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2024-05-28

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关爱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贫困地区农民工子女生活学习情况,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改善和提高目前的生活学习环境。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研情况总结:

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农民工子女更是值得我们关心的一个群体,通过对固阳三中的农民工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与面对面交流。从中了解掌握了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在不断的调查中,我们对这里的一些基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统计:

1、在上学期间主要困难是什么;36%的学生认为是学费,36%的学生认为交通不便利,另有28%学生认为住宿、饮食问题比较困难。

2、在上学期间享受到了政府的补助,教育部门免除了学

杂费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3、在对学校教学建设评价;60%的同学认为整体情况比

较良好,24%的学生认为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好,1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4、在对学生的未来规划了解中;88%的学生认为自己要

坚持努力考入大学去实现理想,8%的同学认为自己会认真读完高中的学习,4%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毕业之后

求一份工作,在社会中磨练自己。

5、在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程度调查中;68%的同学经常与

父母交流也经常的教育指导,32%的学生家长比较放

松交流教育方面。

6、在节假期60%的学生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帮助父母

操持家务为主,32%的学生认为节假期以学习为主,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节假期应该玩会学会。

7、在学校学习之外希望学到哪方面知识;60%的学生希

望学习到一些技能,为将来的生存做好准备,40%的学生认为应培养自己的才艺,希望在艺术中找到快

乐。

8、在对教学知识之外的课外学习情况调查中;有56%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可以使自己对社会更加了解也可

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其他学生认为学习课外知识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帮助。

经过仔细的交流谈话调查,我们根据统计的调查信息总结出

以下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在上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上学过程中因为

交通、学费、食宿等问题使学生在上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

困难,一部分学生因为交通不便选择了在学校住宿,还有

部分学生因学费问题不能正常的完成学业,这些问题使学

生们从心里上有一定压力,造成学习效果不佳,从而使我们的农民工子女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学校的基础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在走进学校的途中,我们

看到学校正在进行施工,据了解学校在全面开展建设学校的基础设施,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得知,因学校建设没有完

成,他们的一些课程与活动都无法展开,在不断的学习过

程中,他们在这些方面一直得不到弥补,学生的爱好也得

不到展现、提高。

三、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未来规划问题;通过调查总结发现一部

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落,对任何事务也都没有浓厚的兴趣,学习风气也不太理想,也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学习规划没有形成,对学习的重要性还不够了解。我们

应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来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让农民

工子女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美好的期望,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根据以上问题建议:

我们应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改善学生上学的条件,如增设通

勤车,这样一部分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来到学校学习,也可以增加

住宿条件设施,使那些交通不便的学生可以住宿在学校之内,对

学费比较困难的学生应适当减免学费,使他们可以正常的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校的建设应该加快建设步伐,争取可以早日的完

成全部建设任务,使广大学生可以完全感受到全面教育的体制,从而更好的实现他们的理想。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兴趣爱好及未来

规划问题,我们应该提高重视程度,首先,学校应组织师生经常

交流座谈,时时刻刻了解到这些学生内心想法,在不断的关心下,相信他们这些学生可以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其次,学校应与家

长经常保持联系,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与家长沟通,能够使家

长对孩子在校情况有更好的了解,对孩子的关心也会更多。最后,对于经常忙于家务的孩子,希望学生的家长能够重视,孩子分担

家务是值得我们欣慰和称赞的,但是一定要让孩子以学习为主,合理的安排孩子在家的时间,让孩子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更多财

富。只有这样我们农民工子女才能不断的走向社会的顶峰,成为

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出更大的价值。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使我们掌握了贫困地区农民工子女的需

求,也对他们的困难更加了解。调研报告中的问题只是农民工子

女众多问题中的一部分,希望热爱和关心农民工子女的人们,总

结出更多出现的问题,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奉献出我们的力量,也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去关心和帮助农民工子女。

数据统计

1.你认为你们就学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学费(36%)交通(36%)食宿(28%)

2.你在入学方面得到了政府的哪些帮助?

(政府补助、免学杂费、捐助)

3.你认为现在就读的学校哪些方面让你不满意?

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差(12%)学习风气差(24%)没有,觉得都不错(60%)

4.你计划完成学业到什么程度?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4%)高中或中专(8%)本科或大专(88%)

5.父母会经常和你交流、谈心,了解你的近期情况吗?

经常(68%)偶尔(32%)不会()

6.学校放假的时候,你经常干什么?

帮忙做家务(60%)出去玩()不知道干什么()学习(32%)

7.你觉得除了学校之外,你更需要哪方面的教育呢?

不用,学校就够了()学一些手艺或技能(60%)学一些才艺(40%)

8.你认为有必要开设一些课外辅导课吗?

