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管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动物养殖场信息报告制度

2024-06-25

封闭管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动物养殖场信息报告制度(共14篇)

篇1:封闭管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动物养殖场信息报告制度

动物养殖场封闭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二、每年疫病高发期或周边发现动物疫情时,为封闭管理期,在封闭管理期内必须严格执行封闭管理制度。

三、所有与饲养、繁殖动物疫病诊疗无关的人员在封闭期内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

四、饲料、动物销售必须建立场内场外两套班子,并划定各自的活动区域和交接线,不得越线越界操作。

五、在封闭期内所有进入生产区的饲养员、配料员、兽医技术人员等都必须在缓冲区隔离消毒,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六、封闭期内生产区每天消毒一次,生产区以外每周消毒2次,有车辆进入的必须严格清洗消毒,并全场增加消毒一次。

七、生产区内的人员食物由生活通道交接进入,不得有本场以外的任何动物产品进入场区。

八、所有生产资料进入生产区都必须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由生活办公区人员放入消毒室消毒好之后,由生产区人员接入生产区。

动物养殖场信息报告制度

一、设立专职免疫、检疫、消毒、生产信息统计员,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二、信息统计员必须将每月的产仔、转栏、存、活、出栏、购入等生产信息统计清楚。

三、信息统计员必须将本场免疫、检疫、消毒、发病、死亡、治疗、灭鼠、灭蝇等防疫情况统计清楚。

四、各类信息每天向分管场长报告,每周向场长报告,每月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报告一次。《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有效期三年,每年要报告动物防疫情况。

五、各类生产信息必须及时、准确,不得瞒报、谎报。

六、每年底必须对当年的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并上报一份防疫生产信息分析报告。

篇2:封闭管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动物养殖场信息报告制度

一、养殖场应遵守《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规定。

二、养殖场落实疫情报告的责任人和报告人。

三、建立疫情统计、登记、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工作。

四、养殖场应有专人每天对动物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发现动物疫情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站或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五、报告疫情的同时,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防控措施,不得转移、出售、抛弃患病或疑似患病动物及尸体。

免疫标识管理制度

一、新出生畜禽,在实施首免时加施免疫标识。

二、免疫标识只能从当地畜牧兽医站领取,不得从非法渠道获得。不得买卖、转让,不得重复使用。

三、实施免疫后,应在猪、牛、羊左耳中部加施。在防疫档案中记录标识编码。

四、免疫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防疫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五、猪、牛、羊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后必须加施免疫标识,没有加施免疫标识的,不得运出养殖场(小区)。

六、免疫标识应与畜禽免疫记录、免疫证(卡)上的信息对应一致,实现可溯。

规模养场消毒制度

一、合理选择消毒方法,消毒剂,科学制定消毒计划和程序,严格按照消毒规程实施消毒,并做好人员防护。

二、生产区出入口设与门同宽,长至少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各养殖栋舍出入口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适时更换池(垫)水、池(垫)药,保持有效药液容量和浓度。

三、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所有人员必须经更衣,对手消毒,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工作服、胶鞋等要专人使用并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带出。

四、进入生产区车辆必须彻底消毒,同时应对随车人员、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五、定期或适时对舍、场地、用具及周围环境(包括污水池、排粪沟、下水道出口等)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必要时带畜禽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同时要做好饲用器具、诊疗器械等的消毒工作。

六、畜禽周转舍、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畜禽后大消毒1次。舍空置1周后方可再饲养。

七、畜禽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局部强化消毒,规范死亡畜禽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

八、所有生产资料进入生产区都必须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九、按规定做好本场(小区)消毒记录。

规模养殖场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一、本场出售或迁移畜禽,应提前向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其动物检疫申报点申报检疫,并取得合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二、从外引进非种用乳用畜禽和外市内引进种用乳用畜禽,引进前应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对从市外引进种用乳用动物的,应按规报市场卫生监督所审批同意。

三、市外调入畜禽必须来自非疫区,应具有合法检疫证明等材料(含动物检疫证明、动物调运备案单或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等),并须经指定道口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检查合格并签章。

四、市外引进畜禽到达目的地后,应在24小时内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按规定进行隔离检疫观察。

五、按规定做好本场(小)动物检疫申报记录。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

一、对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应坚持“四不准一外理”原则,即不宰杀、不食用、不销售、不转运,规范进行无害化外理。

二、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无害化外理应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手安全处理规程》进行,修建与处理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病死或因不明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应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挂牌兽医监督指进行。采取深埋无害化处理的场所应远离人口集聚区、畜禽养殖场(户)、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四、对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污染的饲料、排泄物等,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一并深埋。

五、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六、无害化处理结束后,必须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 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七、当养殖场(小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应服从重大动物疫病处置决定,对同群或染疫畜禽进行扑杀畜禽和相关畜禽产品、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八、按规定做好本场(小区)无害化处理记录。

用药制度

一、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决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二、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

三、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生猪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四、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五、不擅自改变给约途径、投药方法及使用时间等。

六、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

七、做好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采购和保管记录。

养殖场动物免疫制度

一、严格执行政府强制免疫和实施方案,严格规定做好强制免疫病种及其它疫病的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二、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格疫苗产品。

三、严格按规定和疫苗说明书分类保管、规范管理疫苗。失效、废弃或残余疫苗瓶一律按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弃疫苗及疫苗包装。

四、落实养殖场(小区)按程序自主实施免疫制度,按需领用国家免费强制免疫疫苗,领用前,应向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报畜、饲养规模、疫苗品种及用量等,经审核后方能领取疫苗。

五、严格按免疫操作规程、免疫程序实施免疫,正确免疫途径、部位、剂量等,确保有效性。认真做好免疫各环节的消毒工作,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六、按国家关于免疫标识管理的规定,在应当加施标识畜指定部位加施标识。

