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协议

2024-05-27

保障性住房协议(共8篇)

篇1:保障性住房协议

保障性住房配建协议

甲方:韶关市住房保障中心

乙方:

为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健全市区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根据韶关市国土资源储备交易中心关于武江区东岗岭片A、B地块占地面积9613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方案的出让条件。根据交易条件,由甲方代表市政府与乙方签订如下配建协议。

一、配建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套数、户型面积及相关要求

1、乙方必须在净地交付后18个月内在原地无偿提供经环境、工程、消防竣工验收合格的130套,合计总建筑面积9000m(以步梯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每套住房建筑面积为65㎡-70㎡,户型为二房二厅(或三房一厅)一厨一厕二生活阳台。A地块全部用于提供保障性住房,不足部分由B地块提供。乙方负责在保障性住房竣工验收合格后半年内将该部分房屋的《房地产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办到市住房保障中心名下,(注:规划图A地块《房地产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办到市住房保障中心名下,B地块部分保障性住房《房地产权证》办到市住房保障中心名下。)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的费用(含物业维修基金)由乙方承担。

2、配建保障性住房,乙方应根据《关于加强社区办公与物业管理用房建设管理的意见》(韶市办联〔2007〕88号)要求,按配建规模建设相应比例的物业管理用房,具体位置由乙方在规划报建前与甲方协商确定。

23、保障性住房面积以竣工后房地产测绘部门出具的最终测绘结果为准,面积差额在1%以内按1800元/㎡互补,面积差额超过1%部分按3000元/㎡互补,但面积差额幅度不应大于2%。

二、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建设时限、质量要求和履约保证。

1、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应满足设计规范,平面布局合理,使用功能完备;房屋结构安全,满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每套独门独户,设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排水排污、供水供电、供煤气、有线电视等设施,配备独立的水、电表;室外配有硬化道路及绿化,环境良好;色调与小区商住楼外观相协调。保障性住房装修装饰标准为:入户大门为防火防盗门;室内客厅、房墙面(到天花板)为普通刮塑;室内地面、阳台铺贴抛光砖,厨房、卫生间地面铺贴防滑砖;厨房、卫生间墙面(到天花板)贴瓷片;房门增加门套(普通装饰标准);厨房、卫生间、阳台均有给水水源并设水龙头;客厅、房、厨、卫、阳台均设有能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照明和相应的电器插座。

2、乙方必须优先报建和建设保障性住房,优先竣工验收,商品住宅房竣工验收前先完成保障性住房竣工验收,并且在国土部门将土地移交乙方之日起18个月内将验收合格的保障性住房移交给甲方。乙方拟定的出让地块的规划设计总体方案,应经甲方确定认可后方能报市规划部门审批,规划审批中调整的事项,由双方经商规划部门后确定,A地块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方案由乙方提供报甲方确认,B地块涉及保障性住房部分的设计方案,由双方商定,乙方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深化设计。乙方在A地块保障性住房完成建筑物实体建设和B地块保障性住房所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建设

达到三分之二后,方可办理该项目的商品房预售,并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申请办理相关销售许可手续。未将竣工并经甲方验收合格的保障性住房移交甲方前,乙方同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不予办理该小区商品房的竣工验收手续和权属登记。

3、配建的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由乙方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自房屋交付之日起,由乙方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承诺的内容承担相应的保修责任。

4、为保证保障性住房及产权置换房屋等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标准和工期要求顺利完成,由乙方缴纳1000万元(不计利息)建设保证金,在中标后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前转入甲方帐户作为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在扣除质量保证金(70万元)和相关办证保证金(30万元)后,由甲方根据工程进度逐次按一定比例分期返还给竞得人。质量保证金在保修期满后退还,办证费用在竞得人将相关《国有土地证》和《房地产权证》办到市保障中心名下后退还。

三、配建保障性住房的验收标准、交接程序和保修

1、配建的保障性住房应通过竣工验收并达到本协议约定的装修标准。

2、乙方交付保障性住房前,应书面通知甲方,甲方在收到书面通知后二十日内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在验收后十日内办理交接手续;验收不合格的,由甲方书面通知乙方按移交标准进行完善整改,直至达到验收合格标准方可办理交接手续。在办理房屋交接前,乙方应将保障性住房的国有土地权证办理到甲方名下。

3、配建的保障性住房独立办理所有权登记。甲乙双方凭武江区东岗岭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方案》和本协议,乙方同时提供如下相关资料: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报建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经规划部门确认的施工平面图及小区规划总平面图、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房屋建筑测绘平面图、地址证明等资料的复印件(除测绘平面图收原件外,其他需提供原件资料核对),将保障性住房所有权登记于甲方名下。所有保障性住房由乙方无偿配建移交,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分割(独立一证)及房屋所有权登记(A地块以栋为单位确权登记,B地块以套为单位确权登记)的费用由乙方负责,国有土地使用权证面积及房屋面积在不小于约定面积的前提下以相关测绘部门实测面积为准,保障性住房面积差额在1%以内按1800元/平方米互补,面积差额超过1%部分按3000元/平方米互补,但面积差额幅度不应大于2%。甲方协助乙方完成以上的办证手续。

4、配建保障性住房接收后,如乙方愿意,保障性住房纳入所在小区实施统一的物业管理,由乙方直接向住户收取物业管理费,甲方协助;若安排的住户为廉租住户,廉租住户减半缴纳物业管理费,不足部分由甲方补足。如乙方不愿意,由甲方自行聘请物业服务公司管理。

5、乙方应按照不小于或不低于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保修范围、内容及最低保修期限对保障性住房进行保修,规定保修范围及内容以外的其他项目,保修期限不少于2年。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由竞得人负责无偿维修,因质量问题造成住户损失的,竞得人按住户损失情况予以赔偿。

