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2024-06-23

成长经历三个阶段(共8篇)

篇1: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人生成长经历的三个阶段-------《商道》读后

近几天读了韩国的小说《商道》,主要记述韩国“商圣”林尚沃一生的事迹。

感触比较深的是寺院长老对林尚沃人生上升经历三个阶段的解读。第一阶段是“死生”。让旧我死,新我生,才能上升到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正如原一平的“毁杯重塑”,正如胡雪岩的“舍己赠银”。世人常以为“死生”一关便是人生参悟的终极,却不知,这不过是人生的初阶。

第二阶段是“舍得”。堪破生死,历经种种机缘,或大或小,皆有所成,这时约束已在己而不在人,诸般诱惑上身,如入神魔之殿。“舍得”便是明势且不因狂妄而知错就错。胡雪岩为商冠盖海内,却看不到国内手工生产与西洋蒸汽机车竞争的颓势,也不明了左中棠这一靠山“无战事,不复其用”的新政治形势,仍一味冒进,终于一败涂地。卡扎菲27岁就推翻旧朝自立,也算“大勇”,可惜,一是历经几十年世事变迁,而不能推行民主改革,仍以国家为个人私产,二是石油的发现使其“怀璧其罪”。如果能尽早明势还政于民,何至于身死国丧。由此看来,一些国家领导人没有后人,却恰恰成就了他们的英名。

第三阶段是“神悟”。“神悟”冥冥,无我无家,德泽众生。历经“死生”和“舍得”,为器之人已积不世之功业,仍能更进一层阶者,非称“神”,即称“圣”。如范蠡,释迦牟尼 „„近朝华盛顿勉强可算。林尚沃数十年为朝鲜国首富,死前顿悟,全部资产捐给国家,死时随身只有20元,他当然也勉强可算。

王国维也曾总结人生经历三个阶段,其大意为“物质”,“精神”和“灵魂”,这比之“死生”,“舍得”,“神悟”的说法,就显得“小乘”。所以,最后王先生是跳水自杀,为清廷殉葬,而不如张定边在灵源山隐于山野般解脱、逍遥和快乐。

篇2: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并从此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从国际范围来看,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

第二阶段: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大约是从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

第三阶段: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此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且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

从国际潮流来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处于第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辅助教和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

篇3: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有效“小组合作学习”, 必须是合作的双方或多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们合作的意识和积极、主动、快乐、发自内心的参与, 也就是首先形成心与心的合作。要使学习高效, 必须注重心与心的合作。我们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最高境界, 才能创造出独特的教学之法。

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学生采用以教师的指导为主, 以合作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落实, 学生以合作学习为主解决, 在课堂上及时展示、达标落实, 目的是减少学困生, 甚至消除学困生。每一个教师都要坚决做到不放弃一个学困生, 因为你今天放弃一个学生, 明天就会有几个学生被放弃, 时间长了就会有一批学困生, 所以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力求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同时为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培养奠定基础, 有相对统一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是学生必须共同学习的内容。学习内容要体现出符合年级和学科特点的可再生长的基础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能力。

第二阶段:对学生采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以自主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内容以拓展性知识为主。就是在基础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上的扩展, 着重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习能力, 兼顾学习创造性能力培养。教师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时采取一题多解, 多解归一、多题归一的方法, 把拓展的知识学好学透。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并总结学习方法及规律。教师在精选习题时, 习题不要太难, 但要有代表性, 内容与要求有弹性、可变动, 不重知识量, 而重独立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

第三阶段:对学生采用以自主学习为主, 以合作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自己以自学为主, 课堂上学习内容以探究型或研究型知识为主。如研究动态题:前一天每人选做一道综合题, 分析方法思路, 第二天先自己思考, 然后个别展示, 共同讨论题中蕴含的规律, 最后合作巩固达标, 并写好这节课的学习总结与反思。这就需要教师备课要少而精, 要精选习题, 及时落实尤为重要。力求在基础性知识 (下转第101页) (上接第95页) 及拓展性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运用等能力的培养。探究型内容一般有相对明确的结论, 而研究型内容可以是尚未有结论的问题, 重在研究过程。学习时一般以问题为载体, 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学生在研究和探索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学生时刻需要审视、反思探索, 并通过经验的融合和重组来解决遇到的难题, 这时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同时小组群体的共同活动还使学生注意彼此的合作, 在充分表现个体创造性的同时养成团队精神。老师只需适度参与, 重点在总体指导、组织、评价等环节上发挥作用。

