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成长经历

2022-07-02

第一篇:高校老师成长经历

老师成长经历发言稿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老师成长经历发言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老师成长经历发言稿范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参加新教师成长、经验交流会。首先,借这个机会对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个交流的平台表示感谢。像这种成长、经验交流会对于我们新教师的成长获益良多,通过互相经验交流,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为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有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一边教学,一边总结,可能是我们目前普遍状态的真实写照了。今天参加交流会,我有点诚慌诚恐,感觉没有什么拿得出来的经验,只能就我个人谈一些体会和感想,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不吝赐教。

多渠道学习,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学校给我们配备了师傅,这无疑大大有助于我们的成长。但我们在平时虚心向师傅学习请教之外,也不能忽视了其他渠道的学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觉的除了向师傅学习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来学习提高,比如网络就是一位很好的老师。现在大家上网都比较方便,有时间可以上网找找相关的资料,比如网上的一些课堂实录,教案等,我们不一定要模仿别人,但要学习借鉴别人的一些优点,将别人的一些好的做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材料的搜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教师、优秀教师之所以教学水平比较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材料,量变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我们现在刚走上教学岗位,在教学中肯定有很多不足和缺失,但只要我们平时多花时间学习,积累,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日日有进步,年年有进步,相信在不久的以后我们也会由量变到质变,从新手成长为熟手。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收集、利用大量教学材料,有些老师可能不重视材料的整理和收藏,用完就丢掉了,这样等以后要用到时又须浪费大量时间去搜集,整理,而且收集的材料没有连续性。做为新教师,我觉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培养收集、整理材料的习惯,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必有收获。尤其是一些精华材料,要多收集,多整理,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习题,我们在教学中才会更有针对性,才能体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畅快。

提高备课、听课效率。备课也许是每一位教师每天的必修课了,那么怎样备课才能备得好,备得有效率呢?有些老师备课没有详细计划,想到什么就找什么,没有一个先后顺序,备课效率不高。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备课时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习惯,在备课前详细列一个备课计划,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听课也是新教师的一门必修课,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我们要防止一个误区,那就是听得越多越好,而不重视听课效率。如果听课没有反思,光有数量,没有质量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在听课前最好要先对听课课题心中有数,带着问题或学习目的去听,听课要有目的性,要挑选老师,挑选课题去听,听完课,课后再借阅其他老师的教案观摩,肯定会大有裨益。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一些小小体会,在此仅供各位参考,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建议,谢谢大家!

老师成长经历发言稿范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从大学毕业踏入教师这个行业已经x年了,这x年来,在学校领导无微不至地关怀下,在同事的热心帮助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在xx中学这个摇篮里我收获到了成长的快乐,我感觉自身的综合素质正在逐渐提高。xx中学,她是一个融洽的大集体,上至领导,下至同事,处处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温情。学校在管理方面也是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仅是重视学生,更是善待每一位老师。

每一个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到困境,包括因为课上得糟糕而沮丧、受到家长误解而委屈、学生的淘气而气馁,特别是学生不肯学、学不好时,我们常常会手足无措,失去信心。每当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我都会深深地感到,xx中学是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她使我们由懵懂走向成熟,使我们脱胎换骨;我也深深地感到,xx中学是能充分展示我们聪明才智的舞台。是她,使每一个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是她,为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机会。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我也是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一个很大受益者。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关注着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为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并支持我们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观摩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工作,为提高我们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平台,帮助我们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这种成长是快乐的,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领导的温情关怀;因为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真诚相待的同事。和他们一起工作,让我们提高的不仅仅是业务水平,更有为人的气度和胸襟。为此,有三点感想和体会想和青年教师一起分享:

一、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德。台湾教育家高震东有一句名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个教师,就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一样,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进步和成才着想。这是职业所要求的,也是教师这个光荣称号所要求的。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作为一个教师,三尺讲台就是自己的岗位,人生价值首先体现在课堂价值,所以应努力使这种价值最大化,认真地讲好每一次课,在课堂上得到最好发挥。事实上,任何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能讲一手精彩的课,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可。有位哲人说:“人性深处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扬”。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得到他人的尊重,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体现和张扬这种天性,追求自己的课堂价值。要想讲好课,首先要有这种欲望和激情,有这种价值追求。

三、干哪一行都需要基本功。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对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三尺讲台上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更要讲究教学基本功。学生的大脑不只是一只装知识的容器,更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把。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要求教师得有一条河,是活水,是时时更新的知识。所以,做一个称职的教师是不容易的,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坚持研究。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在xx中学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激情和才华,致力于自身的发展,用勤学和善思书写成长,用求实和崇真建立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动学校的发展;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虚心向学校的名师学习,把前人的宝贵经验作为我们自己成长的养料;我们要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成长的路上携手并肩、共创未来!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保持一份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珍惜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奉献我们的激情、品尝教书育人的快乐,在实践中增长为师的才干、放飞我们的梦想。

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我们要学习的太多了,而且就我自身而言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今天,站在这儿,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们各位青年教师是xx中学的希望,我们自身的发展与xx中学将来的发展共赢。唐朝诗人刘禹锡有句诗:”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xx中学为我们的成长敞开了怀抱,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工作,用我们的激情和实干为xx中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用我们的辛勤和智慧迎接xx中学希望的明天。只有这样,xx中学的明天在社会上才能永远保持现有的声誉,甚至更高的声誉,xx中学的明天才会更加辉煌。

老师成长经历发言稿范文3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尤其是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合格的教师,尤其是合格的党员教师不是终身的,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不进将会很快被淘汰,昨天合格,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尤其是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教师。

(一)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基础基地,学生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勇于面对压力,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我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二)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坚持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

(三)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当教师的就更应该不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当然,爱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活动。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与痛苦,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要以心换心,与他们沟通情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四)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勇敢地摈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大浪淘沙,真金百炼,去除外在约束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准绳,这种准绳,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责而言,不能一概而论,但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民族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这样个人才不会迷失方向。今天,我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并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去。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一名党员教师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我要时刻按照党员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解放思想的模范,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无愧于一名共产党员的称号。

老师成长经历发言稿范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教学我幸福。

1998年,是我人生中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刚满18岁的我一脸稚气,带着满腔的希冀和憧憬来到了汪湖初中,成了一名光荣的美术老师。

说实话,刚踏进学校大门时,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老师们好相处吗?学生们会信服我这个小老师吗?当我注视校园里的一一草一木时,当我看到一位位老教师向我伸出热情的双手时,当我望着一个个小我几岁的活泼可爱的中学生时,我的内心深深感受到的是温暖是亲情是初为人师的自豪!

