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调研报告

2024-06-21

健康教育调研报告(通用6篇)

篇1:健康教育调研报告

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适合本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生学学习动机与学习技能状况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我们随机选取了五个班共217人参加问卷调查,其中有三人弃权,共有215人参加了问卷调查。调查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学习动机评价;二是学习技能评价。

学习动机得分结果如下:得三分的同学共有50人,占总分数的23.26%;得三分以下的同学有104 人,占48.37%;得7分以下的同学有 27 人,占12.56%。

学习动机栏内得分越少学习动机越强烈,也就是说学习动机强烈的同学占到所参加问卷的人不到三分之一,有八分之一的同学学习动机存在着问题。

学习技能得分结果如下:这一栏的分数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3分以下的共有99人,占问卷调查人数的46.05%有将近半的同学在学习技能方面比较好;第二部分是14分----25分,共有109 人,占问卷人数的50.70%将近一半的人数学习技能有待改进,第三部分是26分以上的,共有15人,占参加问卷人数的7.0%。有百分之七的同学学习技能要进行全面的提高。

因为没有常模对比,整个参加问卷同学的情况无法说明情况,但是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圴衡,只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同学学习动机明确,百分之十二的同学的学习动机需要改进。

2、学生的学习技能良好的同学占百分之四十六。学习技能有待大幅度改进和占百分之七。

3、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技能之间成正相关。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学习技能也相对良好,学习动机差的同学,学习技能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4、学习动机相对学习技能更需要提高。

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内容统计如下:

个人表现需要:

1、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 30.9%

2、希望同学们佩服自己 28.7%

3、希望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 29.8%

4、让别人看得起自己 48.1%。

发展需要:

1、希望能挣更多的钱 27.9%

2、不努力学习会受到家长的惩罚 19.5%

3、升学时,能上好学校 56.0%

4、为将来开创一番事业创造条件 65.8%

5、将来能找到适合我的工作 50.9%

6、将来能找到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 43.4%

7、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竞争 59.5%

8、很好地发展自己 65.8%

9、证明我的价值和能力 43.1%

认知需要 :

1、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 33.2%

2、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 36.3%

3、喜欢所学科目 30.0%

4、报答父母或 报答父母的爱 76.7%

社会需要

1、为社会服务 56.9%

2、满足家长对我的期望 64.4%

3、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66.2%

二、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适合本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设置《校长信箱》

通过学生给校长写信的方式,来摸清学生现实的生活中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通过校长信箱,我们确实发现了我们教师在日常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发现 的问题。如:为什么老师可以传阅学生的日记?考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焦虑,如何来克服。男女同学有没有真正的友谊等等。

面对我们在日常的测试、咨询及《校长信箱》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决定采取一下措施:

1、心理辅导法。利用周三课外活动期间,进行心理辅导。针对学生日常的心理来解

惑、答疑。心理咨询老师确定好心理辅导的内容及具体方法,联系个人实际解决实际的问题,严禁千篇一律。有初一年级的“家庭教育和中学生的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年级的“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三年级的“中考前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等

2、心理咨询法。凡是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在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找到心理咨询

老师或者班主任来做具体的解决。班主任都做好心理咨询记录。

3、座谈法。班主任老师针对一个时期内,班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打架,厌学,早恋等现象对具体的人进行个别交流、座谈的方法,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4、讲座法。为了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考试焦虑,情绪变化、缺乏

意志力、青春期的变化等开展了讲座。

通过这些方式,集中进行剖析、开导,引导学生克服自身的消极心理,帮助学生解决生

活、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克服心理障碍,重新认识自我;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和主题班会等渠道加强学生意志力和耐挫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适,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二)针对学习技能问题所采取的方法

1、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开放轻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环境,首先应注意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健康。可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全体学生民主、平等的相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还应注意针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差异区别对待,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思考,了解学生的处境,理解学生的感受,教师应当使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帮助、受尊重,缩短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进入他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体验他们的欢乐与痛苦,使学生更加相信教师。

