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2024-06-27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共9篇)

篇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摘要: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以往的经验,对所学的东西有独特的体验与感悟。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理解、去思考、去感悟,形成自己的观点、思想,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把那种模糊的、含混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师生携手更进一步走向文章的深处。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语文 角色转换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因此,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一、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以德治校”。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二、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必须做好角色的变化

1.由权威者向引导者、组织者转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以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者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要将学生定位于学习主体,自己定位于引导者、组织者,备课时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去精心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具有个体、独立、发展的空间,倾听学生的心声,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2.由传道者向研究者转变。

未来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传道者”,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不是在书斋进行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语文教师要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将为语文教师向研究型转变提供理想的平台。

3.由闭关自守型向社区型转变。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社区生活,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终身教育正与社区生活走向“一体化”,就是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语文教师更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语文教学信息,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理念能与时俱进。

三、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方面提高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教学再也不是满堂灌,而是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言、积极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能读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或精湛的讲解。

四、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工作方式的改进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他学科,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要改变彼此孤立的局面,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不同学科、与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要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还要倡导语文课堂上的合作,这里包括师与生的合作、生与生的合作,借助小组的力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每一位教师都提供了自由伸展的空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抓住这一机遇,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新课程。教师要不断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

参考文献1:《新课程标准》

2:《教育艺术》

篇2: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实施新课标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师尤其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一、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成为一名“统治者”,教师总是在约束着孩子,你不可以做什么,你可以做什么,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的管理充满着艺术,与其着力于为孩子制定一个是非标准不如在实际行动中培养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刚刚踏上讲台时的故事,我们是住宿制学校孩子的管理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事,尤其是周末,记得那时候孩子们总是半个身子趴在阳台上往下望,校长、老师、保育阿姨不知道强调了多少遍,可这样做的孩子只增不减。那时我们3年级的教室在3楼,每次站在操场上看到孩子们半个身子真是让人担心,我也在班队上强调了许多次,可是老师不可能随时都盯着每个学生吧,于是逮着机会我带着全班站在走廊上扶着孩子让孩子爬上栏杆感受那种危险,从那以后我们班的孩子即使偶尔有个别孩子趴在阳台上班里的学生就会制止,应为孩子们的意识到那份危险,他们即使没有足够的自制力也会互相监督。

二、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小学中段的口语交际让不少老师和孩子头疼,比如:今天小明在学校突然肚子疼,老师已经把他送进医院,现在让你打电话通知他的家长赶快到医院来。面对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师除了讲解必要的格式外,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情景表演,设身处地当一个表演者,孩子只有参与其中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才可以独立完成,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不是言传身教就够的,必须要孩子参与学习,在课堂上设立互动环节,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既是主导者又是引导者

讲了多年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实际上在“主演加导演”式的教师的主导下课堂上教师的注重了主导忽略了引导。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才是主体,课堂教学与德育工作必须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信任。

四、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仲裁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3、及时反馈,激励肯定,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自我实践和反思的能力;

4、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师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上,把教学的中心放在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五、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增加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没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没有教师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可能的、无法想象的;新课程的实施是十分困难、难以进行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只管“怎样教”的时代从此结束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考虑“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要不断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由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开发者。

篇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组织者

教师如何去组织好学生, 组织好一堂实验探究课, 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主体意识能凸现于课堂之中, 表现自我, 体现出自主探究的主体地位, 实际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 教师把教材上的内容当作是至高无上的真理, 按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讲解, 如此一来, 教师就成了教材、教参和教案的简单传递者。在新课程环境中, 教学过程被看成是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而非知识的简单传递。数学课程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 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 每一位教师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解读, 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开发的过程。

实践已充分证明, 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科学素养的培养来。

二、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新课程理念下, 数学课堂教学必将是开放的、动态的、充满活力的, 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善于发问、主动思考, 并把学生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导向更高的层次。

