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 :拨刺

2024-05-26

初中记叙文 :拨刺(精选7篇)

篇1:谈谈初中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一.指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 抒发真情实感

现实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因此, 我们必须教会学生热爱生活, 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源泉, 这是写好记叙文的前提。请看下面例文:

“爹正在屋檐儿下给牛拌料, 冬天里山坡上没草, 要在家里喂养。

他给牛料桶里兑上热水, 又丢把盐末。这才伸手试试水温, 并把指头放在嘴上伸出舌头尝尝咸不咸, 他做这些活一贯非常认真, 总觉得牛干了一年活, 冬天里难熬, 不能亏待它们。爹常说牛是庄稼人的半个江山, 虽不会说人话却通人性, 也是家里一口子, 要以心换心。平时犁地赶车, 爹手里的牛鞭子总爱在空中绕来绕去, 轻易不抽在牛身上。土地把人和牛的感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依为命, 耕种着未来和希望。” (选自《乡村情感》张宇著)

给牛拌料, 这是生活中一个极其平常的劳动瞬间,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 这是司空见惯的, 可是, 有多少同学曾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事情进行观察和思考呢?他们总是关注着那些新奇事物的出现, 挖空心思地去编造, 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 没有真情实感。那么, 我们何不把眼光放到平凡的生活中, 盯在以前熟视无睹的事物上呢?所以, 只有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 体察事物, 从平凡琐事中积累写作的素材, 才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捞到作文的珍珠。

二.指导学生善于提炼新颖深刻的哲理, 为文章画龙点睛

写文章应该说理, 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要想文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须在记叙的小事中提炼出深刻隽永的人生哲理或科学道理。如上面的例文片断, 从父亲给牛拌料的平凡小事, 由父亲那认真细致的动作而产生联想, 从中提炼出“土地把人和牛的感情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依为命, 耕种着未来和希望”这样深刻的哲理来。可见, 最平凡的事情, 往往蕴含着最深的哲理。又如鲁迅先生的《故乡》最后一段写:“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富有哲理性的议论, 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鼓舞, 它告诉人们:新生活的实现, 要靠脚踏实地地奋斗。理, 是记叙文的灵魂, 因此, 写文章不能为叙事而叙事, 为写人而写人。要想作文成功, 必须在“理”上多下功夫。

三.指导学生作文中巧妙转换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要训练学生在记叙中巧生波澜,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记叙文若平铺直叙, 似无浪平湖, 必然索然无味;如果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 便能深深吸引读者。在作文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人称转换、内容转换、主题转换、表达角度转换、顺序转换、思维转换等。例如: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习作叫《迟到》, 叙述的顺序是:一位同学经常偷偷帮助一位孤寡老人做家务, 因此行为显得有点怪异, 早上常常迟到, 受到老师的批评。后来, 经过调查, 老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作文交上来后, 我就叫他将作文的材料的顺序重新安排一下, 尽量设置一些悬念, 使文章能引人入胜。第二天, 他把作文交给我, 果然, 他将材料的顺序调整了一下, 还把题目改成了《跟踪》, 首先写这位同学行为怪异, 受到老师的批评, 家长也反映放学后经常不在家, 接着写老师带着疑问在一天的清早来到这个学生家的附近跟踪这个学生, 结果发现他原来是去帮孤寡老人做家务了。到此, 悬念解开, 真相大白。经过这样重新安排, 整篇文章就“活”了起来, 虽然题材旧, 但是其情节安排得起伏跌宕, 扣人心弦, 结尾尤为新颖、别致。达到了引人入胜的目的。还有一次, 我安排了作文《我的老师》叫学生写, 一般人都知道, 这样的文章不容易写, 题目太旧, 能写的东西已经被别人写过了, 比如写老师关心学生、热爱工作、默默奉献等, 很难出新。但有一个同学却写了讲台下的老师, 写了老师的课余生活, 如何与学生踢毽子、打乒乓球、下棋, 从工作的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人物特征。展现了课堂教学下一个活生生的老师的形象, 这种思维的转换,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四.注重评讲, 鼓励学生的写作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 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的脑力劳动的成果, 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面对学生交上来的作文, 对于写得好的同学, 固然要表扬, 但对于写得差的同学, 也要呵护鼓励,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 都要及时给予表扬, 从而使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评讲作文时, 要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加以表扬, 并对一些作文的选材、写法、一些好的词语、句子给予肯定,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来。

