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2024-05-20

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精选6篇)

篇1: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2010年 4月 大众商务

No.4,2010(总第 112期)Popular Business(Cumulatively,NO.112)

中华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之我见

彭红

(四川华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17)

【摘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国历史传统、人文特征,但更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仅沿袭西方企业文化理论,没有根据企业及所处环境特点来塑造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因而使文化不能有效地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根植于企业经营管理特定时空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因此其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必然的。所以说,将我国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建立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特点,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借鉴发展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283(2010)04-0269-01

1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文化的积淀之深厚是其他很多国家不

可比拟的。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

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

想。”无疑,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

观和人生观。张岱年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是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刚健有为 ”、“贵和尚中 ”。

1.1“天人合一 ”的和谐精神

“天人合一 ”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特色,也是中华民族文

化的根本观点天人合一的观点包括 3方面内涵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第二点,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要服从这一普遍规律;再次,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调谐。中国人强调人要与天地合德,天地人三位一体,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生理想境界。

1.2“以人为本 ”的“仁”的体现

包含有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中华

民族文化的又的一大特色,企业文化的构建要求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儒家思想中,管理的关键是得人,管理的方式则

是人治,即一切都离不开人。

1.3“刚健有为 ”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民族精神,所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强调健动,是刚健有为思想的基础和根据。其次,崇尚 “日新 ”、“革命 ”,所体现的是积极有为的态度。再次,推崇高尚节操和抗争精神,这是刚健有为所体现的道德品格。

1.4“贵和尚中 ”的和合精神

这种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肯定了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因而主张以广阔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的东西。不偏不倚谓之 “中”,不“狂”不“捐”谓之 “中庸 ”。这种 “无为无不为 ”、“不争之德 ”的观点造就了中国人平和的性格。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对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与建议

2.1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 :一方面,我国自进入企业文化以来,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方面,我国尽管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千年一脉的文化继承,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能 “中国化 ”,即:中国的企业文化未能和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个人价值认识和发挥不足。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与创新性。第三,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第四,企业文化中可持续发展意识缺失。

2.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首先,奉行 “贵和尚中 ”,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儒家文化注重和谐统一,不仅重视自然的和谐,还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还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以和为贵的企业伦理道德,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突破把企业文化单纯等同于经济文化、效益文化等传统思维,以科学发展观关注弱势群体,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共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其次,.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要完美结合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必须走出误区,特别是崇洋的误区。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借鉴。

第一,整合传统 “天人合一 ”观和 ”和谐 ”观的现代企业价值观;第二,作为矫正 “人治 ”传统弊端的制度权威的确立牢固树立制度规范的权威,是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融合意义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三,“修己安人 ”传统下管理者个人的身体力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建立 “刚健有为 ”的企业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的宝贵箴言,《诗经》中也有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的精彩格言,道家也有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的主张,至于法家,顺应时代不断变化进取革新的精神更是非常突出。

对现代企业而言,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创新文化的主体。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曾说,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培训与教育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 “学习的组织”。企业应将教育与培训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保持与企业同步发展。

作者简介

:彭红,女,四川华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0

[2]苏勇.中国企业文化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强以华.企业 :文化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德鲁克管理经典.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彼得 ·圣吉.第五项修炼 —学习性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269页码

篇2: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 民族特色 现代文明 个性特征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建设好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融合我国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吸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包涵着丰富的、具有规律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更能使我们的企业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即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我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指我国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包括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法家严赏罚,兵家重谋略,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同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是吻合的,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爱岗敬业,凝聚企业的向心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历史需要并将造就一批具有“国士”之风的现代企业家。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在给北京光华德鲁克研究会的开幕词中说,“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培育我国现代企业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吸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从六方面建设我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我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对职工讲仁爱关怀。重视人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成为企业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现。

树立合作竞争的“双赢”竞争理念。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即合作竞争,实现“双赢”。“双赢”模式是我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我国现代企业要继承和发展我国“和”文化,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树立“双赢”的竞争理念。