有必要,很需要(56%)不是很必要(32%)不必要(12%)

9.你认为政府关于你们的教育的相关政策使用吗?有用(84%)没用(16%)

10.课任老师会主动对你们进行课外辅导吗?

经常(88%)不会(12%)

篇2: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逐渐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大量农村30岁左右的青壮年劳动力,通常都已为人父母,他们的子女在其外出后,除少部分随其外出外,绝大多数仍留守在农村,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天各一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现时期中国义务教育新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如何认识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党现阶段最重视的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此次调查主要想了解其他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度和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然后再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教育

学习环境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农民工的子女们,无论是那些留在家乡农村、还是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安全环境等很多问题都亟待关注,他们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最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本次对于农民工子女的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调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在学习方面的需求,为社会对他们进行帮助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由参考志愿者们使用封闭式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小组访谈方式对家乡周边小学的农民工子弟进行抽样选择50名农民工子弟进行调查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加之城市劳动力的缺乏,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问题突出。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 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不平衡。因此,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

2.安全无法保障。流动人口的工作大多不稳定,工作变动导致了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流动人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导致学生的出行安全无法保障。

3.教学内容相异。一般来说, 农民工子女大多是从偏远农村的学校转入学校。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所采用的教材版本往往不同,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导致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能适应的现象。

4.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家庭能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上的帮助对学生适应性有显著影响。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家长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农民工子女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

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让所有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1.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改善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工作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能让教育人才安心在农村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长远的解决农民工的问题。

2.建立民工子女学校:从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教学能力和质量,学费征收,伙食和住宿等学校条件上,从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优秀人格的培养上来讲,政府更多更好的建立打工子女学校对于民工子女都是最适宜的也是最有益选择。

3.制度创新问题:我们当务之急,是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经济制度的改革,要消灭城乡两元制度,这个制度不改革,经济不发展,城乡的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永远解决不了,为什么农民要进城,就是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制度的差异,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四).作为大学生,我们的行动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回馈社会,造福社会,因此,我们应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弟的行动中来。比如可以积极的参加由我校青年志愿者中心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坚持从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多种志愿服务,以这些行动为载体,将关爱传达到农民工子女。

四、调查结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们 希望以此次调查研究活动的资料和结论为基础,向社会大众传达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理念,唤起全社会人士对此问题的重视,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农民工子弟的队伍中来,给与他们一些学习上的帮助,更好的关心农民工子女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能够真正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健健康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浅谈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辽宁行政学院学报,马丽丽 【2】《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江立华、鲁小彬 【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即解决思路》吴瑞君

篇3: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与文化区隔内涵

“区隔”意指区别、差别,译自英文distinction。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解释为事物或者人按照其质量、品质进行的区分和隔离。布迪厄在其著作《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一书中将“区隔”定义为“必然趣味和自由趣味的对立所导致的社会阶层的分化”[2]。正如布迪厄所言,人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追求、评判标准,使其对美学的判断分化成了对立的方面,最终形成了社会意义上的区隔。[3]

社会阶层的分化使得处于社会结构金字塔不同位置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人们又会形成共同的文化圈,从而将自己与自身文化圈以外的群体进行区隔。文化区隔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对媒介的选择和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实现的。[2]但本文中理解的农民工文化区隔更多地趋向于一种被区隔,是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而无力主动选择的结果。在有关农民工文化区隔的研究中,刘艳的研究指出农民工子女在学校的文化认同中存在困难;[4]李运庆指出农民工子女的身份区隔的结果容易造成身份认同现象的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其社会地位;[5]郭星华等认为,大量的农民工群体还是更依赖于传统的社会网络,并未在移居的城市建立起与城市居民间的社会网络;[6]郑功成等指出,农民工是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现象,是传统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政治分割与市场经济发展、统一劳动力市场及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相冲突的产物。[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身份、空间、制度是导致农民工文化区隔产生的重要内容。而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处境,很大程度上沿袭到了其随迁子女身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遭遇着文化的“区隔”。结合已有研究对农民工和文化区隔的分析,结合具体的田野调查情况和已有资料,本文认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区隔主要表现为制度区隔、空间区隔、文化/心理区隔三种类型。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表现

农民工随迁子女面临的文化区隔既是对农民工文化区隔的承袭与体现,又有其作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而有的特性。本文以对石景山区G中学的田野调查(2013年9月-2015年6月)为例。就整个北京市石景山区而言,截至2014年秋季开学,石景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共33 158人,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17 348人,占全区总人数的52.32%(笔者根据石景山区G中学S教师提供的石景山区2014年学生基本信息整理)。G中学是石景山区一所普通公办校,该校在2014年秋季开学后共有学生474人,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有359人,占该校学生总人数的75.74%(笔者根据G中学2014年学生基本信息整理)。以这所普通公办校为调查点,结合学校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实践和家庭实践,我们有必要讨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遭受到的文化区隔的困境。

