现[J].档案学通讯, 2010 (1) :11-14.

[7]高鹏, 陈聃.档案的文化之“殇”——兼论档案馆的文化功能[J].档案学通讯, 2012 (3) :19-22.

[8]市档案馆为残疾人查档提供便民服务[E B/OL].http://www.da.yy.gov.cn/art/2013/3/15/art_38731_1146710.html.2014-05-08.

篇4: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时只会感觉到化学的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简单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将化学课本中的教学内容通过口头复述的方式机械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会感受到化学学习带来的压迫感,不能从化学学习中收获到快乐,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不强。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初中化学教学实效。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过去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思考较少,仅仅将教学的目光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上,不能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与学生产生互动,与学生之间缺少一种良好的互动机制,化学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注重课前预习环节

在初中教学阶段,很多学科都需要学生提前预习,学生要对知识点提前进行梳理,对整体教学内容提前进行了解,在随后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就会更容易跟上教师的讲学思路,与教师形成互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对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所学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提前梳理,对于知识的框架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章节,对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原子的构成》一节的教学中,由于该章节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对于该小节内容的预习要求的也就更高,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原子的构成概念及其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如“原子的中心是一个微小的由核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组成的原子核,占据了整个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的大小主要是由最外电子层的大小所决定的。如原子是一个足球场,那原子核就是场中央的一颗绿豆。所以原子几乎是空的,被电子占据著。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对学生起简单的学习引导作用,要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交给学生,让其自主实践探究,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较为简单,其知识点涉及面也不广,其教学目的是为高中学习更高一级的化学知识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放心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不懂的知识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完成课堂教学环节。

例如,在《制取氧气》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实践制取氧气,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将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先对学生进行交代: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随后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①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管口遇冷成水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铁架台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即大约离管口1/3处);在加热前就应将导管通入水槽中。

3.分组合作,开展竞争教学模式

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分组,将一个班级分为五到六组,每组五到六人,教师可以对学生分配统一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对问题加以分析,在组内进行讨论,组员之间自主分配学习任务,然后在教师引导的思路下解决问题。

例如,在《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一节的教學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布置具体的探究问题如“强酸和强碱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反应?强酸和弱碱呢?弱酸和强碱呢?”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在组内会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强碱和强酸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强碱和弱酸也可以发生反应,但弱酸是不完全电离,当弱酸电离出的H+和强碱电离的OH-中和后,还未电离的酸就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强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中和掉弱碱电离的氢氧根,而且使弱碱电离正向进行,又不断电离出氢氧根,这样反应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反应完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总结教学经验,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正自己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刘根稳.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6 (01).

[2] 刘师贵.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分析[J]. 新课程导学,2016(17).

篇5: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从战略角度学习英语的语法和视听说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洋鬼子的说法早已进入了历史库,英国美国的时尚潮流成为了平日里老百姓的闲谈.这说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生对英语已相当熟悉了.除了规定的中小学大学必修的英语学习外,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培训机构(如剑桥少儿英语,新概念英语)和模式(如疯狂英语,许国璋英语,张道真英语)如雨后春笋版的.露了出来,而且逐年程上升的趋势.既然英语如此的热门.此文就从一门语言的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浅谈下.

作 者:卢尚玉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中国外资英文刊名: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 语法教学 视听说教学

篇6:从文化遗产角度探析方言的保护

从文化遗产角度探析方言的保护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在语言、语言学和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针对方言近年来的萎缩趋势,要正确认识方言,保证方言的传承空间,同时适当调整国家语言政策.

