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2024-06-20

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通用6篇)

篇1: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中国服装:女式牛仔裤(http:///)为你提供

各地财政大力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2011年8月23日 来源:相关省(区、市)财政厅(局)办公室编者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关系到各项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各地财政部门积极加强基层财政建设,强化乡镇财政监管职责,确保各项财政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福建:细化监管要求建立有效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细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要求,规定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及资金上报程序。完善信息通达机制,同时,加强乡镇财政监管能力建设。

二是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直接联系点制度。设立8个省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直接联系点,并制定联系点工作规则,加强对联系点的支持指导。

三是完善乡镇财政资金抽查巡查制度。考虑到乡镇财政资金大部分都是涉农资金,出台强化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的意见,在部分市县开展监管试点,并建立对涉农资金的抽查巡查制度。

四是加强乡镇财政机构职能建设。加强乡镇财政基础管理,创新乡镇财政体制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乡镇财政机构编制问题,建立对乡镇财政的培训机制。

吉林双辽:确保基础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为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吉林双辽市财政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双辽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双辽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三项制度》和《双辽市乡财工作考评办法及考评细则》,就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内容、方式、手段和工作考核等做了进一步明确,采取了四项举措加强了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财政局成立了由分管乡财工作局长任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也相应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并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三项制度及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制板上墙,充分引起大家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视。

二是扩大监管范围。按照“乡财县管”的原则,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在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实施监管。

三是加大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乡镇财政所对项目申报、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资金报账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管,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对工程项目做到及时公开公示、及时验收决算,并就项目运行效果不定期向市财政局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四是加大涉农资金监管力度。明确补助资金监管工作重点,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各项补助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农户。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以电脑为平台建立各项补助的分类台帐,及时对变更信

息进行补充、更新,确保基础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新疆库尔勒市: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实施监管

为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库尔勒市财政局根据《自治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就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内容、方式、手段等做了进一步明确,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

一、加强财政预算资金监管。加强财政资金监管领导,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在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实施监管。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对乡镇负责征收的财政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全面清理预算外收入。

二、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加大对纳入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从项目申报、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资金报账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管,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公示,对工程项目做到及时验收决算,并就项目运行效果定期或不定期向市财政局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做好项目建设资金台账的基础管理工作。

三、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明确涉农资金监管工作重点,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各项涉农资金要做到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各项惠农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

安徽六安市金寨县:抓基础 带基层 促强化 提水平

今年,金寨县财政局按照抓基础、带基层的要求,倾力支持乡镇财政

建设,帮助乡镇提高财政财务监督水平,促进了乡镇财政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强化预算资金监管。实行县乡预算共编,将乡镇人员支出预算核实到人;建立动态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信息库,实行工资县级打卡发放,严格预算拨款、追加程序,对大宗购买行政府采购;由县财政监督检查局牵头,对乡镇财政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公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纳入考核,根据情况给予奖惩,调动乡镇科学理财积极性。

二是强化工程资金监管。对项目的立项政策和条件、真实可行、工程预算等把关,提高项目的科学性;通过有效途径,及时对项目名称、批复、资金、地点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公示;定期或不定期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进行监督;乡镇财政所参与竣工决算验收,并将验收情况上报相关单位。

三是强化惠民资金监管。定期不定期对补助对象进行核查、更新,实行补助对象信息动态管理;严格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规程,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设立举报箱,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补助对象和资金发放进行核实,提高惠民资金监管水平。

四是强化村级资金监管。依托乡镇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并按照要求,进一步规范收支票据管理,严禁白条抵支;成立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级资金审核审批;加大村级财务、报账程序、财务公开等工作的检查,定期向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公开财务情况,接受

村民咨询和监督。

四川梓潼县:建章立制强化指导 制定计划明确要求

一是建章立制。根据《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财预字[2010]33号)和《四川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意见》精神,县财政局及时制订并下发了《梓潼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主体、范围及监管内容。

二是加强指导。为加强财政局与乡镇财政所的直接联系,便于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县财政局制定了业务股室联系乡镇的制度,要求各业务股室对联系乡镇财政所的监管工作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巡查,督促乡镇尽职履责,确保各类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三是明确要求。各乡镇财政所年初要制定乡镇财政资金监督检查计划。每季末将监督检查实施情况报县财政局备案,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县财政局将把对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县对乡镇转移支付和其他补助的依据。

