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健康教育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2024-04-08

村健康教育先进事迹报告材料(精选10篇)

篇1:村健康教育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村健康教育事迹报告材料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对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向往健康将与日俱增。我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宣传教育为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陋习,增强卫生意识,增加卫生知识,让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为活跃文化生活,提高素质,全力推广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团结一心谋发展,群众威信高,带领村民,对村民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知识有奖问答、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主要领导在还盛夏时节对一线群众进行慰问,关心居民的身体健康。强健了身体,凝聚了感情。

自今年上半年开始创建以来,落实“三项措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建立村民健康档案,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研究和分析,及时制定详细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二是针对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分发各类贴近农民生活、迎合村民需求的各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000多份。三是邀请市、区、镇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有关专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医疗健康服务,并筹划建立占地100多平方米,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现本村公共事业方面的基础设施较好。已建成了污水排放点和垃圾集中处理点,解决了“三堆”(垃圾堆、土堆、粪堆)问题。新建了设施较为完备的村办小学,还建成了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场所、活动场所、医疗站、戏楼、澡堂、劳务介绍所等。通过半年来的创建,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明显提高。具体工作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

1、成立了“**村健康教育学校管理委员会”,主任由村党委支部书记***担任,副主任由村委会主任***担任,委员分别由村两委会成员以及各组组长、妇女组长和村卫生室人员组成,把健康教育学校活动纳入两委会议等日程,作为一项重大事情,号召全民动员、骨干带头,掀起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健康教育知识学习新高潮。

2、制定了“**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和“健康教育学校管理制度”,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形式,在全村共推选出了**名健康教育学习骨干户,通过骨干户先培训、后发展的模式,从而推动全村**户村民也加入这项活动当中来,使之受益村民户占全村的90%以上。

二、改变村容村貌、增添电教设施、营造学校活动场所长期良性运转

1、对原来的村委会活动室房屋进行了彻底装修,铲修门前屋后垃圾、清修水渠污泥、修建集中固定垃圾池五座、更换门窗、新建健康教育学校宣传专栏黑板、活动室内粉刷一新、顶棚明亮平整、电灯线路、电扇台布、窗帘等焕然一新,改变了以往的旧、脏、乱、差的现象,从而充分给村民参加健康教育学校活动提供优越、舒适的学习场所。

2、通过健康教育学校活动的开展,我村置办了电视机(34寸彩电)、影碟机(VCD)、功放、音箱、话筒等全套电教器材,新购置电视柜、办公室、长条靠椅等共计20余套(张),使村民参加健康教育学校活动坐的、写的、看的、唱的应有俱全。

3、学校组织培训活动共计4项,请街办有关部门专家亲自辅导讲课,围绕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妇科病、传染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预防知识、症状详细介绍,并下发宣传资料500多份,大家都很愿意接受此项活动的学习和开展。

4、结合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老师讲座,村民共同参与分析,用事实举例说明,危害极大,也使广大村民普遍认识到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民身心健康成长,为此,村民严格遵守“永丰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以制度为准,严格要求,人人遵守执行并以家庭为主,首先改善房前屋后的环境,如勤打扫,不乱扔垃圾等等现象,进一步改变生活陋习,让美好的明天永远存在。

三、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1、为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构建健康的生活环境。我村组织专门人员对05、06.07年的健教资料进行重新复查,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全部进行修改,资料不完整的及时进行补充完善。还在各街道制作了村民健康行为展板,为大家发放了《健康知识手册》、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等宣传册子,大力普及健康知识新理念,使广大住户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都有所提高;还利用每周一、三上午在无忧心理咨询室免费为大家服务,使近百人解除了内心烦恼和困惑

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制度建设、构筑教育网络、组织骨干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张贴宣传画,发放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读本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村民的预防意识,现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永丰村已蔚然成风。

2、本村的卫生设施进行了全面布局,重点落实厕所建设、自来水管道的安装和水渠建设;本村挂点单位西安市卫生局免费制作卫生健康知识牌在广大村民中宣传,并在村民中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卫生院为该村1000多名群众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跟踪服务;村委会派专人在村各点每天进行一次消毒。同时,本村还开展“小手拉大手,评比清洁户”活动,在评比中让孩子参与督促家长。

3、建立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计划,利用宣传橱窗、墙体标语、广播、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村民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满足村民的健康需求。同时还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康村建设积极开展绿化美化、户厕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健康环境建设。

4、不断改造灭鼠设施,对蚊、蝇蟑进行全面的治理,不断提高卫生意识,保障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5、组织开展“控制吸烟”“禁止吸烟”活动。

加大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监督检查力度,做好地区的控烟工作。大力宣传吸烟有害,教育人们不吸烟,少吸烟,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做好社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抽查,定期对各单位禁烟监督员进行培训,要求监督员真正负起责任,切实搞好本地的禁烟工作,引导人们摒弃吸烟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还为各个重点场所发放禁烟标牌数个。

四、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健康教育和服务活动

我村充分发挥了宣传阵地作用,利用远程教育百姓课堂、宣传橱窗、黑板报、简报和宣传横幅等宣教工具,多形式、全方位提高了群众卫生知识和防病保健意识,打造了“利生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1、3月3日,开展了“爱耳日”活动,向居民发放宣传单,宣传各种保护耳朵的常识。2、4月14日,党员奉献日,组织党委组织题为“美化环境、打造绿色家园“的公益性劳动,义务清理三堆杂物,净化了社区的环境。3、5月21日,开展了“助残日”活动,利用宣传板宣传对残疾人的关爱,内容“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的事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4、6月5日,世界环保日,社区参加了办事处开展的宣传一条街活动。5、6月28日,组织肓龄妇女参加了席王街道“健康宝宝”知识讲座。6、7月10日,组织辖区内的老人到社区活动室,社区工作人员对老年朋友如何进行康复练习进行了指导,受到老年人的欢迎。7、8月20日,与席王医院联合举办了“手拉手、关爱老人、共建和谐”最佳党日活动,席王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本村30多名党员为50岁以上的 老年人提供测量血压、健康咨询、康复指导等服务。8、9月20日上午,社区邀请何氏眼科的医生免费为居民检查眼睛,向他们宣传宣传各种保护眼睛的有关常识。