永远忘不了我的第一堂美术课,精心准备了几天的教案早已胸有成竹,可当我走上讲台说了几句开场白之后,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我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身上直冒汗,恨上帝不赶快赐给我一根救命的稻草。懂事的学生静静望着我,仿佛在说:“老师,我们相信你!”一瞬间,如有神助中,思路接通了,我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学生们听得频频点头,最后一个环节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气氛空前高涨。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学生恋恋不舍围着我问这问那,我知道我又成功的渡过了一个难关。

作为一名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肚子里的墨水远远适应不了目前的教学,我开始自学书法、绘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让自己的“心灵仓库”充实起来。寒冷的冬天,手冻僵了,哈一口热气接着再写,有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手上生了冻疮,一暖和过来,奇痒难忍,但我仍然没有停止练习。炎热的夏天,我嫌风扇吹的纸张乱飞,不方便写,干脆就不开风扇,脸上的汗滴答滴答的落在字画上,苦是苦些,但我的书画技能却飞速提高,最令我高兴的是辅导的学生多人次在省市里获奖。

我的老家是诸城,不时听到老家的同学朋友亲戚讨论自己的工资有多高,说不动心是假的,那些好多老师下海,还有好多老师去外地应聘,丰厚的工资待遇着实让我“心胜摇曳”了很长时间,工作时进取心少了,上课时精神头也少了,每天准时都在大作发财梦。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一个学生,是他让我走出了庸俗和肤浅的泥沼。

他,岳超,是个留守儿童,经常逃课打架,是老师们公认的问题学生。一次美术课上,他竟然带着耳机一边摇头晃脑听着音乐一边练着签名,我强压住内心的怒火问:“你练签名干什么?”他不以为然的瞥了我一眼,嘟囔了一句:“等我当上董事长给下属签名的。”

全班同学都乐了,我也想跟着笑,这时我灵机一动,我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我接着说:“请大家不要笑,你有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你的字不够大气磅礴不够入木三分不够力透纸背,这样给下属签名多掉价呀!”这时他转过脸认真的问:“那怎样才能写好?”我一听,有门儿,鱼儿上钩了。“真的想写好字吗?”我问。“嗯”声音不大,但很坚定。

“那课外活动到书法教室来”。

课外活动我提前到了书法教室,他准时来了,一进门便环顾四周激动的感叹:“啊,写的真好!谁写的?这张好,哎那张毛笔字更好!”墙壁上贴着书法作品深深的吸引了他,那天他在书法教室盘桓了许久,看着他慢慢融入到书法艺术中,我松了一口气,我相信这个学生很快不再是一个问题学生。

岳超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书法学习历程,由于他基础薄弱,我就从最基础的执笔姿势开始手把手教他,一发现他有进步就及时鼓励他,并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年下来,他成了书法小组的中坚力量。思想学习也在朝着好的方面逐渐变化着。后来他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书法比赛,各种获奖证书也纷至沓来,同学 他,老师们称赞他,他学习的劲头更大了。我和他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每每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他都向我倾诉。

几年后的一个教师节,一张漂亮的贺卡出现在我的办公桌上,上面深情的写的:“没有您,今天我不会坐在山师大美术系的教室里上课!”没有您,说不定我就成了一个社会上的小混混。谢谢您,老师!老师,长大后,我也成了您!

看着瞎张浸透浓情的小小贺卡,我很感动也很欣慰,与其说我抓住了一个偶然的教育契机改变了这个学生的命运,不如说冥冥中上帝自有安排,让这个学生及时出现,改变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狭隘,让我那颗曾经左右摇摆的心灵得到安宁。

我想起以前听到的一首老歌<<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朋友我告诉你

它不在柳荫下

也不在温室里

它在辛勤的工作中

它在艰苦的劳动里

啊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

老师们同仁们,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幸福不在于金钱,不在于名利,她就朴朴实实的蕴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站在山顶上,站在大海边,站在旷野里,我要喊出我的心声:“我教学我幸福,我育人我幸福!”

老师成长经历发言稿范文5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老师! 在这收获喜悦和幸福的季节里,我们高兴地迎来了第二十五个教师节。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日子,此时此刻,无论用什么方式、也难以表达我对我们老师的感 恩之心!敬爱的老师啊、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只想对您说: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感谢您! 感谢您,28 位来自海门中学的优秀老师!为了证大 301 位莘莘学子,从舒适繁华的市 区来到证大这片正在建设的、荒凉的土地上,从此以后,你们要克服路途遥远的困难,要度过一个个思念家人的夜晚-------我们的内心感谢你们的付出。

感谢你,老师!你们冒着酷暑,陪伴我们度过整整九天的军训时间。其实,你们完全可以在空调下吃着西瓜上网。可是,亲爱的老师们,你们陪我们一起流汗,一起变黑------当我们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们勇气和坚强;当我们有了点点进步的时候,是 你们给了我们鼓励和掌声。

感谢您,老师!当其他行业的人都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或者都已经进入甜美梦乡的时候,你们还在一个个宿舍检查我们的就寝;可当早晨太阳尚未苏醒时,你已在教室等候我们,为我 们奉献上一节节精彩的课堂。

感谢您,老师,您让我们成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您用事实向我们证明:学习并不是 一各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和责任,是一把通向我们从末知道的天地的钥匙! 感谢您,老师,您是一个我们能永远信赖的人,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便会去求救的人。您让我 们知道:只要我们愿意,能把一切向您倾诉。您常说您也曾是个孩子,因此你能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

感谢您,老师,是您让我明白:我们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困难中积聚力量,在黑暗中寻 找光明。您让我们知道了方法总比困难多! 感谢您,老师,您从不对我们冷嘲热讽,在我们尝试时,您好总是殷切关注着,即使结果是 那么微不足道,也总是让我们明白您已看到了我们的成绩。

是您让我们懂得生活能像一张纸 一样轻薄,也可以像大海一样深邃,向天空一样辽阔。而我们必须自己做出选择。

突然有一天,我们却发现您老了,倦了,累了。您又何尝不需要他人的理解、抚慰和支持。

而这时您却如此沉默、恬静、刚毅和令人敬仰。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末在 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奖赏! 不计辛寒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得不一般,诗满人间,画 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的光热是有限的, 可正是你们有限的光热融会在一起引燃了祖国腾飞的 万丈光芒!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提议,让我们一起向我们亲爱的老师深鞠一躬,让我们一起高呼:老 师,您辛苦了!

