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

2024-05-13

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共6篇)

篇1: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F.BOBBITT)出版《课程》(The Curriculum)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博比特继1918年出版《课程》之后,1924年,又出版《怎样编制课程》(How to Make a Curriculum)一书,其课程开发理论进一步完善。

3、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

4、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答:

1、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为生活作准备,教育的基本责任是准备50年的成人生活,而不是为了20年的童年及青年。(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的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

5、在1924年的《怎样编制课程》一书中,博比特又进一步把人类经验分析为语言活动、公民活动、一般社交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的活动、宗教活动、家庭活动、非职业性的实际的活动十大领域。

6、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是现代教育之父。《课程与教学的原理》也因而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7、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导早在17世纪就确立起来,这要比课程领域独立整整早了300年。

8、在教育史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W.Ratke,1571—1635).拉特克在1612年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的学校改革的奏书中,自称“教学论者”(Didacticus),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Didactica)

9、拉特克的教学论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答:

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

2、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

3、确立“自然教学法”。所谓“自然教学法”就是由易到难的方法。

4、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10、夸美纽斯(J.A.Ccomenius,1952-1670),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1632年,夸美纽斯用捷克语出版了《大教学论》一书,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11、夸美纽斯确立了哪些教育原理;

答:

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

2、兴趣与自发原理;夸美纽斯认为,教学的进行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的自发学习。他认为,对于儿童来说,求知的欲望是很自然的,因此不能用强制和惩罚的方法来强迫儿童学习。

3、活动原理;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要使学生躬行实践,实际从事认识、探索和改造事物的活动。

4、直观原理;他指出:“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跟前;气味应该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

12、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

13、赫尔巴特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分述如下:

答;

1、“明了”(klarheit),即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2、“联合”,即把新的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3、“系统”,即把已建立起的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以形成具有逻辑的、结构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

4、“方法”,即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14、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

15、“反省思维”包括五个要素、步骤和阶段;

答;(1)、问题的感觉---在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中,令人不安和困惑的问题阻止了连续的活动;(2)、问题的界定---使感觉到的(直接经验到的)疑难或困惑理智化,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必须寻求答案,以对付疑难问题;(3)、问题解决的假设—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以对付疑难的问题(4)、对问题及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对假设从理智上进行认真推敲,看哪种假设能对付疑难(5)、通过行动检验假设---通过行动而检验考虑中的问题解决办法的有效性如何。

16、课程的三种涵义

答:

1、把课程作为学科。

2、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3、把课程作为以经验或体验

17、什么是教学

答: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18、教学与科学的关系?

答: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方面,教学建立在、并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教学的主体是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充分发展,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学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研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课题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构成了教学的科学基础,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由的交往过程。教学中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的、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所以,仅靠科学是不能充分把握教学的本质的,教学不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建立在哲学和艺术的基础上。

19、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20、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开宗明义的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p77(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怎样选择材料、规划内容、开发教学程序、编制测验的标准,教育计划的所有这些方面实际上是完成基本教育目标的手段。这样,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是课程的灵魂。目的和结果的确定要依据三个来源;第一,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第二、对当代生活的研究。第三、学科专家的建议。

(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21、怎样选择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答: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

22、怎样为有效的教学而组织学习经验

答:一种是“纵向组织”另一种是“横向组织”。

23、评价这一概念理解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涵:(1)评价意味着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因为教育所追求的正是学生行为变化;(2)在任何时候评价都必须包含一次以上的评估,因为要发现学生的行为是否发生变化,就有必须要在开始阶段进行一次评估、在最后阶段进行多次评估,以确认行为是否真的在发生变化。

24、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是:(1)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2)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从而“通过扩充评价概念的内涵而作出了真正的贡献。

25、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26、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p90

27、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28、教师应遵循的五项“过程原则”(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2)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对于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探究,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有责任。

29、什么是发现: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或再创造。

30、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31、发现学习的特征?

答;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第二、注重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并不依据已经严格规定好了的步骤进行,而是采取跃进、超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第三、注重内部动机。适时地,有序地施以食饵和赏罚,就可以产生有效的学习行为。这种学习是受外部动机支配的。在学习中发现报偿的动机,即内部动机。

32、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即知识的同化过程。

33、有意义学习:是通过同化而实现的,同化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

34、下位学习:是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因而以下位的方式被纳入校概括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被称作下位学习。

35、上位学习:是指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处于上位而与原有观念发生作用,这样的学习称作上位学习。

36、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在一项学习中,学生认知结构中既无上位的也无下位的适当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但却有某些可以类比的观念用来理解新观念。

37、加涅最为推崇的是信息加工模式:P117

38、就课程与教学目标而言,其功能主要包括四方面:(1)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2)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3)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4)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39、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的指导方针。40、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宾塞确立了为“完善生活”作准备的五个综合性教育目标:(1)指向于自我保全;(2)获得生活必需品(3)抚养和教育子女(4)维持适当的社会和政治关系(5)满足爱好和感情。

41、普遍性目标的优点:由于这种目标取向所给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所以教育工作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

4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43、行为目标的优点:“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科学化的历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师将其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他们对其教学任务会清楚明了,这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

44、“行为目标”的主要缺陷:第一,“行为目标”取向所体现的“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是有缺陷的。第二,“行为目标”的“还原论”倾向把“完整的人”肢解,人的具体有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被原子化。第三、人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如价值观、理解、情感、态度、欣赏、审美情趣等)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

45、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46、“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47、“生成性目标”的渊源以上溯到杜威“教育即生长”的命题。

48、“生成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也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49、“生成性目标”优点:取向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50、“生成性目标”缺点:就意味着教师要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其次,即使有许多教师受过对话方面的训练,有些人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互动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

51、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大致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答:第一、确定教育目的 第二、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第三、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第四、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52、课程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53、怎样实现学校课程对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

答:杜威认为学校课程应是“经验课程”,而“经验课程”的基本形态而是“主动作业”。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就是把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如烹调、缝纫、木工、金工、编织等)加以提炼概括,使之成为学生在学校中从事的活动,学生在从事“主动作业”的过程中,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合作的过程中,会不断生成社会情感、社会态度和社会价值观。

54、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答:第一、确定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第二,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第三、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取决于特定的课程价值观;第四、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出与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求。

55、教学方法: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定的、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56、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答: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

57、提示型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如讲解、示范等)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58、提示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示范、呈示、展示、口述

59、示范:是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

呈示: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

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现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

口述:是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

60、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生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61、苏格底认为:理想的教育方法不是把自己现成的、表面知识教授给别人,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的思考,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发现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62、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63、怎样运用版主型教学方法:

答;第一、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第二、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第三、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第四、估计学习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第五、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64、课程组织:是在一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65、课程要素即课程构成,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概念 第二、原理 第三、技能 第四、方法 第五、价值观

66、所谓垂直组织起来: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67、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基本基本标准:连续性和顺序性 68、所谓连续性:是指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重复。

69、顺序性:是指将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组织起来。70、水平组织:是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水平关系组织起来。

71、整合性:是把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半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72、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学生经验的整合 第二、学科知识的整合 第三、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称社会关联

73、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74、学科课程具有如下三个优点:第一;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74、学科课程具有如下缺陷或限制;第一、由于学科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这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第二、第一门学科课程都有其悠久的学术传统、都有其相对独立和稳定的逻辑系统,这容易导致忽略火热的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第三;学科课程也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第四、学科课程变革起来难度较大

