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匹配是高级追求

2024-05-28

价值观匹配是高级追求(精选6篇)

篇1:价值观匹配是高级追求

理想是追求自身价值的旅程作文

我本身是个比较懒散的人,但一直敬佩那些活力四射的人。张海霞就是我一直默默关注的一个很有激情、付出很多的老师。虽然我和她似乎不是一个style,但我可以感知她真诚的责任感,对国家、教育事业的热爱。但今天,看了海霞老师的《不想吃伟哥才有性,那就让自己成为有性的伟哥》,虽然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她的痛心和呐喊,但我不太认同海霞老师关于理想的理解。所以,写这篇文章,与海霞老师商榷。

首先,海霞老师很愤怒地写道:“一个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抱负的人,不配获得博士称号”。看到这句话,我先回顾了一下我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时是否有理想、追求和抱负,虽然我自认为是有的,但如果以海霞老师的观点来衡量,我是没有理想的,不配获得博士称号。

前,我在离开大学校园6年半之后,决定考博。我那时的理想和抱负就是离开很不适合女性呆的企业,换一个适合女性做的工作。我在企业的经历,已经写过不少博文(我称之为我的后青春时代),要么呆在暗无天日的车间,每个月只在发工资的第二天休息一天;要么就是去做陪低级老板应酬的总经理秘书;甚至还有过什么活也不给我安排的失业的日子。而我的同学硕士毕业留在学校,工作简直太清闲了,就是上上课带带孩子(当然,那是之前的`事了,似乎20以后,大学老师的压力骤然大了起来,到现在,搞科研已经是相当辛苦的工作了)。在这种理想的驱动下,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去读博,说白了,就是想换个好一点的工作环境,仅此而已,我心里全无为国家做贡献的念头,一丁点都没有。这么写的时候我有些羞愧,显然我是个燕雀,但这是实话。

但你要以此判定我没有理想、抱负和追求,我是不同意的。我硕士毕业时,曾经轻狂地写过一句诗:一只脚跨出校门,另一只脚就不想再跨入校门。我写这句话,是因为我正要起身去追求我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价值,我充满了豪情,表达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气概。当然,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在珠海特区的理想追求之旅,一败涂地。于是我认定那不是实现我自身价值的一条路,所以我想换另一条路,我不知道是什么路,但首先通过读博离开当时的那条路,现在看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可以说,我读博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找到我在社会中的定位,发现我自身的价值。那么,这样的理想,难道就不是理想了吗?

而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做科研渐入佳境,到现在还有做了还想做的欲望,这归功于读博期间我渐渐养成的科研兴趣。而事实上,这样的科研兴趣的养成,不是因为科研很苦,我们在困境中实现为国家献身的豪情;恰恰相反,我在整个读博期间都很轻松快乐,克服一个个小困难也成了乐趣,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对科研产生了兴趣。我认为我的价值可以在这里得到比较充分的实现,于是我留在了科研这个职业上。说到这里,还是没有半点为国家贡献的影子,虽然如此,这难道不是我的理想吗?而作为程老师的那个学生,他认为当一名中学老师可以实现他自身的价值,这难道不是他的抱负吗?

事实上,即使一个人全无抱负,就是愿意安逸,比如做全职家庭主妇,虽然我不鼓励,但我也是尊重她的“无抱负”的。作为社会上的芸芸众生之一,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实现自身价值,就是追求理想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篇2:价值观匹配是高级追求

时间:2010-1-27 9:08:40来源:作者:尹啸点击:[562]大字小字

做企业文化的其实是扮演价值推手的角色,把企业优秀积极的价值观念灌输给企业内外的目标对象,并相信他们对方追求自我价值的欲望,从而实现和谐共生、价值双赢的目标

与同行朋友聚会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在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做企业文化的困惑。个别表示感觉现在做企塞。

“你是诗人,你们全家都是诗人”的反驳如今成了圈里人对诗人自己生不逢时处境不佳的揶揄调侃。相当务虚,少有眼见为实的具体目标。因此,每当有人问到他的职业内容,他不说“做企业文化”,而以“做后听到他们坦陈出来的心迹和苦闷,笔者颇有同感,不由想起几年前,网上曾经流传过的一则关于诗人现状的报道

