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解析

2024-06-24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解析(精选9篇)

篇1: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解析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

论文关键词:幼儿因课程改革

教师

新教学智慧

论文摘要:幼儿园新课程建构生成的教育新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教师具有一种与以往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智慧——教师的新教学智慧。从幼儿园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变化、幼儿园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新教学智慧的角度可见幼儿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新教学智慧的必要性。

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课程正往综合化、研究化、人文化、多样化的趋势迈进,更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因此我们也越来越注重在幼儿园课程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幼儿园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转化

传统教育理念,将教师定位于知识传授者,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权利,强调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而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一方面教师应成为儿童的支持者、引导者、倾听者、合作者;是问题的设置者;儿童疑惑的解答者及自我发展的咨询者。同时,教师要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情感,努力形成儿童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变“教师教”为“幼儿学”;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单项信息交流”为“综合信息交流”,充分挖掘儿童内在的泉源,这才是生命之水,才能永恒长流。另一方面从现代的教育特征以及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树立新型教师角色整合新理念。变“知识传播性教师”为“知识助产性教师”;变“知识复制型教师”为“能力创造型”教师;变“知识单科型教师”为“知识通识型教师”。

新课程和新观念在带给幼儿园教师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许多教师越来越不知道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怎么开展,面对领域教学与主题教学时不知道怎么融合与联系,许多教师越来越感到自己在幼儿的面前显得那样无奈:当幼儿出现可能引爆他们思维火花的兴趣点时,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当幼儿的探索四处碰壁、走人“死胡同”时,不知道如何挖掘;当幼儿闪出烟花般灿烂而又短暂的智慧时,却未能及时捕捉……这就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改进以往的教学策略,形成自己新的教学智慧。

二、幼儿园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活动呼唤教师的新教学智慈

(一)当前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需要教师的新教学智慧

教师不仅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并且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人课堂教学实践。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活地解决复杂教学问题的丰富的教学实践智慧。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经过了20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经过了近年来新课改的冲击与洗礼,幼儿园教学活动整体面貌已有了较大的改观。反思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长期以来幼儿园热衷于将各种理论引人,移植到课堂,并要求教师接受,认知、照搬和实施这些新的东西时,忽视了教师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教学智慧的作用,甚至压抑了这种作用的发挥。由于这些理论没有内化为教师自身的智慧,因而并没有真正形成对教育实践的内在变化。所以当下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最缺少的是教学智慧,教师的素质中函待加强的也是教育智慧。

(二)幼儿园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新教学智慧的生成

幼儿园教师的新教学智慧是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内在品质,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教学活动进程的能力;或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敏感地洞察幼儿的变化,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成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需要通过反思旧教学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幼儿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专家的点拨下,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相结合的综合实践中长期历练,在具体的幼儿园新课程实施中去发现和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预设和生成,将幼儿园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新教学智慧,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是生成新教学智慧的源泉

反思是促进教师个体教育智慧的生成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

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在全方位保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上反思教师的教学智慧

首先,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幼儿,不能由老师和个别优秀幼儿唱“双簧”,不能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其次,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

(2)理论的引领

理性思维就是从日常教学情景中获取价值的第三只眼睛。而这种充满智慧的理性思维的养成,本身就与孜孜不倦的理论学习与勤勉不殆的实践思考密不可分。

(3)要具有问题意识

教学反思的功能之一就在于能够唤起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中最真实的问题的关注,是教师走向研究者、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篇2: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解析

学前教育在我国兴起较晚,早期的学龄教育中并无幼龄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受经济水平发展低下所限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事业也随之发生较大的变革,学前教育开始纳入教育体系。初期的学前教育由国家主办,主要形式为6岁的适龄儿童进行“学前班”的教学,完成一年的教学后正式升入一年级的教学。此阶段的学前教育,大多形式统一,内容僵化,缺乏创新。在人们的物质水平逐渐提高,工作和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背景下,人们对学前教育有了更多的需求。一方面,人们希望孩子更早的接受教育,从而让孩子能够尽早的进入学习,开发孩子智力。另一方面,人们由于自身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尽早的学前教育可以让家长拥有更多的.工作时间。为满足越来越多人口的学前教育需求,学前教育适龄儿童从6岁调整为3岁,由1年调整为3年。民办幼儿园也开始兴起,由于缺乏严格的准入机制,幼儿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学前教育呈现出混乱的状态。新课程改革是改善目前教学现状的核心指导,对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现状,提升幼儿教师的新教学智慧成为改善学前教育的突破点。

