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现代管理:乾卦与管理

2024-06-06

《周易》与现代管理:乾卦与管理(精选4篇)

篇1:《周易》与现代管理

一些两方学者都非常注重从《易经》中吸取知识、方法。

达米安一奈特1986年写了一部根据《易经》的体裁和内容以商业和决策为主的书籍,简称为《决策易经》。

《决策易经》一书的整体结构与《易经》相似。除序言外,分六十四卦,每卦的卦名和六爻都与《易经》相同,但其它内容则不同。

在卦名之一书有卦辞、方式、环境、概念模型等项。其后决策事项。此项中又分许多条目(分项),计有:管理、计划、增长和生产力、反馈、广告、市场、风险、产品选择、服务、崛起、撤退、创新、直觉、投资和财务、合同与协议、时间调整、通讯、资源保证、国际贸易、研究与发展、不幸原因、好运原因等。这些条口在有些卦中有较具体论述,在某些卦中则仅论述其中某些条目。由上述项目名称可见,它们已涉及到商业、决策和管理的许多方面。

达来安一奈特认为:《决策易经》可以使一些被人们忽视的因素显化,提供一些抽象信息,使人们相对地容易找到与他们有关的一些事件。这是由于在宇宙中各种事件的相互联系是有序的、有原因和有结果的。如果人们有耐心和毅力去发挥认识的直觉能力,和掌握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动态变化的能力,则往往能做出较好的决策。如果一个人能与自然界的有序性有较好的互相理解和调整,则会有较多的成功机会。

《易经》可以起到“催化剂”和和“放大器”两方而作用。通过《决策易经》的咨询,人们可以得到一些被强化了的信息,而能考虑得更全面些。这是由于应用《决策易经》的过程可以增强直觉的作用,细微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去取得共鸣。它可以通过逻辑和直觉两方面的结合,使人们了解得更多,考虑得更全面,从而使决策也能更好一些。

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从1979年开始,把周易用到管理方面,熔艺术、管理、哲学科学为一体,建立中国管理科学,其哲学基础就是《周易》。这样的一个管理系统是开放的、全息的,把人的情性与理性结合的,而不是机械的。这种中国管理科学强调发挥整体作用。整体的各部分有差异,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考虑到整体的动态平衡。同时又把人看作万物之灵,人本身是一种创造力,有意志的自我组织。它是《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具体表现。

《易经》所提出的哲学是一种安和乐利的境界,电就是管理最高的境界。安就是定位;和就是调和上下、左右、阴阳等;乐就是安稳、快乐;利就是发挥全体之大用。

成中英根据《易经》基本思想提出了C理论一种中国管理理论。

C理论的五方面内涵在管理科学中可具体化为5项功能;决策(计划)、领导(用人以及领导要以身作则)、组织(协调)、应变(策略)、创造(改进),并相应地赋以土、金、火、水、木的五行特性。

C理论以理性开发人性、以人性充实理性,它在先天上表现的圆融和整体性,可以弥补西方以及日本管理理论偏执和不足。

成中英强调:除了管理形式的建立以外,还要注意人性的开发,自我实现(自组织),把人性和理性制度结合起来。

篇2:论《周易》思维与现代营销

[关键词] 周易 思维 现代营销

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充满了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影响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都可以看成是《周易》思想的分支。其中儒家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提倡积极地“入世”,强调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属于“阳”;道家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代表,强调保存自己的重要性,这是“避世”的角度,属于“阴”。这“一阳一阴”的思想是一体两面的,如果不保存自己,怎么谈有所作为;在有所作为时,也要不断思考如何保存自己。这些两种思想,归结起来就是《周易》的思想,就是“变”的思想,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本。

《周易》虽然是远古的著作,但后来经过周文王、孔子的修订,使它从一本占卜书,成为了哲学书。到今天,《周易》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的一部分,很多日常用语都是从《周易》而来,比如说:否极泰来、乐天知命、无妄之灾、不速之客、三阳开泰、文过饰非、风雷激荡、防微杜渐、自强不息、反目成仇、立竿见影、物极必反等。这些思想影响了我们每个中国人,而我们平常没有察觉,也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做为“百姓”,不知道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就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一、从乾坤卦看营销,于外造势,于内做实,势为实之天,实为势之地