总之,本村半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会再接再厉,把健康教育工作做实,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精打细算,认真办好村卫生室,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卫生室的硬件设施优化群众的就医条件,深化宣教力度。进步快、效果好、花小钱、办好事,群众满意,为社区的稳定和发展,为居民的健康和文明生活做出新的贡献。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村委会

**年*月*日

篇2:村健康教育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先进事迹材料

真心投入热心服务

——镇村远教站点管理员事迹材料 今年25岁的是临海市首批大学生村官,她借助手中小小的鼠标,凭着一颗真心、诚心和热心用远程教育为村民送上了一批又一批精神粮食,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热情。

一、勤于学习,自觉锤炼,增强远教工作的业务能力

村是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底建成远教接收站点。当时的管理员是55岁的村文书,虽经过多次培训,仍觉得电脑

十分“神秘”,远程教育成了村民眼中的“摆设”。2月,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村官”小蒋担任了村远教站点管理员,她的到来给村远教工作注入了活力。同多数初次接触远程教育的人一样,刚开始她也觉得远程教育不过就是开开电脑、播播课件,没多少事情可做。但真正接触到远程教育后,她才发现,管理员工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次,省平台直播专家讲座节目,刚播到一半时,电视机突然没了信号,小蒋忙得满头大汗也没查出原因,最后还是请教了电信局的技术人员才修好。这次经历,让她觉得仅凭自己原有的知识还远远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为此,她又重新捧起书本,当起了学生。除了参加市里、镇里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课程外,她还收集了许多有关远程教育、电脑网络知识方面的书籍,平日里刻苦钻研,遇到不懂的就一趟趟向市远程办、电信局技术人员请教。几个月下来,大家都知道镇村有这么一位“缠人”的管理员了。熟练掌握了

远教设备管理维护技能的小蒋成了镇里小有名气的“专家”。在镇,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村里的电脑坏了啊?那就找小蒋吧!准能帮你修好。”

二、恪尽职守,辛勤工作,保证站点高效运转

“农村工作是最基层,也是最具体的。不管是做什么样的工作,不管是哪种岗位,只要用心去做,将心比心,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作为村管理员,小蒋在严格遵守上级规定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细化了设备管理使用及学用工作等有关规定。她坚持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及时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有关课件,及时汇报远教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业务技能,得到了上下一致认可。在完成教学组织任务的同时,她还帮助村里建起了当地首个村级网页,主动把村民户口簿、党员花名册、村情数据库、计生档案等全部输入电脑,实现了一机多用、一点多能,设备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在她的努力工作下,村远教站点被评为省级示范站点。村也多次被列为市、镇举办的远教工作会议观摩现场,不仅本市其他乡镇、村前来考察,还吸引了外省市的许多乡镇、县市来参观学习。省委书记赵洪祝、省电教中心主任童发根、台州市市委书记张鸿铭、台州市组织部长肖培生等各级领导都曾到村的远教站点视察工作,对该村的远程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结合村情,灵活培训,确保远教工作发挥效益 得到肯定,小蒋的干劲更足了,她的心里始终装着要用好远教资源为村民服务。但播放室里热闹了一阵后,却渐渐沉寂了下来。望着空荡荡的播放室,小蒋陷入了沉思。“这么好的平台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来呢?怎样才能吸引村民参与呢?”小蒋决定去一探“究竟”,她逢人就询问原因,跟着追着动员他们去收看课件。起初村民们都笑着说忙,被追的急了才道出了实情。原来村民都认为远程教育没什么用,不愿浪费时间。那么村

民们都需要哪些方面的课件呢?为摸准村民的需求,她利用晚上时间逐户走访村民,发现随着柑桔声名在外,柑桔的价格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村里的柑桔种植规模也是越来越大,村民对柑桔种植技术、农药使用等方面的知识需求非常急切。小蒋就下决心以此为突破把村民请回播放室,她一边到网上搜索有关课件,一边跟镇农办、镇林特站的有关专家联系,收集了许多资料充实到村课件库里,定期组织村里的桔农收看。渐渐的,播放室又变得人头攒动。在此基础上,小蒋又进一步根据村里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作息特点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播放计划。按照“农忙少学、农闲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白天少学、晚上多学”的原则,因地制宜,既不耽误农忙季节,又从实际出发,保证了学习成效。心思细腻的小蒋发现,每次站点开放时,一些老同志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上楼收看节目。她马上向村里提出要将远教信息接往一楼的电视室建议。现在,村民

篇3:村健康教育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在我的眼里, 职责高于一切, 岗位重于泰山。

自从踏上教师这个队伍的行列, 我就把满腔的热情都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上。记得我刚毕业被分配到宣和镇何营小学任教, 那儿离家并不远, 但是每天中午我很少回家, 只吃些饼子或早上来时带些饭菜, 这样做就是为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上, 多辅导一些学困生。

2004年, 我因工作调动, 来到了东园镇史湖小学。记得有一次我哥从银川打来电话, 说我父亲因突发脑梗塞住进了医院, 让我去看看, 可当时正赶上扫盲工作, 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我只好答应周末去。可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了, 校长又说要加班, 几个老师劝我请假去看父亲, 可面对眼前的一大堆工作, 我怎能忍心开口请假, 把工作扔给别人去做呢?那天我和老师们一直加班到晚上八点多, 天黑了才回到家, 没等到天亮我就收拾东西坐火车去看父亲, 晚上我又赶回来, 因为第二天要去上班。作为一个女儿, 在父母病重期间不能陪在身边, 不能照顾他们, 这是做女儿的不孝呀!可是, 谁让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呢?教师就该无怨无悔!