篇3: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解析

一、精心预设, 适宜抛球

精心预设弹性化、留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实施变得灵活, 给教师与幼儿提供一个比较开放的创造性空间, 利于促进教学的生成。反之, 封闭固定的教学方案则会使师幼的行为受限于既定的模式或框架, 无法拓展或创造性地施展自身的智慧。如在“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中, 让一名幼儿上台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突然, 一颗稍大一点的石子卡在了瓶口, 下不去了。幼儿使劲用手按石子, 但无济于事。这时, 下面的幼儿开始起哄, “哦, 下不去了, 乌鸦喝不到水了。”这时, 台上的幼儿尴尬地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用眼神求助教师。教师灵机一动, 这不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教师示意幼儿先安静, 请台上的幼儿回到座位并抛出问题:“假如乌鸦在喝水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该怎么办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 下面的幼儿开始讨论:“用铅笔捣石子看能行吗?”……想到办法的幼儿可上台验证自己的办法能否解决问题。最后在一个幼儿提出用小刀将石子削薄, 再按下去, 石子终于下去了, 孩子们欢呼着……场面非常活跃, 幼儿也表现出极高的主动性。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遇事能积极面对、分析, 并且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预留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进行了弹性化、留白的预设。因此, 当教学进程中出现预设之外的问题及现象时, 教师就有机会发挥自身的教学实践智慧, 适时、适宜地且能让孩子继续玩下去的方式将球抛回给孩子, 将问题引向深入, 而不仅仅停留在体验喝水这一表象层面上。幼儿不但体验了乌鸦喝水的过程, 还在过程中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大胆、诸多的尝试, 试图解决问题, 虽然有未成功的, 但是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助推了幼儿生命的成长, 彰显了幼儿的主体性。

二、板块式预设, 随机生成

好的预设彰显着丰富的生成时空, 致力于助推每位幼儿生命全面健康成长。对于初出茅庐正逐步适应教学的新教师应尽量备详案, 并对细节做多个构思;对于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可进入相对自由状态, 活动预想大思路、大环节, 可根据教学现场随机调整教学行为生成有效教学;对教与学都充裕的教师活动方案的预想则可“似备非备”, 甚至“无教案”, 其实为教者“心中有, 笔下无”的状态。教学方案的设计是一种粗线条的板块式设计, 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师幼间全体的对话交流, 尊重因幼儿个体差异而临场生发的多种思想, 灵活调整教学行为随机生成。教师应宽容幼儿思考的突发性和偶然性, 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地生成, 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在自身“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有效发展。这种粗线条的板块式设计的预案, 关注师幼思维交锋产生的火花和智慧启迪的充盈, 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交融, 生命的成长与活力的绽放, 蕴藏丰富的生成、创造空间, 留有宽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因此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基础上, 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分层级的预想多种大思路和大环节, 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幼儿则可以依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兴趣择取适合自己的材料,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或表现自身的理解和感悟, 进而助推每个幼儿在自身原有水平上的提升, 教学则收获预约或不曾预约的精彩, 而这种精彩背后的预设, 看似“无招”, 实则“有招”。

三、行动中反思, 灵动创生

在幼儿园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过程中, 由于参与获得主体与文本、材料、环境对话产生的差异, 幼儿随时会生成许多教师没有预设, 实现做好计划的学习内容, 并以极大的热情加入对这些内容的研究、争论和探索中。而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意愿, 支持、关注、研究幼儿主动生成的活动的价值, 并创设条件满足幼儿的内在需求, 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 促进幼儿主动地、有价值地发展。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意插柳柳成荫”, 收获不曾预约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精彩教学。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充分发挥教学机智, 即时、临场放弃预设的方案, 生成新的教学。

篇4: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解析

关键词:化学教学;预设;生成;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9-0002-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9.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堂教学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体会,感悟到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过程,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但笔者发现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预设是教师根据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在课前设计的教学方案。预设对课堂教学具有方向性和制约性。

课堂生成是指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临时改变教学设计的教学行为。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事先也有设计,但不是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是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组合起来,时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难点、困惑和兴趣,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随时准备修改自己的讲课内容与讲课思路,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

