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2024-06-26

对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精选9篇)

篇1:对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教育收费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价格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的规定,价格监督等部门的检查,乱收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并末完全根治,乱收费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完善教育收费政策,健全教育收费管理机,确保城区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实现与中央商务区相适应的更均衡、更公平、更充实的社会教育,物价部门根据国家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门《关于开展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的精神,对我区的教育收费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就我区的教育收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一、我区教育收费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阶段

我区现有幼儿园35家,其中公办幼儿园有3家;国有民办8家;社会力量办学(个体、厂办、部门)24家。民办幼儿园占总数的91.4%。由此可见,学前教育正趋向社会化、市场化。目前幼儿教育收费实行按等级收费,取消赞助费。收费项目为保育费、困难班费、代管费三项。保育费公办幼儿园甲级250元/人.月,乙级150元/人.月,丙级120元/人.月,丁级90元/人.月。民办幼儿园可比照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标准上下浮动50%。困难班费早送、晚接5元/人.月。代管费80元/人.学期。

(二)义务教育阶段

我区现有小学29所,初中8所。义务教育收费项目为杂费、借读费、代管费、住宿费等四项。杂费:小学80元/生.学期,初中110元/生.学期,实施多媒体教学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校可加收20元/生.学期;借读费:小学300元/生.学期,初中600元/生.学期;代管费:小学150元/生.学期,初中260元/生.学期;住宿费:小学100元/生.学期,初中20元/生.学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不缴纳学费。对户口不在本地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或因其他原因并经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借读的学生,收取借读费后不再收杂费。代管费使用的范围为课本费、音像教材费、作业本费、讲义费、班会费五项,学期结束时学校应向学生家长公布代管费清单,多退少不补。住宿费只向住宿的学生收取,主要用于弥补学生宿舍日常运行费用,不得作为学生宿舍基本建设投资。

(三)民办中小学教育阶段

我区现有民办中小学6所,高中1所。目前民办学校教育收费项目为学杂费、住宿费、代管费三项。学杂费根据生均培养成本确定标准,民办初中学杂费4300元/生.学期,小学学杂费3800-3900元/生.学期;明珠实验学校学杂费小学600-2100元/生.学期,初中1000-4000元/生.学期。高中学杂费4800元/生.学期。代管费按规定项目列支,期末出具清单。

二、教育收费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对教育收费进行专项治理,我区在执行教育收费政策方面总体上做的比较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规范收费仍屡禁不止。2005年区物价局、教育局组织61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工作,据统计,自查上报不规范收费金额达11.02万元。主要表现为:

1、巧立名目收费。按规定中、小学收费项目一律由省、市物价、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各校只有按规定执行的义务,而无自立项目收费的权利,然而有的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用。如军服折旧费、车牌工本费、空调费、学籍保留费等。

2、扩大范围列支。按规定代管费列支范围为五项目,多退少不补,而有的学校扩大代管费使用范围,期末补收代管费等。

3、强制服务收费。部分学校违反规定为学生订购教育辅助材料、课外资料、报刊杂志、代购物品等存在牟利及变相牟利的现象。

4、违反规定收费。根据市物价、财政、教育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各项收费必须按学期收费,不得跨学期收取,而有的学校仍存在跨学期收取借读费行为等。

5、假捐资真收费。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同时也明确规定捐资助学不得与学生入学及学籍挂钩。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少学校违背这一规定,群众反映较大。有的学校为应付物价部门的检查,就让学生家长在事先印好的捐资书上签名、盖章,似乎是学生自愿捐款,而实际都是学校强行收费。

三、教育乱收费的原因

形成教育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大至有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不足。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职人员对国家物价政策和教育收费管理的有关规定不了解,对乱收费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从学生头上收点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为学校办点事业,又不是私人装腰包;有的学校盲目攀比,认为人家能收,我也能收,不明是非。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各校都在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加强硬件建设,但政府在财力上尚不能完全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然而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不同财力造成民各校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育师资、教育质量、教师待遇、学生来源,这几者之间的差异又形成严密的循环链条,导致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当学区之间出现教育质量不一时,有的学生就会通过择校方式转学,学校趁机向择校生收取捐助费,热门的学校待价而沽,要价甚高。

3、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旧城改造引起居住变化,出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和外来人员子女就读等问题,没能及时适度调整,使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不平衡、不合理。有的学校认为国家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资助教,但没有明确的政策界定,就出现捐资助教款与入学挂钩的情况。

