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实用教案

2024-06-04

故都的秋实用教案(精选8篇)

篇1:故都的秋实用教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难点

对十三段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秋天可以是如此的绚丽多姿,热情似火; 秋天也可以是如此的硕果累累,让人欣慰; 秋天还可以是如此的肃杀凄凉,诱人哀思。

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带着学生回顾与秋天有关的诗词)

二、作者简介 原 名:郁文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7日 籍 贯:浙江富阳 主要经历:

三岁丧父,1913年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人发起著名文学团休“创造社”。1938年底,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城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翻译,暗中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1952年被追认为烈士。主要作品:

《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出奔》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

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三、朗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思考 1.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2.作者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故都的秋的特点: 清、静、悲凉 秋景五图:

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四、理清文章结构

思考:文章中间是写北国的秋景,那么开头和结尾又写了什么呢? 1-2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3-12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13-14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五、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南国的秋有什么特点?找出有关语言读一读,并概括 慢、润、淡、多雨而少风、一点点清凉

赏析: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这是一个反向比喻,意即南国的秋就像那名花和美酒,味道不够。

六、欣赏秋花图

齐读第三段,找出能体现清、静、悲凉的句子 清——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泡一碗浓茶 向院子一坐 静对着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静——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静对着 悲凉—— 一椽破屋 破壁腰中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细数蓝朵残垣,几茎疏草,落寞人对秋椽。——调寄《天净沙》

第二课时

一、学生选择一幅秋景图,分别找出能体现清、静、悲凉的句子。教师引申一下:

秋槐——不写其高大挺拔,而写其落蕊。晨踏落蕊,轻扫落蕊,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有欣喜,亦有寂寞。(板书:轻扫秋蕊)

秋蝉——秋蝉哀鸣,牵动心魂;秋意阵阵,孤独冷清。(板书:细听秋蝉)

秋雨——春雨濛濛,富有诗意;夏雨粗犷,畅快淋漓;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萧瑟的寒意。

画面的中心是两个都市闲人。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一个“了”字意味无穷——天气转凉了,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作者谈天气不谈国事,反映的正是一种政治高压。化用名句,含蓄隽永。(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胡同文化》)(板书:闲话秋雨)秋枣——喜看秋枣,青涩转红,可西风漫起,卷沙扬尘,枯燥荒凉。“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板书:喜看秋枣)

小结:从这些秋声秋色中我们感受到了秋的意境,更看到了一个落寞的知识分子的身影,从他对秋的眷恋、陶醉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内心的追求,此时此刻,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和颠沛流离之后的郁达夫,他正企求内心的安宁和清静。每个人都需要这份宁静!

二、齐读议论段 明确本段的思路:

秋引起人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无论中外)——惟有北国的秋才够味 这一段最终还是落到了北国之秋上,且特别落在悲凉这一特点上。

三、赏析文章最后两段

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 黄酒 润、淡 温和 白干 辛辣 稀饭 稀薄 馍馍 厚实 鲈鱼 细嫩(味淡)大蟹 辛冷 黄犬 小巧、精致 骆驼 强大、粗犷

通过比较,突出了北国之秋的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

四、小结

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自然之秋——人生之秋——民族之秋

五、作业布置 导读丛书第二课练习

教学后记:

篇2:故都的秋实用教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知识教育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

教学难点: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听录音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器材: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语: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知道了《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散文的主要功能是抒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它就是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

解题:“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作者简介:《优化方案》

听录音

思考问题:请找出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感受的`词语。

关键词语:清、静、悲凉

分析课文:

问题一:“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方法:联系背景)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主观因素)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客观因素)

问题二:按照正常思维课文接下来无论选取什么景物,都要为“清、静、悲凉”服务,同学们阅读课文3----11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五幅图画并为其命名。

庭院清秋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喜看秋果图

问题三:在这些景况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作业:1.第12节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将议论的落脚点放在哪里?

2.在下列括号中加入定语,体现作者“清、静、悲凉”的感受。

陶然厅()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

附:《故都的秋》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庭院清秋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篇3:故都的秋实用教案

所谓“导学案”是指用于指导学生每一课时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 它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学案”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目前出现在课堂上的“导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 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它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在学案指导下进行自学, 在老师点拨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通过自我检测达到每节课知识的掌握与落实, 不留死角。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 让学生学习有备而来, 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 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导学案”在新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指导预习, 也可用于课堂教学, 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自主学习资料。

在新课程背景下,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 必须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 用具有双向交互性和开放性的“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为此, 必须做好三个转变, 即:由主要考虑“教什么?”转到更多地考虑“学什么?”;由注重“读懂”转到同时注重“想懂”;由“关注教师的成功感”转到“关注学生的成功感”。

那么, 应该如何设计导学案和操作应用导学案呢?