由此可知,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视和追求的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忽视了教学的预设,就失去了教学的方向,忽视了教学的生成,就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二、新课程理念下化学生成式课堂的构建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教师不顾教学情景的具体变化,忽视学生的感受、需要、兴趣、经验和体验,漠视来自学生的声音,在课堂上僵硬地执行教案,过分强调课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使得充满活力的教学变成了知识灌输过程。从本质上讲,这种预设式教学是以教师为本的教学,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观,这种教学使学生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使学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强调生成的动态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下面以Fe2+的检验为例谈谈在化学教学中的生成策略。

1.精心预设,给生成留下一片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显然是必要的,但同时这种预设也应该是弹性的、留有一定空间的。例如在学习Fe2+检验时,因学生已掌握了Fe3+的检验方法,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该内容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只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必备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小组协作自主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学会倾听,呵护生成的资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疑问所打断。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质疑,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

例如学生在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的探究实验时,出现了下列现象:某溶液+KSCN→无色;无色溶液+H2O2→先出现血红色后又褪去。

虽然已经达到了检验溶液中Fe2+的教学目标,但此时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红色会褪去?”。他们觉得现象出乎意料、不可思议。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不能因为学生打断了教学进程而批评学生。不妨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这正是最生动的生成式教学。

3.调节预设,及时促发生成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教师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要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适时改变预设,追求有价值的生成。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对出现的“红色消失”的意外现象正处于企盼、渴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这是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训练思维方法的良好时机。于是教师就有必要改变教学的预设,增加如下的教学过程:

设疑诱思:Fe3+与SCN-反应很灵敏,问题出在Fe3+还是SCN-身上?如何通过试验论证?

引导探究: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将褪色后的试液分两份,并分工合作:

结论:假设②成立,褪色的原因是SCN-被过量的H2O2氧化了。

这样学生不仅深化巩固了所学的Fe2+、Fe3+检验知识,同时也学会了怎样面对出其不意的新问题,切身体验到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4.判断重组,把握生成的方向

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对于这些信息,教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导,鼓励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起来,共同研究。对于没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要及时地排除,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例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有学生进一步追问,H2O2与SCN-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对这个问题教师不必做更深的阐述,可建议有兴趣的学生课后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查阅资料获得信息支持。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的预设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些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生成性的重要意义,所以他们认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甚至不用备课,新课程下的课堂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生成决定课堂,因而对学生的了解疏忽了,对教材的研究粗浅了。这是对课堂生成的误解造成的。

新课程关注并提倡课堂动态生成,并不是否定预设。恰恰相反,这种生成的要求对教师的预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质量绝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预设”。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预设应该是教师课前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是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是一种具有弹性和留白的预测与设计。

1.教师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广阔的知识背景

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保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的基础,也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2.充分解读教材文本

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否则,所谓的个性解读和生成就会失去根基和方向,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生成误区都是源于对文本的忽视和误读。

3.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

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了解儿童年龄阶段特征和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尽可能预计出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并思考其对策,作出科学的弹性预设。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这一矛盾,既要在课前充分设计教学,又能根据教学需要随时更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做到“腹中有案,行中无案”,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中小学教育,2007,(8)

[2]刘前树,李广洲.有关化学课堂教学意外的讨论与思考[J].化学教学,2006,(3)

[3]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生成

一、重视预设, 活用教材

《礼记中庸》指出: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是一种事先的预测, 事先的计划;它是对应于生成的.数学课堂的生成需要教师首先重视预设, 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 更谈不上生成性.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有的教师提高了对课堂生成的认识, 从而忽视了课前的预设, 对学生的了解少了, 对教材钻研也少了, 似乎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 钻研教材, 教师才能在数学课堂上得心应手地施教, 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例如, 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一课时的教学中, 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 让他们自己编题, 写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 最后我从学生中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不等式, (1) x2-3x+2<0; (2) 2x2+4x-7>0; (3) x2-2x+1>0; (4) 3x2+2x+5>0。 (1) 式特点是△>0, 且可以因式分解; (2) 式特点是△>0, 但无法因式分解; (3) 式特点是△=0; (4) 式特点是△<0.这四种类型正好包括了这节课要解决的几种典型例子.这种在课堂上让学生独立尝试编题又用他们的题当例题的形式, 可大大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使整个课堂洋溢着勃勃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从上述案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精心的预设是有效的课堂生成的大前提, 是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用的重要保证。

