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旅游心得

2024-06-26

遵义旅游心得(共8篇)

篇1:遵义旅游心得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

——2010级医学影像2班 程焱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我来到了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城——遵义。

刚踏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我便被这座城的一切所感动。这里没有上海城的高楼林立,也没有成都人的小资小闲。这里的楼层不高,人们穿着朴素,偶尔能见到少数民族的服装,看起来有几分野蛮,但更多的是热情与勤劳;时常能看到街头的“背篼”成群结队,打牌或席地而睡。然而这座城最特别的地方还是要属其地貌与其散发的气息,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里的山与城相处的是如此之融洽。它拥有贵州特有的山区的乡土风情,又不失大都市的繁华热闹,更是三伏天的避暑胜地,恐怕没有那座城市能与之抗衡。这座城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更是无与伦比。

到这里,我便直奔盼望了已久的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老城子尹路,这条路也称红军街。由于会址正在维修之中,故只能看到其外观。这座楼是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听导游讲解,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30年代最宏伟的建筑。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

随后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馆里一间小屋基本复原了遵义会议室的原貌,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摺叠靠背椅,共20张,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此次会议的与会人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又名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等人。其中一位还是被担架抬进会议室的。虽然这是复原后的场景,但我似乎看到了一位位与会人员激扬文章,踊跃辩论,指点江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在这一刻开始改写,而国民党面临的,将是党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馆内陈列了不少当年红军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送给百姓的东西等。其中最有趣的便是那些门板,上面写满了宣传标语。当年红军部队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凡是会写字的红军,每天必须写一条宣传标语。从这些标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军民团结一致,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以及老百姓对国民党的憎恨和对革命的热情。这些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弊病。

在参观的途中,也观看了几部短片,其中最让人振奋的便是被称为长征途中的神来之笔的四渡赤水之战,连世界顶尖级军事家都为之赞叹。

刚刚在遵义会议上选为政治局常委的毛泽东,在摆脱国民党企图用40多万重兵围剿红军的转移途中,发现土城道路两旁是山谷地带,而侦查情报表明,后面只有4个团6000多川军在追击,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在此打伏击,消灭孤军深入的郭勋棋模范师。得到朱德、周恩来的支持。可由于情报有误,敌人不是4个团6000多人,而是6个团10000多人。战斗打了几个小时,却无法取得预期胜利,而各路追敌正奔集而来,可谓灭顶之灾几乎就在眼前。毛泽东果断决定迅速撤出战斗,渡赤水西进,从而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蒋介石得知红军一渡赤水后在扎西一带作短暂休整,急令滇军孙渡部和川军潘文华部从南北方向向扎西推进,周浑元纵队主力从白蘭、叙求进击,企图聚歼红军于扎西。毛泽东看清了蒋介石的意图,分析敌人的兵力调动,造成黔北空虚。于是,他立即命令部队“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在二渡赤水的几天内,红军连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克遵义,歼敌2个师又8个团,毙伤2400余人,俘虏3000余人,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这是长征以来红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蒋介石痛心疾首地说:这是追剿红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扎西扑空后,蒋介石亲飞重庆指挥围剿,当他发现红军在遵义以北地区集中之时,命各部紧缩包围圈,妄想围歼红军于乌江之西,巴黔大道以东地区。毛泽东洞察秋毫,将计就计,故意在鲁班场地区徘徊,摆出一副寻找战机的样子,待敌人被我调动之后,即命红军从茅台镇西渡赤水(三渡赤水)。

红军三渡赤水后,敌人的追剿部队仿佛是按照毛泽东的调度一般,纷纷沿路西进追击。而此时,毛泽东神机妙算似地命令红军乘机东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敌兵空虚的贵州境内,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顿时惊慌失措,急令云南省主席调滇军昼夜兼程,火速驰援贵阳。然而,蒋介石不知毛泽东逼贵阳的目的是调出滇军,果然中计。待他清醒过来之时,毛泽东指挥红军西出云南,在几乎不设防的金沙江的皎平渡口,2万多红军花了六天时间全部渡过金沙江,把几十万追剿的敌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这场战役使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它是我军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也是毛泽东人生中最得意的一笔。

从会址出来,沿途到了红军山,参观山中的革命烈士纪念园。山下大型的革命英雄形象的石雕左右对应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大门。沿梯而上迈过据说是365节的台阶,便可看到烈士纪念碑,其屹立在半山腰,一如革命先辈们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最后,当然,也不能错过毛主席故居。此次旅游如了我愿,虽然一路下来身体疲惫,但心中的情绪确难以平静。遵义会议、青杠坡战役、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一幕幕历史剧在脑海重演,国民党军对红军的围追堵截与严刑拷打,对老百姓的欺压摧残,我空气中散发出一阵阵的血腥味道。然而,红军仍不怕远征难,哪怕万水千山,他们仍若等闲。我感受到了军民共乐的喜悦,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那段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革命历史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可它带给我们的无论伤痛还是那种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消逝。我们原本应该谨记那段屈辱并终生为和平而奋斗不止,然而,这几十年来,世界从未停息过战争,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吗?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喊着铸剑为犁,要谨记历史,发扬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是我们的行为上为何又与之背道而驰呢?名不副实啊,中国人病了,地球人都病了,而且病的不浅。那些呼喊,那些精神,早已被我们冠上的“所谓”二字,早已成为了龙门阵的一部分。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胡锦涛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说道“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行动起来,那么中华民族将成为最伟大的民族!