2008年, 我再次因工作调动来到东园镇双渠小学, 这一次我接任了一个70多名学生的六年级毕业班, 工作量特别大。有一天我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 突然感觉眼睛看作业时模糊不清, 刚开始我没太在意, 这样持续了几天后, 我越来越感觉眼睛不适了, 只好去医院检查。一向视力很好的我, 左眼视力竟然下降到了0.2, 这时我的左眼几乎看不见物体。经过医学检查, 医生告诉我是因为眼睛过度疲劳, 导致球体浑浊, 眼角膜分离。医生建议我住院治疗, 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让视力尽快恢复。可是如果我请假了, 谁来接替我的工作, 那个班的孩子谁管?我还是没有张口向学校领导请假, 校长为了减轻我的工作量, 把我又调至三年级。每个星期我都要往返于银川一趟, 接受治疗和检查。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 花掉了几千元的治疗费, 病情非但没有好转, 情况反而越来越不好, 我的眼睛看东西不仅模糊不清, 而且看到的物体已经变形, 直的物体在我眼里就是扭曲的了。医生再次告诉我,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我的视力可能永远无法恢复。迫不得已, 我只好花每个月1000元的代课费, 请了一个临时代课老师, 暂时代替我的工作。我一边休息, 一边接受治疗, 尽管这样, 我还不时地打电话或去学校询问班上的情况。多少酸甜苦辣, 虽然心力疲劳, 但我无怨无悔, 谁让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呢?教师就该无私奉献!

在我心中, 我把教育当做一种事业,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

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去经营,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护, 这是我的教学信条。我把对学生的关爱, 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打动学生。在史湖小学任教的第二年, 我接任了二年级的教学工作兼班主任。有一次我正在上课, 突然坐在后排的一个学生捂着鼻子说:“老师, 史某某又把大便拉裤子上了。”我一愣, 轻轻地走过去问是怎么回事, 只见她一声不吭地呆呆坐着, 目光很恐慌, 同学们告诉我她经常上课把大小便拉在裤子上。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在一起。我非常惊讶, 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经常发生这样的事, 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此时我为自己没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特殊情况而感到有些愧意。我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 不要害怕, 没关系, 小孩子尿裤子很正常。以后上课的时候, 你要想大小便就告诉老师或自己出去, 每次下课记着去上厕所。”她没有说话, 只是点了点头, 眼睛里流露出高兴的目光。我把她领到厕所, 帮她处理了裤子上的大便, 然后让学生把她送回家换上干净的裤子。以后我每一次下课都要提醒她去上厕所, 我也告诉班上的同学不要歧视她, 尤其是女同学要主动和她玩, 帮助她消除恐惧感。我还找家长谈话, 配合我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经常开导她, 讲究个人卫生。渐渐地, 我发现史小菲上课去厕所的次数越来越少, 并且再也没往裤子上拉过大便。一次, 她奶奶来到学校, 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老师, 多亏了你的关心, 是你的爱温暖了孩子, 她本来是一个智障孩子, 以前同学们都嫌弃她, 性格很内向, 现在她变得开朗多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健康成长, 是我们的责任。

我现在所带的班里有一个叫史某某的同学, 他刚转入我们班时行为习惯和学习都很差, 我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两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了, 母亲早已改嫁, 现在跟70多岁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生活很拮据。我非常同情他的遭遇, 为他买了两双鞋, 把我儿子的衣服洗干净给他穿, 平时我注意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教育他要好好学习, 讲究个人卫生, 对人有礼貌等。逐渐的这个孩子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次开家长会时, 他奶奶来到办公室, 拉住我的手流着泪说:“老师, 你比孩子的亲妈还好, 他妈改嫁以后就不管他了, 平时里孩子就没人管, 我们年纪大了, 也没有能力管, 但近来我发现孩子懂事多了。”听着老人朴实的话语, 我的眼睛湿润了, 心里酸酸的, 这难道不是爱的回报吗?

摘要:作为老师,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为人师的标准, 只要在教师这个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人, 为人师表, 认认真真做好教育工作, 处处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也才对得起教师这个行业。

篇4:村健康教育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摘要: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三级教育网络机制是培育新农民的主要方式。通过对首都郊区农业大县延庆县、乡镇、村三级农民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的调研,摸清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现状,探索三级教育网络机制的优势与特点,总结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三级教育网络管理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三级教育网络 建设现状 优势特点 存在问题 管理建议

实现中国梦,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首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决定都市农业建设的成败,决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成败、直接影响中国梦的实现。

一、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现状

延庆县是京郊农业和旅游大县,全县有376个行政村。28万常住人口中,有17万农业人口,其中绝大多数只有初中以下学历。由政府主导,教委牵头,本着构建大职教体系的工作思路,2011年延庆县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县、乡镇、村农民三级教育网络建设的工作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全县范围内构建农民教育培训网络,要建立和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办学体系,进而大力开展农民培训的工作要求。该意见实施两年来,产生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一)三级教育网络初步形成,新型农民培养步伐明显加快

延庆县教委在三级网络体系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上,在设备设施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全县从事农民教育的教师有160人,现已在全县设立了15所乡镇成人学校,在200多个行政村设立了村级成人学校。在管理机制上,县教委明确了延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职教中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地位,构建了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学校为纽带、村级成人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培训网络。

(二)学历教育培训蓬勃开展,农民学历+技能需求得到满足

为满足农民“技能+学历”的双需求,切实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依托三级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农民中等学历教育培训。专业全部围绕各乡镇、各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实际需要开设,目前中专班开设果树、蔬菜和药材、养殖、大田、花卉、文艺、综合七大类13个专业,各村开设的专业都各不相同,一村一个样。全县现有在籍农民中专学历班111个,学员5885人。

(三)开办农民文艺中专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农民在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的同时,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追求。2010年我们依托三级教育网络在全市第一个开办了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简称文艺班),对农民进行系统的文艺知识和文艺技能学历培训。2012年为满足农村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让更多的村、更多的农民受益,我们和文委合作,对每村一名的群众文化组织员进行系统的中专学历教育培训,让他们把各村的文化活动组织起来。现已在15个乡镇开办了48个文艺中专班,注册学员2152人,跟班学习的农民有1500多人,其中群众文化组织员中专班有15个,学员涉及全县376个行政村。

