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之路美文

2024-06-26

寻梦之路美文(精选8篇)

篇1:寻梦之路美文

寻梦之路美文

梦,一个科幻而又抽象的词语!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却不曾放弃追逐它的背影!梦,对于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它,似我们心中的一粒种子!只有用心呵护,努力浇灌,坚持不泄!方能开出那美丽的梦想之花!

梦想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发明的创造都与它有或多或少的关联!例如,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古时候人们就渴望飞行!莱特兄弟的坚持,努力,和付出!最终实现了人们的飞行之梦!

然而,梦想之路是坎坷的!正如人生一般,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梦想人人都有,而实现者只占少数!只有坚持,努力,和付出才能看到美丽的梦之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者!在小时候老师曾让他们做些小发明!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三次被要求重做!爱因斯坦认为他的板凳相较于前几个好了很多!正是因为他的执着,坚持,努力和付出!成就了他的科学之梦!

梦想,是科幻的,抽象的!但对于寻梦的人来说,是美好的!梦想之路注定坎坷不平,荆棘重生!你,准备好寻梦了么?

篇2:寻梦之路美文

寻梦?撑一只长蒿,在青草更青处慢溯……这是徐志摩的寻梦之旅。

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如果我是一只雄鹰,我的梦便是搏击蓝天;如果我是一朵向日葵,那我的梦便是追逐阳光;如果我是一只海燕,我的梦便是暴风雨下的搏击……

可是,我只是我,我也只能是我。我不知道,我的梦是什么。以前我一直说,我是一个追梦者,我的梦在远方。可现在,我不敢这么说了,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有梦的孩子了。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梦想是考上自己想上的大学。那时的我,我只想去浙江,想去浙大,想去杭州西湖,去看漓江山水……可是,现实也令人很无奈,高考失利,与浙大无缘,甚至离本科无缘。那个六月,对于我来说,是黑色的,我看不到一点点的阳光,我以为我再也不能去上学了,哪怕只是上一个普通的专科学校。毕竟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作为家里的长姐,我也觉得自己该出去打工供弟弟妹妹上学。那两个看不到阳光的月份感谢有你们,我的朋友们!是你们一直在鼓励我,支持着我。

后来,终究是无法放弃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我说服了爸妈,上了大学,选择了赣医,也选择了一个不被多数人看好的专业。

那时候,我已经无法说出来到赣医是怎样的心情,也不知道遇见这么多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朋友,但现在我很开心。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停留,停留在那个寻梦的时刻,即使梦已离我远去。我多么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天可以去一次浙江,去那个离自己梦想最近的地方,并在那停留一刻。

可是,时光浅浅,转眼即逝,看着从指尖溜走的时间,特别的焦虑。是已经无法看到梦给我的希望,还是我已经懈怠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的自己很迷茫。还是因为安逸的生活,很容易就丧失了斗志呢?

我没有办法再像高三那样心无旁骛,也没有办法做到数十年如一日地坐在桌前静心看书。过去的岁月也许错过的便再也回不到从前。

如果人生真的还有如果,我愿意背起行囊再来一次,再备战高考,去争取那个可以长久留在浙江的机会。我的梦想在远方,我却留在了现实的路口。

经常心安理得地对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爸妈说自己要自习,可自习的时候自己在干嘛。聊微信,刷微博,逛淘宝……每天有多少时间浪费在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浙江的朋友和我聊起浙江的时候,我那时内心挺百感交集的,我想要去那个自己心心念念的地方,一个自己想要长留的地方。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不知道自己现在的醒悟是否还来得及,我只知道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希望在赣医可以遇见最美的自己,也遇见最美的你。

耳机里传出“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努力把握每一分钟”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篇3:寻梦之路美文

如果说神七上天是中国人探月梦想的一个升华, 那么数字校园建设无疑是当前教育信息化领域基础教育的一项壮举。漫步于中小学校园, 我们会被眼花缭乱的数字化环境所环绕。端坐于PC前的教师, 在轻松快捷中享受网络办公、电子备课的方便与高效;散布于校园每一个角落手拿学习终端的学生, 感受着校园无线网络带来的快捷交流与在线沟通;上班在外的家长, 利用手机短信与网络专区适时查看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在校表现。丰富的数字图书资源、精彩的网络课程、互动操作的虚拟实验、及时便捷的在线答疑、招生考试的通知发布、班级活动的精彩照片以及益智动脑的娱乐休闲……

校园网今天的规模和水平在十多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但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 已美梦成真。当初的校园网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数字校园。探根寻源, 回眸校园网十余年的发展之路, 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再次梳理, 需要更加理性地分析。

●事件──政策引导的必然推动

从校园网到数字校园, 一个看似简单的名称转换, 却蕴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段艰难历程。也让很多专家学者为之痛苦地进行了多次思想的蜕变, 一线教师也在十余年的实践探索中从激情冲动到理性回归。对这十年, 我们可以快速梳理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政策与事件。

自200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后的2001年, 教育部随即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校校通”工程为背景, 以校园网建设为契机, 我国各地的教育信息化投入逐年加大, 校园网、区域教育城域网建成率不断提升, 全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应用建设大高潮。

2002年, 国家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同年, 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与此同时, 也出台了多项标准, 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试用标准》等, 并成立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教育信息化工程被列为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之一。

2003~2006年,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成立, 教育部发布《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 “农远工程”也正式启动。

2007~2009年既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年, 也是教育信息化沉默的低潮期。但在这几年中, 以移动为首的电信运营商大规模进入校园, 移动校讯通的家校互动业务成为教育行业关注的焦点, 联通和电信也紧随其后, 针对校讯通业务的影响, 各界褒贬不一。

2010年7月, 酝酿已久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正式出台, 其中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重点分支被提及。

受教育政策推动至今, 全国几乎所有城镇中小学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校园网。网络建设、软件应用、信息推送、知识共享、资源整合是当前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几大应用主体。

●结网──校园组网的漫漫长路

1994年7月,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启动。同年, 清华北大等顶尖大学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 这些网络是中国Internet的开端, 也给基础教育带来了触动。