红军曾用过的部分武器(实物)

篇2:遵义旅游心得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逐渐走向了成熟。今年7月15日,我和我的爸爸一起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一睹了它的风采。

我们乘坐旅游大巴来到了贵州省遵义市。午饭后,我们便徒步来到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大门。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砖木机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灰色的砖墙,乌黑的瓦片,深红色的门窗和木制的楼梯和栏杆,显得朴素、大方。导游告诉我们说:“别小看了这幢楼,它可是国民党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著名的遵义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我感到惊讶,这座不起眼的房子,竟是遵义会议的举行地?真是不可思议!接着,我们来到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展厅。进入展厅,我就被不计其数的展品所吸引了。我一会儿摸摸这儿的雕像,一会儿看看那儿的文字介绍,一会儿听听导游的讲解,“忙”得不亦乐乎!

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我懂得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从此以后,我更加敬佩我们伟大的领袖——---了!

篇3:遵义旅游心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在不断成熟和更新, 对旅游产品越来越关注其是否具有体验性和文化性。而红色旅游正好极大的满足了旅游者这一消费心理。那么, 何谓“红色旅游”呢?它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 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 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可谓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经济相结合的产物。

遵义市作为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革命老区, 如果能将目前已经有较高知名度、较高价值且真实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充分将这种特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将极大加快遵义的经济发展速度。

二、遵义红色旅游SWOT分析

1. SWOT分析概述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 (Opportunities) 、风险 (Threats) 、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es) 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以寻找制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2. 优势分析

(1) 气候优势。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 雨热同期,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3--18摄氏度, 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因此, 温暖湿润的气候, 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 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尤其是毗邻“火炉”重庆市, 而重庆作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 经济发展迅速, 当地居民的出游能力不容小觑。遵义优良的气候资源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会使遵义成为重庆市民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2) 旅游资源优势。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而其中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更是有较高的知名度。遵义荟萃了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长征文化精华。特别是“遵义会议”及其精神这一品牌, 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遵义市作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已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 “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此外, 遵义市内的红色旅游资源近100处。其中, 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 省级保护单位10处, 而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8个景区分别通过国家级AAAA级、AAA级、AA级景区验收。

综上,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已形成一定规模, 具备了“分布范围广、密度高”的特点, 这为该市打造景区旅游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 机遇优势。近年, 国家大力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 也开始重视遵义红色旅游的推广。据悉, 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正在编制贵州的红色旅游专项规划。而遵义近几年与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联合举办五大革命圣地红色旅游论坛, 也为其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此外贵州省旅游局和遵义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遵义旅游发展合作备忘录》, 加快推进遵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推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包括旅游的规划、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的招商引资、旅游的管理、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人才的培训等等, 这对于是遵义的红色旅游更好更快发展是一次良好的机遇。

3. 劣势分析

(1) 交通劣势。遵义市位于川黔渝的交通要道, 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 但其通达性依然很差, 长线游客来遵义旅游的话, 需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此外, 该市的机场航线较少, 这严重制约了本市旅游的发展。

(2) 人才劣势。由于旅游行业具有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因此, 不论是产品的开发, 还是景区的规划设计甚至是对外宣传促销都离不来专业的旅游人才。而当前遵义市的旅游从业人员中, 缺乏正规而又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素养, 在对客服务时, 就难免会产生很多疏忽或急功近利的现象。况且, 近几年又是遵义市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时期, 旅游专业人员的缺乏, 势必会对该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竞争劣势。虽然遵义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但其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其他省市的红色旅游区相比, 并不占明显的竞争优势。以与遵义相邻的湖南省为例, 湖南可谓是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其不但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红色资源组合, 而且还有根深蒂固的品牌优势。这些对遵义来说, 无疑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4) 品牌劣势。遵义市内的红色旅游资源:“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等, 都是不可多得的长征文化旅游精品和品牌。但是, 很多国内游客一般仅仅了解遵义会议, 而对乌江战斗遗址、娄山关、海龙囤、杨粲墓等红色旅游景点, 他们根本都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可见, 遵义市还未在整体上形成红色旅游品牌效应。

4. 对策分析

以上提到的几点劣势, 对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 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具体对策如下:

(1)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以增强市场吸引力。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建设旅游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增加红色旅游市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以饮食为例。在遵义, 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主要有遵义羊肉粉、刘二妈米皮等。但这些美食欠缺“红色“味道。为此, 可以在农家乐里, 推出一些类似当年红军吃的饭菜, 比如由几种野菜煮成的野菜粥等。相信这些别具一格的“红军餐”, 对于大多数吃惯了细米白面的游客来说, 别有一番新意。

除了饮食方面, 红色旅游接待的基础配套设施还有待改善。例如住宿条件上遵义市还需加快建设星级酒店的建设, 重视对服务员素质的培养。另外还可以考虑发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型酒店, 来吸引和留下短途旅游的游客。

