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规范

2024-05-24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规范(通用8篇)

篇1: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规范

供电企业投资项目计划管理有诸多目的,这主要体现在平衡企业内部矛盾、增强工程控制力度、有效识别项目风险、提升项目全面性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供电企业投资项目计划管理目的进行了分析。

1.1平衡企业内部矛盾

供电企业投资项目计划管理的进行能够在事实上平衡企业内部矛盾。在项目计划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项目的确立和选择来有效的平衡企业内部的矛盾。因此这也意味着企业管理层在项目选择上需要在考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对于企业投资的项目进行筛选。另外,供电企业在试图平衡企业内部平衡时应当对于现有电网资源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之间的矛盾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并且将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核心利益进行适当的平衡,才能够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最为合适的项目来进一步避免企业内部不合的出现。

1.2增强工程控制力度

增强工程控制力度应当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工作人员在增强工程控制力度时应当对于企业的发展理念进行合理的贯彻。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于整个工程进行控制,最终能够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除此之外,在增强工程控制力度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应当注重一项目书和建议书等不同的方式来对于项目建设的现状进行细致的评价,从而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加大对于工程整体的控制力度。

1.3有效识别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的识别的进行首先需要大量基础数据和材料的支持,才能够得到精确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的工作。由于项目选择本质上而言就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工作。因此供电企业在投资项目的计划管理时应当注重及早识别项目工作中的可能存在的经济风险和其他类型的风险。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进一步识别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电力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或者是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最佳的投资方案。

1.4提升项目全面性

提升项目全面性就是指对于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能够避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为不够全面而产生其他问题。在提升项目的全面性过程中供电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于拟建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生产条件、产品市场需求、工程技术、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并就该项目是否可行提出相应的判断。除此之外,在提升项目全面性的过程中供电企业也可以通过项目评估能够及早地识别工作的风险并在相应的工作中规避风险。另外,在提升项目全面性的过程中由于评估工程时常存在着误差,因此通过供电企业投资项目的计划管理策略就能够确保项目的全面性得到更好的保障。

篇2: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规范

2.1确定生命周期

任何投资项目都有着自身的生命周期,从初生期到发展期到成熟期到衰退期到最后结束,这对于供电企业的投资项目也是不例外的。因此在确定生命周期的过程中供电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应当有效预测这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资源需求,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详细的项目计划。另外,通过制定项目的成本计划和时间计划供电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于项目的全过程的资源和时间进行合理配置和提前预测。除此之外,在确定生命周期的过程中企业应当通过提前安排资源来有效的实现资源合理地运用,从而能够有效规避资源制约给项目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2合理筛选项目

在有限的资源的前提下合理筛选项目就是供电企业想要提升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在合理筛选项目的过程中供电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应当深刻的理解到项目的选择事关实现企业目标的.重大决策。因此为了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选择,需要提供让项目决策人对于这一项目实施的内容进行了解,并且通过结合评估参考意见来更加合理的运用项目选择模型来确定项目。除此之外,在合理筛选项目的过程中虽然在供电企业中定性的方式采用比较多,但是为了提高选择项目的合理水平并且进一步精细化管理,供电企业应当逐步转向使用定量筛选模型来选择项目,从而能够更加便利的筛选出适合供电企业进行投资的优质项目。

2.3进行技术评价

众所周知,项目实施无论成功与否,都会积累技术经验。因此供电企业在进行技术评价时应当将管理方法是否恰当、工作包分解是否合理、执行标准是否完善、计划的选择模型是否需要修正等内容考虑在评估范围内。除此之外。在进行技术评价的过程中供电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对于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利弊来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哪些做的对,哪些做得不够,哪些以后需要禁忌都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能够为电网输配电能力的提高和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加强收尾力度

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供电企业所需要注重的就是加强收尾工作的力度。通常来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的地位是需要得到各资源管理部门的支持。根据矩阵性组织结构图,项目经理和资源部门所拥有的相对的和互补的权力-责任-义务应当成为“无缝”界面的模型。除此之外,在加强收尾力度的过程中供电企业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积累管理经验和要素,应当无论该项目成功与否都应当进行评估和分析,并且根据地区负荷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的经营的策略对地区电网进行合理的建设与改造,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项目实施成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得到保证。

3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供电企业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供电企业投资项目的计划管理策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供电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应当有着清晰的管理目的,然后通过管理策略的有效应用来促进我国供电企业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金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郑晓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郭克沙.MBA课程全新读本--人力资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

[4]宋远方,成栋.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3: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分析

一、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涵义分析

所谓的项目后评价是指企业在投资项目建设或者运营一段时间之后, 对项目的预计目标、整体实施过程、效果、作用以及影响等进行客观而系统的分析, 并根据分析结果总结经验的技术经济活动, 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投资项目管理方法, 体现了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控制机制的基础理论。

二、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分析

(一) 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原则分析

1.在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后评价时首先要注意独立性和及时性原则, 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自己评价自己”的情况, 对于在项目决策阶段曾负责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可行性评估、项目设计、项目监理、管理以及实施等工作的人员要避免参与到项目后评价的过层中来, 以免评价结果中含有较多的主观性色彩。除此以外, 在进行投资项目后评价的过程中作为企业要保证评价过程免于受到企业内部和外界的各种干扰, 保持评价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同时评价过程也要坚持及时性原则, 既要保证评价过程距离项目的实施或者是运行期保持合理的间隔, 同时又要让评价结果及时的反馈到企业投资项目的决策部门, 为企业日后的投资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实现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实际意义。

