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走势及其对策金融危机

2024-06-24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走势及其对策金融危机(通用6篇)

篇1: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走势及其对策金融危机

二、关于今后我国经济走势的问题

1.要关注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这种不确定性从国际上看,受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的影响。从国内来看,不确定的因素中,既有可能使经济增长向上的,也有可能使其向下的。向上的因素包括政府换届效应、灾后重建需求增大,刺激供给。向下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成本上升,包括企业的各种环境趋紧以后,可能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如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环境治理、资源保护、社会保障、通货膨胀使得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从紧的货币政策等等,这都是促使经济往下走的因素。价格走势,同样也有不确定性。尽管现在CPI有所回落,但是否存在反弹的可能,还需要观察。因为成品油和电价调整以后,CPI指数往上是必然的结果。此外,抗震救灾、奥运召开导致的需求增加对价格都有拉动作用。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是食品和居住价格。资本市场中股市、楼市,走势也不明朗。

2.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金融发展仍然带来很大压力。前5个月尽管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货币增长的压力并没有明显缓解。到5月末,外汇储备是17970万亿美元,1~5月份增加了26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24亿美元,增幅39%。说明外部流动性输入压力比去年严峻。从创造货币供给的另一个渠道--国内信贷看,今年前5个月同比多增2920亿,同比增幅在16.22%。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外的数据看,各类委托贷款和结构性理财产品增长也很快。总之,单从货币层面看,目前货币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需要我们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

3.要防止经济的迅速下滑。首先看消费水平,今年的购买力与去年相比,下半年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另外农民工的转移收入也会下降。其次是看投资,从统计数字上看,虽然今年上半年投资达到25.6%,高于30年来的平均20.8%,但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投资的需求只有不到18%。而且今年第二季度投资下降的程度很大,尽管可能这次地震灾害的重建工作能增加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资,但还是不抵国家出口导向需求的下降和长三角、珠三角投资需求的下降,以及整个经济景气度下降所带来的投资需求的下降。

4.要关注中国经济面临的“滞”、“胀”和“滞胀”三种风险。所谓“滞”,就是担心增长速度下滑,外需趋冷,如果内需再紧缩过度的话,“叠加效应”则有可能令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出现泡沫破裂,经济停滞的局面。所谓“胀”,就是担心通货膨胀,但不担心增长速度,认为只要压下通货膨胀,速度降低一点,到9%左右正合适。因此,如果我们现在过度担心经济下滑,对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南方冰冻雨雪灾害以及地震灾害做出过度反应,就难免出现类似2003~2004年中断刹车、重新踩油门导致投资过热、物价上升的局面。所谓“滞胀”,就是一方面物价继续攀升,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失业人员增多。有人提出,只要增长速度在8%以下,通货膨胀在8%以上,也就是“低增长,高通胀”,就应当算是中国式“滞胀”。这种观点认为,目前,引起“胀”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方面,由于人口增长而耕地减少,将产生推高消费物价的因素;二是国际方面,由于国际游资从股市流向大宗商品市场,由此推高国际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中国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国,所以输入型通货膨胀会越来越明显。认为引起“滞”的因素主要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方面,上一轮投资到2007年下半年接近尾声,到2008年中期会明显回落,但同时此轮投资周期所形成的产能开始集中释放,将会显著改变总供求的对比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二是国外方面,美国房地产泡沫所积累的危机爆发,会导致中国的出口显著萎缩,也会导致中国经济的增速下降。因此,这种观点担心“内外需紧缩双碰头”,从而形成“滞胀”。而种种迹象表明,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走向“滞胀”的可能性的确是在增加。一是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不断地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解决失业问题,结果导致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地朝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推移; 二是政府管制过度,政府通过行政管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过度;三是社会福利过度,工资、福利的刚性特征导致物价只升不降。

5.对可能出现的失业和银行呆坏账增加要早谋对策。首先,要注意城市隐性失业问题。目前沿海发达地区纺织、制鞋、家具等行业的企业大量外迁或倒闭,主要影响的是农民工就业,这可能会形成社会隐患。如果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城镇户籍人口的失业问题也会凸现出来。其次,在股市大起大落之后,房地产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过程。如果销售持续萎缩、资金持续紧张,对银行资产质量和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将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在于,我国的房价相对于广大居民的购买力而言是偏高的,与股市估值过高有相似之处。对此,我们要高度警觉。

三、关于我国目前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问题

专家们总体认为我国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当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政策出台要慎重,要考虑时机和力度,要考虑社会经济和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要防止矫枉过正,要防止造成经济的萎缩和经济的急速下滑。即使是继续实行从紧的政策,也要在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

1.紧运行的环境与企业结构调整之间要有一个适当的匹配关系。去年以来企业经营环境明显趋紧,能源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市场相对收缩等多因素“叠加”“碰头”所导致的累积效应,促使许多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自觉或被迫进行结构调整,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但我们应当探索和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使环境收紧的程度对于企业结构调整而言达到逼而不死、死而不多、增量调整阔步前进、存量调整逐步推进的效果。因此对进一步加大力度的政策调整要特别慎重。

2.保持增长与通胀之间的适度平衡。从紧的政策还要坚持,因为总需求是推动通胀的根本原因。尽管目前的经济基本面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将通胀压得太低(比如说4.8%),就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压通胀肯定会导致增长率下降。根据测算,0.4%的通胀率可以换取1%的增长。反过来说,压0.4%的通胀率,就会压低1个点的经济增长率。从这个角度而言,保持增长与通胀之间的一种适度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3.政策调整短期内不能太频繁,太密集。政策调整短期内太频繁,太密集,对企业的成本和出口竞争的影响很大,就深圳情况而言,企业综合成本要上升30%,这是很难靠企业自己消化的。深圳市委市政府经过广泛的调研做出的判断是深圳出口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形势。江苏、浙江、上海基本上也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4.调整和稳定我国的出口政策是重中之重。有专家认为,如果我们的出口是个位数增长,那就意味着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出口零增长或者负增长是我国出口制造业和宏观经济绝对不能承受的,会面临像亚洲金融危机的风险。因此,调整政策,稳定出口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过去有些政策调整或是调整时机不对,或是没有充分考虑国情,或是没有从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出发,这种情况绝不能再次出现。