云南罗平县大水井乡:让农民充分享受民生财政实惠

为进一步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好中央各项支农惠农财政政策,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罗平县大水井乡财政所工作人员采取四项措施强化惠农资金监管。

一是主动宣传惠农政策。对中央下达的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公开各项补贴政策、信息,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并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把初步核实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

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

二是积极做好惠农资金兑付工作。对群众有反映的错误信息、遗漏信息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积极为群众服务,确保补贴信息无误,资金兑现客观准确。

三是及时发放惠农资金。对核实无误的补贴对象及时办理补贴发放,2011年共发放补贴资金310.47万元。覆盖补贴面积3.1万亩,惠及全乡5994户农户。

四是做好惠农资金监管。对下达全乡的各类项目资金实行跟踪问效、全程监管,资金使用范围延伸到哪里,监管工作就跟踪到哪里,并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

篇2: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摘 要:乡镇财政所是实施乡镇财政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为此全面推进乡镇财政所的建设对实现农村和谐发展、资金管理上有着积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对当前财政所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乡镇财政所;财政管理;建设

乡镇财政担负着联系群众、联结城乡的重要责任,是推动财政管理的责任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而作为财政职能发挥的基础和平台,财政所是实现财政管理的实施者,在强化资金管理、财政政策和财政秩序维护等上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为落实乡镇财政管理,我县财政所面临着改革的关键时期,为此对财政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对提高乡镇财政所建设有着积极作用。财政所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乡镇财政所的工作任务和环境均有了较大的变化,着,但功能定位却非常模糊,不仅如此,他们的职能也被一度削弱。而在财政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进程中,各级领导看到乡镇财政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措施加大了对乡镇财政所的建设力度,尽管通过有效措施,乡镇财政所建设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最初设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这主要是由于各种遗留问题和新问题的不断产生使得乡镇财政所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所致[1]。财政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属地管理与垂直管理并存

我乡财政所由于长时间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导致了两种模式:一是由县财政局对其进行垂直管理,二是由乡镇政府对其进行属地管理,就实际情况来看,属地管理更加显著一些,由于所处的角色定位不同,故两种模式经常出现看法不一致的情况。乡财政所认为通过垂直管理,更加利于与县财政所之间的沟通,不仅能够促使自身的业务知识得到提高,同时还可更好的帮助地方财政所发展,而乡政府和党委则不这样认为,他们看到的是财政所是充分体现政权的重要手段,故属地管理是理所当然的。

2.2 职能定位比较模糊

近几年来,我乡镇财政所基本上都存在职能定位模糊的情况。大多数乡镇财政所主要负责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承包经营、合作社的经济组织建设以及防汛防火等工作,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任务量大,同时还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性,这势必会在一定层面上对乡镇财政所的职能定位造成影响,致使其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展现。

2.3 级别待遇偏低

现目前,乡镇大部分所、站等均为副科级别待遇,但财政所却仅有少部分享受股级待遇,甚至仅有有人的地税分局等机构都能够享受到副科级待遇,可以说这是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着乡财政所干部和所长的工作热情,不仅如此,当出现于其他所、站进行相互协调的情况时,财政所由于不受到重视,故也无法参与到协调中,导致工作推进力度严重下滑。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的措施

3.1 理顺管理体制

(1)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在省市县三级成立专门的乡镇财政管理机构,担负起乡镇财政运行及发展规划,同时对乡镇财政所的发展和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实行垂直管理。根据江西、安慰和河南等省的成功经验来看,通过积极开展相关部门的垂直管理,可推动“三定”在乡镇财政所的重新构建,三定主要包括定编制、定机构和定职能。为此,实施县政府部门对乡镇财政所进行垂直管理,同时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整理和及时处理,并对以往撤销财政所所有环节进行恢复[2]。

3.2 科学界定职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各乡镇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故根据当前新形势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和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对管理体制进行重新梳理,使乡镇财政的四项职能能够得到还原,四项职能主要是指惠农资金管理和发放、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乡村资金和财务的监管以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乡镇财政的能力进行重新定位,使乡镇财政职能能够更加具体化,笔者认为现目前乡镇财政所工作应包括:各项涉农补贴的监督和拨付、财源建设和组织收入、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以及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而不是将精力花费到防火防汛、社会治安等工作上。