2.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后评价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这样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投资项目的真实效益, 给项目的整体实施过程以最为客观和公正的评判。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企业要根据现有的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以及监督机制, 合理的确定各项评价指标, 实现投资项目各项指标的定量分析。企业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涵盖实施过程的指标、建设财务效益指标、环境和效益指标, 全面的衡量投资项目。

3.在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后评价的过程中, 要注意采取混合价格的方法, 即综合考虑建设期和生产期的价格, 以实现投资总额的实际性。对于建设期的各项物资价格要以整个建设期的平均价格作为取费标准来计算建设期的投资总额, 而对于生产期则要综合考虑产品的销售收入、年运行费用, 并且考虑各项物资的实际价格, 这种混合价格的方法能够客观的反应整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实际的经济效益, 具有客观性和实际性, 也充分的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投资项目生存能力。

4.企业实施投资项目后评价根本目的就是为以后的投资项目提供宝贵经验, 所以投资项目后评价法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应用, 如果没有评价结果的正确应用, 则后评价的所有过程都失去了根本的意义。因此企业在投资项目后评价过程结束之后, 要认真的总结评价结果中反映出来的各项事实, 结合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反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并且对于企业的投资决策者来说, 要认真研习评价结果中的内容, 对自身在项目决策阶段的各项决策工作进行总结, 为下一个项目的决策立项提供参考。

(二) 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方法分析

1.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时首先要将评价工作进行制度化, 建立相应的后评价管理制度, 以制度的方式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和内容确定下来, 并且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后评价实施细则, 实现后评价工作管理、检查与考核的统一、规范管理。企业作为项目投资的主体, 要在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的基础之上负责整个后评价过程的组织和实施, 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另外企业也要专门设立后评价工作的监督部门, 监督和指导整个后评价工作的开展。

2.除了要为后评价工作提供制度的保证之外, 企业还要合理的确定投资项目后评价的范围, 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针对新增的投资项目要确定开展后评价的时间, 一般企业对于投资项目都在投产之后的半年左右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同时项目投资总额在200万元以上, 单项工程投资额达到80万元以上或者是单台设备购置费用在30万元以上的项目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时间。在明确时间的同时, 企业也要将后评价工作的组织部门、监督部门、指导部门以及具体实施部门进行明确的规定, 保证后评价工作能够顺利而有效的进行。

3.在企业建立了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范围之后, 企业还要针对具体的投资项目制定相应的后评价实施计划以及后评价过程的整体周期, 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有效的保证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 同时也能够保证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时效性, 如果评价工作时间过长则难免会失去应有的准确性和实际性, 且对日后的项目实施也无法准确的提供参考帮助。企业负责执行后评价任务的部门应该在每一年度的开始制定本年度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计划, 并报送企业投资管理部门审核备案, 对于投资数额不大的项目要确定在项目竣工投产后的6至12个月内完成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 而对于投资数额较大, 且进行周期较长的项目可适当延长后评价工作的周期, 但是最长不宜超过18个月。

4.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之前, 要明确的规定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主要包括投资项目的概况 (其中包括投资项目的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项目用途、具体的开竣工日期、项目预计的生产能力、实际建成投产之后的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数额、资金来源等等) , 同时还要包括投资项目决策过程评价 (包括项目立项、决策的过程、程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意见、项目采购、项目招标等等) 以及投资项目建设过程评价 (包括项目合同执行情况、项目建设总进度执行情况、项目设计变更、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竣工验收以及试运行等等) 。除了上述评价内容之外, 投资项目还要包括财务效益分析 (其中包括项目资产及负债情况、项目财务效益指标分析、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项目财务效益情况等) 、社会效益评价 (包括环境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对于项目所在地经济建设贡献、对于项目所在地居民生产生活影响等等) 。

5.合理使用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在实施投资项目后评价过程中要使用对比法来进行项目各项指标实现情况的评价, 对照项目在决策立项阶段所制定的各项指标, 考评项目竣工之后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 对于出现偏差的内容要重点列项分析, 并总结客观原因及防止偏差再次放生的主要措施。同时在使用对比法的过程中要注意项目开始之前、实施过程之中以及竣工投产之后客观条件的变化情况, 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给出最为客观的评价。除了进行预计目标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对比之外, 企业也要进行横向的对比, 与本企业或者其他企业类似的项目进行对比, 重点分析客观因素以及自身管理因素对于目标实现的影响, 找出投资项目实施的最佳方案, 为日后的投资项目决策、实施计划的制定、具体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参照。

三、结束语

作为目前较为先进, 且运用较为广泛的投资项目后评价法, 其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能够帮助企业投资决策者做出最为正确的投资决策, 同时对于企业决策者而言也能够有效的预见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困难, 提早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样不仅有利于决策的正确性, 同时又能够使得项目的成本组成更加科学, 也能够使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因此作为企业应该给予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高度的重视, 做好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 保证后评价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并且对于评价结果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 作为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推动企业项目投资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铁淳.国有企业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思考[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2年06期

篇4:浅谈企业投资项目管理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控制;项目后评价;项目建议书;监理

