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之路作文

2024-06-25

友谊之路作文(精选14篇)

篇1:友谊之路作文

生命中不能没有

――题记

进入中学后,便发现很多东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气的密度仿佛一下子大了几十倍,让人呼吸困难,其中夹杂着的紧张,困惑都时刻压抑着我那紧绷的神经。但是,如果加上了友谊,那就大不相同了!

活在这个世上,为的是友谊。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生活就是一张没有染色的画。染色的笔就是多彩的友谊;泥土开始只是一片黑,点缀的是那绿色的友谊。

当我们伤心的时候,朋友能给我们肩膀。让我们正在独自流泪的时候,朋友能让我们心情愉快。这只是友谊,很简单而又难以琢磨的友谊。友谊拥有神奇的力量,都使我们为之震撼。

“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多少友谊能长存,愿友谊常在你我心里……”是啊,世界如此之大,当我们感叹世界的同时却又在想为什么很难找到可以谈心的朋友。真想像王勃那样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名句。可是每当我仰望入夜的星空,那么多的灿烂辉煌星星,要怎么找……

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千金易得,朋友难求”。朋友是人的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友谊的人,就像生活在寂寞的荒野;缺乏朋友的人,就会感到人间的孤独。人们需要友谊,是因为真诚的友谊可以使人奋发,使人欣慰,使人快乐,使人向前……

人生的财富是无穷无尽的,但真正的财富是什么呢?是金钱?是权势?不是,是友谊。不知哪个哲人说过:“财富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

朋友,让我们携手望着美丽的朝阳,共同向上吧!

友谊是灿烂开放的花朵,而时间会使它结果。

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身影,是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

友谊是理想土壤中的两朵小花,是宏伟乐章中的两首音曲。

请伸出你的友谊之手,让我们真心体验友谊、真心感受友谊,珍惜友谊,让友谊之花处处盛开吧。

篇2:友谊之路作文

六岁

这是我与邻居姐姐的第一次见面。那天,我们和家长一起去旅游,见到她我很好奇,于是就拉住她的手,露出友好的微笑说:“我的名字叫利利,你叫什么名字?我们交个朋友吧。”她看了看我,也露出了微笑说:“我叫雯雯,认识你很高兴。”我有种莫名的感觉,觉得这位姐姐一定是一个值得交的好朋友。我心中无比地开心,因为又多了一位朋友。虽然我们才刚认识,但在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的,好像是交了多年的朋友。

八岁

记得有一天,我和妈妈在小姨家做客。突然乌云密布,天空好像披了一件乌黑的外套。我发现不妙,急忙告诉妈妈说:“天好像快要下雨了,我的小棉被还在晒太阳呢。”妈妈得知后,赶忙向小姨告别。在回家的路上,我期盼地想:雨姐姐,你慢点儿来吧,要不然我的小棉被就要淋成落汤鸡了,今晚我也就冻成冰棍了。

哪知“说曹操曹操就到”,我们刚到家门口,那些小雨点就迫不及待的从天空跳了下来,好像着急地想要欣赏人间的美景。咦,小棉被呢?我们到了晒棉被的地方,却始终看不到小棉被的踪影。

忽然,我看见邻居姐姐在楼道里站着。我便跑过去问她:“姐姐,你见我的小棉被了吗?”

“那是你们的棉被呀啊?我看见快要下雨了,而棉被的主人一直没把它拿回家,所以我就自作主张地拿回了我家,你们快和我去取吧。”姐姐说。我连忙向姐姐道谢,邻居姐姐这颗火热的心让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跨近了许多。

今天

我们现在可是相知多年的朋友。我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姐姐对我说:“谢谢你,让我有了你这个知心的朋友,才使得我变得开朗起来。以前我在我们班里是一个文静到沉默的女生,身边的朋友很少。如今我变得越来越乐观,同学们也很愿意和我交朋友。”

现在,我们的心已经连在了一起,我们之间也不知不觉地架起了一道友谊的桥梁,我希望我们的友谊之桥永远不会断裂。

篇3:谈作文教改之路

一、加强听说训练

在孩子们看来, 编密码远比破密码容易。所以,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甚至在学前班时就有这种编“密码”的能力和爱好, 其表现就是喜欢在墙壁上、人行道上、水泥板上等地方画各种符号, 这实际上就是孩子们的一种自我表白。因此, 要重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早期培养, 在他们还没有学会阅读以前, 老师就应重视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组织写作活动, 促进学生写作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 在小学一、二年级加强听说训练, 作文提前起步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学生说话的起点, 我要求较高, 开始说话就要求说完整的句子。如一则《自我介绍》:“我叫赵民, 今年六岁半。我从土山区学校来。希望大家和我做朋友。”等学了课文, 则充分凭借课文训练, 把每篇课文中的重点句段, 排成一个科学的训练序列, 结合课堂教学, 创设语言情境,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训练语言、锻炼思维的主要途径。如凭借课文, 抓重点句式的训练;重点段落的训练;课文插图的训练;课后问题的答问训练等。这样, 一课一练, 课课有得, 书上的范句, 老师的例句, 同学的好句, 课外阅读中的佳句, 都在学生的头脑中融会贯通, 一有需要, 呼之即出。

另外, 开设听说训练课, 每周一节, 进行听说专项训练。在内容的选择上我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特点, 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让学生在音乐和童话的世界中畅游、联想,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看、说、想、写,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强化读写结合

1. 读写同步, 以读促写, 写中促读。

进入三年级后, 我加强了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会“四步读书法”, 即“初读, 扫清字词障碍;细读, 理清作者思路;精读, 品析重点词句;诵读, 融会贯通应用”。同时, 按照大纲的要求把全册教材的学习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段”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 主要进行八种基本段式的训练, 让学生知道每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2.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虽然教材大多出自

名篇, 但每册容量最多30篇左右, 五年也不过300篇, 以这样的读书量显然不能提高读写水平。因此, 加强课外阅读就格外重要。我从三年级改“听说训练课”为“阅读课”, 仍然每周一次。要求每人平均10本以上课外读物, 搭配合理, 种类齐全。阅读课上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写阅读笔记:摘抄型、感想型、评价型、提纲型。每人每周500字。定期举行“故事会”、“作文擂台赛”、“朗读比赛”、“速读比赛”、“笔记展评”等活动。学生读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保证, 不但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而且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 发展了语言, 发展了思维, 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优化作文课堂结构。