四、关于控制通货膨胀问题

大多数专家都认为现在的国内通货膨胀仍然属于结构性和输入性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不能靠人民币汇率升值和紧缩银根来解决。也不应过多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价格的正常波动。更不能把通货膨胀的目标寄托于压缩银根的政策上。否则会得不偿失。专家普遍认为,今年年初制定的全年物价指数控制在4.8%的目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并认为全年6%~7%的物价控制目标是适合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针对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关专家认为,现在结构性物价上涨的格局并没有变,更多表现在输入性增长压力加大上。最近全球通胀可以反映和印证这一点。因此靠单个国家完全解决通胀确实是比较困难的。此外,全球通胀的压力向我国传递,也是有多种多样的途径。不是简单地通过贸易进出口渠道传递的,既有心理预期的传递,也有热钱流入的因素,等等。总之,在全球经济联系特别密切,尤其是金融市场联系紧密的情况下,这种输入型、结构性是通胀是不可避免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把整个通货膨胀的动因归结为货币因素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结构性因素太明显。上半年食品起了主要的作用,下半年的因素可能会逐渐发生变化,能源、原材料推动PPI上升,扩散到CPI,这可能成为主导的因素。所以,要客观的对待通胀率,而不能采用行政干预等不适当的方式来对付通货膨胀。

关于通胀的动因,有关专家认为,国内因素仍是最主要的,外部冲击虽有直接影响,但不是根本性的,也不是最主要的。国内因素首先是需求拉动。尽管我们看到的是结构性物价上涨,但这和过去五年经济高速增长有极大关系。过去五年,中国现实经济增长率大致高于潜在增长

率一到两个百分点。这显然在不断积累通胀压力,一定会有一个爆发。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主要是需求拉动——也就是说与过去五年全球的强劲增长有关。其次是成本推动。特别是要素价格在向一个合理比价回归。不过成本推动也与总需求有关。因为加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会带动要素价格包括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城镇化的推进对于粮食价格上涨也有很大的推动。第三才是外部冲击。外部冲击有几方面,有全球流动性过剩,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政策层面,尤其是次贷危机后美国的扩张性政策的影响。当然,次贷危机导致美国以及全球经济下滑,对国内通胀也有向下的压力。孤立地看输入性通胀肯定不合适。因为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需求上升有直接关系。所以,从通胀的动因来看,总需求仍是最根本的原因。

有专家认为,在全球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不能把抑制通货膨胀的希望过多寄托在汇率升值上,否则可能得不偿失。理论上讲,本币升值使得进口石油等产品更加便宜,可抵消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方面的作用相当有限。这是因为:第一,抵消进口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需要几乎与涨价幅度相当的汇率升值,而这是做不到的。第二,从国际经验看,目前的通胀是全球性的,无论货币贬值的美国,还是货币升值的欧洲,都面临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有专家认为,单纯靠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有限,更不能把通货膨胀的目标放到压缩银根的政策上。单纯靠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的抑制作用不是很大。这两种价格都是由于供给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受生产周期的影响,受地缘政治的影响,受国际炒作的影响。并不是货币供给多少所能左右的,因此应该理性看待这些价格的上涨。相对来说,我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还有一些防火墙,还有可短期出台一些应急的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价格干预和贸易干预。人民币升值是错误性的导向。因为升值预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升值对经济基本面,对进出口的价格产品的影响。人民币哪怕再升值20%~30%,对物价的作用也很有限,但是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即会进一步刺激通货膨胀。

有专家认为,要注意平衡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只要在9%~10%,就应该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毕竟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杀伤力太大,其黏性也比较大,一旦形成通货膨胀预期,有可能会对长期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控制食品价格的上涨,因为它对整个CPI上涨的贡献率一般都在84%~85%。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既要重视,大力抑制,又不能压得太过。和过去几个高通胀的时期比,现在8%左右,全年降到6%~7%的CPI,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再退一步,对于治理通货膨胀,我们实际上还有一些手段可用,如加息、保值储蓄等。

五、关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由于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随时会受到国际环境重大事件和波动的影响。专家认为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有许多重大的不确定性,其中主要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世界金融动荡以及国际油价和粮价的上涨。在这种形势下,有专家认为我国更应重视调整自己的出口政策,并且有效防止热钱的涌入。

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三大外部风险: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世界金融动荡;二是世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了与石油有关的工业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三是 “粮荒”波及世界许多地方,导致一些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因此,中国从现在起就必须做好同时应对三场危机的准备即金融危机、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与以往不同的是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更为复杂,政策选择处于两难境地,政策力度难以把握,意见分歧前所未有。关于越南出现金融危机苗头,有专家认为,其根源是国内经济过热引起的,基本上不会引起货币、金融危机。加之现在周边国家大多数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好,因此越南的问题不会对周边国家的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产生连锁反应,对我国的影响也不会大。但是越南出现金融危机的苗头,给我们一个信号,说明次贷危机首先在发达国家传递和扩散,引起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普遍的波动后,现在已经开始向新兴市场扩散和蔓延,表明这些新兴市场内在的经济结构有问题,以及大量热钱流入导致本币过度的升值和泡沫经济风险,都会使潜在的金融风险不断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经济危机。因此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有专家认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提出减顺差的宏观调控目标是错误的导向,不仅没有办法实现,而且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我国目前产生顺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产业竞争力提高,产能过大,投资高于消费,是基本面的因素决定的,不是出口政策补贴导致的。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是一个艰巨复杂的任务,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下转第43页)(上接第37页)如果把它作为短期的宏观调控目标来实现,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按照一般经济规律来看,顺差的短期调节与国外经济形势和国内政策有关,当国内经济过热的时候,即投资及需求过旺,自然是进口大于出口,贸易顺差下降,甚至会出现逆差。而国内经济紧缩的时候,则是相反,会出现较大顺差的增长。我们恰恰在经济比较热的时候出现大幅度的顺差,这是很不正常的。所以,投资结构的紧缩和减顺差目标是矛盾的,是没有办法平衡的。因此,我们现在所有采取的那些调整出口的政策,对减顺差目标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的。