由诗人“此一时彼一时”的境况,联系到朋友羞言文化的窘迫,笔者感觉有人对企业文化存在认识上的错位。严们,以此激起对方追求自我价值的欲望,从而实现和谐共生、价值双赢的目标。

信任穷人:格莱珉银行的成功之道

企业文化的其实是扮演价值globrand.com推手的角色,把企业优秀积极的价值观念灌输给企业内外的目标对象

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 也译作格莱珉银行)是孟加拉经济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一家无抵押低利息的“小额贷款服务”银行,该银行专向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社会底层民众提供

在普通人的眼中,向穷人借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们担心穷人把钱花光了,到时候没有能力偿还。可造财富的能力,如果给他们机会,把他们从高利贷的盘剥中解脱出来,那么穷人一样可以成功。人并信任穷人的尤努斯却不这样认为,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穷在个人能力,而是穷在社会制度,是现实境遇限

事实证明,尤努斯的眼光和判断是绝对正确的,他“用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去影响银行商业动作”,实现了穷人因斯自信无误地告诉世人:“穷人的信用非常好。”

而发家致富,尤努斯因格莱珉银行而功勋卓著。不仅如此,据悉,格莱珉银行还款率高达99%,超过任一家商业

作为一个商业主体,这种特殊银行和特定客户之间的关系虽然表面上是一种很松散的借款关系,但本质上仍然是格莱珉商业银行中企业文化的有力推手。

此一举,尤努斯帮助世界上的许多穷人取得成功,当然,格莱珉银行也成功了。

真情服务:顺德信用社成功升级

2009年12月23日无疑是一个让顺德人为之欢欣鼓舞的喜庆日子。息才能共生的依存关系,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格莱珉银行和穷人同时实现了企业和个人的双赢价值。在这里,如今,由尤努斯倡导的小额贷款运动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上亿通过格莱珉银行实现贷款创业的穷人从中受益,纷

就在这一天,翘盼已久的“顺德农商银行”正式开业,这标志着广东省首家由县级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商业银行终于越”。

务与人均分的愿望呢?

或许他们“服务更见真情”的文化理念可以解开这一谜底。

成了顺德人名副其实的“自己的银行”,从此焕发新的活力,开始新的征程,“并朝着现代金融企业的新目标展那么,在银行林立、强手众多的弹丸之地,被人视其“难成气候”的顺德信用社又是如何突破重围,成功升级,顺德信用社是顺德历史最悠久的合作制金融机构之一。从诞生那一刻起,他们就一直秉承“源于社会、回报社会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

诺,坚持“服务细心周到,真情始终如一”,像对待家人一般,满怀真情地服务每一个顺德人,发自真诚地关怀每严格说来,作为一家小小的县级金融机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技术,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管理经验,根本国有商业银行扳腕比肩。从早期的信用社,不管你是否承认,她的确只是充当了顺德人自己存放零花钱的“储钱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和完善,敢为人先的顺德信用社人凭借数十年“锲而不舍、金石为开”的真诚和“

美誉度越来越高,部分不断往国有商业银行跑的客户也被吸引到他们这里来。

者悦”的热情,在业务方面,企业不分大小,只要清白,概不拒绝;在服务方面,客户不分贫富,只要进入,真俗话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仅此一点,顺德信用社就赢得了当地广大企业、市民的信赖,口碑

据一位长年出入顺德信用社的企业老板说,跟他们谈业务,备受尊重,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他们是真正真诚实在的印象,没有一点店大欺客的感觉。

亲切、便利、专业的金融服务,是全心全意为客户提升价值、实现理想的满意服务,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

或许正因为此,顺德信用社才会一天天壮大,自身globrand.com家底越来越厚,吸金能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在莞两地信用社)。迄今为止,他们的资产规模在全国县级农信社排名第一。

40%;各项贷款481.27亿元,存贷款规模多年来位居顺德同行首位。

近了一大步。

“和”气生财:万和家族企业不简单

受争议,但有一点不得不令人信服:他们并不因此为累赘,反而表现骄人,发展强劲。

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顺德信用社俨然珠三角金融行业业绩成长最快、不可小觑的“明星”之一(另据悉,截至2009年11月,顺德信用社各项存款850.38亿元,占广东省农信社系统约11.7%,占佛山地区农信“顺德农商银行”金融许可权的取得,不但体现了前信用社和储户之间的双赢价值,而且意味着他们离最终上市可以说,在中国,万和燃气热水器不应该是一个被消费者忘记的品牌。作为典型的家族企业,虽然其不入主流的业绩才是硬道理,市场只相信业绩说话。万和的业绩从何而来?