本人在执教“立体图形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一课时, 我创设了如下情境:有一个圆柱, 它的高12厘米, 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 在圆柱下底面一点A处有一只蚂蚁, 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 沿圆柱外表面爬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让学生操作学具, 自己做一个圆柱, 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外表面能画几条路线, 你感觉哪条路线最短呢?汇报交流时, 很多小组同学都认为, 沿A点的圆柱侧棱, 穿过上底面直径到达B点距离最短。我没有给出最后的结论, 而是笑着说:“大家这样认为, 能给出相应的理由吗?”学生一听陷入了沉思, 几秒过后, 我提示大家做好的圆柱, 重新再展开, 看看A点和B点分别在什么位置?这时一位同学激动的说:“我发现刚才的结论是错误的, 最短的路线应该是沿圆柱的曲面直接到达B点, 说着他还展示他手中的模型。”我问, 理由是什么呢?他回答:“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此时, 同学们都向他投来钦佩的目光。

本案例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师生在情境中共同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教师的合理引导, 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不仅牢固的掌握了知识, 而且锻炼了动手协作能力,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伙伴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意味着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此,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把数学课堂变成是与学生平等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师应该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 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走下高高讲台, 走进学生身边, 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 鼓励学生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 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 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 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建立, 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

四、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 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 用处不大的, 而且对于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 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 有着广泛应用的, 学生很感兴趣的, 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就要深入的研究, 了解减去什么, 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 新要求, 要努力吃透。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度, 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对新内容, 应分析为什么引入, 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 防止出现范围, 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为考试时是否出现, 而做相应取舍。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 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 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断思考、深入研究、加强学习, 以研究的态度对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深入探究, 用研究的体会和成果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时代变迁中面临的新角色的要求和挑战。

篇4: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教学理念的转换是落实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前提

课程改革要以教师为主导,课程改革的理念,新教材的使用,离开了教师的支持几乎寸步难行。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如果教师不去掌握和运用,也就无济于事。反过来,一个转变了角色的教师,即使教材不改,课程不动,也完全有可能用新的理念去挖掘老教材,而成为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动力。所以,面对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实现教学理念的转换。

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的转换,首先必须体现教学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是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典型的教育;是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选择的教育;是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

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种“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培养”理念,是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格格不入的,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教师只有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学习确立新课程理念,把知识教育、理想道德教育与弘扬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课才会有新的生命力,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才会顺利推进。

二、教学模式的转换是实现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关键

“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再好的思想观念,如果不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也会成为空谈。新课程改革,教师教学模式的转换是其成败的关键。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活动,表现为: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宝库,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就成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谈不上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生的独立性、独立人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因而,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新课程倡导的“过程探究学习模式”很好地实现了这种转变。

“过程探究学习模式”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程序和方法。它包括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指导,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特征,在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基本思路是:问题由学生自主研究提出,方法由学生讨论确定,结论由学生协商得出。在结论论证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互动的平等的关系。教师的角色由课堂教学主宰者转换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评价者。例如,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教学,首先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很多学生能从生活中实例,从具体事物的具体的联系中思考,归纳出:联系就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进一步思考:现实生活中,每一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处于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中,得出联系有普遍性。由于事物存在发展是客观的,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和把握事物联系除了普遍性外还有客观性、多样性的特征.在学生掌握“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联系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联系面前如何呢?”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联系“青藏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建设工程,进行合作探究,进一步得出了“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条件,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结论。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感悟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教会学生在读书中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创设一种探究学习型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彼此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功能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三、评价方式的转换是实现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目标的推动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又是学生能力、成绩的评判者,其评价方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未来的发展。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学被应试考试的评价标准所左右。这种评价标准,对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思想品德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它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掩埋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适应这种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换原有的评价方式,确立新课改要求的评价方式。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做好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评价,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重视学生的参与和评价。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所表达出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由于思想政治教材不同模块的知识不同,具体评价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政治教师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主要伴随着相应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认真的、综合的、有侧重的评价。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能力进行评估。思想政治课本设计了资料阅读、讨论交流、图片(漫画)、观点辩论等大量课内外的探究活动,教师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教师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2.评价方式要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学生课堂思考、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学期的考试成绩,是重要的评价依据。但教学评价不能仅拘泥于课堂,更不能只看考试。评价应开放,应当让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有关人员都参与教学评价,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例如:在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学习中,学生参与了课堂学习活动,参与了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参与了基层民主选举的实践活动,就能谈出自己的感受,能与同学、老师或社会其他人士进行交流,不必强求学生的认识理解是否完整,是否达到很高的境界。

