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2024-05-19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规程(通用9篇)

篇1: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1、总则 1.1目的

为规范焦化厂特种设备的管理、使用及维护保养,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尽量避免公司财产损失,特制定本规程。1.2适用范围

适用于焦化厂内的特种设备使用与管理。本规程所规定的特种设备是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含≥1t电动葫芦)。1.3职责

1.3.1 装备动力科

1.3.1.1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管理部门关于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负责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

1.3.1.2建立特种设备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使用部门执行情况。1.3.1.2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台帐;

1.3.1.3编制特种设备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起重设备检验周期为一年),并监督实施。

1.3.1.4对特种设备定期进行检查,每月进行一次。

1.3.1.5组织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1.3.2 人力资源科

1.3.2.1编制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3.1.2按规定报审特种作业人员证件。1.3.3设备使用车间

1.3.3.1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操作人员工作手则、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1.3.3.2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1.3.3.3建立特种设备二级台帐及检修档案。

1.3.3.4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及检修记录; 1.3.4维修车间

1.3.4.1负责特种设备电气方面的日常检查工作,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及检修记录;

1.4 特种设备检查内容

1.4.1各种安全装置或者部件是否有效; 1.4.2动力装置、传动和制动系统是否正常; 1.4.3润滑油量是否足够,冷却系统、电源是否正常; 1.4.4 绳索、链条及吊辅具等有无超过标准规定的损伤; 1.4.5控制电路与电气元件是否正常。1.5特种设备管理按以下规定及条例执行 1.5.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列》 1.5.2《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1.5.3《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5.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5.5《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

2、管理内容 2.1 使用

2.1.1 特种设备具有专业性强、使用风险大的特点,与人身安全紧密相关,必须专人管理、专人操作、持证上岗;

2.1.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特种设备;

2.1.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2.1.4 设备所属车间接管设备后,在一个月内负责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操作人员工作手则、事故处理紧急预案等,并报装备科备案。2.1.5 特种设备停用或报废时,由设备所在车间提出申请,装备科审批后,按规定办理相应的手续。停用的设备如需恢复使用,也要由车间提出申请,检查确无隐患,装备科申请当地的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后,发合格标志方可投入使用。2.2 特种设备的管理 2.2.1 压力容器的管理

2.2.1.1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的使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对发现有超压、超负荷、超温等违章操作时应及时制止并做好检查记录,情况紧急时要责令停止使用,并将情况及时上报主管负责人以便妥善处理。2.2.1.2 装备动力科对本厂在用压力容器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要定期上报集团生产管理部,由生产管理部联系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安全技术性能检验,对不符合安全技术性能要求或超检验周期的严禁使用。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做好压力容器的日常运行记录、巡回检查记录、事故记录以及交接班等相关记录的填写工作。2.2.1.3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除要求持证上岗外,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做到“三级” 安全教育,以提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2.2.1.4 装备动力科必须严格对在用压力容器执行年检制度,对超检验周期或经大修未检验的容器不得使用,对年检安全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严禁使用。2.2.1.5不准带压对承压部件进行焊接,捻缝、紧螺丝等工作。

2.2.1.6压力容器检修时,应按要求做好压力容器的泄压、与系统隔绝工作。2.2.2 压力管道的管理

2.2.2.1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压力管道及其配套的安全设施,装备动力科按规定进行审查验收,严格执行报检制度,对验收不合格或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

2.2.2.2 装备动力科要建立健全压力管道技术档案,并妥善保管。

2.2.2.3 人力资源科定期对压力管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以提高操作人员安全防范能力和操作水平。

2.2.2.4 压力管道使用车间必须使用有安全标记的压力管道管件,管外要注明管道内介质名称及其流向,做好压力管道及附属仪器仪表、安全保护及测量监控装置的检修工作,在进行一般修理改造时,其方案由厂总工程师批准,进行重大修理改造时,上报集团生产管理部,集团生产管理部报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经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2.2.2.5 压力管道使用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每天按时巡回检查,定期组织安全检验,做好记录。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对检验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压力管道必须进行更换或做报废处理,不得使其带病运行。2.2.3 起重机械的管理 2.2.3.1 葫芦式起重机的管理

2.2.3.1.1 葫芦式起重机操作人员在开车前必须注意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使用安全,超过年检范围的葫芦式起重机不得使用。

2.2.3.1.2 葫芦式起重机岗位操作人员对葫芦式起重机的制动系统、限位装置、吊钩、滑轮、钢丝绳等主要部件应定期检修、保养,做好记录,确保良好的运行状态。2.2.3.1.3 葫芦式起重机岗位操作人员严禁超载使用和斜拉歪吊,杜绝野蛮操作和违章指挥。

2.2.3.2 桥式起重机管理

2.2.3.2.1 桥式起重机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技术档案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常规检查、维护保养,以及定期报检制度,不断完善和提高事故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能力,确保起重机的安全运行。