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 教师的角色定位

从教师方面而言, 老师的角色:不是“舞台上的圣人”而是“一个兼职的导游”。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 而是向他们提问。

在合作学习中老师在每一节课上, 都要确定自己的角色:成为“兼职的导游”。要牢记:教学的挑战不是给学生讲完所有的材料, 而是与学生一起挖掘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训。通过培训, 使小组成员相信“我们沉浮与共”。使他们都明确了责任, 懂得了学习是自己的事, 更是组里的事。看到他们充满自信的相互阐述自己的观点时, 谁能相信他们是初中的学生啊!这不能不引起老师们的思考: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老师只有充分相信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地去学, 课堂才会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学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这就是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

(二)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没有好的师生关系是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的, 就会出现师生关系紧张, 你表扬学生, 学生认为是哄人;你批评学生, 学生认为是整人。表扬与批评成了教育的障碍。老师的一个善良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次深入的谈话、一场友谊的竞赛, 都可以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有的甚至让学生铭记终生。

只有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关心学生、欣赏学生,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并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 才能给学生不同凡响的教育影响, 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4: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转眼已经工作十年,我从刚留校时的青涩,到现在在教学岗位上日渐成熟,每每回忆,总有着太多的体会和感慨。每当又一个年轻老师加入我们这个群体,我都会滔滔不绝地向他们讲述我的各种心得体会,既是提醒他们少走弯路,更像是在总结自己不同阶段的教学感受。不断总结之后,有了下面对新教师成长三个阶段的一些想法。

一、适应期

目前,很多高校对留校第一年的老师都不让直接上讲台,一如医生需要实习一样。听课是新教师成长的第一步,一般系里都会给新教师安排经验最丰富、授课效果最好的老师。当年我的感受是,每堂课都像一场交响乐演奏,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有高潮有起伏,让人心旷神怡。但如果仅这样享受听课的过程,那会是新教师的第一个误区,因为未来我们充当的也是演奏者的角色,而非观众。因此,听课需要关注的是讲课主题的引入、中间的衔接、内容的展开、讲授的深浅,以及最后的总结等。

听一节课时常是很累的。我当时的感受是,有的时候关注了其中一方面,又把另外一方面给忽略了。但是完整一轮下来,收获很大。如今回想起来,那一年所下的工夫让我终身受益(我所讲授的“高等数学”是一整年的课程)。

现在很多新老师总有点儿急功近利,听一两次课,自以为“得知矣”,其实得到的只是皮毛的东西,这是新教师的第二个误区。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很重视学生对老师的评教结果,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学生是从头到尾在听老师讲课,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每堂课的表现都是他们评价的标准。如果坚持完整的一轮听下来,就能够了解老教师上课的所有的细节,这是新教师今后授课的财富,也是决定未来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前面提到的是听课的两个误区,接下来该到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了。这种场合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人天生不怯场,随时都可以挥洒自如;有人就是在重要的场合或者第一次表现时容易紧张。一般说来,即使开始紧张,真正开始讲课之后,紧张的情绪也会逐渐消散的。因为内容是老师熟悉的,产生紧张主要是对环境和气氛的陌生。几次课讲下来,老师开始适应这种环境和气氛,也就不会再紧张了。如今的我每次走进教室,剩下的只是亲切的感觉了。