75、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76、经验课程或活动课程有哪些基本特征;第一;经验课程以学习者当下的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基点),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第二、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第三、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第四,经验课程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77、经验课程的缺点:首先,经验课程容易导致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尽管经验课程倡导者的初衷并非不要学科知识,而是真正找到学科知识对儿童人格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经验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往往致沉醉于儿童当前的各种偶发性的冲动。其次,以验课程容易导致“活动主义”,忽略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再次,经验课程的组织要求教师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对于习惯了班授课和讲解教学法的教师而言很难适应。

78、综合课程:是这样一种课程取向: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

79、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这种综合课程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新的逻辑。

80、所谓“相关课程”:是指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81、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是以儿童当下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

82、综合课程开设依据:第一、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第二、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第三、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83、必须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这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84、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出路,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这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85、最先采用教学组织形式的是15世纪末德国的一些人文主义学校。然而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则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86、班级授课组织:是大工业的客观要求,它适应了现代工业制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和现代民主制度追求教育平等的需要。

87、班级授课组织具有如下四基本特征:

第一、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第二、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第三、教学一般分科进行。第四、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加以确定。88、班级授课组织的优势与不足;

答;优势:第一、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全体学生因此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前进。第二、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安排,可以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三、分科教学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对规定学科进行系统讲授,学生也可借此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第四、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的基础学力的形成。

缺点:第一、班级授课组织在某种意义上是应现代工业—科技文明提高效率的需求而实践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所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第二、班级授课组织尽管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学生的为一体地位却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于充分发挥。

89、课程实施:是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90、古德莱德认为:可以区分出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 答:第一、理想的课程 第二、正式的课程 第三、理解的课程 第四、动作的课程 第五、经验的课程

91、课程实施的取向:是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92、课程实施的踏实取向(或忠实观)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

93、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个基本命题包括:第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第二、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94、所谓“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就是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95、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96、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97、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可概括为两方面:从研究内容看,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从研究方法看,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98、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99、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运动是在三种张力之间、围绕三个基本价值取向展开:第一、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第二、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主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第三、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主体教育观。100、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第一、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第三、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第四、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第四、重视各种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第五、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101、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102、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103、教学研究的一般发展趋势:

答:教学研究或教学设计研究的一般趋势可以从理念、技术、基础三个层面加以概括。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

篇2: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

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

一、《历史与社会》与思想政治课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主要整合了原有初中历史和人文地理的部分知识,以及部分与初中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人文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课有某些交叉,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内容不同。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情况是:初一以心理学为主要内容;初二以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初三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知识(包括社会发展史的部分内容)为主要内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三部分内容。这些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有关社会学、文化学的部分内容是思想政治课所没有的。

第二,角度不同。《历史与社会》中虽然有部分内容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教材第一册中),但那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谈到的。初一思想政治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不同,表明课程的具体出发点不同。

第三,要求不同。在《历史与社会》中有部分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内容,其中,政治和经济的某些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一些重合,但是要求不同。高中的课程要求既有生活化的东西,也有学理化的内容,在理论的深度上不可能与初中有相同的要求。因此,具体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标准也不会相同。初中的教学只是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必须知道的、更具常识性的内容,如,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职业的分化情况,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和遵守的理由等等,都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懂得的基本知识,在理论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而高中的相关课程则有一定的理论要求。

二、初中综合课后是否有高中的综合课与之衔接

初中综合课后的高中课程仍然是分科教学。这是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须经过分门别类进行研究才能够深化和精确。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决定,其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更具有直观猜测性、朴素整体性和模糊综合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就不应该过于分化和精确,那样不利于其理解。但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浅层次的认识上,必须有所深化,而深化的可能前提就是必须将认识对象分解后才利于分析(到了高等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阶段,分化将更为细致)。所以,高中课程将继续分学科进行教学。

但是,分学科教学不等于鼓励或强化机械思维方式,虽然近代的机械思维方式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由于人类已经发展到了现代,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分科教学过程中,强调综合思维。这既是现代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人类思维合乎逻辑的.延伸。这种思维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思维,既不同于古代那种直观的综合,也不同于近代那种机械的相加综合。它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综合性、动态开放性和自觉创造性。高中的课程设置将保留近代思维方式所表现出的分析性,克服其静态性和机械性等特点。为此,高中的课程改革将会有一些变化。

根据一些地区的改革经验,目前的基本情况是:改革课程体系。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基本素质、特长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增删、整合,对课时进行调整,实行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形成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内容比较全面,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要求具有梯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实施具有可行性的课程体系。

同时,实行学分制学业评价体系。借鉴高等院校学分制的做法,将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换算成学分,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并达到要求,记相应的学分,还要建立学分制运行的保障体系等等。

篇3: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㈠国外大豆的栽培历史

世界大豆大多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出去的, 早在2500年前我国大豆开始传入朝鲜, 公元17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 后来进入西欧及美洲, 1740年传入法国, 种植在巴黎的植物园里。1790年传入英国, 最初在皇家植物园种植, 后来逐渐转入生产, Bowdidge (1935) 谈到英国不断地进行种植大豆的尝试, 于1933年成功应用于生产。1873年, Hberlandt在维也纳博览会上得到了中国和日本的19个种子, 其中有4个是成熟品种, 这些种子被分给欧洲的合作单位种植。1875年大豆引入澳大利亚和匈牙利, 1898年前苏联开始从中国引进大豆品种。美国1831年试种大豆成功, 1890年大规模引种驯化和选种, 1920年开始大面积栽培。巴西1908年开始引种大豆, 1919年大面积推广, 到目前为止, 南美洲大豆栽培具有近百年的历史。

㈡国外大豆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第一, 大豆产量的发展。大豆是近几十年来世界上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最快的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逐年上升, 单产逐渐提高。2001年巴西单产第一, 其次是阿根廷、美国[3], 逐年来世界上单产和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动。2006年6月美国农业部统计的官方农业统计数据表明, 2004年~2006年美国大豆平均单产为2820kg/hm2、欧盟单产为2810kg/hm2, 而意大利全国平均单产为3200kg/hm2[4]。从试验小区面积折算结果, 1983年Cooper和Juffers报道了6817kg/hm2的单产记录, 1987年日本山形县实现了6500kg/hm2的产量, 2004年美国卡莱若拉州Crain创造了7838kg/hm2的产量。

第二, 大豆研究现状。国外对大豆的研究, 可归纳为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结荚习性与产量关系研究两个方面。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美国从1920年引种成功以后开始对大豆进行栽培技术研究, 1936年美国进行了大豆农学和生理学研究, 改良适应品种和新大豆的工业利用, 1942年大豆工业利用的研究工作转移到伊利诺斯州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处北方区域试验室开始了病理学研究[5]。目前国外对大豆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Maughan等对SSR引物在94个品种检测到97个等位基因;Rongwen等用SSR标记法对96种大豆基因进行聚类分析表明, SSR标记比RFLP标记多态性高。Thompson等对18份美国现代品种的祖先亲本和17份引种进行分析, 筛选出35个PAPD核心引物。Skorupska等在108份美国南部优良大豆品种及其祖先品种中筛选出遗传信息量≧0.30的29个RFLP探针;而Lorenzen等在美国北部优良品种及其祖先亲本中筛选出了遗传信息≧0.30的67个RFLP探针。