(2) 重视对旅游人才的培养, 提高整体素质。虽然遵义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先天良好条件, 但仍需有专业的旅游人才作为支撑。首先, 重视对导游人员的培养。作为一名导游人员, 要直面游客, 可谓肩负把遵义红色文化推向外界的重任。其一言一行, 对游客而言, 都代表着遵义市乃至整个贵州省的形象。因此, 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对发展遵义地区的红色旅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 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对外的宣传促销, 都需要有一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管理队伍作后盾。

(3) 深挖产品内涵, 形成竞争优势。“遵义会议”无疑是遵义市进入全国旅游市场最具竞争力的旅游品牌。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可以围绕“转折、神秘”这一主题。在现有以“遵义会址”为核心的纪念体系基础上, 对其内涵不断的研究和挖掘。加快娄山关、乌江、四渡赤水等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步伐, 力求尽快投放市场。

另外必须摒弃传统的红色旅游方式, 具有创新精神多开发体验型、参与性强的红色娱乐项目, 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比如在遵义也可以建设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的主题公园, 把红军长征沿途的景点浓缩为一体, 让游客仅在遵义就可以感受到整个红军长征途中的所有风光, 同时让游客以红军的身份参与进来, 亲身经历一番。

(4) 加强区域合作, 共同开发旅游产品。红色旅游资源以其特殊性和跨区域性, 决定了红色旅游开发必须走区域合作之路。遵义红色旅游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要走开发型旅游发展的路子, 加强与其他旅游区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赢、共谋发展。因而遵义在开展“长征”主题红色旅游时应同外省部分景点实行区域合作, 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把中国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成具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 历史使遵义留下了永不泯灭的红色印记。如今, 我们通过对红色文化内涵不断的进行研究、发掘, 达到带动遵义市甚至整个贵州省经济水平全面提高的目的。努力使游客在畅游遵义的真山真水中回归自然, 感悟丰富的民族文化, 接受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简言之, 就是让游客在历史遗迹中感悟长征文化、在青山绿水中体验红色之旅。

参考文献

[1]李永乐.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商业时代, 2007, 1.[1]李永乐.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商业时代, 2007, 1.

[2]张群, 赵亚.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2007, 2.[2]张群, 赵亚.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2007, 2.

篇4:遵义红色旅游环境保护初探

关键词:遵义 红色旅游 环境保护 建议

有“转折之城”之称的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这给旅游环境带来了很多问题。

1 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旅游环境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涉及旅游目的地、旅游依托地(其中又以旅游目的地为主),并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构成的复合系统。”[1]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应该是一个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没有受到破坏和污染,并且能够满足旅游者观赏方面的要求,适应旅游者行为心理活动的地区。那么,红色旅游也是如此。

随着红色旅游的日益旺盛,遵义许多配套的旅游设施相继进入了历史的舞台,各大旅游酒店的兴建及其他一些旅游设施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加之人们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没有安装一些处理生活垃圾的装置,导致这些垃圾进入附近的河流、湖泊或者地下层,从而衍生到地下水和附近河域的污染。这些污水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身体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性的伤害。其次,由于旅游者的不断增多,旅游交通工具的增加,导致旅游交通所产生的废气量迅速上升以及大量噪音的侵袭。第三,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大量兴建工厂生产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旅游实物,而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气加重了遵义空气质量的污染。第四,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将食品带入旅游景区内,食用后随处乱扔,日积月累,景区已不再是旅游者愉悦身心的地方,反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垃圾场。这严重超过了景区植物、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范围,影响到景区美观程度的同时导致环境恶化。

1.1 遵义红色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足

随着大量游客涌入,超过了遵义红色旅游区本身的承载能力,给大量的历史文物遗迹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提前结束其存在的寿命。遵义会议留下来的珍贵历史遗迹——遵义会议会址已经翻修多次了,这类古建筑在接待成千上万游客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或多或少的破坏,例如红军山红军铜像的腿已经修复无数次。

1.2 游客来遵义游览过于集中

游客来遵义参观会址、红军山等红色旅游景点的时间,大多集中在节假日、双休日,这导致游客过度集中,住宿、餐饮、交通的骤然增长,造成城市和旅游景区过度拥挤。这不仅考验城市的接待能力,而且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承载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1.3 当地居民的不合理操作

红色旅游区内出现当地部分居民把自家种植的农产品带入景区内进行销售,这种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旅游管理部门及景区管理人员的批准,这给遵义红色旅游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强买强卖、不使用文明用语、宰客以及和旅游者发生正面冲突等一些不合法行为。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会毁坏自身的形象,给遵义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1.4 专业人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遵义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旅游行业人才和环境保护人才的缺乏,导致在开发规划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旅游环境的承载力以及对旅游环境的保护。目前,人们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旅游环境的保护并不是十分看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遵义也是如此。