第一次授课备课显然是新教师最重视的,因为他需要考虑到学生可能问到的各种问题。但即使如此,课堂还是不可避免有各种意外情况出现,有的是内容方面,有的是课堂掌控方面的。这个时候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现在还能记得当年我向老教师们请教的很多问题,比如:学生课下不擦黑板老师该怎么办,有学生迟到了是让他进来还是撵他出去,课堂有学生玩手机不听课管不管,的课堂睡觉的学生该不该管或者如何管,等等。这些都是课堂的问题,偶尔还可能有一些意外情况出现,比如备课时忽略了某个细节,到课堂上突然发现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推导,可能容易出现老师常说的“挂黑板”的情况。这种情况又如何处理?从我切身感受来说,我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这些都是经验也是财富,也是新教师应该汲取的一些技巧。

二、调整期

经过大约两年的适应期后,新教师就进入了调整期。所谓“调整”,指的是老师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顺利地把所有要讲述的内容讲完。当然这只是其一,讲透讲精是其二。在这些基础之上再讲得有意思、学生爱听,这才是最需要调整的第三步。这段调整期就是不断地去摸索“好”的教学效果的过程。

通常在“适应期”阶段,多数新老师的学生“评教结果”都是一般的,能得到学生绝对认可的是少数比较有天赋的老师。我当年第一轮授课学生评教结果只是B,在全校授课教师当中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在评教中提出的问题确实非常实际,有的问题还是一针见血的。实际上,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老师自己最清楚。如果课堂效果好,当从教室走出来的时候老师心情也是非常愉悦的。如果其中有某个问题没给学生讲明白,自己也是如鲠在喉,一整天心情都受影响,可能只有下次课弥补过来之后才会感到满意。为此,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新教师,建议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来不断提高自己。

首先,广泛地听课。除了第一年指定听课的指导教师之外,还可以听其他教学效果好的老师的课。每个老师讲课的风格不同,都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实际给我们一个启示,新教师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风格,真正形成自己的讲课特色。当年,我几乎把所有“高等数学”老师的课全听了一遍。虽然辛苦了点,但是与收获比起来,那都算不了什么。

可能有的新教师会问:学生反响一般的老师的课去不去听,听了会有意义吗?实际上,如果你真的听上一遍,你就会发现这也是值得的,因为每个老师都有他的优点,也可能会有他的缺点。学生评价好的课可能只是缺点比较少而已,而且还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

其次,可以考虑完全脱稿,即除了粉笔之外,其他什么都不带的上课状态。可能有的老师会说,连例题都背下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从我的经验来看,有的时候课堂的抄题、做题,是给学生是讲授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举一反三你就会发现,什么样的改变不会影响题目本身,什么样的改变则是本质的或者是说是致命的。经过几轮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已经比原来更为透彻和深入了。

再有,建议多花费一些时间进行备课。适应期备课主要是熟悉讲课内容,现在备课则应该更多地思考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如怎么讲才更有意思、学生更爱听,哪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和经验可以借鉴一下,包括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好的东西直接拿来用了,你就会发现课上很多地方有了亮点,如此下去亮点就会越来越多,课堂气氛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活跃了。

我相信这样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以我的经历来说,我上第三轮课时学生的评教一跃到了A+,处于全校所有上课老师得分的前5%,而且从那之后一直延续至今。

三、成熟期

当一门课讲到第四轮、第五轮甚至更多遍数之后,教师还会有激情和动力吗?这是我刚留校时候脑海中的一个疑问,这个疑问终于到了我自己可以回答的时候了。我的答案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从不同学生身上我总能学到不同的东西,每年我都感觉自己在成长,尽管或多或少,但我依旧很珍惜每次能给学生上课的机会。看到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多余的。

那么,当授课内容和授课风格都已经基本成型之后,还有什么可以更深入挖掘的呢?下面我从个人的理解列出几点。

第一,授课语言的锤炼是无止境的。古人写诗一直讲究语言的锤炼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样一个涵义的一句话,不同人说出来效果截然不同。我们在解释一个事情时,可以有无数种叙述讲解方式,而你的选择将决定着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当然,数学讲究语言的简练。简练指的是内容,对内容解释的语言更应该接地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

