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

2024-06-22

《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通用7篇)

篇1:《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

《周易》美学思想

《周易》其内容由“经”、“传”两个部分组成。“传”是以经为依据,对自然、社会及人类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一种总体性的概括和说明。“变化”是《周易》思想的精髓。

《周易》是先秦时期一部哲学著作,内容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李泽厚说,“《周易》对中国美学的影响,首先不在于它所提出的个别直接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而在它的整个的思想体系” ,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从思想层面研究其哲学思想对美学的影响,主要内容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动之美

《周易》之易,无论是认为是象形的蜥蜴的蜴的谐音或者是易是日月的变体象征阴阳,强调的都是阴阳的相互转换,事物的不同运动态势。虽然运动无时不在,但由于古人认知的局限性,对世界认识知之甚少,《周易》从自然万物的运动中总结出规律,并作出分析。主张“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宇宙是处在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万物的美,最终是种运动的美,《周易》的六十四卦,正是事物发展在不同阶段的一种象征,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正是因为事物运动发展的“动态不居”,《周易》的美,包含了居安思危、塞翁失马的精神,在“泰卦”中,象征天的乾在下,坤在上,天地倒转,是为吉。寓意阳气上浮,阴气下沉,阴阳交感,万物丛生,这是事物上升阶段的美,也是人进取的美。《周易》的变动之美是从自然万物的运动状态中得出,在人的身上,要求人的品性切合自然规律,并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至今在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周易》的阴阳相互转化的思想,在随后的哲学思潮中,逐渐演化为阴阳二“气”的的运动,老子发展了《周易》的思想,对自然规律进行提炼说明,以“道”命名,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在其著作中用到了“冲气”,这是对宇宙初期万物形成之始状态的描述 ,正如冯友兰认为的那样,“在还没有天地的时候,有一种混沌未分的气,后来这种气起了分化,轻清的气上浮为天,重浊的气下沉为地,这就是天地之始。轻清的气就阳气,重浊的气就是阴气。在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而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中的气就叫做冲气。庄子发展了老子的玄学思想,形成了气韵的美学意思,强调主题精神生命的表现,以及刚柔相济的思想。”《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谓“风”就是“气”。言“风”有风气,言“气”有气势。在中国美学史上,明确地把“生动”一词用于艺术理论,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始于谢赫。谢赫的《画品》,以气韵生动的评判法则成了千百年来书画领域的评判标准,在传统视觉艺术领域深远。而易学中的阴阳气化宇宙论是其哲学基础,气韵就是艺术作品中气之运化节奏和谐的显现。

这种寓动于静的思想,不仅在书画领域,在建筑领域,比如园林置石,讲究奇、险、漏、透等具有动势和气势的石材。而传统建筑的挑檐,则通过有张力的曲线,使得房屋看起来更有气势和动感。

含章之美

坤卦,六三:含章可贞。意为拥有美丽的文采而不显露,意志坚定。修饰而不张扬,是含蓄美的体现。此外,文饰之美,在贲卦中亦有体现。贲卦是第二十二卦,《说文解字》指出:贲,饰也,从贝、卉声。可以得见,贲是卉和贝两个字的组合,本意具有装饰的意味。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艮上)。本卦下卦为离,离为火,上卦为艮,艮为山。山下有火,一片艳红,花木相映,锦绣如文。《文心雕龙・ 原道第一》:“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唯先”,又说“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 可见,文饰的美,来源于自然万物生成之初,是万物自然和谐的状态,正如刘勰所写:“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由自然之美,上升到人工之美,“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贲:亨,小利有攸往”,朱熹《周易本义》说:“贲”,饰也。内离而外艮,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象,故为贲。占者以其柔来文刚,阳得阴助,而离明于内,故为“亨”。以其刚上文柔,而艮止于外,故“小利有攸往”。

“上九:白贲,无咎”,“上九”已是贲卦的极点,一切的装饰,都由极端又返回一片空白的本来面目。《文心雕龙・情采篇》:“贲象穷白,贵乎反本。”人类的装饰是礼法,当礼法达到极致时,又恢复到朴素,所以说“白贲”。如果领悟到装饰的空虚,而恢复本来面目时,就会无咎。这一爻,再强调一切文饰,都是空虚,应当反璞归真。可见,白贲之美,是饰极返素的美,这和老子的大道至简思想有着一定程度的呼应,《老子》第四十一章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不赞成文饰,认为“大象无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周易》对孔子的影响,《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能偏于文饰,也不能不加修饰,要兼而有之,二者配合得当,才能成为有修养有礼貌的人。

总体来说,贲卦讲的是文饰,涉及文与质的问题。文与质是《周易》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文指代文采、装饰,为阴爻;质代表质地,含有朴素之意,为阳爻。前者讲解形式,后者讲究内容,此卦阴阳爻均等,文质均有,虽然论及文饰,但并不是无条件的赞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注重质地或内容的基础上,允许适当的修饰,“小利有攸往”,但因饰极返素,即便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不妥。这一思想,包含了后来的从“错金镂彩”到“初发芙蓉”的美学演变。

虚实之美

离卦,体现了物体虚实之美,《象》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离是附丽的意思。日月附丽于天,百谷草木附丽于地。双重光明附丽于正道,于是教化天下达到文明。该卦寓意日月之明,火光熊熊,照耀长空,有隔有通,实中有虚。古人认为附丽在一个器具上的东西是美的。离,既有相遇的意思,又有相脱离的意思,这是一种装饰的美。离也者,明也。“明”古字,一边是月,一边是窗。月亮照到窗子上,是为明。这是富有诗意的创造。而《离卦》本身形状雕空透明,也同窗子有关。这说明《离封》的美学思想和古代建筑艺术思想有关。人与外界既有隔又有通,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有隔有通,这就是实中有虚。

宗白华认为: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世界是变的,而变的世界对我们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古典园林的诗意营造,漏窗的若隐若现,空间的隔而不断,景色的远借、近借、因时而借,无不体现了离卦的虚实相生的美学。

意象之美

《周易・系辞》这样表述,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象”可以认为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意”是意识的情感理念,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实际运用中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它主要是通过语言、艺术、或者符号等传达它的内涵,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周易》的卦辞,本身就是具有意象之美,正因为意象的隐蔽与独特性特征,周易才有了千白年来不同的解读,不同环境不同的象征意义。从意象看《易经》的思想体系,乾卦有美,坤卦也有美。坤为阴,为柔,故可称坤,美为阴柔之美。所谓“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指坤地深厚,载负万物,与天合德,恩泽无量。坤之美,是一种宽厚博大的母性之美。而乾之美,显然就是天之美,象征天的光明和阳刚。意象之美,在随后的文学著作中,得到了尽情的体现,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这些语句在不同情境下都有丰富的解读。形成了丰富的意象之美。

