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任务书

2024-04-12

农业标准化任务书(通用8篇)

篇1:农业标准化任务书

台州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

示范区项目名称: 示范区项目类别: 项目承担单位: 参与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代码: 项目申报年月:

台州市农业标准化协调小组办公室

2011 年

填写说明

1、示范区项目名称用“台州市XXX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填写。

2、项目承担单位指具体组织实施农业标准推广示范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农业专业协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承担单位的须有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参与申报。

3、示范区项目类别分别指农业、林业、渔业。

4、本项目任务书一式三份,字迹需工整清晰。

一、目前的工作情况和申请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结合示范农产品和所涉及重点标准的实际填写)

二、项目实施的区域及示范产品的现有规模(包括面积、农户数、加工规模、产量、产值、质量水平等)

三、项目实施预期目标:

1、示范基地:面积、基地种植、养殖户数和产量、产值、农民收入预期增加情况;

2、项目辐射区预期目标:面积、带动农户数、产量、产值、经济效益等

四、计划进度、阶段目标和预期考核验收时间

五、技术和组织措施(组织制定和实施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地方农业规范或配套企业标准,监督检查、人员培训、组织实施的措施等)

六、经费来源及使用方向

1、示范基地自筹资金投入情况及用途

2、当地有关部门配套经费投入情况及用途

3、申请“以奖代补”资金数额及主要用途

七、项目承担单位

盖章 负 责 人

电 话

八、项目管理单位

盖章

年 月负 责 电 年 月 日

篇2:农业标准化任务书

项目主管部门:xxx农业局

通讯地址:xxx街道办事处x路xx号

邮政编码:xxxxx 联系电话:xxxx

项目实施单位:xxxxxxx

通讯地址:xxxxx

邮政编码:xxxxx 联系电话:xxxxxx

编制日期:2005 年4 月 28日

根据《xxxxx农业局农业财政项目支出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项目投资指南、项目申报和评定情况、项目分单位实施方案,下达本建设任务书。

一、项目任务背景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法律知识、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对富裕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准确提供相关信息。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有序转移我县剩余劳动力,从而推动“三化”进程,最终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

二、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和承担项目的优势

去年年,全县用4个月的时间开展了对农村劳动力数据调查登记,并录入微机。完成了对各镇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的软件安装和劳动力资源数据录入,并将汇总数据上报市局。

范文网

已确定通惠职业高级学校等7所职业高级中学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六、项目建设保障措施及项目相关责任人员

1、成立项目实施小组。由农业局局长xxxx任组长,农经科科长xxx具体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2、接受市农业局经管处的指导和监督。

3、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保障必要的资金投入。

七、其他事项

本任务书一式四份,市局二份(相关业务处、财务处各执一份),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各执一份。

项目实施单位:(公章)

法人代表:(签字)xx 联系电话:xxxx

篇3: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特点和任务

良好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对于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稳定生产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合理扩大品种、改善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建标准化队伍,明确标准化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研发能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标准化定义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1]标准化管理包含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三大内容。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在享受贸易自由化同时,深刻感受到技术性壁垒的压力,对中小企业出口造成致命影响。为此,国家提出了在全国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概念,它要求企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或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淮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

一、中小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划型

工信部[2011]300号文对工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做了如下规定:从业人员1 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 000万元及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 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2]。

(二)领导重视是关键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指出:“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企业标准化工作也不例外,党和政府已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此,能否做好标准化工作,企业法定代表人就成了决定因素。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往往对标准化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重视了,这是关键所在。因此法定代表人就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并对本单位如何做好标准化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一个单位标准化工作搞得好不好,其关键问题是法定代表人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也直接关系到该单位标准化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三)组织落实很重要

任何事情都要人去办。要做好标准化工作,首先要组织落实。中小企业应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为了制定较为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企业需要积极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加大对于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加深他们对于标准化工作认识,了解标准化实施的具体原则与规范;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熟悉标准化工作的人才,增添企业管理团队的活力,提升标准化工作[3]。可以根据企业规模大小、人员多少来决定。有的单位可以成立标准化独立部门,如标准化处、部、室;也可在其他部门设立标准化工作组;很小的企业也应有一个人从事标准化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将会逐步体现,也会给企业带来间接的效益。