根据考试和现实生活的需要, 我实行了限时原则:三年级的学生半小时内要写出四百字左右的作文。这样, 每周两节的作文课程序是这样的:写作文前, 提前布置作文内容, 学生做好准备。第一节课前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讨写作思路, 谋篇布局。然后30分钟时间学生独立试写, 这样, 第二节课上课时就已经写完, 就有一整节课的时间师生共同评改。在评改时采用积极评价原则, 多肯定, 尽量以最小的幅度修改, 尤其是困难生的作文。优等生的作文从立意谋篇处品评;中等生的作文从精彩句段处赏析;困难生的作文则从好词好句处大加赞扬。给每一个学生以成功的欢悦, 充分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这样安排作文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马上得到积极的反馈, 主动地参与到评讲作文中来, 改变了以往因延时批改产生的消极因素,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学期的大作文量也是以往的一倍, 大量的写评使学生的写作技巧越来越纯熟, 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4.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学生有了知识上的储备, 不等于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只有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观察, 去体验, 在周围的人、事、物、景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才能真正从中增长见识, 训练思维。经过引导, 在他们的笔下, 那些平时司空见惯的东西竟另有了一层深意。朱世妍同学因偶然玩气球产生义卖气球为灾区小朋友奉献爱心的义举;李雪枫同学看见汽车尾气污染环境产生长大发明新式超能量汽车, 无论晴雨天都可以行驶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思维也越发活跃, 歌颂真、善、美, 他们发现, 手中的笔原来还是一种最好的武器呀!

摘要:小学生作文是练习, 是习作, 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怎么想的, 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 就怎么写, 无须太多的加工润色。但是实际教学中作文仍然是学生最大的拦路虎, 相当数量的学生提起作文还是无从下笔。如果老师再引导不够, 久而久之, 学生强烈的表达欲就会经过一次次受挫之后沉寂下来。

篇4:探索作文教学之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 生活 阅读 成功

十几年的语文教学,让我感受到在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中,写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有序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我进行了作文教学的探索:

一、兴趣——学生写作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语文,就需要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我们应力图使自己的课堂少一些刻板的说教,少一些机械的灌输,少一些标准答案;多一些语言的诙谐,多一些自主的探究,多一点多元的思维。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青春的课堂,成为学生抒情达意的舞台。激发学生固有的定式课堂、定式教师,就会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语文学习的激情。那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呢?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学生周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报》、《读者》、《时文选粹》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二、走向生活,感知生活,获得习作源泉

理论联系实际是广大民众所喜爱的哲学观点,我们的学生又何尝不喜爱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不能写作。要知道,一走出教室,学生们就走进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他们是会看、会动、会想的精灵。但是,有了生活未必就能写作。因为写进文章里的生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而是经过作者感知化了的生活,是经过作者体验过的生活,它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体验情感等。文艺理论家孙绍振曾经说过,作为学生作文写作对象的生活“不是你所见的一切对象,而是被你的心灵同化了的、成为你心灵的一部分的,和那些最精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学生写作文)与其说贴近生活,还不如说,贴近自我,……贴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换言之,只有生活被感知化了,才可能成为写作的对象。

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感知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学生只有把目光投向生活,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才能不断撞击其心灵,其心灵深处才能不断溅起色彩斑斓的火花,火花中有爱有恨、有喜有悲、有怜悯有同情。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书报、影视中看到的东西常思考、常体会;引导学生常写生活日记,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达感受与体会;引导学生常写读书笔记或是影视的观后感,表达自己的心得与感悟。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学会用手中的笔去抒写目之所阅、足之所至、手之所及、心之所得,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不断提高感知生活的能力。

三、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扩展学生视野

阅读是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熟悉民族语言并加以吸收积累的主要途径。巴金在总结创作经验时说:“现在,有二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仔细研究过,但可以使我明白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巴金的话正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厚积方能薄发。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领域就越广阔,写作就越灵活,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创造出生动、形象而又有美感的语句来。我们要有计划的开展读书活动。有两种策略:一是泛读。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把自身的写作能力习得经验总结为“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要求学生泛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是一种量的扩大,容的扩展。可以让学生广泛的涉猎课外的书报杂志等。可以让每个同学订阅一份报纸,有条件的可以剪报。二是精读。老师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同时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写作,把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句子尽可能的用到写作之中去,使语言积累越来越丰厚,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的质的方面的提升。

四、教师下水作文,学生体验竞争之快乐

老师的熏染有着无比巨大的影响力。一个好学的老师,一个学科素养高的教师,他本身就是一本好书,让学生百读不厌。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对老师进行品读的过程。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善读善做,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如果我们能亲自给学生写范文,就会体验到作文的不易,体味到作文的甘苦,同时能发觉作文中我们应当怎样去指导学生更好的写作。教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一个鲜活的例子,从而促进教师指导水平的提高。这样既提高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学生心中还会涌起羡慕之情,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进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与教师一比高下。

五、合作交流,不断提高

“ 合作”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我在作文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我特别重视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提前公布作文题目及要求,让学生早作准备,积累写作材料。在作文课上,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前观察阅读感受尽情地述说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交流同伴,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在这里,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地说,自由地说,生与师、生与生的交流,让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使学生既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选择,保留自己的个性,又不闭门造车,实现了优势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遨游,从而激发创新潜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六、体验成功,枝枝红杏出墙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了一个档次,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更乐于练笔。

篇5:增加团队友谊的游戏:寻宝之路

本游戏可以用于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大家之间的团队友谊精神,

游戏规则和程序

1.培训者首先给大家讲述下面一个故事:

你们组属于古城探险队的一部分,据说古城位于一个与世隔绝的森林里。调查研究后找到一个向导,由于存在语言障碍,通过翻译费心的解释,他才同意带路。由于古城到处散落有金币、宝石,并且宣称如果宝物被盗,全城人民将面临灾难,因此,条件是大家必须答应都戴上眼罩,保 证以后不会再找这条路,一路上不能作语言交流,但是可以通过其他声音,即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给后面的队友,以确保团队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2.队员手拉手围成圈,戴上眼罩。

3.悄悄让一个队员摘下眼罩,告诉他将充当向导,负责带领整个团队(告知终点)。

4.让两位成员充当沿途的保护者,可备一些食品在游戏结束后让队员(包括保护者)边吃边谈各自的.体验与感受。

5.注:可以选在景色美丽的树林或公园里进行,可以使人接近自然,

相关讨论

1.当你被蒙上眼睛的时候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是否能完全信任你的向导?