作 者:胡吉成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100031刊 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RTV UNIVERSITY年,卷(期):“”(3)分类号:H17关键词:方言 文化遗产 方言保护

篇7: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标签: 社会语言学 英式发音 美式发音分类: 语音天地2011-09-15 14:43 《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5期

金朋荪 杨京鹏 135_136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英美发音选择问题: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选择英式和美式发音时的困惑以及这种困惑形成的社会原因,并且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于英美发音的选择问题,在学者中间有着不同的争论;同样在英语学习者当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由于传统上的原因,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们在中学时代大部分采用的英式标音,而且中学英语教师也以英式发音为主;但是,受美国的强势文化的影响,学生们又普遍偏重于喜爱美式的发音方式。于是,在英语发音的选择问题上,就有了探讨的现实上的需求。

一、从拉波夫的试验看美国人的发音选择

拉波夫对纽约市民进行发音调查时发现,美国人在讲fourth、floor这些词时元音后的/r/音的发音与否与说话者的经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他选择了纽约市分别代表高、中、低的三处商场进行比较。通过广泛收集语料并结合说话人的身份和说话场合作定量分析以后,他发现元音后的/r/音在高级商场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中级商场,在低级商场里最低;而且在低级商场里,当营业员注意自己的说话时,这一卷舌音的发音频率会更高。这说明,卷舌音的使用不仅与社会阶层有关而且和说话的语体风格和交际场合有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阶层,讲话中卷舌音的比率就越高,而且元音后的/r/音已经开始出现在社会低层人们小心使用的言语当中。

从这个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美国人对卷舌音的使用尽管属于所谓“自由变异”,但人们还是会对操一口标准美音的人高看一眼的,正如中国的老百姓对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人高看一眼道理是一样的。美国国家性的广播电台如V OA,电视台如CNN等都是讲卷舌的标准美音,好莱坞的经典大片横扫全世界,而且我们周围的美国人也都尽量地讲卷舌的美音,因此从全世界来说,卷舌英语往往代表一种美国式的语言美感。与之相对照的是,英式英语就显得比较拘谨和保守,难以被人(尤其是中国人)看好。非常有趣的是现在一些英国的年轻人也流行讲卷舌的美式发音,而对上一代的英国人而言这种卷舌的美音也比较悦耳,像音乐一样。

二、中国传统英式发音的影响与当前美语的流行趋势的矛盾

根据一项调查,中国学生在选择英语发音时倾向于选择美音(肖德法,1994)。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英语教材大多都采取英式标音,同时中国的英语教师也是以英式发音为主。这使得英式发音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先入为主,但是受社会上美式发音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对美式发音又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总是在不经意地模仿美音,造成了当前中国学生英语发音英美混杂的局面,即在英式发音中又不自觉的发一些卷舌的美音,这并不影响语言的交际性和美感,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是不可取的。

在课堂英语教学中往往碰上这样的情况,学生在接触了课外材料以后就会产生疑问,如磁带中单词的读音和老师的发音有区别,课外教材的标音方式与教材上的不一样等。这些情况往往使得学生不知何去何从,通常是这学一点那学一点,英语发音非常不纯正。

三、剑桥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冲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冲突,以及解决的建议

当前中国国内英语教学机构本身也存在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学校纷纷开设了课外英语辅导班,采用美式发音教学,受到了家长的欢迎;然而让家长们极为不满的是,在学校正规的课堂上,英语老师们讲的却是英式英语,用的是剑桥英语的教材。尤其是在中小学,孩子们在没有生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语言基础的前提下,很容易产生该听哪个老师的,该怎么发音等诸如此类的疑问。

目前社会上英语有声读物和音像资料越来越多,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以繁荣英语教育事业,多出精品材料,给家长和英语学习者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但糟糕的是,大部分家长还不具备配合学校教育进行辅导材料的选择的能力。在当前美国英语材料充斥市场的条件下,很可能造成课内课外相互矛盾、学生无所适从的现象。

英语语音的功能变异主要表现在语域和语体中。语域指“使用的变体”,即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语体就是语言根据交际的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体式,如上文提到的拉波夫对纽约人发音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语音的变式(具体发音形式)的使用频率因场合而变换。

