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2024-06-24

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共9篇)

篇1: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我们的价值观读后感

用了月余的时间通读了《我们的价值观》一书,这本书对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充满智慧的阐述,提出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读这本书时我带着三个问题开始阅读,一是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二是为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三是我应该怎么做?

一、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

首先,要回答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判断事物好坏、对错的思想体系。其次,要回答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书中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二、为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个人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价值观也是不同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是由不同的社会实践得出来的,并进一步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才能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才能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

中国古代历来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普遍的价值观,即要在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三个层面来做好。但不同的社会实践会在三个层面得出与实践相适应的体现时代特色的不同的价值观念,比如,中华文化强调 “和而不同”;强调“德不孤,必有邻”;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近代有强调“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价值。中华文化传承上下五千年,有如此众多的普世价值观念,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属于我们这时代,反应我们这个时代特色价值观?

建国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一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根基,为此,总书记已经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在曲折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我们只有在自身的社会实践基础上,才能找到与我们相适应的,包含我们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总书记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习***2014年五四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说“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已经提出,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是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思想结晶,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它,忠实的去践行它。

三、我应该怎么做?

作为一名青年***职工,在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我认为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第一,首先要充满自信,因为我们所信仰的,所坚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指导思想为基础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立足中华大地,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总结而来的。正如中国高铁的发展,我们起步晚,借鉴了国外经验,但坚持了自己发展的道路,现在我们已经推广我们的高铁标准。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会去不断的完善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对我们的的价值观的一次完善和发展,我们坚信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

第二,勤于学习,丰富自我。只有下的苦功夫,学到真学问,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才能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工作同社会共同发展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的把自身对工作的贡献转化为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才能更好的把自身工作、******和国家发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第三,明辨是非,踏实工作。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完善自我,加强品德修养,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在实践中,仔细感悟我们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相互印证,相互促进,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作为青年**职工,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贡献于*********这片热土,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篇2: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除了做作业必须开灯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灯来相助。教室里的灯也要少开几盏,看的请楚就可。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龙头拧的紧紧地,不让水流出来白百浪费掉。但我又担忧别的同学会做不,每次看见同学们把水龙头关紧,我十分高兴,我希望 “低碳生活”会做的更好。我本来以为,二氧化碳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会排放,没想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我们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

经过手工制作的改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还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几点:

1.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

2.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

3.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4.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附近公园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

篇3:我们共同的责任

能源问题的消耗主要在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 关于建筑节能我们一般认为是建筑在运行过程当中对能源的消耗, 这部分消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 这30%没有包括建材的生产等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

联合国环境署在上海世博会发出报告数据, 表示世界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对中国而言, 我们的能源需求会持续增长, 所以说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直在强调节能减排, 他们的能源需求是持平的或者说不会增长, 但中国不是。

中国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一个《中国2050年中国低碳发展之路》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 到2050年, 如果我国现在的能源经济制度不再变革, 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到2050年将达623亿吨。4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5.6%。

中国的石油消耗占世界的10%, 煤炭消耗占世界的45%以上, 所以说, 一个石油问题就足以对中国的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国际能源组织最近发布了一个数据, 中国去年花了2000亿美元进口石油, 大概有2.8亿吨, 对世界原油的对外依存率达到60%。

篇4: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李君如:说实在的,我原来也有这个感觉。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生于心、外显于形的大善之德,是靠死记硬背背出来的吗?是的,也有人背过,那么背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有核心价值观了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些人可以把文件背得滚瓜烂熟,但胡作非为的还是胡作非为,搞腐败的还是搞腐败。

显然,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习,要熟读,要背诵,这些活动都是必要的,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培育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了解这24字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从而在历史的深入理解和自然领悟过程中把它们内化于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做人干事、处世待人的“一定之规”。

记者: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24个字的理解,一般被分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三个层面,每一个层面都是4个词8个字。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划分?

