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红色文化基地

2024-06-29

遵义市红色文化基地(精选8篇)

篇1:遵义市红色文化基地

遵义红色基地学习心得体会

2017年7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遵义红色基地培训学习,在院领导的带队下,我们一行党员怀着激动的心情赴往贵州省遵义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这次赴遵义红色基地接受实地的培训学习,是为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瞻仰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等。感受到了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深受教育,感慨颇深,我的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动,受益匪浅,遵义精神给我很深的触动,很大的启发。当我们走进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大门,沿石阶而上,在陵园项端的平台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磅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写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圆环内壁是汉白玉石浮雕,雕刻着 “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战争的经典图像,纪念着红军烈士们的光辉历史,我仰望着,听着解说,心里感慨万分,中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它是用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这是中国永远的历史,中国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让我们感慨颇深还有在红军烈士陵园,流传着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它源于一座红军坟,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遵义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卫生员,因为给老百姓治病,未能和部队一道转移,遭到国民党的杀害,年轻的卫生员光荣牺牲后,当地的老百姓把红军卫生员的遗体埋葬了,并十分爱护红军坟,并一直流传着红军坟能替当地老百姓免灾除病。可见当时红军对穷人的好处,深深地印在老百姓的心里。在那黑暗的年代,人们盼望红军,便把希望寄托在红军坟上了,他们热爱红军,也热爱这座红军坟。对于今天的我们,这已成了一个继承红军优良传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我瞻仰者红军坟纪念碑,心里暗自下决心,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疗工作者,更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敬业奉献、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多做贡献,这样才对得起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抛头颅、洒热血,长眠在地下的革命先烈。

当我们走进遵义会址陈列馆内,心里不免肃然起敬。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一篇篇资料,我们的思绪随着讲解员的解说,飘向了那战火

纷飞的年代。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袖地位,一个成熟的政党和一代领导集体从遵义开始形成。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它将永世流传,永放光芒。红军强渡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场景似历历在目,娄山关的炮声,赤水河的浪涛声,雪山草地红军战士艰难跋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从内心震撼!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奔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苦,中国革命政权来之不易;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深感光荣和自豪。

追昔抚今,在历史的震撼与当今的感受中,我们更加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意义深刻的洗礼和升华。回想当年工农红军、革命先烈面对种种艰难困苦,依然迸发出豪迈雄壮的革命激情,而今我们享受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美好生活,还有什么理由去计较个人得失,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我们应懂得饮水思源,应懂得忆苦思甜。铭记党和国家的教导和培养,用勤奋和汗水回馈我们的祖国。

篇2:遵义市红色文化基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60分)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为核心。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

A.文化渗透 B.经济掠夺 C.军事侵略 D.政治控制

3.19世纪,世界还是海上霸权的时代,甲午战争是典型的海军制胜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两大海军基地全陷敌手,这两大海军基地是( )。

A.大连和旅顺 B.青岛和威海卫 C.大连和青岛 D.旅顺和威海卫

4.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于1888年12月17日在( )正式成立。

A.旅顺 B. 威海卫刘公岛

C.天津 D. 青岛

5.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其中英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是( )。

A.山东威海卫和长江流域 B.台湾和福建省

C.胶州湾和山东省 D.旅顺大连和东三省

6.洋务运动的主要口号和目的是( )。

A.自强 求富 B.扶清灭洋 C.振兴中华 D. 变法维新

7.孙中山先生的座右铭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所说的世界潮流是指( )。

A.民族主义 B.民主政治 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

8.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9.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0.下面图片是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其中参加中共一大的山东代表是( )。

A.李达 李汉俊 B.董必武 陈潭秋 C.张国焘 刘仁静 D.王尽美 邓恩铭

11.1924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共产党人( )担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蔡和森 D.恽代英

12.(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 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3.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

A.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的发表

14.“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来在( )后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控诉和回击。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皖南事变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5.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评价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地方“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这个地方是( )。

A.延安 B.井冈山 C.瑞金 D.重庆

1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写于遵义会议后,对毛泽东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

B.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1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的重大意义是 ( )。

A.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C.奠定了后来国共合作的基础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

18.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所说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 )。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19.193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文章是( )。

A.《湖南农民运动的分析报告》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论新阶段》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0.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黄埔军校的成立 B.北伐战争的开始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1.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军队首次合作抗日是在( )中。