有专家分析,我国的出口形势下半年可能出现很大的转折,面临多重压力,首先是世界经济外需形势可能全面恶化,美国以及以它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危机,面临更复杂和困难的局面,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有可能同时出现。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很多国家出口下降,如新加坡、印度、菲律宾等说明全球经济走低。其次是如果以越南货币金融危机为先兆,整个新兴市场货币汇率面临转折,即由过去和我们一样的持续升值变为大幅贬值,如果由于发生金融危机发生急剧贬值的话,就会对我们的出口造成更直接的打击。而这种风险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今年4月份,印度的卢比对美元已经贬值了5%,泰铢已经贬值了4.4%,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了3.2%,越南盾贬值了3%,这仅仅是一个先兆。如果美元由过去持续贬值变成升值的话,就会进一步加大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介入。大量的热钱向新兴货币市场回流,就会像当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样,那个风险和打击可能会更大。

有专家认为,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套利正在变成越来越大的一个威胁。第一,热钱的套利造成中国国家利益的损失;第二,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今天可以大量流入,明天就可以大量流出;第三,导致货币的强制发行,这对我们宏观调控是非常不利的。面对这么大量的热钱流入,光考虑汇率问题,光考虑调整准备金率,没有有效的行政性的控制手段是不行的。

此外,专家们在讨论中还建议尽可能在发展当中推进改革,以解决一些体制和机制的问题,研究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等。

篇2: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走势及其对策金融危机

[摘要] 在美国 金融危机蔓延、全球 经济 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出口 企业 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如何抵御风险,度过难关是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 了金融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提出了企业有效地规避、防范、抵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出口企业 影响 对策

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 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由于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拉动经济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势必降低它们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1.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据统计,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2008年3月达到5.1%,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

金融危机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由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目前 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的影响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就 业的影响逐步加重,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由于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问题凸显。

1.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首先,国内就业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就业增速明显放缓。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和金融、房地产、大宗能源、原材料行业。外需和内需同时减少,导致就业需求萎缩。2008年10月,城镇新增就业增速为8%,是近几年来第一次出现连续增长后的增速下降。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证实了就业增长放缓的事实。对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下滑。

第二,国内新增失业有所增加。先是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大量关闭,导致约15%以上、2000多万农民工提早返乡、流动就业或失业。与此同时,内地一些企业、特别是为大企业做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也出现岗位流失。此外,民营的金融、房地产等部门也有减员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点监测显示,第三季度被监测企业中,有一半企业存在岗位流失,新增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在经济下行时期,这些失去岗位的劳动者很难重新找到新的工作。

第三,海外回流劳动力不断增加。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普遍恶化,以及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的萎缩,一些已经失业和面临失业的海外劳动力转而回国寻找就业岗位;一些国际劳务承包工程也受到影响,以及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劳动力就业机会而限制国外劳动力就业的政策,都导致海外就业的劳动力回流不断增加,加重我国国内的就业压力。

2.就业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日益凸显

首先,劳动者权益受损情况增多。随着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社会保障面临新的困难,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一是企业关门拖欠职工工资情况增多;二是因企业无力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而发生争议。一些企业为了逃避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以其他裁员方式规避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社会贫困问题逐步加重。迄今为止,受影响的主要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就业人员,他们主要是农民工、城镇待业青年、下岗失业人员等。他们就业时很多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参加社会保险。金融危机后,他们更难找到工作,又失不起业,会因此而陷入长期贫困和就业缺乏保障的状况。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2009年的就业形势

1.总体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20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2009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较难有根本性的转变;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处于放长假等隐性失业状态的职工,有可能会有一部分转为公开失业,2009年失业率会有所增长;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2009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如下:

从供给来看,新增非农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新成长的劳动力,二是失业人员。2009年各级各类学校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人数近1800万,绝大多数需要进入非农领域就业;按目前4%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计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830万人。按照目前

5.3%的调查失业率推算,则失业人数达1600多万。新增非农就业需求总量合计约2600-3400万人。即使假定约700万的农村劳动力不向城镇转移就业,也有大约2000-2700万的城镇劳动力供给。

从需求看,按目前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社会新增就业0.107个百分点(或85万人左右)估算,假设2009年GDP增长7%—9%,则带动新增就业800—1000万人。城镇劳动力供过于求,缺口在1200万-1900万人。失业率将可能攀升到6.3%。

2.三类就业群体需要特别关注

??2009年,三类就业群体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大学毕业生。2009年求职大学生将达到700万,压力巨大。二是农民工。农民工队伍中的主体已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大多想在外继续寻找就业机会,根本不可能在农村稳定下来的。这一群体如果外出不能找到工作,将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三是城镇低学历青年。这一群体中需要就业的人数大约为600-800万。受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双向夹挤,他们在中高端和低端劳动力市场上都不是很受欢迎,导致这部分劳动力失业率高,非正规就业多,就业极不稳定。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不足、就业不稳定等特点,这类青年也将是受到冲击很大的群体。