3.3 提高待遇和素质培养

各级市县能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积极开展相互评比和业务互查等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来促使乡镇财政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同时还有助于乡镇财政人员进行相互交流,使财政所的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均能够得到提升。合理提升财政所领导干部的级别待遇,使他们的后顾之后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可促使他们更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财政管理中。此外,组织乡镇财政所领导干部进行分类指导、集中轮训以及网络自学等培训中,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和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篇3: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目前, 丰县各镇财政所承担的工作大致相同, 主要是承担乡镇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 部门综合预算管理, 非税收入的征管, 国有 (集体) 资产管理, 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 执行财政监督, 参与农村综合改革, 协助税收征管等。

(一) 乡镇财政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丰县有14个镇, 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 设置14个镇财政所, 属国家机关, 行政编制, 编制全部在乡镇政府。全县共有乡镇财政编制80人, 实有80人, 全部为公务员身份, 其中:本科以上学历43人, 大专37人;年龄30-45岁41人, 45岁以上39人。设置所长、结算会计、税收管理员、项目管理员、单位会计、出纳会计、档案管理员7个工作岗位。

(二) 乡镇财政业务开展情况

1、做好财政收支预算, 保障乡镇正常运转。

编制财政预算, 保障乡镇政府运转是乡镇财政所的基本职能。丰县乡镇财政所根据上级财政“要健全乡镇财政预算制度, 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力求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 切实保障乡镇党政机构行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 努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严格按照财政预算制度和编制程序按时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 预算方案通过后, 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 严格控制预算追加, 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2、做好涉农补贴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 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各乡镇财政所通过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 对各自辖区内的农户建立了详细的信息库, 内容包括:每户人口数, 主要劳动力, 种植土地面积等情况以及收入状况等。与镇农技中心等部门对涉农补贴对象的小麦种植面积补贴、良种补贴、养殖母猪补贴和购买大型农用机械补贴申报的情况, 认真做好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 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内, 认真做好家电下乡工作, 最后通过“一折通”把补贴款发放到补贴对象本人手中。

3、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乡镇财政

所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 建立了全项目库管理制度, 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对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 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也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进度情况, 经过核实后, 给专项资金项目拨付资金, 既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 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 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加强财务监督, 健全乡村理财机制。

各乡镇财政所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 实行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 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并按月公开,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格国有资产管理, 对镇直属各部门使用的房屋认真做好建造日期及使用年限的登记建档, 对购买的车辆、空调和办公用品的购买日期、品牌、金额、使用年限分别一一登记造册, 制定台账, 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 防止资产流失。严格村级经费管理, 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审批, 限定报刊费, 禁止招待费, 以便更好地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5、搞好队伍建设, 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各乡镇财政人员除积极参加县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 还参加各镇党委定期组织的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活动, 除此之外各乡镇财所人员每周再抽出2-4小时集中或分散学习法规政策或业务知识, 以增强财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使每个人员的财政管理水平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三)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情况

2005年, 丰县严格按照《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推进全省乡镇财政职能转变工作指导意见》 (苏财农税[2005]27号) 的要求, 结合灌南模式进行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行了“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票据统管、债务审批”的管理方式, 撤销了镇级金库和镇财政总预算会计, 通过几年来“镇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的运行, 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四) 乡镇财政基础建设情况

1、丰县14个乡镇财政所中, 8个所有独立的办公地点, 6个所仍与镇政府合署办公。

全县乡镇财政所共有办公用房4522平方米, 基础设施落后, 办公条件艰苦。

2、加强乡镇财政基础信息网络建设, 搭建了《中国农民补贴

网》、“一折通”和县镇财政网络平台, 乡镇财政申请资金、县级财政拨付资金、发放农民各项补贴等, 都可以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轻松快捷地实现, 方便了群众, 方便了基层, 提高了办事效率。

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使财政管理行为有章可循。

乡镇财政的管理, 必须依靠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操作可行的、规范的、合法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近年来, 丰县从实际出发, 相继制定了《乡镇财政所工作职责》、《乡镇财政所内部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乡镇财政所效能建设六项制度》、《乡镇财政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乡镇财政所全程办事廉政勤政建设制度》、《乡镇财政所所务会议制度》、《乡镇财政所内部制约机制及联审互查制度》、《乡镇财政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 并根据需要, 每年进行调整, 严格进行考核, 使财政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对号入座, 保证了乡镇财政工作的正常、有序、有效开展。

二、目前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 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1、思想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

农业税取消后, 特别是这次“耕地占用税”、“契税”划转地税后, 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乡镇综合改革后财政所到底会不会撤消?如不撤, 乡镇财政所的工作在哪里?该如何工作?这种认识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 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部分财政所存在管理松散、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等现象。