2 遵义红色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在开发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配套设施时,首先要考虑环境的重要性,安装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转变为一般或者优良水质后再排入附近的河流、湖泊。遵义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规,保证此项工作的实施,并充分运用其监督职能,对不服从规定的个人或者企业进行监管并予以处罚。其次,大力倡导人们出行使用无污染节能的交通工具,比如电动车、自行车之类的无污染交通工具。遵义市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在城市开发新型汽车燃料,减少和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提高旅游环境空气质量。在农村,为村民兴建大量的沼气池,提高農村清洁能源使用率,使红色旅游朝着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第三,在景区景点周围增加树木的种植量,提高司机的环保意识,减少噪声对于旅游者的伤害。第四,在旅游区内,对风格不一的建筑和设施进行整改,尽可能的使其与整个旅游环境相协调,达到人们的审美要求。如老城,可将会址周边房屋进行适当改造,使之与遵义会议会址相协调,给旅游者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2.2 加大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制度

在旅游者出行的旺季,遵义旅游部门应尽量安排人员负责各大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展,在旅游景区景点进行环保意识宣传,让外来游客和本地旅游者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对那些不遵守相关规定而破坏环境的旅游者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不按规定进行旅游操作的景区景点进行整治。尽量在既不影响环境,也不影响旅游者积极性的情况下进行旅游活动,达到环保、创收两不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的要求,引进先进的旅游环境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对红色旅游环境进行综合监测,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时作出应对策略,改善旅游环境质量。

2.3 走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道路

近几年,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也不断地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是指:“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2]遵义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把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科学开发,统筹规划旅游路线。在遵义各地区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在全市人民心目中树立一种强烈的生态旅游价值观。加大各地的生态建设,完善现有的生态基础设施,改善不合理的生态现状,利用遵义强大的生态旅游资源,走出一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道路。

2.4 实现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上,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3]在规划红色旅游设施、设计红色旅游线路时,应尽可能避免那些生态环境脆弱、动植物稀缺的生态区域。大力倡导绿色旅游,在旅游区建立绿色旅游饭店,拓建绿色旅游交通,生产绿色旅游商品,修建绿色旅游娱乐设施,永远把“保护性开发”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主题,不可以重蹈“先破坏、后整治”“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大对高校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高红色旅游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红色旅游环境的保护做好人才储备。

3 结语

“旅游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是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两者相互依赖且相生相克。旅游开发是以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为依托,同时又是以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为代价。”[4]所以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一定要先考虑旅游环境的保护,适度开发,有效利用,在旅游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上旅游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革命转折之城”——遵义,一个红色旅游城市,要让红色旅游与环境彼此依托,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环保中发展红色旅游业,以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颜文洪,张朝枝.旅游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

[2]史本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10.

[3]周永广.旅游业环境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8.

[4]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94.

基金项目: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基地项目:“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以遵义为例”(编号:12JD153)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篇5:遵义旅游心得1000字

四洞沟

我们来到了贵州赤水,这是旅行的第一站,游玩赤水著名景点四洞沟,大门前有一些假的大熊猫,啃着竹子向我们挥手,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是大自然遗落在密林深处的四道奇观,分别是水帘洞瀑布,月亮潭瀑布,飞蛙崖瀑布和白龙潭瀑布,每个瀑布都风格迥异,各有各的特色。

来到一洞,第一眼就让我震惊,只见一条巨大的银幕挂在山上,又直泻入深涧,河水翻腾着汇入大河,向一个全新的世界出发。

在银幕后面是一个横贯瀑布的水帘洞,这里就像一个剧场,前面是银幕,后面的演员正在准备,瞧,石凳,灯光,水雾,彩虹都准备好了,只等大戏开幕了。

来到二洞,这是一个小瀑布,很宽,但落差很小,不注意还以为是一个堤坝。三洞瀑布中间有块石头,仿佛一只大手想接住瀑布一样,一路上我和几个小朋友调皮的在林间小道上穿来穿去。终于来到四洞,这个瀑布最高,但水量小,没有欣赏多久就遇上倾盆大雨,所有人顿时变成落汤鸡,狼狈地跑回车上。

赤水大瀑布

满怀兴奋,向着第二个景点赤水大瀑布出发,我和周哥兴致勃勃,沿着弯曲的山路,一路溪水潺潺,一路虫鸣鸟叫,一开始就冲在前面。当我停留下来观看螳螂和蚱蜢打架的时候,周哥先跑了,转眼间便没影了,当我马不停蹄的追到他时,他居然在瀑布脚下等了我半小时。

远远地我便听到巨大的水声,一步步靠近,水雾也铺天盖地的袭来。站在瀑布脚下,只见瀑布从天而降,真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壮。顿足一两分钟,浑身就湿漉漉的,很凉爽,人们争先恐后的在观景台上拍照留念。

这个景点可不是吹出来的,虽然没有黄果树瀑布的名气大,但瀑布的水泥沙重,呈现出一片红色,心想:这可能就是赤水大瀑布的来历吧。于是,我弯下腰,取出一个透明的瓶子装下一点赤水来作纪念。

遵义

我们来到遵义,住了一家比较好的酒店,第二天一大早,便去参观了---开会的地方,大人还专门请一个解说阿姨为我们讲解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终于完成25000里的长征的历史,我仿佛又感受了那段峥嵘岁月。

梵净山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梵净山,这里是5A级景区,虽然山很高,但我们又坐缆车又坐索道,很快到了山顶,那里的路很陡、很高,一路上怪石嶙峋,云雾缭绕,还有很多动物陪伴。

