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之路

2024-06-19

探索科技之路(通用9篇)

篇1:探索科技之路

科技之路高三作文

我刚要出门,转头看见我爸坐在椅子上用手兴致勃勃地摆一弄着什么。

他手中摆一弄着什么,我当然清楚。那就是他搭车要用、吃饭要用、工作要用、玩耍也要用的21世纪科技产物——智能手机。

但当我饶有兴趣地探头看去时,我看见那手机标示的既不是iPhone的缺口苹果,也不是Samsung的银色字体。而是醒目的八片花一瓣和用拼音拼写的英文“HUAWEI”。

我好奇地问了一句:“这是啥品牌的手机?”

“华为,国产手机。”

华为?在我的印象中,以前我哥用的智能手机不是三星,就是苹果。国产机型当然也有用,只不过都是像海信和联想这样的手机,系统的能力和进口手机都有一定差距。我哥用的三星手机,系统的功能就比国产机要好。华为是什么品牌?它难道比三星的系统要优质、好用吗?

“想用一用吗?”爸抬起头,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把手机一交一给了我。

我仔细打量着这个机器,就像看着一个很稀罕的宝物。流光金的机身,丝毫不比苹果的“土豪金”逊色。我激活屏幕,手指只在屏幕上轻轻一划,软件们便排好整齐的方阵,随时执行我的命令。我点开了任意的软件,不管是进入软件,是执行命令,还 是退出程序,它的执行速度都格外之快,貌似也在暗暗和苹果“快”的称号所较劲。我点开了设置,查看了它的系统,发现它的系统版本是安卓6.0,内存容量有64GB。这使我不禁有了点惊讶,之前我一妈一的一台HTC手机安卓系统版本只有4.1,内存更只有区区0.98GB而已,1GB都不到。如果没有内存卡的“庇护”,估计只是一块永远躺在柜子中的砖块罢了。

如果在这之前有人对我说,中国已经自主研究并制造出了能和苹果三星匹敌的手机,或许我只会苦笑着摇摇头。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会相信吗?但现在,我不但亲眼所见,还 亲手使用了这“不可能的科技”,那么我也就必须要为我之前对中国科技的错误认识作出改观了。

曾几何时,帝国主义列强用火炮轰开中华的大门,手握洋槍耀武扬威。而我们中国人还 是一个只会用弓箭、长矛、大刀等原始兵器的民族,帝国的铁蹄无情地践踏着科技水平落后的中国,满清政一府卖国求荣,割地赔款,中国人民深受其害。因为自己没有技术,无法制造先进的产品,中国人只能买外国人的东西用,甚至连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国人称之为“洋火”、“洋钉”……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受尽凌一辱。但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之后,中国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衰败了!

现在,中国早已从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跻身成为了一个科技强国,而且还 在持续发展中。

1390年,明代官员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凳子下,两手举着风筝,想用火箭的推力让自己飞向天空。结果火箭爆炸,他为了自己的愿望而献出了生命。但他或许没想到,自己竟然为几百年以后中国乃至世界的航天技术奠定了新概念。

1958年,也就是苏联首次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二年,一毛一泽东主席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一了第一颗卫星,《东方红》的乐曲在浩瀚宇宙中飞扬。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飞跃。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一了“神舟”五号载人火箭。

……

就在今年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火箭发射成功,在地球大气层划过了一道最美的弧线。在这条弧线中,饱含一着无数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的心血。正是那无数科研人员所付出的努力,浩瀚的太空中才一次又一次出现中国的身影,中国航天的史书又被添上了强劲的一笔。

现在,科技早已渗透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早已处处都是科技的影子。无论是国防,还 是经济;不管是医学,还 是化工;不论是政治,还 是人文……从黑火药到核武器;从指南针到北斗卫星定位导航;从活字印刷到激光3D打印……正从遥不可及,到不知不觉中广泛应用着。科技的进步,国家正在大跨步向前迈进。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或许我们现在并不能做点什么,但我们可以趁现在勤奋学一习一,将来成为祖国栋梁之才,报效祖国。

啊!翘首远眺,我们所追逐的梦已经近了……

篇2:探索科技之路

技术救灾之路。将最新技术转化为救灾减灾的具体行动,可最大限度地减轻与消除自然灾害的影响。”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闰志壮如是说。对技术不能过度依赖 “我们缺乏一些高可靠、高有效、高科技的产品和系统,这造成了震后最初的那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决策上的盲目和无序状况。” 四川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林舸全程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他深有体会地表示。发生地震后,他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原来预案的信息沟通是基于移动通信的短信平台,但没想到的是基站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当时到地震局了解灾情是自己驾车去的,完全回到原始状态。”

“到了灾区后,感觉看到很多情况却没有办法传递出来。”地震之后,闰志壮立即带着技术工作组到北川现场收集灾害信息,为后方决策提供依据。他认为北斗、遥感等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他同时指出,“我们在救灾通信装备方面是很薄弱的。”