2、分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每个学生体验成功铺设阶梯。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被别人尊重、接纳、肯定和赞扬。但学生,非常缺乏感受成功的机会,自信心亟待加强。我校在教学中,极大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还提出:”低起点、小台阶、高营养“的课堂教学原则,为教师实施”因材施教“、”因性施法“指明方向。为满足不同的学生成功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

理需求,创新出一种”竞赛合作小组“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在组内进行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处于受激励状态。在学科教学中也要实行分层定标(如:期中、期末考试分为A、B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人扬其才),甚至是因人定标。对于达标的学生不论成绩高低,都应充分给予肯定。

3、合作学习,培育发展和谐人际关系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的一项重要的生存能力。我校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正常的交往能力激励同学间相互学习,将同学的交往热情引导到学习活动中。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学习,对每个活动小组要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帮助计划,确定进步目标,清楚了解每个小组活动情况,及时加以指导,定期进行总结,对于积极帮助别人、促进目标尽快实现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激发兴趣,渗透学法

学校这几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们感觉与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开展是分不开的。目前,教师应定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做学习方法指导。近几年的升学率在逐年上升,这与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有直接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调适及考法“的渗透。

5、加强与年级、班级的配合,深入班级活动和个别学生的心理调整过程,指导和开展不同年级的心理教育工作,以情感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还需要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大力配合。

另外,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学校通知材料向家长宣讲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改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2008年中考前我们接待了一位学生家长。她几乎哭着对我们说:”孩子拒绝参加中考,怎么办呢?“平稳了家长的情绪之后,我们和学生进行了交谈:原来孩子本身并不是不想考试,但是不喜欢家长为自己设计好一切,用孩子的话说:”难道除了考试,就没有别的话可以说吗?“了解到问题的关键,我们觉得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更为重要。经过和家长的交流,家长有意识地放松对孩子的全权负责,给孩子自己选择的空间。不出我们意料,孩子还是主动要求参加考试并被录取,因为她也有自己的理由:”学校是我理想的学校。而且有实力的同学都参加了考试,我也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虽然家长不唠叨了,其实我知道他们还是挺在意的,其实我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学生的这些想法给了家长很大的启示,他们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孩子。而家长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又增添了新的砝码。

(三)针对学习动机我们所采取的措施

1、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开展特色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是人的内心世界,只有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开展学校心理教育,除了健全常规心理教育活动,普及心理教育知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板报、星期一升旗等途径扩大宣传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系列化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2、掌握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自己,明确自己。初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初中生了解了自己的发展特征,有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例如初中生由于性器官的成熟,性意识开始萌芽,出现仰慕异性或单相思等心理问题。当了解是初中生正常的心理状态时,便能很好地使初中生面对“性”问题。正如一位女同学所说,“真的是您帮助了我,使我逃脱了自责,忧郁,悔恨而无法自拔的深渊,我现在可以象以前一样,面对面地与男生交往,再也没有了那种负罪感……”。

针对青春期学生同伴交往的困惑,举办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心理沙龙--青春期异性同伴交

往。参与沙龙讨论的学生近百人,同学们在活动中各抒己见,和特邀嘉宾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他们对于异性同学交往的利与弊、范围和尺度等有了明确的认识,又在活动中,我们播放美国家庭情景戏剧影片《成长的烦恼》,组织学生座谈自己成长中烦恼。在欢笑中他们

谈到自己的童年趣事,而一些萦绕于脑海的想法也得到了释然。

3、掌握初中生自我心理调适技术,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初中生由于身心的不断发展,心理处于矛盾重重的动荡期,现实和未来成为思考的主题,每个人的个性已变得逐渐分明,产生了许多期望和要求;同时这种变化又使他们无所适从,难以应付,而产生彷徨、苦闷、困惑和失落等。因此,加强学生心理自我调适教育有突出作用。如一位患病的同学给我的一封信中她说:“……可能是您的存在,才有我的存在,因为如果按照我以前的性格,经历了这么一次巨大的“**”,也许我早已进入了“鬼门关”,更不用说安慰我的那些小病友了……”。随着初中生年龄增长,自我意识,自我感受也不断增强,强大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日渐突出,能否更好地扮演完善自我角色至关重要,那么涉及学习指导、职业指导、人际关系技巧指导等知识可以帮助初中生参与生活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形象,达到扮演角色满分。在一位同学的《我的成功》一文中,作者不无感触地说:“心理素质教育教我的方法果然有效,我由原来班级第十名进步到第二名,由年部第六十名,进步到第七名,而且做题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位曾经非常“马虎”的同学的由衷喜悦。