2.2.3.2.2 桥式起重机使用单位的操作人员要对桥式起重机的吊钩、钢丝绳、制动系统、限位装置、各安全机构控制器和安全防护装置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3.2.3 桥式起重机操作人员在开车前必须注意检查各安全附件及配套机构的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使用安全,超过年检范围的桥式起重机不得使用。操作人员严禁超载使用和斜拉歪吊,杜绝野蛮操作和违章指挥,认真执行十不吊准则。2.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

2.3.1 特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必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坚持日常保养。2.3.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除和损坏特种设备安全附件。2.3.3操作人员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2.3.4设备维修人员认真执行特种设备点、巡检查,及时填写操作记录。

2.3.5操作人员保持特种设备整洁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2.3.6特种设备实行日常维护和日常保养的包机责任制。

4、本办法由装备动力科负责解释。

5、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篇2: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为规范公司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行为,确保设备的长期平稳运行,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对公司所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的相关事宜。

第二章 设备维护保养职责

(1)公司设备的维护保养所涉及到的主要人员为设备主管、设备维修工及设备操作人员。(2)设备主管的职责如下:

1、对车间的设备负责维护保养、操作运行的完全管理责任,依照设备技术维护标准执行维护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下正常运转。

2、贯彻预防为主的维修方针,对设备进行适时维修、周期项修模式,严格执行维护保养周期,减少设备事故,降低维护费用。

3、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向工程部提供设备改造建议、需求。

4、贯彻三级检查制(设备职能部门、车间设备主管、维修工),对各项保养工作进行质量抽查。

5、负责执行设备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对重大设备事故应保留现场,汇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处理。

6、对车间停用设备负责妥善保管,保持完好,并做好保养工作。

7、总结、交流、推广有关设备保养工作的先进经验,组织参加培训保养技术工作。

8、定期组织维修保养组长和有关人员进行维修保养的自查互查工作。

9、建立和健全设备保养工作的各项记录档案资料,定期填写各种报表,统计分析保养质量和周期计划等完成情况。

10、每周汇报设备运行及保养工作。

11、编制编制月维修机物料维修计划、预算和季度停车设备检修工作计划。(3)设备维修工的职责如下:

1、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

2、负责设备的二级维护保养工作。

3、督导设备操作人员的设备点检维护工作。

4、依照设备技术维护标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记录定期整理、分析。

5、负责备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4)设备操作人员的职责如下:

1、严格执行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好设备运行的记录。

2、负责设备的清理、清扫工作。

3、监测设备的运行,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上报。

第三章 设备维护保养的准备工作

(1)设备主管编制维护保养方案,将设备的保养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2)设备维修工应提前准备好设备的各种维护保养记录表单,并准备好设备维护的工具及用品。(3)设备主管在维修工上岗前对其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保养规定等,达到“三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故障)的要求。

(4)在设备使用前,设备维修工会同车间技术人员设备技术维护标准对设备的精度、性能、安全、控制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核对,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使用。

(5)设备操作人员在上岗前通过岗前设备操作指导书培训,确定岗位的同时需要确定所操作的设备,不得随意调换。

第四章 设备维护保养实施

(1)设备保养工作由维修工为主,设备操作人员为辅,必须按照设备设备技术维护标准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2)每日下班前,维修工应详细填写设备完整的维护保养记录,并说明设备的运行状况,由设备主管对其进行检查。

(4)设备主管应认真审阅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格,根据记录在必要时更改设备的维修保养规范,使设备的维护保养方式更加合理化。

第五章 设备维护保养规范

(1)设备的维护保养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周期维护保养。(2)设备的日常保养的规范。

1、维修工在每日晨对设备进行点检,查看有无异状填写设备点检记录。

2、设备操作人员应在设备启动前按照设备操作指导书的规定对设备进行点检及简单的维护处理。

3、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要来回巡检,发现设备异常立即进行停机处理,并及时通知设备维护人员。

4、每日下班前,设备操作人员应将设备运行故障维修填写生产台账记录,并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清理设备、清理工作场地,确保设备的干净、整洁。

(3)设备的一级保养规范。

1、设备的一级保养原则上以三个月为周期,干磨多尘的设备以一个月为周期。

2、设备的一级保养以操作人员为主、设备保养专员为辅。

3、设备一级保养的操作要点如下所示。

①拆卸指定部件、箱盖及防尘罩等,对其进行彻底清洗。②疏通油路、清洗过滤器,更换油线、油毡、滤油器、润滑油等。③补齐手柄、手球、螺钉、螺帽、油嘴等机件,保持设备的完整。

④紧固设备的松动部位,调整设备的配合间隙,更换个别易损件及密封件。⑤清洗导轨及各滑动面,清除毛刺及划痕。(4)设备的二级保养规范如下所示。

1、设备的二级保养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也可在生产淡季进行。

2、生产设备的二级保养以设备保养专员为主、操作人员为辅。

3、生产设备二级保养的操作要点如下。

①对设备的部分装置进行分解并检查维修,更换、修复其中的磨损零部件。②更换设备中的机械油。

③清扫、检查、调整电气线路及装置。

(设备一、二级保养是公司运营设备后续保养重点计划工作)