一、学案编写阶段

学案的编写成功是上好课的前提, 学案的编写要简洁, 重点突出。学案的编写是通过集体备课敲定成型的, 集体备课中先由主备人陈述自己的观点、备课的思路, 其他教师进行完善和补充, 最后由主备人执笔形成学案, 学案形成后, 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 对学案进行变通, 使学案能有利于学生自学, 顺利的掌握知识。当然这就要求在编写学案之前同年级同科教师都必须熟悉教材课标, 熟悉学生的学情, 真正把握每个知识点、重难点、易混点, 与其他知识的前后联系等, 然后由此可知, 学案的形成是同年级同科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它需要每个教师都必须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观点展现给其他老师。由此看来, 用学案之后, 教师在课前较以往要忙得多, 但在上课过程中会轻松许多。

二、学案的应用阶段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从教师的教出发, 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 任由学生听”, 而学案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学, 学案准备好了, 教师用学案去指导学生自学, 上课40分钟, 大约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在目标指导下进行自学, 独立或交流去解决学案中的各个问题, 并将讨论后还不清楚的易混淆的问题记录下来, 及时请教师帮助解决。正是有了这个时间。教师才有机会参与到学生中去, 为一个或几个学生解决一些学生不容易弄清楚的问题。通过教师这段时间的收集, 为后面10分钟的精讲做准备。紧接着教师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为学生解决困惑, 教师先将多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学生点睛, 使学生解开心中的疑惑, 再就是由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情况举手发问, 教师给予及时指点。最后剩下约5分钟就是学生自我检测, 根据学案学生独立完成, 目的是检验学生自学情况、对疑惑问题是否真正解决。一节课仅仅给教师安排了大约10分钟时间,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必须精讲。这是以往没有的、也是不可能的。回想以往教师总是一人在讲, 占去了一大半的时间, 有时甚至满堂灌。现在不存在了, 教师讲多了, 下一个环节就完不成了, 逼着教师少讲、精讲, 课堂真正地放手于学生, 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学案反馈阶段

学完一节课, 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要通过习题去检测。学案上的练习题要当堂完成。原来老师上完一节课, 作业一般都留在课后, 根本不知道学生的作业是否独立完成, 而学案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目标指导进行自学, 独立或交流去解决学案中的各个问题。同时教师能够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 及时了解学生在自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并及时解决。真正做到堂堂清, 天天清。

由此可见, “导学案”教学模式更为关注学生的学。恰当设计并运用“导学案”,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 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 然后, 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导学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 通过“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的效率;导学案能指导学生以本课学习的内容为中心, 在课前预习和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 让课堂教学成为学习创造活动, 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快乐;导学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推动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 培养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4:《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1.指导品读,把握情感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结构

3.鉴赏五幅秋景,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秋天是个意蕴丰厚的季节,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中,杜甫独立夔州岸边感到的是悲凉……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诗人睹物思人,寄情于景,写出情景交融的佳作。今天,我们来赏析这样的美文——《故都的秋》。

二、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1.解题(略)

2.总体概括

(1)速读全文,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总结:故都的秋味——清、静、悲凉。

(2)作者通过哪些人、事、景、物的描写来品味故都的秋味的?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练习二的提示,找出相应的段落,并概括五幅画面的内容。

总结:静对牵牛花的蓝朵、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3)作者在南国每年秋天思念的是哪些景物?到了故都却大写牵牛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枣,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学生讨论回答:在南国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教师点拨:与本文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这样写叫不蔓不枝。

这篇品味故都秋的文章作者有没有宕开一笔写了其他的内容,你怎么理解?默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回答:课文第二段写的是南国之秋,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衬托故都秋味的清、静、悲凉,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十足。南国景色虽美,但在作者眼中却“看不饱,赏不够,赏玩不到十足”。

(5)教师点拨:课文的情、景、理达到完美的统一,我们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挥洒自如的美,领悟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情。

学生讨论后回答:作者既围绕中心选材,又艺术地宕开一笔,用对比和衬托,把精微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结合起来,使文章的主题突出、集中、精彩,体现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在写作中要借鉴这种方法。

三、品析语言,品味意境

本文基调是清、静、悲凉,文中五幅画面各偏重哪个特点?自读课文3-11段,合作交流。

牵牛花——清;秋槐——静;秋蝉、秋雨、秋枣——悲凉

鉴赏画面一:牵牛花的蓝朵

1.作者重点描写牵牛花的什么方面?如何突出“清”的特点?

