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

2024-05-31

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精选6篇)

篇1: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

中国钢铁工业新世纪前10年发展回顾和未来10年展望

地域:国内 信息类别:原创文章 行业类别:钢

作者: 发布人:钢铁行业管理审核 发布时间:2010-11-15 09:55:33.0 对中国钢铁工业来说,全行业已经形成共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钢铁工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其严重程度,正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邓崎琳所说:“钢铁行业不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没有出路!”在“十二五”前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规划未来科学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钢铁强国夙愿是全行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10年的较长阶段,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策略都应当进行调整,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前10年:成就很巨大 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

●经过10年奋斗,我们已构筑了钢铁大国的坚实基础,但与钢铁强国定性定量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多极化格局已见轮廓;二是以信息产业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二者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旧有的经济秩序,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同样也深深地影响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经过10年奋斗,我们已构筑了钢铁大国的坚实基础,但与钢铁强国定性定量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前10年发展的突出特点为钢产量超常增长

进入新世纪后的前1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纵跨“十五”、“十一五”两个规划期,如果分别将两个时期的GDP和钢产量的关系,与“八五”、“九五”期间作一个比较,就不难发现钢产量持续超常增长的事实。“八五”期间,全国GDP约增加2.7万亿元(最后一年与最新一年相比,下同),钢产量约增加2700万吨,钢产量支撑系数为1000万吨/万亿元。“九五”期间,全国GDP约增加3.18万亿元,钢产量约增加3300万吨,钢产量支撑系数为1040万吨/万亿元,与“八五”时期基本持平。到了“十五”期间,全国GDP约增加9.29万亿元,钢产量约增加22500万吨,钢产量支撑系数发生了突变,达到2420万吨/万亿元,飙升了2.4倍。

再看“十一五”的情况,钢产量超常增长的情况仍没有改观。2008年一场起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并在2009年造成全球经济灾难性衰退。2008年和2009年,中国经济同样遭受了重创,尽管党和国家及时果断采取了投资4万亿元的一揽子计划和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但其间每年GDP至少还是损失了两个百分点以上。即使如此,2010年我国钢产量也将超过6亿吨。如果没有这一次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干扰,“十一五”期间钢产量再增加1亿吨应当是毫无悬念的。

超常增长影响了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钢产量从2000年的1.27亿吨上升到2010年的6.5亿吨(估算值),大约增长4.1倍,与此同时,GDP大约增长了3.1倍。到2009年,中国当年GDP约折合4.98万亿美元,大体相当全球GDP的6.3%。这一年,全球钢产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同比下降8冤,中国钢产量仍逆势增长13.5%,所占全球的比重为46.6%,创历史新高,蕴含着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隐忧。比如,2009年与中国GDP接近的日本,当年钢产量为0.88亿吨,只占全球钢产量的7.2%,仅相当中国钢产量的1/7左右。再如,同属“金砖四国”的印度,2009年实现GDP1.3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全球GDP的1.64%,当年钢产量为0.57亿吨,占全球产量的比例只有4.7%。通过以上简单对比,我们感到震撼:巨大钢铁产能的背后是“天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成就很大,问题突出”是对过去10年钢铁工业发展的最好总结。钢铁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已人所共知,这也正是我们探寻“十二五”钢铁工业科学发展之路的关键切入点。而当前钢铁行业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以往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而其形成的本质原因,不外乎是外因和外因两种。

从外部影响因素看,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这也是拉动钢铁工业钢产量超常增长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发展不断升温的几年间,几乎每一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都发生了产量规模翻番的跨越式发展。在国际金融风暴袭来之后,事实证明了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病。从内部影响因素看,我国政府很早就对钢铁工业提出“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产业发展方针,但始终未能形成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导向力量,追求数量规模效益的粗放增长方式仍成为主要钢铁企业的首选,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盲目投资,扩大产能。后10年:加快转方式 实现科学发展

●今后10年,钢铁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筑钢铁工业未来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传统发展方式“软肋”尽显。同时也让基本遵循传统发展方式的钢铁行业吃尽了苦头。前不久,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专题座谈会上说:“温家宝总理在签发这一文件时指出,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这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应该说,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是等不起、慢不得。”通过钢铁行业过去10年发展史的回顾和思考,今后10年,钢铁工业的发展目标就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筑钢铁工业未来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钢铁工业未来10年科学发展

关键在“十二五”

世纪之交,中国钢铁行业接受了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带着“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觉醒,跨上征途;10年之后的今天,世界经济正处于调整和变革之中,科技进步酝酿新突破,产业发展出现新趋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中国经济已渡过极为困难复杂的险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而中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强化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兼并重组、调整结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又一次要出发了。

两相对照,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境况,钢铁企业未来10年与过去10年起步之初非常相似。经过10年的风雨坎坷,全行业对于传统发展方式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有了切肤之痛。放眼未来10年,人们有理由相信,钢铁行业对于避免重蹈覆辙,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性、重要性和紧迫感,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而未来10年钢铁工业的发展,“十二五”成为其中的关键时期。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转向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找到答案。钢铁强国重要标准

要看单位GDP对应的钢产量

从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至今,“中国究竟需要多少钢?”很多人都为这个难题所困惑。笔者认为目前是没有解的,经济发展的动态决定了钢铁需求量也是动态而非静止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侧重于“数量”指标,在“十二五”期间,我们探讨钢铁工业发展应当从一个全新角度着眼——单位GDP对应的钢产量。可以计算出,中国单位GDP对应的钢产量已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从中不难看出中国钢铁工业钢铁产品质量、品种和技术含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明显差距。在全社会减量化需求中实现钢铁产品减量化生产,是中国走向钢铁强国前进道路上的重要基石。