“信息技术太发达的结果是,一旦灾害发生的时候,可能因为断电、断气、信息中断而束手无策。”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指出,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会造成严重后果。整合数据中心是关键

“提升应急系统的现代化水平,要以大量数据、图像及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策为抗灾服务。平时就要建立救灾物资、人员和专家储备数据库并联网,以便在灾害到来或发出预警时,能立即进行统一调配。”一位专家指出,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把自然灾害的数据总结起来,通过不同的运用达到预防的作用。

对于数据库建立的迫切性,北京清华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深有体会。他于5月18门进入灾区,并全程参与了震后重建工作。“由于没仃基础数据资料,在早期决策的时候,提出过1o天要打通公路的目标,但实际上最后是在3个月之后才实现这个目标。”

袁昕指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是灾难应急管理的关键,其次要有高分辨率的遥感技术和数据的自动处理和信息提取工作。”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各专项部门的信息系统和各类资源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组织标准,因此应急指挥系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整合”问题。

“我们抓风险管理及数据库的建设,就是力图在灾害来临之前把灾害的规律把握住。今后,一旦发生灾害了,就能快速的做出决策,这意味着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闰志壮认为,搭建应急管理平台的关键是把数据中心整合起来。“从技术接口、方案融合、技术规范、标准等方面,不同平台之间需要进行协作。”

应急信息平台中的数据关系到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是否及时,处置方法是否得当,处置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然而,这些应急数据都分布在各个专项部门系统中,如何将应急数据有效提取出来进行集中存储?以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保证关键的数据完好无损,并且将准确、完好的信息呈现给指挥者,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数据管理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特别是从赈灾管理角度上说,数据管理、内容管理的复杂性是一个新的挑战。”ibm公众事业部总经理郭维德表示。应急通信迪在眉睫

平时,通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大地震却让这座桥梁成为天堑。

“地震之后有没有快速组网的通信方式、方法或者手段,而不依赖于当地的通讯条件、架构?搜救时能不能通过监测到手机的信号来定位人在哪里?能不能为我们提供用手机信号进行搜索定位的仪器呢? ” 作为地震灾害搜救的国家队,中国地震直急搜救中心的宁宝坤曾身处救援第一线,他结合切身体会,对应急通信提出了3 个问题。

“ 传统的固定网络不适合应急,一定是无线的才行。传统的搜救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朝着图像信息、视频信息倾斜。”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卜智勇说。

“通信在中断的时候是能够给我们提供灾害现场信息的,这个信息如果能够被快速地获取,对于救灾非常有利。” 宁宝坤在北川曾进行过尝试,他们利用手机信号探测出一位遇难者的大概位置,但由于基站都被破坏掉了,定位并不是特别精准,“ 如果现场有扫频的仪器,就可以更精确的定位。”

“ 不管是传统电话还是卫星电话,都有弊端。用户数比较多的时候,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卜智勇呼吁,“ 作为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我国有必要从无线通信的频率开始,然后在通信体制上做出一定的规划。”

“将来应急通信系统应该具有这么几个概念:第一拉得动,就是便捷、易于安装。第二是通得上,就是能够跟多种形式、多种载体连接上。第三是看得清,就是双向的视频,而且最好是可走网络架构。第四查得整,就是数据库的搜寻及定位。”卜 智勇说。

篇3:探索农机工程科技创新之路

关键词:农机,科技,创新

1 概念阐述

农机科技指的就是科学技术与农机生产的有效结合, 或者是针对农村经济中所需要的一些产品加工技术及生产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劳动生产时人类维持发展的必要手段, 劳动生产与科技的结合只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丰富。

2 国农机工程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工程技术研究的重视度低

我国农机工程技术迅猛发展, 无论在理论研究, 亦或是应用程度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稍显不足的是, 大多与之相关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 农机工程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得到创新的农机技术及成果的普及, 需要依靠相应的资金和物资的扶持。但是我国现今的情形是过于重视生物科技, 却对农机工程技术不屑一顾, 这就使得农业工程技术所需要的资金和物资得不到国家的扶持, 进而使得农机工程技术创新得不到发展, 生产力下降, 这是农机科技发展计划的巨大阻碍。

2.2 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仍然落后

最近几年党和政府开始对农机工程基本设施的建设加大了力度总体来说, 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 主要问题归结为农机基础设施不足、农机综合生产能力较弱。其表现为:农机机械化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不先进, 农产品运输体系不健全, 销量不高等问题, 作物生长的环境始终不好, 外部对农机的污染和农机对外部的污染互相掺杂, 农机面源污染形势严峻等。

2.3 农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不完善

农机工程方面的人才始终处于缺失状态。农机工程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发起比较晚, 这就造成了农机工程始终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还要说的是农机工程学科涉及到机械、生物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所以要求毕业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全面, 但是知识面广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待遇优厚、发展前途大的企业, 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研究农机工程的专家稀少。现行的农机工程科研成果体系, 在农机工程学科本质属性上考虑的比较少。评价机制关于农机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 使得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发生脱离, 这样的问题在农机工程方面显得更加急迫。由于农机工程学科自身的属性, 使得农机工程科技人员获奖成果不多, 从而导致了这些科技人员在成果评奖等方面处于劣势, 不利于农机工程领域人才的成长。