在万和的企业文化中有一个写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的字:“和”。

至此,我们已经明白:万和的业绩源自“和”文化!

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兔死狗烹,过河拆桥;

(二)老板吃肉,员工喝汤;

(三)你死我活,零和结局。

沟通很轻松,人际关系没有压力。

再往深里探究,万和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和”。这跟中国人信奉“和气生财”和“家和万事兴”之说不谋而合观察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企业,笔者发现,很多时候,在一个企业文化体系中,能够阻碍其核心内容——双赢价值在万和集团看来,上述现象都是与其苦心经营的“和”文化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他们内部比较和谐,管理比

据说,万和的领导跟员工有一个很好很默契的习惯:打乒乓球。公司董事长卢础其和他的弟弟卢础隆都喜欢打乒氛。

是在公司,他们都会在下午下班后,和员工在公司的乒乓球室打上一个小时球。员工也丝毫感觉不到内部等级森

恰恰就是这种颇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万和实现了“无声胜有声”的上下级无碍交流。也正因此,万和四个元老从创缘、亲缘关系没有成为企业机制和文化传承的障碍,把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救药的灾难。

场发展空间。类似“非零和”的双赢局面,也许正是对万和集团“人和”的最好注解。

篇3:情感共鸣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可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老师举着解剖刀, 精细地肢解着美丽的童话, 孩子们只能哼着“同一首歌”, 日复一日地操练、训练、演练。语文课不是他们精神向往的伊甸园, 而是接受训练的马戏团;语文学习不是生命经历与精神体验, 而是当作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情趣十足的“语文”简化成了技艺之学, “人”的功能退化成了机器。语文教学情趣性的失落, 就在于我们的教学违背了语文是负情载物的特点和中小学生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特点。因此, 我觉得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 让语文课堂形成情感共鸣, 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 应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矢志不渝追寻的理想境地。

一.研读文本, 把握情感, 让教师与文本共鸣

“遵四时以叹逝, 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与劲秋, 喜柔条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 志渺渺而临云。”陆机在《文赋》中道出了文章面世的原因。近、现代作家们也是“情动而辞发”, “为情而造文”。由此可见, 文章都是饱蘸着作家们的感情写出来的。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 更是其中的典范之作。教材是组织教学的依据, 要实施情感教学, 教师就必须通过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的情感, 善于把蕴涵其中的情感呼唤出来, 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主线, 引发自身情感的回旋激荡, 产生共鸣。

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教师可跟学生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 也可让学生自己讲述学习生活中的趣事, 让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童年的乐趣。如教学《残损的手掌》时, 教师神情肃穆, 挂上图片, 打开配有低沉音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创造出一种悲壮哀伤的氛围。听着感人的音乐和课文的语言, 学生好像渐渐看到了祖国大地的创伤:杂乱的蓬蒿、冰凉的河水、凄楚的境地、血与泪的悲痛……学生的眼眶中充满了泪水。这就为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 教师可以先播放音乐《橄榄树》, 引导学生联想到《天净沙·秋思》这部作品, 用景物烘托的手法, 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饱受乡思之苦的游子形象表现出来。教学时, 只要把握好这条情感主线, 深入作者之心灵, 一定不难体验到文章所要达到的丰富情感。

二.关注学生, 诱发情感, 让学生与教师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 “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 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这无不体现了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亲其师, 信其道。”“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关注学生。”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情绪性。当教师怀有赤诚之心, 而学生又体会到老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呵护时, 师生之间往往表现为关系和谐, 感情融洽, 心心相印。这证明学生内在的丰富情感被诱发出来了。师生之间有了这样的情感纽带, 学生对于已被教材作品感染过的, 已成为作者“化身”的教师往往就更愿意接近, 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引发他们深刻的情感体验, 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只有这样, 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慢慢地与教师步调一致, 也能随着作品、作者的感情变化而变化, 丰富而丰富。

