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3岁宝宝早教训练

2024-05-11

2岁3岁宝宝早教训练(共8篇)

篇1:2岁3岁宝宝早教训练

2-3岁宝宝早教课程教案

运动能力

这时候的孩子总是不停的活动跑、踢、跳、登,精力旺盛。家长应尽量提供安全、宽敞的场地。可以让他到户外活动,在院子里、公园或公共幼儿活动场所玩;玩踢球时,孩子能掌握踢球的方向,跑着追球显得更稳更协调;上下台阶的练习不可缺少,每天少乘1~2层电梯留给孩子练习;孩子喜欢骑小自行车。

手的技巧

两岁孩子用手变得灵巧多了,会翻书,搭积木是孩子爱玩的玩具。还会学习搭火车、门楼和桥等。你先示范,让孩子模仿,以后自己会搭;握笔画画是每天进行活动之一;玩拼插玩具和串珠子等游戏可以提高手的操作能力;玩彩泥、做手工锻炼孩子手的能力发展。

认知能力

孩子两岁以后,除了通过感知和操作活动认知世界外,现在多了一些思考成分;孩子对时间、空间与颜色的知觉开始清晰,理解数字的含义;父母的行为是他最爱模仿的榜样,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做出好榜样。此时孩子的记忆能力增强 有时会将母亲找不到的钥匙从床边玩具盆内找出来,使妈妈惊喜。会背几首儿歌,还能知道天气变化,白天和晚上。注意力持续时间10~20分钟。在这时间内,可以要求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2~3岁孩子不能分辨幻觉和真实。

语言能力

2~3岁的孩子不仅能听懂你的大部分语言,而且会说较完整的句子;会用一些形容词,甚至还会说出较复杂的句子;20~30个月是幼儿掌握基本语法和句法的关键期,也是语言发展爆炸期:孩子到3岁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语言飞速发展和大脑发育有关。要用正常语句和孩子说话,不要用儿语,提问题要具体。

社会适应和情感发展

2~3岁的孩子学会自私,经常拒绝与别人分享玩具,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不理解他人的感受是正常发展的过程,父母不必担心,他们会很快度过这个阶段;这年龄的孩子仍然依恋着家长,想孩子到你要离开时,他会哭泣或发怒,所以,你离开他之前,最好安慰策略是告诉他你会很快回来,并且在你回来后,要表扬他,在你离开后他非常乖。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怕孩子把事情弄糟糕,鼓励重新再做。锻炼耐受挫折,努力坚持的性格;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独生子女尤为重要。教小儿用语言表示大小便,白天能自己坐盆或上厕所,学会自己脱衣服、袜子、鞋子,以后学会穿衣,鞋子。培养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每天学会自己洗脸、洗脚,刷牙、解、系钮扣,拉拉链,均可使手的动作更灵活;这年龄段孩子喜欢模仿做家务,家长千万不要怕添乱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要有意识培养孩子为自己和家人服务的好习惯。

2岁宝宝日常教育:

1、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用具及图片,学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2、教孩子辨别“一”和“许多”。例如一张桌子,许多椅子;一个娃娃,许多积木等。

3、给孩子玩拼图、插板等开发智力的玩具。让孩子玩泥、沙、水,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还可以帮他认识自然界。

4、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引导其回忆过去不久的有趣的事和人,以及记住父母亲的名字等。

5、引导孩子学习别人的良好行为,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

3岁宝宝日常教育:

1、通过游玩、散步让孩子多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如鸟、虫、花草及动物园内的各种动物。

2、要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并说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孩子复述。

3、通过讲故事、念儿歌和玩玩具,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

4、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的孩子玩。

5、利用各种实物。如日常生活用品,教给孩子认和用。

6、注意培养孩子坐、站、走、跑的正确姿势。让他练习双腿跳、迈障碍物、扔皮球等动作。

篇2:2岁3岁宝宝早教训练

—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内容安排

1个月

1、准备一个摇铃或可以捏响的软塑料玩具,悬挂起来逗引他,训练宝贝的手部抓握能力。

2、妈咪可以将自己的食指,或一个拨浪鼓柄塞入宝贝的手中,锻炼宝贝抓握。

3、让宝宝玩儿自己的小手。2个月

1、练习宝宝手的被动握持能力:父母要经常抚摸两个月的宝宝双手,促进宝宝握持反射。父母可以把哗啷棒儿的小棒放到宝宝的手心,宝宝就会马上抓住小棒,父母用手握住宝宝的小手帮助他坚持握紧的动作,也可以让宝宝学习抓住父母的手指。

2、练习宝宝的握持能力:父母可以把质地不同的旧手套洗干净,塞入泡沫塑料、棉花等,用松紧带吊在宝宝床上方,宝宝小手能够得着的地方,父母帮助宝宝够握吊起来的手套。让宝宝的小手抓握毛线、橡皮或者皮手套等。还可以让宝宝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以促进宝宝感知和触觉的发育。

3、练习宝宝看小手:两个月的宝宝特别喜欢看自己的小手、玩自己的小手,这是宝宝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家长不仅不能干涉,而且还应当提供帮助宝宝玩手,比如,手上系个红布条、带个能响的手镯等(注意手镯要结实,防止细小部件脱落被孩子误食,或划伤孩子)。一定不要给宝宝戴上手套。3个月

1、这个月宝宝双手能够在胸前互相握住并且进行玩耍,家长要给宝宝更多够物抓握的机会。家长可以在他看得见的地方悬吊带响的玩具,然后扶着宝宝的手去够取、抓握、拍打。悬吊的玩具可以是小气球、毛绒小动物、小动物、彩色手套、颜色鲜艳的小袜子等,质地应多样化,利于手部触觉训练。每日数次,每次3-5分钟。

2、这个月家长要训练宝宝抓握触摸的能力:在宝宝情绪愉快的时候,家长可以把带柄的玩具或者大人的手指塞在宝宝的手掌中,使其抓握触摸,训练宝宝小手抓握触摸的能力。(3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3、手部的运动要从两个月开始,家长必须经常让他锻炼手指。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抓握的玩具,如摇铃、能捏响的软塑料或者橡胶玩具。稍大时用皮筋把这些玩具挂在宝宝能够抓到的地方,以使他练习抓、握、摇、捏等动作。宝宝会翻身以后,玩具就不要挂着玩了。4个月

1、训练宝宝够取悬吊的玩具:家长先引导宝宝用手摸吊着的玩具,玩具会被推得更远。宝宝再伸手,玩具又晃动起来。经过多次努力,宝宝最后会用两只手一前一后把他抱住,并且会有非常开心的表情。大约要到5个月的时候宝宝才能用单手准确够物。

2、家长把宝宝抱到桌子前面,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桌上放几种不同的玩具,让他练习抓握。每次3-5分钟,家长要经常变换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让宝宝练习,并记录宝宝能准确抓握的次数。5个月

训练宝宝伸手抓握能力:把宝宝抱成坐着的姿势,在他面前放一些彩色小气球等物品,物品可从大到小,练习让宝宝伸手抓住物品。刚开始训练时,物品要放在宝宝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慢慢的移到远一点的地方,让他伸手抓握,再给他第二个让他抓握。观察宝宝是否会把第一个物品传给另一只手。

训练宝宝手指运动能力:家长把一些带响的玩具(易于宝宝抓握,5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放在宝宝面前,首先让他发现,再引导他用手去抓握玩具,并在手中摆弄。然后除继续训练他敲和摇的动作以外,还要训练宝宝做推、捡等动作,观察宝宝拇指和其他四指是否在相对的方向。6个月

