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2024-06-30

美术校本课程教案(通用8篇)

篇1: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本教材共三章:“布粘画”“沙粘画”和“立体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多留心、要精心、有耐心、有爱心、怀有一颗感恩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操。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教材内容

课时安排

总课时数

教学进度

评价办法

总学分

备注

第一章 布粘画

《美丽的植物》

教学

《活泼的动物乐园》

策略

《生活用品》 均在

《宏伟的建筑》

各章

《多彩的人物》

节详 第二章 沙粘画 细说

《校园一角》 明

《美丽的田野》

《我爱我家》

《我的理想》

《勤劳的妈妈》

《谁不说俺家乡好》 第三章 立体画

《迷人的花卉》

《动物王国》

《卡通人物》

第一章 布粘画 【教材说明】 的建筑》

《 多彩的人物》《风景如此美妙》组成。布粘的教学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学生周围事物,生活实际,对其讲

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布粘技巧的教学,了解布粘艺术的形象美,立体美及动感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1 1 乙—8分 1 丙—5分 1 丁—5分以下 1 1 分甲—10分

每章各10分

课时

共15

1课时

制作精巧

共30

本教程

每周

线条优美

本教

符合要求

突出制作特点

表现事物特征

本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章包括六部分内容,由《美丽的植物》《活泼的动物乐园》《生活用品》《宏伟兴趣,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培养目标】

1.在学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6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活泼的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在剪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要求:1.画图形象,让人易辨动物。

2.裁剪时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

3.裁剪线条要匀称,根据图画线条要相应对称。教学重点、难点:1.裁剪的动物要形象。

2.粘贴时有先后主次之分。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碎布料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学生踊跃发言)今天我们就用布粘画的形式

把它们呈现在纸上,展示以前学生作品,传递欣赏,(学生啧啧称赞)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做的很好,心

动不如行动,我们下面开始吧!

二、绘图、裁布。

1、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巡视指导。

2、把你画的小动物从纸上剪下。

3、按照图画用布裁出动物的轮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四肢、尾巴 等。

三、粘贴。

1、把用布剪下的动物轮廓及各个器官用胶水粘贴在一张纸上,组合成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形象。

2、用画笔画上相匹配的景色。

3、落款。

四、展示作品,全班欣赏。

五、小结。学生都精心设计并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还为它们安排了舒适的家园,它们会非常感谢你们!

六、布置作业,制作其他小动物并粘贴在这张画上,使动物乐园成为真正的乐园!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各个环节精益求精,在作画粘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第二章 沙粘画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校园一角》、《美丽的田野》、《我爱我家》、《我的理想》、《勤劳的妈妈》、《谁不说俺家乡好》六方面的 内容。【教学目的】

1.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思想。2. 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懂得传递爱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教学建议】

教学本章内容可用6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校园一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热爱校园,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学要求:画面要体现校园中同学互助,师生和睦,活泼向上,景色宜人等美的一面。教学重点、难点:表现出植物和人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人与自然的和谐。教学准备:各种颜色的细沙、稍厚的纸一张、胶水、小刀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我们的校园了,今天我们就把美丽的校园画出来,将她打扮打扮以表示我们的喜爱之 情。

二、精心画图

1、提示:可以画教室内学生专心听讲、自习课上同学们全神贯注学习、同学互助,也可画课间同学做游戏的热

闹场面,还可画大扫除时热火朝天的情景等。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3、看图选色,涂胶,粘沙,注意两色边缘要细心,多余的沙用小刀轻轻刮去。

4、在沙画上放一张纸,用手轻按,使细沙能均匀的粘在纸上。

5、待胶水和沙凝固后,除去多余的细沙。

6、选择合适的位置落款,沙画做好。

三、作品展示,作者讲解图画内容,全班欣赏、点评。

四、小结,在自己或伙伴的作品中都有我们大家的身影,我们有意无意的留在自己和别人的记忆中,我们应记住同

学间这份难忘的友情。

五、布置作业,把你的画讲给爸妈听。

【教学反思】

学生能通过绘画发现自己或同学的闪光点,学会感恩,加深了友情,做沙画使学生做事更细心。

第三章 立体画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美丽的花卉》、《动物王国》、《卡通人物》三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事物的立体美,在认知事物的同

时发挥想像给予事物以动感,使作品更加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事物从平面认识升华到立体的认识。2.提高学生对事物立体美的欣赏能力。【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3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动物王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教学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智慧让画在纸上的动物动起来,把动物活泼的天性展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要求想像丰富,设计精巧,分合有致。教学准备:硬纸片,剪刀,彩笔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到元旦我们都要买一些礼物送给好友,其中贺卡最为常见,立体贺卡倍受欢迎,经济实惠,又能表达情意,这种立体贺卡是怎么制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

