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2024-04-12

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应对策略(精选11篇)

篇1: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 于辉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声讨者的质疑,本文反思了当前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五点误区,提出了对当前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误区的三点应对策略: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合作学习的实施与推进,允许犯错,并及时纠错;各级教育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合作学习方式的培训,并让指导工作深入和有效;转变思品教师的观念,及时纠正合作学习中的误区,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篇2: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一、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误区

(一)学生一旦合作学习了,教师就变成了“旁观者”。

当前,很多初中思品教师在理念上存在一个误区,课堂上,只要学生一开始合作学习,教师就“靠边站”,最多在各组去巡视一下,很少有思品教师会积极加入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学生合作之后,就安排由各组学生发言或展示,老师要么基本不表态,要么都加以肯定,不去甄别引领。如此下来,教师成了可有可无的“旁观者”了。其实倡导合作学习,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教师的精心组织、指导和调控,合作学习就将流于形式,成为低效、无序的学习。

(二)思品教师在课堂上一抛出问题,便要求学生马上合作学习。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有60%以上的思品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都存在这一个错误认识,他们认为:“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只要我们思品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马上就应该合作学习了。”在众多的所谓高水平的思品公开课中,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其实,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面临的提问一般都较难,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根本就没办法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怎么合作,怎么探究?这也是合作学习的反对者们所指责的主要诟病之一。

(三)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

目前的一些初中思品课,学生积极性无法调动往往同合作学习的两种时机把握不当有关。一种是就是预设的问题太简单,根本不需要合作,学生就能够完成,激不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会遭到学生的冷遇;另一种是预设的问题偏难,又具有发散思维的特点,教师却不要学生合作,让学生自主思考,举手回答,其结果自然也是遭遇冷场的尴尬。

(四)学生合作学习时间太短,没有充分交流与合作。

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公开课,为了赶时间,上课教师一看时间不够了,匆匆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不到两分钟,什么东西都没讨论出来,然后又匆匆收场。给听课的教师最大的感受就是太表面化了,一点也没落到实处。试想,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怎能让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效果?

(五)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听到的只是表扬与赞美。

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认为在课堂上,为了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让学生保持较高学习积极性,对待学生的回答或展示,就只要一味的表扬,不需要及时地纠正,哪怕是有点甜的批评也没有。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丢掉了批评的评价,是残缺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于思品课堂教学也将是一种灾难。

二、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误区的应对策略

(一)各级教育部门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合作学习的实施与推进,允许犯错,并及时纠错。

几千年来,传统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没有与人合作的观念与习惯,凡事讲究“万事不求人”。新课程改革仅仅只推行了十来年,很难让合作学习在我们思品教师的心中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这当中,需要一个不断出错纠错且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也是实施课改前没有预料到的。各级教育部门应该用一种宽容、等待的心态来面对合作学习的实施与推进。思品课合作学习没做好,出现明显错误,我们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就不怕反对者的质疑。与之相反,反对者的质疑反而会成为合作学习实施的“助推器”。

(二)各级教育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合作学习方式的培训,并让指导工作深入和有效。

新课程改革实施十余年了,合作学习在思品学科中依然暴露出不少明显误区,本身就说明一个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培训不够或辅导落实不到位。对合作学习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不仅仅是上几节培训课就完事了,还应该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具体引领和指导教师,才能真正让合作学习落到教学的.实处。作为学校,要重视学习方式的变革所面临的难度,一定要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深入探索,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作用,让其最终高效地服务于思品教学。

(三)转变思品教师的观念,及时纠正合作学习中的误区,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1.思品教师要认识到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品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应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而应充当“促进者”,对学生进行合作方法的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另外,还应充当“参与者”,直接参与到某一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去,才能真正地做到“生生、师生的沟通与互动”。

2. 思品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时间。

(1)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时间。因为合作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如果学生对问题没有时间独立自主地思考,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时经过独立思考却又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最有成效。

(2)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分享、交流、讨论贯穿在合作学习之中,每次合作学习,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留足小组成员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坚决杜绝只用一两分钟合作学习的教学行为。

(3)要给学生提供小组间交流(即全班展示)的时间。如果没有小组间的交流,思品教师就很难掌握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小组间就无法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从而最终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3.思品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思品教师预设学生合作学习内容时,不要轻易决定,一定要考虑周全,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看看预设的问题:“难度是否偏小?是否具有发散性?是否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思考?”然后,教师才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