李君如:首先,这是我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要达到的总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需要有先进的价值观念加以支撑。而要建设这样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只有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都形成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才能获得成功。

其次,这是我们今天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都有许多问题,是多层次多层面的问题。习近平明确地说过:这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再次,这是由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者的关系决定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自居于社会之上并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特殊力量。这里讲的就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国家的起源上讲,在社会中各种利益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社会中占优势的阶级就建立起国家这样的上层建筑;从国家的存在状态看,它居于社会之上统治和管理着社会;从国家面临的风险看,它极有可能被权力所异化,走向反面。至于在社会中,又有一个社会与公民个人的关系。社会是由公民个人组成的,社会可以说是公民个人的总和;但公民个人又是有不同的利益要求的,社会只能尊重公民个人而不能包办公民个人的利益。这就发生了社会与公民个人的复杂关系。所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考虑这三个层面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要求。

记者:您能否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深入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

李君如:毛泽东曾经提出一个很深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是这样回答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24个字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在我们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深刻总结。

比如,要了解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的价值目标是怎么形成的,只要回想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就可以明白了。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就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要“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根据党的八大提出的“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尽可能迅速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和目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很朴素,甚至认为共产主义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后来经历了一系列曲折,致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受到很大影响。“文革”结束后,我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历史起点。

需要指出的是,要理解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还应弄清什么是我们所说的“现代化”。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对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从内涵上作了分析,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的现代化还包括“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等任务和目标。这种认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党的十二大报告也是这样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目标中没有“富强”这两个字。

记者:那么,当时为什么没有提到“富强”这个词呢?

李君如:由于过去一个时期内长期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把抓生产等同于走资本主义道路,把致富等同于搞修正主义。所以在一个时期里人们都不敢言“富”,谈“富”色变。直到经过一轮比一轮深入的拨乱反正,在全面改革开始后,党的十三大才把“富强”两字和“民主”、“文明”一起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当时的提法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这样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势如破竹地推进,甚至在国内外政治风波这样严峻的考验面前都挺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越走越宽广。

随着政策的放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分层加剧,社会成员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了,社会矛盾增多了,群体性事件也接连不断地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在我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并且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提了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布局,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布局。也就是说,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把社会建设也纳入到工作全局中来考虑和部署了。十七大把“和谐”这两个字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这样,我们的奋斗目标就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个元素构成的现代化,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元素构成的现代化。

实际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追求的四大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此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作为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样,来自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深刻总结。只要联系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路,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记住什么是我们要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记者:社会上还有一种议论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就是改革开放也有30多年了,为什么到现在才提出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该怎么看呢?

李君如:这并不奇怪。实践是个过程,认识的形成和成熟也是个过程,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必定是一个过程。中国是这样,西方也是这样。比如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价值观的形成,就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几个世纪。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天主教教会对人和人性的束缚,形成了强劲的人文主义思潮;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反对教皇统治和教会内部的特权、腐败;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深刻地批判了世俗君主制度,才形成了广为传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念;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自由、平等、博爱”逐渐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口号,但并没有马上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才成为官方格言,二战时期还被改为“劳动、家庭、祖国”,二战后到1946年和1958年才被写进法国宪法。

记者:那么,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与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有何联系?

李君如:我们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不能仅仅理解为这只是国家追求的目标,与我无关。事实上,国家的追求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国家”这个词,是个地理概念,更是个政治概念,是与政权相关联的概念。而我们国家的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因此国家追求的价值目标从其实质来讲,就是全国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更何况,英文中的“country”、“state”在中文中译为“国家”而不是“国”。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国”离不开“家”、“家”离不开“国”,国家好了,我们大家都会好。所以,在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时,不要认为这与我无关,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

记者:社会层面上的价值观又是怎样形成的?

李君如:我们在前面讲到“历史性大反思”,又讲到“时代性大变动”,“反思”是对历史的总结,“变动”是现实的变化。这种变动、变化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而且主流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给中国带来新变化和新走向的大变动。我们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新意,新就新在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这样的时代性大变动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走向。在社会层面上,我们提出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4个词8个字的价值取向,就是反映中国社会新变化、新走向的新观念。

前面讲到欧洲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反对宗教对人和人性的束缚,然后经过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一步一步形成的。在我们中国,夏商周也是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仁者爱人”的思想出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出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出现了,“和为贵”的思想出现了。这意味着中国人开始从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走了出来,于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观念也伴之而生。但是,那时思想最解放的人还没有从“君子”与“小人”的等级观念中解放出来,“自由”还不是被贬为“小人”的人民群众的权利。到后来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宗教占统治地位走出来的中国人又被一整套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三纲五常”的纲常体系套住了。随着这个体系日臻完备,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局面,这就导致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吼声。

这场浩浩荡荡的思想解放运动,尽管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但让中国人接受了“人权”、“民主”、“自由”、“科学”等新观念,进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应时代进步潮流而生,并站在这个时代进步潮流的前锋,为中国的文明前途奋斗着。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高高地举起了“民主”、“自由”的大旗。当1949年毛泽东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时候,中国人民不仅从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三纲五常”的纲常体系中解放出来了,而且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统治中解放出来了,开始享受到了“民主”、“自由”的喜悦。