二、有效调控, 立足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判断.”教学需要预设, 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 开放的课堂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无论教师在课前作多么充分的预设, 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 还需要教师立足课堂, 合理调控, 及时捕捉亮点, 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 让课堂生成更有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参与了课堂活动, 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的情况, 针对各种有价值的“意外”, 如果我们敷衍了事、置之不理或呵斥指责, 这样只能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 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 这样的课堂, 又怎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所以, 追求课堂生成, 切不可只图形式, 只求表面, 而要重实效, 重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 面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 教师要依靠敏锐的捕捉能力, 对消极的、价值低的生成, 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 让其思维归队, 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 而对学生积极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和利用.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 “使课堂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 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质”, 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师生互动。

三、创设氛围, 放手探究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 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 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师要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 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凡是学生能进行探究的问题, 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问题, 教师决不暗示, 要留给学生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 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大胆放开, 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用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体验过程, 促使学习内容在动态中不断生成, 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例如:人教社A版数学必修5的第3.4节《基本不等式》中有一问题:对于任意实数a, b, 有a2+b2≥2ab, 当且仅当a=b时, 等号成立.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这一问题学生用作差法证明之后, 我并没有在此结束, 而是进一步问他们能否从几何的角度对它进行证明?最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探究, 总结出了另一种方法:原不等式等价于undefined.undefined表示直角边为a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undefined表示直角边为b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ab表示边长分别为a, b的矩形的面积。

由图象 (4) 可得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和大于等于矩形的面积, 当且仅当a=b时, 它们面积相等.这种证明方法, 从另一个角度对此不等式作了诠释。

这种形式的设计, 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 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 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同时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 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作为教师, 我们需要为学生课堂生成制造一定的空间,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的思维生成更显得眩目, 让数学课堂因生成而显得更美丽。

四、善待错误, 学会宽容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 在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中, 随时可能发生错误的学情信息。当学生出错时, 关键在于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慧眼, 冷静分析, 化弊为利, 从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例如, 在《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一课中, 有一道习题:平面内一点M到两定点F1 (0, -5) , F2 (0, 5) 的距离之和为10, 则M点的轨迹是什么?

学生7:根据椭圆的定义: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轨迹为椭圆, 所以M点的轨迹是椭圆。

学生8:不是椭圆, 因为椭圆的定义要求定长要小于等于|F1F2|的值, 而这里的定值等于|F1F2|, 不符合定义, 所以不是椭圆。

学生9:不是椭圆, 那是什么轨迹呢?

……

通过学生间的互相激烈地讨论, 质疑, 他们开始研究这条神秘的曲线, 这个过程唤起了学生寻找答案的欲望, 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也再一次巩固他们对椭圆定义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犯错, 自己去寻找错误点, 找出错误的原因, 并纠正错误, 课堂气氛会更趋活跃, 知识掌握也会更加深刻。总之,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教师面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 只要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批判;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烦躁, 以智慧启迪智慧, 以“生成”应对“生成”, 变这些“错误”的生成为课堂中宝贵的财富, 这样, 我们的课堂才会显出生命的活力, 充满情趣, 充满挑战与创新, 呈现出“横看成林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精彩画面。

成功的课堂教学, 就是因为众多有效真实的生成促成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大胆地捕捉课堂的动态生成, 努力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走向真正高效的课堂。

篇6: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刍议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角色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观念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要由演员变为导演,让学生去做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演好自己的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一、教师角色为何需要发生变化

新课程从培养目标的调整到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改变,向多年来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合时宜。因为这既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1.探求者。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由教育的“物化”转向“人化”,大力倡导“人本教育”。“人本教育”的真谛是“开發人”,这便需要探求型的教师。也就是教师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其基本要求是: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探求伙伴,师生一起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做一个激励学生思考的人,为学生提供咨询的人,同学生平等交换意见的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提供现成结论的人,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人。

2.合作者。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团队活动。合作学习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每个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都有各自不同的潜能,这种差异应当得到承认,不同的潜能应该得到充分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在师生之间,特别是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在合作对象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师合作;二是师生合作;三是生生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员合作;二是全程合作;三是全域合作。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合作学习还应大力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其中,包括相互沟通信息、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开展教改实验、进行群体攻关等。