2.如果现实生活中,你遇到需要将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你会选择怎样做?在何种前提下你才会这样做?

总结

1.信任是集体交往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你充分信任你的伙伴,你才能将事情托付给他,你才能相信他说的话,他做的事,而只有相互信任,大家才能毫无隔阂、亲密无间地合作,共同将工作做好。

2.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大家重新把心放回到大自然当中,陶冶情操,恢复青春与活力。

参与人数:集体参与

时间:10分钟

场地:树林或草地

道具:无

应用:(1)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篇6:友谊的初中作文:谈谈友谊

友谊,这是几千年来长谈不停的话题。何谓真挚的友谊?是饭桌旁酒肉朋友的友谊呢?还是那些“义气”常嘴边挂的人的友谊?都不是!观看了电影《鹤童》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挚的友谊。

电影《鹤童》讲的是主人公与一只名叫“小不点”的白鹤之间的一段真挚的友谊。主人公为照料“小不点”,心系“小不点”,日夜为它操劳,为它辛苦。当看到“小不点”丢失时,他心急如焚;当看到“小不点”长大时,他眉开眼笑……渐渐地,主人公与“小不点”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但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却将终断了他们的友谊:由于“小不点”是一级保护动物,不能让私人饲养,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让它生活下去。所以,得把“小不点”归还给大自然。主人公想:如果把“小不点”留在身边,就能永远与它为伴,与“小不点”的友谊就能延续,但“小不点”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家;但如果将“小不点”归还大自然,这一段友谊就将终断。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主人公毅然地把“小不点”给放飞……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受益匪浅。是啊,这对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来说,确实有很大的教育,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当我看到主人公为了寻找“小不点”,在狂风暴雨中奔跑,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小不点”的名字时,我的心灵被大大地震撼了,心里不禁发出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为何主人公能不顾自己的安危,在风雨中寻找“小不点”呢?难道“小不点”比主人公自己的生命还更加重要吗?看完了电影,哦。我知道了,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他们之间那份真挚的友谊呀!

怎么对待友谊

友谊,相信大家都曾经拥有,也曾经失去过,失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不懂得友情的真正含义。友谊究竟是什么?友谊是人与人之间长久相处建立起来的情谊,是在交往中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

我们都要有朋友,其实和谁做朋友,自己是可以选择的,就要看他的性格和你合不合得来,和他相处感觉融洽吗?因为要建立友谊就必须一心一意,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诚意。人们常用“形影不离”一词来形容好朋友之间的关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不过,好朋友之间也难免有一些摩擦或一些矛盾,只要双方互相理解、宽容、原谅,小小的不愉快也会烟消云散,彼此的友谊也会更加深厚。

鲁迅和瞿秋白,在30年代白色恐怖笼罩下,曾结下一段崇高而感人的友谊。两人深入交谈后,都深深被对方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所吸引,很快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时,瞿秋白先后几次到鲁迅家过避难生活。在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他们一起评论文章,交流学问,体现了两人真挚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是不含有妒忌心理的,当朋友取得某方面的成就时,你应该学会欣赏他的成功。因为妒忌不仅会伤害朋友,还会使自己失去朋友。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你就要尽心尽力地为朋友排除烦恼,克服心理障碍,如果是学习上的帮助,你就应该把它看成是责任、义务,决不能轻视别人,也不能生怕别人超过自己。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倾诉心声是表达友谊的一种方式,把你的快乐、烦恼告诉朋友,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几个人的快乐,一个烦恼就剩下半个烦恼。我还发现个别同学中有一种“奇怪”看法:是朋友就要讲“哥儿们义气”,不讲“哥儿们义气”就是不够朋友,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有位哲人这样评价友谊:“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生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可见,友谊在人生道路上起着重要作用,希望大家都珍惜自己身边的友谊。

感受友谊

眨眼之间初中生活,就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如果毕业之后问我,初中三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说:“除了中考,那就是友谊”。

在初中生活了3年的我们,总会有一帮要好的哥们儿、姐们儿。我人缘还不错,当然也有自己的那帮。我们人人之间无话不说,推心置腹,特别默契,也非常和谐。

去年暑假,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好日子,有人提议去郊游,大家不约而同地全票通过。接着老大安排:“拉拉准备相机,你和小强、勾子、小鱼准备自行车,其余的买水和食物,我也回去准备一些东西,解散”。于是,大家分头行动。一切准备就绪,集中完毕后,老大亮出一面导游旗,一挥,喊到“上车,出发”,大家开着“铁驴子”直奔目的地。一路上,唱着我们快乐家族的“族歌”----杰伦的《彩虹》,美丽的大自然,清新的空气,舞动的头发,好不惬意,真想这样没有烦恼没有压力,尽情放松地唱着歌一直走下去。到达目的地,大家狂呼着奔向大地,跑啊跳啊,忘乎所以,好像到了梦幻世界,呵呵,难道这就是人的“自然回归”吗?大家除了把水快消灭完外,食物几乎没有动,连平时最爱吃零食的女生也一反常态。因为大家是来品味大自然的,而不是品尝食物的。。。。。。每个人都在留念,与美景留念,与友谊留念,与即将过去的初中生活留念,欢笑声在白桦林的上空久久回荡。

前两天,从照相馆取回我精选出的合影,过塑装框,放在书桌最显眼的地方,每次看见它,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照片上7个阳光少年,手拉着手,面带灿烂的微笑,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与宽阔的马路,悠闲的黄牛,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世界上最温馨、快乐的画卷。

篇7:品味友谊与感受友谊作文

在一节英语课上,英语老师抱着一捆试卷走进了教室。“今天考试!”英语老师把试卷在桌上一拍,说道。

“啊,又考,前几天不是刚考过吗!”“就是就是,天天考,烦死了!”……同学们议论纷纷。

“安静”!英语老师大吼,“还不是为你们好,要期末了,你看你们……”

