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2024-06-21

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精选10篇)

篇1: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市 ###办公室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创建“法治单位”是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法治实践,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法治十堰建设纲要>的通知》(十发[2010]5号)和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法治十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十法治办[2010]16号)要求,为切实做好2010年“法治单位”创建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强普法、执法、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提高法治化管理和服务经济社会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创建目标

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机关为目标,通过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使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 ###产业建设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单位”目标。

三、工作任务

1、层层动员部署,法治单位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召开法治单位创建工作动员会,主要领导作动员讲话,安排部署法治单位创建工作。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

2、以创建“法治单位”为平台,全面推进“法律进机关”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以学习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政观念。二是结合 ###工作实际,重点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开展《公务员法》、《宪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北省 ###基地建设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和实施,形成知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三是结合法制宣传月活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月”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引导人民群众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营造社会法治舆论环境。

3、加强机关民主法治建设。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十堰建设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坚持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增强公务员意识,维护公务员权利,规范用人机制,端正用人导向,调动积极因素。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定期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发扬民主,听取意见,反映诉求,改进工作,维护机关干部合法权益。

4、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严格 ###执法,定期开展 ###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加强 ###生产及豆芽加工中投入品监管、###市场(超市)销售 ###农药残留监测等环节的 ###质量安全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问题 ###,以保障消费者的吃菜安全。

5、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严格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办机关和所属单位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工作的检查考评。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加强与所联系的茅箭区武当路街办马家河村的动态管理,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创建工作领导。市 ###办成立由办党组书记、主任同志为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为副组长的“法治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工作整体规划和方案,将创建活动与单位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创建活动作为推进单位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有部署、有计划、有检查,对照创建标准,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二)明确重点,坚持普治并举。结合单位职责和岗位职责,切实加强单位干部职工的普法宣传和教育,树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将工作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建设法治单位的积极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创建活动,使单位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三)落实责任,完善综合保障措施。完善普法学习制度、违法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加强创建工作的考核检查,促进法治水平的提高。根据建设“法治单位”工作的目标任务,从实际出发,确保必要的经费、人员,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篇2: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员会市平安办„2010‟19号

关于开展2010年度“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

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 :

为认真贯彻团省委等七厅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手拉手”浙江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的通知》和市平安办《关于深入开展2010年度基层平安创建系列活动的意见》(市平安„2010‟4号)精神,深入推进“平安上虞”建设和全市青少年平安工作,现就开展2010年度“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建设“平安上虞”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青少年平安工作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青少年平安行动,保障青少年

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平安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意外事故发生,在全社会营造起关爱青少年的良好氛围。

二、总体目标

根据上级创建考核要求,积极开展青少年“五送平安”(平安娃娃、平安倡议书、平安祝福卡、平安歌谣、平安自护常识)活动,认真组织平安自护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对青少年平安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各项青少年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意外伤亡事故显著减少,青少年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组织领导

本创建活动在市委建设“平安上虞”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上虞市“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团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市综治办(平安办)、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文广局、团市委、市红十字会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市“青少年平安行动”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团市委。

四、申报条件

本创建活动申报对象既可以是全市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可以是村、社区、基层学校、站(所)等基层单位。

五、实施步骤

1.参评申报:凡符合创建标准的单位,均可向团市委申报,填写《上虞市创建“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申报表》(附件4),于9月30日前报送至团市委办公室。

2.督查指导:各创建单位要及时做好创建开展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和图片的汇总、分类整理和归档等工作。在此期间,团市委将对各创建单位进行全面的检查指导,督促创建单位扎实做好创建工作。请各创建单位于11月底将创建总结(附件5)、考核自评(见附件)和过程性资料报团市委,团市委经整理汇总后报市平安办。

3.考核验收:团市委将于12月中旬会同市平安办对各创建单位创建活动进行考核验收。

4.年终表彰:团市委在组织考核的基础上,于年底前后,会同市平安办对创建达标单位予以通报,并根据实际情况,以中共上虞市委建设“平安上虞”领导小组名义颁发奖牌。同时,择优推荐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名单,经市“平安上虞”建设领导小组审定,由市委、市政府进行命名表彰,颁发奖牌。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平安上虞”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青少年既是社会稳定的受益者,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将对平安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全市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责任。要建立和完善创建工作机制,使“青少年平安行动”创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2.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各创建单位要从青少年的特点出发,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认真制定创建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创建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能不断创新平安

