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2024-04-29

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精选8篇)

篇1: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写作教学如何来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写作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养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下面结合学生考场作文,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人的艺术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高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而且因人而异。这种审美观可以把它看成是写作思维,它与数理思维不一样,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念。99年高考作文,很多学生都谈记忆移植带来的好处和问题,但是多数表达平平,有一位位考生通过一个没赶上记忆移植却生活在拥有着霍金、盖茨之类的大脑的时代的失业者的醉眼,观察记亿移植谈了酒后真言;请看一看下面这段:既来之,则安之别开玩笑了,伙计。我不是不安心,只是为这个世界担忧呀!你想,我们周围都是巨人,上个世纪的巨人!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牛顿、爱因斯坦的影子下你们想想当初,牛顿之后还有爱因斯坦,又有霍金,新人辈出啊!有了新人才会有新思想,才会突破旧框框要是当初爱因斯坦生活在满是牛顿的社会里,也许就没有什么相对论了这不是杞人忧天,这是严峻的社会问题新人,这个时代需要新人别管我,我没醉读完这段话,您是否觉得我们的学生写作思维个性是非常鲜明的呢?是否觉得这种写作思维个性是非常宝贵的呢?

二、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在一篇99年高考优秀作文里,这位考生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人已找不到自我了,一些人的生命中出现了空白,而另一些人的记忆中却又多出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悲哀吧!思想个性是创造的重要内涵,在不少移植名人记忆,享受生活的想法中,这个学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看法不可不谓标新立异,独出心裁,让阅卷老师感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善美。因此,对于学生这些经过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教师要时刻去发现,大胆去肯定,积极去引导。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千人广面,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的个性思想往往无法表现出来。

三、强调学生写作借鉴要有个性。高中学生的写作仍然是基础表达阶段,写作方法仍然是借鉴为主。此外,由于生活范围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写作中,对他人优秀内容还需要拿来主义。教师都能做到一方面要求学生广泛涉猎,一方面用好现有写作形式和材料。但是,无论是对写作内容还是对写作方法的借鉴,我们都应该强调个性,即别人的东西能够充分为我所用,我所用的东西带有我的特点。在一篇谈电脑对学生是否有影响的考场作文《取舍之间》里,作者把逻辑的三段论用到文章布局中,阐明观点之前先确定一个大前提,譬如任何事物都是有得必有失,舍弃,总是人们很难做出的选择,我们常常沉醉于取的乐趣,却难于割舍等等。这种形式上的借鉴,使得论证严密:结构严谨,同时体现出了个性。至于学生在作文里常常正例反用,反例设用,化用喻例,那又是借鉴写作材料中个性的充分展现。

四、提倡语言表达的个性化。人们常常批评的学生腔是指那些没有思想内涵、形形式单一的作文语言;实际上,那些学生腔主要是对生活缺乏深入地思考;阅读贫乏以及对语言没有科学训练所造成的。因此,除了要注意学生思维个性化、思想个性化和借鉴个性化以外,还要肯定学生大胆使用一些并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选用独创的词语等等。请品味一下学生考场精妙的个性语言:不满足的人们行色匆匆奔向他们心向往之的快乐,从不留意途径之处的风景;而知足的人们则在前行的路上轻轻点开每一处快乐之源,让快乐围绕身旁;取,一定要取之有道,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重要什么必要。电脑没有思想感情,人和电脑共处时间长了,大致还不至于把头弄成方的或者脑细胞变成了小芯片。

最后要强调的是,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教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到写作个性的培养是与勤奋密不可分的,作为创作主体,只有广泛涉猎和深入思考才能在写作活动中体现出个性。

1.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2.论文的写作要求、步骤与论文写作技巧

3.学术论文的写作

4.论文写作要求

5.论文正文写作

6.论文的写作过程

7.关于论文的写作总结

8.论文写作的步骤

9.论文写作流程

10.论文写作的要求

篇2: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人的艺术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高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而且因人而异。这种审美观可以把它看成是写作思维,它与数理思维不一样,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念。99年高考作文,很多学生都谈记忆移植带来的好处和问题,但是多数表达平平,有一位位考生通过一个没赶上记忆移植却生活在拥有着霍金、盖茨之类的大脑的时代的失业者的醉眼,观察记亿移植谈了酒后真言;请看一看下面这段:既来之,则安之别开玩笑了,伙计。我不是不安心,只是为这个世界担忧呀!你想,我们周围都是巨人,上个世纪的巨人!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牛顿、爱因斯坦的影子下你们想想当初,牛顿之后还有爱因斯坦,又有霍金,新人辈出啊!有了新人才会有新思想,才会突破旧框框要是当初爱因斯坦生活在满是牛顿的社会里,也许就没有什么相对论了这不是杞人忧天,这是严峻的社会问题新人,这个时代需要新人别管我,我没醉读完这段话,您是否觉得我们的学生写作思维个性是非常鲜明的呢?是否觉得这种写作思维个性是非常宝贵的呢?