A.凇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南京保卫战 D.徐州会战

22.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B.张作霖没有答应日本侵略满蒙的全部要求

C.张学良宣布“易帜”,服从中央领导

D.企图将侵略势力向平、津、满、蒙扩张

23.抗日战争与甲午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在于( )。

A.是否利用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是否自始至终坚持抗战

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 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2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中美民族矛盾

B.中日民族矛盾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 )。

A.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全国统治的覆灭

B.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军事势力彻底被铲除

C.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D.第三条道路彻底破产

26.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开辟了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后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从下面图片可以看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 )。

A.井冈山 B.江西南昌 C.江西瑞金 D.福建上杭

27.( )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A. 1949 B.1950 C.1951 D.1952

28.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4月公布了第一部法律,它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29.( )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1949 B.1954 C.1956 D.1958

30.(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1980 B.1976 C.1970 D.1981

3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3日 D.9月4日

32.( )年,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得到恢复。

A.1970 B.1971 C.1972 D. 1973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 )。

A.郭沫若 B.聂耳 C.曾联松 D.李济深

34.在世纪之交,我们党带领人民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 )的历史性跨越。

A.由温饱到小康 B.全面小康 C.从饥饿到温饱 D.基本实现现代化

3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提出了( )的重要思想。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C.改革开放 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事求是

3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理论创新 B.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37.“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 )提出来的。

A.台湾问题 B. 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钓鱼岛问题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39.下图是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照片,谈到香港问题时邓小平指出( ),中国一定要在收回香港。

A.香港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C.人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D.香港的社会制度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共产党 C.中国知识分子 D.中国人民

41.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对于人们需求的相对过剩

B.生产对于人们需求的绝对不足

C.生产对人民需求的无法满足

D.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

4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B.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43.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

A.市场竞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股份公司 D.经营管理社会化

44.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价格规律 D.供求关系规律

45.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是( )。

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4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法兰西内战》的发表

C.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D.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的召开

47.下列选项中都是共和国元帅的是( )。

A.朱德、彭德怀、周恩来、陈赓 B.朱德、彭德怀、罗荣桓、叶剑英

C.朱德、林彪、邓小平、徐向前 D.朱德、粟裕、陈毅、贺龙

48.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54尊礼炮齐鸣28响,震天动地,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54尊礼炮代表当时全国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 )。国际礼仪中没有这样的规定,这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的。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B.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

C.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8周年 D.全国28个省已经解放

49.1961年,党中央作出以研制“两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两弹”是指( )。

A.原子弹 氢弹 B.原子弹 导弹 C.导弹、氢弹 D.原子弹 中子弹 50.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后被称为( )。

A.“火炬计划” B.“载人航天计划” C.“863”计划 D.“星火”计划

51.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只有在( )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A.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

C.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文化

52.中国人是从( )开始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A.新文化运动后 B.五四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俄国十月革命后

53.下列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中,不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是(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胡适 D.蔡和森

5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哪项建设同思想建设等内容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 )。

A.组织建设 B.制度建设 C.反腐倡廉建设 D.作风建设

55.( )就讲过:“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云

56.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最高将领是( )。

A.佟麟阁 B.赵登禹 C.张自忠 D.左权

5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A.中国 B.苏联 C.朝鲜 D.南斯拉夫

58.( )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59.位于威海市刘公岛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是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中心内容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负责管理和保护威海湾南北两岸和刘公岛上28处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遗址, 此博物馆开馆于( )。

A.1994年 B.1978年 C.1988年 D.1985年

60.“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在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的感人诗句出自《七子之歌》中的第四首《威海卫》,《七子之歌》将被列强租占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等7个地方,比作是祖**亲失散的7个孩子,它的作者是著名爱国诗人( )。

A.郭沫若 B.李公朴 C.闻一多 D.鲁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61.清末知识阶层中普遍弥漫着一股“志士化”思潮,许多知识分子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牺牲,以下属于此类者为( )。

A.秋瑾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宋教仁

6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63.由中国留学生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在( )。

A.日本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64.参看下面照片,说出1945年8月陪同毛泽东到重庆参加与蒋介石谈判的中国共产党人有