在窗边的我,已习以为常,所以不吱声。我拿出铅笔盒,翻找起铅笔来。

一支,两支,三支,“天哪,怎么全是黑笔!”我急出一身冷汗。终于翻出了一支,断的,又翻了一支,尖的。我松了一口气,开始答刚发下来的试卷。

“啪!”就在我捡橡皮时,一股清脆的声音传入耳畔。天哪,仅有的一支铅笔……断了!我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心一下跌到了脚下。

我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救命稻草。“心妍,借我只铅笔行吗?”“我只有这一只”“昌腾,能借我只铅笔吗?”“考试别和我说话”,“宗翔,借我只笔行吗?”“我这几只是备用的,不能外借。”

眼见时间一分一秒的过了,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还剩10分钟。”英语老师开始倒计时了,我的汗也一滴一滴地滴了出来。

“这支笔给你!”一阵声音传了过来,紧接着,一支铅笔也伸了过来。

我抬头一看,是我斜后桌的何兮,一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女生。我的“生命之火“又燃烧了起来。我道了谢,抓起狂写起来。时不时向她投过感激的目光。

篇8:小学作文教学之路初探

有人要问:学生写作文与老师多写有什么关系呢?大有关系!小学生向师性特强, 教师的习作语言往往是学生追求、向往的最佳范文, 而文章里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往往生动地指引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像一盏航灯, 老师照到哪里, 学生一定会走到哪里。那天, 班里的卫生委员李金超同学检查完二组的卫生区后, 看见小个子刘学拿着扫帚吃力地在教室前扫地时, 他马上接了过来, 三下五除二, 一大片地扫得干干净净。于是两人笑笑, 到教室上早自习去了。做得那样自然与迅速!我马上拿起笔写成了文章, 不用多说, 李金超同学乐于助人, 热爱劳动的精神树立在了同学们的心中。于是大家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班集体, 后来刘妍妍在作文中写道:五 (三) 班的那个牌子, 断了一只手臂, 它在风中不停地哭泣。李杰看见了, 站在凳子上, 默默地把它修好。你看, 它笑了, 它在冲着我们五 (三) 班每个同学甜甜地微笑。是呀, 这样的练习岂不一举多得?

二、观察、表演铺路

班上三个同学发试卷, 其他同学静坐等待, 时间这样地流逝好没意思!我马上命令:观察三个同学发卷的举动, 看谁能第一个发完!话音未落, 教室里的空气流速加快了几倍, 所有的目光集中到了三个同学的身上。有的手忙脚乱, 东张西望, 已经转晕了头;有的则表现有条不紊, 快速自如。映入学生眼帘的情景马上动笔入纸, 历历在目的景象自然能写得活灵活现。我们尝到了这样练笔的甜头, 后来便搞了大量的情境作文训练, 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环境中, 然后再把学生推到一个写作的高潮。学生们不再为作文苦恼。大家都发现原来作文太有意思了, 班里拥有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但学生们又无意识地把眼光投向了社会, 一下子, 五彩缤纷的世界呈现在了眼前, 习作便成了“有米之炊”, 加之心灵的投入, 成就了一道道风味独俱的佳肴。

三、笔记、日记引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已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共识,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在作文教学中, 我让读与写同步进行。让读促进着写, 让写反过来激励着读。我们班有自己的图书箱, 借还图书有严格的制度, 全是由学生管理。笔记天天记, 日记周周写。有人也许会问:这样做学生会不会看厌?如果你能看到学生们图文并茂的个人创作, 相信你一定会和学生一样深爱上这丰富的个人乐园。

篇9:诗人的作文之路

看到语文老师抱着一沓试卷走进教室,崔逸急忙低下头盯着自己的桌面,装出十分淡定的样子,可心里却充满了期待:快报分数!

崔逸已经想好了,等到报到自己的分数时,一定要装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来迎接全班同学艳羡的目光。“郝昱翔,118分!”同桌一乐,屁颠屁颠地去领了试卷。崔逸瞥了一眼他的试卷,作文得了57分,小声嘀咕了一句:“哼!我的分数一定高得吓死你!”郝昱翔似乎听见了,满不在乎地白了他一眼。

上周语文考试,写作文时,崔逸诗兴大发,遂洋洋洒洒挥就了一篇意境深远激情澎湃的诗歌!写完后他还非常陶醉地默诵了两遍,自认为这次作文得分一定会创下班级纪录。周末回家,他更是缠着妈妈买了几本中外著名诗人的诗集,准备借此迈向文学之巅。晚饭后倚在床上,捧着那些诗集,崔逸觉得自己已走在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崔逸,88分!”老师故意把这个“吉祥”的数字念得很大声,自然是“刺痛”了他。这会儿,崔逸根本不用装吃惊了,他的嘴巴早已张得难以合拢,整个脸部完全扭曲。同学们哄堂大笑,郝昱翔笑得更厉害:“笑死我了,果然分数高得吓死我啊!”崔逸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像整个大脑都用来堆放惊讶了——作文得了27分,而他刚好写了270个字,不多不少,平均10个字1分。“有些同学需要当心了,虽然作文题目上说文体不限,可你怎么可以写诗歌呢?不要总想着张扬个性啊!”语文老师离开教室前又敲打了一下崔逸。

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看来诗歌梦只能让位了,还是高考梦更重要啊!崔逸叹了口气。一回家,他就将那几本诗集打入了冷宫。

不得不说,崔逸的适应性挺不错,方向一转,很快就上了路。老师批阅过他的几篇作文之后,当众表扬了小崔同学:“才思敏捷,顺应系统,很上路子!”崔逸看着自己60分以上的作文,心中窃喜,可是再回首读一读以前写的诗歌,心中又难免有几分失落。但是,为了考试分数,只能将诗歌梦忍痛割舍。星期天,崔逸又让妈妈买了一整套作文辅导书,诸如《记叙文模板示例》《议论文套路解析》《作文格式化训练帮手》等潜心研读揣摩。

一个月后,省创新作文大赛开赛,语文老师权衡再三,决定派崔逸代表本班参赛。崔逸很骄傲地扬起了头。又过了半个月,比赛结果出来了:崔逸只得了个安慰性的三等奖——他写了一篇自认为很合套路的议论文。邮递员将获奖证书和获奖作品集送达时,崔逸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崔逸随手翻了一下那本作品集,发现获得特等奖的竟是一首诗歌!评奖专家对这首诗歌大为推崇:“作者别出心裁,创作了一首精美的诗歌,在众多个性不够鲜明的记叙文、议论文中脱颖而出!”也就是说,它以强烈的个性化表达,打动了評委。