第六章 特殊设备的维护保养

(1)公司的特殊设备主要指公司的“精密、大型、稀有”设备。

(2)日常工作中,设备维护保养人员需要指导设备操作人员不断整理公司特殊设备所处的环境,使设备的运行环境满足特殊设备的运行要求。

(3)特殊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的日常保养中必须严格遵守设备养护规范,不得随意拆卸部件,特别是精密部件。

(4)特殊设备保养中所使用的润滑品、擦拭材料及清洗剂等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使用,不得随意更换。

(5)特殊设备在运行中若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并向设备保养专员报告,不允许带病运行。(6)特殊设备不进行工作时应对整机或关键部位罩上护罩,如长期停用,也必须定期擦拭、润滑及空运转,防止设备零部件的腐蚀、受损。

(7)特殊的附件及保养工具应设立专柜由设备操作人员妥善保管并保持清洁,以防丢失和锈蚀。(8)特殊设备保养时的“四定”。

1、定使用人员。特殊设备的使用人员应选取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并保持稳定,无故不得更换。

2、定检修人员。特殊设备的检修人员应固定,使其熟悉、积累此类设备的检修经验,能快速、准确地处理问题。

3、定操作维护规定。由设备维护主管会同技术部相关人员根据各设备的特点逐台编制维护保养规范并严格执行。

4、定保养计划及备件。设备维护主管根据每台设备对生产的影响分别确定每台的保养计划及方式,保证设备维修时备件的及时供应。

第七章 附 则

1、本规程由运营设备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运营设备所有。

篇3:高压断路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及保养

(1) 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 方准进行操作, 操作者应熟悉本机的性能、结构等, 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 使用时须带绝缘手套, 并与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作好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严格执行作业程序和专项规定。

(4) 必须坚持一人操作, 一人监护, 不准单独作业, 严格执行检电和接地封线制度。

(5) 操作完毕, 检查无误后, 方可投入正常运行。

(6) 运行后, 要认真执行抄表检查制度, 并随时观察仪表显示和有无异音、异味,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 日常保养

(1) 断路器应保持干净整洁, 特别注意清理绝缘撑板、绝缘杆、绝缘子上的尘土。

(2) 凡是活动磨擦的部位, 均应保持有干净的润滑油, 使机构动作灵活, 减少磨损。

(3) 检查框架及传动装置有无开焊、变形, 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有无松动现象。

(4) 检查支持瓷瓶有无裂纹, 铁瓶胶合处是否牢固, 若松动可更换新品或重新胶装。

(5) 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电器器件是否受到来回连接母线方面的机械应力。

(6) 检查操作机构各连板有无弯曲变形和开焊, 各弹簧弹力有无变形或断裂。

(7) 检查各轴与轴孔间隙是否过大, 有无卡滞现象。

(8) 托架端是否光滑无毛刺, 滚轮转动应灵活。

(9) 根据气候负荷情况检查油面油色是否正常, 有无渗漏。

(10) 瓷绝缘有无裂纹、破损和放电痕迹。

(11) 分合闸指示、手把、指示灯显示是否和实际相符。

(12) 提升机构有无损伤锈蚀情况, 气动、液压管路和压力指示是否正常。

(13) 操作箱关闭是否严密。

(14) 检查运行中有无异响、异味, 负荷电流是否在额定值内, 分合闸电源回路是否正常。

3 定期保养

(1) 所有紧固件均应定期检查, 防止松脱。

(2) 分解检查清扫操作机构, 并加注润滑油。

(3) 小修结束后, 应进行手动操作试验, 各部位应无卡阻现象, 开关分合闸位置指示器动作应正确。

篇4:浅谈螺杆泵维护与管理规程

【关键词】螺杆泵、管理、泵井、维护

【中图分类号】 TE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13-02

前言

为了保证螺杆泵采油井正常生产,延长螺杆泵机组的使用寿命和适应螺杆泵采油井管理的需要,需要增加采油工的职责以及制定相应的螺杆泵井管理规程来保证螺杆泵的正常运转。

一、增加采油工职责

1)采油工必须掌握螺杆泵采油原理及地面减速装置的结构,了解螺杆泵井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取全取准生产资料,(包括产液量、产油量、产水量、油压、套压、回压、油气比、电机电流、热洗情况、转速、测试日期及动液面),对所管油井地下、地面情况、管柱结构及减速装置、泵、杆参数清楚。做到资料、报表填写整理及时准确。

3)严格执行岗位经济责任制,按时巡回检查,做到安全生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即上报小队、矿或下泵试验单位。

4)摸索合理的热洗清蜡周期,按制定的热洗清蜡制度进行热洗,严格控制好热洗排量和热洗温度,并在日报上填好记录。

5)认真搞好施工质量,发现下入不合格的管柱、杆柱、井下工具或不按照施工设计书进行施工时,有权向上级业务部门反映。

6)认真作好生产情况分析,应经常向小队提出增产挖潜措施和各种管理措施。

7)协助和配合好有关人员在机械采油井上的各种实验,积极做好新技术推广工作。

二、制定螺杆泵井标准,按标准进行工作

1)螺杆泵井试抽合格移交后由采油队负责管理,包括井场电气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

