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角形的角》的教后反思

2024-04-15

《与三角形的角》的教后反思(精选6篇)

篇1:《与三角形的角》的教后反思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教后反思

7.1.3内容比较少,和721两节合在一块。上课前复习了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的线段,并检查请四位学生板演习题6和8,十分钟过去了。

接着新授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在小学已学了这个性质,一笔带过,不知为何教材还占用一课时来学这个内容。我让学生举了生活中的很多个有关的例子,学生气氛活跃起来了,并回答了题后的一道习题。然后此出三角形的另一个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我拿出事先准备的三角形纸片,撕为三半,在黑板上拼在一块拼出一个平角,因时间紧、内容多,(这个环节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最好。)学生通过观察体会三角形内角和怎么证明呢?可用转化的思路?联想到平角是180度,可以转化成一个平角,怎么转化?在九班我自己出示了一种思路,到了十班上时我让学生自己找,崔XX高高举起了手,我让他谈了谈思路,并把详细步骤板书在黑板上,另一种思路学生回答的与第一种类似,只是把辅助线换了位置,我指出这属于同一种作法,看看学生没有再举手,我出示了另一种作法,让学生自己证明。最后还有六七分钟,处理课本上的例题,学生先自已阅读题干,然后我提问一个学生读这道题的.条件,我作出图形,让学生观察我怎样依据条件画出图形,通过画的过程可以体会题目隐藏的一个条件:AD平行BE。请一位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教材还有一问“还有其它做法吗?”在九班上时因快下课了,我直接对学生做了提示,并布置成作业题;但在十班上时我改变了思路让学生思考几分钟,并请举手的五位同学到前面板示自己的辅助线,我同时思考我发现这道问题竟有五六种思路,这在备课是没有发现,可见备课还不是很细。这时下课铃声响起,我把这道习题让学生做在作业上,至少用两种思路来完成。

上次作业九班书写不认真的比较多,十班发现XX是抄袭的,把“.”抄成了“―”,很让人生气,这种不求上进的女生,很让师长生气,思想工作也做了,但偷懒取巧的心理总是不改,又是一番思想说服。

篇2:《与三角形的角》的教后反思

《纸与我们的生活》教后反思上周我上了一节《纸与我们的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完之后想很多,现把这些思绪记录下来。

因为孩子们很少上这种课,所以要激发孩子的兴趣,我的做法是:

情景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孩子们所形成的问题五花八门,从“纸的历史”到“彩色纸是怎么制造”的,充分的体现了孩子们的思维方式。

教师的反思:我当时的板书是把孩子们的问题直接都写在了黑板上,我认为是把孩子的想法给了他们展现的机会,不过事后我在想,教师此时的板书是否也应该有规律――进行适当的归类,如:纸的制造、彩色纸的制造;纸的历史、过去的纸是谁发明的?……未来的纸是怎样的?

情景二:学生的交流反馈。一堂课下来,孩子们集思广益,当他们进行交流反馈时,很是活跃,针对《纸与环境》的研究,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小实验:想要进行“一天不用纸的实验”,当时其他组内的孩子就有人认为这个实验的成功可能性很小,由于孩子年龄小,他们说:“女孩子要上厕所不用纸是不行的。”(大家笑)“那我们可以让男同学来进行这个实验。”……

教师的反思:在此处,孩子其实已经有环保的.意识,但是设计的问题可能不够严谨,如果此时我能适当点拨到“一天对纸的用量或者使用范围的调查”是不是能提炼出更深层次的环保研究内容?

篇3:《与三角形的角》的教后反思

本人从2008年9月开始任教高中数学, 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近五年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经验谈一下对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商榷。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困惑, 从而激发探究欲望。例如,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 可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求值 (抢答) 第一组:sin30°, cos30°, tan30°;第二组:sin3π, cos3π, tan3π;第三组:sin210°, cos32π, tan (-3π)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做到恰当自然, 要能紧扣内容本质, 切忌画蛇添足;要摒弃唯情境而情境的观念, 切忌庸俗化;要明确教学情境不等于现实生活情境;要注意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有效性的需要。为“穿靴戴帽”而创设数学情境以及不加提炼的创设甚至远离主题的创设, 不仅不能成为时尚, 相反会使数学教学因情境的存在而模糊教学视线, 继而成为教学负担。

二、创设思维情境, 启导学生探究问题

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是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旧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对准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要问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 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帮助学生将证据与结论联系起来;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将学生的观点引入课堂, 促进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还要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留有空间。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 同时获得探究活动的精髓。例如,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得出, 可创设如下的问题:问题1:角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的位置关系如何?问题2: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角α的三角函数值有什么关系?问题3:将第三象限内的角转化为第一象限的角。问题4:当锐角α的终边绕原点逆时针旋转时, 上述得出的等式成立吗?利用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单位圆, 讨论探究角的关系;指导学生利用单位圆及角的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 导出公式;启发学生观察公式的特点, 明确公式的作用。这样, 我们就可以将抽象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数学化。

三、创设质疑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创设质疑情境是在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采取的一种手段。例如, 教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一课, 我就用挑战性的语气说:“同学们, 角-α、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三角函数值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于是, 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起来, 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新的发现, 成了主动探索者, 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能力得到加强, 认知的任务也得以完成。