2、年龄结构上不够合理。

全县财政所有人员年龄都在30岁以上, 35岁以下的年青干部仅为1人, 占全体乡镇财政干部的1.2%, 35岁至45岁的40人, 占50%, 45岁到50岁25人, 占31.2%, 50岁以上的14人, 占17.5%。从1998年至今从未招进过公务员, 乡镇财政干部老龄化不断发展的趋势, 难以在新的环境下打开新的局面。

3、待遇偏低、个人成长空间受到制约。

乡镇财政干部的工作热情是高的, 但是仍存在着一些负面情绪, 最为突出的是, 干部轮岗、提拔、正常的工作调动仅能在乡镇财政之间进行, 能力再强也调不进县财政局机关, 因为他们是公务员身份、编制在乡镇, 人事部门不给办调动手续, 严重挫伤了乡镇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经济待遇偏低。他们绝大部分家在县城, 工作在乡镇, 最远的40多公里, 坐公交车要一个多小时, 早出晚归, 家庭得不到照顾;待遇长期得不到提高, 与乡镇其它部门相比, 乡镇财政工作更繁重, 更难做, 年收入人均仅在2万多元, 其待遇与国税、地税、工商等条条部门相比差距较大。

4、人员偏少, 资金监管薄弱。

个别乡镇财政人员不足, 造成干部兼职较多, 难以做到会计、出纳相分离, 管理、监督相分离, 账户、印鉴相分离, 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建立, 形成财政资金安全的潜在风险。

(二) 双重管理模式对乡镇财政所形成制约

目前, 丰县乡镇财政所编制隶属乡镇政府, 乡镇间人员调配和业务指导隶属县财政局, 这种双重领导模式让乡镇财政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受乡镇政府干扰较多, 没有自主权。

双重管理体制决定了乡镇财政所既要服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 也要按照县财政部门要求不打折扣, 既要接受县局的业务等综合考评, 又要接受乡镇的“公务员”考核, 乡镇财政所两个婆婆, 既要执行政策, 又要按照乡镇政府要求完成收支任务。乡镇领导只关心财政收入进度、排在全县的位次和支出数额, 对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各项政策要求过问不多, 认识不足, 加大了乡镇财政工作的难度。

2、乡镇财政所的业务量越来越大, 人员紧缺和装备落后已成为突出问题。

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 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 农户个人的基础数据要核实, 要全部录入计算机数据库, 有的补贴要张榜公示, 发放前要逐户审核无误, 加上“村级经费”管理, 有的所还代管着其他单位的账务, 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十几倍地增加, 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丰县乡镇财政所每个所只有3-5名工作人员, 承担的业务量很大, 仅各类涉农补贴就达40多项之多, 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这些人, 大部分都是1990年前进入财政队伍的, 年龄偏大, 家庭负担重, 业务知识跟不上时代要求, 有点力不从心。再一方面, 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 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 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工具开支, 需要印刷大量的分户补贴清册, 网络费、电费, 计算机的纸张、墨粉消耗等, 而这些都是县镇财政正常经费预算难以保证的。

3、乡镇财政所职能交叉错位, 独立性不高。

大部分乡镇财政所干部既要做财政业务工作, 又要应付乡镇中心工作, 如计划生育突击月等, 缺乏一定的专一性, 导致乡镇财政所在工作管理上出现了“越位”和“缺位”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乡镇财政所干部担心因未做好乡镇工作而影响考核晋级或下岗, 往往把乡镇中心工作放在主要位置。

4、惠农资金监管难。

目前, 各级财政系统安排的支农项目资金, 乡镇财政已经参与监督管理, 但上级各部门安排的水利、道路、林业、农业等“条块”支农项目资金, 乡镇财政所很难参与监管, 往往是“看的见的管不着、管的着的看不见”, 导致很多涉农项目资金游离于镇财政监督之外, 使用效率不高。

(三) 现行镇财县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在乡镇债权债务不变的前提下, 经济落后的乡镇易于产生依赖上级财政的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增收的积极性。

在实行“镇财县管”后, 乡镇对这些债务偿还积极性不高, 同时对债权的清理不积极不主动, 尤其是县乡财政之间的债务, 如乡镇欠上级的往来款项, 农业开发有偿资金, 县级垫还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借款、支农周转金等, 甚至有的有偿资金被乡镇收回后留作自用的乡有资金。长此以往, 县级财政将不堪重负。

