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故都的球教案优秀

2024-05-10

高一语文故都的球教案优秀(精选8篇)

篇1:高一语文故都的球教案优秀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青年时期赴日本留学,开始小说创作。1921年在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其间发表小说《沉沦》,表现留日青年学生的生活。1922年回国,1923年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小说之一。1930年与鲁迅等人一起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期间,参加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默读课文,划分结构。这篇课文的结构与《荷塘月色》很相似。

第一部分(1-2):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

第二部分(3-11):具体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

第三部分(12-14):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课文中的词语

1、一椽(破屋):(见注解)名词转化为量词。成语“大笔如椽”:夸赞别人笔力雄健。区别:椽/掾(yuàn):古代指副官或属吏。

2、潭柘寺:柘zhè。江西有柘林水库。区别:柘/拓tuò(开拓、拓展、拓宽)。

3、颓废: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精神萎靡。(戴望舒《雨巷》:“到了颓圮的篱墙”)

4、诗歌散文钞:“钞”,通假字,等于“抄”。如:《革命烈士诗钞》。

5、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士,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有时泛指读书人,知识分子。(《史记》:“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6、廿四桥(廿:二十,读niàn),扬州名胜,即二十四桥。“廿”也写作“念”。林觉民《与妻书》:“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中哪一句话概括了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北国之秋的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有人说这是文眼。)

第2段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对比。作者是怎样评价南国之秋的?“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用口语来说,就是南国之秋比起北国之秋来不过瘾。作者认为过瘾好还是不过瘾好?过瘾好。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比喻1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这个比喻有什么特点?跟我们看到的一般的比喻有什么区别?

一般的比喻是:A像(是)B;这个比喻是:A不像(不是)B。

我们把这样的比喻称作“反喻”。用意:欣赏秋景,就应当酣畅淋漓,痛痛快快,百分之百,完全彻底,要看饱,尝透,赏玩到十足,就像游泳一样,要完全浸泡在水中,而不是在岸边戏水。

什么是反喻?

反喻就是一种否定形式的比喻,它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比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例如:“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来狼吞虎咽。”(姚雪垠《李自成》)这是说打江山不像吃红烧肉那样容易,而是一件极其艰难、需要流血牺牲的事情。反喻虽然不能从正面直接说明事物的性质,但从反面烘托和比较,有时反而能使意思表现得更深沉、更含蓄,更能发人深思。

反喻更适合议论

杀头不像割韭菜,韭菜割了还可以长起来,人头落地就长不拢了。(毛泽东)

反喻常和正面议论相结合,能把道理谈论得更加透彻。

文章的结尾最好能让读者觉得余香满口,余味无穷,千万不要是一粒发了霉的花生米。(徐仲华《文章的结构》)

第二部分:学生朗读。

写了几种景物?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各用4个字加以概括)

描绘北国之秋:

(1)北国之晨

(2)槐树落蕊

(3)秋蝉残鸣

(4)秋雨索落

(5)秋果成熟

(1)北国之晨

这里用了排比,列举了北平几处有代表性的名胜的秋景,但是没有展开,详写的是以平民的视角所观察到的秋景。

写了几样东西呢?天色,飞声,日光,蓝朵(牵牛花)。写这4样东西,主要是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有没有概括性的词语?——“十分的秋意”。

第3段写北国之晨,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白花,青天下驯鸽的颜色,主要也是白色,瓦灰色。

从美学的观点属于冷色调。

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便于表现人的寂寞凄婉的心境。

“牵牛花的蓝朵”,“蓝朵”是什么?就是蓝花。为什么不说蓝花?为了避免重复,这就是行文的避复。

(2)槐树落蕊

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写得特别细腻。它是从哪一种感觉来写?触觉。(上一段写了视觉、听觉,这里又加上触觉: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同时还将客观描写和主观感受结合起来。那么这段景物描写体现了秋的怎样的意境?清、静。

(3)秋蝉残鸣

注意用词的变化:残声、啼唱、嘶叫。这不一定是好听的声音,但它是一种秋声,表现了秋意,你觉得秋蝉残鸣体现了秋的哪方面的意境?悲凉。

(4)秋雨索落

这一节在语言上有下列特点:

口语风采。“还有秋雨哩......下得更像样。”这种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表达了赞美之情。