4.思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处理好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只有同时具备表扬与批评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思品教师不能够一个劲儿地肯定表扬,学生有错误,中肯的评价,带点甜的批评很有必要,放任自流的评价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因为学生得不到引领而出现低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篇3:论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分组是合作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合理的分组是后续教学开展的基础。在分组过程中,要控制每个小组的人数。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中,每组人数在5个左右最佳。学生的分配应该保证不同小组的整体情况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组内人员可以异质组合、优势互补。要想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必须了解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情况,然后将所有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小组都含有三个层次的学生,使得学生之间可以优势互补,也为日后小组间的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所有小组处于同一水平,可以相互竞争、促进,小组内成员应该是动态的。如果小组内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快速提升,就可以与其他小组对换。也可能是分组之前,老师对某个学生的了解不够,高估或低估了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发现,也要对人员进行调整。

二、明确合作学习目的

在合作学习小组确立之后,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已经开展合作学习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不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教学案例,总结出合作学习的经验,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学习目标,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其向这个目标努力,一旦发现学生偏离了原定的学习方向,要及时给予指正,最大程度地达成合作学习目的。所谓合作,不仅是学生之间,也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完善,了解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完成合作学习的内容。

三、统筹合作学习过程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并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在实际指导时,要注意合作学习的主题。如果学生的思维出现了跳跃,要及时进行纠正,学生思想出现断层时,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由于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差异较大,可能会出现成绩较好的学生占主导地位,甚至成绩较差的学生无法参与到讨论中,教师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适当的控制。例如,在教学“自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出几个选项,如展示自己、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等,让学生们探讨哪种能力对自立最重要。这时学生必然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根据自身的经历,得出不同的答案,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

四、科学评价合作学习

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引导合作学习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实际评价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表扬合作学习中表现好、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学生,激发他们继续努力;鼓励表现不够好、成绩较差的学生,使他们能再接再厉,赶超成绩较好的学生。评价不能具有偏向性,而是针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让学生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学习。通常情况下,评价分为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班级评价等几个层次,让学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组内学生之间个人成绩对比、小组之间的团队成绩对比。从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两方面,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去学习,而不是传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在评价过程中,应当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努力形成师生之间评价、生生之间评价、组组之间评价、整个班级的评价、学校评价;口头评价与标准评价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持续发展。

篇4:浅谈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操作策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 合作学习 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96-02

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作为《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被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在很多初中思想品德公开课或者是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课堂都安排了合作学习,每每进入到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往往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讨论很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得高兴,学生学得有趣,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然而,冷静观察之后你就会发现,有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而已,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甚至是某些老师用来表演的“道具”,有时候也出现了教师课堂行为的“走形”与“扭曲”。这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呢?为此,我结合我校和我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就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谈一点浅显看法。

一、 教师应该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如何在实践中避免走入误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对合作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要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其终极目的不是为合作而合作,也不仅是通过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培养的创新精神、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教师能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就将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一项快乐的创造性活动,教师也将赢得社会和学生对他的最崇高的尊敬。

2、要用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实施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法,有其自身的基本理念,如“异质分组”、“角色分配”和“学习目的”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和把握的。但合作学习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如“异质分组”几人合适,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合作学习的内容决定,不能一味地照搬死套。

3、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创设一种宽容的环境。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淡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以一个积极主动的团队合作者、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学习合作者的角色,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一种安全宽容的教学环境,还学生以真正的思维自由。

二、教师应该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必须在实施合作学习前做好认真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会使合作流于形式。整个课堂貌似热闹,实则杂闹无序,导致效率低下,这与合作学习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合作学习的准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做好科学合理的分组。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所以,实施合作学习,分组恰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在教学中,要按照合作学习倡导和强调的“异质”分组原则,根据事先对学生情况(学习成绩、组织能力、性别、能力等)的摸底,把全班同学每4~6人分成一组,坐在前后两排座位上。这样就使每一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而且是互补的,便于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而且保证了每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以体现合作学习的异质分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要求。

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三、教师应该选定好合作学习内容。

思想品德课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选准、选精学习内容,以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究竟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1、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思想品德课非常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因为其中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很多。如:“你有过挫折的经历吗?”、“举一个你身边违法犯罪的实例。”、“你觉得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和“你怎样看待中学生上网?”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是极具交流价值的,合作学习的效果远好于让学生单独回答。