3 推进我国农机工程科技创新的建议

3.1 建立现代农机产业管理系统

就现代农机领域而言, 生产力需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设施的保障, 这与农机工程科技创新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国家农机科技发展战略为指导, 将农机科技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 有效的结合农机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 带动整个农机产业科技进步, 是促进我国农机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开展整体性、系统性、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农机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逐步形成我国农机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建设等农机工程领域发展与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建设模式、建设标准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关键性集成技术, 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农机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

3.2 组建现代农机科技成果评价模式

现今我国将育种、农艺等作为农机科研立项的重点, 农机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远远跟不上生物技术研究的脚步, 因此现代农机建设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国从事农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单位基本都是差额事业单位, 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增加对农机工程的科研经费投入, 确保农机工程研究经费的持续稳定供给, 还有就是要注意国家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在组织各种与农机有关的科研课题时, 应注意安排由从事农机工程专业的单位和人员来承担与工程技术有关的课题或子课题。

3.3 培育农机工程科技创新

建立相关的制度,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在对农机工程的培训, 加大对农机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重点高校具有良好的师资队伍, 先进的硬件设施。这些都是培养高校创新人才的基础, 。由于我国农机工程学科起步较晚, 农机工程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很少, 影响了高校对农机工程人才的培养。所以必须在国家重点学科关于农机工程方面加以关注, 造就更多的农机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以满足新农村和现代农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尽快的注册农机工程师制度的建立搬上台面。

4 结语

农机科技创新工程是农业发展的中坚手段, 现如今我国在农机工程技术创新上仍然具有理论研究不够重视、技术研究理论和应用相对落后、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不健全这些方面的问题, 所以要求我们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管理系统、组建现代农机科技成果评价模式、积极培育农机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以求农业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桃英.加快发展农业工程学科有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N].中国农机化导报, 2009, 19 (4) .

[2]蒋和平.论我国农业工程技7 R开发的对策与措施[J].大自然探索, 1996, (2) :94-99.

篇4:探索高科技企业发展之路

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是中国首家获准入台投资的企业。新大陆集团将利用台湾地区在市场上的便利条件和市场渠道,拓宽公司的技术产品在北亚、日本、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推进海外市场的业务发展。新大陆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快速发展的经验,被称为中国现阶段高科技企业的一个成功范例。新大陆科技集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在今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经济》记者采访了王晶。

据王晶介绍,新大陆集团创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环保等领域的产品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员工近千人,是一家在三大科技领域发展的民营高科技股份制企业集团,总部在中国福州。其中龙头企业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是2000年上市公司。目前,新大陆集团在电子信息领域中的计算机外设产品、系统集成、二维码系列产品;生物制药领域的癌症早期检测试剂;环保领域的紫外-C水消毒系列产品等都具有或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

王晶说,新大陆电脑公司刚创业时,仅有18名员工,150万元注册资金,经过5年多时间的快速发展,企业净资产已增至1.2亿元人民币。这个集团已发展为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为支柱的高科技企业集团,1998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创利税5980万元。5年来,这家集团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达43项,其中6项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10项入列福建省火炬计划,3项成为国家“九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7项获国家专利,6项填补国内空白。1998年,年方5岁的新大陆电脑公司就迈入了国家电子行业百强行列。

创业之初,新大陆人没有像当时的许多电脑公司一样,走靠卖电脑赚钱的捷径,而选择了一条走起来比较艰难的“以市场为导向、创自有品牌、走实业化道路”的发展道路。

王晶说,新大陆集团已成为国家科委首批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电子工业部重点扶植企业、福州市“先进纳税企业”、工商银行“aaa级信誉企业”。

短短几年时间,新大陆集团共研制了磁卡终端、nl系列pos、快办事等30多种高科技产品,其中4项填补国内空白,2项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3项为福建省新技术与火炬计划项目。目前,新大陆已成为国内三大终端生产厂家之一,nl-800pos通过了国家级成果鉴定,在系统集成方面也显示出雄厚实力。

新大陆集团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每一个科研项目都进行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捕捉市场需求,根据客户需求开发、设计产品,开发队伍与市场人员密切配合,深入市场,了解市场,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达80%。

工业设计是产品从原理到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产品化的第一步。新大陆集团十分重视工业设计,成立了专门的工业设计室和cad中心,保证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高科技产品更应该是质量上乘的精品。新大陆集团建立了4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一条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表面贴装(smt)生产线,一条双波峰焊生产线,两条生产流水线及配套生产、测试设备。从设计开发、配套采购、生产、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均严格按iso9002标准实施,建立了qc保证体系。