校园网初期使用较多的功能主要包括BBS、WWW浏览、FTP下载、E-mail及一些简单的CAI应用等。

在此背景下, 从PC的单机应用到局域网络的大规模部署迅猛发展, 学校内部联网从10M以太网技术快速发展到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高速通道。带宽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校园网应用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办公自动化、网络图书馆、流媒体下载等应用出现。

从2000年到2010年间的这十年, 校园网的发展从起步阶段几台机器的局域联网到基于服务器集群和小型机应用的多层次架构体系设计, 都因实际的应用需求而催生。校园网在长期的发展中承载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多, 如备课教学系统、大型异构资源系统、一卡通、视频会议、培训系统、办公管理系统、评测系统、安全软件等, 这些对网络有着特定要求的应用在早期是极难统筹规划部署的;由于不同的业务往往需要部署不同的网络和不同的服务器, 不同的业务应用及开发环境需求不同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库选型, 因此也产生了后期基于系统整合、统一认证、资源共享、无线互联等新的技术应用。

另外, 伴随众多的应用需求, 学校的管理人员还承受着巨大的管理压力, 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加剧了网络使用的复杂性, 加大了网络中心的日常维护工作量。服务器集群、三层交换、大型数据库、异构操作系统、中间件平台等软、硬件数量的增多和一些学校多校区因素引起的分布范围加大, 使得很多学校的网管人员在面临人员配置少、技术管理瓶颈等时束手无策, 一度使学校的网络管理完全依赖于提供产品的多个企业, 形成分散式、无保障的校园目标管理。基于维护工作的复杂程度增加和人手的短缺, 在上海、江浙等地先后出现了服务外包的应用维护模式。即以教育局为区域单位的一批学校或一些带有分校区的大型学校分别将校园网的日常技术维护、硬件维修等难度较大的内容统一承包给一家有实力、服务好的企业, 学校则一心一意从事教育教学应用的研究。

当前的数字校园规划主要包括平台层 (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基础系统层 (中间件或基础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一卡通系统等) 、应用层 (校园门户、办公、教学、资源、管理、家校互动等) 、服务与管理层 (网络基本服务、综合信息服务、数据统计分析、决策支持服务等) 等主要层面, 同时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有相应的个性化系统与应用规划等。

●应用──从硬件建设到应用规划的服务转型

1. 重硬轻软的漫长历程

到目前为止,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也是五花八门, 各地差异很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甚至建有国家科技实验的数字化重点实验室, 而贫困地区还在接受着国家“农远工程”的光盘资源与卫星接收的教学片。信息技术更新着教育者的思想、观念, 改变着传统的教书育人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 面对诸多变化, 人们难免会存在一些思想的局限。

在校园网建设的早期, 为了争取设备资源, 大部分学校盲目追求硬件, 甚至相互攀比, 以建设高档豪华型机房为对外炫耀的资本。

很长一段时间内, 校园网的建设成为“烧钱项目”, 大批量的资金全用来采购硬件, 仅以免费或极少量的资金来考虑软件, 形成重硬轻软的局面。有的学校相互攀比, 买回来一些远远超出学校实际需求的前沿产品, 发挥不了产品的实际作用。还有的重投资、轻维护, 不注重后期的维修和保养, 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如何寻找最优化的经费投入方案和应用模式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之一。

经历硬件阵痛的管理者们终于醒悟过来, “三分硬件、七分软件”和“三分软件、七分服务”已经逐步成为校园网应用建设的重要思想。从重硬轻软到软件、硬件、制度、人的平衡视角规划, 这些都无一例外地反映出以应用为核心的人本位思想。

经历十余年的蹒跚摸索, 现在的校园网已经回归到比较理性的规划, 从软件、硬件到资源及人的调整, 都反映出校园网应用规划中的进步与发展。

2. 教师培训的难题

如果说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那应用中的另一个瓶颈——教师应用技术培训则成为校园网应用过程中一个长期而艰难的问题。

虽然对现今的大部分教师而言, 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已不存在盲区, 但在当时却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逾越的第一个障碍, 社会所能提供的信息技术培训尚不成熟且价格昂贵, 于是, 聪明的教育管理者利用学校的信息中心为教师和管理人员设计了不同的培训计划。

初期的培训都以技术应用为主, 围绕备课教学, 然而在培训中人们很快又得到另一个重要的启示——因为每个学校的软硬件环境不一样, 教师的素质差别也很大, 当同质化培训盛行时, 必须为教师提供更贴近需求的校本培训, 进而培养教师的应用习惯,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理性反思后, 很多学校在后续的发展阶段中, 根据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和应用状况, 分批分层次分内容模块地进行了较为细化的校本培训。有些学校以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模块为主线, 每增加一个新应用项目的同时, 都及时地推出相应的校本培训, 从而让项目成果更好地被教师和管理人员接纳。更有趣的是, 有些学校仅仅只是开了一个校园网站的博客平台, 校长和信息中心主任联合引导并带动全校教师的大讨论, 从教学到技术应用、从经验技巧到知识管理、从兴趣培养到专业发展等, 在讨论中通过无形的引导, 让全体教师不知不觉中完成一个个应用技能的“主动探究式”培训, 很轻松地解决了信息化操作技能培训的难题。

回顾校园网教师培训的历程, 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 经历了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方式。在后者的个性化应用设计下, 应用氛围很快就得到了改善。客观地说, 大部分学校的这种应用氛围多半是由学校信息中心所倡导的, 在他们的努力与创新思考下, 校本培训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也为后期全国性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培训考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资源的唤醒

在2000年以前, 校园网的应用基本上处于工具类应用和简单的CAI应用阶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这些单调的应用不能满足教师对教学参考内容的强列需求, 无论是论文、课件还是教学用的一些图片、音视频片段、电子图书等, 都需要很费力地从图书馆及当时并不丰富的网站内容中去搜索。随后, 资源库的出现让教师们眼前一亮。

应该说教育信息化建设在进入转型期的过程中, 教育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没有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软件, 再昂贵的设备也是废铁一堆。没有足够的网络资源, 网络的普及和远程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纵观教育资源的发展历程, 资源建设经历了从静态资源到动态资源的转变, 从本地集中式平台的管理到分布式资源平台的应用尝试, 从素材资源到“智慧资源”的形成, 从单纯基于教师备课的资源到探究性学习和教科研培训的各类专题资源, 从简单的图文和音视频片段到完整体系的网络课程、基于知识管理的结构化主题资源, 从教师“教”的参考资料到学生“学”的学习资源。这其中的变化都渗透着教育信息化理论、IT技术、教育改革思想、教学方法研究、评估体系定位、培训模式转换、商业服务转型等多种思想层面的变化。

