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会制度规范

2024-06-07

质量分析会制度规范(精选8篇)

篇1:质量分析会制度规范

绍兴越顺塑业有限公司

质量分析会制度规定

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品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减小产品质量给生产造成的阻力,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提升公司产品质量。

2.使用范围

针对公司生产内外产生的质量问题召集相关部门参加,对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作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

3.职责

3.1质量

负责收集产品生产过程、来料检验、客户上线过程的一切质量信息,定期或临时组织召开品质会议,对会议形成的决议或整改措施进行过程监督和跟踪验证,并对根据整改效果进行相关人员考核。

3.2市场部

负责协助技术质量部收集客户品质抱怨信息,同时根据会议内容回复《客户抱怨处理单》,以达到客户满意,消除客户抱怨。

3.3制造部

根据相关质量信息和质量要求,作出整改措施或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控制。

3.4技术

根据相关质量问题作出技术或工艺性分析和整改。

4.会议内容

4.1质量信息公布。

4.2原因分析讨论。

4.3形成整改决议,落实整改进度和方法。

4.4确定下一步质量目标。

5.管理程序

5.1质量在收集到相关质量信息决定召开会议的时间作为临时的会议地点,并以《业务联系单》形式下发相关部门,并要求相关人员参加。

5.2会议所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由质量以《质量分析会会议记录》形式存档保存。

5.3会议决议项目和质量问题描述由质量以《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形式下发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认真填写后交于质量。

5.4质量在下批次生产过程或客户上线过程中实施跟踪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填写在《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上,针对整改效果不理想或不彻底的,将给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以《内部索赔单》形式进行处罚。

6.相关记录

《客户抱怨处理单》、《业务联系单》、《质量分析会会议记录》、《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内部索赔单》

拟制:杨兴未批准:

篇2:质量分析会制度规范

严格规范制度 提升服务质量

本报讯 从3月份开始,xxxx任务楼服务队严格规范制度,狠抓服务质量,进一步落实岗位职责,为公司职工提供温馨的的洗浴环境。

进入2018年,洗浴人员有所增多,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有所反复,开元公司任务楼服务队从源头入手,一是进一步规范制度,对照《澡堂内部管理考核办法》,加强环节管控,严格规范澡堂管理的各项制度,督促职工按章作业。另二是对洗浴环境、水质、水温等重要工作,做好质量管理,加大奖惩力度,并采取不定期检查,确保岗位卫生质量达标,杜绝长流水不流水淋浴头,确保岗位服务到位,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三是利用班前班后会及时传贯彻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职责,并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从重点部位、薄弱人员抓起,加大排查力度,扎扎实实落实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措施,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篇3:质量分析会制度规范

1 提升药房管理水平

1.1 规范药品采购行为

规范药品采购行为是医院药房药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渠道。医院药房所购药品的供应商、生产商必须要具备药品经营生产资格。建立药品购进与验收制度, 所采购的药品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坚决杜绝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药品。药品采购必需专人负责, 专人审批, 其他人员禁止擅自购入药品。

1.2 规范药品管理不足

药房药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合理安全的用药, 药品管理不到位会影响药品的治疗作用, 甚至危及生命, 如假药劣药流入药房, 药房药品失效, 主要成分发生变化等。部分药房未严格审核药品的流通, 未根据药品性质合理保管药品, 对部分毒性药品, 精神药品未按规定保管, 危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规范药品管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药品有效期管理。登记药品有效期, 定期检查库存药品的有效期, 书面列出即将在半年内过期的药品。 (2) 规范药品存贮管理。药品存贮要先进先出, 避免药品积压过期。 (3) 规范贵重药品的管理。清点库存贵重药品数量、使用量, 库存贵重药品必须做到账物相符, 登记数量与实际数量一致。 (4) 规范特殊药品管理。毒、麻药品实施专用处方、专人负责、专柜保存、专人登记、专用帐册。

1.3 加强药品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 药品信息的更新更加快捷。如医院药房不能及时对科技产品更新换代, 疏忽药品的信息管理, 就不能及时撤掉超过效期药品, 上架新进药品, 不利于患者合理用药。加强药品信息化管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新药的宣传工作。有效借助网络的传播信息功能, 及时介绍国内外用药动态、临床用药及不良反应等有关药品信息, 建立药物、制剂、药检、科研及药物不良反应的书面档案;建立信息库, 收集各种药物疗效、新药资料、不良反应等。 (2) 接受临床科室的信息反馈。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 掌握和了解所供药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听取临床工作人员对药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改进药房的工作,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4 加强药房工作人员管理

药房工作人员是药房管理的关键, 药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是患者合理用药的保障, 直接关系到发放药品的安全性。但部分医院的药房工作人员配备不完善, 缺乏药品管理及合理用药方面的知识, 药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不达标, 且由于药房的工作繁忙, 无暇进修, 缺失专业知识。另外, 药房取药的人员多, 流动性大, 部分药房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服务意识淡薄, 未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 未进行用药咨询, 影响患者合理用药。医院管理人员必须引导药房工作人员树立规范的工作意识, 良好的从业态度。实施量化考核措施, 定期检查药品帐物相符率、处方调配差错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综合考评优奖劣惩, 以促进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从业主动性[2]。

2 提升药剂人员素质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类药品的不断更新, 药房工作要求药房工作人员不断更新药学知识。为保障病患的用药安全、药房工作质量及医院的未来发展, 必须提高药剂人员的素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通过海报、会议、影像传达等形式在药房内部开展最新药学理念宣传活动, 让药房工作人员改变旧观念, 吸收新时代的药学理念, 不断创新。 (2) 鼓动药房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 如学习新型药理、配药方法等知识,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知识更新, 强化自身技能, 丰富自身知识库, 实现药房的专业、规范管理, 提高医院药房的工作水平。 (3) 采取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针对药房工作人员的个人水平、工作时间, 通过针对性的计划方案, 科学定制培训计划, 完善个人不足, 进而优化整体队伍质量。 (4) 合理选拔人才, 除选择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 还要选择思维活跃、思想先进、能较快接受新事物的人才[3]。