学习评价方式上应当多元化。考试作为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还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撰写论文、随笔,做读书笔记、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评。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例如,对学生参与课内外活动的各种表现,各自不同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效果,都可提供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注重形成性评价,把它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形成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思考和分析,关注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在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潜能。关注其进步和发展的过程。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篇5: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时间:2006-5-18 来源: 文:申杰 浏览:702次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本页:打 印

摘要: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心,语文教师应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变为互动的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从分数的评判者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6)02—0021—02

教师面对新课改,要转变自身角色、提高自身素质。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致函各国教育部,建议“帮助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认识教师的角色转换,并为新的角色及其功能做准备。”“他们是试图发展学生能力与兴趣的教育者和顾问,而不仅仅是信息来源与知识传播者。”“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成为了更活跃的合作者”。①鉴于此,本文拟论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如何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一、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问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发展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转变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在于教师灌输得太多,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术语、概念灌输得多,感悟、体验被忽视。事实上,老师灌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的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尽量改变“灌输者”的角色,尽量做到: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教师自己讲不清楚的不讲,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授些什么呢?不是照搬教参,而是有自己研究的课文的心得体会、感悟和发现;必须有高于学生之处,能为学生开启心窗,要能讲得学生佩服你;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所谓“程序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运用,换言之,就是教他以规律、方法,授之以“渔”;必须传授主题性的知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必须传授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加涅说:“有组织的知识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才能系统掌握。”教师在讲授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唤醒已有知识的记忆,以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网络。

二、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变为互动的合作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师生之间的“传授”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拥有者,他的主要作用是讲授和传递书本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受体,主要任务是收下教师传过来的知识。在新课程的形势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就是要学会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只是知识传递的关系,是有着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师生进行着知识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意义的沟通,师生双方作为完整的人,以整体的人格相互影响,双方在对话中共享着知识与经验,共同体验着美好的人际关系,共同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不再以僵硬的教条去限制学生,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课堂,而是把课堂看成师生有限生命的交融。当教师以民主的精神,以开放的态度,以合作的方式,以宽松的环境进行课堂管理,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土壤时,“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就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②“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③于是,学生便从与教师的合作中焕发了热情,激起了勇气,寻得了力量,他的漫长人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新课程的形势下,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从事研究的道路上接受新理念,继而研究新教学,逐步成长为教学的创造者。

首先,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语文教师的创新潜能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具有挑战性的大型教学情境进行行动研究。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有独创性。他对学生要成为理性和启蒙的真实的火炬,使学生得以揭穿自己的错误意见,而被引导到真理的道路上去。”④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法。对此,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审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的过程。在新课程实施中,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要成为教学的创新者”。

其次,语文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能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创新,不断积累、总结、提高。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案。这就是一个教学创新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的创造性还体现在运用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激活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利用教材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教学创造性还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

四、从分数的评判者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语文课程的价值观,内涵窄小,标准单一,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内在主体性人格,教师其实只是扮演着最终的课程分数的评判者,致使学生总是处于被测试、被区分、被选拔的评价客体地位。

课程改革要注重“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一价值目标,推动教师评价角色转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必然要求语文教师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转向形成性和过程性,并且引导学生不但要求“知”,更要求“法”,不但要求“学好”,更要“好学”和“会学”。无疑,对学生个体独立的自主性学习而言,掌握学习方法显然较之于获得课程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至于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坚定的意志品格,更会赋予学习活动以生命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意义。

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掌握好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多样性和情感性原则。教师应着眼于学习个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发现并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既不忽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智慧与品德上的不足,更要以面向未来的超越性眼力去开发其成长的潜力。教师应以自身的眼力和胸怀来容纳学习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把课程的学习视作动态的坐标系,善于使用弹性化的评价尺度,尊重不同个体在这个坐标系中独特位置和相对落差,并激励学生在各自的位置上逐渐发展。教师应以心灵呵护心灵,尤其珍视学生建设性和创造性的价值意蕴,以激发学生在自主性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篇6: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东胜区第九小学