满足系统化条件是由大变强的内在要求

未来10年中国要屹立于世界钢铁强国之林,尚需广大钢铁企业付出艰辛的努力。其着眼点是,完成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跃进,要全行业满足体现钢铁强国内在要求的系统化条件。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提出了钢铁强国的5大标志;2009年10月份,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也曾提出钢铁强国必须具有的4个显著标志;2007年《中国冶金报》专门组织“我们离钢铁强国还有多远”的理论性探讨,引来业内外人士广泛参与,有人主张首先要深刻理解钢铁强国的内涵,其次确立中国建设钢铁强国的高标准要求。钢铁强国标准同时分为宏观层面标准和微观层面标准。其中,宏观层面标准即行业引导标准,微观层面标准至少包括企业、产量、质量、技术、装备、企业组织、经营运行、科研、管理、效益等十个方面的标准。

建设钢铁强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化工程,不是靠相互毫无关联的局部优化体堆砌而成的,还要梳理、归纳总体和分系统、子系统的发展要求和约束条件,并形成促进与控制的机制。

明晰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目标是重中之重

应当说钢铁强国并非是一个确切的经济概念,而是一种产业发展状态的理想表述。理想表述常常与发展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这是钢铁行业至今尚未形成共识的议题之一。主要因为:一方面众多钢铁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忙碌于应对起伏跌宕的经济、市场环境,无暇顾及;另一方面因为钢铁企业过度分散发展,此类共性话题往往不能引起足够重视。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目标一定程度的模糊,无疑是钢铁强国建设进程迟滞不可忽视的原因。

建设钢铁强国需要明晰的发展战略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时至今日中国钢铁工业的服务对象是谁、钢铁企业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基于此,笔者认为,钢铁产品能充分满足国内积极健康经济发展需求,并能以较大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赢得国际上若干先进产品的相当市场份额;较多的企业具有巩固国内钢铁市场和跨国经营的泛国际化竞争能力;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规模可以担纲全球化企业角色;保证各类人力资源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和谐,对社会和所有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

用上述不同于一般产业水平的商标准发展战略目标来审视我们离钢铁强国有多远、与钢铁强国差距具体有多大,判断钢铁工业强大不强大,我们可以通过对照看出自己的某些不足,同时可以更清晰地明确今后的前进方向。

构建“大钢铁”发展新格局

过去10年,钢铁工业几次陷入市场“沼泽”,都与延续传统的粗放发展方式有关。粗放发展方式形成于企业长期的分散发展,分散发展又源于企业过度的自我发展、直线发展和封闭发展。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国际间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的新形势下,中国钢铁工业既往的发展思路需要质的改变:在发展策略上,须调整为构建“大钢铁”的新格局;在发展重点上,必须力拔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滞后这块阻挡钢铁工业前进的“绊脚石”。

“大钢铁”发展新格局,标志着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至少需要众多钢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积极介入,组建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影响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在以下钢铁产业链的三大环节扩大发展空间。

环节之一:钢铁产品生产商。钢铁行业要做好既有的生产领域的各项活动。

环节之二:钢铁产品经营商。钢铁工业的作业活动扩展到世界范围的钢铁产品经营领域。工贸结合既是一些钢铁强国领军企业的通常做法,也是我们“走出去”要做的新功课。比如,在国外建钢铁厂,部分产品返销国内,可能比进口铁矿石、焦炭等生产资料在国内生产更合适,不但可一定程度规避生产资料商的垄断,而且能有效实施总量控制,同时还可以快速增加国内钢材保有量,有利于扩大废钢的积累,也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环节之三:钢铁产品生产服务商。一是整合黑色矿山,有效地扩大铁矿石供应量;二是独立或联合组建铁矿石等大宗原燃材料海运经营实体。2009年世界铁矿石供应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中国一次就订购了12艘吨位达到40万吨/艘的铁矿石运输巨轮,欲实现铁矿石和海运收入通吃。

从某种程度上看,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企业兼并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环顾世界钢铁业,高层次、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浪潮风起云涌,尤其是21世纪头10年的企业兼并重组,引发了世界钢铁业的,巨变。这期间中国建设钢铁强国的列车出现“晚点”,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滞后。用市场经济的企业结构观点看,2009年河北钢铁集团、宝钢、武钢、鞍本集团、沙钢5家产粗钢最多的企业,共计生产粗钢16502万吨,占当年全国粗钢总量的29.06%。仅从产量规模衡量,上述5家企业合并成1家企业,才算得上中国钢铁市场上具有产业竞争力的企业,然而,中国距离拥有如此大的企业还很远。构建“大钢铁”的新格局,是我们向前走的重要发展策略,为此必须力拔企业兼并重组滞后这块前进的“绊脚石”;当前,以科举发展观统领钢铁工业发展,坚持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基本着眼点就是中国钢铁企业的“战略大重组”。

创新是钢铁工业华丽转身的内生动力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是钢铁工业后危机时期华丽转身的内生动力。眼下,钢铁工业面对的挑战就是,进入低速发展、微利时代。应当说,低速发展是好事,但微利就成问题。

低速发展,即钢产量增速梯次下降的减速发展。正常状态的减速发展是一国钢铁行业日趋成熟的表现。钢产量新世纪前10年的超常增长,行业长期依靠高度的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撑,致使粗放式发展难以“刹车”。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的巨大冲击,使全行业“猛醒”: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已站在了高速发展向低速发展转折的历史分界点;今后钢铁工业必须走又好又快的集约式发展道路,其基本特征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实现减速发展。