在大豆节荚习性研究方面, Byth等 (1969) 发现无限节荚作为亲本杂交, 植株矮小、抗倒伏与产量相关;Hartwig等 (1970) 发现只有无限节荚习性、无茸毛与产量有关。Hick (1969) 以矮秆有限结荚习性品种、高秆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的等位基因系为研究对象, 结果认为有限结荚习性品系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系产量上没有差异。Wilcoxs等 (1981) 认为, 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抗倒伏, 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随着株高增加倒伏加重。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中高产与高秆品种有关, 在无限结荚习性品种中高产则与高抗倒伏有关。Green等 (1977) 研究表明, 结荚习性性状对产量没有影响, 与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相比, 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倒伏较轻。

二、我国研究现状

㈠我国大豆的栽培历史

我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 也是大豆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大豆从西周以后开始栽培, 距今有3000年的历史, 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西周至春秋时期大豆生产开始萌芽, 此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发展速度缓慢, 栽培技术落后。战国时期大豆栽培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提出了轮作的初步概念, 对大豆植株性状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两汉时期农业迅速发展, 学者开始对大豆的固氮作用和植株营养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三国至元朝时期大豆栽培技术逐渐完善, 提出了精耕细作的保墒保肥和秋深耕措施, 对大豆优良品种和植株性状给以高度评价, 同时指出了品种具有地区适应性。明清至辛亥革命时期开始了大豆的选种和良种繁育技术, 同时对大豆施肥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指出种大豆应少施氮肥, 多施草木灰。全国解放前由于连年争战, 大豆发展缓慢, 只是简单的进行了育种方面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 科学家对大豆开始了高产、优质栽培等技术研究, 于1973年在奥京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上我国大豆名于世界[6]。

㈡我国大豆发展与研究现状

第一, 大豆产量的发展。鲁长根试验示范表明, 春大豆产量高达2250kg/hm2, 2002年产量3475.5kg/hm2。2003年黑龙江农垦管理局北安科研所试验产量达2887.5kg/hm2, 2004年全国区域试验产量2329.5kg/hm2, 2005年达2647.5kg/hm2。丛殿林研究证明:30cm平作密植产量可达3000kg/hm2, 高产栽培可达3750kg/hm2。从试验小区折算看:1992年辽宁省辽中县实现辽豆10号单产4360.5 kg/hm2, 1994年河南泌县采用诱变4号大豆实现了4537.5kg/hm2, 1996年新疆农垦采用农垦1号实收单产5957.1kg/hm2, 2000年安徽蒙城利用石大豆MN91423品系获得4726.5kg/hm2产量[7]。2006年马俊奎等采用了新培育的汾豆65实现了4846.5kg/hm2的产量。

第二, 大豆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一是大豆整齐度与产量性状的研究。谢甫纬等认为要获得大豆高产稳产, 应注意植株荚数和粒数的整齐度;张英分析和研究发现, 分枝数、分枝荚数以及个体间的荚数和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 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针对大豆群体整齐效应, 尹田夫等研究了籽粒产量与群体冠层的关系, 选择出大豆籽粒产量对群体冠层最佳回归方程。董钻认为, 大豆群体的自动调节机能主要来自分枝, 密度是调节主茎和分枝粒重分布的主要栽培措施, 群体的整齐效应是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二是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相关性研究。大豆的产量相关性状表现出一定相关性。杨晓兵研究认为:增加主茎节数可引起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增加, 而百粒重有所减少;单株荚数与茎粗、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株高、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与株高、茎粗、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构成产量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均有显著正相关。徐巧珍等分析认为:分枝数、总荚数与出苗到开花天数关系密切;单株粒重、百粒重、种子蛋白质含量与开花到成熟天数关系密切;株高、节数与全生育天数关系密切;单株产量与节数、分枝数有关, 与毛色密切相关。郭达伟等研究发现播期、每穴株数对产量影响较大。韩秉进等对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主成分进行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粒数、地上干重、有效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经济系数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产量性状因子、株高性状因子、荚数性状因子和主茎节数性状因子综合指标为主成分, 其累积贡献率达到86.85%。卢增辉研究发现大豆株高、主茎节数与籽粒产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马育华认为单株产量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成显著正相关。王金陵指出株高、单株荚数与产量均呈正相关。李莹研究认为百粒重、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单株粒数与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 株高90cm以下与产量呈正相关。周丰锁认为单株产量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马英斌研究认为单株粒数、百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 生育期与产量呈负相关。宋书宏认为: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的叶与荚之间呈正相关;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叶与荚之间在局部呈正相关。

三是大豆发育动态研究。杜玉萍等以亲本和RIL群体为研究材料, 分析了大豆生长过程中株高、主茎节数、主茎荚数、百粒重、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的发育动态。结果表明:株高、主茎节数都呈逐渐增加、主茎荚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蛋白质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百粒重的变化呈“S”形曲线;脂肪含量持续增加, 开花后70d达最大值。常维安等研究认为野生大豆具有极强的生长竞争性, 出苗早, 茎长, 分枝多, 种子休眠期长。

四是配方施肥与大豆产量。王蓉栋等认为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 最适于大豆生长。裴桂英等根据两年不同氮肥施用量、不同配方施肥对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中氮、丰磷、缺钾与中氮、丰磷、丰钾两类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上, 只有尿素75 kg/hm2, 三元复合肥225 kg/hm2较对照增产, 但不显著, 且净增效益都为负值。周勋波等研究认为种植方式和施肥量对大豆产量影响显著, 互作效应明显, 以穴播和施肥量为30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韩非等认为大豆需施底肥15t/hm2~20t/hm2, 追肥在大豆幼苗期施尿素37kg/hm2~74kg/hm2, 叶面追肥在大豆盛花期多用钼酸铵、尿素和磷酸二氢铵。文和明认为大豆栽培要以足施底肥、巧施追肥为原则, 底肥1.5万kg/hm2~2.25万kg/hm2农家肥, 750kg/hm2钙镁磷肥和75kg/hm2~120kg/hm2钾肥;苗肥75kg/hm2~150kg/hm2尿素。曹秀霞研究表明大豆施底肥3万kg/hm2有机肥, 225kg/hm2的磷酸二铵;叶面追肥0.03%~0.05%磷酸二氢钾肥液225 kg/hm2~337.5kg/hm2产量较好。曹秀霞等认为宁夏地区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是间作带型为1:1或2:1, 等行距点播, 灌水2次~3次,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一般要重施磷肥、钾肥, 补施氮肥。