七、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抗体监测,落实补免措施,确保防疫质量。

八、按规定做好免疫记录、填定免疫证(卡)。

篇3:封闭管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动物养殖场信息报告制度

1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制度

(1) 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动物防疫法》第十九条和农业部2010年第7号令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

(2) 工程竣工后, 应向市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建立健全科学的动物防疫制度, 经审查合格、现场验收后, 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 消毒制度

(1) 养殖场大门和圈舍门前必须设消毒池, 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液;场内还应设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

(2) 进入规模养殖场的所有人员和车辆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3) 定期进行消毒灭源工作, 一般圈舍和用具一周消毒一次, 周围环境一月消毒一次, 交叉使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品, 发病期间做到一天一次消毒。疾病发生后进行彻底消毒。

(4) 及时做好针头、注射器等器械的清洗和消毒。

3 免疫制度

(1) 根据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制定的动物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 或者根据自己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并认真执行, 佩戴畜禽标识, 详细记录免疫档案。

(2) 使用的疫苗应是国家或农业部指定的生物药品厂家生产的疫苗。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 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 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3) 严格按规定的方法稀释疫苗并严格遵守疫苗注射的相关操作规程和相关免疫程序要求, 确保免疫质量。认真消毒, 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4 引种及新购动物查验相关检疫证明并实行隔离观察制度

要从已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饲养场中引种, 并依法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提出申请, 填写引种申报审批表, 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引种。引进种畜禽后, 要先隔离观察30d以上, 确认所购畜禽健康无病后方可并群饲养。

5 检疫申报制度

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应按规定向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 经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检疫合格, 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售或运输离开产地。

6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

场内所有工作人员发现患有疫病或疑似疫病的动物, 应及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并同时采取隔离、消毒等控制措施, 防止疫情扩散。

7 无害化处理制度

对规模养殖场的病、死畜禽的尸体和废弃物, 病畜禽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物品和器具须按规定进行烧毁、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并彻底消毒, 严禁随意丢弃。

8 疫病监测制度

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 及时改进免疫计划, 完善免疫程序, 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9 用药制度

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兽药的采购、保管、使用记录, 定期清理兽药室 (柜) , 不使用违禁兽药, 执行休药期规定时间。

1 0 兽医制度

应具备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乡村兽医。病历记录完整并定期进行分析总结, 患有相关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动物饲养工作。

1 1 人员管理制度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动物防疫制度、对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奖惩等措施, 让饲养管理人员将各项防疫制度熟记于心, 落实到行动上去, 按制度规定去做, 一切制度化, 从而使各项防疫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1 2 自繁自养 (全进全出) 制度

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 结合自己猪场的养殖水平, 制定好猪场的生产计划, 实行自繁自养, 严禁零星进出, 如没有条件实施自繁自养, 也要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杜绝病源隐患。

摘要:目前,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模经营的养殖场正在逐步取代农村农户散养的格局, 加强对发展当中的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制度建设的监督和指导, 是防范动物疫病发生和提高规模经营效益的关键措施。笔者根据在农村乡镇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十多年的历程, 针对当前一些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制度不健全的现象, 结合生产实际, 简述规模养殖场应建立的动物防疫制度。

篇4:封闭管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动物养殖场信息报告制度

1 采集点基本情况

2014年继续在曹妃甸区、丰南区、三河市、永年县、任丘市、献县、安新县、鹿泉区、冀州市、玉田县、乐亭县、昌黎县、黄骅市13个县54个采集点开展渔情信息采集工作。全省采集面积由5 482 hm2增加到5 571 hm2,比上年增加1.6%,占全省同类型海、淡水养殖面积的4.6%。其中,淡水池塘采集面积519 hm2,占全省淡水池塘面积的1.7%;海水池塘采集面积553 hm2,占全省海水池塘面积的1.7%,海水吊笼养殖采集面积4 500 hm2,占全省吊笼养殖面积的7.7%。

采集品种25个,主要为大宗淡水鱼类、名优鱼类、虾类、蟹类、贝类、其它等6大类。各池塘养殖采集县分布(按产量,见图1)。

2 2014年养殖渔情分析

2.1 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2.1.1 出塘量、收入增加 全省采集点出塘水产品总量29 053.74t,同比增加39.2%;出塘总收入15 079.72万元,同比增加6.8%(以上含新换采集点出塘量、收入)。

①淡水鱼类出塘量、收入双增 采集点共出塘淡水鱼类5 623.77 t,成鱼收入5 051.15万元,同比增10.8%、16.8%。其中:大宗淡水鱼出塘5 446.47 t,成鱼收入4 790.05万元,同比增加78%、16.2%。其他淡水鱼(含名优鱼类)出塘177.3 t,收入261.1万元,同比增加17.4%、29.8%。

采集点苗种收入165.58万元,同比减少352%,主要是大宗淡水鱼和名优鱼苗种。

②中华鳖成鳖出塘量增加、收入减少 采集点共出塘成鳖31.63 t,同比增加7.8%,收入16118万元,同比减少2.8%,主要因消费市场减弱,成鳖价格低迷,收入下滑。苗种收入103.26万元,同比增加2.34倍。

③虾类出塘量、收入大幅减少 扣除采集点更换因素,采集点共出塘虾类341.67 t,总收入2 019.28万元,同比减少19.9%、19.5%。其中,淡水南美白对虾出塘181.93 t、收入751.61万元,同比减少32.6%、34.3%;青虾出塘1.82 t、收入14.06万元。海水南美白对虾出塘20.35 t、收入87.18万元,同比增加6.5%、10.9%;日本对虾出塘13.32 t、收入118.59万元,同比减少58.8%、49.4%;中国对虾出塘124.25 t,同比增加182%,收入1 047.84万元,同比减少0.3%。

④蟹类出塘量、收入均减少 采集点共出塘蟹类38.52 t,收入222.81万元,同比减少43.0%、35.4%。其中,河蟹出塘13.63 t,同比减少123%,收入91.88 万元,同比增加64.2%;梭子蟹出塘24.89 t、收入130.93万元,同比减少522%、54.7%。