4、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由于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优质教育资源的紧缺,而家长都想望子成龙,使乱收费有机可乘。有的学校为迎合家长们的心理,则利用教育收费政策和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使择校费日趋公开化且逐年提高,有的已超过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因此就存在着家长们一边强烈声讨教育收费,另一边千方百计托关系去交费这种现 象,致使收入的不同享受不同的教育资源。

四、加强教育收费管理的对策

1、提高认识,依法收费。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费、治乱、减负的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宣传《价格法》充分认识教育收费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学校依法收费的自觉性,保障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良好声誉,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调整布局,合理配置。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来杭就读增多,应及时调整教育布局,合理划分学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行重点学校和普通学[1][2] 校教师轮岗制度和重点学校收费按比例上缴,支持普通学校建设的制度,以减少乱收费问题的发生。另外切实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缩小校际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建设有城区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加大经费投入,合理制定教育收费。基础教育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计,政府责无旁贷。及时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制定教育收费要考虑城乡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而实行成本分摊与补偿,对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教育目的需进行适当区分。对九年制义务教育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全力办好义务教育,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的政策;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收费要根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有 关规定,按教育成本确定收费标准,进入市场参预竞争,实行收费备案制度。

4、加大宣传力度,制止教育乱收费。家长们普遍对乱收费行为敢怒不敢言。物价部门在工作中加强教育收费宣传,使家长们真正认识到哪些费该交,哪些不该交,以便于群众监督,制止各种教育乱收费。

5、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收费公示制。积极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提高教育收费透明度,依法纠正和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物价检查构机要通过对教育收费公示定期监督检查和查处举报,对不按规定公示或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的坚决依法惩处。[1][2]教育收费问题现状和对策探讨,财经金融的延伸阅读——规范教育收费工作自查报告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抓教育,抓规范,抓巩固,抓落实,抓提高等具体措施,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是群众对教育收费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篇2:对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首先,某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检查过于形式化,没有实际内容。为了迎合上级的检查,个别地区的学校可谓是大费心思。拿出正常的上班时间,甚至停下课来,加班加点造假,只是为了搞出一些所谓的“特色”,吸引检查领导的眼球。而因为这频频的检查,全校师生停下正在进行的课去一编一遍的打扫卫生着实让学校的教育本末倒置,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让检查本身成了一些校领导表功绩的绝佳的好机会。除此之外,大家的费劲脑汁整理的一些材料换来的却是一些上级领导的走马观花式的检查,没有一点实质意义。

其次,个别地区忽视了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教学的内在必然联系,对高中的期望值过高,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不重视,能换来高中学生学习质的飞跃吗?答案是很难。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最重要的阶段,切莫大意。过高的期望高中教育,忽略整个教育阶段的关联性势必得不偿失。

篇3: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作为公共教育的细胞,其活力所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所在,越来越成为教育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的关键。要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多方面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本文就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实施人性化教育等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外,更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统一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激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促使人们去做一种工作的精神状态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来自激情。”学生在学习中对学习知识的激情,即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当老师发现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讲,讲话,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打瞌睡,往往心里非常生气,认为这些学生太差了,然而就是没有想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没有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充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注意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教学的激情,学生没有学习的激情,那么教学通常就不会取得成功的。

2. 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方法是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的内容或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发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到备课充分,从问题的引入、学习步骤及过程的设计上进行研究和探讨。要抓住讲课的中心内容,以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通过相关问题的启发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全新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

3. 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间接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所引发的,它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摆脱学习的压力。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不断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时,就会爆发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愿望,间接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由间接学习兴趣所引发的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愿望,只有当他们看到或想到有可能成功时,才会更加努力奋斗,同时取得的成功又为他们争取新的成功提供激发学习兴趣的动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未来的社会更加需要有灵活应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着眼于充分开发可利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以优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教育是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应对职业变化的能力。

激发创新激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热情和愿望。

四、实施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人性化教育是面向21世纪先进的教育理念。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需要人性化的教育。

“人性化教育”又称为人本教育。人性化教育尊重受教育者内在的成长规律,以人为本,把个体作为一个教育系统而实施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最大潜能。人性化教育要求学校做到教学与管理都以尊重学生自身的人格与自由为前提,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学生引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之路,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1. 人性化教育要关注受教育者的心态

高校学生是人性化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教育专家认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心态。人的行为是受心态支配的,人性化教育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心态,进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和学生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待学生要持平等、宽容的态度,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或想法,教师应该予以允许和保护,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灵性,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每天都有一个愉快的学习心情。