五是不同播种时期与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播期影响大豆生长发育, 早播可以延长大豆的生育期, 特别是延长营养生长时间, 使植株高度、节数、分枝数增加, 因而花多荚多。刘健等研究发现每晚播5d, 株高、底荚高依次降低, 主茎节数减少, 分枝数减少, 营养生长逐渐减弱, 生殖生长也明显受到抑制, 单株生产能力逐渐降低, 株荚数、株粒数下降明显, 减产率19.0%~72.3%, 达极显著水平。孔繁安研究不同播期对大豆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发现, 春大豆不同播期对株高、节数和单株荚数影响不大, 而夏播不同播期的株高、节数等性状差别则比较明显, 分枝高度和结荚高度都有所降低, 一粒荚数增多, 百粒重和单株粒重明显下降。李树臣等研究发现不同播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 开花数、结荚数和结荚率随播种期的延迟而增加。刘春芳和马天明对不同播种期复种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研究认为, 宁夏复种大豆应尽可能早播种, 随着播种期的推迟, 复种大豆产量依次递减, 一般应在7月10日前播种为宜, 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六是密度与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研究。薛庆喜和姚远研究发现窄行密植条件下, 随着密度的增加, 单株有效荚、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减少, 而密植后大豆结荚部位上移, 结荚主要集中在中、上部, 以中部结荚高于上部结荚, 下部结荚为最少, 密度和行距不同对百粒重影响不大。赵殿忱等发现大垄窄行密植不同群体结构对大豆产量影响是随着密度的增加有关, 无论哪种群体结构产量均呈递减的趋势, 以密植30万株/hm2为最佳。赵立华等认为中等肥地中晚熟品种多采用15cm双株22万株/hm2, 肥地采用20cm双株或10cm单株16万株/hm2, 早熟品种不宜在瘠薄上种植。张彩英等试验发现密度在22.5万株/hm2~45.0万株/hm2时, 施用磷肥能有效提高主茎荚数和单株总荚数。马俊奎认为超高产栽培合理密度为12.56万株/hm2。

孙发国等对宁南山区小麦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认为套种大豆播量150kg/hm2、保苗10.5万株/hm2~12.0万株/hm2, 总体经济效益比单产高。

三、存在的不足与解决的办法

我国对大豆的研究历史悠久, 涉及范围广、内容多, 各领域研究深入。但是所有的研究都是在某一地区、某种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研究, 并不能代表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大豆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不同的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 造成了产量和品质差异。各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 进行新品种引进和选择优质品种。要达到此目的, 就必须引进多种品种进行栽培, 从中择优选取适应性强的品种, 再通过密度、水肥等试验逐年改良, 进而选取高产优质品种。

摘要:针对国内外大豆的栽培历史和研究现状, 综述了大豆整齐度、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产量相关性状的发育动态、配方施肥、不同播期和密度等栽培技术对大豆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引种驯化、择优选取的观点。

关键词:大豆,发展历史,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元明浩.不同密度对吉密豆1号大豆株型、群体生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2]丁炳春.大豆品种主要性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J].大豆通报, 2002, ⑵.

[3]王蓉栋.作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龙静宜, 林黎奋, 侯修身, 等.食用豆类作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5]〔美〕考德威尔,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译.大豆的改良、生产和利用[M].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 1982

[6]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0.

篇4: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

一、知识内容的合理选择

选择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知识内容。具体来说,就是选择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尽量减少知识密度,增大知识跨度,大量删减旧教材中“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选择一些对初中生比较有用的知识。教材每课都有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文物、图画等。如在介绍历史人物时,不仅描写人物的活动和作用,还注意补充人物的品格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

二、注意文献资料的选用和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吸纳

教材大量编选文献资料。在行文中以及在课文中引用和摘录文献资料外,课文后还专门设立了“材料阅读”专栏。“材料阅读”都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供学生自行阅读,帮助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一课,选用了法国大作者雨果的一段话:“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拒。……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大箱子。……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另外教材能充分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提供给学生最新最科学的知识。如,《夏商西周的更迭》一课中有这样的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与旧教材所叙述的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1世纪,其建立者为禹的儿子启有所不同,这便是采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课本中的许多插图,也反映了近期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材每课都配有学习导言。它虽然很短,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课文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展开的,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本课内容及主要知识点的了解。课文的正文,有大字和小字两种不同字体叙述的内容。其中,大字部分的内容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小字部分的内容是大字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同时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同时课文设有“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试一试”等问题,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每课的正文后都设有“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四个学习栏目,目的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每课一得”所选历史知识或者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史料,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自我测评”的题型多样,难度适中,注意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建议”的设置为学生结合课文开展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参考,也为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作为历史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光有好的教材还不行,最主要的一点还应当能够最大有效地合理利用教材。

1.吃透教材。

首先,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要有一个较深的了解,对照课程标准,找出重点和难点,了解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方面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

其次,将历史教材、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师参考用书结合起来,一步步设计授课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可以找到的历史资料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课文中的大字、小字以及插图和图表进行深入的研究,挑选其中最为重要的作为授课的重点。

不要仅限于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内容,应该根据这些基本的内容去查阅更多的资料,教材中课后的习题也是教学的重点,可利用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设计板书,进行实际授课,引导学生尽量多地用自己的方法和角度阅读教材,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

2.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和图画。

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和图画也和文字与地图等材料一样,成为学生感受历史的基本信息之一,也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材料。“北师大”版教材中大量使用图片图画,并且在教材学习活动中有如何以图片和图画中学习历史的设计。如八年级上册“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索之三”。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和教学研究中,认识历史图片和图画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自觉地将其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掌握从图片和图画中有效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技能。对于教材中不同类型的图片和图画,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如漫画、人物像等可以直接让学生欣赏,有的如遗迹照片、纪实照片等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图片和图画反映出的历史知识进行讨论总结。此外,还可借助其他相关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相关软件等。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历史教材通过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和熏陶青少年一代,在提高他们道德品质,精神状态和文化修养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5:华西村简介及其发展历史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华西于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 ‚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目前,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到1000万的资产,有1到3辆小汽车。2005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全村还建有塔群、隧道、龙西湖、桥文化、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长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等80多个旅游景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现在,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以上。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2001年6月份以来,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目前,一个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万人的大华西,人心所向,一呼就应,文明富裕,稳定和谐。华西村投入资金5.2亿元,搬迁村民2700户,在‚山北‛建设一个‚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区‛。这样,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屋基建新公寓房(别墅‘修修补补’)‛的方式,节约土地2500亩,建成一个以‚粮、果、树、渔‛汇聚的生态旅游观光园。

华西村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华西村的历史

2008年10月28日13:26 证券日报

华西村的历史——‚奠基‛

四十多年之前,华西村寂寂无名,跟江南大多数村庄一样,河浜纵横,土地高低不平。不仅 1

粮食生产没有保障,一遇自然灾害不是背井离乡就是家破人亡。1961年,经历了饥饿的三年困难时期之后,吴仁宝带领华西的社员们开始改土造田。这个时候,山西昔阳县的大寨大队横空出世。

陈永贵带领大寨社员们三战狼窝掌,将七沟八梁一面坡改造成稳产高产的海绵田。发生在太行山脚下的奇迹启发了远在江南的吴仁宝,他结合华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以十五年为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华西的长远规划。吴仁宝的‚十五规划‛重点是兴修灌溉渠道,建设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将全大队分散的十二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华西村。

据CCTV网站消息,1972年,提出‚十五规划‛之后的八年,华西大队的粮食达到亩产2100斤,终于实现了‚吨粮田‛的目标。吴仁宝和华西大队都成为当时苏州地区和江苏省的农业生产先进典型。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就必须购买机械设备,修建和完善水利、水电设施,这些资金却没有着落。另一方面,从1961年到1968年,全村劳动力增加142人,而土地仅仅增加了6亩。这时候,吴仁宝敏锐地发觉人均土地面积在大幅下降,如果这样下去,华西大队势必成为又一个‚高产穷队‛。