看到此处,崔逸心头蓦然涌起一种久违的冲动,旋即又被轻松地压了下去。哼!你就写诗歌吧,总有一天你会栽跟头的!这次算你走运!“你怎么可以写诗歌呢?不要总想着张扬个性啊!”老师的话又在耳边回响。

想到这儿,崔逸冲着厨房里的妈妈大喊:“妈,这周语文考试我作文又得了60分!”作文竞赛获得三等奖的“喜讯”被他选择性地搁置,未作通报。

王淦生老师点评

作者通过一名具有诗歌创作特长的中学生“弃诗从文”的经历的叙述,生动而又深刻地揭示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中小学教育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同化和压制。教育的意义本应是让每个学生能够有个性地发展,但现在的教育却在模糊个性,使学校蜕变成生产同一种样式产品的工厂。学生分数高了,可这分数背后的成本有谁计算过?

同时,此文也提到了一个高考作文的技术性问题,那就是高考作文把诗歌(现代诗、律诗)文体是排除在外的,即使标注的是文体不限,其实诗歌也是被潜规则了的。此外,文言文、繁体字写作也是被排除的。所以考生要注意。而造成这现象的直接原因,一是诗歌、文言文作文的优劣不好评判,二是对于观点性强的作文要求,诗歌表达观点不直接,有先天的局限性。而有了简化字,繁体字是弃用的,只作为一般了解。

(编辑/张金余)

篇10:关于友谊的作文:感受友谊之美

友谊之美,仿佛虚无缥缈,实际随处可见。只要将感受融入心灵,就会发现,友谊之美早已弥漫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友谊,仿佛是一架钢琴,只需把感受化为乐谱,即可弹奏出动人的乐章。

友谊之美——鼓励

体育,本该是尽情欢声笑语之时,却不知为何,成为我的梦魇。不知何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完成前滚翻这个动作。刚开始,我还不以为然,可在一次体育上当众出丑以后,一种不安的情绪就悄然在心头弥散,从此,上体育就生怕这节有关于前滚翻的程。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担心也渐渐消失。

直到一次公开,我无意间看到了老师的教案。瞬间,我的目光凝固了——这节竟然是前滚翻的程!,听到了这个消息,我的朋友们都热情地教给我要领,可我始终没有勇气翻下去。公开时,面对那犹如天堑般的体育垫,我的信心早已鸿飞冥冥。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翔加油!”顿时,我的耳边回荡着震耳欲聋的鼓励声。。。它们化为一座友谊之桥,助我登上了成功彼岸,它们化为了无尽的勇气,助我翻出了那成功的前滚翻。

难道没有了同学的指点,我能成功?难道没有了同学的鼓励,我能成功?我感受到友谊的力量是无尽的。

友谊之美——互助

自从数学“五连冠”之后,我便成为班上当之无愧的“学霸”,就算曾经考了93的低分,也无法动摇我的地位,我们班德同学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互助。自习上,我旁边的同学都经常向我请教难题,而我来者不拒,总是细心地向他们讲解解题思路。而我有什么问题,同学们也乐得帮我解决。长此以往,我周围的同学成绩都在飞速上升,我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上升。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成了挚友。

友谊之美——团结

步入五年级,我们的程表上多出了一门心理,心理早已取代了大多数人心里最喜欢的程,因为它实在太有趣了!

又一次心理到来了,心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将玩一个:“抓统领”的游戏:选出一个统领,五个敌人,五面镜子,游戏开始时,五个敌人是不能知道统领是谁的,而统领需要做一个动作,镜子则要站在讲台上,跟着统领做动作,而剩下所有人则要一起做动作,而敌人要指出谁是统领?当然,统领几秒就要换一个动作,而敌人的指认次数也是有限的。我想出了一条妙计:统领做一个指人的动作,其他人也跟着模仿,就会搞得敌人晕头转向。着需要我们无与伦比的团结,集体采纳了我的办法,提高着团结,我们撑到了下。

篇11:友谊的高中作文:友谊最可贵

我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他叫黄秋胜。似乎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他于一年前转学了,这为我们的友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遗憾。记忆中的他身材非常的“苗条”,绝对是一个符合现代美标准的“骨感”帅哥。自然而然的,他就有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外号?黄瓜,说真的,这外号与他的身材是再匹配不过的了。

他长着一张瓜子脸,上面镶嵌着一对儿调皮的大眼睛,眼珠大眼睛,眼珠子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他的性格跟他的长相一样――调皮而不拘,但他是我学习上的一个好伙伴,因为我们涉及的知识领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算是互补型的朋友。

我之所以和他成为了朋友,是因为他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而且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语言上,都很有一种幽默感,他的每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都会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一次,我们正在教室里安静地做作业,黄秋胜趁老师有事时,悄悄地走上了讲台,对大家说:“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个特别节目!”说完,便在台子上阴阳怪气地唱起了他那“新型《小螺号》”,同学们哄堂大笑。他好像还没有满足似的,又在台上跳起了“新型迪斯科”。只见他的屁股一扭一扭的,头晃来晃去的,全班同学笑得更欢了。

还有一次,我们班的几位女同学在排练节目,黄秋胜也跟了上去。她们并没有注意到后面突然多了一个晃来晃去的“小尾巴”,这个小尾巴摆也摆不掉。这时,黄秋胜故意打了几个古怪的饱嗝,并且立刻钻到了她们中间,跳起了刚才她们跳的舞蹈。他的动作滑稽极了,东摇摇,西晃晃,这边扭扭腰,那边踢踢腿。弄得各位“舞蹈演员”捧腹大笑,刚刚排好的队伍瞬间拧成了“大麻花”。

黄秋胜对机械、汽车方面的知识可以称得上是情有独钟,但在这两者中,还是更为迷恋汽车。他迷恋到什么程度了呢?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可是再合适不过了,那就是“废寝忘食”。一次,一位同学的一本汽车杂志被黄秋胜发现了,他急忙向那位同学借来看。但是,对方也是一个“把守堡垒”的好手。为了达成愿望,黄秋胜摆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对那位同学软磨硬泡。在他的攻击下,对方的“防御工事”彻底倒塌了。为了看完这本“珍贵”的书,他一分钟也没有放过,包括午餐时间。