资源库的内容建设层面也历经了一次从无序到有序, 从零散资源到结构化系统资源, 从单一的素材应用到课程整合应用, 从备课用的“教”的资源到“教与学”的资源,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兼取并重的拓展性资源等资源内容开发方向的思路变化和角色转移。

资源库发展过程中, 由于个体差异, 各校依据实际情况做了个性化界定, 有条件的学校可量身定制校本资源, 没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采购或借力网络丰富的内容形成校内共享的资源应用环境。由于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耗时耗力, 大部分学校并不具备资源搜集、整理、加工及个性化开发的环境。由此, 也应运而生了一些特定的技术应用, 其中以垂直搜索与全文检索应用为代表的专题性资源网站便成为很多教育机构及校园网应用的宠儿。资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 也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 让教师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

4. 软件应用孤岛的破解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 软件应用环境中的“三大孤岛”问题曾经一度困扰着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的应用。这些软件孤岛的存在, 大大降低了软件应用效率, 使得教育软件的应用更加困难, 终端用户不想用软件、不喜欢用软件, 用户经常觉得用软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反而变成负担。这其中, 应用孤岛是最突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应用难的问题, 无论是教育专家、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用户等都曾经提出过多种解决方案和建议设想。而事实上, 一个校园网软件系统包含众多企业、众多个性化应用和共性应用相结合的需求, 包含着甚至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 运行在不同服务器及客户终端上的极为复杂的系统架构, 要想一蹴而就, 谈何容易。软件应用孤岛的问题始终是校园网应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障碍。

由于教育信息化投资历年增长的巨大吸引力, 不少优秀的国内外厂商进军教育IT市场, 以企业为核心力量的技术阶层接受了破解软件应用孤岛的难题。一些大型企业在切入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后经过长期的调研和技术攻关, 提出了系统整合架构设计、单点登录、信息推送、数据整合、应用集成、统一产品管理、后台菜单式管理、在线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一些学校也借此契机开展服务外包、个性化定制、网站群关联建设、虚拟校园等基于统一整合架构的应用设计。

在经历一系列技术改造及企业标准规范的认证统一后, 个性化应用及培训已经不再是难题, 应用孤岛的问题至此得以化解。

5. 应用需求的微妙变化

现在的校园网, 强调的是数字化环境下的开放与共享, 实现在校园内部、校园与区域、校园与社会之间能够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同时, 在企业层面, 关注用户反馈, 以客户为中心的IT架构设计也是企业产品生存的根本。

以校园门户应用为例, 从早期的校园网静态网页式的简单网站到集学科网站群建设、处室网站群建设、班级网站群建设、特色教育网站群建设的网站群系统, 已经从一个单一网站演变成为一个集数据关联、信息聚合、分级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网站群后台管理系统。

在技术方面, 有松耦合型的中间件整合应用模式, 也有基于常规操作系统的独立应用平台模型;有大型应用系统, 有小的工具软件, 不一而足。无论是小到一个学科符号系统的应用, 还是大到整个教育城域网系统平台底座的开发建设, 这些都是教育信息化当前的真实应用需求。

校园网的应用需求, 从教育教学软件采购的需求发展到更加关注应用的价值, 从盲目追求先进的技术应用发展到探寻运用技术应用来提升工作与生活的效率与效益。工作方式从刺激需求转为响应需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 教师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其理论水平也逐步提升, 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需求不再局限于大而空的解决方案, 更多的落实在很多细小的应用领域, 造成教育信息化的细分市场格局。同时, 教育信息化不再仅仅以学校为主战场, 而是扩展到家庭、社会各个区域。

●理念──建构主义与课程整合

在“校校通”工程的早期, 北师大何克抗教授便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而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践正是建立在信息化环境之下。在此影响下的几年间, 全国各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始了大规模的转身。一时间, 整合成为人们日常谈论教育信息化的必备话题, 其中, 信息技术本位教学、信息技术工具论一度成为理论争议焦点。

到今天为止, 人们已经很少讨论技术与学科之间到底是谁整合了谁, 以及课程整合的提法是否正确的问题了。而是转向立足本校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的实用性层面。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也好, 苹果明日教室也罢, 也不论是依照WebQuest的模式, 还是借鉴“小学语文四结合”的做法, 不管是依靠哪种理论, 只要是对本校教育教学有正向促进的, 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 能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 都是可以选择多元化操作的, 最终让教师自己决定, 让学生自己选择。学校最终要搭建的只是一个有益于教育教学的数字化环境, 而这种环境也应该是量力而行, 根据学校的需求来逐步建设和完善的。多年以来, 人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 素质教育也有很多面向社会实践的局限, 也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并不能一概而论, 还是要根据本校的环境来量身定制, 或者二者融合。因材施教、按需求教才是符合实际的特色方式。

无论是校园网还是教育城域网的应用, 从课程整合的发展来看, 已经不再简单地理解为技术与应用的整合了, 而是涉及软件和硬件系统、数字化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上下级行政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资源、学区化社区资源等全方位的基于信息化大环境应用的整合。而这其中,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与学习的整合是校园网发展十余年间关注的核心焦点, 毕竟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教书育人, 教学特色与办学理念始终是学校办学的不二法宝。

●文化──数字校园的特色试点

如果要回顾和反思校园网建设与发展的十余年历程, 笔者认为不能漏掉的一个关键词应该是“文化”。从初期的简单网络设备的使用到当前数字校园无线环境的应用, 以至现在倍受关注的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我们不得不对校园网应用的文化内涵做一些更深层次的剖析与思考。而目前最能体现校园网文化内涵的便是数字校园的建设规划。

如果说早期的网络建设一直在围绕如何提升应用,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话, 那么现在的数字校园建设已经在更多地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的网络环境, 在建设与应用中更好地打造一个符合学校办学思想, 融入办学特色和教学理念的数字环境。从而更好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这其中不仅包括教师应用水平、学生学习能力、领导管理能力, 更多地体现在校园氛围、学校特色展现、人文关怀、国际化大视野、教与学的方式等多方面, 从而对传统的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学校发展观进行审视与重构。