丁彦茹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仅仅九个字,简单而明了的诠释了教师存在的作用和社会意义:“传道”就是讲授为人处事的道理;“授业”就是传授学业知识;“解惑”就是解析为人的困惑、学习知识中的疑惑。“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在为师的身上,往往由于体现的侧重点的不同,而导致的课堂形式不一样,教师也就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是把落脚点放在了“授业”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因此课堂也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利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大讲特讲,操纵了整个的课堂空间,全然不顾学生的存在、学生的身心感受。然而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上,只能充当接受知识的机器,不能参与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充当了课堂的主角,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最终的结局就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走向辍学。这种在中国口耳相传了几千年的传统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中国的文化传播、人才培养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历史发展的今天,这种以教师为主宰、主角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走向开放、合作的课堂教学。教师始终是教育的第一要素,即使在知识经济时代,先进的电教化教育手段也代替不了教师的作用。在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时,都要经历一次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新世纪的教师应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关心与谋求个性全面发展,应成为教师的责任。其次,21世纪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也应勇敢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同学生一起冷静的观察、思考、在成为网络社会成员的时候,已谨慎负责的态度,既认识到网络带给人类社会生活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又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对网络社会可能引起的弊端予以充分的注意。再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承前启后,革故鼎新,完成角色的转变。一是由传授知识向指导学法转变;二是由维持现状向创造探索转变;三是由再现传统向研究未来转变;四是由单科一门向全能发展转变。新课程中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1、有网名,电子信箱

2、喜欢音乐

3、爱好体育

4、至少精通一门外语

5、富有亲和力,能和学生融成一片

6、富有幽默感,富有感染力。

既然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那么教师角色应该做哪些转换呢?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创新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的课堂教学角色,树立新的学生、学习、教学观念。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建立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交往、合作学习,师生、生生关系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融入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成长。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由原先高高在上的、课堂的主宰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策划者

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上课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要仔细研究了解教材,把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体会用教案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讲授这节或这堂课内容的依据。上课时,根据教案中设计好的学习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组织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个时间段教师的角色就是组织协调者,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把握课堂进度,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种有助于探索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师生、生生关系良好、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快乐学习。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尽可能的少讲直至不讲。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失去了,学生的学习用不着教师了,只不过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求知、探究、合作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学习中去,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究、发现新知。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盲目性,避免学生的思路误入歧途,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能指向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知识、吸取知识、运用知识。显而易见,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及时加以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讨,想出办法、找出途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的目的。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且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课堂上,教师随着教学的进行,融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各个学习环节的合作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普通的一员,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了解他们探究的情况、欣赏他们独到的见解、鼓励他们别出心裁的创新。俯下身子,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研究问题,共同分享学生求知的快乐,成为深刻理解学生的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参与者,以建立一种相互理解、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伙伴型关系。既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又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疑、解疑的过程,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漫长而烦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飞跃与突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形成全方位的服务:首先,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多元的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其次,创设一个宽容的课堂氛围、丰富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帮助学生确定一个适合于学生本身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作为促进者的的关键在于如何采用发现式来进行教学,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不拘泥于课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问题、新方法等等。

面对课堂中生成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摆脱自己教书匠的角色,把自己变成一个课堂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课堂只是教师教学实施的场所,但是走出教师并不意味着教师这堂课的教学就已经结束了,实际上,教师不仅需要进一步的反思:这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采取这种方式教合适吗?还有没有更为合理的其他方法?而且还要研究:课堂中有没有意料之外的事情?自己又如何去处理?这样处理合理吗?

正如苏霍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新课程就需要我们教师走这条幸福的发展道路,不断的完善自身的角色转换。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走进新角色,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从容,为学生的明天铺路架桥;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愉悦学习、求知、快乐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内容摘要:在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课堂需要建造成一所五色乐园,让孩子们在愉快中茁壮成长。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课堂

在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课堂发生惊人的变化,迫切需要建造成一所五色乐园。孩子们在这所充满希望、充满绚丽的天地里,不再机械地识记生字,不再乏味地朗读课文,不再听那灌输式的讲解,不再死背古诗意思,不再心中有话不敢说……他们可以在五色园里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放飞自己的理想。一色乐园——情感

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无不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情感是审美感知的动力,只有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怀着一种强烈的期待情感时,才会产生审美感知。

(一)入情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气氛,使学习“变苦为乐”呢?我觉得必须让学生“入情”。如:教学《小镇的早晨》,我鼓励并带领学生到河边欣赏美丽的日出,再看看菜场热闹非凡的景象,然后到学校北边的建设路边观察上班的车流和人群。有了较丰厚的生活积淀,学生在学习课文是更好地把握文章思想情感,领略小镇早晨的无限美好的风光,激发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就把最感人的内容先介绍给学生,也可设计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深深的吸引过来并锁定。