然而, 关注学生, 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这就要求我们从平时的教育教学点滴做起。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 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 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 以渊博的知识, 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下, 学生身心才能健康和谐的成长。

三.理解文本, 体验情感, 让学生与教材共鸣

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 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 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和运用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基本过程是感形入境———体情明理———出境悟文, 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到文章中去走个来回”。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 读书过程中会充满个性色彩, 极富创造性。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朱光潜先生也说过, 一首好诗, 可以是一幅“画境”, 可以是一幕“戏景”。有经验的老师当学生读书时总要问问“你们读进去了吗”, “脑子里有没有一幅图画”?

在教《故乡》一课时我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 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 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教师只要稍加点拨, 学生内存的丰富情感就被激发出来了, 产生了强烈的求胜欲望, 他们不顾一切的从文中搜索理由, 期望能有更多的地方与教材共鸣。再让他们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谈谈自己的所悟时, 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我想, 这应该是学生与教材有了很多的共鸣的缘故吧!

四.互动协作, 交流情感, 让学生与学生共鸣

初中的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教师问、学生答, 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告诉我们应重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 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许多优点。对学生而言, 得到伙伴的承认或帮助, 是他们感到最愉快的事, 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所以, 在教学时我们不妨多安排些学生间的相互活动。学生各自的认识相当, 但不均衡, 学习过程中所得的情感体验也一定不同。学生们通过团结协作, 可以互补理解的不足, 从而得到完整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引起学生心灵的共振。

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积极培养教学上的小能手, 让助手们帮助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创建班级学习小组、小分队;积极开展“一帮一”活动等等, 都积极有利地引起了学生间情感的互补,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意识。

语文课堂应该努力追求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有机融为一体, 净化心灵, 像一泓泉水流进心田, 像一曲牧歌回荡耳边。让我们投入更多的情感, 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乐滋滋读书, 主动求知、探索, 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摘要: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是教师与教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一种融洽、一种默契、一种共鸣、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交流。师生关系的情感共鸣使课堂更富有生命与活力。情感共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篇4:价值观匹配是高级追求

李君如:说实在的,我原来也有这个感觉。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生于心、外显于形的大善之德,是靠死记硬背背出来的吗?是的,也有人背过,那么背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有核心价值观了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些人可以把文件背得滚瓜烂熟,但胡作非为的还是胡作非为,搞腐败的还是搞腐败。

显然,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习,要熟读,要背诵,这些活动都是必要的,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培育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了解这24字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从而在历史的深入理解和自然领悟过程中把它们内化于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做人干事、处世待人的“一定之规”。

记者: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24个字的理解,一般被分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三个层面,每一个层面都是4个词8个字。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划分?

李君如:首先,这是我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要达到的总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需要有先进的价值观念加以支撑。而要建设这样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只有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都形成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才能获得成功。

其次,这是我们今天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都有许多问题,是多层次多层面的问题。习近平明确地说过:这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再次,这是由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者的关系决定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自居于社会之上并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特殊力量。这里讲的就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国家的起源上讲,在社会中各种利益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社会中占优势的阶级就建立起国家这样的上层建筑;从国家的存在状态看,它居于社会之上统治和管理着社会;从国家面临的风险看,它极有可能被权力所异化,走向反面。至于在社会中,又有一个社会与公民个人的关系。社会是由公民个人组成的,社会可以说是公民个人的总和;但公民个人又是有不同的利益要求的,社会只能尊重公民个人而不能包办公民个人的利益。这就发生了社会与公民个人的复杂关系。所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考虑这三个层面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要求。

记者:您能否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深入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

李君如:毛泽东曾经提出一个很深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是这样回答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24个字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在我们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深刻总结。

比如,要了解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的价值目标是怎么形成的,只要回想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就可以明白了。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就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要“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根据党的八大提出的“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尽可能迅速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和目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很朴素,甚至认为共产主义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后来经历了一系列曲折,致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受到很大影响。“文革”结束后,我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历史起点。

需要指出的是,要理解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还应弄清什么是我们所说的“现代化”。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对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从内涵上作了分析,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的现代化还包括“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等任务和目标。这种认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党的十二大报告也是这样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目标中没有“富强”这两个字。

记者:那么,当时为什么没有提到“富强”这个词呢?