四、违约责任

1、保障性住房用地、户型面积及装修设计标准未经甲方确认擅自动工建设的,视为乙方违约,甲方有权指定用地位置和选择要求配建的房屋,乙方必须无条件接受。

2、乙方未能按约定时间(以市国土部门向甲方出具的土地移交证明之日起18个月内)将验收合格的保障性住房移交甲方的,每逾期一天向甲方支付违约金1万元,直至移交之日。

五、本协议由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监督执行。

六、文本与效力

本协议一式玖份,甲、乙双方各叁份,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

签订日期:二0一0年月日

篇2:保障性住房协议

为规范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配建程序,确保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质量和居住品质,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发〔2016〕13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暂行措施的通知》(深府办〔2016〕38号)等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有关事宜达成本协议。

第一条 协议主体 甲方(监管主体):; 法定代表人:; 职 务:; 地 址:; 电 话:。乙方(实施主体):; 法定代表人:; 职 务:; 地 址:; 电 话:。第二条 用地概况

(一)宗地编号:。

(二)建设地点:。

(三)土地用途:。

(四)总用地面积:平方米。

(五)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六)建设内容: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及其配套设施。第三条 监管内容

(一)总体要求。配建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设计应当符合《关于发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深建字〔2012〕189号)、《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发布人才住房户型面积和户内装饰装修设计指引的通知》(深建规建〔2017〕1号)及人才住房标准相关规定。乙方应当征求甲方意见后在小区合理的位置规划建设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筑设计应当纳入住宅区整体规划设计中统筹考虑,外观应当与同项目商品住宅保持一致且总体和谐。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住户与其他住宅业主享有同等的使用住宅区内所有公共配套设施的权利;执行住宅区统一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享受同等物业服务,承担同等义务。

(二)住房类型、户型和面积标准。配建项目住房类型为,户型建筑面积按照平方米设计,允许上下浮动,住房套数不少于套。

(三)室内装修标准。项目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装修应当遵循经济、适用、宜居和环保的原则一次装修到位,达到即刻入住条件,具体装修标准由乙方另行报甲方确定。

(四)公共区域装修标准。项目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大堂、电梯前室、走廊、地下室、架空层、消防楼梯等公共区域和物业管理用房需进行装修,标准应当与商品房公共区域和物业管理用房的装修标准一致。

(五)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配建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新增安居工程项目100%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规范》一星级及以上或者《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铜级及以上标准。配建独立成栋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应当实施装配式建筑,并满足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要求,在设计、生产、施工环节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应当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阶段技术认定工作的通知》(深建规〔2017〕3号)有关要求,申报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阶段技术认定。

(六)质量及验收标准。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应当达到设计标准、建筑工程验收规范、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有关政策要求、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有关要求等,乙方配合甲方对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施工和装修等进行验收,验收的形式包括聘请专业机构对工程沙土、钢筋、夹板等进行抽样检测。

(七)建设进度及工期。配建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位于地块,须同时与地块内其他商品住宅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乙方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个月内完成该宗地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所在建筑物的全部建设任务,通过规划验收和竣工验收,满足交付入住条件。

(八)样板房的装修复核标准与展示。乙方样板房装修完成后,向甲方提请对样板房装修标准进行复核。甲方根据本协议附件中的装修标准进行复核,并出具复核意见。复核通过后,乙方方可开展大面积装修施工。

乙方应当在项目供应前按每类户型装修一套便于业主方参观的样板房,并在装修质量承诺书中向业主方承诺交付房屋的装修标准与样板房一致;同时需公示经由具备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审核过的装修价格构成。

(九)产权登记。乙方应当按照规定进行产权初始登记,并按照规定缴纳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乙方在办理项目产权初始登记时,应当直接将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分户登记在名下,如因延期办理房地产证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乙方解释和承担。

第四条 设计方案报批

乙方应当按照监管协议书的要求完成项目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及相关文件等,项目的户型设计、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规划位置等应当经过甲方确认。规划国土部门在核查设计方案时,应当征求乙方意见。

第五条 竣工验收及交付

(一)乙方应当在本楼房符合下列条件后进行房源移交: 1.; 2.; 3.。

(二)乙方应当在本楼房交付时向甲方提供有关本房地产的下列文件的复印件: 1.深圳市房地产登记机关认可的测绘机构出具的竣工面积测绘报告; 2.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3.《房地产(住宅)质量保证书》; 4.《房地产(住宅)使用说明书》;

5.《深圳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

6.物业管理单位出具的物业共有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接管查验清单。上述文件需加盖乙方公章。

(三)乙方应当于前负责配合做好本项目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所有房源的验收工作。

(四)乙方应当于前负责配合做好本项目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所有房源的移交工作。

(五)乙方根据本协议约定的监管内容,接受甲方的监管,并主动予以配合,提供相关资料;根据甲方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予以整改和落实,其工程质量保修期限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通过规划验收和竣工验收,满足交付入住条件,按照回购协议支付款项。

(七)乙方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负责对房屋质量保修。具体如下:

1.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3.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八)楼房交付使用后,对配建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由乙方委托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并另行签订物业管理合同。

第六条 回购工作

本项目配建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成后,由按照有关规定回购,具体回购单价按照届时市政府相关规定标准执行。具体回购工作按照和乙方双方签订的回购协议执行。

第七条 信息管理

乙方在签订本协议后,于每月25日前登录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管理系统(http: //61.144.226.3:87/piis-new/)填报项目基本情况、完成投资、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等,再由甲方审核后于每月26日前提交,直至项目竣工验收。

第八条 面积差异的处理

单套住房建筑面积与约定建筑标准差异值在±5.0%以内(含本数)的,双方互相不退、不补。

单套住房建筑面积超出约定建筑面积标准5.0%以上(不含本数)的,超出部分面积视为乙方无偿赠与;单套住房建筑面积不足约定建筑面积95%(不含本数)的,乙方根据项目回购合同约定的单价,双倍支付不足部分的回购金。

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总建筑面积超出项目配建要求总建筑面积的,超出部分面积视为乙方无偿赠与;面积不足的,有权拒绝收楼,并要求乙方整改达到要求的总建筑面积标准。

第九条 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对本协议约定的监管内容实施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乙方出具整改意见。

(二)乙方根据本协议约定的监管内容,接受甲方的监管,并主动予以配合,提供相关资料;根据甲方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整改和落实。