为了避免华西成为‚高产穷队‛,吴仁宝准备建一个小五金厂,由于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小五金厂的地址选在杂草丛生、树木茂密的水塘边上。一个地下作坊似的小五金厂就这样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十年的时间里,它实现了近300万元的产值,利润率高达30%至40%。小五金厂让吴仁宝尝到了办工业的甜头,坚定了他‚无工不富‛的发展思路,为以后华西的工业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吴仁宝被调到江阴县任县委副书记、书记之后时间不长,他继续回到华西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可他看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一起一落让村官吴仁宝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带头人。

1978年,安徽凤阳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小岗生产队的18个农民秘密地签订了这份包干到户的契约。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包干开始在全国农村推行。包产到户将绝大部分农民从僵化、低效的公社体制中解放出来。问题是,经历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农民产生了一种困惑,‚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说法在当时的乡村四处流传,仍然坚持集体经济的华西村也不例外。80年代分田到戶、土地承包流行時,吴仁宝主张‚领会中央政策,闷声发大财‛,没有分田到户,继续集体所有制经济副业。

与此同时,大批人民公社时期遗留下来的‚五小工业‛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下开始迅速

2扩张。在江南农村,被称为‚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已经初具规模。这时,吴仁宝来到北方,走访了著名的刘庄和大邱庄,它们在工业上取得的成就大大刺激了吴仁宝。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华西村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急剧扩大的生产规模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令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甚至贫富差别这些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在这里居然被消弭于无形之中;华西村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仅在中国农村来说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即使许多城市也难望其项背。

篇6: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沈宗灵

【关键词】罗马法

罗马法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作用,对当前资产阶级各国的法律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它也有过不少精辟论述。本文试图说明罗马法的历史发展,罗马法作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实质,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中的作用以及罗马法传统和英国法传统这四个问题。

罗马法,即古代罗马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一般是指罗马奴隶制社会逐步形成时期的法律,特别是从公元前5世纪罗马最古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开始,至公元6世纪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止,罗马法的历史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罗马法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从古罗马奴隶制国家逐步形成时期到奴隶制共和国初期(相当于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左右)。当时奴隶制还不发达,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氏族贵族和平民的长期斗争。平民的胜利终于建立了国家。“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了闭关自守的贵族,贵族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社会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了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2)在共和国建立后,贵族和平民继续进行斗争。

平民的人身是自由的,而且可以拥有土地并经营工商业,但他们在开始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参与对征服得来的土地的分配,而只有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即使在共和国初期,他们的权利也是极为有限的。

公元前450年~449年的《十二铜表法》——最古的罗马成文法——就体现了当时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次巨大胜利。因为在此以前,立法和司法权力基本上由贵族垄断,而且法律也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这就更便于贵族的专横。《十二铜表法》是由贵族和平民以过去的习惯法为基础共同制定的成文法。这一法律的制定提高了平民的权利。

《十二铜表法》原文早已散失。但从后来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可以看出,这一法律内容相当广泛,公法与私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刑法与民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它不仅规定了残酷的奴隶制,而且还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如第三表中规定,在一定时期后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至台伯河以外之外邦;如果有多数债权人时,他们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3)。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后世的立法,没有一个像古雅典和古罗马的立法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两种立法,都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4)

《十二铜表法》虽然意味着平民的重大胜利,但平民与贵族地位仍极不平等,两者之间斗争仍然激烈。当时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平民争取担任最高公职的权利;限制债权,特别是废除债务奴役制,以及限制占有大量土地这三个方面。在以后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平民又不断地取得胜利。通过公元前367年的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前326年的波提利阿法案等法律,平民取得了担任执政官和其他高级官职的权利;对占有国有土地规定了最高限额并废除了债务奴役制。特别是通过公元前287年的霍腾西阿法案,平民会议成为具有完全立法权的机构。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从此,上层平民与旧贵族溶化为大土地所有者和金钱巨头的新贵族。’古罗马社会和罗马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罗马法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罗马积极向外扩张直至共和国解体的时期(相当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7年)。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就开始积极向外扩张,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它已成为一个独占地中海的世界霸主。罗马统治者在广大被占领地区设立了许多行省,并掠夺了大量奴隶和土地,建立了无数奴隶制大庄园,从而使奴隶制经济充分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共和国出现严重危机,最后在公元前27年,共和国趋于崩溃,转化为奴隶制帝国。

这一时期罗马法的二个重大特点是罗马公民享有公民法的特权,公民法占有统治地位,但罗马法中的一个新因素——万民法也随之兴起。

公民法(jus civile)是指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那时的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也就是说,罗马公民即使在被征服地区,仍享有公民法的权利。但对被征服地区的广大居民来说,尽管是自由民,但却只是罗马的臣民,不能享受公民法的权利。例如罗马法中有所谓“以公民法为根据的所有权”(do—minium ex jure quiritium),意思就是只有罗马公民才享有对某种财产的所有权。(5)

这种法律制度是完全符合罗马奴隶主对被征服地区的残酷掠夺和统治之用的。“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其次也间接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是:第一,以罗马公民与非公民(或国家臣民)之间的简单区别,代替了从前的等级划分:(奴隶制度除外);第二(这是主要的),以罗马国家的名义进行压榨„„最后,第三,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6)。

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了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由后者首先参照公民法中可以对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共同适用的部分、罗马周围各部落、城邦公社和其他国家的法律进行审理。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形成罗马法的新因素,称为裁判官法或大法官法(jus praetorium,jus honorarium)。由于这种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因此,就称为万民法(jus gentlum)。“从实际意义上说,万民法指的是这一部分的罗马法:罗马人将它适用于他们自己和非公民双方。与万民法不同,公民法是指罗马法中仅适用于其公民的部分„„非公民是毫无权利的”(7)。

罗马法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是帝国前期(相当于公元前27年至公元3世纪初)。

在经历了共和国后期的严重危机局面后,帝国前期又出现两个世纪左右的相对稳定和经济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空前发展。那时,—阶级关系、政治和法律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革。皇帝权力高 度集中,同时,为了适应新的阶级关系和缓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和罗马之间的矛盾,扩大帝国的社会基础,罗马皇帝逐步授予各行省臣民以公民权(意大利人早在公元前1世纪起义后就已获得公民权)。最后,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除奴隶外,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时,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愈益接近首都的和意大利的社会关系。居民逐渐分裂为三个由极复杂的成分和民族凑合起来的阶级:富人、没有财产的自由人,最后是广大的群众——奴隶。“前两个阶级对于国家即对于皇帝,几乎同奴隶对于奴隶主一样没有权利。”(8)

罗马帝国时期,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外,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9)。

在许多资产阶级研究罗马法和罗马法学的著作中,帝国初期被称为罗马法或罗马法学的“古典时代”(10)。

这一时期促进罗马法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是新的法学家派别的出现。恩格斯在论述罗马帝国时期的思想家时指出,“另一类的思想家,即法学家,则对新秩序赞赏不已,因为一切等级差别的取消,使他们得以全面制定他们心爱的私法,因而他们就为皇帝制定了空前卑鄙的国家法”(11)。这些法学家当时协助皇帝立法、编写法学著作,特别是解答法律问题。奥古斯都统治时,开始授予某些法学家以解答法律之特权,也就是说,他们的解答由于特许而具有特殊权威,成为罗马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最出名的法学家是所谓“五大法学家”:盖尤斯、帕皮尼斯、保罗斯、乌尔平斯和莫迪斯蒂斯。