梵净山最出名的可不是瀑布,而是石头,但也不是玉石,钻石,这里的石头造型奇特,石头就像厚厚书本一样层层叠叠,当地人称之为“页岩”,虽说一层很薄,但团结就是力量,一层一层组成许多奇观。

据说景区的标志就是山上的蘑菇石,它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石头重叠而起的,远看像,走进觉得一点也不像蘑菇,真奇怪。在他的旁边还有块雄鹰石,仰望展翅欲飞的雄鹰石,我感觉自己非常渺小。

篇6:遵义的旅游导游词

所处位置及地形

海龙囤遗址位于遵义西北30余公里处的太平乡龙岩山,又名龙岩囤。它居群山之巅,群山环峙、孤峰挺立,形如细颈葫芦,北、东、南三面临湘江河之主源“白沙水” ,全是绝壁;后为一蒂,仅羊肠小道通到“白云台”、“金鼎山”一带的深山大箐。面积1.5平方公里,植被完好,山川险峻,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 年代

据文献资料推断,海龙囤的始建年代应不晚于宋宝?五年(公元1257年),是在抗蒙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军事屯堡。此后历经修葺。明万历年间,杨应龙主政播州时进一步加固城墙,并于囤前筑九关,意欲使之成为“子孙万代之基”,不料却在不久后的16初夏毁于“平播”的战火。

背景历史

唐朝时,以当今遵义为中心的“播州”广大地区被“南诏国”彝人占领,公元876年,朝廷派杨端前来平乱。事平后命杨端“世袭”播州,建立了持续七百余年、共29代的杨氏土司政权。

明朝末年,杨氏29代“土司”、骠骑将军、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与川、渝地方发生矛盾,后激化为军事冲突、演化为叛乱。1600年,国力衰竭的明朝廷最后倾全力调8省之24万军队分8路发动“平播之役”。“龙岩囤”被焚毁,后又被易名曰“海龙囤”。意为“龙困于海,不能再兴云复雨”。播州从此“改土归流”、分为两府,一曰平越府,划与新建的贵州省;一曰遵义府,隶属四川省。

挖掘过程

3月,贵州省文物局正式启动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4月23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衔的联合考古队在副所长李飞的带领下进驻海龙屯,展开田野考古工作。

此次考古使用了全站仪对考古现场进行全面测绘、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和航拍与航测。 海龙囤完全是一座城的建置。其规模庞大,占地1.59平方公里,城垣、城门、月城(瓮城)、衙署、军营、校场坝、敌楼等一应俱全。城墙状似“9”字形,绕山巅一圈,囤前留一条“尾巴”随山势逶迤而下,东南接山险,接近于“一字城”的设置。东西两端城墙保存较

完整处,高达七八米。囤后设后关、西关、万安关三关(后两关为吊桥关),两两围合为土城、月城,形成两重瓮城的格局。囤东上囤道沿城墙蜿蜒,必要处设以关隘,以扼其要,如今尚存者有铁柱、铜柱、飞虎(三十六步)、飞龙、朝天、飞凤六关。囤内沿城墙的高地及险要处,遗有“四角亭”

“绣花楼”等遗迹,可能为查看敌情的敌楼。囤内最核心的遗迹,是坐落于中央偏西处的两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居南者当地人称“老王宫”,居北者为“新王宫”,彼此相距约200米。均因山取势,从东北向西南逐级抬升,占地各2万平方米左右。

“新王宫”是此次工作的重点区域。由于大量遗存裸露于地表,工作中采用了调查、勘探、试掘与发掘相结合的办法,基本厘清了它的总体格局。环“新王宫”城墙的发现,是此次发掘最大的收获之一,它框定了“新王宫”的范围,使厘清格局成为可能。城墙土石混筑,长504、宽近2米,保存较好处尚高出地表1米许,多处则未在地表留有痕迹,因此长期未被发现。“宫墙”围合的“新王宫”面积达1.8万平方米。其内建筑因山取势,大略分作五级,逐级抬升。其规制:正堂居中(今海潮寺),前有天井,侧有两厢,中为甬道,前为九级踏道,前为大门,两翼有八字石墙,外接“宫墙”,门前复为踏道。正堂后有穿堂,后接建于高台上的后堂(F7),此为正衙,面阔五间,明间设须弥座雕龙石榻,传为杨应龙“宝座”,今座尚存,榻已佚。此一组建筑构成“新王宫”的中轴线,方向为38°,正前有山峦遥遥相对。镇于“新王宫”中央的海潮寺始建于平播后不久的16,后历经多次重修。中轴线两侧由多栋建筑组合而成的数重院落栉比鳞次,不完全对称。后堂之右(背对“宝座”、面向大门之左右,下同),有一方池(C1),中央深陷,今仍为井,与其前一屋(F1)连为一体,池中之水用暗沟经F1底向右引出。F1与后堂间有小道间隔。F1前、正堂之右,为一组两进院落(F10),正房(F10-1)居中,砖墙厚实,设考究石窗,其前两侧有廊,中为天井,前横一屋(F10-2),再前为庭院,有踏道上下;正房内出骨质戥子1件,陶权2件,另有鹿角等;屋内地面经后期扰动较甚,中掘深坑;结合种.种,疑其为囤中府库。F8前及其右侧,尚有房屋数组,或破坏较甚,或尚未清理。后堂之左,系一组四合院式建筑(F8),由正房、左右两厢及“前廊”(破坏较甚,结构不明)组成,中央天井深陷,或兼具蓄水防火之功;天井内出石质砚台、青铜象棋子(仕)各1件,结合“严禁碑”中“书房听点题单”句,疑其为书房。以上F1、F7和F8共用一石砌台基,台基高约2米。F8前、正堂左侧,是一栋面阔五间的