4、为了使孩子顺利度过初中阶段的关键时期,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位;还要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思想等精神世界,要给孩子创造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条件和机会,不妨多些朋友式的帮助。

到了初三阶段学生中主要存在下列心理问题:

1)心理封闭,孤独内向。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秘密,这本属正常,但部分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愿交往,不愿与老师接近,更不用说向人敞开心扉。进而发展到自身封闭、沉默寡言,甚至于离群索居。

2)生活顺畅,未经挫折。平时看去意气扬扬,偶遇挫折则一蹶不振,动不动就哭鼻子,耐挫力极差,无力应付外界压力。特别是这一个阶段,面对升学的压力,很多同学无所适从,甚至于破罐子破摔。

除了上面谈到的几种比较典型心理问题外,学生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冷漠、逆反、厌学等

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阻碍着学生的良好心理承受能力的形成。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密切注意,巧加引导。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加强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和疏导。

2)适度学习,注重活动。要让学生从烦闷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多参加集体活动。努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时间和空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班级重大事情均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管理集体的机会,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树立信心,倾注爱心。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有热切的期望、热情的鼓励,促其产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又要帮助其具体分析成败得失,找到改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树立起成功的信心。”心病还需心药治",老师的爱心无疑是预防和医治学生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有时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笑脸、一句赞语、一声问候都会给被忽视的学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转化为一生前进的动力。增强学生的承受能力;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与外界接触,鼓励学生失败了再干,亲身体会经历困难挫折终于取得成功的忧与乐。

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班主任与家长要经常交流,提醒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多与子女进行平等交流,建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不给子女过多的压力。

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不断创新、迎接毕业和升学。

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升学率连年提高,与我们的这些方法不无关系。

当然,并不能因为我们的研究而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学生仍然存在心理问

题,例如:有的学生考试焦虑;有的学生出现早恋现象;有的学生厌学、打架,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个阶段的学生出现这样一些现象是必然的,单纯靠老师的教育不可能完全解决,这就需要

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共同配合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过这几年的研究,我们学校在心理健康这一方面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学校特色的教育方法;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明显提高,有助于他们人格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端正了校风、学风,为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农村的初中毕业生服务。回顾两年来的心理教育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有待开发。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认真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和不足,继续探索和创新,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不断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

篇2:健康教育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背景与目的

近十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8号)中,特别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浙教办教科[]66号)、《关于全面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制度的通知》(浙教办教科[]24号)两次发文,要求市、县教育局和各高中学校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工作。为此,普高督学组进行了普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调研,了解各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督促学校进一步贯彻省厅文件要求。

二.调研的准备与实施

为保障调研工作的顺利和切实有效,普高督学组先期进行了认真准备。3月18日,在鲁迅中学柯桥校区分别召开各组组长和全体参与人员会议,明确调研主题、方法,落实方案规划、材料准备、收集分析等各项工作的具体准备事宜;4月7日,向各普高发送《关于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调研的通知》,要求各校做好自查和相应材料的准备;4月16日至24日,四个调研组分别到八所普高进行调研,首先由分管校长汇报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做法、亮点、不足及意见建议,然后听心理教师心理辅导课,查阅心理辅导的咨询记录、个案分析、动态跟踪等档案材料和相关制度,踏看心理辅导室、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召开有学生处、班主任、心理教师、体育教师、生活指导教师等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每校分别在高一、二、三年级中共抽取60名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4月29日,召开各组长会议,交流汇总调研情况。

三.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本次调研设计了一份《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从校园生活、师生关系、家庭环境、心理问题、和对心理辅导意见等五个方面设置21道选择题,每校抽取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6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

1.校园生活满意。对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的选项“无和偶尔”占86.04%;对学习压力程度认为“一般的”占57.71%;学校安排的课余活动“较丰富的”占44.17%;讨厌上学的“无和偶尔”占88.96%;认为影响学业的最大因素是“学习方法”和“情绪”的分别占49.17%、32.92%。