因市场原因,河蟹价格抬高(涨幅87.1%),收入增加。梭子蟹因牙膏蟹病害造成减产,价格下滑,收入减少。

⑤海参出塘量、收入均下滑 采集点出塘海参20.25 t,收入162万元,同比减少21.5%、548%。因市场萧条,需求减缓,成参价格下跌(降42.4%),养殖户存塘惜售。

⑥扇贝出塘量、收入增加 采集点共出塘扇贝22 913.85 t,收入6 356.7万元,同比增加519%、6.8%。

2014年因养殖密度过大,饵料生物少,造成扇贝“个大柱小”,出柱率低,价格下跌(跌294%),收入增幅远小于出塘量增幅。

2.1.2 水产品价格总体下跌,各品种涨跌互现 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5.1元/kg,同比下跌237%。监测的19个主要品种中9个下跌,其中5个跌幅超过10%。

淡水鱼价格呈现波动变化。春季价格平稳,5月份价格上扬,10月份大幅回落。见图2。

淡水鱼均价8.94元/kg,同比涨8.0%。其中,鲤鱼、鲢鱼单价9.24元/kg、3.94元/kg,分别涨12.4%、2.6%;草鱼、鲫鱼、鳙鱼单价为10.5元/kg、10.12元/kg、8.3元/kg,分别跌14.1%、7.2%、10.8%;罗非鱼价13.66元/kg,同比涨10.2%;梭鱼价12.62元/kg,同比涨3.3%;泥鳅31.92元/kg,持平。

鲤鱼价格近两年低位运行,2013年跌至谷底,2014年反弹回升,市场需求趋于稳定。见图3、4。

虾类均价59.1元/kg,同比涨0.5%。其中,淡水南美白对虾价41.32元/kg,同比跌2.5%,海水南美白对虾价42.84元/kg,同比涨3.9%,日本对虾价89.06元/kg,同比涨22.9%,中国对虾价84.34元/kg,同比跌15.7%。

受病害影响,淡水南美白对虾出塘规格较小,价格下滑。中国对虾高位回落。

蟹类均价57.84元/kg,同比涨13.4%。其中,河蟹价67.38元/kg,同比涨87.2%;梭子蟹价52.6元/kg,同比跌5.2%。

南方河蟹北运减少,北方市场需求稳定,抬高了我省河蟹价格。梭子蟹受病害影响规格较小,又因海捕蟹挤占市场,梭子蟹价格下滑。

贝类均价2.78元/kg,同比下跌29.4%。因海湾扇贝养殖后期饵料不足,营养缺乏,导致后期滞长,造成壳大柱小,价格较差。

其它类中,中华鳖价50.94元/kg,同比下跌9.8%。海参价80元/kg,同比下跌42.4%。因市场需求减弱,中华鳖、海参价格下跌。见图5。

2.1.3 鱼类种增苗减,贝类、虾类投苗增加,海参、梭子蟹、中华鳖投苗减少 采集点共投鱼(虾、蟹、贝等)苗170 568.8万尾(万粒),同比增加35%,共投鱼(蟹、海参)种796.82 t,同比增加24.2%。

nlc202309061545

①淡水鱼类投种增加,投苗减少 采集点共投放淡水鱼苗3 331.8万尾,同比减少39.7%;投放淡水鱼种754.72 t,同比增加18.1%。其中,大宗淡水鱼投苗减少54.2%,投种增加18.8%;淡水名优鱼类投种增加5.2%。

随着市场回暖,大宗淡水鱼成鱼养殖较多,养殖户投放鱼种增多。

②虾类投苗增加,梭子蟹、海参投苗减少 采集点共投放虾苗21 465万尾,同比增加4.9%。其中,淡水南美白对虾投苗增加20.5%;海水养殖投放虾苗减少31.2%,主要品种日本对虾投苗减少47.5%,中国对虾投苗减少9.9%,南美白对虾投苗增加8.9%。

受2013年的市场影响,价格好的南美白对虾,2014年投苗增加;而价格下跌的日本对虾投苗减少;因苗价上涨,中国对虾投苗减少。

采集点共投放梭子蟹苗325.5万只,同比减少12.3%;投放河蟹种2.1 t,同比增加5%。2013年梭子蟹价格跌幅较大,收益较差,2014年养殖减少。

采集点共投放海参苗164万头,同比减少57.9%。2014年因市场消弱,成参价格下滑,投苗减少。

③扇贝投苗增加 浅海吊笼养殖共投扇贝苗145 240万粒,同比增加4.6%。

④中华鳖投苗大幅减少 采集点投放鳖苗425万只,同比减少62.1%。受成鳖市场疲软的影响,投苗减少。

2.1.4 生产投入总体增加 采集点共投入资金14 204.2万元,同比增加9.6%。分要素看,苗种费2 698.84万元(占总投入19.0%)、人员工资3 826.04万元(占26.9%)、水电燃料1 083.61万元(占7.6%)、其他566.27万元(占4.1%),分别增加12.7%、57.7%、68.3%;29.3%,而饲料费4 137.3万元(占总投入29.1%)、租金1 068.99万元(占7.5%)、基础设施672.15万元(占47%)、渔药151.0万元(占1.1%),分别减少14.6%、83%、22.1%、18.1%。按模式分析,淡水池塘投入同比减少9.0%;海水池塘投入同比增加92%;吊笼养殖投入同比增加30.1%。

总体看,淡水池塘养殖因存塘鱼减少,饲料费少于2013年(减少19.4%),总投入减少;海水池塘因苗种费、人员工资增幅较大(分别增加832%、22.7%),总投入增加;海水吊笼养殖扇贝总投入增加,因毛贝产量增加51.9%,雇佣工人增加,人员工资、水电燃料、其他投入均增加(分别增加65.5%、107%、45%),使总投入增多。