3 完善药学服务水平

(1) 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药房工作人员应掌握充分的临床及医学知识, 积极开展药学咨询, 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与饮食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储存方法等用药注意事项等, 给予患者专业、个性化的药学服务, 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2) 规范退药流程管理:药房工作人员应提高服务质量, 减少临床退药现象。健全药品退药流程, 处理退药时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做好退药记录, 对于有特殊规定而无法二次入库的药品要给予销毁,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3) 医药结合, 全方面做好药学服务:药房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药学知识, 也要有相关的医学知识, 医药结合模式是临床医学在国际上的发展方向, 也是医院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需要, 药房管理应从传统模式阶段转变为医、药、护相结合阶段, 建立以医、药、护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从而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的医院药房普遍存在药房药品管理不到位, 药房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药房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服务意识不强, 药品信息更新慢等不足。针对以上药房管理不足, 要逐步将药房管理的机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价廉的药品, 保证患者的合理安全用药。

关键词:药房管理,药品管理,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谭洁英, 蔡育红, 李健灿.物流管理系统在基层医院综合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3) :135-136, 139.

[2] 刘璐, 郑虎占.二级医院中药房开展用药咨询服务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8) :155-157, 161.

篇4:班级制度规范的隐性德育分析

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环境中,班级是最能体现学校特征的组织形式。从德育的角度来看,班级是以一个“德育场”的形式在培养与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情感、人格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系统整合式的教育力。马卡连柯认为这种教育力主要表现为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力、群体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力、个性品质发展的内驱力以及班风等物质与精神环境对个体的感染力等德育因素的合力。这些德育因素既包括能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显性、外在的因素,也包括通过潜在方式对学生品德施加隐性影响的因素,即存在着显性德育因素与隐性德育因素两种形式。在班级中,学生首先接触并必须接受的是社会给予的计划性知识体系和直接的规范要求之类的显性教育,但在任何显性教育的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人文背景、哲学基础、价值参照系、社会政治意识、经济参数等背景条件。这些背景条件以一种隐蔽的方式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显性教育,统整着显性教育的各个层次,使显性教育更加有效。

制度、规则的至高无上使儿童从进入班级之始就不得不面临着家庭中所没有的学习环境和个体地位。这些班级的规则、制度与社会生活所要求的规范、价值存在着结构性的“象”与“物”的对应关系。在家庭中,儿童处于独学环境和独享、独尊地位,而在学校班级中,则处于群学环境、共享与服从地位。面对这样的一种变化,儿童无论是对规则采取同步行为(遵守与容纳)、非同步行为(独立但不越轨)抑或反抗行为,无论是因为对规则的敬畏而形成服从心理还是因种种原因受到规则的惩罚而形成逆反心理,都是儿童在探讨规则、实践规则、内化规则的一种行为方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所感受到、接受到的规则、制度与价值在保证他们融入班级组织、顺利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同时,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班级的规则、规定和常规,为其在现在和将来适应范围更加广泛、内涵更加深刻的社会生活进行着预期的社会化过程。

虽然不同国家在确立班级规则的价值问题上有着不同的选择,虽然学生也享有并行使着程度不等的进入班级后协商制定活动规则的权利,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班级规则和制度都不可能脱离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要求,即一种文化传递的、融入并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班级制度规则像 “双刃剑”一样,在使儿童融入并适应社会要求的运行过程中,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下面笔者试从隐性德育的角度分析班级制度规则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班级制度规范中隐性德育的消极影响

杰克逊认为班级充满着3R'S,皮亚杰从儿童的扑克游戏中领悟到即规则(Rules)、规定(Regulations)和常规(Routines)①。从性质考察,笔者持全面功能观,认为隐性德育具有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种功能。积极功能表现为隐性德育可以在受教育者的人格陶冶、政治社会化等方面具有正向作用。但由于教育者认识上的局限、组织上的失当,受教育者的态度、悟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此外,在很多情况下,隐性德育对个体品德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影响,很难用正负两分法来决断。

首先,班级制度规范易使受教育者成为教师成人权威的服从者。班级在开始运作之时,其成员——儿童的地位和角色与儿童的意图无关,这是早已规定好了的,一切至关重要的规则也已制定,并要求成员必须遵守。虽然有的班级规则更多地体现出民主型人际关系和对学生个人权利的尊重,而有的班级所制定的规则是为了使教师能更加顺利地管理班级(从现实情况看,后者恐怕要占大多数),但班级规则社会本位的“普遍主义”都要求其成员采取与组织规则相一致的“同步行为”②,凭借规则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从而达到同化和控制其精神和行为的目的。儿童在班级和学校面前,既没有选择上学或不上学的权力——上学是必须履行的义务,甚至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制度使得儿童选择学校的权力也不存在,也没有改变其在学校和班级中的服从地位,更没有自由退出班级、学校的权力。因此,儿童天然地被规定为制度权威、教师成人权威的服从者,且这一低社会地位将持续不变。

第二,班级制度规范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存在的根本原因。作为社会价值要求的具体化,规范和纪律的作用是引导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向教育目标的理想方向发展,而且总是强调要自我抑制,追求更高的价值,儿童对这种来自于教师的“管理力”不一定都有接受的准备。而作为个人属性之需求的“自由力”往往倾向于追求安逸和个性张扬。这两种力在班级中,在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与被管理中经常会发生碰撞。这是班级存续中必然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运动变化决定了班级运行的模式和状态。

从两个方向上看,倘若组织的力量取胜,则儿童按照教育目标的方向行动,教师所期待的班级就能形成。反之,倘若自我需求优先的儿童取胜,则班级会朝着与教师期待相反的方向变化。当组织力量与个人需求达到和谐平衡状态的时候,应是班级运行的最佳模式了。教师在通过寻求学生的参与去实现教育目标时,应该具有明显的规范性,至少在原则上要力图以说服或感化为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规范性不是无条件的,而是以一定的强制性为不言自明的前提的。现代教育制度造成的学生对学校的“无权”状态以及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文化传播者、班级领导者等等所带来的社会高位,客观上成为学校、班级对学生采取强制性手段的有利条件。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的学校并未根除物理的威逼手段。日本学者冲田等人的比较研究表明,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在所有国家的中小学中都存在,在不少国家中还相当普遍,至于强迫命令和训斥学生的现象则更是家常便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监狱之类的强制组织和军队之类的军事组织之外,没有哪一种社会组织的强迫命令与训斥行为更甚于班级对学生的同类行为。③