二、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在一篇99年高考优秀作文里,这位考生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人已找不到自我了,一些人的生命中出现了空白,而另一些人的记忆中却又多出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悲哀吧!思想个性是创造的重要内涵,在不少移植名人记忆,享受生活的想法中,这个学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看法不可不谓标新立异,独出心裁,让阅卷老师感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善美。因此,对于学生这些经过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教师要时刻去发现,大胆去肯定,积极去引导。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千人广面,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的个性思想往往无法表现出来。

三、强调学生写作借鉴要有个性。高中学生的写作仍然是基础表达阶段,写作方法仍然是借鉴为主。此外,由于生活范围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写作中,对他人优秀内容还需要拿来主义。教师都能做到一方面要求学生广泛涉猎,一方面用好现有写作形式和材料。但是,无论是对写作内容还是对写作方法的借鉴,我们都应该强调个性,即别人的东西能够充分为我所用,我所用的东西带有我的特点。在一篇谈电脑对学生是否有影响的考场作文《取舍之间》里,作者把逻辑的三段论用到文章布局中,阐明观点之前先确定一个大前提,譬如任何事物都是有得必有失,舍弃,总是人们很难做出的选择,我们常常沉醉于取的乐趣,却难于割舍等等。这种形式上的借鉴,使得论证严密:结构严谨,同时体现出了个性。至于学生在作文里常常正例反用,反例设用,化用喻例,那又是借鉴写作材料中个性的充分展现。

四、提倡语言表达的个性化。人们常常批评的学生腔是指那些没有思想内涵、形形式单一的作文语言;实际上,那些学生腔主要是对生活缺乏深入地思考;阅读贫乏以及对语言没有科学训练所造成的。因此,除了要注意学生思维个性化、思想个性化和借鉴个性化以外,还要肯定学生大胆使用一些并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选用独创的词语等等。请品味一下学生考场精妙的个性语言:不满足的人们行色匆匆奔向他们心向往之的快乐,从不留意途径之处的风景;而知足的人们则在前行的路上轻轻点开每一处快乐之源,让快乐围绕身旁;取,一定要取之有道,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重要什么必要。电脑没有思想感情,人和电脑共处时间长了,大致还不至于把头弄成方的或者脑细胞变成了小芯片。

最后要强调的是,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教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到写作个性的培养是与勤奋密不可分的,作为创作主体,只有广泛涉猎和深入思考才能在写作活动中体现出个性。

1.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2.论文的写作要求、步骤与论文写作技巧

3.学术论文的写作

4.论文写作要求

5.论文正文写作

6.论文的写作过程

7.关于论文的写作总结

8.论文写作的步骤

9.论文写作流程

篇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一、日常积累, 拓宽选材的空间

作文是否具有创新意识, 取决于知识面的宽窄, 生活经历是否丰富, 而现实语文中, 学生除了阅读教科书外, 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 参与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也太少, 见识少、视野小等种种原因, 使他们无法创新, 所以他们只能编一些事情来写, 所以我们应让学生去感悟生活, 积累生活, 帮助学生走出“选材、取材狭窄”的圈子。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 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然的接受写作, 如演小品、现场采访等, 这样就把写作自然地融入到活动之中, 学生就会自然的接受写作。同时也会培养学生学生细心观察的兴趣和习惯, 让学生从现实获得大量知识, 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物。

二、培养创新, 张扬个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自我表达”就是走入内心, 张扬自我。“与人交流”需要以心换心, 以诚相待。这两点是写好作文的出发点, 这样的作文才有生命。这就要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一定要倾注真情, 说真实话、说心里话, 不能说空话、说假话, 不会说自己的真情实感, 便不会有自己的个性作文。因此, 作文教学要倡导真实的表达, 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充分地张扬个性的自由让学生写出有灵性、发自内心的个性化作文。

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一是要少一些限制, 多给孩子们一些自主。写一件事, 学生可写快乐的事、伤心的事、感觉莫名其妙的事等;写人时, 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去写这个人的天真、幽默或者爱哭……学生可以先写题目, 后写文章;一时想不出写什么可以先写文章, 后写题目。这样可使个性不同, 作文水平不同的学生, 扬长避短, 化难为易。二是培养学生的灵性, 使学生开启心智,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写自己所见, 抒真实之情。例如写有关小草的文章时, 大多数同学都会表达出小草“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品质, 可有个学生说“墙头草, 随风倒”认为小草很没主见, 没骨气。这样的作文在选材、立意上一反作文中突出正面教育的特点。教师不要以立意要高, 主题要升华来评判学生作文, 要肯定他们选材的新颖性, 思维的创造性, 真正让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创新才能。