今年底, 北京数字校园大规模试点项目在延迟一年后再次正式启动, 从全市范围内筛选出29所学校作为先期试点。此次的数字校园实践项目, 强调现有软、硬件设备的整合应用, 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 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环境来打造一个真正以人为本, 技术应用的人文校园。

展望未来, 数字化校园正从“桌面时代”走向“移动时代”。站在技术的制高点上, 无论是空中校园的论点, 还是移动终端的预测, 前方的路其实就在脚下, 用好了就能看到未来。

篇4:活色生香 寻梦之路

秋冬季的黛安芬内衣演绎出不同风格的女性,似乎将他们活色生香的生活搬上T台,魅力十足。这季的内衣用色取自稳重、内涵的深色系,黑色、银白色、深红、绛紫普遍运用。但在在设计中,偶然穿插的粉红、粉蓝及裸色为本系列添加了一点动感。除了诠释高贵典雅展现出女性的优雅与性感之余,还加了些小暴力。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梦想,追逐梦想的脚步也不曾停止过,你的内心开始蠢蠢欲动了吗?追梦、寻梦就让黛安芬带着我们一起徜徉在内衣的世界,一起来寻找着我们潜意识中的梦,看看哪个内衣梦更适合你。

精致的小扇子、华美的小阳伞、优雅的手套,搭配着蕾丝小性感的粉粉的内衣,俨然一派贵族小姐的生活。精致的内衣上带着小碎花,田园之风袭来。圆润有光泽的珍珠,随意地耷拉下来,高贵的气质,优雅的体态,宛若在云间舞动,曲态尽显。

华丽的皮草、婀娜的荷叶边,大幅的褶皱,再加上大头花,波西米亚环,你看到了女性身上那暗藏的叛逆与小小的不羁了吗?流行的设计、精巧的做工、舒适的感觉、先进的面料让黛安芬的内衣魅力无限。当你随意在领口半露香肩,就会性感无限,这是你追求的梦吗?

蓬松的头发,简洁干练的内衣和一把手枪,是不是酷毙了,帅气、野性夹杂着一点暴力。蕾丝的花边笼罩在内衣之上,带着网眼,性感增倍。这样的女性是否会让你联想到“007系列”中的“邦德女郎”。青铜色的高腰裙、醒目的鱼形吊坠粗金项链,开着摩托追火车、在楼顶甩掉追兵的场景,虽然黛安芬的模特们没有现场展现这一幕,但这些却在她们的骨子里流露出来。只是一把手枪就诠释了一个无比生猛的性感女郎。

篇5:木渎寻梦美文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一个人,因为一方空蒙的山水,一通弥久沉香的往事,或者是一份郁郁悲欢的心情。而我爱上木渎,却是因为一种闲适,一种清淡的雅致,一种远离尘世、闲云渌水的清逸,一种悠远古朴的水墨风情。

最初与木渎的邂逅,是缘于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梦里烟雨潇潇,平水孤峰,古渡口里沉淀的苍老岁月,残旧石桥缝隙上爬满的青苔,还有斜阳、坞台、雨荷、芦苇荡,古运河旁的垂杨柳。最是那青石小巷里,着印花旗袍的婀娜倩影,那藏在桐油伞下匆忙脚步里郁郁的心事……

寻梦,寻找一个遥远的水乡梦,寻找一个无时不在撞击我心房的江南古镇梦,同里、锦溪、周庄、南浔、乌镇、木渎……一连串令人兴奋的名字纠着我心的最软处。就这样,那年七月,按捺不住岁月悸动的我们便匆匆地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木渎是一个与姑苏城有着同样久远历史的小镇,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乾隆帝六下江南每次都曾在这里落脚。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博取美人心意,下令筑姑苏台,建造了这座小镇,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不断运来的木材把下游河道港渎都堵塞了,木塞于渎,木渎由此得名。

几千年过去了,当美丽的.传说随着圆月西沉,而后又再次升起的时候,我们便惊愕于这山水街巷的无限宁静和妩媚了。

杨柳依依旧梦寒,亭台楼榭上斑驳的朱漆透着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游走在昏暗的青石小巷,感受那种巨大的时间落差,走在路上,走过不同年代重叠的脚印,贴着时间的脉搏,这几千年重合的距离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木渎的美,美在简约而不失风骨,美在朴素而不失优雅。放眼望去,青瓦白墙、亭台楼宇,错落有致,却是呈现一片淡淡的墨色。我仿佛看到一个白衣素裙的女子,禅静了尘世的浮落,在临水的一侧洗涤着流年的伤痛。木渎就是这样,高枕着水乡的清丽和沧桑,一直稳稳地酣梦了几千年……

我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独特,没有拙政园里的花枝招展、精致典雅,也没有周庄、同里宏大的规模和浓重的商业气息,它就是这样高傲的悠然着,在小桥流水中独守着一种神秘的孤独。木渎就是这样缱绻着,特立着,在爱恨聚散间定格了它湿漉漉的倥偬的模样。

有人说这里是恋爱的好去处,如果你喜欢一个女孩,那么带她去木渎寻梦吧,闲云碧水、古桥廊亭、晓荷阑珊、明月幽径……把最最深切的爱存留在这里,而后再带走一片恬静。是的,木渎确实是个不会让人失望,也不会让爱失望的地方。

木渎是有记忆的,它守着静好的岁月涤荡着烟柳繁尘。站在虹桥之上,望着曲水悠悠,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秦淮河,在这错落的廊亭间,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秦淮八艳。董小宛行墨如水的画笔,描尽了红尘的凄艳,柳如是纤手扶琴,扶尽了绝世的才情,也扶尽了尘世的辛酸与悲凉,还有陈圆圆那妩媚媚的魂囊……渌水荡漾今犹在,可惜这亭畔人却已非当年人……

红尘之上,总是陌路,在树影斑驳间是用心碎写下的苍凉。木渎在这份苍凉中踟蹰着,一搭搭石桥横亘于流水之上而安静地守候着,等待着深愔自己心事的那一位的到来,打从自己脊背上轻轻地走过之后,摇落满满一地深沉的故事……