( )。

A.叶挺 B.博古 C.周恩来 D.王若飞

65.参看下面照片,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选出的六位国家副主席,属于党外人士的是( )。

A.宋庆龄 B.高岗 C.李济深 D.张澜

66.辛亥革命在比较完全意义上开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 B.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7.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抢渡大渡河 D.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

68.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 )。

A.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6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71.马克思主义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 )。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72.资本主义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指( )。

A.立法权 B.司法权 C. 管理权 D. 行政权

73.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生产社会化现象,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 B.劳动力使用社会化

C.生产过程社会化 D.产品社会化

74.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为什么会发出 “三军过后尽开颜” 的感慨?( )。

A.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红军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

C.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D.长征胜利后,红军进入抗日的前沿,为后来的抗战乃至整个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75.1989年的**被平息后,邓小平提出的应对国际格局重大变化的方针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 )。

A.沉着应付 B.韬光养晦 C.善于守拙 D.决不当头

76.历史学家把部分清朝官员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从事的“富强之计”,包括( )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称为洋务运动。

A.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C.建设近代海军 D.创办近代文化产业

77.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共产国际代表有( )。

A. 维经斯基 B. 尼科尔斯基 C. 马林 D. 鲍罗廷

78.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是

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包括(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9.五四运动中,被罢免的三个卖国贼是( )。

A.章宗祥 B.陆宗舆 C.陆征祥 D.曹汝霖

80.近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救国的新思想,意图唤醒国人,如(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与西方“商战”的主张

C.“救亡” D.“振兴中华”

第二届“刘公岛杯”红色文化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A C D B A 6-10、A B C A D 11-15、B B C C A 16-20、B D B B D 21-25、B A D D A 26-30、C B B B C 31-35、C B C A B 36-40、C A B B B 41-45、D C B B D 46-50、A B A B C 51-55、C D C C A 56-60、C A A D C

二、多项选择题

61、AB 62、BC 63、AB 64、CD 65、ACD

66、ABCD 67、ABCD 68、ACD 69、ABCD 70、ABC

71、ABC 72、ABD 73、ACD 74、ABCD 75、ABCD

76、ABC 77、BC 78、ABD 79、ABD 80、ABCD

篇3:遵义市红色文化基地

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于2004年9月招收第一届美术学专业本科生。2011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文批准遵义师范学院为全国10所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美术学方向)设在该院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现有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两个专业,有基础绘画、油画、设计、中国画、中国书法、版画、美术理论7个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3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22.6%,讲师占48.4%,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41.9%。近几年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获国家级奖励7项,获省级奖励(论文和作品)一百余次、发表论文(作品)一百余篇,其中核心近50篇,出版专著5部,承办国家级展览1次。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励1 1项、省级奖励近百项。

篇4:遵义市红色文化基地

关键词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76-02

近几年来,各地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并进入公众视野,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但缺少有关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报导。笔者作为一名遵义籍教育工作者,希望遵义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为此,结合当今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优势基础上,提出强化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对策,使之成为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

1 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多元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出现良莠不齐的态势。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腐蚀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信息乘虚而入,严重地侵害着青少年的灵魂。因此,社会生活中屡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个别青少年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住委屈和打击,有的行为失范,出现暴力倾向,欺侮同学等。此类现象触目惊心,家长担心,教育工作者痛心,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加强青少年教育刻不容缓,利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重要的路径之一。

2 利用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让红色文化资源占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首先,要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意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与开发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构建以红色道路、红色革命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遗迹、事件和人物等内容体系;第三,科学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效应;第四,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如利用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教育学生,使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认识。

2)汇编遵义革命传统教材,形成红色地方课程资源读本。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点,遵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通过查阅党史资料,访谈革命前辈,汇集资料图片,组织编写地方教材“遵义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内容以扬宏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等作为主线,以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事迹作为主要内容,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青少年为建设家乡而勤奋学习为目的,培养青少年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优秀品德,继承先烈优良革命传统。

3)在青少年社会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营造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为此,可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让红色资源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展览,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军生活,重温红色历史,还可开设“红色网站”,出红色文化专栏,开展红色音乐进校园、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营造“红色书香校园”,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以充实精神生活,升华思想道德境界。