要重视“跨文化”的交际特点。一个民族的日常言语行为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了解英语的使用规则也是进行交际不可缺少的。在同外国人实际交际中,如果不懂得文化差异,往往导致交际失误。比如,碰到外教时若按中国文化习惯说句“你吃饭了吗?”对方则会以为你要邀请他去吃饭,当他想听下文时,而你又转到别的话题上去了,这会使他感到莫名其妙。还有,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年龄问题的态度是不同的。“您老”、“张老”、“老教授”、“老爷子”等在中国人看来都是对老年人的尊称,但这些带有“老”字的称谓在英美社会中应避免使用,否则,会得到相反的语用效果。因此,我们在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应避免问关于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中,多选用一些真实材料,特别是涉及英美文化、风俗习惯的口语教材;在口语课堂上有意识地介绍和传授中西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国外文化的画报、杂志、图片等,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另外,多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接触,从他们那里学会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作何种反应,使学生口语更地道。

教育学生注重话语得体。正确运用口语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体是否得当。也就是说还要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选择说什么话。如果所说的话与大多数人在这种场合说的一致,那就得体。否则,无论说得多么正确,也不算得体。同样的话题,该采用何种语体取决于说话者双方的亲疏程度。

四、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中国学生的选择问题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的地域变体与语言的社会变体是相互联系的。社会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与语言变异最明显相关的社会因素是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教育素养、性别、年龄、职业、社会阶层、民族和种族。语音的社会变异和功能变异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的社会因素。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与社会有着密切关系,这是人们所共知的。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需求带来了语言的发展和进化。它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因素是语言的发展动力。社会语言学同时还承认语言具有社会功能,即语言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张积家和王惠萍(1990,1991)的研究表明,操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教师与学生往往会给听话者造成不同的印象。他们发现,教师和学生讲普通话会比讲地方话造成更加积极的社会心理影响。在学生看不见教师的情况下,讲普通话的教师比讲地方话的教师在人格特征、讲课效率和人际吸引方面都获得了更为积极的评价。比如,讲普通话的女教师被评价为比讲家乡话的教师更漂亮,个子更高,个性更强,更和善、幽默、诚实,更富有进取心和领导才能,更聪明,更有知识,更有才智,教学能力更强,教学态度更认真,讲话更清楚、易懂、可信,她的讲课会更受学生欢迎,学生更愿意与她交朋友,更愿意让她担任自己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学生认为可以从她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对男教师的评价与女教师大体一致,在漂亮、身高、幽默、个性方面差异也并不显著。而且在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评价里,口音对女教师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样,在教师看不见学生的情况下,学生的口音对教师关于学生的印象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英语标准语与方言的对比研究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母语讲话者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口音的评价情况如何,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但可以预言,大多数场合下,学习者的标准的第二语言语音肯定会获得比母语讲话者更好的评价。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五、结语

篇8: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行为心理学是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毕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 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 只应该研究行为。人内在的态度、思想、认知等会外在化而决定人的行为, 行为心理学正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分析心理, 从简单外化的行为窥探人的内心深处。

2. 主要调查结论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2.1 超九成大学生曾逃过课。

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一战场”, 大学生的课堂出勤和参与情况直接决定着其在大学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多少。然而, 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严重, 仅不到一成的学生表示从未缺过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或许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端倪。受调查学生中一大部分是由于社团活动或学生会工作等事务冲突, 权衡上课与否利弊后选择逃课的, 抑或自学能力强, 另外找时间补课, 觉得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一定数量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选择逃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完全听不懂, 或是老师照本宣科, 还不如自学来的实在, 从而对代课教师产生厌倦情绪。如此看来, 学校的管理及教师的授课也值得当今的教育主管部门引起重视。很多高校以教师的科研情况作为评价一切的指标, 导致教师只重视个人的科研情况, 课堂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