2)按配产的规定,充分发挥油井生产能力,稳定生产,时效达到95%以上,螺杆泵机组工作状况良好,泵效达到60%以上。

3)油井记录,资料齐全准确。

4)油井管理做到三清、四无、五不漏。地面设备配件工具齐全完好,井下无落物。

5)做好地面减速装置,电控箱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到紧固、清洁、润滑、调整、减少机械振动,延长使用寿命。

6)作好热洗、加药、保温工作,做到安全无事故。

7)螺杆泵井的流压达到规定的范围。

8)每个岗位必须有两表:螺杆泵井日报表,配产表。

三、加强螺杆泵井的生产管理

1)螺杆泵井移交后由采油队负责管理,做好正常维护和保养,两天内要加密检查,注意螺杆泵的运行情况和电流变化。

2)大排量螺杆泵采用电流记录卡片的,更换要及时,每更换一次记录卡片都须填写井号、日期,并对准起始时间,停机必须注明原因。

3)螺杆泵正常运行后除特殊情况(如停电、更换盘根等)外,不允许随便停机,机组一旦出现故障自动停机时,采油工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在弄清故障原因之前,不允许擅自强行启动。

4)投产后的螺杆泵应在最低转速下运行,当液面稳定后,过载电流最高极限不允许超出正常运行的1.2倍,时间整定不大于10min,变转速后的方法同上。

5)开井启抽前必须先检查地面管线流程,然后启动机组,启动后至少观察10min以上。

6)经常观察减速箱的油面,每半年更换一次减速箱内齿轮油。

7)遇天气突变(下雪、下雨等)应加强检查,并采取措施严防雨水浸入变速箱及电器设备发生漏电现象,操作人员接近电器设备,应加注意,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8)螺杆泵投产后,电源相序不得任意改动,若需停机重整定过载和时间时,待机组运转正常后才能离开现场。停机维修时,必须先做好相序标记。

9)变换转速时,要检查三角皮带的松紧度。

10)当人为或过载(停电)自动停机时,装于减速箱上的防反转装置可自动锁死抽油杆以防止抽油杆脱扣。检查人员可慢慢松开锁紧螺帽,使抽油杆贮存的扭矩释放,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11)抽油杆出现断杆或在不同深度脱扣,应上160kN以上吊车,用杆柱打捞器打捞,或根据吊重判断脱扣深度,当指重表稍有下降时,刹车正转抽油杆上扣对接,恢复正常生产。

12)确定螺杆泵井热洗周期,观察产液量变化,定期测动液面及观察电机电流变化,及时分析泵的工作状态。对不同的油井制定相应的热洗制度(同抽油机热洗井);对于无热洗流程,采用在空心杆内或环空加药、空心杆内下加热电缆解堵工艺措施。详见螺杆泵井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

四、制订螺杆泵井巡回检查制度

1)每8h必须上井检查一次,不正常井要加密检查。

2)上井必须带上常用工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小队、矿或主管技术部门汇报。

3)螺杆泵井巡回检查要求:先听,先看井口及减速箱,电控设备有无异常,按表螺杆泵井巡回检查表内容检查。

五、加强螺杆泵井取资料与管理

螺杆泵录取资料要达到九全九准:系指油压、套压、动液面(流压)、静液面(静压)、产量、转速、电流、油气比、原油含水化验资料全准。

1)油压、套压全准:正常情况下,油压、套压每天录取一次,特殊情况要加密观察,每月有25天以上(不得连续缺)压力资料为全,误差不超过规定误差界限为准。压力值应在使用压力表量程的1/3~2/3 的范围。压力表要按检定周期检定,并有保证其准确的措施。

2)产量全准,螺杆泵投产和调参后5天内天天量油,对措施井要求措施前2天,措施后5天内天天量油,以后每5天量油一次,每月必须有8次量油,对变化比较大的井,要加密量油次数。达到上述要求者,量油资料为全。用流量计量的井每次量油1~2小时,选用规定的不同直径分离器量油,每次要3~5次,取平均值;对于低产量井(产液量低于10m3/d),每次量油时间不少于2小时,产液在30m3/d以上,量油波动不超过±5%,产液在30 m3/d以下,量油波动不超过±2 m3/d,热洗井待热洗结束生产正常时量油。

3)原油含水化验资料全准:正常见水井每5天取样一次(与量油同日进行)进行含水化验分析,含水波动不超过±5% ;含水在40%以下,化验含水波动不超过±3%,超差必须重新取样, 找出波动原因。未见水油井每月取样一次。发现油井有含水痕迹后,每5天取样一次进行含水化验。取样时一律要求在井口取,先放空,见新鲜油后再取样,一筒样要分3次取完。

4)油气比全准:每月测气2次。对放套管气的井,测气前10天不得放套管气(套管气放进干线的井不在此限)。

5)动液面全准:根据油井产能,选泵确定合理转速,螺杆泵投产应在最低转速下抽汲井液,视液面波动调整转速直至合理沉没度300~500m。每变一次转速需2天测一次液面直至稳定,严防抽干烧泵。稳定后每半月测一次液面,并要求在同日内测产量。记录转速、电流、油压、套压等数据,液面资料由测试单位计算。