用了拟声词写秋雨:息列索落。写文章要绘声绘色,有时就要用到拟声词,能传达某种声音效果。这种下雨的声音,不是大雨,也不是毛毛细雨,不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南方的小雨,而是那种有些疏落,随风飘落的阵雨。不用这四个字,用别的字,还很难描摹。

记录方言的语音语调。所谓歧韵,是指不标准的读音。之所以记录方言,是因为写的是市井生活,写的是都市闲人。这些人,不是士大夫阶层,不是文化人,而是普通的市民。作者拿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色,使人感到很亲切,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意识。也可能是作者很羡慕这种无忧无虑的市井生活,希望能融入到他们中间去。

(5)秋果成熟

请学生读这一段。

第一句,也叫段首句,是对全段的概括,也可以叫总提句。接下来就是具体描写,重点是写了哪一种秋果?枣子。

这一段描写在描写中属于状物。它对于枣子、枣树叶、枣果的形状、颜色以及颜色的变化,都描绘得十分逼真。

什么是状物?

状物,是指以某种物体为描写对象,通常细致、真实地描摹出事物的特点,犹如用文字进行的写生。状物的对象有动物、植物、静物、建筑物等。状物常常和写人、记事、描景的文字相结合,共同表达文章的主题。一般说来,状物描写重在突出事物的形状、色彩、动态等。状物属于描写,不等于说明,它使用文学语言,表现出事物的审美情趣。

谁都吃过枣子,见过枣子,但要准确地把它描写出来并非易事,这就需要细致地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并且要有自然的热爱和好奇的心理。

我们学过的状物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巴金《小狗包弟》)

鹅(动物)

路上悠闲地走着两只鹅,一遇上路过的人,它们就会引颈高歌,贴着地面伸长了脖子,用淡红色的嘴去啄行人的裤腿,一直追出了很远。遇上了急速而来的车辆,它就摇摆着笨重的身体,惊惶失措地窜进了栅栏缝隙......(陈洪金《乡村色泽》)

尼龙伞(静物)

伞蓬是尼龙布,浅粉色,上面分布着一些细细的蓝叶黄花。他很喜欢伞的颜色和伞面上的小花。伞杆是不锈钢的,支撑伞的骨架和伞戗也是不锈钢的,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伞顶那里露出一截长尖,枪刺一般。伞柄那里窝了一个弯,很像手杖的手柄。这样把伞收拢,把伞布抿卷,并用上面带的扣环把整个伞扣起来,既可以当防身用的武器,冰天时又可以当防滑的拐杖用。(刘庆邦《红煤》)

思考:原文中为什么插入英文golden days?

中文写作中插入少量的英文,在当时有一定的风气,反映了作者的教养,或有留学背景,或接受过西洋文化的熏陶;反之,如果不具备这类教养而刻意装点门面,就有附庸风雅之嫌。

中国古代的“金”的修饰语只重事物的外在价值(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价值),与西方文化中的形容词golden相去甚远。在英文词典和英文读物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英文中的golden除了指黄金外,还常指美好、快乐、幸福等含义。

英文中golden的含义在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某些汉语语词中被接纳过来,如黄金时代、黄金周、黄金季节、黄金旅游线路等。“黄金时代”今指一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时光。在上世纪30年代,在文中用中文“黄金般的日子”,还不能充分传达出美好、快乐、幸福等含义和意蕴。作者也许觉得只有直接使用英文,才能更好地传达出他所要表达的意蕴和情趣。

无独有偶,在《故都的秋》的倒数第三段是一大段议论,里面也插入了一个英文单词Anthology就似乎不是很必要。这里,“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与“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语意重复,二者只须保留其一。并且Anthology并无什么感情的因素和言外之意,去掉这句话,对文意毫无减损,并且能使句子衔接得更紧凑一些。

第三部分(12-14):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第12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上文迥乎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发这一大段议论?这一段议论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文中有没有概括性的句子?——“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这个结论本来与本文的主题(北国的秋景)并没有密切的关系。但它最后还是得出了这么一句:“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因此,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使文章结构有了抑扬顿挫,避免了琐碎与平淡。从内容上看,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文化气息,与“故都”的题旨暗相吻合。

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放得开,还要收得回来。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是一篇很典型的散文。

第13段齐读:用了什么修辞?排比、对比。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其他所有地方的秋色,都不如北国之秋。这里作者为了进行对比,又用了一个特殊的比喻。

比喻2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个比喻中,本体是什么?——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比较起来)

喻体就是四个“......之与......”。

关系比喻。

什么是关系比喻?就是本体与喻体都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事物的个体,即不是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而是将两种事物的关系,比作另外两种事物的关系。比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好比一滴水与汪洋大海的关系。

我们学过的关系比喻: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最后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异乎寻常的热爱,等于说我愿用生命去留住北国的秋天。

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持产......”

