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马克思

2024-06-08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通用8篇)

篇1:中国文化与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指导作用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由于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因而我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时,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或思想路线的指导。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只有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文化的起源、实质,文化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文化对其他社会现象的作用,文化的传承,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各种哲学的文化观各不相同,有多少哲学就有多少文化观。作为文化整体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的文化观,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在形成中。但无论如何,认识一种文化现象、处理一个文化问题,任何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指导。

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概括。这种指导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避免“左”或右的偏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文化问题

文化是三大社会领域之一,要弄清楚它的内容问题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当然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着作为社会存在之精神反映及其成果把文化因素区别出来。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建设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问题。至今,还没有大家都认同的科学文化观,即文化哲学,因此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来指导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文化哲学之所以难于形成,是由于人们对其对象的理解各式各样。应该采取多数人在理论研究中的理解。科学的文化哲学的建立与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这种系统的研究是必要的,它将与对现实文化的研究和文化建设实践互相推动,极大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对传统文化的鉴别,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往往仁者见仁,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存在客观标准的。

第三,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为基础建设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它们不但有价值,而且有交换价值,能够成为商品,进入市场;不但具有社会效益,而且具有经济效益。这样,文化就成了一种实力,即软实力,文化力也被看成一种生产力。但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毕竟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文化产品毕竟不同于物质产品,这就使文化领域变得更为复杂。

篇2:中国文化与马克思

邢校玲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贵州省 贵阳市 550001

摘要:红色象征着革命和社会主义,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红色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志码:A

Red Culture and Marxism

XING Xiao-li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history and Political Science,sinicization of Marxism,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City 550001

Abstract: Red culture the advanced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sinicization of Marxism.is also the cultural achievemen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Red culture,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the crucial link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ory.Key words: Red culture;Marxism;Red spirit

红色象征着革命和社会主义,近代以来,红色一直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代名词。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中华民族新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文化载体,我们借助红色文化的传播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一、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即具体化;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即中国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化;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即民族化。[1]这种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同时经马克思主义改造了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便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两弹一

星”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抗震精神······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作风、共同信念和共同精神品质。1927年10月,毛泽东等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2]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了实质性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一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血脉和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又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思想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早期体现。

1935年1月15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排除了“本本主义” 和苏联模式的影响,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打开中国革命崭新局面的标志性事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的又一次结合,造就了遵义会议红色文化和长征文化。

从1935年到1947 年,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总后方,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毛泽东在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并对中国革命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延安整风打破了党内对苏联经验和对共产国际的迷信,打破了党内存在的“唯书”、“唯上”的思维模式,把全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延安整风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经验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造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这一期间,毛泽东的两大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这是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它不仅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成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六届六中全会中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4][3] [2]

建国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精神等红色文化,同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红色文化高度浓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及其实践。然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犯教条主义错误、“左”倾错误、“右”倾

错误,如王明的“左”错误、李立三的“左”倾错误、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大跃进、“文革”等这些都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从而走了许多弯路。因此,马 克思主义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革命作用,必须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为此,我们要发挥“武器的批判”功能,使其内化为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 武器并用以指导自身的实践,从而创造出最具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为此,在构建我们红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过程中,形成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

二、红色文化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实践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即可依托红色文化的建设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一)红色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承和发展的红色文化。“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6]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的长征精神。[2]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延安精神。“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精神······红色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优秀文化,团结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红色精神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优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升了整体素质。

(二)红色经典之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内容

红色经典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一种独特的文艺现象,是文化传统中的魁宝和精华、文明的象征。重提红色经典是对红色原著的激活和重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内容的丰富。

如,《毛泽东诗词》是随着红色经典成长的:从革命思想的引入、思想解放的宣[7]

