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枫桥夜泊

2024-06-24

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共14篇)

篇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

古诗三首—《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教学重难点

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了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了解课文大意

1、解释题目。

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四、感受画面

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课文,丰富认识

1、本诗包括题目仅32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2、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眠是什么意思?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3、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苏州是中国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

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了浓浓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

4、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六、情境创设,加深理解

这船家可是个热心人,一大早就来叫张继了:张公子,张公子,起床了吗?哟,看你眼睛通红通红的,怎么?昨晚没睡好?你没睡好,那你在做什么?

诗人经历过了无数个夜晚,但是这个夜晚却与众不同,在诗人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七、自由背诵本诗。

篇2:古诗三首枫桥夜泊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和重点诗句。

2.通过吟诵,体会《枫桥夜泊》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心情。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你们最熟悉的白居易、高适、李白、杜甫、张继等都是唐朝大诗人。有不少同学会背诵不少唐诗,谁愿意背一首?

2.简介三位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预习课文

1.按照预习要求分小组进行预习。

2.说说这两首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作最喜欢哪一首?哪一句?说说为什么?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读古诗,正音。

2.理解词语。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质疑问题。

四、学习《枫桥夜泊》

1.理解题目。

“枫桥”交代了什么?(地点)

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2. 教师配乐范读。

3.反馈预习情况。

4.指名朗读。

5.引导学习全诗。

(1)齐读。

(2)逐句重点理解词语。

(3)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诗人因何而愁呢?

(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6)诗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从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分组讨论)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别董大》

根据学习《枫桥夜泊》的学习方法,掌握自学方法,自学《别董大》。

1.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3.弄清题目的意思,准确地理解诗意。

4.先同座互相读讲,再指名逐句读讲,有讲得不准确的,老师酌情指点。

5.把四句诗连起来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练习背诵。

六、总结

1.这两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理解,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枫桥夜泊》和《别董大》。

3.根据诗意,发挥想象,进行情境描写或绘画。

附: 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暮江吟》内容,认识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读准字音,理解词意诗意。

3.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枫桥夜泊》和《别董大》。

2.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学习《暮江吟》

1.按以上方法小组自学。

2.交流讨论

(1)作者及写诗背景。

(2)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最欣赏哪一句?

(4)通读全诗,逐字逐句读懂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5)思考并讨论: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抒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笔在书上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4.根据诗人描绘的意境,小组共同讨论画一幅画。

三、课堂讨论

1.自由朗读这三首诗,思考有哪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2.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3.根据诗意,进行情境描写、续写或绘画。

附: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篇3:古诗《枫桥夜泊》意境空灵性浅探

笔者认为,《枫桥夜泊》意境的空灵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每个意象都染上了诗人愁眠的心情

意象“月”正在下落,使久久难以入眠的诗人更加忧愁。因为天都快亮了,这一夜岂不是没法再睡了吗?天上的月亮独步中天,诗人这个离乡远游的愁眠者仰望着它,内心获得了一丝安慰,因为总算还有月亮伴着,月亮就像遥远的亲人心中的希望。但它开始下落了,就要消失了,这怎不令诗人更生孤寂和失意之感呢?这时漆黑的夜空传来乌鸦的叫声,刺耳之声反衬客船的寂静,令诗人更感孤寂;其声短促、沉重、响亮、悲伤,撕裂着诗人的耳膜和五脏六腑,乌鸦之声又给孤寂的心以强烈的恐怖感,诗人更加忧愁了,更睡不着了,心头焦急的程度难以言状,本来已愁煞人了,渴望安慰,却偏又生恐怖,心岂不凉若冰凌了?但老天且不理睬这些,偏在此时“霜满天”,岂不寒彻甚至冻裂诗人的心了?这已把诗人的忧愁、孤寂推向了极致。诗中之物因之罩上了诗人的愁绪,且铭心刻骨,故而全诗空灵之境顿出。

“江枫”、“渔火”这些事物呢?“江枫”不解人意,独自红着,对愁眠的诗人默默不语,没有一丝抚慰,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渔火”虽然说明有渔人掌灯,但渔人又怎能理解诗人失意的心情呢?所以只有“渔火”陪着不眠的诗人。但渔火毕竟是物,它并不懂得诗人的忧愁,只管自己燃着,独自发光,没有目的,没有用意,更无抚慰诗人之意。这些无不令在灯下船上辗转反侧的诗人忧愁不堪。更恼人的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竟也传到船上(实际上钟声是寺庙按常规敲响的),传进了诗人因愁眠而快要炸裂的头脑中,这时的诗人为排除忧愁而力争入眠,偏偏钟声又来打扰,更入不了眠,入不了眠就又更愁,真是愁断柔肠。在诗中,这“江枫”与“渔火”乃至“钟声”,又在“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基础上进一步与诗人的愁眠之情相交融,使意境更显空灵深邃。