第三,班级制度规范易使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从我国的情况看,对于学生而言,说班级是一个强制性色彩浓于规范性色彩的组织恐怕并不为过:班级规则的制定,无论是物理的威逼手段还是精神的监督手段,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控制”——控制班级的运行,控制学生的活动,以便能使教师更顺利地管理好班级。在这种管理观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实践更多地采取行政管理的手段,重视规则的“文本化”、制度化,重视纪律对人的干预、约束和限制,突出制度中心的权威性、强制性,体现出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即把作为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把教育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绝对化,以便使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的意图去行动。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把对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班级质量和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是把加强班级管理作为解决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手段。

三、思考与结论

首先,使班级规范对学生的控制模式倾向于人本主义型。如果说学生在组织生活中外在地接受了各种各样的规范的话,同时也内在地认可了规范本身之外的许多东西。学生们形成了权威服从观念,这是社会所需要的,但不同风格的权威却可以使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反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班级规范对学生控制模式愈倾向于监管型,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就愈低、对学业活动的参与程度愈低、师生关系愈冷淡,即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愈低。从德育的角度表现为班级制度对学生的过分约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集体活动的消极冷淡、漠不关心,产生“学校是地狱,班级是枷锁”的念头,并迁移到对教师的态度,进而产生情绪上的对立和行为上的阳奉阴违。而班级规范对学生的控制模式愈倾向于人本主义型,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就愈高,学生从内心视教师为知己,产生积极的向师性和群属感,参加集体活动的主动性高,并将班级荣誉与个人利益相联系,体现出一种健康、宽松、自控的氛围。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定向模式与学生的疏离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一般来说,对学生的控制定向愈倾向于监管型,愈会形成一种沉闷、压抑、闭锁的组织气氛,表现为在重压下学生内心对自己行为和生活结局的无法把握的一种“无能为力感”,不知道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未来是否会有所帮助,不知道对未来应抱何种信念的“无意义感”,不管行为合法与否,只管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即使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在所不惜的“无准则感”。而对学生的控制定向倾向于人本主义型,宽松、民主、开放的组织气氛非预期地、内隐地渗透进学生的生活态度中去,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就愈高,学生的疏离感程度较低,对前途充满信心,认为现在的学习对未来的生活十分有用,能够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体现出较强的亲社会行为。

第二,以制度的道德化实现管理的人性化。班级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外在于学生的一种律令,对于维持班级正常运转,形成学生的规范意识、秩序感和班级良好气氛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唯理性管理中的班级制度具有绝对控制、单一灌输、地位分等、强调统一性、同步行为等特点,潜在地使学生缺乏主体精神、平等意识、探索创造精神,普遍缺乏自由感、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使学生具有较低的“学校生活质量”。柯尔伯格指出,“不管我们说教些什么,学校的隐蔽课程是真正进行价值教育的课程”,而“灌输既不是道德教育的方法,同时也不是讲道德的方法”④。因此,班级管理者在进行隐性德育管理时,必须克服“管理主义”“文本主义”的做法,努力实践制度的“人本主义”,从制度的制定到制度的实施努力体现管理的道德化本质,实现管理的人性化。要更多地借助于平等交往、民主协商、情感沟通等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力因素的影响让组织成员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之中,形成对于制度的积极态度,不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现为“顺从”,而且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逐渐认同、接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并内化为成员的价值观念,使制度规范从外在的强制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引领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自觉行为的指南⑤。

第三,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互助的人际心理环境,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力量。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⑥。因此,在班级教育管理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应是民主型方式,体现出亲密形态。班级人际心理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处理好师生关系来进行的,而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要解决好教师与学生交往方式问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教育管理中,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是必须的,但这种权威赋予教师的首先是一种“形式权威”,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从学生那里赢得权威才能发挥实质作用。师生互动应是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共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营造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克服以权力和服从为基本方式的理性管理给学生带来的自我缺失、责任贫乏的弊病,激励每个学生获得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避免产生因教师有意或无意中的角色变化、期待下降而在学生心中沉淀下来的挫折感、自卑奴性或攻击性。所以,保持师生之间适当的交往频率,而且增加交往次数,可以提高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对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行使权威的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教师权威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由,而是应该克服师生之间交往的疏远化和抽象化的问题,使儿童能够自制从而得到自由。我们重视教师权威的作用,但反对权威主义;我们运用权威,但反对滥用权威。

实现班级目标,规范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这股力量不仅有权威、处罚、批评,还有说服、表扬、组织气氛等因素,此外,还有教师的专业力量。这些力量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隐的。教师的任务或称之为教师的艺术就在于面对必然存在的组织之力与个人需求之力的矛盾,如何合理运用显性和隐性的合力,既通过制度的运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又最大限度地尊重、满足儿童个人层面的需求,使班级既不掉入“管理主义”的泥淖,又远离“自由主义”的险境。

注释

①唐晓杰. 西方隐蔽课程研究的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2)

②钟启泉. 班级管理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75

③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254-255

④周作宇. 隐蔽课程浅探[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2(1)

⑤赵志毅. 中国民族德育论纲[M]. 民族出版社. 1998:258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l38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篇5:质量分析会制度规范

1.护理文件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2.护理文件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一页中应使用同一种颜色笔书写。

3.护理文件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4.实习、进修与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件,应当经过本科室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准认。

5.修改:原则上不能修改。若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请使用本色笔,错字处画双横线,字改在侧面,签全名。

6.护士长经常检查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时纠正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7.护理部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及法律要求的培训,并定期对运行中的护理文件进行检查,保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完整。

附:体温单:

1.楣栏应使用同色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2.42°C~40°C之间写患者转归(入院、出院、转出、手术等)时请用红签字