2.1.5 采集点虾蟹病害较严重 鱼类、虾蟹类6-9月份发生较重病害。因病害共造成数量损失50.9 t,同比减少29.5%;经济损失155.1万元,同比增加9.6%。对虾的数量损失31.28 t、经济损失125.88万元,同比增加11.9%、44.4%,主要病因是肝胰脏坏死病;梭子蟹数量损失2.9 t,经济损失11.9万元,主要病因是牙膏蟹病。

池塘养殖非病害损失总计39.9 t、56.8万元,同比减少8.1%、37.2%。因白洋淀边的采集点施工使池塘堤坝决口导致池塘被淹没、跑鱼,造成数量损失37.25 t,经济损失40.8万元;因水质污染造成虾蟹死亡,数量损失2.65 t,经济损失16万元。

扇贝养殖因海水赤潮造成死苗,造成经济损失336.98万元,同比减少48.2%。

2.1.6 生产效益总体下降 采集点总投入14 204.2万元,总收入15 079.72万元,投入产出比1∶1.06,每公顷效益1 572元,同比2013年下降25.6%。若扣除淡水池塘压塘因素,投入产出比1∶0.95,每公顷亏损1 286元(表1)。

从表中看出,淡水池塘养殖投入产出比为1∶1.27,养殖形势较好,但若扣除存塘因素,淡水池塘养殖仍亏损。除鲤鱼、鲢鱼价上涨外,草鱼、鳙鱼、鲫鱼价均下跌。品种结构的调整,降低养殖风险,是减少亏损的重要途径。

海水池塘养殖亏损是因对虾、梭子蟹病害较重,产量减少,主要成本中苗种费、人员工资仍是增加态势。苗种种质差、病害是阻碍海水池塘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

吊笼养殖出塘量增幅远大于收入增幅,总体亏损。因养殖后期营养缺乏,扇贝规格小,价格低,效益下滑。高密度养殖已对海洋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使贝类养殖出现了瓶颈问题。

2.2 特情分析

2.2.1 养殖品种结构有所调整 2013年南美白对虾价格好,收益凸显,2014年投苗显著增加;而日本对虾、梭子蟹价格下跌,2014年投苗锐减。总体看,投苗生产受上年度市场影响作用明显。

2.2.2 中华鳖养殖形势依然严峻 2014年成鳖价格始终低迷,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养殖户低价出售部分成鳖。但消费持续减弱,年底鳖价仍无起色,养殖形势堪忧。

2.2.3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梭子蟹养殖效益下降 2014年淡水南美白对虾出塘量、收入均减少(降32.6%、34.3%),单产普遍降低,养殖户多数亏损。原因:苗种质量下降,排塘率较高,苗种成活率低,养成期间发生肝胰脏坏死病,死亡率很高。成活个体规格小,价格下跌,造成减产减收。今后,改善养殖方式(进行生态养殖如搭配鱼类、用益生菌调节水质等),控制放养密度,尤为重要。

2014年梭子蟹投苗减少12.3%,出塘量大幅减少(达52.2%),梭子蟹养殖显现亏损。原因:近两年我省梭子蟹牙膏蟹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发病时间长,造成很大损失,生产效益下滑,养殖户遭受打击,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

3 2015年养殖渔情预测

根据1-12月的生产形势特点,综合全国经济走势、市场需求等信息评测,对2015年生产形势预测如下:

3.1 鱼类

2015年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结构会进一步调整。因我省部分地区大水面网箱养殖取缔,将造成大宗淡水鱼产量下降,2015年春天鲤鱼、草鱼、鲫鱼等价格可能会有小幅抬升。

3.2 虾蟹类

因病害影响,2015年虾蟹优良品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鱼虾混养、蟹贝混养)将会增加,对疾病防控要求更高。

3.3 贝类

2015年受区域规划影响,部分养殖面积不在采集点范围,采集面积将减少,但养殖生产依然稳定。

(收稿日期:2015-03-11)

篇5: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华公司”或“公司”)及下属各控股子公司的内部信息沟通,形成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宏华公司以及所属各控股子公司(宏天、友信、科贸等)。分公司若未特别提及,等同于子公司运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报告单位包括:宏华公司各部门、办公室;控股子公司各部门、综合部。

第四条 本制度实施的条件:宏华公司整体上已经形成了基本完备的IT管理平台,相关信息的报送可以在内网进行。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五条 宏华公司办公室负责整个公司的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1)制定《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发送宏华公司各职能部门,各控股子公司综合部;

(2)收集宏华公司各职能部门、各控股子公司的原始信息周报,进行汇总和整理后编制“宏华公司信息周报”,每周六15:00前编制“宏华公司信息周报”,报送宏华公司领导,经行政总裁审批后将全部或部分周报信息在局域网和外网上公示,同时发送到各子公司综合部和宏华公司各职能部门;

(3)对“宏华公司信息周报”进一步汇总整理,每月编制“宏华公司信息月报”,办公室主任审核报送总经理审批后,在局域网上公示;

(4)有权向宏华公司各部门及各子公司催收、质询、核实和确认相关信息。

第六条 控股子公司综合部主任应确定专人将本公司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核实和整理后编制“信息周报”,每周五17:00前上报子公司领导和宏华公司办公室,同时发送到子公司各部门。

第七条 宏华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应确定专人将本部门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核实和整理后编制“信息周报”,每周五17:00前报送宏华公司办公室。

第八条 宏华公司办公室主任、子公司综合部主任分别是相应的信息周报签发责任人。

第九条 以上规定适用于常规重要信息周报,不适用于重大信息的报告。

第十条 对于重大信息,应以最快的速度即时汇报,不能延迟到信息周报中报告。

(1)报告责任人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要求报告各类重大事项信息,因故来不及报送