2、值得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既敢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尤其是在教学中出现易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学生意见不统一或有创新意见时实施合作学习,更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层、全面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对合作学习的成功把握。

3、涉及评判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较多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多种决策途径可供选择或权衡利弊得失的内容,这些内容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如“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哪些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为什么说我国还没实现全面小康?”等问题。

4、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问题。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而且考试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灵活和开放性。受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限制,单个的学生个体是无法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这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教师应该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控制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担负起更大的管理责任。自主不等于自流。在教学中,每次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对活动开展顺利的小组,及时予以表扬;对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的小组,帮助学生明确角色,使他们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对讨论偏离主题的小组,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他们引回到学习任务中来;对讨论时出现本节课要求深入理解的问题,拿出来供全班同学思考、讨论,引导各小组关注该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2、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1)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思路得到开阔,训练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3、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民主平等意识、交往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及其成员展示其成果,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篇5: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同学们的爱好,特长与志向,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势在必行。下面就我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把指导型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

在研究过程中,我注重了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并与课外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研究学习目标或题目,提供学生研究专题所需要的部分数据、素材和资料,介绍研究学习的基本方式、方法。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筛选整理材料,还可以加进自己收集的资料,从中概括出自己的几个新观点,通过交流、讨论,构建新知识。教师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起到“导师”的作用,先引导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这对于刚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学习探究要求不高,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例如,在组织学习八年级《公民依法享有结婚自由》时,我们先让学生查阅《婚姻法》、收集不同时期的结婚证,调查本村(镇)的婚姻形式的实例,作为先期的研究。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研究题目,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较深入的研讨,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并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质疑。学生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学生可自由发问,也可以向老师提问。最后,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有的口述;有的以问答的方式来展示;有的以法庭辩论的形式来汇报;还有一个小组还表演了个小品,分四个情景来说明结婚的法定条件及法定手续。课堂真的“活”起来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他们既学习、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

二、把自主型研究性学习推向课外活动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老师提供的参考性课题,完全自主地选择课题,或根据兴趣与爱好自定课题,并根据需要邀请教师或校外有关人员作为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思想品德课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坚定信念,更好服务社会。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加强了向生活、向社会方面的引导。例如,我校思品课针对七年级有关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设计了“初中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的主课题,又设计了“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探究”、“优秀生与后进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电子游戏(网吧)对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影响”等子课题。对九年级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国情,立足国情”,重点对家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了“海安县土特产研究”、“海安县人口与经济的研究”、“海安县‘三废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废渣、废气、废水”等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从选题、收集资料,到撰写报告、答辩、展示研究成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作出决断过程,教师只起指导和协作的作用。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他们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给予必要的解决与帮助。学生们通过合理分工,分头进行研究。他们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翻阅大量的的报刊、杂志,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人士,有的多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然后,他们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步提高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利用演绎法、归纳法、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提炼出观点、总结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可以分层次进行,这就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创造了条件。我们在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让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这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是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而且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使学生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锻炼了与他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起科学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自己的亲身实践,他们学到了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这也正好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时效性。

三、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反思留给自己

篇6: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拼切式合作学习的设计思路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 创设小组, 分配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人数相同的组, 每组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寡一般分成4 到6 人, 每位学生都会进行编号, 分配不同的任务。第二步, 同号编组, 合作探究。领到相同任务的同学, 或者说相同编号的同学再组成“专家”组, 共同研究老师分配的任务, 集思广益, 达成共识。此时每位同学都成了解决自己学习任务的“专家”。第三步, 小组回归, 互助指导。即每位“专家”又回到各自的学习小组, 轮流将自己所学的那部分内容讲解给其他组员听。第四步, 学习反馈, 答疑解惑。在学生任务完成后, 老师指定某些“学员”对组内的学习情况进行描述, 谈谈收获或存在的困惑, 再由其他相关任务的同学来解答, 或老师帮助解答。

结合拼切式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 笔者认为其在教学中的实践意义也是显著的。

(一) 优化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拼切式合作学习中的学生既是“学员”又是“专家”, 参与学习全过程, 并且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 这样学习活动就被赋予和谐积极的意义。既能有效地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瓶颈, 做到课堂无死角, 又能有效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度, 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 培养合作精神, 提高合作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

拼切式合作学习的小组是会变动的, 但“学员”组和“专家”组内都需要团结合作。同学之间互教互学的过程, 也是互助互爱的过程。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 又注重学生生活能力和品德素质的提高, 这恰恰也是思品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