笔书写。

3.绘制体温、脉搏曲线使用红、蓝色墨水笔。4.呼吸以下(含呼吸)应根据医嘱和护理常规,全部使用红签字笔填写。5.血压、体重、身高应在楣栏中注明单位,标注方法:将单位写在两字右侧。

如:血压mmHg,体重kg,身高cm。6.请假前后体温不相连。附:医嘱单:

1.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应保持楣栏及项目填写齐全,有执行时间及执行护士签名,尤其是临时医嘱应有实际执行时间。

2.各医嘱执行单执行后打勾签字后,应按医院规定保存。3.护士使用计算机录入医嘱时,应准确及时录入下达医嘱的医师姓名。

附:护理记录: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1记录对象:病危、特级护理及部分病重患者。1.2记录频次:记录患者24小时的病情变化,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原则上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1.3日间、夜间均应书写记录,每天一份。

1.4签名:正楷书写,签全名。且一个时间段对应一个签名,不能打点。

1.5每日应有日间小结和24小时总结。

1.6有记出入量医嘱的应将计算后的出入量写在相应栏目内。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

2.1记录对象:无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其它患者。记录频次:原则上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附:危重症护理记录单: 1.日夜间记录用蓝黑、碳黑墨水书写,夜班用篮笔划线。2.详细准确记录生命体征、精神、饮食、睡眠、皮肤、有无褥疮、以及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病情变化。

3.详细记录出入量:每餐食物记在入量的项目栏内,食物含水量和每次饮水量应及时准确记录实用量。

4.输液及输血:准确记录实量,肌肉注射量不必记录。5.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各种引流液、除记量外还需观察其颜色、性质、记录于病情栏内。

6.病情栏内应随时记录病情变化,以及治疗、护理后的反应。

7.白班护士下班前将白天出入量用蓝黑、碳黑墨水总结;夜班护士下班前将24小时出入量用红笔总结,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8.每项已执行的临时医嘱应有实际执行(即患者获得服务)时间。

附:病室交班报告书写要求:

1、楣栏填写:

楣栏填写清楚,详细填写病室名称,日期(年、月、日),总数、入院、转入、出院、转出、手术、生产、病重、病危、死亡等人数。

2、病室交班报告书写顺序及写法:

2.1出院、转出患者的姓名、床号、诊断及出院或转出的时间。

2.2死亡患者的姓名、床号、诊断及呼吸心跳停止时间。2.3出院、转出及死亡书写只占一行表格,如内容在日间病情栏内容纳不下,可直接延续书写到夜间病情栏内。

2.4空一行,新入院、转入患者姓名、床号,患者性别、年龄、入院原因(诊断)及时间。

2.5空一行,当日手术患者姓名、床号,麻醉方式、手术名称。

2.6空一行,明日手术患者姓名、床号,麻醉方式、手术名称。

2.7空一行,病危或病重患者姓名、床号、诊断,病重注明“重”;病危注明“危”。

2.8病危患者均需要书写。

3、危重患者主要书写内容: 3.1书写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并注明时间(日间2pm、夜间6AM)。

3.2患者意识、生命体征、体位、皮肤完整性、患者特殊主诉,异常检验、治疗及给药、护理措施、伤口情况、引流情况、睡眠、病情变化等。

4、病室报告书写注意点: 4.1报告应按照书写顺序及要求书写。4.2报告内容要前后衔接,如白班交班时渗血较多,夜间应注明是否终止或仍渗血,是新鲜还是陈旧性血液等。

4.3当内容需转第二页时,楣栏处应填写病室名称,日期(年、月、日)及页数,其他项目不必再填写;患者病情如在第一页未写完,第二页只写患者姓名及床号。

4.4患者行特殊辅助检查如钡餐、胃肠道造影等,只写在交班本中,不用写在病室报告中。

4.5日间交班报告由主管(或主班)护士填写,晚间由后夜班护士填写,签全名。

4.6书写危重患者报告内容时,第一行前面空两格。4.7报告中注意措词恰当,无错别字,使用医学术语。报告不允许涂改或伪造,字迹清晰、整洁。

附:医嘱本使用要求:(未开通病房工作站的医院)1.医嘱本楣栏填写齐全,字迹清楚,日间医嘱“日”字用蓝笔,“夜”字用红笔。

2.医嘱不得涂改,如有错误,只能用红笔“作废/DC”,同时有医生签名。

3.医嘱本不得有缺页、丢失,保持医嘱本的完整。保存期二年.4.开医嘱时间要与实际时间相符,护士有责任监督并提醒医生。

5.护士执行临时医嘱,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6.核对原则:每日核对一次当日长期医嘱并签名。每周大核对医嘱一次。必要时重整医嘱。7.核对内容包括:

7.1医嘱录入后,确认人应持医嘱本与电脑核对是否正确(包括患者姓名、药名、剂量、给药方式、执行频率、执行时间、费用标志等)。

7.2每日医嘱由连班和前夜护士核对,确认医嘱录入、打印是否正确(包括患者姓名、药名、剂量、给药方式、执行频率、执行时间、执行情况等)。

7.3已停医嘱在病历上是否转抄。

篇6:质量分析会制度规范

为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规范工作程序,实现会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本会议制度。

一、乌鲁木齐市气象局实行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局长碰头会议、气象工作会议、全局大会等会议制度。

二、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全局大会、局长碰头会议、气象工作会议等按照相应会议制度召开,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四、会议纪律:

1、局内召开的各种会议要贯彻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尽量压缩会议时间,精减会议人员;

2、参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纪律,迟到、早退均处以30元罚款,请假视事由根据岗位津贴发放办法处理,旷会按矿到处理。

3、会议期间不得随意走动、聊天喧哗,更不得随意接听电话,需要接电话时,向会议负责人请假离开会场,否则每次处以30元罚款。开会期间手机铃每响一次处以30元罚款。

市气象局全局大会制度

全局大会是我局全体职工及时了解上级的各种文件精神、全局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部署及其他重要事项的重要聚会。

一、全局大会由全体局领导、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由局长或局长委托其它局领导召集和主持,办公室秘书担任会议纪录。