详细情况的,可先进行初报,然后根据事态进展和处理情况,随时进行续报。

(2)宏华公司有关领导对需要办理的重大事项报告,在3个工作日内要做出处理

批复。对突发重大事件和事故等应急报告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不得延误

处理。

(3)重大事项在按照领导的批复意见办结后,宏华公司各部门、子公司责任人要

把办理情况向宏华公司办公室主任及时汇报反馈,由办公室主任上报公司领

导。

第三章信息报告的内容

第十一条 信息周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报告单位的重要工作动态、重要活动,包括重要会议、重大培训、重大人事

变动、组织结构变动、重要制度和流程的变动等;

(2)宏华公司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会议结束后一周内报告);

(3)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情况;

(4)地市级及以上的领导和重要外宾到各子公司视察、访问等活动的计划及实际

情况;

(5)宏华公司各类规章制度中已明确需要报告的企业资本金变更,增资扩股;新

账户的设立;对外借款、对外担保、资产租赁;对外投资入股、并购外部企

业;对外捐赠;设备、汽车等生产性或非生产性重大资产购置或处置等重大

事项,按照规定和程序请示报告

(6)其他内部信息。

第十二条 需要即时上报的重大信息包括:

(1)法院批准立案诉讼标的在100万元及以上的案件;

(2)单位银行账号被法院查封,银行还贷出现逾期,发生1小时内报告;

(3)重伤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

(4)因各类纠纷引发的民工、职工和社会人员的上访、斗殴等群发性重大事件,1小时内报告;

(5)各类新闻媒体上涉及到的有关企业的重大负面报道,发现2小时内报告。

(6)其他重大信息。

第十三条 信息报告内容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部分,参照《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章纪律与考核

第十四条 各报告单位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信息报告工作,尤其是重大信息的及时报告,对所辖报告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要给予必要的工作支持。

第十五条 信息报告程序中所涉及的相关责任人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报送,并严格遵守公司相关保密纪律。

第十六条 宏华公司对信息报告程序中所涉及的相关责任人,执行宏华公司制定的奖惩办法,视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对应的奖励或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宏华公司办公室负责制订、修改并解释。此前宏华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凡与本制度有抵触的,均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十八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本制度经宏华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实施。

信息周报

篇6:值班信息报告制度

第二条 切实加强对人社政务值班工作的领导。全局政务值班工作由局长总部署,分管办公室领导具体抓,局办公室作为职能部门负责局机关政务值班的日常工作。

第三条 县人社局机关工作时段政务值班室设在局办公室,值班电话:;非工作时段政务值班室设在门卫值班室,值班电话:。当值人员必须做到临机值守,随时接听,完整记录。节假日政务值班严格按照局节假日值班表排定的班次和具体要求执行,并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交接-班和值班日志登记制度、“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第四条 落实值班责任,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及时处理好电话、传真、函件及突发事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对本部门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和重要社会动态等紧急重大事件,做到迅速掌握情况,在及时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局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必须在1小时以内迅速准确上报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值班电话:)。局班子成员手机要保持24小时畅通,确保遇有突发事件处置快速有效。

第五条 实行“首报事件、续报详情、终报结果”的信息报告办法。信息报告的内容要简明、准确。首报信息的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可能造成的伤亡和影响情况等。续报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事发单位或事发地基本情况,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请求事项和工作建议等。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续报工作可视情况多次进行。事件处置结束或险情、灾情消除后,要进行终报。不得以任何理由迟报、缓报,或者只处理不报告,更不得不报、漏报、瞒报。

第六条 突发事件信息上报必须严格进行审核。报告的一般信息必须由局分管领导把关签字,加盖单位印章后上报;重大信息必须由局主要领导把关签报。每条信息结尾处必须注明报告时间、签报人、编辑人姓名、联系电话等。报告信息,原则上以书面报告为主,传真报告、电子邮件报告为辅。若受工作环境等因素制约,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报告的,上报后,要及时通过电话确认收到方可。信息报告工作由具体业务承办责任人负责,政务值班人员要及时加强与信息报告人员的沟通衔接,确保上情下达和信息接收渠道畅通。涉密信息报告,要严格按照保密规定办理。

第七条 严禁带班、值班人员酒后值班和擅离值班岗位,严禁值班人员聚众玩牌、聊天,严禁值班人员占用值班座机与人通话闲谈。

第八条 非工作时段政务值班与内保值班实行两责合一,政务值班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加强内保值班工作,防止治安案件发生,并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相关规定。

第九条 政务值班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公文处理能力、现代化办公设备使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篇7:信息报告制度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制度》第四条“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所属(辖)煤矿、矿山救护队应当建立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制度,设立事故信息调度机构,实行24小时不间断调度值班,受理事故信息报告。”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

第二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信息处置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 公司实行24小时调度制班,全天受理事故信息报告。

第四条 事故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已经发生的井上、下各方面的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生产安全事故)具体包括:

(一)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性的伤亡事故;

(二)重伤、轻伤、50万元以上的机电设备事故;

(三)较大涉险事故:

1、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3、其它较大涉险事故。第五条 事故信息报告时限

发生一般事故,调度室值班员须立即向值班领导和有关领导汇报,并由调度室值班员或值班领导在40分钟内向煤矿管理分公司综合调度室汇报。

发生较大事故或较大涉险事故,调度室或值班领导在向公司、报告的同时,须在1小时内将事故信息首先用电话快报的方式报告。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时,调度室在依照上述规定报告的同时,须立即报告。

发生重伤、轻伤、50万元以上的机电设备事故时,调度室须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和相关领导,并在24小时内报告煤矿管理分公司综合调度室。

事故具体情况不清楚时,调度室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对事故性质暂时界定不清的,也须及时报告。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调度室应当按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需要召请救护队救援的事故,公司救援指挥部按照《救护协议》立即通知相关救护队。

第六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公司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第七条 事故信息处置

调度室做好事故信息的核查、跟踪、处置、督导等工作,建立如下事故信息处置工作机制:

(一)事故发生后,迅速向公司有关领导汇报,并按要求向煤炭管理分公司综合调度室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适时跟踪事故处置进展情况,做好续报工作。