“......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如何看待这种“悲凉”?(参考答案)

(1)悲凉是中国传统诗文惯用的意境。如:“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种文化传统不能不影响作者。

(2)和作者的身世、境遇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跟随长兄赴日留学,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此文写于1934年,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因此,悲凉已不是故都赏秋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慨。

(3)正因为这种心境,作者的选材就渗透了这种情感色彩。如:①牵牛花,不写鲜艳的颜色,而选取蓝色、白色来写;②蝉声是秋天里一种衰弱的残声,啼唱着即将逝去的生命,令作者感到萧索的秋意。

【课后练习】

1、用状物的方法写一段话,描写一种小动物,要求真实、具体、生动、有趣。150字左右。

2、抄写课文的第3、4、11这三段文字,细细品味,写出你的点评。

篇2:高一语文故都的球教案优秀

1. 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

2. 使学生体会散文中“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热爱。

教学设想

1.由介绍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入手,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2.指导学生具体品读课文,体会郁达夫作品里的真与美。

教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我们大家刚刚走过一个秋天,请同学们谈谈记忆中的秋景(学生回答)。可这秋天在女革命家秋瑾的笔下却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在辛弃疾的笔下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可见不同的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家与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教师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要对郁达夫先生有一个简单的了解。(首先补充课下注释①的内容)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以下为了解的内容)郁达夫是同鲁迅、郭沫若同时代的作家。他家境贫寒,三岁丧父,曾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满腔热情地回到祖国,面临的却是失业和居无定所的现状。当时中国的黑暗环境与个人的不得志经历,使他思想苦闷,性格抑郁善感,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所以人们对他的作品的评价是“唯真唯美”,在本文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郁达夫作品的真与美。

二.鉴赏课文

(一) 总体概括感知课文

师:作者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对北国之秋的特征作了概括

生齐答:清 静 悲凉 (板书)

师:作者把这清 静 悲凉的特征隐藏于他所绘制的几幅画面之中,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讨论并找出共有几幅画面,对应哪个段落,给每幅画面概括出一个相应的标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明确:(板书)

秋晨院中赏秋图

晨起观落蕊图

秋蝉图

秋雨图

秋果图

(二)欣赏画面,体会“物我合一”的“真”与“美”。

1.欣赏第一幅画面:

师: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画面中的具体物象。

生答,师明确:

篇3:高一语文故都的球教案优秀

喀什第二中学

刘慧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理清全文的结构,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之情。

2.品味语言,赏析故都秋景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3.体会作品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引导学生学习郁达夫式的独特的表现自我的写景方法。4.体味作者作为传统文人独有的文化趣味,感受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独特的生命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1.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的多彩多姿,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2.《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文章中作者的趣味与体验,和中学生的情感经验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字,品味情感,审美体悟”是教学中着力要做的,所以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文本的理解、研读和探究等,要充分考虑到学情,做到“眼中有人”。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赏析细腻、富有雅趣的语言,品味悲凉情感和作者创设的“物”“我”融合的完美意境。难点: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秋的独特的意境和趣味以及审美意蕴。4.本课的学习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侧重在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写景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对故都秋景的眷恋之情。第二课时侧重在品味语言,赏读秋味,揣摩情感,感受郁达夫独特的审美感悟和表达特点。5.第一课时设计(学生自读,齐读,教师设问引导)问题设计:

(1)题目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而用“故都的秋”?(2)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秋景有什么样的特点?(3)作者对故都之秋怀着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对题目的理解,明确欣赏的角度,在课堂上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熟悉课文,梳理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眷恋故都的情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故都的秋

(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授课人:刘慧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授课班级:高一22班 教学目标:

1、赏析故都秋景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2、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文中独特的“自我”。

教学程序

一、导语

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满怀喜爱,真情盛赞。北国的秋不像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以让人尽情领略,饱尝而沉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和郁达夫融入故都秋景,品一品故都秋味。

二、细读课文,品读秋味,感受“有我”之境。

主问题:作者是怎样在故都的秋景中品出“清”“静”“悲凉”的秋味的?