二、设计画图

1、制作立体图画和平面图画不同,要凹凸有致,画图时折叠的线条要用虚线,需剪下的部分用实线,裁剪时以

便区分。教师作重点讲解,并加以示范。

2、画图。

3、修改。

三、剪裁、折叠。

1、剪裁时要保持动物的线条美,不要剪破或漏剪。

2、折叠时应注意图形的原样不被损坏。

四、展示作品,全班欣赏并加以点评。

五、布置作业,同学间把几个动物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动物王国。编写成童话或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学生想像丰富,制作起来一丝不苟,美中不足之处就是个别学生折叠技巧掌握还不够熟练。需教 师个别指导。

篇2: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庞佳

教材共三章:“布粘画”“沙粘画”和“立体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多留心、要精心、有耐心、有爱心、怀有一颗感恩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操。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教材内容 课时安排 总课时数 教学进度 评价办法备注

第一章 布粘画

《美丽的植物》 1 课时

线条优美 《活泼的动物乐园》 1课时 制作精巧 《生活用品》 1 课时

符合要求

《漂亮的建筑》 1 课时 突出制作特点 《多彩的人物》 1 课时 表现事物特征

第二章 沙粘画

《校园一角》 1 分甲—10分

《美丽的田野》 1 乙—8分

《我爱我家》 1 丙—5分

《我的理想》 1 丁—5分以下

第三章 立体画

《迷人的花卉》 1 《动物王国》 1 《卡通人物》

总学分 第一章

布粘画

【教材说明】

本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章包括六部分内容,由《美丽的植泼的动物乐园》 《生活用品》《漂亮的建筑》《 多彩的人物》《风布粘的教学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学生周围事物,生活实际,对其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布粘技巧的教学,了解布粘艺术的形象美,立体美及动感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培养目标】

1.在学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6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活泼的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妙》组成。教学目标: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在剪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1.画图形象,让人易辨动物。2.裁剪时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

3.裁剪线条要匀称,根据图画线条要相应对称。教学重点、难点:1.裁剪的动物要形象。2.粘贴时有先后主次之分。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碎布料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学生踊跃发言)今天我们就用布粘画的形式

把它们呈现在纸上,展示以前学生作品,传递欣赏,(学生啧啧称赞)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做的很好,心 动不如行动,我们下面开始吧!

二、绘图、裁布。

1、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巡视指导。

2、把你画的小动物从纸上剪下。

3、按照图画用布裁出动物的轮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四肢、尾巴 等。

三、粘贴。

1、把用布剪下的动物轮廓及各个器官用胶水粘贴在一张纸上,组合成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形象。

2、用画笔画上相匹配的景色。

3、落款。

四、展示作品,全班欣赏。

五、小结。学生都精心设计并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还为它们安排了舒适的家园,它们会非常感谢你们!

六、布置作业,制作其他小动物并粘贴在这张画上,使动物乐园成为真正的乐园!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各个环节精益求精,在作画粘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漂 亮 的 建 筑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对旧画报、海报、旧挂历、蜡光纸进行粘贴、剪刻等方法进行制作。学生剪贴画时,思

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的全过程,如同积木游戏一样是一种手、脑、眼的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建筑,了解他们的不同特色与美感,培养学生对艺

术和生活的热爱。2.能力目标:用各种彩纸剪、撕、贴的方法,设计一座漂亮的建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集体合作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同学作品的优缺点进行简单的评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在漂亮建筑的创作中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建筑的形状、色彩、装饰特点,尝试使用身边不同的纸材组织画面,体验造型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的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分享合作的成果。[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废旧挂历纸、广告纸、蜡光纸、海报、报纸、彩纸、可以用来制作房子部件图案的纸。2.各色彩笔。

3.剪刀,双面胶等剪贴画创作用具。

教师准备 典型的建筑图片、《漂亮的建筑》范作。[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我们的家乡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小朋友们,你也想建造出漂亮的建筑吗?(揭题,出示板书)。[设计意图]:开篇揭题,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以他想建造漂亮的建筑为导入,激发小朋友们的参与兴趣。

二、创作初探。

1.师:让我们一起“拼拼建筑”。出示板书。(准备:将各种形状装在若干信封中,请小朋友们拼拼建筑,鼓励用基本形拼出不同造型的建筑。)2.师:请打开神秘的信封,看看里面是什么?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用基本形合作拼成一座建筑。比比谁的速度快!学生活动:试着拼成各种建筑。3.师总结:园林中的亭子可用三角形和正方形拼成,楼房可以用长方形和三角形拼成。挑选在小组活动中拼好的典型建筑三幅出示。评价:小朋友们的手真巧,拼成了这么多不同的建筑。