中国政府采取的稳定就业的措施

针对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中国政府已实施一系列积极政策和举措。除了财政、货币等政策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外,在就业方面出台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措施,调整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通过保企业来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一)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

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主要是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和劳动关系调整的灵活性,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减少裁员。

1.在2009年之内,可以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和参保人员费用负担。

2.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可以在2009年之内、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3.调控和预警失业,鼓励国有企业减少裁员。

4.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5.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符合条件企业及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制。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

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主要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已经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条:

1.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200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2.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确保2009年调整后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对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

3.困难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可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减少结构性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通过放松户籍限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工作;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积极吸纳和稳定大学毕业生。

2.减少或推迟供给: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大学生;研究生或第二学位扩招。通过见习实习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所有高校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

5.为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四)针对返乡农民工的政策措施

1.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稳定粮食和食品价格,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务农提高收入。

2.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3.一些劳动力输出地方已经出台支持返乡农民工的政策:3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的,当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失业救助,救助期不超过半年。

上述政策措施对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解决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农民工群体和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将发挥作用,但还远不足以消除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局势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进一步维护就业稳定的对策建议

2009年,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就业压力可能是历史上最巨大的,必须要有最困难的准备。要切实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协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把增加就业岗位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一)维护社会稳定

1.继续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保险待遇,降低医疗保险基金起付线或提高封顶线,提高保障水平。

2.着力解决各类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

(二)促进就业

1.将下岗失业人员纳入登记失业人员范围,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促进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2.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

3.落实好技能提升特别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以及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根据需要延长培训期限,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缓解就业压力,并以此提高技能水平,做好技能人才储备。

(三)扩大就业

核心就是“小三多,密非外”,即“小企业、第三产业、多种就业形式、劳动密集型、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正在考虑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完善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金融信贷、社会服务等扶持政策;

2.全面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3.扩大积极就业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操作办法,重点做好关闭停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四)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实现四化,即教育模式灵活化,专业自由挑选;教育体制弹性化,更宽进、更严出;内容应用化,将大学分为职业性、专业性和理论性三类;教育层级职业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现在的高校职业教育。

(五)做好失业统计和失业监控

篇3: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走势及其对策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 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 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 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 以及, 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 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 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1. 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 失业率上升, 消费能力迅速萎缩, 据统计, 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 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 2008年3月达到5.1%, 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 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

金融危机还通过对欧盟、日本, 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 进一步减弱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由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 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目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 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据统计, 2008年前三个季度, 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长11.2%, 比去年同期回落4.6%。我国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 回落了12.7%;对欧盟出口1月~7月累计增速27.1%, 8月份增长22%, 9月份增长20.8%。

2. 金融危机严重地冲击了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出口商品结构中, 由于受到经营成本上升和外部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其中鞋类出口增长15.1%, 玩具出口增长3.7%, 服装出口增长1.8%, 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3.1%、16.3%。和21.2%。例如在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 纺织品、鞋袜、低端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 他们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大大削弱了购买力, 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对美出口。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 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 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在, 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金融危机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下滑, 无疑给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企业带来了“重创”。

3. 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 大多数中小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 生存状况变得更加恶化。今年上半年, 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中小企业倒闭, 主要集中在玩具和纺织服装行业, 且多数是私营企业。究其原因, 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经营成本较高, 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例如放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 提高了部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 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中国的出口商仍将迎接来自海外的新一轮打击。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贸易风险

1. 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的贸易摩擦

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失业率上升, 必将会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国家和地区会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 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将进一步增大, 形成新的贸易壁垒。例如美国政府的强势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有望使美国经济免于衰退, 但很可能引发经济停滞, 当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时, 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就会抬头。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 今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 有15项是针对我国, 占83.3%。目前, 美主要纺织团体已经提出了包括反补贴调查、反倾销调查、针对具体产品的保障措施等多种方案, 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的特保措施将于2009年1月1日取消。

2. 金融危机加大了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

近年来, 迫于国际市场竞争压力, 我国出口企业从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 改为赊销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 使企业直接面对海外买家的商业风险, 收汇风险较大。特别是金融危机时期, 信贷紧缩, 导致了部分高度依赖银行资金运转的企业融资困难, 融资成本增加, 而且融资的额度也难以满足正常经营的需要, 同时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在整体销售趋势下降的情况下, 企业难以维持销售量和盈利水平, 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他们把债务负担转嫁给我国企业。造成企业无法收回货款, 坏账数量急剧增加。外贸信用风险增大。

据国际信用保险机构科法斯的统计显示, 今年前4个月美国企业欠款指数上升了3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数据表明, 2008年上半年, 该公司收到来自企业出口美国的报损案件及报损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几倍, 全国范围内已有5200多户海外买家因拖欠我国出口企业货款或因破产而丧失偿付能力。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的数据也显示, 进入10月份以来, 外贸风险呈“爆发”趋势, 10月10日至11月18日, 该公司共接到报损案19起, 平均每2天一起, 同比激增375%;案值1091万美元, 同比激增1898%。

3. 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订单的转移

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料涨价、工人工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 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 例如纺织行业的利润在2%~5%, 如果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产品质量问题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就面临着亏损。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已经逐渐消退。但是国外采购商却不会因此停止追求更低价格的产品。他们开始培养商品价格更加低廉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的供应商, 将大批订单开始从中国转移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目前, 玩具、服装的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越来越多。

三、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

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 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 帮助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 度过难关。我国出口企业应借政策之“利好”,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化危为机, 在危机中寻找商机, 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1. 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有效地规避风险

