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

2022-09-11

高技术的、复合型的人才, 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也是教育部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要求。为了响应教育部的要求, 有必要对于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进行研究, 找出在平面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对于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对于平面设计教育的改革提出有益的建议, 提升职业技术学校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水平,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现阶段整个平面设计教育的现实

(一) 教学过程中存在轻视理论的现象

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平面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忽视理论的学习, 会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导致对于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刻, 存在片面化的倾向。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为操作打基础的必要阶段,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 在实际的运用中才能做到灵活变通, 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才能开展创新。

(二) 一味地追求技能的培养

作为一门对于实践操作技能极高的科目,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操作技能的培训, 以熟练的操作技巧为人才培养的唯一目的, 不重视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育, 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平面设计说到底还是一个注重创意和创新的职业, 熟练的操作技巧, 仅仅是进入这个职业的基本要求, 要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意。一味地追求技巧的纯熟, 不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就只能沦为平面设计行业的民工, 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极为不利。

(三) 教学方式的设计不合理

在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负责理论和技巧的讲解, 学生负责听讲和操作。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学生扮演着被动听讲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失去主动学习的欲望, 没有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性思维就无从谈起。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仅仅停留在掌握理论知识, 磨炼操作技巧的程度, 主动学习的能力没有充分开发, 创新的习惯没有养成。

(四) 教学内容老旧

现在市面上的教材, 要么内容太过老旧, 完全脱离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特别是教材中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 仍然采用多年前的软件版本, 完全无视软件不断更新换代的事实。同时教材知识的编辑也缺乏深度, 不够细致, 有的教材甚至只能被称为某一款软件的说明书, 缺少对于案例的深度分析, 实践和理论相分离。

二、现阶段中国平面设计教学暴露的不足

(一) 理论研究浮于表面

在教学中, 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互分离, 对于应用的过度重视, 忽视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导致对于学科的认识过于肤浅、浮于表面。理论和实践是研究中有机统一的两个组成部分,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 都会使学科的教学思想混乱。

虽然实践在平面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但平面设计教学不应该被人为地分割成理论型和实践型。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作品设计, 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只有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才是真正的研究。

(二) 忽视创新

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缺失, 是平面设计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 学生得到快速提高的往往是借鉴的能力, 而不是创新的能力。因为在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是, 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 学生只能在查阅大量资料, 参考现成的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 学生面对的往往是已经完成的成品, 而不是设计的过程和设计师为作品赋予的内涵, 不是设计师完整的逻辑思路, 这样就导致最后只能依样画葫芦的结果, 长期以往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极为不利。

三、新时期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 教学紧跟行业的发展

平面设计的教学应该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挂钩, 对于行业发展的现状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对于本行业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要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培养出行业的发展需要的人才。

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 应该进行必要的调研活动。

首先, 应该有专门的老师对于行业的状况进行调研, 掌握企业用人的要求。同时对于本学科最新的、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也要了然于心, 在课程的设计中把两者相结合, 保证教学的时效性, 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其次, 有针对性地开展必要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创作比赛和技能比赛, 提高学生的水平。为学生才加各个级别的专业竞赛搭建平台, 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把教学活动和行业发展紧密结合, 在人才的培养中才有针对性,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切切实实地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承担起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责任。

(二) 教学大纲的编排要合理

平面设计教学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种各样的设计软件打交道, 软件的使用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编排教学大纲的时候, 要结合具体的内容, 结合各种软件的使用情况科学地设置课堂教学, 要体现出平面设计学科的专业特征。

同时, 要把教学实践和大纲紧密结合, 在课时和内容的设置上, 既要有实践操作的部分, 也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者都不可偏废, 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 理论水平也不能落下,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

(三) 把企业请进教学过程中

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使教学活动和行业的发展接轨, 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通过校企合作, 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就可以做到对企业的需求和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更重要的是, 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还是要进入企业, 谋求发展。所以, 通过校企合作, 企业可以作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 一是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是可以提前让学生对于整个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有个更为清晰和直观的认识, 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大有裨益。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对于平面设计教育来说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式。

(四) 采用项目式的教学

通过引进平面设计行业的专业项目, 把行业中最新型的设计理念教授给学生, 通过具体的项目, 培养学生之间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组织分工的能力, 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摘要:平面设计教育是为平面设计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提高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水平, 才能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本文对新时期中国的平面设计教育进行了反思, 对现在阶段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对平面设计教育今后的发展和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平面设计,课程与教学,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 李化;新时期职业教育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J];教研资料;2017年29期

[2] 刘本富;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14年06期

[3] 薛银燕;高职学院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基本问题[J];科教文汇;2009年17期

上一篇:现代检测监测技术在高速工务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