总之,《周易》从万物运动,阴阳转化的观点出发,对事物发展态势做出分析,由天及人,对人的行为做出规范,强调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做事情,不偏不倚,把握中道, “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柔丽乎中正,故亨”等,这些思想既是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对自然万物和谐运转的肯定和赞美。

篇2:《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工程项目在我国各地被广泛的提出来,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统一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加强房屋建设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整个房屋建设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下文就在房屋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设质量;控制;管理

在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是核心和关键,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满足顾客需求,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在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规范房屋建设施工过程,拓宽建筑企业市场,谋求企业更好的发展。下文首先分析加强房屋建设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影响房屋建设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房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篇3:《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日语语法教学,语法教学法,语法项目,名词,形式名词

日语语法课作为日语专业的必修课程, 一般在初级阶段学习结束后, 步入中高级阶段时开设。这就意味着课程开始前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语法知识。但他们中不少人对语法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精读课堂上对新出句型的讲解以及日语能力测试中对语法条目的考查中, 他们或主观地认为深入有趣的探讨语法、自主解开语言谜题是少数毕业后准备继续钻研日语或从事日语研究的学者才会做的事。另一方面, 现行的语法课, 比起精读、泛读等课程, 也常给人以枯燥无味的印象。一些艰深的语法项目有时在实际会话中难以得到具体及时的应用, 从而导致学生对其重要性的忽略。某些状况下, 教师不得不用“期末考试必考”、“日语能力测试常出题”这样的提醒来唤起学生对语法知识的重视。

从课时数来看, 语法课的时间相对来说少于泛读和听力等课程, 但它的内容多而庞杂。同时, 学生缺乏对语法知识的系统性掌握, 他们渴望从这门课程中获得针对性强、立马奏效的语言知识, 从而让自己的日语无论在交流中, 抑或写作时都能早日接近理想状态。该如何满足学生的渴求呢?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通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解决。

关于日语语法的课堂教学, 不少研究者提出了可贵的看法和意见。徐卫 (2013) 归纳指出了日语语法课堂教学的三个原则[1]:

第一, 教材为我所用——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突出。

第二, 课堂需要设计——依内容定形式摒弃一成不变。

第三, 学生需要引导——少灌输多引导。

近年来, 适合汉语母语者的日语语法教学模式被研究者们倡导和提出, 担任语法课的教师们也在积极摸索可行的办法。该文将结合语法课教学的具体实践, 以日语名词部分的课堂教学为中心, 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日语语法教学法的运用和语法课堂教学的创新。之所以选择探讨语法教学中名词这一部分, 是因为它广泛的包括了名词、数量词、代词、形式名词等不同的内容, 而不同的内容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呈现。

1“一人分饰两角”——换位思考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之前, 可先站在学生的角度, 思考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渴望, 从而对症下药、统筹安排目标章节中的语法知识。如果教授的内容是学生急需的, 他们自然会用心听课和做笔记。“换位思考”有助于语法教学中对重点的把握和选择, 同时有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名词”的讲授为例, 语法教材往往首先讲解名词的分类, 将日语的名词分成专有名词 (固有名詞) 和普通名词 (普通名詞) 两大类:一类仅限于称呼某一个特定的事物, 一类对同一种类的事物可通用。

例如在下面这段话中:

ロンドンのあちこちを歩きまわったり、買った本をちょっと読んだりして二、三日を過ごした後、ちょうど週末になったのでポートベロの青空市に行ってみることにした。

(池澤夏樹『明るい旅情』p.158) [2]

句中的划线部分“ロンドン (伦敦) ”属于专有名词, “本 (书) ”属于普通名词。值得注意的是“青空市”极容易被列入专有名词的范畴, 容易被学习者误解成是名叫“青空”的城市, 而在日语中, 它代表的是“露天市场”, 因此应该将其纳入普通名词的队伍里。此外, 这段文字里还有属于名词广义范围里的数词“二、三日”和失去实质意义作形式名词用的“こと”。

但是, 比起常规地探讨区分这些细微的东西, 学生可能更需要掌握一些使用频率较高却又不熟知的名词。

例1カロリーの過剰な摂取は、体に悪影響を及ぼします。

(「摂取」意为“摄取”, 属于与中文意思类似的名词。)

例2ゆり子さんは、後 (5の面倒をよく見てくれるやさしい人です。

(出现在固定搭配中的名词要留心记忆使用:「面倒」を見る。)

例3次の大会に向けて、チームの結束を強めよう。

(「結束」意为“团结”, 与中文意思截然不同, 是要多加注意的一类名词。)

例4約300年前の絵画の修復が終わり、来月から公開される予定だ。

(「修復」, 需要注意它的区分使用, 要能与「回復」「復旧」等词语辨别开来。)

这四个例子依次形成一个难度梯度, 难度较大的例3、例4应多加练习并掌握。以上是以日语能力测试的往年考题[3]为例, 给总结讲授名词提供一种思路。

其实同样的方式, 也可运用在动词的讲解中。传统的日语语法课堂会花去一定的时间讲解各种不同类别的动词及其活用, 然而与此有关的许多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中已经具备了, 因此教师可以另辟蹊径, 抓住学生在本阶段渴望扩充词汇量, 提高语法理解力的需要和学习心理, 引导学生在碰到不太了解句意, 含有较高级别动词的语句时, 自行查阅词典, 通过对动词原意的把握来理解新的语法项目和句子。

例1姉がきれい好きなのにひきかえ、妹はいつも部屋を散らかしている。

例2取材にかこつけて、あちこち店を見て回った。

例3忙しいさにかまけて、健康に気をつけなかった。

以上三个例子[4]一眼看去是不熟悉的语法形式, 但是它们均是动词派生而来的形式。动词“ひきかえる (引き換える) ”有“交换、更换”之意, 在句型中发展为“和...比起来”之意, 动词“かこつける (託ける) ”有“借口”之意, “かまける”意为“只忙于, 专心于”, 它们的用法都延伸到了句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引导, 让学生回归到动词的原义, 最终既学习了动词, 也了解了以前没掌握的语法。

上面提到的教学实例均是不为教材内容束缚, 换位思考安排语法内容的教学模式。教学中, 在顾及学生的知识需求的同时更要有选择性地讲授实用且重点的语法知识。

事实上, 在我国的日语语法教学中, 同时存在着学校语法系统 (学校文法) , 对外日语教学语法系统 (日本语教育文法) , 教科研语法系统 (教科研文法) 以及参考着三套语法系统建构起来的新的语法系统。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罕见的[5]。不少学校, 选用的精读教材和语法教材就是基于两个不同的语法体系。一些语法术语的不同可能会给学生造成混乱, 并且教材里部分迎合日本国内国语教育的内容可能会令中国的学习者们感到一些不适应, 种种问题考验着教师平衡选择的能力。投入更多精力, 自主总结编写适合各自目标学生的语法讲义已成为许多教师首选的应对方式。

