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总结整理的(补充版)

2024-04-1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总结整理的(补充版)(精选4篇)

篇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总结整理的(补充版)

1、21世纪的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的关系?

全球化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和广阔的世界舞台,使中国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发展中既可以利用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又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以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

邓小平理论的全球性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在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比较、互动和结合中,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置于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和提炼,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考虑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命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球性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决定21世纪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全球性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真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我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视野。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围绕三大问题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即是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在当代条件下互动的产物。

2、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特征,即它实现了三种文化精神的内在结合和统一。

①基于世界历史境遇的民族主体性自觉。民族主体性自觉就是自觉地把民族主体性融于当代世界历史的规定之中,走出特殊语境下所产生的理念偏执,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觉的主要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正是置身于世界历史的中华民族现代主体性逐渐生成和成熟的过程。

②以人类性为根本价值关怀的科学性。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传统国学现代转化所必须吸取的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传统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超越,同时又批判和扬弃了西方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关怀就是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和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蕴及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就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求实求是精神和变革开放精神的统一。③面向未来发展的时代开放性。当前,“中学”、“西学”、“马学”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我国文化建设中要处理的基本关系。在处理这一关系时,有学者提出应超越传统的“体用模式”,在“综合创新”中探索“马魂中体西用”的新思路。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四大基本特征是贯穿始终的,这就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完美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的互动互进,向上性与曲折性的有机体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①从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的科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综合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一”: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成为了鲜明的、贯通的、完整的统一体。

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把这“三个一”同“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改

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统一起来,共同纳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提炼和揭示出了新时期及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党所要坚持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东西。只有始终坚持“三个一”,“四个坚定不移”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只有全面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三个方面的新的伟大觉醒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第一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我们党从新时期启动拨乱反正进而全面改革开始,从困境中重新奋起,勇敢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并且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伟大觉醒。在这个过程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及其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界定了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世纪之交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正确界定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并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第三个方面的伟大觉醒,则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连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把发展的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三是要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以贯之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问题。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既是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个角度来说的,又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这个角度来说的,更重要的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新的实践中所体现的巨大威力这个角度来说的。因此,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带领人民向着宏伟目标的伟大进军又迈出重要一步。

“四个全面”总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到“五位一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到“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党治国理政方略的不断完善中,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走向兴旺发达,中国以势不可挡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第一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薛绍斌老师)

1、四个全面整体战略布局在中国发展上的战略意义?

从战略上看,“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书记曾经说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显而易见,这篇大文章的主题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的重点一是“坚持”、二是“发展”。

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重点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上。这里有必要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间的关系,做一点研究和说明。“总布局”与“战略布局”,字面上似乎差不多,其实是两个概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我们最初认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布局,后来认识到社会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使得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三位一体”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再后来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决不能等闲视之,又把它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布局。这样,到十八大我们就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总书记在十八大后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对此作了深刻阐述。他说:“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正因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有了这种“全面”的认识,我们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也有了新的认识。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显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体现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四个全面”是实现“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阶段性目标的战略布局。

答: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辩证统一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中央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的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新的战略思想、新的战略要求和新的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容更加明确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生动实践,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总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螺旋式前进的基本路径和模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必须依靠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深化改革,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消除阻力、增添动力、激发活力。全面依法治国,为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法制保障,可以对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予以惩治。全面从严治党,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指明正确方向、引领正确道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党自身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对民族的责任,昭示着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也体现了对人民的责任,昭示着我们党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还体现了对党的责任,昭示着我们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与中国梦这一美好愿景的激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梦的激励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当下的奋斗目标,而且还是实现未来美好愿景的必要条件;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是倒逼出来的必然选择,而且还是为未来美好愿景奠定制度和治理基础的重要前提;全面依法治国不仅仅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而且还是建立文明、和谐友好大国的重要指南。

2、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性,不是它坚持的基本原理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表现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以及由此而得出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改革开放就是具有时代性的课题。改革开放是在当代背景下推动调整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脱离我们时代的大背景和课题,就无法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和创造性发展的时代依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充分考虑到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性质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社会发展水平,又高度重视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与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的风格和气派。

改革开放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样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成就应该为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高度重视。但这种重视不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断裂。任何稍懂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人,都能从邓小平理论中、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从科学发展观中读到被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当代实际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读到被娴熟运用于中国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原则。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时代相结合、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的很明白,“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属于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它在当代中国依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认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从德国传来的19世纪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没有用,从俄国传来的列宁主义也没有用,唯一能作为指导的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此说貌似高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际上容易架空、贬低和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本质。没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视为可以分离的两个不同过程,既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本质。

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有别的什么主义能作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这里所谓别的“什么主义”指的是非马克思主义,如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或者新儒学之类,而不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属于必须坚持的同一个马克思主义之内,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共产党再三再四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正在于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本质。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李金齐老师)