我国出口高度依赖美国和欧洲的风险已经变为了现实, 从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显示, 我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增幅都有所下降。但是我国外贸出口的基本面向好, 1月~10月份全国进出口总额21886.7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4.4%。其中出口12023.3亿美元, 增长21.9%。这种在逆势中保持良好的势头, 主要归功于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美欧等市场少增的部分。例如前三季度我国对巴西出口增长90.2%, 对印度出口增长43.1%, 对韩国出口增长41.8%, 对东盟出口增长28.4%。这是我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 拉美、非洲和大洋洲是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而且发展潜力巨大, 但是我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比例较低。因此出口企业应在尽量维持传统市场份额的基础上,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将中东、非洲、拉美地区, 以及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作为新的出口目标市场。目前, 我国正在同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 这些自由贸易区涵盖了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逐步形成, 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 增加贸易渠道, 分散出口过度集中少数发达国家的风险。

2. 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收账款制度, 有效地防范风险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使国外的进口商和银行的信用普遍下降, 这意味着在我们出口贸易中将会产生更多的信用风险。出口企业作为风险的主体, 应主动防范风险。

(1) 企业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 加强对国外客户资信的了解, 对老客户要及时掌握其商业信用、债务偿还能力等动态信息, 对新客户可借助信用管理公司对客户信用度进行调查, 做好事前风险防范准备。

(2)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 企业应尽可能选择信用证、银行保函等依托银行信用的贸易结算方式, 努力减少商业赊账的额度。

(3) 企业还应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等信用工具, 大力推广国际保理等风险防范工具, 减少企业收汇风险。

(4) 企业应加强出口合同管理, 完善合同责权条款, 严格履行合同, 避免对方以不符合同为由拒付货款。

(5) 企业应建立一套健全的应收账款制度, 以保证降低风险。美国商业法律联盟对应收账款的统计表明, 过去12个月其成功率只有26.6%, 也就是说应收账款拖延的时间越长, 追回的可能性就越小。一旦发生了坏账就要抓紧追收。

3. 企业苦练内功, 不断地自主创新, 有效地抵御风险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中小企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究其原因, 有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更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不强, 所以遇到环境变化, 就会出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必须练好内功, 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1) 企业应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 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加快产业升级, 提升产品附加值, 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

(2) 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 建立中国的自主品牌, 实施名牌战略, 使自己的品牌走出国门, 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提高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 企业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进行内部挖潜, 降低经营成本, 从而抵消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利润的负面影响。

(4) 企业还可以在行业内进行并购和整合, 适度提高行业集中度, 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总之, 从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来看, 它开始向经济实体蔓延, 将对我国的出口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应该提高市场的风险敏锐度,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规避、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将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企业前进的动力, 为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作好一切准备。

摘要:在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 我国出口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 如何抵御风险, 度过难关是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入手, 分析了金融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提出了企业有效地规避、防范、抵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出口企业,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2008年秋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2]美国次贷危机让中国出口企业面临更大风险.中国经营报, 2007~11~25

[3]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商的影响.中国贸易金融网, 2008~10~21

[4]出口企业应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周刊, 2008~11~10

篇4:金融危机下国际油价走势及其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石油价格

影响及对策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油价走势

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爆发和逐步蔓延的影响,全球经济急剧下滑,石油需求严重萎缩,国际石油价格自2008年7月中旬达到历史高点后持续快速回落,并一直延续到2009年初。2009年全年,尽管全球石油需求始终呈负增长,但随着欧佩克成员国严格执行减产协议,效果逐步显现,市场信心开始回暖,加之美元贬值和国际投机资本重仓介入,国际石油价格从2月初的34美元,桶上升至超过80美元/桶,并维持在70~80美元,桶区间震荡。国际油价走势再度走出了罕见的大起大落。2010年年初至今,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及其经济复苏国际油价一直是稳步地上下波动着增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与走向、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和供需基本面正在主导国际原油市场基本状况,而金融因素、货币因素和能源地政治因素等仍将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持续的影响。

二、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油价的上涨会增加外汇开支,引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增加,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油价的制约,伴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油消耗也随之迅速上升,国内石油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旺盛的需求,只能通过大量进口。当国际油价上涨时,石油进口费用相应增加,必然减缓我国经济增长,事实和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油价的制约,并且石油进口量越大,这种制约作用就表现越为明显,根据测算,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直接导致我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

2、油价上涨导致我国经济运行成本增加,通胀压力增大。我国国内对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上升,高油价直接导致支付原油采购成本上升,这最终需国内各行各业承担,从而降低行业利润,延迟国内投资额,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原油进口价格的上升:一是形成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压力,一旦调价直接影响与成品油相关的消费和生产;二是直接导致依赖原油进行加工的化工原料、生产资料成本的增加;

3、国际油价的上涨给整条石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对于以石油为原料的石化企业、化工企业来说,石油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带动下游石化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有助于石化行业走出产品价格长期低迷的态势,可以说,短期内油价的上涨对石化的上游企业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对于再下游的化纤、塑料行业来说,其产品价格往往由激烈的市场竞争来确定,又要面对不断攀升的成本压力,影响会更大。因此,面对居高不下的油价,整条石油生产链越是末端压力越大。

(二)国际油价下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油价下跌有利于我国提高石油战略储备,保证国民经济安全运行。一方面国际油价的下跌有利于提高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水平,另一方面较低的油价为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投资方向,可以利用油价下跌造成的国际上一些上游的石油公司面临资金短缺、运营艰难的时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下大力气去收购上游油气资源资产。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长期来看。可以拉动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重新分配石油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相关行业的优胜劣汰。国际油价的变动可以通过有效的传导机制影响国内的相关企业。油价持续下跌对石油开采业影响不断加深,炼油行业收益增加但库存高的化工行业面临价跌量减、收益下降、投资放缓的局面,对于相关行业持续发展不利;

3、油价的连续下跌。可降低全球范围内石油行业投资。目前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降低,导致全球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降低,全球钻井数量开始下降,这将降低未来石油产能,影响石油供给,对未来油价走势有着一定消极影响。