有谁能分清诗中哪些是描写景物哪些是表达思想感情呢,二者已物我合一了。这就使诗的诗境在情景交融中空灵凸显。

2. 时间的跨度大

一方面,诗人在月落之前,或入夜时就已愁绪丛生,想早早入眠,忘却忧愁之事或失意之事,无论如何又挥之不去。到了半夜甚至下半夜,天快亮了,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受到“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刺激,受到“钟声”的刺激,枫叶红得耀眼,渔火亮得刺眼,使人根本不能入睡。因而随时间推移,诗人是愁上加愁。在诗中,愁绪的逐层加浓、加深及其与时间的推移相交融,又显出诗境的空灵。

另一方面,“枫桥夜泊”是在清秋之夜,这时令本就万物萧疏,百花凋零,冷清凄凉。加上是月色朦胧的夜晚,它们与诗人的愁绪正好相融合,也显出全诗诗境的空灵。

3. 空间的博大、辽远凸显了诗境的悠远

诗人身处客船,上是深邃而苍茫的夜空,衬托出诗人在博大的自然面前的渺小。而天空的月、远处的乌鸦、满天的霜雪,它们谁能理解诗人的愁绪呢?没有。这就凸显出一个在博大自然面前渺小而孤寂的主人公形象,使诗境显得空阔而寂寞。在这样的境界里,横插了一足的是远在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远传来,由于远,其声一定是一浪一浪,由强至弱或时断时续的,它就像拉锯一样锯着诗人的心。诗中,在这笼罩着忧愁与孤寂的博大空间里,又有沉闷钟声破空而来或擦地而来,这境界更见空灵美妙。

4. 虚实相生,实中寓虚

月也好,乌也好,它们或落它的,或啼它的,与诗人又有何相干?可那一“落”,使本就失意忧愁的诗人更生失落之感;可那一“啼”,使本就忧伤的诗人简直要哭,伤心透顶,“霜”还要来冷上加冷,岂不令人肝肠寸断吗?是的,那自然之物罩上了诗人的愁眠之情,就不再是实在之物,而是虚空痛心之物了。“江枫”、“渔火”本与诗人愁眠无关,由于诗人带着愁绪,便觉得它们是对自己默默不语,要么是同情,要么是无情,也显出了灵性。钟声本无意打扰诗人,只是诗人烦恼,刀一样割自己的心,所以钟声也虚化了,空灵了。在诗中,各个景物构成的意象群都在愁绪笼罩下变得虚空撩人,撩人愁绪,所以整个诗境也因之空灵。

篇4:漫读《江南》《枫桥夜泊》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最是江南采莲时

有些诗,需要在琵琶声里,缓缓念出。

这声音不能靠近,犹如月色花影,它是芬芳的,空灵的,娴静的,带着春意的欢喜泊在江南的绿韵中。

有些诗,需要伴着舞蹈而行。弦声切切,舞姿翩跹,有多少婉转缠绵,在水袖轻舞间,春去夏来。

江南的夏日,离不开一池池清荷。碧绿的荷叶,玉石翡翠般挤满荷塘。是怎样的一种繁茂和旺盛啊!

塘水清澈可鉴,那些调皮的小鱼儿,尾鳍轻摇,你的心中早已是涟漪四起。目光追随着小鱼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恍惚间,如在梦中。

你听,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一群采莲的姑娘翩然而至。她们素衣罗裙,低眉含笑,婉转的姿态,如荷叶间散出的古典的沉香。

这些采莲的女子,任纤纤细指在荷叶间翻飞,粉粉的脸蛋如荷花盛开。在她们的船头,刚刚采下的莲蓬已经像小山一样堆起。

你听,有清凉的歌声响起。原来,快乐的不只是鱼,还有这些采莲的姑娘!原来,这首诗所表现的便是这份劳动生活的快乐。

这样的一份自然、纯粹和美好,怎能不让人心生喜悦和向往?还好,我们可以以歌记之,以舞载之。

“乐府”便是这样一种很特殊的官署,主要任务就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汉乐府”当然是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为什么这样一首简单,甚至有些稚拙的诗歌能流传至今,并令每一个传唱它的人欢喜不已?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朴素明朗,犹如天籁。它是人类美感本能的自然流露,并且,它的单纯、稚拙是不容模仿的。

原来——简单,最美!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霜满天泊枫桥

如果要我画一幅以《枫桥夜泊》为主题的画,我一定会把画面的背景确定为深蓝色。那像海一样深蓝色的忧郁,是这幅画弥散开来的无法抑止的气息。

远处:秋夜无言,残月似钩;秋霜如雪,寒气逼人;老树静立,寺宇若现。近处:江畔枫树,隐隐绰绰;渔舟灯火,闪闪烁烁;客船夜泊,清冷寂寞。此情此景,令人深感孤寂与落寞。而栖鸦的夜啼、古寺的钟声,使羁旅之情更加不堪。