(三)乙方在签订本协议后,应当每月向甲方书面报告项目进展情况,直至项目竣工验收。

第十条 违约责任

(一)乙方按照各部门要求的户型面积标准编制设计方案和施工,如乙方未按照要求设计和施工,乙方应当修改设计方案直至符合要求,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工期不予顺延。

(二)乙方如出现工期拖延、建筑面积不符合标准和未按时移交楼房(满足入住条件)等情况,按照标准支付违约金(单位:人民币),违约金纳入区住房专项资金。

(三)工程具备验收条件后,甲方不按时验收,物业管理费从具备验收条件之后起计算,由甲方缴纳。导致项目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

(四)本协议为甲方履行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法定监管职责专设,与乙方所负的其他开发建设单位义务无关。

第十一条 争议解决方式

因本协议书引起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提交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

第十二条 其他

(一)本协议书一式陆份,甲乙双方各执叁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二)本协议书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三)本协议书未尽事宜,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签订日期:年月日

篇3:保障性住房协议

根据协议,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开发银行将坚持“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合作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研究, 共同支持各地选择、整合、培育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融资机构, 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其他综合金融服务, 共同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符合地方实际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制度。国家开发银行今年计划新增1000亿元贷款规模, 专项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 积极支持各地完成今年建设1000万套的任务。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出席签字仪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篇4:保障性住房协议

一、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如果把很大一部分中低收入者排除在制度之外,这有悖于该制度建立的初衷。为了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未来住房公积金发挥作用应考虑将更多的中低收入者纳入到购房群体中来,在贷款期限和利率方面体现出更强的优惠性。

假设新建商品房的市场价格是100万元(面积在90平方米左右),首付30%,借款额为70万元,融资期限为10年并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利率为4.3%,这样年还款额为8.62万元,年收入负担率为50%,所需要的年收入水平大约为17.24万元;如果融资期限从10年扩大至15年,则年收入12.68万元的社会阶层也可以购买住房而不至于负担过重。因此,融资期限仅延长5年,就使必要的年收入水平下降了26.45%。表1为延长融资期限的灵敏度分析结果(仅使用公积金贷款,且不考虑公积金的额度限制)。

如表1所示,融资期限延长,除了可以减轻贷款人的还款压力之外,还可以增强部分阶层的住房购买能力,扩大可购房人群。由灵敏度分析可以看出,延长融资期限的政策效果是很强烈的,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公积金贷款的年限是20年,如果将融资期限延长至25年甚至30年,可以使必要年收入下降约20%。

除了延长融资期限之外,降低利率也能够提高居民的购房能力,延续上面所有假设,公积金贷款利率的灵敏度分析(见表2)显示,在融资期限为20年,利率为4.3%时,可购房年收入水平为10.45万元;当利率降低至3.3%时,可购房年收入水平降低为9.57万元;当利率降低至2.3%时,可购房年收入水平降低为8.74万元,必要年收入改善16.36%,因此降低利率也是改善住房公积金效果的有效手段,有助于降低可购房的年收入门槛。

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对于住房公积金贷款向中低收入阶层扩大效果明显。目前,我国的公积金存贷利差(以1年以上的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和5年以上的贷款利率计算)高达1.9个百分点,而新加坡的公积金存贷利差只有0.1个百分点,我国台湾地区也仅为0.2个百分点,相差10到20倍。因此,为了充分体现政策性住房金融对保障性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应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与商业贷款利率的差距。同时,政府应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财政持续支持机制,使住房公积金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提供期限和利率更加优惠的个人住房贷款,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受益阶层,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能力。

二、实行差异化配贷

在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整体优惠的同时,还应当进行结构调整,实行差异化配贷,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倾斜力度。

发展住房公积金的差异化配贷方式可以考虑从首付款、配贷利率和偿还年限三个方面着手,并与所购房屋的性质和家庭的收入水平相联系,如果居民所购房屋为经济适用房或者居民的家庭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可以降低居民的首付款比例、降低配贷利率、延长偿还年限,从而增加中低收入居民进入购房市场消费的可能,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反之,对于收入较高的人群,可以提高首付款比例、提高配贷利率、缩短偿还年限。低收入者的优惠利率差额可以由高收入者较高的配贷利率和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来补充;缩短高收入人群的配贷年限可以加快住房公积金的还款速度,缓解住房公积金供不应求的矛盾。差异化配贷考虑了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负担能力,能够增强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性功能,加快解决城镇住房矛盾。

三、完善住房公积金配贷的利益补偿机制

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两大特征——强制缴存和低存低贷来看,二者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利益补偿机制就极为迫切。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可以弥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公平和效率上的不足,增强制度的吸引力。从我国广大职工的住房实际情况和住房市场的发展来看,在广大的住房公积金缴存群体中,必然存在着一部分职工始终不能申请到住房公积金贷款。对这部分人而言,在互助设计中只履行了缴存义务而没有享受到权益,同时长期的低利率使得他们承担了存款贬值的风险,因此,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的渠道可以从多方面着手,比如利息补贴的方式,对于自始至终没有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缴存职工,住房公积金可以在增值收益中划拨部分资金补偿他们缴存公积金的利息损失。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权益转让机制,对于没有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可以考虑将其贷款的权益转让出去,这样一方面转让费用可以补偿自己缴存公积金的利息损失;另一方面,可以让需要公积金贷款的职工获得更大比例的公积金贷款。

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JY14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JY10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A790117)的资助。

篇5:住房保障论文保障性住房论文

摘要:在现阶段规制政策执行力缺失及信用违约成本没有制度支持的情况下,保障住房市场的公平分配需要引入罚金与刑罚作为规制的手段,并且加快完善相配套法律及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支持收入状况评定,直到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住房专业性机构。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房地产市场分配公平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加快解决群众住房困难,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住房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障性质,世界各国政府都对国民的住房问题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我国政府也不例外,自1998年住房实行货币化改革之后,出台了“富人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最困难的居民享受政府补贴的廉租房”政策,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但在实践运行中,保障性住房市场却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市场现状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1997-2008 年,尽管经济适用房投资总额从 185.5 亿元增加到 982.6 亿元,增长了429%,但其占城市住房投资比例却从 12%下降到 4.45%。1998-2007 年,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虽然从 1700 万平方米增加到 3500 万平方米,但从 2001 年开始,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面积从绝对额上确实下降的。根据 2008 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已经建成的廉租房只有 350 万户左右,廉租房的保障面积尚不足 5‰。中央财政无法全包廉租房资金缺口,只能很有限地解决部分困难地区的廉租房建设资金缺口。按照相关政策,廉租房建设资金应以财政供应为主。然而,实际上只有少数城市可以做到。由于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廉租房的建设和推广远未达到预定目标。