微利时代,是众多“两高一资”企业激烈竞争后的苦果。金融危机之前,大宗生产资料价格节节攀升,不少企业曾津津乐道“高成本支撑高价格”。金融危机袭来之后,全行业连续亏损,充分暴露了钢铁行业数量规模效益型盈利模式的脆弱。微利意味企业在目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上,高成本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耗费补偿,同时钢铁产品由于技术含量低,决定了其综合竞争力差,导致价格与成本之间的“缝隙”越来越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时至今日,市场竞争力最大化的表现就是资源的控制能力和产品市场价格话语权。只有掌控了资源和市场话语权、主导权,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而这又与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分不开。

譬如,在技术创新方面,2009年初,笔者曾参与一家大型钢铁企业2008年经济效益下滑原因的专题分析,发现该企业16种钢铁产品中有15种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另外1种产品则利润颇丰。仔细分析,发现这种利润颇丰的产品是该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晶,技术含量领先于国际同行。在管理创新方面,改革开放仅仅十几年,中国钢产量在1996年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这其间,涌现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钢经济责任制”和“邯钢经验”。而反观过去10多年,管理创新的滞后发人深省。

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发展规划》到近期国务院针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节能减排、兼并重组等问题频频下发的文件,都突出了对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力度的要求。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是中国钢铁工业后危机时期华丽转身的内生动力。

绿色效率是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时代要求 粗放发展转变为集约发展,本质上是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今天,资源、能源供应和环境负荷的约束力大大增强,集约发展必定要增添新的内涵。生产要素的效率首先应当是绿色效率。管理的任务就是促使企业有效地将其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成果,技术的功能则是这种转化的动力之一。以往的认知是,二者共同保证这种转化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理想的效果。效率就是企业实现了用最少的投入获得合理的产出,效果则体现在企业生产了国内外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未来10年,随着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企业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的实践必将进一步增添生产效率和效果的理论容量,提高钢铁工业的绿色效率自然是题中之义。钢铁工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全行业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改变很多企业“两高一资”形象,实现途径也必然是打造和提高钢铁工业的绿色效率。

期望中的钢铁强国应当达到的管理标准是,致力于实现企业管理和技术工艺装备的同步现代化,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完成“追求利润—增强竞争力—打造开拓发展能力”的跨越。这一标准赋予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共同的方向和目的:加大技术和管理创新力度,打造提高钢铁工业的绿色效率,“正确地做正确的事”。参考文献:

篇2: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

一、2013年主要土地政策回顾

过去的一年,国土资源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各项政策中贯穿“保发展、保红线、保权益”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党的十八大要求“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多年来,国土资源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条主线,作为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会同有关部门,与地方各有关方面一道,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1.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

初步形成了横向覆盖土地规划、供应、使用、评价、监管等各领域,纵向覆盖国家、省、市、县等各行政层级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

2.强化土地使用标准的执行

在供地环节,严格按照国家发布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供地,同时不断完善土地使用标准。从土地供应、利用、存量土地挖潜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提高了相关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

4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3﹞3号),通过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政策包括:鼓励和引导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范政府储备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规范城镇低效用地补偿,加强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

(二)耕地保护政策向纵深发展

2013年,国土资源系统持续推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管护措施,尤其着力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探索多年的“激励性保护”也有了重大突破;同时,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适应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耕地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有了重大进展。

1.基本农田数据库系统建设加快,耕地保护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速。

2.全面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已成为当前耕地保护的重心。2013年,500个示范县在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民参与、整县推进”的新模式,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向新高潮。

3.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有新的突破,激励性保护探索成效显著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精神,按照“十二五”规划关于“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试点”要求,国土资源部积极推动有基础、有意愿、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补偿试点从市县扩展到省级,并开始逐步向更大

范围推广。各试点地区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补偿和激励的方式也逐渐多样,成效显著。具体试点模式有: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与义务的农民或农民集体进行直接补偿;对农民自发开展的小规模基本农田整治给予补助;对基本农田管护和质量建设给予补助,包括对基本农田管护进行补助、对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给予补助、对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进行补助等。

(三)权益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继续完善

1.加快推进征地改革制度,依法进行土地征收

2013年5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13〕28号),要求处理好“保发展、保红线、保权益”的关系,不得强行实施征地,杜绝暴力征地。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不到位、安置不落实的地区,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存在违法违规强行征地行为地区,要严肃查处;凡整改、查处不到位的地区,不得继续实施征地。

2.加大保障房建设用地供应力度

2013年4月22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方案》,落实633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供给,严格目标责任考核。2013年,全国计划改造各类棚户区304万户。截至11月底,已开工323万户,占目标任务的106.2%,超额完成土地供应任务。

3.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整合房屋、林地、草原、土地登记的职责,由一个部门承担。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目前,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率达到97%。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也在全面推进中。

(四)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土地市场监管

1.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为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2月26日下发《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7号),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要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文件要求各地区要根据供需情况科学编制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保持合理、稳定的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原则上2013年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应不低于过去5年平均实际供应量。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住宅用地供应9.17万公顷,同比增加28.4%,远超近五年同期均值(6.29万公顷)。商品住宅用地供应7.13万公顷,同比增加37.3%,也超过了近五年的同期均值。

2.重申严管“小产权”房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11月22日发布关于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的紧急通知。要求坚决遏制在建、在售“小产权房”行为,建设、销售和购买“小产权房”均不受法律保护。对违法建设、销售的“小产权房”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摸底,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分类处理的意见。

3.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文件理清土地储备业务与融资的关系,切实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为政府供应“净地”提供有效保障,保障土地储备工作规范健康运行。

