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第十二中学校2018年

2024-06-23

攀枝花第十二中学校2018年(通用5篇)

篇1:攀枝花第十二中学校2018年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调研

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只交答卷(或第II卷),第I卷学生带走,以备讲评。

第I卷(选择题 共 48 分)

1、“文以载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下列对于“文”与“道”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①“文”与“道”的的关系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涵的关系 ②“文”与“道”的关系反映了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③透过“文”可以透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文”属于文化的范畴而“道”则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③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传承性 B.文化能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C.文化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

3、电视剧《三国》通过描写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族篡魏后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展现了人文哲思、军政战略、兵法阵法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剧先后在韩国、日本和美国播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夺得多个国际大奖。电视剧《三国》成功走出国门说明()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②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文化教育教师工作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通过茶文化教育途径已经使广大青少年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在树人立德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教育成果。开展茶文化教育()

①是基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能对茶文化进行大规模的集中传播 ③是一种更为直观的茶文化传播方式④折射出茶文化传播离不开物质媒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近年来,众多“最美人物”的事迹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诸多渠道迅速在全国传开。他们的感人事迹点燃了飞速传递于亿万网民之手的“火炬”。这说明大众传媒()①必将取代旧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具有影响面广、时效快、传递迅速等传播特点④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文化传媒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6、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首先要关注民生,关注百姓诉求,才能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创新。该观点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启示是文化创新()①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②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要关注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④要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A.①②B.①③ C.③④ D.②③

8、在欧洲某城市的街头,矗立着一尊雕像:头顶圆帽、蓄着胡须的男子倒骑着毛驴,笑容可掬。中国人会认出来这是智慧幽默的阿凡提,叙利亚人说他叫朱哈,还有人说这是土耳其的霍加•纳斯列丁„„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这位骑着毛驴的智者以不同的名字在人民中流传。这一现象,最适合用于佐证()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C.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 D.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9、近日,为反击国外某些人对中国文化的歧视,一则名叫《说出我的名字》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中国留学生们对自己中文名字的来历侃侃而谈,不仅向世界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自信风貌,也让我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得到展现。这表明()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国际视野和世界人民的需求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消除分歧走向统一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10、青蒿素正是从中国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传统中草药青蒿中提炼出来的,用屠呦呦的话说“是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这启示我们()①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②对中华文化的自身价值应充分肯定

③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④注重保留和坚守传统文化的本来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娘在婚礼上穿西式的白色婚纱,如果穿本民族婚礼服饰就是“土鳖”,只有西式婚纱才能体现自己的高贵。但实际上,全球各地的婚礼礼服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都是人类文化大花园的奇葩。这启示我们()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B.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根基 C.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D.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12、“无论作诗文,或作画刻印,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艺术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②文化创作要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③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

13、台风“莫兰蒂”来袭,浙江泰顺三座国宝级古廊桥相继被洪水冲毁。当地政府号召民众抢救古廊桥木构件。国家文物局表示在资金、技术上全力支持廊桥修复工作,短短几天民间捐款超过300万元。修复古廊桥的依据有()①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继承性

③古廊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14、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一部中国制作的名为《美丽的森林》的动画片,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短片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其精美的画面,浓

郁的中国风,深深打动了观众,目前已成为首部冲击2017年度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这主要说明()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B.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C.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5、对于传统艺术或者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只有否定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与创新 B.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C.对传统文化应先继承,后发展 D.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16、文艺创作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因为,这样的文艺创作()①缺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 ②缺少对外来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③是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④是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句话表明()A.汉字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载体 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C.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18、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考纲中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这是基于()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D.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19、红瓷又称釉里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红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成果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国民中华民族精神认同现状调查》。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利于()①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②凝聚和动员中华民族力量 ③快速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④重塑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③④B.①② C.①③D.②④ 21、2017年8月,电影《战狼2》票房突破40亿元,并连续打破单日、单周、最快破10亿等多项华语票房纪录。艺术的精髓就是接通人类的情感,并在情感中传递价值。而《战狼2》所传递出的价值,正是接通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不仅让全球华人集体找到了国家的归属感,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这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2、“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主题,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这表明()①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起促进作用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我们走向繁荣的动力 ③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 ④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激荡。同时,西方一些势力扩大文化霸权,强势推销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A.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需要 B.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C.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D.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4、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沿袭传统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25.中国甘肃华亭县把文化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以文化阵地扶贫、公共文化服务扶贫、文化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优化的必要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文化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的灵魂。通过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在促进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以“中国智慧”丰富人类文明,主动塑造好文明大国的整体形象,让“一带一路”更加体现中国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共享性,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谈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合作的现实意义。(12分)

27.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近代以来的视角看,中国精神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从未来发展的视角看,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和精神依托。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10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南宁一名青年录制了一段视频,说自己“难受”“想哭”,却因口音之故,听起来像“蓝瘦香菇”。结果,这两个“新词”一夜爆红,在很多新媒体上刷了屏。

网络热词,折射网络时代对语言的冲击。互联网进入中国的这20多年,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的这几年,可能是汉语变化最为集中、最为巨大的时段。很多发端于网络的词语,展示出汉语的不同可能性,也赋予了这种古老的语言以现代的活力。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就曾使用“蛮拼的”“点赞”等网络语汇。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对于“野蛮生长”的网络热词,可以一意纵容、乃至培土助长。有不少词汇起源低俗、意义恶俗、表达粗俗,已经可说是“网络脏话”了。对于这类新词、热词,就不能听之任之了。

语言是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不排斥不同的溪流汇入,才能保持它旺盛的活力。但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所谓“时尚热词”,那种传播奇词怪语乃至低俗语汇的“流行风潮”,只是河流里激起的污浊。新词汇的形成,需要对既往的古典进行再认识,让更多的新词古色古香,充满中国独有韵味;需要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时间洗礼,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14分)

(2)请就如何文明规范地使用汉语提出两条倡议,每条倡议不超过15个字。(4分)