教师发言稿相关文章:

1.教师发言稿范文五篇

2.教师发言稿精选五篇

3.教师节优秀教师发言稿精选范文五篇

4.优秀教师代表发言稿

5.教师会优秀教师发言稿

第二篇: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成长经历

1991年从重庆一师毕业,我被学校分配任教数学.当时,我心里多少有些不平,因为我自认为口头表达能力强且爱好文学的我更适合当语文老师.就是这样的不平,使我在第二学年终于鼓起勇气向校长提出申请.校长被我的热情折服,当即满足了我当语文老师的愿望. 于是,从92年开始,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人生.任教三年级的语文不过一学期,我才感到语文的吃力难教.尽管每篇课文只四五百字,但课堂秩序的组织,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程序的运行,都成了一个个拦路虎.真的,有那么一段时间,因墨守成规于课本,又那么迷信教参,再加上教案不熟,教法模糊,经验缺乏,我站在三尺讲台上,常常被折腾得大汗淋漓,.所幸一问到底,或是借助于自身朗读的功底,还能在颠三倒四不知所云中牵着几个学生鼻子勉强维持课堂.我不知道在最初教学的四五年间,自己是如何尴尬地走过?但有一点让我一想起来就不由得悲哀,那就是前三年任教的两个班级,我从来不敢问一个学生是否喜欢语文课,后来没有学生真正地记得我,在学校从不向我主动行礼问好,以至于到他们毕业时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毕业合影,我都没有勇气。

多年以后,我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误人子弟该得的报应.即使这样,我还固执地认为自身素质不错,常常自我感觉良好. 终于,94年的一堂研究课,让我的傲气第一次遭遇冰山。是的,这应该是一堂我终身都无法忘记的糟糕课,课题是巴金先生的《繁星》。试讲时,由于我对语文教学一知半解,再加上刚愎自用,接连预讲了两次都是一团糟。当听到教研组同仁的一片批评之语,而身边又没有一个智者能明确地指名方向,面对着《繁星》,我是心乱如麻。不过,在正式讲读时,我还是排除了众多的干扰,坚持着自己最初的设计.没想到,一走进课堂,当我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答不上来时,我就一下子乱了方寸。为了让哑场的课堂继续下去,我就将大的问题随意地开始细化,到学生能回答时才收手。这样下去的后果是可想而知,四百来字的课文,我仅分析了一小半就下课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案上的教学过程设计也只完成了小半。在后来的教研会上,校长不仅声色俱厉地点名批评了我这堂杂乱无章的课,而且教研组长还在会上做了深刻的检查。面红耳赤中,我第一次那么真实地感受到来自课堂的强大压力,并郁郁寡欢了好一阵子。就在那一年,由于我所任教的班级在期末考试中遭遇惨败,家长反映强烈,学校就强行将我换了下来。当我那么诚恳地向校长要求再给我一个机会,校长是那样断然地拒绝了我。

94年9月,经历了阵痛的我在众多异样目光的“烛照”下开始了我中年级的第三次运行,这样没有任何选择的屈辱运行,可能在学校的历史上都不曾有过先例,因为自告奋勇地当了三年语文老师,竟尴尬得一年就换一个班,与其说是变相的流放,不如说是在彰显我教学的无能。还好,面对着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强势阻力,尽管心里填满了不满与委屈,但我终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顶着压力摸着石头过河。由于缺少引领,我行走的每一步都感到格外艰难。 96年4月,魏书生来重庆讲学,仅两天的时间,我的心灵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是的,活了这二十多年,我还从未见到过如此洒脱如此激情满怀的老师。整整一天的报告,我同在场的两千多老师被一个强大的磁场诱惑,不仅没有感受到一丝的累与苦,而且内心里始终涌动着真正属于教师的温热与激动。 当我观摩完魏书生执教的语文课。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语文课竟然可以这样从容而自由的上:课前,请一个学生代表做时间记录员;一上课,让学生站起来进行五分钟的自由作文训练;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老师都要同学生商议,学生的每一个感悟与发现都让学生写在黑板上„„。如此这般,老师在课堂上是何等的轻松与自在。

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语文教学当时的我只能算是外行,因而对于魏书生所倡导的民主课堂也就品不出多少有价值的味来,除了顶礼膜拜,就生成不出一分批判的非分之想。由于我的思想第一次遭遇这般强烈的碰撞,我就开始模仿着魏书生的套路将其引入自己的课堂。因没有领悟到魏书生教育教学的思想实质,单一机械的模仿理所当然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模仿的过程毕竟有着对原有课堂的背叛与改造,再加上魏书生那“享受课堂,享受教育,享受生活„„”的理念烛照,又那么强烈地点燃我的教育热情。于是,我终于能够沉下心来,不断地参与尝试,真切地品味到了改革的力量。

96年10月,学校要举行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不管是选课,还是备课,以及到最后的课堂实施,一切都由参赛老师的全权自主。

为了真正证明自身的实力,为了彻底摆脱两年前的耻辱,我忘情地投入其中。在一个多月的准备中,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教案,一遍又一遍地立于讲台上乐此不疲地对着空空如也的教室试讲。到最后,《你们想错了》这篇课文我能倒背如流,教案也熟悉得能一字不差地默写,这样没有任何外力干扰地倾情于课堂,我浑身充满了从未有过的自信的力量。是的,正是这自信的力量,使我只拿着一支粉笔就那么潇洒地走上讲台。

一堂课,尽管书不在手,教案不在旁边,但我却始终面带微笑激情奔放。第一次在语文课堂上打破原有逐段串讲的模式,直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学生的思维就这样被我的挥洒自如给激活了。那么多双小手高高举起,一个个跃跃欲试畅谈着感悟,最后,当我和学生共享激情诵读,完全超越自己预想的教学效果,我的心底顿时荡漾起了从未有过的高峰体验。 由于我满怀激情行云流水般地在课堂上展示出了个性丰满的自我,不仅夺得了此次大赛的桂冠,一时间令同行刮目相看,而且连一向对年轻教师很苛刻的校长都啧啧称赞:“两年不见,你真是创造了奇迹!”的确,我创造了为师以来的奇迹,让自己的激情在课堂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那么到底是什么使自己第一次享受到焕发活力的课堂呢?说实话,当时因眼界的狭隘理论的缺乏,从没有理性的思考和追问过。因而,这堂课除了增添了我的自信,并没有带来更多的东西。如今,当我面对曾经遗失的追问,终于得到了答案:高峰的体验主要来自于我忘情地投入,正是这种忘情使我挖掘到自信的力量,从而游刃有余地打破固有的常规,对课堂进行大胆地改造,让激情在自我的觉醒中奔放流淌。