《乾》为天,《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天地阴阳互生万物之含义。乾卦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宇宙自然的法则而言,天道之刚健有力与地道之柔顺宽柔双向互补,协调并济,共同促成了万物的化生,就品牌的价值而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也是两种应当具备而不可或缺的品牌之品德,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因此,乾坤并建,作到刚而能柔,柔中有刚,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而形成一种中和太极之美,是品牌艺术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从事实际品牌运作所应当奉行的基本原则。

但是,统观《坤》卦各爻辞的含义和《坤》卦各爻辞之间的演变关系,《坤》卦如同《乾》卦一样,从“初”爻开始到“用”爻结束,也是反映一个事物由始到末的发展演变的全过程的。结合乾坤二卦的哲学思想及六爻,将一个品牌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一、品牌初建阶段;二、品牌导入阶段;三、品牌成长阶段;四、品牌瓶颈阶段;五、品牌成熟阶段;六、品牌衰老阶段。根据乾坤二卦六爻来区分品牌建设过程的阶段与所面临的品牌地位不但非常科学,而且让操作者豁然开朗。也为决策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从营销造势的角度看,市场营销本质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认知的竞争:么种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什么“远远重要过其实际上“是什么”——这就决定了企业之间最高层面的竞争不是产品功能的竞争,而是消费者认知的竞争。所以公共关系主导的营销造势在其中提现出强大的作用,以卓越饿新闻策划以及良好的沟通手段,让社会公众全方位了解企业,了解产品背后的人,企业,文化和故事,促成他们对品牌由认识而了解,由了解而无限忠诚,品牌得人心以的天下。

对于企业内部要做实,基础为本。企业于内要有二件过硬产品:产品质量,业务人员素质,质量就是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质量就是公司的生命。没有保证质量管理措施,就不会有更好的产品质量,没有好的产品质量就没用公司更没好的未来。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目光长远的企业应该是不惜一切力量抓产品质量,营销的根本是产品质量,方位营销质量,无论是那一家企业哪一个品牌,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就不会长久的发展下去,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一夜之间轰然倒下许多企业数不胜数。

二、从革鼎卦看营销,以革胜,以鼎和,不变难以速胜,无鼎难以长青

革卦象曰:苗逢旱天渐渐衰,幸得天恩降雨来,忧去喜来能变化,求谋干事遂心怀。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兑)相叠。离为火、兑为泽,泽内有水。水在上而下浇,火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干;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出现变革。变革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鼎卦象曰:莺鹜蛤蜊落沙滩,蛤蜊莺鹜两翅扇,渔人进前双得利,失走行人却自在。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离)相叠。燃木煮食,化生为熟,除旧布新的意思。鼎为重宝大器,三足稳重之象。煮食,喻食物充足,不再有困难和困扰。在此基础上宜变革,发展事业。

革卦六爻变个次序就变成了鼎卦,所以革卦与鼎卦就成了综卦。古哲将些二卦联系在一起,说革卦讲革故,鼎卦讲鼎新,革故必须鼎新、为了鼎新,鼎新必须革故,为了革故。不如此革故鼎新,万物就能适应四时的寒暑变化,或者被热死、或者被冻死。所以无论是革故还是鼎新,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利生乐生,为了生生不息。万物都会在特定的条件下处于革卦状态、又都会通过复杂的变化处于鼎卦状态,前者是革故,后者是鼎新,前者是让应该去的去,后者是让应该来的来,有去有来,往来成古今。