木渎还在等待着,等待着下一个寻梦者。我带着纤纤的梦而来,又在双目迷离的恍惚中离去。木渎就像是遗落于花草间的一滴甘露,晶莹透亮,虽小却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走到了别离,我只剩下一种深深地敬佩,敬佩自然,更敬佩古人这种让我们难以企及的智慧。

篇6:世界屋脊之路美文

哈达般逶迤的青藏公路,以其圣洁的姿态,在世界屋脊呼吸了60载。寒来暑往,车轮碾压,无边无际的积雪,收藏着随时融化的岁月。我们虔诚地一路走来,穿越四季,跨越长河。在感受大自然的奇绝景观的同时,我们也在体会着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沿途听到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感人的故事,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名字,就是慕生忠将军。

慕生忠是高原生命禁区的开拓者,更是个筑路天才,他被称作青藏公路之父。在物资极度匮乏、设备极其简陋、专业人员极其稀缺的年代,他硬是组织起一支临时性的筑路大军,仅用7个月零4天,不可思议地在青藏高原上修通了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雪域天路――青藏公路,书写了人类筑路史上的伟大奇迹。

作为城市的格尔木,在苍茫的戈壁背景下显得很弱小。城中有座更为娇小的楼房――将军楼,这是格尔木历史上的第一座楼。它的单薄与雄浑相衬戈壁滩,渺如尘烟。然而,它却宏伟地屹立着,任凭狂风暴雨,英姿不减。

顾名思义,小楼因慕生忠将军而得名。曾经,这里是将军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一个生动的筑路博物馆――每一张图片和实物,都在深情地“呼吸”着。即使一把普通的铁锹,也让人惊心动魄:你能够想象出铁锹木柄是一个将军的墓碑吗?那上面有着清楚可辨的字迹: 慕生忠之墓。这五个字,血汗渗透,风骨长存。这是慕将军亲手烧刻上去的,知情者说,他是在寒风中用干牛粪作炭火,一点点烧刻制作……慕将军一定是神情专注,面孔刚毅,目光炯炯。会有细柔的烟,会有焦煳的味儿。那是慕将军在以生命相许,生死承诺,为了这条天路,这是歃血为盟的仪式,足见壮士情怀。

在黄河流经的第一座城市兰州,我们采访了慕生忠将军的后代。慕青峰、慕瑞峰、慕翠峰……他把每个孩子的名字都带上了一个“峰”字,像一座座山峰排列成串。于是,许多人说慕生忠有“峰”的情结,因为修筑青藏公路,就是在挑战一座又一座高峰,他希望这种筑路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以传承,这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啊。

慕生忠的女儿慕瑞峰讲了很多关于父亲当年修筑青藏公路的故事,这些故事像山脉一样高耸而绵延。即使一个很小的细节,也有足够的震撼――

当年筑路工人每天睡在零下30度的帐篷里,清晨起来时,头发居然和地面冻结在一起,怎么挣脱也无济于事。唯一的办法,就是拿起剪刀,当机立断地剪断头发,这才可能完成起床过程。否则,就只能倾斜着脑袋与冰冻的地面板结在一起。

他们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筑路――没有任何大型机械设备,全凭铁锹、镐头等工具,磨秃了,磨钝了,硬是把大山劈开,把天路铺就。

类似的故事可以随手拈来。青藏路修至沱沱河这段时,过水路面被洪水冲毁了,慕生忠第一个跳到冰冷的河中搬石砌路。河里流淌的都是高山雪水,在这种极度冰冷的水中,皮肉经受着万箭刺穿的痛楚,却又很快麻木了。这是一种拼命三郎的做法,是对筋骨的极致挑战。在他的带动下,人们不顾一切地纷纷跳入河水中。

经过10个小时的奋战,冲毁的路面总算修好了。但是,慕将军却站不起来了。他的双腿打着哆嗦,两脚红肿得比鞋子胀出许多,根本穿不进去。

昆仑桥是青藏公路上的第一座桥,曾被叫作天涯桥,取咫尺天涯的意思。虽然这座桥只有十几米长,但是桥下却是几十米深的峡谷,水流湍急,惊涛拍岸。在最初修建的时候,这座桥仅仅是依靠几根简单的木头搭建而成,当时10辆满载着面粉的大卡车停在桥头准备试车。筑路队里唯一的工程师邓郁清担心出事,亲自爬进驾驶室要乘坐第一辆车过桥。不料,慕生忠一把将邓郁清从驾驶室里拉了下来,他自己却跳到了车上。他把危险留给了自己。他对邓郁清一字一句地说:“你是我们这里唯一的工程师,你要是出问题了,没有人可以顶替;如果我出问题了,党和政府会另外再派一个领导来。”

女儿慕瑞峰说,当汽车开动时,沉重车轮碾轧着发颤的桥面,木制结构发出咯吱的响声,桥面颤抖得令人窒息。在场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万一有了闪失,桥下可是万丈深渊啊。

许多年后,总工程师邓郁清讲到这个情节时,还会老泪纵横。

修建绵长的青藏公路,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每逢遇到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慕将军总是冲在最前面,他是真正的筑路将军,以天不怕地不怕的大无畏气概,谱写着英雄的史诗。

及至晚年的慕将军,身体衰弱,腿脚不便,走路时拖着灌铅般的腿,而那暴凸的虬枝般的血管,就是跳进冰水筑路时留下的纪念。他站起来已经有些吃力了,但是,他顽强地支撑着腰肢,每天都会扶墙站在一幅地图前久久凝视。女儿说他总是拿着一支笔在上面比画着青藏公路。有一次他跟家人说,“我找到了安睡的地方,等我死了以后,就把我埋葬在青藏公路沿线的昆仑山顶上,听着滚滚不断的车轮声,我才能幸福地长眠。”

从此,慕生忠将军便伴着青藏公路长眠,与天路融为一体。更有意味的是,十几年后,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而他的墓地正是夹在公路与铁路之间,他终日在火车和汽车的鸣笛下安眠,一点都不寂寞。