1.制度区隔———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逾越的铜墙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农民工随迁子女制度区隔的本源在于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以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农村和城市之间人为地树立起一道藩篱,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自然转化途径被阻隔,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被强化,城乡隔离与分治。其中,公民的教育机会、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都是在其户籍所在地实现的,这是为了保证全国人口分布安定性的政策。[8]农民工随迁子女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场域,教育文化体制的区隔是制度区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主要体现为政策的制度区隔。

(1)“五证”政策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京入学的门槛。“五证”主要是指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很多农民工在办理这些手续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且不一定能顺利地办好“五证”。这给学生家长带来麻烦倒是其次,更主要的是给孩子的上学问题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G中学学生玲玲正是因为“五证”问题,学籍无法转入北京,回老家上学更是不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回老家无人照料,另一方面则是回去后还得重读初三。

(2)中考制度是禁止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京升入普通高中的决绝力量。2012年12月30日,由北京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形成,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并正式发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9]中规定:从2013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3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本市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参加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这个政策当中,规定了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考的条件。上述说明,农民工随迁子女仍无法在京升入普通高中。他们可以具备正式考生的资格,但一些家长无法提供在京3年连续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况且一些考生父母对中职毕业的前景并不看好。在2013年9月,G中学初二(一)班共36人,农民工随迁子女17人;2014年9月,该班只有29人,农民工随迁子女10人;到2015年2月,该班共28人,农民工随迁子女只有9人。从该班级学生人数的变化中,我们知道班上已有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回了老家。在严格的中考制度下,老师、学生、家长都是无奈的。制度区隔的力量是强大的,非简单的人力所能违抗或突破,制度区隔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逾越的一道铜墙。

2.空间区隔———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在城市的浮岛

空间是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民工随迁子女遭遇的空间区隔既有物理意义上的,也有精神意义上的,具体指他们的生活空间的区隔化和人际交往的区隔化。在充分进行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实践和家庭实践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具体通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玲玲所遭遇的空间区隔进行呈现和分析。玲玲是石景山区G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老家在河南信阳,2013年9月进入该校初二班级学习,学籍无法转到北京,她是班上唯一一位没有学籍的学生。家住石景山区的一个偏僻郊区,周边人烟稀少,全家在一个小院里租住了两间平房。小院中租住者都是外地打工者及其子女,从事个体经营或废品收购等工作。

(1)生活空间的区隔化。重建原有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是农民工谋取在都市立足的主要方式。他们也是聚居在郊区,聚居区内的“居民”多是同乡,从事相同或相近的职业,亲缘和地缘关系是其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10]在此基础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空间区隔还体现出自己的特点。玲玲的生活是两点一线式的,她只是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穿梭往返。周一到周五,她早起上学,傍晚放学则坐公交回家。周末也不外出,一方面因父母没时间陪同,另一方面也因自己对城市环境的陌生,父母不放心孩子外出,孩子自身也选择不外出。在学校,当所有老师都在为学生中考而备战,当所有学生都在为中考而努力拼搏的时候,没有学籍的玲玲只有“暗影自怜”。

(2)人际交往的区隔化。农民工群体并未在移居的城市建立起与城市居民间的社会网络,他们和城市居民交往过程中存在着社会交往的“内倾性”和“表层性”。内倾性指他们交往的对象指向为同乡和从其他地区来的农村人,表层性指与城市居民交往过程中更多的只涉及业缘关系,而没有情感上的交流。[11]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际交往的区隔程度更甚,他们大多只是同自己的亲人有亲密接触,同学校师生的交流也是表层和空间性的。玲玲周末只是在家学习或者看电视,或者到住处旁边的小土堆上面和弟弟嬉闹小跑一番。她连紧挨着自家租住的邻居也不熟识,甚至没和邻居的同龄孩子说过话。她没有QQ等现代交流软件能与同学有联系或沟通,一离开学校,她的生活仿佛就和那里的人没有任何瓜葛。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是漂浮的,他们没有在这儿扎根,在北京大环境中,在户籍制度大背景下,在社会转型期,他们被城乡双重牵制,限制着他们的生活。空间的区隔使得他们如同生活在城市中悬浮的孤岛上。

3.文化/心理区隔———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和心理独白

乡村、城市因地域、历史变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烙印深深地印刻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身上。教育是文化的特殊形态,农民工随迁子女作为文化中接受教育的特殊主体,因曾经所处的不同地域和文化差异,使他们在教育中更容易面临困境。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内心也有着自身深刻的体悟和感受,或许我们也该细心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独白。