6)电流转速全准:正常情况下,电流每天录取一次,转速每3个月测一次,每月有25天以上资料为全。

7)静液面全准:每半年至一年测一次静液面。

8)螺杆泵试验井:新研制的螺杆泵下井试验,应由所属的采油队和科研单位共同管理录取资料,做好螺杆泵下井施工操作与正常管理的质量控制。

9)各采油厂采油队负责填写每口螺杆泵井的生产月报,并一试三份,在每月30日前分别送交采油厂和有关单位。

结束语

篇5:设备检修保养管理规程

一、目的: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以满足生产需要。

二、依

据:卫生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中华人民共合国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三、范

围:适用于生产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

四、责

任: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修员、生产部部长、QA监督员。

五、内

容:

1.管理职能

1.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公司各部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与管理。

1.2车间主任和设备管理员(或各科室主管人员)负责对本部门的设备维

护保养工作进行组织、检查和考评。

1.3班组长和班组设备管理员,负责对本班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组

织检查和考核。

1.4操作人员(包括机、电、仪维修人员)负责自己操作设备的维护保养

工作。

2.管理内容

2.1对所有的设备都要实行以操作人员为主,机、电、仪维修人员相结合的包机包修制。设备归谁操作,由谁维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2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必须贯彻“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

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包机人员对自己负责的设备要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保持完好状态,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和降低泄漏率。

2.3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起草设备操作保养规程,并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公司批准后,使用单位应按规程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如需更改,必须报公司设备处批准备案。

2.4车间要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学习设备操作保养规程,进行“三会”教育(即

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经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对主要设备的操作人员,要求做到相对稳定。

2.5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下列主要工作

2.5.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机。

2.5.2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和巡回检查制度,按要求对设备工况(温度、压力、震动、异响、油位、泄漏等)进行巡回检查、调整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数据要

准确。严禁设备超压、超温、超速、超负荷运行。

2.5.3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对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如有特殊声响、强烈振动、有爆炸、着火危险时),应采取果断措施,直至停机处理。并随即通报班组、车间领导和有关部门。在原因没查清,故障没有排除的情况下,不得盲目启动,做好《设备交接班记录》。

2.5.4

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坚持“五定”、“三级过滤”即: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油桶、油壶、注油点三级。每倒换一次容器,都必须进行过滤。

2.5.5对本岗位内的设备(包括电机)、管道、基础、操作台及周围环境,要求班班清扫,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环境干净、整齐、无杂物,搞好文明生产。

2.5.6及时清除本岗位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操作

人员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消除。

2.5.7严格执行设备运行状态记录,记录内容包括:a设备运行情况。

b.发生的设备故障.存在问题及处理情况。C.设备卫生及工具交接情况。d.

注意事项。

2.5.8设备停机检修时,应积极配合维修人员完成检修工作,参加试车验收。

2.6机、电、仪维修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2.6.1定时对分管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每日1~2次),主动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对一时不能处理的故障应及时向车间设备维修人员反映,按车间安排执行。

2.6.2指导和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发现违章操作应立即予以纠正,对屡教不改者,应向车间主任报告给予处理。

2.6.3设备维修人员定期对电器仪表及配电进行清扫,保证电器仪表灵敏可靠。2.6.4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2.6.5设备发生临时故障时要随叫随到,积极进行检修。

2.7对本岗位范围内的闲置、封存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8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质量。

3.检查

3.1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和设备实际保养状况。

篇6:电气设备维护规程

为了保证维护检修人员的人身及设备安全,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规程如下:

1、接班时电气工作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检查使用的工具绝缘是否良好。

2、交接班时对所管工作范围内的电气设备运行状况、故障隐患状况及处理结果,进行交接并填写好交接记录。

3、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巡检,发现故障隐患及时登记、汇报并及时处理。

4、进行设备及线路检修时,至少有两人同时工作,执行联保互保制。

5、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保证安全的技术设施和组织措施。

6、低压带电作业应有专人监护,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并戴安全帽和手套。

篇7:电气设备的保养规程

处于运行或停运的变压器每年例行保养一次,停止运行的变压器在投入使用前增加保养一次。

保养步骤:

(1)断开待保养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拉下隔离开关,在手把上悬挂相应的标示牌。

(2)断开变压器高压侧的负荷开关,确认在断开位置后合上接地刀,并完成开关的安保险和悬挂相关标识牌。

(3)进入油变压器室,首先应用高压验电器确认该台变压器是否在停电状态,然后拉开高压隔离刀,再检查外壳、瓷瓶及引线有无变形现象,有破损的应进行更换,油位是否正常,如有漏油现象,应更换胶垫,检查硅胶是否有效,如有变色或严重失效,应立即更换。

(4)重新紧固引线端子、销子、接地螺丝;进入线螺丝,如有松动,应拆下螺丝用细平锉轻锉接触面,用手触摸无任何凹凸不平的感觉后,用干净的布条擦去灰尘,抹上凡士林,换上新的弹簧垫圈,紧固螺丝。