然而, 另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对上课失去兴趣, 感觉上课无意义, 所以不愿去上课。对上课失去兴趣源于个人的认知, 他们没有认识到或轻视上课对获取知识的重要性, 进而产生了上课无用论;认为上课没意义, 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 从行为心理学上讲, 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所以失去了学习目标, 也就没有了动力, 没有了动力也就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渐渐养成逃课的习惯。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逃课现象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 如今的高校已经不再像七八十年代时, 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 课堂学习注意力能高度集中, 具有浓重的学习求知气氛。行为心理学中班杜拉认为: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将是非常吃力的, 而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 (或者示范者) 的观察而习得的, 在此过程中, 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形象性表象, 并引导适当的操作。大学生在看到自己同学经常逃课然后考试成绩很不错, 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当做示范活动的形象性表象, 对其进行效仿, 这种榜样作用引导行为进行适当的操作, 使其从上课和逃课的边缘转化为经常逃课, 渐渐地, 更多学生倾向于逃课, 这样高校中逃课现象就会盛行起来。

2.2 七成大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大学的“六十分万岁”果然名不虚传。一个六十分, 引得无数学子不惜为之铤而走险。

在“坦白地说, 你有过作弊行为吗?如果有, 为什么?”一题中, 只有三成同学表示从未考试作弊, 超半数的同学表示作弊原因为“不愿挂科”。

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只是依靠考前突击备考。而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 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难度不断加大, 仅仅靠考前突击而去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已经不太现实, 所以更多的学生将目光投向了作弊, 企图通过作弊来达到目的。行为心理学认为, 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象, 整体行为所选择的途径和方式总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则, 托尔曼认为在人类身上, 这一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也就是说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对待考试不是脚踏实地地上课学习, 而是采取考试突击的方法, 甚至采取作弊这种违背道德、违反纪律的方法。考试作弊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 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败坏了学校的良好学风, 损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

对于学生自身而言, 作弊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学校处分, 如果侥幸没被处分, 反而会助长这种风气。长此以往, 不仅不利于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 而且学生诚信的缺失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造成危害。其实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测试, 还包括对人格和态度的考核, 如果学生在考试中作弊, 又何谈职业道德, 更谈不上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了。

2.3 四分之三学生认为宿舍氛围对自己影响大。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交往的重要场所,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阵地, 同时也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不仅能让学生们拥有舒适的休息环境, 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陶冶学生的情操。

本次调查在“你所在宿舍的学习氛围对你影响大吗”一题中, 74.28%的被调查者表示宿舍的学习氛围对自己影响“很大”或是“比较大”, 仅有25.72%的学生认为宿舍对自己影响不大。

学生在宿舍里往往会被宿舍的大风气、大环境所影响, 甚至是同化。行为主义认为, 行为反应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 刺激与同时发生或接近发生的反应自动联结在一起,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没有认知过程。通过对一些学生进行的采访得知, 很多学生认为舍友的行为对自身有直接的影响, 以周末上自习为例, 他们“更多地愿意跟舍友一起去, 认为这样会使上自习变得更加有趣味, 倘若宿舍同学都不去自习的话, 大多数情况下自己也就不去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人手一本”早已司空见惯, 在宿舍环境相互影响的情况下, 男生宿舍很容易就变成游戏厅, 女生寝室则变为电影院, 这些很多都是宿舍同学之间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

2.4 九成大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目标不是什么花瓶, 需要制订计划, 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 使自己达到目标, 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促使自己实行计划。制订学习计划是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自我监控学习进度的手段, 直接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制订学习计划既可提高学习效率, 减少时间浪费, 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在大学里, 你会制订学习计划吗”一题中, 有三成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制定”或是“根据课程表”学习, 制订学习计划并能严格执行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一成都不到。