四、理性归纳,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在问题解决后要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反思, 使成功的经验明朗化, 并组织学生归纳出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技能方面的一般性结论。我提出问题:“分析总结诱导公式的结构特点?”再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引导学生形成认知:1.α+2kπ (k∈Z) , -α, π±α的三角函数值, 等于α的同名函数值, 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2.利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 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任意负角的三角函数公式三→或一相应的正角的三角函数公式→一0到2π角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四锐角的三角函数查表→求值。即负化正, 大化小, 化到锐角为终了。这样的教学将诱导公式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实施了统一, 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 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教师在教学时要达到“授人以法”的境界, 进而成为一名“授人以道”的教师。所谓“授人以法”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给他们方法, 使学生自己有能力去扩展知识。而“授人以道”是指我们教学的结果能够使学生将他们掌握的方法和获得的知识贯穿起来, 使他们既能高瞻远瞩, 又能析物入微, 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走创新之路。要做到这点, 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失误, 摸索教学规律, 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易于学生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的各种情境, 从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出发, 激发学生的探究发现意识, 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摘要:探究发现式教学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空条件下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创设有目的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作为一个智慧的发现者, 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 去学习当前的新知识, 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探究发现式教学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人类无限的知识, 在创造性的发现活动中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发现式教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参考文献

[1].赵清正, 《探索发现式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程序》, 人民教育, 1988.12

[2].孙孜、涂荣豹, 《“单位用定义法”VS“终边坐标法”》[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9.6

篇4:“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检测题

1. 下列各组角中可以作为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是().

A. 30°、30°、30°B. 50°、50°、70°

C. 45°、45°、90°D. 30°、120°、120°

2.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 ∶ 4 ∶ 5,则此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为().

A. 75° B. 90° C. 120° D. 150°

3. 在△ABC中,∠A=50°,与∠C相邻的外角为110°,则△ABC是().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D. 无法判断

4. 如图1,已知∠A+∠C+∠B=135°,则∠ADC等于().

A. 120°B. 125° C. 130° D. 135°

5. 如图2,已知l1∥l2,则∠α+∠β-∠γ等于().

A. 360°B. 180° C. 150° D. 90°

二、填空题

6. 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之比为7 ∶ 3,则这两个锐角的大小分别为.

7. 如图3,在△ABC中,D为△ABC内部任意一点.若∠1=30°,∠2=15°,∠A=60°,则∠BDC的大小为.

8. 如图4,△ABC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D点,若∠A=80°,则∠D=.

9. 如图5,∠1=∠2,∠3=∠4,∠D=36°,则∠C=.

10. 如图6,在△ABC中,∠A=40°,∠B=72°,CE平分∠ACB,CD⊥AB,DF⊥CE,则∠CDF=.

三、解答题

11. 如图7,在Rt△ABC中,AC≠AB,AD是斜边BC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请写出图中与∠C相等的角(∠C除外).

12. 如图8,在△ABC中,∠ABC=∠C,BD是∠ABC的平分线,且∠BDE=∠BED,∠A=100°. 求∠DEC的大小.

13. 如图9,BP、CP分别是△ABC中∠ABC、∠ACB的平分线,可知∠BPC=90°+∠A. 把图9中的△ABC变成图10中的四边形ABCD,BP、CP是∠ABC、∠DCB的平分线,猜想∠BPC与∠BAD、∠CDA的数量关系.

14. 把一副三角板(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重叠在一起,使两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

(1)当两个直角三角板的两个直角完全重合时(如图11),求它们的斜边BC和EF所形成的钝角α.

(2)如图12,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不动,使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绕其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30°,求它们的斜边BC和EF所形成的钝角α.

(3)如图13,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不动,使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绕其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的角为β时,求它们的斜边BC和EF所形成的角α .(旋转的角β应保证BC与EF仍然相交)

(4)根据上述探索的结论,当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不动,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绕其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两个三角板的斜边所在的直线第一次互相垂直?

篇5:公开课《诚实与信任》的教后反思

本文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发生一件关于诚实和信任的故事。“我”对小红车主人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小红车主人因为“我”的举动对“我”充满了信任。文中通过情节发展树立了两个美好的人物形象。首先,“我”如果驾车离去,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当时的环境是原因之一,“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什么也看不清。”对方停车不当是原因之二,“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其次,“我” 驾车离去,不会有后顾之忧,“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想法是“虽然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是它毕竟是停着的”,主动承担责任;最终的做法是“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纸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跟我联系”。 全文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一中心。让学生记住这个结论是很容易的,但“教育远远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它还在于唤醒、鼓舞和灵魂的感召。”使学生产生刻骨铭心的体验,方法是很多的。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只提一个要求:“反复读这一部分,你能从这一段的什么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出什么?”学生用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阅读、交流,发言非常踊跃,人物形象已深入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当学生感受到了人物的高大形象后,语言便有了生命,“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自然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认识。

篇6:《水》的教后反思

教学本课,本人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以读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读为本,正是在读的重视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不忘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

课堂中不仅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读:快速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而且指导学生读时也注意到了层次性:如让学生在交流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时,我先让学生读给大家听,这时并不作具体的要求,但随着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碰撞,迸发火花时,我及时地说“请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此时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在读时自然会更加地声情并茂。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这样一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2、放手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什么水会成为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课文,然后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表现水珍贵的句子、段落。用横线划出使你怦然心动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想想有什么感触和体会,用关键词的方式写在句子边上。这都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的好方法,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做得还不够到位的地方是:品词析句“深度”不到位。在阅读文章时,抓住关键词语往往有“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也许就是一个词,却能品味出许多东西。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有几处关键词句我觉得品味不到位,例如 “倾注”一词的品析就没有

上一篇:“趣味篮球”教学策略的运用下一篇:《企业文化》课程说明(新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