这些法学家为新秩序的效劳首先体现在他们论证了皇帝的独裁权力。《民法大全》中记载了法学家乌尔平斯的话:“皇帝的意志具有法律的效力。”(12)在罗马帝国时,尽管在很长时期内形式上还保留一个作为立法机关的元老院,但实际上它仅是皇帝的驯服工具,“现在皇帝的敕令仿佛是惟一积极的法律来源。”(13)

法学家还为皇帝制定了“全面的国家法”。现在,各行省臣民已逐步取得公民权,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外,;公民与臣民的差别逐渐消失。在这一新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关系作出新的解释。

在原先的公民法和由裁判官的告示所形成的万民法这两者之间,万民法无疑比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早在共和国后期,万民法已逐步兴起,在罗马法中的地位已日益提高。帝国法学家们的自然法学说就为万民法高于公民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较早提出了自然法的概念。以后斯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了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在古罗马,首先继承斯多葛派的观点并系统论述自然法的是共和国末期的思想象西塞罗。帝国初期的法学家们 又进一步论证了斯多葛振的自然法学说。正如19世纪英国资产 阶级研究古代法学者亨利·梅因所指出的,斯多葛学派对罗马法 学家的影响主要就在于自然法(14)。

但在帝国初期的罗马法学家之间,关于自然法的解释,具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盖尤斯为代表的,他强调自然法代表自然和人的本性,并且往往将自然法与万民法并列,因而就仅有自然法;(或万民法)与公民法之分。另一种是以乌尔平斯为代表的,他将法律划分为自然法、万民法与公民法,并认为“自然法是自然教导一切动物的法律,它不仅适用于人类,而且适用于一切动物”。因而,在研究罗马法的著作中,这两种解释就称为两分法和三分法的矛盾问题(15)。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这两种释义兼收并蓄。不管我们对这一矛盾如何理解,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根据当时罗马法学家的一般解释,自然法是合乎自然的、人的理性的法律;万民法是各族共有的法律,公民法是一族的特殊法律,万民法的地位显然高于公民法。

这种新的解释显然改变了过去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关系。在以前,公民法处于统治地位,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意味着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臣民处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而根据新的解释,万民法是各族共有的法律,其地位优于公民法,意味着公民与臣民之间差别的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当然,这种“平等”是建立在残酷的奴隶制基础上的。

罗马法的最后一个时期是罗马帝国衰落直至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法为止的时期。

从公元3世纪初开始,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告终,衰落与混乱局面来临,罗马法的“古典时代”也趋于消逝。公元4世纪末,罗马分裂为东西帝国,公元476年,在奴隶、隶农起义的打击下,日耳曼人大举侵入,西罗马帝国被推翻。从此,西欧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年—565年在位)力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版图和挽救垂危的奴隶制。他的目的虽未实现,但他系统编纂罗马法的工作却对后世发生了重大影响。实际负责编纂工作的人是查士丁尼的大臣特里波尼安、康士坦丁的法学教授西奥菲利斯和贝鲁特的法学教授多罗西斯等人。

这一编纂罗马法工作的成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查士丁尼法典》,其内容是汇集罗马帝国仍生效的法律,并加以审订删改,于529年第一次发布,534年又加修正,共12册。第二部分是(查士丁尼学说汇编),共50册,其内容是历代法学家的学说,约半数是乌尔平斯和保罗斯的作品于533年编成。第三部分是《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旧译一般称《法学阶梯》),共4册;内容多半参照盖尤斯在2世纪所编的《法学总论》,供当时学习法律之用的基本教材,与《学说汇编》同时完成。

查土丁尼从535年后所颁布的法律作为第四部分、称为《查士丁尼新律》。

以上四部分,至中世纪时才被合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或简称为《民法大全》(Corpus Jurs Civiles)。这一法律文献虽然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编纂的,而且在编纂过程中也根据当时社会情况作了加工,例如当时东罗马也已向封建化发展,因此《民法大全》中对被释放的奴隶和隶农作了相当详尽的规定,但总的来说,它反映出帝国全盛时期的罗马法,也即罗马法“古典时代”的全貌。从这一意义上讲,标志着罗马法发展的顶峰。事实上,后世所讲的罗马法往往就是指《民法大全》,它也是研究罗马法的主要史料。

从《查士丁居民法太全》中可看出,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这也就是说,这种“平等”意味着:奴隶主、大商人、高利贷者拥有残酷剥削奴隶和贫苦自由民的“平等”权利,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具有商品交换的“平等”权利,而商品的价值量则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精辟地指出的,“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16)人们也可以像在西欧大陆上那样,把“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即罗马法以及它对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等)所作的无比明确的规定作为基础。”(17)事实上,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影响主要就在于它的所谓私法部分,也就是直接有关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法律。

这里我们用《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主要内容作一说明。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一开始就提出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公法是有关罗马帝国政府的法律,私法是有关个人利益的法律(18)。《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内容也集中在所谓私法上,它基本上分为五个部分:人、物、对物权、对人权(即债、契约等)以及民事诉讼,都体现了私有制和商品交换本质的法律关系问题。

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但这里的人首先必须是自由人,奴隶只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而不是主体。“奴隶主拥有对自己奴隶的生命权。凡奴隶所得之物都属于奴隶主。”(19)在帝国后期,特别在查土丁尼时代,隶农制已相当发展,因此,当时的罗马法对被释放奴隶的法律地位已作了相当详尽的规定;《查土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都记载了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为奴隶制与隶农制并存进行辩护的理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这是“万民法的一项制度,根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20)。

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人,不仅必须是自由人,而且还必须是公民和一家的家父;只有家父才是自权人(sui juris)即具有独立的意志,其他家庭成员都处于他的权力支配之下。在这一基础上,罗马法中详尽地规定了家庭、婚姻、监护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关系。

在《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还提出除个人以外。团体也是法律关系的主体(21)。后世资产阶级法律中自然人与法人之分,即导源于此。

私法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物。罗马法学家对物作了很多分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两种分法。第一是所谓有形物与无形物之分;前者即指奴隶、土地、衣服、金银等物;后者指可以作为权利客体的权利本身,如继承权、使用权、地役权等等(22),这里就是指以下两种情况的区别:一个是某人有一块地;另一个是某人有经过另一个人的一块土地的权利(地役权)。前面讲的“地”和后面讲的“权利”都是作为权利客体的物。对物的这种划分法直接反映了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也反映了权利概念的扩大。

第二个是关于不动物和动物之分,这也就是后世法律所讲的不动产与动产之分的来源。这种法律规定对促进私有制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所有制的最初形式无论是在古代世界或中世纪都是部落所有制„„无论在古代或现代民族中,真正的私有制只是随着动产的出现才出现的。”(23)

查士丁尼时代以前的罗马法中还有要式物和非要式物之分,前者指意大利的土地和牛马等,其移转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但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两者间的区别已经消失,这也反映出私有制和商品关系的发展以及公民法地位的衰落。