1、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逻辑前提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意义,描述主要改革内容,展望改革前景。

答:(1)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意义:

第一,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第三,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2)改革内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呈下行趋势,如何认识这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下行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

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属于发展范畴、能够促进发展的可持续的增长速度越高越好,属于发展范畴、能够促进发展的可持续的高速增长是经济新常态的追求目标。把减速和高效划等号、高速和低效划等号、GDP高速增长和经济过热划等号,把经济新常态定义为减速增效、增长速度降温是错误的;人为降低增长速度将导致“滞涨”的严重后果。经济新常态就是在找准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高质量无水分的GDP高速可持续增长,即我们讲的“调结构稳增长”。为了实现调结构稳增长的目标,政府实行常态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要的,不能把我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混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周期性的“刺激经济”。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无直接经济效益的长期基本建设投资永远优先于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中短期基本建设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永远优先于生产资料生产投资,生产资料生产投资永远优先于消费资料生产投资。由于无直接经济效益的长期基本建设投资只能由政府实施,所以政府投资永远优先于民间投资。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只有增量改革才有存量调整,只有新经济增长点才能优化旧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保证。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投资永远主导消费,只有投资主导下的消费才有可持续消费,只有投资主导消费才有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可持续增长与发展。由于节约有利于积累,积累有利于投资,投资有利于生产和经济发展,所以节约、居民高储蓄率有利于经济发展,而铺张浪费、寅吃卯粮不利于经济发展,所谓“消费拉动经济”是个伪命题。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是统一的,投资驱动和创新、创业、企业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提高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保证不但不矛盾而且内在一致。只有投资驱动,创新、创业、企业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提高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保证才有基础;只有创新、创业、企业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提高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保证为主导,投资驱动才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使投资有效。答:(1)首先,经济的新常态表现在对经济增速的定位上。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30年,我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不断增长,缔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2014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下行趋势,第一季度的GDP增速仅为7.4%,远低于2008——2012年的年均增长9.3%的水平。

经济的新常态对这一下行趋势作了科学合理的分析。从经济新常态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历经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期,总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基数也不断扩大,这就使得经济的高速增长难度加大,经济基础的不同必然决定我国经济将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此外经济新常态还指出,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不是一个结果量,而是一个过程量,也即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将不会回到以前的高速增长增长时期,而是进一步稳定在年均增长7%——8%的增速区间。

其二,经济新常态表现在对我国经济质量的提高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虽然一直高企,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却不高。依靠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的人

口红利,发展低端制造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时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低廉的优势逐渐丧失,同时资源的匮乏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使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没有得到提高,基于上述原因,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理念,其核心要义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再以粗放式、低端式为特征,而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经济发展的内涵式提高道路。所以,经济的新常态不仅是对经济增速的描述与展望,也是对经济结构的描述和对经济质量的规定。

(2)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目标,即必须做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发展要仅仅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建设各个方面;要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等等。

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尹保华老师)

1、试述当代中国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结合材料(①厦门公交车纵火案;②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案;③永州案维稳式劳教屡陷争议),或者运用“中等收入陷阱”、“基尼系数”的有关知识展开论述]。

2、根据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必须进一步采取的深化改革的重大领域之一。请简述《决定》中明确指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主要举措,并结合实际深入论述其中某一个方面的主要举措。

3、“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十八大”再一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确定,我国当前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请结合实际论述之。

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于衍平老师)

1、如何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关系?为什么说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的解决环境问题?

在人类面临的千千万万问题和复杂纷纭的矛盾中,马克思、恩格斯将环境问题看作是人类面对的两太基本问题之一,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异化现象高度概括指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根本任务即实现“两个和解”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创新和最高价值追求。

首先,“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种“和解”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自然界中人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又表现为“人向自然界的融化”,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实践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实现这一“和解”要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用“物质变换”的概念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其次“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看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另一部分民族、国家和阶级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分裂和对抗,阻碍着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 “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建立起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把人自身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束缚中、从资本主义悲惨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最终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本身的和解”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其实践基础是物质交往活动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或体制的建构与完善过程。一句话就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再次“两个和解”是内在统一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物质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则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诚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和解”将成为真正的现实到那个时候“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中他们从来没有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互为前提。人们正是在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才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只有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进行考察改变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他们认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历史的前提历史是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能脱离自然自然史是人类历史的延伸。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只要存在着人类历史就必然存在着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明确告诫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2、如何理解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P84)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五讲 当代社会思潮(焦金波老师)1.五四的科学与民主是否足以解决信仰和秩序的双重危机?

