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教育分析材料

2024-06-21

四群教育分析材料(共9篇)

篇1:四群教育分析材料

四群”教育分析材料

通过学习秦光荣同志在全省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论党的群众工作—主要论述摘编》后,让自己对群众、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基层群众是社会中最大的一个群体,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危险。邓小平同志曾明确地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四群”教育是“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阐述,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指南。现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对照自己近期“四群”学习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反省,现作分析检查报告如下:

一、从思想、工作、学习、作风方面认真分析查找存在问题

1、思想和实际有点脱节,在理论学习中,自己只注重理论学习,不注重实际和理论的联系。

2、运用理论指导实际不强能力有待加强,工作浮于面上,没有扎实有效的落实到位,没有沉到位;

3、以干代学思想突出,忽视群众工作方法研究;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创新意识不够强,领导艺术还需继续提高。

5、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有待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进一步加强。

二、存在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1、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监狱开展的活动较多,忽视了学习提高,自己没有加深理解,缺乏全面统筹协调,影响了活动的开展质量;

2、四群教育工作是对开展群众工作的全新阐述,是领导干部的工作指南,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四群教育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加强学习;

3、学习认识还不到位,造成思想认识僵化,只想着是抓好工作落实,加上理论学习不主动,没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4、与联系人的沟通交流主动性不强,以工作忙为理由少与联系人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5、对“四群”工作投入的时间不够,缺乏对“四群”相关工作要求和先进工作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三、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1、处理好工学思想,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了“四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深刻领会秦光荣书记在全省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实质,并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

2、在转变工作作风方面下功夫,坚持“三个深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监狱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上级组织的高标准、严要求。结合监区当前工作实际,重点要狠抓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强化执行力建设,这是监区工作的核心和保障。要坚持政治建警,认真开展好警察职工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监区领导要带头落实好“三个深入”,亲力亲为、身先士卒:深入一线,带头带班值班;深入基层,全面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深入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践行共产党员宗旨。

3、走进群众中去,明确工作目标,只有真正的了解了群众所需要的,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只有真正的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才能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也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环节。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在工作中要与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营造良好的和谐风气。

5、做好宣传工作,把政策带下基层读给群众听,加强与群众直接交流,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提问,主动引导群众。只有交流多了才能密切联系群众,沟通深了才能真正带动群众,才能力求取得实效。

总之,四群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我们开展群众工作的指南针,我们要以学习提高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只要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的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我们的国家政权永远巩固。

篇2:四群教育分析材料

根据 “四群教育”有关文件的要求,通过学习,对照自己实际情况,认真反思,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四群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全省各级党组织正在广泛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也是自觉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同时,认真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我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统计调查工作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许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我们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侧重点的变化,新形势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会做群众工作、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省委正是基于对现阶段群众工作客观清醒的认识,才提出要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听民呼、了民愿、关民苦、解民忧”,这不仅是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也应当成为各级党政干部的自觉行动。我作为大理调查队的主要领导干部,更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在“四群教育”活动中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 职责,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不断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素质能力。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要在“四群教育”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 在“四群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始终牢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人民的事业,要怀揣一种公共理想,学习杨善洲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培养锻炼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

2、要在“四群教育”中提高为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开展“四群教育”和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大局意识。国家调查队系统,工作的重点就是开展调查,我们要把四群教育”和单位调查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工作,做到学习教育和业务工作两不误。

3、要在“四群教育”中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

李源潮同志在山东沂蒙老区调研创先争优时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基和力量,各级干部、党员要增强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主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加强调查研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群众打交道,态度和作风决定工作效果。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工作质量的标尺。更多的时候,基层群众的不满情绪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受损,更多的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正常的诉求渠道,言不畅,则气不顺。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正是我们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群众不满意的时候,就是我们应当反思、需要改进工作的时候。因此,要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就是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的服务群众。一是要以务实的作风面对群众。二是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形象。工作中不空谈,不作秀、不做假,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要把发展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出实招,干实事,特别是在当前大建设大发展的时候,更是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要多做群众急需和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长远起作用的事,要以认真务实、立说立行的处事风格来塑造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三是要树立廉洁自律的形象。廉洁是做人的操守和准则,更是党员干部的第二生命。要严格要求自己,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牢固守住廉洁自律的红线。工作生活中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做群众工作的认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还有差距;三是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实际行动还有差距。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是我们做好 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要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与群众的态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 命运、心连心。