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上级党委、政府等的重要文件;

(二)部署局内重要工作;

(三)总结半年、全年工作;

(四)其它应在全局大会通报的事项和内容;

三、全局大会一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或视情况召开。

市气象局党组工作制度

为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规范党组工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领导班子整体功能,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确保对重大事项的慎重、科学、正确决策,提高工作水平和议事质量,根据党章规定精神,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党组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开展工作,主要研究和决定下列事项:

1、研究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及区气象局的决策、重要指示及工作部署;

2、全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改革等重要的政策措施;

3、市气象局党风廉政建设、组织思想教育、群团工作、作风建设的重大问题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事项;

4、局机关和各单位的机构设置与调整、职能分工和人员编制;

5、局机关和其他科级干部的调整配备和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和奖惩、人员调动、涉及职工晋级、调资及处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推荐等重要事项;

6、以市气象局名义评选、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推荐地厅 2 级及其以上等级的气象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7、财务预决算、重大项目的立项;

8、向自治区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请示和报告;

9、党组学习计划;

10、其他需要党组讨论的重大问题。

二、党组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召开党组会的形式进行

(一)、党组会议由党组书记和党组成员组成。党组书记召集和主持,办公室主任列席会议。书记不在时可委托副书记召集会议,根据议题需要,可安排调研员、助理调研员和有关科室负责人列席,列席人员只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二)党组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

(三)召开党组会议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党组书记确定会议日期和议题,除临时召集的会议外,一般应当提前通知党组成员。其他党组成员如有什么问题需上会讨论,可提前向书记提出。

2、有关科室要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调查论证基础上准备好相关材料,并于会前按党组成员分工分别审核、把关,报党组书记复核后列入议题,并印发与会人员。

3、党组成员应在会前认真思考、充分准备,必要时及时沟通,交换意见。因故不能出席会议的党组成员,对会议的议题如有原则性意见和建议,可在会前提出。

(四)党组会议必须有党组成员半数以上出席(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才能举行。紧急情况下,党组成员不足半数也可以处理决定重大问题,但事后应及时向党组其他成员通报有关会议决定。

(五)办公室负责党组会议的组织、服务和跟踪督查工作。主要是:起草会议通知、安排议题、分发会议材料、做好会议记录、起草会议纪要、建立健全会议档案资料、做好会议议定事项的督查督办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会议决定的事项贯彻落实情况,并及时向党组书记报告

(六)党组书记和党组成员在党内是平等的,具有同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党组讨论决定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党组集体的决定,任何个人无权改变。个人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在党组未改变决定以前,必须无条件服从,并在行动上积极执行。

(七)党组成员应支持书记的工作,接受书记对自己工作的检查督促,同时还应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八)党组成员和参加党组会的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注意内外有别,凡属不应公开的事情,不准向外泄露。因向外泄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局长办公会议制度

一、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确定议题和召开时间,并主持召开;局长不在时,可委托副局长主持召开,负责某一方面问题的决策,会议议题必须经主管局领导批准,并在提交会议前首先论证,提出论证意见。

二、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出席,办公室主任列席,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根据会议需要确定。

三、局长办公会议的议题主要是:

1、落实局党组会议议定的事项;

2、为需上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议决的事项提出可行性意见;

3、听取和督促检查重要工作的进展;

4、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气象局领导对某些问题的具体批示、指示;

5、确定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6、气象事业费及各专项资金分配;

7、协调处理突发性、紧急重要问题的重、大事项;

8、研究各单位创收及职工福利分配方案;

9、需向市政府、区气象局请示、汇报的重要事项;

10、审查各类会议,重大活动方案;

11、有关专项工作需要布置或需开会协调、研究的事;

12、审定重要文稿。包括代市委、市政府起草的重要文稿,向市委、市政府和区气象局上报的重要材料,局领导重要讲话;

13、其他需要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的事项。

四、局长办公会议由局办公室负责会议通知、记录、服务和督查工作,程序按局务会议的规定执行。

五、局长办公会议在认真讨论问题的基础上,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参会人员、列席会议人员要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由会议主持人归纳讨论意见,做出决定。

六、局长办公会议要提高效率,在讨论方案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可以受局领导的委托,简要汇报制定方案的依据,介绍有关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要求,忌冗忌长。

七、上会议案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凡涉及资金分配事项 5 的要做到政策明确、资金来源明确、拨付使用对象情况明确。

八、局长办公会议决定的事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工作由分管局长和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需要督办的问题,由办公室负责督办,并将督办情况及时向局长反馈。

局务会议制度

局务会议是乌鲁木齐市气象局的最高行政会议,是讨论和研究全局重大问题的会议。

一、局务会议由局长确定议题和召开时间,并主持召开。一般情况下每季度召开一次。

二、局务会议由局长、副局长和调研员、助理调研员及机关、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组成,与议题有关的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三、局务会议讨论和研究的议题范围主要是:

1、传达中央、区市及区气象局有关重要会议精神、指示和决定,研究贯彻意见;

2、全市气象工作方针、政策;

3、全市气象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4、全市气象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

5、地方性气象法规、制度、规范性文件;

6、全局财务预、决算;

7、重要基建项目;

8、对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的处理;

9、需经局务会议议定的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

四、凡需提交局务会议研究的议题,先由申报科室填写议题 6 单,经分管局领导同意并签字后,交办公室汇总,由局长确定。

五、议题一旦确定,申报科室应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就申报议题形成上会材料,按会议规定的份数,交办公室收存。

六、会议材料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翔实、文字简练、准确。提出的意见要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七、与会人员收到议题、材料后,应认真阅读,熟悉情况,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

八、局务会议由办公室负责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主要是:起草会议通知、安排议题、分发会议材料、做好会议记录、起草会议纪要、建立健全会议档案资料、做好会议议定事项的督查督办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通报会议决定的事项贯彻落实情况。

九、会议纪要起草后,由办公室主任审查,报会议主持人审定签发,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发送范围。