(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研究、确定处置措施,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接受上级部门督导。

第八条 责任追究

(一)公司是信息报告的主体,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二)公司相关责任人未依法履行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职责,对一般事故或较大事故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的,视情节轻重,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条和《生 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第条等有关规定予以追究、通报,并接受上级部门约谈。

篇8: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制定信息报告制度:

1、在学校内发生涉及安全事件或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校长。

2、学生或科任教师发现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信息时,及时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及时报给校长,除按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外,立即如实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与事故种类相关的有关安全职能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3、报告内容:

(1)学生旷课及时通知家长。

(2)学生纠纷,由班级学生或科任教师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视其情节向学校汇报。

(3)意外伤害,科任或当班教师应按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情况严重的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通知学生家长。

(4)食物中毒、流行性疾病:对班级出现三例同样症状的病例,应立即上报学校有关领导。学校相关人员在采取有效措施后必须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治安事故,学校发生校外人员到校滋扰校园秩序等治安事件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展开保护学生的行动,向校长汇报。情节严重的要马上报警。学校门卫要严格执行

《门卫制度》,发现陌生人员要适当询问,对可疑分子要马上报告学校。

(6)失窃事件,由发现现场的第一人马上向学校汇报情节严重的要马上报警,并保护好现场。

(7)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其他重大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由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篇9:学校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1.校长为学校安全信息报告负责人,分管校长为学校安全信息兼职报告人。2.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3.信息报告实行随时、逐级上报制度,如遇特殊情况可以越级报告。4.发生校园突发事件,要立即上报,做到谁发现谁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口头报告,然后进行书面报告。

5.班主任要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作息时间变动,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通过学生本人或校讯通等方式,及时告知其监护人。

6.班主任要严格学生出席制度,若发生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如果联系不上其监护人,或事态严重,必须向学校报告。

7.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当按事故类别、性质,向相关部门报告。

(一)火灾事故书面报告,确保上级及时准确掌握信息,严禁出现瞒报、漏报、迟报的现象。

学校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治安(刑事)事故

学校发生治安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拨打 “110”,向公安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食物中毒事故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拨打急救电话 “120”,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其他事故

篇10: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监管,严格安全事故信息管理,及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的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一、学区负责学校安全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并监督和组织学校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二、信息报告实行随时、逐级上报制度,如遇特殊情况可疑越级报告。

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和主管部门报告。各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并按照相关预案和领导要求开展工作。

四重特大事故从发生至终结信息报告,分为初次报告、进展报告、总结报告。

1、初次报告。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伤亡人数,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2、进展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展变化及上级的要求随时上报。报告的信息包括事故的发展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等。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报告事故的结论,对事故发生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措施。

五、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最先发现或接到报告的学校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政府和区教育部门报告,不得延报。学区应在事故发生2小时内立即报告市教育局。发生一般事故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向主管教育局报告,学区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

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篇11: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一、高度重视妇幼卫生信息填报工作,依法做好妇幼信息管理。

二、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填报,指定专人收集院内各相关科室的数据,认真核实后填报。医疗机构应将负责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的人员名单,按属地管理原则报所在辖区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备案。

三、认真填报妇幼卫生相关信息。凡开展妇产科、儿科、妇幼保健科、计划生育科、产科B超检查及产前筛查诊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执行相关登记制度。

四、严格执行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于孕产妇死亡后7个工作日内报告,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等信息实行季报制,将报表和死亡报告卡报送辖区内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

五、加强信息质量控制。为保证填报资料的真实、准确,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对院内数据的检查核实,加强与所在辖区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联系,接受卫生行政部门或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相关检查。

浦北县中医医院信息安全制度

一、制定和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二、维护计算机信息安全,装杀毒软件及管理软件。

三、维护管理软件正常运行

四、对用户需要设置权限,不得擅自进入系统,篡改他人信息

五、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保证其信息的安全保密

六、计算机网络日志文件要有专人负责、备份等操作

七、建立信息编辑、审核、发布责任制及流程,信息发布之前必须经过相关人员审核 八、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故,就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并保存记录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九、对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用户信息进行保密

浦北县中医医院

妇幼卫生信息监测质量考核制度

一、考核方法实行日常考核与年终相结合,并对考核并及时进行反馈和通报

二、由分管保健的副院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三、实行妇幼卫生信息奖惩制度。对妇幼卫生信息相关表卡的填写每错漏一项扣5-10元,每漏报一例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育龄妇女死亡、出生缺陷扣50元,每漏报一例传染病扣50元。

篇12: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一、明确全旗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的职责

(一)各基层卫生院妇幼信息报送人员,要切实提高对做好妇幼卫生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各基层卫生院完成本辖区范围内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按规定程序和时限收集整理、汇总、审核上报各类妇幼卫生信息。

(二)各基层卫生院按照属地化管理和逐级上报的原则,根据《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要求,确定专人负责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健全原始登记,完善医院妇幼卫生信息统计报送制度,认真填写有关基础性表格,按规定时限将信息材料报告旗妇幼保健所。

二、明确全旗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内容

(一)对妇幼卫生年报主要指标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核查生命指标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指标。

生命指标主要包括:活产数、新生儿死亡数、婴儿死亡数、5岁一下儿童死亡数、孕产妇死亡数、死胎死产数及产

后7天内死亡数等。

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指标主要包括: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孕补和增补叶酸率、高危管理率、剖宫产率、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率、孕产妇产前筛查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等、体弱儿管理、出生缺陷儿数等。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建立健全以下资料:

1.建立原始登记,包括分娩记录登记、围产儿及儿童死亡登记、孕产妇死亡登记、育龄妇女死亡登记、出生缺陷儿登记、高危妊娠管理登记、体弱儿童管理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产前筛查与诊断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妇女病普查普治登记、父子保健手册发放登记、叶酸发放登记等相关登记花名册。

2.填报围产儿及儿童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出生缺陷儿报告卡,及时上报旗妇幼保健所。