第二,把更多的元素加入课程中。以我讲授的“高等数学”课为例,如果能把一些通识教育的东西加入到抽象的数学课程中,比如把数学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中,教学效果会非常好。但如何真正地融入、怎么融入,融入什么数学文化的内容,这些都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随着老师对数学理解的深入,这些内容也会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第三,MOOC和SPOC的兴起对大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冲击。逃避不是好的方式,我个人的做法是迅速熟悉和融入其中,我录制完成了“高等数学”MOOC课程。为了解决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如何平衡这个新问题,我尝试把课堂换一种方式来讲授,侧重数学思想以及练习,而更多技术方面的细节就一带而过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一个升华的过程,对教学内容会体会得更加深入。当然,真正的网上教学、课堂教学的融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一个融合。

虽然我教学已是第十个年头,但我对教学的感受依然如初恋一般。因为我知道,是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就了现在的我,我们更应该对学生付出我们全部的力所能及的一切。对于未来的教学之路,我将继续充满着新鲜、热情和感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数学主干课的信息化建设”(JG2014010728)]

篇5: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1、持续学习

现在是一个竞争加剧的年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竞争规律,促使我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因此,作为销售人,不论你是多么的成功,你都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知道“淘汰期”或“破产期”近在咫尺,销售人只有不断学习了,才能不被社会和企业所淘汰,才能在“灯火阑珊处”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使自己时刻立于不败之地。

2、保持创新

创新是立业之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做营销最忌安于现状,最怕小富即安,作为一个销售人,如果他的思维停滞了,那么,他的职业生涯的“黄金期”也就宣告结束了,他就会“必死无疑”。销售人只有保持了创新的意识,不断地创新思维,创新模式,所从事的营销工作才能基业常青,才能在经历了一个成功之后,不断地走向另一个成功。

3、勇于挑战自我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此,一个成功的销售人,要想不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要想与时俱进而不被行业所淘汰,就必须时刻勇于挑战自我,挑战过去,勇于与“旧我”告别,从而做一个谦虚而奋发的人。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今天,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销售人都没有理由狂妄,没有理由夜郎自大,没有理由目中无人,没有理由妄自菲薄,销售人只有勇于挑战自我,才能不断地创造新的天地、新的舞台,新的辉煌。

篇6: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年至今是我国物业管理法制化和市场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全国性的标志是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国际着名物业公司进入国内,国内品牌物业公司的出现,物业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正在发展成为一个融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的覆盖全社会的经济行业。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市场化运作的不断成熟,物业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入,企业品牌的经营,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国外知名物业品牌的抢滩,物业行业将出现更为深刻、深远的变化。其结果,将使中国的物业行业趋于专业化、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集团化。专业服务和专业管理、职业经理人、服务理念、高科技的应用、招投标将成为发展的五大要

素。

一、新世纪物业服务的需求决定五大要素的形成物业服务的发展是由社会的需求决定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社会对物业服务的需求将趋于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休闲化、个性化、国际化,而高科技的应用、个性化服务以及市场化发展是需求的核心。

1、高科技应用的需求

由于现代建筑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建筑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各种新技术,为建设更适合人们需要的物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这种物业本身决定了物业不能由其使用人或单个物业管理者来完成其维修保养,需要更广泛地社会分工配合,才能保证物业各个功能的正常使用,同时高科技的智能建筑必须由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去维护才能发挥其

应有作用。

由于物业行业的现状难以适应高科技的需求,必须通过改进和提升。一方面,行业自身需进行整合,提升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行业自身不能适应所有高科技的服务需求,必须由社会共同来承担。所以行业必须走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其前提取决于物业行业能不能将管理和服务分离开来,能不能建立一个让社会的专业服务参与其中的组织(平台)。专

业服务公司、职业经理人呼之欲出。

2、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消费者对物业管理的需求呈现广泛的多样性,其核心是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不同的消费者(物业使用人)对物业管理和服务的需要是不同的,而同一物业企业也不可能满足每个物业使用人的全部需要。所以,现代物业管理就是要从更深更宽的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社会结构中的多种功能就渗透到了物业管理中,由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把这些功能发挥出来,为物业使用人提供更加优质、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物业使用人也可通过物业管理更多地使用物业的功能。这就是个性化服务的必然。先进国家的物业管理发展已经证明,个性化服