2. 人性化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关怀,关注人的个性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实施人性化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学生间存在的差异。

在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中,都会涉及学生的智力因素。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体智力差异,应该关心和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不同的学生要因人而异,做到耐心而热情,让他们能尽量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状态。

在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中,还会涉及许多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有学习动机、兴趣爱好、个人情感、个人性格等。在教学中同样需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人性化教育中,要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个人情感更加纯洁,个人人格更加高尚。

在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中,每个人的优势潜能是不同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挖掘潜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从而真正让他们在人性化教育中达到个性发展,满足他们的个性特色要求。

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受教育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还要认识到受教育者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差异性,要因材施教,因个性差异而施教,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

高校教育具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它重视理论教学,更强调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问题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亲自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积极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以形象、直观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营造优越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杨银千.STP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和确立的依据.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2) .

[2]彭东.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述评.教育技术, 2004, (2) .

[3]常晓琼.论人性化教育的实施策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06, (04) .

篇4:我对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教育工作出现了两个发展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家庭教育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研究认为,中国家庭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标志是1980年第一个家庭教育团体—北京市家庭教育学会成立。15年后到1996年,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布第一个家庭教育五年计划,即“九五”计划,其后3年配套颁布了《家长学校工作意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标志着政府出面承担起主导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这是家庭教育发展中第一个转折点,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从此,家庭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政府主导、行政管理的发展轨道。

第二个转折点,从1996年起历经16年,以2012年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为标志,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由“重点发展”转变为“普及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提升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和指导服务水平。”以上三个方面目标,其核心是“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我认为,提出这个目标,是全国妇联七部委对家庭教育三十多年发展态势的一个判断,即三十多年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主要建在省、市两级,广大农村的服务空白较多。这种主要在城市等重点地区发展的倾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要转变到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这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由局部转向城乡全覆盖的历史性转变。“十二五”规划的这个战略性决策,又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家庭教育未来发展的格局,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我们已达成“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共识,即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为主体、企业参与,这种三方互动合作的格局。这就是现代社会三大组织支柱,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因此,社会组织、民间社团在家庭教育领域里,是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将来,还有第三个转折点,大概到“十三五”甚至“十四五”,在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后,要由“数量基本全覆盖”转变为“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为主”的新阶段。

“家庭文化”重在传“道”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对人类真正的研究不是人的研究,而是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对家庭教育真正的研究不是“教育”的研究,而是文化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文化是家庭教育的灵魂。

家庭教育,实质上是“家长教育”,是“双亲教育”。教育家长什么?或者说,给予家长什么?我认为,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道”,另一个是“术”。实践中,教授的更多的往往是“术”,即教育子女的方法、窍门和技巧。如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办?这是家长的需要,家庭教育工作应当满足这种需要。但是,家庭教育工作不应当停留在这种需要上,而应当“引领”家长。“引领”家长关注和认识家庭教育的“道”,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中国的家庭无不关注孩子的学习,这不应当视为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如早上孩子上学时,中国的家长会说:孩子,到学校好好听老师的话!西方的家长却说:小约翰,今天到学校给老师提两个好问题!还拍一下孩子的屁股,以示加油。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人布朗在文章中写道:“我的父母一直鼓励我自己提出疑问;我的外祖父经常问我们: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同?”这—问,孩子就要注意观察,注意想问题了。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智力教育方面,中国家庭关注的是“好好听老师的话”,学好老师教给的知识。西方家庭关注的是提出问题、观察能力。这是中西方“家庭文化”又一重大差异。正如物理学家劳厄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这大概是西方家庭在智力教育方面信奉的价值取向,是不同于中国的家庭教育之“道”。

家庭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家庭教育的“道”,而不是“术”。实际上,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这些“术”,是很个性化的,因人而异,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只有关注和认识家庭教育的“道”,大“道”成大“器”,才能培养出“道德、智慧和幸福”的子女。