我国日语学习者众多, 市面上新的语法教材和参考书不断涌现。其中有中国学者编写的, 有从日本原版引进的, 还有从台湾、韩国等日语教育热门地区引进的。编者不同, 教材的内容和风格也有差异, 不少参考书新颖且启发作用巨大。作为语法课的教师, 需要不断从这些材料中吸收营养、博采众长, 为自己的学生带去实用易懂的内容。

2“四两拨千斤”——用最优例句引导学生解决疑难。

语法教学中, 例句的选择是十分重要也易被忽视的环节。例句的选择有时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解语法点的效率。同时语法项目的讲解必须辅之以例句, 只有通过例句的呈现, 学生才能具体地感知语言规律。而优秀典型的例句, 再配上恰当的导入方式, 就会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何时需要极简的例句, 何时冗长细致的例句也不为过, 都要视每一个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 在讲解与形式名词“わけ”相关的语法项目, 表示“不能...”“不可...”的句型「~わけにはいかない」[6]时就有如下不同侧重点的例句选择。

例1秘密を話す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适合用来“识记语法点”的例句)

例2友情を裏切る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适合用来增加“词汇储备量”的例句。)

例3今日は車で来たので酒を飲む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适合用来“体会内涵深意”的例句。)

例1十分简洁明了, 例2带出了较高级的词汇“裏切る”, 增加了句子的辐射作用, 既学语法又记单词。至于例3, 众所周知, 酒后驾驶是不被允许的。“由于一般常识、社会道德或过去经验等约束, 那样做是不能的。”——这个语法条目的具体内涵从例3中能深刻地体会到。

又如, 与形式名词“こと”相关, 表示“不... (就) ...”的语法项目「~ことなく」[6]。

例1ロボットは24時間休むことなく働いている。 (适合用来“识记语法点”的例句)

例2立ち止まることなく、未来に向かって歩いていこう。

(适用于增加“周边知识”“词汇储备量”的例句。)

例1中“机器人24小时不休息”的状态极易联想和理解, 例2则带出了「立ち止まる」等较难的复合动词。

除了上述情况以外, 在进行语法项目的对比时, 例句的选择也尤为重要。疑难的解决, 不是通过大量举例, 用多则几页的大篇幅累积来实现的, 要注重的是例句的典型性。

以讲解形式名词「わけ」和「はず」的区分为例, 这两个词是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他们的意义用法有相近的部分, 也有区别, 有些用法和句型是分属于各自且不能互换使用的。下面来看两组“高效率”的例子。可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例句, 自然而然地对比出不同。

例1 (1) このトマトはとれたてだ。だから、おいしいわけだ。

(2) このトマトはとれたてだ。まだ食べていないが、おいしいはずだ。

例2 A「田中さんは料理学校の先生らしいよ。」

B (1) 「道理で、彼の作る料理はプロ並においしいわけだ。」

(2) 「それじゃ、彼に聞けばこの食材の調理法がわかるはずだ。」

西红柿是刚收获的, 理所当然认为好吃的人用了“わけ”、虽然没吃, 但推测应该很好吃的人用了“はず”来表达。同样的, 在第二个例子中, 当得知田中是烹饪学校老师的时候, 表达“怪不得他的料理像专业人士一样美味”的意思时用了“わけ”, 表达“请教他或许能知道食材的烹饪方法”这样的含义时用了“はず”。

通过这两个例句, 学生可在引导下判断归纳出「わけ」是表达客观叙述的结论 (倫理的な結論) , 「はず」则是说话人的一种推测和期待 (推測・確信) 。在进行相似用法区分的时候, 共有一些信息成分的例句能使对比的效率更高, 我们来分析下面的一组例子[7]。

例1帰れるものなら、祖国に帰りたい。

祖国に帰ろうものなら、逮捕される。

分别为与形式名词「もの」相关的语法项目「~ものなら」前接动词可能形和意志形的情况, “祖国に帰る (回国) ”这个信息是共同的, 但读过例句后更明显体会到的是相同中的不同, 可由此辨别出前者表“愿望”, 后者表“担忧”。

总之, 例句的选择是丝毫不能马虎的。对这个环节的重视与否, 会在学生对语法项目的理解和运用程度的差异上渐次显现出来。要用优秀经典的例句去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如今网络十分发达, 日语学习者可多使用“グーグル (Google) ”、“ヤフー (Yahoo) ”等常用的日文搜索引擎或是“「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等规范的数据库去寻找合适的例句, 并用它们检验自己的遣词造句。

3“锦上添花”——运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媒体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 多媒体课件也早早地应用在了外语教学中。其优点在于能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习内容变得具体可感, 给学生增添运用语言的身临其境感。

以名词中“助数詞 (量词) ”的讲解为例, 量词是体言部分一个并不十分起眼的内容, 但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一个论坛上[8], 大家讨论“一星期一家人吃的蔬菜量”这个话题时, 有人做了如下的发言:

夫は長期出張中、義理両親もいないので、一人です。でも一週間だとキャベツ2個、モヤシ (安い!) 10袋、ニンジン3本、トマト一箱 (大7個) 、ピーマン5個、ブロッコリー2房、ジャガイモ1個、 (今だと) ナス5本、ゴーヤ (栽培中とんでもなく実る) 7本、小松菜・ニラ各一束、エノキやシメジ各3袋...くらいは食べてます。

这段对话中共运用了「個」「袋」「本」「箱」「房」「束」等6个不同的量词, 可以由此体会出日语量词的丰富多彩和复杂性。在讲授的时候, 可从网站上找出一些日常物品的图片, 让学生看着声动有趣的图片来思考物品的正确数法。如果有时间余裕, 还可利用课堂或是课间3、5分钟的空档播放一些视频教材。例如日剧《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就在第一集中提到过物品的数法。

先生「ストローは一個?」

学生「ううん、ストローは一本で数えるの。細くて長いものは本って数えるのよ。」

……

先生「蛇は一匹。生き物だからね。」

学生「犬は一匹ですが、象や馬は一頭と数えます。」

另外, 兔子的数法 (羽) , 电影的数法 (本) , 洗洁精的数法 (本) 等特殊或是较少注意到的数法可以用小问题形式提出让学生猜测。相信, 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和智慧, 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目标内容上并营造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4 结论

作为语法课的教师, 换位思考抓住教学重点, 选择经典有用的例句, 结合各种不同的教育手段是十分有必要的。正因为语法教学时间上的有限, 更要确保每节课传递信息的质和量;正因为语法一直带给人枯燥乏味的印象, 更要让它变得生动实用。

另外, 语法课的对象主要是一些高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日语水平已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 在这个阶段的语法课中“无心插柳”式的穿插一些专业的术语或研究发现, 有时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 灵活运用各种丰富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从对语言规律的发现中获得充实感, 引导他们自主观察语言材料, 生发出规范自身语言使用的自觉, 引导他们一步步获取深远语言能力是日语语法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徐卫.语法课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以格助词的课堂教学为例[C]//彭广陆, 藤卷启森, 唐磊.日语语法教学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90.