他有一个毛病,就是不爱吃饭。在他转学前的那一学期,这个毛病更为严重了。每天中午,他就只凑合着吃点零食、雪糕之类的,有时候还只能用些“精神食粮”来填饱自己空空的肚子。每次我问他时,他都推说是因为卡上没钱,不能刷了。但是,据我所知,他的卡上还剩了大约30多元钱。明白了吧,这就是他身材苗条的原因,我们班上的同学经常戏称他为“非洲难民”。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黄秋胜,他的幽默使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快乐,他对知识的渴望令我感动。但是,我还是劝他一定要好好吃饭,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如今他已经离开这个熟悉的环境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再次遇见他。时间就是这么无情,让我们相遇,却不给我足够的时间了解他……

友谊大于比赛

说起篮球,那可是我的弱项。可是,好友玉儿却抓住了机会,要和我比赛。

刚接“战书”我就后悔了,我怎么这么鲁莽呢?运球还不会呢,就得跳级学投篮了。比赛的地点是草坪中一棵长了十几年的杨树那里。时间是星期六下午两点钟。

比赛那天下午一点半钟,我就到了赛场。这是小区门前的一片绿地,景色很美。绿地两面都有大河,水位比较低,但面积很大,夏天我们常常在河里摸鱼。说来奇怪,草坪中间只有这一棵树,而且树枝与树枝间空隙很大,是个天然篮球架。玉儿一来,我们就开始了激烈的比赛。

我轻轻一跳,球便从手中“逃”走了。穿过了树枝间的空隙,奔向玉儿。玉儿身子一斜,轻巧的接住了球,然后向我这里用力一扔,球便以每秒1000千米的速度向我冲来。我一时害怕,只想着躲了,没有接住球。当我回过神来时,球正在地上“跑”呢!我忙跑去捉球,捉住球后,我快速返回“战场”,然后用力一扔,没想到球撞在了树枝上。玉儿想跳起来接球,却没有接住,身体向下降时,又想站稳,不料脚一滑,便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受伤了。

我赶忙去扶她,然后跑回家拿了创可贴。给玉儿包好后,我松了一口气。玉儿说:“接着比,我会赢的!”我告诉她,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玉儿想了一会儿,说:“平局!”我俩相视而笑。

刹那间,我明白了,友谊大于比赛!

雨滴——多年的友谊

友谊,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它是人间的宝藏,需我们珍爱,刻骨铭心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没齿难忘。

小时候的时光很美好,记得小时候,我家邻居的孙女比我小一岁,我们天天在一起打闹,一切烦恼像是飘到九霄云外去了,自从升入中学以来,他去了城里,我自然和她的来往也就不多了,但是我还是认为她“天涯若比邻”这一走把我们的欢乐也带走了,我更加想念小时候的日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这让我更加珍惜了,我每天注视着扣扣,她的头像每天都是亮着的,可是我又不敢打扰她,怕她说没时间,我摸不到时间,我不能把时间调到她有时间的时候,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我们小时候的友谊哪去了?

这天是星期六,她回来了,他仿佛高了,变得好看了,我依旧是这样,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我感恩小时候它带给我的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因为有感恩,所以才让我有太多的舍不得,天下起雨来,这是我们见面第一次和我说话“怎么下起雨了,快上屋里躲一下雨,你冷不冷,给你拿一个外套把?”这时我留下了泪,原来友谊是坚固的,友谊是不可传递的,这一刻,我懂了。

雨滴的声音是很好听的,因为它滴进了我的心,是雨滴让友谊在一次死而复生,让友谊再次生根发芽。

篇12:友谊的作文1000字 品友谊

对于友谊不要做个旁观者,你要无时无刻懂得珍惜。旁人不会为你开路,旁人只能给你鼓舞,不想失去它,就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放下心中对它的不满,试着寻找它的优点,还给它你对它的满意。

当绝交两字从他嘴中脱出,你要知道你的友谊已经开始破裂,将是破烂不堪。要懂得修复,不要因赌气而对它放弃,要让他知道,你们的友谊并没有消失在茫茫人海。

友谊,是人与人的牵桥,你要对对方负责。当他哭泣时,你要给予他安慰;当他开心时,你要陪他欢笑;当他憋屈时,你要给他对自己观点的自信;当他抱怨时,你要迁就他,认同他的观点。

友谊总是很平凡,但来得很突然。

NO.1相遇在那一刻

雨,飘飘洒洒,风吹柳树摇曳,雷,隆隆作响,一个夏季的雨天——

“喂,你近视么,这是我的雨伞!”一手夺过雨伞,藐视性地朝她眨眨眼睛。

“拜托,这是我的!”她拉回那把雨伞。

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光,就在那次与她相遇。

雨下得更狂,好似故意捣蛋一般,疯狂地加大雨点,接连不断地投下一滴滴令人厌恶的水珠。老天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个为雨伞而发起争执的女孩,不生起一点儿同情之心,反而加大了雷鸣。

若再不走,就算有雨伞,也得变成落汤鸡。

夺回雨伞,管它三千还是二十一,撑起雨伞,走人。

身后响起悲愤地吼叫:“喂——你够贱——”

是啊,雨伞是与大家的伞放在一起的,这也有可能是她的吧,若让她淋着雨会去,是不是显得太贱了?