篇2:初中记叙文写作初探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写作 开头常见问题 开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章的开头,就是文章从哪儿“起笔”,从什么问题写起,它是全篇的第一步,与全文密切相关。古人对文章的开头、中段、结尾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应像凤凰的头一样鲜明突出,神采引人;“猪肚”,是说文章的中段应像猪的肚子一样有着丰富、充实的内容;“豹尾”,是说文章的结尾应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有力而余意不尽。所以一篇好的文章,开头要像“凤头”那样俊秀、挺拔;中间部分要像“猪肚”那样丰满、圆润;结尾要像“豹尾”那样飞扬、有力。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若一篇文章的开头能达到“凤头”的标准,那么这篇文章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写作思路流畅顺利展开,引人入胜,还能在第一时间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为文章获得高分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万事开头难”, 做事如此,写文章也如此,要想写好文章的开头不是一件易事。

一般说来,写一篇文章,无论采用什么形式起笔,入题要快,也就是说要迅速入题,一下子就接触要写的人或事,而不是绕圈子,说废话;切题要准,也就是说起笔就能立刻切中题意,揭示主题,而不能离题万里,说了好多话还转不到正题上来,这是对文章开头的最起码的要求。可是从学生的作文中看,不少学生连这最起码的要求都没有做到。在初中学生的作文中,文章开头的毛病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离题太远

有的同学在作文时,思路不是很清晰,因而往往在开篇多写几笔,似乎不多说几句就说不透。不厌其烦,费了很多周折,绕了很多圈子,才绕到正题上来。如下文《我最尊敬的人》的开头就有这种毛病:“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尊敬的人。也许有的人会说,他似乎没感到谁是他最尊敬的人,其实不然。这不过是他没意识到罢了。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清楚地发现,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于一个习惯、一个嗜好,往往都是从你最尊敬的人那里学来的。那么我最尊敬的人是谁呢?那就是我小学时的王老师,我为什么最尊敬他呢?那还是让我详详细细地给你说一说他的情况吧。”

这个开头,可谓又臭又长,说了一大堆废话,才“引”出我最尊敬的人,读起来令人烦厌。

(二)故弄玄虚

有的同学为了把开头写得新颖,优美动听,往往开头堆砌一些“华丽”的词藻,效果却适得其反。如“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往往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人或事,但大多都淡忘了,可有些动人心魄的、撼人心灵的事却永志不忘,它犹如川流不息的大海,又如潺潺流淌的小溪。常常会烙印在你头脑中一些蛛丝马迹。一年前,我去姥姥家度暑假,曾见到一位盲童小女孩在拥挤的客车上主动把座位让给一位老大爷,这件事如一颗闪烁的珍珠,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段话,表面上很“华丽”,实际上它们和中心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即使作者本人也未必清楚。

(三)偏离主题

有的人不是就题写题,就事叙事,直插中心,而是罗罗嗦嗦地交代一些不必要的过程,然后才慢慢地转到正题上来。如下文就犯有这个毛病:“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游‘江陵公园。出发前,老师让我和另一位同学先去买游艇票。为了能租上游艇,尽情欣赏公园的满园春色,我天不亮就起床了。洗完脸,漱罢口,我随便吃了点儿点心,就直奔公园,一路上连风景也顾不上欣赏。六点半还不到,我便赶到了公园租艇售票口。等了一会儿,终于为全班买到了游艇票。”

这个开头交代了去公园买票的全过程,可谓“不厌其烦”,然而与主题毫无关联。假如起笔便以公园写起,或从游艇上写起,岂不干净简洁得多吗?

(四)千篇一律

其些同学写作时习惯于仿效某些范文,久而久之便成了某种程式化的开头形式。如《生动的一课》这类文题,便是“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要写《春天》一类的文题,开头便是“春风习习,吹绿了山川,吹绿了河流,吹绿了草原,也吹绿了人们的心……”,这样的开头,第一次用,似乎很简洁,也很形象。但总是这样写,读起来俗不可耐。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上述毛病,使开头醒目引人呢?