建筑,仅局部揭露;其开间不足2米,颇显狭小,但做工极为考究,屋内墁砖二层(底层为长方形砖,上层为方砖),间铺5厘米厚细沙;结合“左祖右社”的普遍建置,颇疑此系供奉祖先牌位的“杨氏家庙”。F8左侧系一高台,因山所建的台基高约4米,民间称“三台星”(F17),实为五台,逐级抬升,中央各设踏道;两侧山墙基用石雕枭混线,颇显精致;台之两侧前端设对称踏道,居左者通往“水牢”,实系一石砌券拱通道(L2);《平播全书》记杨应龙自缢于“卧房”,明军攻破后,于“后房”得其尸首,知卧房居于新王宫后端;结合种.种,疑F17即是土司寝宫。若推论不谬,则新王宫的整体布局遵循了“前堂后寝”的普遍模式。只是处于地形等因素的考量,寝宫未接后堂,而居于其左后方。“水牢”(L2)西邻F9,仅对其东稍间进行了清理,发现青花瓷片上万片,另有铁锅碎片、灶台、水槽等,表明此系一厨房。F9西端紧邻城墙处,有并列二坑,设进水孔和排水孔(排出城墙外),疑系厕所。“新王宫”及其附近共探明房址20余栋(组),限于篇幅不逐一介绍。

二、价值及研究意义

海龙囤是一处融保卫国家利益与维护土司家族利益于一体,集关堡山城与土司衙署于一身的土司城堡。它是为巩固中国西南边陲而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联合修建的防御性工事,它的修建因此融合了播州杨氏长期山城防御实践的经验积累以及当时中原普遍流行的筑城理念,以之为代表的山城与处在穆家川的平原城一起构成了播州杨氏的城邑体系,其内中轴线对称、正堂居中等做法,反映了土司对中央朝廷的精神认同。地方与中央的良好关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繁荣。杨氏的防务智慧甚至影响到钓鱼城的出现,以及明清时代该地区数以百计的堡寨的修建,从这个意义上讲,海龙囤是中国西南山地建筑的杰出典范。

偏处西南一隅的海龙囤,与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是中央与地方互动,家与国关系相互转换的重要场域,是中国唐宋羁縻之制和元明土司制度的产物,它完整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演变,也见证了杨氏家族统领下播州的辉煌与覆灭。

正因此故,海龙囤的发掘,对从考古学的角度推进西南土司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篇7:文化资源专题 遵义红色旅游

一、遵义红色旅游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

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

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第一,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目前,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等革命遗址。第二,长征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水乳交融。无论是国酒茅台,还是赤水、乌江、娄山关、凤凰山、湄江山水和茶文化等遵义有名的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都洒过红军的鲜血,都见证过当年红军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战。所以人们说,遵义绝大部分有名的风景区乃至遵义这座城市都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红飘带”。(二)劣势分析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地形地势十分险要。扼川黔渝交通要冲,为川黔渝门户,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虽然处于川黔铁路要道,但交通的通达性依然比较差,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省外游客需历经“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遵义,更由于目前遵义还没有民用机场,更加制约了长线游客来遵旅游,严重影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遵义经济比较落后,政府资金不到位,对旅游的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及管理的落后。住宿、通讯等旅游条件和设施比较落后,旅游人力资源比较缺乏都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三)机遇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旅游业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阶段。有关研究报告曾明确指出,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年接待人数和年均消费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1%,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可以预见,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是一个增长势头强劲的产业。近年,国家大力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遵义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些都给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遵义红色旅游的人数屡创新高,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加大和特有的长征文化,这些都给遵义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四)威胁分析

1.同类行业竞争剧烈

遵义虽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因素,受到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区的威胁,每个红色旅游区都有自己的资源竞争优势,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有高的区位优势,对遵义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与遵义相邻的湖南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其不但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还有根深蒂固的品牌优势。全省200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70亿元,旅游产值占到全省GDP的6.6%,红色旅游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对遵义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2.旅游市场变化迅速

在今后的旅游市场需求发展中,传统的观光性需求所占比重将下降,生态化的、参与性强的旅游市场需求比重将上升。市场需求细分化取代了原来的大众化旅游市场,旅游者不再热衷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崇尚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形式。遵义的多数红色旅游仅仅是静态参观为主,红色旅游产品的规划面临巨大的挑战。

3.旅游生命周期明显

由于红色旅游产品的特殊性,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受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影响明显,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的时段则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旅游的客源呈现出波浪式的起伏运动,有平平状态,也有高潮时段。由于红色旅游大都依靠革命纪念日的主题活动来宣传造势,吸引游客,其时效性较强,生命周期明显。