3.指导者。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被置于从属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以“研究群体”中一员的身份,同学生一起开启和驾驭“探索之舟”。

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②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③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④指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⑤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个性;⑥指导学生学会交往;⑦指导学生学会生活;⑧指导学生学会创造。

4.学习者。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面对新课程全新的设计思路、全新的目标、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急遽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应是一个学习者,并且要善于学习,方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新领域、新走向、新成果,以便胜任新课程中的现代科技的教学;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较全面地运用微机,开发、利用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比较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全面深入地学习新课程,能够熟练地驾驭自己所教学科的新教材;教理科的老师适当地涉猎一些文科知识,教文科的老师适当涉猎一些理科知识,以适应新课程中文理渗透、学科交融的发展态势。开卷有益,深入研究一两个领域,更能受益。

5.自省者。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经常反思。教师施教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唯有经常学习、实践、探索、反思,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心智、能力、方法适应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教育对象和教改要求。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教师只要把自己放在导演的位置上,就会把讲台与学生共享,把讲台作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近一步体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1-10-20.

[2]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解析

一、教学设计在情境中灵活生成

为了有效地上好课, 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无疑是需要预设。但是, 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预先设计进行, 不考虑教学环境的变化, 那么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 失去生机和乐趣。新课程提倡的“为学习而设计”的教学理念强调,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 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习而展开的, 教是为学服务的。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就意味着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 课堂应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教师要因学生而动, 因情景而变, 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让自己融入课堂, 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

【案例1】这是一堂语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是:情态动词+have done句型。上课铃声已经响过, 教室里仍唧唧喳喳。这时我注意到有位同学的抽屉内传出随身听的声音, 好像是中韩足球比赛的现场直播, 这样的课堂环境无法让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我灵机一动, 迅速跳过我原先准备好的导入部分 (8个汉译英句子) , 来到该生的面前, 开始了以下一段对话:

T:What were you listening to just now?

S:I was listening to a football live broadcast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T:I also take pleasure in football.What about the result?

S:I am afraid this time we might lose the game again.

T:Why do we always lose the games?

S:As is known to us all, the Chinese players don’t put in their efforts.

T:It’s really the same with you students.As a student, you have to focus on what you are doing.Otherwise you would fail just like the Chinese players.So you shouldn’t have listened to the live broadcast before class.Don’t you think so?

此时, 我适时地把should have done情态动词的这个句型写在黑板上, 并作了适当的讲解。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拉回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当中, 课堂导入也非常的自然。

课堂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各种意外时有发生。问题是教师如何看待这些“意外”, 是视而不见或草率处理, 错失一次次教学良机?还是机敏捕捉或积极利用, 使之转化为一个个教育资源?作为有经验的老师, 理应有敏锐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 讲究教育策略, 在富有亲和力的交流对话中循循善诱, 以温和宽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 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留有余地。只要教师时刻记住以学生为重, 以学生的情感态度为重, 根据教学情景、学生状况, 及时灵活调整教学设计, 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更利于开展, 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

二、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动态生成

教学目标是统领教学活动的灵魂, 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 教学设计首先要确立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教学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唯一规定, 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方向, 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条件、学习情景随时会发生变化。当学生的学情发生变化的时候, 预设的教学目标可能会显得不合理、不完善、不适宜,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就需要开放地添加一些灵活的成分, 接纳一些始料未及的信息, 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 超越既定的预设目标, 及时动态生成新目标。

【案例2】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Unit 2Reading-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must we choose的教学中, 我安排了一个环节Discussion:

How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can be achieved.

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时布置的讨论话题所作的准备, 4人一组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评价总结, 以达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等能力的目标。应该说课堂教学正按照预先的设计进行着。当我准备进行课堂最后一个环节Consolidation时, 却发现平时在课堂上总不爱说话的某同学高高举起右手, 明亮的眼睛里透出一丝忧郁的神情, 原来这位同学是个环保志愿者。我立即抓住时机, 请他上讲台, 只见他慷慨陈词:“Boys and girls, I quite agree with most of you.It's important and also possible to improve our living standards without damaging the environment.In my opinion, however,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more important, because we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pollution.Look at the river flowing in front of our school.This river used to be clean and clear, but the factories nearby have been pouring in a lot of waste water.Most of the fish are dying for it and it is also terrible-smelling…”一段发人深思的发言让原本热闹和兴奋的课堂变得沉默下来, 这不正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机会吗?经过瞬间斟酌, 我决定把预先的设计改为提出三个问题让同学们继续讨论:

Q1:If pollution continues, what kind of river will it turn into?