(四)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明显提升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内,现有在籍农民中专学历班111个,学员5885人;有田间学校24所,共有学员856人;有大专学历教育10个批次,学员286人;每年开展各类短期培训达10000人次以上。这个规模在北京市是最大的。

办学效益显著提升。首先是帮助农民致富,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就业的挣上了工资;在家从事种养殖业生产的,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田间学习,他们的农业管理技术得到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同时生产的盲目性得到改善,实现了增收。其次,培训提高了农民文化水平和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认识水平,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我们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百姓对教育的认知度、信任度、满意度,在北京市对各区县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延庆县连续四年排名第一,我们认为这里面有我们的功劳。

办学影响力明显增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信赖,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几年来延庆的农村成人教育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延庆职教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突出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30多项。先后有联合国发展中国家中的9个人口大国教育专家、新疆农广校、吉林农广校等到我县考察学习。我们延庆的农民成人教育的办学情况,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20多家媒体进行过报道,上过新闻联播。

二、三级教育网络机制的优势与特点

开展农民三级教育网络建设两年来,我们充分的感受到,这个机制有着旺盛的的生命力。

(一)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了有效联动,优势互补

在三级网络教育体系中,各级学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职教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业务指导、师资培训与提供、学籍注册与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技能取证及办理毕业手续等工作,既要依托乡镇成人学校和村校,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又要负责统筹、指导、安排乡镇、村校培训工作,对乡镇、村校的管理和师资队伍有培训和指导职责。乡镇成人学校的主要职责是进村了解需求,帮助职教中心招收学员,负责协调提供教学场地,负责组织村校的教学组织,上对职教中心负责,下对村校起指导作用。村校一般由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负责管理,上对职教中心和乡镇成人学校负责,下对村民负责,主要职责是了解村民教育需求,收集整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技术问题,及时向职教中心和乡镇成人学校反馈,协助上课教学组织、教学场地提供和后勤保障。三级网络中的每一级学校都缺一不可,有分工,更多的是密切合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教育机制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较之以前显著增强。

(二)在教育范围上,实现了充分辐射,覆盖全县

延庆县下辖15个乡镇,376个行政村,现在我们的农民教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绝大多数村都有培训班,每个村都有学员参加学习。

(三)在学习形式上,实现了工学交替,双轨同步

三级教育网络下的农民教育培训,充分考虑了农民实际。在办学模式上,采取“两校合一”模式开展农民培训,该模式把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与农民田间学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面较广、专业理论内容丰富的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优势和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的田间学校教育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针对农民教育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能教学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50%,实现了“教学——实践——再教学”的循环互动,成功地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现场获取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为使农民不出门就能学到知识,农闲时间或晚上在村校上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农忙时围绕动植物生长周期上专业实操棵,所以很多课堂就在田间地头。这种办学形式和学习形式,帮助农民学员解决了工学矛盾,使农民学员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操技能。

(四)在教学形式上,实现了专兼教学,双师施教

现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和教学组织的专职教师有160人,另有100多人的外聘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双师合作”教学模式,所谓双师合作培训模式就是每节课都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一起合作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两位教师一位叫资源人,一位叫辅导员,二人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培训模式在保障机制要求上课前必须有学员需求调研和分析,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求依据农民现有起点,台阶要小,以绝大多数学员努力能会为目标,内容以有用、实用、好用、能用为标准,教学中让学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业评价方式上注重多种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这些模式和方法为农民学员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供了有效保证,学员享受了更多的学习乐趣,教师也体验到了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五)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模块教学,双纲并举

现已开设的13个专业都建立了“文化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素质提升模块+职业资格取证”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课程都同时制定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大纲,并编制了相应的专业实操课程教学计划。为解决教材问题,由职教中心牵头,开展校本教材编写,现在每年都有10来本校本教材面世,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民教育教材体系初步建立。

(六)在培养目标上,实现了学历能力,双证齐备

对学员来说,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取得一种技能证书,就增加了就业、增收的机会与可能。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下,职教中心的龙头作用得已充分发挥,通过协调劳动、财政、教育考试等部门,帮助学员在进行学历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技能证书考证学习。“双证书”制度,推进了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增强了学员的职业竞争力。

三、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级教育网络的机制建设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成人教育蓬勃发展,现在延庆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已经走在北京市的前列。但通过实践与调研,我们发现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很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由政府牵头,全县一盘棋的农民教育联动机制建立问题

现在的农民培训工作中很多部门都参与其中,比如文化部门负责文化类的培训,农口负责技术推广类的培训,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监督和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转岗技能培训等等,各个部门各自为战,没有一个统一协调部门,由于缺乏质量监控,培训质量没有保证。

(二)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下,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教师,多数是从普教转过来的,既没有涉农专业知识,又缺乏给农民授课的教学组织管理经验,因此很多教师只能是参与教学组织和管理,不能任课。

为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师资,职教中心一方面依托大专院校对本校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另一方面把区域内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行业能手组织起来,成立了100多人的外聘教师师资库,为农民的培训工作提供师资和智力支持。外聘教师多一方面涉及到大量的课时费,增加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乡镇成人学校教师不能任课,出现资源浪费。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调动成人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胜任农民教育的课堂,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保障问题

农民教育培训一直没有固定经费给予保障。由于现在开展的各种培训全部是无偿的,所以公用经费根本就不够,职教中心能够确保培训工作正常开展,靠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申请项目争取的资金。各个乡镇成人学校由于没有固定经费支持,又缺乏项目资金支持,所以培训所需费用只能靠乡镇政府支持,乡镇政府领导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培训工作开展的好坏。

(四)乡镇、村级成人学校的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育需求问题

虽然这几年成人学校建设的速度在加快,但是和基础教育还是有很大差距,现在的乡镇、村成人学校依然存在场地不固定,甚至没有场地的现象,培训设备设施也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教育需求。