新大陆集团讲究营销策略,总是以快半拍的节奏抢占市场,在销售策略的制定和销售网点的设立上进行科学规划,并采取服务跟进的措施,从而保证了市场的拓展和巩固。目前已建立起以总部为中心、辐射国内18个大中城市的销售网络。

人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新大陆集团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培养人。“容人之过、记人之功、用人之长”成为公司领导人的共识,“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是公司干部的基本素质。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定期输送员工参加培训学习、出国深造。任人唯贤、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当一个新员工步入新大陆的第一天,听到的是这样一句关切的问候:“你觉得自己适合干什么?发展目标又是什么呢?”当你在新大陆稍作停留,你就会发现一大批二十来岁的业务主办和部门经理。

在此基础上,新大陆集团努力建设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要求“公司发展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和谐,公司团队精神与个人精神和谐,公司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和谐,企业行动准则与个人行为准则和谐。”形成这样一个价值观——“为社会贡献智慧,与大众共享利益。”营造宽松、和谐、合作的工作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员工有安全感和归宿感。提倡社会责任感、道德自律意识、人格力量、探索与拼搏精神。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重物质更重精神,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新大陆集团走高科技发展之路,壮大企业规模,树立大市场观念,抓质量,创名牌,成为全国最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之一。作为一家在高科技领域屡有建树的企业,新大陆集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把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商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自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王晶说,为了加快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步伐,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一齐努力。政府方面,要加快转变职能,从重在颁行优惠政策转到促进企业制度变革和强化市场竞争环境上来,通过市场竞争,对企业产生技术创新的压力和诱导作用;企业方面,则要转变内部机制,转变企业领导观念,提高企业家素质。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唯有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我们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新大陆的成功,并不仅在于它有如此迅速成长的销售收入和利税额,也不仅在于它开发出了如此众多的高技术产品,更在于它探索出一种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机制,一种使科研成果从企业中源源产生、并迅速转化为面向市场的产品、从而取得可观效益又推进再创新的动力机制。

篇5:科技创新引领班组建设之路

伊宁(那拉提)机场 吴克凡

班组是一个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践者。班组素质的高低,体现和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力。班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那么民航企业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开展班组的建设呢?伊宁机场飞行区“谦心”班组利用科技创新引领班组建设的先进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伊宁机场隶属于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36年,是新疆境内最早建设的机场之一。伊宁机场三年来在机场集团的绩效考核、安全业绩检测名次均列新疆支线机场第一,安全运行状况平稳有序。飞行区“谦心”班组是机场安全运行的核心部门,班组主要负责机场鸟击防范及野生动物防治管理、净空环境管理、FOD外来物防治管理、围界管理、跑道的日常维护管理、助航灯光系统维护管理、特种车辆的管理、冬季的清除冰雪管理等工作。

近年来,飞行区“谦心”班组紧密围绕伊宁机场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方针,创新性地开展各项科技活动,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断强化班组飞行区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切实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工作,为稳步推进班组建设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以鸟击防范工作为例,谈谈班组的科技创新经验。鸟击航

空器事件是航空领域内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1万次鸟撞飞机事件,造成的损失高达12亿美元。因此鸟击防范工作是机场保证飞行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鸟击航空器事件和鸟类在飞行区内活动的频次成正比,因此如何减少飞行区内鸟类活动的种类及频次,成为伊宁机场飞行区“谦心”班组必须面对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班组努力寻找鸟击防治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经过多方调研,发现薰衣草全株有香气、根茎含樟脑,既可以驱虫防鼠,又不吸引鸟类,非常有利于机场的鸟害防治工作。且伊犁有中国“薰衣草之乡” 称谓,大面积种植薰衣草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并有利于开发深加工产品、开展特色旅游业。

班组将思路向上级领导进行了汇报,经机场领导研究决定给予班组大力的支持。2009年秋季机场开始在飞行区试种薰衣草,连续三年累计种植面积达1450亩。将机场飞行区改造成为在国内都小有名气的薰衣草景观区,受到了前来机场旅客和民航业界人士的一致称赞。

班组正是依靠创新的思路,科学的管理,使得鸟击防范由依靠大量的人力、物力被动驱鸟,向依靠科学、生态综合治理过渡,促进鸟击防范工作质量的提高。

质量管理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班组每年邀请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员以及质量管理诊断师对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现场培训,培训过程中要求老师不仅对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行培

训讲解,同时注重质量管理中的工具方法的使用应用进行重点强化练习。

班组不满足QC知识的掌握,更注重QC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班组每年都结合安全生产考核目标组织开展QC活动,解决现实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活动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成员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通过这些年持之以恒的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已能熟练的运用质量管理办法和PDCA循环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难题,通过群策群力,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了会分析、会控制、会计算、会做图、保证年年有成果。使机场飞行区的保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班组连续四年内科技创新的工作有:有改进太阳能灭虫灯、太阳能遥控驱鸟炮、太阳能能见度测试灯、跑道巡视车辆夜间灯光照明,自行设计了驱鸟风筝并获得了专利证书。三年来共立科技项目五项:飞行区技术工作站建设、植物单一性鸟击防范探索研究、跑道隔离变压器深埋技术、猎鹰驯养驱鸟技术、沥青混凝土道面裂缝修补技术的实验,两项已顺利通过机场集团验收,一项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这些新举措的实行使得机场的安全运行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9年班组成果获得了自治区优秀小组成果一等奖;2010年班组成果获得了自治区优秀小组成果三等奖;2010年自主研发的课题荣获国家级优秀称