(一)比较品读第三段(投影呈现改写段落)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住在租来的一间破屋里,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中,你也能看到蓝色的天空,飞过的鸽。院子里有棵槐树,从槐树叶底射下来一丝一丝的日光。还有破壁腰上长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在牵牛花下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是一种陪衬。

解读示例:作者所写的平凡的景物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一椽破屋、一碗浓茶,有沧桑之感,有深沉的回味。这是一种具有文人特色的表达,展现的是既高雅深沉又有世俗趣味的生活。郁达夫是一个沉浸在传统文化之中的文人,对这些传统典故烂熟于心。一椽,碧绿,给我们预示了郁达夫的特殊身份:传统文人,有其一整套特有的语言表达系统,和生活语符系统有所区别。

2.细数,静对,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作者沉浸在欣赏秋时特有的悠闲、自如又有点落寞的秋的意境、姿态与氛围中。

3.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蓝色显得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追求的色彩很淡。这种淡和作者追求的深沉的内在意味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淡雅的趣味,也包含着赏玩的闲适情怀。碧绿,一丝一丝的日光,不是明显的色彩。

补充:《济南的秋天》对比阅读(投影呈现)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

老舍的秋天,从全文来看,给人一种活泼、清新、明静、愉快、开朗的感觉。色彩的选用偏向于鲜艳。

4.最好„„使作陪衬,可见作者能够感受草木衰败的审美价值,衰败的生命引发悲凉之感,但也能让我们思考生命,丰富了心灵的境界。

小结:

在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里,有破屋的沧桑,有早晨的清凉,有浓茶的回味,有高天的旷远,有驯鸽飞声反衬出的清幽,有细数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的悠闲惬意,有静对着破壁腰中牵牛花蓝朵的清闲。除了清、静,还有那对牵牛花的论说中透露出的一点点的落寞和悲凉的人生况味。能够欣赏这种悲凉的美,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恬淡的情怀。

方法:品味语言时抓住一些特别的动词、形容词、量词,发现特别的意象和色彩,感受到作者笔下清净、淡雅、深沉的审美趣味。

(二)思考明确作者表现自我的独特手法。

主问题:作者为什么对四合院中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作细腻的描述,而对故都的名胜却一笔带过?

这些“旅游胜地”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和象征,恰恰是“外来人”最易注目与把握的,而秋的传统韵味,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作者以自己的审美取向(眼光)来看(体验)北京的秋天,——在世俗生活中寻求和享用“美”(“美”的人生,“美”的文化),自觉地从中寻求审美满足,并诉诸文字。所以他即便选取了一些旅游胜地,联想到的意象仍然是具有乡野气息的自然、宁 静、深沉特点的。

有人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在朴素安谧、幽静深邃的秋的赏玩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这个赏秋人的独特的情态和意趣。他有着悠悠然的神态,一份别样的闲情、兴致(朴素的雅趣、超脱世俗的恬淡情怀、欣赏悲凉的审美情趣),深深的欣赏、眷恋和怀念„„

作者有意识的进行了审美筛选,写出了特别的秋景特别的秋情,这样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和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情景交融的手法。正如郁达夫所说“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和人生的心情。”

三、品读写景段落,体会情与景的关系。

※清晨独步,脚踏落蕊,感受到的是那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还有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还勾起潜意识里的落寞。遥想中带有对生命关照的深沉。蓬勃的生命固然美丽,但能感受生命的凋零和衰败需要深沉的领悟,这能够丰富我们的心灵境界。

※秋蝉的嘶叫,衰弱,它是北国的特产,作者眼里,那是它的啼唱,是作者引以为豪的可欣赏的乐音。连用四个“家”字来写对秋蝉的亲切的喜爱之情。这生命里最后的歌,拨动了作者的心弦。

※都市闲人话秋凉,朴素悠闲的形象,包含着落寞和惆怅。都市闲人是故都特有的风景线。清朝灭亡后,皇城中的遗老遗少,仍然保留着过去生活的特点,他们遛鸟、赏玩古玩字画,他们有很多人有着很深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生活情趣,他们的对生活的领悟也是独特的。作者有着传统文人情调的文化人,能在他们的腔调、韵味中听到了他们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感叹,他抱着欣赏的态度来写这平平仄仄的歧韵,正反映他的文人趣味。