教师指点:郁达夫着重写牵牛花的花色。“紫黑色”色彩太浓重,基调低沉,压抑;“淡红”属于暖色,作者说它“最下”;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体现宁静深远、素雅纯净的氛围,与高远的蓝天形成秋的基调,让人感觉清凉疏朗。

作者营造一种北国清凉氛围的环境: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让人感到秋天的清气扑面而来。

2.赏析诗句:王安石罢相后的两句诗“细数落花因坐久,缘寻芳草得归迟”,诗中流露出他怎样的感情?

教师指点: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终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事,细数落花,一个“久”字透露出寂寞凄苦的心情。郁达夫和王安石的心境颇相似,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清静闲暇中透着落寞。

鉴赏画面二:秋槐落蕊(略)

鉴赏画面三:秋蝉残声

1.一位同学朗读文段,大家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秋蝉状写“悲凉”的?

总结:作者以声衬静,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之妙。

2.赏析诗句:结合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句中“蝉”的意象理解文中“悲凉”的意境。

教师点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蝉是哀怨、忧愁、凄苦的象征。柳词中的寒蝉凄切的叫声让难舍难分的情侣倍增凄苦之感。在万籁俱静的冷清的秋风里,怀着苦闷落寞的心情,在故都听到家家户户秋蝉凄切的残声,置身此时此地此景,倍增凄凉之感。

小结:境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鉴赏三幅画面,领悟作者以景显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品读时,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情感,进入文中的意境。

学习迁移:学生阅读课文第6-11段,鉴赏第四、五幅画面,同学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秋雨话凉”的字里行间是什么触动作者的悲凉之情呢?秋雨带给都市闲人的感觉是“一层秋雨一层凉”,但作者在“平平仄仄”“念阵字”里,在“灰沉沉的天底”“一阵凉风”的环境中,触动了他心头的悲伤、忧愁和无奈之感。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清闲、孤寂、落寞的心头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又增一分沧桑、凄凉和无奈。但作者并没有刻意描写,这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如辛弃疾的“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在“秋枣奇景”图景里,枣树在故都处处都是,“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风来冬到。看秋果体味到的是一种留恋,一种悲凉。

总结:“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作者选取故都一椽破屋,一方小院,看漏光、秋草,听驯鸽的飞声,还有牵牛花的蓝朵,瓣瓣落蕊,声声蝉鸣,层层秋雨,枚枚秋果,在北国的寻常巷陌里,体味秋的清、静、悲凉,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真情,对故都的深深的眷恋和内心的悲凉。

郁达夫《故都的秋》情中有秋的落寞,秋中有情的眷恋,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课后练习:通过本文我们要学习作者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感受景物,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觉、情思的写作方法。写一段体现景物特点,情景交融的文字。

篇5:故都的秋教案

1、知识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能力培养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2)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通过阅读学习故都的秋,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方法:

(1) 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雨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今天我们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写景部分,看看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怎样的情。

下面请同学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听完录音,大家觉得作者对故都的秋是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向往、眷念 (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1、重视读,感知景物

提问:今天我们也来感受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尝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故都,目的只不过是要饱尝下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明确:(全班读毕)从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静、悲凉”(原句请学生读一读)。

明确:悲凉:是作者的心境、写作的风格、北国秋的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国秋的景色之中,有一丝的哀愁。“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提问:那作者当时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为何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江南到北平,来饱尝一下故都的秋呢?

明确: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诉我们:江南的秋天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提问: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点和江南秋天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从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明确:一种喜爱、向往之情

2、细品味,体验景物

提问: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要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明确:秋花、秋树、秋蝉、秋雨和秋果

提问:北平有许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让人留流忘返的旅游胜地,有美丽动人的奇花异草,作者一概没写,同学生看作者笔下这些景物,却是北平最常见的,最普通的事物,这也是作者独到的地方。我们先来仔细品味作者笔下的“秋花”的特点,请读这一段。(读毕),牵牛花,同学生都见过,作者没有写其摇曳多恣的藤萝,也没有写扶疏映衬的花叶,只写它的颜色,而且只写他喜欢的蓝色,为什么?

