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道理论据为作文加分

2024-07-01

巧用道理论据为作文加分(通用3篇)

篇1:巧用道理论据为作文加分

巧用道理论据为作文加分

孙敏

议论文有三大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常用的论据形式有两种,即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道理论据,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在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偏爱使用事实论据,而很少使用道理论据。其实,巧用道理论据,尤其是较易较常使用的名言警句,可以为作文加分。

在作文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论点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往往拖沓冗赘,词不达意,但若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名言警句来替代,那就会进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界,给人一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受。

若把名言警句作为文章的题目,往往能够开宗明义,统摄全篇。要想使读者一下发现你与众不同的构思,以及丰富深厚的阅读积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如将自己读过的诗文名篇中与议论文的写作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拿来”引作标题。例如章炳元的《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题目就是怀特黑德的名言,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使文章显得观点鲜明,针对性强。再如马铁丁的《俭以养德》,用诸葛亮的一句名言“俭以养德”做题,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俭以养德”四个字,深刻揭示了节俭对于品德修养的意义,内涵丰富,文字典雅,精警动人,给人深刻的印象。好的题目能为写好下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作文的重要一环。

在议论文中,开头或结尾适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以强化议论文议论的分量,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如顾颉刚《怀疑与学问》一文的开头: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文章用名言开篇,所引两句古代名言,紧扣题目,在全文中起了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充当论据的作用,并使开头显得新鲜活泼,增强了文章议论的深度。

引作结尾的例子很多,如《路,就在自己的脚下》的结尾:“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道:„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让我们将鲁迅的这段话,写在自己双脚踏出的生活之路的路标上吧。”

在论述中引用名言名句作论据,效果显著。因为名言名句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智慧决定成败。鸟靠翅膀兽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谚语;智慧总是强于力量,古罗马费德鲁斯在《寓言》中的断言;爱民治国,能无智乎?生于春秋时代的老子,曾这样语气沉重地反问;兵贵智而不贵力,《宋史.傅辑传》所做的结论掷地有声。可见,小至纷繁琐碎的生活,大到治国强兵之道,智慧无一不是先决要素。”这一文段中将谚语名言警句铺叙,让人感觉到排山倒海的气势。再如“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既可作为论点“近墨者黑”的有力论据,又能作为引子引出自己的议论、评价和感受,开拓思路,达到进一步论述的目的。如在论述“磨难,生活的馈赠”这一论点时,引用巴尔扎克的名言“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强者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这时,我们自然会从名言中汲取力量,悟出道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见解便接踵而至了。

名言名句还是行文中的点缀,能使文章平添几分亮丽的色彩。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在引用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论述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骨气的时候,引用了他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有力表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要把碧血丹心奉献给抗元复国事业的英雄气概。因诗句极富感染力,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此外,在议论文中,如果能大胆科学地质疑名言警句,往往能使你的文章在“深刻透彻”方面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化用名言警句则能展示你驾驭语言的机智和灵活,使你的语言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如议论文《有志者事也未必成》:人们常用“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认为做事只要有心志坚定,功夫下到,就能成功。其实不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到“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由此可见,“有志” 绝非“事成”的充分条件。这篇文章,紧扣“有志者事也未必成”的见解,观点新颖,独具个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一般说来,道理论据的使用能反映出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寡。在议论文中,使用道理论据,如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以说,道理论据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能够适当的在事实论据基础上更有力地证明这个论点,让论点更可信,提高整体境界,让论点脱离现实的平凡穿上一层更美的面纱。

对于名言名句,我们要注意积累和运用。关键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把名言名句作为论点使用时,一定要以准确为前提,不可勉强为之,以免立意失误。把名言名句当做论据使用时,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更要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要注意所引语言与论点的一致,还要注意保证引言的准确,引文的内容及出处都不能有误。论据不真实、不准确,必定会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即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只言片语,就可成为全篇的警策。文章会因它的出现而锦上添花,出现“亮点”。试想,《伶官传序》也好,《石钟山记》也好,抑或《拿来主义》也好,古今有多少名篇,都是凭借其名句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成为精警语言的典范的呢。

所以,中学生在作文中巧用道理论据,同样可以使自己的语言闪光,为自己的作文加分!