[设计意图]: “拼拼建筑”与学生小时侯常玩的积木游戏相似,这种体验让他们马上进入角色。又能为接下来的设计漂亮建筑埋下伏笔。

三、欣赏引导,思维拓展。

1.师:除了苏州园林式的建筑之外,我们每个人都见过各式各样的建筑,你见过的漂亮建筑是什么样的?(1)三个小朋友举例回答。(2)师拓展,老师这里就有几座漂亮的建筑,让我们一起看看!2.师点击课件。A.这座建筑就是北京的故宫,这是天坛公园的代表性建筑——祈年殿,你觉得漂亮吗?哪些地方最漂亮?(有三层的圆顶,蓝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引导小朋友们说出天坛的颜色漂亮。)(天坛资料: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B.上海:东方明珠。C.悉尼歌剧院,它的外形让你联想到什么? 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引导小朋友们说出悉尼歌剧院的外形漂亮。)D.夜幕下,通电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灯光闪耀,景色迷人。E.钢琴外形的建筑。教师与学生一起说说这些漂亮的建筑的漂亮之处。

四、深入探究。

1.师:小朋友,建筑的外形有的像贝壳,有的像鸟巢,还有的外形像钢琴,你有更好的创意吗?你梦想中最漂亮的建筑是什么样的? 2.师:我想造一座大树形的建筑,我想请小朋友帮我选选建材。(请三名小朋友摸摸各种不同材质的纸。)我来试一试!(撕,剪范作)3.师示范:在森林里可以设计大树形、树叶形、鲜花形或有代表性的植物建筑,大海里可以想象出鲸鱼房、海草房。师:小朋友们,你准备怎么造?

五、美化作品。

1.师:小朋友们用不同的材质的纸造出了外形各异的建筑,想让我们的建筑更漂亮,我看中了报纸上的漂亮的红色,我想用它来制作窗帘。(发白纸添加背景)准备:窗户、门种类出示。2.师示范:水彩笔添加周围的环境。师:小朋友们,你有什么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请小朋友们也来试试看!要求:看看谁的色彩搭配合理,周围的环境和谐美观? 教师巡回指导。3.师:给自己设计的建筑取个名字:小精灵山庄、花朵的家„„。

六、作品评价。

形式:自评,互评,师评。师:恭喜大家成为“漂亮建筑的设计师”。

[教学反思] 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我通过充分准备,用幻灯让学生感受家乡苏州的园林式的建筑。在欣赏分析水乡风景的同时,进行尝试进行分类和特点归纳,然后观察、教师示范等,运用旧画报、海报、旧挂历、蜡光纸进行粘贴、剪刻等方法进行制作漂亮的建筑。学生剪贴画时,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

第二章

沙粘画

【教材说明】本章包括《校园一角》、《美丽的田野》、《我爱我家》、《我的理想》、《勤劳的妈妈》、《谁不说俺家乡好》六方面的内容。【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思想。

2.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懂得传递爱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教学建议】

教学本章内容可用6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校园一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热爱校园,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要求:画面要体现校园中同学互助,师生和睦,活泼向上,景色宜人等美的一面。

教学重点、难点:表现出植物和人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各种颜色的细沙、稍厚的纸一张、胶水、小刀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我们的校园了,今天我们就把美丽的校园画出来,将她打扮打扮以表示我们的喜爱之情。

二、精心画图

1、提示:可以画教室内学生专心听讲、自习课上同学们全神贯注学习、同学互助,也可画课间同学做游戏的热闹场面,还可画大扫除时热火朝天的情景等。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3、看图选色,涂胶,粘沙,注意两色边缘要细心,多余的沙用小刀轻轻刮去。

4、在沙画上放一张纸,用手轻按,使细沙能均匀的粘在纸上。

5、待胶水和沙凝固后,除去多余的细沙。

6、选择合适的位置落款,沙画做好。

三、作品展示,作者讲解图画内容,全班欣赏、点评。

四、小结,在自己或伙伴的作品中都有我们大家的身影,我们有意无意的留在自己和别人的记忆中,我们应记住同 学间这份难忘的友情。

五、布置作业,把你的画讲给爸妈听。【教学反思】

学生能通过绘画发现自己或同学的闪光点,学会感恩,加深了友情,做沙画使学生做事更细心。

第三章

立体画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美丽的花卉》、《动物王国》、《卡通人物》三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事物的立体美,在认知事物的同

时发挥想像给予事物以动感,使作品更加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事物从平面认识升华到立体的认识。

2.提高学生对事物立体美的欣赏能力。【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3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动物王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教学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智慧让画在纸上的动物动起来,把动物活泼的天性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要求想像丰富,设计精巧,分合有致。教学准备:硬纸片,剪刀,彩笔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到元旦我们都要买一些礼物送给好友,其中贺卡最为常见,立体贺卡倍受欢迎,经济实惠,又能表达情意,这种立体贺卡是怎么制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