Q2:What environmental issues do you often meet with in your daily life?

Q3: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at can we do with these issues?

三个问题, 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想像, 踊跃发言, 全身心地投入到讨论之中, 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这节课在动态生成过程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唤醒和价值观的引导得到自然渗透, 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这种做法实际上给预设的目标增添了创新的成分, 丰富了教学内涵, 真正拨动了学生的心灵之弦,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达到了比预期更完美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机智在生成中施展发挥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 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的公式, 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 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地运用。”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就是教学机智。一名教师要具有教学机智, 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 需要在教育理论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积累多种“案例”和“处方”, 可以说经验越丰富, 遇到意外事件心中越有底, 就可以“处变不惊”。反之就可能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课堂是生成的、动态的, 有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生成问题是教师在教案预设时所无法预见的, 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而巧妙地处理这些“偶发事件”。其实“偶发事件”并非是课堂教学的负面因素, 其中有些也有积极的成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 随时捕捉利用意外的生成资源, 点燃思维的火花, 拓展思维的空间, 陶冶学生的心灵, 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鲜活。

【案例3】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3 Reading-Dying to be thin.这是一篇题为“渴望苗条”的阅读文章, 课型为阅读课。当课堂进行到Step 5Discussion:Which is more important, appearance or health?时, 我发现有位身材肥胖的女同学一直沉默不语, 闷闷不乐。我敏感地意识到:今天的话题可能刺伤了这位女同学的自尊心。就在大家热烈讨论之时, 我及时回到多媒体讲台前, 迅速从网上下载了三位身材肥胖但光彩照人的名人照片, 他们是香港艺人曾志伟、著名歌星韩红、央视名嘴张悦。讨论结束后, 我作了如下一段点评:“Boys and girls:The topic for today’s reading is“Dying to be thin”.Everybody wishes to be thin.But life often seems to be unexpected.Now I’d like to show you three pictures of celebrities. (投影屏幕上依次出现三张照片) Maybe they are not pretty or handsome, but they are still living a happy life.Why?Because they feel good!”最后我还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We can’t choose the appearance, but we can spread our smiles.Mental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并领着全班同学齐声诵读这段文字。此时此刻, 学生们身心愉悦、情绪高涨, 情感得以升华, 这位同学的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需要教师在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 依循学生的认识曲线、思维的张弛、情感的波澜, 以灵活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才能充满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实践证明,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掌握并正确运用教学机智可以建立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 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增加教学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资源在生成中开发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的过程中, 总会不断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 这些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把握, 敏感地意识到其课程价值, 并加以及时引导, 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对学生本身蕴含的教育资源意识淡薄, 不能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与表现不屑一顾, 而是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过程, 鼓励学生的即兴创造, 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 充分发掘、合理利用这些无形的资源, 使其在学生中多向传递和相互交流, 做到“经验共享”, 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学得活泼。

【案例4】这是一堂试卷讲评课, 评讲的最后一项内容是一篇有关美国万圣节的阅读文章。正当我按照常规, 逐字逐句地给学生翻译时, 我发现有个同学举手“有话要说”。原来这位同学随父母定居美国多年, 有着切身的万圣节生活体验。我随即放弃了备课中预设的教学内容, 把课堂交给了他。他走上讲台, 打开自己的个人网页, 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讲述了万圣节的由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还给我们放了一段他们家过万圣节的视频。这一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不仅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异国文化, 更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 教师善于抓住教育资源、促进动态生成的能力并非偶然, 而是教学理念、民主意识、应变能力的综合反映。学生是带着知识、经验、思考、问题、困惑、智慧、情感参与到课堂中的活生生的人, 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哪个环节, 都会有学生思维的顿悟、灵性的迸发, 如面对学生情不自禁的插嘴, 老师应该倾听他们的“高谈阔论”, 因为在学生的“插嘴”中也能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 关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的“资源”在课堂上闪光, 是每一位创新型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精彩的课堂属于智慧的教师。