2.师生关系融洽。认为师生关系很满意的占26.46%、较满意的占50.42%;同伴关系很满意的29.17%、满意的55.83%。

3.父母影响较大。认为最亲近的家人选“父母”的73.75%;对自己思想形成影响最大的选“父母”的`55.42%;认为自己家中氛围是幸福和较幸福的共计91.40%;父母对自己关心的主要方向选“交友”的70.21%。

4.心理状况良好。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等症状的:经常、有时、偶尔、从来没有的四个选项中,53.75%选偶尔;学习过程中觉得心烦气躁的有时会、偶尔会占83.34%;你是否经历过较大挫折?能面对吗?50.63%的选有、能承受。

5.心理辅导滞后。当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时,找心理教师只占11.04%;多数选择是向同学、父母倾诉或自己解决;你觉得心理辅导课有用吗?53.33%选不太有用;你觉得高中开设心理辅导课有必要吗?选择很有必要、有必要的共计85.41%,说明学生心理辅导是需要的,但我们的心理辅导课或辅导活动没有获得多数学生的认同。

四,我区普高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

我区各普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近几年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有些学校对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几年来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心理健康教育订立制度、构建组织、实施运行花了许多心血。

组织健全。教体局和教师发展中心都有分管领导,绝大部分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校成立由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组成的心理辅导组,班级中普遍设立了心理委员。多数学校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阶段性实施方案和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形成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把导师制、问题学生帮扶结对跟踪纳入师德与岗位考核。

运行正常。目前各校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后咨询,三是心理健康拓展活动。通过设置心理咨询室、“谈心屋”, 开展心育活动课,创建心理信箱、“心情小报”等,建立和规范学生咨询、心理量表测量档案。使得心理问题预防和对心理危机识别、干预走上正常的道路。

2、投入比例加大,硬件设施初具规模

各学校在教育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添置了教育必须的硬件软件设施,基本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转。

3、初步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

各校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有一大批经过培训取得c证的教师队伍。

4、理论研究取得可喜成绩

个别学校在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色,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校本课程富有特色。如鲁中柯桥校区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让心灵有个轻松的港湾》入选浙江省精品选修课程,现已编印出版。单海林老师个人专著《教育管理的心理学应用》,与他人合著《实验班提优训练》《名师讲坛》等书刊。

课题研究起点较高。鲁迅中学单海林老师的《中学生学习策略调查研究》《普通高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与操作》分别获得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越崎中学桑晓芳老师的案例反思《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案辅导》发表于国家级刊物。

篇3:健康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我市五种主要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与教育情况, 我最终确定风平、江东和中山3个乡镇三个民族学生比较集中的乡镇为本次调研对象。

一、调研情况分析

各校都承担着各乡镇所有适龄少年的义务教育工作, 工作任务都比较艰巨。但是各校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均衡发展为目标, 认真贯彻“向管理要质量, 在管理中谋发展, 从管理中求效益”的工作思路,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改革, 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 寻求加快学校建设新办法, 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举措, 使各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各校师资队伍基础力量得以增强, 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教师队伍活力得到激发、功能得到增强, 教师专业化得到较快发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各校在巩固普九成果, 创建无辍校园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得到了社会认可。

各校根据学校现有基础, 确立了新一轮发展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与举措。办学理念科学, 目标定位较准确, 为各校发展多种特色教育, 构建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升提供了实践平台, 使各校的特色农村民族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狠抓常规工作, 突破教学“瓶颈”, 关注教学效果, 完善听课、评课机制, 形成聚集课堂、研讨课堂的良好氛围。同时, 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 以养成教育为抓手, 通过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树立做人的基本道德人格构架, 促进学生在道德多层面主动健康发展。

二、主要困难与问题

1. 就各校目前教学质量的总体情况来看, 不及格率较高, 平均分较低, 与城区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2. 学校的办学特色至今还未得以显现。