在五四运动中,启蒙者们踌躇满志地相信,西方的科学和理性应该也可以解决信仰的问题,科学可以成为一种最可靠的人生观,它可以提供给现代人一种确定不移的意义世界。20年代初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从根本上说,就是一场关于如何应对意义危机的大争论。结果是以科学主义的胜利而告终。科学主义果然能解决中国的意义危机么?正如郭颖颐所指出的,中国的科学主义,有两种形态:经验论的科学主义和唯物论的科学主义,前者主要是自由主义的,后者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3]。他们都力图用科学主义的方式,在中国重建一种包括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在内的新的信仰体系和意义世界。不过,无论是经验主义的科学主义者,还是唯物论的科学主义者,最终都没有解决20世纪的信仰危机,反而使得这一危机更加严重。

2.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否还需要终极关怀?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如何处理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冲突?我们又以什么作为基础实现社会的整合?

3.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又如何落实自由、民主、公正这些价值?当它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又如何排序?

第六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阎国华老师)

1、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加快我过科技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技术主要依靠引进,是奉行一种“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而实践证明,核心技术不可能引进,是靠市场买不来的。在我们牺牲资源、环境、劳动来促成经济增长的这三十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创新科技一直在迅猛发展,它是发源于20世纪中期美国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延续。这次产业革命有的国家抓住了机会,有的国家失去了机会,由此形成信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在信息科技发展得最为迅猛的时候,在它成为部分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时候,我们却在兴高采烈地牺牲资源、环境、劳动搞积累。我们只是按住了信息革命的一点尾巴,一直在引进信息技术,可是至今依然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没有抢占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制高点,没有成为这次革命浪潮的弄潮儿,因此在诸多技术领域受制于人。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 到2020 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历史证明,得科技者得天下,哪个国家占据科技发展制高点,哪个国家就是世界的历史中心。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既顺应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必须贯穿于我们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刻不容缓。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社会巨变:1)产业与市场发生重大的变化。2)生物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对社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3)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决定性的因素。4)现代管理学与现代科技融合化。5)国家安全的观念和格局面临重大挑战。6)人类社会正经历巨大深刻的动荡。7)民族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转向。

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在科技发展进步的现在,每个人可以享受到那些历史人物所享受不到东西。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对技术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失去技术产品支持时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大大降低。而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并非稳定性就越高,特别是信息革命的飞越发展,黑客的危害,病毒的危害,程序代码考虑欠周全的危害日益加大

纵观社会发展史,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科学技术既是新生产力的源泉,有时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源泉。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直达,社会公用之大,已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智力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递得更快,这位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可能。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带动了新的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并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同时,这也意味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剧膨胀,为此,世界各国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以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素养,从而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此外,科技的发展在为本国GDP的提高做出不少贡献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国民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重大成功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正以一个全新的面貌,一种惊人的速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显然的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福音。然而,就在我们为科技成果振臂高呼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弊端现象相继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科学技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福音,另一方面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科学技术下的阴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生产急剧增长,环境污染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存。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都出现了核泄漏。核能是当今科学技术的产物,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核能的利用能缓解能源危机,但是一起又一起核事故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核能的利用开发。经过这次日本核事故,世界各国人民谈核色变,甚至在日本本主、德国、瑞士、台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③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和教育创新,才能使科技和教育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自主创新能力。

3、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科学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科技资源总量加速增加、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自主创新日益优化。

(1)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优势:①党和国家高受重视科学技术发展;②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④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⑤经过广大科拔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薄弱环节:原始创新能力薄弱、企业创新活动和动力亟待加强、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相对缺乏、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2)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劣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或态势?

第七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亓光老师)

1、中国如何应对当前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战前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资本占有形式,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阶级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1.资本占有形式日益变化,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2.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调控和干预经济的作用日趋明显。3.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资本家阶级与雇佣劳动阶级和谐共处。

1、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国内学者有的认为是社会资本主义,有的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有的认为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西方学者则提出了“后资本主义”、“股东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网络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等多种观点。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谈谈你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看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英国等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及其控制的跨国公司获空前扩张至20世纪末全球跨**公司已多达6万余家它们控制的海外分支机构有50多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由此可见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尤其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厚基础超级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把全世界作为其运作的舞台。这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转变。

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加速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渡不仅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同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主要矛盾。从美国近二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已逐步呈现出了同国家垄断资本既有某种联系、继承又有显著差别的若干基本特征。

(1)经济加速金融化

金融资本成为经济乃至政治的主宰。经济金融化集中表现在社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地被金融资本所占有因此推动金融资本相对于实体经济企业资本迅速膨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由于实体经济企业的资本利润率趋于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企业不得不通过并购等手段“做大”自己。而实体经济企业要完成“并购”行为必须向银行贷款融资。金融资本垄断寡头正是利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命脉的特殊地位逐步实现了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操控并越来越多地占有实体经济资本所攫取的剩余价值。据美国学者统计整个美国金融行业在2004年所“创造”的利润约为300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国内所有非金融行业所“创造”的利润则为5340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金融行业“创造”了美国所有国内企业利润的40%左右。而在40年前即20世纪60年代金融行业所“创造”的利润不到国内所有企业所“创造”的利润的2%。仅仅40年这一比重就增长了19倍。(2)金融虚拟化、泡沫化