篇8: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解析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新教学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人才教育和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工作也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自2000年新课改提出之后,我国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一直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教育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作,这其中的“人”指的是学生。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学要想实现教学目标,首先要对其新课改内容的变化和教学需求進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我国社会上对于人才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需求标准,新课改在新时期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习评价方式、课程内容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目标中,更加强调知识传授的重要性,加强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通过体验教学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结构上面,新课改将生活与科技有机地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评价方面,改变了传统单纯的卷面评分,将日常学习以及考试成绩也加入到评价中去,这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于学生多方面潜能的挖掘和发展,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有效地掌握新课改的教学内容,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理念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随着近年来新课改以及全面素质教育的提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很多教师仍然会忽略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强制性的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安排,使学生的学习非常的被动。还有一些数学教师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中出现较难、较偏、较繁的现象,这使许多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彻底的改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因人制人”。教师应该彻底改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正确地看待学生在教人、育人工作中的工具性和价值性,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重教轻学以及填鸭式的教育,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整体能力对其学习内容进行安排,避免出现“难、繁、偏”的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充分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对旧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这是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教育理念,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育工作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对其学习兴趣进行调动。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好奇心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声音以及视频功能,将他们的听觉、视觉等多种视听功能综合调动起来,相互配合,提高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进而达到实现提高学习兴趣这一良性循环。

教学理念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核心主旨,教学方式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改变,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帮助他们逐步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数学学科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完全中学)

篇9: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新教学智慧的生成解析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管理政策及要求

1. 新时期的课程管理政策。

“课程管理制度”就是由国家司法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 以法规或文件的形式对课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所做出的规定。本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其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 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 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 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 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我们说, 三级课程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 而是有机的整体。国家课程是代表着大众普遍利益, 并且认同地方和学校的发展需求的课程;地方课程是以地方的特有形式体现着国家课程的根本价值, 实现对国家课程的二次性和创造性开发, 并反映着学校的发展需求的课程;而学校课程则是三级课程体系中最高形态和具体现实的形态, 它以最生动的个性化的色彩, 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性、创造性开发, 以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自身发展的目标。其核心理念是既承认国家课程权力的规范作用, 又保证地方课程权力、学校课程权力和教师个人课程权力的科学行使, 从而达到各级各类课程权力多极化运行和权力分配的良性“共有”状态。

2. 课程管理政策的基本要求。

(1)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要履行课程管理的职责, 全面贯彻国家的课程政策。具体来说, 首先, 要严格而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基本内容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按照国家的课时计划, 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其次, 要合理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各种校本课程。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 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 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 落实校长及有关人员履行课程管理的职责。根据国家的课程管理政策, 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要在学校层面协调、优化和整合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的关系, 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为保证课程政策的顺利实施, 学校校长及全体教师应当履行课程管理的职责。

具体来说, (1) 根据教育部和本省 (自治区、直辖市) 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 从当地社区和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 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并报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课程管理文件, 结合本校实际, 开发校本课程, 提供给学生选择。在规定时间内向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并接受审议。 (3) 选用经国家一级审定或省一级审查获得通过的教材。在选用教材方面, 应贯彻民主原则, 组织教师、学生代表参加, 并通过多种途径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 (4) 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 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 (5) 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对学校的所有课程实施管理。特别是对于教学、评价与考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

二、新的课程管理政策给学校课程管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1.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1996年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 》, 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学校作为课程管理的主体首次纳入了国家正式课程文件中;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001年教育部颁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规定,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管理”和“三类课程”是第三代课程的“亮点”, 这就把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主体由单一的国家管理, 清晰地表征为由国家、地方和学校实行权责分担、共同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确立。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成一个课程管理者, 要在学校层面协调、优化和整合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 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 促进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

2. 明确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

课程改革中, 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 相反, 教师具有选择、开发、组织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开发的权力。具体来说, 教师具有三个基本权力。第一, 教师的课程实施权, 教师是课程由静态设计到动态实施并进入学生生活领域的重要要素和设计主体。第二, 教师的课程创设权, “教师即课程”。教师时刻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解为根据, 改造着预设的课程。第三, 师生的共同参与权, “学生即课程”, 课程的本质是一种反思性实践。因而,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中小学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生活领域的各种有意义的背景, 与学生一起改造“给定”的知识。