3. 学校教师的专业程度与专业水平尚不能适应现

代化教育要求, 学生以接受性学习占主导地位, 学习不够主动, 缺乏研究意识和探索习惯, 教师以传授式教学为主, 以教论学, 其专业化水平有待整体提高。

4. 各校软硬件设施仍然不足, 无办公室, 办公条

件简陋、拥挤, 教师无办公用计算机, 制约了现代教育资源的使用。

5. 山区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难度大。

6. 教师队伍不稳定, 年轻教师居多。

7. 教师宿舍严重不足, 学生宿舍紧缺, 师生住房

拥挤, 有部分老师在校外租房住, 学生更拥挤, 有的学生床位宽只有45厘米左右。这一切都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

8.“控辍保学”工作严峻。

9. 目前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学科配置不合理。

1 0. 多数家长整天忙生计, 对孩子学习和生活重

视不够, 绝大部分家庭教育出现瘫痪, 致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形成合力。

1 1.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 村寨里的小孩多数进

了学校, 一些家长就认为孩子没有必要再学那些传统技艺, 也忽略了民族习俗文化的传授, 导致绝大多数孩子对民族历史和诸多民族文化不了解。这种现象与中小学教育机制有密切的关系, 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 既得不到传统社区的承认, 也不能融入外界工业化社会, 游离于城市乡村之外, 不仅无益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也阻碍了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当下的民族教育学有其盲区, 民族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内容缺乏民族特色, 缺乏对学生的民族属性及民族文化影响的认识。

1 2. 跨境民族地区教育是我市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跨境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有关跨境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应受到高度重视。

1 3. 小学双语教师队伍不稳定, 其存在的突出问题

是“一缺二低”, 即数量不足、双语教学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不高。基层学校在双语教师培训上依赖思想严重, 缺乏长远目光, 办法和形式单一, 创新意识不强。

1 4. 对现有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还有待加强。

三、对策及建议

1. 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构建正确的民族教育发展观。

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以本次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 不断探讨加快自身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 不断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模式、新思路, 不断解决当前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老困难、新问题, 将全市民族教育事业推向新高度, 达到新水平, 实现新跨越。

2. 提高政府宏观管理学校的能力。

提高政府宏观管理学校的能力, 积极推进区域教育体制的改革, 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调整教育布局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

3. 聚焦课堂,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实现全市民族教育教学水平大提升。

当前, 教育系统推进科学发展, 中心任务是坚持素质教育, 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研部门, 我们将聚焦课堂, 继续做好对全市民族教学工作的指导、督查, 及时掌握教学情况, 抓好教学过程管理, 认真组织开展好市本教研、校本教研,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校教学效益, 不断完善全市科学长效的教学管理评估机制。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我市民族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教师的教育与管理, 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在全市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学科带头人和名师, 大力实施“三名”:“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 提高全市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5. 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途径, 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硬件建设方面, 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校安工程”为依托, 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抓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及其应用工作。在软件管理方面, 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精细化管理,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能力, 努力提高构建民族教育体系的能力、教育条件的保障能力、教育规则的制定能力、教育公平的维护能力、教育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力、教育文化的建设能力。

6. 要加强各级培训机构的建设, 积极开展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现代教育管理的系统培训。

积极争取资金, 扩大全市培训工作面及力度。我市师训部门从从前的履职晋级、普通话培训等方面逐步扩大到乡校长培训、教务教研主任培训、新岗教师岗前培训、教育科研培训、双语双文教师培训等, 为我市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7. 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

俗话说得好,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但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很多村校点中心校校长的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能力普遍偏低, 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 围绕建设知识型、勤政型、创新型、和谐型、清廉型的学校领导班子的目标, 努力提高学校领导者思维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是我市2010年下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8. 提高师生的管理能力。

师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师生民主管理能力。增强民主管理意识, 提高参与管理能力, 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二是提高师生自主管理能力。教师要提高自我约束力, 学高身正, 模范执行学校管理规则;学生要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自觉追求真、善、美。学校领导者要为提高师生的管理能力创造民主管理氛围和条件。