(1)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由于城乡差异或地域差异,学校办学性质及办学条件会有不同,具体体现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不同的学校,产生了相应的教育困境。

转过四次转学的玲玲刚来G中学时,连最简单的诗词背诵都难以过关,这给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扰,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焦虑。而事实证明,一年的努力下来,玲玲已经能很好地背诵古诗词了,她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多次的转学,其学习基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玲玲仍没有完全摆脱因这种文化差异或转学经历所带来的文化区隔及其教育困境。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独白。心理区隔是一种心理意识的边界划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区隔主要从他们接受城市的心理影响和认可、对学校和城市的归属感等角度来分析。要想了解农民工随迁子女所遭遇的心理区隔,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直接聆听他们的心理独白。

玲玲:“我不喜欢这个城市!”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许多外地人都会来这儿工作。但是我不是太喜欢这,因为这的人做起事比较严肃。在我家乡的时候做什么事都让人感觉挺轻松、自在。在北京车流量很大,空气不是很清新。通常都会有雾霾,很少见到晴天。而在我家乡空气特别清新,特别是早晨,让人一天的心情都非常好。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感觉自己还在呼吸着家乡的新鲜空气!特别想念家乡的树木、房屋,还有同村的小孩子一起疯耍的情景!

(摘自2014.11.19田野笔记)

我到底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我到底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这个城市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内心,经历着这种种心理的挣扎与叩问。

三、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主体力量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面临着多方面的文化区隔,制度、身份、空间等都是影响文化区隔的重要因素,制度区隔、空间区隔、文化/心理区隔既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又是其文化区隔的表现。学校是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的主要场域,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区隔现状在学校体现得较为集中。学校中的课程体系是以城市文化为中心,学校的教育也是为主流城市生活做准备的,在此情况下,学校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现状是否真的无动于衷?面对区隔,农民工随迁子女该何去何从?面对区隔,他们是否是完全无力的群体?打破文化区隔,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力量。结合笔者对G中学长期的田野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为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多方主体正在做出努力。

1.学校———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重要力量

学校作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学习、活动的主要场域,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毫无疑问它应该成为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重要力量。在G中学,既有城市学生,又有农村学生,既有北京学生,又有外地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背景,带有各种显性、隐性文化差异的学生相聚在一起,其中各种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力量既可能相互撞击形成文化区隔,又可能相互融合打破文化区隔。G中学主要从学校生活、学校学习、学校活动三个角度着手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

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比较大,为了杜绝学生之间因为服装穿着而产生的不良攀比心理以及树立学校的整体形象,G中学学生全部穿校服,学校在这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这就消除了学生在衣服上的攀比心理。“北咸南甜,东酸西辣”是我国饮食多样性特点的体现,学校饮食主要以健康营养美味为主线。学校每月进行卫生习惯大检查,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卫生习惯进行教育和培养,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所有师生在学校都讲普通话,来自各个不同地方学生的普通话都讲得特别好,听不出有明显的地方口音。学校领导、师生间相互形成了一种亲密无间的良好关系,从各个方面对学生予以关心。

2.教师———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直接力量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为主体的关系。师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在教师与农民工随迁子女之间,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至关重要,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教师是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直接力量。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容易遇到学习困境,教师是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困境、解决他们学习障碍的直接力量。G中学教师经常利用午休、课间或其他零碎的时间无偿给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补习与讲解,他们做这些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他们是负责任的、用心的。

3.同辈群体———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特殊力量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是青少年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对青少年生活目标和价值观、交往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12]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健康成长中少不了同伴群体的伴随,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与成人的关系,他们可以有他们的小世界,同辈群体是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特殊力量。农民工随迁子女来到城市,渴望有朋友,渴望与同龄人形成良好的交往关系,这对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心理区隔的打破至关重要。

4.农民工随迁子女———打破文化区隔的内在力量

对于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区隔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户籍制度是其根源,并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打破区隔的最主要途径。也有的学者从政府、社会等角度做了自己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在上文中论述了学校、教师、同辈群体等不同主体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的重要性之余,特别强调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的力量。农民工随迁子女本身是主观能动的个体,他们也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努力,以或多或少打破自己所面临的文化区隔现状。

四、结语

农民工随迁子女也是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产物,他们在城市生活中被区别对待,处在城市的边缘,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遭遇着文化的“区隔”:制度区隔使得他们在北京这个大城市中的入学和升学都面临着很多的限制;空间区隔使得他们的处境是一种空间的、城市生活的远离;文化/心理区隔使得他们面临着教育困境,经历着种种心理的挣扎与叩问。在这些文化区隔的现状下,学校、教师、学生都在他们各自的角色扮演中发挥着作用,可是,这种力量究竟有多大我们无从得知。他们能改变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不能改变———制度,这是他们无法突破的一道铜墙。能改变的、能打破的,他们尽力改变,尽力打破,但这似乎总归是处在一种无奈的硬性制度下,一种无法掌控的空间情境中。但至少,这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现状呈现,他们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呼吁力量,是对所有儿童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共有的诉求!