(5)检查变压器周边照明、散热、除尘设备是否完好,并用干净的布擦去变压器身及瓷瓶上的灰尘。

(6)检查变压器高压侧负荷开关,确保操作灵活,接触良好,传动部分作润滑处理。

(7)用2500V的摇表测量变压器高低压线圈绝缘阻值(对地和相间),确认符合要求(在室温30℃时,1OKV变压器高压侧大于20MΩ,低压侧大于13MΩ。在测试前,应接好接地电线,测定完毕后,应进行放电。

(8)检查变压器室及变压器有无遗留工具,无误后,合上高压侧隔离开关,撤离现场。

(9)拉开高压接地刀,检查接地处于断开位置无误后,合上高压负荷开关,让变压器试运行,并取下高压侧标识牌,注意在断开或合上变压器高压负荷开关时,现场必须有两人以上。

将保养结果详细地记录后,交付资料室保存。

(10)干式变压器的保养规程与油浸式的保养大同小异。

保养变压器的注意事项:

确保变压器使用环境,在无腐蚀性的环境中运行,环境温度应在—30℃至+40℃之内,风速不大于350米/秒,在变压器高压侧如设高压负荷开关,操作人员应将变压器侧三相短接,并随时作操作记录。

变压器高压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进行。

防止向变压器反送电及向变压器工作中的母排放电。

配电柜的保养规程

(1)BFC柜的保养

取出抽屉柜,检查抽屉柜中的自动空气开关、接触器,紧固所有的接线端,触点凹凸不平部分用细平锉锉平,弹簧垫片不行的应予以更换,检查主回路的线耳是否接触牢固,线端头绝缘是否良好,插接头有无烧蚀现象,清洁灰尘完毕后,放回配电柜中,合上空气开关,检查控制部分及指示部分是否正常。

(2)PGL柜的保养

先停电后,检查自动开关、隔离开关是否良好,紧固所有接线,触点有烧蚀部分用细平锉锉平。弹簧垫圈应予以更换,检查主回路线耳是否接触良好牢固。端子间绝缘是否可靠,检查零线的绝缘层是否破损、老化、接触松动,测试柜体接地情况,清洁灰尘后送电,检查二次回路。

(3)电容柜的保养规程

首先将电容柜转换开关打至停止,然后断开电容柜的总电源开关,用25mmz的导线通过电阻逐个把电容器对地进行放电,检查并紧固接触器、电抗器、电容器的接线端子,控制线的接线端子是否良好,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修锉烧蚀的触点,清除柜元器件灰尘,然后合闸检查放电指示灯及自动补偿系统是否正常。

所有以上保养结果,应写入保养记录中。

发电机定期保养规程

(1)在通常情况下,每7天开动发电机空载试机负载保养试机一次。次,每次5—lOmin,每月带

(2)断开发电机的输出自动开关,将选择开关置于手动状态。

(3)检查蓄电池的液位,不够液位的应加装电解液或蒸馏水,检查液体比重,在苏打溶液中浸过并擦干净,涂上凡士林,然后紧固其接线螺丝,并测试电瓶(蓄电池)电压,及电池平时的充电电流。

(4)拆下空气滤清器,用汽油清洗并除尘,太阳晒干后装上。检查机油的油质,如有浑浊或变质的应予以更换。柴油机运行250小时后,应更换水、机油、柴油滤清器。

(5)装回柴油滤清器后,应检查油阀及阀门是否调在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固定的螺丝有无松动,然后进行手动泵油,排除油路中的空气。

(6)平时要检查冷却水平面位置,更换水箱中的冷却水,换水后,应加防锈水。然后摇测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

(7)检查整个机组是否有漏油现象,接地是否良好,然后搞好机组清洁。

(8)打开控制柜,检查熔丝、螺丝接触是否良好,然后合上控制电源并让油温、水温感应塞复位,并手动试机,观察油压、输出电压、频率等。

篇8: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1 安全操作规程

(1)微耕机使用人员必须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熟悉微耕机的构造、原理、调整、保养及安全规定方可进行操作,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人员严禁使用。

(2)微耕机操作人员应特别注意机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仔细阅读标志的内容,并明示其他操作者。

(3)微耕机操作人员要穿着符合劳动防护要求的工作服装,特别要注意防止衣服、头发、毛巾等被运动部件缠绕而造成伤害。要检查所有外露旋转件是否已被很好地防护起来。

(4)微耕机调整、维修应在停车、放稳且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进行。

(5)微耕机操作人员严禁疲劳工作、带病或酒后工作,以免发生事故。

(6)发动机启动前必须检查离合器是否在分离位置,变速杆是否放到空挡位置(不准带挡启动)。微耕机开车前应发出信号,让周围人员离开机具,尤其注意不要让儿童靠近。启动发动机时,一旦有异常声响,应立即停车熄火检查。