资本的本性就是在循环中尽快增值。既然无需经过实体经济生产运作、仅仅通过货币自身循环就能生出更多的货币加上美国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实体经济领域资本利润率持续下降导致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金融领域。据有关统计20世纪50—70年代美国金融资产流量对GDP之比平均为257倍1980—2007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418倍。不仅如此近一二十年来即使是非金融公司其资产总额中金融资产也在迅速增长所占比重越来越高。20世纪70年代非金融公司的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资产之比为40%多到90年代这一比例已接近90%。(3)金融资本流动、金融运作自由化

现代金融是经济的中心是一个经济体的血液和命脉。金融产品作为商品交换结算工具的货币市场工具以及作为资产储备或转移资金、安排资产风险结构等的资本市场工具它必须在国家计划的调控下在国家有关法律的框架内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密监控之下流动以确保金融体系健康运行。随着现代金融衍生产品的增多和金融产品的虚拟化其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尤其是现代金融产品同当代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之后其流动之迅速、流动量之大形成的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冲击力之大常常出乎人们的想象。对此美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及美国执政当局心里十分清楚。也正因为如此为实现其尽快增值的目标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不满足于仅仅主宰美国经济而且要掌控整个世界经济实现“全球一体化”即“美国化”。其重要杠杆之一就是“金融自由化”。

美国推行的“金融自由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金融资本流动自由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加大在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力度要求各国改变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分离状态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等1990年出笼的“华盛顿共识”明确要求“放松对外资的限制”。这一切的要害在于削弱他国的经济主权、金融主权为其国际金融垄断资本自由进出他国“圈钱”、进而控制他国经济扫清道路。还应该指出的是在推行“金融资本流动自由化”方面美国当局历来实行双重标准他们鼓吹的“金融自由化”仅适用于美国的金融垄断资本进入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如果其他国家的资本进入美国市场将会遇到法律的甚至行政的种种壁垒受到严格的限制和审查甚至被拒之门外。近几十年来美国当局在维护其“国家安全”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或发布行政条例对其他国家的金融资本进入美国进行严格限制和严密金融监管其法律的或行政法规的条款多达1000余条。

美国推行“金融自由化”的第二个含义是主张金融运作自由化取消金融运作中必不可少的监管环节。监管环节的缺失使在货币循环中运用欺诈手段“圈钱”的金融巨鳄获得空前“解放”金融衍生产品大多被毒化成了美国产另类“摇头丸”。正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充满欺诈的金融、资本市场上演的一幕幕“圈钱”大比拼过程中孵化出了一批又一批麦道夫、斯坦福之流的超级欺诈骗子。甚至连号称美国金融市场看门人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的充满尔虞我诈的金融大染缸里也同金融巨鳄们沆瀣一气将大批“有毒债券”贴上“优质”或“3A”标记去坑蒙全球投资者。所有这一切都是对美国推行的“金融自由化”的经典注释。(4)实体经济逐步空心化

近二三十年来美国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金融衍生产品泡沫化。仅仅是美国经济畸形发展的一个方面。美国经济畸形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实体经济逐步萎缩、国民经济空心化。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1990年仅为24%2007年进一步下降至18%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2006年仅为2.7%投资额仅相当于GDP的2.1%。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服务性行业(主要是金融行业)已占GDP的70%左右在实体经济领域除军事工业仍为全球之冠外其余仅石油、IT、房产、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农业等产业还能称雄于全世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房地产因泡沫破灭而一蹶不振汽车行业又遭重创克莱斯勒、通用、福特三大汽车巨头因汽车销量骤降、经营出现巨额亏损。至此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稍有竞争力的实体经济产业已经所剩无几。

(5)在所谓“效率优先”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导下

美国劳动大众日益贫困化 以自由化特别是金融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或市场原教旨主义为灵魂的新自由主义是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榨取尽可能多劳动者血汗服务的。新自由主义所谓的“效率优先”本质是“资本增值效率优先”。满足资本尽快增值的“效率”是以牺牲社会公平、以广大劳动者的日益贫困为代价的。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人素质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也在增加但美国工人的工资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不断下降。1971年美国企业工人平均工资每小时17.6美元至2007年每小时工资下降到10美元降幅达43%。如果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工人的实际工资降幅更大。正是在所谓“效率优先”政策的主导下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近二三十年来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了3571。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美国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的收入增长了4倍占人口0.01%的最富有者家庭的财富增加了7倍。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1.5万个高收入家庭的年收入从1500万美元增加至3000万美元6年翻了一番而占美国劳动力70%的普通员工家庭的年收入从25800美元增至26350美元仅增长550美元6年仅增2%。