篇5:对小学数学品格教育的几点认识

对小学数学品格教育的几点认识

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学会数学知识,掌握计算能力,无疑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数学又以其科学系统、严密的学科特点,给受教育者以良好的品格影响。如果数学教师能一手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手抓隐性教育,将会起到互补作用,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1.教学中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培养。      小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时间比较长,数学课时在各科教学中比重较大。教师带领学生在数学海洋里游泳,必然要付出巨大艰辛,经受层层挫折。学生的两极分化归根到底是由于学生心理素质出现差异而致。因此教师切不可忽视对儿童幼小心理的塑造。      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许多老师反映不少学生太懒,完不成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应该贯彻少而精原则,有针对性的表扬,鼓励勤奋者,对惰性较重的学   生只要不断进步,就应及时鼓劲,把他们看成是未来的成功者。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即使最差的学生也有自身爱好,要通过趣味数学、故事性、童话式数学题把学生兴趣激发起来,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兴趣幼苗。      三是要注意培养刻苦钻研品格。这项工作难度较大,需长时间努力。教师可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去讨论、钻研、探索。不一定写出来,算出来,可以说出来,讲出来。      四是要注意培养学生抗挫折精神。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有的教师重笔打叉,带着气愤撕作业本,其效果适得其反。应该让同学们搞“集体会诊”,或个别指导,分析错的原因究竟在哪里。恐怕多数情况是因为贪玩不专心、坐不住而造成的。教师要循循善诱,重在教会做人。  2.教学中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已形成共识。问题在于培养哪些习惯,如何培养。这是一项艰巨工程,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例如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独立思考,书写工整,爱看数学之类读物等。

篇6:对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加强课程改革;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高职高专教育的良好形象,让我国全体人民都能认识到高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一、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须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成专业课程,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必须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评估制度。

就业乃民生之本,它是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稳定,涉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对近几年发展迅猛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以就业为导向,将成为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主旋律。2004年的280万毕业生中,有150万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因此,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我们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校相关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同时积极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到高校来任教,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学位提升。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决定,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强调他们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要做到这个转变就必须靠教师的视野、素质,这与教师学位层次的高低是有直接关系的。应该看到,国外的大学,包括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所具有的学位比我们高得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建设中还要注意改进理论教学方法,应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教材建设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及时地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另外,高职高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形成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验基地。政府要鼓励在中心城市和高职高专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分类创建一批示范性的高职高专教育的综合实训基地,实现地区教学资源的共享,担负起地区学生的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第三,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和高职高专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灵活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当前,一些高职高专学校存在按照现有教师而不是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的倾向。从而使经济、财会、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布点重复,毕业生规模扩张,严重超出地区需求,最终导致毕业生就业率降低。高职高专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市场需求瞬息万变,高职的专业设置应当非常灵活,应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密切与企业的结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在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上,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制定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和评估来进行。比如,在专业设置中,学校可以自行选择专业方向,只要办出特色就行;地方和 1

国家根据该专业的就业率和其他一些指标来进行评估,就业率低,就应限制招生数量。

三、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今后几年,应力争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目前,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投入有限,要办好教育,学校就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在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教学的实施、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把社会积淀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充分吸收到高职高专教育中。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探索和建立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所谓的“订单式”培养就是高等学校提供场地、教师、生源,企业提供一部分师资、实训基地、用人需求,双方结合起来培养人才。这种方法供需对口,效率最高。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学习。如青岛职院设立的海尔家电培训中心,学校为集团培训维修人员,公司为学校不断提供最新的家电设备供培训使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零租金的方式引进企业的研发部门;宁波职院的联通通讯系,由浙江联通总经理任系主任,联通公司为学校提供最新的通信设备;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金牛班,与金牛集团联合搞“订单式”培养等,均收到较好效果。

第二大力推行双证书制,促进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就业为导向,首要的就是推行双证书制,从而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教育部要通过评估等手段,引导和促进学校主动与劳动、人事以及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人事部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应该包括其他行业部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教学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另外,学校还应该具有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树立学校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对毕业时没有签约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应该在半年内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就业。力争2004年有80%以上的学生能取得双证。

四、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加强课程改革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先进的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些要求,课程改革是关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项目课程。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受教育者自主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它让学生经历接受任务、有产出的独立工作、展示成果和总结谈话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仍面临许多问题:1.职业教育管理者观念的制约。出于传统思想和思维,一些职业学校的校长在项目课程改革方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和思想准备,而比较习惯于传统学科型课堂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应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任务把握上还不到位。或者由于项目课程改革的艰难程度,许多职业学校的校长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状况,情愿安于现状,最多只是一些不涉及课程本质的拼拼凑凑。因此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模式长期得不到改变,校长和教师的观念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2.教师能力的制约。由于长期习惯于学科型课堂教学和受到传统教师评价导向的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师比较重视按普通教育的模式主要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发展方向也主要是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产、学、研结合工作。实施项目课程,教师的能力就不适应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职业学校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专业教师的素质