私法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权利(以及相应的义务)。这里可以分为对物权(jus in rem)和对人权(jus in personam),前者指物的所有人对其他一切人都能主张自己对物的权利,后者则指物的所有人只能对特定人提出的权利。在《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并没有明确地采取这种划分法,它是中世纪罗马法研究者开始明确提出的,但从《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内容和体系中,还是可以看得出这种划分的。事实上,罗马法中讲的对物的诉讼和对人的诉讼就是指的这种划分(24)。资产阶级民法中所谓物权和债权、对世权和对人权或绝对权和相对权之分,就导源于罗马法的这种划分。

罗马法中完整的对物权就是所有权(dominium),即对物具有完全的权利,也就是对该物具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5)。

罗马法中已严格地区分了“所有”和“占有”之分,某一物可以由所有人占有,也可以由非所有人占有。

罗马法中还从所有权中分出其他的权利,其中主要是役权,即非所有人拥有利用他人之物的权利。役权又可分作很多种。质权也是从所有权中分出的另一种物权,即在债务人将自己或他人的财产作为质物抵押给债权人的情况下,后者对该财产的权利。这是高利贷的一种重要法律形式。

罗马法中还规定了各种各样的取得物权的形式,其中包括遗产继承问题。在这一基础上,它规定了私有制社会的详尽的继承法。

对人权是指对特定人的权利,也即资产阶级民法中的所谓债权法部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对债的定义是:“根据国法使人负担义务的法律联系(juris vinculum,旧译一般是法锁)。”(26)这一含义是相当广泛的,既包括债权也包括债务,而且也不限于借贷关系。根据当时罗马法学家的理论,产生债的原因是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和一方对另一方的损害(不法行为)。当时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契约分为口头、文书、要物与合意四种。合意契约中又分为买卖、租赁、合伙和委任四种。总之,从《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那时的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在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占有支配地位。“政治和法律都掌握在僧侣手中,也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成了神学的分支,一切按照神学中通行的原则来处理。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27)

中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市民等级(即后来的资产阶级)开始向教会及其神学,实质是向封建制度提出挑战。起初,市民等级只能与王权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教会的权力和贵族的割据势力,以后资本主义势力进一步壮大,终于导致资产阶级革命。在新兴的市民等级或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整个过程中,罗马法起了重大的作用。

从12、13世纪开始,西欧各国,以意大利为发源地,对罗马法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与此同时又涌现出一个新的法学家派别。正如恩格斯在其遗稿《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牛》中所讲的,“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随着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教士即封建时代的法律顾问和非宗教界的法学家之间确立了分工。不言而喻,这批新的法学家实质上届于市民等级;而且,他们本身所学的,所教的和所应用的法律,按其性质来说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在某些方面还是市民阶级的。”(28)

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是指的从19世纪以来有些历史著作中所记载的一个传说:1135年左右,意大利彼萨人在攻陷阿马尔菲城时获得了《查士丁尼学说汇编》的原稿。15世纪初,原稿又转归佛罗伦萨城,并由劳伦廷图书馆珍藏(29)。这一原稿的发现大大地促进了对罗马法的研究。

对罗马法的广泛研究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非教会的世俗法学家派别的出现。那时在意大利,他们被称为注释法学派。前期注释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纳吕斯,亚库尔修斯等人;后期注释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辛纳斯、巴特卢斯等人。

当时这一新的法学家派别的出现与近代大学的兴起是密切联系着的。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纷纷创立了大学。第一所大学——意大利北部的波伦亚大学,就是从研究法律,主要是研究《查土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开始的。这所大学当时是西欧研究和传播罗马法的中心。以后这一大学又增设了医学、人文学和神学等学科。该大学的奠基人就是前期注释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艾纳吕斯(30)。继波伦亚大学后创立的其他一些著名大学也都把罗马法的研究作为一门主要学科。

注释法学派通过劝罗马法的注释而效劳于王权和市民等级。国王之所以需要罗马法和世俗法学家,主要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削弱以教会和贵族为代表的势力,而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正好是以君主拥有绝对权力为前提的。在中世纪中后期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王权意味着促进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从而也就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和市民等级在封建社会内部的成长。

在中世纪初期,罗马教会往往利用罗马法的某些因素,将它们和教会的神学结合起来,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西欧中世纪的教会法(或称寺院法)就是这样的产物。

除了反对教会和贵族的势力.从而推动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外,罗马法对资本主义经济成长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法是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经济基础都要求创立自己的上层建筑,使后者积极地帮助自己的形成和巩固,帮助消灭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中,也必然要求出现能为自己服务的法。封建主义的法当然是实现不了这一任务的,相反地,它只能起阻碍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是一种完整地体现了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这种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作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

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很多极为精辟的分析。马克思和思格斯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31)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成长时,“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32)。恩格斯还指出,“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但是它也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因此,这正是我们的市民在他们兴起时期所需要;而在当地的习惯法中找不到的(33)。”他更指出,那时,中世纪的市民阶级所有制还同封建的限制密切交织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罗马法比当时的市民阶级的关系要先进得多。但是,市民阶级所有制进一步的历史发展,只能是而且事实上也正是变成纯粹的私有制。这种发展理应在罗马法中找到强大的助力;因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他还补充说,当时罗马法诚然也为贵族进一步压迫农民提供借口,但“不管怎样,实施这种绝对不承认封建关系和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是一个重大的进步”(34)。15、16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以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以下我们将要讲到,到19世纪初,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拿破仑法典》。

另外,罗马法学家的自然法学说是新兴资产阶级自然法理论的一个思想渊源。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家,从格劳秀斯到卢梭,都是以自然法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的。从思想渊源来说,他们的自然法学说,直接导源于罗马法学家。当然,罗马法学家的自然法学说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然法学说,无论在阶级本质或思想内容上,都是不同的。上面已讲过,罗马法学家的自然法学说是为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效劳的,它被用来论证万民法高于公民法,从而适应当时罗马帝国新的阶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需要。与此不同,17、18世纪的自然法学说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压迫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这种学说的一般公式是:人类原先处于自然状态中,由代表人类“理性”、“正义”的自然法所支配,享有各种自然权利,也即天赋的、不可让渡的权利: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为了更好地享有这种自然权利,他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了政府。从这里,17、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进一步得出了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国的结论。美国独立战争时的《独立宣言》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人权宣言》都奠基于这种自然法学说。

最后,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也还在于:资产阶级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是从罗马法的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私人平等发展而来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述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时,就谈到了罗马帝国时期自由民的私人平等以及近代资产阶级对平等的要求。

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战斗口号下进行的,那时资产阶级将自己的平等要求宣布为“天赋人权”。

资产阶级所讲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然不同于罗马帝国时期自由民之间的“私人平等”。因为在一般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自由民和奴隶之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不分等级,不分百万富翁和穷光蛋,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而且;在罗马帝国时期,自由民的“平等”也仅仅是私人的,即所谓私法领域中的平等;谈不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公民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同时,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在历史上也起过一定进步作用,它意味着摧毁封建等级制度,促进新兴资本主义的成长。但是这种“平等”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精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产阶级所宣扬的“平等”权利的实质:“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但是一当离开劳动力买卖的市场之后,“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35)。总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产阶级所讲的“法律前人人平等”,成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实质上则是雇佣奴隶制,是资本家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奴役,是资本对劳动的压迫。