李君如:由于过去一个时期内长期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把抓生产等同于走资本主义道路,把致富等同于搞修正主义。所以在一个时期里人们都不敢言“富”,谈“富”色变。直到经过一轮比一轮深入的拨乱反正,在全面改革开始后,党的十三大才把“富强”两字和“民主”、“文明”一起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当时的提法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这样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势如破竹地推进,甚至在国内外政治风波这样严峻的考验面前都挺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越走越宽广。

随着政策的放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分层加剧,社会成员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了,社会矛盾增多了,群体性事件也接连不断地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在我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并且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提了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布局,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布局。也就是说,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把社会建设也纳入到工作全局中来考虑和部署了。十七大把“和谐”这两个字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这样,我们的奋斗目标就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个元素构成的现代化,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元素构成的现代化。

实际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追求的四大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此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作为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样,来自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深刻总结。只要联系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路,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记住什么是我们要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记者:社会上还有一种议论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就是改革开放也有30多年了,为什么到现在才提出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该怎么看呢?

李君如:这并不奇怪。实践是个过程,认识的形成和成熟也是个过程,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必定是一个过程。中国是这样,西方也是这样。比如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价值观的形成,就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几个世纪。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天主教教会对人和人性的束缚,形成了强劲的人文主义思潮;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反对教皇统治和教会内部的特权、腐败;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深刻地批判了世俗君主制度,才形成了广为传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念;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自由、平等、博爱”逐渐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口号,但并没有马上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才成为官方格言,二战时期还被改为“劳动、家庭、祖国”,二战后到1946年和1958年才被写进法国宪法。

记者:那么,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与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有何联系?

李君如:我们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不能仅仅理解为这只是国家追求的目标,与我无关。事实上,国家的追求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国家”这个词,是个地理概念,更是个政治概念,是与政权相关联的概念。而我们国家的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因此国家追求的价值目标从其实质来讲,就是全国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更何况,英文中的“country”、“state”在中文中译为“国家”而不是“国”。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国”离不开“家”、“家”离不开“国”,国家好了,我们大家都会好。所以,在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时,不要认为这与我无关,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

记者:社会层面上的价值观又是怎样形成的?

李君如:我们在前面讲到“历史性大反思”,又讲到“时代性大变动”,“反思”是对历史的总结,“变动”是现实的变化。这种变动、变化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而且主流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给中国带来新变化和新走向的大变动。我们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新意,新就新在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这样的时代性大变动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走向。在社会层面上,我们提出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4个词8个字的价值取向,就是反映中国社会新变化、新走向的新观念。

前面讲到欧洲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反对宗教对人和人性的束缚,然后经过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一步一步形成的。在我们中国,夏商周也是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仁者爱人”的思想出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出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出现了,“和为贵”的思想出现了。这意味着中国人开始从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走了出来,于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观念也伴之而生。但是,那时思想最解放的人还没有从“君子”与“小人”的等级观念中解放出来,“自由”还不是被贬为“小人”的人民群众的权利。到后来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宗教占统治地位走出来的中国人又被一整套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三纲五常”的纲常体系套住了。随着这个体系日臻完备,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局面,这就导致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吼声。

这场浩浩荡荡的思想解放运动,尽管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但让中国人接受了“人权”、“民主”、“自由”、“科学”等新观念,进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应时代进步潮流而生,并站在这个时代进步潮流的前锋,为中国的文明前途奋斗着。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高高地举起了“民主”、“自由”的大旗。当1949年毛泽东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时候,中国人民不仅从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三纲五常”的纲常体系中解放出来了,而且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统治中解放出来了,开始享受到了“民主”、“自由”的喜悦。

但是,“自由”是有层次的,是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而且,自由在发展过程中是要付出代价的。在美国,有一句大家很熟悉的又富有哲理的名言:“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无偿的。毛泽东也在哲学的层面上说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时候,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还处在“必然王国”,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的“自由王国”,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缺乏经验,在怎么样把解放出来的人“组织起来”的问题上走了一段弯路。特别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人”的社会管理体制下,人民群众内部隐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束缚住了。这就决定了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必定会开始新的思想大解放。