三、多练笔, 增强信心

大多学生缺乏写作积极性,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践少。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解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 因此要让学生写与生活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事。

叶圣陶先生说过:“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 钻进学生心里去考虑, 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因此可以出一些能激发想象力的、新奇的题目, 引发学生个性创作的欲望。要使学生觉得作文真有趣儿, 可以把心里的话写出来, 真痛快, 有一种成就感。这就要求学生敢写。只要敢动笔写, 就及时给予肯定, 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学生对作文有了初步兴趣时提出要求, 强调作文要与阅读结合起来, 和思想、生活联系起来, 把命题和自由选题结合起来。教师要注意分类指导,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提高写作水平。

四、品尝成功的喜悦, 激发写作欲望

在班级内进行一些佳作展示。拿名人名家的作品感染学生固然不错, 但时间久了学生会想:他们是名人, 我离他们可差远了。这样看来, 倒不如拿学生的作品来激励学生, 可以使他们感觉更亲切。另外还可以安排赏析课, 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优美的句子或成功的作文给同学们朗读, 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五、鼓励性评价, 闪现个性

作文讲评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应着眼于人, 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潜力。为了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 饱满的热情, 在同别人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做硬性的统一, 标准因人而异。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 作文讲评要符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优秀的学生, 讲评重在观察、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上点拨, 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困生, 讲评则从观察字、词、句等最基础的方面, 详加指导, 鼓励他们增强信心, 善于捕捉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 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对好的作文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对生活的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培养小学生个性化能力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如:小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如何与听、说、读、写个性的培养协调一致?如何实现作文教学观念的个性化?如何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生态环境?

篇4: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写作个性

一、命题新颖,引发思维,即命题新

近年来,不论是中考作文,还是平时作文,为了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之写出不拘一格的文章。命题大都采用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形式。常言道:文题善,佳作成一半。作文题目拟的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老师命出一个好的作文题,学生见了会感到眼睛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写作兴趣顿生,跃跃欲试,肯定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拟作文题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简明、新颖;同时注意难易适度,贴近学生的生活;还应注意具有导向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二、立意突破、敢于创新,即立意新

作文立意要解除传统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写自己想写的人和事。由于学生平时习作模仿范文多,影响了思维的扩散,个性的张扬,教师指导又未能突出个性特色。苏轼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培养自己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的正确人生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大胆地思考问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做到我手写我口,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落陈规俗套。

选择独特的创新角度。如写一个腿有残疾的青年如何战胜自卑,自强不息,给人擦皮鞋,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并用诚心为大家服务,赢得大家对他的赞誉的事,就比较有创新性。

三、选材要新、贴近生活,即内容新

文贵创新。选材内容新并非任意创造虚构,而是在自己原有的平实生活中咀嚼出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感悟。

选材除了追求恰当、典型外,还必须力求新颖。所选事例要:事件新、生活新、感受新、体验新。要想选材新,需要做到扩展阅读范围,留心社会生活和时事热点。生活是作文之源,教师要重视开拓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引导和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做文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写起做文来便不会出现“无内容可写”的问题,学生也不会有挤牙膏的感觉,在写作中自然而然地便会倾注自己的感情,又能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个性。朱自清正是由于在生活中有对父亲真切而贴近的观察、体味,才会有了这真实的怀念,才有了《背影》的问世。

四、语言独特、鲜活有个性, 即 语言新

鲜活的语言绝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词必己出、精于修饰。如采用比喻、拟人、排比双关等修辞手法,新颖、含蓄、耐人寻味;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具有文学色彩;还有的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词、俗语等,都可以收到幽默、优美的效果。语言鲜活有个性,还表现在富有音乐性、立体性、多样性上。

五、布局起伏、构思新奇,即布局新

作文忌平淡无奇。布局新,使读者如入深山幽谷,顿时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欲望,欲探其究竟。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布局波澜起伏,构思巧妙新奇。有的采用曲径法,材料的组织,事物的发展安排,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一波三折;有的采用误会法,即通过误解,制造矛盾,产生纠葛,推动情节发展,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有的采用“欧·亨利式”结尾的方法,先设计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递转,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

1、实行"五个一工程"。即每天积累一条好新闻、一条好名言、用几个词说一段话、每周背一首古诗、每周不少于1000字的摘抄。

2、在自由作文课上,引用或化用所积累的素材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

3、开展评选“班级之星”活动。在前面的语文活动中,看谁表现出色,每周评选出“班级之星”,通过开展评选活动,提高了学生积累得积极性;通过在自由写作中的引用化用,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感到了积累的快乐。