4)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遵义以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基地比较多,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便利条件,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省级教育基地10余个。可利用纪念日,在中小学生入队、入团和入党时,组织青少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开展夏令营活动,使遵义的红色资源在青少年中产生深远影响,留下深刻烙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教育作用。考虑到青少年安全和经济性原则,各地的中小学就近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要在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上下工夫,各校要成立专职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講解员、辅导员队伍,为青少年提供优质思想道德教育服务。

5)用遵义红色资源充实课堂教学,打造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教育窗口。首先,创新性地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体现红色文化的时代特色,展示红色文化精神的自足能力。如在语文、政治、历史课程中增加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语文课程开设对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赏析,感受老一辈革命家、思想家和诗人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政治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利用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教育素材,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和责任感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课教学利用红色经典故事,如遵义的“红军菩萨传奇”、习水的“女红军故事”等,拓展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广阔渠道。其次,通过深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到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育和其他相关课程体系中。如把“红色主题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使文史类课程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背景和充足的“红色论据”。第三,构建红色文化校园,用红色课程资源丰富青少年学生校园生活。大力提倡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地走进校园生活,校园景观要蕴含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借助于红色文化传播载体,打造红色校园。

3 结语

篇5:遵义市红色文化基地

我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以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为载体,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打造文化旅游强市,必须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深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内涵,大力营造全社会发展旅游、服务旅游的浓厚氛围,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一轮红色旅游热潮逐渐高涨,一些地方的红色资源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甚至出现了滥用、误用、歪曲等现象。因此如何对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和利用,发挥其在实现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是摆在当前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多维透视

所谓“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具体说来,它包括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文化、长征文化、延安文化、太行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文化、“两弹一星”文化、九八抗洪文化、“抗雪凝保民生”文化、“ 5.12” 抗震文化,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的遗迹、文物、具体事件、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等。就遵义地区的红色文化来而言,它包括1935年红军长征在遵义活动时留下的会议会址、战斗遗址、烈士陵园、歌谣、故事传说等,还包括遵义的抗战文化及中国共产党领导遵义人民在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包含了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形象直观,在推动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民族文化遗产革命时期形成的文艺和民间习俗为核心,内涵丰富,有着更加巨大的开发空间和潜力。红色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民族性。每一个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都记录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拥有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凝结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精神和意志。

2、传承性。红色文化展现了从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3、综合性。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综合反映,红色精神与承载这些精神的物质总和,共同构成了红色文化。不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同一资源既可以开发旅游,也可以其他方式实现向经济的转化。

二、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分析

1、优势分析。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尤其在红军长征期间产生的红色文化最为突出,遵义是红军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后取得首次大捷的地区、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区,是流传红军故事最多的地区,因此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位高、研究价值丰富等特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列为全国四大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为“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此外,如“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二进遵义”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遵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国现代革命史研究的重要基石,加之遵义独特的人文景观,构筑成独特的垄断性的红色旅游资源。随着红色旅游的推动和发展,遵义的红色历史遗址、纪念馆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也是不可估量的。而这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思路也不谋而合。

2、面临的问题分析。红色旅游的发展并未使红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得到相应的落实,由于国家对红色旅游采用财政扶持政策。有些地方出现了以“红色”为幌子,惟利是图的行为,红色旅游中的盲目开发、盲目建设现象造成红色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例如:“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转折关头,“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中国革命从此翻开新的一页。但如今,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名称,却被贵州省遵义市茅台镇一家酒厂申请注册为“遵义会议酒”,当作酒名生产销售。”“遵义会议”注册为白酒商标有损遵义形象,亵渎了历史,也亵渎了红色文化。“遵义会议”是一种公共资源,不应该被个别企业独占。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游览形式以静态为主。遵义有的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没能融入特定的地域文化中,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为景区主题单一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消费群体和消费时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时效性较强。在展示形式上,以传统平面静态形式的展览、陈列为主,开放方式粗糙,表现手段落后,缺乏新奇感受,不适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早已厌倦了“隔着玻璃看,耳旁别人讲”的陈旧模式,尤其对和平时期长大的80、90后的年轻人吸引力不够,他们渴望更多的参与性、体验性和自主性,所以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应增强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并且有限的资金制约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放利用,制约了红色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市场的拓展,不完善的景区综合配套服务设施问题突出,影响景区的投资环境、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近年来虽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不少挖掘、保护、研究工作,但仍不能全面系统地对红色文化资源予以总结、规范,至今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另外,遵义红色文化研究的主体以党史党建研究为主,研究对象主要以馆藏资料为主,未形成专门系统的研究机构,对地方文献的发掘力度不够,这些对于保护和开发遵义红色文化资源来说都是远远不够的。