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素来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宝贵箴言,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秉承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国人诚实守信的传统,把诚信作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

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和团体主义精神。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勤劳敬业精神、整体为上的集体主义道德,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创造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发挥出企业的集体主义精神。

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要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我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把发展现代企业同振兴中华民族联系起来。

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一定要融入现代意识,要融入市场经济意识。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体现现代文明的成果。企业文化本身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管理新潮,是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成为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现代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人本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和最重要的基本观念,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和保障。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西方企业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并要将其“本土化”。同时,西方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各有特色,如美国企业重视的是创新精神,日本企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个人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而团队精神是企业作为有效率的科层组织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综采众家之长,把个人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结合起来。建设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组合和文化重构的创造性过程。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存在一些差别。比如,英美国家的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作用。而东方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在是以理性为本,还是以情感为本的问题上,英美企业管理和东亚企业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些都值得我国企业借鉴,以取长补短。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弥补我国传统文化中缺失的基本价值和思想观念。我国传统的等级制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使企业缺乏服务意识;官本位倾向和论资排辈的思想影响了人才的成长;法治精神的缺乏和对言传身教的重视给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带来难题;复杂的人际关系增加了组织的内耗;求稳怕乱的思想影响了企业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的发挥;片面的群体观念影响了个体才智的发挥;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淡化了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要强调法治精神,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治企”、“加强制度建设”,追求科学管理,这必然要求企业要从习惯的“人治”向现代的、科学的“法治”转变。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强调“法治”,并不是否认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管理能力和知识经验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关键是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把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跟上全球化的步伐,首先就需要在思想文化上“补课”,必须接受那些全人类共同的和现代化最需要的基本价值,补上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缺失”的部分。所以我国文化在与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积极有效地接受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让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体系更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继承、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使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 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共性与个性的和谐

企业文化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是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体现个性特征。企业对自身共性与个性的认识与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根本。认清共性,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找准了立身发展的根本,而认清个性,就是找准了差异化发展的竞争之路。企业文化的共性内容应包括企业的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环境标识等。

企业文化建设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能较好地反映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应当体现共同理想、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责任感以及服务奉献精神、科学精神等,要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是全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这是共性的东西。但由于企业行业不同,或同一行业所处地方环境不同、历史传统不同、体制模式不同、员工素质不同、承担的社会职能不同、规模大小以及追求的企业目标不同,进入市场的时间不一样,因此企业文化也有不同。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缺乏鲜明的个性。许多企业文化存在口号式、公式化、雷同化、概念化现象,缺乏鲜明的个性,不能以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达,过于抽象,使人不知如何操作。

目前我国企业的理念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组词语,如“求实、奋斗、团结、创新、拼搏”等,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也就是使某个行业、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不能反映不同行业的独特传统、独特风格和独特追求,给人留下千篇一律的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构不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个性化原则,要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企业精神的生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拥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很难凝聚职工并焕发职工斗志的。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要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在表达上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

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例如, 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杭州胡庆余堂的“戒欺”,大家都知道这是胡庆余堂的企业精神;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服务社会”,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的“聚五羊灵气,取本田精髓,创世界一流”的企业精神,使企业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既有行业特点,又体现了员工的奉献精神。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企业精神就独具强烈的个性色彩,如硅谷精神:“容忍失败,鼓励成功”;松下精神:“把干毛巾再拧出一把水”,不但有特色,而且语言十分形象生动,让人过目不忘;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因为有不少发明创造而蜚声世界,它的管理之道是“无为而治”四个字,真正体现了高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色,因为真正的科技发明什么时候出现是很难预定的,“无为而治”反映了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比较符合科学研究的特点;IBM的文化则是24小时到位的服务文化。

