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计划待遇

2024-06-28

千人计划待遇(共10篇)

篇1:千人计划待遇

“千人计划”引进条件

“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55岁,引进后每年在国内工作一般不少于6个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国家急需紧缺的其它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根据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的不同特点,及不同事业平台的具体需要,拟引进人才还应具备相应的其它条件。比如,创业人才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有海外创业经验或曾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位3年以上,熟悉相关领域和国际规则,有经营管理能力;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海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的50%以上,等等。除“千人计划”之外,国家鼓励并支持各个层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尚不符合“千人计划”条件、但希望回国(来华)工作的,可以申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其他部门和各省、区、市的人才引进项目。

篇2:千人计划待遇

及“泛530”计划人才、嫁接式创业人才及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报名公告

为更好地汇聚海外高层次人才,打造“人才特区”,加快实现“人才强市”,推动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建设。根据《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锡政发〔2006〕144号)、《关于以更大力度实施无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锡委发〔2009〕67号)和《关于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锡委发〔2009〕52号)文件,特发布2011年“无锡千人计划”初创式创业人才(“530”计划人才)及泛“530”计划人才、嫁接式创业人才及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报名公告。

2011年“无锡千人计划”初创式创业人才(“530”计划人才)及“泛530”计划人才报名公告

根据《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锡政发〔2006〕144号)和《关于以更大力度实施无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锡委发〔2009〕67号)精神,为做好2011年“无锡千人计划”初创式创业人才(“530”计划人才)及“泛530”计划人才的引进工作,特发布2011年“无锡千人计划”初创式创业人才(“530”计划人才)及“泛530”计划人才报名公告。

一、申报对象

(一)在海外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学成后在海外工作五年(博士学位的在海外工作3年)以上,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市场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领军人才。

(二)在我市“7+1”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成员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毕业,获得研究生学历及硕士以上学位,并在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满2年以上的人才。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人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专有技术等),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

(二)申报人须为在引领我市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八大新兴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中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业领军人才;

(三)申报人须为目前在海外或国内其他地区工作(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或2010年9月1日后到无锡投资创业的领军人才;

(四)申报人年龄一般男性不超过60周岁,女性不超过55周岁。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无锡“530”计划,且同年没有申报其他城市的引才计划。申报时可明确一个创业意向区(县),如不了解落户区域信息,可查询“530”创业服务网或与“530”人才创业服务中心联系,由中心推荐;

(二)申报人个人出资不得低于政府扶持资金;

(三)申报人必须担任在锡工商登记注册“530”企业的法人代表;

(四)申报人不得同时参加我市其他“530”项目的创业团队;

(五)申报人申报成功后所获得的创业启动资金须用于与企业科研、经营等相关的活动;

(六)已在无锡地区注册落户的“530”计划、“嫁接式”创业领军型人才以及入选的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不得重复申报;

(七)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无锡“嫁接式”创业领军型人才以及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

(八)申报人到锡创业后,每年在锡实际工作时间须在半年以上;

(九)申报人在注册落户前须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海外学历学位的认证证明。

四、扶持政策

(一)A类项目

1.创业投资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后,给予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个创业投资项目)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投资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市(县)、区负责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和市(县)、区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风险投资。

3.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初具规模、在实现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可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

(二)B类项目

1.创业投资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后,给予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个创业投资项目)6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投资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市(县)、区负责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县)、区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150万元的风险投资。

(三)C类项目 1.创业投资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后,给予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个创业投资项目)4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投资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市(县)、区负责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县)、区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150万元的风险投资。

五、其他优惠政策

(一)优先推荐申报中央“千人计划”、“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二)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经评估,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不少于30%作价入股。

(三)对落户我市的“530”领军型创业人才可不受国籍限制,在享受不少于100平方米住宅公寓(3年免收租金)的同时,凡在无锡购房的可享受30—50万元的安家费补助。

(四)“530”计划领军人才子女入学享受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入托、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提供市、区两级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省重点实验示范园、校)。

(五)对注册落户无锡的“530”计划企业,在创业孵化阶段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人力资源市场免费提供人才招聘服务。