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我市“三新一强”战略和全面发展和提升壮大黔北综合经济区的需要,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遵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既可开发作为一种旅游产品,也可延伸作为一项教育活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有着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更有着以史鉴今、教育后人的深远意义。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佳结合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会形成相关的“重点旅游区”、“精品线路”、“经典景区”,但这些多数都位于经济欠发达、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区位条件较差、可进入性较差的地区,开发利用和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对发展红色旅游,以旅游扶贫新模式为载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因此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期盼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遵义一些重要的红色遗址还有待开发,如著名的枫香苟坝会议会址等。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随意滥用、过度开发,一些红军长征和抗战时期的故事、歌谣、事迹还有待开发、确认和再创作。这些工作对于充实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提升其品位和档次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因此,加强红色对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好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防止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其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尊重与弘扬。

1、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管理工作

要使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大对红色文化研究的投入力度,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方式,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做到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其次,政府要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对于有损或破坏红色文化资源的行为,必须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干预,坚决纠正。

2、要正确处理好发展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

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资源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二者关系。首先要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的内涵,为红色旅游充实内容、提升品位。其次要用红色旅游带动红色文化的开发。受经济发展限制,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落后,资源欠开发,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不为人知,在这种情况下,应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优势,带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在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上下功夫,使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加大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文献和资料力度,在以党史研究为主线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工作中,对遵义革命历史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全面和细致的调查了解,使一些停留在民间的红色文化资源得以向世人展示。近几年,随着遵义红色旅游的兴起,一些围绕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而创作的文艺作品取得了很好效果,拓展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如因红军卫生员在遵义桑木桠活动的故事而改编创作的川剧《红军魂》、以“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这一历史题材创作的影视作品等。除此以外,依托多彩贵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展销会和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为载体,充分发掘和整合民间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系列产商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而红色景区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档次,使展示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安排定时的有关历史的影视、歌舞专场,适当增加参与性内容,策划当代革命工作者工作、战斗、生活、劳动的场景,吸引旅游者参与和体验;红色旅游景区应充分与网络融合,开设红色网站并开发红色软件,构建红色网络文化。

3、依托地方特色发掘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离不开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以及对其所蕴含的地方文化的挖掘。要组织力量对原始文献的研发,组织对地方文献专门研究,再赋予其时代特征,从而转化为新的文化资源。利用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和舞蹈大赛这一平台把红军在遵义时期的“山歌”、“宣传标语”进行再度创作,使其走上舞台银幕。有许多电影、革命歌曲将遵义老区深深印在人们脑海中,如《长征组歌》中就有两首是歌唱遵义地区的,把《长征组歌》组织编排到各地演出,对于拨动广大人民的遵义情怀有重要意义,这些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应充分利用。要把革命遗址中蕴涵的红色革命精神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大背景里,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让人们深刻了解、欣赏独特的红色文化。

4、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及内涵,对景区资源进行整合,深度开发,打造红色旅游品牌,通过宣传促销、旅游推介会、节庆活动等,扩大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利用国外旅游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好奇心,开拓海外市场,广泛吸引不同层面的旅游者。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

对已经得到科学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保护、确认和保存,对一些文化资源要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保护,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实物、资料,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实物和资料流失。要运用文字、影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其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编写名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篇6:遵义市红色文化基地

为庆祝建党97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切实促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公司的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齐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七一党建活动。

这次亭旁红色之旅,党员们先后参观了亭旁起义纪念碑、亭旁起义第一枪、亭旁起义故居等遗址,并组织党员重温入党宣誓。党员们通过看实物、听解说,走近先辈的峥嵘岁月,重温红色历史,感受革命精神,并且充分了解了亭旁起义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党员们了解到三门亭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打造了人居环境优美和谐、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的浙江红色小镇。

篇7:遵义市红色文化基地

X市人大常委会: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工作开展情况向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报告,请予审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机制保障。

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争取政策支持,X三县两区全部纳入中宣部等四部委联合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X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保护修缮、X片区红军文化公园、X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建设等分别纳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市人大出台了《X市红军文物保护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法治、制度体系。