从革卦鼎卦看营销,应当以革胜,以鼎和。一棵树有基础和与枝叶,如果把鼎比作基础,那革就是枝叶,可以说:没有鼎,就没有革,革是在鼎的支持上,才能称之为革。

诸葛亮当年六出祁连山,真正失败的原因,可以说就是没有坚实的基础,一区区蜀国一隅之地,根本没有战胜魏国的战略优势,再加关羽,刘备两次于东吴作战失利,到诸葛亮连年用兵,蜀国胜魏已基本无望。古代战争,现代战争,乃至于商业竞争,没有基础及战略基地是很难想象的。而营销创新是我国企业与国际竞争环境接轨的必然结果,亦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内接这直接导致我过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对手的增强。而面对着一切,我国企业表现出诸多的劣势。尤其是营销观念落后者一致命弱点,使企业面对强大的重症对手和高强的营销手段不知所措,还有一些企业的体制问题同样表象出企业竞争力的弱势,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则须从营销管理当面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因为营销创新就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另外,通过营销创新,企业能科学合理的整合各种资源,并能提供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从《周易》看营销管理方法论,外贯经营,内通管理,方能常胜于市场

企业活动分为两类,一是经营,二是管理,所谓经营,是创造增值,所谓管理,是降低成本,管理为经营服务。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周易》十分重视管理方法,而其管理方法概而言之主要有二类,一是变易,二是协调。正是通过变易和协调来实现管理,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

“易”就是变化,孔颖达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易传》也讲“生生之谓易”,认为易就是变化、变易。变易亦即变化、变通、改革之意。这成为其管理的主要方法。为什么要变易、变通、改革呢?首先,在社会发展中要成就盛德大业就不能墨守成规,或者永远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稳定”水平上,只有变易、改革,才是社会发展的出路,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即“通变之谓事”,因此说变易、变通、改革是事业成功、社会进步的基础。其次,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通过变化、改革才能通畅,只有通畅了才能使社会得到进步与发展,并使社会统治得以长久地存在下去,所以《周易》主张对于过时的方针、政策、制度要进行改革,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就是说只有通过改革过时的制度、政策,才能使百姓乐于进取而不知懈怠;也只有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才能使百姓适应改革的社会思潮,从而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去。另外,革新、变易也是治国平天下安身保国的必要条件,它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同上,。那么,怎样变易、革新、变通呢?《周易》提出了几条基本原理。一是要顺天或应天而变。这是说,变易革新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进行,不能逆规律,逆历史潮流而行,指出要“广大配天地”,主张“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认为只有顺承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可以资生万物,“应乎天而时行”。特别是在《易传•彖•革》指出“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把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王朝的革命看作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二是要顺时而变。即是说,变易、变革必须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时机,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只会徒劳无益。《易传》指出“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要求变通、变革适应四时的变化,并特别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要求“观乎天事,以察时变;观乎人事,以化成天下”,认为只有随时而变“与时行”才可见“天地万物之情”,一旦时机成熟,环境允许,就要尽快地实行革命;如果不成熟,就不能急于变易,如果已经开始变易,也应该马上停止。所以,它要求“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真正做到“君子以治历明时”,“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三是要应乎人。在社会改革的大潮中仅仅顺天趋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改革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但改革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改革的受益对象也包括广大的黎民百姓。因此,改革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能否满足广大百姓的愿望,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是变易改革成败的关键,因为“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所以,《周易》在顺乎天、顺乎地、趋于时的基础上,还要应乎人,以满足广大民众的愿望、利益与需要。它指出“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主张“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要求变革变易以明察民情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而“使民不倦”“使民宜之”,并能充分发挥人道的作用。“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无论哪种管理,都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实际上,管理就是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这其中尤其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现代管理学的要旨,也是《周易》所推崇的管理方法。《周易》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要求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种矛盾激化,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所以它反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出现“太过”和“失中”两种情况。并指出太过则反,即物极必反,人就会走向反面。而失中则致于凶,会使自己(指统治阶级)处于凶险的境地,故而它提出协调的中和、平衡思想,认为“保合太和乃利贞”,这同孔子的和为贵以及《中庸》的致中和思想极其相似。

篇3:《周易》与现代管理:乾卦与管理

【摘 要】周易思想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各个方面,其思想价值也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的重视。在周易的现代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与现代社会心理健康相关的思想还未被加以利用,这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