务是物业行业发展最主要特征之一。也只有实现了个性化服务,才能满足需求。个性化服务要求从业者更专业——更专业的管理,更专业的服务。而专业服务公司、职业经理人就是专业化的产物。同时,个性化服务还要求物业企业首先要具备鲜明的个性,决定企业个性的是企

业的服务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服务理念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关键。

3、市场化发展的需求

根据统计资料,2000年我国房地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例为6%,而同期日本为11%、香港为19%,正因为存在这样的差距,国家“十五”计划已明确把发展新兴城镇作为拉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房地产业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样物业管理市场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令人乐观的。

到目前为止,我国物业管理单位已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200万。物业管理的低收入、低利润的行业特点,要求规模化经营。这一基本的市场竞争法则,必然导致众多的物业管理公司被兼并、淘汰和破产。以深圳为例,全市共有各类物业管理机构1200余家,其中正式注册的公司有470多家,管理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只有30多家,仅占公司总数的7%,但却

管理着全市住

宅建筑面积的60%,有40%的物业公司管理的面积不到10万平方米。这种情况表明,多数物业管理公司将被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物业管理行业将进入群雄并起的“战国

时代”,最终将形成若干家实力雄厚的物业管理龙头企业,并成为行业发展的标志。如果说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物业管理市场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依靠行政手段来加以干预和指导的话,那么可以断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日益强大和有效,政府在物业管理方面的职能将逐渐弱化成为制定适当的法规,并保障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行业自律性的形成完全依赖于市场化的发育程度,一个高度发达的物业管理市场,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行规业律。而这一切取决于物业行业能不能全面推行完全市场化的招投标制度。

反之市场化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五大要素”将推动物业行业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专业服务和专业管理、职业经理人、服务理念、高科技的应用、招投标

将成为新世纪物业服务发展的五大要素,并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前提:专业服务和专业管理的分离

物业公司与房管所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根据合同为业主提供有偿服务,后者则是为租户提供无偿服务,从无偿到有偿是物业管理的一场革命。但由于物业管理“地域性”的局限,造成服务资源不能共享,能力放空,难以体现物业公司的整体优势。若长期以往,市场所期待的专业化优质服务、物业行业所期待的提高效率、走向市场,与国际先进的物业服务接轨将成为一句空话。而实现物业管理和服务的分离,成立专业的服务公司,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打破物业管理中的“地域” 壁垒,实现资源共享。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住房商品化促成了物业管理的异军突起,但由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业主生活环境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业主需求的复杂化和广延化。物业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不动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而是扩展到满足广大居民生活需求的各种服务。特别

是在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进程加快,服务手段和技术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组织高水准的专业服务,为服务提供有效的平台,促进合作、交易的规范、高效化,成了服务型企业包括物业管理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突破的“瓶颈”。但实际上,业主对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与物业公司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物业公司自身难以解决的,靠企业本身所生产的服务产品不可能全面满足业主的需求。这种矛盾在目前的服务方式下不可能得到解决,也不利于促进物业管理向经营型企业转变。当这种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物业管理向服务集成商

转型就成为可能甚至必然。

物业管理企业要转变职能,从基础性的事务中寻求解脱,就要扮演服务集成商的角色,将专业管理和专业服务实施分离。物业管理企业不再是业主全部服务需求的生产者,不再完全直接向业主提供有形服务,而是通过提供间接服务、人文服务和信息服务,组织和落实社会专业服务资源,为业主提供服务,达到业主满意的目的。所谓服务集成商,就是社会服务资源的搜集者、统筹者和组织者。如将传统物业管理所经营的保安、设备维修、保洁和绿化职能,从原有管理中分离出去成立专业的保洁公司、保安公司、家政服务公司、绿化公司等,按照专业化要求真正代表业主实施专业管理和质量监控,则将有效地利用整个社会资源,达到社