2014年11月

篇2:巧用“章回体”,为作文加分

一、标题:鸟瞰全局明主题,明眸善睐第一瞥

古典章回长篇小说标题大多采用对仗形式,前后两句一般各言一事。譬如:《水浒传》: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上面这些标题,都是两句话,有这样三个特征:一是多言相互关联的两件或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揭示本回目的主要内容。二是形式上采用对仗,字数可多可少,但关键词对比鲜明,排列整齐。三是方便说唱艺人吟诵,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二、开头:扫清障碍接主体,两山排闼送青来

古典小说开头或以小诗总领,或用“话说”等词句衔接,或闲话少说,直入主体,具体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小诗总领法。如《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开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涓自此愈横。

开篇引用小诗或诗词是古典章回小说常用的方式,引用后稍作议论或介绍背景,然后进入主体。这种“小诗总领法”用四个句子组成小诗,或引用诗词导入主体。小诗或引用诗词,一般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揭示文章主旨,或阐释一个与主体故事有关的哲理,或兼而有之。小诗放在文首,起提纲挈领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所用“题记”。但小诗比题记更新颖活泼,容量更大,更富生气

(二)故事衔接法。既是章回体长篇小说,本回目要对上一章节进行衔接。这种衔接通常由词语短句引导,进行内容上的过渡。这样的例子最多:《水浒传》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开头:

话说当时太尉喝叫左右,排列军校拿下林冲要斩。

用“话说”“且说”“却说”等词语对本章之前的章节内容进行小结——评书通常用“上回书说到”来接上一章节的“且听下回分解”,然后很快推出上章文尾情节,自然接上并叙说本章故事。我们单篇作文没有一章章一回回,但为写好单篇故事,这个故事之前的故事、人物关系与背景等,我们都可以推给上一章回——一个靠作者闪烁其辞的简单语句让读者自我想像。这就削掉了影响故事主体的枝蔓,拓展了单篇文章的时空,丰实了文章的内容。

(三)直入主体法。即闲话少叙,开门见山,直入主体。例:《三国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穗大战吕布”开头:

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操回寨,重赏典韦,加为领军都尉。

三、结尾:收束全文置悬疑,瓜熟蒂落音绕梁

这类章回小说结尾一般都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式的。先举几个例子:《水浒传》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结尾:毕竟看林冲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隋唐演义》第二回“杨广施谗谋易位,独孤逞妒杀宫妃”结尾:隋主本是好察机祥小数,心多嫌忌的。今得此梦,愈加猜疑了。究竟未知此梦主何吉凶,且听下回分解。

也有在结尾处添上精警骈句或小诗,像说书人那样让听者更加清楚故事的内容与主题,这也是对回目内容的进一步剖析、诠释与引导,很像我们现在的编后语。譬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结尾:……正没个开交,忽觉背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原来是……且听下回分解。

正是: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那意思是说,想继续听我的故事,要等下回了,可要留意哦,我的精彩讲述暂且就此打住。

这样结尾,是因其长篇规制,让读者至此停歇,因而收尾绾结,结束上文的同时,提醒读者勿忘阅读下文。其实,我们的一些故事性强、情节复杂的作文,我们在结住叙事的同时,把与文章主题、内容关联不大的“包袱”甩给“下回”,这就拓深、延展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总之,章回体小说的标题、开头、结尾,因其有着较强的评书意味,我们在写作中借鉴运用,能够改变我们作文千篇一律、干瘪老旧的面孔,让作文更有故事感和新鲜感。但不能盲目机械生硬地搬用,如一些故事性不强的文章就不能用这种方式;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巧成拙,反而把能写好的文章搞得更糟。