【关键词】周易 思想转化 心理健康

《周易》经历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之中。《周易》的应用,将对我国科学事业的促进,战胜各种困难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什么是易学呢?简而言之,就是从观察日月运行及其所产生的阴阳变化中发现的一整套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它好像一把打开科学宝库的通关钥匙,也可以称之为一部宇宙代数学。

在现代教育学中,周易中的变与不变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大学校园中,各类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什么是《周易》

周易就是周代之易,孔子定为五经之一,它分本经、大传两部分,易经是我国群经之首,是一部用阴阳学说揭示和描述宇宙内在本源规律的书。民间称无字天书。周易不仅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也是做人之道的宝典。

中国古代对于周易思想已经有了充分的研究,在预测学、认识学与行为学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在预测学方面,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如今。在现代社会中一旦提到周易,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八卦与预测。但是对于现代周易的运用,传统的八卦、两仪等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过于遥远,也过于抽象化,我们更希望运用周易的思想,将我们日常的生活与生产联系起来,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二、周易的现代思想转化

一种文化想要被传承发展下去,就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适应人的变化与发展。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历经千年延续下来的一般都是能够适应时代变迁,并且被时代运用的思想与文化,而周易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更多的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大家更希望周易走进中国传统家庭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其中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得不提。

随着现代物质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丰富,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精神生活空虚的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在物质发展,智商发展的同时,很多学生也伴随着出现了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绝望等极端心理。在周易中其很多关于心理发展的思想应该被现代大学所运用,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推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天地阴阳的两面性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源泉,其中关于天地、阴阳等事物两面性的看法一直影响着我国哲学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看到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着两面性,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就像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思想是一样的。

2. 变与不变的思想方式

对于周易思想的理解与传承可以看出,我国是最早摆脱神学思想的国家,周易中的变与不变就是哲学辩证法、发展观点。易者,不易也,它包括了天地万物普遍的理论现法则,是分辨一切事物的准则;易者,变易也,作推衍解。天地之大,万物之,变化莫测,但可通过易理推衍,钩深致远,达到对层出不穷的事物变化,能“唯变所适”;易者,简易也,有如模式或公式。

三、周易的心理教育价值

周易思想在现在认识学与行为学中的价值在心理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应该看到,在天地人的思想发展中我们理解作为人应该在自己的生命发展中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在“致和谐”的思想中我们看到了在合作发展中推动共同进步的重要性;在“礼义信”的价值观念中我们理解了作为现代公民我们身兼的责任与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将周易的思想进行现代转化,并运用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我想这也是我们当前继续进行的工作。

1. 关于天地人的心理教育——重视人的主动性

《周易》是一部为人而作的经典,以人为中心,把人当作考察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周易》的本质所在。统观《周易》的六十四卦,每一卦都离不开一个“人”字,都是关于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建议和要求。 首先是善于学习、勤于进取的人,这要求我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将周易的现代含义传授给学生,让他们理解从几千年前的古人开始就已经知道了作为主体的人,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向周围人学习,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思想;其次是要有作为人的基本品质与思想,要知道我们作为大学生要有怎样的价值定位与思想追求,这也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寻找适合自己的价值追求,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存在,这样才能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富强;第三是敢于担当,善于变通的人,现在社会中我们在智商发展中基本上都不存在问题,但是真正善于变通、有责任意识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

在周易的天地人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主体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正确的看待自己,正确的对待他人,这也就是告诉我们社会发展中,我们首先要学会怎样的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摆正自己的心态,才能更有幸福感。

2. 关于和谐发展的心理教育——重视团结合作的意义

周易思想中“致和谐”是与现代社会最为契合的一个方面。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和谐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理解、接受与发展。个人发展要有和谐的心理环境与外部环境,社会发展要有和谐的政治、经济等环境,国家发展要有和谐的民众关系等等,和谐无处不在,而周易的和谐思想也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方面。

致和谐是《周易》的重要社会理想,是建构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比》卦是《周易》作者所追求的和睦亲善和安定互助的社会环境的政治理想的显现,也是儒家所倡导的“合和”精神的源头。在个人发展中我们从周易的“致和谐”中更多看到了的是作为个体我们如何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团结合作在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体现着个体的价值所在,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发展潜力,更多的还是他与社会、与环境的适应、发展能力,而周易思想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去合作,怎样去沟通。