和水平是关键,还应具备以下与普通学校教师完全不同的八个方面的能力和一个经历:专业的操作能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专业研发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实验实训室改造能力,专业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DACUM方法),必须有企业工作或锻炼的经历。教师不一定在这八个方面样样具备,但至少应具备某几个方面的能力。只有通过培训和政策激励导向,明确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才有可能将企业生产经营中最新的知识、技术、工艺、方法及时引入到项目学习中来。3.教学设备和环境的制约。实施项目课程必须有充足的设备条件予以保证,而目前职业学校的技能训练主要还是理论教学的附属,没有居于主体地位,实训条件总体上还不好,教学环境上没有企业氛围,因此还要开发许多实施项目课程学习的训练设备,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项目课程应与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有直接关系,使学习项目充分体现企业实际需要,最理想的是将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引进来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真刀真枪或模拟操作实施,要真正做到难度较大,但应尽可能接近,使学习项目对学生胜任企业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构建具有价值。4.项目课程自身系统性问题。有人担心实施项目课程会造成知识零碎不成系统,缺乏逻辑体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课程体系设计和项目课程开发的水平,而不是项目课程本身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一个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开发是可以做到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例如,通过精心设计,项目课程中各个项目的顺序安排、衔接过渡是可以体现学习的逻辑体系的,当然这是一个很难的技术。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过程,它至少包括以下环节:选择确定专业、选定教学项目、确定学习范围和教学时间、确定项目(教学情境)名称、描述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确认条件要求(场地,人员,设备)、描述作为项目课程基础的企业实际工作情境、教学方案设计、表述学习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具体任务等。这需要课程开发人员能够设想出一个教学过程的“共同愿景”,并将这一愿景描写出来,它至少应当包括以下“镜头”:学习时间、能够传授的关键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以及可供选择的教学材料和媒体等。对这一切,我们目前还缺乏成熟理论和值得大面积推广的经验。

五、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高职高专教育的良好形象

近几年,由于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过快,办学中出现很多问题,如生源质量较差、办学条件不好、办学质量不高、就业形势不好等等。加上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缺乏了解,从而社会认同度不高。事实上,办得很成功的高职学校也不少,就业率并不比本科院校差。如贵州商专,年年就业率在90%以上;湖南永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100%,农业专业就业率 97%等。但是由于缺少正面宣传,社会对此并不了解。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职高专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篇7:对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各科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成为全国性教研的热门课题。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的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小语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小学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矗因此,小语教学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广大小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就这一方面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尽管提了十几年,许多学校还是难以从“应试教育”的桎桔中解脱出来。究其原因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不少老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应试教育”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教育观念上还没有“转轨”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小语教学要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广大的小语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是一个前提。

首先要使老师们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是一种急功近利、扼杀学生个性、吃力不讨好的教育,而与“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素质教育则是重全体、重全面、重基储重发展的教育,是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面向未来的教育。

其次还要让老师们明确在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立体的、全面的。它不但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一定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通过学习语文来学习做人,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等等。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将来能够胜任各项工作所必需的一定的语文知识能力的劳动者。

二、依纲据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新大纲的颁布以及相应的新教材的全面推开,是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小语新大纲《学习指导)在阐述新大纲的.宗旨时指出:“和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着眼于民族素质的培养,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切切实实做好打基础的工作是这部大纲最显著的特点;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在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是这部大纲的着眼点和根本的指导思想。”因此,遵循新大纲精神,落实新大纲的各项要求,完成新大纲提出各项教学任务的情况是衡量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一个准绳。

在“提高民族素质”这个新大纲主旨的统领下,人教社修订的新教材也为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新教材适当降低了学习难度;更加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意低中高年级的衔接过渡,学习内容和训练的层次更加合理分明。与过去的教材相比较,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也比较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比较接近素质教育的需要。

因此,依纲据本,深入领会新大纲精神,认真钻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是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

素质教育是排斥“加班加点、题海战术”这种苦教苦学的做法,提倡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强调“六小时内留在校园,六小时外还给学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便使学生的个

篇8:对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是进行疾病预防的首要条件。多年来我院在做好儿童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 通过各种手段向家长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儿童保健及健康知识的传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组织管理

1.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保证,我院建立了充实的组织机构,并且每2~3年改组一次。 组长由主管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医务室主任担任。 组员由保教科科长、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医务室成员及相关人员组成。

2.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在我院持久开展,并且落实到位,我院制定了健康教育制度,每年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且每年年终进行工作总结。 由于有制度做保障,使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常抓不懈的轨道,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提高为幼儿健康服务的能力