4、课前三分钟演讲和两分钟佳作推荐活动。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多角度、多种形式地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事,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篇5:培养个性思维写作个性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并帮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创意地表达”等等。可事实上,学生的作文往往思维方式单一呆板,情感体验苍白拘谨,结构布局八股腔调,行文手法如出一辙,人文精神的匮乏与活跃想象的扼杀,使得学生的习作千篇 一律,就像著名学者余秋雨给一篇作文写的评语一们:“有巧思,但感觉不到其中的温度”。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个性化,使作文成为学生张扬生命、激扬文字、放飞想象、袒露心灵的途径和方式。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思维的个性化,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

思维的个性发展,是最深刻的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个性化的根本特征。思维是需要训练的,增强个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在作文训练设计中,教师应把如何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放在设计的首位。这种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注重启发思路,传授方法,以此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个性思维的关键在于打破观念枷锁。解放学生的思维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的新意识

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它是一促固定不变的方式,限制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新的观点。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的是一种“框架式”命题,这种固定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按既定的角度去思考,去作文,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必须要改变。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激发他们独立地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1、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记》要求“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不按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收收获。《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内容要求做了明确规定,而且显示了很强系统性。对此,教师只有掌握作文教学规律,遵循作文教学原理,积极主动地找正确方法、技巧引导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

2、要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总所周之,作文是一种精神劳动,思维是作文的催化剂,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因此,作文命题中,注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命题作文中来,如出一组有内在联系的题,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或请学生依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将作文命题补充完整再作文。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束缚,自由、快乐地作文,作文中独特的创新见解也会跃然纸上。

3、要鼓励学生多作幻想。养成积极幻想的习惯。幻想能使思维摆脱现实的束缚去思考未知的事物,它自由奔放,极具创造性。当然,教师对学生幻想的导向作适当的引导,防止消极幻想带来的不良影响。

4、要鼓励学生质疑,养成追根问底的习惯。对已有的定论有疑问是新见解的摇篮

5、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到一点上。因为作文与自然科学毕竟有不同的地方,它本来就存在比自科学更多的模糊性,过于强调注意力,往往会导致学生“钻牛角尖”,思维打不开。此外,从教师评价角度来说,对学生“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的习作,即使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也给予热情鼓励,这同样是引导学生大胆“破格”。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努力激发学生创新求美的创造意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二、引导热爱生活,多读好书,使个性思维成为有源之泉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热爱生活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创造力的前提条件了。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敏锐地发现、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是非曲折、美丑善恶,才能有表达的愿望。一个漠视生活,消沉颓唐的人会看不到生活的意义,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什么事都会做不好,更不用说会有创新思维。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打好文学基础,体验人文精神;要培养良好的读书意识和思维品质,用生活的眼光去看作品并用文学的眼光去感悟生活;要在读书中传承民族厚德,陶冶思想情操,有人问一位中科院院士“你能成为院士,有些什么个人因素?”他说“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这说明语文素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广博的知识,才会有自由的心灵,才会有让心灵翱翔的广阔空间;有广博的知识,才会有睿智的头脑,才会有迸发创造力的火花,而如果一个人溃乏知识,思维便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单调而无灵气。

一颗树要枝叶鲜亮,不是靠园丁一片一片地擦拭,而是依靠树根吸取大地的养料。要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把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完整地统一起来,热爱生活,思考生活,在阅读中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质。

只要我们的感悟是独得的,思维是独有的,视觉是独特的,那么,流淌在字里行间就会是动人心魄的真情,闪耀在文章中的就会是富有哲理的思想火花,我们笔下的个体就会是个性鲜明的.“独一个”,文章自然就会是个性色彩飞扬的“独一篇”。

三、加强个性思维方式训练,培养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中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强调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作文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三方面进行训练。

(一)加强求异思维能力训练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无一定的范围,不囿于传统和陈规,强调思维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以便通过这种思维活动,求得新颖、与众不同的思维制约。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命题或立论,鼓励学生打开“记忆仓库“的大门,充分调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储备,广开思路,大胆进行求异思索。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它揭示了生活的哲理,说明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写材料作文时,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新,从不同角度去提炼观点,而不是拘于俗套,陷入思维定势的公式化中。

求异探新,异与新是相通的,没有异就无所谓新,异是新的框架,教师应鼓励学生竞相求异,在求异之中得以创新,培养他们的个性思维。在行为教学中,尝试将自主权交给学生,选定方向,让学生自由命题,把眼界投向广阔的生活,用求异的眼光去选取闪光点,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在确立训练重点时,启发他们写熟悉的东西,这种形式,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启发他们不要机械的模仿,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能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二)加强逆向思维能力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去看事物,避开常规思路,克服思维定势,对一个问题从相反方向另辟蹊径,作逆向的探讨,得出不同的结论,这过程被称为“逆向”立意,是逆向思维的运用,它是对人们意识中原先存在的习惯性认知加以批判或否定的思维过程,其思维结果往往与习惯性认识相反,或是针对原先认为正确的认知有所补正。或是针对某种认知否定,它多用于议论文写作,被称为“反弹琵琶法”。