十、虽应提交局务会议审议,但所设议题时间过紧,来不及召开会议研究的也可采取以阅代议方式处理,即由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级领导传阅审定。但是,重大问题的审议一般不采用以阅代议方式。

局长碰头会议制度

一、局长碰头会议是市气象局领导班子安排、协调、研究、总结市局近期工作,相互交流沟通情况的办公例会。

二、局长碰头会议,由局长主持,副局长、纪检组长参加,办公室主任列席会议,可安排有关科室人员列席。

三、局长碰头会议根据情况由局长或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决定。

四、局长碰头会议对下列事项进行研究:

1、传达自治区气象局或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及领导指示,研究贯彻意见;

2、安排部署市局近期工作,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3、听取各局长最近工作汇报和总结,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协调各副局长、纪检组长的工作安排和公务活动;

5、各局长、纪检组长相互交流工作情况,对一些重要问题沟通思想,统一认识;

6、其他需要局长碰头会议研究的事项。

五、局长碰头会由局长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主持,办公室具体负责会议通知、会议记录、督办工作。

六、局长碰头会议要提高效率,忌冗忌长。

七、局长碰头会议研究确定的事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会议议定的事项由分管局长具体负责,需要督办时,由办公室负责督办,并将进展情况向主管局长反馈。

篇7:质量分析会制度规范

根据省市“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实施精神,为加强小药店整规工作的长效监督和领导协调,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完善优质服务机制,保障用药安全长治久安,探索我市小药店整规工作实际,巩固和深化小药店药品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提出温州市小药店药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制度。

一、责任分工制度

1、将各县(市、区)划分不同区域的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1-2人包干负责,每个“小药店”都明确一名监管人员为第一监管责任人,实现监管无缝隙覆盖,责任无推诿落实,形成药品流通领域规范拓展、全方位机制衔接、全系统能力提升的整规责任体系,确保小药店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责任人必须全面、正确履行责任区内的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整规明确相应责任应严格依法执行。

2、“小药店”按检查类别分为GSP认证和日常监管两大类。一类为GSP认证类:需要进行GSP认证、GSP重新认证或GSP认证跟踪检查的 “小药店”,不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另一类为“小药店”日常监管类:需日常监督检查的“小药店”,其中,对上信用评定等级为A级的“小药店”,本可免除日常监督检查。

3、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协同乡镇做好 “小药店”整规的业务指导和宣传工作。

4、市局不定期开展效能督查,因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管理造成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药品经营使用秩序严重后果影响的,应当追究过错责任。

二、监管信息通报制度

1、对违法小药店的通报曝光,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的原则,追踪最新整规动态,起到警示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作用,增强小药店违法案件查处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2、监管信息通报内容包括:总结“小药店”药品质量安全整规工作中的示范创新方式方法;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小药店”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查获的假劣药品案件;上级要求查办假劣药品案件;宣传新颁布的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的法律法规以及“小药店”整规工作的相关文件;收集“小药店”发现的质量可疑的药品信息及案件线索;信用等级为严重失信的单位;违法发布虚假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单位;通报及收集“小药店”发现及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小药店”督查工作;食品药品监管局认为需要通报的其他内容。

3、信息通报的途径程序要征求“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的同意,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并通过“温州市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信息网”(网址:http:///)直接报送和登载。

4、信息通报的方式可采用座谈会、培训会、信件、电子邮箱、电话、手机短信、QQ群等形式进行,也可以采取批评性通报、张贴公告、报纸、和电视等形式向社会曝光。原则上每季度通报一次,必要时可以随时通报。

5、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信息员每年初向市局、县质安办报送工作计划,7月初和年底分别报送上半年工作总结和工作总结。

三、药品经营人员约谈制度

1、约谈对象主要为“小药店”法人、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2、有下列情形应当接受约谈的“小药店”:

(1)销售假劣药品或不合格、质量可疑的药品,不及时做好假劣药品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记录与上报工作;

(2)出租、出借或转让经营许可证或柜台,超范围经营药品;

(3)夸大药品疗效,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以药品的名义推销非药品,宣传非药品的疗效;

(4)非法采购药品渠道,购进药品不按规定验收,记录、凭证、帐、货情况不完整、不规范、不符合;

(5)药品未按规定陈列、储存、养护,各类标志标签不清楚、不醒目,药品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不符合;

(6)处方药不得开架销售,处方药不凭医生处方销售,无药学技术人员在岗时销售处方药;

(7)麻精药品、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不得经营,药源性兴奋剂(麻黄碱)、可待因复方制剂未凭医生处方销售或超数量销售;

(8)驻店药师不在职在岗、虚挂;

(9)擅自变更法定条件、伪造经营记录

(10)店堂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疗效证明的违法药品广告情况,不符合《药品广告审查办法》;(11)对 “小药店” 管理混乱、多次教育效果不明显、质量负责人不能认真履行职责;

(12)上信用评定等级为C、D级以及降等级的单位;

(13)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以上行政处罚;

(14)GSP认证、跟踪检查存在重点缺陷;

(15)歇业的小药店。

3、约谈一般以谈话的形式进行,由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必要时可邀请分管领导参加。

4、约谈会应形成书面记录,被约谈人要将约谈要求落实情况及时书面报告药监部门。

四、召开会议制度

(一)重大整规工作会议

1、召集人:由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负责召集。

2、参加对象:参加“小药店”整规工作的人员,根据会议内容,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镇“十小” 整规办的领导参加。

3、时间:原则上每三个月召开一次,遇重大、紧急情况即时召开。

4、主要议题: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小药店”整治的“全面规范、长效监管、转型发展” 工作要求,省、市、县政府领导的指示、批示;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下阶段主要工作任务;研究、部署阶段性“小药店”整治重点工作。

(二)定期例会

1、召集人:由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召集

2、参加对象:各“小药店”主要负责人。

3、时间:原则上每六个月召开一次,遇重大、紧急情况即时组织召开。

4、主要议题:学习培训有关药械监管的法律法规和“小药店”整规工作相关文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例行公布前一阶段违规药店的查处情况、交流相关信息;提出整规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具体落实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

五、协管巡查制度

1、为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督网络,充分发挥药品安全协管员、药品安全信息员的协管作用,构建小药店社会监督机制。