二、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对策分析(一)突出资源特色,深挖产品內涵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名副其实的转折之城,因此,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必须围绕转折、神秘这一主题。在传统的参观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活动内容,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的档次,改变单纯的图片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可以在历史街区、城市雕塑、主题公园等方面也围绕红色做文章,极大地彰显长征文化,突出遵义区别其他红色城市的特色。在遵义也可建设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的主题公园,把红军长征沿途的景点浓缩为一体,让游客在遵义就可以感受到红军长征途中的所有风光。在长征纪念园内,模拟红军当年长征过程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局面,模拟战场,让游客参与进来,感受红军当年艰苦生活,再现红军当年的英雄场面。

(二)整合资源,打造名牌

旅游业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就遵义而言,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四渡赤水出奇兵,摆脱了敌人围追堵截,被称为毛泽东军事史得意之笔;娄山关大捷抒发了中国革命的豪情壮志。这些资源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对游客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这些产品的开发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除遵义会议会址系列、红军烈士陵园较为完善外,娄山关、四渡赤水景区建设都还不成熟,四渡赤水品牌还处于传奇和历史故事的状态。因此,遵义应该充分发挥遵义会议会址这一品牌效应,继续丰富和挖掘这一知名品牌的内涵,拓展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大对娄山关和四渡赤水品牌的打造力度,把长征文化、国酒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和茶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促进体现“以红带绿”、“以红带酒”、“以红带史”、“以红带茶”的发展理念,以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三)宣传推介红色旅游品牌近年来,无论是旅游部门,还是其他相关部门,对遵义红色旅游的宣传推介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参加旅游交易会,举办节庆活动、制作专题片、举办摄影展览、请旅游经销商考察路线等多种营销手段,使遵义红色旅游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面对全国各地激烈的红色旅游市场竞争态势,遵义的红色旅游经营宣传还应出新出奇,通过促销的多样化,实现从“让人知”到“让人来”的变革。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公共性和旅游产品的不可流动性,在旅游市场经营上既要搞好形象宣传,又要搞好产品促销,如果形象宣传不到位,产品促销就有极大的难度。形象宣传应该是政府所为,首要的是宣传地方形象,然后宣传地方旅游形象。这种宣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一是广泛开展对外交往,如缔结友好城市、开展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二是通过创建活动,打造城市名牌,树立对外形象;三是利用省内外媒体进行宣传。产品促销应该由企业跟近宣传,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展开:一是参加旅游促销会;二是举办节庆活动;三是有目的地做市场推广工作。这样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双管齐下,提高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四)营造旅游环境,增强吸引力

旅游环境主要指行、游、住、食、购、娱等硬件设施及其服务等大环境。行要有通达便捷可人的条件;游要有独具特色的吸引物;住要有舒适安全的接待设施;食要有卫生可口的地方风味;购要有纪念意义的商品;娱要有形式多样的健康项目。

总体来看,遵义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但是,连接精品旅游线路的道路仍然不是十分畅通,其他配套基础设施也不是十分完善。政府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对旅游设施的建设,进行完善。在旅游住宿上改变没有高级酒店的现状,加快建设,以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壮大的旅游市场,提高接待能力。在吃上把地方特色小吃与红军饭食相结合,推出特色菜,把伟人喜欢吃的菜推荐给游客。餐馆的命名上也要体现“红色”,例如,像韶山有名的毛家餐馆,毛泽东最爱吃的红烧肉也值得借鉴。在购物品的开发上多开发长征文化和遵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纪念品。此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讲座加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和善待八方游客的意识,全方位地吸引游客。(五)加强区域合作,联动与协作开发旅游产品

篇8:遵义旅游心得

1 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遵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革命的摇篮, 中国革命转折之圣地, 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其中以遵义会议会址为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 扩散到周边有:红军山革命烈士陵园、毛泽东故居以及四渡赤水纪念馆和娄山关战斗遗址等资源分布。可见, 遵义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与此同时, 遵义地处西南山区,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潮湿, 雨量丰富;并且因其属于第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 使其地势崎岖, 由于地壳运动产生了丰富奇特的卡斯特地貌。虽然这种地形和气候严重影响了遵义其他经济行业的发展, 但却为遵义提供了许多宝贵自然旅游资源, 如:赤水的丹霞地貌、四洞沟瀑布、十丈洞瀑布、竹海以及桫椤保护区;习水的国家森林公园。

由此可见, 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质量高、极具代表性。遵义的红色文化因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受到世界所关注, 而遵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同时也得天独厚, 受到游客喜爱。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遵义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发展有许多不足之处, 严重阻碍遵义旅游经济的发展。

1.1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1) 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由于遵义的红色文化旅游多为橱窗展示、静态观光, 以图片、文物、文字为主, 缺乏娱乐性、体验性, 对景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乡土资源整合开发不足。就目前而言, 遵义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形式单一, 没有充分把其中的红色文化内涵挖掘出来, 显得流于形式不够深刻。例如:在游览红军山烈士陵园时, 游客只有跟着游览线路看一遍, 拍个照;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时, 游客只能跟着讲解员浏览会议室和各个房间进行陈列物的参观, 整个过程流于形式, 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2) 资源分散, 不利于集中连片开发