二、设计画图

1、制作立体图画和平面图画不同,要凹凸有致,画图时折叠的线条要用虚线,需剪下的部分用实线,裁剪时以便区分。教师作重点讲解,并加以示范。

2、画图。

3、修改。

三、剪裁、折叠。

1、剪裁时要保持动物的线条美,不要剪破或漏剪。

2、折叠时应注意图形的原样不被损坏。

四、展示作品,全班欣赏并加以点评。

五、布置作业,同学间把几个动物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动物王国。编写成童话或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篇3: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 (school-based) ”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 一是为了学校, 二是在学校中, 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 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 是指学校自身的问题, 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 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 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从2 0世纪7 0年代开始, 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受到广泛重视。开发校本课程, 其重要意义在于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教师) 和受教育者 (学生) 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 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 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 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 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 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 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 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美术校本课程现状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直受到国家关注和鼓励, 课标对课程的开发曾明确指出, “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 (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 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 (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 进行美术教学。”

目前,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各地都富有成效, 汇总各方面资料可以看出, 目前美术校本课程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立足于地方自然资源的校本课程

地方自然资源尤其是风景, 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头戏, 例如《古镇的门》、《黑瓦白墙——画画家乡的老房子》等课程。河流、山峦、竹林、建筑等等, 学生生活其中, 耳濡目染, 自然下笔有物。展现家乡美景, 这对于学生观察力和表现力都是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机会, 也是美术教学最好的素材之一。

2. 立足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

目前举国上下对于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较为重视, 地方文化资源完全可以为美术课堂教学所运用, 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尤其是富有地方生活特色的庆典、民俗活动, 例如《走进绵竹年画》, 利用地方民间木版画传统开发校本课程。这一方面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另一方面, 也促使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 查询资料, 走访老艺人, 运用多种手段搜集、整理资料, 使美术课堂教学呈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探究性。

3. 立足于学校优势项目的校本课程

这种校本课程开发突出的是强化特色与优势课程, 一般来说, 学校在某一方面有较深的积淀与优势, 以此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 例如书法校本课程。这类校本课程的优势在于:其一, 能够为学生在学科学习领域中自主发展创造条件, 更能为喜欢某门学科的学生提供更深人学习的机会。二是使更多的学科教师有用武之地。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美术教师更喜欢开展学科领域中的课程开发, 这对于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但也要防止流于形式, 忽略学生的需求与兴趣。

三、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在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了喜人的收获, 在各方面的探索都有了一定经验, 但在今后的课程开发中, 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提升教师对课程开发的认识水平

各地的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多样, 但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认识不够, 专业化程度不高。基层教师多数缺乏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狭隘, 例如教师认为课程开发仅仅是上好一节课, 缺乏课程的连贯性与严谨性;更有甚者偷梁换柱, 将第二课堂摇身一变, 使其缺乏实际意义。而更多的则在观念上对于教学目标局限于技能培养与传递, 忽略了美术学科人文性, 使其成为应试的帮手。因此, 观念上提升基层教师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各地对美术教师培训多重技能, 轻认识, 制约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这需要领导部门的重视。

2. 注重“以校为本”和“以生为本”两个根本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学校自身的特殊性, 任何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都应该突出学校自身的特色。即便是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也仅仅是借鉴的对象, 而非模仿对象。这需要校领导和参与教师牢牢地抓住“以校为本”的思想主旨, 真正将“以校为本”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原则。只有这样, 才能使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能够获取和利用优势的资源条件, 以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另一方面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

尽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者是教师, 但我们应注意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任何一种课程开发, 如果忽略学生的需求与兴趣, 那仅仅是纸上谈兵, 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的确, 在课程开发中需要注意学校的实际和教师的业务能力, 但是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 而不是面子工程。如果课程开发仅仅顾及学校和教师, 那么我们就需要反思我们的动机和行为。

3. 注意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区别

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误区, 就是局限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将二者混为一谈。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内涵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课程, 后者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二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课程的开发注重实施的过程, 这一过程强调知识的生成, 强调师生在开发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强调学生在开发过程的体验中获得感悟, 从而获得经验。这需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理念, 不断调整, 防止出现偏差。

4. 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中

国家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再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 专家的指导, 教师的努力和参与,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但在目前, 校本课程开发局限于教师, 尤其是骨干教师, 尽管多数教师是积极的态度, 但不乏冷眼旁观者。而在寻求社会支持, 尤其是社区和家长的帮助时, 响应者寥寥, 多数人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情, 与己无关。如何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度是今后实施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延伸美术课堂教学成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研究的课题, 通过对于现有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分析, 对其中暴露的问题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应予以重视和纠正。

关键词:美术,校本课程,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版。

[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8月。

[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版。

[4]李宗乐、陈实、邱兴编著:《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1月。

[5]同上。

[6]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 《中国美术教育》2004年第3期。

篇4:发挥校本优势建构美术课程

【关键词】湿地文化 校本课程 美术课程 资源与开发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校本课程已逐步为各类学校所重视。我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侧重湿地的环境功能与文化功能,将湿地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探究,这是将校园湿地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渗透于教学的尝试,也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学校办学理念的契合。依托这一校本课程优势,我校构建了富有个性、立体新颖的美术校本课程。

一、发掘校园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

我校校园文化湿地课程基地按照课程组成要素,构建了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包括已有校本课程、湿地自然景观、博物馆等)都为美术校本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