荒原上最具情怀的就是与动物打交道的记忆。动物皆有灵性,尤其是骆驼。它们是筑路工最忠实的伙伴,也是最原始的运输工具。

关于骆驼的故事,曾一路追随着我们的脚步。每行驶一段,似乎都能感受到它们的呼吸。那种极致的艰苦和生命的奇迹,就是在骆驼不屈不挠的脚步声中,写进了柴达木的历史。 前辈文人有过这样的描述:“回想当年,茫茫大漠中,有那么一只骆驼因为饥渴倒在了滚烫的沙漠中。驼工知道它是渴的,便苦求队长给它一点水喝。可是,仅有两桶水,那是全队人好几天的水量,只有倒下的人才有资格喝。然而,倒下的是骆驼,不是人,它没有权利喝。驼工跟这匹骆驼已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当他含着热泪与瘫倒的骆驼进行生死告别时,那头已经奄奄一息的骆驼突然缓缓地往起站了。它摇摇晃晃,浑身打战,就像一座没有连接点散了架的木头房子歪歪扭扭地挺了起来。所有的人一下子惊呆了,眼睁睁盯着它一步一打晃地追赶着队伍。它没走出几步,就像一座板房‘哗啦’一下子散在了地上。驼工哭了,那头骆驼被大漠流沙很快掩埋了……”

当我们的车驶入柴达木盆地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下,但见几头骆驼正悠闲地啃着草。谁能想到,在青藏公路建成之前,为了运送进藏物资,三万头骆驼聚集于此,那是多么浩荡的生命大军!然而,活下来的骆驼却寥寥无几,无数鲜活的生命深深地沉入地下。眼前这些幸存下来的“革命后代”,可否知道它们的“前辈”当年为了修筑这条天路所付出的代价;可否知道它们已经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眼下,这些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骆驼,如雅丹之丘,与大漠戈壁悠然构成一道祥和的风景,供人观赏拍照。

过了昆仑山口便是海拔更高的唐古拉山口了。我们在享受平坦路面带来的舒适的同时,也在被高海拔的缺氧折磨得死去活来。初次进藏,居然是这般滋味。

最刻骨的是在海拔4800米的雁石坪,我出现了人生第一次高原反应。这里至今还在用太阳能和柴油发电。我恍若置身孤岛,绝望而无助。气温骤降至零下,冰冷的房间里没有一滴自来水,也没有取暖设施,厕所还在户外。这一晚只觉得末日般的黑夜变得格外漫长。以为熬过这一夜就会好起来的,却不承想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高原反应也愈发强烈。尽管一路上一直在服用各种类型的抗高反药物,但还会时不时眩晕、头痛欲裂。尤其前往唐古拉时,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唐古拉山气温很低,时而寒风刺骨,时而冰雹扑面。在户外作完几个采访之后,我觉得头在暴胀剧痛,呼吸困难,四肢绵软到连上下车都力不从心了。终于,熬到了此行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

此时的天气已变得风清日朗。我被高原的太阳刺激着,被高原的风劲吹着,勉强打起了精神。

这时,一个戴着红头巾的骑行者引起了我的注意。开始我以为他是个康巴汉子,后来才知道他是北京人,25岁。骑单车一路行进在青藏路上。高原特殊的气候,让他的脸色变得黝黑,而黝黑的脸颊上却盖了两个红色“印章”。他说离家已经4个多月了。他的嘴唇干裂,两眼充满血丝,却满是执着的光。看上去,他要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单车后座上挂着两个口袋,里面装着他的全部行头。

他说这次骑行原本是两个人的约定,他们打算完成这次高原之行就去登记结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与他相约一同来这里的未婚妻已经不在人世了。他悲痛万分,为了那个承诺,他毅然带上“她”的照片,独自踏上漫漫旅途。本来是一次甜蜜的爱情之旅,却变成了一次悲伤的祭奠之旅。风雨兼程,一路下来,他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人生感悟。

对于骑行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这一路上的吃住问题。他说走川藏公路的时候,有时住在放牛人的帐篷里,有时住在建筑工地上,甚至还住过山洞,有几次差点被冻死。他说这次青藏公路之行,最难忘的就是道班工人,他们太让他感动了。

他骑行至唐古拉山的那个夜晚,突然间狂风大作、雨雪交加,骑行一天的他已是疲惫不堪,无助而绝望。望着海拔最高的“天下第一道班”的小小窗口,有恍惚的光亮,就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让他顿生希望,他不顾一切地朝光亮奔过去。这里是笑脸,是温情,不仅给他提供了免费的热水和氧气,还有干净的被褥和免费的住宿。他说,一路上能够顺利挺下来,多亏道班工人给予他的温暖和爱心,否则,他不知自己会倒在哪里。

常年工作在高海拔地区的道班工人,是最辛苦的一族。他们每天的工作非常辛苦,不仅要做好分内的养路、修路任务,还要做好“额外”的事情,那就是为路上行人提供各种帮助,那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就是让行人绝处逢生。一路上我们采访最多的就是青藏公路上的道班工人。从青海湖的甲乙道班,到唐古拉山上的天下第一道班,到处都有感人的故事。特别是那些养护女工。她们告诉我,为了保证安全,规定工人不能戴围巾和口罩在路面作业。如此一来,女性的皮肤便在这高海拔的风吹日晒中,干裂粗糙,红肿变形。并且,罹患各种高原病。外表看上去,她们普遍比同龄人要显老得多。

曾经,她们也是十六七岁的妙龄女孩。刚到这里工作时,跟城里人一样爱美,爱惜皮肤。然而,一干就是30年。她们把最美的人生时光奉献给了公路。有位女工告诉我,她们所住的道班就像一座孤岛,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连买女性用品都要跑出好几十里。她们一年到头也难得回家一趟,好不容易有了回家的机会,却遭受到意想不到的打击:亲生女儿已经完全认不出她来了。她说,那一次她被紫外线严重灼伤,皮肤过敏后肿胀开来,女儿竟把她关在门外说:“你不是我妈妈,你快滚吧……”

泪水一次次模糊了眼睛。但擦拭之后,更清澈的天地间,总是能够看到养路工人的身影。无论我们的车子行驶到哪里,总会有养路工人朝我们挥手。那身橘黄色的工装在我眼里就是膨胀飘动的彩旗,饱满而生动,感染着所有的人。我在想,只因有了他们,公路才算有福了。

面对中交集团第一工程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时,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他们算是真正把青藏公路当作一个“生命体”来对待,尤其面对世界性难题――冻土,更是视作这个生命体中最为娇弱的一部分。