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教育素质及专业化素质是提高健康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因此,要使教育者的健康素质首先得到提高,才能去教育儿童,通过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提高儿童的健康素质。多年来我院在教育全院教职工提高健康素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校讯通、园内网、发宣传资料、出《保健———桥梁》刊物、开讲座、试卷问答、网络研修、举办各种培训班等方式,对全院教职工进行了儿童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知识及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全院教职工的综合素质,近三年来共培训保教人员1200多人次,年培训率达85%左右。

三、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做好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活动

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可增强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家庭、保育院、社会的教育合力,营造关注儿童健康、重视儿童卫生保健的氛围。

1.为了使全院教职工及幼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效提高,我院征订有《幼儿教育》《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等二十多种刊物,供教职工翻阅,还有医务室自编刊物《保健———桥梁》;并逐年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添置电脑及校园网络,其经费占有很大比例;还制作了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光盘和卫生保健(生理)健康光盘;每周两次定时为幼儿播放动画片,使幼儿逐步懂得用餐营养知识及其他小常识,以利于幼儿生长发育。

2. 多渠道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对全院教职工、 各班及家长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三年来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3600份,口腔保健知识宣传资料840份,眼保健知识宣传资料830份,儿童补钙知识宣传资料450份,“保健——桥梁”刊物300份,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820份,麻腮风防治知识宣传资料840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1600份,健康行为歌宣传资料820份。

3. 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做好家园共育。多年来我院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刊物、开家长座谈会、专题讲座(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眼保健讲座,耳保健讲座,营养知识讲座,预防接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等)、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全院教职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档案,并对教师进行保育保健工作技能操作考核

我院针对院内体弱儿、肥胖儿、行为异常儿童开展家园互动,建立专案、联系档案和管理记录, 并且每年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保育保健工作技能操作考核。

五、有效评价

做好形式多样的健康评价,了解健康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并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其评价工作有:家长问卷调查;儿童生理方面的整合和个案评价,如儿童生度发育评价;营养调查、五官保健等方面的评价;健康教育活动课后评价;教师考核评价;统计处理的信息资料等。

六、活动难点

1.部分卫生行政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了健康知识的普及、促进。

2.家园共育有待于加强,尤其是家长的健康素养需要尽快提高。

3.政府对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健康教育的发展。

4.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难以满足大家对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需求。

篇9:对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鼓励学生参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新”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即使是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放弃他们,因为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的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作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要盲目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在不同见解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往往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这样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扬民主,而且是一把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要保证在数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形象地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来搭“台”,这个台是让学生“唱戏”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这个“台”搭得要大,四周不能有“框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

在“多位数读法”这节课为例,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设计悬念,把学生引到多位数中有0的数的读法的情境中来。我先出示几个多位数,请学生读,并小结读数的方法,然后问:如果一个多位数中有“0”的数又应该怎样读?然后步步深入,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殿堂中遨游。先出示:

6780 ;506780;56007800

用前一节课学过的方法自己自由读,然后问:“0”在什么位置,这个位置的“0”应该怎样读?让每位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研究中来,结果使每位学生都交出了自己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再出示:

6008;5706008;50706080;

1100680680 ; 1006080080

第一行:先读数,再说“0”在什么位置,应该怎样读?

第二行:先读数,再说“0”在什么位置,应该怎样读?

在一系列的练习思考归纳之后,问:怎样来读一个多位数呢?你有什么决窍吗?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了,纷纷举手要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希望获取成功的动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照个级的方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从而从“学读”变成了“会读”。

最后,让学生用3个0和3个5按照要求摆数:①摆一个“0”都不读的数;②摆只读一个“0”的数;③摆出要读两个“0”的数。这样教,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从自己动手摆数到自己动脑探索,从中巩固读数方法。整节课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使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

三、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把握好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时机,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关键。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首先我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听说做游戏,他们自然高兴极了,说:“老师,做什么游戏?”我说:“这个游戏就是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我不用做除法计算,马上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学生一听,兴趣来了,兴致勃勃地说了很多数,我把这些数一一写在黑板上,一个一个加以判断。这时学生们对我真是佩服极了,但是也有不相信的,拿过练习本就开始除,结果还是老师说的一样。这时他们急坏了,急切地说:“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妙法呀!快点教给我们吧!”于是抓住这有利的教学时机,说:“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情绪高昂地学习了新知识。快下课时,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做这个游戏,看他们会怎样说。结果第二天,好多学生都讲了他们的爸爸妈妈表扬他的话。

上一篇:中班特色美术计划下一篇:2022党风廉政会议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