※北国的秋,果树是奇景。“奇”在果子成熟到八九分,那时才是“清秋佳日”,是GoldenDays。苏轼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想必那是南方的。在郁达夫这里可以吟诵为:清秋佳日君须记,正是枣黄柿红时。这自然是北方的奇景——可爱的古都秋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表达自己的感受。(依据课堂时间灵活把握)

四、思考探究,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

主问题:悲凉为什么是美的?作者为什么欣赏这种悲凉的秋? 背景资料(投影呈现)

◇国民政府是国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它的基础是建立在众多人的基础上,然而现在执政的却是几个和民众相距很远、对民众漠不关心的人。(《郁达夫自传》)

◇令人愁苦的贫苦,何以与我这样的有缘?使人生快乐的富裕,何以总与我绝对的不来接近?(《零余者的觉醒》)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丁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

——选自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

◇1896年12月7日出生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四岁丧父,家庭窘迫。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一生漂泊不定,个性忧郁善感。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开始了弱国子民在国外的求学生活。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诱骗至郊外掐杀。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受到日本物哀文学影响,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曾于1919、1923、1925、1926、1934年先后到过故都北平,或作短暂停留,或任教北大,或看望寓居的妻儿,或因长子龙儿夭折,或携眷北上旅游、避暑。

补充资料(给学生理性剖析以引导)

欣赏自然美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视官愉快”。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欣合”,如“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李白)。三是“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

——朱光潜《艺术概论》 明确作者欣赏悲凉的深层原因:(投影呈现)忧郁善感的个人气质 传统文人的审美情怀 悲苦飘零的家国命运 生命衰亡的唯美关照„„

小结:作者用情感描绘出一幅深沉细腻的主观意境图。郁达夫以其独特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品味故都秋味;既让我们感受到故都秋的韵味,也让我们体味到故都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深沉魅力!

五、布置作业。

篇4:高一语文故都的球教案优秀

课题 故都的秋 主备课人 闫建光 上课人

时间 、11、年  级 高一 班  级

标(三维) 第一课时

一、了解郁达夫及其生活时代。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文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的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确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章秋景图。

难点:从作者所描写的秋景中感受“十足”的“十分”的秋意。

教学方法与手段

用多媒体展示郁达夫及其生活时代

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归纳文章结构,并讨论秋景中的秋意。教师主要进行引导。

使

想 本单元为写景单元,重在让学生学习作者对景物的感受、描写和融于景物描写中的情感。因此,本课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

文章的整体构思和景色特征,为第二课时分析作者情感铺垫。

集  体  备  课

第  1 课时    (总共 2 课时)

个性化操作

一、导入: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写出了自己对秋的感受,也写

出了自古以来文人心中的秋意。今天我们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感受一下他对故都的秋天特有

的.情感。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江人。一八九六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十五岁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一九一三年留学日本, 一九二一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了创造社。七月,发表第一部小说集《沉沦》,一九二三年七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抗战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后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一九四五年九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达腊。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学生反复朗读全文,明确文章内容结构:

1、前后联系

问:文章如何引出故都的秋的?又是如何结尾的?

--通过比较。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比较。

2、中间内容

问:中间内容分几部分?

--绘秋(3----11)、论秋(12)。

(二)品析故都之秋

问题探究;

1、作者如何表现“故都的十足的十分的秋味”的?

-----借景、比较。

2、何景?用恰当的语言归纳。

庭院赏秋   槐蕊诉秋  寒蝉鸣秋 奇雨念秋 枣子闹秋 (参考)

3、如何理解这图景中“十足的”“十分的”秋味?(教师可就其中之一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可对其他的图景进行讨论分析并作课堂交流。)

例如:庭院赏秋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蓝色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

的秋草(这里的秋意:天高、日朗、花冷 草衰,和南方之秋比较,“清”“ 静”之特点一览无余。)

四、小结

齐声朗读课文第一段。

秋是清的、是静的,感受欣赏这清的、静的秋天确实是十分的惬意的,可是饱尝秋之悲凉也成为作者的渴望,这又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探究这有点奇怪的趣味。

五、作业: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把你最喜欢的的一篇(首)介绍给同学,并作简要的分析,明天上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让同学们就自己喜欢的诗文作交流,不知准备好了没有?(此环节是为下文作铺垫)

(选两个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诗文)

二、探究作者的主观情感

(一)回顾故都秋景,并认真阅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和前面的描写有什么关系?