3. 关于礼仪价值的心理教育——重视公民责任感与文明礼仪

周易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在于“循礼”,遵循做人处事的基本规范和秩序。礼乃天地之秩序。《周易》中,礼是“四德”的基本构件,礼要求人们的思想行为必须遵守客观规律和规则。不论做什么事,处理什么关系,大到治国理政,小到操持家庭,都必须以礼为准则,循礼而行,才会万事亨通。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很多思想中都可以看出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对于“礼义信”的重视,孔子有云:不学礼,则无以立。

礼义信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就是责任感与道德观,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在考验着现代公民的“礼义信”,而在当今社会中缺失任何的一个方面,我们都无法很好的在社会中立足。为礼的根本是谦柔,若能以谦柔处世待物,即便遇到像踩到老虎尾巴这样的危险之事,也不会为虎所伤。所以大学不应该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学生社会责任感与道德价值观正确发展的场所,学会包容、谦让与承担,才能真正成长为社会的栋梁。因此运用周易思想来理顺、发展学生的礼义信,让学生在校园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四、学会做人,也学会做事

周易思想在近几年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方方面面的认可与运用,我们看到了其价值,加以运用与发展,我们仍然对其有很多迷茫、未确定的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理解,也需要社会各界重视周易思想的现代转化,将其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让我们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

【参考文献】

[1]程颐. 周易[M]. 北京:中华书局,2008.

篇4:《周易》象数理管理法则

古老而简洁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蕴藏着深刻的东方智慧。通过对《周易》的科学解读,将其中宝贵的智慧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从而帮助企业和企业家建立起本土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失为古为今用的妙法。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周易》并非鸿篇巨著,仅由《易经》和《易传》两部份组成,但其内容博大精深,对后世的影响无以伦比,时至今日,仍然光芒四射。

数千年来,学易治易者穷经皓首,显微阐幽,探赜索引,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述,但真正握其精微要义者却寥若寒星。当人类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周易》的历史花朵在诸多科学领域绽放异彩。《周易》思想及思维方式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导致了东方管理学的产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周易》的最基本思维模式就是象、数、理,象断事体,数定吉凶,理推源由。《系辞传下》指出:“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通过观天法地,以达到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的目的。

远古的伏羲氏“始作八卦”,起源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之后,通过进一步的总结归纳与升华,形而上为之学,创作了八卦的符号系统。从其产生与发展看,符合科学产生的基本程序,由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分析得出世间万物的一般性特征,然后归纳创制出象、数、理的逻辑体系。

一、《周易》象、数、理概述

《周易》象、数、理思维模式的“象”,就是观察各种自然、社会现象;“数”就是在“象”的基础上研究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理”则是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达到形而上的道。

1、象

《周易》“象”思维,其实质就是观察法,通过观象、类比和模拟,形成卦象、爻象、位象等符号系统,然后再辐射到万物类象,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

《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略例》中说“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说:“物生而后有象”。《老子·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注”。在用象析的方法中,包括万事万物的本象和拟比类象。万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象兆、象声、象形、图象、气象、病象、脉象、脏象、卦象、爻象等等。能够知象而解象、破象,才能进入象、数、理的易学世界。

象还分为静态的象与动态的象两类。一方面,静态的象为阴,动态的象为阳;另一方面,静态的象为不易,动态的象为变易。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只是八个静态的符号,其动变关系是通过每一卦中的爻的阴阳变化反映出来的。在八卦中,乾、坤、艮、兑是相对静止的,而震、巽、离、坎则是动态变化的。

2、数

“数”即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万事万物在时空中发生的变化通过五行生克制化、旺相休囚等的现象反映出来。在《周易》看来,即体现为数的变化。世间万物都可归为数,所以,数是最好把握,最接近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部分,也是让很多现代学易者最容易接受的部分。