金布

2005-05-27 22:27

带着“应试”与“素质”教育的双重成功走进新千年,被动接受了伪教改实验时代盛行的烂尾工程。之所以这般言语,是因为这项实验开始之初曾被塑造为地区教育改革的典型,大小媒体也争相报道热炒过。但几年下来,因实验培训、资料等严重短缺,最初给家长众多承诺又全成了空头支票,因而到我接手时已经没有了任何感召力,仅仅处于勉强维持期。

不过,由于实验只有教材,而没有现成的教辅教参资料可用,这对一直以来把教参奉为“圣经”的我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尽管我同参与此项实验的老师常常对此抱怨不休,但都得学会摸着石头过河。于是,凭着近十年教育探索所积蓄的底气和胆识,尤其是当时正是创新教育叫嚣得振聋发聩之时,我便以一种感性的冲动开始尝试着同传统教学“决裂”。这种“决裂”在于试图将平等的对话引入课堂,改变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固有模式。 2000年4月,学校承担了全国实验学校年会,作为青年教师的佼佼者,我承担了此次年会的献课任务。虽然此次献课任务关系重大,但由于老校长的气度,不管是选课还是备课,甚至课前不作试讲都完全尊重了我的意愿,只是鼓励我要上出特色。

说实在的,当初我对这特色二字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与众不同上,并没有寻到相应的理论及思想来澄明认识的模糊,好为实施教学寻找到厚实的支撑点。不过,因为有了热情,灵性的火花依旧在我脑海中飞舞。当我兴奋地挖掘到一个点,即破天荒地想改变插秧式的课桌排列,并给四人小组一块小黑板以便随时“公示”感悟与思考,同大家探讨交流。我把这个想法刚向校长亮出,结果就被自己否决了。

两年后,当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我再回望曾有过超前的大胆建构,不由得遗憾,因为我终究没有能够将灵性的火花点燃。尽管如此,我还是富有创见性地将辩论首次引入课堂,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搭建起了一个平等对话、思辩的平台。

课堂一开始,我就走出了先前固有的套路,在简单揭示了课题后,针对学生理解文章中心片面的弱点,我就用小黑板出示所执教课文的《梅花魂》的一个肤浅“中心”,既课文只要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并声称这是老师的观点。

顿时,反对者和随声附和者很快就分成了对立的两派。见此情景,我因势利导,请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课文,找出具有说服力的语句驳倒对方。结果,课堂顿时活跃开来,大家纷纷投入到自主探究中。

在随后进行地集体交流中,双方唇枪舌战各不相让,在紧张激烈的辩论中将课堂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在对方强有力的事实面前,随声附和者纷纷“叛变”。当我低头认输时,也站在大家的一方,认为这课的中心不是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而是表达外祖父赤诚的中国心时,全体学生竟欢呼雀跃击掌相庆,因为他们靠自己的努力第一次打败了我这个“权威”。

现在想来,当初的设计虽然显得有些幼稚,并多少有几分“愚弄”学生和作贱自己的味道,但能从形式上冲出传统,学会和学生平等的对话,并大胆地将思辩引入课堂,唤醒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让课堂活力飞扬,又不能不说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尝试。

是的,正是和学生平等对话,让我尝到了改造课堂的甜头,所以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三尺讲台和横在师生间的讲桌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 2000年11月,由于我教学上形成了“风格”,学校就选派我参加区里的教学大赛。由于校长相信我的实力,从选课到备课,以及简单的一次试讲,都没有过多的干预。这就使得我能在宽松而自由的状态中,继续寻找探索着课堂新的突破点。

在预案设计时,除了沿用多年积累下来的激情引导、直奔重点、对话思辩等着力点,我又再此基础上增多了和学生共同完成板书这一新的亮点。尽管是我第一次借班上课,也是第一次参加区里的比赛,但我却没有丝毫的紧张。

课前,当我主动要求搬掉挡在我和学生间的讲桌时,我更多了几分从容与坦然。由于《我的战友邱少云》情感丰富,正适合我的个性。于是,学生很快就在我激情感召下进入到思维的情场中,在引领学生理解感悟邱少云烈火焚身这一重点内容时,我就顺势抛出了一个思辩话题,既让学生判断邱少云在烈火中选择牺牲是否值得。 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值得的时候,我却故意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说这样的选择不值得,并罗列出诸如人最宝贵的生命,邱少云选择了牺牲就意味着再也回不到祖国,再也见不到生养他的父母,再也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等理由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当我振振有词的说完之后,学生先是面面相觑,而后高高地举起了手,列举大量的事实,证明邱少云的选择是值得,诸如邱少云如果不选择牺牲,将会有更多的战友回不到祖国,更多的战友见不到在祖国的亲人,不仅如此,还会丢掉一个军人的尊严„„就这样,思辩不仅激活了课堂,而且更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当我要求学生用一些词句赞扬邱少云并要求写在黑板上时,课堂再次掀起高潮。因这堂课亮点不断,富有创意,真正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因此一举夺得了此次大赛的第一名。

现在细细想来,这堂课尽管亮点不少也给自己带来了美好的声名,但依旧是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缺少课堂所必须的智力与情感融合的厚实厚重感。

不过,我知道从那时起,我面对课堂已经不再循规蹈矩,我开始了真正的“背叛”。正是这样的“背叛”,我拥有了先前所没有的独特经历与感悟。2000年年底,我的第一篇教学随笔《同学生唱对台》见报发表了,这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因为从94年发表第一篇文章后的六年间,我虽然有两百来篇各类文章见诸报端,但没有一篇是涉足课堂教学的。

金布

2005-05-27 22:45

在学校赛课一举夺魁后,带着成功后的振奋与自信,我进入到为师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探索时期。

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对课堂教学,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有推陈出新的举动。比如现在班级沿用的班级周刊、班级名言、班级日记、特色朝会、杰出学生、名人名言,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实践总结出来的。

而在教学上,最有特色的,就是“发明了”百字文。所谓白字文,就是以灵活多变的自由形式,让课堂与课外相通,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每天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真实的记录下来,字数达到百字即可。百字文一经推出,由于字数要求不过百字,不仅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也无形地填补了我教学中众多空白,如学生平日的练笔有了平台,课堂上需要引领理解、感悟、想象的地方也可以用百字文来及时的补充。 于是,课堂内外的读写结合也就从那时起走进了我的教学。比如,每次上完一篇讲读课文,我就要有意识的留下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动笔完成百字文,及时写完的,就可以当堂展示。这不但将写的训练经常化,同时也把读向深处和广度延伸。