2018-2019学年度(上)半期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1-5 ACDAD 6-10 DCCDC 11-15 CCBCB 16-20 ADABB 21-24 BCDB

1、A 【解析】 “文”与“道”体现了物质和文化的关系,“文”是“道”的载体,体现了“文”是“道”的物质载体,“道”是“文”的精神内涵,①③符合题意。②颠倒了“文”与“道”的关系的关系,观点错误。“文”是物质范畴,“道”是意识的范畴,④表述不科

学。

2、C 【解析】 在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展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揭示的是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材料不涉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的问题,①②属于无关内容,③④符合题目要求。

4、A 【解析】 开展茶文化教育传播茶文化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也折射出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媒介,①④正确符合题意。②③分别是人口迁徙和口语对文化传播的特点,不符合材料主旨。

5、D 【解析】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③正确反映了大众传媒的功能和特点,符合题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①表述错误。④为口语这一传媒的特点,故排除。

6、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不能说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排除①。廉洁文化传承至今,并且有了新的时代要求,可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故②正确。此题没有强调廉洁文化的作用,排除③。不同历史时期对廉洁的要求不同,新时期又有着新的内容,可见其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故④正确。

7、C 【解析】 材料揭示的是文化创新和人民群众的关系,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观点正确但与题旨不符。

8解析:选C C项符合题意,“这位骑着毛驴的智者以不同的名字在人民中流传”,体现了阿凡提的形象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当中流传,这能够佐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可知诸如阿凡提这样的文化交流是通过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完成的,即古代人民在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业贸易的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交流,题干中的现象最适合用于佐证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9、解析:选D ①错误,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而不是立足于国际视野和世界人民的需求;②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不会消除分歧走向统一;③④符合题意,“中国留学生们对自己中文名字的来历侃侃而谈,不仅向世界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自信风貌,也让我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得到展现”,这表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说明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③④正确。

10、解析: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这启示我们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对中华文化的自身价值应充分肯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①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④说法错误,错在“保留和坚守”;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

11、解析:选C 全球各地的婚礼礼服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都是人类文化大花园的奇葩,因此,要尊重文化差异,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答案为C项;A、B、D三项与题目指向不符。

12、C “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说明艺术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①符合题意。“无论作诗文,或作画刻印,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④符合题意。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②说法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但文化创新还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说法绝对。故选C。

13、解析:选B 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修复古建筑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①正确;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继承性不是修复古建筑的原因,②不选;文化不能作为文化的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③表述错误;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修复古建筑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④正确。

14、解析:选C 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使之成为冲击2017年度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这表明科学技术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答案为C项;A、D两项与材料中心不符;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B项错误。

15、解析:选B。“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强调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中“否定传统文化”是错误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16、解析:选A。材料主要说明,我国部分文艺创作有崇洋媚外的倾向,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

17、D.

18、A 【解析】在高考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是基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符合题意;B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说法错误;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D说法错误。

19、【解析】选B。红瓷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符合题意。

20、B 【解析】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凝聚和动员人民的力量,①②符合题意。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不显著的,③中的“快速”表述不科学,排除。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具有稳定性,④表述不科学,排除。

21、【解析】选B。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应弘扬和培育,排除②;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不同,排除③;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22、C解析:文化有精华与糟粕,只有优秀文化有促进作用,故排除①;③说法太绝对,应排除;题干表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故选C。

23、D解析:西方一些势力扩大文化霸权,强势推销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目的是改变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4、【解析】选B。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不能“沿袭”,①表述错误;《南山南》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被大众所知,这其中科技的作用不可小视,②正确;《南山南》引起众人的共鸣而蹿红说明优秀文化作品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正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④说法错误。

25.解析:第(1)问是分析说明类试题,“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强调了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扶贫看到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而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强调了优秀文化的作用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其实质就是要肯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万村书库”工程,能够丰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6.解析:(1)考查文化交流合作的意义,可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分析说明。(2)可结合材料

信息和设问要求,从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互联网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①有利于吸收借鉴沿线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④有利于加深沿线各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每点3分)27.答案: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28.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创新,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必须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和坚持正确的方向等角度,联系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具有开放性,回答要围绕文明规范地使用汉语提出两条倡议,且要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新词汇的形成需要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检验,经得住实践检验的新词汇才能研磨到“信达雅”。②文化创新需要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要对中国经典进行新的挖掘利用,赋予旧词新意义,涌现一批有古典韵味的新词。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新词汇不排斥外来优秀文化的成分才能发展壮大,实现“信达雅”。④文化创新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不良文化,才能扬清激浊,摆脱低俗恶俗,达到“信达雅”的境界。(其他写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反对四种错误倾向亦可)(2)围绕“文明规范”提出合理倡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必须是两条,且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

例如:语言承载文明,使用不可任性;净化语言环境,你我皆有责任等。

篇2:攀枝花第十二中学校2018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努力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以“书香校园、阳光校园、成功校园” 办学思想为引领,我中心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1、计划采购一批台式电脑用于学校老旧办公电脑的更新和补充。

2、如前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协议到期,将考虑按规定程序新招标采购一批摄像头用于老旧摄像头的替换。

3、对六艺馆四间微机室的故障电脑及网络线路进行维修,保证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和期末的阅卷工作顺利进行。

4、督促本组教师完成好本期信息技术各项教学任务。

5、攀枝花市教育体育局网络阅卷场地及测评中心建设项目方案的完善和推进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力争早日完成本项目的财评、招标、采购、建设等内容。

5、积极做好新七年级云班建设的各项工作。

6、做好全校班级触屏教学一体机和办公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信息化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保障全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

7、配合学校各部门做好学校宣传和校园电视台工作。

8、做好学校三网合一平台的运行维护工作。

9、做好省级理科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的抽检迎检工作。

10、按规定程序,完成智慧数字图书馆的招标、采购、验收、建设工作。

11、按规定程序,完成创客教育设备和服务费用的采购使用工作。

12、组织完成“攀枝花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选活动”“攀枝花市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赛活动”“中小学校园电视作品评选”等活动的作品推荐上报工作。