张继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据《全唐诗》中记载,大约30篇左右。而让他声名远扬的便是这首《枫桥夜泊》。

诗的首句,只七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即诗人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诗人看到的是: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只有上弦月才在半夜时分落山,这就交代了夜泊的时间。诗人听到的是:夜间乌鸦的啼叫。乌鸦夜间一般是不叫的,一定是受到了外界的干扰。我们可以想象,也许是来了一条客船,也许是月亮落下时光线明暗发生的变化,惊动了这几只乌鸦。诗人感受到的是:寒霜满天,凉气浸骨。三种不同的感受组成了一个特定的景象。我们不难推测,这是在深秋,或者初冬,一个上弦月的子夜。

诗的第二句,“江枫”和“渔火”都是“暖色”,而第一句中的“霜天”和“残月”都是“冷色”。这样的一种冷暖交织,与诗人愁苦的心境互为映衬,真切地表现出诗人孤寂、惆怅之情。

梁代是一个非常崇尚佛教的时代。“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描述就是这种情景。寒山寺建成于梁代,据说有一个叫寒山子的和尚在这个寺庙做过主持,故称“寒山寺”。自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这首诗之后,寒山寺就更加有名了。

那千古的钟声,旷远、悠长,每一下都敲打在诗人的心上,也敲打在我的心上。

篇5:古诗三首枫桥夜泊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文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内容

本课选的三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的作品。这三首诗都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枫桥夜泊》

1、揭题:《枫桥夜泊》

此诗是写枫桥泊舟一夜之景,诗中除所见所闻外,是一“愁”字透露心情。

2、教师范读

月yuè 渔yú 翘舌:霜愁城山声平舌:寺

3、学生试读

4、理解诗句意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 啼:啼叫。 满:到处。

句意:月亮渐渐落下去,满天霜落,只听到乌鸦啼叫。

江枫渔火对愁眠。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对:面对,对着。愁眠:忧愁地难以入睡。

句意:夜泊的作者面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光。愁思起伏,不能入睡。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句意:听到寒山寺半夜钟声,阵阵传了过来。

5、讨论:

(1)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

(2)诗人听到了什么?(鸟啼、钟声)

(3)诗人在枫桥夜泊时感觉到什么?(幽静清冷)

(4)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的思想感情。

6、指导背诵

三、教学《别董大》

1、揭题《别董大》

别,告别。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琴客,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本诗作于与董大告别之际。

2、学生朗读

3、理解有关词句的意思

千里黄云白日曛。

千里:形容宽大。 黄云:黄土。曛:曛黄。

句意:黄沙弥漫如云,顿时间天地昏暗。

北风吹雁雪纷纷。

句意:北风催送了大雁,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莫悉前路无知已。

莫:不要。愁:担心。知已:知心朋友。句意:不要担心前去的路上没有知心朋友。

天下谁人不识君。

君:指董大。句意:普天下有谁不知道你的大名呢?

4、讨论:

(1)第1、2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黄沙、夕阳、雁群)

(2)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从诗的第3、4句,你体会出了什么?

(4)小结:诗人、高适是一个一生不会放弃自己追求的人,失望、挫折、压抑、冷落从示动摇他为实现自己这张和抱负秋极追求的决心。

第二课时

一、教学《暮江吟》

1、板书诗题

“暮”是什么意思!交代时间,“江”交代地点。吟:吟唱。题目意思: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2、学生默读古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一道残阳铺水中。

残阳:夕阳。铺:照射。句意:残阳照射在江面上。

半江瑟瑟斗江红。瑟瑟:碧绿的颜色。句意: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中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露似真珠日似弓。

真珍:珍珠。句意:露珠如同昌莹的珍珠,月亮如同一弯弓挂在天上。

4、讨论

(1)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残阳、江水、露珠、月亮)

(2)找出一句比喻句,说出用 比喻 ;把 比作 ;

(3)这首诗写的是秋天季节,从暮到夜江上的景色诗人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的情感。

5、背诵这首诗。

一、作业:

1、练习册19课

2、课时训练19课

篇6: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下面是古诗枫桥夜泊教案,请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全诗。

2.在诗句中体会作者淡淡的旅愁。

3.比比谁收集的古诗多。

二、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乡愁的古诗词。

三、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谈话导入。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折头,你在那头。那么,在诗人张继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你已对这首诗做了哪些了解?