现在还记得,我上完《桂林山水》曾给学生出过这样的一个片段训练,既“我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桂林„„”,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续写,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在十分钟内就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笔端,任想象的翅膀驰骋,那么真切地抒发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让我读了不禁感慨万千。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国内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开创者丁有宽老师早就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只是当时因我眼界狭小,无从体悟到自主学习的妙处,而错过了将百字文提升到科学、系统、智慧的训练高度。

99年6月,当我亲手把受恩于百字文的53个学生送出小学校园,百字文从此就消失了。进入新世纪,当新课程强调打破学科边缘并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才知道曾经有过的探索无形地同课程改革的思路不谋而合。遗憾的是由于缺少理性的支撑,而把它轻易地丢在了探索的路上。

98年12月,因我的课堂教学在区属小语界有了一定的影响。于是,地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任就第一次落到了我的肩上。面对着一篇课文现场展示两课时的挑战,虽说是我教学生涯的头一遭,但我竟没有一丝怯意。 兴许是研究课,不管是学校还是区教研室都没有给我下过多的套子,我所选的《一夜的工作》,经一次试讲过后,我就进入到完全自主的状态中。 为了能上好这堂课,我将从教八年来所有的底本细数搬了出来,尤其是我还第一次借鉴引入了“初读——创设情境抓全篇激发动机;细读——强化情境,理解关键词句段;精读——凭借情境品尝语感,欣赏精华”的教学模式,并将自己实践了四年多的百字文融合其中,在忘情投入中,富有创见地预设出了直奔重点、精读多练、亮点展示为教学策略。

兴许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此走上讲台,我充满了自信。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从了解课文大意,认读课文生字,理清课文层次,一切循规蹈矩并无什么出彩的地方。第二课时,在复习引入中,当学生说了课文的大意,并找到了课文的中心句“多么简朴,多么劳苦”,学生就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到集体讨论交流的时候,我在课堂上第一次靠教学机智打破了原有教案的设计,当一个学生起来汇报先说他感悟最深的是课文中描写总理的劳苦的语句时,我并没有就此慌张,把他强扭到课文先讲的也是我预设的先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总理的生活简朴中,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顺势引导学生先感悟重理劳苦。

这一临时的富有智慧的变更,不仅没有让课堂褪色,而且还把课堂带入到自由思维的状态,以至于使我和学生都进入到先前不曾有过的情感体验状态。当然,课堂最精彩的部分还是最后读写结合的百字文练习。

由于我紧扣单元训练重点——表达真情实感,结合下午就要召开家长会,我就出了“爸爸或妈妈,我想对你说„„”的训练题目。因为学生在理解感悟课文中积蓄起了真实的情感,再加上家长会又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很快就进入到写作的磁场中。仅七八分钟,不少学生的百字文顺利完成,纷纷举手要求展示。

李舟是第二个起来读,也许是用情太真,读着读着自己的心里话,她竟哭了起来。“这就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啊!”当我情不自禁地为李舟感动时,下课铃响了。就在这时,在场所有的老师为我和我的学生热烈鼓掌。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如此高的奖赏。 遗憾的是那堂感动了学生,也感动自己和在场听课的老师的被奉许多同行奉为经典的《一夜的工作》,由于当时没有感悟到反思和积累的可贵,我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资料。就这样把它丢进了记忆的风景里。如今想来,《一夜的工作》之所以赢得了空前的成功,最主要的还是对课堂的改造,这种改造表现在课堂程序从机械的运行走向了灵动的展开,在为学生营造起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情感场后,能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大胆地将课堂延伸向孩子们的生活,源头活水自然就拥进学生的心田。

李连杰

2005-05-28 09:36

我上小学的班主任一般都是语文老师。向语文老师致敬。

小滋 2005-05-28 13:39

伴随着成功,他活出了滋味,但是,有许多老师很想活出滋味,却又苦于没有机会。也许,你会说机会是需要人去争取的,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争取以外,还存在着些令人难堪的东西

偶然

2005-05-29 22:49

以下是引用树袋熊717在2005-5-27 10:54:00的发言:

哈哈,就像偶们的语文老师,对不 当然拉

别再和我争拉

金布

2005-05-29 23:17

2002年11月,我在三峡学院参加了重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16天的大学生活,因有了众多思想者的点拨和启发,我顿觉闭塞的心境豁然开朗,才感十多年的为师路实在是走得毫无价值,从没有站在人的高度以生命的眼光接近教育放远课堂。“教材只是例子。”“教学在于价值引领贵在自主建构。”“完美的教学在于真诚与深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生生间应该在平等中组成学习共同体。”“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蕴涵着人文的阳光。”“对话,走向真正的学习。”“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教学:认知、交往与审美”“教师素养:文化底蕴、教育追求与教育智慧。”„„当一个又一个的新鲜词条激荡碰撞着我魂灵的时候,理性思考的种子植根在我精神的原野上。“希望是帆,理想是船,我是水手/我们信奉勤劳、勇敢、诚实、善良/我们追求勇气、智慧、思想、信念。”这是由我发明的,每天要求学生高诵的班级名言,以激励学生追求卓越。而当我经过了骨干的培训,重新审视着这句名言,这时才幡然顿悟,为什么不用它来激励自我呢?是的,倘若我这个老师都对这句名言表现冷淡,而不身体力行,又如何能引领学生呢?因为教育毕竟是激情碰撞激情,真诚感动真诚,生命滋润生命的事业。于是,怀揣着勇气、智慧、思想、信念,我挺直了脊梁,开始了全新的路。即使面对着《十年仅有两堂课》的尴尬,我都以直面的坦然笑对。

金布

2005-05-29 23:22

2003年3月,骨干班要求学员上真实的研讨课,所谓真实的研讨课,就是执教老师前一天选课事先不作试讲,不与学生见面,第二天走进课堂与学生熟悉十分种就开始上课。面对着这样的挑战,120多个学员就我一人自告奋勇,选择执教《丰碑》一课。之所以我有如此大的勇气直面挑战,因为我想用勇气去征服自己的怯懦。 在晚上独立备课的时候,当怯懦重新在心中滚动的时候,是军需处长的那超人的勇气与信念感召着我。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同文本如此真实的对话,也是第一次以普通人的视野去面对着一个远去的英雄人物,并从解读人物的身上获取了力量。 第二天,当我走上讲台,面对着陌生的学生和两三百个教师,我异常自信地将自己信奉地“勇气、智慧、思想、信念”写在了黑板上,并结合亲身体验进行了简短有力的解读,算是与学生课前的交往。