首先,应仔细审清题意,根据文章要表现的中心构思全文,设计开头。其次,要掌握常用的几种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

如:鲁迅《风筝》一文开头: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如:《母亲节的礼物》一文开头: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告示:母亲节预定鲜花。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

如:《丑小鸭》一文开头: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这三篇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

(二)巧用修辞法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让语言產生美感,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的境界,引起读者对所要面对的事物的兴趣,使文章开端新颖、极富有吸引力。

如:《春》一文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如:《把爱心带给他人》一文开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endprint

如:《陶醉》一文开头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了同一幅画来。运用引用手法,让语言产生美感,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的境界。

(三)设置悬念法

目的是用悬念的方法把读者的思维“悬”起来,吸引读者急于阅读下文。这种开头往往产生一种很好的效果。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开头:“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一文开头:“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疑问能吸引读者,引出下文)

如:《思念并没有结束》一文开头:孤星残月,天地仿佛凝固了。星在流泪。人,在静思。月,孤独地挂在天边。弯弯的月牙又勾起我无限的思念。

(四)景物描写法

用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

如:《心中筑起一堵墙》一文开头: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如:《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一文开头: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

如:《曾經拥有》一文开头: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

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景物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三段开头,第一段定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二段则写夕阳西下的情景,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第三段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三段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篇3: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探讨

首先,记叙文写作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于说心里话。

课标规定:“要写自己想说的话,体现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点和真切体验。”初中生的思想非常活跃,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有对未来的迷茫,有对青春的伤怀,有花季少年的悸动……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写作的记叙文难以显现出个性的光彩,文笔往往苍白无力,叙事往往千篇一律,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我布置的一篇作文《成长的感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写考试考不好,受到挫折后,刻苦努力,终于赶上了,感悟到成长需要受挫,真正是“千人一面”啊。这难道是他们的心里话?这难道就是他们对成长的感悟?我相信,绝大部分学生放弃了说真话。所以我认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把生活中那些感觉幸福的、悲伤的、愤怒的、尴尬的个人体验转化为语言,让学生充分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写出具有独特个性的,展示学生心灵韵律的作文,也就是写出学生的心里话。所以,我们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心里话,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笔下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无拘无束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次,记叙文写作教学要注重细节描写教学训练。

在记叙文写作中,描写必不可少。在作文评价当中,那些“简单叙述事件,无生动细致的描写”的作文往往因为“内容不充实”而得分不高。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都会告诉学生细节描写包括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理论上学生也都懂,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都表示不懂得用,或者用的效果不佳。所以,进行有效的细节描写训练非常有必要。我会专门拿出几堂课进行细节描写训练,以神态描写训练课为例,我在课前先让学生积累一些经典神态描写的片段。如《背影》中描写父亲背影的几个片段,让他们先感受一下经典的魅力。在课堂上,我首先告诉学生,不同年龄,不同身份背景,不同环境的人,神态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因为外界环境的变换,他本人的神态也会发生微妙变化。我们要善于观察,抓住人物神态的微妙变化,把它“放大放慢”了写。同时适当提醒同学,神态描写要注意与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描写结合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片段描写(主要以神态描写为主,结合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构造人物性格),如小红钥匙丢了、小兰没赶上公交车等,要求学生在描写中生活化,凸显人物性格,有创新。最后在作业布置这项,我让学生就绝望、思索、专注、严肃、害羞、灰心、失望这七种不同的神态各写一个片段。在不断的训练中,厚积自博发,学生慢慢地就能掌握这几种细节描写方法的运用。

再次,记叙文写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育学生“文不厌改”,好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怎么培养呢?我们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我的建议是把记叙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描写修辞等多种方法,再把这些方法迁移到修改作文中。具体到课堂教学,我是分成四步:第一步,让学生明确,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主题明确、感情真挚、段落编排合理、注意语句通顺、描写修辞合理运用等。第二步,老师可以展示一篇范文,学生根据这篇范文进行集体讨论修改,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应做到怎么评,怎么改。第三步,学生进行自改。然后把自改的结果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这就很好地做到信息反馈。最主要的是学生在互评互议中会掌握一些写作技巧。第四步,学生根据反馈的信息,再进行最后的修改。这样有规律的训练,学生的自改能力自然能得到提升。学生知道怎么改作文,那怎么写出好作文他们也就慢慢地清楚了,写作能力自然得到很好的提升。