家长要继续让宝宝练习够取小物体,可以由大到小、由近到远。让宝宝练习从满手抓到拇指、食指捏取。

训练宝宝扔掉再拿:让宝宝坐着,给他一些能抓住的小玩具,如小积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让宝宝两只手都各抓住一个玩具(家长要一件一件的给),然后家长再给他第三件玩具,他会扔下手中的一个,来拿家长手中的这个玩具。练习宝宝把玩具倒手:家长在和宝宝玩玩具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连续向一只手递玩具或者食物给宝宝,大人示范让宝宝把手中的玩具从一只手倒到另一只手。反复练习,宝宝就会掌握“玩具倒手”的技能。7个月

1、教宝宝练习抓握:家长要让宝宝练习用手抓起小积木。家长可以把宝宝熟悉的积木块放在他面前手能抓到的地方,训练他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小积木,每日练习数次。

2、教宝宝做对击玩具的游戏:家长继续训练宝宝双手玩玩具,并能够对击。例如让宝宝手中拿一只带柄的塑料玩具,对击另一只手中拿着的玩具。敲击出声时,父母要鼓掌奖励。家长可以选择各种质地的玩具,让宝宝对击出各种声音,促进手-眼-耳-脑等感知能力的发展。8个月

1、家长要让宝宝练习用手捏取小的物品,如小珠子、豆子等。开始宝宝用拇指、食指取,以后逐渐发展至用拇指和食指对捏起。每日可训练数次。母亲要陪同宝宝玩,以免他将小的物品塞进口、鼻呛噎而发生危险,离开时要将小物品收拾好。

2、家长还要培养宝宝食指的灵活性:家长要鼓励宝宝将食指伸入洞内勾取小物品。也可以让宝宝用手指拨转盘,玩按键等,都能达到练习食指的目的。

3、家长还可以让宝宝练习对敲和摇动的能力:家长可以相继给宝宝两块积木或者两种性质相同的小型玩具,鼓励宝宝两手对敲。也可以给宝宝一只拨浪鼓或铃鼓,鼓励宝宝主动摇摆,使玩具发出悦耳的声音。9个月

1、教宝宝放手:家长要让宝宝玩多种玩具,训练他有意识地把手中玩具或者其他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父母可以给他做示范,让他进行模仿,家长还要反复用语言示意他“把XX放下,放在XX上”,让宝宝练习由握紧物品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

2、教宝宝练习投入:家长在宝宝能有意识的把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宝宝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教宝宝把小的物体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反积木放入盒子里,要让宝宝反复练习。

3、教宝宝玩滚筒:家长把圆柱体的滚筒(饮料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让宝宝用两只手推动它向前滚动。等他熟练后,再让他用一只手推动滚筒,并把它滚到指定的位置。如果他做对了,家长要给予鼓励。他在游戏中会逐渐建立起圆柱体能滚动的概念。10个月

1、继续训练宝宝拇指和食指的对捏能力。家长要抓住有利的时机着重练习宝宝捏取细小物品的准确性(如小药片,小绿豆,玉米粒等)培养捏取的速度,再扩大捏取物品的范围,提高宝宝捏取动作的熟练程度。每天可以训练数次。

2、教宝宝打开瓶盖:家长把一个带盖的塑料瓶放在宝宝面前,家长先示范打开瓶盖再拧上盖子,宝宝看到后让他练习只用拇指和食指将瓶盖打开,再拧上。反复数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练习用塑料套杯,一个接一个套起来。

3、教宝宝放进去,拿出来。在练习放下和投入的基础上,大人把宝宝的玩具一件一件的放进百宝箱里,边做边说“放进去”然后再一件一件的拿出来,让宝宝模仿。这时,可以让宝宝从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件,练习几次。促进他手、眼、脑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增强宝宝的认知能力。

4、妈妈准备两个木桶或两个奶粉空罐,妈妈拿一个,给宝宝一个,妈妈示范把积木或其它东西扔到罐子里,发出声响,宝宝觉得有趣也会模仿,妈妈要指导宝宝将积木对准罐子的口再放手,培养宝宝有目的的放手,为投掷做准备,也能锻炼他前臂内侧肌肉的力量。

5、学会翻书:家长给宝宝朗读故事的时候,可以抱着宝宝,帮助他把书打开看,让他边听边看。这样听故事的宝宝就知道正着看书,不会倒着看,知道从哪边开始。没这么听故事的宝宝有时就会倒着看书,乱翻页,看完不知道合上书,容易将书弄坏。

6、教宝宝打响拨浪鼓:大人先转动手腕把拨浪鼓打响。然后递给宝宝,宝宝用摇哗铃棒的办法来摇,不能让拨浪鼓两边的小球打在鼓上。这时家长再示范,明确摇动手腕才能让小球打在鼓面上,再把着宝宝的手腕练习,可以增加宝宝手腕的灵活性。11个月

1、乱涂乱画可给宝宝笔和纸,笔以彩色蜡笔为宜,先训练扶着他的手学握笔,再在鱼眼睛处点上小点,他看到自己“会画鱼眼睛了”,十分兴奋,以后他会经常练习“作画”,实际上是胡乱涂画。

2、将书打开又合上听过用书讲故事的孩子,借得将书打开又再合上。未听过用书讲故事的孩子,不懂得翻开书页,只会双手拿书调来调去,不会掀开。无论是否听过故事书,或是否会开合,只要小儿爱玩弄书本,就有教育效果。给宝宝翻的书最好画面大一些,字大而少,故事有趣。在翻书中培养宝宝的专注、喜欢读书、爱学习的性格。12个月

教宝宝搭积木:大人手把手的教宝宝把积木一块一块向上搭,练习多次,让宝宝自己学着向上搭两块积木。

教宝宝翻书:拿一本宝宝的书,让宝宝边看边翻书,家长要观察宝宝是否能从头开始,按顺序,按页翻看,对错误的地方要简单纠正。将两块积木放进盒子里,宝宝能自发的经打人事宜再拿起两块积木学习家长的做法,放进盒子里,做这个活动是有意识的,不是偶尔掉进里面。

家长用盒子把积木倒扣在里面,宝宝能明确的拿开杯子找到积木,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准备一个塑料瓶,把盖子拧下来,宝宝能做到分别拿着玩,瓶和盖子之间无任何接触。准备纸和笔,家长做示范在白纸上用笔点点,宝宝看到后能模仿家长,用笔在纸上点点。家长要让宝宝多撕纸玩(纸质要干净的),看、听、触、动,体验事物的变化。

8、这个月,家长还要继续练习宝宝自己穿鞋和戴帽子。13-14个月

1、教宝宝盖盖,配盖。家长可以把用过的盒子、瓶子、杯子当玩具。家长先示范打开一个瓶盖,再盖上。然后让宝宝模仿。宝宝打开一个,再盖上,家长再给他另一个不同的,他又打开,盖上,练得熟练后,再练习给不同大小形状的瓶子配盖。宝宝在这种开开、盖上、配盖的简单游戏中,极大促进了动作智商的发展。

2、教宝宝倒豆、捡豆。准备两个广口瓶子,其中一个放上豆子数粒,让宝宝练习倒豆,从一个瓶子倒到另一个瓶子。开始时,家长扶住瓶子,以免瓶子倒,稍微扶一下宝宝往里倒的那只手,对准瓶口往里倒,慢慢就不往地上洒了。还可以准备两个小盘和两个小瓶,让宝宝把盘子的豆子捡到瓶子里,如果宝宝都能放到瓶子里,就鼓励他,给与奖励。

3、教宝宝搭高楼。搭积木是宝宝空间知觉和手——眼——脑协调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开始搭时总搭不上,放歪或掉下来,家长在旁边要稍微扶一下,放上一个,要拍手给以表扬,以增强宝宝搭高楼的兴趣和成功的满足。