9. 以建设学校先进文化为载体, 不断树立教育良好社会形象。

篇4:健康教育调研报告

一、现状与分析

(一)现状一:心理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稳定性不強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对参与本次调查的100所学校统计,49所学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50所学校没有专职但有兼职心理教师,一所学校既没有专职也没有兼职的心理教师。在这100所学校中,专职心理教师共有63人,兼职心理教师498人,这498人中有一半以上是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性、稳定性(频繁更换)、工作积极性等方面满足不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研训教师队伍:目前在我市两县五区中,只有阜蒙县、彰武县、太平区有专职的心理教研员,其余4个区还没专职教研员。而实践证明,没有设立专职教研员的县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显滞后于有教研员的县区。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现状二:心理教育课程开设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制约

在参与调查的100所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的学校仅有46所,不足调查总数的50%。课程的开设也并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学校的部分年级。一般小学在4、5、6年级开课,初中、高中,基本上就是一个年级开课。课时设置的随意性也比较大,有的学校是每周一节,有的学校是每两周一节,有的一个学期一节等等,有的个别学校只是在课程表能找到一节课时。

目前,在我市的中小学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对参与调查的100所学校统计中:有20%的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材,13%的学校采用了自选教材和校本教材,67%的学校采用了省编教材。省编教材有以下两个版本,一个是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另一个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这两套省编教材内容结构看,更多的适合学生自学,不适合教师使用。

二、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要加强课程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抓好“两个培训”,实施“三级师资”联合

1.抓好“两个培训”

(1)短期的离岗培训

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教育经验,但缺少心理学背景的在职教师,进行短期的离岗培训。例如,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为期10~15天的集中培训,连续进行2~3个学期。培训内容以心理学的核心知识、教学设计与研究技能、团体教育与个体咨询辅导、评价矫正等基本常识和技能以及伦理知识与职业价值观等等,重在寻求专业性实践所需的问题解决能力。

(2)长期的全员培训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只是心理健康教师责任和心理健康课的任务,而是“心理育人,人人有责”。因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作为教育人力资源培训的基本任务来完成,把教育内容切实纳入到教师全员培训和考核当中。

2.实施师资联合

(1)专家引领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借助高端培训平台,提升队伍素质。

“请进来”:把省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秀专家请到我市,定期举办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学习心理教育专业领域前沿成果和成功经验。“走出去”:尽可能派出更多的学科优秀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及其他本专业高端学术培训班、典型学校等学习和考察,达到丰富知识、借鉴经验、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的目的。

(2)名师指导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心理学科“名师工作室”。工作室面向全市教师和校外教育机构,聘请学科研究指导能力强的教师,组建教师培训团队。一是补充现有研训教师力量不足。二是制定教师成长规划和培养模式研究,探讨团体教育与个体辅导方法与技巧,集中研讨分析典型案例等等。三是探究教材开发和使用。让名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三类课程”协同

1.整合教育资源

(1)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家校联合

学校要帮助、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争取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3)校内外联合

学校要加强与非教育机构的组织、社团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课程协同

(1)把握学科课程体系

按照心理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不同学年段的教育内容,体现心理教育学科教学特点,倡导“活动型”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2)推进校本课程研究

目前,大部分学生有心理健康教材,但对于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和实用性不高的现状,编写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特点的活动课教材很有必要。在调研中看到,在心理健康教育搞的比较好的学校,他们都有一本适合学生特点,易于教师操作的学校教材。这种教材,更多的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

综上所述,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不足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研训部门,我们要带着问题上路,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研究,为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

篇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健康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突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提出了建设“健康重庆”的新目标新追求,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健康重庆”建设。目前我区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健康永川”,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调研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做了相关的调研。内容如下:1.是否有专职或兼职;2.是否有心理辅导室,是专用还是混用;3.是否有校级领导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是否安排心理健康课程,如何设置课程;5.是否有活动的载体,载体有哪些?包括宣传栏、黑板报、热线电话、知心信箱等;6.是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7.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

三、现状分析:直属学校中,专职教师2人,兼职5人,占50%;心理辅导室建设,4间是专用,4间为混用,占55%;分管领导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占100%;开设课程情况占,形式: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班会、生化课、政治课;活动载体:讲座、信箱、宣传栏;课题研究:北山中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其余暂时还没有。主要问题:青春期适应、社会交往、特殊时期如考前等。分析:直属中学人数多,素质高,代表了永川

