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2024-06-22

怎样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共11篇)

篇1:怎样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论文摘要:国家需要合谐,校园需要快乐,课堂教学需要愉悦高效。因此,教学时要通过科学的、艺术的、能够抓住学生心灵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的主动性,用心建构教得称心、学得开心的快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健康发展,智能得到提高。我有意识地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关键词:教学氛围  数学活动  新课标  新课程理念  学习评价 学习模式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经这样描述理想课堂上的学生:“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嘴常开”。这一恰如其分地生动形容不正是我们期待中的课堂吗?反之,一堂“静悄悄”的数学课,不要说难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都无法激起教学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有教学上的亮点。我常常故意“挑起事端”,让执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用“激将法”,让缺乏自信的学生勇敢地参与讨论;用真诚的话语,贴心的评价鼓励学生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一次数学课上,我眼角边隐约发觉有一只手想举起又不敢举,一副害羞的样子。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贾建华同学,他是一个基础不太好的孩子,上课从未举过手。这次可是让他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呀!于是我走到他身边,微笑着轻轻地问他,这道题你会做吗?他点了点头。好,老师就请你来回答这道题,答错可以再慢慢思考。结果,他回答得非常棒,同学们给了他热情的掌声,一下子把他学习的积极性全部都提起来了。以后的课堂上,我经常看到他争着想回答问题的焦急劲儿,真为他高兴。学生是需要鼓励的,要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开始。在教“长方体的认识”这堂课时,张明远同学做起了小动作,玩起了他新买的橡皮,没有认真听讲。我请他站起来回答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几个面几条棱?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一下子使他心慌了,竟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来。我话锋一转,说:你手里的那块橡皮很好呀,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长方体,再数一数。于是他很快地就回答了出来。后来,他一直都很认真地在听课,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我请比较文静的陈旭同学上黑板做题,他一不小心将题目中的17写成了11,我很快地在他错误的地方指了指,悄悄地对他说:“这里错啦。”他一下子脸红了,急忙改正。这样一来,既维护了他的自尊心,又使他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尤为重要。

课堂上教师语言的幽默感,真诚客观的评价,鼓舞人心的话语,都深受学生的欢迎。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尽放思维的火花。

二、创设精彩纷呈的数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数学活动方案便应运而生。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学期,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设发言员,声音控制员,记录员,操作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讲究效率。

2、选题做:让学生自己选题目讲或板演,这个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在几道练习题里,他可以回答有把握的题,更有信心挑战稍有难度的题,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选,“敢说敢做”。

3、点将答题:由同学出题并自己点一位同学答题。这个互动“游戏”深受学生的欢迎。

4、数学小品:小学生都有爱表现的欲望。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小品,由此引出疑问或点明一个知识点,会令孩子们情绪高涨。我们还可以在课前请一些比较文静的同学来表演,充分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实现均衡整体发展。如智力题:王伯伯带了一只猫,一只小鸡和一颗青菜过河。王伯伯不在的时候,小鸡要吃青菜,猫要吃小鸡。每次他只能带其中的两样过河,如何顺利过河。这就可以请四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答题。答错了小演员们做出被吃状,极其生动幽默。数学小品还可以讲解说明一些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如植树问题行程问题等。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5、数学小擂台:出示三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稍复杂的题目,分别为一星题,两星题和三星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6、数学医院:出示病例(即错题),请 “医生”们查出病因,开出药方,对症下药。

7、联系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安排数学活动,解释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此外,还有数学小故事,数学课本剧,数学智力比拼等活动形式。这些形式应用地好,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数学,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建立客观新颖的学习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是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小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十分在意,评价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评价应及时、客观、恰当、多元。

1、彩色卡评价方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彩色卡评价方法。设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卡片,红卡代表智慧卡,奖给提出巧思巧解的同学。黄卡代表学习卡,数学课堂上作业完成的非常好的同学可以拥有。蓝卡代表进步卡,奖给进步较大的同学。学生常常在课后比谁得到的卡最多而相互竞争。这一举措使我能够及时地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也从一方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批改课堂作业巧用评语。如提示学生思考的路线的评语:“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评语:“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你能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了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帮助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的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恰当指出不足之处的评语:“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 “再细心一些,准行!”。除了打优良等第外,还可以写上“你好棒!”“太妙了!”等字样。这些陌生而新鲜的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从而更加积极而主动地学习。这些评价方案既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又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组织立体互动的学习模式

在课后,我有时组织学生玩一些数学小游戏。有些学生还找了些数学游戏软件如“游戏学堂”、“中国少年雏鹰网”里的精彩数学益智游戏,甚至自己开发了各种数学游戏。还有的同学合作进行了一些数学小实验。有些学生还发现了一些奇妙的规律等等。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正所谓“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获得较大的收获。

此外,我还举办了一次数学班会。内容有:数学童话故事,零王国旅游,数学王国真奇妙,“0”与“9”的故事,在数学岛的日记,“1”的畅想,生活中的数学,天才的秘诀等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孩子们沉浸于奥妙无穷的数学世界里,快乐地学习着。

以上这些是我在数学课堂中的见解和做法。我认为只有将数学课堂教学快乐升级,才能看到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才能发现学生的学习潜力,逐渐看到学生的进步,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变得如此轻松自如,真正地让我们师生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何天友:理论与实践

李丽霞:教育实践与研究

麻晓春:教学月刊(小学版)

篇2:怎样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快乐宝贝》,慼受和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运用凭音乐直觉的方法掌握附点八分音符、运用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模仿学唱的方法掌握切分节奏。

3、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律动配合演唱,表达歌曲的情绪;齐唱的同时能体会到与同学合作时的快乐,增进与同学间的友谊。2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孩子们很喜欢上音乐课。但在音准、节奏、律动几个方面是他们的弱项,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多注意培养孩子的乐感和律动感。而三年级的学生从认知上较一二年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体验感受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但认知还建立在形象感知和动作感知的基础上。本节课应从歌曲欢快的情绪和歌词入手,采用钢琴和多媒体生动的音响、画面辅助教唱,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领唱时可请音准较好的学生带音准一般的学生一起领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在音乐的世界里享受快乐。3重点难点

1、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附点和切分节奏的重复出现。所以我采用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模仿学唱。

3、培养学生良好歌唱能力,并注意提升学生创编律动能力。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快乐宝贝 教学过程

1、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小站!这里是快乐的天堂,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这里有快乐的老师和快乐的宝贝们。首先让我们一起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和音阶小朋友们活动活动筋骨。你们准备好了么?(音阶律动)师:同学们做得真棒!