(三) 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培养创新精神。

拼切式合作学习中, 要求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同学们将教师或书本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 更易于相互理解的语言, 使得课堂知识能更好的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在交流学习中, 不仅共同提高, 而且有助于摩擦出创造性的思想火花, 培养创新精神。

拼切式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其分组模式也比较简单易操作, 但在实践中, 实现目标的高效达成, 关键是学生学习任务的设计。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实践, 就如何设计学习任务总结了三点:

(一) 控制学习任务的数量和难易度。

由于班级人数是既定的, 如果学习任务过多, “专家”组讨论的人数就会过少, 不利于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就难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此外, 学习任务的问题难度不宜过大,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设置, 以努力下能够得着为宜, 否则讨论难以开展。

(二) 要遵循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不能简单地按照常规教学流程, 机械地将教学过程切成若干段就交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 往往是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所以每个学习任务都应适当体现这样的思维过程, 便于学生讨论交流。一般来说, 带有情境材料的问题讨论是比较好的。

(三) 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堂导入。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小组讨论, 教师在课前布置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 有助于学生预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概念或生活材料, 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讨论问题。老师也可以先进行全班课堂导入教学,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背景资料, 为学生的分组讨论打下基础。

下面笔者就以八年级下册《学会尊重他人隐私》一课为例, 谈谈拼切式合作学习在初中思品课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我将拼切式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过程分成三个步骤, 呈现如下:

一、精心备课, 划设学习任务

本课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会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 理解隐私权的相对性。理论性不强, 注重生活实践的体会与启发。为充分有效地进行课堂讨论, 我先布置了课前预习作业: (1) 熟悉课本知识, 寻找侵犯隐私权的一两个事例。 (2) 上网搜索有关隐私权的法律条文。通过预习, 学生积累了与本课有关的有效信息。

根据上述的学习任务设计原则, 针对本课, 我创设了三个主题情境, 设置了五个问题。材料如下:

某校八年级 (2) 班要举行一个“学会尊重他人隐私”的演讲比赛, 刚转到该班的小玲列演讲提纲的时候遇到了几件令她困惑的事:

情境一:同学们对新转来的小玲很好奇, 总是想打听她的一些情况, 但她性格内向, 不爱说话。于是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说她是高傲, 甚至有的还瞎编乱造。现在她很苦恼。

问题: (1) 你有类似小玲这样的遭遇吗?如何看待她同学的做法?

(2) 蓄意打探别人秘密, 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如果你是小玲, 在演讲提纲中会怎么写?

情境二:小玲在列提纲的过程中想到了原来班级王同学身上发生的一件事。王某出生时在脊椎骨的末端长了一条约有3 厘米长的“尾巴”, 这是他的“心病”。同学张某在上厕所时看见了他的“小尾巴”, 就到班上跟其他同学说了, 自然引起了同学们的嘲笑, 大家都拿他当小怪物。王某精神上受到严重伤害, 从此再也不肯去学校了。

问题: (3) 请简要评析张某的做法。这给小玲列演讲提纲什么启示?

情境三:小玲放学回家翻阅《汤姆·索亚历险记》, 她在书中看到一个情景:汤姆和他的同伴目睹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印第安人乔杀死了一个医生, 并把杀人罪赖到了一个无辜的人身上。当时吓得够呛的汤姆和同伴发誓, 要对此事严守秘密。当眼看这个无辜的人即将被判死刑, 最终汤姆克服恐惧将事件真相说了出来……

问题: (4) 小玲感到不解, 尊重他人隐私不是要替他人保守秘密吗, 为何汤姆还要这样做。请你为小玲释疑解惑。

(5) 如果父母偷看你的日记, 这是不是窥探你隐私的表现?你该怎么做?

二、拼切式合作学习的组织开展

我首先将设计好的三个情境材料和五个问题打印出来, 作为学案人手一份。由于我班30 人, 我就分成6 组, 每组5人。分别对每个小组用字母A、B、C、D、E、F进行编号, 每个组的五位同学分别用数字1、2、3、4、5 进行编号, 各自对应一个相同编号的问题。这就完成了“学员”组的分组工作。接下来, 相同数字编号的同学又聚到一起, 如每个“学员”组的1 号同学聚到一起组成“专家”组, 一起对1 号问题进行探讨, 其他同理。在规定时间完成“专家”组的专题讨论后, “专家”组成员各自返回到所属“学员”组, 花15 分钟按照问题顺序轮流讲授给组内其他成员听。为了保证小组学习的顺利开展, 每组可设立一个组长, 协调组内同学的讲解活动。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观察员, 巡回于各小组间, 控制课堂纪律和讨论时间。如学生遇到困难问题, 可及时帮助解答, 督促、协助小组讨论顺利进行。