(六)来锡参加A类项目签约仪式的申报人员,由市政府提供来锡往返交通费用(限经济舱)和在锡签约期间的食宿费用。

六、承接载体

中国无锡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江阴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锡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滨湖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无锡文化创意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惠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北塘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海泰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南长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宜兴经济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无锡外国专家创新创业园、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出口加工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江阴经济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惠山经济开发区、无锡经济开发区、宜兴经济开发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山水城科教产业园、江阴百桥国际生物科技孵化园等。

七、组织实施程序

篇3:“千人计划”述评

2008年12月, 中共中央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中办发[2008]25号) 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等文件, 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简称“千人计划”, 此项计划对于我国各省市县区级等地方层次引进人才计划起到示范作用, 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1 实施背景和意义

海外人才在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中以留学归国人才为主体。新中国成立之初, 以邓稼先、钱学森等海外留学科学家为代表的毅然回国, 为建国之初的工业、教育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当前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的30%是留学回国人员。吸引海外人才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强大本国人才队伍的普遍做法,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突破国内技术瓶颈, 提升科技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路径。在央企、大学、科研机构、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海外人才创业基地, 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促使我国科研、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千人计划”的战略实施有利于全国各地方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激励人才, 配套措施使得他们安心工作, 做出应有的业绩和贡献。

2 实施“千人计划”的战略性

战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导向作用。明确“千人计划”的战略性是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 引领着“千人计划”的实施方向。

是一个国家级人才引进战略。是一项旨在加强国内外学术和科研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主要是围绕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 一个事物的战略性表现在长期性、方向性、全局性、预见性、谋略性。

“千人计划”的长期性表现在时间上从2008年开始, 在5—10年的时间, 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000左右, 把引进海外高级人才计划作为一项方针长期执行, 避免中途停止;方向性表现在全国重点学科、实验室、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引进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领军人才;全局性表现在专门成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组织、统筹、协调, 工作小组的组成单位包括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外交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

相较与部级、地方省市区县级人才计划, 如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中科院的“百人计划”, 湖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 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人才工程”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限制, 主要靠地方投入, 在全国范围不会产生的影响力。而“千人计划”是在多部门、分层次、全国范围内实施, 其规格、力度和影响力远非其他人才引进计划可比, 国家赋予了高荣誉和高优待, 同时也赋予了更高的国家和社会责任, 属于真正的国家战略级别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3 明确“千人计划”的人才招聘标准

人才招聘是“千人计划”的重要环节, 能否遴选出适当的人才, 事关“千人计划”政策的成败。“千人计划”并不是简单的引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员, 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 应聘人员应是海外取得博士学位, 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岁, 每年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还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在国外高校、科研院所具有教授职务的;在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担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有3年以上中高层管理经验;具有海外创业经历, 了解产业和国际规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核心技术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填补国内空白, 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 自有资金 (含技术入股) 占创业投资的50%以上等其他国家急需紧缺的高级创业人才。

而对于尚不符合“千人计划”条件, 但希望回国工作的各层次海外归国人员, 可以试用其他人才引进计划, 如中科院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其他部级、各省、市的人才引进计划。

4 制定“千人计划”的人才激励措施

激励机制是对引进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因素, 事关吸纳高层次人才的成效。“千人计划”的人才激励包括引进人员的薪资待遇、配套措施等标准。

如可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 选择在国内任一城市落户;中央财政给予每人100万元人民币且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补助;5年的住房、伙食补贴等, 并予以税前扣除政策;对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的可采用期权、股权等长期的激励方式。为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 也有良好的配套措施。引进人员的配偶由用人单位安排工作或发放生活补贴, 子女就学按本人意愿由有关部门解决。

国家的“千人计划”人才激励措施是国家级较高级别的标准, 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5 完善“千人计划”政策的建议

从人力资源的视角看, 要实现“千人计划”政策的实施目标与效果, 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千人计划”政策, 既要使前期和后续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对“千人计划”充满信心, 也要符合国家利益。

5.1 人才引进应坚持多元化、复合型

国家需要教育型、科研型、高级管理型、专业技术型、创业型等各种类型多元化以及复合型人才, 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目前国家人才引进较单一, 倾向于新兴科技、金融企业等热门行业, 整个国家的发展还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善, 应重视人文社科、交叉学科等领域的人才。