2、协管巡查人员为药品安全协管员、药品安全信息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开展协管巡查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组织指导县、镇、村药品协管巡查工作。

3、协管巡查的对象包括小药店、村卫生室、诊所等涉药单位。

4、协管巡查工作的主要为“六有三无”,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小药店《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是否齐全,医疗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有无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有无过期、变质的药品;

(3)购药凭证、验收记录、养护记录是否完整;

(4)驻店药师是否在岗;

(5)药品分类及陈列是否整齐、规范;

(6)药品储存现场卫生状况;

5、巡查记录应注明巡查的时间、地点、巡查人员,详细记录现场巡查情况的提出的整改意见或建议。

6、协管巡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辖区责任制和岗位负责制相结合,由县(市、区)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具体实施。

7、协管巡查工作情况纳入药品安全协管员、药品安全信息员绩效考核内容。

六、新闻发布制度

1、“小药店”整规工作新闻发布。由信息员报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负责人审批后发布。

2、对内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其他单位个人利益的时,要经上级部门批准或利益关系人同意后才可发布。

3、发布的新闻中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的,发布部门应在发布前与相关部门协商和沟通。

七、督查督导制度

1、综合督查:根据整治与规范工作的阶段性进展情况,由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负责人适时开展综合督查督导。综合督查的重点是各县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及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

2、专项督查:对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负责人批示办理的落实,新闻媒体曝光的新闻事件,重大事故的查办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3、暗查暗访:与乡镇十小整规人员一起对小药店具体整规标准的落实进行检查,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

八、投诉举报制度

1、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做到事事有答复;

2、对举报人和投诉人的报案要认真热情接待,问清情况,凡属于药品监管部门管辖的问题和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要在24小时内组织力量进行初步调查,需要立案的,在7日内报分管局长签署立案,不得拖延;对于不属于本部门法定管辖范围的群众举报、投诉,应及时按有关程序和要求移送具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并做好移送记录,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或告知投诉举报人向有处理权的机关投诉或举报。

3、对举报和投诉的,应填写《举报登记表》。有条件的应制作笔录,必要时可以录音。并向举报人和投诉人说明诬告应负法律责任,报案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药品监管部门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4、需要几个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处理的群众举报、投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该项举报、投诉的处理、落实,各相关职能科室要积极配合,不得相互推诿、拖延不办;

5、由市质安办移交的群众举报、投诉,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科室应依法办理,并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市质安办;

6、明查暗访反馈意见及时予以沟通,并抓好落实整改工作。

九、联合执法机制

1、联合执法的范围。整治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发生重要事件、重大案件、突发事件,其违法行为涉及其他监管部门的职能范围。

2、联合执法的组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的联合执法行动,事前应商请相关执法部门征求提出方案,报十小质安办备案。其他人员参加,需要协调的事项,应提前联系。

3、联合执法的实施

(1)小药店整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联合执法前的调查摸底和分析,确定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查处对象,并在行动前主动与案源所在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和公安部门派出机构沟通、协调,预防发生暴力抗法和群体性事件,必要时可邀请新闻部门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2)发现违法行为超出参与部门的查处职权范围时,应立即与相关执法部门责任科室取得联系,办理案件移交手续。(3)对需要作出行政处罚的,职能科室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遇有与其他监管部门在职能界定上有不同意见时,由市、县质安办牵头协商解决。

十、许可和退出机制

1、小药店审批公开制度是指业务部门在办理小药店许可事项,包括办事的依据、条件、程序、时限、收费、责任等,在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情况下,向社会和监管相对人公开,增强办事的透明度。

2、对新开办的“小药店”,严格按照《温州市药品零售企业设置规定》及补充规定、《浙江省乙类非处方药零售企业设置和管理暂行规定》、《温州市乙类非处方药店(柜)设置验收标准(试行)》进行审核,严把审批关,杜绝新开办“小药店”假、乱、差现象。

3、鼓励和引导药品零售网点向农村边远山区延伸,连锁公司在农村边远地区开设乙类非处方药柜类“小药店”,政府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物质的支持。

4、简化小药店变更审批手续,如法定代表人变更;企业负责人变更;质量负责人变更;企业名称变更;注册地址、仓库地址门牌号码变更。

5、对经营不善、效益不佳、管理滑坡、常发生违规行为的“小药店” 引导退出市场,倡导企业主动退出,开辟退出“绿色通道”。利用《药品经营许可证》到期换证和GSP认证的有利时机,对不符合整规标准的企业依法核减经营范围或注销。

6、有条件的县对小药店审批事项可通过县局网站、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张贴或发放办事指南,以及通过新闻媒介等形式对社会公开。

十一、信用分类管理制度

1、药品监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建立小药店信用信息档案,根据信用等级标准划分信用等级,并按照信用等级给予相应的奖惩,强化小药店的信用意识,促进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2、药品安全信用信息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小药店登记注册信息:单位名称、注册地址、经营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企业类型、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营许可证及相关证照编号等;

(2)小药店的日常监管信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小药店在经营药品的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违规行为,整改落实情况;

(3)小药店案件记录信息:稽查中发现的违反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行为。

3、信用等级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按照《温州市药品经营企业信用评定评价标准(试行)》自动生成,分为ABCD四级。A级表示守信;B级表示基本守信;C级表示轻微失信;D级表示严重失信。

4、根据信用等级情况实行对应的分类监管。

对A级单位,定期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在日常监督中,除专项检查和举报检查外,一般情况下减少日常监督检查次数;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优先办理行政审批、审核手续,对重点许可项目,可提前介入,全程帮促服务。

对B级单位,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对不良记录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事后回查。

对C级单位,要对其不良记录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事后回查,增加对该类单位的日常监督巡查频次。

对D级单位,除采取与C级单位相同的措施外,还要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名单,集中力量进行治理整顿,并采取一定形式进行公告警示。

十二、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1、小药店日常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企业名称、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人员变动情况;企业注册地址及仓库地址变动情况;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的执行和变动情况;营业场所、储存条件及主要储存设施、设备情况;人员资质情况;药品购进验收情况;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情况;其它需要检查的有关事项。