号;2010年班组获得机场优秀项目管理小组及鸟击防范“优秀组织奖”称号;2011年班组成果获得了自治区优秀小组成果一等奖;2011年班组成果获得了自治区优秀小组成果一等奖.自治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12年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篇6:探索科技之路

——焦作市马村区南岗村科技扶贫纪实

今年夏天,我们在南岗村见到该村支部书记郭莲英时,她激动地指着一片绿意盎然的核桃种植园,告诉我们:“今年一定是个好收成!”。看着郭书记充满笑容的脸,看着每棵核桃树硕果累累压弯枝头,谁都难以想象,几年前的这块贫瘠土地,现在却成为全村人走上致富之路的希望。

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办事处南岗村,位于焦辉路北侧,太行山南麓丘陵地带,全村有106户420人,耕地面积300亩,土地贫瘠,地下水位深,粮食种植亩产不足300斤,村内没有一家集体企业,三年前该村还属省级贫困村,贫困户达51户,贫困人口208人。在2001年,该村村两委干部曾试图带领大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将该村352多亩丘陵坡耕地规划为经济林地,全部种上了核桃树,因群众技术管理水平差,资金不足等原因,核桃产量低,不结果树多,口感品质差,经济效益很低,群众迫切要求对核桃园进行改造。马村区委、区政府在了解了南岗村实际情况后,经多方考察论证,2007年将南岗村作为省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为南岗村绘就了一张科技扶贫攻坚蓝图,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各方资源对南岗村大力实施科技扶贫战略,从改良核桃品种入手,利用资金、技术优势提高南岗村核桃产量、效益,建成南岗村优质薄皮核桃生产 1

基地,并以此辐射带动周边核桃业的发展。从此,南岗村全体村民走上了一条致富奔小康之路。

一、以科技为支撑,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的定位为南岗村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马村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省科技扶贫资金14万元用于南岗村科技扶贫项目,有效推动了南岗村核桃基地建设。一是嫁接改良优质品种。共嫁接改良优质薄皮核桃8000株,其中辽核1号117亩、辽核2号120亩、中林1号120亩,并合理配臵授粉树,有效提高了核桃座果率;二是引进新技术。引进春季高接换头改良技术、早期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聘请中国林科院董凤翔博士、市林科所张凤娟为常年技术顾问,实行跟踪服务,对核桃基地进行集中“会诊”,为基地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三是开展集中培训。该区与省林业技术推广站签订了技术依托协议,围绕薄皮核桃的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农民群众的劳动技能。目前,已举办各类技术培训5期,培训人次1200人以上,发放技术资料1500余份,经过培训,该村已形成了一大批核桃种植管理方面的“土专家”,并被邀请到其他村进行核桃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四是加大投入。该区新购进花椒苗4万株,采用铁丝围墙和花椒树围墙相结合的办法建设篱笆墙0.8万米,提高了核桃果实的保存率。同时,该区还购进45%复合肥料15吨,免费发放于农户,促进了核桃基地的建设。

二、以合作社为依托,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在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推动下,南岗村薄皮核桃的产量上去了,品质改善了,但如何使产品尽快推销出去,卖上一个好价成为摆在南岗村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岗村于2007年成立了全区第一个核桃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采取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赢利分红、民主管理的办法,由过去果农单打独斗转变为集中订货、集中销售,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保护了农户的利益。在南岗村核桃合作社成立期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南岗村,现场指导、协调合作社在运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实行领导定点联系帮扶制度,通过会议、培训班等形式,宣传讲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组建原则和优惠政策,把政策交给群众,同时,组织合作社成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增强其发展合作社的信息和决心,极大地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科技扶贫项目上的作用,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资金投放、项目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为合作社提供服务,为南岗村核桃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进一步提高核桃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效益,该村还积极在工商部门注册了“超然”牌商标,并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对所有产品一律进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产品等级、统一销售,并在农业信息网上发布信息,组织参加国家农产品博览会,使其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产品远销至福建、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