(二)政策保障的目标对象偏离

住房保障政策本应体现为中低收入家庭或低收入家庭的倾斜和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政策保障对象发生了偏离,导致了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公积金政策中,住房公积金由个人和单位依照工资一定比例同时缴纳同样的份额,受制于单位经济效益和个人收入,因此导致单位效益好、收入高且稳定的非低收入阶层受益较多,而真正需要扶持的中低收入阶层却收益较少或被排斥在住房公积金的受益范围之外。在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具体实施中,则出现“富人买经济房”现象。根据对北京、西安、太原三个城市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经济适用房主要满足了中等收入偏上家庭的需要”。此外,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在收入提高后如果不符合资格条件,或由于家庭人口出现变化,享受的保障住房本应退出或者应相应减小面积,但实际中这部分非政策对象群体却依然享受政策保障。由于非政策目标群体占用了大量的住房保障资源,使得其他群体无法获得政策惠顾,造成了对住房保障公平性原则的损害。

(三)经济适用房申购管理混乱

经济适用房的居住与购买,为何会出现名实不符的情况呢?大多数人认为,各个环节的监督不力是导致种种怪现象的根源。通过调查了解到按照北京目前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大致可分为按类领表填表、核定总额、登记备案、网上公示持证购房六个步骤,而现有管理流程却存在诸多漏洞。在北京,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之一是家庭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而由于我国并没有收入考评体系,使得这一规定形同虚设,很多高收入人群钻了政策的空子。

(四)廉租住房准入与退出机制及相关政策缺失

对低收入家庭采取住房保障的前提是需要一个合理界定收入的办法,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合理的收入标准和有效的收入审核管理办法。目前全国对于收入监督系统均尚不健全,这对审核居民收入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缺乏有效的统计和监管机制是我国目前实施城镇低收入家庭的最大障碍之一。申请廉租住房的六个条件之一就是涉及到收入问题。由于银行不允许查询私人账户,致使一些申请家庭的收入与实际情况不符。目前,虽然已采取了通过街道居委会公示、监督等方式,但严格界定还是很难做到。从近几年的实施情况看,不少低收入家庭通过廉租住房制度切实改善了居住条件,但因收入增加或条件不符而退出廉租保障的人却寥寥无几。退出机制不完善,住房保障就是一个无底洞,一方面政府负担越来越重,而另一方面不该享受的人却不合理地享受了社会资源。

二、造成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的原因

(一)收入标准评估的模糊性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住房状况千差万别,各地对于经济适用房申请者审核的标准各异。1994年建设部颁布的《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规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认定的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因而各地方政府在制定实施细则时,有的把中低收入理解为包括70%的城市中的中低收入家庭,有的则理解为涵盖30%的城市中等偏下加低收入家庭(除了作为廉租住房申请对象的最低收入的10%家庭)。2003年以后,各地政府都把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目标群体定位在中等偏下的30%家庭,但由于灰色收入等问题的影响,这一界定在操作上仍难以明确规定。由于目前个人资金管理、信用管理等相关条件还不配套,要调查清楚一个人的家庭年收入并非易事。这使许多高收人的家庭或具有隐性收入的家庭也进入申请者的行列,这一现象被称为“购买对象失控”,从而使真正的中低收入家庭遭受排挤。

(二)资格审核不严

资格审核是住房保障中公平性最容易受到扭曲的环节。保障性住房的分配首先要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目前资格审核程序表面看似公平,但由于我国金融系统和税务系统的不完善,以及个人信用制度的尚未建立,在资格审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住房保障的公平性极易受到损害。在审核家庭收入之时,目前所能计算的是面上的工资收入,而在工资之外的其他收入则是隐性的,几乎难以计算;住房保障所需的单位收入证明可信度也很差,容易弄虚作假,这就有可能导致实际高收入者也进入经济适用房购买和廉租房承租行列。虽然制定了保障对象的标准,但缺乏严格的审核制度;或即使建立了审核制度,但缺乏对申请人住房状况和收入状况的真实掌握,无法准确审核保障对象的实际收入,造成了保障供给与保障对象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影响了住房保障政策的公平性。

(三)监督体系上互动性与时效性不足

首先,从购买销售上来说,在经济适用房分配过程中,坚持了住房申请者的分类体系。目前由于住房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而且惠及人群的广泛性,这样不可避免出现了经济适用房的热销。其次,受益人群也出现难以甄别的状况,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科学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从而使得“中低收入家庭”变成一个十分宽泛而模糊的概念。在社会诚信系统未建立的条件下,购房者家庭年收入等材料

都可以通过造假等多种渠道获得。最后,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起飞阶段,人们收入水平界定的不确定因素很大,明确界定中低收入阶层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这些原因导致经济适用房一部分流入实际上并不缺房而着眼于升值的投资者手中。

三、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平的有效规制手段

(一)建立监督机制并增强惩戒力度

社会监督是保证公平性的有效手段。推行严格的审核和惩戒制度,把好住房保障最后一关。推行严格的审核和惩戒制度是保障性住房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明确界定购买对象,资格审核由多重门槛改为双重门槛,即住房条件、工种、收入、级别等条件改为依靠收入和住房条件来衡量,达到其福利保障的目的。增强惩戒力度,通过行政、法律手段对弄虚作假者进行处罚,增加其欺骗成本,遏制其骗购、骗租的企图。对通过弄虚作假已骗取住房保障者要通过法律及行政手段严厉惩戒,回收已购或已租住房,取消其在一定年限之内的购房或租房资格,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住房保障的公平性。