(二)动情

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入情”到“动情”呢?儿童情感的产生、发展与他们的认识紧密相联。因此,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例如:《黄山奇石》,精读课文第三段时,从“抱着、蹲着、望着”和“一动不动”等词让儿童体会此时的猴子不同于往日的顽皮。接着出示“猴子观海”的教学挂图,引导想象:猴子在想什么?它怎么会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促使观察与想象相结合,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体会到黄山的奇石真是有趣极了。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二色乐园——个性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学《猴子种果树》一文时,当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请小朋友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同一学习组练习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争抢自己喜欢的角色,迟迟不能进入正题。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学生都希望能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准要扮演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学生个性化。

(一)鼓励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面对同样的语文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情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如教学《我爱你啊,中国》时,有的同学提出:“„浓妆淡抹‟通常用在女子身上的,可这里为什么说杭州西湖浓妆淡抹?”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审视、去发现,让问题把学生从课文带回个性化空间。

(二)鼓励对作业选择的个性化

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满足个人的需求,从而促使个性化的发展。结合教学实际,我设计三种作业:(1)自主型作业,教师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2)实践型作业,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活动的机会。(3)鉴赏型作业,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鉴赏活动,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增加文化沉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自由完成作业。三色乐园——合作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创造力。”

(一)师生合作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师生之间的友好合作。比如:在教者、学者、作者三情聚焦,产生共振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孩子语言单薄影响了共振的效果,这时,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文化语言提升孩子的语言。如在指导学生观察珍珠鸟一文的主题画时,师问:“你会给这幅画起个什么名字呢?能说说理由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老师的因势利导,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二)生生合作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有单独表现的机会,而小组讨论正可以祢补这方面的不足。如学习标点符号的争吵,我让学习小组排练小话剧。不少学生将“争论不休”、“大笑不止”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教室里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在学生表演的间隙,我扮成记者对“标点符号”们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感受,孩子有的说:“我懂得了个人的作用小,集体的力量大”;有的说:“我们今后在集体中要注意团结,互相帮助……”你看,学生不仅把握了文章中心,明白了道理,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是合作力量大吧!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可以大胆采用这种互动合作方式,构成立体交流网络,改变传统的师生单维交流。四色乐园——感悟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当今“感悟”一词可算是语文课上使用频率较高的。然而,是否每次的感悟,都能让学生有所收益呢?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课文都没读完,就让学生谈感悟,这从何而谈。且收不到实效,还隐藏着负面效应。我结合实际教学,认为引导学生感悟可以这样:

(一)渲染气氛悟情

苏教版小语教材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思想教育性强,文学欣赏价值高。《船长》一文,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在轮船被撞坏,即将沉没的危急关头,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为了再现这位英雄临危不俱的铮铮铁骨,教师制作了船长屹立舰桥,轮船渐渐下沉的课件,让学生目睹这一悲壮的一幕。然后播放一段雄壮的《国际歌》乐曲,全体学生起立朗读课文第29、30自然段。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学生都会感悟到这位船长人格的伟大,崇敬之情油然而升。

(二)朗读质疑悟意

我们要注重感悟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抓住课文重点时,先让学生细细地读,读出课文的味,继而细细地思,让学生说感悟,并对语言文字进行质疑、赏析、品味等。如执教《台湾的蝴蝶谷》,经过指导,学生已经能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但突然有学生提出对“五彩缤纷”一词不理解。于是,我利用素材库,让同学们亲眼观赏了迷人的蝴蝶谷,同学们在看时,不时惊叹,因为画面上有各种颜色的蝴蝶,他们对“五彩缤纷”一词就不难理解了。对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在学生有所感悟时,给予“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感悟。五色乐园——开放 开放阅读教学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教学实践中排除干扰,不懈探索,百折不挠。我认为在课堂上,应该向学生开放,可以从外显与心灵两方面着手。

(一)外显开放

“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会、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老师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得到自由,无拘无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教学《东方之珠》,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可以让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关于香港的历史、地理、气候、风土人情等。在理解课文时,可以随时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唤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心灵开放

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应该是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因此,课堂上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会,去感受。或者是让学生学会课文后谈自己的体会。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更不能因学生的某一疑问不