2、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切实解决好实践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要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开展民情体验,认真查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工作作风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和实施更加符合群众意愿,更加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3、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 群众立场,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面学习掌握党的 利民惠民政策,认真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政策不落 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等现实存在问题,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保障群众权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 和共享 机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让发展 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4、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切实解决好方式方法问题。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要求,总结 推广做好群众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查找工作思路、工作 措施、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不敢做、不愿做、不会做等问题,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沟通协调、对话协商、心理疏导等方法,善于运用网络、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3:新闻“走转改”与“四群”教育

新闻“走转改”与“四群”教育概况

新闻“走转改”活动, 是2011年8月中宣部牵头在全国新闻战线发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活动, 目的是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 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并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这项活动让新闻工作者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是增强新闻宣传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新闻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开展“走转改”活动近一年来, 全国新闻界广大新闻记者积极参与“走转改”活动, 积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采访, 采写出了大批短小、鲜活、详实的新闻作品, 有效促进了新闻报道文风的转变。

“四群”教育活动是指在各级干部中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工作的活动。活动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永远坚持群众路线、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认真做实群众工作。主要内容是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 教育各级干部进一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11年底, 中共云南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四群”教育活动, 在县以上机关全面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项活动开展以来, 云南上万名省、州、县干部纷纷进村入户, “认亲戚”、结对子、访民情、问疾苦。密切了干部群众的联系, 帮助农村群众解决了许多困难。

新闻“走转改”与“四群”教育的异同

比较新闻“走转改”与“四群”教育的异同, 是为了找出两者的结合点, 从而找到两者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

新闻“走转改”活动与“四群”教育活动的相同点主要是:

1.目的相同。两种活动的目的都是要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转变工作作风, 了解基层社情民意, 反映基层群众心声。

2.原则相同。两种活动的原则都是要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维护群众利益。

3.工作对象相同。两种活动的工作对象都是基层群众, 尤其是农村群众。“四群”教育活动是走访基层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新闻“走转改”活动也是找基层群众采访民生民情。

4.基本工作方式相同。两种活动的基本工作方式都是走基层, 联系基层群众。“四群”建议活动需要深入农村驻村入户, 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以此来深入了解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样, 新闻“走转改”需要记者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采访民生民情。从基层群众中寻找有报道价值的新闻素材。

5.反映民意的成效相同。两种活动都能够了解到基层的实际情况, 都能听到群众的心声, 都能把基层群众的问题困难和愿望反映给外界。只不过“四群”教育活动是把基层情况反映给上级和有关部门;新闻“走转改”活动是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去, 让社会公众知晓, 两种反映的效果都是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促进基层问题的解决。

新闻“走转改”与“四群”教育的不同点主要是:

一是主体不同。新闻“走转改”的主体是新闻工作者;“四群”教育的主体是县以上党政机关干部。

二是帮助群众的方式不同。新闻“走转改”活动是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群众, 将基层的问题、困难和群众的愿望、心声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去, 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来帮助基层群众解决问题, 对基层群众的帮助是间接的。而“四群”教育活动是机关干部在下基层了解民生民情的同时, 就可以直接想办法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帮助群众找出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 对基层群众的帮助是直接的。

三是联系群众的方式不同。新闻“走转改”活动中, 记者联系群众是松散的, 不固定的联系;而“四群”教育活动中干部联系群众是紧密的、固定的、制度化的联系, 而且明确责任, 对工作情况要进行考核。

“四群”教育需要媒体及时报道

“四群”教育活动是一项数万干部的实践活动, 全省各地村村寨寨都有“四群”教育干部的足迹, 云岭大山处处燃烧着“四群”教育的火焰, 在“走转改”中正期待着新闻媒体, 从各个侧面去报道、去记录这项前所未有的宏大的干部实践活动, 期待着“孟连经验”变成“云南经验”在云南发展史上写下精彩一章。

首先, “四群”教育活动的进程需要报道, 需要新闻媒体为“四群”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 “四群”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需要新闻媒体去讴歌颂扬, 为在基层做群众工作的干部们鼓劲;其三, 各地开展“四群”教育的先进经验需要报道, 通过宣传报道来推广好经验, 推动“四群”教育工作。其四, 在“四群”教育活动中发现的群众的问题和困难, 需要新闻媒体积极报道, 以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从而促进群众困难的解决。其五, “四群”教育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工作走形式的现象、一些违反政策甚至违纪违法的行为, 需要新闻媒体去进行舆论监督, 促进“四群”教育活动的健康开展。