当学生和我共同高诵着“勇气、智慧、思想、信念”走进课堂的时候,激情就开始在课堂上燃烧。为了让军需处长挺立在学生和我的心中,我站在一般人的视角,提出了这样一组层层深入地探究性问题“军需处长有机会穿棉衣吗?”“军需处长想穿棉衣吗”“军需处长穿上一件棉衣别人回指责他吗?”“既然军需处长完全有机会穿棉衣,并想穿,而且穿上一件也无可厚非,那他为什么不穿呢?你认为他这样做是不是傻?”。“我们根本不能用世俗的目光来评价军需处长傻与不傻,他在我心中就是一座永远晶莹而高大的丰碑,因为他用他的生命告诉了我,只要我们能拥有勇气和信念就能够实现生命的超越!”这是一个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的精彩解读,也是我第一次为学生生成而出的智慧而久久的感动。 当这堂课在一片掌声中结束的时候,老师们用“个性”“血性”“真诚”“厚重”等字眼来评价了这堂敢于挑战自我的课。

从三峡学院学习归来,因遭遇非典,在家里隔离观察了一个多月才得以回到学校上课,面对着不到一个月学生就要参加严酷的升学考试的竞争,我积蓄起勇气顶着巨大的压力,以关注生命的态度,带着学生举行“别了,母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在距升学考试还有四天的时候,我没有找任何借口拒绝学校的公开研究课,将一个月来学生在“别了,母校”系列活动中创作的诗歌散文集中起来上了一堂作文讲评课。由于这堂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而且学生和我都亲身体验经历过,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朗诵他们的诗歌与散文特别的投入,其中有两个同学面对着即将告别的母校,竟激动得热泪盈眶,引起了在场所有师生的强烈共鸣。

上完这堂意义非凡的公开课,眼见着学生那发亮而溢满依恋的目光,我温热的心灵第一次滋生了感恩课堂的冲动。而这份冲动来自于我学会了对脆弱与虚假的解读,从而积蓄起了直面真实的勇气,挺立着行走,朝着求真、向善、智慧、思想的课堂迈出坚实的一步。 为此,我结合这段改造课堂的亲身体验与感悟总结并发表了论文《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生活的乐园》,在这篇文章中,我谈到要使课堂成为乐园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应处处体现人本主义的思想;二是课堂应与学生的生活接壤;三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小滋

2005-05-31 18:37

静静聆听这份成长,自叹不如。

不过有一点感觉是一样的,有时候确实有点感恩课堂

金布

2005-06-01 00:27

小滋老师,你还算有自己思考的人,还算能够想想自己的人。

我这样说你可不要生气哦,因为我看到的老师(包括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许多都是在混日子,就是缺乏自己的思想,人家怎样说,他就怎样做。

第三篇:吴正宪老师的成长经历 作者

吴正宪老师的成长经历 作者: 慈 艳 发布日期: 2006-8-10 访问数: 55 简介: 吴正宪,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新课程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现代教育报/2004年/10月/27日/第004版 吴正宪:数学天堂的使者 本报记者赵鹰

“我爱事业、爱学生。正是这条爱的纽带始终牵动着我的情思,她让我努力、催我奋进;正是这份从未动摇过的信念,使我从一个懵懂的小老师逐步走向进步和成熟。„做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是我多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把数学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已成为我平日工作中自觉的教学行为。” 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薄发 1970年7月,初中毕业不满16岁的吴正宪踏上了教育工作的征程。刚做教师的日子,由于先天的不足,让年轻的吴正宪感到困惑、迷茫、彷徨。幸亏,在曾做过老师的父亲培养下养成的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开始发挥了作用。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过程中,她逐渐从困惑中走出来。“学无止境,我先天不足,惟有我后天勤奋补上!”吴老师笑着对我说。为了弥补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科班学习的缺陷,她给自己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花季年龄的时光,吴老师少了许多同龄人的浪漫幻想,多了许多旁人所不知的苦读经历。白天勤奋工作,晚上挑灯夜战,从《中国通史》到《唐诗三百首》、《宋词》等文学著作,她不仅读,还整理成为一本又一本的手抄本。“两次喜迁新居,忍痛割爱扔掉了不少书,惟有那发黄的学习笔记本还紧紧地与我相随,对它情有独钟。它时时告诫我: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重视积累、贵在坚持,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上绝无捷径可走。”吴老师动情地说,“我真要感谢那几年的苦读,给我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1978年,吴老师终于有机会进入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深造。2002年,她又到东北师大学习,圆了自己系统学习的梦想。她凭着顽强的毅力主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老师们学习;向教育专家学习。她还凭着坚实的韧劲争取一切机会进修学习——区级、市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她无一漏免。一开始,吴老师是教语文的。但由于当时师资缺乏,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吴老师开始了语文、数学双肩挑的特殊经历。坚实的语文基础以及浑厚的理论根基让吴老师开始在教书生涯中有所展现,尤其是在崇文区锦绣街小学她正式改教数学以后。可是,成长的路并非坦途。当她的一节课被当时来听课的刘梦湘老师提了9条意见时,吴老师忍住了要掉下来的泪水。于是,一条拜师学习的路开始了。从特级教师刘梦湘、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缪玉田到全国著名的小数界教学专家马芯兰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等名师都成了吴老师学习的楷模。她不仅学习教学艺术,更学习他们高尚的师德。也正是在这条学习的道路上,吴老师真正将“内外功”联系起来共同修练,造就了后来被很多人称之为小学数学界“女状元”的一身过硬功夫。 给学生圆一个数学天堂梦 有了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切理解,似乎作一名数学教师已经满足了,可是吴老师并没有就此止步。在她的心里,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让这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们喜爱的数学天堂。让他们在这里幸福与快乐地学习。这个梦想,激励着吴老师在小数课堂上更进一步的研究以及最终的创造发挥。80年代的一个期末,吴老师开始正式接受一年级数学教学任务。整个暑假,小学数学12册的例题、思考题都被吴老师统统做了一遍,根据小学数学的知识联系,她整理出一张小学数学知识的网状图。为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她博览了大量的数学书籍、古代名题、数学趣题,数学奥林匹克难题都成了她研究的素材,遇到精深数学难题时,连吴老师的爱人、哥哥、嫂子都被动员参与讨论,她演算用的草稿摞起来比写字台还高。充分的准备让吴正宪感到很有信心上好数学课,可后来曾经教的一个五年级班学生的反应却让她很意外。这个班学生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个“懒”。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上课不动脑筋、不发言,课后不复习。“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爱上数学课?”面对这种情景,吴正宪开始思考,“是我们的学生天生不喜欢数学,还是当前的教学大纲、教学手段和教师的教授行为本身出了问题?”随着这个问题思考的逐步深入,吴正宪踏上了一条后来在全国闻名的数学教学改革路,也正是这个改革,改变了很多孩子对数学的态度。“让学生喜欢我”、“让学生喜欢数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一步一步,吴老师给学生认真下好了“套”。正是这个精心设计的“套”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给套住了,使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个美妙的数学天堂。