是教学重点而回避,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颜回的志向歌到底唱了些什么?”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每人自编了一首志向歌:

生:水,奔流不息;水,拥有志向。我,勤奋努力;我,实现理想。生:我不求生活富贵,只求平淡而有意义…… 生:生命是一首激昂的歌,志向是歌曲的主旋律。

新课标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学生成功的未来,就让我们做个有心人,静下心来,细细琢磨,付诸行动,用语文这块阵地,开创出五色的乐园,让孩子们在愉快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研究》中的《让学生在“动”中学语文 》2002年9月 《小学语文研究》中的《也谈“感悟” 》2004年2月

篇7: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改革,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他们的专业行为必将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同时也应该是课程资源利用、校本教材研制的开发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评价者.每一位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并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掌握不同角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作 者:高扬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刊 名:新课程(教师版)英文刊名:XINKECHENG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角色定位

篇8: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整合

新课改带来了教材的更新和转型。高中课程的内容仍然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体。新课程在内容上的选择和编写上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特点, 突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要求, 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支撑。课程改革改变了旧教材中突出的“旧”的特点, 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在原有的知识上, 将课本划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权, 使学生对各学科知识及基本的生活常识与技能都有所了解, 以不至于与社会相脱节, 与时俱进。这些都对教师传统的教书匠角色提出了挑战, 要求教师转变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在关注本学科知识的同时, 还要了解相关知识, 广泛涉猎各种学科, 将教材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效地整合。

二、教师在课堂角色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 学生听, 整节课采取满灌的方式, 效率极其低, 学生又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随着英语新课改的实施, 过去沿袭多年的妨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被淘汰, 课堂教学已经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转变。为此, 我们提出四为主理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 育人为主旨”, 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使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 提高自己的自学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又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关于激励, 唤醒和鼓舞学生。”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如同电脑一样复制给学生, 而是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精心设计、整合、结合基本的学情, 引导学生, 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师准备的各项教学过程, 掌握所学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的基本作用就是“引导”,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教学内容的变化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 随着英语新课改的实施, 过去沿袭多年的妨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被淘汰, 新教材的实行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不再是“教书匠”, 在某种意义上讲, 还应成为教材的编写者和设计者。在新课程改革后, 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 发展技能训练, 通过对知识的理解, 技能的提高从而得到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升华。“师者, 传道, 授业, 解惑也。”所以学校将育人为首和教学为主相结合, 教学是育人的手段、途径。教师根本任务就是教好知识, 通过传授知识以达到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学生从教学中获得的不只是知识, 更有理想、兴趣、信念等。

四、教师上课形式的变化

新课改打破了过去单一的上课形式。过去的课堂上, 教师讲, 学生听是及其常见的模式。然而新课程改革中加大了对课前预习的重视, 通过教师对教材和知识的整合, 总结归纳出课上所要的预习方案。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提前将知识归类, 哪部分知识通过自己的预习和学生讨论研究就能掌握;哪部分需要上课请教师帮助解决, 带着问题上课。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所谓“合作”, 在对象上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师合作;二是师生合作;三是生生合作。教师间进行合作, 相互沟通信息, 交流教学经验, 共同开展教改实验, 进行群体攻关;师生之间进行合作, 教师走出中心位置, 走到学生中间, 以平等的身份, 师生一起开启和驾驭“探索之舟”;学生和学生进行合作, 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共同探讨学习方法, 互相激发学习欲望, 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在设置小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优势互补, 这样才能达到高效。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 充分得到了锻炼,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合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 师生共同探讨、平等交流, 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 可使教学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

英语学科尤其注重的是技能训练, 比如, “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 首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 通过教师对教材和知识的整合, 适当取舍, 选择适合学生的, 另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设计课程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 满足学生的需要, 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 所以对每个学生不能提出相同的要求, 比如, 对基础差的学生, 尽量提可以让他们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如回答正确时, 要用表扬的话语来鼓励, 这样他们会因为鼓励增加信心, 加强参与意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可以培养他们用英语回答问题, 对这些学生提高要求, 要求他们尽可能完全用英语回答, 使他们尽可能多掌握一些单词, 多做练习, 增加阅读量, 扩充语法知识。在课上集中训练学生的某项能力, 多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对英语学习有益的活动, 比如, 英语演讲比赛等。通过各种手段, 各种形式的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 并不拘泥于书本中的知识, 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途径来学习。因此, 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英文原版电影, 听英语广播、英语歌曲来锻炼听力这项技能;通过表演对话、情景, 或演讲比赛达到说这项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英文报纸, 杂志来达到读的训练;通过写英文日记可以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篇9: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师 主体 角色 整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语文教材体系、语文教学活动、语文考试大纲进行全面改革。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现在教学中我们已经很欣喜地看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课堂上已很少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定位的局面。教学过程不再是“填鸭式”,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但我们也冷静地发现,似乎我们的教师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也就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转换失调了!