不少的名言警句,有一的道理,世代相传,影响所及,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但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些名言警句概括的道理,已出现了观念上、认知上的缺欠,教师可引起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反过来想一想”,进行多方探索,产生新见解,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增强了创新意识,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权威,自觉摄入新信息,不断进行新摸索,永不满足,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三)加强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力训练

陆游曾说过:“文章最忌白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因此,作文的创新首先是思维的个性。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增强是从想象作文开始。人的思维是需要训练的,增强个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应把如何激活学生创造性放在首位。这种设计应当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要重视启发思路,传授方法,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平时的作文命题时我们应该首先鼓励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游目骋怀,海阔天空,然后加强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注意联想的目的性、丰富性,注意联想的定位引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但能增强写联想类作文的能力,重要的是增强个性思维的能力,在表现个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如“雪”为题,从雪的颜色可以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从雪的作用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从雪的覆盖大地可以批评雪的虚伪懦弱,即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的污秽;或者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峰,千山枯寂,万木萧条。事实证明大量的练习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应该逐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设了良好的作文环境。

所以说,联想与想象是作文是否拥有个性的生活指针,作文运用想象,能充实文章内容,开拓写作思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从而增加感情色彩,也就是要给学生主个自由想象、任其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勤于思,善于想,敢于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把想象和创造性的乐趣还给学生。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于儿童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和创造,本是学生作文的“专利”。想象之鸟一旦展翅翱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每写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释放,生命体验也得到一次拓展。

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假如诗人听出海的啸声和人们的吼声相似,诗人从明亮的眼睛中看见闪光的光辉,从树林发出的声音中听到诉泣,从美好生动的风景画中看到致美,在实质上,这就是相似的联想,因此,我引导学生会从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联想开去,使文章的中心得到进一步升华。

“想象”作文,对培养学生“虚实结合”的作文能力大有裨益。有人把想象作文称为锻炼思维,培养艺术想象力的“头脑体操”。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大胆选材、构思,不拘形式任意表达,锻炼他们敢想敢写的思维品质,写出有自身特点的文章来,从而在展现自我上得到体验成功的乐趣。具体做法有:运用追想,再现过去、运用假想,展现未来、运用推想,呈现过程、运用幻想,表现理想。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多维启思,培养灵感,学生的笔下才会出现“雪化了变成春天”的美丽意境。作文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非一日之功,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不断拓展个性化的思维空间。

总之,培养个性化思维能力是学生作文个性化的重要前提,在这一前提下,教师不论从作文教学还是指导作文的环节对学生进行训练,促成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1、灵活多样的形式表达凸显个性

《课标》强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新的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达形式的灵活多样也是个性人作文的重要体现。

①变换文体形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的内容,用不同的文体进行表达,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体裁方式表现见闻感受。可体现习作个性。

②丰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场面,人物或事物的写作中,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增强文章语言的生活性。趣味性或严密性、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③变换结构模式。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结构章法,可用不同的观察顺序、切入点,尝试用新的布局去表现。可以按事情最扣人心弦处入手,可以用倒叙的方式来叙述,还可从对事件的感叹议论入手……这样对同一件事,由于不拘一格的谋篇布局,学生可以写出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作文来。

2、多种类型的习作训练、陶冶个性

无主题习作训练

①坚持写日记,不仅要求学生写日记,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持之以恒的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真实的生活,作文习作闪烁个性光辉。

②坚持写读书笔记,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文章,电影电视中的人或事,培养学生独特感情的有效方法。

有主题作文指导

①关注社会生活,从“自己”从“身边”扩展开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带领学生寻找议论的“焦点”、“热点”,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环保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首先要求他们搜集,思考身边关于环保的问题,可开发的小专题有“‘限塑令’实施以后”、“地球的眼泪”……再如学生的道德养成是学生有切身体验的问题,可开发“我身边的文明”、“争做有道德的中学生”等专题。

②关注成长历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较为丰富的成长历程。在这几年的历程,有欢乐、有悲哀,有痛苦,有辛酸,有悔恨或洗涤过自己的心灵,或陶冶过道德情操,或锤炬过自己的意志,或体验到人生百态,指导学生习作中关注成长的历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四、培养细腻而丰富的情感,情到深处自见新

情感的主观的,是个人的,是独特的,情感是任何创造性活动必备的要素,只有饱含充沛的、细腻的情感,才会有独特、丰富的体验。

如写《牵挂》这篇文章,很多同学写的无非是跟朋友或亲人如何玩理来,他们如何如何给予自己很多关心帮帮助。写的是作者在怀念别人给自己的好处,而自己对别人的牵挂之情,或亲人朋友对自己的牵挂之情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写的多“为什么牵挂”而“怎样牵挂”,“牵挂得怎样”这种情感体验很少,所以在文中没能表现好。本来应该是充满感情的文章,写出来却淡如白开水。