5.2“千人计划”政策要保持一致性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受到的激励、待遇等是一致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千人计划”尽量不要出现大的变动, 保持相对一致, 保证引进人才对“千人计划”政策的信心;保证中央与地方政策的一致性。在中央出台了“千人计划”政策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地级市、区县可以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需要, 制定相应的地方人才引进政策。

5.3 应加大团队的引进力度

“千人计划”只强调个人的引进, 而忽略了团队的建设, 这也是中国文化历来已久的症结, 国外很多科研、创业、管理等大多是团队合作。可以引进团队, 培养合作的土壤和文化, 给予引进人才一定的人事权, 以产生“滚雪球效应”, 起到引进一个人, 带回一批人的良好局面, 形成规模化效应, 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国家人力资源引进的时间和精力。

5.4 提供适合的工作科研环境条件

“千人计划”所引进的人才除了的名誉和待遇外, 更需要用人单位在事业平台、条件保障、团队配备、启动经费等各方面的支持, 加大配套支撑力度, 从而能够充分地发挥才能, 高效率、安心工作, 积极奉献。不但是对人才的尊重, 也是对国家利益的回报。

总之, “千人计划”吹响了中央层面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号角, 这是一项长期、全局的国家级人力资源开发专项工作, 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循序渐进、宁缺毋滥, 更注重实践人才。同时对于海外高级人才加强思想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汪燕, 牟眸.实现“千人计划”的乘数效应[J].浙江经济, 2012 (10) .

[2]李宁.“千人计划”政策之我见[J].人力资源, 2009 (4) .

篇4:千人计划待遇

此次活动由著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助力主持“授渔计划”,到场的嘉宾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刘光和,原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原中宣部办公厅主任、中宣部老干部局党组书记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授渔基金执行主任兼秘书长高继辉等领导,励志演讲家、残疾歌手陈州,公益歌手金山等,为授渔公益事业助力。

本刊常务副社长周殿胜到场助阵“授渔计划---千人助学行动”并书写题名,此幅书法作品长达8米宽1.5米,无偿赠于“授渔计划”组委会,这幅巨幅书法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到场嘉宾均在此签名留念用于日后拍卖资助失灵孤儿、贫困家庭有计划地完成学业,使他们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由此改变命运。

据悉,自2013年6月实施至今,“授渔计划”公益项目已资助来自西藏、甘肃、陕西等14省(区)、10个民族的适龄孤儿、贫困家庭学生600余名。此次千人助学行动计划资助的1000名适龄孤儿及贫困家庭学生将由各地民政、妇联、教育等部门协助组织和认证,并在相关媒体进行公示,确保社会各界的爱心善款帮助到最需要的孩子身上。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致辞说,孩子的教育和就业,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也关乎社会的稳定发展。他说,现在一方面大量企业缺乏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有很多学生面临就业难题,很多社会组织正以灵活的机制、个性化的服务等,为贫困学生就业、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继续予以热心支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缪力说。她介绍,“授渔计划”是一项创造未来的希望工程,通过教育救助的方式,资助适龄孤儿、贫困家庭学生有计划地完成学业,使他们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由此改变命运,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所需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推进了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有效避免低龄青少年流失社会,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篇5:青年千人计划

从2011年开始[1],每年引进400名左右海外优秀青年人才,至2015年共引进2000人。2010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根据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35岁左右的青年人才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为此,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决定实施“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大力引进一批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为今后10年~20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为给“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使他们潜心开展科研工作,由中央财政给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每人50万元的生活补助、3年100万~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其他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参照“千人计划”现有政策执行。该负责人介绍说,“青年千人计划”的申报对象,目前主要面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破格引进。

入选“青年千人计划”的海外人才须全职回国、来华工作,并主要在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含转制科研院所)工作。

“青年千人计划”的申报评审将由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设立平台,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指导下开展。

篇6:国家千人计划申报通知

根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现就实施“千人计划”第七批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

第七批“千人计划”可申报以下项目:

1、创新人才长期项目;

2、创新人才短期项目;

3、创业人才项目。

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项目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二、申报要求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申报条件(包括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各类企业、金融机构等平台的引进人才)

1、申报人需符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及《工作细则》规定的基本条件。

2、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55岁,引进后在国内工作不少于9个月(全职回国),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中、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申报人须2011年1月1日之后回国(来华)工作。