[2]村田水穂.日本語の文法 (入門) [M].日本:アルク.2007:32

[3]李晓东, 郑艳, 张曼.新日语能力考试真题解析+全真模拟2003-2009年N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友松悦子, 福島佐知.中村かおり.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N1级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94.

[5]彭广陆.面向汉语母语者的日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建构——以词类体系为主[C]//彭广陆, 藤卷启森, 唐磊.日语语法教学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35.

[6]吉松由美, 田中阳子, 西村惠子.日语语语法·句型辞典[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7]目黑真实.日语近义表达方式解析辞典 (句型、语法篇)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29

[8]発言小町.一週間に使う野菜の量.[EB/OL].[2013-10-10].http://komachi.yomiuri.co.jp/t/2013/0826/613692.htm?g=01.

篇4:《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

影响房屋建设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活动、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机械设备以及环境因素。人作为房屋建设质量的主要实施者,贯穿于整个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全过程,是影响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建筑过程中,实施者的业务素质水平、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管理水平等都影响这质量控制水平,同时还决定了另外几个质量影响因素;施工技术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操作是否准确以及施工工艺的先进与否都关系到房屋建设工程质量能否很好的实现;材料是房屋建设质量的保障,材料的使用是否合适、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都影响着工程质量;能否规范的使用机械设备,对产品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相关质量问题;房屋建设施工现场的技术和工程管理等环境也都影响着工程质量,比如地质和气候等条件,针对环境变化制定合理的策略控制房屋建设质量。

篇5:《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

XX县建设局

今年刚刚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主题,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了一些思路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原则性的政策措施。省、市也召开了高规格的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系列文件,对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全面安排。XX县作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刚刚起步的县,应当深刻认识到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的系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需要尽快研究如何大力发展中心城市、科学构建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便跨越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近期,我们结合XX实际,就XX县如何尽快解决城乡建设存在的问题、全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乡建设发展现状

我县共有12个乡镇,300个行政村,城市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2009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8%。

一是城镇规划不断完善,城镇建设框架初步拉开。近年来,我县坚持城乡统筹考虑、同步发展,完善了城乡统一的规划体系。先后完成了县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拉开了城区建设新框架。全县小城镇总体规划也已全部完成,县域体系规划和62个中心村规划修编也已经完成,同时基层村的村庄规划已完成20个。这些城、镇、村三级规划的修编,为科学指导我县

—1—

城乡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先后对城区多条主次干道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对横贯县城的XX河进行了综合整治,新建了XXX广场、XXX橡胶坝、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新汽车站、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重点工程,同时,结合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下大力气对城区进行了园林生态绿化,近3年间每年平均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市面貌显著改观。

此外,县里还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整体推进,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有线电视、通客车、通自来水等。2009年全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2亿元,拆迁面积33.5万平方米,建设改造面积2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98万平方米。

三是旧城旧村改造逐步深入,城镇面貌得到明显改观。我县通过大力实施旧村、旧城改造,较好地改变了城市和村镇的落后面貌。以城中村、城郊村、乡镇驻地村和中心村改造为重点,改造工作实现重大突破。自2008年以来,城区已完成和正在实施改造的村居达到14个,新建安置面积1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600余户。高标准的商业步行街、高档住宅区、休闲广场等一大批新的建设项目在拆迁改造区域落地。通过旧城改造节约了大量土地,增加了城建资金,拓展了发展空间,改变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乡镇改造方面,XX镇、XX镇、XX镇等乡镇结合各自实际,突出抓好了小城镇旧区改造工作。特别是2009年以来,全县结

—2—

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的开展,全县34个村居集中开展了农房建设改造,新建住房8166户,其中完成集中建设5438户,在建377户,完成分散建设1805户,在建546户;完成危房改造1504户;已完成投资10.1亿元,初步实现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环境、财政增收入的多赢效果。

四是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城乡环境日趋改善。我县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抓,突出抓好了重点镇和县城附近村街、国道省道两侧村镇以及鲁苏边界村庄的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在整治中,我县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影响村容村貌的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通过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营造最适宜人居和创业发展的城乡环境,确保了城镇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管理规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城乡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县城乡建设工作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规划落实不到位,建设的随意性过强。虽然我县在城市和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是,城乡建设中不执行规划和无规划可执行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无规划可用。城市和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并没有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尽快编制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一系列专项规划,因此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没有详细规划可执行,各项建设行为缺少控规的约束和指导,因此城镇建设无论在宏观控制上还是在建设特色上均出现了零乱和随意的感觉。二是规划执行不严。在某些城市改造区特别是

—3—

乡镇驻地的建设行为中,随意变更规划的现象随处可见,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三是重复破坏建设现象严重。由于缺少供水、供暖、供气等专项规划,导致这些行业在建设中没有规矩可循,出现了大量的行业间重复开挖路段、重复建设等现象,破坏了城镇基础设施,影响了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城镇规模小,城镇化水平比较低。虽然我县近年来城乡建设速度提升较快,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城市建设方面,主要是城区功能分区不合理,城市规模太小,吸纳能力较差。建成区近十年来一直维持在20平方公里以内的规模,只满足于小打小闹,小改小建,修修补补,没有真正拉大城市发展空间。也正因为缺少了城市发展的大空间,各类城市资源都聚集在老城区一个狭小的区域内,造成车辆拥挤、交通混乱、人员众多,城市形象脏乱差始终得不到根本改善。小城镇建设方面,尽管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乡镇都采取多种措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镇村进行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纵观全局,大多数小城镇都是围绕主要街道进行沿街建设,有些乡镇仍存有短期行为,只满足于修修补补,没有全力靠上抓。旧村、镇中村改造工作只是刚刚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达不到开发改造建设一片,配套完善发展一片的标准和要求。

(三)各种因素制约,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缓慢。城镇化的根本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小城镇聚集,但近年来我县农村人口转移一直十分缓慢。这一方面是土地流转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大多数剩余劳动力摆脱不了土地的束缚,到企业务工的劳动力大多为季节工,不能真正转移到城镇落户居住。另一方面住房