-------深化秋景的意义。

解读:秋能是“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因此看来,作者之所以“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不仅是想饱览故都秋景,更是从这故都的秋意中感受中国那浓浓的秋的文化。)。

展示投影:

1、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个性化操作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归纳:由此看来,在作者心中,故都的秋不仅是季节,更是一种文化,他所说的饱尝秋秋之清静悲凉,更多的是指由秋的气候景象引起的文化中的“清”“静”“悲凉”。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试用)

课题 故都的秋 主备课人 闫建光 上课人

时间 年  级 高一 班  级

标(三维)

一、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体会作者浓厚的文化情怀,

二、品味文章的语言,掌握运用语言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

学习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

难点:理解“饱尝”秋之悲凉的文化情节。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语言的品味主要通过对特色词句的反复朗读咀嚼并讨论来完成。

主观情感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来完成。

使

想 (同第一课时)

集  体  备  课

个性化操作

三、语言艺术探究

1、语言平实 朴素中见美。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2、音乐之美

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篇5:高一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一、诵读提示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整体感知

1.本文题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

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官网:

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三鉴赏要点

1.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2.描写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也表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非常愉快。

3.人物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4.文化氛围

本是写景文字,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5.排比句

篇6:高一语文故都的球教案优秀

东北师大附中鄢霏

第二课时

分析郁达夫的秋天与秋天里的郁达夫。

一宏观:

1、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比较:

(1)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士卒。

(2)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2、不同文化之间的秋的共同性: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趣味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因其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二微观:

1、写景

(1)清晨院中的破屋残墙------------有一点孤独,有一点安逸

(2)细数漏下来的日光-------------有一点闲适,有一点落寞

(3)碧绿的天色----------------有一点希冀,有一点压抑

(4)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枯黄的秋草------有一点旷达,有一点颓败

(5)蓝、白,紫黑,淡红的牵牛花--------有一点清雅,有一点冷艳

(6)清秋佳日枣子初成与尘沙灰土的世界-----有一点惬意。有一点迷茫

2、听声

(1)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有一种“家”的味道,但是消逝,与心境同构;

(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生命走向衰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形成同构关系;

(秋蝉“衰弱”象征生命走向尽头,“残声”象征一种抗争与坚持,与有意识的抗争、摆脱但却无法抗争摆脱的迷惘的郁达夫的心理形成同构)

(3)息利索落的风雨声----风雨飘摇的秋声与动荡的时局同构;

(4)缓慢悠长闲话天凉----寒秋无法回避的叹惋与人生起伏的同构;

(5)落蕊微细柔软的触觉---美好事物被秋摧残与众生为时代动荡摧残命运的同构。

3、品味

(1)江南的.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以对比示选择;

(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以醉示秋意;

(3)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以色示心境;

(4)缓慢悠长的声调,微叹互答-----以调示况味;

(5)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以比较示倾向。

三、分析

1作者的行踪是从杭州--青岛--故都,从南方逆上北方,人们的做法是从北方逃向南方;

比较可得:人们是为了寻求活着而寻求活的空间,

作者是为了寻求活的意义而选择生存的方式;

2作者是“租”一椽破屋,时人是弃家南迁;

比较可得:时局动荡之下,人们无家可归,作者的“租”,写出了心的流浪漂泊的现实无依之感;

3作者说秋不是名花、美酒,而传统文化中秋日赏菊饮酒;

比较可得:文人雅士赏秋品花移情于酒寄兴感怀,昭示高洁人格修身以备入世治世之需;

迁客逐人读秋观草寄怀于醉遣悲悟离,抒发前路黯淡迷惘以示浊世乱世之感。

所以,作者是一个反传统的人,一个边缘化的人。他从青岛到北平的过程就是一个给自己的心寻找一个归宿与寄托的“家”的过程,是一次心的寻根之旅,所以笔下的秋景是破败、凋零、黯淡的,而作者要寻求的不只是秋景,更是要品一品秋的“清、静、悲凉”的秋味。而一个“租”暗示出了这种寻根的尝试的悲剧性结局,心的流浪无法终结。照应了拥有就是失去的哲学命题,也符合了即将失去而珍视的心理认知。