三、检查结果, 效果优化

讨论结束后, 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抽查的的方式, 检查某组学生的学习成果。由于不同组之间可能会有学习成果上的差异, 某一组同学在学习中有问题的, 可让别的组帮助解答, 互相学习。最后, 老师可适当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呈现, 以巩固学习成果, 升华学习心得, 优化学习效果。

篇7: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树立新观念

首先,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师生都应做教材的主人。其次,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学生观,学生是活的生命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研究者,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再次,要更新课堂观,课堂形式应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堂”,具有自由、平等、和谐、生动、无拘无束的教育氛围,要生动有趣,符合青少年生理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展示出个性。

二、强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重视学法的引导

传统教学只重视研究教材,不去重视研究学生,只重视研究教法,不重视研究学法,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要真正搞好教学,不仅要高度重视研究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法。并且要把教法研究立足于学法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学法,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会学习的一种方法,让学生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学的实效。

预习是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索、分析、解决问题打下基础的开始,而且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让学生先把课文阅读一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然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和解答,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指导会大大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三、培养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们的参与兴趣。其次,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这也是培养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方法。我们未来的社会需要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探究型的人才,我们必须相信学生,乐于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创设条件,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时空,自主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篇8:自主学习与初中思品课中的实践

首先, 学生是发展中的孩子。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经验的增加, 初中学生已经对事物具有独立判断的需要和动机, 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初步的自主性。同时, 他们还是不成熟的, 还是成长中的孩子。作为不成熟的孩子, 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预期的目标和方式来发展, 他们需要不断的鼓励和帮助。教育者必须明确, 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我们只有尊重学生、遵循孩子们的认识规律, 引导和开发他们的自主性, 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其次, 学生是完整而独立的人。在教育活动中, 学生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 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和人格, 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应该确信每位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都是可以积极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 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形成了独特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因此, 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意志、观念、道理、甚至是知识强加给他们, 一切的教育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他们自觉接受的基础上。

第三,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由于先天与后天各种因素的差别, 每位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性格、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各不相同, 而且与成年人的观察、思考、选择、体验更不一样。这种差异性是其创造性的前提, 我们对之应该倍加呵护, 容许他们具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接受方式和发展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基础、不同能力来进行分级要求、分步练习、分组教学、分类达标、分层促进, 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

1. 应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能力, 还取决于师生关系状况。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敢于表现自己, 必须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 并赢取每位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把学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 甚至会超过自己的人, 放弃“师道尊严”, 坚持以人为本, 以平等的身份走近学生, 打开学生的心扉,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在课内, 应采用“人性化”和“谈心式”的教学语言, 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主动引导学生以个性化的观点提出疑问或见解, 不回避师生在认识上的矛盾, 而是以学生的疑问作为契机, 把学生创造性的主体活动与教师创造性的主导作用自然地融合起来。在课外,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的感受, 与学生友好相处、交流沟通, 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以自己的行为来诱导学生, 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 用自己的体验来打动学生, 用学科知识来指导学生, 并在生活实践中为学生排忧解难, 与学生建立互尊互信的新型关系。

2. 应该推广小组合作教学, 建立友好、平等、互动的新型生生关系。

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不仅是个体性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群体性的问题, 需要在群体创造性的认识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互动共进。基于个体实践的局限性, 每位学生的认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但在各种片面性认识的交锋过程中, 每位学生能够共享他人的认识成果, 启发自己的思维, 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致力于建立较成熟的学习小组, 并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 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 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互相促进, 进一步发挥整体效应。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1. 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读书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在课堂上, 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任务型阅读, 即在课前或课中把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并提出阅读任务, 即通过阅读提出问题或准备一到两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名人名言、寓言故事、典型事例等。通过这样的阅读, 使学生学会理解和分析教材, 自主提出问题。

2. 把议的时间交给学生。

课堂上一定要留出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思考、分组讨论,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逻辑层次思考问题, 提出看法, 想象结果, 自我教育。