最后,记叙文写作教学要注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积累非常必要。首先,让学生积累材料。让学生养成简单记事的习惯,把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别人身上,或者看到,或者听到那些真人真事记录下来,记录的时候要归类,如感动、尴尬、励志、勇气等。这些事件将成为未来作文中很好的材料,因为内容真实而且丰富,真实才能真正打动人。其次,让学生积累语言。很多学生写作文,一提笔就头痛,觉得无话可说,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语言太贫乏。让学生养成摘抄好句好断的习惯,摘抄的句子要分门别类。如关于夏天黄昏环境描写片段、关于眼神的描写片段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语言会慢慢丰富起来,写作也会越来越自信。

参考文献

[1]卜青峰.浅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0).

[2]张铁锁.浅论新课改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1).

篇4: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当下初中生能够写出优秀记叙文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大多学生不能写出合乎规范的记叙文,不能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写人长于概述,短于描写,叙事情节单一,平铺直叙,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文章无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缺乏感染力。其原因如下:阅读教学与记叙文写作教学脱节,阅读单元与写作训练主题的对应性不够,教材记叙文写作部分指导性不强,记叙文写作教学缺乏整体性,写作教学处于无序的状态,教师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低下。要切实提高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现代语文教育强调“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学生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毫无情感可言。因此,要把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学生的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教师应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积累生活知识和经验,捕捉生活热点,学会感受生命中的美好,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有了生动的素材,写起来就会顺畅,言之有物,有真正的情感。假如没有丰富的生活与学习素材,学生如何能写出丰富详实的作文呢?有了素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写日记是积累素材的一个最好方法,要求学生能及时写出一件当天亲身经历的印象较深的真事,比如,一次上学途中的所遇,一堂课的学习收获与迷惑,一场演出或者比赛的体会和感受等等,或是把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通过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直接获取写作素材外,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章,汲取他人的经验,进而丰富写作素材,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方法适当摹仿,在仿中求创。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除了推荐阅读篇目,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摘录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写出阅读感受。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此外,背诵也是最古老的积累素材的方法,文章源于积累,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写作能力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通过读、背使学生把书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储备起来,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大多数学生写记叙文人物缺乏个性,叙事平淡,选取的事件俗套,缺乏新意,或捏造、或陈旧、或雷同范文,甚至一些材料呈现低级庸俗化的倾向,写老师都是教师带病坚持上课,写同学总是两人起先因一点小事闹矛盾,后来因为一些事又和好如初等模式,这些材料读起来索然无味,通篇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缺乏自己的思想情感,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学生写作存在如此多的弊病,除了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典型的材料外,写作技能缺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掌握一定的写人叙事方法与技巧对于写好记叙文至关重要。

初中记叙文常见的写作技法,包括记叙文审题、结构、构思技巧,文章如何开头和结尾,如何使语言鲜活等等。在写作中,要求学生写熟悉的人和事,特别是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这样更容易抒发情感。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行为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富有个性。叙事文章要有波澜,要写好波澜起伏的记叙文,除了具备严密清晰的表达思路,关键还在于写作技巧的运用,常见的技巧有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翻转法、抑扬法(褒贬法)等,在行文中最好能综合运用,那样更容易使文章写出波澜,同时也要强调不可单纯为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故作惊人之笔。

此外,还要教给学生虚实并蓄的方法,记叙文是以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为主的,但也可以采用联想、想象等手法,描述富于变化的虚幻景象,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编创法、组合法、扩展法、梦幻法、推测法等,教师可以一一进行对应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师应总览全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平时的作文训练大可不必要求面面俱到,也不一定强调成篇。技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片段训练,每次突出一个重点,教师先进行详细的技法点拨,最后让学生通过仿写理解掌握这些手法,这种片段训练不必拘泥于字数的多少,学生往往乐意接受,容易坚持,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盘旋上升的技能训练,学生才有可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作文序列训练的实施方案