—4—

价格较高,现阶段县城单元楼房平米售价达2000-2300元,单元楼房房租每平米每年达60-100元,普通平房房租每平方米每年达40-80元。这种房价及房租状况,导致农村人口难以进城立足,就连靠工资生活的新老工作人员,如没有其它经济来源,购买一套住宅也会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除了XX、郑山两个街道办事处建设了居民楼,其他乡镇动工建设居民楼还刚刚起步。再加上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完善,农民进城镇务工、经商阻力重重。

(四)脏乱差现象突出,城镇管理亟需规范。城市管理方面,除了环卫实现了一体化管理以外,像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公园广场等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头管理的现象,特别是园林绿化管理,目前,除县园林部门管理以外,还有经济开发区、沿街单位、两个街道办事处等多家管理,导致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影响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开展,急需进行规范。小城镇管理方面,由于历史欠帐较多,城镇供水、排水、环卫、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一些无害化处理项目还是空白。大多数乡镇没有建立一整套系统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更未建立健全城镇日常管理队伍,使城镇脏乱差现象得不到彻底消除,乱草堆、垃圾堆、粪堆等遍布街头,臭气熏天,看上去破烂不堪,甚至不如个别村居管理的好,严重影响了全县的整体形象。

(五)投融资机制不顺畅,建设资金不足。多年以来,我县城镇建设的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主体以政府为主。由于县级财力有限,镇村经济基础薄弱,而且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导致城镇建设的路子越走越窄,资金不足的困扰越来越

—5—

大,城镇建设投入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出现加剧之势,稳定、健全、有序的投资机制远远没有形成。

(六)建筑市场缺乏强力监管,建设水平和档次不高。近年来,为了给建设单位和外来投资商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县放宽了对一些工程项目的管理,简化了审批程序,减少了一些收费项目,并允许一些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先上车后买票”。但是,部分建设单位和投资商以此为借口,曲解和利用县里的优惠政策,不依法办理和完善各类建设手续,不服从建设部门的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行业管理,给我县建筑市场秩序带来了冲击,遗留下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许多建设单位借此相互攀比,拒绝依法办理审批和监管手续的工程和单位越来越多,形成了恶性循环,2009年,全县不办理施工许可就直接施工的建设工程占到了60%,这些工程主要分布在经济开发区和城乡结合部。二是引发不良后果。未经依法审批的工程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违法建设工程,一些程序和手续在建设完成后很难补办,最终导致城区违法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许多工程无法竣工验收。三是引发社会矛盾。由于各类手续不齐全,建筑企业脱离了行业监管,建设部门很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实施全程监督和行业管理,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隐患。一些企业还对建设部门的监管工作不配合,甚至抗拒执法管理,2009年地王集团就因拒不执行建设部门的整改通知而发生了安全事故。而且由于减免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收费,一些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2009年已发生多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引发了多起农民工反复上访讨要工资等事件,累计上访人数达数百人,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6—

三、加快我县城乡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城镇规划全覆盖步伐。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尽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要有前瞻性,能够对城乡建设行为进行科学的指导。要改变过去开发建设一片,临时规划一片的做法,将所有建设行为纳入到城乡规划的大框架下逐步实施,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来使城乡建设更加规范有序,力争在城市和各小城镇全面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在城乡规划编制中,要成立一套专业队伍,对全县各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统一调度,统一聘请专家论证和设计,避免各部门和各乡镇各自为政,重复浪费。要加大规划落实和执法力度,确保各项城乡规划的严肃性,真正实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

(二)科学拓展城市建设空间。目前,我县城市发展过程中,主要还是围绕旧城区的改造来实施,建设区域小,发展空间窄,影响了城市规模的扩大。鉴于我县紧靠临沂中心城市,为此,前几年城市发展的方向确定为“北扩西延,两翼发展”,但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县城市简单的“北扩西延”并不科学,从城市北部来看,由于327国道、特色工艺品园区和苍马山风景名胜区的三重限制,城市越过国道向北发展已不现实,要想扩大城市规模,除了建设好327国道以南区域以外,还需要适度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发展。

具体来讲,在城市西部,可以借助青石路的修建和XX河综合整治,把城市建设框架向西延伸至青石路,建设好青云山路、沭河大街(向西打通至青石路)等路网框架,依托青云山路和XX河路之间的XX河景观带,发展以生态景观为主导的西

—7—

城区;在城市南部,可以借助沭梅铁路建设、火车站和南外环大街建设,把城市建设框架向南拓展至南外环大街(建议将规划中的南外环大街再向南移至泰安路,将XX一中、XX镇工业园区纳入到南外环以内),借助火车物流、社区改造和红石湖公园改造等,发展以工业、物流为主导的南城区;在城市东部,结合苍马山风景名胜区和滨海开发区的建设,将城市建设框架向东延伸至规划中的城东一路,建设好城东一路、沭河大街(向东建设至城东一路),增加城市东部人气,拉动苍马山风景名胜区发展,发展以休闲旅游为主导的东城区。

总之,要力争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完成城东一路建设、南外环大街建设、青石路延伸段建设和327国道拓宽改造,形成大的城市外环格局,同时形成新城区、老城区、经济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和滨海开发区“五区”共同发展的态势,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发展空间。

(三)努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2009年,我省又有三个县成功争创了国家级园林县城,这对我们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来讲,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为此要加快创建步伐,力争2011年成功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具体讲:一是切实增加城市绿化总量。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城市作为一个大花园来规划,尽快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来规划修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把所有需要增加的绿地面积都进行规划设计好,解决好“在哪里建、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并严格按照规划来建设和整改,从公共绿地、广场公园、道路绿化、单位庭院绿化、屋顶绿化等多渠道实施增绿工程,最终达到增加绿化总量的目的。二是打造城市绿化亮点。建议将XX河作为城市园林绿化亮点工程的载体,—8—

做活做足XX河治理文章,高标准搞好上游XX河文化公园、花博园及苗木基地建设、下游XX河湿地公园建设,在搞好XX河上下游建设的基础上,对XX河城中段两岸100米范围内实施规划控制,不审批大型建筑项目,并通过旧城改造、旧厂区改造,逐步建设沿河带状公园,和上下游连接起来,同时加快推进红石湖公园改造,努力形成上至327国道,下至红石湖公园的一条近十公里的滨河亮丽景观带,真正达到“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效果。各类公园、游园建设要在景观视觉和文化内涵上狠下工夫,精心没计,精雕细刻,多搞一些融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园林小品,充分展现XX现代化新城的时代风貌。三是强化单位庭院绿化。对城区所有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小区进行绿化责任分工,按照国家绿地率标准分配绿化任务,并加大考核督查和奖惩力度,强化对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的控制,从单位和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全方位监管,小区绿化不达标的一律进行强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予竣工验收,努力培育发展一大批基础较好的园林单位和园林小区,使庭院绿化达标单位达到国家园林城市要求。