2、与年终决算报表口径不一致的款项 (如扶贫资金、部门转

入的专项补助等) , 只能放在暂存款中直接收支, 导致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乡镇政府财务收支情况。

3、乡镇总预算会计撤掉后, 县国库科只设置一名总预算会计

代理乡镇记账, 只能准确记录县局与各乡镇的往来款, 未能对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管理和审查, 特别对一些暂存、暂付款项无法尽到监管责任, 远远不如原总预算会计记账准确、监管到位。

(四) 农业税的取消、“两税”的划转, 在收入功能弱化、收入结构变化的同时, 乡镇财政支出也在收缩, 支出功能也在弱化

前几年由于乡镇财政困难, 一大批乡镇财政入不敷出, 日益难以维持运转, 保证不了乡镇最基本的支出需要, 逐步影响到乡镇政府的运转和乡镇范围内社会事业的发展。为了保障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上级不得不把一项项的支出职能上收。近几年教育经费上收、乡镇干部工资支出上收, 一个个的事业站所逐步改为垂直管理。按照公共财政理论, 受益范围在乡镇的公共产品应由乡镇一级提供。乡镇支出职能的不断上收, 无疑弱化了乡镇财政功能, 影响了乡镇范围内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也带来了运行成本的增加。改革后乡镇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每调拨一笔资金, 就要派人往返于县乡之间, 一个星期要来回好几趟, 票据安全、差旅费用等问题开始凸显。单位每用一笔资金, 均要有人往返于县乡之间, 有时一天还办不成事, 有些不该配备车辆的单位如学校等, 还专门配置了车辆, 长此以往, 仅差旅费一项, 单位就不堪重负。

(五) 职能交叉错位

主要表现在乡镇财税机构不配套。现行的乡镇财政与税务机构设置与管理不同, 财政所按行政区划设置, 国、地税按经济区划设置, 财政实行横向管理, 国、地税实行垂直管理, 当地财政所既不管当地国、地税部门的人员, 又不管财、物, 却担负着地方财政收入组织协调任务, 责、权、利脱节, 加大了协调和组织收入的难度。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 重新定位乡镇财政管理的职能、机构性质, 明确乡镇财政人员身份。

建议省财政厅协同省编办、人事劳动等有关部门向省委、省政府努力争取, 出台针对乡镇财政所管理职能、机构性质, 乡镇财政人员身份、待遇以及任用提拔的规范性文件。撤除乡镇财政与县财政的壁垒, 畅通县乡人才流动渠道。

1、明确乡镇财政所为行政单位性质, 可根据乡镇规模明确乡

镇财政所人员编制数额, 一般以6-8人为宜, 明确乡镇财政人员为公务员 (丰县现行乡镇财政人员均是公务员) , 享受行政单位、公务员所有的权益和待遇。

2、进一步明确乡镇财政职能。

只有顺利实现职能转变, 乡镇财政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乡镇财政干部才能履行职责, 更好地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从建设农村公共财政看, 今后乡镇财政的职能应可概括为服务、管理和监督三方面。服务即是贯彻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 以农为本, 服务农民, 服务农村;管理和监督即是管好财政支农资金, 管好乡镇和村级财政财务, 确保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具体来看, 乡镇财政职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二是负责支农资金的预算安排和监督管理使用;三是管理监督政府预算单位收支;四是负责涉农补贴资金的发放;五是负责村级财务管理;六是负责农村低保资金发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收取和管理;七是负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资金、奖补资金的收取和管理;八是负责提供财税政策咨询服务, 及时向上级提供政策建议。认真履行上述职能, 乡镇财政不是要削弱而是必须加强。

在这里, 特别要建议一点, 由于乡镇财政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其职能分工均未细化, 不可能与省、县财政业务部门形成业务对口。因此, 省、县财政的业务部门如预算、农业、经建、社保等主要涉农部门要主动加强协调, 搞好配合, 尤其要与同级基层财政管理部门多沟通交流, 整合内部资源, 减少内部损耗, 在涉及“三农”资金、政策、项目上, 严格做到“一个口子”对下, 这样既能提高乡镇财政工作效率, 更为重要是, 可以实现上下财政管理的统一, 避免财政职能人为分割, 促进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3、将乡镇财政所上划县财政局垂直管理, 也是2005年全省