一、问题

问题一:迎合潮流,夸张运用某种理论。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无可厚非的。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实现,保护天性,弘扬个性,课堂上,面对学生随意讲话,不认真听课,教师只能听之任之,否则,随时都会被冠以伤害学生的罪名。

问题二:流于形式,片面追求热闹课堂气氛。

把学生分成几大组,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将所有的课堂权利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不加限制,教师唯恐多说被人讥笑老传统,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或欣赏者,完全处于不作为状态。

问题三:频繁提问,忽略学生深层思维品质、审美素养的训练。

为了体现启发式教学,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教师甚至一堂公开课设计五十个问题,有些问题过于简单却还要学生分组探究,时间有限学生仓促答题,不能深入思考。这样一来,热闹的讨论其实变得苍白无实效了。

问题四:忽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仅停留在小组讨论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我们的教师总是习惯于从自身感悟、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在自己圈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被动却还要积极地怀着无限兴趣去探讨,学生只是频于应付而缺乏深层思考,使小组合作探究肤浅化。

问题五:滥用幻灯片,导致课堂预设性太强。

新课标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用多媒体本身是件好事,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直观性,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很多优质课评比把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决定性标准,然而,有的教师为了显示备课充分,内容容量大,做了很多张幻灯片,课堂完全被幻灯片内容牵着走,单纯的演示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启发,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对策

鉴于以上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行为可做如下调整:

(一)课堂设计强调预知基础上的预设

新课标提出“自主学习”,提出改“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重视课堂小组合作探究,但合作探究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应先自主探究后再合作讨论。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前理解代替学生的前理解,应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前理解。这样,学案的编写尤为重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讲新课前规定学生必须提出三个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整理,保留和自己目标相同的。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找一些资料。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让学生课前搜罗资料,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去感受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课上小组展示,学生可以多方面、更深刻地理解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教师加强课堂引导,高度警觉“教师不作为”倾向

新课改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讲课的时间不必那么机械,该讲透的还是要讲,实行课改,不排除要教育质量。因为课改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而学生学得好与坏,掌握得多与少,是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直接关系的;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有步骤、上品位地精心“导学”,最重要的教师一方面必须与学生切磋、交流、碰撞,另一方面必须对讲课内容有补充、有提升。如教学《登高》一课,让学生深入感悟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及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师可以补充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的一段话:“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教师提升总结:作者的悲情来自季节之秋,生命之秋,国运之秋,从眼中所见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对国家命运的悲叹。从而使季节之悲、生命之悲与国运之悲交汇融合,也就实现了诗人从个人情感向民族、国家情感的过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这样把悲秋上升为对身世及国运的感叹的高度上。

(三)多媒体课件力求实现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中声像文的结合,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变成形、声结合的立体画面,打破了时空限制,让静态死板的对象都真实、鲜活地呈现在课堂上。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还有限,只采用PPT一种形式,并且做了很多张,一则学生上课容易犯困,再则显得讲课预设性太强。避免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课件完全可以制作成半成品,多方面寻找可用的资料,在课堂上有选择地使用。

2.课件张数不宜多,展示的应是在课本、练习册中找不到而学生非常需要的内容。

3.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制作课件,在课前分小组展示,使讲课内容有拓展。

轰轰烈烈的课改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挑战。作为新型的语文教师,应不断地对自我的教学活动进行反省,积极地参与教学实践,调整教学过程中错误的或失当的角色定位,力求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促进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参考文献:

[1]胡玮.浅谈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的思考.

[2]王碧荣.转变教师角色,提升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东海县白塔中学.

上一篇:财会歇后语下一篇:2018年初中生暑假学习计划与2018年制定学习计划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