师小结,并解释题目《枫桥夜泊》及作者张继。《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3.指导初读古诗。并评价,在书上做好标记。

4.理解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思。生回答师小结: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2)“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

问:为何愁眠?联系这两句的景色想一想。(出示课件)板书:愁眠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教师引读:1、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会触景生情,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所有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和诗人有同感,,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意思。

(4)“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5.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6.诗中的感情。板书:表达了 __愁闷____的思想感情。

篇7:枫桥夜泊古诗朗诵

[朗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①枫桥夜泊:夜晚将船停靠在枫桥的岸边。枫桥:在今苏州市阊(chāng)门西七里地方,原名为“封桥”,后因张继这首诗改“封”为“枫”,故沿用为“枫桥”。

②“月落”二句的意思是说:月亮落下去了,乌鸦还在啼叫,霜雾露气笼罩着整个天宇;江畔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默对着愁绪满怀的睡眠人。

③“姑苏”二句的意思是说:姑苏城外寒山寺里半夜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姑苏城:今苏州市。寒山寺:在枫桥附近的枫桥镇。夜半钟声:寺院里半夜有敲钟的定规。

[译文]

月亮沉落了,秋霜弥漫高天,一片静,只有乌鸦在啼叫,江边的枫叶若隐若现,江中渔火点点,照着我的愁,我怎能安眠。听,夜半时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铿锵,悠悠传到我的小船。

[作者简介]

张继,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市)人。公元七五三年考取进士,曾作过盐铁判官、检校祠部郎中,死于今江西南昌市。他写有不少旅游诗。有《张祠部诗集》传世。

[赏析]

在浩翰的古典诗歌里,能把枫桥、寒山寺的秋夜景色写得这样好,除张继外,还没有第二人。由于这首诗的问世,提高了枫桥、寒山寺的声誉,使它至今仍是国内外游人观览的胜迹。那么这首名作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诗人能够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的形象、色彩、音响交织融汇得十分和谐,构成了此地特有的.一幅秋天夜景图,并且能够十分自然地把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其中。

篇8:古诗三首枫桥夜泊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 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古诗的关键。本文从译者角度入手, 以期通过对比不同译本, 探讨典籍英译的规律和策略。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意象的内涵及特点;第二部分选取了《枫桥夜泊》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了意象翻译的策略。

二、意象的定义及中国古诗歌中意象的特点

庞德认为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理智和感情的综合体。诗人余光中说:“所谓意象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 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诗人的内在之意”。意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象则是表达内容的载体, 是一种形式。作者的主观情感借助于客观的外界事物表达出来。中国意象多种多样, 粗略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中国古诗中意象大多为静态意象, 比起流动的意象, 静态的事物给人的画面感更强, 更适合抒发感慨思想。静态的意象更注重瞬间的体验和感受。像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就是一幅典型的静态意象。其次, 古诗中一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感情基调和内涵意义。像菊花代表高洁, 竹子代表气节。这些约定俗成的意象已有了特定的意义。翻译时译者要对意象的内涵意义有所了解。

三、《枫桥夜泊》译本对比研究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共28个字, 其中有17个是对景物的描写, 共出现7个意象, 据统计目前该诗已有40多个英文版本, 本论文选取了许渊冲, 王守义的两个译本加以对比分析。

1.许渊冲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Dimly--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dly lie/Beyond the city walls,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2.王守义、约翰!诺弗尔

Anchored at night near Maple Bridge

The old moon is going down/And the crows make a ruckus/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There are maples on the riverbank/And the lights of fishing boats/Drift with the current/Fall into a sad sleep/The monastery on Cold Mountain/It is outside the town of gusu/The sound of its bell/Touches the guestboat at midnight

首先看标题, 许先生的翻译的mooring一词采用动词的ing形式, 借助ing词组特有的动词和名词的双重特性, 既描绘了静态的意象—停泊的小舟, 又烘托了舟上旅客难以排遣的愁绪。王诺合译的anchor这一个词用不是特别准确, 因为它有抛锚这一含义, 不太符合诗歌的意境, 还是moor使用的更合理。

从总体来看, 许的译文在用字的韵律上忠于原诗, 体现了原诗人伤感的情怀。第一句以cry和streaming既衬托了月夜的寂静, 又展现了凄冷的寒夜隐含的起伏和波动及诗人的辗转反侧。fishing boats用得很巧妙, 体现了江枫与渔火一动一静, 一明一暗的情景。译诗中break译的很传神, 表现深夜寒山寺的钟声打破了寂静和诗人的羁旅思乡梦。许先生译作讲究音韵美, 对仗工整, 读起来押韵。王诺的合译, 从用词上看old moon来形容西沉的残月非常合适。把渔火译作the lights of fishing boats drift with the current有些冗长, “到”翻成touch只表达出了钟声触及船只, 未能够衬托出夜的静谧深幽, 不及许先生的break响亮。用There are句型引出一系列的意象, 清晰易懂。