4、创新人才不得连续申报,最多可申报两次。

5、申报人应客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严格把关。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人的参评资格,并暂停用人单位一年内的申报资格。

(二)创业人才申报条件

1、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学位,不超过55岁。

2、拥有的技术成果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

3、有海外创业经验或曾任国际知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职位,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4、为所在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股权一般不低于30%,一家企业只能申报一名创业人才)。

5、企业成立1年以上、5年以下,其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已处于中试或产业化阶段。

以上两类人才申报人在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等方面需破格的,请说明理由。

(三)创新人才短期项目条件(包括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中央企业)

1、系国家科技、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急需、紧缺领域的领军人才或学术技术带头人,符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中组发„2008‟28号)规定的引才标准。

2、在国内工作单位固定,有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能做出实质性贡献。

3、已与用人单位签订至少连续3年、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工作合同,并明确合同期内工作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

4、申报主体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央企业。

5、申报人需于2011年1月1日之后回国或来华工作。

三、申报材料

1、申报书和附件。按中组部要求,申报书一式11份,附件2份,申报人其他个人信息表1份。申报书和附件请分别装订,其他个人信息表另附,填写说明无需报送。

创新人才申报书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复印件;(4)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5)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6)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7)奖励证书复印件;(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创业人才申报书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4)创办企业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股权构成材料等);(5)公司章程;(6)商业计划书;(7)上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2、各市(省直主管部门)推荐意见表,1份。

3、第六批国家“千人计划”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1份。

四、有关要求

1、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8月26日。各单位要按时报送材料。有关材料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同时报送。

2、材料报送地址:滨江区江南大道100号区政府行政中心1129室;

联系人:张炬刚(87702551,zjg@hhrc.com.cn);

周颖菲(87702141,phobe.qi@live.cn)

篇7:关于做好2014年“千人计划”

申报工作的通知

组通字〔2014〕34号

各市委组织部,省直有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近日,中组部对2014年国家“千人计划”申报工作进行了部署,为做好我省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按照“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在保证人选质量基础上,保持适度引才规模,优化引才结构。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向高端制造、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支持引进从事重大原始创新研究和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人才。在引才项目上,重点向“青年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和“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倾斜。在引才单位上,重点向企业倾斜。

二、申报项目及要求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人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其中,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单位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重点引进知识产权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

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关系、外交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急需紧缺人才。

(二)创新人才短期项目。申报主体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要求在国内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三)创业人才项目。申报人回国时间不超过6年,其创办的公司应在1年以上5年以下。

(四)“外专千人计划”项目。申报人应为非华裔外国专家,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来华工作时间应在一年内。引进后应至少来华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个月。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五)“青年千人计划”项目。申报主体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申报人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以内。

以上5类项目申报人选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其他资格条件与此前批次要求相同。可登陆“千人计划”网站()查询。

(六)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人应为自然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引进后全职在国内工作至少5年,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

奖等国际大奖的获得者;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在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任职的国际著名学者;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顶尖人才。

(七)文化艺术人才项目。申报主体为国有文化单位、艺术院校。试点期间引进规模控制在30人以内。从事研究工作的申报人,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岁;从事舞台艺术和创意设计的申报人,可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要求。申报时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申报长期项目的,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申报短期项目的,要求在国内连续工作至少3年、每年不少于2个月。申报人累计申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申报人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际知名艺术团体担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乐队首席或声部首席、歌剧舞剧主演、舞蹈指导、高级舞美设计师、高级舞台技师等重要职务,或在国际知名艺术院校担任教授职务3年以上,其业务水平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

2.在国际知名文化机构、企业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近5年来策划、组织、推广过国际性文化项目或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文化活动。

3.在国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担任高级研究职务,从事文物保护、图书馆学、舞台技术等专业的研究应用,取得了较大成就,在领域内有较高知名度。

4.在国际大型文化企业担任高级文化创意设计职务,或业内知名创意设计大师,其作品顺应时代要求,创意独特,影响广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申报程序

除创业人才外,用人单位与申报人达成初步意向后,应由学术(技术)委员会或类似机构,组织专家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后签订正式工作合同或意向协议,再分别填写申报书按程序报送相关牵头单位审核。其中“青年千人计划”材料审核通过后,用人单位还要将申报材料通过“青年千人计划评审系统”(http://pingshen.1000plan.org)上传,用户名与密码另行通知。