13、配合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完成全市统考监测阅卷工作。

14、完成全国文明校园风采展示网页制作及链接上报工作。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信息中心

篇3:攀枝花第十二中学校2018年

特长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多元化培养人才而在高中阶段开展的专业特长的培养教育。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教育资源, 让有志向往体育特长发展的学生提供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发展平台, 同时向大学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柳州市融安县第二中学体育特长教育为研究对象, 对10年体育特长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及成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数理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阵地, 更是学校展示自我特色、扩大社会影响的一扇门窗。如何将体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 努力创造出社会独有的特色, 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近几年, 我在积极参与“校本体育”改革与探索的实践中, 形成了以下的理性认识。

1、更新观念, 依法施教, 是创办学校体育特色的方向保证

从1951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到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先后对学校体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 为推进体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 为推进体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体育终身化”改革理念的提出, 更带来了从传统体育观向人本体育观的大转变。面对观念的更新、培养目标的调整、发展层次的多元化与注重个性化, 我们都必须与时俱进地步入一个全新的体育境界里, 这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的事情, 也是各级领导者的责任。我校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体育课的计划, 大力倡导全员体育活动, 开设体育特长训练班, 积极推进体育新改革。

2、抓好体育教师培养, 树立特长优势, 是创办学校体育特色的关键举措

体育教师是学校发展体育特色教育的骨干力量, 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创建学校体育特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体育新课改的研究推行, 对训练项目目标及层次的确定与选取, 对不同对象的科学指导, 对新情况的总结与交流, 都必须有一支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体育教师团队。然而, 在现实的中小学里, 体育教师队伍的水平发展是不平衡的, 教育理念的转变有快慢之分, 体育技能专长各异, 停留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教研创新主动性缺乏, 对特色发展存在着误区。因此, 各级学校都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再培训, 让他们带着在体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课题新挑战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

就广大农村基层学校而言, 对体育教师培训的快捷有效方法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 就是积极创新机会提供便利, 组织本校体育教师参加上级部门或者实验性学校举办的体育教学观摩课或者研讨活动, 以扩大视野, 学习新东西;“请进来”, 则是把体育科研部门的专家以及特色学校的名师请入学校进行体育科学理论的辅导和现身示范教学。此外, 体育教师队伍内部要制定出切合本校实际的体育特色“校本”教育教研目标计划,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承担或指派有教研课题以及实际任务, 做到人尽其才, 各尽其能, 互动共进, 在竞争中发展。规模较小、体育教师力量薄弱的学校, 可以尝试“就地联营”的办法, 有组团队, 加强横向交流, 构建小区域的体育“联营”。

3、“全员体育”与“项目特长”齐抓并举, 是开创学校体育特色的主要渠道

在探讨发展学校体育特色的课题上, 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偏向, 即是认为只要抓出一两个打得出去的体育项目, 或者有几名尖子运动员作为顶梁柱, 就很“特色”了。其实不然, 有突出项目以及有几名优秀的体育才子不可能凭空而来, 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 从某种意义上讲, 真正的“体育特色”, 应该是群体性的对体育的广泛兴趣、参与热情以及健康的体魄。只有全员体育生动活泼, 专长人才层出不穷, 才是体育特色的真正境界。

我校的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正在向“全员+专长”的模式努力实践。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规定要求, 在开展体育课时, 充分发挥体育课的思想教育和技能指导作用的同时, 坚持“两课两操”, 以全面铺开, 建设活泼、健康、向上的学校体育文明为宗旨, 积极开展多层面的师生课余活动, 大力宣传“终身体育”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娱乐体育兴趣, 鼓励学生选取最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体育教研组承担起全校体育活动的一线指挥职责, 协调安排好全校性体育健康活动。除了春季学期的篮球运动会、秋季学期得田径运动会外, 还经常开展以年级组、教职工教研组为板块开展踢毽子、跳绳、健身操、体育游园等小型趣味体育活动。

生动活泼的群体性校园体育活动为我校的特长生训练和成长起到推波助澜作用。2000年学校确立了“特色体育”发展目标, 以田径、篮球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组建了从基础训练到参赛出征的专长梯队, 每个训练梯队均做出有专门训练计划、有专门教练、有专门的素质考核档案。这些从学生身边选拔出来的特长训练生, 在身体素质上、运动技能上、作风意志上比一般学生均高出一筹, 又对其他学生产生了榜样作用, 获得了一种双赢的效果。

4、注重健康心理的教育, 是创建学校体育特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当今一代的青少年, 在和平盛世中成长, 见识多, 兴趣广, 接受新事物快, 是他们的优点, 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并不缺少, 但他们没有经历过磨难, 如何做人、如何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 在成长中经常会表现出“以我为中心”, 或者不能用健康的心态对待和处理身边的人或事。这种倾向有时在特长生身上较为突出。有的特长生抱有自骄自傲, 因为一时一点的“成就”就成为井底之蛙。因此, 我们在对他们的管理和指导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心理教育。我校是处在城镇和农村相交的一所普通中学, 被选入特长训练班的学生来之不同层次的家庭, 这些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一些心理缺陷。有些是纪律松散, 作风拖拉;有些是骄傲自大, 不善待人;有些是娇气缠身, 经不起磨练;有些则是自卑心理;有些则只是对体育的爱好, 不重视学习的提高。为了“修理”好这些“苗子”, 我校组成了以主管领导、体卫处、年级组、班主任、教练、老师以及家长为一体的教育活动, 坚持教育跟踪督促。

我校虽然是一所山区的城镇普通中学, 创办体育特色学校的环境条件还不够完善, 但通过不懈的争取和努力, 已经有所收获, 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每年上级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 我校学生达标率都在100%;2004年至今我校田径代表队在柳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团体总分连续进入前八。还在多个项目中培养了多名国家二级运动员。近几年来我校体育高考生的录取率都在90%以上, 不少特长生进入体育院校后都成为大学生的学生骨干。这些成绩与我们坚持对特长生的健康教育密不可分。