3. 学校课程管理内容的调整。

(1) 加强校本的课程管理。校本的课程不仅仅是校本课程, 而是学校所有的课程。加强校本的课程管理是指对学校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整体的设计、安排, 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学校的校本化过程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主要包括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研究, 制定本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素质发展目标体系, 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项目及标准, 规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课程实施的要求与评价建议等。

(2) 建立民主科学的课程编制管理制度。课程编制活动是指对学校课程的设置标准、教学计划、教材及相应的课程资源材料等内容的编制。课程编制管理要体现民主化和科学化, 积极创设条件, 吸引包括专家、教师、领导、学生及家长在内的多元课程主体参与其中, 促进课程编制过程与结果的民主和公平。同时, 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各个学科课时, 改变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缺乏法制约束性、不同学科之间教学思想相互渗透不够、学科之间互相排斥等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的学年编制, 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并确定相应的学分、学时, 编制教学日历和课时安排表等。

(3) 建立柔性务实的课程实施管理制度。课程实施是教师对一个预设课程采纳、调适、运用的再创造的动态过程。课程实施管理不可能完全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所以需要搭建一个柔性务实的课程实施管理平台, 即遵循课程实施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复杂性的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的选择、编写及使用情况的管理, 各门课程教师的配备, 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教学工作常规的制定和检查, 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 以及课外、校外活动的安排、组织和指导等。

(4) 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管理制度。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管理者评定学校课程综合发展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需定期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评估, 包括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 从而调整课程内容, 改进教学管理, 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三、重点加强几种课程的管理及资源的开发

总结2001年以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 学校课程管理应重点加强以下几种类型的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的管理。

1. 重视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研究性课程不是独立的课程门类, 而是相对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内容, 是教师在对各门显性课程以及隐性课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指导和参考而形成的课程资源。研究性课程既包含在各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 又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所规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研究性课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时空的开放性和参与的过程性特点, 对其开发要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要求, 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的具体方案, 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区结合起来。其实施需要“校本化”, 强调学生个体的体验和精神成长, 注重真实情境对学生的熏陶, 绝不能用同样的教材或者同样的方法来指导他们, 而给予必须适情适境的引导和指导。其评价应重在过程, 要在引导学生提高基础能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着眼于创造性的提高, 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促进个性与特长的发展, 所确立的评价重点应是学生在实施“研究型课程”中的“过程”, 包括每一个学生在该项探究学习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等;同时, 要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之形成与提高方面的评价。

2. 加强德育课程的管理。

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根本。加强德育课程的管理, 首先要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任何一方面教育的缺失都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其次, 要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 使“间接德育”生活化。传统课程观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 具有预设性, 把教学活动视为受教育者之外的东西, 为教育者所控制, 道德价值及规范体系通过教师的传授, 使学生掌握并形成一定的品德。现代课程观与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把课程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 课程的本质不应该由教育者控制, 而应该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方面出发, 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 重视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 使学校德育生活化。最后, 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切实加强德育的“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学校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加强学科的“三维目标”研究, 尤其要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3.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两大课程门类之一, 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学校要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在时间、人员、场地、制度上加以落实。在课时安排上可按照固定安排与弹性安排相结合的原则, 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同时可以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 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对综合实践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性, 扩大学生视野, 陶冶学生情操, 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多样化课程资源的管理。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具有潜在性、多质性、具体性三大特点。加强课程管理, 就要抓好课程资源开发。

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以国家课程为主线, 可以开发学科深化类、学科拓展类、学科综合类的课程资源, 优化整合实践活动资源, 特别是注重优化整合综合实践课等课程资源, 开发乡土研究课程资源。其具体途径有如下几类:

(1) 校内课程资源, 指开发利用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人文资源、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等。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群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还有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等。

(2) 校外课程资源, 指开发利用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 图书馆、纪念馆、气象站、工厂、媒体、农村和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3) 自然课程资源, 指认识自然, 融入自然, 利用自然资源作为教学内容, 如用于生物课程的动植物, 用于地理课程的地形、地貌和地势, 用于气象课程的天气、气候、季节, 用于艺术课程的自然景观, 用于生态课程的生物链、生物圈等等。

上一篇: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下一篇:学校厨房自查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