缺乏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自然写不出有感情的文章,即使写出文章也会单调乏味。而这种情感的表达绝不是能逢场作戏,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虚情假义只会增加别人的反感,这种情感的体验同样靠平日的积累。这要求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关心自己,从关心中去读懂别人和自己的情感。然后才能有感而发。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这是一种由失落转化为奋进的情感:“嘈嘈切切错杂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一种躁动不安的情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一种豪气冲天的情感。当然这里所谈的情感,不是盲目的、消极的、怨人尤天的情感,它不否认事物的逻辑性、思维的科学性,是一种更为生动的个性思维方式。

五、鼓励大胆写作,让个性思想充分张扬

写是思维训练的落实,最能张扬个性思维,所以在观点正确的前提下应放胆写作,把你想说的一切倾泻于纸上,真正是“你的”,那就真正是“创新”的。文章首先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然后才是一门艺术,如果连表达自己真实想法都不敢,就更谈不上艺术性。要鼓励学生敢于写别人不敢写的东西。

1、自己心灵深处的思想。很多人把自己的思想埋得深深的,用一个假面目去面对世界,说的是假话,写的是“假文”。虚假的东西哪来真情实感呢?实感呢?这些人活得累,写作理累。为什么有的人跟人谈话时能滔滔不绝,有的人写信时能下笔千言,有的人说“牢骚”时振振有辞,而偏偏作文那样苦涩无味?正是因为“假”的缘故。所以要鼓励学生敢于坦露胸怀来写作。

2、揭露时弊的题材。学生对这类题材不敢写的原因的怕写错,怕得罪人,或怕被老师冠以“反叛”之名。其实只要在立场正确的前提下,大可不必这样畏手畏脚,恰是这样的题材能锻炼和反映大家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别人不敢写的东西你写出来,这就有新意,能吸引读音。

凡此种种,“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我们以此入文,必会与众不同。

总之,个性思维的成熟才会有作文的成熟,而作文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思维的成熟,个性思维是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的潜力,都有个性的思维,教师只有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并让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学生的作文才能个性飞扬,才能真正实现作文的进步和人的成长。

篇6: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盘县板桥镇赵官中学

李文学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因缺少写作素材而无从下手,其实,这种情况,与写作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有很大关系。本学期,我主要是从写作前的热身活动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动中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乐于写作,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怎样做到这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操作?

教师在给学生做热身活动时,可以创建两个平台,即:倒置性平台和标准性平台,让学生在两个平台上互动,不断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差生也能够享受集体的智慧酿造的成果,在平台互动中能够学到很多连自己也无法预料的东西。下面,我以“挫折”为话题,介绍平台互动方式的运用。

一,倒置性平台运用。教师用大屏幕出示活动主题:挫折。由这句话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写在小卡上,词语、短语、句子表达都可以,用手势表达所写内容个数。此步骤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学生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想象,如失败、困难、危险、打击、艰难险阻、崎岖、曲折、相关故事、俗语、名言、警句等,学生能够写出很多相关内容,为后面写句子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4人小组交换学习卡,浏览本组其他同学的学习卡,每组推荐一名中心发言人语言表达,教师用蜘蛛图表示每组学生发言的重要内容,重复的

内容不写。

二、标准性平台的运用。学生以“挫折”为话题,选取一个角度,比如:如何面对挫折等,再写有关“挫折”的内容,用句子表达,1~5句,6人小组讨论交流本组成员所写内容,筛选1~2条重要、经典的内容写在大卡条上,推荐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教师点评。由于有了第一步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一些经典的可以作为文章主旨的句子,好词佳句俯拾即是。例如: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失败者,只表明你尚未成功;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没有努力,只表明你的努力还不够;失败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忏悔,只表明你需要吸取教训;失败并 不意味着你一事无成,只表明你得到了经验;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无法成功,只表明你 还需要一些时间;失败并不意味着你被打倒,只表明你需要微笑面对;成功 的曙光 在成千上万次挫折后;挫折不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历练;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没有挫折,何来辉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敢的心;勇敢地面对挫折,优雅 地迎接成功;挫折不是失败,它是为成功铺设的一条道路;失败是成功的奠基,挫折是成功的阶梯;成功 的秘诀在于永不放弃;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破茧而出的喜悦;我们不做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雨的摧残,我们要做蓝天搏击风雨的雄鹰,勇往直前,绝不放弃;贝多芬双耳失聪,却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

三、片段作文练习。以“挫折”为话题,自选角度,写15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然后进行小作文评比,让前面两个平台活动的成果继

续发酵升温,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个性表达,又做到资源共享。限定时间,写作结束后,随机分组,每组8人,组内快速浏览,每组推选一名同学的片段作文在班上朗诵,学生点评,教师挑选精彩片段作文进行点评并给予鼓励。