作文能力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综合而成的。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长期实践、重复练习。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好一篇记叙文,除了要训练学生写作技巧外,还要开拓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学生想象力。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比较权威的作文教学实践操作的蓝本。因此,教师要尝试打破目前的教科书序列,探索出紧贴文本阅读与生活实际的新序列。人教版初中语文把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并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话题,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但并未告诉学生“怎样写”,学生很难获得写作方法和技巧上的具体指导。新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每册六次,有些综合性学习费时多,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落到实处,因此,“试图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提高写作水平”成了一句空话。再者,新教材没有形成一个序列明显的写作体系,各年级的作文话题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和层级梯度,缺乏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和全面科学的过程指导,因此,教师要优化整合教材,梳理出一个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如,七年级第一学期可以着力培养学生叙事能力,同时穿插局部作文训练,训练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设置悬念、伏笔照应等技法。七年级第二学期作文训练重点放在写人上,且每次作文训练均有明确的小目标,训练学生学会各种描写方法。八年级作文训练思路主要是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可以进行想象类作文、提供开头、续写后文的写作尝试。九年级面对中考,可围绕各种命题形式加以训练。

总之,写作系列化训练体系绝非是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有待一线教师继续探索,分工协作,使之更加完善、合理。我们要通过科学有序、全程优化的训练,去打开学生写作的黑箱,去敲碎制约学生写作的瓶颈,使学生在有序的训练下逐渐提高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尹相如主编.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孙惠芳.记叙文写作技法撷谈[J].写作研究,2005,(10).

篇5:心灵润色与初中男生记叙文写作

一、心灵润色技巧与初中男生记叙文写作

(一) 心灵润色技巧

心灵润色是记叙文写作的一种技巧, 它是将情感渗透到写作中, 来为记叙文的写作润色, 这需要初中生心灵的参与, 将自己的感情寓于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 使记叙文的每一部分都充盈着情感的流露, 能让读者体会到记叙文所孕育的真情实感。如以“那一段的时光”为题的作文, 教师可以引导男生关注生活中或愉悦, 或痛苦, 或焦虑, 或甜蜜的时光, 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的表达与宣泄, 将内心世界与写作有机结合。初中生可以通过记叙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当然, 教者也可以此来了解初中生的所思所想, 这样的记叙文写作如同一座桥梁, 既沟通了师生间的情感, 又能对初中生的生活与学习做出相应的帮助与指导。

(二) 初中男生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写作是中考的重要环节, 也是初中生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重要路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初中男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相对较弱。一是初中男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总是运用同一句话或同一个词, 并将相同的句子反复应用于不同的作文中;二是初中男生的素材选择单一, 从初一到初三的难忘事情甚至是同一件, 不能从生活的细微处发现新鲜的素材;三是初中男生在写作时没有个人情感的参与, 套话太多。原因既有初中男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也有教师的原因, 依据初中男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 其心理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女生, 男生更凸显出成熟与幼稚之间的冲突, 这无疑会干扰他们对知识、事物等方面的理解。另外, 初中男生的理性思维要多于感性, 这使得他们在写作中感情渗透比较滞后, 不能用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思维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此, 教师要积极加强对初中男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心灵润色的引导。

二、心灵润色技巧在初中男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中的应用策略

(一) 增强叙述情节的心灵润色技巧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质量与记叙文开展的线索紧密相关, 一般而言, 记叙文的写作会以作者或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为线索, 或以事情展开的先后顺序为线索, 很多时候是两者融合。记叙文写作需要的不是华丽的语言, 粉饰的句子, 而是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震撼的叙述, 即使语言朴实无华, 只要能够让读者与作者之间实现心灵的交融即可。因此, 教师在写作指导过程中, 要积极引导初中男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来创设多彩的故事情节, 依据记叙文的写作主题, 充分发挥想象, 将情感渗透到记叙文写作中, 让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能凸显自己的真实体验。如以“这样的画面, 让我流连”为题的作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的画面:温馨的亲友团聚、闲适的书画相伴、热烈的运动竞技等, 从而迅速打开思路。