三、以整村推进为契机,助推新农村建设

优质薄皮核桃的成功,使南岗村开始走上了致富道路,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从去年开始,南岗村投资75万元,其中扶贫资金50万元,对村容村貌进行了集中整治,完成新修道路2400余米,清理排水设施2200余米,平整道路路基550米,使全村街道达到全部硬化;新建文化活动中心1所,新打280米深井1眼;新植绿化树种350余株,绿化全村主要街道;新装路灯14盏,亮化全村主要街道;美化墙体5000余平方,美化主要街道;户用垃圾桶普及率达到100%;建成沼气池50余座……通过实施扶贫开发,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村务公开得到有效落实,农村民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新型农民培训得到加强,农民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陈规陋习正在根除,树立倡导文明风尚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如今走进南岗村,犹如臵身一幅乡村画图中,雅致的农家院、婆娑的绿树、整洁的街道,以及怀抱村庄、绿意盎然、连片成区的核桃种植园区,无不昭示着该村群众日益富足、后劲勃发的现实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在南岗村实施科技扶贫战略,为南岗村村民引入了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合作社的成立

篇7:肖天存:科技产业化之路专题

“中国大学和英国大学都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如果大学能通过科技产业化而自给自足,便可以给政府减轻负担。我们讲‘知识经济’,其实就是这么回事”特约撰稿陈复加发自牛津

英国,牛津,化学系大楼。不大的办公室里略嫌凌乱,肖天存与其他3位科学工作者共享这个偏居一隅的房间。门外,是一个系里公用的实验室,学生们身着白大褂,忙碌地穿梭于一排排实验台前。这个化学系曾走出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今依然是世界最好的化学研究机构之一。

1987年,当肖天存进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时,他选择了研究催化剂——“怎样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而不造成浪费污染”。所以,1999年,他成为牛津大学化学系的访问学者后,与化学界赫赫有名的格林教授(Malcolm Green)合作时,选择的就是自己的催化剂本行,希望找到一个在常温下制备氢气的催化剂,以用于当时正红火的汽车氢燃料电池。但格林教授并不相信他的方法可行,许多同行也觉得这个方向没有什么意义。在肖天存之前,曾有日本科学家考虑过用甲醇加温分解制备氢气,但高温限制了技术应用。肖天存想到用过氧化氢与甲醇常温反应而产生氢气,然而在常温下,过氧化氢只能自我分解,无法与甲醇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便成了关键。

虽然肖天存也没有多少头绪,但却以尝百草的勤奋证明了自己。他试验了许多催化剂,最终在一个意外的爆炸中,发现高分散的铂金在常温下,可以同时活化过氧化氢和甲醇,使其产生协同反应而生成氢气。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直到今天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由此开始,他逐渐拥有了十多项国际专利。

然而,这项常温制氢技术并非完美无缺。大家逐渐发现,这种方法所制成的氢气含有少量一氧化碳,对燃料电池有不利影响。由于电动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氢能燃料电池的市场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冲击。

肖天存想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超高温蒸汽。他改变过氧化氢与甲醇的反应比例,利用其催化剂在常压下得到强烈的放热反应。这在地热钻探中相当有用,高温可将坚硬的土壤打散融化,而且细度强度均可控制,操作起来比金刚石方便好使。这项技术还可以在医院等地方做蒸汽消毒或有害气体处理等,用途相当广泛。这个技术再次受到广泛注目。“这纯粹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肖天存大笑着说。

“科技产业化给社会增加价值”

对于科研工作者,获取科研资金的困难并不少于科研工作中的障碍。在牛津时,肖天存面对着巨大的资金压力。牛津的实验室体系通常要求博士后甚至博士可以自己申请得研究经费,再与导师合作。英国皇家学会只提供了短期资助,很快肖天存便没有了研究经费,工作合同可能终止。格林教授建议他离开牛津去找工作。

牛津大学博士、来自南非的卡特,至今依然清楚记得同实验室的肖天存:工作非常辛苦,科研资金却似乎永远没有着落,研究组里所有人都为他的事业前途担忧。

2002年,牛津大学的ISIS机构成立了一个种子基金。ISIS为牛津大学的科技产业化机构,旨在帮助牛津大学的研究者申请专利、成立企业,同时为工业企业与政府机构提供牛津学者的咨询服务。这个由大学拨款、外界投资等筹集得的种子基金,可用以投资校内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发展,并负担发明人工资。这笔基金并不白给,如果最后技术商业化成功,这笔资金便算是对新成立公司的投资。许多拿惯了大笔不求回报的政府科研基金的教授们对此不屑一顾,但肖天存却看中了这笔基金。

ISIS同样看中了肖天存这项技术的商业前景。正值氢燃料电池风生水起的时候,肖天存带着他的技术到伦敦上市路演。投资人士见着无法燃烧的液体经过催化剂后,迅速发红燃烧,纷纷表示惊叹。

此时的肖天存还是个“书呆子”,对融资、股票、管理一窍不通。除了积极到牛津商学院学习外,ISIS给了他巨大帮助。它帮助肖天存申请专利,寻找项目经理做市场调查,写商业计划。肖天存逐渐对科技产业化有了许多认识。

两年内,ISIS为肖天存投资了12万英镑。同期投入的三十多个项目,只有肖天存的项目成功了。2006年,肖天存、ISIS与其他投资者所成立的牛津催化公司上市,ISIS迅速挣回四百多万英镑,将其他项目的失败投资统统收回了。