行动载体,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使青少年快乐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增长本领,又能在机制、队伍、阵地等建设上狠下功夫,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努力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做好青少年平安工作。

3.营造氛围,形成声势。各创建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宣传发动,认清创建“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意义,提高创建活动知晓率。要发挥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的优势,协同作战,加强本单位“青少年平安行动”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切实做到报纸有字、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积极营造本次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附:1.上虞市“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创建考核评分标准(市直部门)

2.上虞市“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创建考核评分标准(乡镇街道)

3.上虞市“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创建考核评分标准(村、社区、基层学校、其他基层单位)

4.上虞市“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创建申报表

5.上虞市“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先进单位创建考评表

“平安上虞”

共青团上虞市委员会

O一O

主题词:2010年度 “青少年平安行动”工作创建意见 抄报: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绍兴市平安办 抄送:市委建设“平安上虞”领导小组成员

篇3: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目标, 以提高农机装备总量、改善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为主要任务, 继续以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为重点, 兼顾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突出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机具推广应用;完善补贴管理办法, 规范操作程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尊重农民购买农机自主权, 引导农机企业加强研发生产适销对路农机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引导效应, 进一步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 扩大农村消费, 拉动国内需求,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 调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提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能力, 扩大农户直接受益范围, 促进农民增收。

(二) 促进农机装备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 提高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农机装备水平,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三) 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提高主要农作物和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 促进丘陵山区、牧区机械化和旱作节水农业发展。

(四) 促进农机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五) 实施“以机代牛”, 提高血防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基本原则

(一)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分结合、务求实效。

(二) 突出重点, 兼顾区域特色, 向优势粮棉油主产区倾斜、向奶牛主产省倾斜、向重点作物、养殖关键环节倾斜、向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倾斜。

(三) 促进农机产品质量提高, 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

(四) 充分尊重农民购机的自主选择权。

(五) 加强引导, 合理布局, 优化结构, 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

(六) 操作程序科学、简便、高效。

四、实施范围及规模

为使补贴政策惠及更多农民,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 (场) 。综合考虑各地耕地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需要, 以及血防疫区“以机代牛”工程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产能力恢复要求, 结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情况, 确定分省 (区、市、兵团、农垦) 资金控制规模。为了支持春耕备耕, 财政部已拨付了2010年第一批补贴资金, 具体安排情况详见附件1 (略) 。

各省 (区、市、兵团、农垦) 农机化主管部门与同级财政部门按照安排的规模科学合理地确定本辖区内项目实施县 (场) 投入规模。补贴资金应向粮棉油作物种植大县、全国100个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创建县和1000个专业化防治示范县、养殖大县、血吸虫病防疫区县、汶川地震重灾区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全国100个农机化示范区县适当倾斜。

属省属管理体制的上海、江苏、安徽、陕西、甘肃、宁夏、江西、广西、海南、云南、湖北等11省 (区、市) 地方垦区农场和海拉尔、大兴安岭垦区农场补贴资金按照附件1确定的规模予以安排。具体的补贴农场名单和资金分配额度由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农垦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协商确定, 纳入本省 (区、市) 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指导, 按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方案, 规范操作, 统一管理。其他地方垦区的市、县属农场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纳入所在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范围, 农场职工与本县其他农民享有同等申请补贴的权利。

五、补贴机具及补贴标准

(一) 补贴机具种类

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12大类45个小类180个品目机具 (详见附件2) 。

除12大类45个小类180个品目外, 各地可以在12大类内自行增加不超过20个品目的其他机具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背负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皮带传动轮式拖拉机、运输机械、农用航空器、内燃机、燃油发电机组、风力设备、水力设备、太阳能设备、包装机械、牵引机械、设施农业的基建部分不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

(二) 补贴机具确定

农业部根据全国农业发展需要和国家产业政策确定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各省 (区、市)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确定具体补贴机具范围。各农机生产企业根据各省 (区、市) 确定的补贴机具范围, 提出补贴产品机型, 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汇总并进行分类分档, 确定具体补贴额, 形成补贴产品目录向社会发布并报农业部备案。补贴机具应是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列入国家或省级支持推广目录的产品。

(三) 补贴标准

全国总体上继续执行不超过30%的补贴比例。汶川地震重灾区县、重点血防疫区补贴比例可提高到50%。

单机补贴额原则上最高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在此基础上,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 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当地农业生产急需和薄弱环节的机具给予累加补贴。