4.加强建设用地供后监管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加强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全程监管的通知》,决定在总结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城市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管。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主要包括八方面内容。从建设项目跟踪、信息现场公示、价款缴纳提醒、开竣工预警提醒、开竣工申报、现场核查、闲置土地查处、建立诚信档案八个方面加强监管。

(五)差别化用地政策进一步细化

对不同行业用地,针对其各自特点,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出台差别化的管理政策。出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用地政策,配合民政部落实保障养老用地的政策,配合国务院关于铁路和公路领域改革,出台盘活铁路用地资源,鼓励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及优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政策。在用地计划、供地方式、税费减免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管理。

二、土地政策的地方实践

(一)开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探索

试点模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对农民自发开展的小规模基本农田整治给予补助。二是对基本农田管护和质量建设给予补助,包括对基本农田管护进行补助、对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给予补助、对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进行补助。三是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与义务的农民或农民集体进行直接补偿。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广西在全区范围内推广龙州“小块并大块”的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采取“先建后补、以补促建”方式,对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给予补贴。浙江省和厦门市也进行了相关试点。

(二)探索征收存量土地年租金

杭州市和哈尔滨等市出台了土地年收益征收管理办法,探索对划拨土地使用权出租征收土地年租金,杭州市近十年平均每年收取2000多万左右,2012年土地年收益的征收达历史最高为4134万元。通过征收年租金,政府每年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存量土地收益,加强了对土地二级市场的管理,扩大了有偿使用的范围,避免了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弥补土地收益征管的空白,形成一级、二级全面征收覆盖的良好局面。

(三)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东莞市探索集体土地“统筹开发、利益共享”模式,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更多地向农民倾斜。汕头市潮南区在扣除征地补偿费等相关费用后,将土地出让纯收益的20%返还给村集体,10%留存镇政府。广东在“三旧”改造中注重多目标互惠共利,合理分配土地收益。

(四)探索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各类社会事业用地的市场配置

深圳市推进国有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各类社会事业用地的有偿使用,明确划定国有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的有偿使用范围和供应方式,实施差别化的地价政策。通过协议和招拍挂方式出让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发挥了价格机制的内在约束作用,体现了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的真实市场价值,丰富了土地有偿使用方式,为法律的完善和修改提供政策储备。

(五)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探索创新农民的土地发展权

北京市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在海淀区唐家岭地区开展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城市绿地公园、回迁安置房和公共租赁房。上海市采取集体主导模式,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为建设主体,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定向用于来沪务工人员等租住。通过试点,增加了农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创新集体土地利用方式。

(六)开展旅游用地试点

桂林、秦皇岛两市开展旅游产业用地试点改革。探索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分享收益的模式,让农民不失地、不失业、不失居,分享旅游业发展成果。

(七)安徽全省开展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

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征地制度,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促进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探索耕地保护新机制,统筹推进耕地保护。

三、对2013年土地政策的评价

总体来看,2013年的土地政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重审批转向重监管

2013年,国土资源部加强了批后监管,管理工作的重心从重审批转向了重监管。部署建设基本农田数据库,保障基本农田落到实处、低效用地再开发数据库等,加强对试点地区的监管,严格规范试点政策的有效执行。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加强土地现状调查和用地管理信息的套合,确保了土地利用监管的准确和高效。

(二)从重增量转向重存量和增量并重

按照统筹增量和存量用地的要求,协调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各项试点,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促进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已在除西藏、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全面推开,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也已在10个省份开展。这一系列的部署,都对建设用地空间的释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土地管理已从重增量向重存量和增量并重转变。

(三)从重出台政策到重政策效果

从2011年起,每年都对已经实施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后评估。2013年,对国家和我部安排部署的国土资源改革试点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改革试点的进展、问题及成效,提出试点成果转化、深化或调整的意见建议。对征地制度改革试点、节约集约用地试点、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试点进行评估。

土地政策层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改革试点仅局限于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对制度改革关注不够。

2.改革创新需要从制度层面推进。

四、对未来土地政策基本判断

(一)从基层吸取好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政策法律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充分尊重地方和群众首创精神,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及时上升为政策、制度和法律。当前我国多层次改革试点格局基本形成,国土资源部与相关省区市也联合部署开展了多个领域的改革试点,形成了“全面探索、局部试点、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试点运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今后会加强对地方实践探索的总结提升,对其成功的做法上升为政策和法规,固化下来。

(二)推进土地政策的区域化和地方化

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土地政策大都是地方政策。土地政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地方性。未来土地政策改革的方向,应当按照资源禀赋、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制定区别对待的土地利用战略和土地管理政策。

(三)土地政策将更好地服务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中国经济结构正处在重大转型期,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引导经济发展、平衡区域利益、增加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的作用愈发重要。未来土地政策将围绕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得以实现。注重土地政策与财税体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相互配合,促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

(四)2014年土地政策的主要方向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明确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重点和要求,对于全面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又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今后城镇化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判断,2014年国土资源部重点关注的政策领域为:

1.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中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在农地流转不断扩大及建设新型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国土资源部将会继续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同时探索新形势下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创新,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限定城市发展边界,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明年国土资源部将会全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用地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和减量供应,加大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全面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细化各类用地标准。

3.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要求,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会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不动产登记办法》等规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做好国家层面有关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

4.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征地制度改革,2014年将会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全面总结各地征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着力于建立完善多元保障机制。

5.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扩大权能,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切实保障宅基地的用益物权,针对现在农村宅基地在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好宅基地管理制度,同时要探索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的财产性收益的路子。

6.继续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以公平、公开、有偿的方式配置土地资源,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清理存量划拨用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针对不同产业、不同用地类型提供不同的有偿使用方式,弥补一次性收取地价款单一方式的不足。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居住用地供应。