3. 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鼓励学生在组内和课堂上大胆质疑, 勇于表现, 学习分析与归纳, 学会倾听与说服,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 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才能, 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摘要: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问题, 而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 通过自主学习, 使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觉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过程, 不断地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愿望, 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 形成学生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

篇9:浅析初中思品课小组合作学习

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而有的小组却场面冷清。究其原因,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编在了一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被编成了一个组,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合作学习的分组安排要合理,分工要明确。科学、合理的分组,是保证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为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优势,教师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小组。

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

1.明确目标和要求,定向导学。组建了学习小组并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高效运行。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帮组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操作要要领,培养小组合作技能,形成良好的合作行为才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在合作学习之初,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

2.分配任务,个人自学。经过前期的准备过程,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激发了合作学习的意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得让学生个别学习,然后再开展合作学习,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的前提,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

3.组内交流,班内展示,这是合作学习的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将自己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结果在小组内陈述和交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补充,对有争议性的问题开展讨论和探究,记录员将大家的意见记录整理,整合成小组成果,小组发言人选择相应的手段,做好进行小组学习成果汇报的准备,在班内进行展示。

4.师生交流,质疑助学。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协作、班内展示交流,大部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由于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层次较低,还可能有一些疑难问题无法解决或个别注意事项没有认识到,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精讲、点拨、引导和帮助。

5.总结升华,完成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整理、提高,形成体系,并通过适当练习巩固知识,设计与之试点相对应的变式典型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达到灵活应用,在训练和实践中实现知识和思想的升华。

6.反馈检测,及时矫正。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强化反思,再进行归纳,使本章节的知识点更加明确清晰,构建完整的知识运用体系;再出示达标检测,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达标。这是对学生前面學习的成果用当堂检测的方式加以反馈,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以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集思广益。常用的方法有:1.讨论法:先由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分别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小组内自由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种合作方法可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集思广益。2.辩论法: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由一位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以他的观点为中心,展开辩论,各抒己见。这种合作方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3.提问法:在小组同学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课本中的疑惑和难题,自主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由其他成员探讨、释疑和解难。这种合作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恰当地引导学生间的竞争

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为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欣赏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质。合作学习中的竞争是外向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大多是分层次进行的。二是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能强化小组结构,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

五、实施有效的引导和监控

教师应加强巡视,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综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及时给予点拨和纠正。要通过实施有效的调控,让个别胆小和有自卑心理的的学生突破羞于发言的心理障碍,处于强势个性的学生学会照顾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使合作小组学习中的每一个个体无论强弱都以平等的身份积极地参与讨论,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必要的时候还可展开组际交流、师生交流,巩固和扩大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真正实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信息,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六、合理把握小组合作的学习时机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应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最佳时机和时间,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小组合作学习,不可能也不能用个没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调控好节奏,掌握好“火候”。一方面,一节课大约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几次,什么时间来进行,每一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等,教师都应预先设计一下,做到有备无患: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实际中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妥善处理前面所述的学生的“新发现”、“闪光点”、“奇思妙想”等“偶发事件”,让这些“偶发事件”成为合作学习的契机。

七、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坚持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要坚持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前者的评价要更注重学习过程,因为过程更能体现小组的合作情况;后者的评价更注重小组集体,因为合作讲究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的关键,要通过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及时反馈,以促进更好地合作。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我们应大胆尝试,努力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创造出一片教与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4):122

[2]金春善.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J].延边教育院学报,2002(05)

篇10: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误区

1. 误区一:合作=小组学习

在很多“新课改公开课”“研讨课”上, 一讲“合作”就是“小组”, 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 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事实上, “合作”的解释是: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与分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分组学习虽然是合作探究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和表现形式, 但应该承认的是, 分组并非合作的唯一手段。

2. 误区二:小组合作泛化、无序化

无节制地合作学习, 把课上成小组讨论课。不顾学科性质和具体内容, 每个问题都要让学生探究讨论一番, 课堂上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 你一言, 我一语, 教师却很少考虑这样的话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

从组织形式上来说,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范式, 这是一个小型的学习型组织, 但我们在课堂上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 没有游戏规则, 乱成一团, 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 “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1]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是, 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 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还需要合作探究吗?我想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3. 误区三:小组合作形式化