同一种类、同一档次的产品在全省实行统一的定额补贴标准。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

六、补贴对象

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 (林场) 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取得当地工商登记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

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 补贴对象的优选条件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列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中的科技示范户;“平安农机”示范户。同时, 对报废更新农业机械、购置主机并同时购置配套农具的要优先补贴。申请人员的条件相同或不易认定时,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

七、经销商的确定

补贴机具经销商应具备资质条件并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提出, 报省级农机主管部门统一公布, 供农民自主选择。农机化主管部门和生产企业应加强对补贴产品经销商的监督管理。农民可以在省域内跨县自主购机。

八、申报程序

各省 (区、市、兵团、农垦) 农机主管部门与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本指导意见, 提出实施县名单和资金指标分配意见, 并制订本省 (区、市、兵团、农垦) 补贴资金使用方案, 于2010年3月31日前联合上报财政部、农业部 (各一式二份) 备案。

单独列示用于支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补贴资金使用期限截至6月30日。

九、工作要求

(一) 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

对农民购买农机实行专项补贴, 是落实中央扶持“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有效措施, 对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 推进农业机械化,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各地要尽快启动补贴工作, 确保春耕生产前机具能够到位。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 齐心协力, 精心组织, 要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 明确责任任务, 认真做好调查摸底、方案制定、动员部署、培训指导等工作, 确保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顺利实施。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与当地种植业、畜牧、渔业、农垦以及水利、林业等部门搞好沟通协调, 切实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政策宣传、补贴对象的确定公示、购机情况核实、档案登记汇总及项目监管等。

为保证农业机械补贴政策顺利实施,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保证必要的组织管理经费, 主要用于政策宣传、信息档案建立、公示等组织管理方面的支出。对于财政确有困难的县可由省级财政给予适当支持。严禁挤占挪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用于工作经费。

(二) 规范操作, 严格管理。

各地要严格执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 规范操作, 严格管理。要严格补贴产品经销商由生产企业自主推荐的制度, 由农民自主选择经销商和补贴产品。不得采取不合理政策保护本地区落后生产能力。严禁地方保护主义, 严禁强行向购机农民推荐产品, 严禁借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之机乱涨价。同一产品销售给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不得高于销售给不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要采取因素法、公式法, 综合考虑并结合各地主要农产品产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机发展实际需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以往年度资金使用情况, 合理确定各地补贴资金规模。要严格执行补贴对象公示制度, 为方便农民, 可对价值较低的机具采取购机和公示同时进行的办法。要加强对农民购机情况的检查核实, 包括是否购机、购买机具是否为协议规定的机具等。启动实施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 加快实现购机申请、审核、结算、档案管理等信息化网络化, 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三) 加强引导, 宏观调控。

农机购置补贴既是强农惠农政策, 又是一项产业促进政策。各地要正确把握政策取向, 统筹规划, 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宏观引导作用, 合理确定补贴范围, 科学设定补贴额。通过补贴政策的实施, 切实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提高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 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同时, 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要公平公正确定补贴对象, 培育农机化发展主体;合理分配补贴资金, 促进区域农机化协调发展。各地要深入搞好农机装备需求调研, 科学分析现状与不足, 要加大对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的农机购置扶持力度, 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因地制宜制定农机购置补贴规划, 为补贴政策持续深入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四) 严肃纪律, 加强监管。

要进一步严格纪律, 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禁止”要求, 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四项制度”, 严格执行农业部规定的“八个不得”要求。各级财政、农机部门要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监管, 要进一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 制定督查方案, 明确进度要求, 落实督查任务和责任。财政部、农业部将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严查违规违纪行为, 特别要加强对倒卖补贴指标、套取补贴资金、乱收费、搭车收费等违规行为的检查, 发现问题严厉查处, 决不姑息。对发生问题的县, 将查实的情况通报全国农机系统, 并抄送省级纪检监察部门, 建议对相关责任人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经销商, 要永久取消经营补贴农机产品的资格。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生产企业要及时取消补贴资格。各省区市要将督导检查情况及对各类违规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及时报财政部和农业部。