四、探析中国古诗意象翻译策略

1.庞德式的创意翻译

庞德的创意翻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出众的诗歌译作必须具有自身独立意义。二, 每篇译作都可以看成一定程度上对原作的赏析。三, 坚决不用不自然生僻的翻译措辞。庞德的创意翻译强调具体、准确、直接的意向, 符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有助于传播中国博大的文化, 丰富英语内容。因此庞德式的创意翻译是意象翻译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2.使用目标语功能对等地翻译

有时英文中没有中国古诗词中的文化负载词, 要弥补或缩小两种语言的差异, 能够让英文读者深切地领会一些意象, 可以用功能相当的词汇替代, 使陌生的意象熟悉化。拉近译文和读者的距离。激起读者对意境的联想和共鸣, 从而使译作再现原诗意境。

总之, 诗歌中的意象翻译是一门综合学问。我们在翻译实践中应当多积累, 理论与具体的翻译活动相结合, 争取翻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摘要: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作者表达感情的载体。因此意象的翻译对于成功地翻译诗歌至关重要。本文以唐诗《枫桥夜泊》的两个译本为例, 通过分析不同译者对诗歌意象的解读, 以总结出诗歌意象翻译的一般性原则。

关键词:中国古诗,意象,翻译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J].中国翻译, 2008 (4) :34—38

[2]何清.庞德的意象诗论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J].《四川大学学报》2002 (7)

篇9:《枫桥夜泊》探解

张继的《枫桥夜泊》历来脍炙人口,全诗仅28个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时,人们对这首诗的解释大体是这样的:诗的首句,描写了子夜时分的月落、乌鸦啼叫、繁霜暗凝。后面诗句描写的是: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看到江边是枫树和江中的点点渔火。怀着旅愁的旅人睡在船上,听到寒山寺传来的夜半钟声。

可是,由动物神经生理学得知,在正常情况下,控制鸟类鸣叫的神经系统,受循环激素水平影响。而激素水平除受求偶生殖调控外,主要受到身体上光感受器的调控。在没有月光的黑夜里,自然状态下的鸟类是不鸣叫的。那么,“月落乌啼”该作何解释呢?此外,繁霜是凝于地的,怎么会“霜满天”了呢?“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应当如何作出合乎语法的解释呢?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着有必要重新解读《枫桥夜泊》。

二、质疑“月落乌啼”

相传,古代神话中,太阳里有三足乌,月亮中有兔。所以常用“乌”作为太阳的代称;用“兔”作为月亮的别称。成语“乌飞兔走”比喻的是日月的运行。“乌飞”是比喻太阳正在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展翅飞升;而“乌啼”则是比喻太阳即将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啼鸣。张继用“月落乌啼”描写月亮已经西沉,旭日即将升起的凌晨景象。

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用“月落乌啼”来描写凌晨。他在《踏歌词四首(其三)》中写道:“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鬓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按照《唐诗鉴赏辞典》(第835页)的解释,这首诗描写男女对歌共舞。“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才散去,孩童在路上可以拾到人们跳舞时落下的饰件。可见,在刘禹锡诗中,“月落乌啼”不是说子夜三更月亮落下,乌鸦啼叫,而是描写明月已坠西,旭日将东升。

三、新解“霜满天”

诗中“霜满天”并不是描写“繁霜暗凝”。一则,霜华在地而不在天,二则,在古汉语中,霜字除指称“露结为霜”的这种物质外,还借喻白色。如“霜刃”指刀剑之刃白如霜。据此可知,“霜满天”是形容满天朦胧的白色景象。

不过,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凌晨,怎么会有满天白朦朦的景象呢?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景象居然只出现在“月落乌啼”那样的明月西沉、旭日将升、高空有云的时刻。由天文学可知,当月球运行到同太阳黄径相差180度左右的位置时,在地面,人们可以看到月球大部分亮区,这时所见到的月亮称为“望月”,这正是农历(夏历)每月十五日,明亮的“望月”西落之时,恰是旭日即将东升之际。明月虽已西沉,云层反射的月光却映衬着西面天空;同时,即将升起的太阳,使东方显出“鱼肚白”的亮光。于是,东方和西方的天空都是白蒙蒙的。诗人生动的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描写明月西沉、旭日将升、天穹朦胧一片白的景象。

四、再解“江枫渔火对愁眠”

早就有人提出: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有些研究者就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不过,随之就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牵强附会,应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此句被这样解释:江枫与渔火“有羁旅之愁的睡眠”的旅人相对(参见:《唐诗白话》,施蛰存著)。然而,这样的解释在语法上和理解上造成了混乱:如果拟人化了的江枫和渔火是对着睡眠的旅人,那么,句中的“眠”就同句子的主语分离了;反之,如果句中的“眠”同句子的主语相关,那么,“眠”就同旅人无关。