(四)加快规范市政设施配套。结合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加快城市道路系统、广场公园系统、绿地系统、亮化系统、给排水系统、污水管网系统、弱电强电系统、燃气供气系统、居民供暖系统、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等的统筹规划,努力做到“一城一网”,合理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和多次改造的现象。以城市第二水厂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城乡供水体系,大力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并逐步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等

—9—

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市政设施配套体系。

(五)强化建筑市场监管。立足加大建筑市场的整治规范力度,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一要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引导建筑施工企业联合重组,壮大规模和实力。鼓励施工企业向房地产、建材加工、建筑构件生产等领域拓展,逐步由承建商向开发商、投资商转变。积极实施外出兴业战略,全力开拓县外建筑市场,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建筑外出施工总产值,壮大XX建筑业。二要建立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适当收紧监管政策,对一些必须的法定建设手续进行严格控制,对一些应该收的费用严格收取,对一些容易发生事故和矛盾的环节进行从严管理。从市场准入清出、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对各方建设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综合监管,在建设全过程形成闭合管理。加强执行建筑节能规范标准的监管力度,从设计、施工图审查到施工许可、现场监管、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大对执行建筑节能规范标准的监管力度,督促建设各方贯彻执行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三要加大建筑市场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投诉举报处理体系,对投诉举报处理实行交办、查办和督办制度,加大对建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查实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切实解决不服从管理、各类行政处罚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四要提高企业的创优积极性。积极筹备成立XX县建筑业协会,利用协会会费,每年定期对创省、市级优良工程和安全文明工地的项目部给予奖励。出台激励政策,对成功争创“沂蒙杯”、“泰山杯”的工程,由县里从企业经营税中给予减免,并从招标投标、经济奖励等方面为企业创优提供良好

—10— 的政策环境,扶植、培育一批业务精、信誉好的优秀企业,促进全县建筑业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多渠道为城市建设融资。近年来,随着各类建设项目的增多,我县城市建设的投资需求越来越大,单靠政府财政很难满足实际建设需要,因此,采取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和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资建设城市是城市融资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创新发展思路,通过有偿出让城市道路公交线路专营权、出租车经营权、路桥冠名权、户外广告发布权、沿街地段开发经营权等市场化运作手段,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融资格局。二是要加大城建招商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土地、市场等城市资源来换取外商投资,借助外来资金搞好城市建设,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七)全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县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我县城镇化水平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急需尽快提升。具体讲,需要从村镇规划编制、公共设施建设、土地资源配置、产业集聚、社会事业、融资渠道等六个方面做文章。

一是做好村镇规划文章,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要科学合理安排村镇空间布局,逐步构建梯次分明、特色鲜明的现代村镇体系。要统筹规划小城镇和农村社区的交通、—11—

通信、能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消防、供水、环保、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加大乡镇和行政村撤并力度,集中财力建设中心镇和重点镇。据测算,小城镇驻地人口达到7000人,才是小城镇的基本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才是小城镇的理想人口规模。我县现有乡镇12个,农村人口53.5万人,平均每个乡镇总人口不足5万人,乡镇驻地人口多的3000人,少的才1000人左右,即使将来有一半的人口集中到乡镇驻地,其规模也十分有限。而且村镇的经济与资源要素是有限的,分散投入和建设,必然导致个别小城镇在短时间内形不成规模。因此,要对全县小城镇发展格局进行重新规划建设,积极构筑“一核、两心、两轴、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全县区域经济加快发展。“一核”是以县城为核心的城市及城郊发展群,是全县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两心”是以大兴、曹庄两个山东省中心镇的城镇发展中心,是带动我县南部城镇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经济增长极。“两轴”是以327国道、225省道为轴心的青云、店头、蛟龙等3个沿路城镇的开发建设,培植国道、省道两侧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发展区。“一带”是以苍马山风景区及沭河风景区为纽带的玉山、朱苍、白旄、南古、石门等5个小城镇的风景旅游观光带,以苍马山景区和沭河景区为中心,依托苍马风光、沭河栗海、沭河古道等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构筑具有旅游观光功能的特色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带。

二是做好公共设施建设文章,增强小城镇载体功能。要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管道供气设施建设,完善教育、—12—

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小城镇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和聚集产业的能力。要改善村镇生态环境,重点以保护水源、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为重点,强化污染综合治理。严格建设项目审批关,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要扎实推进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硬化村内主要道路,配套建设垃圾集中堆放点,推广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工程建设,清理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房屋,整治人畜混杂的居住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力争所有的村达到村容整洁、路面硬化、饮水达标、厕所卫生、塘渠清洁、垃圾收集、住房适用、设施配套、村风文明。

三是做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文章,建设集约节约型小城镇。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对小城镇居民社区、工业园区、市场设施和公用设施实行统筹规划、综合开发。中心镇和有条件的小城镇要积极培育综合开发市场主体,除法律规定可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以外,小城镇建设用地一律实行有偿使用,闲置土地一律依法收回。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坚决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对现有两处以上宅基地的,应区别不同情况依法做出处理。所有购置新建农村住宅楼的,原有宅基地要一律拆迁腾空。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民住宅建设一律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要坚持“改造镇中村、建设中心村、撤并弱小村、发展重点村、培植特色村、搬迁不宜居住村”的原则,加快对城镇旧区、空心村的改造,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大力推进“双挂钩”政策的落实,农民进城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出来的土地要优先

—13—

用于小城镇建设。

四是做好加快产业集聚文章,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大力实施城镇化的“四个结合”:一要与工业化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二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要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推动土地流转为抓手,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三要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积极利用多年来劳务输出成果,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壮大镇村经济实力。四要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要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服务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兴办城镇各类专业市场,尽快改变沿街设市的状况,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

五是做好村镇社会事业文章,坚持村镇统筹一体化发展。大胆探索与城镇化相配套的改革措施,发展村镇社会事业。在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上,重点是统一城乡居民身份,让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并且不受身份限制。在村镇管理方面,要探索实施农民到镇区集中居住的办法和措施,尽快出台集中建设农民居住小区和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通过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办法,逐步迁村并点,建设农村社区,大幅度转移农民到镇区集中居住。在教育和就业方面,要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让农民进城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不受限制和歧视,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实惠。

—14—

在综合服务方面,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加强对农民进城镇投资兴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农民进城镇投资兴业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在日常监管方面,要 改革城镇建设管理方式,深化城镇公用事业的改革,对城镇供水、日常保洁、垃圾处理等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变政府对公用行业的直接行为为间接的监管,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宏观监管。