美国政客及一些经济学家常常津津乐道美国普通民众均持有股票“人人都是资本家”。其实这也是一个大骗局。真相是占人口10%的富人持有美国股票市值的89.3%、全部债券的90%而普通员工持股之和仅占全部股票市值的0.1%。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就是他们所谓“效率优先”所构建的今日美国之社会现实。(6)美国经济乃至国家运行的基础债务化

资本主义经济在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的支配下一方面是生产、物资供给具有无限制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因资本盘剥加重使得广大劳动者的贫困加深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增长缓慢导致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攫取主导地位之后仅仅从生产资本那里分割更大一块“企业剩余”已无法满足其欲望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圈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最高殿堂。股票、股市以及各种基金逐步与经济基本面脱钩蜕变成了高杠杆运作以“圈钱”的大赌场。债券对于国际金融寡头来说成了资本市场上可以“一箭三雕”的新宠一是鼓动借贷消费可暂时缓解因劳动大众贫困加深、社会购买力不足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二是可从借贷消费的劳动大众身上进行再次榨取三是通过将各种债券(包括坏账、死账债券)包装成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品对美国乃至全球投资者进行坑蒙诈骗。以上6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运行中的基本表现。它反映在资本主义的国际金融资本垄断阶段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在进一步发展。企业内部尤其是金融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计划性同超越国界的全球性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空前尖锐生产无限制扩大的趋势同劳动大众相对贫困导致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不足的矛盾在进一步激化。

2、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为什么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答: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国有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由于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人生产过程开始就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在资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了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质上的隶属。在这样的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在这方面作为血汗工资制的“泰罗制”和“福特制”是非常典型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这一制度旨在协调劳资关系与缓和阶级矛盾。按照这种制度有的国家在企业的监事会中劳资双方各占一半席位对企业重大问题共同进行决策。其二终皇雇佣。这是一种用工制度。按照该制度工人一旦进入公司工作只要不违反公司纪律就会终身被雇佣。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其三职工持股。该制度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产生归属感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公司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 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管理能力享有优厚的薪金和职务津贴、企业董事所得利润等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在企业中控制企业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控制人事调动处理劳资纠纷因而具有控制企业的实际权力。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力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化。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工人阶级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在工业和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运输、邮电、贸易、金融、教育、保健等各类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随着工业中现代化和自动化服务和新工艺的广泛采用、新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广泛实行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少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监督者、调节者和操作者的工作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展使得资产阶级的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于政府首脑。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公民在法制范围内较广泛地通过个人的政治、法律为或以团体、组织、政党为单位通过集体的政治、法律行为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谋求自身利益。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以便维护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利益的协调缓和矛盾和冲突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在法制建设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正确认识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3、自1825年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在实体经济领域频繁爆发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又不断爆发金融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比较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实质和根源。

经济危机是源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源于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占有与收入差距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实现了两者的结合。资本的趋势是把劳动力的价格限制在最低限度,资本积累的趋势是工人的贫困和资本家财富的积累。资本家垫付资本、投资生产的目的是通过商品生产和出售,攫取剩余价值和实现资本增值。然而,“商品的出售,商品资本的实现,从而剩余价值的实现,不是受一般社会的消费需求的限制,而是受大多数人总是处于贫困状态、而且必然总是处于贫困状态的那种社会的消费需求的限制”。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使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消费相对于生产总是显得不足,产生生产过剩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一种强制实现形式,反映了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内在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有客观必然性。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利润率必然趋于下降。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剩余价值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的矛盾。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社会生产力具有无限扩张的趋势;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当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失调时,会产生局部经济危机;当社会消费力不足,尤其是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增长难以跟上生产增长时,会产生全面经济危机。所有矛盾集中在一点,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限制,表现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使利润率的下降成为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在某一点上和劳动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发生最强烈的对抗,因而必须不断地通过危机来克服”。

可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反映。矛盾运动在自身范围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危机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且反复呈现的经济现象。因此,马克思推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历史性的生产方式,它必将被更高级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罗肖泉老师)

1、结合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分析社会主义在20世纪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答: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演进,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和追求每个人自山而全山发展的价位理想,还是一种以否定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上义为日标的现实运动。进入2Q世纪以后,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遭遇了重大挫折,但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不断发展前进。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任何新生的社会制度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完美无缺的,都要通过改革来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如此。

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历史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伴随这一制度的出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社会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领域,旋即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之前,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也正是沿着逐步山低级向高级形态、由蒙昧向开明状态的轨迹运行的,然而,纵观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始终困扰人们长时期难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在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却始终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社会不平等、不公下对于社会平等、公正的价值主导格局,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所以,尽管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的是更高的政治文明层次,但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出现由于政治文明演进中量的积累所最终导致的质的变化。对于上述问题的历史性回答与解决,恰恰发生于20世纪。