青藏公路的冻土,主要分布在西大滩与安多之间。格尔木到拉萨1100公里中,有500多公里是多年的冻土带。高原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冬季结冰状态下的冻土,会随温度降低发生剧烈膨胀,在路面隆起一片片冰丘,叫冻胀。而到了夏季,又会随着气温升高而融化,叫融沉,还易形成路面积水,造成翻浆。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冻胀与融沉交替间,路面塌陷、下沉、变形、破裂、翻浆,形成了“搓板路”“坑洼路”,导致车辆通行困难,甚至无法通行,成为青藏公路最大的“拦路虎”。

上个世纪70年代,青藏公路多年冻土科研团队的第一代工作者,集结在被称为“鬼门关”的五道梁,开始了他们在冻土上修筑沥青路的征程,拉开了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三代科研人员薪火相传、攻坚克难的冻土科研序幕。

在以后的40年里,他们打通了人类筑路史上第一条跨越高原冻土区的沥青路,代价却是他们的血肉之躯留下了诸多隐患:心脏病、高血压、类风湿等。形象点说,他们将公路上的“冻疮坏疽”彻底治好,还以光洁明亮的“皮肤”,而他们的血肉之躯则留下了种种疾患,甚或千疮百孔……许多人将生命留在了高原,与沉默的公路永远相守。

他们几代人是以一种非凡的耐性,像对待不定性的病孩子一样,对待冻土出现的各种难题……他们每天像测量人的体温一样,在测量冻土的含冰量高低,像号脉一样摸透了550公里冻土区每一寸冻土冬去春来的变化肌理,成功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

漫漫长路,风雨无阻。我们悄无声息地行进在一望无际的青藏公路上,朝拉萨挺进。

雨后的强光在路面泛起耀眼的光斑,一路相伴的有雪山冰峰,有头顶的苍鹰,还有很多磕长头的人,他们是从遥远的平地,一步步将头叩向高原的朝圣者。他们是用身体丈量着天路,他们也在用心灵感受这个“生命体”的平坦延续。在他们的一起一伏间,绵亘的山脉有了生动的起伏;他们五体投地的叩拜节奏中,我的思绪如风中的经幡,在猎猎飘飞……

15天的公路“行进式”采访,原以为会那么漫长难耐,不承想竟这么快就一闪而过了。人在路上,情景交融,却没有看够,尤其到了满目色彩的拉萨,哪里都觉得新奇无比。想当年慕将军开着第一辆汽车“剪彩般”驶进这里时,该是怎样的惊喜?

篇7:天无绝人之路美文

英国作家毛姆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教堂的堂守,品质高尚,生活严谨,工作勤勉,很以自己的职业为自豪。他辛辛苦苦地工作了十幾年,以为这样就能岁月静好,安稳地度过一生,却不料新来的牧师发现他既不会读又不会写,觉得他不适合这份工作而请他走人。那一天,心情不好的他很想抽根烟,可是他走完了一条街也没找着卖香烟的店。他觉得不可思议,回头重找了一遍,还是没找着。这时灵感忽然降临,他想我没了工作没了收入,干嘛不在这条街上开一家卖香烟的店呢?于是他拿出积蓄在这条街上开了家卖香烟的店,生意做得很成功。他又想,伦敦还有多少条街找不着买香烟的地方呢?于是他到处转悠,一连开了十几家卖香烟的店,后来他的积蓄达到连银行经理都震惊的3万英镑。银行经理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怎么能赚到这么多钱。

毛姆式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能找到例子的。我有一位朋友,年轻时和我一起在工厂的办公室上班,后来我调到机关,他留在企业一干,当上了中层干部。他自认为生活还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且受人尊重,就这样干到退休也满意了。不料新来了个厂长,老派他去干克扣人的活,比如每天早上守在门房抓迟到者,迟到几分钟就扣人家一天工资,还搞什么苛刻的“末位淘汰制”,让他无法忍受。他与尖酸刻薄、不把工人的疾苦和尊严当回事的厂长起了尖锐的冲突,一怒之下摔门而去。离开工厂后,他开过饭店,卖过酒,均没啥建树,最后卖炒货大获成功。他不仅救活了好几个炒货厂,也让自己发了财,开起了大奔,住上了别墅。

我朋友的例子并不是什么幸运的孤例。我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破产关闭后的企业职工做好后续服务,为他们出个证明盖个章什么的。在工作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不是亲自来,而是由老婆孩子甚至是老父母来的。我问为什么他自己不来,他们说他在外地打工呢。而一了解,发现这个“打工”并不简单,有的是厂子里的工程师,有的是首席技师,有的当上了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现在赚的钱可比以前在工厂里赚的多得多。有一次过年时,我碰到了相识的一位,他感慨地说:“幸亏厂子倒了。”

篇8:一个90后的寻梦之路

第一次坐火车,大家的心情还是无比地喜悦激动与迫不急待的,就好像要做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样。即使那火车是快要淘汰的,没空调的可以随便打开窗户的那种。火车上的人真的真的真的好多好多好多啊!脚抬起来就难以再放下去,一个人的占地面积不足0.015平方米,一个个人都并联了起来,而我们要挤在如此密度的人群中30多个钟头,想想都都可怕。加上熬夜,一个个人都肮脏不堪。由于连同厕所的洗手间都挤满了人,所以想洗下脸几乎不可能。我们很幸运地买到了站票,因为他们说能买到站票就不错了。当时就感慨,原来计划生育如此重要。又想到网上那句话,“搞什么奥运、亚运,真要为民先搞好春运”,可那时是八月份啊,故此,我觉得应该搞好春夏秋冬运。

初出茅庐的我们看着有这么多人同去,心里激动着,证明我们的选择没有错。就这样,我们到了广州,一路犹如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曲折与坎坷,该与不该上的当都给上了。比如,火车站附近便利店撕钱角——付的零钱,一眨眼便没了角,直到你换成大钱,再一眨眼,便成了假币,技巧和速度貌似胜过魔术大王刘谦。

找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难。以前听说什么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要工作经验等等,才发现这些都是眼光高不高的问题,与我们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找的是普工