六是做好拓宽融资渠道文章,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积极完善投融资机制,破解城镇化投入不足难题。城镇化建设资金问题一直是瓶颈,是难题,建议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做活城镇经营文章,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系。小城镇建设的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基础设施配套费(地方留成部分)、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各项税费要重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存量资产置换、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财政贴息贷款等途径,吸收社会投资和外资,加快小城镇的水、电、路、气、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学习和借鉴外地“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的经验,坚持以市场筹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投资者真正得到实惠,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五日

篇6:《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

论文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家庭美德”和“家庭责任”建设,倡导建立“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这是新时期我党重视家庭建设的集中体现。事实上,创建和谐家庭也正是在新时期崇尚科学发展观和积极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寓于各类家庭创建活动中的重要成果和体现。创建和谐家庭,既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这其中还有许多关键性认识尚未完全理清,本文将着力于解决这些认识问题。

论文关键词:家庭责任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家庭美德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社会风尚

一、从和谐思想的由来看,和谐家庭是创建和谐社会在家庭领域的集中体现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人类智慧所关心的重要话题。如中国古代贾谊在《新书·道术》中说“刚柔得道谓之和”,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说“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戴震在《原善下》中说“中和,道义由之出”等。又如西方古代赫拉克利特说“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毕达哥拉斯说“一切都是和谐;和谐是普遍的、一般的、必然的和绝对的”等。归纳起来,古人的“和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和谐”通常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就是社会各个方面、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2)“和谐”本身并不排斥差异与对立。只有事物内在的差异即事物本质的差异才是和谐的前提,没有差异、没有不同,也就没有和谐。(3)“和谐”不仅仅指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矛盾乃至冲突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4)“和谐”具有广泛的外延,不仅仅指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民族国家之间的和谐乃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当代的“和谐社会”概念是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的。后经过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的完善,已成为一套指导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体系。其中,“和谐家庭”可以说是创建和谐社会在家庭领域的集中体现。从和谐家庭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密切关系来看,首先,“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是否和谐及其和谐的程度,乃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及其和谐程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维度。没有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就是片面的、不完善的。其次,“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基础”。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其面貌、家庭关系的状况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面貌。再次,“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家庭和谐可以化解家庭内部的矛盾,避免将家庭的矛盾推向社会以进一步激化矛盾,从而避免因此产生的不稳定。和谐的家庭还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一个舒缓紧张压力、疏导社会矛盾的空间。

从概念上讲,和谐家庭是个内涵非常丰富的社会范畴,包括经济、政治、法律、伦理、心理等众多领域。从本质上来讲,建设和谐家庭就是要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文明家庭新模式,是新时期“五好文明家庭”等家庭创建活动的延续和深化,并以家庭的和谐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类似“和谐家庭”的提法还有“幸福家庭”等。相比之下,“幸福家庭”更多强调的是主体对家庭生活的舒畅和愉快感受。两者的内在联系在于:“和谐是幸福家庭的精神要素”,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历来是家庭兴旺发达、生活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换言之,只有生活在和谐家庭中的人才是幸福的、快乐的,家庭和谐为家庭幸福提供了可能性。

二、从系统的角度看,和谐家庭是家庭系统内各要素间高度耦合的均衡稳定状态

首先,家庭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一般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一系列要素组成的,每个系统的构成要素都具有相互依赖性,每一个要素都以某种方式及影响着其他部分,又影响着整体。家庭也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家庭系统存在如下基本特征:(1)“家庭是一个有边界的系统。”这种边界是指将系统、子系统或个人与外界环境分离的一道隐而不见的界限。它“可以适应家庭成员的变化,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同时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努力实现家庭功能”。同时,“家庭的边界必须是半渗透的,以确保它的生存和对社会的适应”。家庭必须适应因其成员的成长或其他事件的发生而产生各种变化,否则就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和谐的状况。(2)家庭系统具有一定的规则(明文的或潜在的)。“家庭规则决定了人类行为的模式,提供互动模式,是建构和维持家庭成员关系的公式”。这些规则包括明文的,如我国提出的“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规范;也有各种潜在的、不成文的规则,如大人对小孩的权威。“家庭规则可帮助家庭形成次序和稳定,同时允许家中成员在变动的环境中改变,从而维持家庭系统的均衡和稳定”。(3)家庭系统具有一定的恒定作用,或者说家庭是“一个可调节的自稳态系统”。这是指家庭内部协助其内在平衡的持续和动力过程,即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改变,家庭总是会趋向于维持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当家庭内部的一部分要素发生改变时,另一部分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两者共同作用使家庭恢复稳定。这一过程叫做负反馈,通过负反馈使家庭系统功能稳定和自适应”。当然,这种恒定作用具有一定的限定范围;当改变太突然,或超过了系统所能忍受的极限时,就会产生具有对抗性的反应,家庭系统也就无法维持其稳定状态。

其次,家庭系统是一个可以在心理上、生理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可以维护现存的社会结构。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来看,“家庭的中心特点也是均衡,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功能是重新确立被外界打乱了的和谐均衡状态”。针对工业社会带来的变化,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家庭功能缩小论、解体论的观点。如日本学者富永健一就认为,家庭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宗教功能以及亲属相互扶助的功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被众多社会功能执行主体大幅度取代,按照产业化社会“基础社会衰耗法则”,家庭、亲属的结合功能处于解体和缩小的过程中。但即使如此,当前社会的家庭所承担的功能依然是多方面的、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对于自古以来极为重视“家”的我国而言更是如此。总体而言,我国的家庭目前依然承担着一定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生育功能、教化和教育的功能、抚养和赡养的类社会保障功能、闲暇生活和情感满足的功能以及其他功能;而且,家庭所承担的许多功能对于个人而言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再次,子系统之间耦合度越高,家庭系统就越稳定与和谐。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要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的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自然随之出现问题。所以,如果家庭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就需要加强社会干预以帮助其恢复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之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针对家庭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社会手段,能够消除或减少对家庭成员和家庭整体所构成的威胁和伤害,最大限度地保持家庭的稳定,满足家庭成员的利益需要”。夫妻、亲子、兄弟姐妹都是家庭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也是家庭不和谐现象的主要来源。其中,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轴;在家庭的发展过程当中,夫妻关系不但距离最近,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子系统。亲子、兄弟姐妹子系统也对整个家庭的稳定与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创建和谐家庭,首先就必须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只有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家庭的和谐才会成为可能。