新闻媒体要及时深入地报道这五个方面, 只有将“走转改”活动深入到“四群”教育活动中, 两者紧密结合, 突出共同点, 才能起到新闻媒体为“四群”教育活动宣传鼓励, 推进工作的作用。

记者应像“四群”教育那样走基层

前文对新闻“走转改”和“四群”教育活动的比较表明, 新闻“走转改”活动中, 记者走基层联系群众, 是一种松散的, 不固定的联系, 每次走基层都是依据一定的新闻线索和策划, 临时性的到基层农村采访, 虽然有完成采访报道任务的要求, 但对“走转改”活动整体上缺乏制度规定, 对记者走基层也缺乏具体的职责和考核规定。

而“四群”教育活动则不然, 对整个活动既有总的工作任务要求, 又对参与“四群”教育活动的干部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例如:对干部住村入户, 要求每个厅级干部联系一个行政村和2户农户, 每年住村不少于7天;处级干部每年住村不少于10天, 建立了民情联系卡、民情登记卡制度, 同时对干部全年的工作情况还要考核。这样, 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成为一种稳定的、直接的、有效的联系。

两项活动比较, 在联系群众方面, “四群”教育活动比新闻“走转改”更规范、更有效, 对群众的联系更紧密, 对基层情况了解更充分, 干部工作作风也就更扎实, 这些都是值得新闻媒体认真学习的, 只有走基层更深入, 对基层情况更了解, 让走基层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活动, 新闻“走转改”活动才会有成效, 记者的工作作风才会真正转变, 稿件的文风才会真正好转。因此期望新闻媒体及记者们, 能够像“四群”教育活动中的干部们一样走基层。

机关应像新闻媒体一样改文风

长期以来, 一些党政机关存在人浮于事、作风漂浮、脱离群众的问题。一些新闻媒体也存在充斥会议新闻和领导讲话、内容空洞、反映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报道少等问题。因此“四群”教育活动和新闻“走转改”活动的共同目的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 改变不良文风。

篇4:如何在“四群”教育中服务群众

一、释疑解惑,让家长走出传统教育观念的误区

在走访中发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还有一部分群众对教育事业有着不正确的认识。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些目光短浅的家长看到村里年龄稍大的孩子到外面打工,每年都能挣一些钱回来,加之孩子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便认为孩子读书没有出息,索性就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有些孩子因此不能完成义务教育。有些家长则一味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孩子只有考上高中才能上大学,因此有意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让孩子失去了美好的童年。许多农村家庭至今还都认为,孩子“开化”“启蒙”得早,必定也会成才得早,于是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下,乡村幼儿园被动地开设一些高难度的教育内容,导致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而这样的结果却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大理州始终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然而,在信息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许多家长对新政策了解不够,比如在今年内开始试行实施的《大理州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些学生和家长感到茫然。因此,对《义务教育法》等各种教育法规,特别是一些新政策新措施的解读,为群众解疑释惑,使其走出传统教育观念的误区,便是教育干部深入群众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职责所在。

二、深入宣传,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在走访中发现,在各地农村,依旧还存在一部分经济困难家庭,“就学难”、“供书难”成了一个较大的问题。近年来,大理州委、州政府始终将教育当成最大的民生工程,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全面执行国家教育惠民政策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全力做实助学工程。连续4年实施“爱心圆梦”助学工程,开展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积极争取各种资助项目,让所有大学生都能顺利踏上求学之路;2011年,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全面启动,中央彩票公益助学金、中央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等项目的实施,让所有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不同额度的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国家助学金覆盖全体中职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在全州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得到全面实施,今年春季学期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让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真正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同在2011年,首次发放的学前教育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让全州3 312名幼儿受益。各种助学工程已在国民教育的各阶段实现了全覆盖。因此,深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让广大群众知晓各级政府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和重视,并积极为困难学生争取各种政策,不讓每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同样是教育干部服务好群众的工作内容之一。

三、牵桥搭线,提高基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质量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基层学校受教育信息、设施设备、师资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远远低于城镇学校。在为学校出谋划策,争取教育项目的同时,要把帮助基层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己任。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理州全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省前茅,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张,将有12所高中学校跻身于省一级高中之列,在全省占有较大的比率;许多初中、小学或幼儿园亦在各阶段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因此,在帮助基层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为基层学校牵桥搭线,邀请各级教育科研机构、教育专家把脉,帮助学校解决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同时,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其管理制度、育人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等一些软实力因素,不仅科学合理,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学校的精神,可以提供给基层学校借鉴参考。此外,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因素。在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渠道。实践证明,采取观摩教学、参观学习、交流讨论、顶岗置换、跟班学习等方式,向示范学校学习,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