(四)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因为是中小型企业,各个企业的构成也不同,贯彻的产品标准也不同,因此,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标准化实施计划,明确哪些标准必须贯彻,哪些标准先贯,哪些后贯。对本企业来说应制定哪些标准,何时制订,由谁来制订等等。一定坚持原则,即国家强行推广的标准一定得不折不扣地执行。对推荐执行的标准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逐步执行,给予灵活性。

二、基本任务

中小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和贯彻企业标准,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受委托承担制定上级标准的任务,监督检查标准的实施情况等。

三、标准化人员主要职责

标准化工作涉及的面很宽,应规定各类人员的职责,以便顺利开展标准化工作。标准化人员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国家的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编制本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2)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3)组织收集和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对本企业实施标准的情况,负责监督检查。(5)参与新品研制、产品改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工作。产品研制初期编写《产品标准化大纲》提出标准化要求。(6)产品研制过程中,对设计文件进行标准化检查。(7)产品研制结束时,编写《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做好标准化效果的评价与计算,总结标准化工作经验。(8)搜集国内外标准化情报资料,建立档案,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9)对本企业有关人员进行标准化宣传教育,对本企业有关部门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指导。

四、企业标准体系的制定

企业各类标准的完善就是完善标准体系,种类虽然很多,但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即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工作标准。技术标准是标准体系的主题,地位尤为重要,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主要起着支撑技术标准的作用。三大标准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单独的标准都难以发挥其效能。中小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要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线,结合管理标准体系与工作标准体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协调企业的各层次、各部门、各专业、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关联,保证各相关方的连接和配合的科学性、合理性,达到充分发挥了企业管理系统的最佳效应的目的[4]。

(一)贯彻、制定企业标准的原则

(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2)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使用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3)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5)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符合使用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6)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7)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企业产品标准。(8)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可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9)根据企业情况,制定工艺、工装、半成品和方法标准。(10)根据企业情况,制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11)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二)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管理

企业技术标准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技术部门制定;企业管理标准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企业标准由总经理或总经理授权的副总经理批准、发布,由归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三)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

编制计划,调查研究,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必要的验证、审查、批准、编号、发布。

(四)标准审查

审查企业标准时,按企业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必要时可邀请企业外有关人员参加。

(五)企业标准复审

企业标准应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当有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后,应及时复审,并确定是否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

五、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

(1)企业产品标准,一般应在发布后30日内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2)上级主管部门发现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后,企业要积极、认真组织产品标准修订。修订后的企业产品标准,重新备案。(3)报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材料通常有备案申报文、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等。具体备案办法,按接受申报机关的规定办理。

六、标准的贯彻和实施

(1)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出厂和销售。推荐性标准,企业一经采用,应严格执行;企业已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也应严格执行。(2)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进行检验。经检验符合标准的产品,由企业质量检验部门签发合格证书。企业生产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产品标准,应当在产品或其说明书、包装物上标注所执行标准的代号、编号、名称。(3)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都必须进行标准化审查。(4)企业应当接受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结语

目前,国外的跨国公司正积极推行“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竞争战略,使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提高中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当务之急。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很多,而标准化恰恰又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要保证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应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更新观念,完善体系,改革机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条件,理论联系实际是原则,有效性是衡量标准化改革成败的关键。当前只有创造性地开展企业标准化改革,企业才能得以振兴和发展。

总之,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必须在管理上进行标准化,其管理才能够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以上提出对加强标准化管理的一些具体的设想,希望能起到加速推动中小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微薄作用。

摘要:针对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对标准化管理存在的认识和做法上的差距,结合社会实践,论述中小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特点和任务,企业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和程序,产品标准的备案,标准的实施以及标准化工作人员的职责等。

篇4: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结构调整;任务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1-0017-05

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重大战略判断。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①。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新常态下,农业发展也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农业结构调整。2015年,以农业部制定颁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为标志,我国开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本文阐释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为实践提供政策指引。本文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勾画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然后,梳理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最后,提炼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一)我国农业结构的传统特点

一般来说,农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中各个产业的构成情况和比例关系。农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况。农业结构调整则是原来农业资源配置和产出状况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

历史上,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和以粮食为主的消费习惯,我国形成了“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以粮食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具有超稳定性。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粮食消费传统与“以粮为纲”农业政策的片面性叠加,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以粮为纲,其他砍光”的局面。弃草种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加固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统计资料显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到改革之初的1978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5.9%下降到80.0%,下降约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仅0.2个百分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89.2%下降到80.4%,下降约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仅0.3个百分点。