我校自2006年开始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各学科教师都参与其中,2009年出版的《湿地》校本教材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湿地》课本。《湿地》教材是美术课程资源的灵感来源,例如该教材中第一章《湿地生态》中有关世界湿地日和湿地招贴画的内容,在美术课上就可将其作为知识点加以扩充和丰富。我们请学生设计制作一幅以“保护湿地”为主题的招贴画,要求主题突出,形象简练,图案色彩对比强烈,文字简洁易懂,形式新奇独特。通过此次设计活动的交流,学生意识到美术宣传活动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作用,也对人地和谐价值观有了进一步认识。

我校所在地是以前西马村旧址,建校后,保留了一块约2亩大小的湿地建成了“湿地生态园”。校园的湿地美景为美术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写生环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师带领学生在池塘边进行风景写生活动,从认识绘画工具和表现形式入手,运用水粉、水彩和油画等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学生学习用图式语言来表达情感。写生是美术活动的常见形式,却是学生体验和感受校园美景的最佳方式。

我校还拥有目前国内基础教育界独一无二的湿地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内有湿地生态馆、湿地生活展示馆和湿地文明馆。借助博物馆内丰富的馆藏品,美术课也就有了更为丰富和直观的教学形式。在校博物馆内上美术课,从图片认识到亲手触摸,从文字比较到分析解读,了解太湖地区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的玉器:玉琮、玉璧和玉钺。更让人兴奋的是,可以亲眼在多倍放大镜下观察玉器上的打磨痕迹,学生对艺术与科技的兴趣立马被激发了。

可见,校园文化中课程资源的发掘对于美术学科来说,极大地丰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也为教师提供了无限创意的教学灵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学科之美。

二、建构美术校本课程的体系

1.从课程资源到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即是学校文化的体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必须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湿地校本教材、湿地公园以及湿地博物馆所具有的专题性、探究性、实用性、互动性与开放性都为我校美术校本课程的构建提供了自然与人文的美学基础和教学资源。

由此,我们的美术校本课程将校园文化渗入教育教学领域,找到校本优势与美术课程的契合点,从课题名称、内容拓展、情景创设、活动设计等多方面对课程进行建构,创造和生成了基于校本优势的美术校本课程体系,努力倡导人地和谐的价值观。

美术校本课程《品味湿地之美》的基本结构包括了四个单元:一、湿地与自然之美;二、湿地与生态景观;三、湿地与人文艺术;四、湿地与文化遗产。前两个单元内容与自然生态有关,着眼于湿地的动植物与生态园景观,安排了美术鉴赏、构图与色彩、国画、素描、招贴与设计等美术活动,后两个单元内容则与人文艺术、文化遗产有关,安排了服装设计、工艺产品、建筑图案、船模设计、博物馆和实地考察等美术课程活动。

2.从课程结构到教学实践。

《品味湿地之美》教材于2011年6月编写完毕。校园湿地文化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财富,结合地域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可以让美术教学更具活力,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

《水乡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是美术校本课程中一节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践课,其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分述如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美术校本课程教材中的“湿地与人文艺术”系列单元中的第四课时,以水乡服饰的传承与创新为切入点,针对水乡服饰的发展与现状,启发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进行思考,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内容结构

第一课为蓝印花布的特点与制作等;第二课时为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第三课为水乡传统服饰的历史与发展;第四课时为水乡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认识水乡服饰的特色、文化遗产的内涵、水乡服饰的变化与发展。

(2)能力领域:结合水乡服饰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设计作品中,强调体现民族文化韵味,为水乡服饰设计的未来寻求新方法、新方向。

(3)情感领域:感受水乡服饰魅力,启发学生对非物质遗产的未来进行思考并探究,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进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运用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艺术形式美的规律,将中国传统图案美与设计形式法则相融合,创造富有民族韵味的现代服饰图案。

教学难点

结合水乡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创新,将水乡传统服饰传承下去,对于水乡服饰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并导入新课

1.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称为什么?

汉民族整体的传统服装称之为汉服,主要是指上溯炎黄,下至明末,在自然的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而不是以唐装或旗袍代替。

2.汉服为什么今天在生活中已很难见到?

明朝灭亡后,清朝统治者为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服装,禁止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

由于以上原因,汉服退离了历史舞台,值得欣慰的是,苏州至今留存有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杰出代表——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青莲衫子藕荷裳”)。

(二)链接生活

江南著名水乡有:同里、周庄、甪直、西塘、乌镇、南浔。

甪直,位于苏州城东南,通过博物馆内模型可以了解甪直及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距离甪直镇只有9公里)。以前穿着水乡服饰的人很多,以甪直镇妇女的服饰最为亮丽,堪称水乡服饰的代表。

甪直水乡妇女梳愿摄头,扎包头巾,身穿拼接衫、花布胸兜和拼裆裤,腰束作裙,小腿裹卷膀,脚着百纳绣花鞋为主的一整套(8件)服饰,有“苏州少数民族”之美称。

概括水乡传统服饰的形成原因(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水乡妇女生产劳动、实用价值与审美角度、长期的发展)。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介绍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现状与未来

展示近日在校园里拍摄的照片——几位除杂草的劳动妇女,观察她们的服饰。时代变革,现在只有五六十岁的妇女才穿,若干年后,水乡服饰会不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三)思考与探究

由甪直镇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的建立所带来的启发——在校博物馆展示各小组设计的服饰,选出一件最能体现水乡服饰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介绍作品的设计意图、内涵等。

小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选出最佳小组设计。

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为保护传统文化做贡献,传承与创新!