(二)持续加强教育基地阵地建设。

按照省委彭清华书记”把X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及周边地区作为X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军烈士纪念地、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和打造”重要指示,投资X亿元,对X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核心区实施整体提升工程。拟投资X亿余元,实施X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暨X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新馆、刘伯坚纪念馆等爱教基地展陈提升工程。持续提升教育基地级别,X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南江县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平昌县英烈纪念园被评定为省级爱教基地,中共X省委党校旧址、界牌红军烈士陵园、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等X处红色遗址遗迹被评定为市级爱教基地。

(三)持续加强教育基地功能发挥。

深度挖掘革命文物价值和精神内涵,编撰出版《X苏区宣传工作研究》《红四方面军女红军故事》《X文脉》等红色文献资料和故事专著。不断丰富主题教育内容,自党史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先后举办《红旗漫卷X》《永远的女红军》等精品陈列展览X余个,持续开展缅怀祭扫、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红领巾讲党史”等线上、线下特色活动X余场次,X革命根据地博物馆、X苏区将帅碑林、X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打卡地。创新利用手段与展示方式,推出《X革命根据地斗争史》《战疫长歌》等VR全景数字馆,《带血的土地册》《大摆火牛阵》红军故事AR、连环画等2000余册,进一步增强公众体验感和参与感。

(四)强化红色资源保护。

系统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全面摸清红色资源保存现状和保护需求,编制了《X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计划书》,储备各类项目X个,概算资金X亿元。”十三五”以来,全市共争取红色文物保护专项资金X亿余元,实施了本体修缮、数字化、预防性保护、展示利用、三防工程等项目X个,极大地改善了红色旧址遗址、红军石刻标语、馆藏红色文物保存状况。加强红色资源评估定级,X年以来,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等X处革命文物被公布为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X件馆藏红色文物被鉴定为珍贵文物。

(五)强化红色资源利用。

依托丰富资源,建成以革命文物为支撑的国家XA级旅游景区X个、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X个、红色村史馆X个、各类教育基地X余个。打造”X苏区行•从心再出发”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X条、研学旅行线路X条,建设特色研学旅行基地、营地X个。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史教育活动,立足X个全国爱教基地和全市红色资源,按照”X+N”红色文化教育总体布局,探索实施”基地+学院+党校”融合办学模式,积极承接全国、全省各地党员干部学习、研学活动,截止X月底,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X亿元。

近年来,我市爱教基地建设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时代发展和国、省布局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红色场馆功能发挥不足、红色资源保护投入不够、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红色文化挖掘、文旅融合不深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水平的整体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抢抓国家政策红利和黄金机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打好这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持久战、攻坚战。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教育基地建设。

对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指标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展陈讲解、社会效益、内部管理、科学研究等内容,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X个、省级X个、市级X个。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档升级,对X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新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X苏区纪念馆等实施全面布展和改展。抓好X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及周边区域整体提升,推动X苏区王坪国家XA级旅游景区创建,力争X年创建成功。聚焦打造

”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和”X渝研学旅行首选目的地”三个目标,将X苏区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打造为红色研学示范基地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加快X干部学院建设,推进市县党校资源整合,完成迁建工程,争取建成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教育基地。

(二)加强红色精神挖掘。

依托X干部学院、X文化研究院等,大力引进培育一批红色文化旅游规划师、红色文化研学指导师、红色文化研究员等专业人才。围绕X苏区、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主题及重大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系统开展百年党史文物、文献、档案、史料调查、征集和研究工作,打造推出一批具有X特色的原创性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利用红四方面军入X周年契机,高规格举办X苏区学术研讨会,充分调动和发挥相关专家、学者和研究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辑出版一批研究成果,扩大X苏区影响力。建立革命文物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展示、缅怀纪念活动,推动革命文物展览”七进”,扩大革命文化覆盖面。创编红色读物,持续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进学校、课堂、教材,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精神。

(三)加强红色资源保护。

继续实施X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强对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苦草坝后勤中心革命旧址群、恩阳古镇革命旧址群、X城区革命旧址群等文物核心传承区和连片区的保护和利用。高标准推进X片区红军文化公园建设,编制《X片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总体规划》《X片区