4、教宝宝套塔。家长示范,将一个彩环套在垂直的塑料桩(或木桩)上,然后让宝宝模仿一个一个往上套,套上一个,鼓励宝宝,如拍手,或者说“宝宝真棒”,待宝宝熟练后,便可让宝宝按颜色或者大小顺序套成彩色塔。

5、教宝宝玩插片。此游戏需要更高的协调能力和手部小肌肉关节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家长先示范,由简单到复杂,让宝宝学着插插片,练习造型。

6、给宝宝准备笔和纸,让他握着笔在纸上涂鸦。

15-16个月

1、家长可以和宝宝通过积木搭火车。家长先用积木示范,然后让宝宝自己接着搭,接好后,家长要对宝宝给予鼓励和赞扬。

2、家长可以和宝宝穿珠子。家长先示范,然后扶着宝宝手让他穿,如果不会,可练习穿塑料的珠子,穿上后,家长要给予表扬。

3、、家长还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拼图,然后指导宝宝拼,当他拼好后,家长要把功劳归于宝宝,增加他的自信心。

4、家长可以准备不同大小的杯子或筒,教宝宝一个一个地套在一起。

5、家长可以把三种以上的豆子放在一起,让宝宝把它们挑出来。

19-20个月

1、仍然教宝宝穿珠子。让宝宝逐渐学会穿算盘珠子以及扣子等等。

2、让宝宝往瓶中投小球。家长可以先示范,用食指、拇指拿住小球,拿到瓶口时手放松,使球落入瓶中。当宝宝熟练后可以计算每分钟宝宝能准确投入的数量。21-22个月

1、让宝宝练习穿珠子。教宝宝会用绳穿上几个珠子。宝宝会将绳子穿入小孔内,但要在孔的另一侧将绳子提起,这个动作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渐渐可加快速度,并提高准确性。是手-眼-脑协调训练的好方法。

2、教宝宝学开带锁的门。教宝宝学会拧开门把,推开门,或者会拉开横栓和扣吊,打开柜门,有些宝宝会将钥匙插入锁眼,学着转动开锁。23-24个月

1、教宝宝倒来倒去。宝宝会用手泼水或用塑料小碗装满水倒来倒去。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把小瓶小碗装满水让他们沉到水下面,又将水倒空使小瓶小碗浮在水面。

2、让宝宝玩沙。宝宝用玩具小铲将沙土装进小桶内,或者用小碗将沙土盛满倒扣过来做馒头。宝宝玩的沙土要先过筛将石头和杂物去掉,用水洗过;每次玩之前要用带喷头的水壶将沙土稍微浇湿,以免尘土飞扬;玩耍完毕用塑料布将沙土盖上。玩沙是促进皮肤触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25-27个月

1、家长要继续通过穿珠、画画、拼图等,训练宝宝手的精细动作,如用绳穿珠子,用筷子夹菜,解系按扣等,要边示范边让宝宝学着串,并让他反复练习。宝宝会正确握筷子后,可以用筷子吃饭。诱导宝宝涂涂画画,如画直线、圆、曲线等。拼图是一种很好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家长可将一幅图如人头像或一个水果剪成两瓣或三瓣,让宝宝试拼图,家长先示范,然后让宝宝模仿。

2、家长还要让宝宝多玩套叠玩具。套叠玩具可以选套碗、套塔、套桶等,是一种按大小次序拆开和安上的玩具。家长可以示范指导宝宝按次序装拆,宝宝会聚精会神的自己尝试,既培养了专注能力,又学会了大小的顺序。宝宝通过用手操作,眼看实物一个比一个大,渐渐体会了数的顺序概念和空间感知能力。28-30个月

1、加强宝宝手的操作能力。在宝宝真正形成大小、多少概念的基础上,再教宝宝给物品配对。先配形状大小的同类物,如塑料瓶和瓶盖,即大瓶配大盖,小瓶配小盖,以及为两只鞋、袜、手套配对,动物亲子配对等。

2、让宝宝玩倒米和倒水的游戏。家长用两只小塑料碗,其中一只放1/3碗大米,让宝宝从一只碗倒进另一只碗内,练习至完全不洒出来为止。再学习用两碗倒水。

3、让宝宝按照顺序套桶。让宝宝按大小顺序套上6~8层的套桶,能分辨一个比一个大的顺序,而且手的动作协调,能将每一个套入,并且摆好。34-36个月

1、家长要注重宝宝日常生活中手部的训练。教宝宝学习用钝餐刀将馒头片切开,宝宝用勺吃饭不洒在外面,用手拿小杯子喝水或把一个水杯中的水倒入另一个杯子时不洒不溢。还要教宝宝学拿儿童剪刀剪纸条,和小朋友进行穿珠子比赛等。

2、家长可以示范用正方形的纸对折成长方形或三角形,鼓励宝宝自己动手模仿.3练习让宝宝用筷子夹花生米并放到盘中。

4、捡豆粒。将三种不同的豆子混装在一个盘里,让宝宝分类挑拣出来。开始训练时,家长用手帮助宝宝捡一种豆,以后熟练了,应让宝宝独立挑拣。

5、学习圆形中切割开的许多碎片把它拼成圆形,教会宝宝拼中国大地图。

篇3:浅析0—3岁早教指导家庭样本库

于是我们根据前期调查取证采取以下措施立足早教指导家庭样本库进行0—3岁亲子样本家庭教育指导实践。

一、转变样本库家教指导形式

我园亲子教师逐渐发现这些0—3岁的教师样本家庭的婴幼儿大多数散居在家, 教师家长家长对亲子家庭教育的指导需求中, 大多数样本家庭的需求是:最需要指导的对象是母亲和祖辈家长;最需要指导的内容是具体的科学育儿的常规知识和方法、保健易发问题和处理;最需要指导的形式是网络联系、入户指导、电话咨询;最能接受的是幼儿园正规早教专业机构指导人员的指导。于是我们尊重样本家长的需求, 突出样本家长主体地位, 在操作过程中破旧立新, 努力改变以往家教指导中的一些弊病, 大胆探索符合样本家长需求、适应婴幼儿发展的互动早教家庭指导模式, 大大增强早教家庭指导效果, 推动家园共育的进程, 从而真正带动幼儿园附近社区0—3岁家庭教育指导的整体发展。

(一) 变关注宝宝型为关注家长型

在设计亲子家庭指导方案时, 我们根据家长的需求, 由原来只关注婴幼儿目标变为同时关注婴幼儿目标和家长目标, 并且在早教指导环节、指导语的设计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开展具体亲子家教指导时, 我们将原来从关注指导活动本身的完整性, 改变到对家长指导的关注, 具体探讨如何在活动之后给予家长帮助和影响等问题。以前我们的活动基本上都是依据婴幼儿的月龄特点进行设计, 这样并不利于家长了解婴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于是, 我们尝试在亲子早教家庭教育指导中, 以平行游戏的方式结合0—3岁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不同状况, 让家长在横向、纵向两个维度的观察中, 了解婴幼儿的行为表现, 更加清楚婴幼儿的月龄阶段发展状态, 将亲子教师的指导作用迁移到家庭教育中。

(二) 变家长对象不确定型为家长对象确定型

在家庭指导中, 我们发现每次社区自愿参加亲子教育活动婴幼儿家长的不停变换和家庭成员角色的不同, 婴幼儿所获得的收获不一样。于是我们从婴幼儿监护人 (父母、祖辈等) 途径来改变原来家长指导对象不确定型为确定某一个家长 (妈妈或是爸爸或是祖辈) 一直长期指导, 从而完善和提高其教养水平。

1. 妈妈家长指导方法:

丰富妈妈在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增强妈妈在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如指导妈妈如何为婴幼儿添置辅食, 鼓励妈妈如何开展挫折教育, 等等。

2. 爸爸家长指导方法:

帮助爸爸树立新形象, 鼓励爸爸利用更多时间与孩子接触, 让爸爸担当更多的教育责任, 与亲子男教师协作, 用自己的言行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成为男孩的榜样, 多加表扬女孩。

3. 祖辈家长指导方法:

在充分尊重老年人的基础上, 亲子教师与他们达成共识, 多沟通、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 掌握更多的科学教养方法, 不溺爱娇惯婴幼儿, 不错过婴幼儿的最佳教育时机。

(三) 变制定传授型为沟通互动型

以前, 我们在开展亲子活动之前, 都是由亲子教师单方面制定家庭制定传授活动方案, 家长和婴幼儿是被动的受教育者, 活动虽然也得到了婴幼儿和家长的欢迎, 但是针对性不强。于是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亲子教师做好婴幼儿家长的通讯录, 让家长、亲子教师都能及时传递婴幼儿的成长情况。

亲子教师利用休息日定期做好家访工作, 如电话家访、入户指导、QQ联系, 探索不同家庭的指导策略, 做好家访和入户指导的资料收集及整理提炼工作。

其中用好亲子QQ群已经成为亲子教师与样本家庭沟通的重要桥梁。我们戚墅堰区中小学教师普遍都在使用QQ群, 交流起来很方便, 于是我们通过QQ把这些教师和家长联系起来, 将平时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等以图文形式与亲子教师取得联系。这样, 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对症下药, 将亲子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时时处处, 探索建立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信息网络, 用信息引导服务, 创新宣传载体,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传播途径。

2. 制定“家庭教育指导”调查问卷。

亲子教师在早教家庭指导前, 都事先设计简单易行的调查问卷:分别按月龄段、不同类型的婴幼儿设计调查表, 对相关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请家长随时把家庭早期教育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建议、新需求, 用简短的文字及时反馈给亲子教师。通过亲子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对家长进行调查, 充分了解不同家庭的婴幼儿家长和同类型婴幼儿的家长对家庭亲子教育指导的需求。然后按照家长的这些需求开展相应的亲子活动和家教指导活动, 满足不同家长对家庭教养指导的需求。

(四) 变理论模仿型为研讨借鉴型

我们改变以往传统的家教指导模式———“理论+实践”, 介于教师家长群有着灵活的教育思维, 会主动找一些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或上网搜索。于是, 我们在组织亲子家庭教育活动时, 会在活动后留一定的时间, 就亲子家庭教育中的共性问题或某个突出的问题与家长对话交流, 让家长们充分与亲子教师交流, 可以相互提问、讨论或是找对策。对这些做法, 教师家长们不但给予好评, 还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交流的过程中, 亲子教师不一定作为教师的角色出现, 而是秉承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理念和样本家长进行沟通研讨, 教师家长和亲子教师的教育观念、想法都进行思维的碰撞, 彼此的亲子家庭教育理论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相互借鉴找到了更多的共鸣, 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互间的家庭教育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亲子教师推心置腹地指导赢来了样本家长对我园早教家庭指导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二、促进课题组教师专业成长

我园进入样本家庭的早教指导教师都具备幼儿园教师和育婴师资格, 主要通过对0—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和家长早教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开展, 辅助家长配合实现科学育儿的目标。通过开展亲子家庭教育, 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对家长的指导, 有效地帮助家长了解不同成长阶段的婴幼儿, 更善于和婴幼儿进行积极的亲子互动, 从而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具体指导活动中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调整,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家长的教养水平, 而且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亲子教师全部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进行家庭早教指导工作, 本着“相互学习, 资源共享”的原则, 由骨干教师带教, “新老教师”互相自由结对, 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家庭建立配对关系, 从而制订细致的早教家庭教育指导计划。在深入家庭进行亲子早教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 亲子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丰富了认知, 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增强了信心, 促进了专业成长。亲子教师在指导婴幼儿活动的同时兼顾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由于这些样本家长都是本地区中小学教师, 他们接触的受教学生年龄都比较大, 但他们又都是初次做父母或祖父母, 在教育婴幼儿时会忽略自己宝宝的实际年龄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例如当婴幼儿不会做某一件事情时, 亲子教师会指导家长如何用符合这个月龄段宝宝的语言、行为去引导宝宝、鼓励宝宝, 让婴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一方面促进婴幼儿语言、动作、交往、感官等各方面发展, 另一方面让家长明白, 父母或祖父母怎样的行为才是合适的行为, 从而真正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领悟到亲子之间正确适当的互动, 对婴幼儿将来情感的发展将有极大的影响。

三、开展样本库家庭亲子教育指导

朱家雄教授曾经指出:幼儿园教师应该开展“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的教研”。早教亲子教师应该做的是实实在在能够帮助提高家长亲子家庭教育教养水平的教研。这种教研是基于日常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之上, 要面向0—3岁婴幼儿和家长, 在研究中要更新早教家庭教育观念, 创造合理的家教方法和手段, 改善家长家庭教育行为, 提高亲子早教家庭教育质量。

“反思+实践+反思”是亲子早教教师研究的关键, 目的是改进亲子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反思后的改进是亲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能力。亲子教师养成了写家教反思随笔、宝宝案例、家长案例的习惯, 不断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指导的理念与行为, 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 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化成长。

(一) 观察记录,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亲子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观察习惯与技能, 能敏锐地感知家长所需要的家庭教育哪方面的信息, 由此专门设计相适应的“亲子早教家庭指导记录表格”, 采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将观察做出翔实记录, 包括对家长行为、家长语言、家庭环境、婴幼儿个体表现等方面的记录, 记录表格在亲子教师这里分类存放。在此基础上亲子教师还通过查阅对比, 找出共性、差异性问题所在与成功之处, 通过反思与总结, 从而不断优化亲子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行为。

(二) 案例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亲子教师会从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挖掘出来的典型案例作为亲子课题组集体教研活动的内容, 围绕某一具体实例进行深入剖析、激烈讨论、反复论证, 最终提出多种解决方法和策略, 从而大大提高了亲子教师对家庭早教指导活动的评价能力、反思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

亲子教师家庭指导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亲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随着早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将会以更先进的亲子教育理念为指导, 继续努力探索和促进亲子教师家教指导的专业化成长, 真正打造一支适应本地区早期家庭教育指导发展的高素质亲子教师队伍, 为实施高质量的早教亲子家教指导提供保障。

总之, 我园亲子教师将竭尽所能通过资源优化整合, 以本地区0—3岁教师样本家庭教育指导探索为契机, 逐渐将优秀家庭教养指导经验推广到社区中更多的家庭中, 真正改善我园附近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的现状。

摘要:本园开展0—3岁亲子课题研究已经有四年时间了, 从实际出发采用先“点上研究”后“面上推广”的形式, 在参与课题研究的所有家庭中选取了其中36%的戚墅堰区各中小学部分教师家庭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戚墅堰区早教指导教师家庭样本库, 根据前期调查取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0—3岁亲子样本家庭教育指导实践:转变样本库家教指导形式;促进课题组教师专业成长;开展样本库家庭亲子教育指导。

关键词:早教指导,家庭样本库,措施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

[2]江苏省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试行) .苏教基 (2008) 39号.

[3]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试行) .沪教委基 (2008) 33号.

[4]早期教育:全民教育的起点.中国教育报, 2004-4-16.

[5]顾锦芳.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上海托幼, 2001, (1) .