(二)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农业结构调整②。从大的方面来看,有三个重要时期。

1.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简单适应性调整

改革开往以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发展市场经济,给农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与农产品的需求变化不相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市场机制逐渐成为农业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获得经营自主权的农民主动适应市场,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结构经历了多次调整。截止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业结构调整总体上在农产品供不应求的供求格局下进行,一般采用“某个农产品供给多了调减生产,某个农产品供给少了增加生产”的简单适应性调整。1978-1997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的比重由79.3%下降到60.7%,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80.4%下降到73.3%。以种植业和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大大改善,农、林、牧、渔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1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同时,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凸现,农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变化,大量低质农产品积压滞销,农民增产不能增收。由于农业的区域结构雷同,农产品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矛盾。我国农业发展由过去供给制约的卖方市场转变为需求制约的买方市场,农业发展由过去的单一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标志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追求产量增长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是农业结构、农业科学技术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是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2000年以后,历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均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一项不断深化的重要工作。

3.2105年以来:新常态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做了全面的阐释,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在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等方面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2014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这是党中央提出新常态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nlc202309032218

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彰显了党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条“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015年2月,农业部制定颁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贯彻中央精神,部署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工作。从此,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二、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是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本文据此梳理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一)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布局优化、产业融合、品质提升、循环利用为重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和产业发展优先序,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科技驱动、更加注重服务和法治保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二,坚持理念创新,拓展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第三,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第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第五,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

3.主要目标。当前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两稳两增两提”。“两稳”,即稳定粮食产量和粮食产能,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两增”,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整体素质提升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两提”,即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二)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

1.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为着力点,调整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着眼于稳定面积和提高地力,实现“藏粮于地”;着眼于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实现“藏粮于技”;着眼于调动农民种粮储粮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素质,实现“藏粮于民”。

2.以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为目标,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

3.以“保、调、稳、扩”为重点,调整优化粮经作物生产结构。“保”是保住水稻、小麦口粮生产,确保8亿亩的口粮种植面积。“调”是适度调整主产区玉米生产结构。“稳”是稳定发展棉油糖生产。“扩”是积极扩大大豆、杂粮、薯类等其他作物生产面积。

4.以“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大力发展草牧业,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5.以“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为途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6.以“改进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为抓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抓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推介,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

三、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不同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差别和特征。

(一)背景不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结构调整总体上是在农产品供不应求的供求格局下进行,主要矛盾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不适应改革后农产品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变化。

世纪之交开始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主要矛盾是以提高产量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不适应农产品社会需求在多样化基础上的优质化变化,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凸现。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但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我国农业发展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势在必行。

(二)任务不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供给,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对单一,主要是打破以种植业和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使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获得全面发展。

世纪之交开始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对复杂,从根本上改造以提高产量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既要保持总量平衡,又要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于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nlc202309032218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综合深刻,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是:调整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粮经作物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种养结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三)手段不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对单一,农业结构调整的手段相对简单,一般采用“某个农产品供给多了调减生产,某个农产品供给少了增加生产”的简单适应性调整。

世纪之交开始的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对复杂,农业结构调整的手段多元化,“跳出”了农业。在“农内”,不仅要保持总量平衡,而且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在“农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带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是“高起点上的主动作为、主动调优”,是“调优调精调深,努力实现我国农业发展在高起点上再登新台阶”,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手段更加多元和综合。一是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是统筹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五是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科技驱动、更加注重服务和法治保障。

(四)广度和深度不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结构调整的性质是简单适应性调整,历史功绩是打破以种植业和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使农业获得全面发展。

世纪之交开始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调整,历史功绩是打破以提高产量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这个时期,农业结构调整“跳出”了农业,开始注重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通过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是过去尤其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继往开来,新时期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高起点上的主动作为、主动调优”,是“调优调精调深”。农业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纵深发展,通过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统筹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兴庆.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

[2]张红宇.农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

2000(05).

[3]宋洪远,廖洪乐.农业发展新阶段与战略性结构调整——政

策背景、主要内容、执行情况及对策建议[J].管理世界,

2001(06).

[3]温家宝.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的战略性调整[J].求是,2002(03).

[4]张兵,刘丹.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关注的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2013(08).

[5]高强,孔祥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J].

改革,2014(11).