Brief Introduction of Management for Projects Invested by Enterprise

WEI Lei

(CSSC Guangzhou Longxue Shipbuilding Co., Ltd. Guangzhou 511462)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sequence and problems to be specially noticed dur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or projects invested by enterprise, which will give some guidance for project managers.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Control; Post Project Evaluation; Proposal for project; Supervisor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和项目控制(Project Contronl),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可见,项目管理的核心是目标控制。

1前期策划

建设工程项目策划指的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规划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或对决策和实施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性分析和论证,旨在为项目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增值。

项目决策阶段的基本内容有:项目环境和条件的调查与分析、项目定义和项目目标论证、组织策划、管理策划、合同策划、经济策划和技术策划等。其中前期工作最关键的有以下几项:

1) 项目环境和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包括自然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建设环境(能源、基础实施),以及所在集团公司的整体规划需求等。

2) 项目定义和项目目标论证,主要包括确定项目建设的目的、宗旨和指导思想;项目的规模、组成、功能和标准的定义;项目总体投资规模和论证以及建设周期规划和论证等。

3) 经济策划,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成本分析、项目效益分析、融资方案以及编制资金需求计划等。

4) 技术策划,主要包括整体技术方案的论证与分析、关键技术分析与论证、技术(工艺)标准及规范的应用和制订等。

企业投资项目按类型来分,主要分为土建项目、大型设备、大型工装设备等。对于大型项目都要进行核准或备案。在项目立项以前,准备实施的项目要从项目实施的背景、物量分析、必要性分析以及经济性分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论证的结果要明确、清晰,说明该项目是必须的。

上述前期工作一般由企业的规划部门来完成,对于单独实施的重大项目,应成立专门的项目工作小组来从事后续的准备工作。

2设计阶段

在经过前期各项论证,项目确定需要实施后,开始按照规定走相应的程序,在设计阶段按照先后顺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编制以及施工图设计等几个阶段。项目的设计工作必须委托有相关资质及丰富设计经验的单位进行,一般为研究所或设计研究院之类的单位。

2.1项目建议书编制

在项目建议书编制的阶段,需要对项目的整个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介绍,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项目建议书是正式上报主管部门的第一份材料,主要包括:项目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建设单位的概况及用地范围、项目用地的条件、项目整体规划、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的专业设计,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工程设计、电力工程设计燃气工程设计、环保及节能设计、消防设计、各类技术经济指标等。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该设计阶段,第一次出现了项目的投资估算表及资金筹措来源,对项目的总体投资的费用做一个整体的估算。另外,在项目建议书中还有一些关于该项目的附图,如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总平面图、效果图以及方案布置图等。

项目建议书编制期间,使用单位和投资单位均要参与讨论、修改并提供相关数据材料,编制完成后,项目的整体情况基本上确定了,它是设计工作的第一步,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通过项目建议书的必要性分析,说明该项目是需要实施的。

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

在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后,要通过聘请专家进行评审,然后根据评审后形成的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定稿。上报并获得批准后即可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是对项目建议书的进一步深化,内容框架和项目建议书类似,不过其着重点放在对该项目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方面做更深一步的研究,从技术的角度对实施的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在没有大的原则性问题下,可行性研究的最后有专门的结论性内容,说明该项目经过综合分析、论证,该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同时会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项目建议书。

2.3初步设计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上报、评审、修改、定稿、批复后,即可进入初步设计阶段。

项目的初步设计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进一步深化、细分,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分专业进行详细论述、分析、核算,单独成册,如,总图、水工、陆域、动能、电力、消防、环保、节能等,还包括象地震安全、目建设实施计划、工程建设招标方案、投资分配、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社会效益分析等,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概算表要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初步设计是施工图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2.4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初步设计经过上报、评审、修改、定稿、批复后,即可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是将初步设计的各个项目内容以蓝图的形式体现出来,是项目具体内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直接面向施工人员,即平时所说的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是设计阶段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详细的图纸,专业分类详细,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包含不同的内容,这些都有相关的规定。

3前期报建

项目的前期报建工作是一个时间漫长并且很繁琐的过程,主要包括:土地报批、土地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项目修建性详规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建设用地批准书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等等。对于不涉及新征土地的项目就省去了关于土地审批的一些程序。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要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经环保部门审批,对涉及到安全性的项目要做安全评价报告,并经过安监部门审批等等。这些程序的办理涉及到国土局、环保局、安监局、规划局等政府部门,为加快工作进度,可将前期报建工作和设计工作同步进行。

4 开工准备

上面的所有手续全部办完并获得施工图纸后便可以开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了,主要有两个方面。

4.1成立工作小组

一个项目工程的实施要成立多个项目小组,比如,设计小组、建设单位工作小组、施工单位工作小组、业主单位工作小组等,其中施工单位工作小组是各个小组的主体,在项目整体实施方案确立后,各个小组都要围绕施工建设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项目开工是整个工程项目筹备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要根据具体项目实际情况,成立施工单位工作小组,专门从事建设工作的安全管理、进度跟踪、质量管理、问题的协调等繁杂的工作。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很关键,要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特点考虑小组成员的组成,考虑到专业的兼顾、个人类似工作的经历以及相互的协调、沟通能力等。现在很多项目都是实行项目经理制,即由一个项目经理(类似施工单位工作小组的组长)组织一个项目部,统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建立工程日志、制订计划、负责安全管理、进度跟踪、质量监控、成本控制、合同管理、资料归集、问题协调以及对上一级领导的定期汇报等等。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工程项目施工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