2、(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笑脸)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吧?(高兴、快乐、喜悦)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你们想听吗?(请大家翻开音乐课本第10页)活动2【练习】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1、听范唱,回答问题。

2、说一说听后您有什么感受?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整首歌都在唱吗?(情绪欢快、活泼,像跳舞的感觉。有唱的地方,也有说的地方。)

师:像这样有唱有说的形式叫说唱形式,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遍。活动3【讲授】新歌教学:

(一)、听范唱,感知歌词节奏。

师:大家刚才讨论了,这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跟着歌曲用你喜欢的方式有节奏的读读歌词。(肢体语言)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有那么多的表现形式。在读歌词的时候,你觉得哪些地方有困难,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老师帮忙解决。(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老师简单介绍乐理知识)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读歌词。(领、齐,师生合作)

(二)、学唱歌曲。师:老师听说,在一个神秘的„快乐城堡‟里有许多快乐奖章,谁得到了奖章就会变得快乐无比。但是要去到城堡必须学会《快乐宝贝》这首歌曲,完成任务才能得到这些快乐奖章。大家有没有信心?(有)让我们大家出发吧!

1、反复播放,学生试着自学歌曲第一部分。(老师纠正个别乐句,引导自学。)A.师生配合领齐唱。B.生生配合领齐唱。

(乐句分析:第一小节里的“心”字是四度大跳音,闪现在旋律里,增加动感。告诉学生,好像走路一蹦一跳的样子,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所以一定要把跳音唱准确。第七小节里“乐”是六度跳音,学生不容易唱准确,这时师领唱,找学生唱,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音准。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正确处理领唱与齐唱的衔接,避免喊唱。)

2、教师教唱歌曲第二部分。

(乐句分析:“噜啦啦”把字唱的干净,咬字清楚,“快乐宝贝就是我”要唱的得意些,自豪些,长音时值要饱满。第15、16小节,有附点节奏、八分休止符3拍半长音,比较难唱,教师领唱,指导唱。两个小节的旋律线好像是上台阶一样,直到本首歌曲的最高音,停住。好像感情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高兴,最后呐喊出快乐宝贝——就是我,就是我!)

3、师生合作。

师:同学们,老师和大家合作一下,老师唱,你们说怎么样? 师:我们合作的非常棒!

4、分声部唱,女生领,齐唱时男生加入。男生领,齐唱时女生加入。

5、请音准较好的学生担任领唱,其余齐唱。

6、指导学生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用快乐的情绪,自豪的心情来唱。告诉大家你是快乐宝贝就是你。师:现在我们来试一试,能不能顺利进入快乐城堡呢?请大家跟着伴奏有表情的唱一遍。(播放音乐,收获快乐奖章!)

活动4【活动】创编律动,表演歌曲

师:拿到快乐奖章你们高兴么?(高兴)那就让我们在城堡里快乐的舞蹈吧!接下来,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为歌曲创编律动,一会我们边唱边表演。

1、播放歌曲,小组讨论创编动作。

2、每组挑选一个或多几个动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创编。

3、小组汇报表演。

活动5【测试】知识拓展

1、快乐分享

师:同学们表演得简直是太棒了!我们想一下歌中的快乐宝贝是谁啊?

生:是我们!

师:对!既然大家都是快乐宝贝,那身边一定发生过许多快乐的事情吧?谁能说一说你心中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分享?(播放课件)课堂小结

篇3:怎样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散文, 文章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一个“美”字贯穿全文。

(一) 结构美。

纵观全文, 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先从总体上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特点:各种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然后依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 按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从色彩、景物、出产等方面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最后在分述的基础上, 总结性地告诉人们小兴安岭既是一座景色诱人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照应美。

本文前后映衬, 有呼有应, 使文章脉络相连, 结构严谨, 浑然一体。

1. 结尾与标题照应。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段结尾与标题相照应, 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2. 行文与结尾照应。

文中的二、三、四、五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春天里嫩绿的树叶、淙淙的流水;夏天里色彩鲜艳的野花、茂密的树枝;秋天五颜六色的树叶、“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又香又脆的榛子, 鲜嫩的蘑菇和木耳, 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冬天飞舞的白雪, 各种珍贵的动物……这些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 无不照应着结尾中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 修辞美。

1. 比喻。

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写出了小兴安岭的大而美的基本特征。如:“就像绿色的海洋”、“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 排比。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园。”文中用的“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组成排比, 写出了花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3. 拟人。

“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散步”写出小鹿在林中悠闲自得的样子;“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 一边看着溪里的流水, 仿佛在欣赏自己的影子。此处采用拟人的写法, 使小鹿的形象更加生动, 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

4. 摹色。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文中根据野花自身表现的颜色特征, 分别用“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描绘出来, 给人以如观其色的真实感受。

二、教学建议

1.根据结构特点, 指导自学, 掌握方法。

本文紧紧围绕“美丽”这一中心, 采用了“总起—分述—总起”的结构方式, 其中分述为文章的重点部分 (第2~5自然段) 。教学时, 根据这一特点, 可让学生以“美丽”为线索通读全文, 初步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及文章的结构方式和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此基础上, 教师以“春景”部分为例 (第2自然段) , 指导学生学习,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指名读课文, 让学生对全段内容整体感知, 初步读出主要意思。

(2) 逐句自读课文, 找出具有春天特征的景物, 并谈谈各是什么样的景物 (新绿色的树木、淙淙流淌的小溪、玩耍散步的小鹿)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 谈收获 (要通过字、词、句的学习谈谈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感觉怎样?) 。