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时省厅的明确要求, 最好能够像国地税、工商等部门那样, 将县乡财政上划省厅垂直管理, 这样能更好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排除地方干扰, 杜绝虚收虚支现象, 确保财政收入、支出的真实性, 促使县乡财政良性循环, 确保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根据新时期乡镇财政建设的需求, 乡镇财政所一般应设置所长、总预算会计、支付服务中心会计、出纳会计、涉农补贴专管员、项目专管员、档案管理员等岗位。财政所下设乡镇财政支付服务中心, 主要负责乡镇各行政事业单位除工资外日常经费的支付与核算 (应包括乡镇政府、教育、卫生等所有单位) , 负责财政涉农补贴、村级三项资金、支农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管理, 负责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工作;负责村干部、五保户人数的调查核实工作;负责项目支出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 将上收的乡镇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除工资以外的日

常经费下放给乡镇财政, 既符合公共财政“受益范围在乡镇的公共产品应由乡镇一级提供”这一理论, 又节约了行政运行成本, 强化了乡镇财政的职能。

(三) 安排乡镇财政建设专项转移支付, 加大对基层财政所投入, 改善办公环境, 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四) 整合惠农政策, 降低惠农政策落实成本。

现行政策, 省级涉农补贴补助、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多达200余种, 具体到某一乡镇的项目也有数十近百, 而且项目数、金额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建议通过专家研究论证, 合并部分同类项, 减少乡镇财政所在落实过程中的工作量和难度, 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五) 加强基层财政人员培训学习。

各级预算要加大干部人事教育资金支持力度, 省级财政确保乡镇财政所长、县级财政确保乡镇一般财政干部每年至少集中培训一次以上。各级财政出台鼓励政策, 通过自学、参赛、参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能力。

乡镇财政是提供“三农”公共服务的终端, 是乡镇政府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最基层的组织保障。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改革的思路处理改革中的矛盾, 坚持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上级与下级、政府与财政、工作与待遇、眼前与未来、可能与可行等各方情况, 合理确定近期与远景目标, 在理论论证与实际可操作之间探索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尊重基层财政人员合理需求, 以现代团队管理理念、公共财政管理理念重新构架基层财政人员管理体制、机制, 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协作意识强、大局观念重的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基层财政队伍。

摘要:乡镇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 是国家财政的基石, 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多年以来, 乡镇财政在管理基层财政、组织地方税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乡镇财政职能的发挥, 直接影响着上级财政政策的落实。为此, 笔者对乡镇财政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

篇4:加强乡镇财政债权管理

一、当前乡镇财政债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债权形式五花八门。有的乡镇将本来属于财政拨款性质的资金,却由受款单位出具借条,挂暂付款,形成虚假债权;有的乡镇将预付性质的项目建设资金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借出后,就不管后来项目有无建成、有无办理竣工结算,将资金长期挂账;有的乡镇对财务交接中出现的资金资产盘亏,不作追究,直接将盘亏的资金资产挂暂付款,形成空头债权。

(二)债权对象难以找寻。由于个人死亡、失联,单位撤并、变更,以及区划调整、单位改制、人员调动等原因,债权债务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有些债权由于当事人变动、当时的记录不完整、记载不明确,已成为“无头官司”,使得个别乡镇现时账簿中登记的部分债权对象难以找寻。比如,在乡镇企业改制的浪潮中,改制工作机构对乡镇企业欠的财政债务,往往考虑不多,部分财政债权在改制中丧失,只留下财政账面上的老户头。

(三)债权价值难以考量。个别乡镇长期未对债权进行清理、结算,一些债权挂账时间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其实际价值已难以衡量。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促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镇财政发放了大量财政支农周转金,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有少部分周转金形成沉淀,长期挂账,时至今日,已有二十余年,其账面价值已不符合现时实际情况。

(四)债权核算时有偏差。个别乡镇会计核算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债权的实际情况。有的债权业务登记对象不准确,将单位职工个人借款或领取的备用金记成单位债权,有的债权业务不设置具体的明细科目,只有“暂付款”总数或写成“以前年度结转”、“某某账往来”、“其他”等明细账户,不能准确地反映债权发生的背景。比如,在乡镇区划调整后,将被拆并乡镇的债权仅以“原某某乡暂付款”总数登记入账,不再设置明细账。

(五)隐性债权“时有忽略”。债权有时不一定体现账面上,却事实存在,往往被忽视。比如,个别乡镇在企业改制中,以原有国有资产参股新企业,合同约定每年收取一定比例或固定金额的管理费、占用费,但部分企业却以各种借口久拖不缴,加上有关单位合同管理不善、催收不力,这些管理费、占用费就形成了新的隐性债权,却很少有人问津。