因此,说“故都的秋”是只属于郁达夫的秋天,是因为和他的经理、心境有关,即“清、静、悲凉”,他的矛盾与迷惘使得他选择这样一个“孤独的秋”,同时,在这样一个“孤独的秋”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一个追求清静,对秋充满眷恋,心中溢着淡淡的悲凉的孤独迷惘的郁达夫。

篇7: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2、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

3、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全面理解本文的题旨。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欣赏作品的绘画美。【教学方法】

运用披文入理、缘景入情的赏析方法,把握情境,感受情物,探究情缘,揣摩情语,领悟情思,形成鉴赏抒情散文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相关准备

1、引入课文: 在背景音乐《长亭送别》中让学生欣赏几幅关于北方秋天的图片,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

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今天看看北京的秋天在郁达夫笔下又是怎样一番情致。(教师板书课题)

2、介绍背景(印发资料)

作者: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县人。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之一,现代著名作家,诗人。1896年,郁达夫诞生在富阳这个富春江畔的古老

小城中。据说他家藏四万卷书,郁达夫在少年时期就全部翻读过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1913年,他留学日本,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1922年,他回到祖国,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4月,他离开上海隐居杭州三年,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为派遣苦闷,写了许多游记,多为遁世作品。1937年,他愤起离家参加了抗战工作。1945年在南洋被日军杀害。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厚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也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的:“悲怀伤感,决不是一个人的固有私情,照托尔斯泰的艺术论看来,则感情的渲染传统,却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白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郁达夫创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其小说代表作为:《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夜茫茫》等。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二、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初读文章,理清行文脉落。学生品读后,研究,讨论。教师以问题点拨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 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1、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

(秋晨天空、秋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秋枣奇景”等)

2、在刻意描绘的五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首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秋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驼[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其中点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指导学生细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中景物的特征。教师以问题点拨。学生欣赏、讨论。

1、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儿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作者先从“秋光”写起,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我们还能从文中听到“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弱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但也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潭柘寺的钟声”,是高亢,幽远、清亮的。而再看那“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透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还有秋树的落蕊,没声、没味,“会铺得满地”却“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可“像花而又不是花”,真是朦胧中又有落寞蕴含其中,更具“秋味的是那“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2、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之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之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三、诵读全文,自选两段背诵。(首段和倒数第二段)

第 二 课 时

一、指导学生精读文课文,深层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旨。教师以问题点拨。学生欣赏、讨论、交流。

1.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几处景物来写呢? 提示:清代学者王国维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弱、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在故都,火一般的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都显示着“秋”的韵味,但因为作者身处的时代,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就笼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上述秋景的描绘,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提示: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作者正是依据这“缘情写景”的手法,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而这“情”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3、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饬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引导学生转入文章末尾,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一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异——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从而得出北国的秋味更浓这一结论,至此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之后自然引出问题: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

学生根据“清、静、悲凉”这一文眼,或许会答出“悲秋”这一答案,此时我将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明白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形”与“神”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使本文的德育目标与重难点得到解决,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师生尝试进行“揣摩领悟语言”的欣赏性阅读训练,教师相机点拨。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下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2、在北平即使不出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

提示: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橡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十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品出怎样的情感?)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愫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提示: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三、品味比喻等修辞手法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并不合适的。(秋与名花、美酒,在欣赏角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呢?)

三、延伸拓展

先给学生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接着让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仿照《天净沙 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的小令。例如:碧天破屋浓茶,落蕊疏草蓝朵,衰蝉冷雨闲话。故都秋至,赏秋人在天涯。

四、课后作业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绘形绘声绘色。

五、说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晨院落图

2、秋槐落蕊图

3、秋蝉残鸣图

4、秋雨话凉图

5、秋枣奇景图(形)(神)

江琴琴

110101046

篇8:故都的秋 优秀教案

郁达夫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导入新课2: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歌曲可以放录音替代)

导入新课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4: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

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提问

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 ? 以情驭景 ? 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提问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

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

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提问

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

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

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

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

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提问

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提问

1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分析: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

秋雨——味秋果——实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提问

13、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

上一篇:外出培训总结报告下一篇:责任心检讨书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