省属科研机构申报工作由省科技厅牵头组织,省属高校申报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省属国有企业申报工作由省国资委牵头组织,省属国有金融机构申报工作由省政府金融办牵头组织,省属国有文化单位、艺术院校申报工作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外专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由省外专局牵头组织,各市申报工作由各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各牵头单位审核把关后将申报材料报送省人才办。

四、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关于2014年“千人计划”申报情况的报告、申报书、附件、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千人计划”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申报书和附件应合并装订,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和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另附。报送材料时,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1份和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内容应与纸质材料一致。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协议复印件;4.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5.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6.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7.奖励证书复印件;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对创业人才,除以上材料外,还应提供创办企业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股权构成材料等)、公司章程、商业计划书、经第三方审计的上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由税务部门出具的最近3年完税证明。对文化艺术人才,除以上材料外,还应提供相关影像资料。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申报材料单独报送。其他项目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14年9月1日。

电子版报送格式要求:提供整套材料电子版文件。请将电子申报材料分类建立文件夹,并刻录在一张光盘上。一是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短期项目、创业人才项目、“外专千人计划”项目、青年千人项目、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项目和文化艺术人才项目分开;二是在创新人才长期、短期项目中,按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项目、企业、金融机构类别分类存放;三是每名申报人单独建立文件夹存放,文件夹名称为申报人姓名,内容包括申报书正本,申报书附件,个人信息表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文件名称分别为姓名、姓名加“附件”、姓名加“简要情况表”。如“张X”、“张X附件”、“张X简要情况表”。四是请各牵头单位审核把关后在申报书及海外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中填写主管部门意见及联系方式后报送省人才办。

五、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国家“千人计划”对于我省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创新型安徽具有重大引领和推动作用。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紧密结合我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拓宽渠道,积极物色人选,依托“千人计划”各平台为我省引进更多急需紧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二要调查摸底。各地各单位要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发现各用人单位特别是各重点企业中具备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选,跟踪、指导、帮助用人单位特别是重点企业开展申报工作。

三要认真把关。此次申报在项目设置、重点领域、报送程序等方面与前几批都有些不同,各地各单位要对照“千人计划”申报条件对申报人选和申报材料进行初审,严格审核把关,确保人选和信息真实、完整。申报表格不得空项、漏填,不得擅自变更表格格式,申报材料应齐全,否则不予受理。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人的参评资格,并暂停用人单位一年内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文本请登陆“千人计划”网站()下载。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办公室

篇8:千人计划待遇

据介绍, 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是无锡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 是打造高科技产业城, 建设科技创业家摇篮城市、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的重要抓手。2006年, 无锡抓住有利时机, 在全国率先实施以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人才为重点的“530”计划, 引进了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区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 提升和优化了全市人才结构, 成为建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支撑。

据无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振一介绍, 3年来, 无锡引进了一批人才、育成了一批项目、催生了一批产业, “530”计划已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关注的焦点, 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截至去年年底, 已落户276个“530”企业, 创业团队人员2 000多人;已有72家“530”企业产生销售, 今年上半年共计完成销售收入15937.7万元。今年上半年第一批“530”项目申报, 共有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812个项目申报“530”计划, 创业团队人数达到4 361人, 通过评审的728个领军型人才。目前, 第二批又有608个项目申报了“530”计划, 团队创业人数达到3 487人, 经资格初审, 有550个项目进入了技术评审之中。

“无锡为各地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系统完整的经验。近日, 中央有关领导对无锡海外引才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希望无锡作为国家实施‘千人计划’的分支, 设立无锡的‘千人计划’, 推动无锡建设‘东方硅谷’。”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广银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 此次无锡市委、市政府正式推出的“千人计划”与原“530”计划相比, 体现出更开阔的眼界、思路和胸襟, 放宽了范围引人才、拓宽了政策引人才、宽阔了渠道引人才, 并动员一切力量更好更快地进一步推进海外引才工作。其中, 最大的变化不再仅仅是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高层次人才, 同时将启动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外国科研机构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与此同时, 无锡市委、市政府以重点培育发展新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 在实施无锡“千人计划”上, 推出了更优惠的扶持政策, 其中嫁接式企业引进海外留学归国 (来锡) 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 经评审确认的, 一次性给予领军型创业人才100万元安家费, 由政府和引进企业按50%的比例分担。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 经评估, 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不少于30%作价入股;海外留学归国 (来锡) 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 经评审确认的, 一次性给予领军型创新人才100万元安家费, 由政府和引进企业 (研发机构) 按50%的比例分担等。这些政策, 对于符合引进对象条件的港、澳、台籍和外籍科技领军型人才给予同等待遇。