(五)乡镇成人学校的干部教师管理问题

对乡镇成人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管理在机制上存在问题,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成人学校的教育职能发挥不足。各乡镇成人学校虽然针对乡镇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了相关培训,但基本没有针对性地制定长远的农民培训规划和教学(开班)计划,对于乡镇范围内的所有培训工作的协调组织和管理有一定局限性,教育职能的发挥还存在很大空间。

(六)农民教育培训的课程安排和设置问题

目前的农民教育培训课程安排和设置主要是围绕农民实际需求进行的,围绕着乡镇、村的主导产业进行的,已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主,农民素质综合提升的课程比重不足。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来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上,为将来农民成为市民做准备,目前这方面的课程非常缺乏,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材。

四、进一步完善三级教育网络管理机制的建议

解决以上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突破管理瓶颈,才能实现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内涵发展。

(一)由政府牵头,建立全县一盘棋的农民教育培训联动机制

延庆县委、县政府要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把每年农民成人教育的培训任务都要纳入政府的折子工程,要对各乡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要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联动机制,要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建立一个培训组织管理、质量监督体系,把各种培训资源整合起来,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

(二)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需要政府牵头,把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技术能手组织起来,为农民培训提高师资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机制,提高资金支持,对现有成人学校教师大力开展专业培训,要为每位教师确定2~3个专业发展方向,要依托农职院等大专院校对教师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要为每位教师专业实操训练提高支持,要让他们拜外聘教师为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训练。力争用3~5年使所有专任教师成为专业的技术能手,能够独立开展实践教学。

(三)确保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保障

建议政府能够对农民教育经费给予支持和保障,人均教育经费不低于5元/年,是一个最低标准,建议政府要对成人学校给予办公经费支持,乡镇政府每年也应拿出固定经费支持培训工作。

(四)加大成人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力度

建议按照北京市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标准开展成人学校建设。

(五)加大乡镇成人学校的管理力度

把乡镇成人学校的人、财、物进行整合,实现统筹管理。

1.人力资源的统筹。将现有成人学校的干部教师的人事关系调整到职教中心,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或兼课,纳入教师管理系列。

2.管理运行的统筹。由职教中心根据乡镇产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研究办学方向,统一制定规划、计划,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培训。

3.硬件设施的统筹,乡镇成人学校资产变更到职教中心,由职教中心负责财产的调配和管理。

乡镇成人学校要主动发展,要积极整合区域内的各类公共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使自己成为乡镇成人教育的主阵地,使乡镇成人学校成为当地的社区教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科技示范与推广中心。

(六)要逐步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比重

要对现有培训课程模块进行调整,要逐步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类的课程比重,要逐步加大现代市民的意识、市民文明要求、城市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等内容的培训。要组织人员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类课程研发力度,为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延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延庆县“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课题类别: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新型农民培养创新机制研究

课题批准号:AEA12077

篇5:村健康教育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先进材料

我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工作在镇远教办和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对上出经验,对下求实效,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克服困难,整体推进的原则抓好“远教”站点工作,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村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辖23个村民组,815户,2982人;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党员72人;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新农村示范村,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特色农业示范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我村已建成1个村级接收站,大户接收点1个,配备了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维护,设施完备率100%。收看的内容主要为政治理论学习辅导、学习讲座、专题报告和农村实用技术频道,观看人员主要是党员、村干部、群众,自2007年建站以来共播放52场次,定期开展现场交流培训,每月至少开展4次个性化服务,有约2600人次参培。

二、工作方法及措施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以来,我村认真探索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推动了全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

1、加强领导,强化制度。为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村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远教站点配备了2名懂远较技术的专兼职技术站点操作员负责。对远程教育工作各项任务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对站点建设整改意见、措施、办法等作了细化,进一步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了各自工作任务。

为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管理规范,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管理使用同步推进,制定了《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管理》、《信息收集反馈》、《日常管理学习》、《设备维护》、《节目公开预告》、《终端接收站点学习制度》等制度,做到规范上墙,严格遵照制度执行。站点对开展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为抓好建、管、学、用,通过加强对联系点工作的指导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有效促进了站点设备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保证了站点培训的效果。

2、抓教育培训,增强“队伍”的服务能力。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文化水平不是提高,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的实际,着重加强了站点操作管理人员队伍、教育培训辅导队伍、农村技术辅导队伍等“三支队伍”的建设,突出抓好对这“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三支队伍”在计算机操作技能、政策理论水平和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上均有一定的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农业技术知识的掌握上均由一定的提高,操作技术人员基本达到“三会”要求。在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的培训中,采取定期播放与适时播放相结合的措施,制定了播放使用制度,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确定播放内容,灵活组织培训。

3、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设备运行正常。站点认真对设备进行登记造册,明确产权,规范管理使用,严格落实防雷、防潮、防盗、防火、防尘5项制度,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了站点设备的正常运行。

4、投入经费,保障运行。今年县委组织部在正常办公经费的基础上增加了4000元的党建办公经费;镇党委在上半年的分村工作调研中,对党建经费这一块,也明确表态,各村党建经费超支部分,全部列入镇财政预算。有了经费的投入,远程教育工作正常运行得到了保障。

5、定时定点,保证质量。为了达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的,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在时间上定时定点,学习内容上注重“三个贴近”。按照《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的要求,每月1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党政、法律、农技、卫生等知识,并针对群众需求不定期组织个性化学习。为保证教学质量,在“学”方面强化“三个贴近”。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二是教学方式上贴近农村现状,农忙时候少学,农闲时候多学;三是在教学组织上贴近农村实际。在完成基本培训任务的同时,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需要,增加站点服务功能,把站点办成农民文化夜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活动室、农业科技学校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室等,做到一站多用,充分发挥站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做到典型引路、协会引导、项目带动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远程教育这个平台,涌现出了以蚕桑养殖为首的石宣汉、储成和示范户,桂花种植为首的柳登奎示范户,纯种山头养殖为首的李培兵示范户,毛竹种植为首的叶世广示范户,皮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汪自明示范户,食用菌生产为首的彭以全示范户等一大批致富带头人。