(五) 加强宣传, 搞好服务。

各地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要向社会公布, 充分利用各大新闻媒体, 加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宣传工作, 特别是要做好农民的宣传引导, 让农民了解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内容、程序和要求。要搞好咨询服务, 认真答疑解惑。要高度重视与企业的资金结算工作, 增加结算频次, 至少保证每季度结算一次, 减轻农机生产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要协调农机企业做好补贴机具的供货工作, 督促企业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要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 了解补贴机具的质量状况和农民的反映, 安排专门机构受理农民的投诉, 对存在质量问题、农民投诉多的机具及其生产企业, 应按管理权限及时取消补贴资格, 保护农民的权益。

篇4: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棉油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巩固高产创建成果,突出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辐射带动,促进平衡增产,全面提升粮棉油综合生产能力。

在全省粮棉油优势产区,建设678个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粮食作物600个(小麦350,玉米250,水稻50),油料作物44个(油菜18,花生26),棉花34个。小麦万亩集中连片亩产600千克以上;玉米万亩集中连片亩产700千克以上;水稻万亩集中连片亩产700千克以上;大豆示范县亩产较上年增5%以上;马铃薯万亩集中连片亩产2000~3000千克;油菜、花生示范县亩产较上年增5%以上;棉花万亩集中连片亩产100~150千克。

二、实施内容

(一)科学确定高产创建示范区。各地要组织专家实地考察,了解示范区基本情况,按照农田水利基本条件好、交通便利、农民种田水平高等要求,科学选择示范区。示范区要规范管理,实行专人负责。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标准粮田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农田水电网配套实施,整合项目资金向优势区域、向高产创建区域倾斜,切实加大示范区建设投入。要加强核心示范区建设,切实把核心示范区建设成为各级领导的指挥田、农技人员的试验田和农民科学种田的样板田。扶持和培育种植大户,提高大户规模生产水平。开展农户高产竞赛活动,调动农民高产创建的积极性。

(二)推广优良品种。根据粮食高产创建目标要求,结合各创建县(市)万亩示范片特点与优势,组织专家组论证确定高产创建主导品种,将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推广补贴、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相结合,确保优良品种在万亩示范点、高产创建县适宜种植区域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使万亩示范方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三)集成高产技术。根据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促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小麦主推精播半精播、氮肥后移、节水栽培等技术;水稻积极推进“一密五推”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合理增加穗数,推广轻简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玉米重点推进“一密四改”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四)加强病虫害防控。及时监测示范片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科学制定重大病虫害防控预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有机结合,开展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行为,全面禁止高毒农药生产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目标的需肥规律,分别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区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示范区(县、市、区)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早谋划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高产创建措施落实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运行机制,做到有组织、有方案、有措施、有督察、有奖惩,确保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到人、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各示范区整合良种补贴、科技人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新型农民培训、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向粮棉油高产示范点倾斜。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投入,重点支持开展良种示范、技术培训、协作攻关、现场观摩、测产验收、组织宣传等工作。积极争取设立高产创建奖励基金,对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加强工作督导和宣传引导。各地要成立粮棉油高产创建专家小组和督导组,在省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下,切实加强高产创建工作的督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措施加以解决,保证高产创建顺利进行,确保高产创建目标任务的完成。适时组织开展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测产验收工作,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观摩交流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宣传高产创建实施成效,形成行政领导、科技人员、企业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氛围。

(四)加强绩效考核。组织制定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考核指标体系,把高产创建作为评估各地粮食生产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重大粮食项目和全年粮食表彰的重要依据,加强动态检查考核,兑现表彰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各地开展高产创建的积极性。

链接

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召开明确2010四项重点任务

12月29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总结种植业发展成就和经验,研充部署2010年种植业工作重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危朝安出席会议并讲话。

韩长赋强调,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始终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基础中的基础。各地各级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正确把握粮食生产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加大力度,毫不松懈抓粮食,千方百计夺丰收,确保目标不动摇、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放松,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好形势,要进一步强化落实责任,始终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为各级农业部门的首要任务,积极推动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主产区责任重大,非主产区也责无旁贷。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抓好政幕落实和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思路任务,将增产目标落实到主产区域,落实到主要作物,落实到具体措施。进一步务实发展基础,重点实施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力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总结完善近年粮食增产经验,探索行之有效工作机制,形成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强大合