(二)住房保障法规的建立与完善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住房制度改革,虽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曾经颁发了相应的条例和条令,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涉及住房保障的法令,甚至连基本的《住房法》都没有颁布,住房保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加以干预,公共住房政策的实施缺乏立法体系强有力的保障。住房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保证住房货币化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住房法律为住房保障明确了保障目标、保障模式、保障计划、保障实施策略,这为解决城市边缘化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因此,我国应该借鉴美国住房保障的经验,尽快制定专门的住宅法和住房保障法,从立法层面对住房保障的实施计划、惠及对象、供应标准、资金运作方式、运作机构、保障措施进行法律界定。

(三)分权化治理进入和退出甄别机制

住房保障制度针对的是无力在房地产市场购买商品房的中低收入困难家庭,而不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普惠制度,因此,准确界定购买对象是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得以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国家没有建立完善统一的个人收入金融管理机制,个人收入的实际数额很难确定。而且,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个人收入高、中、低的标准也难以统一。这就直接导致了无论是经济适用房制度还是廉租房制度,都无法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准入标准。另外,各个地区中低收入家庭的户数、居民拥有的房产、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面积、实际的需求与供给规模等信息不同,中央政府如要全面掌握就显得勉为其难,而且这些信息还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而地方政府在这个方面有着中央政府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是信息的收集、整理,还是对信息变化的追踪和反应,地方政府都比中央政府更准确、更快捷。因此,住房保障的分权型体制能够发挥地方政府对本地的信息优势,从而减少中央政府的信息成本。

(四)建立严格的收入考评制度

为了保证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买到经济适用房或租到廉租房,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搭便车”,一个最基本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严格的收入考评搞清楚申请者的真实收入状况。为此,一是要建立收入考评机构。近年来税务、社会保障、民政、建设等部门都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开展家庭收入调查。

为了减少信息搜集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必要建立一个机构或者由某个部门承担这项工作,或者几个部门联合开展工作,资源共享。二是建立家庭收入申报制度。国家税务总局在《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个人收入档案制度,以提高纳税人信息来源的真实度。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意义不仅仅是有助于税务部门合理征税,对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和银行也是非常重要的。税务部门建立的收入档案其对象是纳税人,但除此外还有许多不符合纳税条件的家庭和个人的收入状况需要掌握。应当统筹考虑这个问题,可采取统一管理、部门分工、任务衔接的办法,比如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税务部门负责掌握符合纳税条件的家庭和个人的收入状况,其余家庭的收入状况由社会保障和建设等部门负责调查。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住房专业管理体系

在公共住房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由不同的机构组成,这些机构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决策层和执行层。决策层指为公共 住房专门成立的决策协调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和长期发展计划,整体负责与计划、财政、金融、土地、法律、建设等部门的协调运作。执行层来具体落实公共住房建设和运行。

结论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表明,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性问题,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的问题与政策缺失以及社会发展程度有关,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首先在制度上规范准入与退出市场,加大惩罚力度,然后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建立严格的收入考评制度,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住房专业管理体系。参考文献:

1.张春香.经济适用房的改革探讨.中国物价,2007(4)

2.沈卫平.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经验、问题与发展.现代经济探讨,2009(10)

3.梁绍连.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公平性的缺失.城市问题,2007(11)

4.王景杰.试论我国经济适用房的制度缺陷.商场现代化,2007(16)

5.林卡.中国经济适用房制度发展动力和制度背景分析.中国软科学,2007(1)

6.李鸿翔.从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实施看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中国行政管理,2007

(5)

7.李辉婕,张腾.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住房保障.生产力研究,2009(15)

8.刘林.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9(8)

篇6:什么样的住房是保障性住房

什么样的住房是保障性住房

现在,房价越来越高,对于一些中低收入的人群来说,高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然而对于这类人群保障房一直是众多低收入家庭人员的住房梦想!这是为什么呢?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原因是保障性住房因其价格比普通商品房低,因而受到众多青睐。但是保障房作为政策性房源,并不是所有社会人员都可以申请购买的。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分类

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政府指导价出售给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这类低收入家庭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或者有预期的支付能力,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经济适用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双重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比较适中,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使用效果,而非建筑标准。

保障对象:2007年修订后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廉租房

廉租房是政府或机构拥有,用政府核定的低租金租赁给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对廉租住房没有产权,是非产权的保障性住房。

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在房价疯涨、经济适用房走入困境、百姓居住难的背景下,廉租房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能成为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救命草”。

保障对象:1999年出台的《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规定:“城镇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

公共租赁房

指通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按照市场租价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可租赁的住房,同时,政府对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应标准的租房补贴。其目的是解决家庭收入高于享受廉租房标准而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这个概念正好被定格在新出炉的“租赁型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以租代售,可以说是将经济适用房变成“扩大版的廉租房”。

定向安置房

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安置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被拆迁户,也包括征地拆迁房屋的农户。

两限商品房

即“限套型、限房价“的商品住房。为降低房价,解决城市居民自住需求,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在限制套型比例、限定销售价格的基础上,以竞地价、竞房价的方式,招标确定住宅项目开发建设单位,由中标单位按照约定标准建设,按照约定价位面向符合条件的居民销售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两限房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保障性住房“。

安居商品房

哈尔滨巨业房地产

指实施国家“安居(或康居)工程”而建设的住房(属于经济适用房的一类)。是党和国家安排贷款和地方自知自筹资金建设的面向广大中低收家庭,特别是对4平方米以下特困户提供的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由政府补贴的非盈利性住房。

篇7:保障性住房

――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综述

(中国经济导报网转载)

保障房建设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开工建设保障房超过1000万套,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完成目标任务。

硬任务完成,欢喜之余,既要“抬头拉车”,又要“低头看路”。“十二五”开局之年将尽,在此时点,再次梳理保障房建设的意义,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很有必要。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解决温饱之后如何进一步实现百姓安居,已成为当政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民生课题。保障房建设不仅能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肩负着缓解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使命,对于调节收入分配、遏制投机性财富转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平稳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多方融资,破解土地难题

在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过程中,资金和土地始终是难点所在,也是各地工作的着力之处。一个“钱”,一个“地”,值得深入分析。

9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将保障性安居工程放在优先位置,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