其实,在汉语中,“愁”字除作“忧愁”解释外,用于描写景象时,“愁”字形容景象的阴暗不明,如:“愁云”、“愁雾”。而“眠”字除作睡觉解释外,还可以解释为仰卧、横放(参见《辞海》)。此外,“枫”字在江南一带是泛指树叶有叉歧者(见《辞海》)。也就是说,诸如青桐、鸡爪槭、山揸树、马褂木(鹅掌槭)、檫木等等树木,在古代江南一带都被叫做“枫”。由于“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主体是江枫和渔火,因此,该句宜作如下解释: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

五、寻探“三更打钟”

在诗的后半首中,费解的是“夜半钟声”。通常的解释是,夜半就是子夜三更,就是夜里十二时。按照这样的解释,必然得出寒山寺在子夜三更打钟的结论。

然而,史载:旧时官府禁止一般人夜间在外行走,谓之“夜禁”。 “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有公事急速及丧病产育之类,则不在此限。”一更三点是什么时候呢?古代用铜壶滴漏计算时间,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每更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一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晚上九时左右,五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早上五时左右。也就是说,在古代,晚上九时之后是不打钟的,到了早上五时左右,就“钟声动”了。

李商隐《忆住一师》中有“帝城钟晓忆西峰”句。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曰:“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唐诗鉴赏辞典》(第1216页)对此解释说: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起长鸣,声震全城。据此分析,若是各佛寺深夜十二时打钟,这“夜半钟声”就会夜夜惊全城了。显然,在深夜,大多数佛寺是不打钟的。

此外,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史让我们得以知道,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流派纷呈,各有所宗。各宗各派的教义不同,有关打钟、念经及礼拜供佛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密宗规定僧徒深夜不睡觉,吟唱“偈赞”(梵呗)或听导师“唱导”。而禅宗实行课诵斋粥仪,僧徒在夜里应当睡觉或者径行(在寂静的林间徘徊思索)。唐代禅师怀海编定的《百丈清规》,记载了禅宗寺院的组织体制、佛事活动及日常行事的规定。现今绝大多数寺院中,出家人遵行《敕修百丈清规》,颁布于元朝而源自唐代,唐代禅寺深夜不打钟的规定沿用至现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原名妙利普塔院,又名普明禅院。既是禅院,当然遵守禅宗的仪制,在深夜不打钟。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编修过《新唐书》、《新五代史》。应当说,他对唐代文化、对唐朝习俗的了解,比其后的文人们要知道得更多一些。他在《六一诗话》中谈及张继的这首诗时,就指出:“夜半不是撞钟时。”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首诗中“夜半钟声”呢?在汉语中,“半”字并不是唯一地解释为二分之一。通常,在表达感受时,“半”字不是表示二分之一,而是具有“不完全”、“不完整”、“残余”的含义。例如:“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里的“半”字就不是作为二分之一解释。《唐五代词选集》(黄进德选注)中,对“花外寒鸡天欲曙”做注说:“谓鸡因天寒而提早司晨,犹‘夜半寒鸡’。”显然,此处的“夜半”是指天欲曙的凌晨,可见,夜半具有“夜已残”、“夜将尽”的含义。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知道,“夜半钟声”于“ 夜半寒鸡”中的“夜半”,表达的都不是子夜三更,而是以“夜半”的感觉,来泛指那种万籁俱寂、晦暗不明的凌晨。

不过,在凌晨五时左右,“钟声动”的时候,怎么会有“夜半”的感觉呢?由天文学得知,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平面,同地球自己转轴之间,不是垂直的,两者之间的夹角为23°26′,这就使得地面上的日出时间每天都不一样。冬季日出迟,特别是冬至那一天,日出最迟;夏季日出早,尤其是夏至那一天,日出最早。所以,在冬至前后的那几天中,凌晨五时左右,禅院打钟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之下。尤其是天上布满云层,连星光都没有的时候,觉得仿佛在半夜,却听到钟声响起。这就是“夜半钟声”!

六、作品题目改动

张继的这首诗,首次被选入《中兴间气集》的题目是《夜泊松江》。由此可知,《枫桥夜泊》的原名是《夜泊松江》,直到北宋时,才被人改名为《枫桥夜泊》。松江,在苏州城外,是吴江以东、流向上海的河段。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上海一带的陆地尚未形成,古松江流向东海。当年古松江之宽阔不亚于如今的黄浦江。显然,古人不能在这么宽阔的江上造一座“枫桥”,但是渔夫却可日夜驾舟捕渔,这就形成了“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的景观。近代,人们将吴江与松江合称为吴松江,如今称“吴松江”为“吴凇江”。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西,松江在姑苏城东,两处相距甚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一座城市。平时,在松江之畔是听不到寒山寺钟声的。当高空存在“声云”时,钟声被“声云”反射,寒山寺的钟声才能传到几十里之外的松江之畔。“声云”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做声学实验时发现的,他证明漂浮在空中的“声云”能反射声音。没想到,张继的这首诗,竟然记载下了一千多年前的“声云”现象。