4.2招标阶段

招标过程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施工队的选定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在招标前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如,确定招标图纸内容及招标内容和工程量、选定招标代理公司、制订最高限价、编制招标文件等,为尽量避免以后合同执行过程中后续问题的出现,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清晰地描述招标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即招标的具体内容,不能有模糊的字眼出现,并且保证施工图与招标图纸的一致性,然后再挂网进行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在正式出售招标文件前先发出招标公告,公告标明招标项目内容、对投标单位的具体要求,相当于是一次筛选,主要是资质和业绩方面的限定。通过资格预审再确定入围的单位进行购买标书,各自报价制订投标文件进行投标。这种方式以前采用的比较多,但是容易造成投标人串标的问题,因为预审的结果都是在网上公开的信息,这样一些单位为提高投标价格进行相互串通,并且存在不法利益关系,而且很难查处。另一种方式是资格后审,即开、评标与资格审查同步进行,这样由于投标单位不清楚具体参加投标的单位的情况,就很难串通一致,而且招标周期比上一种方式短,但这种方式经常出现投标单位太多,甚至出现几十家的情况,给评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不管采用哪一种招标方式,对于评标结果都需要在网上进行公示一定时间,然后签订施工合同。

5 施工管理

施工合同签订后,便可以根据合同要求,按照施工图组织开工了。

5.1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单位是建设工程市场的主体之一,建设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为保证工程质量,根据相关管理规定,一般的工程项目都会聘请工程监理。工程监理是具有一定资质要求及相关工作经验和丰富专业知识的单位,熟悉施工方面相关工艺标准及质量要求,代表业主方对工程管理行驶权力,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质量和投资费用等负责,自确立施工监理合同后,监理的工作行为几乎渗透到整个项目各个环节,他们的工作具有服务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公正性等特点。

5.2 施工顺序

对于大型项目,单体项目的施工顺序显得非常重要,在编制整体施工计划时要综合考虑实际需求、现场施工条件、总体施工成本及工艺需要等各方面因素。比如,水、电、道路等公用设施的施工根据实际情况可综合考虑,以避免大量用于实施临水、临电及临时道路而发生的费用,同时也要考虑过路工程、交叉作业等。

5.3 例会制度

例会制度几乎是每个工程项目都要实行的工作制度。项目开工后,为确保工程进度,要严格根据制订的工程计划进行,在确保大节点计划的前提下,按照每月、每周到每天的原则,尽量细化工程量,做到合理安排并坚持实行例会制度。定时召开工作会议,对目前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时小结,找出问题,并协调解决,对项目建设的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目标控制,对质量、安全事故进行深度分析,从而达到逐步推进项目实施进度的目标。

6 项目验收

验收分为中间验收、完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其中,中间验收是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为保证下一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而下一道工序开工前,对上一道工序的结果进行验收,验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中间验收工作一般由施工监理单位进行,中间验收的所有资料同项目其它资料一同归档。

完工验收是指工程项目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完毕后的一次功能性验收,参加的单位有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这次验收的主角是业主单位,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整体进行验收,并提出整改意见。

竣工验收是指项目的最终验收,是项目工程管理的最后一道工序。竣工验收验收后标志着项目实施过程的最终了结,从而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竣工验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括项目的审计、所有相关资料的归档(特别是前期资料和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图等)、合同结算、消防及环保验收、实际红线及各建筑单体位置测量、概算执行情况分析、形成竣工验收报告等等,最后才是现场实物验收。

如果是国家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将由国资委亲自组织验收,如果是集团内审批的项目,将由集团自行组织验收,现场验收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物和初步设计的核对,包括项目名称、数量、规格、位置等,原则上是一一核对。

7 项目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Post Project Evaluation)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客观地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投资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项目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项目目标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和项目持续性评价等。

8 结束语

投资项目管理是个广义的概念,从立项前的分析、论证到项目实施以及实施后的后评价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在项目管理整个过程中,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坚定不移地贯穿始终的,就是廉洁教育,多少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犯罪,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项目管理者,这一点是一定要警钟长鸣、铭记在心的。

以上只是实施一般企业投资项目的一些简单的工作要点,实际上根据具体项目情况,每一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可能都要复杂很多,不管怎样都要本着事实就是、客观务实的态度围绕项目管理目标做好本职工作,将项目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丁士昭等).建设工程

项目管理[M].2007

[2]邱思明. 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民品区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

篇5: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规范

传统项目管理的着力点在于控制项目的实施周期、加强成本控制,对员工的要求更为严格、具体。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改变。第一、信息化时代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企业的项目管理的实施形式更为多样化,鼓励各式各样的人才参与到管理进程之中,群策群力,避免了单凭依靠管

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是针对企业经营中的特殊事务进行的管理。从表面上看,项目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实际上,项目管理过程中包含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很多内容,可以说是针对某一项目团队进行的微型的“企业管理”。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进,项目管理也在信息化过程中展现出了各种优势,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1.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项目管理现状

1.1项目管理的方法发生改变

信息化技术的开展使得企业项目管理更多地运用到了现代化技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仅效率高,而且节约时间成本以及人员利用成本;而且网络技术的发展能够使得企业有效资源得以共享,更省去了信息资源的印刷成本;信息化技术将企业所有人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完善的信息系统,更能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