《说文》说:“数,计也”;《老子》曰:“善数者不用筹策”;《祖冲之》:“专攻数术,搜炼古今”。这里讲的数术是指易理、天文、历法、算法等学问。《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汉·王充《论衡》中说:“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内含策略与权术之意。古人以数论事物间的相关性、规律性、结构性和必然性等。人世间充满了数,如数目、数量、数据、数值、数制、数学、数字等,所有与数有关的问题构成了数学,所以,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的科学。数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一种语言和思维工具,用数学符号、公式、模型、图表、曲线等来反映事物的规律、特征、变化、联系等,是最直观、简洁、准确的方法。《易经》的逻辑就是用数来表述、解析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趋势、特性和规律。

3、理

“理”就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次序,是非得失的标准,科学体系,应对事物变化的策略等。如:理论、理由、理性、理智、理念、理喻、理解、理想、理科、理财、理疗、理睬、道理、管理、治理、修理、明理、事理等。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庄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

理也是逻辑和思维的方式。按照《周易》的思维模式,无论是观物取象,还是推演数理变化,或者是事物的未来存在状态等都必须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类似于经济学上所讲的路径依赖。在对未来的推演与预测上,一般都是沿着时空变化的轨迹彰往察来,并与人类自身已建立起来的情理关系及价值观相衔接,否则,无论多么精细的观物或取象,以及缜密的旺衰生克推算,都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也无法真正体现《周易》卦爻辞所蕴含的启发性与预测性。

《周易》象、数、理逻辑思维模式是中國先贤圣哲总结归纳出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其基本特点是抽象性、演绎性、统一性、全息性、和谐性,以及可实证性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可以在无限高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细微的领域之中自由地发挥运用的方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在介绍《周易》时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如果理解了象、数、理的内涵,这一评述是公证客观的。古代中国的辉煌科技、文化成就正是在这一基本方法论的滋养中,运用象、数、理的思维模式取得的。

根据《周易》的逻辑,象、数、理不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且任何事物、现象都是象、数、理的统一体。象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数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机理,象与数是统一的整体,没有脱离了数的孤立之象,也没有脱离象而存在的数。象是事物变化“数”的空间特征和存在形式,数是事物变化“象”的时间特征与演化轨迹。理是对象与数的时空变化的认识描述。一方面,无论任何数都有与之对应的象和理;另一方面,任何象也一定有其对应的数和理。象的存在与变化,体现着事物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过程。大象之变是事物存在形式及结构的整体变化,小象之变是事物存在形式的局部变化。同时,其变化的方向与强度,体现为阴阳五行属性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并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在应用象、数、理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状态时,如果时空因素不确定,则变化仅具有概率性,而不具备确定性特征;一旦时空定格,其变化的结果则具有可测定性。

二、管理中的“象”

管理中的“象”,就是各种存在、各种现象,以及管理的过程等。应用《周易》中的“象”思维管理,首先要观察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如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市场管理、营销管理、库存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各种现场管理。所有可见的事物、现象、活动等都属于“象”管理的范畴,属于管理活动中的低层管理。

1、“象”管理的基础是观象,即调查研究

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活动现象,正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窥人事。在观察中寻找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然后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法。管理科学是经验科学,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是来自于管理实践,所以,善于观象,重视调查研究,就能发现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更有效、更实用。

2、“象”管理的重点在于总结与归纳

从事物发展变化的现象入手,观察管理活动的规律,总结出管理工作的一般原理,是“象”管理的重点。现象是纷繁复杂而多变的,透过各种现象,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以达到形而上的道。

3、“象”管理的方法是实践

在观象中总结归纳出的管理方法能否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检验的唯一方法就是管理实践。经过多次的观象,总结出管理的一般方法,把管理的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解决管理问题,并进一步观察其效果,然后再进行总结、凝炼与升华,最终成为管理的一般原理。

三、管理中的“数”

管理中的“数”是从观象中总结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并洞悉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实际上“数”管理就是预测。主要方法有六爻预测法、梅花易数预测法等,类似于现代预测学中的定量预测。