•X红军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启动南龛红军文化园、得汉城后勤基地保护展示利用等试点建设工作,形成”一廊、两核、多点”的红色文物保护利用格局,让红色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惠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篇8:遵义教育与红色文化

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代表的长征红色文化每年吸引近亿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遵义已成为贵州的一块经济热土和文化圣地。 在有“遵义”这一名称的1300 多年里, 特别是本世纪30 年代以来, 遵义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 积淀了丰富而瑰丽的历史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 最终升华为一种自强不息、代代相传、不断创新的遵义教育精神。

一、遵义教育的历史底蕴。

汉文化在遵义历史文化中居主导地位。在遵义, 汉有三贤:盛览、尹珍、舍人;清有三儒: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他们接纳贤士, 开办学校, 传播文化, 研究学术, 兴办实业, 促进了古播州 ( 遵义) 文教事业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杨粲墓、黎庶昌故居、蜀汉石刻、望仙台石窟、袁锦道故居等历史文化遗址。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新的时代孕育了一代新的教育文化名人, 如黔北作家群体中的蹇先艾、何士光、李宽定、石果、石定、石永言、李发模、赵剑平等人, 书画界的孟光涛、祝焘、叶景文等人, 外交界的文化人宦乡、韩念龙等人, 都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熠熠生辉。为遵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

二、遵义会议的特殊内涵。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我们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长征之所以胜利, 就在于我们党在遵义会议后, 彻底脱离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根据中国的实际指导中国革命, 根据党的实际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处理中国革命的问题,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 遵义会议是开端。这些工作作风, 推动了遵义的教育和社会进步。遵义会议为遵义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实质内涵。

三、浙大西迁的思想传递。

红军长征胜利后不久, 一支文化长征的队伍由浙江出发, 1940 年到达遵义, 这就是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在遵办学7 年, 为我国保护了老一代的知识分子, 如竺可桢、王淦昌、苏步青、陈建功等赫赫有名的科学家, 同时培育了一大批包括遵义籍青年在内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队伍, 并把先进的科学文化引入西南地区, 把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学思想与遵义历史文化传统相互交流, 相得益彰。英国科学家、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于1944 年两次到遵义, 对浙大科研水平学术空气给予高度评价, 称之为“东方的剑桥”。今天, 遵义开发利用的电力资源、锰矿资源、生物资源和至今仍在大面积栽种的蚕桑、茶叶、油菜, 就是当年浙大帮助引入的。浙大在贫困和苦难中, 培植和成长起来的科学思想、求是作风和创业精神, 使遵义人更加重视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 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 战胜愚味无知,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遵义教育奠定基石。

四、改革开放的实践结晶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遵义教育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遵义传统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展开教育工作。1996 年, 遵义县就获得国家颁发的基础教育先进县。遵义教育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 先后提出了既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又符合遵义教育客观实际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原则。现代遵义教育工作者的朴实、牺牲、进取精神, 创造了遵义现代教育的辉煌。

五、红色文化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红色文化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遗址、遗物、纪念物等物质文化和在这一革命过程中孕育出来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文学艺术, 以及人民领袖、将军、烈士及老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事迹等非物质文化两种形态。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和富有理想、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民族品格,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之一,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遵义, 这座充斥着红色记忆的城市始终巍然矗立, 等候着每一个“寻根”的人前来叩问峥嵘历史, 同时感受时代发展为其带来的欣欣风貌。镶嵌在记忆中的红色符号时光飞逝, 记忆不褪。

遵义, 是一块神奇而炽热的土地, 这块土地创造了无数个中国革命里程碑的红色标记。目前, 遵义先后完善和开发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苟坝会议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战役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街、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四渡赤水博物管、乌江渡等红色教育基地, 教育资源特别丰富。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意蕴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它蕴涵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鲜明写照;蕴涵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改革创新精神, 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蕴涵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和精神境界,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六、红色文化教育基本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挑战。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对学生产生着思想冲击, 我国社会转型中遇到的种种社会问题也常常引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困惑。

红色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遵义人民培育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遵义精神。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构筑起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学生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 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现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各种思潮、各种价值观并存, 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 重温老一辈的红色岁月, 了解红色文化, 潜移默化地使青少年学生接受更多的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也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大气优秀作文下一篇:公司考勤奖惩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