摘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生活中处于边缘地位,遭遇着文化区隔问题。为调查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的教育问题以及他们在城市的生活状态,本文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活动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研究显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主要面临着制度区隔、空间区隔、文化/心理区隔等三种文化区隔问题。打破文化区隔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力量,学校、教师、同辈群体、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都应不懈努力,共同为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做贡献。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区隔,制度区隔,空间区隔,文化/心理区隔

参考文献

[1]搜狐教育.教育部:今年京沪粤等30省份解决异地高考问题[EB/OL].[2015-09-23].http://learning.sohu.com/20140221/n395418250.shtml,(2014-02-21).

[2]陈煜婷.阶层化与文化区隔[J].美与时代(下),2014(4):32-34.

[3]布迪厄,朱国华.纯粹美学的社会条件:《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J].民族艺术,2002(3):16-22.

[4]刘艳.学校场域中农民工子女的文化认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4):19-21.

[5]李运庆.区隔与认同:农民工子弟的人际交往现状研究:以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J].青年研究,2006(5):20-27.

[6]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3):91-98.

[7]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2-13.

[8]樊秀丽,王红丽,王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平等机会再思考:基于对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调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6):125-130.

[9]中央政府门户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EB/OL].[2015-09-23].http://www.gov.cn/zwgk/2013-01/05/content_2305015.htm,(2013-01-05).

[10]魏万青.区隔、区隔与融入:民工对都市生活的适应性研究[J].前沿,2009(1):131-135.

[11]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

篇4: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原因,2004年我们港下中学的外来民工子女就读人数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由于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受过不同的教育,因此,在他们的各方面有着许多不同于本地学生的地方,特别是在心理状态方面,与当地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别。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对父母、同学、老师以及对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对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这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心理健康是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展教育,我们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调查,从中找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能有促进作用。

二、目前外来民工子女主要存的心理问题

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指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应该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不能互相割裂,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基本条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这群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人际交往

有31%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属于一般,19%的学生认为本地的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不太友好。同时,有超达半数以上的同学的好朋友是自己的同乡。很多同学认为自己比较难以融入本地学生这一群体。

2、 自信心不足

有较多的同学承认自己做事不能够坚持到底,其中也有不少同学认为自己的自信心不足,特别是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过大,导致自己对自己的前途很渺茫。

3、 学习压力过重

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这些外来民工子女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90%以上的外来民工子女学习成绩不如本地学生,特别是在英语等科目上,加上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了厌学现象。

三、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二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三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孩子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关系极大。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学生健全心理的基础。从总体上来看,外来民工家庭关系较复杂,大多数子女都是随父母的工作地点而不停地变换学习环境,而且外来民工一般都有2个以上的孩子,受家庭条件所限,不可能对自己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同时,家庭教育的某些失误使他们的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相当多的父母一方面望子成龙,另一方面教育方式不当,一旦达不到要求,不是训斥就是喋喋不休的唠叨,使亲子关系疏离,使一些孩子产生压抑、孤独、逆反、封闭等心理障碍。

2、社会负面因素: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社会价值导向的失衡使当代中学生心理障碍增多。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大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的诱导,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滋生与蔓延也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社会大环境下,难免使一些学生产生理想破灭的失落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出现了一些病态心理和人格障碍,造成心理失衡,甚至精神崩溃。另外,社会上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场所大量的出现,如歌舞厅、酒吧、游戏机房以及现在正悄悄掘起的网吧等等,极大地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它也是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学校教育管理因素: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和计划性。然而,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某些地方应试教育还十分严重,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频率的教育,超限度的加班加点,强烈的刺激着中学生稚嫩的心灵。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了一些违反学生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等等。另一方面,学生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了心理上很大的痛苦。另外,教育结构上的不合理,教学内容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厌学更加突出,据国家教委有关人士调查,目前中学生厌学已达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60%,因此,学校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教育指导思想的片面,教育方法的不当也是导致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加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培养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心理咨询或上几节心理课,而应是全方位、个体化、综合性教育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因此,我们认为,作为中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采取以下对策。