力。

危朝安指出,2010年种植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十分繁重。要按照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两个千方百计”、“两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因创建,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努力保持种植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会议明确了2010种植业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单产恢复到200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力争有所增加。要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大技术、关键农时,突出抓好防灾减灾工作。二是合理引导结构调整,棉花面积恢复到8500万亩左右,油料2亿亩以上,糖料恢复到2850万亩,园艺作物保持面积稳定,重点抓好质量,提高效益。三是切实加强基础建设。加快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四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节水农业、推进科学施肥、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走节肥、节药、节水、节种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会议要求,明年要突出抓好八项工作。一是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示范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在全国建设7500个粮棉油糖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农业县。示范片规模必须在1万亩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到到3万-5万亩,鼓励县乡整建制推进。要开展现场观摩,展示集成新技术,辐射更大范围。强化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渠道、规模化生产的新路子、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强化督促检查,确保示范片落实到乡到村,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户到田,确保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二是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明年要在优势产区大规模开展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创建,安排1601)个标准园,水果、茶叶、露地蔬菜标准园至少要在1000亩以上。设施蔬菜标准园200亩以上;要集成标准化技术、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培育知名品牌、扶持经营主体,确保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有力度、有声势、有成效。三是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800个产粮大县(场)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粮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田间配套渠系,大规模实施土地平整。鼓励和引导农民还田秸秆,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建设。四是积极推进品种优化,大力发展重要紧缺农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扩大水稻尤其是优质粳稻面积,大力发展花生生产,积极推进西北东北盐碱地油婆种植。努力扩大南方间套种大豆,恢复棉花耱料生产。五是扎实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保障农业用种安全。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品种管理、确保品种种植安全。加大执法力度,退出一批不适宜生产的品种。清理一批不合格种子企业许可证,处罚一批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企业,净化种子市场,维护农民利益。加大种子供需调度,加强种子调剂调运,满足生产用种需要。六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全面提升植保工作水平。加大对防治药剂、施药机械和技术培训等环节的支持,在全国启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创建活动,建立100个示范县,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一批专业技术队伍,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辐射带动专业化统防统治在粮棉油主产区的快速推进。继续打好“区域性重大病虫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重大疫情阻截战”三大战役,把病虫害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七是大力推进科学施肥安全用药,促进节本增效和环境改善。全面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1200个巩固项目县要引导企业参与配方肥生产供应,做好配方施肥的示范和指导:1298个续建项目县要重点做好采样测土和配方制定等工作,加强技术培训和施肥指导为全面推进按方施肥打牢基础。深入推进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规范生产经营主体行为、强化产品质量抽检。八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要立足抗灾夺丰收,对每个重要时节、每次重大天气变化要高度关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出有效应对措施。要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行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灾。

篇5: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实施意见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认识做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村为基础、以基层干部、群众为主体,继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须按照《法治湖北建设纲要》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工作目标,达到:

1、组织健全。村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组织网络健全,并能有效发挥作用。

2、选举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和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群众对选举结果满意,3、民主决策。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讨论决定,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的行为发生。

4、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等各项管理制度,村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委会政务、财务公开。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5、民主监督。村干部依法接受居民监督,定期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群众满意率达×%以上。

6、法制教育。认真开展普法工作,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农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村干部遵纪守法,依法按章办事。

7、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重大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

8、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集体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村“两委”决定成立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篇6: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中共乐安镇委员会 乐安镇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法治三台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场镇机关,企事业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促进镇、村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加快推进法治乐安建设进程,根据县委办发„2009‟第139号《关于开展法治三台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目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平安乐安,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坚持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4、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循序渐进的推进。

三、创建目标

开展法治镇,法治村创建活动是开展创建法治三台的一项基础工作,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跟农村工作的实际。各村﹝居﹞委会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

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普法效果,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任务

1、推进党委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委政府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2、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政务公开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

3、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广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健康理念,重点加强基层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4、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方式方法

开展法治镇法治村创建活动是“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一项基本工作,是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我镇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事业企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法治镇,法治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并结合各村实际,提出实施意见,并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落实。

六、工作要求

1、要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事企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2、要积极稳妥推进。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事企业单位要认真总结长期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创建活动的各项措施。

3、要加强舆论宣传,各村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一切宣传方式,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00九年十二月十日

篇7: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促进法治XX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效提升全区法治化管理水平,根据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创建活动的意见》和《XX市关于开展法治区县创建活动的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现就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全区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经,是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是强化普法社会效果、创新发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围绕建设经济发展强劲、创新创意活跃、绿色生态文明、现代和谐宜居的首都新城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要求,始终遵循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大力推进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为XX实现建设世界城市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法制保障。