财政部的消息显示,今年以来,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030亿元,加上执行中追加395亿元以及通过使用以前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280亿元,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前已全部下达。从中长期看,“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需求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按照住建部的估算,今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共需资金规模接近1.4万亿元。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要投入的4000多亿元资金中,已有90%到位,好于历年的水平。但金融机构、公司等社会机构的投入仍然不足,并可能成为制约保障房建设的最大“短板”。

与此同时,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土地财政缩水也将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创新融资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是加快保障房建设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的当务之急。

为解决公租房投融资难题,上海采取多种渠道,拓宽资金渠道。一是由政府财政出资,向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提供资本金和贷款贴息;二是利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直接投资公共租赁住房;三是利用保险资金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提供融资。太平洋保险公司会同其他保险机构,以十年期债权投资计划的方式,向上海市地产集团提供融资40亿元,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利率按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下浮约12%执行,按年调整。

河北安排38.7亿元资金提高省级资金补助标准,以各地开工套数为基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分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和地区加大土地政策支持,提高审批效率,坚持民生优先,把宝贵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优先用在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上。

国土资源部门积极配合保障房建设,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计划中单列指标,优先供应并及时下达。各地通过采取强化配建制度、计划单列并优先安排等积极措施,提高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供应时效。

上海、广西、陕西等地明确了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广州市建立了“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住房保障土地储备机制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充分发挥区县政

府在土地和房屋征收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江苏、安徽、海南等省建立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1000万套的目标虽已基本实现,但有不少的保障房项目却仅仅是“挖坑待建”,甚至还有个别地方存在着保障房建设资金被挪用、被侵占等违规乱象。表面上看,是保障房工程仍难以从资金缺口大和建设用地紧的“泥潭”中自拔,实则保障房的“被挖坑”折射出的是一些地方政府消极应付的态度。

从地方列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清单可见,真正需要地方财政“贴钱”的项目仅占1/3左右,而棚户区改造住房、经适房等带有商业开发性质的项目占了大头。另外,各大中城市的城区规模急速膨胀,年均城建用地动辄数千亩,地方政府坐地收钱,而保障房建设用地却一再捉襟见肘。

究其根源,在于保障房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中,缺乏一套针对地方政府行之有效的考核监督与激励机制,而地方政府现仍被“唯GDP”的短视政绩观所左右。

紧抓质量,确保公平分配

一方面要如期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另一方面要确保分配公平、运营顺畅,解决这个问题,有关地区和部门想出不少好办法,但仍面临一些难题。

提升进度与数量的同时,如何保障质量?住建部副部长郭允冲就指出,目前住建系统质量安全水平总体受控,但质量安全形势仍比较严峻。

最近几年,屡有问题保障房被曝光:海口海甸溪北岸最大的回迁安置小区之一的水岸听涛小区,93户住宅出现渗水;内蒙古包头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民馨家园”500多户住宅遭遇墙皮鼓包脱落;北京大兴区明悦湾保障房项目被查出结构混凝土未达到设计要求,6栋楼被勒令拆除重建„„

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房短期内利润回报不显著,有的开发商为短期利润便在建设中偷工减料、压低成本,直接导致保障房出现质量问题。“问题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对保障房质量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一位地方官员直言不讳。

因此,推进保障房“加速快跑”,当务之急是要从政绩考核、财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等入手,建立和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还需切实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严格履行法定的项目建设程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和分配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确保质量和公平分配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生命线,建设质量优良、分配阳光的工程,使之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调查发现,各地在保障房分配准入、公示、管理、退出等四大环节都面临难题,分配机制建设步伐缓慢。公正、公平地切分“蛋糕”,不仅关系千家万户“住有所居”梦想的实现,更考验政府的公信力及社会管理能力。

由此,坚持增加投入与创新机制并重,从准入标准、审核程序、动态管理、退出执行等方面制定一整套制度,实行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公开”,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分配公平公正,方能使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真正受益。

科学规划,引导合理布局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完成,将使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左右。不过,也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文件出的不少,但有些零敲碎打。”“3600万套建设目标是否可以调整?”„„如何通过编制好“十二

五”住房保障规划,回应上述问题?

2010年6月,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做好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做好“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

此前,《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文件密集出台,而各地“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则与上述文件密不可分。

通知中明确提出,“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重点和基本目标是: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努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技术支撑体系。

与“十一五”住房规划强调总量调控、鼓励梯级消费相比,“十二五”住房规划纲要全力围绕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进行,并提出“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各地“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纷纷出炉,以期未来城镇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保障房政策进一步惠及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以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

安徽省的城镇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该省将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73.55万套(户),公租房的建设任务量在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中,仅次于棚户区改造房,成为“十二五”期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

天津市编制了2008~2012年住房保障五年发展规划、“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明确了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土地供应、建设要求等。规划期内,天津将新建保障性住房5205万平方米,达各类住房建筑面积的一半。“科学规划布局”是天津市住房规划编制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有专家指出,在实践中,保障房的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善,对建成后的公有住房管理,在制度、原则、程序、人员、资金保障等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另外,保障房建设任务区域分配结构不合理,也值得关注。目前,保障房建设西部地区约占44%,东部地区占30%,中部占25.7%。西部地区保障面大、保障任务重,但是其财力偿还能力弱。即便中央政府给西部的倾斜相对比较大,也远远不够。

调控不松,优化住房体系

应该看到,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背后,是我国住房体系的优化进程。如何构建符合国情的住房政策,形成保障房、商品房多层次的住房供应模式,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选择,是需要长久思考的问题。

今年以来,在持续发力的调控政策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交易量萎缩,土地流拍增多,居高不下的房价开始松动。总体来看,目前房地产调控已取得积极成效,正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在房地产调控成效初显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调控正处在关键时期,成果仍不稳固。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体现了中央的坚定决心,意味着此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要达到预期、明显的效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说。