1、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和谐的跨世纪人才,学校教师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对待外来民工子女方面,学校和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作出表率,正确引导本地学生接受外来民工子女,不歧视他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语言上解决问题,不用方言与他们交流,同时要与他们多交流,多接触。在学生中展开本地学生与外学生结对帮困活动。同时,要呼吁社会多关心爱护外来民工子女。

2、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培养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会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有助于他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助于培养他们自强自力的能力,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舒解心中的压抑和焦虑,在交往中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对不良心理反应进行疏导。实践证明,经常参加集体文体活动的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摇篮。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培养方式和社会的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社会问题的表现和延缓。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或通过家访互相交流,让他们畅谈教育子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舒适的家庭中,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篇5: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调查报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就业人口流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热潮,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首当其冲地迎接着这一浪潮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的农民工大约有20万,其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约24万。这些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就随之凸显出来。由于教育经费和户籍管理的原因,北京市一般不会向他们提供9年义务教育,也不会向他们提供与北京市市民子女一样的高中教育。那么这些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目前就学的现状如何?他们在受教育问题上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如何干预?为此我们对北京市石景山区民工子弟学校、海淀区建筑工地的学生、教师及民工进行了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的调查。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选择位于近郊区条件中等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学,随机整群抽样选择该校六年级两个班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5名教师(包括该校教导主任)进行小组访谈,同期选择人大附中学校附近4个建筑工地的34名外地民工进行个人访谈。时间为2004.3.25。

二、方法由经过短时间培训的我班学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小组访谈和个人访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民工子女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入学情况、教育的可接受性、教育费用等。访谈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民工学校的办学情况、困难和建议,民工个人对北京市义务教育现状的看法和意见,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等。

三、统计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列出表格,并由表格绘制图表。使用SPSS11.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结果

一、民工子女家庭及就学的一般情况1.农民工子女就学年龄(13.95±1.397岁)普遍大于北京市市民子女就学年龄(12.25±0.440岁),与我班学生小学六年级时年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t=8.366 P=0.000)。见图1。

2.父母职业以个体经营(40.15%,53/132)和给个体单位打工(18.94%,25/132)为主,以后的排序为:无业(16.67%,22/132),集体单位打工(15.91%,21/132),其他(8.33%,11/132)。见图23.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大多集中在800~1000元/月,父亲或母亲完全没有经济收入者占12.88%。见图34.家庭居住面积较拥挤,全家住一间房占43.55%,两间35.48%。全家住房面积少于15平方米占18.75%,16~20平方米占31.25%,21~30平方米占18.75%。

5.学校距离家较近,上学路程所需时间少于10分钟者占22.73%,10~20分钟33.33%,20~30分钟28.79%。多于30分钟15.15%。

二、民工子女就读现状1.在政府开设的民工子女学校中就读:本调查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学就属于这种学校,但该校处于交通不甚方便的郊区,在其中就读的学生也仅限于学校附近的民工子女。

2.在北京面向外来民工子女的私立学校就读:对海淀区建筑工地民工的调查,其中只有一对夫妇的两个孩子在这类学校就学,其他除目前尚没有孩子的一两个人外,其子女均在原籍读书。对于这些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收费问题,家长们普遍表示不满和提出抱怨,但是考虑到北京市的普通学校并不对外地户口的孩子开放或是要征收一大笔的借读费,他们只能暂时让孩子在这些私立学校就读。

3.在家乡的学校就读:这些孩子通常是由祖父祖母或是其他亲戚照顾,与父母分离在家乡就读。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比不上北京。对海淀区建筑工地民工的调查发现,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民工表示并不放心家乡学校的教育,也不放心不在身边的孩子的情况。他们没有让孩子来到北京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例如在北京没有固定的居所和收入,或者承担不起孩子在北京读书的学费等。

三、外来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情况1.没有完备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系统: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北京地区几乎没有为外来民工子女设置的高中,初中的门槛也相当的高。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愿意子女继续留在北京上学,但是民工子女在京读完小学或者最多初中之后,如果父母没有为其办理北京户口的能力,他们就只能返回家乡继续上学,或者在北京投入社会寻找工作2.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对其子女就学的影响:1)外来民工具有流动性,这就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也是流动性的。以我们调查的麻峪小学为例,每学期有25%的学生转学,一个教学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剩下的同学不足1/2,这些同学随父母流动,就学的情况极不稳定。2)外来民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他们从事的行业大多是建筑工人,小商贩,家庭的收入相对较少,不足以支付较高的学费,甚至不能满足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一些合理需求。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质量。3)民工家庭的子女绝大部分是多于一个,多子女就学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加上现实生活的重压,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常常顾此失彼。对孩子的监管力度受到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也势必受到影响。