四、小结

1、更新观念, 依法施教, 是创办学校体育特色的方向保证。

2、抓好体育教师培养, 树立特长优势, 是创办学校体育特色的关键举措。

3、“全员体育”与“项目特长”齐抓并举, 是开创学校体育特色的主要渠道。

4、注重健康心理的教育, 是创建学校体育特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罗希尧.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解剖学[M].四川: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篇4:攀枝花第十二中学校2018年

安 全 工 作 计 划

梨树二中 2017年8月25日

梨树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切实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教育系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迎接十九大。坚持“安全第一,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加强师生安全宣传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务求实效,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机制。学校与各岗位责任人层层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并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推动学校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严格执行校园安全管理日查周结月报制度,从形式到内容一作不让,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提升校园安保水平。加强校园保安队伍建设,根据局工作意见,制定出台校园保安管理考核意见,组织保安进行培训,提高保安人员综合素质,严格校园进出门登记制度,不断提升校园保安履职水平。

(三)进一步提高师生安全意识。以安全教育平台、课堂为阵地,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不断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安全工作机制

1.加强安全工作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的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充实学校安全管理力量,健全安全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确保安全工作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强化行政值日和教师值日,主动加强与公安、城管、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的联系,建立综合联动管理机制。

2.构建安全责任体系。按照《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局与我校签订安全责任书,我校校也与各岗位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把安全工作的责任分解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时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形成全员抓安全的浓厚氛围。

3.健全安全考评机制。完善安全目标考核细则,细化目标考核内容,全面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对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学校校长及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二)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4.加强师生安全宣传教育。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 认真使用好《校园安全教育读本》,上好安全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人员“四落实”。校园内开辟安全宣传阵地,及时充实、更新安全宣传内容,通过黑板报、播放光碟、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安全氛围,形成良好育人环境。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

5.开展“警校共建”活动。主动加强与辖区民警的密切联系,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保障在校师生安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学校综合治理、法制教育、校园安全和帮教后进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学期法制副校长为师生作法制教育报告或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至少两次,不断增强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定期邀请交通安全辅导员到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活动,提高师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6.做好学生家长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告家长一封信、讲座、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将校园安全工作的触角向家庭、向社会延伸,让家长了解学校各项规定及学校安全责任区间,明确家长的义务,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担负起家长的监护责任。

(三)强化常规管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7.加强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学生预防风险的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8.加强学校“三防”建设。继续狠抓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构筑“三防合一”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加强校园保安队伍建设,提高校园保安工资待遇,制定出台校园保安管理考核意见,组织保安进行培训,提升保安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校园保安履职水平。全面梳理教育系统技防建设情况,对照公安部、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积极推进校园技防系统建设达标工作,全面提升校园技防水平。

9.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制定消防安全疏散预案,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强化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教育部校园禁烟令,开展“无烟校园”创建活动,学校内不设吸烟区,不摆放烟具,严禁吸烟并张贴醒目禁烟标识,引导有吸烟习惯的教师戒烟,营造良好的校园禁烟氛围。

10.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完善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校园周边小商小贩进行清理整顿。加强宣传,教育学生不得进入网吧、歌舞厅,不在校门口和流动摊点购买零食。配合公安部门定期对校内外治安环境开展排查,及时整治安全隐患,化解各类矛盾,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营造安全稳定的教书育人氛围。

1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加强校园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杜绝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严防“三无”食品流入校园。把好食品验收关,学校明确专人对配送的食品进行验收,把不安全、不卫生的食品拒之校外。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岗位安全责任。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做好食堂食品留样工作,注重食堂环境卫生,保持食品加工场所及学生餐厅的地面、墙面、桌面干净、整洁,各种餐具及时清洗、消毒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12.完善各类安全预案。各学校要制订和完善一系列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交通事故、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外来暴力侵害事故、食品卫生事故、自然灾害事故、传染病等应急预案,预案要切合实际,操作性强。

13.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防火、防雾霾、防食物中毒、防暴力侵害、防踩踏疏散等演练。演练活动要有明确的演练程序、救助措施、疏散路线、地点、信号和时间要求等,每次演练活动要有详细记录、认真总结,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修改和完善应急疏散演练预案,全面提升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4.建立安全预警机制。继续严格执行校园安全管理日查周结月报制度,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学校自身不能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提请研究解决。学校要根据安全工作动态,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的安全工作重点,通过校信通等及时向师生和家长发布防火、防雷、防台风、防冻、防溺水、防流行病等预警通告,防患于未然。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学生预防风险的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等。

2.对学校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开学准备。

3.对学生特别是新生集中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

4.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学校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5.“十一”放假前,对学生进行“十一”长假期间的安全教育。十月份:

1.安排好“十一”庆祝活动,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2.制定好秋季运动会应急预案,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一月份:

1.利用“全国消防日”(11月9日)对学生开展消防知识教育,组织一次消防逃生演练。

2.对学生进行一次路面结冰和积雪等交通安全教育。

3、学生卫生教育。十二月份:

1.利用全国交通安全日(12月2日)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2.对学生进行防冻伤、防火灾、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教育。3.总结全年安全工作。一月份

1、安全隐患全面检查。

2、安全工作校级评比。

3、寒假安全作业布置。

篇5:攀枝花第十二中学校2018年

梧田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初中,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慈湖农业中学,后改为慈湖中学,1991年慈湖撤乡并入梧田镇后,更名为梧田第二中学。并于1995年由南堡村搬迁到蟠凤村至今。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学校领导班子的精心运作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学规模稳定,教育教学设施完备,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为浙江省示范性初中,温州市办学水平一级学校。但是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迫切愿望,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在学校管理、课程规划与改革、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培养与智慧校园建设等工作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进一步内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德育工作实效性进一步提高等等。为了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提升学校发展后劲,在广泛征求教职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梧田第二中学学校2016—2018学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学校地处梧田街道蟠凤村,与瓯海经济开发区相邻,东临梧田工业基地,北靠瓯海大道,南濒镇南规划路,双凤路从学校西大门前通过。距离蟠凤汽车站一百米左右,交通便利,环境较复杂。