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保障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循序渐进地推进创建活动。

总体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增强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能力,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三、主要任务

法治XX创建活动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和社会性工程。此 项工作要以党委依法执政为核心,政府依法行政为重点,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法制宣传教育为导向,抓好以下工作任务:

推进区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

完善区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积极开展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和保障区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及人民团体依法履行职责。

建设法治政府

加强依法执政学习培训和宣传教育,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

坚持公正司法

全面推进司法公开,进一步完善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审判公开制度,以司法公开改进司法公正廉洁;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强化司法惩治犯罪和维护稳定职能,完善司法为民长效机制和司法救济制度,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树立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经济法治建设

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健全公平有序的竞争交易规则,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提高物权保护水平,完善投资保护措施;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经济法治环境。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程序,保障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加强社会法治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原则,依法有序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深化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注重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社会关系,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拓宽调解领域,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与服 务;深化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化解信访积案,化解社会矛盾。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运用法治手段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发展创新,弘扬“XX精神”,培育文明社会风尚;积极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健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法治文化传播力度,推动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坚持将法治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旅游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环境文化等有机结合,与各种主题教育相结合,培养广大市民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促进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新

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促进、引领、服务功能,广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着力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建立健全法制宣传信息分析、反馈机制,建立枢纽型集中宣传教育平台,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

完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提高法律援助制度的公众知晓率;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促进法律服务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间的互相制约和协调,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强化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和司法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各种监督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

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充分发挥法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规范作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服务功能区建设,为优化区域功能配置、空间布局形态提供法律保障。提升城市法治化管理水平,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交通拥堵、垃圾治理等困扰人们生活的突出问题,增强公众资源环境意识,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环境监管,努力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四、方法步骤

法治XX创建活动按照“启动部署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具体实施阶段”、“总结评估阶段“四个步骤进行。

启动部署阶段

制定下发《》及相关配套文件,召开全区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动员部署会;各部门、各单位和各街道进行具体部署安排,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分工,并依据职能任务和责任分工,分别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和人员。

基础建设阶段

各部门、各单位和各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把法治XX创建活动的任务安排部署落实到基层;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活动,确保基层和谐稳定;在全区开展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推动基层争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加强基础规范工作,各街道指导所辖社区统一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规范档案,推动民主管理,做到看有样板、听有内容、查有资料。

具体实施阶段

开展法治街道创建活动,提升街道法治化建设水平,规范各项行政行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开展法治机关、法治单位创建和行业依法治理活动,探索法治企业的创建模式,把各行业的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搭建法治建设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法治实践活动,加强法治阵地、载体建设,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

总结评估阶段

对法治XX创建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梳理经验,肯定成绩,树立典型,发现问题,查找差距,改进工作;对各单位开展法治XX创建活动情况进行考核,适时召开总结评比表彰会,对优秀单位和人员予以表彰。

XX年以后,提出全面深入推进法治XX建设意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长效机制,将创建成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法治XX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区委领导下的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部门、各单位、各街道整体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创建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创建活动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与“平安XX”建设相结合,与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相结合,与各部门相关工作相结合。

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

要抓住我区当前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切实解决民主法治领域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 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XX创建活动的成效。要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区域特色,不断开拓创新,注重培养典型,总结推广经验,推进法治XX创建活动健康开展。

注重检查考核,建立激励机制

法治XX创建活动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切实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将法治XX创建活动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综合目标考核,纳入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各街道绩效考核。法治XX创建活动的办事机构要研究探索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篇8: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一是进一步扩大补贴机具种类范围。补贴种类由2009年的12大类38个小类128个品目扩大到12大类45个小类180个品目, 把牧业、林业、抗旱节水及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机具纳入了补贴范围。

二是进一步突出补贴重点。适当提高部分高性能、大功率农机具的单机补贴最高限额标准, 将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大型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提高到12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甘蔗收获机、147 k W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到20万元。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含农机专业化组织) 、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优先补贴。

三是进一步细化资金分配办法。综合考虑耕地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需要, 以及促进奶业生产机械化、血防疫区“以机代牛”工程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产能力恢复要求, 合理确定分省区市及兵团年度补贴资金规模。

四是进一步扩大地方自主权和农民选择权。各省区市可在全国统一补贴的180个品目之外, 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 自选20个其它品目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对农民年度内补贴购买农机具的数量不作全国统一限制。进一步明确补贴产品经销商由企业自主确定, 农民在省域内自主选择经销商。