(二) 提高叙述语言的心灵润色技巧

记叙文的写作是通过语言的文学性来表达心灵的感触的, 因此, 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心灵润色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句段中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又要引导初中男生用心灵来关照自己笔下的人或物, 将自己的情感与经历寄托于叙述文中, 寓情于文, 充分表现自己的心灵世界。如《幸福是什么》一文,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引用诗句来增添文采。

(三) 深化叙述情感的心灵润色技巧

学生的情感表达是作文写作的源泉, 没有情感的作文就像一张白纸, 读起来枯燥乏味, 只有渗透作者情感的作文才能吸引读者, 唤起读者的共鸣。初中男生的情感是不露于表的, 他们的情感较初中女生隐藏得更深一些, 因此, 教师要积极与初中男生进行沟通交流, 发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并引导他们将真实的情感蕴于记叙文之中, 让这种内在的情感通过记叙文的写作转化为外在的一种形式, 既能让初中男生的情感得以表达, 又能使记叙文的写作锦上添花。

篇6: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前;主题

想要写好记叙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观察,平时还要多读些课外读本,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在写作之前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准备、多多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一、动笔之前关键是要审清题

在动笔写作之前,需要认真地看题目,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研究。审题的过程中要正确地明确文章的重点和中心思想以及主题要求。另外,还要明白题目要求写出的重点是什么,即关键点是什么。很多题目当中都藏有关键词,这样的关键词也就是“题眼”,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把它找出来,这样也就能找出写作的中心思想围绕点。这样才不会跑题。有的题目很是简单也比较模糊,我们更要认真找出关键词,领会其含义。另外,在题意搞明白后还要明确写作的体裁。碰到半命题的作文,我们还要对已给出的题目进行分析,明确规定之后还要填充另一半的题目,这样把整个作文题填充完毕后通读一遍,看是否连贯,是否符合材料要求。

二、选择材料要慎重不跑题

在审清题意并且定好中心思想后,需要选择好材料。选择材料要慎重,要取舍得当,要抓住那些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对于那些无关中心的材料要放弃,不能因为喜欢而选择它。

选择材料时候要注意:材料要具体真实和独特。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是亲眼所见所闻,这样才能反映我们的真情和实感。当然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联想是可以的。写作文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心理活动,还有把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把主要的写具体,所以,材料也一定要丰富和具体,这样文章才能具体且生动。材料有很多,但是对于那些独特的、典型的材料,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出彩。

三、列好提纲省时省力

一旦确定了中心,并且选择了好的材料,那么对于这些材料要怎么安排才得当,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这样都要好好地进行构思,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心,我们应该列好提纲,这样对于整体布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做到统筹安排,不会顾头不顾尾,省时省力。

写作提纲可以分为:写作的题目、中心思想和表现重点以及段落的安排等。

编写提纲时候需要注意:(1)时刻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2)要沿着一条合理的线索思路进行布局,或是时间线索或是事情的前因后果或是人物出场的前后顺序。(3)要时刻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对于哪些需要详写和略写,对于怎么开头和怎么结尾都要认真考虑。

写记叙文需要作者的用心创造,按照科学合理的办法,经常训练,还需要时常总结优缺点,在生活的基础上升华思想,这才是写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桂萍.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教育,2013(06).

[2]李海萍.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训练.新教育,2011(01).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教育局成人教育办公室)

篇7: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片段式训练

针对此种现状, 首先应该对初中阶段写作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建构。初中阶段写作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写作一般的记叙文, 按年级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一, 记事写人, 以记事为主;初二, 记事写人, 写人为主;初三, 记事写人并重, 同时还要有相应的环境描写及恰当的抒情和议论。对于每一个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来说, 在设计写作教学的程序时, 既要有每年的写作教学目标设计, 又要有每个学期、每一周的目标规划。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训练, 从而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初中生对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很有畏难情绪, 学生总觉得考虑了开头, 就照顾不到结尾, 如果把事情记叙完整的同时, 还要思考其中的思想价值或思想意义, 这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是否可提出一种全新的初中生写作的方法, 即每个学期都设计有记叙文的专项片段训练, 既抛开顾头又顾尾的思想负担, 又摒弃思想价值和思想意义的全面阐发, 认真着力地把片段叙述完整、清楚和生动, 再辅以写作综合训练。本人经过多年的摸索, 深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此方法易于操作, 效果显著, 而且即使是从中途接手学生的写作教学,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相当明显。[1]