七、讨论与小结

造成对这首诗有不同理解的关键在于对“夜半钟声”的解释。虽然在唐代,禅宗寺院深夜不打钟,可是,在元朝颁布《敕修百丈清规》之前,其他佛教宗派的寺、刹多执行自己的行仪规定,深夜自会有钟声击罄之声。唐代有几首诗描写了半夜钟。例如,白居易的“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的“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温庭筠的“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等等。范元实的《诗眼》提到《南史》有夜半打钟的典故,《石林诗话》说,南宋时,在苏州有佛寺半夜打钟。此外,史载姑苏城中一些寺庙有深夜打“无常钟”、“分夜钟”的习俗。可见这些不属于禅宗的寺、刹是不受《百丈清规》约束的。显然,我们不能说:由于姑苏城里有寺庙打“无常钟”,因此寒山寺也在深夜打钟。毕竟,寒山寺是禅院,恪守《百丈清规》,深夜是不会敲钟击罄的。

经过前面的论证和考证,我们可以知道,《枫桥夜泊》原名《夜泊松江》。“月落乌啼”原意是月亮已经落下,旭日即将升起。诗中的客船停泊在姑苏城东面宽阔的松江之畔。时间是冬至前后那个农历月份的十五日、凌晨五时左右,当时天空布满云层。“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只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

篇10: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

李庄小学:王云

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活导入,揭示课题。师:大家熟悉的诗人有哪些? 生:李白、杜甫 生:白居易 ……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位诗人——张继(板书课题:枫桥夜泊)

二、自由读诗,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并理解意思。(2)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学生读生字。

2指名学生上台讲诗句的意思。3学生评价补充。

三、欣赏品味,想象悟情。指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月亮就要落下的时候,一群乌鸦飞过来的景象。师:她看见了月落,还听见了什么?(板书:月落)。生:乌啼。板书:乌啼。

师:还有谁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寒山寺,听到了钟声。师板书:寒山寺、钟声。

师:什么样的钟声?

生:清脆、明亮、悦耳…… 师:谁接着说——

生:我看到了渔火。板书:渔火 师:怎样的渔火呢?

生:点点的渔火。一闪一闪的渔火。生:我看到了霜和客船。师:霜给你的感觉怎样? 生:很寒冷。

生:张继的客船停泊在枫桥边。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江边的枫叶。枫叶火红火红的,一片片落下来。师:你说得真好!诗人的心里会怎样? 生:温暖。

师:也许是温暖的,也许还会是怎样的? 生:忧愁的。

师:好,大家把诗中看到的,听到的,想象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生:月儿已经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夜半的钟声敲响,这个声音使夜显得更加宁静。

师:你从中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愁。(板书:愁)

师:此时此刻的你,脑子里会冒出什么问题来问一问张继? 生:张继,您为什么愁? 生:愁什么呢?

生:这是怎样的一种愁呀? 生:已经愁到了怎样的地步?

师:问得真好呀!孩子们,请你们轻声读一读诗句,想一想问题。学生轻声自由读诗,思考问题。

师:好,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你能答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生:我三个一起答,乌鸦啼叫,寒风正在把秋霜布满天地,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火,满腹忧愁使我难以入眠。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啊? 生:思乡之愁。

师:他读出了乡愁,真了不起!还有谁读出了怎样的愁? 生:孤独之愁。师:你从哪里知道? 生:夜半钟声到客船。师:怎么说?

生:半夜一个人坐在船上,没有人陪他。师:还有怎样的愁啊? 生:寂寞之愁。师:对,寂寞之愁。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把古诗朗读一遍。

四、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小组内练习,并演一演古诗。

五、达标检测

1、填空: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听到的有()和(),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看到

月落

寒霜

江枫

渔火

寒山寺

听到

乌啼

钟声

篇11: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篇12:《枫桥夜泊》古诗拼音版

【唐】 张继

yuè luò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

月落乌啼霜满天,

jiāng fēng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江枫渔火对愁眠。

gū sū chéng wài hán shān sì,

姑苏城外寒山寺,

yè 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è chuán。

篇13:《枫桥夜泊》里的“霜”

按事理来推测,张继和他的后继者在夜晚所见到的,应该是“雾满天”而非“霜满天”。这里且放下古人在认识上的局限不说,就说雾是一年四季都有的,“雾满天”的现象更为常见,但为什么触动诗人内心诗弦的往往是“霜”而不是“雾”呢?换言之,“霜”或“霜满天”究竟怎样更富有诗意一些呢?