但是,“自由”是有层次的,是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而且,自由在发展过程中是要付出代价的。在美国,有一句大家很熟悉的又富有哲理的名言:“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无偿的。毛泽东也在哲学的层面上说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时候,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还处在“必然王国”,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的“自由王国”,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缺乏经验,在怎么样把解放出来的人“组织起来”的问题上走了一段弯路。特别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人”的社会管理体制下,人民群众内部隐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束缚住了。这就决定了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必定会开始新的思想大解放。

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发端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思想大解放。这次思想解放运动还在深入,它带给中国的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进步大发展。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由”、“平等”等人类文明中的进步观念,在中国进一步入脑入心,确立起来了。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确立了“自由”观念,而且对“平等”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来,马克思主义就认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是在平等的商品交换中实现的。没有平等就没有市场经济。平等和自由一样,也是我们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

在我们倡导的价值观中,除了“自由”、“平等”,还有“公正”、“法治”。如果说“自由”、“平等”是社会给每个人提供的发展条件,那么“公正”、“法治”就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要信守的原则和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公正”、“法治”是“自由”、“平等”的保障。

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始的思想大解放,今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到一个具有现代治理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使得我们的社会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能够让思想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社会活力的解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层面上不仅要形成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还要倡导能够维护自由、平等的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记者: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4个词8个字的价值准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李君如:对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传统文化,毛泽东要求我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进行科学的总结,要求我们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在批判封建主义的时候,不能把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也简单地否定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时,也不能把那些与历史进步潮流相悖的文化糟粕也继承了。

在我们要倡导和培育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能够体现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这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我们的古人常讲:“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精益求精”,“民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人者,人亦善之”、“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等等,讲的都是怎么做人待人的问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这些好的思想文化传统,在当代的表述和弘扬。

在一个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里,在一个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的社会里,公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公民呢?从公民自身来讲,要爱国,要敬业;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倡导诚信、友善。简单地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讲的就是对自己要好,对别人也要好。这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奉行和坚守的最基本的价值准则。

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入脑入心的问题,更是应大力培育和践行的问题。那么,当前我们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李君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十分重大。

要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不仅要了解这24字是怎么形成的,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还要下大力气培育和弘扬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不能光说不练、只说不做,一定要在践行中培育和弘扬。我们古人历来重视道德教化,而这种教化不是单纯地“教”,还要在“践行”中化为内心的自我规范。比如古人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修”、“齐”、“治”、“平”就是“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不仅讲要“践行”,还强调要联系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来“践行”。我们应该认真地领会和把握这个要求,并努力把这个要求变为现实。价值观是内生于心、外显于行的东西,是要通过“行”表现出来的。“行”,就是“办”。

篇5:我们共同的梦

我们羡慕天蓝海风吹,时间和人跑到老,就像运动会和我们一起跑到最后一天,我们掂起角尖闭上眼,等待着奇迹。让阳光指引着你们顽强拼搏的每一刻,你们的微笑我们都能看到,我们都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让我们这一片天空永远微笑面对。看到你们在运动场上拼搏我深呼吸,心里慢慢地飘出期待,奇迹仿佛在眼前,有颗星仿佛进入了我们的心海。我们共同沐浴过金色的阳光,曾一起走过的时光,愿失去的那些闪亮的日子,都化成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房。你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化作一颗星永远留在我们心中闪耀。

篇6: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教材地位:

教材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九课第一框题,位于初中思想品德最后一章,在学生明确自身责任,了解中国国情国策的基础上,让学生牢记国家使命,树立崇高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围绕党的“十九大”总书记的讲话,明确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认识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过程与方法:

1、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2、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明确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回顾十八大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取得的成就,又要清楚我国总体小康水平。

4、通过对和谐社会的描述,培养学生全面和发展看问题的能力,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明确新时期我们的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能够在现在和今后的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并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特别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3、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大”总书记的讲话,了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宏伟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让学生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内容,培养自己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学难点: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教学方法:

资料展示、引导点拨、归纳总结。

学习方法:

收集素材、分析归纳、小组讨论。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7年10月18号,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会议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现阶段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学生归纳,引起下文)讲授新课:

一、走进共同理想。

1、教材第112页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什么是最高理想?引导学生从经济、精神、社会三个方面畅谈理想,畅想共产主义社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小结:理想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是一种精神动力,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2、看教材113页的“相关链接”和共产党人的事例,组织学生展示收集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并分组讨论,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小结: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唤人觉醒,催人奋进。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先进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凝聚起无数优秀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3-114页,讨论明确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分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小结:个人理想----共同理想-----最高理想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由学生展示课下收集的成就,包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方 面,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衣、食、住、用、行,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得出结论:

中国实现了由贫困---温饱---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展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东西部差距,阐释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重新归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结论:我国现阶段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根据实际,将建设目标分为两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理想)

3、展示视频,总书记在十九大已经为我们描绘了小康社会的美好画卷,彰显了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

二、共创和谐伟业。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7页的材料,讨论提出什么是和谐社会,探究出和谐思想的源流。

2、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小结:和谐社会的内涵: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讨论怎样为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把学生分成小组,提建议。结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课堂小结:

党的十九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板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认识共同理想

二、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我们的最高理想

1、我眼中的小康社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

平、不全面、3、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三、了解和谐社会

布置作业:

篇7: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

,档案达标在自治区国税系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档案达标是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标志。第二年,克拉玛依市国税局档案达标全面启动,成立了组织机构、培训人员、制定方案等组织实施。档案的可贵在于资料,档案的生命力也在于资料。因此,三年前存放的资料,有了用武之地,这些“废品”变为“宝贝”,身价倍增,成了支撑档案立卷的重要来源。可见资料的命运如同人的命运,跌宕起伏、荣辱成败竟在一瞬间。

在整理档案的日子里,按照标准认真分类、鉴定、编目、整理,凡是用圆珠笔起草、复写纸书写的文件底稿全部进行了手工抄写;书写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进行复制;档案不完整的材料进行了补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文件进行裁剪、裱糊,确定保管期限。完成了税务部门1980年至文书、会计、税收、基建、声像、设备档案的全部组卷,将过去零散存放的资料,第一次装入文件柜,放进了档案室。整个过程倾注了档案工作人员的辛勤劳作,机关档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随意到规范的转变。同时,制订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借阅制度,建立了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形成了单位领导分管、办公室主管和档案人员具体管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10月,局档案管理评审验收为自治区一级单位。随后,5个基层单位的档案全部达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局档案管理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

篇8:我们走向共同的未来

孩子们从参加“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这一活动主题出发,通过参加演讲、绘画、儿童论坛等活动,学习生态知识、为生态观的形成打下基础。在亲手检测污水、矿泉水、松花江水的对比实验中,孩子们通过直观的科学认知调动生态知识、触动生态情感。参观污水处理厂、听专家讲座、了解母亲河松花江现状等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孩子们来到伊春的大森林里、来到大庆的采油井旁、来到北方大湿地中,同步开展“感恩地球、敬畏自然”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我为地球打小伞”“指尖上的环保”“科学秀”“变废为宝”“我的绿色责任”……丰富多彩的活动接踵而来,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热爱,学会主动反思和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关心和参与探索身边的环境问题。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生态道德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自然养成,孩子们收获了可喜的成长。

就这样,黑龙江省儿童中心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从单一的生态活动设计,到系列生态活动的研发; 从自己一家尝试建设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到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多家优秀基地; 从一家绿色学校开始,到争取政府支持创建黑龙江省中小学环境教育委员会;从单一的活动方案,到有地域风格的系列教案; 从自己组织开展,到搭建全省校外教育平台,带领全省13地市校外教育单位共同组织开展……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2015年,我中心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进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

一是编写“黑龙江生态实践教育活动丛书”,为全省的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导。我们将收集、整理全省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案例,将其中的优秀案例发到全省各校外教育单位,让大家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特点,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并及时总结、沟通。我们还将确定大纲并分年龄段、分主题、分系列地下发活动案例和分析报告,带领大家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基于以上的工作,我们将把优秀活动案例以教材形式集结成册,形成一套适用范围广、系统性强、可操作程度高的活动指导用书。这套教材与各生态教育基地相结合,将极大地促进“自然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深入整合资源,扩大项目覆盖面和影响力。我们计划将生态项目带入幼儿园、小学。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我们拟联合省教委、省环保厅以及省中小学环境教育委员会等单位,申请项目支持,在全省举办争创“绿色幼儿园”“绿色学校”活动。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推广和应用项目儿童参与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能力建设,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和尊重儿童,培养教师支持儿童参与的技能。一方面,各单位在创设环境、开展活动、建立章程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引导儿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儿童不断丰富生态知识、增强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的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在生态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运行过程中,应努力寻求儿童参与活动开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受众面,促进儿童生态教育在黑龙江省的发展。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全过程、多形式地参与到生态项目中来,并有所收获与成长。