篇3: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融合

我国现代企业文化, 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 吸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并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是亚文化, 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包含着丰富的、具有规律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 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 更能使我们的企业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 即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我国传统文化, 从广义上说, 指我国世代相传, 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 它是包括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 法家严赏罚, 兵家重谋略, 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 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 同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是吻合的, 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 爱岗敬业, 凝聚企业的向心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历史需要并将造就一批具有“国士”之风的现代企业家。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在给北京光华德鲁克研究会的开幕词中说, “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 也只是权宜之计, 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 他们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 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培育我国现代企业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 吸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 从六方面建设我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我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 坚持以人为本, 对职工讲仁爱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 成为企业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现。

树立合作竞争的“双赢”竞争理念。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 即合作竞争, 实现“双赢”。“双赢”模式是我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践证明, 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我国现代企业要继承和发展我国“和”文化,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树立“双赢”的竞争理念。

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素来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的宝贵箴言, 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秉承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 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国人诚实守信的传统, 把诚信作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

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和团体主义精神。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勤劳敬业精神、整体为上的集体主义道德, 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 创造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 发挥出企业的集体主义精神。

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要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我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 把发展现代企业同振兴中华民族联系起来。

二、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一定要融入现代意识, 要融入市场经济意识。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必须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 体现现代文明的成果。企业文化本身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管理新潮, 是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成为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现代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人本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等, 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和最重要的基本观念, 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和保障。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 对西方企业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大胆拿来, 为我所用, 并要将其“本土化”。同时, 西方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各有特色, 如美国企业重视的是创新精神, 日本企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个人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 而团队精神是企业作为有效率的科层组织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综采众家之长, 把个人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结合起来。建设企业文化, 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组合和文化重构的创造性过程。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 存在一些差别。比如, 英美国家的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 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作用。而东方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 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在是以理性为本, 还是以情感为本的问题上, 英美企业管理和东亚企业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而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些都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以取长补短。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同时, 还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弥补我国传统文化中缺失的基本价值和思想观念。我国传统的等级制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使企业缺乏服务意识;官本位倾向和论资排辈的思想影响了人才的成长;法治精神的缺乏和对言传身教的重视给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带来难题;复杂的人际关系增加了组织的内耗;求稳怕乱的思想影响了企业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的发挥;片面的群体观念影响了个体才智的发挥;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淡化了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要强调法治精神, 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治企”、“加强制度建设”, 追求科学管理, 这必然要求企业要从习惯的“人治”向现代的、科学的“法治”转变。管理是科学, 也是艺术, 强调“法治”, 并不是否认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管理能力和知识经验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是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把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 要跟上全球化的步伐, 首先就需要在思想文化上“补课”, 必须接受那些全人类共同的和现代化最需要的基本价值, 补上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缺失”的部分。所以我国文化在与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 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积极有效地接受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让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体系更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要继承、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使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 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 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三、共性与个性的和谐

企业文化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是相辅相成, 企业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要体现个性特征。企业对自身共性与个性的认识与判断,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根本。认清共性, 对于企业来说, 就是找准了立身发展的根本, 而认清个性, 就是找准了差异化发展的竞争之路。企业文化的共性内容应包括企业的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环境标识等。

企业文化建设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能较好地反映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应当体现共同理想、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责任感以及服务奉献精神、科学精神等, 要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这是全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 这是共性的东西。但由于企业行业不同, 或同一行业所处地方环境不同、历史传统不同、体制模式不同、员工素质不同、承担的社会职能不同、规模大小以及追求的企业目标不同, 进入市场的时间不一样, 因此企业文化也有不同。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共性有余, 个性不足, 缺乏鲜明的个性。许多企业文化存在口号式、公式化、雷同化、概念化现象, 缺乏鲜明的个性, 不能以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达, 过于抽象, 使人不知如何操作。

目前我国企业的理念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组词语, 如“求实、奋斗、团结、创新、拼搏”等, 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 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也就是使某个行业、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 不能反映不同行业的独特传统、独特风格和独特追求, 给人留下千篇一律的印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构不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个性化原则, 要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企业精神的生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拥有自己的个性, 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很难凝聚职工并焕发职工斗志的。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要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 在表达上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突出个性, 不求其全, 但求其特, 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