篇4:2~3岁 全能宝宝提高期

大动作发育:2岁以后,宝宝已经能左右脚交替灵活走楼梯。能双脚离地连续跳跃2~3次。能走直线。能跨越一条短的平衡木。能将球扔出3米多。

推荐玩具:三轮童车、电动车

经常玩骑乘玩具,可以让宝宝在活动中得到全身的运动,促进宝宝动作的协调发展。

玩具VS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2~3岁的宝宝动作更灵活,会解纽扣、会拧开或拧上盖子,会画圆形。

推荐玩具橡皮泥、遥控车(船)、动物多米诺

橡皮泥对于宝宝而言,绝对是物美价廉的玩具。它的百变、随意造型,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精细动作,还可以培养宝宝的创造能力。把它搓圆用手掌压扁就成了块烧饼;捏一个圆球,上面插一根火柴就成了苹果;除了食品,妈妈还可以给宝宝捏几只小动物、小人或家具,玩“过家家”的游戏,以提高他学捏橡皮泥的兴趣。

玩具VS认知:

认知发育:宝宝会玩配对、排序、部分与整体概念的玩具,例如套套杯、拼图。开始有简单基本的数概念。性别意识开始清晰,喜欢玩属于自己性别的玩具,参加属于自己性别群体的活动。

推荐玩具:数点卡、学习机、套杯、拼图、工具箱

可为宝宝选择带有可以数数的珠子、木块玩具等,像数点卡,上面有从1到100的点数,可以让宝宝边数边学,增强数的概念。

玩具VS语言:

语言发育:宝宝能说出常见物品的用途,能命名动作,句子中有四到五个单词。在单个句子中表达两个或更多观点。开始运用“如果”、“和”、“但是”等词。问一些关于什么、何时和为什么的问题。

推荐玩具:故事书

篇5:有关于2-3岁宝宝的思维训练

②数字记忆。虽然此时小儿对数的概念还不清楚,但机械记忆能力强,通过数字记忆练习,可强化小儿机械记忆能力,如可教小儿记门牌号、电话号码、历史年代等各种数字材料。

思维能力的训练:

①归类练习。可教小儿根据事物的某些性质练习分类。可按声音分类,将能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归类,还可按颜色、形状、大小、用途分类等等,以提高小儿归纳、概括的能力。

篇6:3~4岁宝宝英语早教

3~4岁宝宝英语早教,强调兴趣的激发,通过有效地互动,进行语感培养。

首先,兴趣的激发很重要。我曾看到有妈妈在路上一个劲儿问孩子:“这个用英语怎么说,那个用英语怎么说?”一路上都在问,孩子非常抵触。其实,这位妈妈让孩子从小形成英汉互译的概念很可怕。我们如果总问:这个书叫什么,这个桌子叫什么,不断地重复,实际上在刻意让孩子建立这样一个信号,就是书是Book,电脑是Computer,从小他脑子里面就是英语、汉语,英语、汉语对照的,而不是直接建立英语思维,同时还减少了宝宝学英语的兴趣。

另外,还有语感的培养,如语调、语速等。

3、4岁的时候,可以做得稍微刻意一点。如大家都知道要看英语动»片,听英语儿歌,很多人也开始这样做了。选动»片和书也是有讲究的,一定要有节奏,最好能简单一点,比如说英文书一页就几行字。很多英文Ô版书都比较押韵,而且里面总会有一个音反复重复。刚开始家长读的时候,孩子会跟你读,读几遍,你停顿一下,孩子也能跟着说出来。这样的书就比较好。

关于瑞思学科英语:

篇7:3岁宝宝的早教计划书

对0~3岁的宝宝谈教育似乎言之过早,不过这时候的确是宝宝建构基本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如果能把握这个阶段,给予充分且适当的刺激,将有助于宝宝日后的学习,不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爸爸妈妈们,可不要过于苛求,以免拔苗助长哦!

一、了解早期教育

(一)、早教何时开始?

蒙特梭利博士宝宝出生时大脑并不是一片空白的,每个神经轴的突触都会在刺激中产生连结。大脑中的神经在受到刺激后,树突状的细胞会产生连结、延伸,若是没有适当的刺激,脑神经就会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这证明了宝宝需要获得更早期的脑部刺激,因此,近几年来,早期教育也将范围下降至0~6岁,主要着重于开发宝宝的多元感官能力。

(二)、早教的方向

父母应该要认清早期教育的着重方向,以免抱着要让宝宝成为天才的心态,反而给了过多的压力,使宝宝对学习失去兴趣。早期教育的方向应该是协助宝宝建构各种感官能力,让宝宝在未来能够轻松学习。

如在3岁前给予宝宝足够的感官、语言刺激,并且提供充分的肢体动作练习,那么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宝宝便有足够的行动能力去探索,且精准的感官能力也能让他大量接收到外界的人、事、物的讯息;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有助于和别人相处。

有些父母可能会感到疑惑,那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两岁就会认字,而自己家的就不会?那是因为这个宝宝的家长可能在宝宝还是婴儿时期,就开始不断地和宝宝说话,看到什么就和宝宝说什么,无形之中,这便成了宝宝的经验,到了宝宝会表达的时候,宝宝看到那些熟悉的形状便会和以前的经验做连结。因此,宝宝很早就会认字是因为过去有充分的刺激,并不是因为家长在宝宝1岁时就拿着字卡要宝宝开始学着认字。

蒙特梭利小提醒

在协助宝宝建构学习的基础能力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入“爱”。凡事都必须以爱为基础,如果没有爱,当然不能尽心尽力地照顾、教育宝宝。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便是爱的基本表现,如宝宝肚子饿了、尿布湿了,都要给予立即的满足,更要弄清楚宝宝为什么

/ 11

哭。常常给宝宝拥抱以及肢体上的接触,能让宝宝感受到:“我是被爱的。”在心理需求被充分满足之后,宝宝才会愿意主动探索。

(三)、为什么要早教?

越小的宝宝发展的速度越快,而每个宝宝的发展也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刚出生的宝宝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外界给予的东西。在3岁前,宝宝的脑部正飞速发育,在此时若能给予充分的刺激,将有助于宝宝的发展。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给予及时性的刺激,也就是提供适当的刺激以协助宝宝在该阶段发展;另外,还要训练宝宝学会一些必要性的能力,如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和他人相处的方式。

由此可见,3岁前的教育都是在帮宝宝建构这些基础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要提升宝宝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像一般大众所认为的,早期教育便是要教出天才儿童,而是让他们具备学习的能力。孩子各阶段的行为重点 各阶段的重点

▲ 0~6个月:触觉

6个月前的宝宝还没有行动的能力,活动范围还是以床为主,宝宝也是用触觉在初步了解这个世界。另外,宝宝的视力发展在2个月大后开始有明显的进步,到了4个月后才能真正看清楚这个世界,不过由于还不会走,因此仍是以视线所及的范围以及能碰触到的范围为主。这个时期,照顾者一定要常常抱宝宝、和宝宝说话,让宝宝感受到被爱,有助其触觉的发展。此外,若常和宝宝说话,宝宝对人说话的声音也较敏感。

常常抱宝宝,让宝宝感受到温暖、被爱的基础下,宝宝的情绪会较稳定,比较安定的宝宝会较有信任感,能够放心去探索、学习,因此,丰富的触觉刺激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基础。有鉴于此,建议为6个月内的宝宝进行婴儿按摩,只要宝宝躺着的时候,就可以揉一揉他的身体,或是用毛巾抱住他摇晃,让他感受“触觉”。

▲ 6~12个月:听觉和视觉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具备“坐挺”的能力,因此视线范围扩大,照顾者可以多抱着宝宝走动,带他认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在走动的过程中,扮演“播报员”的角色,随时给宝宝说看到了什么,并且通过说让他认识一些名词。不过这不是要宝宝真的记住这些东西,2 / 11

而是累积他的经验,等他到2~3岁的时候,他便可以很快将“桌子”这个名词和真实的物品联系起来。

宝宝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并且和生活做连结,因此,教学活动中的图卡或字卡一定要和宝宝的生活有关,而且图必须是真实、单一的。