篇3: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何黎明会长在会上作了题为《稳中求进整合提升促进我国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题报告。何会长在报告中指出:2011年,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社会物流总需求增速虽然趋缓,但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可达160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约为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与上年同期相比,社会物流总额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增幅提高近1个百分点。预计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幅为18.3%,与GDP的比率可能升至18%,略高于上年17.8%的水平。物流业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见表1、表2)

何会长将2011年影响中国物流业发展的8大事件概括如下:

1.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集中出台。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共有20多处提及物流业发展。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印发,即“国九条”发布。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办函[2011]162号《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意见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把“国九条”细化为47项具体工作,落实到31个部门和单位。

2.物流业发展环境受到广泛关注。2011年5月,中物联协助中央电视台组织策划了《聚焦中国物流顽症》系列节目,集中剖析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召开专题会议。6月,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发出《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到201 1年年底,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基本完成。18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收费站1892个、涉及9.4万公里。

3.物流市场需求发生深刻变化。首先,工业物流整合速度加快。从生产企业分离、分立的物流公司在搞好母体公司物流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社会物流业务;物流外包的比例和层次进一步提高,外包领域从运输、仓储、货代等基础性服务向全方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扩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其次,商贸物流整合趋势明显。传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扩展物流功能;连锁零售企业加紧完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物流供不应求状况加剧,电子商务企业开始进入物流快递领域,物流快递企业也积极试水电子商务。第三,农业和农村物流要求双向对接。农产品物流这个“老大难”问题在2011年表现更为突出。温家宝总理专门批示,把“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写进了“国九条”。虽然有关部门大力推进,但农业和农村物流仍然是薄弱环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其中全年数据为预测的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1全年数据为预测的数据

4.物流经营模式经历新的变革。为应对优服务、低价格、高成本的挑战,物流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寻求突破。以中储、中远、中外运为代表的仓单质押融资监管业务加快发展。数十家银行成立专门机构,不断推出供应链金融新产品。据推算,全国全年此项贷款额度可达1.5万至2万亿元。公路零担货运2011年又出现了“公路货运班车总站”新模式。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介入生产企业代理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分销执行。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5.物流企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2011年1~11月,全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3%。2011年度50强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达5927亿元,同比增长31.5%。2011年,境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国内物流业的投入,一些有实力的房地产、煤炭等企业也转向物流地产开发领域。部分物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扩张,已有10多家重点物流企业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上市。中小物流企业抱团结盟,谋求更大话语权,物流企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6.区域物流资源从分散走向整合,区域物流服务的集聚效果逐步显现。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一些地方对物流需求状况缺乏深入分析,发展目标带有盲目性,物流规划用地动辄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上百平方公里,脱离实际需求。借物流名义,圈占土地,搞房地产开发,而真正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拿不到用地指标。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规范和引导。

7.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放缓。受交通运输业投资明显放缓影响,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2011年1~11月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万亿元,同比增长9.6%,比2010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14.9个百分点。公路、水路投资连续高速增长之后,2011年增速同样低于上年。预计全年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4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全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万公里。

8.物流行业管理基础性工作日臻完善。一是物流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物流标准目录手册》正式出版;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和主导的物流领域国际标准《ISO 18186:2011货物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正式发布。二是物流统计工作深化细化。采购经理指数(PMI)在国家宏观经济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行业、分产品的统计调查分析逐步开展,物流运行景气指数体系试发布制度初步建立。三是物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升。目前,我国开办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达417所,高职高专约824所,中职中专超过2000所,在校学生总数突破100万人。从2003年11月以来,已有16万多人取得高级物流师、物流师和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四是物流科技、管理创新和学术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商贸物流亮点频现

会上,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选庆就我国商贸物流的发展情况及政策取向作了报告,并对2011年商贸物流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了归纳。

1.商贸物流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发展规划》,2011年3月14日,商务部组织制定的《商贸物流专项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该规划是未来5年指导我国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文件。同时,《“十二五”期间推进生产资料流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也相继发布实施。《超市收货标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管理规范》、《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医药物流服务规范》、《药品批发企业物流能力分级评估指标》等行业标准,也已正式发布实施。

2.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上半年启动的46个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一年多来,各地在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共同配送和统一配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批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网络购物企业通过在城市布局和建设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以适应现代商业多品种、小批量、快周转的物流服务需求。

3.农村商贸物流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商务部于2005年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抓手,用连锁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点,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截至2011年11月,全国连锁化农家店已突破60万家,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框架初步形成。

4.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商务部于2011年开始,对肉、菜、中药材、酒品等商品开展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设商品“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体系,已取得初步成效。

5.物流企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2011年,商务部编制了《对外投资国别(地区)指南》(2011版)和《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根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1~11月,我国对外投资行业分类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流量为12.15亿美元。

此外,商务部同期开展的工作还包括: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援疆商贸物流中心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展开,加强对外资并购审核等。

制造业物流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中国制造业物流运行总体态势良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目标相适应。制造业社会物流总额和所占比例仍呈上升趋势,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占比为90.8,说明工业品物流仍是推动我国物流总额的主要力量。但我国制造业企业大部分自营物流业务,社会化程度低,物流成本高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成本问题已经日益受到关注。

2011年是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第三年,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作为规划的九大工程之一,不断得以落实,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两业联动开始进入示范阶段。截至2011年3月,筛选、推荐了260多家企业的联动案例,涵盖装备制造、钢铁、电子、汽车、化工、家电、建材、食品等主要制造行业,并最终确定130家企业成为首批全国两业联动示范企业。全国物流联席会议办公室还从中选取28个优秀案例,编辑成《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案例精编》供企业学习借鉴和参考。