凡是成功的企业, 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例如, 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杭州胡庆余堂的“戒欺”, 大家都知道这是胡庆余堂的企业精神;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 服务社会”, 既有行业特点, 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的“聚五羊灵气, 取本田精髓, 创世界一流”的企业精神, 使企业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 温暖他人”, 既有行业特点, 又体现了员工的奉献精神。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企业精神就独具强烈的个性色彩, 如硅谷精神:“容忍失败, 鼓励成功”;松下精神:“把干毛巾再拧出一把水”, 不但有特色, 而且语言十分形象生动, 让人过目不忘;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因为有不少发明创造而蜚声世界, 它的管理之道是“无为而治”四个字, 真正体现了高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色, 因为真正的科技发明什么时候出现是很难预定的, “无为而治”反映了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 比较符合科学研究的特点;IBM的文化则是24小时到位的服务文化。

总之,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而又细致的建设工程, 要循序而进, 因势利导, 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可能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不要急于求成地提出口号化、雷同化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 要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现代文明成果和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2]李玉泉: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3]彭正穗:孔子与商战伦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6

篇4:企业文化与现代礼仪融合研究

关键词:企业文化 现代礼仪 文化建设

Abstract:Today's society, etiquette is everywher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etiquette, Etiquette and the ceremony is the enterprise in daily life some systematic and procedures of practice, etiquette point is responsible for corporate image, business etiquette and cultural rol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shape of the corporate image, the classes of employees incentives for corporate officers code of conduct, and so onEmphasis on whether a business etiquett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imageIn the modern market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we need to strength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etiquette, so that enterprises have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fierce competition, companies resolve the crisisThis paper to analyze the light of modern etiquette in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 culture, attempted to build a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how to integrate culture into the ceremony.

Keywords:corporate culture, modern etiquette, culture

一、企业礼仪概述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对他人表示尊重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可以说,礼仪是一种交往艺术。最初的礼仪源于社会风俗习惯,是在人与人之间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成为一种礼仪规范。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国礼仪文明长久以来都被世界各国所效仿。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礼仪渗透在各个方面,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礼仪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企业来说,礼仪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礼仪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社会性、发展性,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礼仪也有新的内容和含义。我们所指的企业现代礼仪是企业礼仪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塑造企业形象和规范员工行为举止、激发员工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密切企业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与现代礼仪融合的重要性

综合说来,现代礼仪对构筑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总体评价和综合印象,它既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又是关系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口碑及企业品牌的建立。所以,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良好的企业员工形象就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窗口工程。

世界上大凡知名成功的企业,都非常注重企业形象建设,并且大多数消费者也是由于对他们企业形象的评价、印象较好而进一步崇拜喜爱他们的产品。企业形象除了包括企业的各种软硬件设施之外,还包括如企业领导、员工的精神面貌、谈吐举止、气质、工作方法、交往方式等,这些都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因素。在企业形象建设中,礼仪是塑造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够让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行为素质等都表现出得体、规范,进而给消费者、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自然而然树立起企业形象,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接受,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吸引更多人才。

综合说来,企业塑造形象,在运用象征性标志之外,通过融合现代礼仪来要求员工的精神风貌、服务态度、业务交流、着装仪表等,无形中展现了企业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让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好感。

2、教化激励企业员工

礼仪具有约束作用和教化作用,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和教化。并且礼仪的形成、成型,可以说都是一个社会文化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达成共识的。所以,现代礼仪文化对企业员工而言具有良好的激励教化作用。利用现代礼仪来教化员工,更能够让员工自觉接受,提升企业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和参与意识,让企业员工关心企业、爱护企业,将个人发展和企业紧密联系,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秩序,这也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nlc202309011818

3、通过礼仪仪式传播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融合现代礼仪,在企业开展工作仪式、沟通与社会仪式、管理仪式、奖赏仪式等,自然向员工灌输企业工作程序、企业工作规范、企业文化理念、文化思想等,通过礼仪仪式同时也展现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在上午上班之前进行的升旗仪式、唱企业歌曲甚至在公司门口的集体早操等,这种长期的文化礼仪形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也成为发展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无形中让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并且得到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4、规范企业员工行为