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2、核心:职业经理人

物业管理发展至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和人才,为我国物业管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进一步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按市场机制配置企业经营者,逐步实行物业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在行业中形成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已是水到渠成的事实。物业管理作为一种宽泛的服务领域,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它不仅涉及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还需要掌握人文、经济、法律等知识。物业管理要适应形势发展,就需要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能够把自己熟悉的管理方法同企业的历史、文化和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定位相结合,以问题为核心去研究方法,解决问题。而且还需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渴

望事业成功的激情,尤其是在物业管理这样一个新兴的成长中的行业里。

物业管理企业要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战略性人力资源,建立“核心资本”,实行企业差异化人力资源策略,就应该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按市场机制配置各类管理者,并根据“品牌建设”和“经济效益”两大主要目标落实责任,明确职权,严格考核,逐步推行经理人报酬与经营管理绩效挂钩,加快企业物业管理人才职业化的进程。当前物业管理企业还要认真研究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性质、责权利及其各方面关系和行为自律制度、约束制度、监督制度、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制订和试行关于职业经理人的一整套政策和规定,为物业管理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3、助推器:服务理念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形成了物业管理立足于“管”的观念,所谓物业管理就是对物业、业主进行管理,使得物业公司与业主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这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不仅仅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同时也是“雇主”和“服务商”的关系。虽然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双方,在法律关系上是平等的两个独立主体,但物业管理公司要兑现承诺,提供好的服务则应以低姿态出现,正确定位自己,当好

“保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种物业管理条例和法规相应出台,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朗化。从我国物业管理的实践来看,物业管理的服务到位,使业主们满意,管理也就当然包含其中。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推进管理,这是物业管理理念的一个根本变化。在物业管理发展的20多年历史过程中,不少物业管理企业经历了服务理念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深刻变革。我们认为,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也不论物业管理的模式创新到何种程度,为业主服务的理念和主旋律一定将得到秉承和延续,因为物业管理的核心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满足和超越业主不断增长的需求。

4、关键:高科技的应用

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随着高新科技在现代物业建设中的大量应用,物业管理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原始的清洁、绿化和安全巡视管理,高科技管理技术越来越成为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宽带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推广,为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手段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平台。高科技管理将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主导

方向。

目前相当多的物业公司利用物业的智能化设备,将通信网络系统、Internet网络和电话交换系统集为一体,为客户和供应商搭建一个专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物业管理信息化,物业服务网络化。让服务供应方和需求方都能走上这个平台,通过物业公司的组织,顺利实现服务交易过程。物业公司首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服务供应商的信息网络,通过有效的评估并以契约的形式与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或短暂的合作关系,为业主及时提供各项专业服务。物业公司还可通过建立业主需求档案,及时了解、掌握、挖掘业主的需求,以便为

业主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物业公司要组织有效服务,必须充分利用三类资源。一是社会服务资源,社会上各类专营公司及商家均是提供专业服务的潜在供应商,只要是供应方在经营过程中和业主在消费过程中需要的,物业公司都能利用信息平台造就用武之地。二是物业管理企业自身资源,即指自身所管理的物业的各类服务信息、服务设施设备的共享。三是业主资源。业主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是物业服务企业扩大经营的源源不断的动力。高科技为物业管理企业组织服务资源提供了新的手段,可以在今后的物业管理和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5、重要环节:招投标

国务院2003年新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指出:“国家提倡

业主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选择物业管理企业”。推行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是培育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建立完善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物业管理体制的必然趋势。随着这种公开、公平竞争机制的引入,对推动物业管理企业与市场接轨,提升物业管理

服务质量,促进行业的资产重组、整合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前,物业管理市场的培育还有待加强。现有物业管理招投标形式尚不完善,不利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在市场形态方面,物业管理还缺少有形市场。各类经纪商、交易所、中介服务机构不够健全,存在“有市无场”的状态。通过规范的招投标方式挑选物业管