1.2项目管理的作用扩大

项目管理的主要作用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某一项目内容得到完善的管理并保证项目运行。但是,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行使企业对单一项目管理工作的结果能够被其他项目组所接收到,基于大数据云储存的管理信息,为企业管理工作模式分析提供了基础。因此产生了这样一种模式,即企业管理根据项目管理工作的分析结果,能够验证企业管理整体改革的效力;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反过来也能为企业整体改革提供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整体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项目管理的作用从对单一项目的指导和引领,扩大到对整个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的影响方面。

1.3项目管理工作重点转移

借助于现代高新信息科技,项目管理的根本目标不再局限于项目工期与成本的减少,而是以实现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重点,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强部门与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提高项目管理理念的科学化与完善化。具体来说,就是将企业项目管理根据一定的标准分解为不同的工作内容,分别派给相应部门,既有效减少项目管理决策时间,同时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2.基于信息化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

2.1信息化下的项目成本管理

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单一项目进行成本管理,是信息化的企业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成本管理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用到的企业资源进行的整体统计,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约束项目进程中的资源利用,是资源优化,进而使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信息化下的项目成本管理通常表现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并未被计入到项目成本的内容,介由信息化管理的“大数据”理念,被广泛注意到,其中包括参与项目活动的组织成员自身所代表的人力资源成本等;第二,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的成本管理规则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计划模式转变为灵活模式,例如,企业对项目的投资额度以及在项目各个环节中的资源应用力度,能够通过对项目进程的详细分析进行及时修改。较之以往的计划型成本应用,信息管理能够使成本管理的效力进一步提升。但是,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的项目成本管理要想发挥其最项目盈利的根本作用,其基础在于参与项目的组织成员都能够将项目进程中的各种有关于成本应用的信息都及时归档并进行系统处理。但是,大多数企业项目管理者或项目组成员都缺乏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这使得项目成本管理的效力减弱。

2.2信息化下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参与项目的组织成员的工作责任分配以及工作效率管理,其中成员间的配合度和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对项目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从简单的工作安排、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定以及项目参与员工的.激励行为,扩大到能够根据项目进程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行为进行合理化调整的程度。很多企业的单一项目经营都涉及市场调研、项目跟踪以及客户管理等多项事务,因此,项目组成员的日常工作也容易受到外界条件限制。信息化下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使管理者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远程跟踪,例如用手机定位来确定员工是否在岗、通过客服记录和客户回访确认员工的工作结果等,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和网络人际甲流工具的发展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的新方法。然而,信息化下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实施需要以一系列动态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依据,其中包括了对员工个人主动工作行为的尊重、对员工的组织凝聚力的培养等,很多企业只重视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促进作用,却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

2.3信息化下的项目风险管理

企业项目经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对项目活动的整体安排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都有关系。进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项目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风险管理倾向于对项目期间的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得出项目经营的优势和劣势并采取一系列的防御措施,但是,由于企业项目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样,项目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这使得风险管理并不能像预期的那样发挥作用。在信息化背景下,项目风险管理的机动性得到明显提升,一方面,项目管理负责人可以从网络中迅速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使项目组成员能够迅速应对环境变化,采取一系列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转换与客户沟通的模式,或者临时进行市场范围调整等;另一方面,基于信息数据库的大量资料项目管理者能够分析出某一类项目常见的风险,并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其前提是项目经营相关的各个细节都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被如实记录,即要求参与项目的员工保证数据资料在时间上和质量上的统一性,做不到这一点,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的项目风险管理效力就难以提升。

3.对信息化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发展的建议

3.1提高项目组员工的信息化工作能力

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是项目组成员对信息化成本管理数据的提交,因此,企业有必要提高项目组员工的信息化工作能力,即使成本概念深入到项目组成员的工作理念中,使员工能够在工作过程中高效地筛选那些能为成本管理提供帮助的信息,统一归入管理数据库。建议企业进行以下两种培训活动:第一,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信息化管理培训,通过信息提取讲座、信息化工作与传统工作的效率对比讨论等方式,使项目组成员自动自觉地使用信息化工作方法,例如,利用微信、微博等交往工具与客户建立紧密联系,而不是通过打电话、登门拜访等行为进行产品推销,以此大量节省项目运营成本;第二,给员工建立一个成本记录模型,使员工明确哪些工作内容涉及项目成本的应用和变动,并要求员工将这些活动及时记录到成本信息数据库中,例如,在项目组成员的手机里安装“随手记”APP,使他们随时记录资源使用情况,然后上传至分享平台再进行汇总。

3.2根据信息化特征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为了从根本上推进企业项目管理与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有机融合,要注重企业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为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坚实的制度与体制保障。建议企业加强民主制度的建设,鼓励项目员工参与管理工作,给予项目人员发言权,调动基层项目员工参与项目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要构建项目工作人员晋升制度,根据企业行政职位设置相应的项目管理职位,一方面有效解决技术项目开发人员晋升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稳定企业技术开发工作团队,减少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