(六)债权管理混乱粗放。个别乡镇债权管理程序不清、工作不细、责任不明、监督缺失。比如,有的乡镇领导人一个电话就将钱借出去了,事后无人过问,领导也不及时补全借款手续,造成程序错乱、责任不清,留下后患。有的乡镇借出财政资金时,未明确还款期限、借款责任,结果借款人长期不还款,也无人追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债权也就成了“滥权”。

二、乡镇财政债权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乡镇领导,包括总预算会计,对债权管理主观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个别现任乡镇领导对以前的债权不愿触及和清理,存在着怕得罪人、“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特别是对涉及干部职工的欠款清理工作不敢动真碰硬,没有认识到债权管理不善可能会给乡镇带来损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个别总预算会计法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敬业精神不够、思想素质不高,在债权日常管理中,还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要么会计核算粗枝大叶,要么只满足于账务的记载,疏于参与债权的具体管理工作。

(二)工作机制不健全。个别乡镇未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债权管理机制,既没有债权管理的工作程序,又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更没有考核奖惩制度。合同执行、清理催收、年度清查、坏账核销等日常债权管理制度严重缺失,对债权经办的程序,经办人员的责任,以及相关责任人定期对债权进行清理未作出具体规定,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甚至无人过问。乡镇考核更多的往往是收支和债务,对债权管理的考核很少涉及。制度缺失、权责不清,是造成债权长期挂账的主要原因。

(三)业务交接不全面。通常情况下,乡镇领导及总预算会计对自身任职期间发生的债权来龙去脉是清楚的,但在平时工作中疏于对债权的管理,资料保管不善,会计核算不清,为日后移交工作埋下隐患。在业务交接中,只是进行简单的会计资料交接,对相关债权项目形成的背景未予详细说明。新接手人员仅凭有限的资料,对债权形成的背景难以完全理清楚,往往也不愿去清理前任留下的账。几任交接下来,接手的人员就很难理清这些债权了,有些债权就成了无头案。这种情况在乡镇区划调整中表现尤为突出。

三、加强和推进乡镇财政债权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一)树立正确理念,重视债权管理。乡镇领导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识到债权管理不仅是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乡镇化解财政债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债权管理工作中,要发现矛盾及时调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总预算会计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理财、规范理财的意识,积极发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高度重视债权管理工作。

(二)重新认定债权,全面清理回收。乡镇要成立专门的债权清理小组,严格清理工作纪律,保证清理工作质量。要摸清家底,挤干水分,防止以简单的债权统计代替清理,注重债权清理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对以前年度债权要重新认定,清理小组成员要在债权清理材料上签字确认,在此基础上组织专项清收,为今后的管理奠定基础。清理工作要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方针进行,区别情况,大胆实践,该清收的就清收,该核销的就核销,该补登的就补登。对清收的债权可按照先收本、后收息,先单位、后个人,先干部、后群众,先新债、后旧债的方法进行,对积极还款的,可给予一定的激励,对无正当理由拒不还款的,可诉诸法律。

(三)规范会计核算,遵守财务制度。总预算会计要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做好本乡镇的债权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注重会计手续,规范账务记载,科学设置明细科目,详细说明债权背景,原始单据必须齐全,债权合同必须完整,要定期与债务单位进行函证,确保账实相符。对“以借代拨”、“以借抵费”等资金要及时进行清理,调整会计科目,避免长期挂账,形成虚假债权。根据债权清理结果,及时进行账务调整,并附详细的调整分录文字说明。办理业务交接时,交接资料要完整,并将账面债权数额与债权人相应的数额进行函证,确保一致。

(四)完善管理制度,狠抓日常管理。乡镇要建立健全债权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一是建立出借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加强风险评估,规范出借行为;二是建立债权台账管理制度,确保每笔债权原始明细记录的清晰完整;三是建立出借资金催收责任制度,对到期债权,及时提醒债权对象依约付款;四是建立债权年度清查制度,每年年终时,组织专人全面清查各项债权,并与债务人进行核对;五是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在清查核实的基础上,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债权,报经批准及时清理核销、及时调整账务。