本人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片段式训练,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划分片段式训练专题

在完成整体目标的前提下, 有针对性地规划详细的训练专题, 如肖像描写专题、语言描写专题、心理活动描写专题、环境描写专题、行为描写专题等, 这些训练专题也就是学生片段式写作训练的重点内容。

二.训练步骤

训练专题确定之后, 每个具体的训练又分为七个步骤进行:

1.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按训练内容精心备课,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讲该专题训练的重点、基本要求、基本技巧, 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范文分析, 为该专题做具体的示范, 使学生有章可循, 有兴趣去模仿。如语言描写专题, 训练的重点是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个性特征、具体情境下的情绪表现, 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使人物刻画如见其人, 给人以真切的身临其境之感。当然语言描写还可以细分为一般的语言描写、对话描写和内心独白等。这里以人物的对话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写作训练为例来加以说明。

如以鲁迅《故乡》中杨二嫂和“我”的对话为例:首先, 我们看杨二嫂的语言是先声夺人,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连用三个感叹号, 表示杨二嫂说话的语气重、声音大, 有夸张的意味。可这样的话却给“我”以什么样的感受呢?作者在这连用几个词来修饰:“尖利”、“怪”、“突然”、“大叫起来”, 说明给“我”以一种突然间很刺耳、很不舒服的感受, 这样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显露出来了。紧接着“愕然”二字更加说明了“我”对杨二嫂的神态、表情。“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又用了一个“愕然”来表达“我”的神情。母亲介绍了杨二嫂之后, 杨二嫂冷笑着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尖酸的语气和神态显露无疑, “哪有这事……我……”“我”此时显得“惶恐”, 对杨二嫂的咄咄逼人之势感到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和不适感, 因而说话也显得不流畅, 有犹疑的感觉, 这样杨二嫂似乎获得了某种优势, 就直接指向她真正的目的:“那么, 我对你说。迅哥儿, 你阔了, 搬动又笨重, 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 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 用得着。”当“我”说须卖了这些而没有答应她时, 她就虚伪地恭维和放肆地撒泼:“阿呀呀, 你放了道台了, 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 还说不阔?吓, 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 真是愈有钱, 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便愈有钱……”把一个爱占小便宜、自私、刻薄、势利的小市民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我”则在她气势凌人的撒泼、刻薄面前节节败退。

然后再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举例, 如放学后坐公交车回家时, 我和同学因为争抢座位而发生的一次“口战”;一次考试不理想 (或很优秀) , 语文老师与我的一次对话等等。这重点在于启发学生面对具体情境下进行合理的想象, 以此彰显人物的个性以及在特定语境中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使人物“活”起来, 而使之避免平面化的人物刻画。

2.老师布置习作片段和学生讨论

老师布置习作片段:写一段对话, 如我为了争取多一点上网的时间, 与妈妈 (或爸爸) 的一次“斗嘴”过程等, 注意人物语言符号人物个性化, 字数不限, 时间大约为30分钟。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如上网超时, 同学们各自的爸爸、妈妈的态度如何, 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的。这时往往学生情绪高涨, 兴趣盎然。引导学生注意男孩与女孩的说话口吻不一样, 爸爸、妈妈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年龄、职业特点、受教育的程度等因素都影响着他们各自的语言和行为。

3.学生写作

因为有了明确的写作要求和训练目的, 又有一些来自学生个人本身的活生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没有东西可写, 加上片段写作字数不限, 学生普遍感觉都会比较轻松, 而且片段训练也不用管如何开头、结尾以及中心思想等, 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大大提高。另外, 片段训练的写作时间比较短, 一般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完成, 因此学生感到难度比以往作文要小得多, 更有成功感和满足感。

4.学生互评

学生写完后, 立即可以以组内交换、同桌互换、不同组之间交换等方式互评。互评的指导重心在于规定的训练目的, 其它方面的要求暂时忽略, 如对话描写的的片段训练, 互评的中心就紧紧围绕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方面展开。因为互评的重点非常明确, 并且具有单一性, 学生互评也相对较为简单和易于操作, 这种互评更能接近学生写作的真实水平, 学生在这种互评的过程中仔细揣摩, 更加深了片段训练的理解和把握, 对其本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