食用菌生产大户彭以全,就是我们的远程教育大户接收点。现年37岁的彭以全,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务工,2007年,带着外出务工挣的钱回到家乡,租了三十亩土地,创办了一个牛蛙养殖场,想大干一场,因技术不过关,信息也跟不上,到2008年初养殖场面临倒闭,夫妻两人数年的辛苦,瞬间就化为乌有,还欠了一身的外债,彭以全懊恼至极。村党支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去关心他,并和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一是牛蛙养殖技术不过关,死亡率高,成品率低;二是市场信息跟不上,价格卖的低。原因找到了,村党支部决心帮他从头再来。想到远程教育平台上有技术有市场,经过镇村的争取,专门为他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点,通过这个平台,他了解到食用菌生产项目可行,申请了互助资金,2008年试种了两亩,结果成功了,2009年又发展到5亩,今年发展到了10亩,解决了10多个劳力,年产值达到20多万元,纯利润8万元,现在渐渐走上了正轨,他想明年将30亩土地全部发展反季节食用菌,带领更多的农户走上富裕路。今年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想向党组织靠拢,好更多地为群众服务。

四、下一步打算

篇6:村健康教育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推动基础教育发展

安康乡安康村完小

(2013.01~2013.12)

安康乡安康村完小勤工俭学于1998年开始启动。在乡中心小学行政办的直接领导和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安康村完小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安康村完小勤工俭学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并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确保勤工俭学工作能持续、健康、稳步地发展。

一、基本情况

安康村是单纯以佤族为主的民族村,学校位于安康乡的东北部,距乡中心小学10公里。学校占地面积4315平方米,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539户、总人口2283人。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少,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部分农户收入微薄(以打工为主),无支柱产业、无稳定的经济收入,由于老百姓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经济收入低,再加上(部分人)好吃懒做,孩子读书困难的问题在安康村仍然存在。安康村完小为了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自身条件加快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学校于1998年开始启动勤工俭学(以种植甘蔗为主,年收入达六千元),通过开展勤工俭学工作,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得到逐年提高。2007年学校搬迁,失去勤工俭学基地,在新校区内,利用学校建筑规划外的地方及花台,开辟出0.5亩左右的菜地。安康村完小是原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只有一所学校,是典型的集中办学学校,2010年开始,在校学生学年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目前在校生212人,6个班级,有住校生48人,有教职工8人。勤工俭学方面的收入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出租小卖部。

开展勤工俭学以来,学校因地制宜、抓住机遇,认真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狠抓落实,利用仅有的0.5亩基地和花台进行种植蔬菜,在开展过程中,注意管好、用好有限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管理和效益

为了加快勤工俭学的发展速度,为开展勤工俭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学校重视加强对勤工俭学的管理。按照乡中心完小行政办的要求,设立了勤工俭学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勤工俭学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在勤工俭学实施过程中,对制定实施计划、资金落实、人员选配、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按中心小学行政办的要求把好关,每一项工作,搞好登记工作,重视痕迹管理。

1、虽然基地比较少,教职员工团结协作,采取分班级管理的方式开展勤工俭学。

2、班与班之间进行竞争,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使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了锻炼。

3、主要以种植蔬菜(青菜、白菜、萝卜、包菜、小瓜、番茄等)为主。

4、经济效益(1)、2013年种植蔬菜,投入资金400.00元(含种子、农药、化肥)。收获蔬菜1500公斤,按市场价格每公斤4.00元计算,价值6000.00元,扣除直接经费投入的种植成本元400.00后,获纯利润5600.00元。

(2)、学校大门口有一个小卖部出租,获得租金1500.00元。(3)、公路养护两公里,每年2000.00元。以上三项获纯利润9100.00元。

5、社会效益

(1)勤工俭学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通过开展勤工俭学使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变为现实。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训练,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2)学校种菜,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作用,从群众到学校买菜变为自己种菜,改变了当地群众不种菜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

(3)通过开展勤工俭学,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解决孩子读书困难的问题。种出的部分蔬菜也让学生拿回家吃,在家中起到反辅的作用。同时,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了人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更好地推进了“两基”工作的发展。

三、今后努力方向

1、更科学合理地管好、种好现有基地,引进良种,改变种养方 法,提高单产,增加勤工俭学的经济效益。

2、创造条件,在条件成熟时,开展养殖项目,回收废品。

3、以租种的方式扩大基地,争取收获更大的利润,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

4、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勤工俭学宣传力度,加快推广速度。让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安康村完小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勤工俭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解决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教书育人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安康村完小在开展勤工俭学的过程中虽然还存在许许多多问题,但取得成绩是主要的,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今后开展勤工俭学的过程中,按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办法来开展勤工俭学工作,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团结一心、知难而进,把安康村完小的勤工俭学工作做得更好,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为全面提升安康村完小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安康村完小

篇7:先进事迹材料村

个人基本情况

康连军,男,1963年9月14日生人,共产党员,大专文化,自2002年任康家寨子村村支部书记,2004年至今连续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曾多次受市、区和街道党委表彰。

主要事迹

康家寨子北位于309国道北侧,济青高速公路15号路口东侧。全村150户500人,有12名共产党员,地理位置优越。自康连军担任村支部书记及村主任以来,工作积极主动,近年来,村两委狠抓基础建设投入、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大幅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经过前后两年的整治,把昔日脏乱差的村庄转变为如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村容村貌卫生整洁,家庭邻里和睦的新村庄。

一、康家寨子村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道路的同时非常注重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2007年3月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在继续抓好卫生清理和垃圾处理的基础上,先后筹集资金40余万元,对村内多条街道进行整修,先后修建下水道达3100余米,保证全村汛期无一处积水,利用废旧沥青碎渣铺设路面2万平方米,使村民出行彻底改变了凤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下水道、路面工程完成后,村两委又投资购进花草树木,对全村大街两侧进行绿化。经过几年的培育,现在已绿树成荫、果实累累,村民在享受美好环境的同时,更是带来一份采摘果实的喜悦。