篇7:小学生个性写作实验与研究

惠州市第十五小学课题组 汪琳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发现当前小学生作文的一些现状:在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下,作文教学走的还是“范文示例——教师讲解——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的老套路,拘囿了学生的写作空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不是机械地仿写范文,就是“填空式作文”——按照教师提供的写作提纲“填写”内容,写作成了“照猫画虎”,呈现出一篇篇“样板”作文,这样的作文毫无个性可言,更说不上有创意。写作没有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作文中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惟独没有学生自己的真心话。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的本质是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的自然,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呈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该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由此看出,写作应该是写真话、抒真情、表真意,用文字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

《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相较与过去的写作教学强调技术性的要求,《语文标准》凸现了写作要有创意的表达这一根本性要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文的关键是写出个性,有创意。秉承这一基本理念,针对当前作文教学弊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确定重点对 “个性写作”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课题的界定

个性“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辞海》)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在心理学上,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

个性写作就是指“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写作中凸显个性化和独特性。(《语文课程标准》)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儿童的个性特点鲜明突出,重视儿童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以此发掘创造的智慧和创造的潜能,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提倡作文个性化,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真实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作文教学的初衷和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的关键所在是写出个性,有创意。在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感受和想像”、“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精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四、研究设想

当前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急需解决:

1、写作没有自主性。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都由

教师设定,学生只需按照定制的模式完成“填空”,完全是用自己的手写别人的思想,而不是“我手写我心”。个性写作把写作的自主权交还个学生,实现内容自主、形式自主的写作理想。

2、写作丧失真实性。真情实感是作文的核心要素。所谓的真实就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想法或思想。由于应试作文的影响,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受到很大冲击。为了得到高分,学生在作文中编造悲惨的遭遇或体现高尚品格、伟大精神的事例。这是严重误导了学生思想的发展和身心健康,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个性写作鼓励学生写真话、抒真情、表真意,用文字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

3、写作缺乏创新性。传统作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写作空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导致学生因循守旧。个性写作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勇于打破常规,敢于推陈出新,善于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

五、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推动我校作文教学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基本模式,构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取得有推广价值的理论成果。

2、学生身心获得和谐与全面的发展,个性和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3、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作文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研究内容

1、各年级个性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个性写作与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研究。

3、个性写作与教师发展的研究。

根据以上内容,各年段拟作以下安排:

低年级:培养学生写作个性,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写作素材,以写话为主,如写生活日记、看图写话等。

中年级:发展学生写作个性,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联想,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写作的形式可向写想象作文、读后感、续写、改写文章结尾等方面拓展。

高年级:放飞学生写作个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精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教师要鼓励和引领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关注国际形式,从中攫取写作素材,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做切入点,写出彰现个性的作文。这一阶段的写作形式应呈多元化,如:写想象作文、话题作文、情境作文、诗歌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对象:一至六年级各选一个实验班。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用两年完成,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9、5—2009、6)课题准备阶段

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分析调研、论证,确立研究课题,成立课题小组;组织课题组人员讨论,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研究方案;分解和落实课题研究任务。

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2)第二阶段:(2009、7—2010、6)研究探索阶段

(一),①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②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③结合语文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以年级为单位,制订出各年级个性写作训练内容,组织教师撰写个性写作方案、案例。

④各年级语文教师组织开展个性写作活动,撰写教学案例等。

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3)第三阶段:(2010、7—2011、1)研究探索阶段

(二)①各年级在第一轮个性作文实验的基础上,调整修改个性写作训练内容。②针对第一轮开展个性写作实验的反馈,修改和完善个性写作方案,课题组有选择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个性写作活动。

③写好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出一辑个性作文集。

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归纳法。

(4)第四阶段:(2011、2—2011、6)总结提高阶段

收集有关资料,特别是研究论文及成果资料,全面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迎接课题鉴定。

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法和分析总结法。

七、课题的成果形式

研究论文、总结报告、研究报告、典型课例、教学个案、学生习作(编辑成册)、相应的教学软件。

八、课题的组织管理

领导小组:

组长:陈伟忠(校长)

组员:江文英(主任)吴数英(主任)

课题小组(分工):

主持人:汪琳(全面负责课题实施的组织策划、管理。课题论证报告、申报方案、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的拟定以及修改。)

篇8:结合写作心理培养中学生写作个性

现实中, 学生作文往往按照老师所津津乐道或者各种写作指导书籍所强调的某种写作模式去布局谋篇、遣词造句, 要么生搬硬套, 无所用心;要么东拼西凑, 移花接木;要么凭空杜撰, 为文造情。而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思想感情积累以及兴趣爱好等, 只能“养在深闺人不识”了。这样一来, 学生作文人云亦云、材料陈旧、结构呆滞、语言贫乏、抒情生硬……总之, 千人一面, 面目可憎, 缺少个性化, 状况令人担忧。中学生的心理虽具有某些共性, 但在活动方式、发展水平、特征诸方面并不是整齐划一。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知识经验等方面有其特殊性, 就决定了他们在写作心理活动的形式、水平、内容等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品质的差异