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如何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也是人类文明在20世纪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面对这样的课题,伴随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发展,2D世纪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实践,也出现了在实践探索中难以避免的曲折、失误。总结这种曲折与失误,从大的方面而言,至少在四个方面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提供了经验教训: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以后,必须注重其完善问题。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优越性的具体政治体制,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健全问题。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加以保障问题。四是政治文明意识的培育必须从政治文明建设实践发展的长过程中来认识的问题。

2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留下的上述经验教训,都有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刻背景,是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换取的。对此,任何意义主的忽视和不予汲取,都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亵渎和失责。同时,在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类型,不会也不可能在其一形成之日起就表现得尽善尽美,其实践也不可能在未有任何经验和模式的前提下进行得万无一失。出现失误、形成教训,都具有某种客观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如同人类社会主义发展中任何实践、认识和经验的积累都表现为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并存一样,作为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一种代价,能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前车之鉴,能够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致重蹈已有失误的覆辙,上述经验教训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来说,同样是是一笔财富,这是2O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总结所应有的结论。

2、对于苏东剧变的原因,国内外理论界众说纷纭。结合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谈谈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的认识。

答: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相继开始尝试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但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还发生了许多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推行一条错误的路线,做出一系列错误决策,使社会主义改革走上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歧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币大挫折并陷入低潮。

苏东剧变是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币大事件。苏东剧变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存在僵化,推进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战略上的错误和国际战略、外交政策上的错误诱发了国内政治危机和民族矛后。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放弃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从而失去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基础和发展方向。从外部原因来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期进行“和平演变”和干扰破坏,同时又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进行诱压;从内部原因来说,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破坏缺乏有效的对策,结果被逐步分化瓦解。深入研究并汲取苏东剧变的教训,对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而任何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都需要经历长期复杂的过程。以历史的年轮来计量,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说来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而且,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彻底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座,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虽然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追求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世界各国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政党、其他进步政治力量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坚定地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发展,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

3、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上义理论体系既有社会主义的特殊,又有社会主义的一般。就其一般性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向临的问题。只要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就不能回避而必须直面这些问题。正是从这一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所回答和解决的已经不仅仅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也回答和解决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同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性的内在超越这一币大课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必将越出一国的范围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币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不断地展现出来。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世界上所有关心社会上义前途命运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人们对中国都投以期待的日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思考,始终是一与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前途命运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他明确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士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日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他说,“一些国家出现严币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预见的科学性。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不利条件下,社会主义中国不仅顶住了重重压力,一直发挥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的作川,而且披荆斩棘,开拓奋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新境界。30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不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而且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下确性。这一成就的取得必将有助于各国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努力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潮,走向复兴。

4、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分析“两个不可避免”与“两个决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不可避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

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思格斯在总结不同时期下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两个著名论断。这两个论断既一脉相承,又有理论的币大发展,成为指导和论证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依据。本文拟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逻辑、对“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论断的认识过程三方面阐述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统一性,以期对人们更好地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提供些许启示。

1848年,马克思、思格斯合一著的《共产党宣言》,犹如平地惊雷,宣告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辟了新纪元。然而1859年,马克思在其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明确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观点,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虽然存在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进行的自我批判,但这种批判不是对先前理论(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否定,而是将对先前理论的继承、发展和深化,对理论可行性的放大和升华。因此,“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在二者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看,“两个必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前进性趋势;“两个决不会”指明了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曲折性过程,二者体现了社会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科学社会上义学说的理论逻辑看,“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相互包容,相互补允。从对“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论断的认识过程上看,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发展进行自我批判和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上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改革开放 30 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贡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3.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中国特色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放眼今日的神州大地,到处都焕发着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国际敌对势力鼓吹“社会主义大失败”,企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在世界上消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就是向世人昭告: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没有过时,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必然有助于世界上的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努力去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我们坚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一定会到来。

篇2: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总结整理的(补充版)

感谢李洪盛及其同学,感谢我们班提供照片的同学!

以下上课时拍的照片中的思考题(不知道哪一讲了,可能是导论): 1、21世纪的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的关系?

2、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4、“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第一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薛绍斌老师)

1、四个全面整体战略布局在中国发展上的战略意义?

2、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李金齐老师)

1、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逻辑前提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意义,描述主要改革内容,展望改革前景。

2、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呈下行趋势,如何认识这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下行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尹保华老师)

1、试述当代中国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结合材料(①厦门公交车纵火案;②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案;③永州案维稳式劳教屡陷争议),或者运用“中等收入陷阱”、“基尼系数”的有关知识展开论述]。

2、根据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必须进一步采取的深化改革的重大领域之一。请简述《决定》中明确指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主要举措,并结合实际深入论述其中某一个方面的主要举措。

3、“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十八大”再一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确定,我国当前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请结合实际论述之。

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于衍平老师)

1、如何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关系?为什么说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的解决环境问题?