(3) 引导学生从新绿的颜色、淙淙的声响、玩耍的动物的描写中, 体会语言文字之美, 进而感受祖国大自然之美。

(4) 引导学生从“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的“抽”、“长”来体会树木的长势、颜色、情感。“抽出”是长出的意思, 但用“抽出”, 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 生动形象。可以用换词 (如发出) 的方法来理解, 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抽出”准确, 之形象。

(5) 引导学生从“有的侧着脑袋, 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侧着脑袋”, 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样子。

(6)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想象“春景”的画面, 获得春景事物的完美印象。

(7) 学生总结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 为自学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2.根据语言特点, 激发情感, 创造升华。

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者用词准确, 语言优美精炼, 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 更应在读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读中一是要争取多种朗读方式, 如个人读、分组读、自由读、男女生分读、教师引读等等, 激发学生的读文兴趣, 感悟文章中的感情色彩, 以达到“其义自现”的目的;二是要加强朗读的指导, 使学生能读、会读。如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一段:“春天, 树木抽出, 新的枝条, 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 “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天景色的特征, 要读得亲切柔和。“抽出”, 形象地展示出树木的活力, 要读得干脆有力。要以活泼、愉快的语气读出小鹿的动作神态。朗读“夏天”一段时, 要以欢快有力的语调, 表现树木的旺盛长势和森林的茂密。“封”、“挡”、“遮”、“浸”等词语形象, 感染力强, 要加重语气, 表现大森林的厚茂, 显示遍布山野的勃勃生机以及早雾时的色彩, 读出“夏之美”。三是在读中注重语言积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背诵方式和段落练习背诵。

篇4:如何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一、设计导语,唤醒学生

精心设计导语,在教学中能起到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实现由“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认知数学、学会应用数学、学会创造数学。

二、提供材料,鼓舞学生

学生学习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数学应用的例子无处不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数学材料,创设数学活动,努力创造一个没有“教”的学习空间,设法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通过较多地向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和思维材料,提出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又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合理诱导学生的思维流向,使学生不断地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由学生构建知识,使学生不断地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新思考、体验领悟和加工制作,通过学生“最近发展区”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主动获得具有新生性的内容,揭示抽象概念、命题的来龙去脉和其本质,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受生动的数学,使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积极探索者、思考者。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概念、公定理的聚集,学习数学是在做有意义的探索,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通过全体感官参与学习,独立地、数学地思考。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鼓励学生把学习成果以多种形式展示交流,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而是使新问题与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过程中的新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更新,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形成“我的数学”。

三、营造情境,感染学生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是不应伴随任何心理负担的。学生以学为乐的心理状态,除了自身的素质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环境的熏陶。课堂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质疑、比较、判断、选择及分析、综合、概括的场所,只有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教师应通过自己和蔼的态度,有感召力、鼓动性的语言,亲切的眼光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热爱,并会由喜欢老师进而热爱数学学习。

五、创造成功,激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学生都希望周围人对自己的尊重,向往师长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喜悦,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实际出发设计问题,以激起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成功,使其在各自已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相反,如果学生经常地体验过多过强的失败,会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学习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进而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丧失学习兴趣。

设计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而且要对同一学习内容要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设计适当的“困难性”题目,让学生思考、探究、讨论,不断激发思考的兴趣,挑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而得到答案,品尝到攻克难题的艰辛,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学习的成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六、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进入课堂,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图文闪烁、变色、动画及平移、对折和旋转等产生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效果,丰富了教学中传递信息的途径,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学生操作,有利于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唤起情感活动,并按个人需要进行进度调节,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计算和图形处理功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与抽象、直观与逻辑等矛盾,跟踪记录学习过程,并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如在教学函数图像时,可编制程序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由图形经过相位、周期、振幅等动态变化得到图像的整个过程,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同时要适当地和一贯地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寻求解题方法、模拟知识形成过程、探讨数学问题,获得数学工作的经验。

篇5: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

我知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秒针走1小格时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钟能做什么呢?能踢25个毽子,能画1朵小花,能从楼梯的第1层走到第3层,能从1写得到20。

我还能用时间解决问题呢?如:我7:30离家,7:45到校,我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分针从6走到9,走了3个格,是15分钟。我学会了时分秒,我真高兴!

今天,我要写分数。第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就是它的几分之几。第二,我们把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第三,在比较大小时,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就越大。第四,在比较大小时,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分子越小,分数就越小。

我和妈妈一起去买地砖。妈妈来到瓷砖店,即兴给我出了道数学题,妈妈说:“我们的房间要铺上地砖,房间的长是7米,宽是5米,你能告诉我铺地砖的面积应该是多大吗?”我想: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的,它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等于7×5=35平方米。于是我大声地回答妈妈:“面积应该是35平方米。整理”妈妈听了很欣慰,笑着点了点头,在回家的路上还买了一个小礼物奖励我呢!

这一周,我又学会了一个知识,口算乘法。29×8大约得240,可以用≈来表示,因为29接近30,所以29×8≈240。

比如:一条鱼12元,4条这样的鱼大约有多少元?12×4≈40(元)答:大约要40元。

我参加了接力比赛和跳绳比赛。接力一组10人,每人跑了30米,3组。3×(10×30)=900(米)总共三年

级男生跑了900米。女生一样跑了900米,2×900=1800(米),三年级学生共跑了1800米。跳绳三年级一班男生6人,每人大约跳70下,6×70=420(下),大约跳了420下。

上个星期,老师教了我们多位数乘一位数,我知道了: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数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另外,我还知道: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可以将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最高位去乘一位数,然后看整

十、整百、整千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补几个0。

今天,我和弟弟去玩,看见一位老爷爷在散步,就跑过去问:“老爷爷,你每天要走多少圈?”老爷爷不紧不慢地说:“1圈有306米,我每天走4圈。”我想:1圈就306米,每天走4圈,那4×306=1224(米)。

我走着走着,看到有小孩在比赛骑自行车,我知道1圈有306米,然后我跑过去问:“你们要比赛多少圈?”他们说:“要比赛8圈。”我说:“8×306=2448(米),你么不累吗?”回到家,我高兴地说:“今天收获真大!”