多年之后,身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吴老师依然热恋着她的数学课堂,珍惜着每一次与孩子们交流的机会。讲台上的吴老师风采依然,她以崭新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策略,激起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个“猴王分桃子”的生动故事,把笑得前仰后合的孩子们带进了探索“商不变性质”的理性思考;一个从自己配套服装,设计早点的生活经验,开始了发现数学规律的探索;一个圆周率的发现,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一个个数学法则、性质、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孩子们感受着科学家发现时的那种惊喜!那种快慰!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孩子们感受着探索的兴趣!成功的喜悦!“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教学之中,把其他的一切都忘记了。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打动了,学习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深深吸引。”吴老师由衷地说。吴老师对于数学的透彻领悟、和学生情感交流的共鸣以及对于课堂的驾驭自如,这让多少教师都为之赞叹不已、让多少孩子在吴老师的课堂里流连忘返,他们发出了“不能下课”的强烈呼声!小学数学教学评论名家宋淑持曾这样评价吴老师的课:“在吴老师的课堂中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论、有沉思、有联想……有矛盾的困扰、有无言的沉默、有巧妙的比喻、有人加狗的幽默、有茅塞顿开的微笑。教学过程中这种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披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形成了以情促知,以知增情,知情交融的场面,促进了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广西南宁天桃实验学校的周积宁校长听了吴老师的课后所言:吴老师的课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们进行着“生命的对话”,她在向学生展示一位现代教师的理念、情怀、素养、学问,她用行动告诉学生什么叫真爱;什么叫尊重;什么叫诚实。 “走乡串户”送礼的天使 数学天堂的创设,使吴老师的名气越来越大,学生、家长一传十,十传百,“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引来了全国各地教师的参观光临,吴老师的影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1994年9月,吴老师调入崇文区教育中心做教研员,2002年9月调入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数室,开始了她教育教学影响更大的辐射作用。这无疑对吴老师的工作经历又是一次极大的挑战,角色的转变,带来的是压力、兴奋、困惑与思考。她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新时期下的教研员如何在继承发展原有教研工作的基础上,面对新的课程,创造性地开展具有实效的校验活动?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励和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连串的问号在吴老师的心里转来转去。不过,这些问号,在勤奋的她面前,很快演化为一步步具体的行动,最终又让她在教研员的领域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赢得了老师的认可、专家的好评。为了认真研究,服务教师,从北京最边远的山区到祖国的大西北,吴正宪一次次“走乡串户”给老师、学生们上示范课。她把每一次外出上示范课都当作学习调研的机会,课后总忘不了和老师、学生交流,积累素材。为了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她依然学习最前沿的知识,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为了优质的教学服务,一位普通老师的一个闪光点也会被她注意到,最终博取百家之长来填充自己的“职业资本”。“两年来,北京市的19个区县都留下了吴老师的足迹。她为我们送来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送去了鲜活的课堂教学,为部分远郊县带了十几名徒弟。”当记者随吴老师到延庆支教时,现场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一次在平谷区送教下乡时,山区的一对年轻夫妇朴实的话语感动了与吴老师同去送教的老师:“当孩子们踏着厚厚的积雪,裤腿湿透半截依然坚持来上课时,我们深深感到孩子们需要我们,我们必须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与吴老师同行的四个徒弟表示:“还有什么可说的,干吧,吴老师!”以实际行动做出自己的贡献,以自己的高尚人品感染身边的人,这就是身体力行的吴老师。“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奉献;我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获取了自身成长中成功的喜悦,获取了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是吴老师最真实的心声。 /《吴正宪::数学天堂的使者》

第四篇:成长经历

光阴如流水,不知不觉间就要毕业了。想起三年前我只身一人来到曲靖师范学院,对这个地方好奇也充满疑问。

大一来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了进素质教育中心*绿色通道的机会,当别人还沉浸在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喜悦中,我便成天往绿色通道跑,为的就是一个月实习结束能留下。终于,我被留下了,从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孩慢慢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在绿色通道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各个年级的都有,和他们交流我感觉收获很多很多,避免了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走更多的弯路。在绿色通道,有了去新知图书城的见习机会,因为绿色通道就是学校和新知合办的一个项目。不止有个去企业见习的机会,在绿色通道我们还卖起了文具和咖啡饮料,增长了见识也锻炼了自己。在一年多的成长中,我从一名实习生当上了通道的主管,这个过程中有欢乐也有艰辛,但它们却让我成长着。

与子同时,在大一刚来不久,班主任介绍给我一份在我们学院勤工俭学的工作,送报纸信件和整理办公室。可能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没什么可提的,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抓住了机会,因为有老师的信件,我认识了很多老师,与他们交谈我有了更多的想法。

从小就想出去看看。在大二刚结束的时候终于有了去广东的机会,去那里的一个雨伞配件厂做了将近两个月。因为新奇,所以想出去外面看看,去过之后才知道其实外面的世界真的更精彩,有很多东西特别是思想观念和别人比差距很大。想想以前的自己觉得就像是井底之蛙,只看得见一块天看不到一整片天。

四年的时光是短暂的,认识优秀的老师,优秀的同学是珍贵而值得的,正因为认识他们,自己的想法丰富了。在大三这个分水岭的时候,我更加坚定自己所走的路,不徘徊,不犹豫,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路更适合自己。而当你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努力了,就算结果不尽人意,但是在努力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其实你收获了很多,别人体会不了。并且也不需要去做很多事,把一件事做好,把当下事做好,也许那会更完美!