三、践行美术校本课程教学的反思

在《水乡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课后,有学生建议能否将此服饰作品列入校博物馆展出;更有学生提出能否将他们所创作的服饰作品在校园舞台上进行时装秀表演。

我对敢于向老师提想法和建议的学生给予了鼓励与支持,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进行了一些指导:如进行时装秀节目表演前可以做些活动准备,需要将原先设计的图案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建议由学校手绘社团的学生将图案绘制在各种物品上,如服装、鞋帽、小饰物等等。学生们采纳了建议,课后自主展开了多项活动,从讨论、宣传、构思策划、作品选拔与绘制、请教老师到最后成功进行了一次校园湿地公园里的时装秀。

学生的行动让我以全新的目光看待他们,也提醒我在今后教学中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美术课不仅要注重课堂任务的完成,也要注意课后拓展。这是根据校本实际,机动灵活地使用教材和利用环境资源的典型实例。

“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是新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也是校本美术课程教学的新观念。

诸多实践证明,美术课可以在湿地公园里上,也可以在博物馆上……既可以很特别,也可以很有趣。只要能充分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凸显美术课程的特点,就值得大家去互相交流与探讨,实现艺术走向生活、贴近生活就不是空话。这是在学科教学中体现人文资源的生动案例,也是丰富美术课程教学形式的一种全新的尝试。

校园文化为校本美术课程的资源与开发创设了一个学科创新与变革的平台。美术校本课程的资源与开发,可以充分发挥校本优势,发挥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将美术课堂变为立体教育的课堂。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宗乐,陈实,邱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4]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5]苏州中学园区校学术处.中学校本课程教材——湿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篇5:美术校本课程纲要

第一部分 前言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绘画时尚,全面构建学生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世界,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为了加强本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激发其艺术灵性,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经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为:

一、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三、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具体目标如下:

1、能欣赏、评述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欣赏价值观,并且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让每个学生用初中三年时间具备一定美术的技能,如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当中的任何一门,同时具备一定的美术的表现能力。

3、了解基本的技法理论,如色彩、构图、透视、构成、解剖等技术理论。

4、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的造型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和运用各种美术信息及资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根据上述目标,根据中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实际,本课程主要安排如下:

1.吸收各班的美术爱好者和学习美术的佼佼者,以鼓励和提高学生兴趣为主,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扎实学生的美术基础。

2.多介绍课外的美术知识来丰富学生,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以便平时能带动其他同学去学习美术,并为班级设计板报。

3.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大量接触美术作品,培养美术尖子生,使学生对美术较精,能够参加美术的各种比赛。

4.对每位校本课的同学进行辅导,多参加一些比赛、和画展。

活动时间:每单周教学一节课,利用周二的校本课程时间教学。具体安排如下:七年级十节,八年级十二节,每节两课时 七年级:

第1节 美术的世界

第2节 用线条表现卡通形象(五官)

第3节 用线条表现卡通形象(各角度头部特征)第4节 用线条表现卡通形象(表情)第5节 用线条表现卡通形象(动态)第6节 用线条表现卡通形象(动态)第7节 用线条表现卡通形象(特征)第8节 用线条表现卡通形象(特征)第9节 美术字 第10节 美化板报手抄报 八年级:

第1节 图案设计 第2节 标志设计 第3节 字体设计 第4节 校徽设计 第5节 活动实践 第6节 笔墨情调 第7节 笔墨情调 第8节 笔墨情调 第9节 素描表现 第10节 素描表现 第11节 素描表现 第12节 素描表现

第四部分 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及保障措施

1、课程实施的评价建议

①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一是对课程本身进行观察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分析评价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时调整。二是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美术技能的获取,更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将建立学生学习、绘画、展览、总结、反思的过程管理机制。

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采用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相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并行。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更让家长参与课程评价活动。要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篇6:美术校本课程计划

美术校本课程是学校的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丰富的美术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才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艺术展示的空间,发展展示自己的才能,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扮靓我们的校园。

活动内容:

美术活动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本学年,结合我们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我计划在活动课程中主要以儿童画辅导教学为主,书法辅导教学为辅的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的具体安排为:

一二年级学生没有绘画的基础,主要以儿童画为主,从最基础的开始训练绘画的基本技能。

三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从中挑选出部分优秀的同学进行书法方面的培训。

五九年级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础,主要是以生活原形为基础,学习其他优秀的作品,进行成品的作品创作和临摹训练,为参加校、区等各部门组织的比赛做准备。

活动时间按排:

每周二、三校本课程活动时间。

活动的具体措施:

由基础开始,逐渐增加内容和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指导。

1、儿童画方面

从构图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构图的准确能力,对设色能力进一步进行技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主要以临摹为主,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创新训练。

通过活动尽量准备通常参赛的作品规格的作品,争取平时的活动作业即作品,为将来的参赛做准备。如果参赛中有特殊的主题要求和特殊的规格,在接到通知后按照通知要求另行准备作品。力求在比赛中取得学校满意的成绩。

2、书法方面

书法是一门慢功学科。书法教学主要进行楷书隶书的学习,老生在已有的基础上,争取在本学年独创作品,新生的书法教学主要是从教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以及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体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等;书法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需要学习阶段的不断积累和多加练习。

篇7:美术欣赏校本课程纲要

常凯舒

一、课程开发的依据:

(一)现状分析:

1、儿童对经典美术文化的态度令人担忧。

原因分析: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尤其是在视觉文化冲击成潮的现代城市氛围中,孩子们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流行文化趋之若骛,对传统的美术文化视而不见,或是知之甚微,或是采取漠视或鄙薄的态度。在他们成长的环境中,又少有人能取舍,哪是国粹?哪是民族民间经典文化?哪些是与本民族审美道德、价值观所认可的外来经典?面对外来经典哪些是美的那些是丑的?哪些应该拿来?哪些应该摒弃?这是造成孩子们漠视或知之甚微的主要原因。

绘画几乎是每一个孩子共有的潜能。几乎所有儿童从小都喜欢画画,通过绘画表达思想、发泄情感。如果给儿童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绘画将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自发的自娱、娱人的快乐游戏。但在现实中,很多孩子大胆、稚拙的天性却没有被保护,反而出现了思维的惰性、缺乏创造力。比如:不敢动笔画画;反复画概念化的简笔形象;一味地模仿老师的范作;潦草几笔、毫无耐心„„

● 有的孩子说起自己的想法来滔滔不绝,但却画不出来,也写不出来。● 有的孩子画的不错,但不会用美术语言向别人表达出来。

● 部分儿童只有绘画的简单技法,缺乏对美术经典文化的了解,更没有发现美欣赏美的主动性。

2、以现有儿童绘画调查实例表明: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千篇一律的旧模式美术作品:

形成原因:外在原因: ●成人教授简笔画供儿童临摹,使来自他人的固定图示在儿童脑中根深蒂固,有的甚至一直到成人仍只绘画简笔画。

●以成人喜好,提供标准范例,以成人、书本为权威。●缺乏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的内容和方法。内在原因:

●儿童记忆中旧有概念的模式化图像压抑了他们创造潜能的开发,制约了儿童的思维。

●儿童缺乏美术图象的储备。

●儿童并不缺乏想象力而是缺乏把想象转化为形象或文字的表现能力。

引发的思考:

●如何用优秀的中外美术经典作品及生活中的美丰富学生的视觉图象储备,激发创造思维?

●如何使学生学会欣赏经典、感受生活?

●如何通过跨学科的整合激发学生的表现力,让绘画和写作都成为“有源之水”? ●上美术课仅仅是为了掌握技巧还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对美对艺术的观念和态度?

欣赏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对于身边美的事物和作品都可以欣赏、评价,通过正确的导向,让欣赏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台湾儿童美术教育家林千铃女士曾提出:“画完成一张画,懂得把画画得很好,或是在美术科目上有优等成绩,甚至比赛得奖,都不算是真的能画、会画,真正的学会画画,是可以成为一个不必用纸笔颜料,没有特定的画画时间,无时不刻心中都有画的人,这才是真的学会画画。这才是孩子上美术课的目的。” 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育如何赋予每一个生命终身学习的兴趣、愿望、能力„„这取决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确切地说,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

在欣赏教学方面,国内外主要有范例教学法、费式欣赏法、直觉欣赏法等方法,但主要面向高中以上学生,比较专业和深奥。探索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欣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中外美术经典作品及生活中的美,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创造源泉,再用自己的图像或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正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在我校开展宽基教育构建宽基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发《童眼看世界——宽基教育美术欣赏》校本课程,旨在通过欣赏经典艺术和自然生活之美,丰富视觉经验和艺术图式储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观察能力、审美素养和表现能力。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课题开发,面向更多的学生,采用学生选修的形式,以学生兴趣和经验为基础,对古今中外经典美术文化及可以联系的生活之美、相关学科知识做逐步的研究分析,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能为我所用的内容加以融合。以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多欣赏、多感受、多体验、多思考、多创造,在经典美术文化引领下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品质、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欣赏丰富学生的视觉图式记忆,将优秀的美术图像信息内化并进行再创造,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在绘画文字等多种方式的表达中提升表现力。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画笔去表达,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