(7)无照明装置严禁在夜间作业。

(8)使用前必须检查各部件及传动箱、发动机螺栓是否有松动、脱落现象。检查发动机以及传动箱润滑油是否充足。检查各操作部件(位)是否灵活有效。

(9)安装旋耕刀时,必须确认左右对称,工作刃面朝前,否则无法正常使用。

(10)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启动后必须空负荷运转,热车5~10 min后方可工作,开始工作前1 h内最好不要高转速及大负荷作业;满负荷工作后,熄火前应怠速运转几分钟。若发动机启动时出现飞车,应迅速切断供油或堵塞进气道或减压,使机器立即熄火,然后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11)阻力杆高度要根据工作情况随时调整,保持机身水平位置,以防因发动机倾斜过度,致发动机润滑不佳而损坏。

(12)作业过程中应禁止碰摸各类旋转刀具,禁止徒手清理工作部件上的茬子、茎秆等杂物,避免扎伤。远离排气管高温区,小心烫伤。给机器盖上罩子时,应等消声器高温部分完全冷却后再进行。

(13)禁止急前进、急停止、急转弯和超速加速,禁止眼睛看别处或放手运转,禁止站在旋耕机后进行后退作业。

(14)严禁用任何方式提高作业速度。

(15)发动机的转速、功率等各部分在试验台上已调整正常,严禁随意调整。

(16)微耕机操作人员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脚下姿势,力求稳定,确保操作者对操纵系统的控制能力。随时注意切断动力,以防发生事故。

(17)微耕机在田间地角、沟、穴及渠等附近作业要低速行驶。在大棚内作业时需注意通风透气,使空气对流,废气排出。

(18)添加油料时应停机并避开火种。

(19)在斜坡区域作业要注意机器平衡,可沿坡度方向作业,坡度应小于25°。

(20)过水沟、田埂时要使用踏板,行驶时应注意路肩,以防翻车。

(21)挂接式微耕机要在提升状态下接合动力,待旋耕机达到预定转速后,机车方可起步,并将旋耕机缓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严禁在旋耕刀入土情况下直接起步,以防旋耕刀及相关部件损坏。严禁急速下降旋耕机,旋耕刀入土后严禁倒退和转弯。

(22)在耕作过程中,若要进行倒退移动时,必须挂低挡、小油门,在控制好离合器的同时,要确保身后有足够的移动空间,两腿与旋耕刀要保持一定距离,起步时要缓慢,以防机具伤人。转移地块时应切断旋耕机动力,以防意外伤人。

2 维修保养常识

(1)熄火后,如果是汽油机,要将发动机的启动拉绳拽到压缩位置,把气门堵上,避免进入灰尘。如果是柴油机,也要使活塞处于压缩位置,堵上气门。

(2)每次完成作业后,应检修保养机件,及时清除犁体、地轮及旋耕机上的泥土、杂草,以便下次作业顺利进行。

(3)每工作3~5个班次后,应往各传动部位及传动链条加注润滑油一次,并检查链条的张紧度。定期清扫空气滤清器。

(4)避免过载运转。发动机在磨合期不能满负荷运转,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磨合。

(5)按时更换机油。选择合适的机油非常重要,如果使用的机油牌号不适合,会引起活塞环的粘合,烧坏活塞环;会使缸套、轴承及其他运动部件快速磨损,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

(6)按时更换变速齿轮箱内的润滑油。作业时间达到2年的,用户需联系售后服务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变速箱内的齿轮状况进行常规检查、调整或更换。

(7)各部位零件有损坏的应及时更换,避免造成不良后果。松动的螺丝应立即紧固。

(8)预备在相应时间内闲置的机械,应事先将传动链条浸油存放,避免锈蚀。外露部件应擦拭干净,螺丝紧固部位应点润滑油。脱漆部位应及时修复避免锈蚀程度深化。

(9)掌握正确的微耕机农闲期停放方法。有的微耕机农闲期停放长达半年以上,若停放方法不当也会损坏(比如气门关闭不严会造成气门和缸套生锈等)。需要长期停放的微耕机,在最后一次用完后,要趁热排出机器内的旧机油,注入新机油,拆下汽缸盖罩上的加油螺塞,加入大约2 mL机油,按下减压启动手柄不要松开,拉动反冲启动拉绳5~6次(一般不需要启动发动机),然后松开减压手柄,慢慢拉动启动拉绳,直至感觉有较大阻力为止。放掉柴油机油箱中的柴油(汽油机油箱中的汽油)。接着放出变速行走箱中的机油,注入新的机油,把机器存放在通风干燥和不被日晒雨淋的地方。

3 常见故障排除

(1)发动机不运转的检查与故障排除。一是检查燃油是否用完,如果是,要及时补充燃油。二是检查发动机启动顺序是否正确,检查启动拉盘是否能正常使用。三是检查发动机压缩情况是否良好,排除方法是不拉减压操纵杆,用手旋转查验反冲力。四是若为柴油发动机,检查是否燃油喷射不出,排除方法是检查喷油嘴是否卡死,燃油管道是否进空气。五是若为汽油发动机,检查点火是否正常,油道是否堵塞等。

(2)发动机无力的检查与故障排除。一是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被堵塞,排除方法是清洗滤清器;检查排气管是否畅通,堵塞严重时清除积炭。二是检查发动机机油是否变质或变少,处理方法是更换或补充机油。三是检查发动机是否有压缩,处理方法是更换活塞环。四是若为柴油发动机,检查供油时间和气门间隙是否正确,然后进行调整。五是若为汽油发动机,检查点火提前角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贫油或富油等。