云南省大理州教育局

◇责任编辑 李配亮◇

篇5:四群分析材料

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我认真阅读了省委秦光荣书记在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为内容的“四群教育”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是克服无视群众声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的粗放型的工作作风。通过学习,使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了解基层民意,才能有效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要做好群众工作,了解民意,就要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一是要加强学习。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食粮,一种终身追求,作为自觉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任务。要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生产发展的实际本领、谋划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推动工作作风转变的过程。二是要树立基层至上、群众第一的思想,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和出发点。坚持工作思路向下,工作重心向下,工 作任务向下,做任何工作,都要想一想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自己决策工作的根本依据。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把群众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任务,群众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始终,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请群众来评判自己的工作,从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工作,真正使群众满意成为自己工作最大的追求。三是要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干部与群众是鱼水关系,离开了群众,就一无所有。走到群众中进行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的沟通,这才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受群众欢迎的。只有下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间去,才能吸收到机关里所得不到的养分,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把工作决策落到实处。四是要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努力做一个群众离不开的贴心人。群众认干不认说,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甘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就会支持、就会拥护、就会满意。如果光说不做,群众就会疏远你、抛弃你、忘记你。焦裕禄、杨善洲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能在人民群众中树起永远的丰碑,是他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我们应该珍惜在岗位上的难得机会,多关注民生、多关注民情,多为群众办实事、多为民办好事。综述以上,倾听群众的呼声,是集民智、汇民意的重要手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做好工作,才能得到群众认可。

通过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上虽有一定提高,在思想境界上有所提升,对照四群教育活动的要求检查,但还有不足的方面,一是自认为自己是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与农民打交道的时间多,与群众交流的机遇多,自认为很了解群众的疾苦了,就放松了在思想上贴近群众,感情上亲近群众,行动上走近群众。二是没有处理好密切联系群众,学以致用的认识问题。有时候将所学知识放在心里,没有运用到做群众工作中去,没有处理好学以致用的过程。三是没有实现好认识有新提高,形象有新提升,思路有新改进的过程。在工作中,没有创新举措,没有新的工作方法,思路不够清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上,工作方法上,通过开展“三深入”活动,增进了我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明确了努力方向。因此,我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一是深入基层,做实工作。根据县委的要求,要安排时间到基层,到挂钩扶贫农户家蹲点,与他们交流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帮助他们解决在农业生产上需要什么。在产业发展上需要我们做什么。

二是了解民意,解决需求。作为农业部门的一名干部,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田间地块,了解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帮助,需要给予什么支持。

三是真心暧民心。农业农村工作就是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由于农民群众素质不尽相同,在与他们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都要保持温馨、善意,尊重他,用包容之心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把每个人都当作亲人,耐心细致讲解农业农村工作政策,认认真真解释生产中的问题,用真情、用感恩之心与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从心中认可我们。

“四群”教育活动的开展,这是我们贴近群众的要求。通过教育活动,我们必须拥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和为群众实事的责任感。通过从群众来,到群众去,从而使自己在思想上更贴近群众,感情上更亲近群众,行动上更走近群众。

篇6:四群教育分析材料

(2012年6月)

尊敬的检查组一行各位领导:

在全县上下深入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之际,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局工作的最大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彝良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及全系统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彝良县国土资源局开展“四群”教育活动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自县委召开“四群”教育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动员大会以来,我局党组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切实把“四群”教育活动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按照市委关于“作风转变年、工作落实年”的部署,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为契机,查找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举措,以讲大局、讲团结、树正气、抓落实、促发展为总体目标,树立“昭通作风”,弘扬“昭通精神”,提升“昭通速度”,按照“五干”要求,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推进作风转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推动工作落实。通过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强势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工