3、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4、学会艺术语言创造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表现真实的内心世界,表达情感。

5、注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让学生锻炼成为意志力坚强的人。

6、多参与学校、社会组织的各项比赛以及有益身心的活动,参与画展。

三、课程的结构实施: 第一章

跨越时空 第一课

镜中的自己

第二课

不说话的朋友

第三课

奇妙的梦

第四课

我们都爱大自然

第五课

蒙娜丽莎与阿凡达

第二章

奇思妙想

第一课

恐龙的故事

第二课

多彩假期

第三课

玩具变变变

第四课 科幻奇兵

第三章

诗情画意

第一课

诗情画意

第二课 儿童诗配画

第四章

绘本情缘

第一课

我画《父与子》

第二课 我的小绘本

四、课程的实施:

1、时间:间周五下午第二课。走班,间周安排1课时,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安排教学时间,或集中或分散。

2、地点:一楼美术教室

3、授课范围: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中的必修课,面向二年级全体学生展开。

3、授课形式: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体活动相结合。

欣赏——游戏——体验——创作——写感受——互相评价 如果有机会还可以

4、授课内容:参考以上课程内容目录,循序渐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及时生成新的课程内容。

5、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进课堂拓展欣赏内容,创造机会走出校园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地方欣赏开眼界!根据课程内容聘请家长或校外艺术家授课。

五、课程评价建议:

欣赏是前提,而创造才是艺术的本质,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艺术创造保护个性化、创意性。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应结合其心理特点与认识水平,欣赏创作做不同的要求。课程的开发不仅看学生的兴趣度更要看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1、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2、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3、运用所学艺术语言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个性特点。

4、对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稚拙味”,“原始味”应以鼓励为主,不能简单地以“象”与“不象”来评价。有的作品,虽然不很象,但用线大胆,颇具稚拙美。

篇8:中学美术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与当地文化传统资源的紧密联系, 凸显美术特征、地域特征。内部出版发行并全县推广《民间剪纸》《低碳生活-快乐手工》《校园文化设计与开发》等优秀特色校本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均是根据各学校教师、学生资源开发的, 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研究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和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的校本教学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为此, 在校本课程开设上应尽量选用多种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剪纸这一民俗活动在农村喜闻乐见, 但是年轻人会此项活动的越来越少, 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艺术, 我们组织编写了一套《民间剪纸》教材, 从剪纸的概述、丰富的表现技法、剪纸的基础知识、组合等方面, 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民间剪纸课程的设置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春节的时候、亲戚朋友结婚的时候剪几个窗花, 剪几个喜字, 既装饰了环境也增进了学生们的成就感, 更多的是传承了民间文化活动。

二、研究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联的科技信息美术校本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孩子们离我们的美术手工课堂越来越远, 课余时间更多地消耗在电脑旁, 如何把孩子们从电脑旁拉到我们的美术课堂中来, 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最后我们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把现代科技密切相关联的科技信息融入美术校本教学内容中, 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参与兴趣, 从而提高了活动效果。只有这样, 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水平,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 也不能天天“游戏”, 长了也呆板, 使美术课单一枯燥。利用现有设备, 培养学生兴趣, 上好美术校本课程。

另外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也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 如挂图、画册、录相、幻灯、光碟等, 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 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 教学示范, 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 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校本课程中, 因为教室条件限制, 教师示范很麻烦, 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 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 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 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有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 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三、研究与校园文化密切结合的校园文化校本美术课程

校园文化这一块跟学生、学校息息相关, 如何引导学生融入校园, 将课堂当中所学到的学以致用, 这也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主题。《我爱我家———校园文化设计与开发》这本教材就从校园黑板报、校园宿舍文化、让墙壁会说话、校园文化欣赏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校园文化设计, 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去。

四、研究如何从自然和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校本教学内容

自然社会生活美术课程可谓与我们息息相关, 生活当中处处都有美, 只是你有没有留心, 平时我们废弃的好多物品都可以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 比如:易拉罐、一次性纸杯、废旧毛线等等。这也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低碳生活, 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低碳生活, 并让他们影响我们的家庭乃至社会。《低碳生活快乐手工》从变废为宝的纸杯、易拉罐大变身、树叶拼贴画、毛线画、根雕艺术、快乐折纸这几方面分布讲解, 让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 大家一起行动, 共同节约能源, 享受属于自己的创意生活。

中学开设美术类校本课程还有很多的优势, 学生成天沉浸在大量的题海中, 缺乏动手活动, 美术类校本课程的开设大大弥补了这一弊端, 也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同时也能更好地学习文化课知识。

另外, 美术类校本课程的开设也给了美术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让他们不仅局限于教科书, 更给了他们展示的空间, 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石国兴、王德林, 《素质教育概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12

上一篇:公司公章制度的管理制度下一篇:《母爱的较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