[6]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

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7]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

发[2015]2号).

(责任编辑:肖训生)

篇5:标准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开发商:

二、项目名称:

三、地块位置:

四、项目用途与性质:

五、场地环境与交通条件:

六、规划要求:

七、提供资料:

1、红线图、宗地图及电子版;

2、园区电子地图;

3、拍卖文件及前期批准文件;

4、水(供、排)、电(强、弱)、气接驳位置;

5、地块现状查看及答疑;

八、设计总体要求:

1、建筑布局:建筑组团、公建、配套设施、停车、地下车库

2、总体风格:

3、交通流线分析:人流、车流、货物流、消防车道

4、景观、架空层分析:

5、分期分区建设分析:

6、周边环境及项目潜力分析:

7、功能可调整性分析:

九、建筑设计内容和要求

1、住宅部分

房型配比:

各房型面积:

2、商业部分

业态形式:

各业态面积:

业态数量配比:

3、公建部分

必须考虑垃圾房、变电房、水泵房、门卫室、物业用房、公厕、围墙、燃气调压房等合理规划位置、面积、数量。

十、设计深度

(一)方案深度:

设计概念说明、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商业分析、档次定位分析、经济指标(含各期指标)、交通(含消防)分析、人防地库、停车位、架空层、日照分析、彩色效果图(总平、鸟瞰、沿街立面(天际轮廓)、单点透视、内街效果、夜景)、区位图、总平图(要画出垃圾房、变电房、物业房、门卫室、围墙、燃气调压房、公厕、水泵房等位置)、单体平立剖、户型图(要画出空调室内机、室外机及其关系)、分期分区建设分析、总平定位、竖向标高、景观绿化(含视线效果)方案、场地剖面、房型分析、户型分布图。

(二)扩初深度:

(1)区域位置图

1.地形和地物;

2.城市坐标网、坐标值;

3.工程场地范围的测量座标或尺寸;

4.场地附近原有或规划的交通线路及公用设施,本工程道路、铁路接线点及进入场地的位置、坐标和标高;

5.场地附近河道、水库的名称、位置、主要高程;

6.场地附近大型公共建筑的位置和名称;

7.指北针、风玫瑰图;

8.区域位置图可视工程规模等情况与总平面图合并。

(2)总平面图

1.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或标注尺寸),规划红线;

3.建筑物、构筑物、出入口、围墙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或相关尺寸);

4.废旧建筑物的拆除范围、相邻建筑物的名称和层数与相邻建筑物的距离、日照阴影图;

5.道路、铁路和排水沟的主要坐标(或相关尺寸);

6.停车库(场)的车位布置、消防登高场地、绿化及美化设施的布置示意;

7.指北针、风玫瑰;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

9.说明栏内应有尺寸单位、比例、场地施工座标和测量座标的关系、补充图例及必要的说明等。

(3)竖向布置图

1.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或尺寸);

2.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

3.场地外围的道路、铁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4.道路、铁路、排水沟的起点、峦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设计标高;

5.用坡面箭头表示地面坡向;

6.指北针;

7.比例、尺寸单位;

8.当工程简单时,可与总平面图合并。

(4)内部作内图

1.道路、排水沟、挡土墙的断面、尺寸、用料;

2.工程复杂时,专业管线干线需进行综合。

(5)平面图

1.表明轴线、轴线编号、变形缝的位置;

2.表明墙、柱、幕墙、内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作业平台、吊车类型、吨位、跨距、行驶范围、铁轨、地坑、阳台、雨蓬、平台、台阶、坡道、散水、水池、卫生洁具及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施等;

3.注明各房间、车间、工段等的名称和房间的特殊要求(如洁净度、恒温、防火等),给出有特殊要求的主要厅、室的具体布置及等土建有关的主要工艺设备的布置示意;

4.标明轴线间尺寸、外包轴线总长及其他尺寸与轴线的关系;

5.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和各层楼地面标高;

6.标明剖切线及编号;

7.底层平面上标明指北针;

8.多层或高层建筑标准层、标准单位或标准间,需要时绘制局部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

9.单元式住宅平面图中应标注技术经济指标和标准套型,大开间住宅应绘制分隔示例系列。

(6)立面图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繁简,选择绘制有代表性的立面,立面图应包括:

1.立面外轮廓线、门窗、幕墙、雨蓬、檐口、女儿墙顶、屋顶、平台、栏杆、台阶、变形缝、主要装饰材料选用;