三、应对策略

(一)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投资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正迎来历史性机遇。当前,国际上,石油企业并购不仅谈判筹码高,公司整合也相对容易。因此,在资产负债率不高的前提下,我国石油企业应积极谨慎地实施海外资产收购战略。“走出去”进行跨国并购不仅能解决我国短期内石油需求猛增的问题,而且还能从根本上为维护我国石油安全提供保障。

(二)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积极开发替代新能源和新技术

目前南海、东海地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加大对这些地方的勘探力度,可以增加我国石油的自给能力,可以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我国在“搁置争议”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发这些资源;同时,必须保持和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避免恶性石油资源的争夺以及保证海路石油运输的安全。此外,短期的油价下跌不能保障我国长期的石油安全问题,况且石油资源绝不会取之不尽。从长期看,替代能源和产品会逐步取代石油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因此,我们应该更注重未来能源安全问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我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加快对替代能源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应用。

(三)利用国际油价调整的有利时机,推进国内石油流通体制改革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解除流通环节的准人限制,不断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与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适应、反映国内市场供求特征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形成的机制,是我国石油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目前,国际油价调整和较低正是我国石油流通体制改革的较好时机。具体来说:第一,要抓紧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批发及零售等各个环节,公平对待各类投资主体,为各类主体的平等竞争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二,要健全与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石油行业的地位、监管机构、石油流通的管理形式、石油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合理的石油库存等,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和石油流通秩序;第三,完善政府管理和监督体制,保证流通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第四,要加快现在石油市场体系的建设,发展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增强我国石油的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孟辉,伍旭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J],中国金融,2007,(18)

篇5: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走势及其对策金融危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动荡给美国、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毫无疑问这种危机已经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传导,并给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造成了负面影响。作为世界经济和贸易所派生的航运市场与全球经济和贸易的运行状况关系密切,因此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经通过贸易扩散至航运市场。

由于市场忧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2008年9月干散货船现货价和期货价同时急挫,同时波及挪威奥斯陆海运衍生产品交易所(Imarex)第四季油轮远期运费协议(FFA)出现恐慌性抛售。不仅期货市场,更为直接的影响体现在航运股的股价下跌上。金融危机的全面升级,演绎了全球金融历史的一次重大“火灾”,并且这场“火灾”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

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2008年以来集装箱班轮市场持续低迷。2008年8月份,克拉克森(CLARKSON)预计全年市场的需求增速为7.9%,较年初预计的9.7%大幅下降了1.8个百分点,远低于2006、2007年l0.7%、10.4%的增速水平。以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的欧亚航线尤为严重。法国海运咨询机构Alpha liner最新公布的欧亚航线调查报告指出,货运需求下降和过多新运力投入市场,己令班轮运输业低迷期提早降临,预测船公司明年年底前,欧亚市场可能会有60至70艘货柜船无货运输。一向被看好的油轮市场需求也开始下滑。

与航运业紧密联系的造船业也收到拖累。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亚洲造船企业正面临需求骤减的局面,可能由此导致部分船厂破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放缓,加之银行无力或不愿为船舶订单提供融资,船东取消或推迟了订单,都使航运业雪上加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航运联盟使航运企业摆脱困境,实现规模经济是众多航运企业可以选择的减少损失、增加盈利的有效手段之一。

2 航运联盟对航运市场的影响

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方式所建立的一种企业合作关系。联盟带有明确的战略性,定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参加联盟的企业,汇集、交换或统一某些特定的资源已谋求利益,同时合作的公司亦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在航运领域,广义的联盟可以指舱位互租、联营集团、合并三种形式,狭义的联盟则多指舱位互租在内的联盟集团。航运联盟能够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降低经营成本:船舶的单位运力成本遵循规模递减的原则,即单船载运能力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因此船舶大型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如果一个经营人如果独立经营一条大型船舶组成的航线,很难确保达到理想的舱位利用率。而通过与其它经营人进行共同派船或舱位互租等形式的联盟,可以减少单一经营人经营一条航线的成本投入,又可以提高航线的舱位利用率。在金融危机下,面临全球运输需求的持续低迷,更需要各个船东抱团取暖,相互合作,共同渡过难关。

(2)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参与和组建联盟,联盟成员可以进入彼此所熟悉的传统领域,扩展自己的经营领域,能够增加市场份额,满足更多元化的运输需求。

(3)降低经营风险:联盟可以减少单个经营人的投入,降低进入和退出的壁垒;联盟还可以扩展单个经营人航线经营的范围,避免航线过窄带来的经营风险。通过航运联盟能够以巨大的规模和实力抵御外界的冲击,能够较好地面对全球经济的波动,而单个经营者是很难承受这些风险的。

(4)避免过度竞争:如果联盟成员在经营上相互协调,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避免单个人单干存在的盲目性,大大避免过度竞争。

(5)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组成的航运联盟可以在短时间内整合各个联盟成员的资源,优势互补,尽可能地提高运输质量。

(6)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联盟可以增加船舶的实载率,大大提高船舶的利用率,降低营运成本,同时还能够共享多种资源,比如码头等。

3 航运联盟的经济理论分析

3.1 市场结构分析

班轮公司组建联盟后,可以增加航线覆盖面、提高发船频率、开展多式联运和物流运作,改善联盟成员的服务水平,拉大联盟成员与联盟外部班轮公司服务产品的差异性,从而推动班轮运输市场慢慢向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发展。另外,航运联盟的形成与发展,抬高了新的航运企业进退的壁垒,进一步增强了联盟企业的市场势力,有力地巩固了班轮运输市场相对稳定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然而,虽然联盟赋予联盟成员一定的市场势力,但是联盟成员并不可能像班轮公会垄断时期一样控制班轮运输航线的经营,因为不同的联盟之间、联盟与非联盟经营人之间仍然存在着竞争,甚至联盟伙伴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且各国的反垄断政策也不允许。因此,通过联盟有利于班轮公司优势互补,在外部环境受挫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渡过难关并积聚能量以发展壮大。