扬,到后来的革命的发展壮大、敌后根据地的形成。在其中包含了红色革命、红色精神以及红色经典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的完全体现。而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它是对党内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错误思想的有力批判,同时为延安整风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大家所喜爱的的小说、诗歌、戏曲、话剧、音乐、舞蹈、绘画、影视剧(《东方红》《洪湖水,浪打浪》《南泥湾》《五星红旗》;《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优秀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等,都在不同程度体现人民群众革命理想和战斗精神。还有一些红色旅游景点,如延安革命纪念馆、西柏坡革命遗址、冉庄地道战等,这些都是历史实践的产物,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们巧妙地再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情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具体相结合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更加丰富。红色文化的经典之作唤起了人们的红色记忆,并且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研究和解决中国 实际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事业才得以不断推进并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三)红色精神品格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价值导向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临着历史性挑战,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日益显现,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殖民文化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以及拜金主义思潮、利己主义思潮、个人主义思潮等不同程度地向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挑战。[8]为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在新时期所倡导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引导人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不懈的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抵制和批判错误思潮,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三、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依存并进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又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并进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红色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并且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红色文化随着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而发展。同时,红色文化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的载体:红色文化形成于“五四运动”以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断成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创新发展。红色文化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归根结底是源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

(二)红色文化在引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红色文化在引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过程中,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由井冈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由大庆精神到现代的抗震精神等等,不断赋予红色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虽然与革命时期相比,红色文化诞生、发展 的历史背景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发展同样对红色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红色文化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构成红色文化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石;顽强的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红色文化社会化的道德基础。为此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自己的精神内涵也不断得到了提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红色文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提供了的巨大动力,反过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又促进了红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两者相生相伴并相互促进,这为实现文化强国提供了巨大动力,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参考文献:

[1] 吴宝晶,高正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述评[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4:3.

[2] 李江源.党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8:31:38.

[3] 问俊玲.延安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4).

[4] 刘金田.红色精神[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4:223.

[5] 邢云文.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历史实践与价值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1,(4).

[6] 林 喆.精神传统的形成与社会改造[J].人民论坛,2006,(8).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438.

[8] 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842.

篇3:中国文化与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文化,文化建设

一、马克思对“文化”概念的回避

在马克思著作中对“文化”一词使用频率很低, 也没有对“文化”这一概念做出明确的定义, 同时也缺少关于文化本质、文化发展规律等问题的完整系统科学论述。但这并不意味马克思在文化问题研究方面的空缺。马克思之所以很少提及“文化”一词, 是因为马克思所处时代文化问题尚未凸显,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 机器化生产所导致工人失业问题以及深受资本家剥削的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所以马克思所关注的问题多在剖析和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社会矛盾, 并未有把目光过多放在文化问题上。其次, 在18、19世纪的德国思想界, “文化史”观念泛滥着唯心史观, 马克思为了与唯心主义划清界线, 不得不刻意避免使用“文化”这一概念, 由此, 我们不难理解马克思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为什么尽量回避使用“文化”这一概念。

二、马克思文化思想来源

马克思对文化问题的研究虽很少直接使用文化一词, 但是马克思作为一种新历史哲学的创立者并没有忽视文化问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对世界的哲学分类中明确文化的来源及其哲学地位。马克思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类, 分别是自然界与人类。自然界是不依靠人的意志存在的, 是未经人类活动影响的客观存在与现实, 同时也是人类实践的客体和对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类则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主体,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文化就产生与人类与自然界的交互关系之中。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到:“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中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里“精神生活”即是文化, 论述了在人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形成文化。“正是在改造对象的过程中, 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通过这种生产,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马克思这里说到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类存在物, 认为自然被人通过能动的改造后为人所服务。

三、马克思文化观的发展与完善

马克思在科学的论证唯物史观的过程中, 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文化观。《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 而且还是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在内的综合性著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明了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运动的内部规律。马克思明确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 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 认为社会不是由单个机构或个人简单组合而成, 而是由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和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 充分肯定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社会构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是多方面的, 包括政治、思想、宗教、经济等多个方面, 他们的总和构成了社会有机体, 它们的对立统一则促进了社会有机体的运动和发展。马克思生动的描述了包括文化在内的各要素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共同促进。