遵义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 但是不成系统。主要有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代表的一系列红色遗址类景区、娄山关战役遗址景区、还有四渡赤水红色文化旅游景区, 它们之间地理位置比较分散, 都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 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连片发展。除了遵义会址与红军烈士墓距离比较近, 能连在一起发展外, 因景点到景点的距离较远, 且交通不便, 致使遵义会址与娄山关、四渡赤水纪念馆等景点之间处于孤立的发展状态。

(3) 旅游交通不便, 服务水平低

遵义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一直都受到地方经济、文化大环境的制约。目前, 遵义的交通通达性有待提高, 旅游交通不便利。娄山关距离遵义市区仅仅38公里, 由于通条件比较差, 从遵义市区到娄山关大约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目前全国的旅游人才缺口是为200万, 同样, 遵义也缺乏具有专业素质和从业经验的旅游专业人才, 遵义的旅游人才缺口则更为严峻, 使得遵义的服务质量提高十分困难。

1.2 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

(1) 缺乏宣传, 知名度不高

遵义对外交流和沟通因地域环境的影响受到限制, 使得处于遵义地区习水、赤水相对偏远一带的生自然旅游景区知名度很低, 不被外界知晓。很多游客看完遵义会议等红色旅游景区之后, 就匆忙离开。遵义自然旅游资源本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桫椤原始森林、竹海、习水的国家森林公园等植物类自然景观, 还有四洞沟、十丈洞、丹霞地貌等地质类景观。神奇充满吸引力。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到位, 使得如此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被埋没, 比起与其差不多的张家界、九寨沟等风景名胜区游客量相差很多。

(2) 基础设施较差, 可进入性低

西南地区地势崎岖, 起伏大, 地形比较复杂,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平原地区比较困难, 耗资大, 耗时长。还有铁路、机场的修建也比较困难。因此, 遵义发展旅游业, 相对其它地区, 其基础设施较差。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旅游景区, 其可进入性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遵义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道路、铁路、飞机场等基础设施差, 其可进入性自然就低。

2 遵义红色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的探讨

2.1 打造成体系的综合性旅游线路

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遵义市老城区:有位于遵义丁字口的毛主席住居、位于遵义市红花岗的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凤凰路的红军烈士陵园, 除外在离遵义市区30多公里的桐梓县, 还有娄山关战役遗址, 习水县有四渡赤水遗址。这些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比较分散, 没有连成一片各成景区。在同一方向上, 有习水的国家森林公园、赤水的竹海、四洞沟、十丈洞、丹霞地貌等景点, 可以将这些景点连成一个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综合旅游线路, 大大丰富了游客的游览内容, 延长了游览路线。

2.2 以红色扬自然, 以自然促红色

遵义红色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是“转折之城、会议之都”。很多爱国主义教育游都不远千里来到遵义进行。红色文化游, 成为遵义旅游的一块招牌、一面旗帜。虽然如此, 红色文化旅游存在着很多问题:呆板、枯燥、内容单一, 无法让游客通过观光游览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多层次的满足。另一方面, 遵义拥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 对游客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但碍于交通设施不够完善, 加上宣传力度不够, 这些自然旅游资源被埋没和忽略, 知名度一直不高。许多游客参观完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就匆匆离开。完全错失了遵义自然旅游景区的巨大观赏价值。为此, 笔者认为, 必须把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结合起来, 以红色扬自然, 通过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吸引游客来到遵义, 进行观光, 在其过程中大力宣传自然旅游资源;以自然促红色, 把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融入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中, 通过红色宣传自然, 通过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2.3 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遵义在全国尚属欠发达地区, 经济并不是很发达,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遵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及自然旅游景区的资金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 改善投资环境, 广泛吸引海内外投资商, 加快遵义旅游业的发展, 以旅游促进景区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4 引进和培养相关旅游人才

在旅游资源上, 遵义拥有丰厚的条件, 但受经济水平低, 教育水平落后, 人口素质和环境等问题的影响, 遵义本土旅游专业的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 除了信息闭塞, 教学和实习条件也有待改善, 因此, 遵义需要出台相关政策, 加大力度培养人才, 加大资金引进人才。如:在遵义地方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 并给予大量支持, 鼓励其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开设地方旅游学校, 针对遵义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专门导游的培养;引进外省甚至国外知名旅游专家来遵义做旅游发展战略指导;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其它地区或景区的优秀人才来遵义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遵义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和自然旅游两种资源, 但是孤立开发的方式显然不能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趣, 也无法对两种资源进行优势互补, 发扬其长、避其所短。只有将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 打造成体系的综合旅游路线, 以红色扬自然, 以自然促红色, 并加大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引进和培养相关旅游人才, 才能使遵义的旅游业发展欣欣向荣。

摘要: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储备都十分丰富完善, 但是开发现状却不够完善。其中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存在着产品形式单一、资源分散、交通不便等问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宣传力度小、基础设施差、可进入性差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文章提出了将红色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的方式, 令其二者优势互补, 使遵义旅游业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自然旅游资源,结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虎, 吴国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以河南省确山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5) :7-9.

上一篇: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下一篇:学校新教师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