学校占地面积60多亩,建筑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为12407m2,绿化面积9022m2。学校环境典雅优美,教学设施完备。300米环形跑道外操场运动区与教学区临河而望,动静分明。学校录播教室、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室、演播室、阅览室、图书馆、分科实验室、塑胶排球场、乒乓球馆、风雨操场一应俱全,给开展拓展性课程提供了设施保障。学校建立了校园网,校园内有无线和有线两个局域网络,为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学校已经通过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收。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10人,其中教师93人,在校生1066人,试推行小班化教育,班额不超过36人。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党支部、工会、团委、女工委等组织。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日常工作,校长室下设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教学科研处、后勤保障处,在校委会领导下,各司其职。

(二)办学优势

1.学校凸现德育的首要地位,校风学风得到社会多年的认可。学校以“勤奋、严谨、务实、创新”为校训,形成了“乐教、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的学风。多年来学校德育管理带来的成效显著,校风良好,成为适合学生发展、社会认可度高、家长比较满意的知名学校。2011年10月被评为温州市德育特色学校; 2011年度、2012年度与2014年度连续被评为瓯海区平安校园创建示范单位;2013年3月被评为温州市优秀消费教育学;2016年1月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学校。

2.教师队伍稳定,敬业,经验比较丰富。教师教龄普遍在15年以上,学校自1997年至今一直是30个教学班,教师队伍稳定,流动性小。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学历80人,专科学历11人;获中学高级职称22人,中学一级职称39人。获得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等共25人。

3.领导班子敬业务实,协作能力强。学校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工作务实,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在教师中树立了良好的表率作用。班子成员12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高级教师7人。成员中市教坛中坚1人,区名师2人,区教坛新秀、学科骨干3名。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初中,全国教师学会适合学生发展的实验学校,2014年1月温州市办学水平一级学校;2016年1月温州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2016年3月温州市书香校园。

4.率先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扎实,曾被评为温州市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达标学校、温州市教学规范达标学校。学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新路,综合实践活动获温州市课程改革优秀试点项目;《篮球》、《邮趣》、《墨趣》等拓展性课程成效显著,篮球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获得区学生篮球赛冠军。

5.学校环境典雅优美,硬件设施完备。学校通过多年积累,已形成了优美的环境,生均绿化面积达8.9平方米,曾被评为温州市绿色学校,瓯海区“美丽校园”。目前,学校设施齐全,2013年创建了浙江省标准化学校和温州市标准化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室、图书室;2014瓯海区教育装备先进集体;2016温州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

(三)问题与困惑:

1.生源构成复杂,教育难以形成合力。我校位于梧田西部,旁边是瓯海经

济开发区,外来人口极度密集,近两年,民工子女入学人数增多,过半生源来自薄弱村小,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相当不好,家长素养低、家庭稳固性弱。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工作,不重视子女的教育。另一方面,梧田户籍生源又来自实验小学,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普遍认为与外来民工子女一起会影响孩子学习。结果造成辖区优质生源外流,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某种意义上,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希望茫然。

2.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现行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式,更多的是关注个别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发展,对于全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缺少培养的有效方式。我校教师平均年龄偏高,生理上,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精神上,教师处于教师发展生涯高原期。如果进一步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是紧迫的问题。但未来三年有多位教师退休,届时会有新教师逐年调入。如何做好新教师培养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3.课程建设特色问题。学校是具体的学校,课程要作“因地制宜”的考量。学校课程不仅仅是校本课程,如何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全部课程做“协调化”处理有待思考,课程规划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拓展性课程还没有形成学校特色,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还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需求。

二、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的形成 1.从学校发展的历史看

梧田,古称“吴田”,又称“梧埏”,浙南著名古镇。梧田地处温瑞平原下河乡,自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惠帝封驺摇为“东瓯王”王时,此处尚处于浅海中。此后历经千年江水、海潮冲积,沧海变桑田。历史足迹留给后人殷实的财富,秀山沃水养育一方生灵。梧田境内河网交错,山水毓秀,自古以来,这里是温瑞平原上下河乡主要集市,乡村农副产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更趋活跃,经济更加繁荣,是我省综合实力强镇。优越的地理位置,繁荣的市场经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这里的人们更加追求美好的精神,特别是民间文化非常活跃,并由此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梧田教育,源远流长。东晋有郡学学子,唐代出现书院,与书院同时存在的还有义塾,宋名臣吴袁臣,其孙吴洁在吹台山麓创办吹台义塾,后易名慈湖义塾。清光绪年间,梧田一带几乎所有村落都设有蒙馆。其时,日间乡民划船送子女上

蒙馆,河边书塾书声琅琅;夜晚戏班乘舟去演戏,临河戏台琴声袅袅,别有一番河上文化景观。梧田人对教育、文化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精神。

梧田二中的前身是慈湖农业中学。1958年3月1日,黄吉祥同志白手起家,借用民房,向公社要求了3.5元人民币作为办学经费,在一无所有中创办了慈湖农业中学。师生艰苦奋斗,勤工俭学,两年后建起了一个教室。之后,学校由两个教室变四个教室,再由一层平房改二层楼房,由二层又改建四层,慈湖中学在南堡山麓历经了三十多个春秋。改革开放后,教育发展壮大,1995年一座初具现代化新校园又矗立于蟠凤村。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教师93人,在校生1050人。回看梧田二中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2.从学校的现状看

学校在几年以前在上海教研院专家的指导下,提出了“超越教育”的办学理念,这是符合现代教育观的,但是生源的巨大变化与周边名校的群起,使得这一理念已不在接地气。

同时,潮起潮落,梧田西片旧村改造导致辖区生源减少,因地处瓯海经济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却在不断增多,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因此曾受到打击,一度无法跟周边群起的名校相比,但我们依然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溯源思今,追求更好是梧田人固有的品质,也是我们二中教育的追求,于是,在继承超越教育的理念下,我们将“做更好的自己”作为我们理念,并用“每一天遇见更好的自己”这句励志的话来展现。同时,结合我校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感恩是我们情感归依,包容是我们生活感悟,超越是我们自我追求,所以,我们将营造“感恩、包容、超越”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些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二)一训三风