学生的较高水平,应该尽快拥有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和专用心理咨询室,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为老师和学生提供科学专业的理论知识。

镇街学校:所有学校中21个学校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占19%; 44所学校没有专用或混用心理辅导室建设,占38%;分管领导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占48.6%;已开设课程占41.6%,形式: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班会、主题队会、思品课;有活动载体的占45。1%,包括:讲座、邮箱、信箱、热线电话、宣传栏、黑板报等;课题研究:有四个南大街初中的《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大南小学《小学师生快乐体验行为研究》;小南小学《小学生自信心教育研究》;永兴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主要问题:学习习惯养成、民工子女教育、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人际交往、家长教育方式问题等。分析:乡镇学校分布广、家庭复杂、代表永川的新生力量,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但是资金相对缺乏会带来很大困难。尽快拥有兼职职心理咨询教师和专或昏庸用心理咨询室,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和其他课程兼授,为老师和学生提供科学专业的理论知识。

四、对策和建议:我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得到重视,直属学校和乡镇学校应该同样得到重视,但是两者有着不一样的背景,首要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各中小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制定远期工作目标、学年和学期具体工作计划,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各校要确定1名具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校级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2.各校要确定1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干部(可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兼任)和3名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同时可成立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组成的心理辅导教研组,主要负责日常的课程开设、学生辅导、参加培训和培训本学校其他教师的职责。同时加强与区教委心理健康教育专干的联系,定期汇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二)设立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重要阵地。

1.设立心理辅导室,目的在于为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健康成长,帮助全体教师学会自我心理保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咨询和服务。它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机构,其功能职责应上墙,该室的名字应征求意见,如心灵绿洲、心理驿站、心理成长小屋等。

2.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日常经费应列入学校专项经费,保证每生每年2-10元,并逐年有所增加,使心理辅导室的软硬件建设日趋完善。

3.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可以申请部分专项资金,给一部分学校支持,帮助他们建设起来,尽快创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可以影响其他学校的工作方式,进入先进的行列。

(三)不断探索心理辅导的方式与途径,创建活动载体。

1.努力形成不同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小学阶段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加强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养成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坚持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结合的原则。

2.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利用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或心理知识专题讲座、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刊校报、广播、热线电话、知心信箱、校园网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多种辅导形式相结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⑴班级辅导。班级辅导可利用团队活动、班队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专题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要与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等有机结合,在学科教学相关内容中渗透。

⑵小组辅导与同伴互助。有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的学校,可针对有共同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小组辅导;高中生还可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心理联盟,培养学生心理辅导员,用形式新颖的活动开

展伙伴心理互助活动。

⑶个别辅导与疏导。针对学生个体可采用书信交流、电话沟通、面谈和网上对话等途径进行心理疏通和引导。

(四)开展课题研究和个案研究,以研究促发展。

课题研究是提高辅导教师理论水平和辅导能力的有效方法。它将改变教师旧的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通过民主、平等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平等的土壤里实践、体验、锻炼、成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并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案研究有助于了解个案问题的症结从而解决问题,并可以个案举一反三推论解释其他类似的问题,全面掌握本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倾向。个案研究也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辅导水平和技巧。开展个案研究,须建立学生专项心理档案。一般而言,学生的专项心理档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成长记录卡,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情况,面向全体学生,记录学生家庭情况和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学习情况、社会适应情况等,主要针对起始年级,为建立心理问题的预警机制管理;另一类是学生个别辅导记录卡,针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实施心理咨询与辅导情况记录。教师均要对学生专项心理档案严格保密。

五、工作目标:

到2009年,50%直属学校,20%以上城区学校,10%以上农村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有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并且履行相

应的职责;

到2010年,65%直属学校,30%以上城区学校,15%以上农村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有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履行相应的职责,同时有20%学校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单位;

到2011年,80%直属学校,45%以上城区学校,25%以上农村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有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履行相应的职责,同时有30%学校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单位;