▲ 12~24个月:大动作能力

1岁以后的宝宝已经有了行动能力,例如扶着东西走几步,甚至能够单独走路。在宝宝出现行动能力后,就要开始训练他的动作能力,让宝宝的大肢体获得更多的练习。

宝宝的独立性会随着行动能力出现后开始发展,若是宝宝对自己的肢体能力不够有自信,他就会害怕,不会主动去探索、活动。因此,这个阶段,照顾者应该通过一些游戏训练他的大肢体能力,让他在安全的范围内练习走路的能力,一旦有了稳定的行动能力,宝宝便会对自己更有自信。宝宝从会移动自己的身体开始,便会开始主动去探索环境,接触他喜欢、有兴趣的东西。这个阶段的宝宝在多项发展上正处于重要的转折点,如从不会说到会说、不会走到会走、不会自己上厕所到会表达上厕所等,通过探索的过程,宝宝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大小肌肉的训练也能同时获得进展。

▲ 24~36个月: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能力

2岁之后,宝宝有了稳固的行动能力,也会开始寻找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这时候便要开始训练宝宝的小肌肉发展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其实现在很多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发展的并不好,因为家长老是抢着帮他做一些事情,如绑鞋带、扣钮扣等,由家长来做当然比宝宝要来得快,但是宝宝此而少了练习的机会,也会变得依赖父母,凡事都要父母帮他做好,等到大一点,父母认为他该自己动手做时,宝宝却怎么也不愿意做或做不好了。

这个阶段的宝宝,有了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后,最喜欢凡事自己动手做,此时父母亲千万不要剥夺了宝宝学习的权利,除了制造机会及协助其完成外,更要适时的给予鼓励。宝宝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经验的累积与学习,当然,完成后的成就感,能让宝宝肯定自我能力与加强自我完成的动机。有了这些过程,将来忍受挫折的能力也会高一些。

/ 11

二、影响早教的因素

▲ 遗传

若是宝宝的先天染色体及基因出现问题,或是出生时有缺氧的情形,这类先天脑部的病变当然会影响宝宝日后的发展。

▲ 本身成熟度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的,若是宝宝本身成熟度还不够,父母就强迫他学习,将给宝宝带来压力和挫折,即使未来宝宝的成熟度到达时,也会对该能力失去信心及兴趣。因此,帮助宝宝学习时,应先考虑宝宝的成熟度,提供宝宝能力所及的小游戏,才能有效地协助宝宝发展这种能力。

▲ 环境刺激

就像前文所提及的,大脑的神经突触需要通过刺激来产生连结,因此,环境中的刺激对宝宝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有时发展较慢的反而是那些好带的宝宝,或是活动量、反应阈较低的宝宝,这样的宝宝一般较稳定,照顾者也容易因此忽略宝宝的需求,给予较少的刺激,影响宝宝的发展。蒙特梭利一再强调的是让孩子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学习发展,建构自我学习的能力。之后,让孩子再去学会如何来照顾这个环境。

▲ 学习

学习则是宝宝本身的成熟度和环境刺激作用下的结果,这两者相互搭配好的成就,有助于宝宝发展;反之,若未能有效搭配,则反倒可能使宝宝惧怕学习。

三、宝宝发展迟缓知多少

(一)、如何判定发展迟缓

看着别人家的宝宝1岁就能到处走,或者不到2岁就可以说出好多个字和句子,有些家长会担心自己的宝宝是否发展迟缓了。宝宝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并且有一定的里程碑,如大家熟知的“三翻、八爬”,但是这些发展的过程也会受到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个别差异。当然,一定范围内的差异是可接受的,通常里程碑3个月内都算是可接受的范围,可通过加强刺激及练习,让宝宝迎头赶上。若是在6个月仍没有出现应该要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落后了6个月,家长就需要多留意,带宝宝到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的评估。

/ 11

当宝宝在各方面出现明显落后其年龄应具有的能力时,就应尽快寻求心智科、小儿神经科或复健科医师对宝宝进行评估,确认宝宝是否有发展的障碍而导致发展迟缓。

(二)、发展迟缓的定义

发展迟缓儿是指6岁以前的儿童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认知、语言、沟通、心理或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有落后或异常。常见的发展迟缓类型有:认知发展迟缓、语言发展迟缓、动作发展迟缓、社会情绪发展迟缓、全面性发展迟缓及非特定性发展迟缓。

(三)、如何帮助发展迟缓的宝宝

在发现宝宝某项发展似乎晚了一步时,爸爸妈妈应该先思考的是:宝宝是否缺乏这方面的练习和机会。比如说,到了1岁宝宝应该会用两只手拿住小杯子,但是宝宝却仍然不会,爸爸妈妈回想一下,是不是过去都是自己抢着帮宝宝拿杯子让他喝水,剥夺了他练习的机会。发现原因后,照顾者便可针对该项迟缓的动作进行训练,每天进行,且持续一段时间。

四、0~3岁宝宝早教的秘密

满4个月

▲ 应具备的能力

* 大动作:俯卧时,头及胸部可抬离床面;大人拉手扶着坐起时,只有头部稍稍往后倾。

* 精细动作:手指与手指间会自动张开;常将自己的手放在眼前凝视;可以握住摇铃约1分钟。

* 语言沟通:有声音出现时,头会转向声源;有人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 认知:对会动的物体作追视

* 社会情感:双眼会凝视人物,会对主要照顾者露出微笑。

▲ 促进发展小秘诀

/ 11

* 大动作:让宝宝呈趴着的姿势和他玩,让他练习抬头的动作;也可以让宝宝趴着,摆一个镜子让他照;或者抱着宝宝,让宝宝和你面对面,让宝宝的脖子、躯干可以挺起来;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俯卧时拿一个彩色的玩具在他视线范围内晃动,让宝宝的眼睛和头部追随着玩具转动;还可以利用枕头将宝宝的头和身体稍稍垫高,在他旁边摆放各种柔软、艳丽的玩具,鼓励他用手去抓。

* 精细动作:可以给宝宝一些好抓的小物品,特别是摇起来会有声音的玩具,摇动时的声音可以引起宝宝的兴趣,进而练习抓的动作。也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不同质地、重量的玩具让他抓握和感觉,但玩具的材质必须是无毒的,约为鸡蛋般大小即可。

* 语言:要多和宝宝说话或是唱歌给宝宝听,不要认为宝宝听不懂,其实这就是在建立宝宝的语言数据库、累积他的经验,并且要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看到爸妈的身影或听到爸妈的声音。

* 认知:黑白挂饰和勾笔球会对宝宝进行这方面的锻炼。

蒙氏心语

语言沟通和社会情感几乎是同时发展的,因为在一边沟通的过程也可学习和他人相处的方式,因此,爸爸妈妈别忘了要多和宝宝说话与互动哦!