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发端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思想大解放。这次思想解放运动还在深入,它带给中国的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进步大发展。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由”、“平等”等人类文明中的进步观念,在中国进一步入脑入心,确立起来了。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确立了“自由”观念,而且对“平等”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来,马克思主义就认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是在平等的商品交换中实现的。没有平等就没有市场经济。平等和自由一样,也是我们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

在我们倡导的价值观中,除了“自由”、“平等”,还有“公正”、“法治”。如果说“自由”、“平等”是社会给每个人提供的发展条件,那么“公正”、“法治”就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要信守的原则和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公正”、“法治”是“自由”、“平等”的保障。

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始的思想大解放,今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到一个具有现代治理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使得我们的社会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能够让思想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社会活力的解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层面上不仅要形成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还要倡导能够维护自由、平等的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记者: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4个词8个字的价值准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李君如:对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传统文化,毛泽东要求我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进行科学的总结,要求我们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在批判封建主义的时候,不能把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也简单地否定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时,也不能把那些与历史进步潮流相悖的文化糟粕也继承了。

在我们要倡导和培育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能够体现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这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我们的古人常讲:“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精益求精”,“民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人者,人亦善之”、“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等等,讲的都是怎么做人待人的问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这些好的思想文化传统,在当代的表述和弘扬。

在一个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里,在一个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的社会里,公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公民呢?从公民自身来讲,要爱国,要敬业;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倡导诚信、友善。简单地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讲的就是对自己要好,对别人也要好。这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奉行和坚守的最基本的价值准则。

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入脑入心的问题,更是应大力培育和践行的问题。那么,当前我们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李君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十分重大。

要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不仅要了解这24字是怎么形成的,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还要下大力气培育和弘扬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不能光说不练、只说不做,一定要在践行中培育和弘扬。我们古人历来重视道德教化,而这种教化不是单纯地“教”,还要在“践行”中化为内心的自我规范。比如古人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修”、“齐”、“治”、“平”就是“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不仅讲要“践行”,还强调要联系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来“践行”。我们应该认真地领会和把握这个要求,并努力把这个要求变为现实。价值观是内生于心、外显于行的东西,是要通过“行”表现出来的。“行”,就是“办”。

篇5:价值观匹配

发布:2012/11/9 9:33:00作者:来源:《中外管理》查看:1423次

关键字:招聘 企业价值观

“为什么给员工加薪,他/她依然还是会走人?”这种不对称的离职,让许多企业为之困惑。这个困惑背后折射的问题大多是,“我不喜欢这个企业”,或者“这个公司对我没有吸引力”。

问题出在哪里?

“因为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或者不匹配。很不幸,如果企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或者价值观含糊不清,那么企业就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中华英才网资深人力资源顾问刘兴阳对《中外管理》说。

价值观的力量

就像婚姻中两个人的志同道合一样,企业与员工在价值观上也需要匹配。刘兴阳认为,这是一个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性考验。员工适应你的企业文化,认同你的价值观,大家在一起合作才会趋于默契。“如果一个人对这个公司的价值观比较认同,他往往会愿意为这份事业而牺牲小我的需求。”

这就是价值观的力量。欧美企业在管理中发现,如果有很明确的价值观,可以让企业的效率大大提高,而内耗减少。因为依托企业价值观而形成的员工行为模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员工迅速做出判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许多优秀企业的价值观表明:当员工与企业的价值观一致时,制度的约束机制就会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员工的行为体现就会成为企业形象的标签。

听起来虚无缥缈的价值观,然而它在员工内心释放的正能量却是实在的行动。

举一个老生常谈的案例:

沃尔玛老板坐飞机都是经济舱,住酒店也都是常规酒店,公司的复印纸更是双面使用。他会一分钱、一分钱地去节俭。这种近乎苛刻的节俭,上行下效,从

老板到员工均无一例外。这样的企业看起来很“抠”,但这些正是源于它的价值观: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在相同利润率的前提下,这会使沃尔玛给顾客更多的优惠。

显而易见,公司上下对于价值观的共同认可,推动沃尔玛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基业长青。让人才“认识”公司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价值观一致的人才?如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匹配?