马克思晚年对人类学的研究, 使马克思文化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马克思晚年通过对史前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的研究, 对文化发展多样性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从历史环境和文化的差异性来论述文化多元性的, 他认为同样的事情, 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部落或种族之间文化交互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使较落后地区的文化出现了文化跃迁的现象;在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不同地区种族间的文化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 也就形成了在共时态上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因此,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发展亦不是单线的, 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吸收和借鉴较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 是可以跨越发展的。

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 国家之间的综合竞争力也越发激烈, 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带给我们新的挑战,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 丰富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实践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要事无巨细的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最基本的规范做起, 从细小的事情做起, 做好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工作, 使理论走到人民大众身边, 做到妇孺皆知, 切实成为人民大众的生活规范。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还要提高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特征是“文化魅力”, 它不是靠强制实施, 而是凭借她的自身感化力发挥作用。当今世界越来越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 而文化介于两者中间, 兼有两者的共同特点。伴随传媒、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文化的认同性越来越代替了文化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是要保护好民族文化。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我们需要提高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二是向外辐射民族文化的能力。中国文化只有走向世界, 才能在与各国的文化交流中保持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篇4:汇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

《论中国模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道路》从文明史的高度,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解释中国建设、发展与崛起的关键,将“中国模式”看作是中华文明传统的现代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中国历史的特征概括为学习—创新型文明、大一统国家和先进性团体;而且还前瞻性地提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三期的四大战略任务:社会建设、长期执政、大国崛起和文明复兴。可以说,这种对“中国模式”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联的系统理论解释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尚属首次。因此,与会的各位嘉宾都充分肯定了这个报告所具备的理论勇气和理论智慧。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丁耘教授就这个报告的缘起和主要特点做了简略说明。他认为这一报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不割裂中国的传统与现代;二是不割裂革命和改革的关系,即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三是在报告中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即在总结历史道路之外,还从前瞻的角度反过来审视历史道路,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会学者围绕这一报告各抒己见。首先,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模式”之间的关系,有论者认为,像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将“中国模式”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连在一起思考的还很少见,可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汪堂家教授认为,现在讲“中国模式”其实寓含着人们唤回中国理想的一种期待,但现实中我们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可以普遍推广的“中国模式”,却是可疑的。王德峰教授则认为,“中国模式”其实是在指现代化的不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中国模式”就是现在中国人所进行的现代化。童世骏教授也指出,思想史研究中心的这个报告将“中国模式”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讨论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创新性的。因为现在很多非常赞成“中国模式”的人都不赞成马克思主义,例如以奈斯比特和罗伯特·库恩为代表的美国学者,都认为中国的高速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关联。但事实上,如果我们承认有某种“中国模式”的话,那马克思主义一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童世骏教授认为,我们对待“中国模式”的态度,不应该下简单的是与否的判断,而应该看这种讨论是否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充满自信和自省。

其次,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革命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上,陈卫平教授认为,我们在这三十年走过了西方国家三百年的道路,所以很多问题全部都集中在一起了,所以我们要集中研究西方三百年要解决的矛盾是如何化解的,这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之所在。谢遐龄教授认为,对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认识,关键点在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的变化,即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建设如何摧毁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又是如何摧毁了前三十年建立的新的社会结构。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党组织与社会一体化”的方式来重新组织中国社会。

再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关系问题上,报告试图从大一统、先进性团体和学习型政党这三方面来论证,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秘密,即经济的变化不是纯经济的,而这就要求我们将历史的基本脉络梳理清楚。有学者指出,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碰到了三种矛盾:一是两极分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益积累;二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中国的发展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三是人内在功能之间的冲突。还有学者从马克思与韦伯对比的角度,认为马克思指出了西欧的现代化进程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考察一个民族现代化的根本线索。而韦伯则提供了另一条线索,认为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合理化的过程,但合理化过程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理性的运用使目的理性变成了工具理性。分析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也可以从这两条线索出发。童世骏教授则认为,改革开放是民族复兴、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革命三者汇合起来的地方。中国的实践比较成功地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了民族复兴的目标,而且也已经用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革命重新界定了民族复兴的含义。但今天这三方面似乎产生了矛盾,从中国国内来讲,是资本和劳动的矛盾;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来讲,是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之间的矛盾。而思想史研究中心的这个报告,特别重视后一对矛盾,并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途径来处理这一问题。