1.校训:勤奋、严谨、务实、创新

勤奋是一种状态。勤,即做事尽力;奋,则为振作、鼓劲之意。同时勤奋又是今天的工作、学习状态,而不是明天的决心和保证。勤奋,就要从现在做起,贵在坚持;只有勤奋的人,才会有知识的回报;只有自强不息、奋斗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这正是“二中人”精神的追求。

严谨是一种态度。严谨可以理解为严格谨慎,是一心一意的治学,是一种对教学的钻研,一种对教育的执着,一种对寻求真理的决心。

务实是一种心态。所为务实就是要我们面对现实,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改变不了环境就设法改变我们自己,这就是务实。所为务实就是讲求实际,不求浮华。做到做实际,重实距,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务实的心态对全体二中人来说都非常之重要,使我们能认清形势的严竣、发展的危机,真正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改革的动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我们的教育工作才更加有意识,学生在学习中才会得到快乐,才能使学校的发展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教育才能肩负起历史、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使学校教育改革工作有意识,使教师乐于在教育岗位上去寻找真正的快乐,谋求自身的幸福。

2.校风:勤勉文明,团结进取 3.学风:勤学,善思 4.教风:乐教,善导

(二)发展目标定位:

我们坚持以“办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为办学目标,大力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向善、求真、臻美、行健,能主动发展、自我完善的一代新人。

在这个办学目标指导下,在未来三年学校的发展以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学校办成一所学生、家长及社会认可度高的温州市新优质学校。

1.学校管理:通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调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各处室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适合我校特点的管理体系。同时以“集邮文化”为切入点,形成“感恩、包容、超越”的校园文化,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瓯海乃至温州市的新优质学校。

2.德育工作:确立“务实创新,全员德育”的德育教育理念,坚持“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格成长并重”的育人目标,通过德育工作课程化的,强化德育环境、德育队伍、德育制度、德育科研等建设,形成管理顺畅、队伍精良、方法创新、途径广泛、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格局。努力维护好平安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营造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教学工作:以从“对话性课堂”向“任务性课堂”改革为核心,培养学生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索“学习型课堂”和教学质量测控办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让每一位学生获得理想发展,做更好的自己。通过三年努力,教学品质整体得到提升,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4.课程建设:完善课程规划,建立完善的的课程体系,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协调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开发与丰富拓展性课程。使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课程体系建设更扎实。打造几个学校拓展性精品课程,并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与功能教室。

5.教师发展:通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支“求实、协作、奉献、创新”的,既懂得团结协作,又能身心健康,喜欢阅读运动的,能用心投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师资队伍。以深化课程改革与“学习型课堂”研究为载体,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水平,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在教科研的实践中,求真务实,逐步形成一支工作热情高、科研能力强的教科研骨干队伍。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培养与激励措施。

6.后勤服务: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健康、温馨、文明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切实加强食品卫生,确保食品质量;健全后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后勤管理措施;创建平安、整洁的工作学习环境,提升校园软、硬环境的层次。继续加强硬件建设,明确划分出学校教育教学区域功能,保障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推进计划:

(一)学校管理 1.年度具体目标

2016学年: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构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和谐校园,规范办学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为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基本达标区补短板育亮点,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以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为项目,申报创建瓯海区新优质学校,创建温州市体育特色(篮球)学校。

2017学年: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开展班子读书学习活动,推进学校的管理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继续申报创建温州市新优质学校。

2018学年:认同学校发展愿景,突显人文化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适合我校特点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

瓯海乃至温州市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2.实施策略

(1)以共同愿景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的作用,通过教代会、校委会、教研组会等等形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在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工会、各教研组都将组织教师充分地讨论,聚全体老师之智慧,促实际问题之解决。实践“管理即培训、制度即共识”理念,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调整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考评制度,并不断完善。加强学校对各处室、各教研组的考评督查力度,通过督查、考核、评估、协调、奖惩,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3)重视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真正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成员会议,鼓励他们提建议,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学生会和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学校的自主管理。

(4)加强班子自身建设。重视学习,严肃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尊重、关怀、信赖和帮助每一位教师;尊重和重视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地爱护学生、服务于学生,努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搞好食堂管理;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思考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3.推进计划

(1)2016年9月-2017年8月: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安全保卫处每月要对全校所有的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排除可能的安全隐患,巩固平安校园成果;提升环境育人因素,完成并通过“瓯海区新优质学校”的申报、创建工作;开展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基本达标区“三个一”活动;创建温州市体育特色(篮球)学校;更新学校走廊文化,体现集邮特色。

(2)2017年9月-2018年8月:继续实践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逐步渗透人性化管理机制,形成团结、民主、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力争教育有特色、出成果,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申报创建温州市新优质学校。

(3)2018年9月-2019年8月:加强学校教科和校本教材开发工作,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结提升学校办学管理方法,查漏补缺,全面实现预定的管

理目标,把我校打造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4.成功标志

(1)学校管理有创新,制度规范,机制完善。

(2)校园文化彰显特色,学生喜爱校园生活,教师幸福感提升。成功创建温州市体育特色(篮球)学校。

(3)学校创建成功瓯海区新优质学校、温州市新优质学校、形成具有一定教育特色老百姓喜欢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二)德育工作 1.年度具体目标:

2016学年:强化德育环境、队伍、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加强学习养成教育,继续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美丽校园,探索德育工作课程化。

2017学年:强化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建设,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提升家庭、社区教育作用,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倡导经典诵读,继续营造书香校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创建A级心理辅导站。成功创建温州市德育示范校。

2018学年: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网络,营造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进一步增强梧田二中良好校风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创建浙江省健康教育金牌学校或省绿色学校。

2.实施策略:

(1)强化德育的针对性、务实性。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改进学生综合表现的考评方法。以家长学校为平台,学校开放日为互动点,切实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以环境教育为特色,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思想,努力打造绿色校园、美丽校园。