(五)加强监督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强化债权监督考核力度,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经考核不合格的乡镇,当年对其财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并取消各类奖励和评优评先资格,对重大债权损失,应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相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考核时,要侧重乡镇新增债权、清理历史挂账等方面的考核,乡镇应及时提供年度债权台账和相关会计资料,以及有关债权情况的说明材料,确保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篇5: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市财政局开展廉政调研结合自身实际经验得如下探讨:

一、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全面实现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信息化。各县市区要在今年内,结合改革及财政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推行,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乡镇财务管理制度,规范银行账户、银行存款、现金、债权债务、票据使用和会计档案的管理,健全财务预决算、开支审批、审计监督等制度,督促有关部门规范转移支付和乡镇开支范围,及时解决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二、积极组织开展乡镇财务清理工作。各地务必于八月底前在对各乡镇财务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混乱的乡镇进行重点集中清理,并将清理情况经市州汇总后报省厅乡镇财政管理处,省厅将不定期组织抽查。

三、充分利用乡财信息网络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涉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的工作力度。各地要在做好汇报、争取政府领导重视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力争将所有涉农补贴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渠道。同时,要采取暗访等有效形式,加强检查督促和处理,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农户手中。要在扩大补贴发放项目及范围的基础上,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

质量,特别是在补贴政策宣传、补贴数据核实、补贴情况公示、存折摘要栏打印、存折挂失更换等方面,要把工作做深做细,贴心为老百姓服务。

四、充分利用乡镇财税信息网络资源,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加快推行村账乡代管。各地要积极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村民民主理财制度,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引入社会中介机构为村级财务管理服务。要逐步探索乡镇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基层公务接待活动,严格落实村、组不准招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规定。

五、进一步加强乡镇债权债务台账登记工作。各地要在全面清理、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锁定债务数额,并按照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明确债务偿还责任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分类处理,逐步化解。下一步,要抓紧全面推广应用《湖南省乡村债权债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全面实现乡村债权债务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严密的乡村债权债务动态监控和管理体系,建立定期报告和预警机制,在做好原有债务化解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新债发生,并做好相关的监督检查。

六、进一步落实财政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各地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督促乡镇政权机关和基层站所以公正、便民和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利用方便快捷的形式,重点公开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农村工作政策,财政、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等情况,以及其他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篇6: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谭明交 秦龙梅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加强,国家财政用于乡镇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与建设,关系到党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做好乡镇财政管理与建设,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增强乡镇财政管理服务基层、服务“三农”、服务“四化两型”发展能力的着力抓手。就我国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建设浅谈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机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资金监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三)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与建设有待规范。

(四)补贴发放、工作经费保障存在困难。

二、如何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与建设

(一)以加强乡镇财政“两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夯实乡镇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重点在基础,关键在基层。一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通过2-3年努力让每个乡镇财政所有单独办公室、档案室、为民服务大厅(窗口)以及必要的配套用房等。办公设备配置水平基本满足各项业务工作的需要,有能满足工作需要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二是继续提升服务标准及服务水平。让每个乡镇财政所办公场所设置体现公共服务和政务公开的需求。设置美观规范的政务公开栏、对外宣传栏和便民服务橱窗,及时宣传财政政策、财经法规等内容。继续完善乡镇财政信息网络,达到省市县乡四级财政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通畅。三是继续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积极合理配备人员结构、鼓励和积极组织参加学历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建设一支作风过硬、廉洁自律、业务精干、富有文化的财政干部。

(二)以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为引领,进一步提升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一是突出依法理财。建立乡镇财政财务全面的管理体系和长效的管理机制,有效拓展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做到依法行政、阳光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二是注重流程设计。按照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优化财政工作流程。三是完善职责体系。按照各项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科学设置工作岗位,界定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规范,达到各岗位之间既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四是加强绩效考核。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合理制定考核标准,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五是健全工作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实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制度建设应涵盖财政管理、财务管理、基础管理等方面内容。

(三)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为重点,大力促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财政管理的基石,工作重要,意义重大。一是创建资金监管交流平台、打造阳光财政平台。按照国家、省、市(州)、县信息化建设计划,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让财政所全部业务纳入内网运行。利用财政综合信息网推介乡镇资金监管动态及工作经验。二是强化组织措施,加强村财行政监管力度。创新管理措施,健全乡镇财务内控外监制度,辅用经济措施,建立奖优罚劣激励机制,研究村级财务,出台村级财务管理细则。三是大力促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四是建立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

管的一体化机制。提升各项资金监管的对外服务质量。

上一篇:词语的感情色彩练习下一篇:13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