如果说观象管理重视的是过去与现在,那么“数”管理着眼的是未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预测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周易》原理不仅能进行宏观预测,也能进行微观预测。宏观预测主要是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微观预测主要是预测未来的存在状态。管理者既要重视宏观预测,也要重视微观预测。《周易》“数”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有如下五个方面:

1、观象中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征兆

《周易》预测的基本原则有三条,一是无事不测;二是无疑不测;三是不动不测。

所谓无事不测是指预测是一件神圣、严肃的事,不能把预测当作游戏。只有当你有明确的预测目标,有强烈的动机,需要做出决策时方可进行预测。

无疑不测原则是指当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茫然不知所措,面临多种选择而又无所适从时才能进行预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有先兆的,当出现了变化的端倪和征兆时,就要敏锐地把握其“几微”,并及时进行预测,这就是不动不测的道理。

2、确立预测对象与预测方法

预测要有明确的目标与具体的对象,不能说测一下我要做什么,也不能说你测一下我在想什么?这都是没有目标与对象的预测,即使进行预测也不可能准确。无论是宏观预测还是微观预测、组织预测还是个人预测、以及自然、社会、经济、人事等预测,都要有明确具体的预测目标和对象,要有强烈的预知动机与愿望,才能调动各方面的信息运动,为预测提供信息基础和前提。任何预测都依赖充分的信息资料,没有信息资料绝不可能先知先觉。

《周易》预测所需信息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测主体的信息,二是预测客体即预测对象的信息。具体包含五类信息:第一,时间信息。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间信息是《周易》预测的基础资源。中国传统纪时方法是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每一组干支时间中都蕴含着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信息。第二,空间信息。空间信息是指我们生存的空间方位信息,即东西南北中等五行数理信息。第三,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信息。事物发展变化的端倪与征兆透露出的信息。第四,预测目标本身的信息。如股市预测中,股票本身的代码、名称、所属行业、所在的地理空间方位等信息。第五,关联信息。即与预测目标相关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显现出来的信息,如梅花易数预测中应用的外应信息等。

《周易》的预测方法很多,主要有六爻预测法、梅花易数预测法,以及根据《周易》原理演化出来的奇门遁甲、太乙、六壬等。

3、建立预测模型

从预测学的角度看,《易经》六十四卦实际上就是六十四个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根据预测对象的时空信息、以及预测目标的信息资料建立的。面对不同的预测目标,同一模型反映出不同的信息。这是由预测对象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与运行规律决定的,因此,六十四个预测模型实际上千变万化,包含了自然、社会、人类的所有变化信息和存在状态。

4、分析预测并得出结论

对预测模型的分析是根据八卦数理、万物类象、五行动变等在时空坐标中的生旺、休囚、病败、墓绝等进行的。其中时空因素分析最重要,物象动变的五行生克制化是基础。通过诸多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最终得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存在状态。

5、提出对策措施

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所以根据预测的结论,管理者应采取应变、适变的对策措施。应对的措施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面对好的、理想的预测结果要顺势而为,以促使其尽快实现,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另一类是面对不利的结论要采取逆势或规避的方法,以减少和降低决策行为导致的不利后果,使风险或损失降到最小。比如,我们预测某种行为将会导致环境破坏与生态失衡,决策者就应该停止或改变其行为,以阻止不利后果的出现。

四、管理中的“理”

《周易》象、数、理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理”,“理”就是管理之道、管理哲学,由一系列的管理理念、管理规律与管理法则构成。

1、太极--对立统一的均衡管理原理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周易》体系是由符号与文字构成的,最初的易经是没有文字只有符号,文字是在演易的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周易》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与阴爻。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阴阳对立统一构成了《周易》均衡性原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交感、阴阳和谐,万物化生。这一思想对现代管理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组织结构的均衡协调、市场供求的均衡一致、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流程和进度协调、权力的制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等方面均有体现。

2、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渐进性与周期性管理原理

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总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量变到质变。人类的生命周期也是从出生到成长、成熟,再到衰弱直至死亡的变化过程。企业的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一样,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与产品。世间万物总是物壮则老,月满则亏,这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渐进性原理。