满6个月

▲ 应具备的能力

* 大动作:将宝宝抱直时,脖子会竖直;会自己翻身;可以自己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

* 精细动作:双手能互握在一起;手能伸向物体;会自己拉开放在脸上的东西。

* 语言沟通:哭闹时,会因为主要照顾者的安抚而停止;看宝宝时,他会和你四目交接。

*认知:能根据家长所说的物品名称,用眼去看。

* 社会情感:逗宝宝时他会笑;喂宝宝吃东西时,他会主动张口或用其他的动作表示要吃。

▲ 促进发展小秘诀

/ 11

* 大动作:若宝宝已有坐立的能力,可尽量让宝宝采用坐姿,即使是抱着也是用立姿抱着,让宝宝以坐姿来进行游戏或互动。另外,也可以多推娃娃车出去,避免让宝宝习惯躺着的姿势。除此之外,还要提供能拍打、按压的玩具,如皮球、不倒翁、喇叭等,训练宝宝大肢体的活动力,或是把玩具放在离宝宝有点距离的位置,让宝宝伸手去抓。

* 精细动作:可以用一个会动的小玩具在宝宝面前晃动,除了让他的眼睛练习追视之外,也可以引发他的兴趣,促使他出现抓握的动作。

* 语言:大部分的宝宝在此时已可以开始辅食,可试着和宝宝面对面的进行喂食,通过喂食的时间多和宝宝说话,让宝宝习惯语言,一方面也和宝宝培养感情。和宝宝说话时,可以用夸张的声调和表情,如此能吸引宝宝的注意。5个月大左右,宝宝会开始喜欢听有节奏的音乐和童谣,可以多放这类的音乐。

* 认知:用心观察,看看宝宝眼睛常看什么,他对哪一件东西最关注就最先学习。宝宝最感兴趣的东西常常最先学会。通过游戏发展孩子想象空间 满9个月

▲ 应具备的能力

* 大动作:不需他人的扶持便能自行坐稳;会独立自己爬行;坐着的时候,会移动身体并挪向想靠近或拿取的物体。

* 精细动作:会将东西由一手换到另一手;用两手拿小杯子;会抓东西往嘴里送。

* 语言沟通:会发出单音

* 认知:会认识宝宝自己的身体部位1~2个;会听懂家庭中常有的称谓,比如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 社会情感:会害怕陌生人;会自己拿饼干吃。

▲ 促进发展小秘诀

* 大动作:可以把玩具放在矮桌上,让宝宝试着站着玩。有些玩具会移动,可以让宝宝用爬的去追。要协助宝宝练习独坐,并且尽量延长坐着的时间。

/ 11

* 精细动作:这时候的宝宝喜欢两手握物把玩,应该提供一些色彩丰富的小玩具给宝宝,若是上面有按键可以按压发出声音更好。

* 语言和社会情感:可以开始拿一些图画书和宝宝共读或是念故事给他听,爸爸妈妈也可以同时和宝宝进行发音的游戏,将语言和他能接触到的动作、物品联系起来,像是车车、坐坐等。这时候也可以提供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开始让宝宝接触其他宝宝。

* 认知:先从认识五官开始;

满12个月

▲ 应具备的能力

* 大动作:可扶着家具走几步;大人拉着他的双手会移动几步;可拉或扶着物体自己站起来。

* 精细动作:拍手;会把一些小东西放入杯子。

* 语言沟通:用挥手来表示再见;会模仿简单的声音。

* 认知:认识宝宝自己的身体部位5处以上;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4~5样,例如宝宝的奶瓶、口水巾、玩具熊等。

* 社会情感:叫宝宝的名字,他会过来。

▲ 促进发展小秘诀

* 大动作:宝宝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行动能力,一些可以拉的小汽车或是可以推的大玩具都可以吸引宝宝多走几步路,巩固他们的大肢体运动基础。

* 精细动作:可以准备一些装在罐子里头的小饼干,当宝宝想吃的时候,让他自己把饼干拿出来吃。

* 语言及社会情感:爸爸妈妈可以开始教宝宝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比如说,妈妈可以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妈妈的眼睛。”再用宝宝的手指指着他的眼睛说:“这是宝宝的眼睛。”过一下再重复问宝宝:“我的眼睛在这里,你的眼睛在哪里?”此时,宝宝变得喜欢听故事,并且对故事有许多想象空间,此时的故事必须营造得更有情节一点,8 / 11

并且让宝宝参与故事的进行,如可以问宝宝:“大野狼下一步会怎么样?”也可以利用宝宝平常喜欢玩的玩具编一个故事给宝宝听,这会让宝宝更想知道和参与这个故事。

12~18个月

▲ 应具备的能力

* 大动作:可以走得很稳固;牵着宝宝或他自己扶着栏杆可以走上楼梯。

* 精细动作:会拿笔乱涂鸦; 能把瓶子的盖子打开;已经开始出现惯用手。

* 语言沟通:有意义地叫爸爸、妈妈;能跟着或主动说出一个一个的单字。* 认知:会物名配对。

* 社会情感:会双手端着杯子喝水;替他穿衣服会主动伸出手脚。

▲ 促进发展小秘诀

* 大动作:给宝宝一些玩具,要他分别放入不同的箱子里,借此训练他的手眼协调能力。此外,宝宝的玩具最好放在抽屉的底层,让他可以自由拿取,除了练习走动和小肌肉的动作之外,也可训练宝宝自行收玩具的能力。

* 精细动作:应该准备一些蜡笔或可以涂鸦的工具,让宝宝随意涂画,除了可以练习握笔的动作之外,也可以开发宝宝的想象力空间。另外,沙、土是很棒的天然玩具,可以训练小肌肉的力量和开发想象力,此外,大一点的积木及套杯都可以训练宝宝的精精细动作。

* 语言及社会情感:这时候的宝宝喜欢扮演类型的游戏、玩具,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打电话的游戏,通过电话交谈,也可以利用宝宝绝佳的模仿能力,让他练习擦桌子、擦地板、收玩具。拿图卡给宝宝,让他开始认识图卡、学习命名。此外,这时候宝宝的小肌肉应该已经经过足够的练习,爸爸妈妈应该让宝宝开始自己拿汤匙吃饭、脱鞋袜等。

* 认知:多介绍物品名称。

/ 11

18~24个月

▲ 应具备的能力

* 大动作:能自己上下楼梯;会自己从椅子上爬下;会单脚踢球。

* 精细动作:会堆栈积木;能一页一页的翻图画书;可以将杯子的水倒到另一个杯子。

* 语言沟通:能指出身体的某个部位;至少能讲出10个单字。* 认知:能讲出2~3种人物称呼;会用颜色去形容物品。

* 社会情感:会自己脱衣服。

▲ 促进发展小秘诀

* 大动作:宝宝已经具备良好的走路能力,爸爸妈妈可以开始和他玩一些需要向后退步走的游戏,锻炼倒退走的能力及四肢协调能力。此外,也要让宝宝有机会活用他的大肢体,所以要提供球类的运动,可多和宝宝玩踢球的游戏。这时候的宝宝已经出现较强的节奏感,会随着音乐律动,爸爸妈妈可以放点节奏明显的音乐,让他被随着音乐起舞,不论是摇摆、拍手或是转圈甚至踏脚都可以训练他的大肢体运动哦!

* 精细动作:宝宝已经可以叠起一些积木,除了提供积木让宝宝堆之外,也可以给他各种形状的物体,让他练习配对和分类。

* 语言和社会情感:宝宝已经可以完全理解大人的话,可以为宝宝读一些长一点、情节复杂一点的故事。

* 认知:这个时候的宝宝要开始对他们进行一些色彩的介绍。认识基本的三元色。

2~3岁

▲ 应具备的能力

* 大动作:能丢球或东西;可以不扶东西双脚同时离地跳。

* 精细动作:会模仿画直线;能模仿别人做折纸的动作。

/ 11

* 语言沟通:会主动告知想上厕所;说的话有一半以上能让人听得懂;会问:这是什么?