5.教师快速批阅

因为片段式写作训练的字数不作要求, 所以一般学生的习作都比较简短, 这为教师快速批阅创造了条件。教师快速批阅学生习作具有极大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教师快速批阅的目标是, 把握班级这次习作的整体水平, 评估和检验作文教学的成效, 找出优秀的学生习作, 以便做一个快速简短的评价。[2]

6.教师讲评

这个环节一般放在两课时的作文之外, 但尽量缩短时间, 最好是在一天之内。因为更有针对性, 学生对自己所写作文有记忆, 效果也更显著。教师细评的指导原则: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课后教师全面仔细评改, 评改中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 缺点如果不是特别严重, 一般给予忽略, 如果很严重, 应该向他单独提出要求, 而不是在班上进行点名批评。要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就要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无论文章怎样, 都是学生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好水平。教师不能以自我水平或权威来衡量学生, 将学生的作文改得满纸红, 变得不是学生作文, 而是面目全非的教师写的作文了, 这样的挫败感对于任何学生来说都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

其次, 做好评改记录。我在教学实践中, 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作文评改本:记录下学生每次作文的优点, 如醒目的标题、准确的语言表达、优美的句子和段落等。这样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 发现自己的进步, 找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 并对此次片段训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

同时, 教师讲评时将作文本和批改本同时发给学生, 并尽可能将表扬的面扩大, 争取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被提及, 这样学生便会有一种成功感, 有一种被关注的满足感。对于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很好的作用。

最后, 开辟一块优秀习作园地。准备几个作文本, 每次将优秀的学生习作让学生本人誊写上去, 然后老师进行评阅, 再将那个本子挂在优秀习作园地。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外的时间进行欣赏和阅读, 其他科任老师闲暇时也可以翻阅, 能够多方面了解学生。就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对这“优秀习作园地”有着很浓厚的感情, 也成了他们写好作文的一个激励见证, 每个学期结束后, 往往有四、五个作文本。这样累积下来收获是相当可观的, 且每个学期比较下来, 学生也都很容易感受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 表达能力的增强。

7.布置周记

教师应根据总体写作目标中每周的训练目的布置相应的周记, 周记的重点还是细节描写的片段写作。对周记的要求不应是全方位的, 但是要尽量运用每周训练的重点来写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和在生活中的情感态度。

当然, 学生写片段的题材可以很广泛, 既可以是现实生活, 也可以是寓言、童话、科幻等题材。有些教师认为作文真情实感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写现实生活中真正有的事情和真实的情感, 这样的理解应该是比较偏狭的。那安徒生写的《丑小鸭》就不是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了?那只丑小鸭其实就是安徒生本人的形象刻画, 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是自我奋斗的肯定, 但只是借助童话的外衣而已。所以日常生活之中有印象深刻的事件可以成为学生周记的内容, 如果学生实在找不到生活的素材, 让学生进行一番生理的想像也未尝不可。总之一句话, 周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而不是过分拘泥于周记的内容。

三.课外阅读

课内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但是还要辅之以课外阅读。仅仅依靠课本知识, 要想写好作文, 恐怕是很困难的。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多逛书店;与学校图书馆联系, 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带学生到阅览室上阅读课;利用我市的图书馆, 鼓励学生办理借阅证多借阅图书, 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同时,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如开展学生最喜欢书籍的调查活动, 书目由学生自己推荐, 文章可以由学生自己抄写后进行推荐, 然后每月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图书以及你最喜爱的一篇文章等读书活动。[3]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 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也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教学实践中得知, 要想获得初中写作教学的好成效,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片段训练的重要性, 其次是采用切实可行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片段训练, 这是记叙文写作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训练中, 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阅读及写作等方面的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 学生的作文创作越来越有血肉, 有亮色, 片段训练的成功能使整篇文章精彩不断, 其张力远胜于拼凑几句有意义的话。

参考文献

[1]唐四林.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之管窥[J].《文学教育》, 2010 (8) .

[2]邓立萍.浅谈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8 (12) .

上一篇:读书专题下一篇:反思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