肖天存并不想就此成为商人,他依然保留着牛津大学的高级研究员职位,并积极争取其他渠道的科研基金,以资助自己在公司以外的科研兴趣。他感兴趣的始终是应用型科学,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科技成果,继续投入科技产业化的事业中。

“科技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加科学家本身的收入,体现个人价值,还可以给社会增加就业,增添价值。”肖天存说,“纯学术研究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难了。就算牛津与剑桥大学这种当年学术的象牙塔,现在也都不一样。”

英国大学系统有一个RAE评比(国家院系学术与教学质量评比),人才济济的牛津化学系选择了肖天存作为系里代表之一在评比中演讲。“其实我并不是系里的灵魂人物,但我的公司创造了三十多个就业机会,给学校也创收了不少。这个成就不一定能比一篇《科学》或《自然》高,但肯定比其他期刊论文要高,因为它有意义。它表示,我们牛津大学化学系不只是能拿政府的钱、花政府的钱,我们还能为学校创收,对社会也有贡献。”

“中国大学和英国大学都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如果大学能通过科技产业化而自给自足,便可以给政府减轻负担。我们讲‘知识经济’,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我想在国内做点事情”

“国内大学科技产业化的机制有些现在还是不够明确。”在国内外高校均有任职经历的肖天存说。

牛津大学的ISIS有明确规定:大学的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专利归学校所有。科研人员的公司成立之后,学校占50%的股份。学校不允许给公司投钱,只可以帮助公司去争取外来的资金。ISIS的种子基金也是由外部的金融机构管理。“而不是学校领导说了算。”肖天存笑。

但国内高校则更多是依照个例来处理。“比如有些老师会说:我是院士,我是重量级人物,我为学校服务了20年,你必须多给我一点。这种完全随个例来做事情的方法就没法谈,也没法管了。再有,国内的大学从政府拿到钱,不用在大学建设上,而用以投资,不需要回报,好多教授就没有责任心,很多公司都白投了。”

这个制度还包括科研人员对产业化公司的管理操作。“国内有些教授把学生找来,就给他自己的公司打工。这一来影响公司,另外责任也不明确,大家搞不清楚。教授在公司做这个研究,在学校还是做这个方向的研究,这样到底是学校的职务发明,还是公司的职务发明,他也说不清楚了。”

在牛津,肖天存每周在牛津附近科技园的公司工作两天,在学校实验室工作3天。公司给他发两天工资,学校用他的科研资金发3天工资。他在学校和公司所做的科研工作彻底不同。从学校出来的科研成果,学校会毫不客气地拿走专利。公司如果想要,需要给学校付许可费。学生如果在学校做公司的科研项目,公司必须给学校付人头费。一切井井有条,类似于其他英国人的管理制度。

2009年,肖天存申请了广州开发区的领军人才计划,在广州开发区开了一个研发型公司。他更看中的还是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即便是一个要求高素质人才的研发型企业,中国还是拥有优质便宜人工的优势。“国内的人吃苦,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愿意加班,这些年高教大跃进式发展,生产出了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但他们花了大量的学费,却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但在国内的创业也面临着国外无需面对的困难。“在国外不用担心专利被侵权之类的问题,在国内就比较麻烦。所以对于一个研发型企业,如果市场在国内,这个企业就很有可能活不下去。”

篇8:探索科技之路

编者按: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生命科学和其它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 将使世界农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生物基因库的建成, 遗传工程的崛起, 克隆技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 农业的面貌将为之一新。

2006年, 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 “农业”被列为重点领域, 同时确定了“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现代奶业”9个优先主题, 部署了一批相关前瞻性科技项目。《纲要》实施以来, “农业领域”的任务部署得到全国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从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积极推动。截至2012年, “农业领域”科技发展通过实施相关科技计划, 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了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进一步缩小了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为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本刊围绕《纲要》实施以来“农业领域”科技工作进展、科研成果、面临的新问题、领域专家的建议等组织了“专题报道”。希望能为政府决策部门、企业界和学术界提供帮助和参考。我刊十分欢迎广大读者以本刊为阵地, 就交通运输领域内的理论方法、技术攻关、产业培育、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藉此助力我国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篇9:日本的科技之路

90年代中期,急速增长的日本经济仿佛被踩了急刹车,这就是所谓"泡沫经济的破灭"。

近年来,各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经费达到了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在日本,80年代研究开发经费开始大幅度增加,到了90年代,就达到了世界第一。我们先将日本的科学技术政策和美国的进行比较,再进一步探讨其中的问题和最新动向。

大规模研究开发时代的开始

研究开发经费扩大到不容忽视的地步是从美国开始的。1957年,自从苏联成功地将人类最初的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天后,美国政府受此冲击,成立了宇航局。他们一方面大力推进登陆火箭开发,另一方面也在弹道导弹的开发方面竭尽全力。1956年,美国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964年这一比例便上升到3%,接近了其历史最高水平。