最后,协助家庭成员发掘家庭的社会支持或社会资源,乃是协助家庭或家庭成员解决问题、度过困难和危机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策略。社会支持理论认为,家庭对于其成员而言始终都是一个生活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的增加,会使人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显著提高”;“支持适时介入到有压力的环境中可以预防或减少危机的发生”;“适当的支持可以介入压力的处理,解决问题,减少压力所造成的影响”。“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或家庭资源主要包括个人资源(如个人教育程度、学识、技巧、素质、心理健康、自主能力等)、家庭资源(指家庭的凝聚力、适应力、组织、沟通技巧、婚姻关系、家庭功能等)、社区资源(指来自家庭外部的个人、团体、机构组织的资源)”。所以,一旦家庭系统发生不和谐的现象,协助其家庭成员去发掘家庭的社会支持或社会资源将会至关重要。

三、从发展的眼光看,和谐家庭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是在互动、冲突、发展中形成的。

把家庭视为一个系统,容易让人误以为“和谐家庭即永恒均衡与稳定的状态”。但其实不然,均衡和稳定的状态只是从一个侧面阐释了和谐家庭的本质。而从发展的眼光看,和谐家庭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是在互动、冲突中形成的。

首先,家庭关系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且家庭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冲突。互动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或人们对他人的行动和反应过程,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家庭成员通过互动建立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兄弟姐妹关系等。因此,家庭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此外,家庭不仅承担着满足其成员需要和维持自身稳定的功能,而且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冲突。每个家庭成员都会依其个人的目标和兴趣行动,包括需要、价值观、目标及资源,因此在其日常生活与家人互动中会尽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求、利益及追求;但由于资源(爱、注意、权力、金钱等)往往都是有限的,也就难免会出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现象。和谐家庭是斗争和妥协互动的结果;家庭成员要在合理的“度”之内分享各种资源,才有可能实现家庭的和谐共生。除了因资源有限而产生的家庭内部矛盾与冲突,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家庭内部冲突,如因观点不合而产生的争执、因期望与现实差距而产生的抱怨等等。总之,家庭内的冲突会始终存在、不可回避。

其次,对于家庭而言,冲突并不一定是坏事,冲突也有其正面的社会功能。它可以起到类似于“安全阀”的功能,就像锅炉里的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家庭结构的维持。冲突对于家庭之安全阀的功能在于:在不破坏家庭结构的前提下使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情绪得以释放出来。具体而言,家庭冲突这种“安全阀”功能主要体现在:(1)“大量的低激烈程度的小型家庭冲突可以释放紧张能量,避免激烈程度高的、破坏力强的冲突的发生,从而对家庭关系起到长期的维持作用”;(2)“家庭冲突可以使冲突各方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立场、观点、情感和行为模式,从而加速彼此适应的过程,促进家庭走向和谐”;(3)“家庭冲突可以尽快暴露家庭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从而避免这些不合理成分沉淀下来最终导致家庭的完全破裂。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冲突的刺激,可以促进家庭成员尽快改善、修正不合理因素,而使得家庭关系得到调整和改进”。当然,也不能对冲突放任自流甚至故意多制造冲突。要积极冷静地处理家庭中的冲突,重要的不是要完全消除家庭冲突(而且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而是要把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使它不至于成为伤害家人和分裂家庭的力量。

篇7:《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6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62例健康者中,男47例,女15例;年龄42~72岁,平均(62.2±5.4)岁。观察组62例食管癌患者中,男48例,女14例;年龄41~72岁,平均(61.9±5.5)岁;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21例,Ⅲ期47例;鳞癌患者55例,腺癌患者7例;发病部位:中段38例,下段20例,上段4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术后1、5、10 d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水平进行检测及对比。均抽取晨起空腹血进行检测,其中,血清HSP27、HSP70、DKK-1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试剂盒分别为购自上海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热休克蛋白27(HSP 27)ELISA试剂盒、人热休克蛋白70(HSP 70)ELISA试剂盒及人Dickkopf 1(DKK-1)ELISA试剂盒;RFER、RFIR水平则先采用酵母菌花环法检测然后进行计算得出,公式为RFER(%)=[(58℃灭活血清组C3bRR-生理盐水组C3bRR)/生理盐水组C3b RR]×100%;RFIR(%)=[(58℃灭活血清组C3bRR-室温血清组C3bRR)/58℃灭活血清组C3bRR]×1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Ⅰ期术后同时段比较,*P<0.0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术后1、5、10 d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水平比较

对两组人员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水平比较显示,术前及术后观察组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FER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5、10 d的HSP27、HSP70、DKK-1及RFIR水平持续下降,而RFER持续上升。见表1。

2.2 不同TNM分期患者术后1、5、10 d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水平比较

TNMⅠ期患者术后1、5、10 d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改善水平均优于Ⅱ、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食管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我国是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国家,主要与本病在诊断时大多已经为中晚期患者及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有关,而食管癌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差于早期患者,因此有效的预防及发病后及早的诊断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3]。临床诊断中因食管癌早期患者多表现不明显,尤其是隐伏型肉眼不易见,故对其诊断更应慎重。食管癌患者机体中的某些因子会随发病及加重或转归而发生变化[4,5],而对于这种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了解其治疗效果及早期诊断均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笔者就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其在食管癌患者中呈现一定幅度的变化,对其术前、术后1、5、10 d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术后患者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IR水平持续下降,而RFER持续上升,术后10 d TNM分期Ⅰ期患者的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水平与健康人群差异不大,而Ⅱ、Ⅲ期患者与健康人群仍存在一定差异,也从侧面反映了手术对早期患者的效果优于中、晚期患者。分析原因可能为HSP27、HSP70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等有关[6],当肿瘤细胞处于增殖状态时HSP27及HSP70则处于分泌的高水平状态;而DKK-1则在肿瘤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且其水平对于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7];RFER及RFIR与恶性肿瘤细胞分泌抗原物质导致免疫复合物水平增高,从而影响到红细胞免疫有关[8,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的变化规律可反映手术效果,并且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有较为明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文祥,肖高明,胡星明,等.食管鳞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mRNA的表达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3):358-361.

[2]李波波,李道堂,赵东波,等.食管鳞癌患者血清DKK-1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36(7):544-547.

[3]Yu H,Liu G,Zhao P,et al.Hormonal and Reproductive Factors and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Chi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a Case-control Study[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1,12(8):1953-1956.

[4]李书军,和宇峥,吕宝雷,等.DKK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20):2116-2122.

[5]汤忠明,陈志坚.食管癌临床分期现状[J].医学综述,2011,17(2):224-227.

[6]王文祥,陈胜喜,邬麟,等.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7,9(7):915-917.

[7]陈家宽,吴洲清,彭艳,等.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27(9):1195-1197.

[8]Yan W,Shih JH,Rodriguez-Canales J,et al.Identification of uniqueexpression signature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in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J].BMC Res Notes,2012,5(1):73-74.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和化学教学的融合下一篇:支架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