课改以来, 课堂教学中由形式主义演化出来的“浮华”现象有所抬头, 可谓“热热闹闹走过场, 高高兴兴搞形式”。

当前, 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时, 主观随意性很大:教师觉得该合作了, 学生即使没有进入状态, 毫无探究欲望, 也得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了, 学生即使正在激烈地思想交锋, 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 也必须戛然而止, 合作学习步入“形有实无”的无效合作误区。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 存在合作只是形式、没有相互支持和配合、没有协调解决问题的现象, 绝大多数学生自行其事, 生生互动根本没有发生。小组合作形式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点。

(1) 把课堂教学当成表演课。如游离于主要教学任务之外让学生既绘画唱歌又奔跳游戏, 动手动脚, 忙个不停, 从而使必要的接受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而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2]

(2) 把课堂上成资料展示课。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播放各组收集的图片资料, 而只花很少的时间学习知识, 把重点变成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能力的综合性学习。

固然,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渲染课堂气氛, 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但这些都是为学生积极学习这个教学中心服务的。如果不管教学中心, 为激发而激发, 为渲染而渲染, 为创设而创设, 那就会喧宾夺主, 本末倒置。因此, 一定要因地制宜, 因“材”制宜, 因“生”制宜, 形式主义要不得。

二、如何实施有效合作

自主学习中的小组讨论要充分地运用起来, 不能只在形式上, 而应该用到实处。运用好了小组讨论,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1) 要有明确、恰当、便于操作的合作学习目标。实施有效合作, 首先要把握时机。一是出现新知时;二是遇到大家都亟盼解决的问题, 依靠个人的能力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 且发生争论时。其次, 要精心设计合作的内容和要求, 选择具体的学习方式, 安排学生小组的分工与组合。

(2) 要基于学生个体充分的独立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必须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没有经过个体充分自主学习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 所述见解既不成熟, 也没有深度, 更谈不上个体的独特体验和创见。

(3) 合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学习小组明确分工, 让主持人、陈述人、记录人各司其职, 且互相尊重, 互相礼让。同时, 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约束自己, 以达到合作双赢、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菊荣.“新课改”三思.教育参考, 2004, (3) .

篇11:初中思品课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品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82-01

一、前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就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的学生。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够确保学生在相互合作的环境下,完成学习的全部内容。

二、初中思品课中自主学习的运用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意识

(1)新颖性

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首先要不断的引入源头活水,与实际生活联系,然后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一个非常新颖独特的情景,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灵活性

在进行情境问题设置的时候,不应该采用单一的形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灵活多样,并且生动活泼的形式。

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现代媒体激趣

多媒体主要是将声音、图片以及动画等有效的荣伟一体的一种媒介,它不仅可以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非常具体,还能够起到图文并茂的作用,例如:在开展行为与后果关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创造出相应的情景:在非常拥挤的公交车辆上,一个人不小心踩了另一个人的脚,双方的行为就是行为和后果的关系。

(2)时事热点激趣

由于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这样就使得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样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就应该结合国内外时事热点,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校的兴趣。

(3)故事激趣

现阶段,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真情实感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非常好的教育作用。所以作为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还合理的利用这些生活实例,这样不仅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大大的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修养。

三、初中思品课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1.要明确学习目的,选取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1)由于小组合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不然就会显得具形式化。

(2)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碰见到自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要与人合作,,这样观点就有可能出现很大的分歧,并且思想也有很多种样式,从而就需要选择一套比较适合的方案。

(3)作为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要严格的按照教学的具体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选择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内容、时机开展合作学习。

2.要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1)对于合作小组的人数一定要分工合理,通常情况下4~6人做好,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根据活动的主题进行只有的组合。

(2)在小组内部也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并且还要严格的按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原则,这样在小组内部设置主持人、纪检员等。同时学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适当的进行引导。

(3)在合作小组建成之后,要尽量的保持稳定性,至少要坚持一个学期,随后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3.精选讨论的话题

作为一名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还要对教材进行剖析,还要正确的判断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教师要弄清楚那些问题是需要讨论的,那些问题是不需要讨论的,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学应该适当的进行点拨;对于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的解决,并且教师也要注重选择题目的数量。

4.以学生为主体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形式进行教学。作为教师要给学生相对比较多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可以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时要想做好合作小组工作,首先小组学生要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在小组内部进行相互的交流,再次由全班学生进行统一的交流,最后教师应该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由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这样就促使学生思维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阻碍,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且还要不断的丰富教学的方式,特别是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从而就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秋敏.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广西教育,2013(2):225-228.

[2]曾淑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8:178.

上一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演讲稿下一篇:恭维语与和谐社会-积极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