2.标注各层标高、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或建筑檐口的总高度、各层之间尺寸和其他必须的尺寸(室内外高差、屋顶层女儿墙顶、屋顶突出物等);

3.关系密切、相互间有影响的相邻建筑部分立面(如沿街立面图、保护建筑等);

4.特殊造型或必要的建筑构造图;

5.建筑两端部的轴线、轴线编号。

(7)剖面图

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绘出如下内容:

1.墙、柱、内外门窗、幕墙、地面、楼面梁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出屋面烟囱、吊车、吊车梁、吊顶、天窗、档风板、楼梯、电梯、平台、雨蓬、阳台、地沟、台阶、坡道、散水;

2.剖视方向的投影(包括室外和室内局部立面);

3.轴线和轴线编号;

4.标注各层标高、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的总高度,各层之间的尺寸、室外地坪至最深一层地下室地面的尺寸。

十一、其它

设计公司应根据设计阶段,前往我司汇报成果。深化阶段每周一次。施工期间,设计公司应设工地代表指导施工。

十二、设计周期

方案设计周;

扩初设计周。

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管理部

篇6:课程设计任务书标准电气11级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班级电气11—学号

题目某丝绸染练厂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主要内容

1. 进行负荷计算、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和短路计算。

2. 绘制配电所高压配置图并选择配电所高压及低压主要电气设备(3#图纸);

3. 设计进线、出线继电保护方案;

基本要求

系统地复习、巩固工业企业供电的基本知识,提高设计计算、设备选择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负荷计算,选择电容器和变压器容量,确定供电系统方案,画出配电所高压配置图、设计进线保护及一台变压器保护的方案。

完成设计所要求的说明书、计算书及设计图纸的全部任务。

主要参考资料

[1]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2]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补充本).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

篇7:农业标准化任务书

1、监督检查主管部门委托执法范围涉农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

2、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审批、发放、年审、注销各种行业许可证照和特许品种的许可行为、可行性调查。

3、执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负责基本农田保护的检查监督。

5、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授权进行专业执法。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检疫检验管理办法,依法对辖区内屠宰加工的动物、动物产品施行监督;依法对市场(超市)冻库和流动环节的动物、动物产品实行监督检疫。

6、负责对农业机械进行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验、核发牌证、年检工作;负责对农机驾驶人员考核及核发驾驶员证和年审工作;负责公路以外农机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全区农机化发展规划;开展农业设施、设备、农机具的推广应用;负责对农机技术、农机维修行业、农机使用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农机化统计与信息工作。

7、负责对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投入品中的种子、苗木、农药、农膜、肥料、兽药、种畜禽、饲料及其添加剂等经营监管和安全使用管理。

8、负责对植物危险性、病虫疫情进行封销控制和管理,实施隔离试种、产地检疫,发放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证书,开展法规授权的植物检疫专业执法。

9、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依法对动物防疫、检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依法对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动物防疫条件进行监督;依法对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进行监督。

篇8:农业标准化任务书

一、根据学生需要和兴趣设计任务

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 它倡导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来设计任务活动。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同时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 把内容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到活动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一致时, 才可能积极参加教师所设计的活动, 且教学内容才最容易内化。高一的学生已初步具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以及乐于了解异国文化和学习异国语言的需求。如在高一的人教课标版英语教材中———必修四Unit 2“Working t he land”一文讲述有关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转基因技术的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转基因食物已有所闻, 但了解尚浅, 存在进一步认识的欲望。因此, 在设计这堂课时, 笔者增加了一些有关转基因方面的知识, 并设计了一个任务作为课后作业:如果能利用转基因技术, 你会怎样去改良一种水果、蔬菜或一种动物?请用电脑把成果展示出来。设计如下:

任务:利用转基因技术, 改良一种农作物或动物

活动时间:学完“Post-reading”之后

语言知识要求:本单元所学词汇

语言技能要求:读、写、说、听

活动形式:

个人活动:确定改良的对象, 收集有关转基因技术的资料, 走访生物教师, 撰写讲稿和绘图 (要求用电脑制作)

班级活动:1.每位学生向全班展示和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 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

2.评选最佳研究成果, 并交叉班进行交流。

3.推荐给校刊发表。

活动效果:通过渗透学科知识, 引导学生运用英语, 了解先进的科学知识, 培养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这种课堂设计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 使原本平淡无味的课文学习变得富有生气, 趣味十足。

