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2022-09-10

“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 “如果不能创新, 不去创新, 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 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新型人才的。作为初中物理学科教学, 必须改革, 特别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是时代的需要, 更是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物理学科, 既有工具性, 又有表达性, 而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字校园的逐步完善, 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 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物理课堂引入了新的、多彩的境界。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 教学中照本宣科, 方法含量少, 教师讲、学生听, 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 热衷于重复机械操练为主的题海战术, 以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 更不会提出问题, 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如何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 更好地改革课堂教学。

一、有效地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

教学资源需要教师不断创造性开发和整合。要精心制作、整合一个好课件, 从构思到收集素材到制作到修改到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时间有限;同一课题多人赶制、质量不高, 没有统一部署, 教师的保贵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为了合理使用宝贵的人力资源,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物理教研组应该把教师组织起来, 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 进一步把这些小规模、零散的宝贵教学资源保留、优化并加以利用, 共同享用这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资源的开发、整合过程中, 除了需要发挥专家、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外, 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要学会自觉、自发地利用可用资源, 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家长带领孩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学生家长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如:让学生分组收集生活中的声现象、声音的利用、噪声的危害;让学生调查、分析马路灯为什么用红、绿、黄三种颜色;让学生自制照相机等。为配合浮力、弹簧测力计、杠杆原理、电磁等教学, 可以让学生制作土密度计、橡皮筋测力计、杆秤、指南针电铃等。教师也可以结合物理课的教学内容, 布置相应的调查、探究活动。如学习《功能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后, 可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活动, 学习《生活用电》后, 可开展农村照明问题的调查活动;学习《压力和压强》后, 可开展农村公路损坏原因的调查活动。学生在资料的收集、归类、重组、优化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现有资源, 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好奇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过程中, 尤其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 如果能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景, 引起学生有效的认知冲突与碰撞, 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主动地提出疑问, 进而想解决疑问, 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 教师必须首先要把握教材的要求和特点, 然后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 善于利用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 但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 把几块大的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 再放置一个红色的苹果放在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 结果有多个像出现, 马上就引起了学生新奇的感觉。这样, 学生学习情绪很高。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思维是活动的核心, 而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活动中, 创设问题的情景, 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 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如在浮力的教学中, 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 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 简单的一句话, 却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并进而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 并进而提出可能会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 引起激烈讨论。可见, 学生有了思维活动, 学生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类似的问题的确能诱使学生对已有的一些观念积极地进行思维, 并自己发现问题, 甚至还能自己解决问题。

三、较大地发展学生想象力。

因为创造性想象不是想入非非, 它必须要沿着一定方向、目的而展开, 必须接受抽象思维的指导和调节, 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就有创造性想象的成分。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 我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 当突然消失一切外力作用的时候, 物体将:A、马上停下来。B、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一段路程后慢慢停下来。D、运动状态不能确定。我们常见的物体是外力作用时的状态, 在物体不受外力时, 可依靠创造性想象, 思维着物体存在的状态。

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而创造力的本“创新”, 而这种“新”仅仅是对学生个人来说是新的, 前所未有的。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 这种创造力就应是学生在学习概念规律形成的过程中, 自己发现问题、积极思维, 并自己总结出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将以上一些策略运用于教学过程, 取得了较好的效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知识面宽, 思考问题周密, 学习主动性强, 后劲足。可见“创新”应从基础教育抓起, 并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上, 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重庆黔江民族中学)

上一篇: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下一篇:浅析努尔哈赤经济建设的措施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