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思维的广阔性方面:

有的学生“视通万里, 思接千载”, 写作思路开阔, 想象丰富;而有的学生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思路狭隘, 就事论事。

2. 思维的流畅性方面:

有的学生思维敏捷, 构思顺畅, 提起笔来往往能不假思索, 一气呵成;有的则思维迟钝, 常常是抓耳挠腮, 冥思苦想, 左顾右盼, 动作迟缓。

3. 思维的逻辑性方面:

有的学生构思严密, 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可谓天衣无缝;有的学生则思维紊乱, “剪不断, 理还乱”, 文章脉络不清, 前后矛盾, 可谓破绽百出。

4. 思维的独立性方面:

有的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思维具有发散性和求异性, 文章匠心独运, 心裁别出;有的学生则思想保守, 囿于成见, 一味模仿, 人云亦云。

二、写作能力的差异

人的一般能力有大小强弱之分, 作为特殊能力的写作能力也是各不相同。

1. 审题方面:

有的学生对题目的要求判断准确, 对题目规定的取材范围辨识明确, 对题旨理解正确, 所写的作文必须符合题意, 切中肯綮;有的学生则对题目所要求的文体识别不清, 对所规定的取材范围确定不明, 对构思行文的重点把握不准, 写出的文章势必不得要领, 甚至离题万里。

2. 构思方面:

有的学生立意高远, 构思精巧, 选材贴切得体, 组织严密合理, 写出的文章思想深刻, 结构严密, 过渡自然;而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取什么材, 达什么意, 哪些该详写, 哪些该略写, 胸无成竹, 无从下手。

3. 表达方面:

有的学生词汇积累丰富, 文如泉涌, 妙语连珠, 文采斐然, 读来琅琅上口, 回味无穷;有的学生则语言干巴, 词汇贫乏, 搜肠刮肚, 一字一顿, 不讲究章法技巧和炼字炼词, 写出来的作文平平淡淡, 味同嚼蜡。

4. 修改方面:

有的学生既能从大处着眼, 又能从小处着手, 既能改思想, 又能改语言;而有的学生或懒于改文, 习惯于“毕其功于一役”, 或把思维局限在某个点之上, 在文字上兜圈子, 在语句上费脑筋, 而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结构等根本性的问题却置之不理, 一篇文章改来改去, 面貌不变, 风采依然。

三、气质的差异

作文活动与人的气质有密切的关系, 气质不同, 其写作方式、写作习惯以及文章的风格也存在很大差异。

1. 多血质的学生。

这类学生往往对新奇的事物、新颖的标题有浓厚的兴趣, 思维灵活, 动作敏捷, 能够下笔成文。文章风格激情奔放, 动人心魄。然而, 他们往往比较浮躁, 认识事物常常停留在外表, 浅尝辄止, 因而文章通常缺乏思想的深刻性、结构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可谓瑕瑜共存, 经不起推敲。

2. 胆汁质的学生。

这类学生感情强烈而迅猛, 教师的命题如果恰好触及他们的“动情点”, 他们的情感就会如火山爆发, 喷涌而出, 写出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文章来。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具体细致, 分析问题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尤其是议论文难免出现几处漏洞, 感人有余而服人不足。

3. 抑郁质的学生。

这类学生性格内向脆弱, 多愁善感, 观察细腻, 甚至能够洞幽烛微, 并且有深刻的体验。他们的文章叙述完整, 描写精细, 抒情到位, 阐述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但常常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隐于内心, 教师很难把它激发出来。

四、兴趣的差异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存在很大差别, 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学生对作文课本身兴趣不一。

有的学生爱好写作, 乐此不疲, 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平时总自觉地写些日记、书信、札记、观感等, 写作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则讨厌作文课, 视写作为苦差事, 一到作文课, 就会焦躁、恐惧, 平时更是懒于动笔, 写作似乎与他们的心理很难相融。

2. 学生对各类文体的写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的学生喜欢写叙事、描写、抒情类的文章, 他们善于形象思维, 表象积累丰富, 写起记叙文或文学作品来往往得心应手。而有些学生善于抽象思维, 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 让他们写记叙文、文学作品, 就会力不从心。

既然学生的写作心理千差万别, 作文教学就应该适应这种个性差异。教师要善于剖析和把握学生的写作心理, 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 因人制宜, 因材导写, 写出自己的、诚实的话, 让学生在写作中张扬个性, 舒展灵魂。

摘要: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由于中学生在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就决定了他们在写作心理活动的形式、内容、水平等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具体体现了思维品质、写作能力、气质和兴趣等方面差异。

上一篇:等作文500字六年级下一篇:超励志的高考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