三、做好全旗妇幼卫生台帐管理及质量控制

(一)村级卫生室要建立全村育龄妇女死亡、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儿童死亡台帐,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高危妊娠管理、产后访视管理及7岁以下儿童出生花名册、儿童保健管理、体弱儿管理等妇幼保健工作台帐,按月实施质量控制后,向

乡卫生院妇幼干部上报,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保存。

(二)乡卫生院、社区要建立全乡育龄妇女死亡、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儿童死亡台帐,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高危妊娠管理、产后访视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及7岁以下儿童出生花名册、儿童保健管理、体弱儿管理等管理台帐,按季度开展信息质量控制,相关信息上报旗妇幼保健所,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保存。

(三)旗妇幼保健所要建立全旗育龄妇女死亡、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及儿童死亡管理台帐,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信息质量控制,上报库伦旗妇幼卫生年报及有关调查表至通辽市卫生局妇社科,撰写质量控制报告,与年报调查表一起装订成册保存。

篇13: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工作,明确公司内部各部门和各分支机构的信息收集和管理办法,确保公司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所有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证券及期货条例》、《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和《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规定》(以下简称“《信息披露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述的重大信息,是指包括公司的经营业绩、债权债务、对外投资、兼并收购、业务分拆、战略规划、生产计划、财务预算等在内的,所有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或事件,按照公司上市地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该等信息很可能需要履行公开披露义务。

第三条 公司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是指当出现、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信息时,按照本制度规定负有报告义务的有关人员和部门,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报告的制度。

第四条 公司董事会办公室是公司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公司各部门、分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子公司、控股股东的负责人和/或联络人为信息报告人(以下简称为报告人)。报告人负有向董事会秘书和董事会办公室报告本制度规定的重大信息并提交相关文件资料的义务。

第五条 董事会秘书应将内部重大事件、信息在第一时间向董事长汇报,涉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事项向总经理办公室汇报并交由总经理办公室处理,涉及董事会审核范围内的事项经董事长批准后由董事会审议,须予对外披露的事项在向公司总经理并向董事长汇报后安排披露工作;需要披露的事项根据《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规定》的具体规定进行披露。凡公开披露的公告应在披露时同时报送董事会、监事会阅知。第六条 报告人及时履行重大信息报告义务,并保证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报告人对所报告信息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二章 重大信息的范围

第七条 公司法人股股东单位(含本公司关联单位)应在以下事项发生时,及时向公司董事会秘书和董事会工作机构预报本单位负责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信息:

1、单位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经过工商年检时;

2、单位名称、注册地址、营业范围、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时;

3、单位将持有本公司股票进行抵押或被司法冻结时;

4、单位拟就持有的本公司股权进行转让协商或谈判时;

5、单位实际控制人和控股子公司发生变化时;

6、单位发生重大诉讼和仲裁案件时;

7、应监管部门要求所需报告的其他专项事宜。

上述3-6款仅适用于持有本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单位。

第八条 公司出现、发生或即将发生以下情形时,相关负有报告义务的人员应根据本制度规定的程序将有关信息向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报告:

1、召开董事会并作出决议;

2、召开监事会并作出决议;

3、召开股东大会或变更召开股东大会日期的通知;

4、召开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

5、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开设股票帐户情况及持有公司股票及变动情况,公司独立董事兼任其它公司独立董事的情况、公司独立董事的声明、意见及报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变动情况。

6、公司发生以下交易:(1)购买或者出售资产;

(2)对外投资(含委托理财、委托贷款等);(3)向其他方提供财务资助;(4)提供担保;

(5)租入或者租出资产;

(6)委托或者受托管理资产和业务;(7)赠与或者受赠资产;(8)债权或者债务重组;

(9)签订技术及商标许可使用协议、研究开发项目的转移等交易;(10)可能被公司上市地交易所认定为需要披露的其他交易,如上述交易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应当及时报告:

(1)交易涉及的资产总额(同时存在账面值和评估值的,以高者为准)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10%以上;

(2)交易的成交金额(包括承担的债务和费用)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0万元;

(3)交易产生的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万元;

(4)交易标的(如股权)在最近一个会计相关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0万元;

(5)交易标的(如股权)在最近一个会计相关的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万元。

上述指标涉及的数据如为负值,取其绝对值计算。

3(6)公司证券上市地上市规则所规定的其他标准。

7、与公司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1)本条第6款规定的交易事项;(2)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3)销售产品、商品;(4)提供或者接受劳务;(5)委托或者受托销售;(6)与关联人共同投资;

(7)其他通过约定可能引致资源或者义务转移的事项等,如上述关联交易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应当及时报告:

(1)与公司的关联自然人发生的交易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关联交易;(2)与公司的关联法人发生的交易金额在300万元以上,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0.5%以上的关联交易;

(3)公司证券上市地上市规则所规定的其他标准。

公司审议需独立董事事前认可的关联交易事项时,应在第一时间通过董事会秘书将相关材料提交独立董事进行事前认可。

“关联人”的范围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上市地上市规则之规定。

8、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并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10%以上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包括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者没有具体涉案金额,但是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诉讼、仲裁事项;

9.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遭受重大损失;

10、发生重大债务、未清偿到期重大债务或者重大债权到期未获清偿;

11、可能依法承担重大违约责任或者大额赔偿责任;

12、公司或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层或员工因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重大行政、刑事处罚;

13、主要债务人出现资不抵债或者进入破产程序,公司对相应债权未提取足额坏帐准备;

14、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

15、生产经营情况或者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包括产品价格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等);

16、发生与保险经营相关的重大人寿保险合同、重大分保合同、重大赔付事项、重大退保事项等重大合同或事项;

17、获得大额政府补贴等额外收益,转回大额资产减值准备或者发生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或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18、公司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时;

19、变更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 20、会计师发表有保留意见报告;

21、董事会就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或者其他再融资方案形成相关决议;