篇9:千人计划待遇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同样是感冒,为什么有的人发烧,有的人咳嗽;有的人不治而愈,有的人却迁延不愈;同样是糖尿病,同样的药物,不同病人的反应却大相径庭:有的人用小剂量的药物就可以看到很好的疗效,而有的人用大剂量的药物效果却并不好;这些现象的发生与每个人基因组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参与‘千人基因组计划’,就是为了搞清楚你我他的基因有何不同。”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健康事业部研发中心主任黄健博士说。

近日,由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GI-Shenzhen)、英国桑格(Sanger)研究所、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等共同发起的“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通过两年的努力,绘制出几乎覆盖人类全部基因组的遗传多态性图谱。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上,这是中外科学家通力协作,在人类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事实上,任意两个人的基因组序列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仍有一小部分(约0.4%)是不同的。而了解这些差异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与人之间对疾病的易感性、对药物的反应性和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的不同。

黄健博士说:“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人类常见疾病相关的基因组变异区域。这些常见疾病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前列腺癌、乳腺癌、风湿性关节炎、肠炎,以及与年龄相关的黄斑退变等。比如:乳腺癌的发病与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携带该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未发生突变的女性高65%~85%,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尽早发现这种风险,提前加以合理预防以阻止疾病的真正发生。但人们对于其他很多种疾病与相关基因变异的关系仍然知之甚少”。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杨焕明院士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表示,“千人基因组计划”的核心任务就是选择世界范围内的代表性人种,利用高通量的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绘制最详尽最有医学应用价值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这一图谱将为人类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得到这些数据科学家就能够快速锁定与疾病相关的变异基因,从而准确地制定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新策略和新方法,提高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

杨焕明院士谈到,“千人基因组计划”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发表的结果是该计划第一阶段的分析成果。

第一阶段将测定世界各地至少1000个人类个体的全基因组序列,绘制人类基因图谱。因此在计划开始之前,科学家们必须先确定主要的人类种群。根据千人基因组计划委员会的规划,参与测序的人类种群主要包括以下25种:居住中国的北方汉族人、南方汉族人和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居住东京的日本人,具有西、北欧血统的美国人,尼日利亚约鲁巴人,意大利托斯卡纳人,英国人,芬兰人,西班牙的伊比利亚人,波多黎各人,秘鲁人,哥伦比亚人,墨西哥裔美国人,非裔加勒比地区人,密西西比的非裔美国人,西南部的非裔美国人,马拉维人,加纳人,冈比亚人,肯尼亚的卢赫雅人,肯尼亚的马赛人,丹佛的中国人,胡志明市的越南人,居住在休斯敦的印裔古加拉特人。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人群有足够的代表性,他们的基因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人种的基因组信息。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技术部的郭小森告诉《北京科技报》,“千人基因组计划”自2008年启动以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不仅承担了400个黄种人全基因组样本的测序和分析工作,还帮助完成了非洲人群、英国人、芬兰人、波多黎各以及哥伦比亚人的部分测序和分析任务。到目前为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已经完成了千人基因组前期规划中的330个不同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数据分析工作。

“目前阶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两项非常重要的成果。” 杨焕明院士说,在第一项成果方面,研究人员共发现1000多万个基因变种,其中约800万个都是前所未知的。本次发现的变异基因占人类基因组中全部基因的95%,甚至可以观察到每100个人中仅有1个人携带的某个基因变异(1%的变异基因携带率)。这一成果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方面很重要,因为在这些基因异变中,有些是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未来只要将疾病基因组图谱与正常人群基因组图谱进行比对,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变异基因,从而为疾病的预警、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比如:11号染色体上的KCNQ1基因变异,会导致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的发生等。