招聘自然是源头。招对了人,才能留得住人,否则只会造成人力的浪费。事实证明,人才招聘的成本远远大于人才培养。尤其在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弱化的当口,“人才难求”将会成为企业的一种负累。所以,与“找对人,做对事”的管理定律类似,“招对人,留住人”无疑也是符合逻辑的一个人才定律。现在,这个定律正在为许多企业重视,并作为HR招聘时必要的判定准则。

所谓对的人,其实就是价值观与企业匹配的人。价值观的匹配,被视为招聘工作的经典法则。如果HR在招聘的时候能够通过各种考察手段,筛选出与企业的价值观完美匹配的人才,这无疑将会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员工的离职率通常也会随之降低。

但首先HR自己要弄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人才的价值诉求又是什么。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价值观。实现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匹配,首当其冲的是必须让员工“认识”公司。

HR招聘人才时,可以采取“自动分离”的法则。刘兴阳说:“要明确地将企业的价值观通过各种招聘渠道、媒体资源,乃至员工及候选人才的口口相传,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就会聚拢而来;而价值观不匹配的人,则会绕道而行,这样可以起到自动分离的作用。”这个极其简约的法则,不仅要求HR具备识人的眼光,更要有清晰的判断力。

创新型企业往往强调创新,创新就是其核心的价值观。这类企业喜欢的就是有创新精神、不拘一格,甚至越怪越好的员工——因为想法越不同于常人,越能够爆发出创新的火花。作为职场新生力军的“90后”,在创新方面的禀赋会使他们成为创新型企业的最爱。

而喜欢挑战新事物的“90后”去强调规范化的企业工作,也许就很难融入这类企业的循规蹈矩与严格管理之中。比如:金融服务行业,其服务往往就要求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有较好的服务意识、亲和力、抗压能力。

对于制度性较强的企业,要求员工能够按部就班,严格按照流程做事,就如同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只要发挥好岗位的职能即可,无需更多的创新。那些遵规守纪、按部就班的人往往更适合这类企业。

企业价值观的差异化,决定了不同的人才需求所向。无论是服务至上的价值观,还是按部就班的价值观,企业在筛选人才时,都要让他们认识到企业的这些价值观及理念,进而吸引那些志同道合者。

把好招聘关

除了让人才认识公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还需要把好招聘关,避免人才与企业的价值观错位。“招聘不是单向的交流,也非拍脑袋式的决定,而是双方敞开思想去沟通。这其中HR发现新人的想法尤为关键。”刘兴阳总结道。

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可以将价值观匹配纳入到选择人才的标准范畴。考查员工的价值观取向,企业通常会重点选择4-6个因素来作为基本指标。比如:员工的主动性怎么样,思路是不是够创新,是不是有团队协作精神,或者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等等。

企业价值观的主导诉求是什么,招聘工作就要侧重去考察什么。比如:如果一家企业倡导的是一种加班文化,或是一种奉献文化,那么HR就要考察应聘者对加班、奉献的认识。如果考察到对方“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而工作”,那么就是适合企业要求的。

“在面试过程中,HR一定要深入了解员工的价值取向,权衡其能否与企业的价值观一致。”刘兴阳说,“企业往往会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其中很多关键的考核点,都是从企业价值观分离出来的。”

把好面试这一关,通常情景面试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结果。比如:组织一个6-10人的讨论小组,大家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在此过程中,候选者的很多素质(如亲和力、团队合作、创新意识、主动性等)都会有相对直观的展现。

篇6:价值观匹配是高级追求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必须加强共产党人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知教育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 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融入实际的工作生活当中, 自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亲密联系, 是我党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深入探讨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体现在“群众”两字, “群众”即为人民, 如何走好群众路线, 如何把人民的问题处理好, 落实好, 是我党开展所有工作的回归点, 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和重点, 因此党和国家的所有工作必须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开展。不管是国际局势的处理, 与他国之间的竞争, 与他国的领土纠纷, 还是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建设工作, 一切的工作起点都是给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稳定祥和幸福的工作生活环境, 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也是我党创立时的宗旨所在。如果不是, 仅仅是为了领导干部中饱私囊, 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顾人民的利益, 这样的国家跟被奴隶的国家有何区别, 这样的国家在世界上又有何地位可言, 这样的领导有何尊严可言, 因此无论我们的党员干部处于什么职位, 所从事的工作性质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所在, 因此把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始终贯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是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把服务于人民这一宗旨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 如何做到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问题所在。