(2)结合心理辅导与法制教育,促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狠抓安全工作,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以心理辅导室为窗口,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积累经验和成果。以法制教育为导向,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生动化、普及化。

(3)强化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建设,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发

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适合中小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成长;营造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网络体系,形成二中特色的育人模式。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创新传统的节日活动,保证活动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重形式的创新、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发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组织,并及时调整和反思。将德育融入艺术、体育、科技、读书活动中,打造精品系列活动,完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四大经典节。在前几年的积累基础上,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再加工。

(5)加强德育研究与探索德育课程化。以德育小课题校本教研为载体,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将跑操、体育节、艺术节等传统德育活动进行课程化改革。

3.推进计划:

(1)2016年9月-2017年8月:以学生社团、传统活动改革等丰富校园活动为载体,探索德育工作课程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德育管理体系。

(2)2017年9月-2018年8月: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探索德育创新途径,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强化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适合中小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德育氛围。

(3)2018年9月-2019年8月:打造精品活动,特色活动。申报创建浙江省健康教育金牌学校或浙江省绿色学校。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网络,进一步增强梧田二中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4.成功标志:

(1)学校校风良好,德育网络得以发展,确保校园安全、和谐、有序。(2)学校有几门自己德育课程,工作能取得多项荣誉,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学校常规管理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3)成功创建创建温州市德育示范校、浙江省健康教育金牌学校或浙江省绿色学校。

(4)德育工作彰显学校特色,学生自主管理更加突现,校园呈现出文明、书香的文化气息。

(三)教学管理 1.年度具体目标

2016学年: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通过学习与培训,主动探索“学习型课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小组合作。

2017学年: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初步形成学习型课堂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能积极融入教改活动。构建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018学年:教师能胜任、学生能适应学习型课堂有效学习,学习型课堂品质整体得到提高,教学质量成效明显,形成特色,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实施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更新课堂学习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自主、探究、合作、和谐”的学习弄课堂氛围。

(2)建立保障机制。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办法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构建并实验符合新课标理念和中考评价制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引导功能。

(3)研究学习型课堂。在原有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坚持“一个还给”:把练的时间、讲的权利、问的机会、评的自由还给学生;“二个原则”:贯彻启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未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三个为主”: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反馈为主线;“四个带上”:把微笑、激励、趣味、竞争带进课堂。

(4)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淡化后进生概念,建立后20%学生在校表现与学业“会诊”制度、跟踪分析制度,实施“帮教助学”制度。关爱学生,搭建各类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改变学习态度,通过老师的辅导和同学的帮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实施质量工程。采用三年一贯、分年实施策略,七年级重培养学习习惯,八年级重均衡发展,九年级重抓两头促中间,提高整体学业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重视特长生、尖子生的培养,提高学业竞赛获奖档次与数量。

3.推进计划:

2016年9月-2017年8月:完善学校教学常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开展

“学习型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实践“学习型课堂”。稳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017年9月-2018年8月:加强学习型课堂过程的管理,组织教师开展全员赛课活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办法,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8年9月-2019年8月:学习型课堂形成特色,成效明显。构建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汇编新课程教学优秀成果,推广优秀教师的有效教学经验。努力提升后20%学生的学习成绩,确保学校各方面的能力在全区领先,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成功标志:

(1)教师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能创设灵活的、小组合作的有效学习氛围,在各级教学业务比赛中有较多人次获奖。

(2)所有教师能驾驭学习型课堂,各学科形成提炼学科特色的学习型课堂。有一套学习型课堂相关教学资源。学校编印优秀课堂教学学案集、教师论文集。

(4)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基础扎实,在自主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方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品质全面提高,自主发展。

(5)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居全区前列。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多、获奖级别有所提高,名列全区前茅。

(四)课程建设 1.年度具体目标

2016学年:制定出新的课程规划,加强教师课程执行力培养,在学校社团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发与丰富校本课程。创建浙江省集邮活动示范基地。

2017学年:协调基础性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过程管理,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2018学年:整合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提炼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学校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实施策略:

(1)加课程系列化建设。我们把“做更好的自己”理念与基础性课程、拓

展性两类课程建设整合起来,以“求真、向善、臻美、行健”为目标,将课程主要分为知识技能领域、德行修养领域、艺术审美领域和身心发展领域,构建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拓展性课程分为必修的课程各选修性课程,选修课程由教师设课、学生自主选课。

(2)国家课程校本化。组织专任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全员性的研读,特别是校本化的研读,着力于构建更具体、更适切的学校自己的课程目标系统。

(3)进一步规范拓展性课程,探索信息化管理。制订与完善拓展性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特长设立课程。拓展性课程设立,按具体操作流程进行,分申报、审定、选课、落实等。

(4)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整合。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拓展性课程,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做更好的自己。

3.推进计划:

2016年9月-2017年8月:制定课程规划,完善体系,着手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与实践。确立篮球、跑操、英语口语与听力、科学实验、数学研究性学习等拓展性课程纲要的编制。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开发校本选修拓展性课程。

2017年9月-2018年8月:加强课程的过程管理,优化课程评价体。在积极探索学生自主选课信息化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课程动态信息化评价办法,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编制部分拓展性课程教材。

2018年9月-2019年8月: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整合,校本课程成为学校活动的资源库,而校园活动是校本课程的成果展示舞台。提炼几个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4.成功标志:

(1)形成有学校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拓展性课程突显学校特色。(2)选修性拓展课程丰富多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积极。(3)编制出部分校本课程教材,有几个学校特色课程,并且丰富的校内外实践基地。

(4)学生在各类体艺、实践科技比赛中获奖成果丰富。成功创建浙江省集邮示范基地,篮球等拓展性课程成果显著。

(五)教师发展 1.年度具体目标

2016学年:营造氛围。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关心教职工课余生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完善学校教师培养与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完善有关教科研工作制度,积极探索“学习型课堂”研究,倡导教师积极申报课题,至少能有一个以上的市级课题。