理公司已是业主们的普遍心声,同样,通过市场竞争来承接物业也是管理水平较高的物业管

理公司的共同心愿。

物业管理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重要前提是要具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机制。因此,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要用市场观念、市场机制来培育和发展物业管理市场,打破地区保护和区域垄断,把先进的物业管理理念、模式和机制推向整个行业范围,为发展商、业主选择合适的管理者提供空间。物业管理企业要练好内功,增强综合素质,遵守“游戏规则”,凭企业品牌影响和整体实力进入市场分享市场份额。通过将竞争引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创造公平、公正的物业管理招投标竞争环境,将是物业管理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随着物业管理市场化的成熟,各类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也将不断出现。如同其他市场体系一样,物业管理招投标市场的发育和运行离不开一系列有效的服务体系,包括专业化的招投标中介、咨询机构、物业管理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和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这些服务机构可以协助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物业管理招投标法规,为开发商和业主制订合理科学的招标书,审定投标人的资质和能力,组织招投标活动,帮助政府部门实现监督作用,积极培育和营造出

良好的物业管理市场环境。

三、行业基本对策

1、创建物业服务平台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为满足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物业服务需求,需要创建一个能够更有效地连接企业和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平台,即物业服务信息平台,它是一种基于CTI技术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简单地讲,物业服务呼叫中心就是一种虚拟组织,它是企业间暂时的、动态的联盟,它是通过协议与合作实现的存在。企业通过协议组成企业网,通过蓄积和共享资源,能够在需要抓住某个市场机会时快速组建一个虚拟企业,并且共同来开发和利用这个市场机会,实现企业的共同发展。在平台中所获得的信息,是其他渠道无法比拟的。它集物业服务、咨询、中介、商务、经营、信息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在造福于民的同时提高物业服务的附加值,促进物业服务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实现全行业跨越式发展。

同时平台的建立,使行业资源能够整合并共享,专业服务公司和职业经理人也有了施展的空间。

2、培育正确的服务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物业管理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它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制造企业,它经营和管理的,是一个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人文科学乃至心理学、行为科学的广泛领域。具体地说物业管理企业就是为物业的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服务,以提高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物业公司的产品是一种服务,更是一种理念。国内外先进物业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物业的竞争就是理念的竞争,这是因为“企业理念的交流与传播将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决定性尺度”。对此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物业服务从业人员都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企业应把服务理念的培育当成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能纲举目张,做好服务。

推出“物业行业整合机制”,推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中国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对推进物业行业市场化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如《条例》推出的具有市场“进入机制”含义的“招投标”制度。相信随着人们对《条例》的认识逐步加深以及《条例》本身的不断完善,“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将成为物业行业的一项“基本策略”。在政府和行业的推动下,以行业内品牌企业为龙头,对那些难以提高服务水平,不能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物业服务能力差且自身难以改进的企业,通过市场的方法,以兼并、收购、“加盟”等进行整合,其目的在于让业主享受到优质的物业服务,帮助品牌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物业服

务市场化的总体进程。

篇7: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来到广东考察工作。20日,在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动员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在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和任务之后,前瞻性地、战略性地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应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同志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个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阐述。从2000年2月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间,江泽民同志从不同侧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刻阐述。2000年5月8日至15日,江泽民同志先后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重点仍然是新时期党的建设。5月14日,他在上海主持召开了党建工作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深刻地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并进一步说明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目的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二是增强拒腐防变和防御风险的能力。他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讲话,进一步从组织建设的角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月20日,在宁夏、甘肃考察工作期间,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他在座谈会上着重提出要用世界眼光认识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建理论创新的成果。10月11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分析了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依据,并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他说:“我们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 1 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这就明确提出了检验党的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标准,从而发展了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篇8: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

披荆斩棘的探索阶段

这是新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从零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初始阶段。