二、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也是切实做到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的根本保障

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四风”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 而是始终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上, 没有把自己的岗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 没有把自己的权力看作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利益服务的, 而是把自己的岗位看作是自己领导人民群众的象征, 把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看作是谋取私利的特权, 甚至有的人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为自己赚取政治资本, 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自己政治生涯的跳跳板, 而不是履行“公仆”的责任和义务, 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这些领导干部从内心深处, 从本质上就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为人民服务而工作的“公仆”, 而是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国家和人民的主人, 他们主宰一切, 一切皆为自己随意索取, 职位只是自己获得私利的一种途径。像这样人在党的领导干部队伍中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因为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行为抹黑了党组织的形象, 损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 尤为可恨的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的行为还带坏了周围的一些领导干部, 使其步他们后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限的, 当只有一个腐败干部时, 其破坏力是有限的是可控的, 可当其周围凝聚了一群腐败干部时, 其破坏力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及时清除混入党组织的腐败分子是必要的而且要毫不手软。党员干部应做好本职工作, 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时刻让自己的头脑清醒, 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只有做到宗旨意识强、群众观点强, 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的意识, 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 也才会在关键时刻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否则, 就会淡漠群众, 忽视群众, 各种不良作风就会滋长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批”总结中指出,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三、群众是主人, 是裁判员, 是监督者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 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施政要领。李克强总理的一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 再次将群众观点、群众观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同时也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提醒。“大树扎根于沃土, 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才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 来自人民, 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45次, 这充分体现了党的人本理念、为民情怀。

作为一名党员, 笔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 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 贯彻于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活动中, 我们党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虽然不能拥有党员干部的领悟和其在领导职位上的内心世界, 但是从这次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学习活动中, 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党员干部在对待群众的态度上有了一定的变化, 相关的职能部门在工作态度和效率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笔者所感受到的变化最大是学院的服务更加亲民利民, 在群众路线中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各类问题, 学院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地去反馈和解决。如果是反映到学院以上的层面的问题, 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 如果是学院内的问题就逐一落实, 虽然有些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但是学院也根据实际情况做了通报和解决预案, 让每一位教职员都能体会到学院在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的态度,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院的主人翁, 学院还广开门路鼓励每一位教职工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 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建设管理工作当中去。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针对“四风”进行整改的对象主要是党员干部, 普通党员可以参与旁听和学习从而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 而群众则是学习活动中的裁判, 是监督检验者, 不但如此, 人民群众应该永远是党员干部和政府的裁判员, 而党员干部和政府永远是运动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否始终坚持了让群众满意是唯一的标准, 是否始终坚持“群众第一”、“群众至上”的工作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最终结果如何, 权利应在群众裁判员手中, 而不是现有的考核系统。否则就违背了群众路线的本意了, 规则是运动员自己定的, 裁判也是运动员自己当, 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党员干部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 必须将民意、民情真正吸纳、充实到方案、标准的制定中, 并在实施过程中, 充分尊重民意, 广泛征求民意, 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 让群众去裁定结果。让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唯一标准, 不是放在面上说说而已的, 它必须落实到党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项工作上。

四、依靠群众, 服务群众, 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在新的时期, 党和国家给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党员干部要从更加合理的角度做群众工作, “依靠群众, 服务群众”, 不管任何时代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 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 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 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批”总结中指出,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促使党员、干部得到了党性锻炼, 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 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 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群众充分认同, 党内外积极评价。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把优良的作风始终贯穿下去, 通过系列办法举措, 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 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知道“我是谁”, 明确“依靠谁”, 弄懂“为了谁”, 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 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 让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 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真心真意地投入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今后始终要走“群众路线”, 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 做群众的知心朋友, 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 想群众之所想, 忧群众之所忧, 解群众之所难, 真正地为老百姓做实事, 真切地为百姓排忧解难。这是新时期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新要求, 也是我们党组织建立时的初衷和宗旨, 只有如此方能让我们的党永葆活力。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 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只有认真践行群众路线, 构建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必要的监督机制,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才能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成效。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在打造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的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行,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上一篇:调查问卷背景模板下一篇:国学经典诵读大赛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