* 认知: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 社会情感:会自己穿脱没有鞋带的鞋子;能自己用汤匙吃东西或喝东西。

▲ 促进发展小秘诀

* 大动作:试着让他骑三轮车、简单的跳格子、爬攀爬架、玩溜滑梯等。

* 精细动作:积木、组合式的小积木都是绝佳的练习玩具,或是提供一些蜡笔,让宝宝涂鸦。也可以给他一些小东西,如糖果或小馒头,让他把小馒头从罐子里拿出来,撕贴纸也是一个宝宝相当喜欢的小游戏。

* 语言:可以和宝宝玩手指谣,一起训练小肌肉、语言及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认知:首先认识物名,还要知道告诉宝宝它的用途。

结语

总之,从宝宝出生起,就给予宝宝足够的感官刺激,对宝宝的发展相当有好处。当然,前提是你要先了解宝宝的发展,这样才不会拔苗助长了。

篇8:2岁3岁宝宝早教训练

关键词:早期教育,早教服务机构,指导内容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脑科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为0~3岁早期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研究证明, 婴儿天生并非“白板”一块, 而是具有我们前所未料的各种心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个体。因此,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0~3岁的早期教育。美国的早期教育方案包括0~12岁的整体教育计划, 创办“从出生到三岁”的培训班, 培养“父母辅导者”。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婴儿教育计划。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强调0~3岁婴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就强调“要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我国各种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机构纷纷成立, 并逐渐在各大城市掀起热潮。这些早教服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婴幼儿早期能力的开发, 同时, 也指导了家庭早期教育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 早期教育思想得到进一步推广, 早教的观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 在这些早教服务机构蓬勃发展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 有的早教服务机构一味照搬国外理论和课程;有的课程重智力开发而轻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等等, 针对早教服务机构的指导内容, 笔者想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及观察法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选取本Z市的四所具有代表性的早教服务机构, 选取其中带孩子参加早教活动的约160位家长为问卷调查的对象, 并随机访谈了个别带孩子来早教服务机构中参加活动的家长和上述四所早教服务机构中的负责人。同时, 笔者还观察了早教服务机构开展的早教指导活动, 旨在深入了解目前早教服务机构的具体指导内容。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访谈和观察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统计整理和分析, 笔者对Z市早教服务机构的指导内容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下面将研究的结果做如下呈现和分析。

由表1可以发现目前早教服务机构的指导内容表现出以下特点:

1. 早教服务机构的早教指导内容主要集中在发展婴儿的感知觉与动作技能、认知与语言能力、情感与社会性方面

这说明了早教服务机构重视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指导, 指导内容上关注到了孩子的感知觉、动作技能、认知能力与思维、情感、社会性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早教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访谈, 笔者更进一步地了解到早教服务机构的指导内容主要为感统课程、语言课程、思维课程, 体现了早教服务机构重视宝宝的认知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的发展。同时, 这也反映出我国一贯的教育观念, 重视智力开发, 重视能力的培养。值得肯定的是, 当前有些早教服务机构也关注到了发展宝宝情感与社会性, 如开设社会活动课程,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如文化节、夏令营等活动, 让宝宝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亲身体验, 促进社会交往, 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

2. 早教服务机构的早教指导内容是针对婴儿设置的

表1中反映出早教服务机构的指导内容中, 发展婴儿的感知觉、动作技能、认知能力与思维、情感、社会性的内容较多, 而指导家长进行早期教育的内容较少, 比如指导家长与宝宝情感沟通、互动, 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的内容在160份问卷中, 只有40.91%的家长回答有这项内容, 指导家长理解孩子的行为与需求, 解决孩子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的占31.81%, 指导家长了解婴幼儿营养、健康和疾病预防方面育儿知识的仅占27.27%。这反映出早教服务机构指导对象定位是婴儿, 所以指导内容是针对婴儿设置的。

在访谈早教机构负责人的过程中, 笔者了解到, 他们也认为早教指导机构应该承担指导家长的任务, 也应制订有相应的课程内容。比如, 一所早教服务机构的指导内容中包括家庭支持计划, 即鼓励父母参与到早期教育活动中来, 通过家庭配套教材、家园联系册等适宜的家庭支持计划, 提高家庭养育婴幼儿的能力等。但是通过对早教服务机构开展的活动进行观察, 笔者发现有的早教服务机构虽然将对家长的指导列为早教课程的一部分, 可是课程的实际实施中指导家长的内容还是偏少。

实际上, 我认为早教服务机构应完成好早期教育与早教指导双重任务, 着力帮助家长提高教养水平。在0~3岁早期教育中, 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早教服务机构。因此, 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不仅针对婴幼儿, 更要指导家长, 并使教育向家庭延伸。

总的来说, 目前早教服务机构的指导内容还是主要集中于宝宝的能力全面发展, 对家长的早教指导不足。

三、研究建议

1. 早教服务机构要对“早教指导”的含义全面理解

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在《教学, 还是指导——从<FPG早教方案>系列丛书看早教机构中的婴幼儿 (亲子) 活动》中注释的“早教机构”是指直接面向婴幼儿进行早期教养的全日制托幼园所, 而“早教指导机构”是指向婴幼儿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指导的机构, 包括早教指导服务中心、亲子指导站、亲子园等。为顺应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应出现了专门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或早期教育指导机构, 简称“早教机构”。因此, 不管是早期教育机构或早期教育指导机构, 它的指导目的不仅是促进婴幼儿的发展, 还应该向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普及正确的育儿观念、育儿知识和方法, 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提供多种早期教育服务。

早教服务机构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双重任务, 即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与对家长进行早教指导, 不仅针对婴幼儿, 还要指导家长, 并使教育向家庭延伸, 引领和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帮助家长提高教养水平, 通过日常的养育活动的教养自然渗透, 自然而然地实施教育。

2. 早教服务机构要唤起家长作为教养主体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站,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的教养理念、教养方式和策略对儿童以后的发展路途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年龄越小, 家庭所能对其施加的影响也就越大。若能指导家长正确的看待儿童, 充分发挥家庭教养的长处, 家庭将成为婴幼儿最适宜的成长环境, 家长也将成为婴幼儿最有效的指导老师。所以, 早教服务机构应当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教育力量, 应唤起家长作为“第一任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责任, 帮助他们提高育儿能力, 从而能够给予婴幼儿持久的影响。要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能动性, 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 变“我要配合”为“我要参与”。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并成为婴幼儿教养的主体。

3. 对婴幼儿早教指导的内容应该丰富全面

儿童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 不仅有生理上的发展, 而且要有心理的发展。所以, 早教服务机构对婴儿的指导内容不仅要关注婴儿的动作发展、感知觉能力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思维发展, 也应该关注儿童的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等等。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早教机构和家长都认为孩子应该获得全面的发展, 家长还希望多开展些活动, 进一步促进宝宝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的家长说:“现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 希望增加活动让孩子知道同伴之间应互相谦让, 尊重长辈。”的确, 孩子社会性发展和情感都应该是指导中需要更多关注的内容。因为受情绪情感作用影响大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于生命初期的婴幼儿来说, 情感的满足和发展更是其他各个方面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表明, 从小能够得到照看、有着良好依恋关系和情感环境的婴幼儿, 长大后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 更有独立和自信。因此, 早教服务机构要创设温馨的环境氛围, 教师要稳定孩子的情绪, 注重以情感为纽带, 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依恋关系, 要关注他们的需要并及时给予满足。在教育过程中, 注意创设伙伴交往的机会, 提供小伙伴共同阅读、游戏的机会, 帮助孩子们融入积极的交往氛围,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并要给予家长正面的示范和指导。还有些家长提到:如每周可以多几次活动, 周末最好举行亲子活动, 节假日可以开展一些亲子运动会之类的活动。笔者认为这些都可以更好地丰富早教服务机构的指导内容。

4. 对家长的早教指导应具有全方位性

早教服务机构对家长的指导不能仅限于全面发展宝宝动作、认知、情感、交往能力。还应涉及有关孩子饮食起居、科学喂养及生活作息、习惯养成等教养活动的各个方面。要引导家长认识0~3岁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强调生活指导, 随时注意针对日常生活细节实施教育, 帮助家长实现“养中带教, 教养结合。”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家长希望从早教机构获得的指导, 排在前四位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上一篇:《雪孩子》第一课时教案下一篇:XX镇总工会2012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