篇8:保障性住房协议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1998年开始实施,但真正大规模建设从2007年开始。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建设资金缺乏或筹集困难等问题[1],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申报需求不平衡。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尚在探索、建设期,未遇到大规模保障性住房退出问题,但从住房保障制度起步较早国家的经验看,合理的退出转化机制是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部分。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退出机制的设定相对简单,不同种类保障性住房之间的衔接性弱,可操作性差。调研结果表明:部分受保障家庭即使家庭收入提升明显,也不愿主动退出保障机制,阻碍了保障性住房的循环利用,形成了固化的福利[2]。保障对象家庭为获取实惠而拒绝退出,政府等主管部门为维护和谐稳定不能进行强制清退[3]。另外,已不符合保障条件的部分家庭不想退出,是因其大多仍没能力购置新房,而住房保障制度缺乏对退出后原使用者的合理安置[4]。根据社会普遍规律,家庭收入的上升多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有些受保障家庭即使已不再保障范围内,但贸然清退仍会导致其买不起新房。

由于房屋具有不可移动和经久耐用的特性,入住房屋后往往对居所产生一定的感情依赖。保障对象入住后,会进行简单的装修装饰:电视、空调等必备电器的安装、家具的购置等,再次移动将消耗较高成本。另外,作为群居社交动物,入住后与周边邻里日常见面,生活互相帮助,产生感情。这些因素造成其对搬家的抵触,而现行保障制度忽略感情因素带来的不适,造成保障性住房退出难。

从政府角度,现行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方式并不能降低住房保障成本。中国建筑的平均建筑寿命为30年,一般住宅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如果政府持有大量保障性住房,将产生不少维护与更新成本。而如果逐渐将这些保障性住房以合理方式转化为商品住房,将这些维护与更新成本转移给商品住房市场,政府回收保障性住房购房款后用于新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购买,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

2 进化转化模式的基本构想

如图1所示,构建从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转化的进化转化模式。之所以称之为进化转化模式,是因为其完成了从低租金保障性住房逐步向商品住房转化的模式,类似生物世界中从低等向高等生物不断进化的过程。“低租金保障性住房”“较高租金保障性住房”“有限产权保障性住房”“产权限制性保障性住房”是住房体系内不同阶段的一种节点,这种划分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从静态角度看,这是按照我国居民收入层次与居住状况划分;从动态角度看,这是在国家合理保障制度下低收入家庭获得完全产权商品住房所历经的阶段。转化流程并不是唯一流程,但却是必经流程。部分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存在跳跃式转化现象,有些地区允许经济适用房直接转化为商品住房而不经过限价房阶段,但转化过程中需补缴政府应得,再经过特定的流通锁定期。

以下将详细阐述各阶段转化过程。

1)低租金住房是国家保障最低收入公民正常居住的住房保障形态,国家提供实物配租,以其可以承受远低于市场租金水平提供保障性住房。随着收入的提高,保障家庭如果年审不再符合低租金住房保障条件,但符合高租金住房保障条件,可向主管部门申请在原址调整为公租房,享受高租金保障政策。

2)高租金保障家庭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如果年审不再符合较高租金保障性住房的条件,可向主管部门申请逐步购买原址保障性住房。通常,受保障家庭无法一次性购买,可申请购买有限产权直至取得完全产权,在此期间仅需缴纳政府产权部分的正常房租即可使用。有限产权保障性住房仅用于自住,不得转租、转让、抵押。

3)受保障家庭当其取得完全产权后,若该房产为申请人唯一房产,可申请补缴政府应有所得(土地出让金、税费减免等),将该房屋转换为限价商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价格低于同地区、同条件的商品住房,但具有一定的流通锁定期。流通锁定期内该资产不得转租、转让、抵押。

在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时候,应注重申请者条件审核。受保障家庭只可申请一次保障性住房,转售后家庭不得再次申请保障性住房。在申请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转化时,主管部门应重新审核新申请类别的准入条件,不符合条件的不得转化。

3 保障性住房进化转化模式的难点与风险

3.1 防止非保障范围人群骗租、骗购

根据前文分析,保障性住房仅具有居住属性,而商品住房除居住属性,还有投资属性。这是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之间的主要区别,也是保障性、商品住房双轨运行机制的重要原因。保障性住房如果能转化为商品住房,必然导致社会部分人群为追求价值差而扰乱保障性住房市场。该问题可以从制度设计中解决。

保障性住房可转化为商品住房并不代表双轨并行。通过适当的方式增加商品及保障性住房之间的流通,从而弥补市场中各自缺陷。但商品住房按市场机制运行,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把控调节的本质并未改变。商品与保障性住房的互通有一定的风险,但可以用制度手段解决。

商品与保障性住房之间有投资属性的差异,但投资属性本身又关联很多特点,如投资收益率、风险率、回收期等。受保障家庭与商品住房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最大差别在于转化周期。

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的转化过程中,设定合理时间的流通锁定期,骗租、骗购者的意愿被减弱,被查处的风险性越来越强,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不符合条件者的进入。

随着我国个人信用、财产申报体系的不断完善,骗租、骗购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从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进化转化机制愈加可行。

3.2 合理调控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转化的速度

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转化具有深刻意义,但现实情况下应考虑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具体情况,在政府推行住房保障制度的初期,保障性住房的房源不足且多为新建住房,这种情况需注重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功能,减少向商品住房的转化。但如果部分地区保障性住房的房源较充足,不利于政府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流动,则应加速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转化。找到合适的工具控制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转化流通的速度,是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转化制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3.3 辩证看待保障性住房进化转化中的不适应性

根据保障性住房的适用条件,廉租、公租、经济适用和限价房适用不同的保障条件与面积。进化转化的流转方式下,保障家庭的居住面积等条件并未得到改善。但保障性住房在现阶段只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家庭通过自身努力与政府政策,从享受政府政策补贴到拥有一套住房,是一种住房升级。当保障家庭获得更多财富积累,该家庭可跳出保障体系,购买商品住房改善居住需求,这也符合政府“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目标。

4 进化转化模式中2个重要指标的探讨

4.1 补缴政府应得收益

由于除限价房外,所有保障性住房的用地类型均为划拨,而商品住房的用地类型则是出让,造成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价格上的差异。由于我国城镇土地归国家所有,差异部分的收益权应归属政府。