篇5:中国文化与马克思

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主办单位:河北经贸大学XXXXXX学院

承办单位:XXXXXX学院研究生会学研部

XXXXXX学院研究生会办公室

2016·石家庄

目录

一、活动背景····················1

二、活动目的····················1

三、活动主题····················

四、活动对象····················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六、活动的筹备工作·················

(一)宣传工作·················

(二)登记报名工作···············

(三)比赛题目的设定··············

(四)活动物品的采购··············

(五)活动地点的布置··············

七、活动环节及规则·················环节一:小试牛刀················环节二:眼疾手快················环节三:争分夺秒················环节四:险中求胜················

八、奖项设定····················

九、经费预算····················

十、主持人及评委团·················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4

5一、活动背景

2015年11月,XXXXXX学院研究生会在院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首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吸引了一大批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发现了一批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推动了我院学生课外活动的蓬勃发展,获得了全院师生的好评。

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二、活动目的

1.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这次竞赛,坚定我院全体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2.提高同学们的知识素养,放松同学们的学习压力,在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气氛,搭建展示同学们才艺的舞台;

3.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我院学生课外活动的品牌化,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4.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契机,提倡互相协作,组成一个强 大的研究生会组织,为研究生会今后工作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活动主题

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四、活动对象

XXXXXX学院全体在校研究生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2016年11月29日19:00 XXXXXX学院会议室

六、活动的筹备工作

为了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发挥我院研究生会的积极作用,井然有序地推动筹备工作的进行,现将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宣传工作

由院研究生会宣传部负责,运用多种形式对知识竞赛进行相关的宣传工作。

1.海报宣传

紧贴主题,自行设计本次知识竞赛的宣传内容。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海报进行宣传,如第一办公楼、第二办公楼、研究生公寓、第一餐厅等。

2.新媒体宣传

在各年级研究生QQ群、微信群进行宣传,并在学院官方新浪微博进行本次活动前后的宣传。

(二)登记报名工作

由院研究生会办公室负责本次知识竞赛的报名登记(不包括学研部成员),并根据报名人数的多少分为六个小组。务必在活动开展前3天将具体的分组情况以Word表格的形式报给院研究生会学研部。(学研部会根据具体的人数进行题目的增减和PPT的修改)

(三)比赛题目的设定

由院研究生会学研部负责题目的拟定,为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学研部成员不得参与此次竞赛的答题,担任比赛的评委团,并负责本次知识竞赛PPT的制作。

(四)活动物品的采购

由院研究生会生活部负责本次活动的物品的采购,并做好当天参加活动人员的考勤工作。

(五)活动地点的布置

由院研究生会文体部和生活部负责,合理布置活动场所。

七、活动环节及比赛规则

本次知识竞赛由六个小组进行比赛,比赛分为四个环节,依次为“小试牛刀”、“眼疾手快”、“争分夺秒”和“险中求胜”。

环节一:小试牛刀

本环节为个人必答题环节。拟定分为六组,各组按抽签的顺序答题,每组成员按座位顺序依次答题,此环节题目为单项选择题,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不扣分,共5题。环节二:眼疾手快

本环节为抢答题环节。在题目展出后,主持人宣布准备抢答,每组通过举牌抢答,先抢到先得,答对一题加3分,答错扣1分,共15题。

环节三:争分夺秒

各组按抽签的顺序答题,由主持人读题,在规定的60秒内回答20个题,每题2分。

环节四:险中求胜

分高者可先从题库中任意选题,一共18题,每组可选2-4道进行答题(至少两道,至多四道),答对一题加5分,答错扣5分。注意里面有一个红包和三个炸弹,一个红包加5和一个炸弹扣5。

八、奖项设定

秉着“全参与、全奖励、全高兴”的原则,凡是参与此次知识竞赛的人员均有奖品,奖项设定如下:

一等奖:一个小组 洗衣液或16开笔记本

二等奖:一个小组 32开笔记本

三等奖:一个小组 牙刷或笔

积极参与奖:三个小组 笔 组织贡献奖:六人 32开笔记本

九、经费预算

一等奖:一个小组 二等奖:一个小组

三等奖:一个小组

积极参与奖:三个小组 组织贡献奖:六人 打印费用: 海报宣传用品: 共计XX元

十、主持人及评委团

篇6:中国文化与马克思

马克思・韦伯庞大的宗教社会学体系以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视角来考察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文化观念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韦伯思想的`启示意义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都是不对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传统的现代化,即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精华,吸纳西方先进的文化元素,构铸新的现代文化.

作 者:苏菡丽 刘小刚 SU Hanli LIU Xiaogang  作者单位:苏菡丽,SU Hanli(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刘小刚,LIU Xiaogang(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江苏,常州,213001)

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 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年,卷(期):2005 3(3) 分类号:G04 G122 关键词:马克思・韦伯   传统文化   现代化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对马克思?韦伯文化观的解读

★ 梁漱溟与胡适政治哲学思想之比较

★ 童话之路

★ 目连故事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 全球化的欧美文学中国化研究

★ 现代化酒店实习工作总结

★ 现代化生活英语作文

★ 医院现代化管理心得体会

★ 轻灵之路作文

篇7:中国文化与马克思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恽代英、蔡和森、毛泽东等在1927年以前都曾经提出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其中,李大钊讲得最早。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先后在两个不同的时期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6.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第一,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同属于一个科学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具体表现形式的阶段性概括。第二,它们在理论基础、原则立场、思想方法、历史使命、基本主题等方面是高度统一的。它们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它们都集中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们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它们都是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等。)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 在中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问题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在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同时该如何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 总而言之就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毛东同志于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科学的阐述, 由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被正式提出。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需要以民族的形式来实现”、“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是通过民族形式表达出来的马克思主义, 是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应用到中国特殊环境的斗争中的马克思主义, 而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要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表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关键在于其能否与中国的国情相一致, 尤其是要与中国的民族形式相适应。从文化形态的角度上讲, 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模式与西方的文明意识形态, 不论是在思维模式还是在理论特点上都与传统中国文化的固有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着差异。只有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成为适应中国的实际、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具有中国特色。才能称其为“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才能真正的被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 才能被更好的应用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当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与传统中国文化交流、冲突、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存的土壤和根基, 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是从文化的角度来阐述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从中发现其固有的规律。这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既有必要又是可能的因而成为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化的,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 是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近代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是由于中国近代的特殊的历史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并且在爱国人士的种种努力下也未曾发生改变。十月革命爆发后,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人民找到了革命的目标与方向。

任何外来文化要实现成功的移植, 就必须从本土文化中找到能够令其顺利生长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契合点, 而前提就是必须与本土文化传统具有某种价值取向上的统一契合点。人类生存方式的普遍同一性, 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 决定了在一定的、可比的历史条件下, 人类的思想理念必然会超越时代和民族的局限性而大跨步地向前迈进。因此,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属于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两种思想意识形态, 但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具有相通或相容的方面, 这也是两者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的历史必然性条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发面:两者在哲学的观点上, 都存在辩证法和唯物论;在以人为本方面, 马克思主义重视个人的价值, 在注重实践的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将实践看成是对知行观和对其关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更是说明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社会理想上,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世界大同, 虽然这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社会在本质上大相径庭, 但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一个重要思想因素, 两者所追求的理想的和谐的社会形态一致, 这更容易被国民接受。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下的产物,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民族形式, 而且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内容。换句话说, 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合理的部分经过改造与升华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体说来主要有实事求是、小康理想、重德、重民及经世致用和与时俱进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之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方面的解读与合理的应用,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产生的唯物科学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在小农时期的封建制社会里形成的, 存在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的意识形态。两者存在的差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毛泽东曾说过,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也就是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实现的。

总之,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过程中,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改进中国传统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源泉, 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七卷) , 人民出版社, 1959.265。

[2]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801。

上一篇:公司动员大会发言稿下一篇:中心请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