二、2010年为了让村民喝上安全健康的纯净水,经村两委、党员代表研究决定投资10万元安装净化水设备,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此项工程从6月份开始建设9月份正式运行,广大群众喝上价格低廉,水质达标,卫生健康的纯净水,解决了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今年自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以来,康连军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多次召开两委及党员代表会议,通过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广泛宣传,在全村围内掀起了生活垃圾清理高潮。

篇8:磨光村畜牧业生产调研报告

1磨光村畜牧业生产现状

民间长期以来形成的“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赚零花钱”的特点。畜禽养殖属于单家独户分散饲养,少而全,无法形成规模,畜禽商品化程度低,畜牧业发展相对落后。2015年秋防动物集中免疫时畜禽存栏是:生猪存栏2030头,牛存栏731头,羊存栏2107只,鸡存栏4723只,鸭存栏135只,鹅存栏120只。2014年磨光村经济总收入645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242万,畜牧业总收入64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300元。

1.1羊生产现状

磨光村属于山区村,自然资源好,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植被多样性非常适宜发展山羊养殖,养羊是磨光村畜牧业生产主要产业。磨光村羊存栏2173只,现存栏50~100只的有8户,100~200只有4户,200只以上有1户,最多的是大麦地张金莲户存栏286只。今年已出栏214只,纯收入8.6万元,是磨光村的养羊专业户,现正在申报县级家庭示范农场。

1.2肉牛生产现状

养牛主要在大麦地组,存栏30头以上有2户,存栏10~20头的有38户,最多的是大麦地自然村张金莲户,现存栏37头,今年已出栏19头,纯收入2.7万元。

1.3猪生产现状

养猪主要在班登自然村,存栏100头以上的有2户,20~30头的有21户,最多的是罗丙松户,现存栏240头,今年已出栏340头,纯收入24.7万元。

1.4家禽生产现状

家禽养殖主要是以鸡的养殖为主,磨光村存栏300只以上的有2户,分别是吉地坪自然村1户,班登自然村1户,目前,吉地坪自然村的罗润红养鸡专业户,由于没有养鸡经验,又没有主动请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指导,也听不进我们的技术指导和要求,自己盲目干,加上疫病防治工作又不到位,导致鸡的死亡率高,出现亏损,目前处于举步艰难,如再不改进,很可能会亏本倒闭。

2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资金缺乏

磨光村属山区贫困村,自然资源好,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好村寨,但由于资金缺乏,发展很慢。资金缺乏是制约磨光村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更是制约磨光村规模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村民想扩大养殖规模,走规模化养殖道路,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无法扩大,甚至由于资金紧缺有的村民还会减少养殖数量。

2.2养殖科技含量低

目前磨光村的畜禽养殖依然还是处于传统的养殖方式,以放牧为主,畜厩简陋,没有排污设施,有啥喂啥,很少使用畜禽全价饲料和配混合饲料,驱虫保健药品基本没用。防疫主要靠政府组织的常规免疫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农户处于被动状态,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差,养殖风险大。

2.3品种改良工作滞后

通过逐户调查:①饲养的黑山羊属于云岭黑山羊,没有引进过其它品种,调种换种工作也只是在磨光村范围内进行,导致品种退化,个体小,生产性能下降。②饲养的肉牛大多数属本地黄牛,近几年来通过肉牛冻精改良,磨光村有西本杂1代43头,西本杂2代9头。③饲养的生猪除两个养猪大户外基本上属土杂交,磨光村没有标准的二元杂母猪和洋三元猪。④鸡主要是本地品种,有少部分的广西土杂鸡。

3几点建议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磨光村是山区贫困村,主要经济收入靠养殖业、种植业和劳务工收入,而磨光村田少地多,广种薄收,水田仅仅班登自然村有120亩,且遇干旱年份只能栽插秧苗60~80亩,今年就只栽了70亩。很多家庭吃的米都是依靠到街上购买和国家供应的救济粮,没有特色的产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无法依靠现有的种植业致富;同时磨光村外出务工人员少,没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极少且技术水平不高,仅仅依靠苦力,因此外出务工人员工资低,甚至遇到信誉差的老板时连工钱都拿不到。按照习总书记今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讲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的要求,村三委和指导员一起通过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后认为磨光村目前只有依靠发展畜牧业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确保到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的目标。各级各部门应加大对磨光村发展畜牧业的领导和支持,增加扶持力度。

3.2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加大投入

发展畜牧业是磨光村到2017年底实现整村脱贫的新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磨光村发展畜牧业给予项目和资金的支持。村三委和指导员要多研究多分析,结合农户的实际情况分户制定发展计划和目标。2016年中船集团、县委组织部各派1名干部到磨光村任第一书记,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是磨光村到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的好机遇。我们要通过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到省、州和国家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促进磨光村畜牧产业大发展,为实现2017年整村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加强养殖新技术培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结合磨光村的实际情况采取现场培训、技术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畜禽疫病防治、畜禽品种改良,畜禽饲养管理新技术,优良牧草种植和利用、病死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及公共卫生安全等。通过培训使养殖户更进一步了解和应用养殖新技术,增强信心,确保养殖业增收。

3.4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变革和完善,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从单家独户的生产,发展为诸多生产者组织起来的联合生产;从雇工式的家庭农场或作坊,发展为利益紧密联结的合资合作。二是产品交换方式的创新。也就是流通组织形式的创新。这是指农户生产的东西从单家独户到市场去出卖,发展为生产者组织起来,共同去闯市场。三是分配方式的创新。这是指生产与流通联合的紧密程度及利益关系,生产者把产品出卖后,从一次性取回应得利益,发展为过后有返利等形式的二次分配,或者有大家共享的公共积累。通过合作社发展壮大,社员逐渐增多,发展为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股份制生产和通过认证后生产出无公害的名牌畜禽产品,社员向国家公务人员一样有稳定的收入。结合磨光村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发展7~8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3.4.1规模