当保障性住房转为商品住房时,应补缴因土地差异和政府税收减免而带来的价格差。但商品住房土地的出让经过招拍挂的竞买程序,除政府基准价外,还有市场调节因素。根据重庆铭腾数据公司数据显示,从2010—2015年重庆主城通过拍卖形式成交土地340块,流拍33块。成交土地中溢价率为0的46块,占13.53%;溢价率为0~100%的259块,占76.18%;溢价率大于100%的35块,占10.29%。这说明市场调节因素在土地拍卖市场中作用巨大。

土地的招拍挂市场调节因素为政府应得收益带来一定难度。地方政府在确定应得收益的实践中,大致经历3阶段:第1阶段为政府确定土地出让金价格标准;第2阶段为同地段同类型商品住房价格与保障性住房价格的价差;第3阶段为第2阶段中价差的一定比例。

以杭州市为例,根据《关于规范杭州市区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和回购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5年内出售经适房的,由政府回购。5年后出售经适房的需补缴土地出让金,而具体补缴金额如表1所示。

不难分析出三者差异。首先,如果政府确定土地出让金价格标准而没有市场验证,难免存在金额不准确的弊端。而如果采用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价差,即受保障期间房屋的价格上涨都由政府获得,难以有效刺激保障对象的积极性,为制度的执行带来难度。所以,现在执行的方案一般为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或以此为依据制定的价格标准。

“政府应得收益”是控制价格差的一个工具,补缴过高则阻碍政府执行。影响投资的因素为利润与时间。若时间长,即使利润高,也使利润率降低。

4.2 流通锁定期期限

保障性住房进化转化模式的重点在于同一保障性住房随保障对象收入的变化而满足保障对象不同需求。其中,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的转化是跨越双轨制鸿沟的重要桥梁。要调动转化的积极性,使政策顺利执行;还要避免因双轨制互通时的价格差导致骗租、骗购者进入保障范围。

比较理想的方法是设定流通锁定期。流通锁定期可通过设定禁止流通时间调节收益率,从而控制流转速度:如果时间加长,则弱化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转化的效果;反之,如果设定的时间缩短,可刺激转化的作用。

流通锁定期N的计算可以用折现收益法,即保障性住房的购买价格B与补缴政府应得收益D的和,应为类似条件商品住房的购买价格S以一定折现率i来计算的N年的折现值。

即:(B+D)×(1+i) N=S

由于现行的方案,政府应得收益D按照类似条件的商品住房购买价格与保障性住房的差价的百分比P来计算。

即:D=(S-B)×P

带入后可得:

其中:折现率i的设定不仅关系流通锁定期的长短,也反映了政府对保障性住房转商品住房的态度。i如果为0不利于保障性住房退出的顺利进行;而i如果过高,就偏离了住房保障的初衷,更多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群进入住房保障体制骗取利润差。综合考虑保障性住房的转化与意义,笔者认为折现率i应在同期银行年利率iY到理财利率iL之间,即:iY≤i≤iL。

简化该方程式后可以发现,流通锁定期N与补交政府所得的关键指标百分比P (0≤P≤1)呈反向的指数关系:当P=1时,N=0;当P=0时,N取得最大值。

以重庆市为例,按照《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承租人在租赁5年期满后,符合条件者可选择继续租赁或申请购买居住的公共租赁住房。其出售价格以综合造价为基准,具体价格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市财政等部门研究确定[5]。重庆目前的规定是购买后可以继承、抵押,不得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故没有流转补交土地价款的规定。假设根据广州经济适用房向商品住房流转的条件,土地收益等价款按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差价的80%计算。

以重庆保障性住房“民心佳园”项目为例,民心佳园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环立交东北角,属于渝北区汽博中心板块(见图2)。假设以综合造价为基础的价格设定为3000元/m2,折现率i=8%。根据重庆市商品住房2015年的成交备案信息,汽博中心板块成交均价7969元/m2。

即:3000+(7969-3000)×0.8=7969×(1+0.08)-NN=1.7≈2年

这说明,如果重庆市允许公租房在补交政府应有所得(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差价的80%计算)后可以在2年流通锁定期后进入商品住房市场自由交易,即使保障性住房拥有者在允许入市后立刻转手卖掉该住房,其投资回报率也不高于8%。计算以2015年该板块的平均商品住房售价均价为基准,从2016年后房屋价格跟随市场波动而变化,拥有者自负盈亏,这也符合市场规则。

进一步研究补缴政府应得收益中差价的百分比P,测出流通锁定期N (见表2)。

通过表2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到,如重庆免除补缴政府应得收益,只要政府设定13年的流通锁定期,保障性住房转商品住房的投资收益率就可达8%以下(理财产品中较高收益),这就保证不符合条件的“投机者”选择其他收益更高投资渠道(如理财),而不会冒险进入保障性住房市场。

但如果同样的成本价格,在土地出让金和商品住房价格更高的一线城市,流通锁定期的期限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假定综合造价的基础价格同样设定为3000元/m2,折现率i=8%,市场售价设定为20000元/m2。其差价百分比P与流运锁定期N关系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随着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价格差的增加,流通锁定期的期限也相应延长。如果不补缴政府应得收益,则需25年时间才能将折现率降到8%以下,违背了保障性住房转化为商品住房的意义。

“政府应得收益”和“流通锁定期”成为调节保障性住房市场供需的调控工具,提高“政府应得收益”的征收额度可加快保障性住房的流转速度,降低该指标则减缓保障性住房的流转速度。

5 结语

进化转化模式从住房体系的整体视角重新审视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后的构想符合保障家庭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政府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维护与更新成本。但保障性住房向商品住房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从开始就将转化作为保障性住房退出的唯一或主要方式,而应根据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居民住房水平、居民的购买力逐步实施。而“政府应得收益”和“流通锁定期”2个指标的控制将有利于政府把控转化速度,整体稳定住房市场。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通过对持有的公共住房数量的调节,间接调控了商品住房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张跃松.住房保障政策——转型期的探索、实践与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张瑞.我国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4

[3]艾建国,陈泓冰,鲁璐.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研究[J].城市问题.2012(199):76-80.

[4]贾春梅.保障性住房“转换”式退出机制研究——腾退方式的有益补充[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1):72-77.

上一篇:医生承诺书 范文下一篇:会计员终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