现代礼仪能够通过认知的方式,帮助企业让员工理解现代礼仪的内涵和意义,帮助员工塑造理想的人格,自觉地树立道德思想和礼仪素质。员工在学习现代礼仪的同时,会自觉的比较、评价、学习,进而改进自身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规范员工行为,让企业员工能够按照现代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处理人际关系,密切员工之间的情感,员工与企业的情感,进而达到健康和谐的企业氛围。

5、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企业的精神文化,而融合现代礼仪、利用现代礼仪、道德精神等来感召、引导、凝聚企业员工,形成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也有助于企业领导对企业的管理。

现代礼仪看起来简单、司空见惯,但是按照现代礼仪来行事,就会加强人际交往的和谐,也会让沟通事半功倍。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企业文明,更需要规范、健康的现代礼仪来保证企业文化的发展,通过现代礼仪的倡导和融合,帮助企业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信仰。

三、加强企业文化与现代礼仪融合的对策

企业要做好企业文化和现代礼仪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企业文化和现代礼仪的融合,必须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其使命和目的,在追求共同价值观念和企业发展高度的情况下,进行企业礼仪培养。

有了标准和目的,才能够进一步通过员工向社会展现出良好的企业形象。主要说来,企业发展现代礼仪,必须突出企业领导的礼仪文化意识,包括个人礼仪、交际礼仪、工作礼仪、生活礼仪、节庆礼仪等,并且制定出科学的激励机制,奖惩分明,对各个层次的员工加强礼仪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礼仪文化修养。完善的礼仪文化是企业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程度的标志。

2、要注重细节培育

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要将企业文化和现代礼仪融合,培养良好企业礼仪习俗,就需要注重细节。比如引导企业员工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中保持细致、着装做到干净统一等等,这些小事都是企业礼仪培育的突破口,只有坚持细节上的服帖、到位,才能在持之以恒下见到企业礼仪培育的成效。

3、要通过实践加以强化

要加强企业的礼仪培育,不仅仅是停留在书面或者口头,更需要通过实践让其得到不断的强化。在企业生活中,通过制定粗细有致的礼仪规范和专门的企业礼仪规范手册,并且让企业员工长期以往去实践,根据企业礼仪规范手册检查自身礼仪落实情况,让企业内部形成文明礼貌、友爱互助的良好风气。

现代很多企业专门制定了相关的企业礼仪规范和企业礼仪手册,坚持让员工之间见面互相问好,在与客人沟通时候注意语气尊重,比如在给客户打电话时候需要遵循先问候来电者再报自己单位、岗位及姓名,通话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让对方先行挂断电话这些细致的礼仪规范,规范的礼仪让员工之间形成了友爱、和谐的氛围,促进了管理层的管理绩效。

4、要有包容精神的培养

在企业倡导现代礼仪的同时,也要倡导现代礼仪所具有的包容精神,包容是现代礼仪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涵。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各自有不同的背景、文化层次、教育层次,难免在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会由于利益的冲突而发生摩擦,如果没有包容的精神,企业将很难形成和睦、和谐的大环境。企业面向社会,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和事,没有一颗包容的心会出现很多矛盾、纠纷,所以在企业礼仪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包容精神的培养,在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团结和凝聚力同时,才能让企业有更加广阔的生存活动空间,也为企业凝聚更多的人气,让企业能够接受更多的意见和想法。

5、要通过平常的企业管理加强礼仪实施

在企业员工的日常生活中,做好礼仪培养,让现代礼仪文明融合进员工的企业生活,注重平时对企业员工心理基础的建设和行为举止的塑造,并且通过平常的企业管理加强礼仪实施。

从大的方向说,礼仪包含有价值观和向善的心理基础,也综合了历史、哲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中价值观是企业礼仪文化建设的基本,是驱使企业员工行动的内部动力。但是任何礼仪都需要通过一言一行来贯彻落实,不论何种礼仪、何种条件,礼仪都需要通过企业员工的具体行为来得到传承和表达。企业在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才能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基础。通过编制较为容易理解的企业礼仪手册和员工的实施,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礼仪文化氛围。