今天,我和同学玩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我同学问我:“小红每天7分钟走去学校,每分钟走50米,小红家离学校有多远?”我说:“50×7=350(米),小红家离学校有350米。”

篇6: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简单计算来源:网络 2009-08-03 21:05:02[标签:三年级 人教版 教案]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1.例1(见下页图)。编写意图:教材从分吃西瓜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图中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一个男孩吃了2块,一个女孩吃了1块,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块,即计算2/8+1/8是多少,教材通过小精灵提示思路和答案。教学建议:(1)展示此情境,让学生观察并寻找其中的数学信息,引导他们提出数学问题,由此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2)受整数加法的影响,学生很可能将2/8+1/8写成3/16。这是由于学生对几分之几的含义不理解所致。教学时应允许学生试错,在交流探讨中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3)为了突破算理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填空练习,加强对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的练习。如4/9里有()个1/9等。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2.例2(见下页图)。编写意图: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通过一个女孩从5/6中拿出2/6,来展示计算过程,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接着让学生通过填(),来呈现思考的过程。这样逐级展现算理,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对分数减法算理的理解。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将减的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再填(),这样有助于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3.例3。编写意图:(1)教学“1减几分之几”。有了前面例6的基础,学生很容易理解1可以改写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减就不会有困难了。不过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仍然安排了直观图。(2)“做一做”的第1题,加减法各安排一题,并配有图示,以便学生借助图来思考。第2题,是分数加减法式题,不再出图,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教学建议:教学例3时,可先出示一圆片,提问学生: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如果制成课件,可随机生成若干份。随后出示1-1/4,由学生说,这里的1应看成几分之几?为什么?也可组织学生议一议。然后用课件展示减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印象,整个计算过程可让学生写出,学生熟练后就不再作统一要求。教学中还要注意多让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4.关于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建议。(1)第1~4题,是配合例1~例3的习题。习题的编排体现了训练的过程,逐步提高要求。如第1题是单项训练,第2题是混合练习。编写做到了要求、题量、题型的整体协调,同时又做到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习题中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性。教学时应做到根据要求有序进行,不要任意拔高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讲一讲算理。(2)第5~10题,是本节的综合练习。素材选取体现了多样性。如第5题,用分数表示钟面上的阴影部分,第7题选用种植蔬菜情况的素材等。思考题的安排具有开放性,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使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综合题时,确保基本题的落实,同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篇7: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直观感知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点,分辨不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从“从趣点”出发

1、认一认四边形

(1)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能说出哪些图形的名称?

师: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板题:四边形)

(2)请同学们在书上将四边形涂上阴影

二、学习演练

1、观察讨论: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

结合图形得出,师板书:四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

学习例1

(1) 开放尝试,独立完成。

(2) 投影展示,交流讨论。

(3) 比较加深,说说那几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四边形

3、分类:

(1) 小组合作,要求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每分好一类放在旁边。比比看哪个小组分得多。(老师分发信封)

(2) 汇报交流,投影展示,说说分类的方法。

课堂练习

三、练习,从“差异点”提高

4、学习例2

①先用尺子量一量,再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②哪两个四边形比较象,不同在哪儿?小结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它们的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四、概括,从“智能点”提升

篇8: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1、50厘米=( )分米 千克=( )吨

1米-60厘米=( )分米 5厘米-24毫米=( )毫米

2、测量从东莞到北京的距离,用( )作单位。

3、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都要向( )进( )。

4、算一算,这些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5、用5、0、8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

6、一个数除以8,商是6,余数是7,这个数是( )。

7、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2分)

数学书厚7( ) 贝贝的身高是13( )

小华跳绳14下用了10( ) 大象的体重是6( )

8、在 里填上“>”“<”或“=”。

200-164 40 2千克 2吨

31×6 180 3千克20克 3020克 2千米 米

9、从7:00到9:20,经过了( )小时( )分。

10、两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了( )厘米。

11、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

12、写出合适的分数,并涂上颜色。(2分)

14、连一连。(2分)

19÷2 14÷3 22÷7 30÷4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把一个苹果切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2、在只装有蓝色球的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蓝色的球。……( )

3、565×7的积的最高位是千位。……………………………( )

4、64÷7=8……8。……………………………………………( )

5、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 )里。(4分)

1、太阳绕地球转,这是( )的。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2、把四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

A、10厘米 B、8厘米 C、12厘米

3、一杯牛奶,喝了 ,杯中还有( )。

A、B、C、1杯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

A、30 B、34 C、35

四、计算。(26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8分)

30×4 = 312×2 ≈ 460+250 = 270-90 =

32÷7 = 24÷6 = 2600-2000= + =

- = 1- = 308 +107≈ 3000+200 =

1000×5= 120×0 = 52÷7 = 300×9 =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4分)

(1)65÷8=( )……( ) (2)( )÷4=5……3

(3)31÷4=( )……( ) (4)( )÷7=7……( )

4、笔算下面各题,第4、5题要求验算。(第①~③题各2分,第④、⑤题各4分,共14分)

①534×8= ②720×6= ③38÷6=

④266+357 = ⑤602-389=

五、动手操作。先按要求画图,再回答问题。(共8分)

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2分)

2、在圆盘上涂上红色和绿色,使指针停止

后指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大。(2分)

3、在下面的格子图中画2个周长是20厘米的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每个小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4分)

六、解决问题。(36分)

1、一条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4分)

2、一条绳子,第一次用了 ,第二次用了 ,两次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4分)

3、一篇文章3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2个字,6分钟能打完吗?