学校的新班主任,大多为踏出校门不久的毕业生,他们各种管理经验几乎为零,对班级管理缺少明确的思路,更多的时候是凭直觉、靠一股冲劲和做学生时候积累的一点认知,这种灵感式、学生式的管理在初始阶段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可是时间一长就不管用了。现在,一个班的学生数是少则三四十,多到五六十,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他们活泼好动,随时都可能会给你生些小是非、惹些小麻烦。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青年班主任的班级往往是学生问题成堆,按下葫芦又浮起了瓢,班主任也是焦头烂额,疲惫不堪,难以招架。

新任班主任怎样尽快从这困境中脱离出来,怎样将自己憧憬的班级“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呢?必须做到“三勤”:一要勤于学习。勤于向书本学,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勤于向同事学,要经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老师学习,同他们切磋、交流,取长补短。二要勤于观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每天一到学校,就应抓紧时间出现在教室里,班主任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是否遵纪守法,有什么兴趣、特点和爱好,做到了如指掌,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班措施。三要勤于反思。学而不思则罔,班主任应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每天的工作结束之后都要反思,要对自己一天的工作做好回顾和总结,哪些做法是好的,要再接再厉,继续发扬;哪些做法是错误的,要引以为戒,避免再犯。

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

这是班主任成长的第二阶段。

许多班主任经过第一阶段的磨炼、学习、反思和提升后,已经积累或正在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经验、方法和理念,也许还赢得过上级部门的认可,同行的称赞,有了一些荣誉。但荣誉代表的价值是阶段性的,并非永久性的,荣誉只是代表过去,其有效期截止到昨天。如果把荣誉视为终身制,就已经站在下坡路的起点上了。所以,处于这一境界,万不可有“功德圆满、甘于现状”的思想。否则,荣誉就会变成紧箍咒,成为前进中的包袱。只有将荣誉作为登高的台阶、前进的助跑器,荣誉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升华,才能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成功。球王贝利在创造了踢进1000个球的纪录时,有记者问他最满意的是哪一个球时,他答道:“下一个。”在荣誉面前,贝利没有忘乎所以,他的回答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反映了他谦逊的品质。

因此,在这一阶段,必须做到“三戒”:一戒独断专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对任何事情的认识和判断都准确无误,工作中也难免有考虑不周和安排不当的地方。万不可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且屡试不爽,便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听不进同行或学生的意见。二戒因循守旧。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已经积累不少常规经验,但不能受固有经验的限制。比如,对于学生追求时尚的行为,如果死抱着过去那种传统观念,横加指责,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只会使矛盾激化,刺激学生的反抗情绪,强化他们的叛逆心理和行为。三戒粗枝大叶。在班级工作中随时都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并且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在班级集体、突发事件的当事者和其他学生心中造成震荡性效应,引起思想上的尖锐矛盾、情感上的强烈体验。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对学生思想上的波动和班级问题的出现,做到先知先觉,要能透过学生的目光,读出其内心的迷茫、困惑、自卑、自傲,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教育和引导学生,及时矫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

万流归宗的创新阶段

这是众多班主任梦寐以求的境界。

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生搬硬套是不行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各有各的差异。所以,一定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对他人的班级管理经验和方法先行消化、吸收,再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争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让班级管理时刻流淌着时代的活水,体现出新的生命力。

为此,必须做到“三要”。一要昂扬向上。把班级工作当成人生的事业去追求,牢牢树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流”的志向,具有不断奋进的动力和激情,把不断超越自我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从内心真正热爱所从事的班主任工作,珍惜自己的岗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强烈的敬业奉献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天工作,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呵护每一位学生。二要有所突破,不但要突破别人,更要突破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不断地叩问班级管理的真谛,让自己的教学管理始终站在以学生生命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阵地上。三要坚韧不拔,对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有一股不放弃的钻劲,并敢于创新。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班主任应具备不畏艰险的勇气和精神,在失败之后不心浮气躁、不心灰意冷,而是尽快冷静下来,认真反思受挫的原因。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一定要怀实事求是之心,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真正找准受挫之源。反思之后要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及时与同事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交流引向更深层次的反思,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中突破并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百炼成钢的地步。

上一篇:数控车削加工实训编程下一篇:经典搞笑结婚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