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

篇3:巧用副语言为面试加分

应届毕业生缺乏生活积累和工作经验,在参加面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副语言使用失当,导致无法及时顺利就业的现象。如即将毕业的王尹萍在参加双选会后一脸愁容,她本以为能顺利找到一份文职工作,可在双选会上投出的7份简历全都被退了回来。她成绩优秀、性格外向,按理说想要找到工作不会太难,更何况她还提前做了准备,上网查询了参会单位和岗位的信息,作出了应聘计划,一大早就来到了会场。可为什么她接连7次求职都遭拒了呢?问题出在了她的副语言上。原来,为了使自己能够在众多求职者中更引人注意,她听从了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杀马特”式(指盲目模仿日本视觉和欧美视觉的妆容,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画着很浓的妆,穿一些很个性的服装,戴着稀奇古怪的首饰)的非主流。这样不得体的副语言,使得面试官们怎么也不能把她与文职工作联系起来。

如何使用副语言为面试过程加分呢?我们从服饰搭配、仪态和声音技巧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要根据用人单位和职业背景来选择服饰

在面试前,应届毕业生需要提前做好对应聘单位和职位的“功课”,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和应聘职位的职业背景,根据这些特点来选择服饰。

在着装选择上,着正装可以使人显得自信和整洁,这是不少应届毕业生参加面试的首选。的确,一些大型国企、外企尤其是日韩企业对员工有着正装的要求,文职类的工作岗位也适合着正装,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单位和职位都要求着正装。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装饰设计公司这类单位往往需要富有个性和创造活力的员工,如果求职者着正装去参加设计、创意、策划类职位的面试,则极有可能适得其反,给人留下刻板、不灵活的第一印象。

二、要根据职位和面试环境来调整仪态

语言学家戴维·艾伯克龙曾说过,人用发音器官说话,他的交谈却要借助整个身体。求职者要根据职位的需要和面试环境来调整自己的仪态,使自己更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

零售企业的营业员就是肢体语言比较丰富的群体,他们需要有良好的亲和力,能在第一时间拉近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将双手藏在身后或者交叉放在胸前,这是求职者在应聘这类岗位时不能出现的仪态,因为那代表着防备和拒绝。

在不同文化中,某些副语言知识意义相通,有些则差异较大,甚至意义相反。譬如中国人竖起大拇指是指好的、赞同等肯定意义,英美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类似,而同样的手势在澳大利亚则被视为侮辱的信号而引起反感和敌意。求职者在外企面试时要尤其注意不同文化对副语言的解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三、要准确地使用有声技巧塑造良好形象

不同的语速、语气、节奏、重音、停连能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求职者要学会在不同情境下准确地使用有声技巧,使得语言词汇具备更鲜活的生命力,透过这些潜在的“密码”来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面试时,求职者的有声语言处理方式不同会给面试官造成不同的知觉,产生不同的印象。比如,人们往往倾向于把说话语速较快、口误较多的人视为地位比较低且又紧张的人,而把说话声音响亮、慢条斯理的人视为地位较高、悠然自得的人。又如,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的人会被认为缺乏自信,或言不由衷,而用鼻音哼声又往往会表现出傲慢、冷漠和鄙视,令人不快。不仅如此,一个人激动时往往声音高且尖,语速快,音域起伏较大,并带有颤音;而悲哀时又往往语速慢,音调低,音域起伏较小,显得沉重而呆板;爱慕的声音往往是音质柔软,低音,慢速,带有均衡而微向上的音调;而表示气愤的声音则往往是声大、音高,音质粗哑,音调变化快,节奏不规则,发音清晰而短促等等。不当地使用这些处理方式对面试非常不利,求职者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好声音技巧,才能为自己加分。

语调、面容、表情等这些副语言作为思想感情的表现较为直观,求职者如果不注意,往往不自觉地将“密码”暴露出来。应届毕业生准确、恰当地使用好副语言,有助于顺利通过面试,取得进入职场的通行证,从而去实现个人理想。

(作者为国家职业指导师,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高校就业服务部主管)

上一篇:写小鸭子的优秀作文800字下一篇:信息管理专业应用数学段中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