篇9: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关键词】毛坯;机械加工艺;工艺规程

1.机械加工艺规程的制定、作用

1.1机械加工艺规程的作用

(1)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是依据工艺学原理和工艺试验,经过生产验证而确定的,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它是获得合格产品的技术保证,是指导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文件。正因为这样,在生产中必须遵守工艺规程,否则常常会引起产品质量的严重下降,生产率显著降低,甚至造成废品。

(2)是生产组织和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

生产计划的制订,产品投产前原材料和毛坯的供应、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与采购、机床负荷的调整、作业计划的编排、劳动力的组织、工时定额的制订以及成本的核算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作为基本依据的。

(3)是新建和扩建工厂(车间)的技术依据。

在新建和扩建工厂(车间)时,生产所需要的机床和其它设备的种类、数量和规格,车间的面积、机床的布置、生产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及数量、辅助部门的安排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为基础,根据生产类型来确定。除此以外,先进的工艺规程也起着推广和交流先进经验的作用,典型工艺规程可指导同类产品的生产。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和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制定时,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通过必要的工艺试验,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和工艺装备。

(2)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够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成本核算或相互对比,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使产品生产成本最低。

(3)良好的劳动条件及避免环境污染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注意保证工人操作时有良好而安全的劳动条件。因此,在工艺方案上要尽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措施,以减轻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要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避免环境污染。

产品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这三个方面有时相互矛盾,因此,合理的工艺规程应用该处理好这些矛盾,体现这三者的统一。

1.3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1)产品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图。

(2)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

(3)产品的生产纲领(年产量)。

(4)毛坯资料 毛坯资料包括各种毛坯制造方法的技术经济特征;各种型材的品种和规格,毛坯图等;在无毛坯图的情况下,需实际了解毛坯的形状、尺寸及机械性能等。

(5)本厂的生产条件 为了使制订的工艺规程切实可行,一定要考虑本厂的生产条件。如了解毛坯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规格及性能;工人技术水平以及专用设备与工艺装备的制造能力等。

(6)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工艺规程的制订,要经常研究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资料,积极引进适用的先进工艺技术,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7)有关的工艺手册及图册。

1.4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1)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3)选择毛坯。

(4)拟订工艺路线。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定各工序所用的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7)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8)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填写工艺文件。

1.5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格式

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填入一定格式的卡片,即成为生产准备和施工依据的工艺文件。常用的工艺文件格式有下列几种:

(1)综合工艺过程卡片。

这种卡片以工序为单位,简要地列出了整个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它是制订其它工艺文件的基础,也是生产技术准备、编排作业计划和组织生产的依据。

(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是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整个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它是用来指导工人生产和帮助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的一种主要技术文件,广泛用于成批生产的零件和小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

(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是根据工艺卡片为毎一道工序制订的。它更详细地说明整个零件各个工序的加工要求,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在这种卡片上,要画出工序简图,注明该工序每一工步的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首先要对照产品装配图分析零件图,熟悉该产品的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明确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作用及相关零件的位置关系;了解并研究各项技术条件制定的依据,找出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关键,以便在拟定工艺规程时采用适当的措施加以保证。然后着重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技术要求的分析。

2.1机械加工零件结构分析

机械加工零件的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零件表面的组成和基本类型。

尽管组成零件的结构多种多样,但从形体上加以分析,都是由一些基本表面和特形表面组成的。基本表面有内外圆柱表面、圆锥表面和平面等;特形表面主要有螺旋面、渐开线齿形表面、圆弧面(如球面)等。在零件结构分析时,根据机械零件不同表面的组合形成零件结构上的特点,就可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线,例如外圆表面通常由车削或磨削加工;内孔表面则通过钻、扩、铰、镗和磨削等加工方法获得。

(2)主要表面与次要表面区分

根据零件各加工表面要求的不同,可以将零件的加工表面划分为主要加工表面和次要加工表面;这样,就能在工艺路线拟定时,做到主次分开以保证主要表面的加工精度。

(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所谓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该零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功能相同的零件,其结构工艺性可以有很大差异。所谓结构工艺性好,是指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既能方便制造又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2.2机械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零件图样上的技术要求,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便于加工,而且齐全和合理。其技术要求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

(2)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3)工件的热处理和其它要求,如动平衡、镀铬处理、去磁等。

机械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对确定机械加工工艺方案和生产成本影响很大。因此,必须认真审查,以避免过高的要求使加工工艺复杂化和增加不必要的费用。

在认真分析了零件的技术要求后,结合零件的结构特点,对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便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有无热处理要求,决定了该表面的最终加工方法,进而得出中间工序和粗加工工序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如,轴类零件上IT7级精度、表面粗糙度 Ra1.6μm的轴颈表面,若不淬火,可用粗车、半精车、精车最终完成;若淬火,则最终加工方法选磨削,磨削前可采用粗车、半精车(或精车)等加工方法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基本上决定了各表面的加工顺序。

2.3毛坯的选择

上一篇:干部考试系统毕业设计下一篇: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