如上所述,罗马法在促进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中起了重大作用。但就资产阶级各国来说,罗马法的这种影响并不是一样的。一般地说,它对属于罗马法传统各国的影响,远比英国法传统的国家为深。这里就涉及到西方资产阶级的两大法律传统或所谓两大法系的问题。

由于经济、阶级根源的共同性,加上特定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各国的法律往往是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形式下继承前资本主义社会或另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就产生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两大法律传统,即罗马法和英国法两大传统。属于罗马法传统的法律,一般是根据古罗马法或者是根据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而发展的;属于英国法传统的法律,一般是根据英国中世纪的或资本主义的法律而发展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科学地论述了这两种法律传统问题。例如,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36)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讲到,就资产阶级私法而论,确认个人间经济关系的形式是很不相同的,“人们可以把旧的封建法权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赋予这种形式以资产阶级的内容,甚至直接给封建的名称加上资产阶级的含意,就像在英国与民族的全部发展相一致而发生的那样;但是人们也可以像在西欧大陆上那样,把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即罗马法„„作为基础。”(37)

与欧洲大陆各国近代法律不同,英国的法律是独立于罗马法之外发展起来的。这里讲的英国法在一开始是指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后在12、13世纪所逐步形成的封建习惯法,当时王室法官在各地参照古代日耳曼人的习惯进行审判,根据他们的判例逐步形成通行于全国的不成文法,因此,英国法又往往称为“普通法”或“判例法”。

在英国,诺曼人征服后.就有了一个强大的集中的君主统治,它能以自己的王室法律取代旧的法律秩序,因而当西欧大陆在中世纪开展“采用罗马法”运动时,英国仍能保持自己的法律传统。但正如马克思、思格斯指出的,“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38)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妥协,结果,就像恩格斯所说的,“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的制度之间的继承关系、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妥协,表现在诉讼程序被继续应用和封建法律形式被虔诚地保存下来这方面”(39)。

目前,属于英国法传统的国家包括英国、美国以及其他曾是英国殖民地的各国和地区(个别国家或地区除外)。在资产阶级法学中,英国法传统又往往称为英美法系。

与英国法并行发展的是以《查土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传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在拜占庭帝国时就对包括俄国在内的东欧地区,以至西亚、北非等地区发生影响(40)。但它对西欧大陆的影响更大。加上欧洲大陆各殖民国家(法、荷、西、葡)的对外扩张,罗马法的影响更扩大到全世界广大地区。在资产阶级法学中,罗马法传统又称为“大陆法”或“民法”传统(或法系)。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资产阶级私法在以罗马法为基础而确认个人间经济关系时,可以具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简单地通过审判的实践贬低这个法律”,即罗马法,“使它适合于这个社会的状况(普通法)”。他在这里所讲的形式就是指西欧大陆各国,特别是德国,在中世纪后期开展的所谓“采用罗马法”运动。当时在这些地区封建制占统治地位,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逐步成长和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封建统治者就通过法院审判改造罗马法,使它与原先的封建习惯法结合起来,例如,1495年,德国皇帝麦克米伦一世设立了帝国法院。并宣告罗马法为“普通法”(gemeines recht),各诸侯也相继在自己领地中设立法院,“采用罗马法”的运动普及全国(41)。

第二种形式是“依靠所谓开明的满口道德说教的法学家的帮助”把罗马法“改造为一种适应于这种社会状况的特殊法典,这个法典,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从法学观点看来也是不好的(普鲁士国家法)”。

这里所讲的“普鲁土国家法”就是1794年的“普鲁士邦法”(Allgemeines Landrecht Fur Die Preussischen Staaten)。18世纪后期,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1740年—1786年在位),推行所谓·开明专制”的改革,并开始制定全普鲁士的法典,在他死后8年,即1794年,终于由腓特烈·威廉二世(1786年~1797年在位)颁布了一部“普鲁士邦法”。

这一法典内容庞杂。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前六篇是主要部分——私法,第二部分的第七至第十一篇则分别规定关于农民、中产阶级、贵族、官吏以及教会的法律,在中产阶级一篇中包括厂各种商法;第二部分的第十二~十九篇属于公法和行政法,第二十篇是刑法。1803年曾加修订,直至德国统一后,才由新的法典,特别是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所代替(42)。

第三种形式与前面两种形式有很大不同,这就是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以同一个罗马法为基础,创造像《法兰西民法典》这样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这里讲的《法兰西民法典》就是拿破仑在19世纪初亲自参加制定的法典,通常又称《拿破仑法典》(1804年颁布)。它不仅统一了全法国的法律,更重要的是以新的资本主义的法律代替了腐朽的封建法律,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法国以及世界上很大部分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时拿破仑还制定了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四个法典,但最重要的是《民法典》。这是拿破仑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除总则(共六条)外,《拿破仑法典》共分三篇:人(第7~515条);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第516~710条);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包括继承、契约等(第711~2281条)。这种编纂的体系也显然受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强烈影响。当然,这一法典也打上了法国原先的封建习惯法的烙印。大体上,罗马法对《民法典》内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有权、债、契约等方面:而习惯法对《民法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婚姻、继承等方面(43)。

恩格斯在论述以上这些确认私人经济关系的不同法律形式时,最后得出结论说:“如果说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那末这种准则就可以依情况的不同而把这些条件有时表现得好,有时表现得坏。”(44)这里“好”或“坏”的标准,恩格斯指的是在当时条件下是否有力地促进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得好”的例证是《拿破仑法典》,所以他才把它称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表现得坏”的例证则是《普鲁士邦法》。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嘲笑后者以对法学有“最深刻的专门研究”自诩.实际上,杜林的法学知识仅限于罗马法和普鲁士邦法,他不但对“惟一的现代法即法兰西法完全无知,而且他对直到现在仍然独立于法律权威罗马法之外而向前发展的、传播于世界各大洲的惟一的日耳曼法,即英吉利法,也同样无知。”(45)

《普鲁士邦法》与《拿破仑法典》的出现仅仅相距几年,而且又都是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为什么一个会“表现得好”,一个会“表现得坏”呢?两者的差别究竟何在呢?

首先,它们是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代表了不同的阶级本质。《拿破仑法典》是比较彻底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在法国,革命同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它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并且在Code civil中把古代罗马法——它差不多完满地表现了马克思称为商品生产的那个经济发展阶段的法律关系——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它运用得如此巧妙,以致这部法国的革命的法典,直到现在还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其他国家在财产法方面实行改革时所依据的范本。”(46)相反地,《普鲁士邦法》却是18世纪末普鲁士王国——一个封建、军事专制、农奴制国家的产物,是“启蒙的、宗法制的专制主义的法典”,“完全是属于革命以前的时代的”(47)。

其次,就立法技术而论,《拿破仑法典》以准确和明确著称;相反地,《普鲁士邦法》的特点却是冗长、繁琐、庞杂和模糊。

最后,就法律的效力而论,在实施普鲁士邦法的地区内.法律仍不统一,依然保留严重的封建割据状态,“在这种邦法的旁边、上面或者下面,还有省法、地方法令,有些地方还有普通法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它们都具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程度的效力”(48)。相反地,《拿破仑法典》颁布后,迅速结束了法国从中世纪初以来的法律不统一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发展,古代罗马法也不断地演变,最后发展成为以《查土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上一篇:中央电视台春晚主持词下一篇: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