3.2 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随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企业生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小。规模经济主要来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和各种原材料的消耗费用,从而引起产品成本的下降和收益的增加。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于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能够通过大量的采购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企业规模无节制的扩张,会造成各种摩擦和矛盾的产生,企业组织的成本增加,经营效率会降低。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对于提高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效益都有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航运业固定投入成本很大,相比之下边际成本较小,因此产量越高,固定成本越低。航运企业要使自己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使自己的生产能力达到规模经济水平,这也是众多航运企业选择联盟的主要动机。航运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能够获得两种规模经济,一种是技术上的规模经济,通常是指通过利用仓位互租互换,共同派船等形式而获得的规模经济。另一种是市场上的规模经济,是指通过组建联盟能够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控制实力。

3.3 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相对于规模经济而言的,是指一个企业同时进行多元化经营,拥有若干个市场,可以相互关联和协调,从而使生产每种产品的成本降低,带来费用的节约和风险的降低。范围经济效用是由于相关联的企业相互协作而带来的成本下降,收益上升。企业通过结盟可以不扩大企业规模就实现范围经济效应。航运企业可以利用联盟所拥有的互补优势,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交易费用,拓展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边界。同时也可以分摊单个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

4 金融危机下航运企业联盟的现实意义及对策

世界航运市场与美国金融市场高度相关,世界航运市场处于资本市场的末端。金融危机导致余波影响到航运和船舶。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全球经济贸易受到影响,因此航运业的整体前景会受到一定程度冲击。金融危机导致金融机构在信贷上保持审慎,依靠金融机构贷款的船舶融资也将受到冲击。金融危机既给航运企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也给航运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在全球航运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各航运企业抱团取暖,共度难关将是唯一的选择。

航运企业应该重视航运联盟的战略意义,将航运联盟关系视作一种成熟的、长期的、双赢的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仅要与核心的盟友展开合作,也要不断地敞开合作之门,选择合适的时间进一步扩大联盟规模。目前的金融危机是各航运企业加强彼此深化合作的一个很好时机,各航运公司应该灵活多变,随时随地调整联盟的规模和形式,积极拓展联盟合作渠道,力争效益最大化。

摘要: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同时也波及到航运业。以本次金融危机为背景,探讨危机下航运企业如何通过企业联盟渡过难关。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介绍了金融风暴对航运金融市场,运输需求方面的影响。接着,从企业联盟的含义入手,从规模经济方面对企业的联盟作了理论分析,最后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航运企业联盟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航运联盟,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小兰,彭真善.企业联盟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4(3):44-45.

[2]陈祥燕.次贷危机再掀冲击波—航运业厄运难逃[J].海运纵览,2008(9):3.

[3]王欢,张玉梅.国际集装箱班轮联盟发展透视及我国航运企业应对策略[J].中国水运,2007(5):24.

篇6: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走势及其对策金融危机

关键词:绿色壁垒,贸易,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全球经济危机下,发达国家纷纷将低碳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重点领域,并催熟了全球低碳经济的全面启动。发达国家将环境产品、低碳产品或者气候友好型产品标准,作为其以低碳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并讨论对非“低碳”产品、服务和技术征收“碳关税”。这无疑将对我国制造业产品低成本的国际优势带来巨大挑战,形成潜在的“低碳”贸易壁垒。椐英文《中国日报》2010年8月24日评论版头条载:近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碳排放限额与贸易法案,未来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在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市场需求大大减弱的环境下,提出和实施碳关税,是应运而生的绿色贸易保护主义,这对中国来说,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还是各个产业特别是造纸、钢铁、水泥、化肥以及玻璃制品业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全球经济危机下绿色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及成因

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 ,又称“环境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绿色保护主义”。我们一般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服务直接或间接加以限制的贸易手段和措施。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绿色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与其他非关税壁垒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1)表面的合理性。随着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消费观念不断地深入人心。而绿色壁垒正是打着保护环境和资源、防止生态环境恶化,为使人类社会和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促使全人类健康发展的幌子,以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制定高标准技术要求、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限制,给自己披上合理的外衣。

(2)实施上的合法性。利用WTO多边贸易体制中,关于环境保护部分条款的一些模糊概念,为自己制定绿色壁垒找到法律的支持。以国际条约为依据制定各种规定和政策,以公开立法的形式实施绿色贸易壁垒,使其行为具有坚强的法律后盾,从表面上看显得合法而严肃。

(3)内容的广泛性。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制定了许多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约、条例和规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从海洋到陆地、从初级产品半产品到制成品、从植物动物到人类等方面。由于其内容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使发展中国家面的发达国家的高环保标准和要求,在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受到重大挫折。

(4)技术手段的巧妙性。全球变暖与节能减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借口,2008年下半年以来,欧美频繁推出新的措施,对进口产品设置技术贸易壁垒。比如,美国实施了《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欧盟通过了《玩具安全指令提案》等。此外,欧美发达国家还企图动用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

(5)事实上的不平等性。一方面,科技水平高,资金雄厚的发达国家,不顾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科技低水平、资金缺少等现实问题,设置一系列苛刻技术障碍和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生产最终产品。发达国家既使用了最终产品,避免了本国生产最终产品所产生的碳排放,又试图对发展中国家征收“碳关税”,这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是极其不公平的。

2.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弱。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和国内市场的占有,以保护环境为借口,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

(1)从宏观上来看:近年来,环境问题由过去的点源性、局部性和特定区域性发展到今天的全球性。为此,联合国、国际组织和条约纷纷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环境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政治社会化的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家元首会晤的重要议题,也是国际社会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的内容。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原因。环境问题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是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