3.3加强企业项目信息集成化建设

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的项目风险管理之基础在于企业项目信息的全面收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企业项目信息集成化建设。目前,大多数企业在项目管理中进行信息搜集的方法是将一系列管理ERP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但是,企业在管理ERP应用上并未做到全面和完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用ERP的情况最为广泛,而与项目进程细节相关的内容,如产品的宣传、新产品的创新过程等,却很少有ERP的参与。因此,建议企业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拓展管理ERP的使用范围,在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建立信息化管理程序,将项目进程中每个时间点产生的行为进行如实记录,这样的信息集成化建设,最终能够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帮助。

结语

篇6: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规范

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五年八月三十一

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试行办法

(市发展改革委 2005年8月)

为进一步推动本市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改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2656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京政发〔2005〕11号),制定本办法。

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不使用政府投资、在《北京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细则》以外的国内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项目立项备案手续。

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二、市和区县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是本市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机关。其中: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是指市发展改革委;区县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是指区县发展改革委。

规划、国土、建设、环保、消防、工商行政管理、市政、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海关、外汇管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配合投资主管部门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三、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备案,按照属地原则,到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县发展改革委办理立项备案手续。

四、项目立项备案申请单位填写《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按照本办法第三项规定的权限,在项目实施前到项目备案机关申请办理立项备案手续。

五、项目备案机关应按照《北京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细则》、国家及本市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区域经济规划及布局,对项目是否属于备案项目及是否符合本市产业政策进行确认,在受理项目相关材料齐全后3个工作日内,做出准予备案或不予备案的书面决定。

同意予以备案的项目,项目备案机关应向项目备案申请单位出具《项目备案通知书》,同时抄送规划、土地、建设等相关部门;不符合备案条件的项目,项目备案机关应向项目备案申请单位出具《不予备案通知书》,并说明不予备案的理由。

六、项目立项备案申请单位依据《项目备案通知书》,办理规划、土地、施工、环保、消防、市政、质量技术监督、设备进口和减免税确认等后续手续。

七、《项目备案通知书》有效期2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取得《项目备案通知书》后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备案申请单位可在其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项目备案机关申请延期,原项目备案机关应在有效期届满前做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在备案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向原项目备案机关申请延期的,《项目备案通知书》自动失效。

八、取得《项目备案通知书》后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立项备案申请单位应及时向原项目备案机关提出项目重新备案申请。原项目备案机关根据项目变化情况及有关规定,重新办理立项备案手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项目发生重大变化:

(一)建设地点发生变更;

(二)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性质发生变化;

(三)建筑面积变动超过原备案面积30%或5000平方米;

(四)投资主体发生变更;

(五)其他规定的重要变更事项。

九、对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应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办理立项备案而未履行立项备案手续的建设项目,规划、国土、建设、环保、消防、工商行政管理、市政、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十、项目备案机关要加强对备案项目的监管。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经发现,相应项目备案机关应责令其停止建设,并会同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违法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一)未取得《项目备案通知书》擅自开工建设的;

(二)已办理备案手续,但在实施中原备案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又未重新备案的;

(三)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项目备案手续的。

出现第三种情形的,项目备案机关应撤销《项目备案通知书》,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十一、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区县政府投资主管部门项目备案管理行为的监管。对区县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越权或违反相关规定出具的《项目备案通知书》,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一经确认可予以撤销,并说明理由。

十二、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项目备案管理系统,汇总备案项目信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行网上备案,并将准予备案的项目和不予备案的项目,依法向社会公开,方便企业和个人查询。

十三、投资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备案信息,掌握投资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投资形势分析,做好社会投资动态监测,提出调控措施,并及时发布有关投资信息,引导社会投资

行为。

十四、本市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单位投资建设的应履行立项备案手续的项目,参照本办法进行备案。

十五、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协调解决本办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篇7:企业项目管理论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市场营销;项目管理

当前人们在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电能的使用,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电力营销始终都是电力企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电力营销无论是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电力营销项目的管理模式仍然较为单一,而如果将项目管理和电力营销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使电力营销的现状有所改观,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营销中项目管理的应用进行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电力企业营销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电力企业如果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根本所在就是加强营销中的项目管理,而电力企业营销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通过有效地项目管理能够使项目管理的模式得以完善,从而使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使电力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因为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如果能够制定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能够为其拓宽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②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还能够使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得以提高,因为电力企业无论是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说电力企业承担着较多的社会责任,只有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③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还能够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因为在电力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之中,市场发生变化,其营销模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所以必须要灵活地对各种资源进行配置,才能够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有效地项目管理能够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地提高,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2电力企业营销中项目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策略不够完整

当前许多电力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往往缺少较为完整的管理策略,而管理策略对于项目管理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完整的管理策略可以使营销团队更好地进行合作,并且形成正确的营销观。许多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在对项目管理策略和方案进行制定时,往往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是为了应付检查直接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策略,这种管理策略脱离了实际,无法有效地指导营销活动的开展。而且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策略,在出现问题之后,往往无法明确相关的责任人,使营销活动陷入混乱。所以说管理策略不够完善是电力企业营销中项目管理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2.2管理方法不够规范

管理方法对于电力企业营销中的项目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如果管理的方法不够规范,将影响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效果。但是当前许多电力企业并没有对项目管理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仍然是按照传统的营销观念来进行市场营销,这样使得项目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而且管理方法对于员工的思想观念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管理方法不够规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大大地降低,进而使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所以在电力企业进行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方法不够规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3电力营销工作质量较低