(二)机关股室与中心所实行工作“互助制”。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针对机关股室与各中心所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通过开展“四群”教育活动,我们将机关业务股室与中心所实行工作“互助制”,每个业务股室挂钩一个中心所,并派驻一名工作人员参与中心所的工作,股室年终目标任务考核上与中心所进行挂钩,最大限度的推进全系统工作的开展,提升国土资源系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实行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中,领导干部带领分管股室挂片所联系的中心所,每月到中心所所辖乡镇开展工作调研不少于两次,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并建立民情台账,分类梳理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民情分析,妥善处理和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四)加强巡回办公。为确保各中心所管辖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切实履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职责职能,通过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切实解决乡镇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各中心所在驻地乡镇实行长期定点办公,在管辖其他乡镇实行日常巡回办公和定期巡回办公。中心所根据县局和乡镇党委、政府及本中心所工作需要,不定期开展日常巡回办公;根据部门工作需要和群众

建则建”的原则,积极实施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彝良低丘缓坡资源优势,切实保护、开发、利用好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努力缓解彝良县土地供需紧张矛盾,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目前已完成角奎区块和大桥农业产业示范园方案编制,经市县两级政府及各部门审查,并经省国土厅组织专家踏勘,目前正在根据省厅反馈意见修改完善。

(二)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随着彝良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所需土地的规模也将急剧增长,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彝良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发展需要,只有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多途径寻求办法解决彝良的用地难题。我局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组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工作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目前,我县正在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增减挂钩试点,即将原来闲置不用的老校区列入拆旧区,用拆旧开发的指标解决新学校建设的用地问题。根据测量数据初步统计,可以解决525亩的标准化学校用地难题。

(三)抓好15个乡镇集镇建设的用地保障。通过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千方百计保障乡镇集镇建设用地。一是预留乡镇集镇建设用地指标,在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对15个乡镇集镇建设均预留了乡镇集镇建设用地指标。二是通过开展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多途径寻求办法解决集镇建设的用地难题,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对乡镇集镇建设用地实行政策倾斜以解决实际用地困难。今年,我们将荞山乡集镇街道建设纳入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建设,目前正在申报项目试点方

开展“四群”教育活动进行调研,需对部分土地进行整治。为此,我局积极向上级争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改善群众生产条件。今年即将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9个约30000亩,我们将所有建设建设项目工程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规定时限,落实措施,确保将工程建成阳光工程、放心工程、满意工程。每一个建设项目工程落实一名分管领导、一个股室、一名负责人和一名具体责任人,每个股室具体挂钩一个建设项目。具体责任人与单位业务工作脱钩,进驻建设工地,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设计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抓好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直至工程完工,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明确每一个建设项目工程的完成时限,将此项工作纳入相关责任人所在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确保每个建设工程项目从选址、科研、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在当年完成。

篇7:金河镇四群教育工作督查汇报材料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情况

汇报材料

县委督查组: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金发〔2011〕48号)文件要求,镇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开展“四群”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对“四群”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镇党委专职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各党总支,镇属各站(所)、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

2结对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3户,村委会干部结对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2户。建立民情台帐和民情登记卡,发放《民情联系卡》,送达所联系群众,方便经常联系。“四群”教育开展以来,全镇110名镇村干部直接联系村组181个,联系农户894户,干部驻村人均21天,共发放民情联系卡894张,填写民情登记卡894张,建立民情台帐9本,发放民情日记本152本,召开民情分析会议70场次,收集民情民意56条,开展民情恳谈会26次、多户座谈40次。累计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各类需求诉求165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5件,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2户,为3个村组争取协调项目5个、资金37.4万元,协调村委会办公经费1.2万元,解决了3个村组的饮水难问题。

(四)创新载体,抓好结合。以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开展一次专题学习生活会、开展一次“三同”民情体验活动、帮扶一户困难家庭、为群众献一计一策、办理一批实事好事、锤炼一批党员干部、开展一次党性教育、探索一项长效机制、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十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为“四群”教育载体。组织开展好“三个一”工作,组织个人自学,把“四群”教育学习内容纳入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内容,建立学习档案。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远程教育视频,开展专题培训,学习了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在全省干部“四群”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四群”教育读本。开展集体学习,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学习生活会,班子成员撰写了“四群”教育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开展一次民情体验,每周安排干部下村蹲点,入住农户,体验民情,记录民情日记,切实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干部职工结合当前抗旱、备耕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做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州、县党代会和上级“两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切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认识上来。

二、取得的成效

“四群”教育工作启动以来,全镇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做好群众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群众观点有了新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依靠群众、尊重群