在进入大学之前, 我们接受的教育是严格按照学习计划进行的, 或者更贴切地说是根据老师为我们制订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进入大学之后, 我们的学习形式已不同于高中时代, 更多的时间是靠自主学习。从行为心理学上说, 这就存在一种抗条件作用, 即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撤销其强刺激, 并同时使一个新的反应与原来条件建立联系, 则会使原有的条件反应更加迅速地消除。进入大学后, 升学的压力消失, 老师家长的要求降低, 没有了既定的学习计划, 按计划学习的强化条件消失, 使得这一条件反应不能维持;轻松地学习模式便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 很快形成新的条件反应。出于此原因, 很多大学生不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还在等待着别人的监督和提醒, 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自我独立性。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与当代大学生在高中时代所承受的过高升学压力密不可分。

2.5 六成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元素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受到青年大学生的青睐。然而,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在校大学生如果能合理利用网络, 它就会是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 如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交流信息等:但如果不加节制地玩网络游戏, 他影响的就不仅是学习, 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也会浪费大量的金钱。

在“你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什么”一题中, 六成学生表示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

在我们的随机实地调查过程中, 大多数学生表示上网时间过多是影响自己学习的最主要因素。课余时间本是大学生用来巩固所学, 发展自我爱好, 提升能力的时间, 但是很多大学生却将过多的时间用在了网络上, 这一类同学很难从网络世界中抽身, 很容易为自己沉迷网络找各种理由。不仅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 而且容易使他们养成凡事都为自己找借口的自私、懒惰心理。这一类同学相对于其他同学而言, 往往更容易相信虚拟的网络, 这难免会给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虽然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得到很多从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 但是网络在提供无数信息的同时, 也充满了无数的诱惑和陷阱。经过分析之后, 我们发现大学生上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目的:一是通过网络辅助展开学习工作等基本事务;二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一些自我提升与发展的信息;三是通过网络进行娱乐, 包括看影视剧, 玩游戏, 聊天等。在行为心理学中, 操作性条件作用, 即有机体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 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 根据变化对有机体的产生的影响, 从而改变有机体的行为。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网络是无处不在的, 当大学生每次通过网络放松自己后, 获得了身心的满足感, 上网这一操作对于有机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后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熟练应用电脑及网络早已成为了大学生进入社会职场必需的技能。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 而不是单纯地沉迷于网络, 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 从心里摆脱对网络的依赖性。同时也要求学校对网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3. 对改变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结论, 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 希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3.1 增强自我规划及监督能力。

一方面, 大学生要规划好自己的近期目标 (可以是一年) 和长远目标 (可以是四年) , 还应制订出具体的学习计划,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选择最适于学习的场所 (如自修教室、图书馆等) , 并适时对计划安排做出调整。从学会规划日常作息或学习安排等小事做起, 逐步增强自我设计能力, 给自己以信心和力量, 就会让自己看到希望和前途, 注入新的前进的动力, 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

另一方面, 要加强自我监督, 力求知行合一。大学宽松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 但如果不能控制自己, 致使自己陷入懒散与迷茫中而不能自拔, 则会使自己在大学一无所获。

3.2 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创新。

处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 要做好学生的工作, 帮助、教育学生提高对社会现象的理解, 摆正人生的位置, 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这就对高等院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处于性格发展、定型的年龄, 生活阅历少, 辅导员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我国高校现阶段开展的班主任制度还不太成熟,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班级的学风管理, 此外还要增加学生对就业等各方面信息的了解, 减少他们对于专业、对于未来的诸多疑惑, 从而能够以一个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向大学生活、面向未来。

3.3 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文化价值。

文化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 我们应注重对班级文化, 宿舍文化, 学院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 并使之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价值链, 与课堂教学文化一起共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这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近年来, 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注度呈逐渐上升之势, 而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也是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要点之一。在此背景下,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飞young”实践队在全国范围内的部分高校中展开了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 通过网络问卷、实地调查等形式共收到3616份有效样本。本文旨在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对主要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得出相关结论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

参考文献

[1]胡松昌, 刘英, 范舜英.探讨不同行为心理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煤炭高等教育, 1986 (1) .