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30人,猪舍建筑面积1200m2,年出栏肥猪1000头以上;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30人,牛舍建筑面积1500m2,年出栏肉牛600头以上;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30人,羊舍建筑面积600m2,年出栏800只以上;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30人,鸡舍建筑面积800m2,年出栏2万只以上。

3.4.2经济效益预计

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头肥猪可获纯利800元左右,年出栏肥猪1000头可获利润80万元,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2万元以上;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头肉牛可获纯利2000元左右,年出栏肉牛600头可获利润120万元,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3万元以上;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只羊可获纯利500元左右,年出栏800只可获利润40万元,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1万元以上;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只生态土鸡可获纯利25元左右,年出栏2万只可获利润50万元,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1.5万元以上。

3.5龙头带动

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社+农户”的形式,积极引进和鼓励具有一定经济和技术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加工型、市场型的龙头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专业合作社和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一关系,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创办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3.6营销

建立多元化的畜禽和产品销售流通网络积极开拓和发展市场,成立养殖协会。

(1)村委会和养殖协会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信息采集量,及时准确提供合作社市场供求信息。

(2)立足当地,辐射周边,以点代线,以线成面,形成销售网络。在县城和乡镇综合集贸市场建立合作社畜禽及产品专卖区,同时对合作社销售的畜禽及产品给予相关政策保护。

篇9:村健康教育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会前,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陈俊卿会见了报告团成员,希望他们把自身工作经历融入宣讲,用事迹感化人,用真情打动人,推动全省教育战线掀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高潮。

报告会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南昌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江风益教授,讲述了他带领科研团队,瞄准发光材料发展前沿,十九年如一日,研发“硅衬底LED项目”,并荣获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唯一一等奖的科研经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日新,讲述他们坚守传统医学宝库,传承和创新中医,首创热敏灸新疗法,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艰辛历程。 新余市铁路小学副校长,“全国平安使者”获得者易彬彬讲述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下山桥小学已故离休教师蒋国珍37年爱心助学、资助2万多名学生的先进事迹。“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校长杨乐文讲述了自己团结带领师生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将“袖珍学校”打造成为区域性教育名校的奋斗经历。“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高安市大城镇中心小学教师陈腊英,结合她近十年来身患重病却坚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在乡村教育战线的经历,诠释了“生活之美、工作之美”的真正含义。全国第三届康复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南昌市育智学校特教教师刘丽萍,讲述了她15年来始终坚守特殊教育岗位默默奉献,与孩子们一起追逐心中梦想的感人经历。

报告团成员的先进事迹,内容真实感人、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人间大爱,让现场聆听的广大党员、师生深受感动、备感鼓舞。

篇10:村先进事迹材料

一、强班子,建设村民拥护的坚强领导集体

党支部从加强自身建设出发,注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村内重大事情都经“两委”班子集体讨论才决策,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整体效能。党支部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提高领导集体的整体素质。党支部制定了培养计划和措施,聘请了一些学历高、素质好的青年人作为村的聘用干部锻炼成才,并落实专人对其跟踪培养。通过“育才引才”,保证村两委干部后继有人。目前,村两委干部年轻有活力,8个两委干部中有2人年龄在35岁以下。

二、强队伍,注重抓好党员素质教育

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任务和党建工作要求,召开党员专题讨论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发展党员工作的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评比和

民主生活会。党支部注重组织党员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和党员电化教育片,对党员开展教育工作。完善配备“两机一室”,组织党员接受党课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对外出党员,党支部通过造册登记,记录通讯资料和外出地址等方式来保持联系,每次的学习、组织生活都提前通知,对不能回来参加的外出党员,党支部通过寄发学习资料或补课等形式,保证他们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三、严制度,保证支部工作和谐高效

党支部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干部科学管理机制,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一是建立村两委干部考勤制度。要求两委干部按时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落实专人登记考勤,并与年终评优定奖挂钩。二是建立两委干部学习制度。每月组织不少于一天的学习,学习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由专人记录存档。三是实行干部分工管理责任制。实行按岗位分工和按任务定员的办法,把全部工作分解到每位党员干部,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四是建立廉政勤政制度。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履行党员义务,清正廉洁,做村民公仆,不准做特殊党员,不准侵占村民利益或依仗职权为自己或为亲属谋私利。五是民主决策制度。凡是关系新农村建设和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决策,都由“两委会”提出方案,交由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方可施行。六是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坚持每月更新公开栏内容,每月定期组织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对村财务进行审计,接受村民的监督。

四、谋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效益

党支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利用本村地缘优势,兴建了两个批发市场,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其中水果市场占地12万平方米,有300户批发商,年交易额超过80万吨,交易总额超过13亿元,已成为广东乃华南地区较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是国家农业部的定点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的建成,带来了物流企业和运输业在奇榜驻足发展,也促进了全村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酒店餐饮和房屋出租发展势头良好,成了全村集体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自1999年以来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集体收入从不足100万元到2006年达到857万元,预计在未来的三年内将达到10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到目前为止,全村土地资源等固定资产值超过3亿元,村民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空前增强。

五、抓大局,全力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党支部注重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资源投放,特别是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民心工程的资金投入,较好地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全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落实集体分红,增加农民的收入。去年共计分红款达200多万元。二是搞好老年人的福利。对女性55岁、男性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给退休金300元,重大节假日还给老人慰问补贴。三是积极发动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报销60%,一年最高可以报销12000元;对于特别困难的村民,可以申请困难补助金。四是

实施奖教奖学。设立奖学金,对参加高考并考取全日制大学的村民,实行一次性奖励5000元的奖学金。五是积极抓好村容村貌建设。逐年加大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较好地实现了村内有小公园绿化,巷道有路灯亮化,实现了道路硬底化,公厕无害化,垃圾日清化。

六、保稳定,争当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上一篇:作文 别人眼中的我下一篇:婚礼回门宴新娘精彩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