四、外来民工对于子女接受教育的看法以及对北京市教育现状的评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风餐露宿艰辛生活的外来人员,对于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这一点深信不疑,他们大多表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不是太差,自己就会尽力供应孩子上学的需求,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农民工普遍认为北京市公办学校教育质量高,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公立学校就读,但过高的赞助费使他们感到无法承担。

讨论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同样有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其重要性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o路德o金曾经说过:“我有个梦想,不远的将来,在佐治亚的红山上,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般的情谊。”今天,我们也有个梦想,那就是民工的子弟能和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共同接受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必须指出,民工对当地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一般从事繁重甚至危险的、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但收入低廉,他们在农村交纳了教育附加费,在城市也交纳了工商税等费用。他们

负担了城乡双重费用,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极不公正的。

如果明天的民工子弟仍不能接受良好的、高质量的现代教育,那么,民工的子弟明天很可能还将是民工,他们仍然会生存在城市的边缘,继续成为烈日下被晒得皮肤黝黑,严冬里蜷缩于工棚内的民工,他们依然难以享受城市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当这些“如果”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今日的民工子弟才能跨过城市与农村的鸿沟,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实现平等,应从消除歧视做起。让每一个民工子弟都能享受到城里孩子的待遇。

二、我们的建议和设想1.建立民工子女学校:民工子女学校作为政府承办的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论是从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教学能力和质量,学费征收,伙食和住宿等学校条件上,还是从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优秀人格的培养上来讲,对于民工子女都是最适宜的选择。所以,政府更多更好的建立打工子女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方案。

2.选择建立打工子女学校的地点:我们认为政府应当通过调查北京市及近郊外来民工人员的分布,选择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建立民工子女学校。同时为了解决一些分散居住的外来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可以在一些地区建立寄宿制的民工子女学校。这些学校的建立,能够让民工放心地把孩子送进学校。

3.私立民工学校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私立学校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性质类似于希望小学,这是一类非盈利性质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并不甚好,但是收费不高;另一类是私人创办的盈利性质的学校,这类学校收费高,教育质量也不理想。我们认为或者政府出资接收这些私立学校,将其转变为公私合营或者公办学校,或者由政府出面干涉这些学校的运营,例如政府可以派出教学督察进驻这些私立学校,监督其教学状况和收费标准。这样一来可以逐渐转变私立学校教学质量差收费高的问题,让这些学校也为解决外地来京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贡献力量。

4.降低学校门槛的问题:考虑到外来人员的经济状况,他们对于普通学校的数额巨大的借读费是无法接受的,对于私立学校的高收费也感到捉襟见肘,所以要降低北京学校的门槛,让更多的民工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5.在全国各地建立打工子弟学校的想法:毕竟北京的办学能力也是有限的,民工的子女不可能全部进入北京接受教育,所以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家乡接受完善的教育,可以考虑在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省份及地区建立打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应当由当地政府承办,降低门槛,这样才能让出外打工的父母不再有后顾之忧。

6.建立完善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系统:对此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广泛建立小学和初中,适量建设寄宿制的高中和职高。高中和职高的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解决民工子女进一步求学的要求,并为他们中能力出色的学生继续报考大学提供了机会。必须提出的是:这些高中和职高的门槛必须降低,要让外来人员可以接受。

宣传与呼吁以我们活动所的资料和结论为基础,紧扣主题发起社会宣传活动,以期唤起全社会人士对此问题的重视。从而达到“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作用,并使我们的活动无愧于青春,有益于时代。

我们的行动是:

1.通过互联网发起网络宣传: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目前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之一。可以说,目前“信息时代”浪潮下的各种信息传递方式中,互联网所承载的网络传播方式是最方便、最普及也是最迅捷的一种。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向全社会公布我们的研究结论并以期引起广泛关注。在众多的网络宣传方式中,我们最终选择了BBS也就是网上论坛方式。其原因是此方式覆盖面广且上传资料方便,互动性也很强。故此,其有利于我们与社会人士的双向交流和资源共享。我们拟派几名网络高手到国内各大门户网站BBS上发表我们的结论和呼吁,并等待、回复社会的回应和疑问,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致信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

篇6: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在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着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是这些流动农民的心头之痛。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本文简要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之后,又在分析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引言: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子女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所谓农民工留守子女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此次,我们对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原公镇原公村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家长展开了问卷调查。