从那以后,尽管美国由于受到阿波罗计划缩减和越南战争失败等事件的影响,研究开发经费的比例一度减少,但80年代初,伴随着"战略防卫构想"的实施,它再一次上升,接下去又由于冷战时代的终结而有所下降。就这样,在美国由于政府的政策,尤其是外交政策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变化,研究开发经费在总体上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

美国在60年代所经历的那种研究开发经费的急速上升,时隔20年后,在80年代的日本得到了重演。80年代在"工厂自动化"和"办公室自动化"的喧嚣声中,工厂和办公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被急速向前推进。伴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潮流,日本的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大幅度提高了研究开发的费用,其结果是在质量上获得严格把关的日本产品出现在世界各国。

与美国不同的是,支撑着这一时期日本研究开发活动的是民间企业。当时的中曾根内阁在"小政府"的构想下,正竭力抑制着国家预算的增长。因此,与民间企业相比,靠国家预算维持的国立大学或国立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的增长是极为缓慢的。

因为根据二战以后制定的日本宪法,大规模军队的存在至少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因此,日本的企业就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研制和生产民用工业品上。冷战时期,在美苏将主要精力放在以核武器的开发为中心的军事技术方面时,日本企业以民用品市场为目标,甚至还开发出若干超越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比如面向一般市场的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等。

日本的技术引进

80年代,日本的技术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的专利和基础技术。即便是到了向欧美等国的技术输出占据了相当比例的90年代,日本在基础技术方面对欧美的依存率依然是很高的。

意味深长的是,这一时期在日本开发的民用新技术中,有的使用了在美国的军事研究中产生出来的基础技术。其中的一个例子是"通讯卡拉OK"。通常的卡拉OK是演唱者必须自备唱盘,而"通讯卡拉OK"则可以通过电话线,从"卡拉OK总站"根据顾客的要求将音乐传送过来。这里使用的是美国为军事用途开发的双向通讯系统技术。

科学技术基本法的制度与基础研究的振兴

8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的工业产品单方面地充斥了欧美各国的市场,所以日本同欧美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日趋强烈。起初,欧美各国的不满只是针对日本的产品,而此后当它们了解到日本产品的基础技术是由欧美各国所开发出来的这一事实之后,其不满则主要针对日本不正当地利用了他国开发的技术这一做法,这便是欧美国家与日本之间所谓的"技术摩擦"。在1985年的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各国对日本"技术的无偿占有"问题进行一致的非难。1987年11月,当时的日本首相竹下登在其施政方针的演说中不得不做出重视基础研究的表态。

90年代中期,急速增长的日本经济仿佛被踩了急刹车,这就是所谓"泡沫经济的破灭"。其结果导致了1994年度日本研究开发经费比重的减少。由于国际社会对日本基础性研究开发的落后状态提出批评,也由于在整个80年代被置于极为恶劣条件下的国立大学等研究教育机构的要求,再加上由于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的减少所带来的不安,1995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提出这一法案的理由是:"对日本说来,赶超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从今以后我们必须作为先头的一员,去迎接新时代的课题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199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并做出决定,到2000年为止的几年中间,政府投入总额为17兆日元的资金,用于补足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预算。

大学的变化

90年代下半叶推出的重视基础科学的政策,使国家的研究机构,尤其是国立大学的研究条件得到了改善。在此期间,陈旧建筑的改建与教育环境的改善同时进行,研究经费也得到了增加。

到目前为止,日本的企业对国内大学的基础研究成果从未表示过很大的兴趣。基于今后大学和企业之间应该开展技术交流这样一种认识,1998年5月,国家制定了《大学等机构的技术转让促进法》(关于促进将大学的科技研究成果向民间企业转让方面的相关法律),在日本的全国各地都设置了相应的转让机构。现在,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国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私立大学,还有国立的京都大学和在京都的私立大学共同组建的机构加在一起,共有约17个上述机构正在开展活动。1998年,在东京工业大学成立了"开创新领域合作研究中心"(网址:http://www.fcrc.titech.ac.jp),以推进同民间企业的合作研究。

今后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最近,日本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确实正在纠正80年代所形成的偏差。不过有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其一,是日本的大学,尤其是国立大学对民间企业怀有强烈的戒心。由于民间企业以追求利润为主旨,因而对于短期内可以见成果的项目更感兴趣,这样一来需要长期研究的基础研究领域就会受到冷落。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国立大学的教员说起来也是国家公务员,必须为全体国民服务,因此对完全为一私家企业的利益而进行的研究工作应持谨慎的态度。在联邦政府不参与高等教育的美国或国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多见。

接下来的问题是,NEC等日本的大企业在这些年来加大了对海外研究机构投资的力度。如果向欧美先进的基础研究部门提供研究经费,派遣研究人员从事共同研究,这样,在利用其研究成果方面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这一举措在对待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可称得上是明智的策略,但在克服基础技术对欧美的依存,并立足于本国的开发这一点上却存在着于事无补的危险。▲

上一篇: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下一篇:音乐课课程情况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