霜是气象,是自然现象,带有明显的季节特征,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不同的季节对于人的情感影响大不一样,霜的出现,意味着时间已到深秋岁暮,这正是古代社会游子易于思乡的季节。因此,在边塞诗、闺怨诗和羁旅行役诗中,洁白而凛冽的霜常常成为最容易唤起共鸣的焦点,它能渲染出一种气氛,引发游子的漂泊感、孤寂感与浓重的乡愁。

自从《诗经》里唱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名句后,“霜”与中国的诗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屈原在《远游》中曾感叹过“微霜降而下沦兮”,魏文帝又通过“草木摇落露为霜”把霜与悲秋的情怀联系在了一起。大诗人李白、杜甫把“霜”搬上了愁颜:“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李益用霜描述边关之月“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煜传承了李杜:“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霜”字的含义如此丰富,以至它被诗人创造性地用作了量词,唐代刘皂在《旅次朔方》中就写道:“客舍并州已十霜。”显然,“十霜”比“十年”更能突出他乡岁月的苦难与漫长。

总之,在中国古诗词中,只要“霜”字一出现,人们就自然地想到了秋天,想到了亲人、故乡,想到了人世间的艰辛与沧桑。一直以来,霜都是最敏感的自然景色之一,它对人的感染性、启发性,显然是雾远远无法相比的。这大概也就是古代诗人格外偏爱霜的主要原因吧。

篇14:《枫桥夜泊》疑义试析

一、“霜满天”符合事实吗

这首诗中有“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有人会提出疑问,霜是接近地面的水汽在摄氏零度以下时,在地面、屋顶或草木上凝结而成的微小冰粒。霜只能出现在物体表面,不可能出现在天空中,怎么可以说“霜满天”呢?这符合事实吗?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知道抒情诗的特点。抒情诗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独特感受的。诗人描绘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绝不是像照相机那样只做纯客观的反映,而是强烈地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同样是一条流水潺(chán)潺的小溪,在心境喜悦的诗人看来,小溪是在欢唱;而在心境忧愁的诗人看来,小溪却是在悲哀地呜咽。“霜满天”的描写虽与事实不符,却逼真地写出了诗人处在那种情境之中的独特感受。试想,在一个深秋的后半夜,对于泊舟于江南水乡的落魄游子来说,最强烈的感受恐怕就是寒夜了。寒气袭人,侵肌透骨,就使诗人感到,在秋夜的天空中,到处都弥漫着冰冷的霜花,从四面八方围向他夜泊的小舟。如果改作“霜满地”,虽与事实相符,然而我们读起来还会有那种隽(juàn)永、浓郁的诗味吗?

二、诗人为什么发愁

张继为什么发愁呢?这是许多同学感到难以说清的问题。张继还有一首《阊(chāng)门即事》:“耕夫召募(mù)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说的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江南两广地区军阀刘展和李峘作战,李峘命令他的部下李藏用到苏州去募兵。诗中描绘了耕夫被大量招募后,苏州城郊人烟稀少、农田荒芜的凄凉景象,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细读全诗,便会感到诗人的幽愤之情溢于言表。有人便据此认为,《枫桥夜泊》中的愁思可能与此有关。

这种说法虽然有诗歌作为根据,但从《枫桥夜泊》一诗的语境来看,似乎与战乱并无多大关系。细细揣摩诗意,不难看出,与其说诗人是抒发感时之愁,倒不如说是抒发羁(jī)旅之愁。古时候,交通条件远没有今天这么方便,旅程旷日持久,往往要倍受舟车劳顿之苦,更何况孑(jié)然一身,客居异地,思乡之情是在所难免的。

我们再看看诗人彼时彼地所处环境:凄凉的霜天,迷蒙的残月,衬托着桥、树和船的剪影。身处这些景色中,夜泊的游子本已感到孤寂难耐,又听到寒山寺里悠悠的钟声随着声波在颤动,似乎在敲击着游子的心。景语即情语。细品诗人所描绘的景物和所创造的艺术氛围,分明可以感到,诗人之愁乃是指天涯游子所特有的那种情感体验,如孤独感、寂寞感、乡关之思……总之是一种羁旅之愁。羁旅之愁乃是唐诗中的一个常见题材,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等,都是抒发这种情感的诗作。

当然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诗毕竟是朦胧的艺术,最忌讳一眼望穿。诗人无须把话都说尽,如果把话说尽,诗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读者欣赏诗的过程,也就是参加创造的过程,即加入自己的感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去丰富、补充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这正如法国作家梅里美所说的那样,作诗只能说到七分,其余三分应该让读者自己去补足,与作者分享创作之乐。

由此看来,回答这个问题,应允许见仁见智——虽然我们并不反对通过比较,分辨哪个说法更为合情合理。

上一篇:五年级上经典阅读下一篇:学习实苦,不,其实是你没有掌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