2.两业联动获得各地政府专项规划引导和专项资金扶持。安徽、河南、福建、山东、浙江、青岛、泰安、湖州等省市采取了规划引导方式鼓励两业联动,重庆、武汉、陕西等省市采取了专项资金支持方式落实两业联动发展项目。各地选择联动较多的制造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食品/饮料/烟酒、建材、机械制造和石油化学制品等行业,所占比例分别为53.6%、47.7%、32.5%和25.1%。

3.2011年两业联动发展会议相继召开与培训遍地开花。1月,安徽省首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召开,同期成立了安徽省物联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召开“2011年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年会”。5月,2011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1 1月,以供应链管理创新为主题,围绕“绿色物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为中心议题的第三届海峡两岸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举办。12月,国家发改委在南京召开“第三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公布了130家“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此外,四川省、苏州市、广东省及嘉兴市也都相继开展了以两业联动为主题的会议及培训班。

2012年中国物流关注点

何黎明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将对2012年物流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展望2012年,我国物流业发展有一些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增速放缓趋稳。预计2012年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的增幅将在11%和13%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维持在18%左右。

二是需求层次提升。一体化、精益化、智能化的供应链服务需求继续扩大;专业化、个性化、柔性化的共同配送需求快速增长;电子商务和居民消费等对物流配送和快递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是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主体庞杂的局面和要素成本上升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物流企业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

四是物流企业面临新的选择。符合市场需要的企业将有更多发展机会,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企业将承担被淘汰的风险。

五是涉及民生的物流领域更受关注。如农产品物流、食品物流、医药物流、社区物流服务等将获得进一步支持。

六是物流新技术加快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多层仓库、自动分拣、托盘共用系统等新的设备和技术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七是多业联动的经营模式。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将形成新的整合优势。

八是物流政策逐步落实。如果说2011年是“政策出台年”的话,2012年应该是“政策落实年”。

在商贸物流领域,王选庆副司长对2012年商务部的重点物流工作做了归纳总结。商务部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内贸易发展规划(2011-2015)》、《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生产资料流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细化工作任务,认真抓落实。

同时,制造业物流2012年的发展热点主要有:

1.两业联动发展将由点至面,深入推进。“十二五”期间两业联动发展将可能实施三大工程:一是联动发展推广工程。即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我国的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的兼并重组为契机,推动两业联动。二是联动发展创新工程。即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制定标准,支持两业联动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三是联动发展集聚工程。即构建两业联动示范区、搭建两业联动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工业集聚与物流集聚的协调发展。

2.中央和地方将加快推动制造业物流发展相关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2-2020)》有望于2012年正式出台,这一规划将有助于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及方向。

3.“国九条”进一步落实,将使制造业物流发展环境持续改善。预计2012年,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将从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摒弃部门利益,进一步落实“国九条”政策的职能分工,推进中央和地方的沟通协调,物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将使制造业物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制造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业务重组迈上新台阶。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引导和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打破行业、部门、区域的限制,通过兼并重组培育现代化的物流企业,鼓励工业企业剥离重组物流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制造业企业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5.制造业物流运作标准陆续出台。《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通过专家审核,《物流自动化系统功能安全规范》、《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导轮式分拣技术规范》、《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平台技术要求》等14项物流国家标准也在制定与实施中。

2012年中国物流政策推进展望

如果说2011年是中国物流业“政策出台年”的话,2012年应该是“政策落实年”。“国九条”等一系列物流业相关政策措施有望在今年进一步落实。据何会长介绍,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分工,提出具体政策落实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不因为税制变更,增加企业负担。根据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等特点,建立综合物流业务税目,实现一票到底的业务发展需要。

加大对物流业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有效遏制以物流名义圈占土地的行为。

物流车辆能便利通行。抓紧修订完善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管理办法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规定,规范道路交通管理和超限治理行为。研究制定城市配送管理办法,有效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问题。

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产业统计、工商注册、土地使用及税目设立等方面明确物流业类别,进一步确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

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

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特别是调整完善物流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让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政策。

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希望各级政府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扶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

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将农产品物流设施网络建设、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绿色通道”建设以及相关的减轻税费、优化环境的政策落到实处。

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尽快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篇4:中国竞争政策发展历程回顾

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首次提出了反垄断特别是反对行政垄断的任务,对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必要性、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采取合法手段进行竞争等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广告经营活动中,禁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1987年9月发布的《价格管理条例》,认定“企业之间或者行业组织商定垄断价格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上世纪80年代一系列有关竞争政策的规定,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初步探索。在这个阶段,竞争政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开始发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竞争政策和竞争立法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中国的竞争政策与立法开始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1993年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列举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6种属于一般所称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包括假冒、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高额有奖销售等;有5种属于垄断行为或称限制竞争行为,包括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限制竞争行为、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的限制竞争行为、掠夺性定价、搭售及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和串通招标投标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的竞争立法还包括:1993年通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对经营者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了规范;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价格卡特尔、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等价格垄断行为作出了规定;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对串通招投标的行为及处罚作出了规定。

除了以上这些法律外,国务院还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颁布了不少涉及竞争政策的经济法规。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其中对各种地方保护、地区封锁行为及其处罚作出了详细的规定;2001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明确规定“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查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企业妨碍公平竞争,阻挠外地产品或工程建设类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以及其他各种限制企业竞争的做法”。此外,《电信条例》、《国际海运条例》等对限制竞争行为也做出了规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竞争立法,制止垄断行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国从1994年开始正式起草《反垄断法》草案,《反垄断法》是中国八届、九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确定的立法项目,由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负责起草工作。自1994年以来,两个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并形成了法律草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上报审议。根据十届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原国家经贸委承担的《反垄断法》的起草任务也转由商务部承担。