中共xx镇委员会

篇8:“四群”教育分析报告

根据镇雄县“四群”教育办公室要求,结合“四群”教育心得体会和个人的一点点感悟。对自己在这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省委秦光荣书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带领人民走向富裕,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改变那种让我去接近群众为我要去接近群众;二是结合镇雄县“争先进位、率先发展”这一主题,专谋群众的发展致富;三是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按照“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发扬密切联系优良作风,改变工作中以“衙门”作派,让来我局办事的群众有回家的感觉。四是在解答相关法律知识时,要首先进行调查研究,做到不存私心,公平公正;五是立足岗位,踏实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在“四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自己认为从基层上来的,群众工作做得很多了,自认为很了解群众的疾苦,放松了在思想上贴近群众,感情上亲近群众,行动上靠近群众;二是没有解决好密切联系群众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实现问题、方法问题;三是没有实现好干部认识有新深化,形象有新提升,关系有新改进的要求,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是思想观念上,也有工作方法上的,通过开展“三深入”活动,增进了我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明确了努力方向。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决定按县委的要求,通过“四群”工作和“三深入”活动,改变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1.根据县委的要求,抽出时间到村,到农户家蹲点,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

2.我们作为法律服务的部门,更要下去后广大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进一步了解发展上需要什么帮助,给予什么支持。

通过“四群”工作的开展,不是说什么事都能解决,这是对我们贴近群众的要求,我想我们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和为群众办事的责任是一定能把事做好的。

篇9: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工作部署,前段时间以来,参加视频会议、有关工作会议和上网学习,集中学习《省委关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加强新下群众工作的意见》、《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云南省便民惠民政策摘编》等有关知识,深入到挂钩村和联系户调查了解,开展“五访五问”情况,使我对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更好的服务群众,提高对群众工作的认识水平,促进“四群”教育在元江顺利开展,2012年3月26日,县委召开“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反思,现就有关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对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的认识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更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是适应当前

—1—

群众工作新特点新变化的需要。通过开展“四群”教育,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知、感受、感觉和感想群众所思所盼,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达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从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带头把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二、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县的群众工作面临着一些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逐渐显露,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二是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还有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三是我们少数干部宗旨观念不牢,脱离群众,不愿做群众工作;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欠缺,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工作。这些都导致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干部—2 —

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在群众工作中未能发挥强大的先锋作用,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存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可投入公益、公共事业的力量相当有限,群众的期望远远高于政府的投入。二是干部公信力下降,主观上少数干部作风不实、工作不在状态,一些群众不信任干部,乡村干部关系没有很好地融合,村级干部关系复杂,工作能力不强;客观上我们的干部严重不足,工作任务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也影响了群众工作的开展。三是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滞后,农民观念陈旧,村级干部工作能力、政策水平、法制观念,做群众工作缺乏创新思维等,存在群众信访不信法现象。四是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体制有待完善,乡、村干部应讲真话,讲实话,反映实情,要用换位思维创新农村群众工作。

四、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一)自觉增强群众观念。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是解决好我们干部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只有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才能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不懈地抓干部作风建设,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入手,不断强化群众观念,要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为了群众干事创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发挥乡领导干部表率作用,轮流接待群众来访,面对面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抓作风建设,不断增强群众观念,—3—

充分尊重群众,让“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成为我们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

(二)不断研究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立足元江实际,不断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群众工作更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深刻体会到,农村工作难,是难在发展;农村工作苦,也是苦于发展。元江是一个集山区、贫困、少数民族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县,部分农民受党的教育影响,观念转变较早,配合基层干部做好工作,并能率先致富;大部分农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民,受客观条件限制,观念滞后,生产生活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经济发展十分迟缓。在总体水平落后的状况下,还存在着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面对基础设施落后、思想观念落后、生产水平落后的状况,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问题,发展是一切工作的根本。

(三)着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工作中要把提高自身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重点是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提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善于通过释疑解惑帮助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二是要提高解决和化解矛盾问题的能力,善于使群众通过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相信并依靠党和政府;三是要提高主导思想文化阵地的能力,善于通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四是提高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4 —

锋模范作用的能力,善于组织群众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更注重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是要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用真心解决群众困难,用真情温暖群众心灵,用真诚赢得群众信任,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发展好和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要依法按政策办事。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法按政策抓紧解决;对群众要求合理,但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的,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并想办法给予解决;对群众提出的应当解决、但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主动向群众说明情况,向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创造条件适时予以解决;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耐心说服教育、积极引导。三是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切实把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宣传的过程,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问题,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上一篇:景观园林施工技术探究下一篇: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