2、如何理解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第五讲 当代社会思潮(焦金波老师)1.五四的科学与民主是否足以解决信仰和秩序的双重危机?

2.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否还需要终极关怀?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如何处理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冲突?我们又以什么作为基础实现社会的整合?

3.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又如何落实自由、民主、公正这些价值?当它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又如何排序?

第六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阎国华老师)

1、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要性。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或态势?

第七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亓光老师)

1、中国如何应对当前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以下上课时亓光老师说的课后思考题:

1、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国内学者有的认为是社会资本主义,有的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有的认为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西方学者则提出了“后资本主义”、“股东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网络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等多种观点。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谈谈你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看法。

2、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为什么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3、自1825年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在实体经济领域频繁爆发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又不断爆发金融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比较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实质和根源。

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罗肖泉老师)

1、结合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分析社会主义在20世纪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2、对于苏东剧变的原因,国内外理论界众说纷纭。结合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谈谈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的认识。

3、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4、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分析“两个不可避免”与“两个决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不可避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以下摘自邮箱中罗肖泉老师word版中的思考题: 1、20世纪下半叶,世界形势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谈谈你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教训的认识。

篇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总结整理的(补充版)

1 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1 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2 人类的物质关系决定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2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1.3 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唯物史观认为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1.4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唯物论者认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

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2个主要缺点:①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②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及这些条件的变更。”[1]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2个主要缺点(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有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

2 解放初期我国在运用唯物史观方面的经验及教训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了以苏联模式为样板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希望借助于这一体制快速地把我国建设为一个富强的国家。然而,这一体制存在以下弊病:排斥市场经济,建立单一的公有制、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和高度集权的部门管理,造成经济运行机制的僵化。机械式地照搬苏联模式,致使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过急、过粗,偏重生产关系的改变,脱离生产力水平盲目求纯、求大。由于运用唯物史观指导研究方面出现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等失误,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灾难,使绝大多数人对原有的体制和政策感到绝望。这一惨痛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意识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其一,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与时俱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方法研究本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理论成果,才能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其二,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本国的基本国情,只有在认清国情的基础上,确立适合本国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其三,要正确研究和认清时代、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

2.2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

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生产力的充分发展过程是不可超越的。社会主义国家要赶上、超越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走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2.3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本主义的关系,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有继承和相互联系的方面,它既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又是对资本主义的继承,特别是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占有和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文明成果。

3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唯物观在我国运用和实践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是发生在我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3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在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中进行的,其势波澜壮阔,浩浩荡荡。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就是在于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认识。这种规律性认识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于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更来自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本身。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3.1“摸着石头过河”阶段(1978-1983年)

在改革初期,我国领导并没有为自己设定改革的目标模式,而是采取了所谓“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不管是什么样的办法,只要能够恢复和发展经济,都拿来救急。当时人们从多年的思想禁锢下解放出来,思想活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我国政府也派出了许多代表团,到英、美、法、日、德各国去考察取经,学习它们发展经济的办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计划经济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形成了往后对我国市场经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几种变通性的制度安排。

(1)顺应农民的要求,在土地仍属村集体公有的情况下,以“包产到户”的形式恢复农民的家庭农场。

(2)行政性分权,将中央政府拥有的一部分资源配置权力下放给各级地方政府。扩大地方政府配置资源和取得收入的决策权力。古典型计划经济的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其组织结构类似于一个单一型的企业。1980年我国进行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省、地、县等地区成为具有自己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我国经济也由一个单一的系统转变为包含许多独立子系统的“多部门系统”。

(3)生产资料分配和定价的“双轨制”。在集中计划经济时期,物质资源和资本资源全部由国家拥有,通过行政指令进行分配,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放权让利”改革,我国政府允许获得部分生产和销售自主权的国有企业按照“议价”自行销售超计划生产的产品。于是,物资分配和产品定价的“第二轨道”——市场轨道事实上被开辟出来。1985年,政府把“双轨制”确立为正式的制度,而把国有企业能够从计划调拨获得的物资数量固定在1983年的水平上。在“双轨制”下,私人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轨来购买生产物资和销售产品,从而具备了从事市场化生产活动的基本条件。1972年,我国已经开始改变闭关自守的做法,转向与西方国家发展贸易关系。1978年以后,我国的经贸关系发展得很快,并且正式宣布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学习和引进外国技术,欢迎外资流入我国。1980年决定对广东和福建2省“实行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接着建立深圳等4个“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特区”。

这些变通性制度安排创造出来的适宜经济环境,使民营经济得以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1981年,我国私营企业的数量仅拥有183万户,到1985年已经增长到1 171万户,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9%。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和外国直接投资额飞速增长。

3.2 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逐步明确阶段(1984—1993年)