[2]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8:ISBN 978-7-80653-999-6.

篇9:从学习者角度探析英语教学信息化

【关键词】兴趣 培养 信息技术 有效学习

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最终的保证,只有学生对某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全身心投入到该学科的学习中,学习才持久,才能保证学习是高效的,才会学得轻松,学得好;才能保证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有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才能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使学习达到最高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那么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呢?

一、从思想层面上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

现在的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完全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课堂虽然早已开设,但是还不是主要学科,也不进行考试,在中考、高考中也不算分,所以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也就不太重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也只是学习学习,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之中,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害处。其实,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改变着人们的认识,可以通过多种事例来说明,现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就提出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是任何其他工具难以代替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工具,正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接受。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只是个人的事,也是国家的事,一个人如果不掌握信息技术,将来就找不到好的工作,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就会落后,就会被别国欺负,信息技术的水平高低,直接反应出一个国家的科技的发展水平。无论从个人还是从国家的层面上讲,学习信息技术是刻不容缓的。通过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的阐述,让学生真正从思想高度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必须要好好学习信息技术,学好信息技术。才能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从理解层面上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慢慢体会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形成的,学习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怎样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是教师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对学科知识的真正理解开始,只有对信息技术接触,并真正理解,学生才会慢慢产生兴趣,并持续保持,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深入,也才会肯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真正学好信息技术。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将所讲的内容,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当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或者帮助别人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时,他会感到无比的荣耀,心理感到无比的幸福,这样就会对信息技术感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习,越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就越多,就越能够对自己和别人有所帮助。这样循环往复,信息技术的学习就越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呢,笔者总结出几点:首先提前预习,就是教师在课前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提前自学,将不懂的问题做个记号,等到了课堂,认真听讲,消化理解,如果还不清楚,在课堂质疑时可以提出来,请教教师,真正理解。课前的预习至少可以让学生知道课堂将要学习什么内容,不至于盲目没有方向的学习,其次是课堂做适当的记录,把重要的内容,难点内容做适当记录,可以为课后自己复习巩固做准备,如果不适当记录,时间长了可能会遗忘。这是减少遗忘的好方法。再次是鼓励互帮互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组,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小组,在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学,充分利用小助手的作用。互帮互学既可以让更多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等多方面能力。还可以布置一些适度的练习让学生完成,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会遗忘,熟能生巧。还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布置任务,如打印作文,提高输入汉字的打字能力,学习在电子表格里输入本次各科学习成绩,进行电子表格应用的练习。

三、从活动层面上保持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利用计算机上网、聊天、听音乐或者打游戏,而对于真正想提高信息技术的能力,感兴趣的却不多。教师不可能当监工,每时每刻都看住学生,应该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有趣,真正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感兴趣。笔者做了如下尝试: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习兴趣,并且保持兴趣,如比赛,五分钟看谁打的字多,教师准备好内容,不限制用什么输入法,五分钟内,看谁打得多,从而训练学生打字的速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理竞争的意识。再如,利用小游戏,培养持久兴趣,利用一些简单软件,进行练习,提高学习兴趣,为了学生能熟悉键盘,可以运用“金山打字”等软件,其中有“打地鼠”、“青蛙过河”等游戏,每个游戏结束,还会自动打分,学生为了提高分数,就会不断地练习,过关后还有下一关,又有新的游戏,再过关,再练习,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熟悉了键盘,为提高汉字输入速度打下基实基础。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自然会产生并持久地保持兴趣。

还可以布置一些利用网络进行收集资料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积累资料,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更加对信息技术的功能深信不疑,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效。

总之,学生对信息技术有兴趣,就会认真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在学习中提高兴趣,在持久的兴趣中,学习信息技术,就更加轻松,更加愉快,学习效率更高。

上一篇:高中地理水平考试下一篇:权力是一柄双刃剑---读《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选编》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