(4分)

4、

下午来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人?一天来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人?(4分) 5、有35位同学去秋游,

(1)如果都坐小车,需要租几辆?(3分)

答:需要租( )辆。

(2)还可以怎样租车?(2分)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租车:租限乘客9人的车( )辆,再租限乘客4人的车( )辆则可以刚好坐满各辆车。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5米,四周围上篱笆,其中有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多少米?(4分)

7、老师家、小雪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4分)

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 )种情况。老师家到小雪家有多远?请列式计算。

8、

烤箱 自行车 微波炉 照相机 照相机

198元 358元 750元 920元

(1) 爸爸想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烤箱,需要多少钱?(2分)

(2) 3部照相机需要多少钱?(2分)

(3) 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吗?(3分)

问题: ?

解答: ――

以上内容是大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希望本文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可以帮到你哦!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大学网!

篇9: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1、在○里填上“>”“<”“=”。

1吨○800千克 6700千克○7吨 8000米 ○8千米 168+321○500

2、50毫米=( )厘米 2分米=( )厘米

7米=( )分米 8千米=( )米

4000米=( )千米 60厘米=( )分米

3、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

②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

③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 )

④小明的身高约是138( )

4、3000米+米=( )千米 1米-2分米=( )分米

1500千克-500千克=( )千克 700千克+300千克=( )吨

5、五月份有( )个星期,还多( )天。

6、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

他们的差是( )。

7、笔算加减法要注意( )对齐,从( )位算起。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5分)

1、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 ( )

2、1千克的铁比1000克的棉花重。 ( )

3、一包盐重250克。 ( )

4、笑笑一秒钟可以写30个字。 ( )

5、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 )

三、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千米、分米、米、毫米、厘米 B.米、千米、厘米、分米、毫米

C.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一只老母鸡重4( )。 A.克 B.千克 C.吨

3、一列火车下午2:15出发,路上用了4小时35分钟,下午( )达到。

A.6时30分 B. 6时50分 C. 6时

4、阳光小学二年级有159人,三年级有163人,这两个年级大约有( )人。

A.320 B.300 C.220

5、一台电话105元,一台风扇65元,一个电子手表25元,花200元够买吗?( )A. 不够 B.不多不少,刚刚够 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6、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

A. 千米(公里) B. 米 C. 分米

四、认真计算。 (共33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6+42= 46-15= 44+27= 1000-600= 65+26=

74-36= 60+34= 80-24= 700+200= 940-600=

2、用竖式计算,其中带*的要验算。(14分)

*376+589 = 375+168= 467+533=

880 C 407 = 709-425= *634 -182=

3、列式计算。(9分)

(1)328与96的和是多少? (2)244比700少多少?

(3)两个数的和是962,其中一个数是609,另一个数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 (6分)

1、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1分米短5厘米的线段.

六、解决问题。(25分)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有2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新华书店的一种新书有600本,上午卖出192本,下午卖出249本,今天一共卖出多少本书?还剩下多少本?

3、水果店318千克苹果,卖出276千克。今天又运来250千克苹果,水果店里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

4、粮店运来1吨大米,已经卖出34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篇10:怎样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准确指出物体表面或是简单平面封闭图形的一周就是周长。

2、在围、描、量、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钟面模型、直尺、绳子、课件、练习纸、彩色笔。【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学会测量周长

【教学学具】课件,树叶,三角尺,钟面模型,绳子,卷尺,一支彩笔,教材P83页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猪爸爸减肥的故事。

师:同学们看过动画片《小猪佩奇》吗?里面的猪爸爸有着一个圆圆滚滚的大肚子,今天猪爸爸下定决心决定好好减减肥,我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猪爸爸沿着操场外围跑一圈的情境。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猪爸爸是怎么跑步的。生1:他沿着操场跑了一圈。

生2:他绕着操场跑,他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

师:原来猪爸爸绕着操场跑了一圈,那在跑的过程中,他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对吗? 那大家一起拿出我们的右手跟猪爸爸一起跑步吧(生纷纷用手表示出猪爸爸的跑步路线)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猪爸爸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了一圈,也叫一周,那么,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操场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周长的知识。(板书:周长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孩子们观察他们喜欢的动画人物进行跑步,直接引入课题,开门见山。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描一描

师:猪爸爸跑完步决定带着同学们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大家看,那些树叶一簇簇、一团团,像是亲密的朋友在说悄悄话。他们争奇斗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师:这片美丽的树叶,谁愿意来描出它的一周? 师出示树叶,下到座位请几名同学来描。

生1:我选择了树叶尖作为起点,然后沿着边线描一周,再回到起点。师:同学们,咱们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呀?

生:先选择一个起点,沿着边线描一周,然后再回到起点。课件出示瓢虫描边线的图片

师:你会描吗?生活中除了树叶以外,许多物体都有这样的边线,现在我们选择一些我们熟悉的物体,来描一描他们的边线。

2、出示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逐一出示,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师:(老师逐一出示,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树叶有周长,那这些漂亮图形有周长吗?

[生上来描图形的周长,其余同学用彩笔描出我准备的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实物的周长到其它图形的周长,让学生类比着指出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经历的感知过程,从理性上认识周长】

3、揭示周长概念。

师:学到这,你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 生踊跃发言,给予评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抓住了概念的重点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教师同时板书)。

4、改周长,完善周长概念。

师:老师课前也描了一些图形的周长,大家帮老师判断一下,我描得对吗?(课件展示一些封闭的图形,一些不是封闭的图形)

师:哪个错了?谁来说说为什么错了? 师:这个图形怎样才能有周长?

师:老师现在明白了,只有这样首尾相连,才表示这个图形的周长,你们同意吗? 师:我们在数学中用的术语叫做封闭。(板书:封闭图形)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5、找周长活动。(1)出示实物:

师:看我们的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那里?不要说:摸摸看!

依次出示钟面、三角板、纸盒、这些实物有周长吗?有谁能指出来?。师: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周长,想一想,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事物的周长在哪里?听要求,找到以后,摸一摸,然后再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摸的是哪个面的周长。现在可以开始找了!