商务部高度重视反垄断立法工作,对《反垄断法》草案反复修改论证,最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并于2004年3月上报国务院审议。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正在加紧审议工作,预计今年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有关部门正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

篇5:中国农业政策回顾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此后,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下面是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4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篇6: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

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10年回顾

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10年回顾(1997-2006)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八日是世界刘氏宗亲最难忘的日子,它开启了刘氏得姓四千多年来第一次开展世界刘氏宗亲联谊活动的历史。自此之后,每两年都在世界各地召开一次联谊大会,为世界刘氏宗亲的大团结及各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第一届世刘大会是由马来西亚柔佛州刘氏公会发动召开,有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印尼、泰国、美国、加拿大、中国、马来西亚全国各地共四十多单位,一千多名代表出席。大会公推丹斯里拿督刘南辉宗长为第一届会长,并成立秘书处负责草拟章程、会徽、会旗、印章及策划各项工作之进行。同时出版特刊以志其盛,可以说这是世刘活动的第一部文献。每年十二月八日应该成为世界刘氏宗亲联谊大会纪念日。

第二届世刘大会于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在汉高祖的家乡---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古称彭城)南郊宾馆召开,由中华刘氏宗亲总会主办,景秀宗长为第二届大会主席,忠新宗长为秘书长。此次大会配合徐州市政府举办“99”金秋彭城人世纪大团圆文化活动,使大会更加热闹。由于这是世刘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召开,引起了全国各省市县刘氏宗亲的热烈响应。为刘氏活动掀起高潮,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刘氏联谊组织,并以研究“刘氏文化”、“汉刘文化”、“龙文化”、“姓氏文化”等形式,或以整理编修族谱等机构共存而展开活动,对于推动世刘大会之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世刘活动对于中国经济建设及旅游事业有直接贡献,因而获得政府各机构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姓氏文化、宗亲联谊、寻根谒祖等活动,促进友谊及加速经济发展。

这次大会继承了第一届大会的精神,通过及接纳了第一届大会秘书处的工作报告;议决经修改后的章程实施及执行,会徽、会旗、印章亦经大会批准使用;任聘及颁发证书给一批对世刘大会作出贡献的宗亲为世刘大会永远名誉会长、名誉顾问等职衔;推选泰国刘氏宗亲总会为第三届大会主办单位。全体与会宗亲数百人都在会后到高祖原庙进行隆重肃穆仿汉代的祭祖典礼,使人深深感受到大汉雄风的威严光彩,从而激发了帝王胄裔内心热血的濡动、澎湃,奔腾„„

第三届大会则另有一番景象。2001年正是千禧年,11月1日至4日,泰国曼谷迎来了世界各地刘氏宗亲三千多人,齐集在曼谷眉特国际会展中心,共叙亲情同睦宗谊。大会主席暹有宗长领导有方、策划周详,事先带领泰国宗亲访问了东南亚各国,又到台湾、香港、澳门及中国大陆各省进行联系。风尘仆仆,不辞劳苦为办好这次大会尽心尽力,重祖爱亲的精神令人钦佩。此次盛会不但在规模及场面壮观上都体现了刘氏宗亲在新世纪时代的迷人风采以及勇往直前的汉家精神,泰国皇室诗琳通公主亦为大会亲笔题词“汉室之光”。而泰国总理塔辛的代表、中国驻泰国大使都为大会贵宾并发表演讲。

第四届世刘大会由平顶山市刘氏宗亲联谊会主办,于2004年5月26日至30日举行。这次大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以联谊、寻根、合作发展为主题,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论在人力、财力、物力及文化资源方面都给予全面配合。来自海内外数千位刘氏宗亲代表及当地近五万观众见证了大会开幕仪式。中华全国侨联副主席林其珍、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黄峥、平顶山市委书记邓永俭、副书记乔新国等各级领导都出席了开幕仪式并亲临指导或发表讲话。大会由鲁山县委书记世刘第四届大会执行主席刘全新宗长主持,新加坡代表团总团于国华宗长(第五届世刘大会主席)及世刘大会第三届主席泰国代表团执行团长暹有宗长代表海外宗亲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大会特别聘请北京中央电视台负责安排大型文娱晚会,邀请中国最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吕继宏、香港张明敏、台湾周杰伦等名牌歌星数十位在“龙情乡恋”文艺晚会中表演精彩节目。而节目主持则是来自中央电视台鼎鼎大名的朱军和周涛小姐。他们天衣无缝的配合使整个场面既庄严隆重又轻松活泼,充满欢乐与温馨,使宗亲们体验了亲情可贵和宗谊绵长的真谛,真是使人毕生难忘的一次盛会。据悉这是平顶山市开埠以来举办的第一次最大型的世界盛会,这也是刘氏大会的荣耀,更足证刘姓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开拓精神,尤其难得的是近代刘氏杰出人物前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亲生女儿爱琴大姐偕夫婿亦亲自参加了这次大会,令人倍感珍贵亲切。

这次大会笔者觉得非常成功。其表现在:

第一,主席团会议开得好,是整个大会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团长们及首席代表都能按照会议常规依次发言,并将会议议决讯息传达给各属团员,代表们首先听取了全新主席精简明了的筹备工作报告,然后审核了大会议程及活动项目;通过了大会主席台座位及人数安排;接纳了昭平台水库何俊章局长“关于刘累公陵园建设计划方案”(书面说明);推选新加坡刘氏宗亲代表团为世刘第五届大会接办单位;议决世刘大会每两年轮流在国内及海外举办一次大会;最后审议了拜祭始祖累公大典仪式以及总主祭人、主祭人的安排及工作分配,使全体代表都能有条不紊参加活动,确保大会顺利和圆满。