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我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一些不成体系的政策来“调动积极性”,并不能使经济上轨道。相反,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重体制并存,带来了许多冲突和混乱。于是,就提出了一个“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这一重大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探索中大致形成了4种,改革的目标模式:改良的苏联模式;建立在国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东欧模式”);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东亚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欧美模式”)。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2种模式的影响力逐渐消退,后2种模式占了上风;其中,“东亚模式”为有改革思想的官员所钟爱,“欧美模式”则为受到“欧风美雨”影响的知识分子所向往。1984年,在主张后2种模式的人的合作努力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确定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1985年的全国党代表会议进一步明确这一经济体系是由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3个部分组成。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把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界定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应该说,此时改革的市场经济目标已经大体明确。1986年,我国政府曾经决定从1987年开始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以期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框架。与此同时,邓小平在1986年再次启动以“党政分开”为重点的改革,使我国的政治体制适应于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是,这2方面的改革都没有能够进行下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种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全面改革才得以重新开始。

3.3 新体制的建立阶段(1994年至今)

根据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了经济改革,包括:从1994年开始的财税体制、银行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包括“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20世纪90年代末期根据中共十五大决定进行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和促进私人经济的发展的运动。

经过以上努力,在世纪之交,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开始出现,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目前约占经济总量的3/5,沿海地区则更高一些)。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大大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99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平均10%的高速成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现在我国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经济体。

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取得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取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成果。

3.3.1 取得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方法论原则入手,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3.3.1. 1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本质和动力的新认识

我们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崭新论断。这一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论断,同时又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了重要的发挥。在此认识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从而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观点。

3.3.1. 2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

党的十四大以来,关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之一,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正式作为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的战略,进一步从基本国策的高度,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这是深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3.3.1. 3 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新认识

我党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使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互为前提和基础,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会进入更高阶段。

3.3.2 取得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最新成果

我们党通过总结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胜利和挫折的经验教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结晶,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成果。

3.3.2. 1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国情,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3.2. 2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

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解决了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普遍存在的脱离现实、人力超越发展阶段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观察现实和分析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

3.3.2. 3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把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和武装国民经济,努力实现了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与我国新的发展实践有机结合的崭新发展理念

4.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又一次生动而具体的展现

我们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趋势,着眼于回答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的复杂而深刻的时代课题,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4.2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社会是由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所决定和推动的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进程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主导的持续的、和谐的物质交换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以这样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为理论基础与思想源泉的。

4.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开拓创新的新鲜经验的结晶。

4.4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历史视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科学发展理论

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具有马克思主义面向整个人类文明的理论特征,吸收借鉴了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上的经验教训。其一,它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从二战后到现在半个多世纪发展的经验教训,反思了这些国家从经济增长发展论到综合发展论、从增长极限论到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与实践变化轨迹,吸收借鉴了关于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目标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社会与自然必须协调等诸多启示。其二,它吸收借鉴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比较和反思了“拉美模式”及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得出既要吸收发达国家的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盲目追随,而必须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启示。其三,它着眼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趋势,把我国的发展纳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既积极融入又坚持独立自主,既扩大开放又立足自主创新。其四,它坚持发展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把发展的要求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发展充分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篇4: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总结整理的(补充版)

关键词: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重要性

1、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其阶级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最进步、最革命的阶级,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其实践特征决定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并应用到群众的实践中去,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其理论品质决定的。江泽民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人民群众不仅是实践创新的主体,而且是理论创新的主体,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

首先,只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科学发展。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十年来最严重的困难,比如:进出口总量下降,内需不足,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等。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次,只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文化潮流,坚定理想信念,建设和谐文化。最后,只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提高社会各阶层的思想道德水平,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生产方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出现了诸如收入差距扩大、腐败现象增多,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紧张、治安状况恶化等社会矛盾和问题。为了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可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彰显三个特色即: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1、实践特色: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特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彰显实践特色。理论来源实践,又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植于群众实践,又是指导群众实践的行动指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2、民族特色: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同我们的民族特点相结合,并以自己的民族风格表现出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语之外,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在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必须尽量使用民族语言。这样,可以增强民族感情,提高宣传教育效果,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为全国各族人民所理解、所接受。

3、时代特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体现时代性、富有现实感。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性、科技现代化是现时代的基本特征。必须结合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国内国际新形势进行队伍创新、教材创新、方式创新等。

1、队伍创新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队伍。这支工作队伍主要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二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者。三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建设好这支队伍,首先,要优化队伍结构,逐步提高其学历层次、职称层次、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要鼓励和支持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深入人民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2、教材创新

编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教材,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由于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知识水平不同、理论水平不同,必须根据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这就要求编写适用于不同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材。

3、方式创新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方式是各基层组织的理论学习、报刊电视等媒体的理论宣传、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等。这些传统宣传教育方式在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形势的发展,传统宣传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必须进行宣传教育方式创新,才能增强当代中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除了上述基本途径之外:还可以利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途径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制度保障和文化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上一篇:寻找幸福作文1000字下一篇:c知识点整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