2、日常监督检查应当在乡镇十小工作人员参与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并按法定程序,共同解决小药店整规回潮问题。

3、小药店每年的现场检查次数与信用、举报、药师QQ视频非现场检查等情况挂钩,检查覆盖面应达到100%。

4、现场监督检查,要认真填写现场监督检查记录,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情节较轻的问题,检查人员要督促其整改到位,对需要限期整改的,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到期进行现场复查;对日常监管发现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移交稽查进行调查处理。

5、药监业务部门负责将小药店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录入药品经营企业监督管理系统。

6、小药店整规工作人员在小药店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不得妨碍小药店正常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接受被检查单位的财物,不得借机谋取其它利益。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小药店整规工作人员渎职失职,造成社会严重不良影响或违法违纪情节严重的,报温州市十小整规领导小组,依法追究责任,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十三、整规扶持制

1、加强宣传,提高“小药店”从业人员法律和诚信意识

(1)发放宣传资料

(2)每年一次培训法律知识

2、引导从业人员进行函授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学历和药学服务水平

(1)一年一次本科、专科、研究生学习报名;

(2)开展网络教育学习。

3、组织上岗前人员进行GSP培训,巩固上岗人员用药安全知识和药品管理知识。

(1)每月组织一次培训;

(2)每月进行一次考试。

4、应对药品流通转型发展,鼓励壮大连锁零售规模。

主题词:药品监管 小药店整规 制度 通知

篇8:质量分析会制度规范

家用电子产品的市场近年来不断的发展, 也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创新, 在这个大背景下, 规范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我国的家用电子产品市场也加快了更新换代的速度, 如何在这个市场环境下保证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问题, 一直是困扰着相关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我国的家用电子产品出口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 本文立足于我国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的现状, 探讨强化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的策略,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2 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的考虑因素

2.1 严格遵守市场安全质量检测的准入原则

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问题与人民息息相关, 因为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 这就对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相比工业用途的电子产品, 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审批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是因为要对家用电子产品的性能与安全性有一个全面的审查, 因此一旦发现家用电子产品中存在隐患, 就要立刻召回, 从而增加家用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这要求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 对家用电子产品有一个系统性的安全标准, 强化相关的市场监督的力度, 从而更好的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用电子产品的市场环境。

2.2 周全而完善的安全检验项目并不可少

完善电子产品的安全检验项目是保证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的有效途径, 这是由于家用电子产品的种类众多, 电子安全检验的项目必然涉及到许多领域, 因此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满足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质量检验工作的要求。同时针对不同电子产品要开展有侧重的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工作, 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并且在安全检验的过程中确保家用电子产品在使用当中也能保持安全性, 这是家用电子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的重点工作。

2.3 通过周期性的安全检验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周期性的安全检验是家用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 因为家用电子产品都涉及到一个使用的问题, 因此定期的对家用电子产品进行安全检验, 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家用电子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从而增加家用电子产品的稳定性, 控制了售后服务的投资成本。据相关专家研究发现, 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检验的周期一般保持在半年或者三个月之间, 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检验工作的可行性, 并且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 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推进经济的蓬勃发展。

3 增强家用电子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对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检验工作的规范性

强化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规范性, 不但依靠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 还要求相关的家用电子产品的制造企业能够负起责任, 进行自我监督工作, 以此来保证家用电子产品的生产能在规范的环境下, 规范的操作下进行作业, 进而提高我国家用电子产品的性能与使用寿命。我国目前的《中国人民共和国质量法》规定家用产品只有达到有关部门的质量测验才能投入市场售卖, 因此所有的电子产品在流入市场之前都会有一个质量报告, 从源头上保证了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但严格的法律规定并不能组织大批不合格的家用电子产品流入家用电器的市场, 这是由于某些家用电子产品制造商缺少法律意识, 没有经过正规的流程来确保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 导致大批没有质量检验报告的家用电子产品在市场上售卖, 造成我国家用电子产品市场无序、混乱的局面。要求相关部门一旦查出, 决不姑息, 并且加强对我国家用电子产品市场的监督, 以保证我国家用电子产品的整体质量。

3.2 对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设计性能进行检测

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的设计是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工作的基础, 由于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的电子产品在安全设计上还显得极为不成熟, 因此加强电子产品安全性能科学化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既要有对家用电子产品日常应用的考虑, 还需要兼顾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性的设计, 这对相关设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同时需要对家用电子产品使用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检验, 以此增加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检验工作的合理性。例如有一部分家用电子产品的变压器存在这一定的问题, 这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就变压器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同时家用电子产品制造商的生产理念也严格的制约着家用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设计, 因此要转变相关企业的职能, 对家用电子产品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 从而增加家用电子产品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3.3 加强家用电子安全质量的综合监管

综合监管要求在家用电子产品的各个环节之中进行安全质量的监督工作, 要求相关企业对从事家用电子产品生产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 根据如今市场的需求, 针对每一种家用电子产品的性能合理的开展质量管理监督工作, 首先, 要求相关的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监督人员对电子产品的安全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才能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目前关于家用电子产品的讨论, 时常把电子产品与使用者分开讨论, 这是本末倒置的, 因为方便操作也是家用电子产品安全性能的一个具体依据, 因此开展电子产品安全性设计时, 绝对不要把使用的因素排除在外。

4 结语

为了迎合我国日新月异的家用电子产品市场, 提高家用电子产品安全性能的设计也同样重要, 这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家用电子产品的设计上要更重视性能方面的设计, 进而增加我国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 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伴随着我国家用电子产品的摘自由贸易市场的蓬勃发展, 也暴要露出家用电子产品其中的一些问题, 因此对家用电子产品进行质量监管对于我国的出口市场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于制约家用电子产品的因素, 深入探讨如何规范家用电子产品的质量安全, 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学习。

关键词:家用型,电子产品,规范思考,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丛峰.家用电子产品安全质量规范措施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 (21) :190-191.

上一篇:网络管理综合报告下一篇:大学毕业典礼晚会主持词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