2015年,希望更多的儿童、家长、社会机构和各类资源参与到儿童生态道德教育中,希望我们策划组织的活动更有地域特色,希望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基地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希望,在过去的五年中激励着我们成长,今后也将继续鞭策着我们努力前行。

在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这条宽阔的大路上,我们能够走的更远,做得更好,积累更多经验、发挥更大作用。在中国儿童中心的引领下,在项目组和项目专家的指导下,黑龙江省儿童中心将带领全省儿童,积极参加到儿童生态道德的教育实践中来。带着对“生态”、对“儿童”的深情,我们努力走向共同的未来!

摘要:黑龙江省儿童中心作为“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首批实践基地,5年来,在中国儿童中心的引领和指导下,通过研究、教师能力建设和活动模式探索等形式,使得项目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

篇9:我们的问题,我们共同解决

【关键词】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效率;提问;问题;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同学们,我们今天讲……”之后,教师便滔滔不绝地把教材内容一股脑地说写出来,不仅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还对学生偶尔的打盹和走神愤怒不已。这就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共同问题。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无法完成新课标规定的各项任务,这种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在笔者看来,成功的语文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问题清晰;二是解答得当。所谓问题清晰,就是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明确他们的学习任务和重点,让他们知道需要自己思考和分析的方向。所谓解答得当,就是要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应该仅限于讲授,而是应该尽量做动态生成、师生互动。那么在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时具体应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一、创设课堂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小学语文教学尤其应重视问题导学,因为一方面,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较弱,学习过程中容易走神,所以需要教师通过预设的问题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帮助他们锁定学习的重点。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理解力和想象力,如果一切都是权威标准内容的话,这种语文教学是失败的。

那么,如何才能创设出理想的问题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再结合教育战线上的一些有益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悦中参与教学活动,达到师生互动,这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的。

(二)提问要有预见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该事先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一定要能够做到“收放自如”,不仅要避免问题太难,无法激起讨论的局面,又要避免讨论过度,无法完成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三)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时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训练重点,突破难点,问到关键之处。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层次、有针对性,尽量不要求学生齐答,而是根据问题的层次有针对性地抽不同层次的代表单个回答,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各显神通。

(四)提问要有激励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学习的动力。对于性格内向和胆小怯声不肯发言的学生,不能使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要鼓励他们逐步培养“自我意识”和勇敢的性格。对于迟缓,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其逐步掌握学习、思维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参与教学活动。

二、开展“互动教学”,解决设定问题

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还应该精心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简单地让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不仅无法保证教学的进度,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组织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呢?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和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此,笔者尝试了使用“互动教学”的方式继续“问题导学”,很好地保证了创设的问题能够通过互动学习,共同参与的方式得到解答,较为理想地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现将开展“互动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

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不应该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接受的无知群体。由于信息手段的先进和普及,学生有时在某些方面所知道的东西远比教师知道的多,另外他们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评价标准,他们往往不甘于无批判地接受教师传授的书本上的知识,甚至怀疑教师所传授的“真理”。因此,教师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要认识到教育活动应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并产生交互功能。语文课堂更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应该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每个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参和、敢于质疑提供宽松的环境。

(二)开展广泛有序的互动

首先是师生互动,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语言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开展广泛的讨论,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其次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形式可以是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答辩竞争。还有一个是学生与教学设备的互动,教师在电脑上把学习任务设计成游戏、比赛、竞猜等形式,让学生进行“闯关”,“PK”。这种作业,既省了老师批改的时间,又增强了学生做作业的喜好,还能及时帮助学生补上不懂的内容。

(三)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在课堂上,师生都要迅速地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做出评价、分析,以便及时了解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正。评价还要注意一个细节问题:教师常常在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后,马上就作出盖棺定论的评价,而恰恰是这种“及时”评价,往往扼杀了其他同学的创新意识。教师应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答问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达到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与合作互动的结合改变了小学语文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应防止机械照搬。“教学有法,又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各环节的特点灵活运用。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看待,要把教学过程切实安排成为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充当指导者,把握好方向,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学习主动性,真正做到“我们的问题,我们共同解决”。

上一篇: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下一篇:华龙一号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