慢条斯理地走回去,友好的微笑着:“你家在哪,一起走”

她不屑地撇撇嘴,走到了伞下……

NO.2友谊

开始与她刻意保持距离,但慢慢地发现了,其实可以和她做个不错的朋友。我便开使接近她,融入她的生活……

其实,想得到友谊并非难,若你无心,你的那份情就像漂浮在水面的鹅毛一样浅显,一阵小小的微风都可将它吹到天涯与海角。但若有心要得到,你的友谊将如石头一样重,深深沉入水底。

有朋友的日子是多么快乐,虽然没有爱情那么烂漫,但平淡也是一种幸福。友谊对于两个人来说,它比珍珠还要璀璨,它比太阳还要耀眼,它比金子还要珍贵……

NO.3像冰淇?R的友谊

友谊可以说像冰淇?R一样,当你放在冰箱保存时,它会许久不会融化,但当你随意丢弃在一边时,它立即消失在你眼中,剩下的只有一滩水,对它的美味只能回味。

和她闹翻了,为的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当形同陌路时,才想起挽回。可听说她要转学了,要转到连听都没听过的地方去,我们的友谊算是真正破裂,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之后的我,没有再见过她……

翻看着同学录,她的留言:要幸福啊。

篇13:将课外随笔引向命题作文之路

对学生课外随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探索出沟通随笔和命题作文的方法, 把课外随笔引向命题作文之路, 是使学生在命题作文方面得以突破的重要途径。

一.随笔数量“日记”化

要想学生的作文发生质的飞跃, 必须平时有大量的写作练习, 需要以写促写, 因为没有一定的作文量, 必然缺乏“手感”, 临考时变相挤牙膏或者所选素材、所写内容千人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随笔写作必须经常化, 最好能够达到“日记”的程度。

为了提高学生写随笔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尝试魏书生先生的“无限积分制作文批改法”。他批改日记的方法是, 一周批改一次, 积分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写满一页积50分, 坚持一天一篇日记另奖励200分, 超额部分每篇奖励100分, 另视日记质量高低积≤100分, 书写认真积50分。累计得分为本周日记成绩。当然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完全照搬,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取舍与改变。

二.评语心灵鸡汤式

课外随笔也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需要批改, 需要评价, 我们老师在批改命题作文的时候通常是从内容到表达方式, 再到行文结构, 指出学生的不足, 所以写出来的评语也往往僵化、死板且千人一面, 而这恐怕也是同学不喜欢写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在批改随笔时可以换一个路子, 换一个风格, 采用心灵鸡汤式。我在批改随笔时常使用比如“人生的高度从此刻开始积累”、“感人至深的情感, 希望你永葆这颗感恩之心”、“从字里行间, 我也闻到了这种味道”、“高二, 不学的是傻子;高三, 傻子才不学”、“梦想正一步步向你逼所, 只为你的执着”这一类的语句。这种评语能够慰藉一些人的心灵, 填补一些人的文化空白, 满足一些人的情感追求, 能够给他们送去一碗类似哲人思考的心灵鸡汤。三点一线的生活、紧张的节奏、大量的作业使得学生普遍缺少交流的机会, 或缺少体验, 这种心灵鸡汤式评语恰恰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种空白。正因如此, 有许多同学将随笔变成了与老师交流的“蹊径”, 并且乐此不彼, 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在这种“乐此不彼”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随笔评论规范化

课外随笔在我们老师看来, 不仅仅是一次次心灵的放飞, 它有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那就是最终走向课内的命题作文。随笔虽然篇幅短小, 但要像麻雀那样, 五脏俱全; 它形式虽多样, 但不能写成“四不像”, 要符合文体的基本要求。为了使随笔最终促成课内命题作文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随笔课上, 在对同学推荐优秀的随笔作品的时候, 就一定要注意评论的规范化。

1.思想内容能反映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面貌

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 也是作者“思想与人格”的表现。陶行知先生说,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 叶圣陶先生说, “在作文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 绝不允许口是心非, 弄虚作假”。要写好文章, 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 肯吐心声, 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 文章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评论的主体可以是老师, 也可以是同学, 抑或是作者本人, 但对任何一篇文章的评论都不可缺少对思想内容的评价。要关注它是否反映了同学们当前的生活, 是否抒了真情, 说了真话, 是否表达了当代中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真切想法。这是评价一篇文章优劣的硬性指标。

2.表达方式符合文体特点

述说人物的活动、经历或事情的经过的表达方式, 是“叙述”。对人物、景物等进行形象化的描述, 使读者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的感受的表达方式, 是“描写”。举出理由或事实对人或事发表主张或见解的表达方式, 是“议论”。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成因、原理、用途等进行解说的表达方式, 是“说明”。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等感情的表达方式是“抒情”。以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 我们称为记叙文, 以说明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 称为说明文, 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 叫议论文。课外随笔是一种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拘形式的作文方式, 但形式上的自由不是指可以天马行空, 无所拘束, 同一篇文章可以不论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的乱写一气。现在大多数高考作文对文体要求都是自 选文体。命题作文不限定文体是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 但考生选定了写记叙文就要写得像记叙文, 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 而不能写成“四不像”。

所以我们在对学生随笔点评时, 要有意识地突出它的文体意识。

3.语言形式富有个性

语言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那么作为心理的外部表现的语言也应该是色彩斑斓的, 可是我们同学中的作文语言怎么样呢?陈词滥调、故作深沉、空洞无物几乎成为我们同学作文的整体面目, 鲜有灵动活泼的个性化语言。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是个性化的语言呢?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话语范式, 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它是内部心理的外化, 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如果能对偶尔出现的闪光点加以点评, 并加以强化性的表扬, 那么久而久之, 就能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4.表达技巧的灵活运用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 所谓“技巧”, 就是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使用的各种方法 (也可以说是手段) 。“技巧”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必然存在于文章形成的方方面面, 一篇文章写出来, 也必然会是一些方法的具体运用, 都是有一定“技巧”的, 它是语言文字传输信息表示思想、情感的方法、技巧, 涉及包括语法、修辞在内的选词造句、连句成段、谋篇布局等各个方面。

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表达技巧的灵活使用, 不但有利于文章思想内容的传达, 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而且能为文章增色添彩, 让读者有赏心悦目的美的体验, 从而更能取悦于阅卷老师。

所以对学生随笔中表达技巧的有效运用, 进行有意识的强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随笔修改作文化

随笔的特点在一个“随”字上, 内容、形式、写作时间、篇幅都不受限制, 和命题作文大不相同;所以为了使随笔更好地与命题作文沟通起来, 我们还要对随笔进行一定的加工。

我们不可能要求把每篇随笔都改成规范的文章, 但如果完全放任自流, 显然会使我们随笔作文与命题作文分离, 从而使随笔训练失去大部分意义。这也是当前我们许多老师随笔作文训练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

使我们的随笔修改作文化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这里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 那就是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先贤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颜之推认为“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 气调为筋骨, 事义为皮肤, 华丽为冠冕”, 朱熹认为“道者文之根本, 文者道之枝叶, 惟其根本乎道, 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 王梦奎教授认为“好文章的要求, 是正确的健康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形式统一”。从古代先贤到当代权威, 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一篇好的文章是文与道, 即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对随笔进行修改时, 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篇14:我的“童心作文”探索之路