由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普遍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89%的家长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密切关注,并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些事情。这些家长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报道及与人聊天等渠道了解的。在学校教育方面,有90%的家长希望农民工子女能和本地孩子一起上公立学校。对于学校,他们主要是出于学校硬件设施,老师素质和教育政策规定方面原因考虑的;对于孩子,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有与本地孩子平等的权利,同时就读于公立学校有利于消除他们孩子的孤独感。在家庭教育方面,79%的家长认为父母与孩子应该共同学习,相互学习,并且进行平等沟通。他们提倡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终身学习。家长普遍认为,目前家庭在孩子学习方面应该主要解决的是经济投入、学习环境、家庭人际关系等问题,其中经济投入和学习环境占相当大的比重。在家长给学校的意见中,66%的家长认为,学校应该多与家长交流,共同指导教育孩子的成长,比如多进行家访活动。20%的家长认为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教育,有些老师已经不能胜任了。4%的家长认为老师看不起家长,认为学生是农民,什么也不懂。由以上调查结果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现状

(一)学习成绩差

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成绩明显偏差。成绩排名中,留守子女只占优秀生的10%,而差生当中有70%都是留守子女。留守子女中的绝大多数人由于在功课上没有父母的监督和辅导,还有就是对文盲率高达30%的祖辈来说,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严重的是有极少数父母仍然给孩子灌输的“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使得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普遍不好。

(二)存在心理问题

资料显示,有30%左右的留守子女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在我国,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心理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三)性格缺陷

由于留守子女一般不满18岁,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养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很容易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与父母的沟通障碍加深,时间一长,难免从丧失对家庭的基本依恋发展到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并且,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子女缺少亲情抚慰,许多留守子女在心理、性格、智力、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普通家庭子女不同。大部分留守子女对参加学校活动不积极、很少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社交意识较差、社交能力较弱。因此,缺乏亲情关怀的留守子女的性格存在缺陷。

二.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

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我国整个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缺少必要的教育资源。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短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留守子女的基础教育处于相对很薄弱的境况,农村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质量不高、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都使留守子女的受教育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出现一系列的留守子女问题。

2、现行户籍制度是问题产生的直接社会原因。

我国实施严格的城乡二元体制。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的农村户口户籍身份是不能改变的。改革开放后,尽管对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农民有了进城打工、就业的自由,但户口政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另外,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其他政策和制度,如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政策等,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特别是教育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入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二)家庭教育的缺乏

1、农村家长普遍缺乏家庭教育意识。

当前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很多农村家长没有家庭教育意识,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事实上,农村父母对

子女的教育职责主要体现在监督子女学习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上。父母外出打工显然减弱了家庭监督作用,影响了留守儿童自控力的形成,弱化了留守子女社会交往与技能发展的功能,这使得家庭对子女教育与影响的功能大为削弱。

2、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监管不力

目前留守子女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子女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力不从心。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子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自己的孩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三)学校教育存在的缺陷

1、农村中小学校对留守子女的全面教育效果甚微。

教育不是升学,它是一种保护。它要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不受污染,保护他们接受理智、情感的正常教育。特别是对于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对于本身就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子女来说,它更是一种奠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现在许多农村学校教育却转为通以升学为主,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被无端的忽略了。

2、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子女的教育管理不到位。

据调查,当前农村教育中教师学历同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解决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配套完善相关政策

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十分不协调,致使农民工流出地与流入地责任不明,农民工及其子女处于无人管的被边缘

化状态。因此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彻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根本改变“同居一城,群体隔离”的局面,保证社会制度的公正。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根本办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城市建立了包括住房、医疗等各项保障制度,大多城市居民经济上也比较宽裕。可是农民却恰恰相反,这是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有很多,比如由国家投资在农村开展通路、通电、通水、通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解决留守在农村的打工者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整合各方力量,推动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社会化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和主题活动的宣传活动,一定程度地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关爱行动,动员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加强社会对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从而引起社会以及政府的关注,促使社会和政府给与他们更多的帮助,从而营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

(四)搞好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

首先,留守子女父母的认识极为重要。要给他们分析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的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树立以孩子教育为主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其次,要充分重视监护人的选定问题。父母外出前,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处。再次,临时监护人也要明确认识到自己的监护责任,不仅包括对孩子的养育,还包括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

(五)切实加强学校教育

首先,学校是留守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它有责任、有义务切实加强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学校应针对留守子女这一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系列教育活动,把思想、学习、情感、安全等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人生。学校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道德教育。其次,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子女学生的注意,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比较长,老师对留守子女应该予以更多的关心,并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在成长过程心理障碍。当然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出现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这期间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目前状况来看,农村中小学要意识到留守子女的特殊性,积极探索适合留守儿童特殊情况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留守子女和父母一起生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

不可否认,留守子女的学校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怎样使留守子女享受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义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月成,《当前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亟需关注》,安徽省霍邱安三流乡初级中学,2008年

【2】陈华平,《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建设》

【3】刘明华,李朝林,刘晓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二期

上一篇:2022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研课题指南下一篇:申请资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