明确: 作者喜欢蓝色的理由是作者孤独、忧郁心情的表现。

明确:蓝色属于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提问:请你划出本段的动词,体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明确:看、听、数、对等,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静、忧闲,自得其乐,充满北国情调的民俗画面,同时也感到十分的秋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晨秋景图。一种“清”的感觉

提问:朗读北国的秋树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北国的槐树的?

明确:写花蕊,通过触觉来写。

提问: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无法言传的触觉,是一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人寂清的环境,作者会有如此的细微的体验吗,如果作者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这一切能感受得到吗,所以说,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几笔就把这常人不屑一顾的落蕊较细腻地传达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槐落蕊图。写出了北国的秋的“静”的特点。

提问:那我们看看关于蝉作者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是衰弱的残声,生命的尽头,这嘶叫的秋蝉,说明了声音的不洪亮,沙哑,这是从听觉上来为我们描绘的秋蝉残鸣图。我们曾学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是不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静”呢?因为静我们听得到蝉声。

提问:那作者是怎样写秋雨的?

明确:下的有味,以及都市闲人的对话。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雨话凉图。一种凄凉的感觉。由凄凉到悲凉。

提问:那下面作者写了什么呢?

明确:枣树

明确:枣树的形状、颜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果奇景图。一种苍凉的感觉。由苍凉到悲凉。

3、讨论表达,领悟景物

提问:其实,不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有特别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是为什么呢?请朗读文章倒数第三段。

明确:(读)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

感受:这是文章议论部分,作者告诉我们秋天为何会引起许多人的伤感,提升作品的主题。

4、倒数第二自然段写南国的秋,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作用是什么?

明确:与前面第二自然段相照应。

5、倒数第一自然段作者说的那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故都的秋的喜爱,眷恋,由于故都是指北平即今天的北京,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哀愁和对祖国的爱。

6、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2)思秋

第二部分(3—11)绘秋

第三部分(12)议秋

第四部分(13—14)恋秋

七、小结

篇6:故都的秋教案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篇7:故都的秋教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透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资料,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透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融化在一齐,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潜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资料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潜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必须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述的妙处。所以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推敲本文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六、教法学法设想:

1、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解说: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

(解说:认真体会景物描述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解说: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七、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贴近生活,进入情感

一开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等一系列的描述秋天的诗词……是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毛泽东读到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谈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收获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风中夹杂着寒意,让人心绪悲凉等等。

“一个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么,让我们一齐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一下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解说:这一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诵读感悟,辩论情感

1、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述故都的秋。

2、听完课文录音,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

(解说:这一设问意在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潜力。)

学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清、静、悲凉”

3、那么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文本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用心、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提高运用文本的潜力。

“颂秋”组的同学就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选读文段证明自己观点,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会从萧瑟的景物的文段描述中读出“悲凉”。学生很容易读到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那作者为什么不选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郊是众多优美的风光,而是选取生活中十分普通、不起眼的的几幅画面来作为故都的代表呢?为什么南国的秋就不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学生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辩论后发现: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这都跟作家的个人心境有关。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用心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能够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解说: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资料进行推断、想象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和争论中,加深对景物描述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潜力和发现潜力的培养。在那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三)研读探究,发现情感

继而,教师抛出一个学习缺口,师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是我上这堂课与学生互动的片断)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透过互动之后达成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解说:“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思考如何周密,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能够。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在那里,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

之后,进入延伸拓展环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可选取文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我们家乡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看谁说得新!说得多!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它在……它在……

(解说:设计此题,目的是让学生不拘一格畅谈自己的感受,深化知识,拓展潜力。学生可能会谈自己过了一个暑假重返校园又见到老师同学的喜悦;也可能会谈目睹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等等。)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晨的天空

秋槐的落蕊

北国的秋味——清、静、悲凉秋蝉的残鸣

秋雨的凉意

秋枣的色彩

南国的秋味——慢、润、淡

(解说:板书的设计力求突出学习的重点,将五幅秋景图与作者对故都之秋独特感受关联板书,同时与南国之秋比较板书。既突出文眼又体现出文本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一目了然的把握文本资料,又助于理解作者的感情,抓住学习的重点。)

九、教后记:

篇8:故都的秋实用教案

我校在2005年换用了高教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 (第一版) 。这是一套难得的教材:内容新颖、结构合理、知识量丰富。随教材所附带的电子教案, 也给教师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一年的使用过程中, 我们发现电子教案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有:Talking face to face部分没有单词解释, 扩充的知识点不能在对话原文中点击显示;第一至第三册的听力部分, 不能控制听力进度, 导致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不能就某一难点反复听;录音原文也不能在听的进程中点击显示出来;阅读部分, 没有文章的翻译;写作部分, 相关的语法点也没有在电子教案中显示出来。

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 自制了一些“课件”作为补充。有的老师将本单元的相关信息和知识点扩充, 做成漂亮的Flash, 新颖的画面受到学生的喜爱;有的老师将语法讲解, 配以练习, 精心用Powerpoint做出来, 令学生看起来更加直观。我们把自制的课件整合起来, 资源共享, 这样就不会在做课件上浪费大量的精力了。

二、“自制课件”的实践过程

我们首先收集原电子教案中所存在的不足。这一环节,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向学生征集使用这套教材的意见, 以及对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收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和意见进行总结和归类, 制定出制作新课件的目标。

在制作的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和文献的功能, 并参加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在围绕原电子教案知识点的同时, 改变课件形式, 补充并且添加相应的内容, 努力做到符合优秀课件的标准, 使其具有以下特点。

创新性:创新性是我们提高制作课件水平、教学水平的不竭动力。自制课件的创新性分为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内容创新要求我们选题恰当﹑内容丰富外创设饱满的情景,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技术创新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课件内容选取最佳的开发软件。例如Authorware提供了十一种交互方式, 利用这些交互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制作出生动可靠的效果界面。

针对性:对于知识难点, 我们制作了相应的专题或补充知识的连接。例如, 原课件没有语法部分, 我们自制了语法课件。针对“虚拟语气”这个语法,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个难点, 我们在课件里添加了充满“虚拟语气”的一首诗, 使学生在轻松地欣赏一首诗的同时就把这个语法理解透, 又如在讲解“Tricolored Ceramic”一文时, 我们下载一些“唐三彩”的照片, 制作成英文讲解的Flash。

启发性:启发性的原则要求我们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 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制作课件时, 素材的选用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要素。我们在制作课件时, 特别注意“导入”这个开场白素材的选择, 例如在“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一文中, 我们剪辑并重新编辑了“铁人三项”的一段视频。精彩、激烈的画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此时, 我及时设疑:“What’s the triathlon?”“What’s the spirit of triathlon?”学生不难从刚才的画面中得知“铁人三项”的内容, 并且开始思索“铁人三项运动”的精神。这样就很自然地转入了这节课的学习。

三、“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的补充作用

我们在制作“自制课件”的过程中认为, “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起着补充作用, 对此, 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 教材“电子教案”凝聚了教材编写组的心血与智慧, 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 经专家评定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迎合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 成为众多学校的教材。其价值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自制课件”是以原“电子教案”为蓝本, 在其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开展的, 没有原“课件”就没有我们的“自制课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自制课件”对原“电子教案”起的作用只能是补充作用。

其次, 我们必须重视“自制课件”的补充作用。只享受教材“电子教案”的方便快捷, 不制作自己的“课件”不是称职的教师。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课件”, 按部就班,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所讲内容。如第三册第八单元, 有关“WTO”的文章, 阐述了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挑战, 应该是写于将要入世前, 距今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 在此期间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不及时进行内容补充和更新, 学生会觉得不知所云。时代发展的迅速, 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都需要一线工作的教师不断地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添加, 使之更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最后, “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的改进起了推动作用。科技的进步, 知识的更新, 实际授课的需要, 要求我们不断地对教材和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进行调整﹑改变。《新编实用英语》 (第二版) 的出现, 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改版后的这套教材, 不仅对内容进行了删增﹑更新, 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 而且从形式﹑内容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材内容”和“电子教案”的更新, 离不开时代的发展, 也离不开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他们对“教材”﹑“电子教案”的优点与不足最有发言权。发现问题, 当然要解决问题。教师会根据教学实际, 自制一些“课件”, 对所讲的内容进行补充与引申。而制作的技术也会不断改进, 久而久之, “自制课件”的大量出现, 要求编者也要对教材“电子教案”进行相应的改进, 以满足教学需求。从这里不难看出, “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的改进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在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 教师不仅要继续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而且要与时俱进, 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对所用的教材进行补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满华.CAI课件评价关键[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2) .

[2]史济民.多媒体应用与开发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电动单梁起重机标准下一篇:中学生日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