(2)汇报交流。

(a)桌子的面有周长。从桌子边上的一点出发,围绕桌子的边转一周又回到原来的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桌子面的周长

师:我们每人都有桌子,让我们伸出手一起来指一指桌子面的周长。(边指边说)(b)铅笔盒面的周长、课本封面的周长(生边指边说)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表现,老师发现咱们同学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寻找周围物体的周长并指一指,进一步感知周长,并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动手操作,探究测量周长的方法。

1、量一量。(常见的平面图形)

师:看来周长就在我们的身边,那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呢?(随生回答板书:量)

师:都想到了用量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完成P83页做一做 测量前读一读学习建议:(1)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

(2)得到的数据要标在图上(取整厘米)(3)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帮忙(4)独立研究,组内交流。(生活动,师巡视)(提醒测量好了的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测量方法。)

2、怎样测量钟面和树叶的周长 4人一个小组,每两人量一个物品(钟面或者树叶),合作探究,卷尺和绳子都可以

[设计意图:由生活接触的图形到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另外,通过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加深对图形周长的认识,多次体验,感悟周长的概念,体现学生认识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1、比眼力,下面图形的周长相等吗?

[设计意图:练习环节的几个题目的设计,通过比较不同面积的图形的周长,帮助学生通过观察、验证周长和面积易混的地方,用面积的干扰,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辨析图形周长的长度和图形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五、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发现,师生总结。

师:说说这节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里不理解的?

师小结:其实,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们用数学的眼睛去看,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希望我们同学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非常重要,通过回忆周长概念,让孩子们对本节课的学习作一个回顾和小结,意义重大。课的最后留下测量身体上各有关周长的数据,让孩子们对新知学习进行延伸学习。也渗透生活处处有数学。]

六、实践活动。

学以致用。通过今天周长的学习,测一测自己的头围、胸围、腰围长。

[设计意图:课后实践非常重要,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周长的认识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描一描

圆形 三角形 长方形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篇11:怎样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姓名()

座号()

第一单元

读一读记一记

熟练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及进率——60。

会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会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基础知识过关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一、秒的认识

1、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

2、时钟;粗又短;走得最慢

分钟:又粗又长

秒钟: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3、秒与分的关系

4、我们计算比较短的时间可以用()

5、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了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了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了。

6、秒钟走一小格是

秒钟走一大格是经过了

分钟走一小格是

分钟走一大格是经过了

时钟一小时要走

时钟走一大格是经过了

7、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是()秒。

8、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小朋友每天至少要睡10()。(2)做一次深呼吸要4()。

(3)蒸一锅米饭大约要25()。(4)你每天在学校大约6()。

(5)做20道口算题需2()。(6)大约每天睡9()。

(7)小红50米赛跑的成绩是10()。

9、转换单位

3分=()秒

135分=()时()分

240秒=()分

540分=()时

2分38秒=()秒

4时=()分

10、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160秒○3分

5时○500分

3分○300秒

4时○24分

2时○7200秒

11、判断对错我最行。(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钟面上最短的针是秒针。

()

2、秒针走1圈是1分。

()

3、小明用60秒写完了一篇作文。

()

二、学会看表的时间

1、我们先观察时钟;时钟在2-3之间代表()点多

分钟在6代表()分

秒钟在12代表()秒2、8:30:25是

秒。

9时20分

写作

。10时

写作

。2时5分写作。

三、时间的计算

1、在方框时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在括号里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

()

()

2、经过12时的时间采取分段计时

成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他一天待在学校多长时间

(1)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时

(2)中午12点到下午6点()时

(3)那么一天在学校待了()+()=()时

4、时间的计算

2:30

2:12=

4:12

3:50=

7:40

6:50=

7:45

+

30分=

5、学校下午1时30分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第一节下课是___

分;课间休息15分;第二节是

分上课;

分下课。

6、小花7:30起床7:45吃早餐;她起床到吃早餐花了多长时间?

7、美宜佳超市早上9:00开门;晚上8:00关门;超市每天工作时间多长?小明早上8:40来到超市;她还要等几分钟超市才开门?

8、小明每两分钟可以做1朵花;他从上午9:15做到9:31;一共可以做几朵花?

9、三(2)班同学参加植树;从早上7:15开始;10:15结束;如果平均每小时植树8棵;他们一共植树多少棵?

10、电影《哈利波特》下午2:10开始;到下午4:05结束;中间放了两段广告均为5分钟。《哈利波特》实际放映时间是多少?

11、一趟省城的班车每小时一趟;黄先生想坐8:30的车但;他8:45才到;他还要等多久才能坐车?

12、下面有一段“停电预告”:

7月30日

上午

8:10—10:30

和平路一带

8:30—11:00

南岸小区一带

10:00—下午1:20

红月一区

下午

1:00—下午3:00

红月二区

(1)()停电时间最长;有()。

(2)小欣在下午1:30回到家;发现家里停电;她家住在();还要()才能有电。

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读一读;记一记

①记住竖式格式(尺子画线);②正确标记进位1和退位点;③看准加减符号;④横式不要忘写得数;⑤注意是否要求验算;⑥估算时可以把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估算的三种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⑦估算时应使用约等号“≈”。

复习内容:

两位数进位加法、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退位减法、中间含有的零的退位减法、中间和末尾同时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加减法的验算、估算。

基础知识过关

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2、中间有“0”退位减法口诀:

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借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作9。

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1、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

298+154

392+78

256+176

173+137

()>()>()>()

2、当回小医生

找出下列各题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

+

+

0

一、巧算

加法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

减法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

强调: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1、填空:

例:

+89看作(加90减1)

+198看作()

-97看作()

+299看作()

-299看作()

2、想一想、填一填

276+()=276+200-3

435-()=435-300+23、用简便算法算一算(递等式)

197+98

98+299

二、加减法验算

(一)加法验算

方法一、用加数和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次

方法二、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得到另一个加数

(二)减法的验算

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去减数再算一次

方法二、用差与减数相加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四、加减法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

=

加数十加数

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

=

被减数-减数

减数

=

被减数-差;被减数

=

减数+差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1、80减去一个数得49;这个数是多少?

2、牧场养的肉牛比奶牛多16头;肉牛有94头;奶牛有多少头?

3、小马虎在计算加法的时候不小心把其中一个加数56看做65计算;得到的结果为254;如果他没看错结果应该为多少?