篇6:区教育局教育学位状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伴随着XX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总量、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发生较大变化,现有学位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切实改善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结构,已成为全区教育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中小学布局结构,区教育局就乌当教育学位状况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更好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基础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全区教育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14 所,其中,幼儿园53所(公办12所,民办41所);小学44所(公办37所,民办7所);初级中学7所(均为公办);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2所;职业高中1所;特教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公办3所,民办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全区现有在校学生38396 名,其中:幼儿园8046人,小学16160人,初中8054人,普通高中3160人,特殊教育29人,职业高中2947人。

二、当前教育学位状况

(一)学前教育学位情况。全区幼儿园现有学位数9090个,至将新增990个学位,3-5周岁户籍数与3-5周岁市外流入人口预计9551人,还余529个学位;新天地区幼儿园现有学位数6780个,203-5周岁户籍数与3-5周岁市外流入人口预计5318人,还余1462个学位。

(二)小学学位情况。全区小学现有学位数 18270个,2015年户籍学生数与随迁子女数预计16229人,还余2041个学位, 2041个学位全部在新天地区以外的学校;新天地区小学现有学位数7695个,2015年户籍学生数与随迁子女数预计8925人,尚缺学位1230个。

(三)初中学位情况。全区初中现有学位8950个,2015年户籍学生数与随迁子女数预计7583人,还余1367个学位, 1367个学位全部在新天地区以外的学校;新天地区初中现有学位4000个,2015年户籍学生数与随迁子女数预计4067人,尚缺学位67个。

新天地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义务教育出现“倒置”现象:农村建设大量校舍,学位过剩,而城市一“位”难求,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区中小学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办学规模、效益不高,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的问题。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扎实实施教育“9+3”计划,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分步实施,搭建“新添城区”和“农村地区”两个实施平台。按照“做大高中教育,集中办好初中,小学就近入学,适度撤并村小,增建幼儿园所”的`思路优化教育资源,新添城区以“新建、改扩建”为主,农村地区以“整合撤并”为主,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更加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办学效益和质量。

(二)加快教育项目建设

1.学前教育项目,一是新建羊昌镇第一幼儿园,建设内容:规模12个班,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计划投资1200万元,可增加农村学前教育学位360个。二是新建振新幼儿园,建设规模与内容:规模12个班,规划总建筑面积3200㎡,项目总投资估算万元,可增加新天地区学前教育学位360个。

2.义务教育学校项目,一是新建水田镇完全中学,建设规模与内容:规模42个班,规划总建筑面积50000㎡,项目总投资估算16000万元,可增加初中教育学位2100个,项目预计在209 月完工。二是新建下坝九年制学校,建设规模与内容:规模30个班,规划总建筑面积42000㎡,项目总投资估算12000万元,可增加初中教育学位 1410个,项目预计在年9月完工。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一是学前教育公办园数量少、规模小,特别是乡(镇)中心幼儿园规模不能满足乡(镇)幼儿园入园需求;二是城区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数量少,目前5个社区只有2所公办幼儿园,达不到一个社区一所幼儿园要求,社会力量办园数量多,办园规模小,优质学前资源少,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入园难”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短缺,均衡发展任务艰巨。新添城区中小学数量少、学位少、规模小,超规模、超班额现象较普遍,严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新建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不足,现有学校规模和班额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区,农村设施设备已按标准配备,但使用率不足,易造成资源闲置。

3.教育布局规划实施难度大。按新编制的《XX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要求,需在新添地区新建小学6所、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国际学校1所,目前,存在一部分规划教育用地需拆迁,部分涉及新征地资金量较大,征地困难较多,资金需求量较大,区级资金不能完全解决等问题。

4.农村教育方面。农村学校校点较多、分布广,办学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教育教学质量较低,“控辍保学”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5.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缺口较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偏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技能创新不够,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另外,农村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一定程度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统筹规划,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格按照全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总体方案,认真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城乡中小学新学校建设统一实行城市学校的建设标准。在新校建设、布局调整过程中进一步消除农村薄弱学校,缩小城乡学校的硬件建设差距。深入推进教育“9+3”、“4+2”、农村寄宿制标准化学校和全面改薄等教育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年度建设项目。继续加大“班班通”、教育信息化设备建设力度,抓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

上一篇:九龙坡第一实验小学下一篇:技术交底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