一、初涉日记,小有成效

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很关注作文教学,把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长期以来我主要进行“普通日记”的训练。(“普通日记”是相对于循环日记”来说的)有一年,我接手的是一个有82名学生的班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有些作文错别字连篇,惨不忍睹,相对好一些的作文也只是句子较通顺而已。于是,我从“普通日记”抓起,让他们每天交一篇日记,亲自批改,严查不写作文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每天的及时批改加大了我的工作量,身心也较疲惫,但能看到成绩还是很高兴的。现在想来,无论是日记还是作文,只要批改、评价及时到位,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二、依托课题,常态研究

“循环日记”突出循环两字,通过五人一小组的循环来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组员之间通过互评,相互激励,取长补短。这与“普通日记”相比有很多优点。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习作兴趣被大大激发了,一批在写作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写作也带动了他们读书的热情,家长们也对“循环日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循环日记在运行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分组问题:是按写作水平来分,还是搭配分组、自由分组,这是我一直苦恼的问题。我采用的是搭配分组,全班评比,但评比时我发现存在着整体水平不平衡的现象。再如,一周内什么时候写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星期一写,而愿意星期五写,因为准备时间长一些。我原意是五人每周一人写一篇,在别人写日记时,其他人精心准备,但很少有学生能这样去做,包括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有时遇到作业布置多的情况,“循环日记”就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另外,一些学生为了小组能取得好的成绩,竟然铤而走险抄袭作文选上的作文,来博取好的分数,这让我苦恼了好一阵子,我想这可能是学生对习作急功近利的思想或是我所实行的习作评价方式还存在问题。

为了对“循环日记”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我申报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小学生语文学习“循环日记”的实践研究》,并成功立项。经过反复实践,我把原来的“搭配分组”改为“自由分组”,让同学们在班级里自由选择组员,组成“循环日记小组”;针对评价整体水平不公的情况,我根据学生原来的作文水平进行打分,将班级的“循环日记小组”分层,高水平层、中水平层、潜力层,同一层次的小组进行评比;针对原先大家争抢星期五写“循环日记”,而星期一无人问津的情况,我将“循环日记小组”分为四人一组,每星期五总结评价,评出“周最佳循环日记小组”、“每周写作之星”,既解决了扯皮现象,又使评价变得及时高效。

三、采撷灵感,多元评价

2007年,我参加了“千校万师援助乡村工程”,到一所乡镇小学支教。所教年级为三年级,农村学生写作水平较差,我实施“循环日记”的做法没有达到好的效果。于是,又恢复到原本的“普通日记”。在一次学生习作的批改中,我对作文评价有了新的见解。

一次批改中,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天,兔妈妈叫小兔去采蘑菇,小兔答应了。于是,小兔挽着篮子沿着小路上山了。到了山上,刚采了几个蘑菇,就碰上了大灰狼。大灰狼说:‘这下你跑不掉了吧!哈哈哈哈……’小兔很害怕,但是它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小兔说:‘我是跑不掉了,可是我太小了,根本不够你吃的啊,我知道一个地方还有一群羊呢!’小兔刚说完,大灰狼就说:‘小兔子,快带我去!’小兔说:‘好吧!’说完,大灰狼就和小兔子上路了。它们爬过10座山,终于到了小兔说的地方。大灰狼说:‘羊呢?’小兔说:‘哎呀!我们走错路了!’狼这时有些生气,它决定吃掉小兔。这时,兔妈妈正好也来找小兔子了,狼见了撒腿就跑,小兔和兔妈妈高兴地回家了。——《兔子和狼》”

办公室里的语文老师说这个孩子写得真幼稚,竟然说大灰狼看到兔妈妈就吓跑了,情节太离谱!写得根本不符合常理,应该算走题。我开始也认同他们的看法,但总感觉文章似乎还有些道理,只是说不清楚,因为这位学生平时的语文成绩挺好的,作文也很少写“走题”。我找来这个学生,请他说说为什么大灰狼见到兔妈妈就吓跑了?他说:“兔妈妈在小兔心中最厉害啦,她一定能打败大灰狼,保护好小兔子的!我妈妈也是这样,有小伙伴欺负我,妈妈总能及时出现,保护我。”我听了恍然大悟,在孩子的眼中,妈妈是伟大的,外界的一切伤害,妈妈都可以战胜,都可以保护好孩子。由此看来,此文是有道理的。由此我发现了孩子的眼光是独到的,我们不能凭成人的主观臆断来评价学生作文,而要以“儿童视角”来评价学生的作文。这个案例让我在以后对学生习作指导与评价上增加了“儿童视角”的元素,也让我决定进行“童心作文”的探索研究。

四、双管齐下,深入探索

为推动“童心作文”的纵深发展,2008年我创立了童心文学社。文学社旨在培养学生写}fJ符合童心、童真、童趣的习作。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开展活动:一是读书会。学员们每周都聚集到一起,交流一周的读书心得,互相荐书或交换书读。二是写作交流。每周举行一次正规的写作交流,学员们提交一篇自己的习作,互相点评,我认真听取意见后进行总评。三是采风活动。定期组织学员参加户外活动、集体采风,共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四是编辑报纸。文学社每两周编辑一期报纸,共4个版。五足展示活动。我鼓励推荐学员们参加各种征文、演讲比赛或向报刊投稿,并认真辅导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培养文学社社员的同时,我也没有忘记对其他学生习作的指导。针对写作比较差的孩子,我总结出了“多维作文评价修改模式”。“多维作文评价修改模式”主要是针对习作的亮点进行鼓励评价,并提出符合其水平的修改策略,多次修改,最终顺利完成习作。对于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我大多通过“多维作文评价修改模式”来指导他们修改习作。一篇文章由原来的少许亮点、多处缺点,通过肯定、鼓励评价,逐步修改,一稿、二稿、三稿……一直改到满意为止。指导这样的一篇习作一般要持续几天时间,耗费大量的时间,但坚持下来一个月能指导5-6个学生,一学期下来能指导30余名学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班级里许多习作基础差的孩子写作自信心与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大多能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写出生动且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上一篇:初中作文:为努力点赞下一篇:苏教版八下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