二、遵循真实性原则设计任务

在任务型教学中, 教学是学习者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课堂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活动以任务的结果为核心。因此, 在任务型教学中, 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语言的意义上, 而不是语言的形式上, 活动过程最重要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 教师进行课堂设计时应确保所设计的任务真实自然, 或相对真实, 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例如, 教师可通过学生生活中喜欢的内容, 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如在NSEFC必修一Unit 3Tr avel j our nal一文中, 我通过提问学生以下问题导入“What sport s are quit e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 now?What ki nd would you li ke t o t ake par t i n?Why?”户外运动在近几年来备受年轻人青睐, 虽然由于条件所限, 许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 但他们从报纸、电视、网上体育新闻所获知的有关信息甚多, 是他们课余时间的热门话题。笔者曾参加过远足、漂流等活动, 所以教师可以一边讲解课文, 一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拍摄的照片和学生一起分享。教学任务在学生激动兴奋的提问、议论中圆满完成。

三、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设计任务

在应用任务型教学时, 设计的任务需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包括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教师还需充分考虑学生在任务开展前语言资源的输入量, 才能确保学生完成任务时, 语言输出应达到的水平。如果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超越或远远低于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不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就易产生挫折感, 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在任务设计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水平, 改编或改写教材, 创编教学材料, 以保证任务顺利完成。例如, NSEFC必修二Uni t 3 Comput er s一文涉及科技物理方面的知识, 针对学生普遍对科普文阅读有畏惧心理, 教师可尝试使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包括优秀生, 中等生和后进生。课堂设计如下:

小组活动:

1.Li st t he development of t he comput er hi st or y.

2.Li st t he par t s whi ch a computer i s made up of.

3.Dr aw t he pi ct ur e of a comput er af t er r eadi ng t he passage.

4.Ever y st udentpr esent s t hei r pi ct ur es and explai n how t hei r comput er wor ks i n hi s/her own wor ds.

5.Wr i t e out a r epor t of t he desi gn.

由于学生水平不同, 他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画出的图也各异, 可以鼓励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 最后综合全班学生意见, 画出正确的电脑草图。

活动效果:把语言信号与图像符号相结合, 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细节描述的理解, 教师也可用这种方法测试学生对文章理解的程度。

四、根据教师导向作用设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提倡较为对等的课堂师生关系, 倡导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以互动的教学模式、开放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并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及个性差异进行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授者、督查者, 而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过程中的监督者、学习成果的评价者。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应关注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改革, 而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学生根据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进行讨论,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去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任务, 最后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任务进行评价。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在与学生的讨论中, 教师以他个人的经历丰富学生的思考, 同时也暗中适时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话题的走向, 使讨论更加焦点化。讨论的成果发布、评价也由师生共同完成。这符合任务型教学强调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教授必修一Unit 3“Travel j ournal”时, 笔者设计了如下任务:

任务:设计“蚌埠生态一日游”

活动时间:学完Post-reading、Read i ng和Int egr at i ng Ski lls之后

语言知识要求:本单元所学词汇

语言技能要求:读、写、说、听

活动形式:

个人活动:图书馆、网上查阅、收集本地生态旅游的资料, 参考教材设计“蚌埠生态一日游”。

小组活动:

1.交流自己的计划, 供组员参考, 确定推荐内容。

2.整合资料, 分工合作, 走访地理教师和有关旅游部门, 索取有关资料, 撰写推荐讲稿和创设旅游网页。

班级活动:

1.演示各自的旅游推荐、选出最佳“蚌埠生态一日游”。

2.交叉班相互交流探究性学习成果。

3.把最佳成果推荐给有关部门。

活动效果:

1.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道德素质。

2.学生学会在具体活动中, 运用有关语言, 拓展和灵活运用语言。

3.使学生学会收集、加工和整理信息。

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 它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 设计语言学习任务是教学的重点, 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优化教学方法, 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上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学方法的调整势在必行。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 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然而,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课堂任务的设计, 这就要求教师要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 设计出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任务化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课程标准,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2]龚亚夫.Task-Based Lessons f or Seni or Hi gh schools

[3]许长征.感悟英语新课标.

上一篇:我是一只蚂蚁的想象作文下一篇:漂亮的太阳花盆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