2017学年:培养激励。完善教师培养与激励措施,各学科至少培养出一名市、区级骨干教师,学校新增市第二层次以上教师一名,并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水平,开展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使“学习型课堂”研究有实质性进展。

2018学年:自我发展。开展教师自我分析,完善个人发展目标,倡导教师课余阅读与运动,追求自我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更加浓厚,课题研究与教学都能注重反思,争取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逐步形成一支工作热情高、科研能力强的教科研骨干队伍。

2.实施策略:

(1)坚持“师德学习培训”制度,教师通过学习培训、自我提升,改进学校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每年对所有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

(2)开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每个教师开展自我分析,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三年目标;完善学校教师培养与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确保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育科研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修订完善学校教科研工作奖励制度,实施派出学习归来先汇报后报销制度。

(3)加强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发挥辐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派部分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铸成发散点;每年至少1-2次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开放与专题讲座活动,形成发散面。重视对中老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落实培养措施。除校内采取同伴互帮互学外,为中老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学习机会,搭建中老教师继续发展平台。

(4)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提高班主任待遇,优先班主任培养、评优。健全和完善学校学校优秀教师教师评定工作,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争当名师,力争上游。坚持每年一度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

(5)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堡垒作用,完善学校先进教研组评比办法,根据各教研组的工作情况和评比条件,每学期评出先进教研组2个,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

(6)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努力为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学校尽最大可能关心、爱护老师,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下心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工会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教职工课余活动,放松教职工的心情,促进教师之间的情感;适时邀请专家为全体教职工进行心理辅导。

3.推进计划

(1)2016年9月-2017年8月

通过学校公开课、随堂课等活动,使教师寻找自己的差距,提出努力的方向;开辟教师课余活动场所,建设一个教工活动室,开展教师健身活动。进一步完善有关教科研工作制度,修改《教育科研工作奖励制度》和编制《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邀请教育科研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教科研工作培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编写教师教科研论文集《问教》;已经到期的几个课题按时结题,不能结题的进行延时申请。积极探索促”学习型课堂”模式,尝试”学习型课堂”实验研究。

(2)2017年9月-2018年8月

继续重视、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特别是区名教师的作用;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人人树立“适合学生发展”的理念;培养一批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学校的教科研氛围。争取每位教师每一学年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组织好“教师读书随笔”征文活动;在学校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教师教科研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刊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师优秀论文集《问教》。与名校建立联谊活动,做好”学习型课堂”课题的研究、材料整理工作,使”学习型课堂”研究有实质性进展。(3)2018年9月-2019年8月

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形成团结互助的学习型团队;力争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爱生如子、教学风格独特、教学质量令人信服的骨干教师群体,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胜任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的科研意识更加浓厚,课题教学都能注重教学反思,争取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论文 14

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在参加上级有关优质课比赛、教学技能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能有浙江省级及以上的课题成果,并使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真正起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4.成功标志:

(1)教师的师德修养、职业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度得以提升。

(2)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市区骨干教师以上的优秀数量明显增加,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进一步得到提高。

(3)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教育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教师幸福指数逐年攀升,教师课余锻炼人数增多。

(4)教师新老更新后,教师年龄结构进一步合理,师徒结对效果明显。(5)学校有一套完整而实用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比较实用的教师教科研评比、奖励办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6)每年有一本教科研方面的论文集《问教》。参加区级的有关论文、案例评比,获奖率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0%及以上,并且有10-15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温州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

(六)后勤服务 1.年度具体目标:

2016学年:明确划分出学校教育教学区域功能,把功能室进行调整,创建温州市功能室达标学校,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增强食堂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健康、温馨、文明的校园环境。

2017学年:争取教育局支持,改善办公条件,优化后勤服务品位,巩固“平安校园”成果,创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级单位,为实现我校各项工作正常提供有力保障。继续完善与调整功能区域,加强拓展性课程活动场所建设,计划建设一个五人制足球场。

2018学年:打造学校文化与教育内涵品质,努力建成“幸福校园”,实现我校的可持续发展。筹建学校大型礼堂,解决学校没有大型会议室的困难。

2.实施策略:

(1)加强后勤内部管理,按照“分工负责,各尽其职,高效动作”的原则,完善后勤管理制度,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2)加强“美丽校园”建设。完成学校宣传载体的及时更新,加强绿化维护,改善校容校貌,规范各功能区,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3)完善教学装备,重视信息化建设。争取在教育局的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办公条件,争取教师办公室电脑超过使用年限,已不能满足教学、办公需要的,及时予以更新。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4)加强对后勤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服务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创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级单位。

3.推进计划:

2016年9月-2017年8月:完善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等资源配置,通过功能室达标学校创建。完善后勤保障制度,落实对后勤人员、食堂人员的安全培训措施,促使后勤人员改善学校食堂,优化后勤服务品位,巩固平安校园成果,为实现我校各项工作正常提供有力保障。

2017年9月-2018年8月:调整学校实验室、美术室与教师办公室,使各功能室区域化。建设一个五人制足球场,风雨操场进行装修,进一步加强校园软硬环境建设,创建节能环保型绿色校园。

2018年9月-2019年8月:后勤工作重点转向维护与服务工作,保证平安、整洁的工作校园环境,探索打造学校文化与教育内涵品质,努力建成“幸福校园”,确保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4.成功标志:

(1)学校硬件环境的改善,通过温州市功能室达标学校创建。建设一个五人制足球场,风雨操场进行装修,大型礼堂开始建设。

(2)绿化护理常态化,智慧校园逐步建成。

(3)学校各功能区布局更合理,教学楼呈现教学区、实验区、艺术区、阅览区、信息技术区等区域明显

(4)创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级单位,食堂环境、伙食、服务有明显改善,师生满意度高。

四、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梧田二中2016-2018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2.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教学科研处、后勤保障处、教研组长为组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作用。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通过。一经通过为,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自评,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3.资源保障:学校要力争教育局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硬件设施、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上一篇:楼盘销售人员个人总结与计划下一篇: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