第三单元、测量

读一读;记一记

1、比较大小一定要化到知识点相同。

2、注意超载问题一定要比较大小。

3、解决问题认真审题;观察单位的变化。

一、长度单位

基础知识过关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除了千米以外;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跳了几级单位;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跳了几级单位;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进率是100(跳两级):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块玻璃厚50()

一只大象高3()

粉笔长75()

床长约2()

回形针长约3()

儿童漫画书宽约2()

学校操场长90()

一根跳绳长2()

小华身高130()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一幢楼高12()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A.2克

B.2毫米

C.2厘米]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毫米

厘米

分米

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文具盒

电视机

数学书

考点二、比较大小

【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1、简单的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或者“=”

4分米

40毫米

70毫米○70厘米

3千米○2970米

4分米○39厘米

2、计算后比较大小

1米—3分米

7厘米

5米3分米

53米

7厘米+23厘米○3米

1米-2分米○8分米

1米○2分米30厘米

考点三、计算

87毫米-37毫米=()毫米=()厘米

1米-70厘米=()厘米=()分米

2千米=()米

3米—2分米=()分米

7千米—20xx米=()千米

36分米—16分米=()米

4厘米的5倍长是()分米

考点四、解决问题

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

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3、一层楼高约40分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读题时要注意单位的变化;易错题)

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

5.有一根长10厘米的火腿;壮壮吃了6厘米长的一块。妈妈把剩下的每5毫米切成一片;一共可以切几片?

二、质量单位

基础知识过关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6吨=()千克

7621克=()千克()克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一、认真读题;

谨慎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重10()

高8()

重50()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吨=()千克

60毫米=()厘米

400厘米=()米

4000米=()千米

5000千克=()吨

7分米=()厘米

3、一袋大米重10千克。()袋这样的大米重是1吨。

4、一盒牛奶重400克;()盒牛奶重2千克。

5、2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1、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①

毫米

厘米

分米

2、一枝钢笔长大约14()。【①

分米

厘米

毫米】

3、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①

文具盒②

数学书】

4、自行车每分钟行300()。

【①

分米

千米】

5、4千克()4千米。

【①

不能比较】

三、比一比;

然后在○里填上“>”“<”或“=”。

1千克铁

1千克棉花

999千克○1吨

2千克

980克

4吨

400千克

6千克○6000吨

5千米○4980米

4吨○7000千克

一只大象重6吨60千克=()千克

四、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

1吨

2500千克

1500克

五、解决问题

1.食堂买来萝卜250千克;买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买来萝卜和白菜共多少千克?

2.菜市场运来4车油菜;每车装500千克;又运来3000千克菠菜;菜市场一共运来油菜和菠菜多少吨?

3、超载问题

载重问题:首先要统一题目中的单位

其次进行计算

最后比较大小方可得出结论(超重还是不超重)

1、苹果786千克;梨892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

2、有8箱货物;每箱300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

3、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现在有20名乘客;平均每人重60千克;他们能同时乘坐电梯吗?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读一读记一记

1、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数后面不加单位。

知识点一、意义理解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知识点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乘以几;要用乘法

3的5倍是多少?

4的10倍是多少?

7的9倍是多少?

知识点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大的数除以小的数

45是9的多少倍?

35是5的多少倍?

72是8的多少倍?

知识点四、解决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小数×倍数=大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

1、小明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2、买一支笔2元钱;买60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数÷小数=倍数)

求每份数

(总数÷平均分的份数=每份数)

1、小明今年9岁;爸爸今年45。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几倍?

2、买一支笔2元钱;花120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三个同学做纸花。做了24朵红花;6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三)、求一倍数

(大数÷倍数=小数)

求平均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一只东北虎的重量是360千克;大约是一只鸵鸟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9倍。问鸵鸟多少千克?

企鹅多少千克?

2、饲养小组有母鸡12只;恰好是公鸡的3倍;公鸡有几只?

3、公园运来160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4、小汽车准乘5人;大客车准乘的人数是小汽车的7倍;大客车准乘多少人?

5、妈妈买了6斤苹果;30斤梨;妈妈买的梨是苹果的多少倍?

6、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9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7、我校的兴趣小组中;书法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有6人;书法小组是舞蹈小组的几倍?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读一读记一记

1、口算乘法(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

2、估算(先估再算)、3、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中间或末尾含零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

基础知识过关

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

497×7≈3500

(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一位数(乘数是0);也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知识点一、提出乘法问题

(一)几个几的和用乘法1、9元/个

8元/个

2元/个

5元/把

(1)、买4个西瓜要用多少元?

(2)、买5个菠萝和一把香蕉要用多少元?

(二)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乘法计算

1、小轿车说:“我车上有3位乘客。”吉普车说:“我车上的人是小汽车的2倍。”大客车说:“我车上的人数是小轿车的7倍。”

(1)、吉普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2)、大客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三)知道份数与每份数用乘法

1、小丽妈妈今天买了很多苹果;要小丽把苹果分给在家里的每个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每人分3个;一共要多少个苹果?

知识点二、整百整时乘一位数的乘法

整十整百的计算技巧

40×3=

40×3=

40×3=

400×3

=

40×30=

400×30=

4000×3

=

40×300=

4000×300=

【计算的时候先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多少个零;都写到积后面;然后再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计算中新产生的零也要加上】

知识点三、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1、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

2、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无钱;够吗?注意:现在和前面一样;每张门票8元钱。

3、往大估和往小估的问题

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办事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如:

学校组织同学们看电影;三年(2)班有52人;每人交9元钱;陈老师带460元够吗?

知识点四、笔算乘法

注意点:对齐数位;从个位乘起;跟竖式的加减法类似。

1、比较大小

9+0()9×0

24×5○240+0

160×0○160-0

0+23○23×1

252×6×0○0×1×365

708×3○780×32、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差是();积是()。

3、1×2×3×4×5×6×7×8×9×0=()。

4、18-18=18×()

9×24=10×24-()

5、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203×5×0的积是()。

6、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这两个数的和。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7、480×5的积末尾有()个0;405×5的积中间有()个0。

8、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知识点五、乘法的简便计算

1、简便计算

21×7

+

21×13=

45×9

+

11×45=

56×17

46×17=

63×9

+

33×9=

1.2.一台录音机售价415元;一台电视的售价是一台录音机的4倍。买一台录音机和一台电视一共用多少元?