在电力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营销工作的质量往往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所以如果电力企业营销的工作质量不佳,将给营销活动的开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但是当前许多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使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由于缺乏科学的项目管理策略和方法,电力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之中,无法对于营销活动进行有效地管理,而缺乏有效地管理必然会使营销工作的质量降低。所以说电力营销工作质量低也是电力企业营销项目中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3电力企业营销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策略

3.1转变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理念

要想更好地在电力企业营销中进行项目管理,首先必须转变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使电力营销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才能使电力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而转变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理念,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提升服务质量;其次,必须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于电力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市场为依据来制定科学的营销方案;最后,电力企业必须要明确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对电力营销项目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有效地开展电力企业营销项目管理工作。才能使电力企业的项目管理理念得到有效的转变。

3.2重视人才的培训

要想电力企业营销项目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得以开展,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因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依赖于相应的人才,只有电力企业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对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风险意思进行培养,只有员工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懂得如何规避营销过程中的风险,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必须及时地掌握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营销项目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

3.3加强风险管理

在电力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由于市场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风险往往是不可避免,而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电力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学会如何规避和管理风险,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能够使电力企业营销取得更好的效果。而要有效地管理风险,就需要对工作进行必要的分解,在对工作进行分解之后再对市场营销信息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

3.4加强质量管理

当前电力企业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电力企业要想使自身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须要注重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且质量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在电力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系统,来有效地开展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4结语

由于市场营销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必须要对营销项目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电力营销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李志华 单位: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8: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效益审计

关键词:投资项目,管理效益审计,内容,方式,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投资项目的运行特点

只有牢牢把握投资项目的运行特点, 才能有的放矢、抓住重点, 理清投资项目审计的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 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 审出效益, 找出不足。企业投资项目的运行特点是:

1.运作周期长

投资项目特别是高端制造项目, 由于生产工艺复杂, 机械化作业程度高, 前期调研、初步设计的时间都比较长, 各类图纸设计比较复杂, 后期变更也比较普遍。在正式开工后又包含了土建施工、设备基础施工、设备采购及安装、设备调试及试生产、厂区配套、工人培训等, 一般从开工到交工至少要用两三年的时间。

2.管理难度大

投资项目是个多工种、多工作面、多种工作内容、多种施工条件和多种自然环境条件的施工作业, 因此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3.涉及范围广

一般投资项目既涉及到生产线的安装、调试, 又涉及到水电设施、土建工程;既涉及到基本建设项目, 也涉及到技术更新改造;既涉及到基本的工艺设计, 又涉及到环境保护;既涉及到设备的采购安装, 又涉及到设备的工艺技术研究。

4.公司运作模式多

近年来新投资的项目多采用新成立合资公司的运作模式, 新公司负责从项目筹建开始的所有工作且独立运作, 权利和责任都比较大。在审计中需关注公司股权管理、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建立等情况。

5.投资后劲不足

由于受国家政策影响, 新建项目逐年压缩减少, 投资后劲严重不足, 要“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就对项目管理效益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6.投资效益低下

由于受行业特点限制, 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盈利水平远远低于其他行业, 且投资项目一般投资都比较大, 回收期比较长。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投资项目管理效益审计就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程序, 运用专门的审计方法, 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检查, 发现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分析产生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从而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投资项目管理效益审计围绕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进行审查, 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开工前工程项目决策、施工设计、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情况;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情况;工程完工后的竣工验收和竣工决算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

针对投资项目运行的特点, 投资项目管理效益审计必须立足管理和效益, 选择工程项目易发多发问题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审计。

1.项目决策审计

准确的项目决策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前提条件, 基建项目的决策必须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 应根据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工作: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审查基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根据当地当时的造价水平审查投资概算与建设标准;分析投资概算组成部分的合理性, 如土建、安装、装修等投入是否合理。

2.施工设计审计

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阶段和最关键环节, 也是难点。根据公司近三年基建项目审计结果来看, 30%的项目超预算, 其中相当一部分项目超预算情况严重, 主要是施工设计深度不够, 施工时经常建了拆、拆了建, 导致费用不断增加。因此,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控制把关:通过招标方式选择设计公司, 要求投标人具有相应建筑设计经验, 要求编制设计任务书时相关部门要做好、做细功能需求调查工作, 功能需求书务必详尽、具体, 要求设计公司根据设计概算进行限额设计并通过价值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在最终设计方案定稿前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确认;审查图纸设计的深度, 防范由于设计深度不够导致工程造价是空的风险;在设计合同中设立“因设计粗糙、错误等原因造成的施工变更所引起的费用应由设计公司负责”的条款。

3.招投标审计

招投标阶段的审计重点是招标程序、招标细节和工程造价的控制。审查是否现场接收投标文件, 并现场抽取专家为项目评标, 有效解决围标串标、评标专家舞弊问题;审查是否将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控制价编制工作从招标代理工作中分离出来, 以防范招标代理公司因掌握项目的全部招标信息与投标人勾结而危害企业利益的风险;审查工程量清单是否准确、真实和完整、无漏项、缺项, 防止投标人通过不均衡报价为以后额外获取不正当利润设下陷阱;审查投标控制价的设立是否合理, 遏制投标人串通投标、哄抬标价, 有效维护企业的利益;审查企业谈判代表参与招标答疑会之前是否与审计部门作了足够的沟通, 以防不严谨的作答为结算留下隐患;审查是否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违反组织原则、议事规则、工作制度, 利用职权插手和干预招标活动等行为, 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