自然、社会、人类的发展变化不仅是渐进的,还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周易》乾卦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上九亢龙有悔,一方面反映了渐进性原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循环原理。从旧事物的消亡到新事物的产生,自然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不是这样周期性、螺旋式的上升。比如从老产品的退市到新产品的上市,从老技术的淘汰到新技术的诞生,反映了企业、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

3、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系统性原理

天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时空,人居于承天接地的重要位置,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是自然、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天地人三才的运行规律一方面各循其道,另一方面又协调一致。即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无论做任何事,都必须顺势而为,遵循自然、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确保天地人三才的和谐与统一,否则将受到规律的罚处。在管理中,天地人三才的和谐一致,是指一个组织中,上层、中层、下层的统一与团结。

4、积善成德的人本原理

《周易·坤·文言》指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积累善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很多吉庆,累积恶行的人家必然会遗留很多后患。《周易·系辞传下》也指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这段话是说,不积累善行,是不可能成就美名的;自身的毁灭是因为累积了罪恶的结果。品质低下的人认为积累小善没有益处而不去做,以为小恶没有伤害而不革除。所以,当恶行累积起来后就掩盖不了,罪行太大也无法开脱。

《周易》的思想强调的是以人为善、以人为本。在管理工作中,要理解人、尊重人,不能一味的只追求效益或效率而忽视人的需要。易經还指出,以人为本的管理要讲诚信,守礼仪,知法度,循法则。所谓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道就是法则、法度。《周易·系辞传上》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厚德载物,兼容并包,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依靠着自强不息的意志力,不断地繁衍生息,日新其德,追求卓越。管理者要效法天道刚健的品性,不为物役,不随境迁,不畏时艰,始终坚守正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管理者还要效法大地的美德,宽厚载物,兼容并包,容得下不同的意见,以仁慈的胸怀对待员工,才会有追随者、拥护者。

6、革故鼎新的创新原理

创新始终是进步的阶梯,发展的动力。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组织才有生命力,员工才有积极性,事业才能发展壮大。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常变常新,才能适应环境,才能有新的希望与发展前景。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传上》指出:“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只有不断的求新求变,才能实现盛德大业。

7、彰往察来的预测学原理

未来发展总是具有不确定性,但未来变化趋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征兆。《周易》是研究象、数、理的学问,强调观象知变,如履霜,坚冰至,脚下踏到霜,就知道不久坚冰将要到来。古代圣贤之所以建立《易经》六十四卦体系,目的就是为了彰往察来,显微阐幽。《周易·系辞传上》指出:“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通过观察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周易》的重要功能。

五、象、数、理管理法则

通过对《周易》管理智慧的剖析,我们总结归纳出其象、数、理管理的五条基本法则。

1、太极阴阳管理法则

太极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即阴阳、刚柔、仁义的对立统一,是均衡和谐式管理。《周易·系辞传上》指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应用太极管理,最根本的要求是高层的均衡和谐,权力的约束与制衡。

2、天地人三才管理法则

天地人三才管理的实质是系统管理,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上中下齐心协力,管理者、被管理者相互理解、尊重与支持,才能形成群体合力与动力。

3、简易、变易、不易管理法则

简易、变易、不易法则也是管理的基本方法,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简单的道理,关键是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化繁入简,分工合作,管理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变易法则是指没有万能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管理方法,管理者要因地制宜,权宜应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易法则认为,任何事物万变不离其宗,天下大道殊途而同归,因此,要抓住本质,发现规律,顺势循道。

4、阴阳五行管理法则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既相生又相克,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同样存在相互影响、制约和监督。组织的机构设置、管理的控制过程、内外环境等因素互相作用与影响。因此,要从制度上建立制衡与约束的机制与方法,一方面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有行之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

5、象、数、理管理法则

象、数、理管理法则的实质是现象、过程与本质的统一。从现象入手,通过观察了解员工的动态、想法,做到未雨绸缪,发现本质,加强过程的控制,最终建立本土化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上一篇:急诊科十大护理常规下一篇:煤矿噪音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