22、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召开发审委会议,对公司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申请或者其他再融资方案提出了相应的审核意见;

23、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24、法院裁定禁止公司大股东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

25、任一股东所持公司5%以上的股份被质押、冻结、司法拍卖、托管或者设定信托;

26、公司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发生或者拟发生变更;

27、变更公司名称、公司章程、注册资本、注册地址、主要办公地址和联系 5 电话等相关事项;

28、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或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成员发生变更;

29、重大宣传事项(含网络、报纸、广播、电视及其他传媒); 30、偿付能力不足;

31、设立、撤销、合并省级或计划单列市一级的分支机构,设立、撤销、合并国外分支机构;

32、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公司和/或分支机构出具有关监管处罚意见;

33、以上事项未曾列出,但负有报告义务的人员判定可能会对公司股票或其衍生品种的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形或事件;

34、依据境内外上市地监管规则所认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发生的本条所述的重大事项,适用本制度的规定。

第九条 报告人应加强对与信息披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或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与理解,及时了解和掌握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的最新政策要求,以使所报告的信息符合规定。

第三章 信息报告的程序及责任划分

第十条 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是公司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

董事会秘书是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具体责任人,负责向报告人收集信息、制作信息披露文件,对外公开披露信息及与投资者、监管部门及其他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络。董事会秘书为履行职责,有权了解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情况,参加涉及信息披露的有关会议,查阅涉及信息披露的所有文件,并要求公司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公司董事会办公室是协助董事会秘书工作的具体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收集公司内部关于重大事项的各种报告,向董事会秘书报告,并负责进行对外信息披露。

第十一条 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及控股股东为公司内部的信息报告 责任人,负责应报告信息的收集、整理及相关文件的准备、草拟工作,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向董事会办公室报告信息并提交相关文件资料。

第十二条 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及控股股东负责人是所在部门、分公司、子公司、控股股东重大事项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分公司、子公司负责人负责将发生在分公司或子公司的重大事件、信息及时向总公司相关部门书面汇报。总公司各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经理室汇报,可能构成披露条件的,同时抄报给董事会秘书。

总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将各部门发生的重大事件、信息及时向总经理室汇报,可能构成披露条件的,同时抄报董事会秘书。

控股股东负责人负责将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事件、信息及时向总经理室汇报,可能构成披露条件的,同时抄报董事会秘书。

第十三条 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控股股东应指定专人为信息联络人,信息联络人是所在部门、分公司、子公司、控股股东重大事项报告的第二责任人,负责收集、整理并向所在部门、分公司、子公司、控股股东负责人呈报发生的重大事项,并第一时间向总经理室、董事会办公室报告本制度规定的重大信息。

第十四条 未经通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并履行相关批准程序,公司的任何部门、分公司及子公司均不得以公司名义对外披露信息或对已披露的信息做任何解释和/或说明。

第十五条 董事会秘书应当在以下任一时点最先发生时,及时向董事会办公室提出披露可能对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项:

1、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就该重大事项形成决议时;

2、有关各方就该重大事项签署意向书或者协议(无论是否附加条件或期限)时;

3、任何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知道或应当知道该重大事项时。第十六条 重大事项处于筹划阶段时可暂缓报告,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董事会秘书应当及时向董事会提请披露相关筹划情况和既有事实:

(一)该重大事项难以保密;

(二)该重大事项已经泄露或者市场出现传闻;

(三)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的交易发生异常波动。

第十七条 如果公司已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上市地上市规则、《信息披露管理规定》及本制度的规定公开披露重大事项,报告人还应当按照下述规定持续报告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

(一)董事会、监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就该重大事项形成决议的,及时报告决议情况;

(二)公司及分公司、子公司就该重大事项与有关当事人签署意向书或者协议的,相关联系人应及时报告意向书或者协议的主要内容并提供已签署的意向书或协议文本;上述意向书或者协议的内容或履行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被解除、终止的,及时报告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被解除、终止的情况和原因;

(三)该重大事项获得有关部门批准或者被否决的,及时报告批准或者否决的情况;

(四)该重大事项出现逾期付款情形的,及时报告逾期付款的原因和付款安排;

(五)该重大事项涉及的主要标的物尚未交付或者过户的,及时报告交付或者过户情况;超过约定交付或者过户期限三个月仍未完成交付或者过户的,及时报告未如期完成的原因、进展情况和预计完成的时间,并每隔三十日报告一次进展情况,直至完成交付或者过户;

(六)该重大事项发生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进展或者变化的,及时报告进展或者变化情况。

第十八条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对报告人负有督促义务,应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报告人履行信息报告职责。

第四章 保密义务及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董事会秘书、报告人及其他因工作关系接触到应报告信息的工作人员在相关信息未公开披露前,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十条 报告人未按本制度的规定履行信息报告义务导致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给公司造成严重影响或损失时,公司应对报告人给予相应处罚。

前款规定的不履行信息报告义务是指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1、不向董事会秘书报告信息和/或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2、未及时向董事会秘书报告信息和/或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3、因故意或过失致使报告的信息或提供的文件资料存在重大隐瞒、虚假陈述或引人重大误解之处;

4、拒绝答复董事会秘书对相关问题的问询;

5、其他不适当履行信息报告义务的情形。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规定的报告人的通知方式包括电话通知、电子邮件通知、传真通知及书面通知。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或公司上市地监管规则的不时修订而修订完善,如与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或公司上市地监管规则有冲突时,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市地监管规则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执行。

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篇14:卫生信息统计、报告制度

一、须建立健全登记和统计制度,并有专人负责登记和统计工作。

二、各种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医疗登记包括门诊登记、出诊登记、家庭病床、化验、心电图检查数量和质量登记及各项治疗、康复登记等;预防保健登记包括计划免疫、爱国卫生、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传染病报告等各项工作数量和质量登记。

三、工作质量统计包括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差错事故发生率等和预防保健教育、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数量与质量。

四、应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试题下一篇:博弈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