3、一台录音机229元;一辆自行车236元;1000元够买3辆自行车和1台录音机吗?

4.学校举办优秀作文展;小雪把自己的三篇作文打印出来;准备参展;每篇作文的字数如右表。

5、今年小明和妈妈的年龄和是46岁;8年后小明和妈妈的年龄和是多少岁?

(四)和倍问题【找单位“一”】

(1)几倍问题

1、根据线段图列式:

2、小华和爷爷今年共岁;爷爷的岁数是小华的倍.爷爷比小华大多少岁?

(2)几倍还多问题

1、师、徒两人共加工个零件;师傅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倍还多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2、实验小学共有学生人;男生比女生倍少人.问:实验小学男学生和女学生各有多少人?

3、两组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甲组学生人数是乙组的3倍;而乙组的学生人数比甲组的3倍少40人;求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读一读;记一记

1、题目中提到将图形的一周用花边、篱笆、栏杆围的话;那么求花边的长、篱笆的长、栏杆的长等等都是求的图形的周长

2、如果题目中提及到了图形一面靠墙;问题是篱笆至少要用多少的时候;就要写出两种可能性。其一是图形的长靠墙;那么求的篱笆长就是一个长加上两个宽;其二是图形的宽靠墙;那么求的篱笆长就是一个宽加上两个长。

3、拼图形问题:上下拼变成一个大正方形、左右拼变成一个大长方形

基础知识过关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进一步推导:

长方形的一组(长+宽)=周长÷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考点一、周长的拼接

1、已知每张正方形卡片的周长是32厘米;四张正方形卡片;随你怎样拼;你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图形来呢?它们的周长是不是一样呢?

(1)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2)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3)也可以是这样拼的……

周长

2、用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

B、7

C、83、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减少10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画一画)

4、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8分米。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画一画)

考点二、求不规则图形面积

1、下图是一块小麦地,已知条件如图中所示.这块地的周长是

米.360米

240米

A2、把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考点三、灵活求周长与长度

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4米;宽2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长比宽多20米;周长是多少米?

4、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0厘米;周长是36厘米;它的宽应是多少厘米?

5.学校操场是一个长150米;宽100米的近似的长方形;小明体育课跑了2圈他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考点四、靠墙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鸡舍;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如图)

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

2、王爷爷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求篱笆的长度。

3、在一个围墙边上;围了一个周长相同的正方形的篱笆和长方形的篱笆;正方形的篱笆的边长是5米;长方形的篱笆的长是8米;那么长方形篱笆宽为多少?

考点五、多种情况讨论

1、周长为18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可能是;请你把多种情况列出来。

长(厘米)

宽(厘米)

周长(厘米)

182、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周长是多少?

考点六、在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1.一张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卡片;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一张长为25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余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读一读记一记

1、读作时一定要大写

2、分数比较大小一定看看是同分母还是同分子

3、分数应用题一定要看问题有几个;不要漏解

基础知识过关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一、分数的意义

1、把一个物体或一群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这群物体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分之几:();每人分到()个?

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分之几:();每人分到()个?

3、里面有()个;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4、5个是;15个是;6个是。

5、里面有7个;里面有10个。

6、把一个长方形纸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分之();写作()。

7、一块蛋糕;明明吃了

;还剩。

8、小时=()分

二、分数的理解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2、看分数涂颜色。

3、三(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三、分数比较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1、把下列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2.填一填。

+()<1

+=

-()>

1-<

3、判断

一袋糖的一定比另一袋糖的大

()

因为6>5;所以

()

1个

加上2个

是3个

;就是。

()

四、分数的简单计算

+1、2、+

=

()

=

2、+=

+=

+=

1-++=

+=

1-=

3、有几种填法

+=+

+=+=+=+=1

1——=1——=1——=1——=0

五、分数解决问题

1、同学们折纸鹤。小英折的占总数的;小莉折的占总数的;还剩几分之几要折?(两种方法)

2、草地上有一群蝴蝶;白蝴蝶占总数的;剩下的是花蝴蝶;花蝴蝶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3、一本连环画封面的宽是米;长比宽多米;这本连环画封面的周长是多少米?

4、妈妈买了24个馅饼;小红吃了;妈妈吃了;两人一共吃了几分之几?爸爸回来后;把剩下的馅饼吃完了;爸爸吃了多少个?

5、小明将零花钱的捐给灾区;他的零花钱还剩多少?若这个月的零花钱有70元;他还剩多少钱?

第九单元

集合读一读记一记

知识点:;集合问题的特征:有重复的(重叠的)

解决集合问题的方法:画集合图分析;列式计算时减去重复的一次。

1、学校组织看文艺表演;冬冬的座位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10个;这一行座位有()个

2、为庆祝六一;小朋友们排成方形的鲜花队;无论从前、从后数;还是从左、从右数;李丽都在第5个;鲜花队一共有()个小朋友。

3、三(6)班有学生55人;参加学校绘画比赛的有20人;既参加绘画比赛又参加书法比赛的有12人;两项比赛没参加的有14人。参加书法比赛的有多少人?算一算填一填

3、乐器兴趣小组有42人其中会弹钢琴的有27人;既会弹钢琴又会弹古筝的有16人;两项都不会的只有1人。会弹古筝的有多少人?

5、我们班有35人订了《数学一国》;有18人订了《作文天地》;其中有9人两种杂志都订了;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6、A.B两队各有16人;首先在本队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最后每队各选拔出一人进行决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数字编码

读一读记一记

数字编码可以表示一定的信息;一个数字编码表达一个固定的信息。

数字顺序不同;表达的信息就不同

;是唯一的。

1、邮政编码:

上一篇:一个伤心的暑假作文下一篇:北宋理学的建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