第五篇:成长经历

我的成长经历

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

李玲姣

我出生在广西百色市靖西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里,靖西位于广西南部临近越南,是一个偏远的边境县,从小在农村成长的我历经艰辛,磨练了我独立自主、果断坚毅、意志坚定、不达目标决不放弃的性格。记得初中毕业时,由于家里贫困兄弟姐妹多,父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让我早日跳出农门,叫我报考中等师范学校,我是百般不愿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把大学的梦想压在心里。通知书的到来,全家人异常的高兴,而我却高兴不起来,我知道从此我就加入到教师的行列,三尺讲台就成了我的宿命,到了学校平常我放松自己的方法是傍晚的运动,晚上的休闲活动就是看文学名著,三年的中师生活这些文学名著伴我度过了很多个漫漫长夜,到了假日我经常出没在图书馆,因为我知道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一定要活得厚重与精彩,要想在今后三尺讲台上取得成就,就只能从今天开始为今后的为人师做好一切准备。就这样忙忙碌碌中我度过了三年的中师生活。

2002年师范毕业后,我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师,我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镇中学任教。这所中学位于靖西县的南部,与越南只有一山之隔,这里地处边境距离县城有28公里,农民生活非常艰苦,经济收入仍然是以原始的耕作为主,为了供孩子读书,这些父母们只能背井离乡前往广东打工,因此学校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而我只在这所中学任教了一个月,因为县里边派我前往广西教育学院进修脱产学习两年,我所选的科目是英语,因为英语对于我们这个边境县来说是一个非常紧缺的科目。就这样的我的身份有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下变成了英语教师。在广西教育学院学习的两年中,可以说生活过得单调但很充实,因为学习英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三年的中师我们学的是

1 综合性的知识,而现在要学的是专业性的知识,对已我自己本身而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在脱产进修学习的两年时间里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教室和阅览室里边度过的,为了能很好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我每天都要求自己开口说英语,课堂上把那些上课经常用的课堂用语做好笔记,整理成册,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我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4年我从广西教育学院毕业回到了我原先的中学任教,记得刚开学初时,学校组织新教师进行了为期7天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我从中获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期间使我对自己未来的这份职业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也增强了很大的信心,也正是这个时候,我立志要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不懈追求的事业。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和同组的老师们不断研究教材,搜集资料,探讨教法,从此,我从“学生”渐渐进入了“教师”的角色。

对于我这个刚从学校回到讲台上的新教师来说,如何上好每一节课都是很重要的。面对教室中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一开始我心中总有些忐忑不安。幸好,学校各位领导和许多的老师,对我的工作和生活给予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听我的课,课后给我耐心指导,指出我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我也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吸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听课后对照听课记录本对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他们很多优点和长处适时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去。通过相互听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也逐渐积累了不少课堂教学的经验。这也使我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展开。在这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能力,个人基本素养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愿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

第二年,我正式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但这对

2 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认为一个好的班主任有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班主任的魅力在一个班集体里边是非常重要的。接到班主任聘书的那天,我就把这个信念作为我的班主任工作准则,开展工作,走向成熟。起初,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急于求成或期望值过高,甚至简单粗暴,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后来通过学校多次组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我学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勤”字。首先应是勤于思考。“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学生情况,要勤动脑寻找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管理学生。其次,勤于疏导。要求班主任经常鼓励上进,指出问题,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还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第三,勤于调查。班主任要勤进班级看看,无论是自习、课间还是其它活动时间,掌握学生动态,及时化解班级矛盾。第四,勤于联系。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和各任课老师建立密切联系,真正架起一座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进步的桥梁。就这样,经过一轮从初一到初三的锻炼,我得到了学生尊重,从那以后,我心里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份职业,明白了肩上的责任。

在英语教学工作上,我有幸和我的集体团结奋进,在老教师的悉心帮助指导下,从如何理解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益、如何听课、评课,如何进行课后反思、论文撰写等等,我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教育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胜任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任务,完成教学过程,必须懂得基本教学理论与教学要求并有自己的专业基础,要做一名优秀教师,更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一个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专业知识的贫乏,文化知识的浅薄,必然使他成为一个平庸的教书匠。相反,我不要做这个“教书匠”,我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受学生尊重的“教育家”。因此我在教学行为上力求创新,逐

3 步形成我的教学风格,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所任课的班级在全县的每次考试排名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9年经学校领导决定任命我为学校教务处副主任,从一线的教师、班主任到学校的中层领导,我的身份又发生了大的变化,但我始终忘不了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才是我的天职,在学校我分管的是学校的文艺和体育,我认为一个好学校的定义就是让这个学校的孩子们爱这所学校,让老师们把学校当做是自己的家一样,这样这个学校才会有生机,然而让如何让孩子们喜欢在学校呢?我就从几个方面入手,多在学校组织开展学生们喜欢的课外活,因此每个学期我都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比如迎新晚会、校运动会、游园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使他们更深爱这所学校。

经过教育教学岗位上的不断历练,使我迅速成长起来, 2005年我被乡党委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09年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百色市优秀教师称号。从原来的一个教学上的新手到现在教学上的得心应手,我要感谢的是在我成长背后许许多多帮助与指导我的老师们,是他们让我有了今天的收获,为了挚爱的事业,我还将长期、扎实地实践下去。

2012年9月由于家庭的需要我阔别了8年的工作岗位,随家人调到了田阳县实验小学,回首这8年的时间有很多的感慨,在这8年里让我学会了成长,学会了自己的使命,学会了责任与担当,感谢在这边8年里陪我一起成长的同事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把这些年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记得刚步入小学课堂的第一课时,心理还是非常的忐忑,从中学教师到小学教师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我总是以中学生的想法去看待这些孩子们。因此课堂上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小学生比较好动上课的前十五分钟时他们接受知识最好的时间段,可过了十五分钟以后就会有很多的孩子开小差,因此如何在小学

4 英语课堂上让孩子们学得开心快乐成了我进入小学课堂要研究的课题,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慢慢摸索,我发现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这样能很好的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也有很多的困惑,我们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学其实纯粹是为了应试,而英语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可孩子们用英语的说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们都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考得高分,就是希望在中考的时候总分能上重点中学。现在的小学英语也给了我很大的困惑,现在所用教材对于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是很有难度的,而英语教材的要求和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但由于教材比较难因此学生很难对英语产生兴趣,有些学生还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这些想法很可能对今后学英语照成一定的影响。

我能参加这次的培训感到非常的幸运,因为对于我们这些边远山区的老师来说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我希望通过这次的培训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也希望得到专家老师的指导:

1、如何很好的在英语课堂上运用游戏进行教学。

2、如何很好的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在小学的英语学习中是否多加人一些语法教学。

4、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该如何很好的运用这门语言,让学生容易的把这门语言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这些都是我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参加这次的培训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总之,我将会在这次培训中努力学习,把上海这座大都市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来,并将运用到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中。

上一篇:工序自检互检规范下一篇:工行信用卡申请书