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医疗模式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针对个人的基因图谱,医生可以对比正常人的基因组数据发现患者的变异基因,为病人进行早期诊断,然后告诫病人改变生活习惯,做到提前预防;还可以针对患者的个人基因组信息制定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疗效。

另一成果方面,科学家们探索出了进行大规模基因组研究的可行性方案,并建立了相关的新技术平台。

由于目前的全基因组测序费用昂贵,如何在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通过本次研究,研究人员对一些样本进行了“精测”和“粗测”平行分析的比较,证明对部分基因序列进行“粗测”分析也可以保证最终结果的可靠性,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基因组测序的研究成本。这种策略的推广可以让更多专业领域的科学家都可以利用这种研究手段,大规模地研究人类基因与疾病的关系,从而加快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并能尽快开发出可供临床应用的诊断指标或是治疗靶点。

篇10:关于第七批“千人计划”

各地级以上市委组织部、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中组部有关要求,第七批“千人计划”申报分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部分急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和创业人才项目三类进行。经部领导同意,现就有关初步人选推荐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部分急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申报人须2011年1月1日之后回国或来华工作,并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人需符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中组发„2008‟28号)及其附件《工作细则》规定的基本条件;

2、申报人在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等方面需破格的,应说明理由;申报人暂时不能全职(九个月)回国工作的,应说明理由并提出过渡计划;

3、申报人需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性工作合同。

(二)创新人才短期项目

申报人须2011年7月1日之后回国或来华工作,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的短期项目系国家科技、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急需、紧缺领域的领军人才或学术技术带头人,符合《引进

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中组发„2008‟28号)规定的引才标准;

2、在国内工作单位固定,有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能做出实质性贡献;

3、已与用人单位签订至少连续3年、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工作合同,并明确合同期内工作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

(三)创业人才项目

申报人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学位,不超过55岁;

2、拥有的技术成果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

3、有海外创业经验或曾任国际知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职位,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4、为所在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股权一般不低于30%,一家企业只能申报一名创业人才);

5、企业成立1年以上、5年以下,其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已处于中试或产业化阶段。

二、主要待遇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部分急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创业人才项目

中央财政给予每人人民币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并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特定生活待遇。

(二)创新人才短期项目

中央财政给予每人人民币50万元的补助;根据引进人才实际需要,可为其办理出入境、医疗、保险等手续。

三、申报要求

(一)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部分急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创新人才短期项目

1、由各地级以上市、省直相关单位分别推荐申报,其中:省属科研院所由省科技厅汇总推荐,省属高校由省教育厅汇总推荐,省属企业由省国资委汇总推荐,省属医疗卫生机构由省卫生厅汇总推荐,省属单位急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由省委宣传部汇总推荐。

2、申报人根据实际,分别填写申报书,经所属地级以上市委组织部或负责汇总的有关省直单位审核后,报省委组织部。

3、创新人才不得连续申报,最多可申报两次。

(二)创业人才项目

申报人按要求填写申报书,经所属地级以上市委组织部遴选后,报省委组织部。

四、申报材料

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部分急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创新人才短期项目需报送申报书一式4份,附件3份;创业人才项目需报送申报书一式4份,附件3份。申报书和附件应分别装订,其中申报书简单装订。

申报人需同时报送其他个人信息表2份。

各市、汇总单位需报送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1份。申报

材料和汇总表等同时以刻录光盘形式报送电子文档。

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部分急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创新人才短期项目申报书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复印件;(4)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5)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6)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7)奖励证书复印件;(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创业人才项目申报书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4)创办企业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股权构成材料等);(5)公司章程;(6)商业计划书;(7)上年度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各类表格以及填报说明电子文档,请登录gdqianrenjihua@163.com(密码:12345678,本邮箱只供下载资料,切勿将申报材料发至此邮箱)。

五、有关要求

1、第七批“千人计划”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8月25日,申报材料应于申报截止时间前报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

2、申报材料应填写完整,不得空项、漏项;

3、请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

信息真实、完整。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人的参评资格,并暂停用人单位一年内的申报资格。

联系人:朱志龙、林瀚

电话:87185167传真:87185875

上一篇:学校书法比赛方案下一篇:高考英语备考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