第二:筹备工作精细慎密,人尽其能,地尽其利。从2001年组团出席泰国

曼谷举行的第三届世刘大会上,他们就准备了充分资料,在六个单位争取申办权的主席团会议上,以刘累是刘姓始祖,以鲁山是刘家祖地为号召,以参天大树有其根,浩瀚江水有其源的大道理,说服了主席团各成员而获得了第四届大会主办权,回国后随即挥动世刘大旗积极进行筹备工作。首先成立了刘姓始祖与龙文化研究会,展开资料搜集与整理。通过河南博物院,邀请专家学者论证规划复建刘累陵园。重修刘累墓茔,铸塑累公铜像,投入数百万元修建累公陵园祭祖广场。由政府配合以千万元计改善城市基建及道路修筑,动员人民为办好世刘大会,建设文明鲁山发动捐资。寄出数万封信件及数千份邀请函,拨通一万五千多条次电话及传真,联络世界各地及国内宗亲。先后两次组织人力到海内外拜访当地宗长,邀请他们赴会,并先后在各地电视台各大报章展开宣传活动,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举办“中华刘氏与龙文化学术论坛”。平顶山市与鲁山县刘氏宗亲们的团结合作,在当地政府支持及领导下,尤其市侨联及水库管理局出了不少力,促使大会成功,我们应该认真感谢。

第三,这次大会以联谊寻根为主轴,使天下刘姓裔孙长久以来不知始祖是何名,不知祖根在何地的谜团解开了。这是大会最大收获,也是天下刘氏裔孙最开怀的大喜讯。通过齐集五十多位专家、教授、学者的论证,包括来自北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博物馆、河南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山西社科院唐县、平顶山市及全国各地区的文史工作者。著名学者专家如郑光、许顺湛、朱绍候、谢钧祥、萧鲁阳、刘翔南、张新斌等经过二天的专题讨论,得出了结论,达至了共识:

一,刘姓是中华大姓,从文献看来其主支源自陶唐帝尧之后。刘氏始祖为刘累,是一位为夏朝孔甲帝养龙的传奇人物,具历史真实性。明见于“左传”、“竹书纪年”、“史记”、“水经注”、“汉书”、“新唐书”、“鲁山县志”等史籍。

二,刘累是生活在鲁山,死后葬在今河南省鲁山县昭平湖风景区是可信的(见世界刘氏第四届“寻根”联诅大会纪念册65页)。根据这个结论,大会一致议决并通过接纳主席团会议中由何俊章局长提呈“关于刘累公陵园建设计划方案”。作为这次大会的主要工作,我们真正寻到了根,找到了始祖。认祖归宗是天下有姓氏的人最大福份。所以建设累公陵园是世界刘氏全体裔孙无可推卸的任务和无限荣耀的工作。

在全体会议上也决议成立“累公陵园建设基金”,并组织管理委员会负责有关工作,同时成立以世界各国宗长为代表的国际监事会,其成员有泰国刘锦庭、刘暹有,新加坡刘国华,印尼刘嘉其,加拿大刘孝德,越南刘伟汉,台湾刘杵春,中国刘建兴,马来西亚刘振发(已故)、刘一其,菲律宾留玉照等宗长共同监督陵园建设及资金使用管理。大会亦即席发动捐款,获得热烈响应,总共筹得人民币一百零捌万元。

第四,这次大会充分表现了祖地纯朴浓厚的亲情及爱祖敬宗、扎根祖地恪守祖茔的执着。5月27日海内外代表们乘座六十多部大型旅游车,浩浩荡荡从平顶山出发到鲁山县昭平台水库风景区拜祭始祖累公。晴朗天空忽然下起雨来,好像是累公知道子孙们回到他的怀抱喜极而泣。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到陵园区,只见浩瀚的昭平湖烟波弥漫、一碧万顷,二里多长的拦河坝高可35米一字排开,气魄雄伟,固若金汤。这边厢一座山头突起,三面环水,形如金龙吸波,累公墓即在其上。一时锣鼓喧天,军乐齐奏,喜炮连响,满山人头攒动,旗帜飘扬。当地宗亲不分男女老少两旁夹道欢迎,提着竹篮,挑着箩筐,里面盛着红薯、香芋、鸡蛋、山药、米饭、粽子、面团、窝窝头、包子等,尽是家常食物,频往各代表手里塞,口中嚷着“欢迎宗亲尝尝家乡(祖地)风味……试试亲人道地的食品……不要客气都是自己人,欢迎亲人回到祖地家乡”,句句情真意重,声声清脆殷切。此时各代表的感动泪水和着微风细雨滚滚而下,此情此景,血浓于水的亲情真意使每位刘氏儿女毕生难忘,心甜永远。

随后代表们列队排班,依次有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日本等海外代表,国内各省市数十个单位代表,连当地乡亲数千人,齐集祭祖广场拜祭累公。当司仪宣布祭祖仪式开始,鸣炮奏乐忽然雨水停了,天空放晴,仿佛累公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儿孙围绕膝前而收起了满腔热泪,也可能是老天爷受到刘氏的孝心感动而令雨神收兵,所谓孝感动天,真是此言不虚。诗曰:“御龙喜泪化为雨,刘氏裔孙孝感天,帝胄血裔浓于水,世界刘氏大团圆。”

上一篇:学校师德师风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读书汇报会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