4.施工合同审计

施工合同审计重点是合同主体和合同内容条款。审查施工单位资质, 审查合同当事人是否具备合法资格;合同约定的各项条款是否合理完善;建设项目是否列入公司或所属单位建设投资计划, 资金渠道是否合理;属招标范畴的建设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标;合同造价是否合理, 依据是否真实可靠;有无肢解工程, 化整为零, 逃避招标的现象;有无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维修项目一次进成本现象;有无任意扩大规模, 提高标准现象。

5.施工过程审计

施工阶段是工程费用实际发生的时段, 审计关键点是工程变更、隐蔽工程验收及材料价格确定。这一阶段重点审查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各项要求进行施工, 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工程竣工时间是否按合同或协议的规定进行;施工中有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拖延工期现象;实际审查的实物工作量与现场签证单、工程验交、结算书中的工作量以及设计图纸的要求是否相符合;审查工程变更是否严格控制, 变更责任是否分清, 变更理由是否充分, 是否存在随意变更现象;审查材料价格市场行情, 深入材料市场, 掌握第一手市场价格, 审核新增项目、变更项目和招标暂定价格的材料及费用单价;审查设计修改、材料代用、工程变更、隐蔽工程记录以及各种现场签证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合理性。

6.竣工结算审计

竣工结算阶段审计的重点是工程量的真实性、工程价款的准确性。审查工程施工是否达到结算条件, 依据是否充分、正确, 竣工日期是否符合合同期限或按规定程序批准的约定期限, 各种结算资料、手续是否完备;审查工程结算书的编制是否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是否符合合同有关条款的规定;审查现场实物工作量与质量是否与结算书的计算相符, 有无高估冒算、偷工减料、虚结工程款和违规虚列工程款等现象;审查工程价款的拨付是否符合合同的有关规定, 是否按合同条款扣缴违约金及审计保证金和其他应扣款;根据各种变更、签证编制的补充预算是否客观完整;有工程减项和价格调低情况时, 是否据实编制了调减预算。

7.内部控制审计

应贯穿于项目全过程, 主要对项目运作过程中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计。采用公司运作模式的投资项目是否配备了符合要求的工程、造价、合同、财务等专业管理人员;对项目相关业务是否建立了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 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及相关控制措施等。通过测试和实地审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评价内控制度的符合性。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效益审计方式

近年来, 随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和企业市场竞争意识增强, 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投资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为了顺应这种新需求, 投资项目管理效益审计工作的重心也从传统的结算审计延伸到以完善管理体制、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上来, 创新审计方法, 积极进行审计实践。结合企业投资项目的运作实际, 应主要采取以下审计方式:

1.实施重点审计方式

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较多,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如果全面铺开, 审计效果不会太理想, 因此, 突出重点, 特别是对群众关注和反映的热点工程, 抓住项目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加强工程成本、工程造价和工程支出的合理性的界定。如对锅炉房改造项目主要以工程造价审计为主, 使有限的投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能, 尽可能的节约基建资金来保障主要设备的采购保质保量, 最终通过该项目提高厂区、矿区的暖气供应能力。通过确立重点方向和重点环节, 集中力量, 突击攻关, 形成效益审计成果。

2.实施跟踪审计方式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资本的扩张, 企业对基建项目的投入也不断增加, 但由于监管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造成监管滞后, 浪费及腐败问题比较严重, 严重影响了基建项目的投资效益。因此, 我们对关系企业发展的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 如对能克二线项目、管端加厚项目定期进行事中审计, 并随时对设备采购、合同等进行实时监督, 堵塞了管理漏洞, 减少了损失浪费, 促进了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 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3.实施联合审计方式

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 这对审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都有较高要求。鉴于现在工程审计人员缺口较大、技术素质难以适应发展的实际情况, 我们注重整合工程审计人力资源, 注重挖掘上级审计部门、企业内审人员和社会中介组织专业审计人员的潜力, 形成三位一体的工程审计人员资源配置结构。通过各种专业审计人员的有机整合, 全面强化工程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综合布局。

4.实施目标审计方式

确立具体的审计目标, 使效益审计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主要围绕效益性、真实性、合规性的目标, 切实做到以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为基础, 以效益性审计为根本, 以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水平为落脚点。通过学习把握这些基本目标, 使效益审计目标明确、工作走向正确、工作落点准确。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审计, 看它是不是符合管理要求, 是不是给企业带来了效益, 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 作为衡量投资项目管理和效益好坏的标准。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际, 总结归纳了以下4项评价指标:

1.经营成果指标

如生产经营总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指标。这几个指标从绝对值上反映一个项目形成的规模、产能、创收水平和盈利水平, 这几个指标绝对值越大, 说明经营成果越好。

2.盈利能力指标

如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这几个指标从相对值上反映一个项目形成的盈利能力, 这几个指标相对值越大, 说明盈利能力越强。

3.营运能力指标

包括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机械设备利用率。一般来说, 周转速度越快, 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 则运营能力越强。

4.风险指标

如投资回收期限越短, 投资风险越小;投资回收期限越长, 投资风险越大。

上一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下一篇:描写秋天四年级学生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