五是进一步完善补贴目录的形成方式。各农机生产企业根据各省区市确定的补贴机具范围, 提出补贴产品机型, 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汇总并进行分类分档, 确定具体补贴额, 形成补贴产品目录向社会发布并报农业部备案。同一种类、同一档的产品在全省实行统一的定额补贴标准, 不准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目录中不再公布补贴产品的承诺最高销售价, 产品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同一产品销售给享受补贴农民的价格不得高于销售给不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

六是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启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计算机管理系统, 逐步建立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操作信息管理网络数据库, 实现申请购机、签订协议、审核供货、资金结算等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进一步提高效率, 规范操作, 便于随时抽查和远程监管。

篇9: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一是进一步扩大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扩大补贴种类,由2009年的12大类38个小类128个品目扩大到12大类45个小类180个品目,把牧业、林业、抗旱节水及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机具纳入了补贴范围。

二是进一步突出补贴重点。适当提高部分高性能、大马力农机具的单机补贴最高限额标准,将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大型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提高到12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到20万元。

三是进一步细化资金分配办法。综合考虑耕地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需要,以及促进奶业生产机械化、血防疫区“以机代牛”工程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产能力恢复要求,结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情况,合理确定分省区市年度补贴资金规模。

四是进一步扩大地方自主权和农民选择权。各省区市可在全国统一补贴的180个品目之外,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自选20个其他品目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

五是进一步完善补贴目录的形成方式。各农机生产企业根据各省区市确定的补贴机具范围,提出补贴产品机型,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汇总并进行分类分档,确定具体补贴额,形成补贴产品目录向社会发布并报农业部备案。

六是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启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操作信息管理网络数据库,进一步提高效率,规范操作,方便农民和企业,便于随时抽查和远程监管。

七是进一步强调纪律要求。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国务院“三个禁止”要求,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八个不得”、“四个严禁收费”等纪律。

篇10:2010年创建法治单位实施意见

创建“法治示范学校”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法治小学创建活动,切实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法治咸丰的实施意见》)和《咸丰县教育局2016年“法治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计划》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法治宣传教育为基础,以依法治校为重点,深入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促进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促进教育教学健康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

成立堡子小学创建“法治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谢荣海

副组长:王远东 程华均 向志英

成 员:杨红光 蒋凯 向永文 刘文武 邓志成 李斌 贺小容 张绍华 付静 伍星 全体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坚持以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民主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学校教职工、学生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教水平显著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同时,实现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从教行为更加规范有序,为建设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促进堡子小学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稳定有序、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四、创建重点

1、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知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为根本目标;自觉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和法治教育规律,坚持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统筹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作用,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小学法制教育全过程。在学校重点开展法律启蒙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宪法、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基本内容和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初步掌握揍我保护的方法,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义务观念。

2、切实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学校依据法律法规指导和完善学校章程,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完善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好学校财产;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

五、方法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少年儿童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切实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兴衰。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六个一”活动。

2、加强领导,加强协作。学校成立法制教育的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主动与乡党委、司法、公安、团委、关工委等部门联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职责分明、工作有序的责任体制和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运行机制,健全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家长法制教育小组,一学期开展一次法制专题会,逐步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活动,加强教育。要开设法制课。课堂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逐步实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和教师“四落实”,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⑴ 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影片(至少一次),并聘请法制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来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每学期至少一次)。

⑵ 建立法制宣传专栏、橱窗,充分利用星期一升国旗、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园网络等宣传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校园创建活动”宣传工作。

⑶ 通过班、队会等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次。结合安全教育,每学期每班安排2节法制课。

⑷学校组织法制演讲、法律知识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知法、明法、用法,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做一个尊法、守法的新时期好少年。

4、开展“警校共建”,创办法制学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社会效应功能,努力创办好法制学校。学校要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并要求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5、治理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大教育场,营造一种“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规范自己言行,养成“文明、守纪、守法”的习惯。

六、明确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对各项活动进行统一部署,明确责任,落实工作措施,搞好协调配合,确保教育活动取得成效。

2、周密安排,讲求实效。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考核,完善资料,把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广泛影响,养成习惯。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爱国守法,明理诚信,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懂得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4、营造氛围,寓教于乐。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要把基本法律知识、基本行为规范和现代法治观念作为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上一篇:十九大学习交流发言稿下一篇:幼儿植树节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