(2)从微观上来看:21世纪是一个绿色时代,是一个环保时代。人们十分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对产品的内在和外在的环境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兴起了绿色消费浪潮。例如:绿色食品、绿色用品、绿色汽车、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等绿色消费市场。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开发绿色产品,争夺国际“绿色市场”,这极大的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3)从根本上来看: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企业,以保护环境为借口,制定过高的环境标准,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就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近几年来,一些国家相继制定了新的技术贸易措施,其中以欧盟的绿色指令最具有代表性。欧盟先后制定了WEEE指令、ROHS指令、EUP指令和REACH法规等在内的绿色环保指令。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 全球经济危机下各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发展的新动态

随着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作用逐步减小。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以技术性壁垒为核心的新型非关税壁垒已经抬头。所谓新型非关税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的,指以技术性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责任壁垒在内的所有限制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而面对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又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例如;美联储多次降息,遏制金融危机和虚拟经济进一步泛滥的危害;购买国货等;2009年2月13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一系列制约方案——《2009年美国复兴与投资法》,2009年3月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欧盟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例如: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进口限制、关税配额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印度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有农业补贴、反倾销、海关手续等。此外,英国、德国、日本等过也相应的制订了大量的技术性壁垒措施,对我国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

(二)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国际上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对我国来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消极的影响

(1)对出口产品、生产成本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为了增加产品出口,达到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标准,必须增加对产品的环保检验、测试、包装、标签认定等手续,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低价格的竞争优势。

(2)对GDP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近年来,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推行绿色壁垒,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要求,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对外贸易总额有所下降,我国GDP也相应的受到影响。为达到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标准,就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因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压力,使国内一些企业减少了竞争压力,甚至会导致一些企业的破产倒闭,就造成了大量的工人失业,增加了就业压力。

(3)减小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根据它们的经济技术水平,制订了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政策。而我国由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环保标准也相对较低。因此,面对它们的高标准要求,我国大量的出口产品就无法进入这些国家和地区,不能有效的参与国际市场。

(4)加大对我国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世界各国的科技、经济水平不同,采用的环保标准也高低不同,面对发达国家过高的“门槛”一些达不到发达国家标准的产品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成为吸引、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此外,我国的环保标准较低,环境政策与措施比较宽松,个别地方环境管理不严格,为把在本国或境外受到限制或不符合发达国家环保有趣的产业,产品转移到中国提供了条件。使我国成了它们倾倒垃圾的场所。

2. 绿色壁垒的正反效应

(1)有利于提高环境标准、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措施。我国反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但不反对保护环境的严格标准。我国应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结合本国的实际,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措施,严格规范环境管理,禁止进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禁止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目前,我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环保标准,有害环境和健康的产品的进口率将大大减少,改变了我国成为发达国家倾倒垃圾场所的地位,有力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2)有利于进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我国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一部分是在本国受到限制或不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要求的。例如:废弃的工艺设备、机械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矿物燃料等,在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应调整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政策与措施,限制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进入我国市场,才能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3)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消费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潮流,人们的生产、生活、价值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产品逐步取代非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绿色产业起步晚,环保标准低,环保意识相对落后,面对国际环保消费观念的压力,我们应鼓励引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大力开发绿色产品。这就迫使我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有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实现规模经济。

(4)绿色壁垒使国际社会提供大量的绿色资源。所谓“绿色资源”应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支持绿色产品泰国的优惠贷款以及外国先进的绿色产业技术。 (4) 我国应抓住时机,招商引资,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中采用绿色管理和绿色经营,尽快使我国进入一个绿色环保时代。

(三)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绿色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产品出口贸易,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故意刁难有关,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我国绿色贸易的缺陷。例如,绿色贸易管理体制、法律规定、没有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缺乏可操作性,贸易与环保部门缺乏协调,已制定的环境贸易法律法规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我认为,我国应对绿色壁垒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应加强环保法律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与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息息相关。利用和发挥广播、报刊、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介进行宣传,并开展各项环保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为了加强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国家环保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于1996年联合发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以下简称《行动纲要》)。《行动纲要》决定采取以下宣传活动:(1)针对各级决策层开展环境宣传行动。主要方式是定期向各级决策层通报全国及本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信息、定期要请各级决策层参加有关环境与发展的研讨会。(2)利用新闻媒体对公众开展环境宣传行动。主要方式包括及时报道和表彰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摄制和出版高质量的环境保护出版物。(3)鼓动公众广泛参与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方式包括利用“6.5世界环境日”、“12.29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环保纪念节日开展宣传活动等。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环境状况,增加产品出口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技术法规和环境标志制度

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制订了严格的环境建设标准。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环境管理经验和措施,通过立法程序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我国国内标准,并大力推广。环境标志成为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一些国家制订了本国的环境标志。我国也在1993年9月公布了环境标志图形,并与1994年5月成立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即使这样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应通过法律确认完善环境标志制度,使其具有真实性、可行性和权威性。

3.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发展绿色贸易

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主流工作之一。⒀随着绿色消费潮流的兴起,绿色产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应降低初级产品的出口,对从事绿色生产的企业给与优惠政策;建立“绿色银行”和多种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我们应顺应这一潮流,大力开发和扩大绿色产业。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参加国际贸易和环境谈判

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应积极参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磋商与谈判。我国应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加强同国际社会就“碳关税”等问题的沟通,积极参与包括“碳关税”在内的各项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讨论和谈判,将我国国情及具体问题纳入讨论和谈判范围,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适时提出有利于自己的新主张,通过国际协调机制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主动成为规则的参与者、制定者,制定利于多赢的新规则,使我国从一开始就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为企业生存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钟筱红, 张志勋, 徐芳.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11 (1) :32.

上一篇:张小娴爱情经典语录下一篇: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