6、要加强企业礼仪培育的外部环境

企业依赖社会大环境而生存,企业的发展和强大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加强企业礼仪培育的外部环境,也是为企业进行礼仪培育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企业实现企业礼仪文化建设的必要基础。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但是绝不等同于一个独立的王国,在日前国际形势越来越开放的情况下,企业受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并且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企业进行礼仪培育中,不仅要注意企业精神价值灌输和员工自我形象素质之间的协调,并且还要注意企业发展和市场多变性之间的需要,让企业礼仪培养契合时代发展。

加强企业礼仪培育的社会大环境的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创造性地为企业礼仪培育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能够发扬我国的礼仪文化,也提高企业礼仪文化的切入点,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源远流长的礼仪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仅是时代的潮流,也是个人、企业、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需要。通过建设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而结合现代礼仪则能让企业文化走得更远。可以说,礼仪是我国民族的思想精髓和精神财富,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融合礼仪的同时,需要对现代礼仪作出明晰的鉴别,规范企业行为,这样才能让企业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推动企业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中,徐文中,孟凡驰.中国企业文化大辞典[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6).

[2]万玉兰.企业发展与礼仪文化.企业经济,2006,(4).

[3]蒋璟萍.企业品牌内涵及其生成模式.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3).

[4]徐耀强.企业礼仪:重要的企业文化型态.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2).

[5]李彦亮.浅谈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创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基金项目:

1.[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现代礼仪教育的研究》(湘教通〔2013〕223号)研究成果

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强国视域下礼仪文化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3YBB109)研究成果

3.[湖南省科學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公共管理视角下公民礼仪道德价值及其价值规范研究》(项目编号2014SK3221)研究成果

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质量理论导向下的当代礼仪建设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YBA179)研究成果

篇5: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冲突・融合・超越-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之间

钱穆先生曾经指出,“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中国百年来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正是这一判断的真实写照。本文试图对文化作广义的.超历史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文化的传统与现代”问题的思路。 现代化本身到底有没有含义?这是我们切入问题时首先碰到的不容回避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对任何时代的人来说,其所生活的时代就是现代,又怎么能使其现代化呢?……

作 者:佘俊臣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法学院刊 名: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CHINA年,卷(期):“”(12)分类号:G04关键词:

篇6: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现代企业管理源自于西方,但是中国文化属于东方,这二者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真的能融合一体吗?其实现在企业管理科学主要是如何运用“以人为本”,将人的潜能挖掘出来,让企业的员工发挥最大的效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以人为本”一词的完整提法最早出自《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但此时仍停留在工具论的层面上,离近代的管理科学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在21世纪的时候“以人为本”在升华,充分显示了东西方在人本理念上的融合。以人为本上升到国策的层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升华,彰显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本”观念的深人人心。

其实在中国文化中,这个“以人为本”还应具有另一层面的含义。我认为就是“人缘”,世界华人利用华商之间形成的网络进行经营,即运用“人缘”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华商网络以亲缘、地缘、文缘、商缘、神缘为纽带,这“五缘”的本质具有东方特质的关系。通过“五缘”形成的华商网络是一种社会网络,它可以提供情感、服务、伙伴关系、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持。世界华人的成功是因为华商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系。

我觉得一个企业的管理是否科学化,合理化,其实主要还是看他的管理理念是否符合对象国的文化,所以在中国开办的企业不管是中国人开设的还是外国人开设的必须要符合中国的文化,同时具体的管理措施还应该符合,该企业所处的地域文化,否则再强的企业都会面临瓶颈。

上一篇:手机短信修辞分析12下一篇:陈家屲小学三年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