我们一共面试了三个厂。第一个是因没计生证被拒之门外,后来才知道男的可以不要,但当时他们没说清,所以之后我们都办了(我们不知道什么叫计生证。后来只有请中介所的人指点迷津,原来就是流动人口证。中介所外面5块钱就可以很速度地办一个假的,而当时我们却每个人用了30元,还经过了激烈的讨价还价)。

第二个因“男士请留步”被淘汰了。当时中介所说男女都包进,但后来我们才知道,是中介所要骗你十块钱报名费。想想这些人都他妈的黑,一个个都没点职业道德。难怪有人说社会才是真正的好学校,而在学校没人教过我们如何应对这种种骗局,做为新生的我们犯的这些错误还是可以自我原谅的。

面试的第三个厂,异常顺利地进去了。当天签合同搬行李,第二天就安排上班。进了车间才知道,那是个做电脑光驱的厂。车间里一条条流水线,我被分到了组装组,岗位是锁镙丝。

因为这厂是私企,工资很低,每个月上班都超过了三百个小时,而底薪和加班费都不按中国的《劳动法》来。进这种厂,体检是可以不用的,身份证是可以借用的,毕业证、计生证都是没用的。厂门口每天都在免费招工,说白了就是特别好进。所以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人都进来了,有小混混,有逃犯,有患传染病的,有搞传销的等等,这就更显得这是一黑厂了。很多人都因为种种原因走人了,当然对打工的来说,工资低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我比较容易满足,因为家乡那边做苦力,也就跟我们差不多,一月1000左右。就是这里花费高了一点。我也比较能忍受,在这种厂一做就是一年。

这一年下来,我已算是老师傅了。因为这里离职率高,大部分都是新来的。也因为我做事老实认真,领班不久就让我做他的助理,我很是激动地担任了,也很有信心。内心励志一定要做好。可正如那句话,美好故事的开始,悲剧就在倒计时。

比我来得早的那个人,他一看我“升官”了,心里就很不爽了,他对我忌妒不已,视我为眼中之疔。他虽然比我做得久,但经常旷工,做事又老是偷懒,升官轮到谁都不会轮到他啊!但这些道理跟那种人没法讲。没过几天他就找了人在厂门口等我了。

厂门口几乎每天都有打架的,有被群殴的,可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主角。那天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同是打工人,何必呢!我又想,鹤立鸡群总会遭鸡啄的。我觉得自己将来肯定是个有用之材的,所以能曲能伸。总不能被狗咬一口,你还还它一口吧!因此我便同女朋友离开了这个人心险恶的事非之地,我惹不起就躲,连那个月工资都没能拿到。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认为我很懦弱,我也不在乎。顺便说一句,和我一起的几个同学都在半年前就换厂了。

出了这厂之后,我们仍然进了个做DVD之类的厂。同样是电子厂,依旧是流水线,但明显比之前那厂大多了。是外资的,福利待遇好了很多,但做事要比之前忙了。刚进去还真的不适应,不过时间一久就习惯了。这里每月工资一千七八,但不包吃。我每月花费大概一千(包括房租、吃饭和杂七杂八),这样每月还稍有剩余,还可以寄部分钱回家,所以小日子过的基本无忧。

可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几月就变得紧巴巴了。公司没什么订单,没什么班加,还经常调休。星期天有订单且加班了,工资也不会按劳动法算。一月工资刚好一千元左右。后来涨了底薪,原以为工资会随之而涨,却没想到厂里立即限制加班,工资被控制得比之前还低,就这样越涨越低的工资却要跟涨得无休无止的物价抗衡,我好几月没给家里寄钱了。虽然家里没要,但总不能就不给吧!穷则思变,但我能变什么呢?

我把一些想法给女朋友说了,没想到换来她一顿臭骂。更没想到的是,两天后她居然不辞而别,只留了一封心痛不已的信:

“你说不租房了,搬回宿舍去住。宿舍里面,人又多又吵,又脏又臭,又不方便,反正就是住着痛苦,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人住的。不是我耍什么小姐脾气,而是我实在不能忍受和那么多且又陌生的人共处一室。本来上班又累又忍心吞声的,下班了还不能有点温馨的感觉,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就是缺钱了么?以后的房租我来交还不行吗?你这样执意要搬不就是怪我一直用你的钱吗?真没想到你是这么小气的人,天天说什么挣钱不如省钱,省省省,就知道省!我的心被撕扯般的后悔着,跟你这种人以后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我想要的幸福你根本给予不了,我对你真的已经绝望了!你以后不要再找我了,我已经有新男朋友了。”

我们都老大不小了,要为将来做做打算了,总不能一直这样做“月光族”吧。虽然省,也不是长久之计,可目前如此现实的趋势中,我还能怎么办?女朋友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都三年了,都好好的,现在怎么就这么分了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她不辞而别又去哪里了呢?

女朋友走了也就走了,我还得上班。这几天很累,涨了底薪后,很多线都减了人,产量说是也减了。其实谁都不傻,用了多少材料都心中有数,说减,只是叫人心里平衡些。熟话说“端人碗,受人管”,谁也没强迫你端那个“碗”。所以大家只能忍受,只能沉默。

一加班,工作量本来就做不赢的我,这样一想更做不过来了,而且还一不小心,噢,应该是几不小心,流了几个不良品下去。领班过来就猛猛地吊我,鬼哭狼嚎般地叫。我知道我有错,该吊,但我还是想发火,我早就听不惯这种嚎叫声了,更看不惯这些事。我不仅为我自己出气,我还要为这所有的工友出气。就在我鼓足气就要发出火攻之际,领班突然来了一句:“不想做了你就滚,我不缺人。”她居然没等我把火发出来就吼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那天,领班还算留了点良心,开的是辞退单,发放所有工资,没有任何别的处罚。可是宿管却落井下石,晚上九点多了,他却跑来坚决让我搬走,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我突然骂都懒得骂他了,只是心里想,我做一年多了才住了两天啊,要不是我那边退了房,你叫我多留一分钟,我都不留。

我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了行李并出了厂,背着沉重的包,拖着箱子向夜色中走去。夜好黑,没有星星,没有月亮,不过还好,也没有下雨。我不知道今晚去哪里,明天又到何方,但我明白,生活还得继续,梦想亦必须继续。

上一篇:学习党课心得体会参考下一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